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范文

时间:2024-01-03 11:41:57

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

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篇1

【关键字】园林景观;视觉元素;应用;设计

0 前言:

组成视觉艺术品的根本要素是点、线、面。它是任何形态的前提,任何造型的根源。外界一切的物体均脱离不了点、线、面,一切的形态也能够归结于点、线、面。而它的组成机理是将上述基本要素依据形式美的原则展开创造性的组合。视觉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便是要将点、线、面等概念性的根本元素物化,转换成详细的园林设计元素。城市中景观空间能够分成点状、线状和面状空间。点状空间主要有交通岛绿化,街头绿地、公园等组成。线形空间大多有滨水带、道路和防护林带等组成。面状空间主要有居住区、厂区、风景区等组成。因为每一种空间类型植物景观都含有非常高的应用率和非常强的功效性,让其在更改环境、愉悦身心、调节生活等角度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城市绿地系统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在城市将来的发展建设期间,具备很高价值、极强可达性的植物景观空间会逐渐得到大家的欢迎。

1、视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所发挥的作用

人类感知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就是视觉,因此园林景观的空间塑造大多是通过人们视觉产生的感知而实现的。所以,成功的园林作品其的视觉特性必是独特的,而园林艺术的设计其的独特性在于它不仅局限于空间的内部,而是通过虚实结合,植物同背景的和谐融合才可以使人们的视觉更好的得到丰富。

2、园林设计中视觉元素的主要应用

2.1 园林设计中基础性视觉元素的应用

视觉艺术的基本构成要素比如点、线、面等,是事物造型根本和形态基础。现逐一分析不同元素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1)点是作为视觉元素最基础构成,若空间内只保留一个点时,人们的视线无可避免的随其而动。现代的园林景观的设计点的内涵及内容都被得到了扩展,点又可分为功能性与装饰性两种类别,功能性的具有实际的景观作用,而装饰性是作为视觉的信息符号传递存在的。点的形体是比较小的,因此,其可同面、线、体等元素自由组合更好应用在园林的景观设计中;2)视觉中所谓的线指的是由很多点沿相同方位并紧密性的排序而形成的状态,即是点运动的轨迹。园林设计中有相应方向感和长度的灯、流水、长廊、栏杆、曲桥及围墙、道路等都可视为线元素。线又有直线及曲线之分,曲线的特性较温和且柔美,有自然飘逸的感觉,因此多用于休闲及娱乐场所。而直线则是比较刚毅,因此多用于主题严肃的景观中;3)面积较大的任何形态在视觉中都可以定义为面,点及线的聚焦都可以形成面。而线条的首尾部位的相接在视觉空间上也会给人面的感觉。园林景观中又有实面和虚面之分,草坪以及广场地面可归为实面类,小溪及水池就可划分为虚面类。而在外形上面又有自然面和几何面之差,不同形状面的自由组合以及色彩的亮暗变化,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施工方案及材料来实现;4)形体的定义为运动在三维空间内部,当不同方向的不同面在沿边处汇集在一起而形成的状态。园林景观设计中形体的表现主要为雕塑、假山、建筑类,它将园林景观设计中面的单一性,与此同时也和平面内的一些图形相互照应并协调感强烈,促使整个景观给人视觉上的舒适感,并有可能作为视觉焦点而存在。在园林的景观设计中如浮雕类等半立体也是在形体范畴内的。

2.2 园林设计中色彩视觉元素的合理应用

色彩元素是占据了视觉艺术的主导地位,并且是视觉策略中不可缺少的设计元素之一。色彩的合理应用会强烈的刺激到人的感官使人对于此情此景达到更好的共鸣感,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我们应该灵活运用多类可变幻的色彩吸引人的视觉,达到园林景观的丰富多彩性及协调统一效果。比如红、黄、湖蓝等亮系色彩的大面积使用,会使整个园林工程不仅有很好的艺术效果,更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官体验,同时会兼具和谐美、对比美、突出美的整体感官和谐性。

2.3 园林设计中质感视觉元素的合理应用

质感元素对于园林的景观设计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质感又可被称之为肤理,指的是物体的表面特质,是人们触觉或视觉所可以感受到的。质感感官上可分为光滑和粗糙性,形成又可分为人工体现与天然形成。在园林的景观设计中,要想给人很独特的视觉感受,设计者可以利用不同景观建筑的肌理和材质的不同对比来进行合理的搭配来实现效果。而质感在景观设计中的主要体现是其强烈的对比性,比如坚硬和柔软,光滑与粗糙等,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所体现质感元素的材料主要包括陶瓷、玻璃、混凝土、金属和岩石类等,不同的材质给人的视觉上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岩石表面粗糙的质感与它所切割平滑的立面会产生对比效果,同时又会和周围的玻璃材质元素形成质感上的强烈反差,其的合理应用都会使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得到很好的丰富。

2.4 园林设计中空间视觉元素的合理应用

视觉艺术中的空间所泛指的是我们所了解的的三维空间,还包括图式空间、二维空间及矛盾空间。而在园林景观中视觉艺术所应用的空间元素主要体现在运用不同类别的空间自由转换和组合来达到一种很特别的空间氛围感受。空间大小的对比、空间次序的不同排列以及高低面的变化这些对于园林景观设计中空间视觉元素的合理统筹规划都是比较关键性的因素。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工程中设计师要充分的利用空间的不同变幻带给人们心里及视觉效果上的不同感受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空间效果。比如在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瀑布的立面效果与周围岩石以及大理石材质的地面给人以虚实相见、高低错落的视觉效果,会给人营造出非常惬意放松的空间艺术效果。

3、结语

以上我们对于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合理应用及所达到的良好的视觉效果做了详细的分析,而对于这些元素之间的合理组合搭配应用所起到的视觉信息效应更是不可以被忽视掉的。目前我国正是处于在本国景观设计与西方景观设计相融合的关键转折阶段,因此本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在继承优良传统“师法自然”的造景理念的同时,还应该合理性的学习并借鉴国外先进的园林景观设计成果,作为己用。应该依据现代的设计性理念及视觉元素,不断进行革新并实践出既符合我国传统园林设计思想同时又有国际性景观以及视觉设计艺术理念的园林造景发展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张辉.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1:148-152.

[2]闫迪,马谊恒.论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07:34-36.

[3]林鸿平.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3,02:97.

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篇2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视觉元素;运用

1关于视觉在园林设计中的地位

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人类在观看事物时第一印象就是通过视觉表现出来,通过视觉观看的整体效果体现出人们的感知和影响,以此人们来感知下一步要做什么。通过视觉发出的颜色、光线等刺激人们的感觉器官,然后再由感觉器官形成有效的思维,进行选择。所以说,视觉是人类的第一感知器官,它也是各个感觉器官的主要力量。对于园林艺术而言,它是一种外表形式,人们通过视觉可以直接感受,各种视觉符号是花园艺术水、山、树,花和鸟的基本元素,是人们看花园艺术的直接感知的特征,是整个景观设计因素的重要体现,然后,通过人们的视觉感知将知识传递给大脑,形成整体的感知效应,以此来进行景观设计。

2视觉要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主要运用

视觉要素主要指,通过点、线、面、颜色等基本元素形成,它是景观设计过程中最基本的元素。主要包括3个方面,依赖于3个因素,一是景观组成,其主要原理是通过3个基本元素,然后构成整个景观,结合其中独一无二的一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设计整体。在城市景观组合和空间设计过程中,点空间、平面空间以及线性空间等,在公园设计中使用。其中,点空间主要是针对城市景点的特别设计,比如城市标志性建筑位置的设计;线性空间主要是指道路、绿化带和保护线路等的设计;平面空间是指景区、厂房面积较大的区域设计。另外,在花园设计和空间布局的设计过程中,植物景观能够更好地愉悦人们的心情,同时还可以减轻城市人的心理压力,所以,它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具大作用。

2.1点的运用

点在现代园林的设计中起着重大作用,它不仅是设计过程的最基本因素,也是所有景观设计构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元素,是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比如;在山石草木、雕塑等设计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所谓的点状设计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和划分,只要设计面积和体积不大都可以看做是运用点元素。点元素的设计有着多种多样的途径和功能,功能点设计等主要发挥功能作用,如桥梁、岛和其他景观设计;装饰点设计目的是视觉美学;比如群植物、片植物等等,这些都是点状设计所需要。其中作为景观小的角度,可以根据积累的焦点及其主要特性,在十字路口中间,一角的绿色空间和景观建筑,道路轴作为出发点和最后。点对象设计时还可以形成多样性的形状,比如点对称、虚实结合等等。因为形式小,所以经常在设计线和表面的过程中结合形式。

2.2线的运用

点在规则的状态下能够形成线,所以说线是点在有规律的状态下形成的轨迹,当然线自身特点,有长短之分,有粗细之别,有直就有弯,但是,线最主要的特征是指方向和长短。另外在感官方面,线还能给人带来一种不一样的视觉体验,比如线的力度、弹力、速度等等。它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合理地使用线元素能够提高美感,但是如果使用不得当会破坏景观的美感,也会让人产生不和谐感。对于线的不同的运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园林设计中带有线元素的设计有:灯、围栏、长廊以及道路、长桥等等。然而线的直性特征,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能让人感觉到一种刚正、坚毅的印象,呈现出景观的严肃性。线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也能彰显其主体性,例如具有纪念性的公园、城市的中心公园等等都会以线为主。其实线元素在园林景观中非常常见,线元素的搭配也是多样性,不同线的形态、动态和方式有效的结合都能够给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2.3面的运用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工作中,其中面是设计过程中最常用的元素。首先指的是简单的平面,还可以是复杂的三维立体平面,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一般采用面分割和划分整体园林景观,来体现各类元素的美。另外,还会在园林设计的几何设计中运用到面,可以通过不同形状的几何面来塑造出不同的景观。点、线、面这3大元素在园林景观的设计工作中缺一不可,只有将3个要素合理融入,才能在园林设计中呈现完美景观。

参考文献

1孙晓斐.试论我国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弊端和改进措施[J].中国林业产业,2016(12)

2凤秀娟.针对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J].四川水泥,2016(11)

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篇3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视觉元素;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2078

视觉的产生是由于光作用于视觉器官――眼睛,使感受细胞兴奋,获得的信息再经过视觉神经系统加工传入大脑,这样人便获得了视觉。有了视觉,人才能感受世界,感受物体的色彩、大小等即获得了感性认识。视觉元素与园林景观设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园林景观的美必须通过视觉元素得以完美呈现[1],人们通过这些视觉元素的帮助来获取园林景观的概貌,将景观的全貌印在脑海。当人们置身于园林景观时,房屋、岩石、流水、植物、色彩等视觉元素的特性给人们带来的是各种各样的信息,也是这些视觉元素让人们体会到不同的园林景观具有的不同美感。

1 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1.1 “点”的运用

点作为构成整个园林景观的画面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元素,同时也是最基本的视觉元素[2]。在一个完整的园林景观中,植物、亭子、石凳、湖等都能作为点,而这些点所在的方位以及摆设都决定了园林景观的全局。在设计的过程中,这些点可以具有一定的功能,也能充当一种装饰带来视觉上的某种美感,更可以用来传递某种视觉上的信息。基于点的聚积的特点,当他们出现在景观中任何地方,无论是园林景观角落还是位于整个经管的正中心,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成功的吸引人们的眼球。另外,其对称性会给人带来整齐的感觉,这种特点的运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一点在我国的园林设计(苏州园林)中已被广泛运用。

1.2 “线”的运用

线是很多的点按照某种顺序的排列,这种顺序使线具有了方向性的特点。而线本身可弯可直、可粗可细、可轻可重,具有很强的可变性,同时也带来了强烈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表现为线能带给人多种视觉效果,如:速度、力量、连续等,巧妙的运用还会带来不同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并且在不同的背景下也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园林景观中的小桥、护栏、小径等等的这些元素都是线,线的长度与方向的不同,给人带来的视觉效果是迥然不同的。例如,曲折蜿蜒的溪流,曲折的花径,带给人的是自由、放松的愉悦感受。

1.3 “面”的运用

线条的首尾相连形成的几何体即为面,对于园林景观中的面的处理的方式有很多,并且不同的处理方式会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效果是不同的,面与面可以相交、可以平行、可以垂直、也可以倾斜,像规则、空旷的草坪或广场带给人的是一种庄严、肃穆,而由曲线的溪流、花径构成的面带给人的则是一种亲近感。

1.4 形体的运用

点线面在空间中的随意连接的结果就是形体,在园林景观中的主要表现是:假山、房屋建筑、雕像等,这些形体增添的是整个园林景观的多样性,其特异的结构,带给人的是不一样的视觉冲击,这种多样性使得形体能够和多种元素进行组合,并且在与其他元素的协调、相对的存在中,带给人的又是另一种舒适、空旷的视觉体验,引人遐想。

2 其它视觉元素的运用

在人的视觉感知中,色彩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鲜艳、亮丽的颜色经常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人们的注意[3]。不同的颜色会给人带来的是不同的视觉效果,色彩与色彩的不同搭配也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此外,景观小品可增强设计感,例如可加设亭子廊架景墙花坛树池等;铺装材料和形式多元化的应用,将景观环境装饰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带给人们高品质视觉整体效果;空间尺度和进深的设计把握,使人体尺度与使用需求形成的特定尺度范围更加合理,让人们获得更佳的心灵体验;植物种类的选择和错落种植,可使视觉体验更加丰富、别致。

3 视觉元素运用的技巧

人们能否充分的感受到园林景观所带来的魅力,园林中的水流、植物、建筑等视觉元素就成为了关键因素,这些元素的巧妙运用,才能使园林景观的魅力完美的呈现。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时需要技巧的,首要的是,巧妙灵活的运用点线面体,园林中的景观各异,但可能某个点、线、面就会带给人不一样的意境,正是这种不一样的意境,就能使园林具有独特的美;更要合理的搭配色彩,设计师巧妙的搭配,结合设计所要表达的主旨,带给人丰富的想象,就能使园林景观具有别样的视觉享受。

4 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不难看出,视觉元素的灵活运用会给园林景观带来不同的韵味,在这方面我国的园林景观工作者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多学习国内外的优秀经验,巧妙运用,使我国的园林景观焕发出别样的风采。

参考文献

[1] 高原.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视觉元素运用分析[J].农技服务,2015,32(01).

[2] 胡Z,袁洋.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4(08).

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篇4

关键词:主题公园;景观视觉营造;视觉性研究;视觉设计元素;视觉设计评价

同时又拥有某种特定主题思想和地域文化内涵,更多的满足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和景观空间价值的提升。主题公园的视觉性建设作为一种独特的实体空间,给人带来视觉感受上的舒适美的同时,也触及景观学科的根本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主题公园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鉴于此,以泉州“海丝艺术公园”作为研究主体开展城市主题公园的景观视觉性调查分析,希望对于未来主题公园如何去增强景观的视觉性体验提供有利的借鉴参考。

一、主题公园视觉性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

关于视觉性的讨论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时代。尼古拉斯·米尔佐夫是视觉文化的研究先驱,在其撰写的《视觉文化导论》艺术中,系统的阐释了视觉文化理论,为视觉性学术领域提供借鉴。英国西蒙·贝尔编著的《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对视觉景观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史蒂芬·梅尔维尔的《视觉与文本》艺术中,涉及到视觉可视性问题,从艺术生产的角度分析绘画中的“见”与“视”的关系。南京大学周宪教授编著的《视觉文化转向》一书中,从艺术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两个方面对视觉文化含义进行相关概念的解释。北京大学陈永国教授编写的《视觉文化研究读本》从不同的角度以视觉性文化作为研究焦点,详细阐释了视觉文化研究的理论意义,探讨了视觉文化研究对与视觉性理论发展的特殊含义,其研究具有集中性和前沿性。基于以上主题公园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分析发现都是对“视觉性”问题的研究,可以看出视觉性研究热点大多数集中于史论、平面和传媒等领域。就国内当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如何将景观和视觉性艺术结合对主题公园景观的视觉性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我国大多数主题公园景观的视觉性效果较差,存在视觉形象内容、观景空间体验性弱,主题没有吸引力、静态观赏性项目过多。针对上述问题,如何提升主题公园景观的视觉性进行深入探讨,为主题公园景观的视觉性研究的保持、延续和发展带来一些新的启发。通过视觉性环境分析主题表达、视觉环境的形态构成要素、视觉元素提取及视觉表现、视觉性评价及设计思考等多个方面对主题公园的视觉性进行研究。

二、城市主题公园的视觉性环境主题表达分析

视觉性环境在主题公园景观表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除了视觉美学意义之外,还与主题精神的表述、文化意蕴、环境氛围营造等休戚相关。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主题公园的类型多样,对主题的表达形式也大不相同。因此,主题公园的建造应该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1]。“海丝艺术公园”位于福建省惠安县百崎回族乡,是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大型艺术公园,是我国第一个全面展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风貌和地域特色的公园景观。与以往主题公园不同的是“海丝公园”既结合了具有现代设计思维的景观设计方法又遵循了传统历史文化的表达手法。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景观设计要素进行“抽象表现”“景象重现”“直观传达”“隐喻阐释”“象征处理”等手法进行视觉艺术化处理,体现了泉州的人文特征和地域性表达。城市主题公园的视觉性环境主要涉及主题要素和形态构成要素两个方面[2]。泉州“海丝艺术公园”的主题要素主要包括:“海洋文化、地域文化、异域文化”三种类型。

(一)泉州“海丝艺术公园”主题要素分析

主题体现了设计者对设计作品的观点和想法,设计者从设计场地的地形地貌、当地的历史文化、时代的审美性等方面分析从中提取出主题设计的思想,是设计者对现实条件的主观上的认识和理解,客观上的认知表达[3]。泉州“海丝艺术公园”主题要素的展现主要通过地域文化特色、海洋文化特色、异域文化特色三个方面来进行叙述、总结。场地以雕塑、建筑、小品、水景和光艺术生动描述了闽南地方文化特色和丝绸之路沿途异域风情的场景,展现出独特的人文历史魅力。1.地域文化不同的风土人情缔造不同的地域文化,主题公园景观的建设也反映了当地的生态、民俗、习惯等地域特征。闽南地域文化主要包括:方言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文化、民俗文化、闽南风俗文化、建筑文化、海商文化、农耕文化等几类。“海丝艺术公园”作为闽南地域文化主题公园代表之一,其场地紧扣闽南地域特色,用现代造景的艺术的手法和材料对“海丝文化”和“闽南文化”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在合理的景观规划下激发传统文化的活态性,打造出具有“闽南地域”和“海丝”特色相融合的主题公园景观。(1)建筑文化。地域文化的体现首先表现在雕塑上,“丝路盛景”是一组长达百米,运用人物、植物、建筑造型等组合雕塑。在表达形式选取典型的海丝元素和泉州当地特色建筑景点——泉州双塔、古厝、开元寺、朝天门、清净寺、承天寺、船舶等造型作为叙事背景,结合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交流繁荣景象,雕塑造型新颖,精美多彩,立意有章,既强调雕塑本身的叙事性和感染力,又体现了城市的悠久历史和闽南传统文化,同时还兼顾当代公共艺术的功能性特征。从内容延伸到形式都完美的切合地域文化主题氛围。(2)红砖文化。红砖文化发源于福建泉州。是由于闽南地区特有的黄、红土壤易烧制红砖且坚固耐磨、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与闽南潮湿、多台风的气候相适应,成为闽南地区独特的建筑标志和象征。红砖文化的产生、发展、延续,与闽南当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呈现出强烈的地域美。2.海洋文化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其地理位置蕴含深厚的海洋文明,为发展海上交通、对外贸易、航运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形成了以海洋为载体进行商业贸易交流的“海洋文化”。园区以海洋文化为依托进行设计,大量运用具象和抽象的表现手法对空间造型进行视觉设计并着重突出海洋文化的特征,展现了人类对海洋的向往和昔日繁盛的景象,并充分的把海洋元素合理应用到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中,以此来传达和讲述海洋文化。(1)“海丝漫步”地景浮雕,整幅石刻地图如实复原了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地图标注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经过的国家和城市的中英文名称,利用地面铺装直观表达出“海丝”主题,既提升了对海洋文化的认同感,又增强人与景观的互动性。(2)“海之梦”主雕位于公园中轴线,整体造型以帆叶、船体的虚实结合,悬浮与海面之上。水镜广场的水雾开启后,白色的“海之梦”雕塑在水雾间若隐若现,犹如穿梭在海洋之中,整体造型用现代的设计手法结合实体材料呼应“海洋文化”主题。(3)“福船”选用具象“船”造型元素,雕塑立面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连接了闽南地区人民进行海外贸易、面对海浪凶猛、祈求平安的精神寄托,以及沿海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期望和向往,直观的使观者感受闽南地区海洋地域风情和民俗文化。3.异域文化“海丝艺术公园”用传统的文化符号堆砌出东南亚各个国家缤纷异彩的地域特色,以直观的设计语言展现出东南亚国家的多元文化盛景。以环状的叙事方式将这些异域文化融入到景观设计中,运用雕塑展示、铺装展示等手法,向游客们传播海上丝绸之路各个国家的互通、融合和共荣的文化碰撞。(1)东南亚风情群雕“东南亚风情”群雕直径为11米,高为5米,大量运用花岗岩和青铜材质。以空间序列展现的形式,把东南亚地区特有的动物、植物、海岛风情、多元文化用传统雕塑的方式进行视觉呈现。借以东南亚特有异域特色建立起人和场地的纽带,增强公众对与“海丝”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同时又体现了异域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2)南亚群雕“南亚群雕”长63.4米,宽40米,高8.6,材质为花岗岩、镍白铜。雕塑群根据所处地域特性,以廊桥、平台的方式使群雕坐落于湖面水域与湖心岛相连,选取了最具南亚特色、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宗教和地域的建筑为背景,讲述了《宴请交流》《文化交融》《南亚风情》《工艺互通》等场景,以具象写实和当代雕塑创作中解构与重组艺术的表现手法,生动的展现了在不同领域的文化、贸易的交流与互通,使得观者在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又能近距离触碰“海上丝绸之路”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深远影响。(3)西亚组雕“西亚组雕”长50米,宽13.8米,高8.8米,雕塑材质为花岗岩、镍白铜。整体雕塑采用具象写实的线性叙事手法对西亚典型伊斯兰建筑造型进行创作,通过人物间的交谈、货物运输等场景再现的讲述,展现了西亚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角色和文化魅力。

三、“海丝艺术公园“视觉环境形态构成要素分析主题公园中视觉环境艺术的形态要素由空间要素、造型要素、色彩要素三部分构成。

(一)空间要素

公园景观应通过良好空间造型要素,创造出独特且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以赋予景观好的形象视觉特征[4]。园林景观空间中层次感、序列组织感、造型、周围环境、对人的视觉感知的塑造有着紧密关联。空间要素则包含空间意象的营造、空间序列的规划以及各功能空间的组织等方面[5]。“海丝艺术公园”整体景观布局为“一脉、两湖、四区、五湾、八景”。所谓“一脉’,即公园内一条联系东西方向的生态景观脉。“两湖”为逐浪湖和海月湖。“四区”即东亚主题表现区、东南亚主题表现区、西亚主题表现区、南亚主题表现区。“五湾”,即沿环状湖岸设置的景观与休闲为一体的五个景观水湾,分别是:月蓝湾,观澜湾,追风湾,渔人湾和流霞湾。“八景”为月之岛、灯之港、帆之滨、舵之向、思之源、风之子、浪之花、绿之林。“海丝艺术公园”的流线布局从整体上来说以环形动线为主,整个园区以大面积水为构图中心,空间组合关系上以区域性轴线为主。轴线连接主入口、水镜广场和园区主要雕塑“帆影”,开放的广场空间与主节点的标志性构筑物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性景观系统,全方位展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历史风貌。

(二)造型要素

主题公园视觉性环境造型要素要考虑整个公园主题文化精神,造型要素的呈现主要反映在建筑造型、雕塑小品造型上。通过对“海丝”文化的剖析,可以从中提取出视觉造型元素并应用于主题公园设计中,具体视觉造型元素可分为以下几类:“船”“船帆”“水”“海上贸易交流场景”“异域建筑”“异域植物”“人物造型”“闽南传统建筑”“闽南非物质文化”“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各种视觉造型元素映射在不同的载体上呈现出不同的视觉观感,而设计者应充分根据其本身特有的性质将两者合理地结合运用在场地中。通过实地调研作者得出的“海丝”视觉造型元素在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表现手法,如表1。园区内雕塑群,采用叙事性的传达方式,背景造型借鉴闽南当地及各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物、建筑、船、船帆、人物、动物、植物等元素。以较为直观的手法呈现出地域特色、文化特色以及昔日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交往、文化繁荣的盛况。通过人物场景叙事造型的故事传达,唤起公众对“海丝”文化的记忆并产生共鸣。建筑造型上,将泉州独特的传统文化元素渗透进场地设计中,延用闽南传统民居“红砖白石双拨器,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宫殿式”的建筑风格,大体量且具有当地闽南特色的庙堂建筑、“天圆地方”的建筑理念和砖砌工艺。建筑外形以古老建筑拆卸的瓦片堆砌出“海浪”“岛屿”等造型,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展示了闽南民居的独特韵味。

(三)色彩要素

在景观设计要素中,色彩不仅对人的视觉会产生重要影响,且能够让人从心理上产生情感共鸣。主题公园中景观的视觉色彩表达主要是由色彩载体来传达美感的,根据载体的不同传达出的色彩也有所不同。“海丝艺术公园”景观色彩要素主要包括植物色彩、建筑色彩、雕塑小品色彩、水体色彩、道路铺装色彩。1.植物色彩植物是景观场所视觉性营造的关键,“海丝艺术公园”在植物造景方面,围绕中心湖打造滨湖景观,结合其地域特征主要运用了群植的种植方式。主要以棕榈科植物为主,且由于其地理位置所形成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绿化植物配置以常绿阔叶树为主,配置木棉、广玉兰、腊梅、杜鹃等,不仅具有东南亚热带风光魅力,又突出“海丝”文化的地域特色和异域特色。2.建筑色彩由于闽南地处滨海,民居建筑大量使用红砖红瓦与石混砌、建筑色彩装饰华丽,再加上当地人视红色为喜庆的颜色,因此把红砖作为建筑主材。把红色作为标志性景观色彩元素融入场地,视觉上呈现出强烈的地域美。被藤曼植物覆盖的园林式建筑“绿房子”,借鉴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意向,垂直绿化设计手法,行走其中给人一种漫步迷宫深林的错觉。绿色植物与周边环境相融合,既满足功能又统一形式,形成整体和谐的视觉性景观。3.雕塑小品色彩园区内的雕塑小品为了呼应“海洋文化”主题,整体色彩基调以白色为主,搭配黑色进行故事场景塑造。雕塑的白色与水体、植物、红色建筑建筑交相呼应,增加了视觉感官冲击,形成鲜明对比的同时又切合闽南地域文化特点。4.道路铺装色彩在“海丝艺术公园”铺装设计中,集散性空间——水镜广场规模较大,根据广场的景观和空间活动特性,选取了海丝地图为主的铺装形式,展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经过的国家,增强其文化代入感。整体材质为花岗岩,选材则是依据耐久性、易于后期运营维护等原则,颜色为米灰色以典雅、朴素为主显得空间更加稳重。其他功能性节点空间则跟随场地的主色调白色,材质上小型广场多采用花岗岩与卵石、透水铺装相结合;亲水空间使用防腐木铺装,基调为红色;儿童活动空间运用大面积亮色增强场地活力,材质上大面积选取塑胶平整铺砌,提升安全性。

四、城市主题公园景观的视觉性分析及设计思考

(一)“海丝艺术公园”主题表达充分但雕塑小品类型过于重复

“海丝艺术公园”将当地文化与景观环境相结合,视觉上加强了游客对“海丝文化”的了解,对场地本身进行视觉深化设计的同时,又展现闽南地域特色和“海丝”文化底蕴。从公园的整体性来看,场地运用了大量的“海丝艺术”和闽南当地的地方特色元素来展现场地性格,做到了主题性的统一。但是,从视觉性设计思考方面来看泉州”海丝艺术公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园区内景观雕塑小品类型过多重复,一定程度上给游客带来视觉审美疲劳,影响文化景观视觉效果,带给观者较为单一的欣赏和体验,缺乏长久吸引力。

(二)“海丝艺术公园”注重文化内涵但功能节点单一

公园以尊重原场地条件为前提,以大众在游览中与特定的地域文化环境所产生情感共鸣为设计重点,结合“海丝”设计背景文化内涵和传播当地“海丝文化”发展的需求,通过不同国家地区文化呈现,烘托浓厚的主题文化氛围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文化价值的主题公园。但场地景观功能分区节点单一,可提供给游客娱乐活动的选择性较少,只单纯的设置休息功能,缺少吸引游客的表演和参与的活动项目,应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和使用功能。例如可以将现代科技与文化景观设计结合,增设海上丝绸之路3D技术艺术品展厅,或露天剧院,手工艺制作坊等文化特色体验项目,提升人与场所的互动性,创造多种体验的空间环境,激发场所新活力。

(三)“海丝艺术公园”设计表达独特但导视系统较弱

在植物配置设计上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域特色进行植物种植选择,满足了基本的植物景观效果;铺装的材质和样式多变,贴合文化主题;景观小品也融入了闽南、异域文化等;利用光元素等媒介手段都为主题公园视觉性景观规划设计起到了借鉴作用。就场地内的景观环境视觉导视而言,应引起更广泛的关注,景观导视系统除了具有引导和传递信息的功能外,也是场地地域文化建设和视觉性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景观空间都应具有完善的景观导向系统,适时适地的出现,轻松地为游客获得明确的引导信息。调研发现,园区内导视系统较不完善,指向性不明确,设计形式单一、且导视不明显、不能够清楚地引导游客通往园区内的各个景观节点。应从造型、色彩、图案、材质等多个维度提升视觉导视与景观视觉的感官冲击,且不能仅停留在功能上,应满足人心理需求的同时增强导视设计的情景感、功能感及故事化展现。

结语

景观视觉性作为重要的概念和研究视角,正得到更多的探讨和应用。景观的视觉性营造无论是在当代视觉语境下还是未来都占据着重要位置,对今后的景观发展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未来,景观的视觉性设计与时代息息相关,通过视觉引导景观,使人、场地、空间三者关系相互协调,反映社会需要的技术发展的新的美学观念的同时,也是推动景观视觉性发展的关键一环。

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篇5

关键词:乡村旅游 景区墙体 视觉艺术 设计研究

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点的广泛推进,乡村旅游景区的建设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位,其地位是不可忽略的。乡村旅游景区承载着当地特色的地域文化,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构建乡村旅游景区既能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也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对乡村旅游景区墙体进行视觉艺术设计,融合多种设计元素,这不仅有利于景区的品牌建设和形象建设,还能有效提高景区在旅游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一、乡村旅游景区特点

1.以乡村生活和环境为依托

乡村旅游地所依托的山、水、田、林以及丰富的活动项目。一些景区依山傍水的天然环境。成为吸引城市旅游者的优势。乡村景区中的旅游资源大多来源于乡村这一特定环境,与村民的生活环境相符,游客通过进入旅游景区,体验与其生活方式相反的另一种生活。通过体验和观察来感受乡村的不同。这就是乡村文化旅游的最大魅力,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游客是以“主人”的身份参与进整个旅游活动中的,归属感与主人公感贯穿整个旅游活动。而一般旅游活动中的旅游者始终是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或者“旁观者”的身份进行游览,并未达到身心的共鸣。

2.以极具特色的文化和体验为依托

体验性也是乡村文化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的一个重要特征。游客在游览过程感知或者参与乡村生活、生产的某一过程,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并且通过其自身参与,来满足对地域文化的需要。乡村旅游景区立足于其特定的文化,在景区中设置不同的内容形式,游客深入体验活动,在体验的过程中既能娱乐,还能增加见识。文化具有差异性,这就决定了乡村旅游景区中应根据自身特征设置不同的体验项目,设计师在进行墙体视觉艺术设计时,以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呈现出该地区特色的风景、人文,给游客身临其境的感受,自然、原生态的乡村旅游景区会更加受到游客的青睐。

3.以生态、环境以及经济效益为依托

乡村文化旅游在当代社会是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旅游形式,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从经济效益角度来说,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能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的收入、

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优化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由于城市化的进程导致乡村人口很大比例的向城市流动,发展乡村旅游是对乡村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农村人口增加就业和经济收入。乡村通过开发建设旅游项目,不仅能改变农村人口的生活观念和思想意识,还能加速城镇化发展进程,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文化旅游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可持续发展目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乡村旅游景区作为一种旅游活动的场所,为游客提供轻松生活,旅游地区对自然景观和环境都有着深深的尊重感和依赖感。并且通过对旅游地区的开发也会对乡村的整体环境起到一个“利用、优化、整合”的作用,因而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二、创新乡村旅游景区本土设计要素

1.构建视觉识别的乡村旅游品牌

品牌是产品赖以生存的无形资产,具有视觉识别的乡村旅游品牌,对于广大旅游爱好者来说,能直接接收到来自乡村本土文化和特色文化的信息传达,构建旅游品牌要在视觉要素上设计,即品牌是被系统设计。乡村旅游景区墙体艺术设计可以将景区造型设计、交通形象设计、建筑外形设计、风俗文化设计展示于景区墙体,以直观、形象的方式传递给游客,借此引导游客从关注旅游的层面深入了解到景区的内在文化和品牌,从而逐渐建立起品牌视觉识别。

2.构建景区品牌文化

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为占据足够的优势地位,就应具备具有本土特色的品牌文化,乡村旅游景区中包含多种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渊远流长的乡村故事,将这些要素有序结合在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景区品牌文化。构建乡村旅游景区品牌需以文化来贯穿始终,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核心要素,构建乡村旅游景区品牌文化,提升品牌影响力,从而促进乡村旅游景区的核心竞争力。

三、创新乡村旅游景区墙体视觉艺术设计方法

1.创新设计理念

文化是交融。互相借鉴的,促进本土文化与全球文化的融合,吸收,借鉴其他文化中积极的部分,摒弃与当前时展不相符的文化,显示出乡村本土旅游景区的优势。根据诸多案例实践不难看出。只有本土文化特色较强的乡村旅游品牌才能受到消M者的喜爱,在旅游市场中立足。在对乡村旅游景区墙体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应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兼具世界性、本土文化特色等基础上创造鲜活的乡村旅游景区视觉形象。

2.兼具视觉艺术与内在精神

创新乡村旅游景区墙体视觉艺术设计。应注重加强视觉艺术和精神艺术的双重结合。乡村旅游景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最终成为旅游之地,在设计景区墙体时要深入了解景区的地域、历史文化,从景区的建筑中寻找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深入了解文化的精神内涵,将富有精神内涵的视觉文化元素与乡村旅游景区的品牌设计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景区所独有的视觉符号。将融合的视觉文化符号以简洁、形象的表现方式展现在乡村旅游景区墙体之上,游客在观察景区墙体时,可大致了解到景区的历史变迁、整体环境、发展理念以及注意事项等诸多方面。

四、乡村旅游景区墙体艺术设计要素

视觉要素是视觉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游客通过观看墙体上所展现的视觉要素。了解到景区所传递给游客的讯息。在对墙体进行艺术设计时,设计师应站在游客的角度,以实际调查研究为基础,体会本土文化精髓,将其无形的本土文化资源转换成可视设计元素。

1.墙置要素

乡村旅游景区内不乏建筑物。在选择设计墙体时。应注意多方面的因素。首先,尽量避免历史遗留建筑物,保持建筑物的原有模样,避免人为破坏;其次,可选择景区入口处的墙体,入口处墙体应以介绍景区特色、文化历史为主,让游客在深入游览其他景点之前大致了解景区历史、人文风光;再次,在景区内各景点墙体展现艺术画面,景区内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墙体数量。在选择墙体时,以游客方面观看、介绍景区为主。

2.视觉元素提取

(1)建筑要素

乡村旅游景区建筑是最直观的文化表现形式,它综合了人文资源和文化等多种元素,乡村旅游景区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和地域文化特色,其建筑物构建形式、空间布局以及社会功能都能成为再现本土视觉元素的重要部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中。“礼”始终贯穿其中,而体现在建筑物上,也呈现出了多种表现形式,如建筑物梁架的雕饰、桌椅装饰图案、建筑物构造等,均呈现出了视觉设计要素。景区内的古建筑可作为品牌标志设计中的主要设计元素,更具有本土文化代表性。

(2)色彩要素

乡村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色彩是一项重要的视觉语言要素,我国民族众多,区域广阔,自然景观奇特,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体现在不同地区、民族的建筑、景观以及习俗之中,呈现出各具不同的文化特色。色彩是表现环境、表述心情的重要依据,明显色系体现出了文化的鲜活感,而深色系,则体现出乡村的历史的沧桑感和文化的厚重感。

(3)字形、绘画要素

在景区墙体视觉艺术设计中,应考虑到设计的多种要素,如文字与绘画。从象形文字、甲骨文到今日我们书写的汉字,文字记载着各民族、各地区的发展历史,而绘画则作为一种直观的表现形式,将事物、人物呈现出来。如,我国一些乡村具有独特的字形和绘画。具有其他地区所不及的视觉形象要素。设计师可以根据这些要素来进行墙体视觉艺术设计。将本地区独特的字形和绘画要素加入其中。使墙体要素包含绘画和字形等多种要素,在向游客展示过程中,增加游客见闻,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

(4)图形要素

图形要素是墙体艺术设计中最具个性的表现方式。图形的直观表达是其他表现要素所不具备的,具有象征、比拟、寓意等作用,将图形以抽象化、具体化的形式转化为设计元素,将图形元素集合起来,使之构建极具感染力的乡村旅游景区形象。本地区旅游创设自身品牌,在品牌创设的过程中所设计的展示样品,均以表现本地区风俗民情、乡村文化特色为主。将本土特色以墙体表现的形式展示。增加本土文化的浓郁特色。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乡村旅游景区墙体艺术设计中,将本土文化特色与历史文化相互融合。不仅能彰显乡村旅游景区视觉品牌设计理念。以品牌化在旅游市场的发展中占据优势地位,占据更加宽广的市场空间。真正本土的乡村旅游元素,用科学性、创新性的乡村旅游品牌视觉识别系统来进行设计。游客在景区游览过程中满足其视觉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需求,促进本土化向更高领域发展。

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篇6

1.线元素线元素也是构成学的重要元素之一,其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可以表现为具有线性特征的一个景观元素,也可以作为现代园林设计的一个线性元素。但是不同线元素,其特点也各不相同,例如,水平线可以给人一种静止且稳定的视觉感受;垂直线给人带来一种上升、庄严的视觉感受;粗线条则给人一种厚重、粗犷的视觉感受。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必须掌握不同线性元素的特征。在现代园林具体规划设计过程中,其线性元素在方位、长度及粗细等方面均会产生变化,同时线性元素其实是由多个点元素构成的,其可以分为直线、曲线、斜线或者折线等形式。因此,要求设计人员,在现代园林规划设计时,既要掌握线性元素各个方面上的变化,同时要明确线性元素变化方向,才能保证线性元素的合理运用,为现代园林设计构图提供重要依据。园林设计中的线性元素可以运用多个点元素来组成,如各种花卉、植物;也可以通过具体景观来实现,如假山、雕塑等。

2.面元素面元素是由多个点元素经过排列组合形成的一个面,或者由多条线构成的一个立体空间。面元素与点元素、线元素相比,其能够牢牢抓住人的视觉焦点,并通过重叠或者平铺的方法,构成各种不同的园林景观形象,让人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视觉空间的存在。另外,从视觉空间角度来看,面元素是一个较为封闭的构成元素,主要是由于每个面都有一定的边界及限度,在形态变化上也仅局限于不规则与规则之分,但其可以通过改变面的形态,以形成各种不规则的面。

在现代园林具体规划和设计中,面元素应用较为广泛,例如,在园林植物规划布局上,可以通过不同种类的植物,组成不同形态的面。若构成面形态相同,其采用植物由于颜色上和形态上存在一定差异,同样也能达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总之,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各种形态、颜色、种类不同的植物,使其在立体视觉空间里,形成不同视觉效果的面,不仅能够将园林景观特点充分体现出来,同时可以使园林景观趣味性更加浓厚。

二、构成学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运用

1.点、线、面构成形式的运用

在构成学中,点元素、线元素及面元素均是基本要素,其在现代园林设计运用时,必须将三个基本要素进行有效结合,才能保证整个园林景观设计的协调性。例如,在现代园林植物设计上,以松树作为设计主体,主要采用点元素和线元素进行设计。在点元素设计上,可以将松树作为一个单独园林景观,而在线元素设计上,可以将松树看做一条线,并与其具有的挺拔、坚毅个性融合在一起,能够给人积极向上的视觉感受。

虽然多个点元素或多条线能够组成面,但是从松树特征及个性上来看,并与面设计并不符合。而面元素主要应用在花草设计上,例如可以在特定视觉空间里,组成一个色彩艳丽的面,而草坪也可以组成一个单独的面。但是如果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单独使用面元素,就会显得整个景观面十分的单调,因此必须将点元素、线元素和面元素进行有效结合和搭配,才能突出园林景观的主题和特色。例如,在草坪设计上,可以增加一些花卉、灌木等植物,并控制好种植密度,即不能过于空旷,也不能过于密集,才能营造一种协调的视觉效果。

2.平衡、对称构成形式的运用

平衡与对称构成形式,主要是将线作为整个设计视觉平面中的一个视觉轴,或者把点作为整个设计的核心,并以此展开整个设计,同时将点元素和线元素分布到设计空间内,并呈现出具有平衡或者对称特点的分布效果。虽然在园林设计图纸上能够达到绝对的平衡和对称的分布效果,但是在实际布局上却无法达到设计图纸上的要求,只能形成相对平衡或者对称的分布效果。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园林具体规划设计上,受到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平衡、对称构成形式在现代园林设计上存在很大差异。例如,西方国家在园林设计上,讲究的是严谨的对称构成形式,其在贵族园林、皇家园林设计上应用较为广泛,而我国在园林设计上,讲究的是出奇制胜的构成形式,对平衡、对称构成形式要求并不严谨,这种不平衡、不对称的园林设计往往更能吸引大众的目光。平衡或者对称均是园林植物设计搭配的一种构成形式,但是其在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中应用相对较少,只能构成些形态优美的对称图形,且在近处景观规划设计上并不适用,容易导致园林景观太突兀,不能给人良好的视觉感受,在园林设计时需注意。

3.对比、调和构成形式的运用

对比与调和是两种不同的构成形式,对比形式主要是通过两个具有对立性特征的视觉元素,以形成个性鲜明的视觉空间,而调和形式则是将不同构成元素共同点突出,并营造出一种整齐有序基调和谐的视觉效果。通过对比形式可以突出各个元素的个性和特点,而通过调和形式可以突出各个元素的共性特征。对比形式和调和形式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应用较为广泛,例如,在园林花卉设计上,通过对比构成形式,可以将颜色各不相同的花卉设计成风格不同的图案,并使图案上呈现出色彩鲜明的对比效果。又如,在园林植物设计上,通过调和构成形式,可以将色系不相同的植物组合在一个协调的园林景观中,并给人带来和谐、舒服的视觉感受。为了使不同景观在过渡上呈现较为平稳的状态,可以通过调和形式,选择根系较为发达的植物作为景观过渡带,以给人一种协调感,而在对比构成处理上,可以依据植物花期、颜色及高低等特点,通过鲜明、强烈的对比效果,来突出园林设计的主题。

例如,为了突显出园林工程文化内涵,可以采用、兰花、梅花、竹子等植物,并通过对比烘托的方式进行组合,这样既可以出现园林设计主题,也可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又如,在园林设计中,将花期相对较长花卉与常绿植物进行合理搭配,能够将花卉艳丽的色彩凸显出来,给人强烈的视觉享受。总之,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可以通过对比或者调和构成形式进行搭配,能够形成风格独特的视觉效果,给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三、结论

构成法作为现代园林设计的重要基础,对现代园林要素规划设计和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园林设计人员,在对园林要素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将点、线、面三者进行有效的结合,重视园林要素的平衡和对称分布形式,并通过对比和调和的方式,将现代园林视觉元素充分体现出来,以给人良好的视觉感受,同时使现代园林设计得到改进和完善,促进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

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篇7

关键词:公园景观; 景观感知; 多维感官; SD法; 因子分析法; 福州市

基金项目: 福建工程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城市公园景观人性化设计的评价研究——以福州市为例”(GY-Z11048)

作者简介: 于苏建(1973-),男,博士,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袁书琪(1949-),男,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文化与旅游地理学。1引言语义差异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简称SD法)是由Osgood(1957)提出的一种心理测定方法,又称为感受记录法。它通过言语尺度进行心理感受的测定,可以获得被调查对象的感受,构造出定量化数据(章俊华,2004)。SD法最早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方法在心理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逐渐淡化,而在建筑(庄帷敏,1990;Imamoglu,2000;Franz,Heyde,2007;Llinares,Page,2007;江昼,等,2008)、风景园林(曹娟,等,2004;黄瑛,2009;王建伟,等,2010)、道路广场(朱小雷,2002;贾致荣,等,2008)、城市整体印象(冈本耕平,2000;王德,等,2009)等领域,却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对于场所的心理认知,从外表上研究是很难准确把握的,而SD法实现了对于场所心理认知的定量揭示,因而在建筑创意、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等诸多领域受到青睐。在景观设计领域内,SD法的应用研究已有一段时期。然而一直以来,景观设计师们仅把注意力放在视觉因素和使用功能方面,尤其关注景观的空间形态、功能布局、材料质感以及色彩构成等,忽视了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对景观的感知。虽然人类获得信息总量的80%是通过视觉来感知的(Torigoe,1999),但是,诚如微量元素之于生命的重要性,通过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获取的20%信息同样不可或缺(葛坚,等,2006)。因此葛坚等(2003)把声景观概念引入城市景观设计,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吴颖娇和张邦俊(2004)介绍了声景观的研究内容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并揭示了目前声环境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郭宏峰和李辉(2007)以浙江省嵊州艇湖水城的声景观设计为例,探讨了声景观、声景观要素功能、空间构成及其在景观规划中的的设计要素、正负设计手法等。声景观的设计理念虽已被引入国内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领域,但尚处于探索阶段,且未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而对于嗅觉景观的研究就更少了。“声” 和“味”要素不仅是五官可以获取到的信息,而且也会影响视觉感官对信息获取的感知能力,从而影响对景观视觉效果的评价。城市美学不单指建筑美学,同样包括对消极审美价值的关注,例如无所不在的噪音、发出尖锐声响的电子看牌等因素都会妨碍人们得到积极的感性体验(阿诺德·柏林特,2010)。在对城市景观的感知中,“声”和“味”之于“视”的感知究竟有何影响,影响有多大,城市景观设计又该如何满足人的多维感官的感知需求等,亟待研究。本文以“国家园林城市”——福州市主要的几个城市公园为研究样本,应用SD评价法,就声、味环境对评价者公园景观视觉感知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因子分析方法,筛选出公园景观设计的主要影响因子,以丰富公园景观感知的研究,为声、味景观研究与设计提供参考,并为建设以人为本的城市公园景观提供科学依据。2研究方法与试验设计

2.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SD法和因子分析法相结合的景观分析与评价方法。因子分析法是将多个变量综合为少数几个因子,以再现指标与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姜鹏鹏,王晓云,2008)。运用SPSS软件(章文波,陈红艳,2006)因子分析功能对评价因子进行分析。公共因子提取采用主成分法,并采用变量的协方差矩阵进行因子提取。鉴于本研究变量较多,迭代次数设为50,因子旋转方法采用方差最大旋转。因子分析的前提是各变量因子之间彼此相关且绝对值较大并显著,为此,采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体检验加以判定。KMO大于0.7时效果较好。

Tourism Science旅游科学

基于SD法的公园景观综合感知研究

2.2试验设计

2.2.1形容词对选择从国际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来看,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基本蕴含三大方面,即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和大众行为心理(刘滨谊,2005)。景观环境形象是从人的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规划设计主要是从人的生理感受要求出发,研究如何保护和创造令人舒适的物质环境;大众行为心理研究则是从人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发,研究如何创造使人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此三元素正好对应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三境——物境、情境、意境(刘滨谊,2001)。本研究在刘滨谊提出的景观三元素之一的景观环境形象上选择空间、形体和色彩3个要素,环境生态绿化(环境)和大众行为心理(心理)2个要素不变,另外增加一个对景观整体印象(整体)要素,共6个要素,即空间、形体、色彩、环境、心理和整体要素。针对评价对象,选取能够综合表达6要素的20对形容词,构成本研究的SD因子表(见表1)。

2.2.2试验样本选取评定与测试的最佳方式是被调查者到对象空间去进行实地体验,以便最为客观地记录评价者的感受。但由于调查对象较多,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施的可能性较小,而且本研究拟选取两组试验对象进行比照,无法实施实地测试。因此,我们选择录像的形式进行评定与测试。嗅觉影响样本选择,以福州市常用的绿化植物榕树(金牛山公园)、白玉兰花(金牛山公园)和桂花(南公园)作为味环境因素。榕树以树形奇特、枝叶繁茂、树冠巨大而著称,但没有香味,因此在本研究中作为参照样本。白玉兰花和桂花在花开季节有明显浓香,沁人心脾,因此作为对比样本,考察花香对评价者公园景观视觉感知的影响。另外,福州市区内湖泊、水塘、小河星罗棋布,被称为“东方威尼斯”,但因缺乏有效管理,水体污染严重。福州水上公园便是一池死水,日夜散发着恶臭,方圆三五百米的住户都不敢开窗,这势必影响该公园水景的观赏价值以及公园使用者对该水景环境的认知。选择水上公园作为对比样本,考察水体臭味对评价者公园景观视觉感知的影响。听觉影响样本选择,以鸟鸣(西湖公园)和交通噪声(北江滨公园)作为声环境因素,考察它们对评价者公园景观视觉感知的影响。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用摄像机沿游步道从不同角度对以上几个公园景观进行录制(录像中包含了选取的声、味环境因素),录制长度约3~5分钟。

2.2.3试验对象和测试过程虽然不同的人群在景观环境的描述和理解上有一定的差别,但由于此次研究是针对景观感知的调查与评价,且研究的目的并不侧重于对不同社会特征群体的认知差异进行分析。因此,试验选择了园林专业和城市规划专业各30名学生,分成两组作为被试对象,进行比照。测试前,向被试对象介绍评价测试的具体要求,解释描述目标景观环境各个形容词对的含义。第一组测试时,只提供水上公园景观、金牛山公园景观、西湖公园景观和北江滨景观等录像,不提供植物名称、声音等信息;第二组测试前,告知被试对象植物样本的名称和特性(花香)和水上公园的恶臭,并且播放录像时打开录制时的背景声音。每段录像重复播放3次。评价采用表1中所列形容词对,评价尺度的级段定为5段,并以0为中点对称,将很(差)、一般(差)、中等、一般(好)、很(好)分别赋值-2、-1、0、1、2。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60份,回收率及有效问卷率均为100%。3结果与分析

3.1声、味环境对评价者公园景观视觉感知的影响分析

3.1.1 总体影响分析从表2的评价结果可见,就气味环境对评价者的视觉感知影响而言,两组评价者对水上公园景观的评价均值为-0.33。当评价者得知水上公园的水景臭气冲天时,评价值由-0.01降到-0.67。两组评价者对南公园景观(桂花)和金牛山公园景观(白玉兰)的评价均值分别为0.32和0.56,其中被告知公园植物样本种名为桂花和白玉兰,并具有沁人心脾的香味的一组评价均值为0.60。而未被告知以上信息的组别评价均值只有0.27。就声环境对评价者的视觉感知影响而言,在噪音环境下,评价者对北江滨公园景观的评价均值为-0.03,而在无噪音环境下评价均值则为0.64。在有鸟鸣声的环境下,评价者对西湖公园景观的评价均值为1.08,而在无鸟鸣声的环境下,评价均值只有0.74。通过对两组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显而易见,声、味环境对评价者公园景观的视觉感知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由此可见,景观设计师们只注重公园景观的视觉效果而忽略声景观和嗅觉景观的设计成果是有缺憾的。

3.1.3影响差异分析正面或负面的声、味环境因素均会影响评价者对公园景观的评价结果。但对于不同的公园景观评价要素和因子,其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如图1所示,横轴代表各公园景观,纵轴代表两组评价者对各景观评价要素计算绝对平均值的差异(因子差异分析图,略)。从图1可见,心理和整体2个要素曲线波动最大,表明受声、味环境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环境要素;景观环境形象(包括空间、色彩、形体三个要素)曲线最为平滑,受影响程度最小。心理要素中,愉悦度因子受影响程度最大,而归属感、安全感、新奇感三个因子受影响程度相当;整体要素中,吸引力因子受影响较大,其次为特色度因子。就声环境和味环境二者对公园景观视觉效果评价要素和因子的影响相比较而言,差异不显著。声环境影响下,心理要素受影响程度略高于整体要素,而味环境影响下,整体要素高于心理要素。综上可知,正面的声、味环境因素首先提高了游客的愉悦度,并使游客产生了一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同时也增强了公园的吸引力和特色。反之,同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环境要素在6个要素中受影响程度列第三,但环境要素中的生命力和环境协调度2个因子受影响程度最为明显。可见,声、味环境对于环境生态绿化的重要性。

3.2声、味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公园景观视觉效果评价主因子提取

3.2.2因子轴的抽出通过因子分析结果,得到因子旋转后载荷系数表(见表4),考察因子轴构成的尺度,并加以命名。景观环境形象主因子1在色相、色彩丰富度、尺度感、动感、美感等方面载荷较大,且相互之间差异较小,均处于0.78~0.85之间,命名为形式因子;景观环境形象主因子2在连续度和有序性两个方面载荷较大,命名为协调因子;景观环境形象主因子3在空间感、光感和色彩纯净度3个方面载荷较大,其中空间感方面的载荷达到0.99,相关程度最大,命名为空间因子。环境生态绿化主因子1在环境协调度、生命力、植被覆盖度等方面载荷较大,命名为生态因子;环境生态绿化主因子2命名为污染因子。大众行为心理主因子1在特色度、新奇感和吸引力3个方面载荷较大,命名为特色因子;大众行为心理主因子2在归属感和愉悦度两个方面载荷较大,命名为认同因子;大众行为心理主因子3命名为安全因子。基于上述分析,提取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形式因子、协调因子、空间因子、生态因子、污染因子、特色因子、认同因子和安全因子。特色因子、认同因子和安全因子为最主要的因子,三者累计因子载荷达98.3%;生态因子、污染因子也是重要的因子,两者累计因子载荷达95.3%;形式因子、协调因子、空间因子是公园景观构图的基本要求,三者累计因子载荷达87.9%。按照中国古典园林三境的理解,福州市公园景观影响主因子的排序依次为意境、情境和物境。这就要求福州市在公园景观规划与设计时,首先,应思考如何融入地方文化,营造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景观,使游客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其次,对公园良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创造也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最后,在公园景观整体规划上,把握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均衡与稳定等重要法则,做到空间组织有序,创造步移景异的物境。4结论与讨论本研究将声、味环境因素纳入评价者对公园景观的感知中,运用SD法,系统地分析了声、味环境对评价者公园景观视觉感知的影响,揭示了在公园景观感知中,“声”、“味”之于“视”的影响规律,并以声、味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公园景观视觉评价结果为基础数据,结合因子分析法,进行公园景观设计主要影响因子提取。相比基于单一景观视觉感知的研究,其结论更为客观、合理。通过本文的案例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几个启示。第一,声、味环境对评价者公园景观的视觉感知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且负面因素产生的影响比正面因素更为显著。这就要求景观设计师们不能仅注重景观的视觉效果,而忽略了声景观和嗅觉景观的设计,在消除负面的声、味环境因素的同时积极营造正面的声、味环境。第二,声、味环境因素对于不同的公园景观评价要素和因子,其影响有所不同,心理要素和整体要素受影响程度最为显著,其次为环境要素。由此可见,声、味环境对公园情境、意境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综合考虑声、味环境因素所提取的公园景观视觉效果的8个主因子,可为公园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总之,为了真正提升公园的品位,满足人们对公园景观全身心的享受,应将声、味环境要素作为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构成,全方位、多视角地实现景观的整体塑造,从而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公园景观。本文就味环境对评价者公园景观视觉感知的影响进行测试时,因无法实现实地的对比分析,只能口头告知被试者相关信息,引导被试者进行想象,这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试验的结果。因此,如何改进测试方式,使结论更为客观,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Franz G,Heyde M,Buelthoff H H.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the experience of architectural space in virtual realityexploring relations between features and affective appraisals of rectangular indoorspaces[J].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05,14(2):1651721.

[2]Imamoglu plexity liking and familiarity architecture and nonarchitecture Turkish students’s assessments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house facad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0,20(1):516.

[3]Llinares C,Page A.Application of product differential semantics to quantify purchaser perceptions in housing assessment[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07,42(7):24882497.

[4]Osgood C E.The measurement of meaning[M].Chicago:Illinois Univ Press,1957.

[5]Torigoe K.Soundscape,its concept and practice[M].Tokyo:Kashima press,1999.

[6]阿诺德·柏林特.远方的城市:关于都市美学的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11.

[7]曹娟,梁伊任,章俊华.北京市自然保护区景观调查与评价初探[J].中国园林,2004(7):6771.

[8]冈本耕平.都市空间的认知与行为[M].东京:古今书院,2000:288.

[9]葛坚,卜华.关于城市公园声景观及其设计的探讨[J].建筑学报,2003(9):5860.

[10]葛坚,陆江,郭宏峰,等.城市开放空间声景观形态构成及设计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9):15691573.

[11]郭宏峰,李辉.声景观设计及其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以嵊州艇湖水城的声景观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07(3):149151.

[12]黄瑛.有机更新的城市历史公园规划设计与改造——基于拉萨宗角禄康公园改造的SD法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135138.

[13]贾致荣,郭忠印,刘学博.公路边坡景观视觉效果的定量评价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8(11):154159.

[14]姜鹏鹏,王晓云.中国滨海旅游城市竞争力分析——以大连、青岛、厦门和三亚为例[J].旅游科学,2008(5):1218.

[15]江昼,张捷,祁秋寅.城市雕塑环境空间视觉满意度的定量评价——以南京市三处城市雕塑环境空间为例[J].经济地理,2008(6):10121014.

[16]刘滨谊.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寻求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发展创新的基点[J].新建筑,2001(5):13.

[17]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18]王德,张昀,崔昆仑.基于SD法的城市感知研究——以浙江台州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9(6):15281536.

[19]王建伟,王瑶,綦国巍.新乡市潞王陵景区景观分析与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0(19):196200.

[20]吴颖娇,张邦俊.环境声学的新领域——声景观研究[J].科技通报,2004(6):565568.

[21]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16——SD法[J].中国园林,2004(10):5458.

[22]章文波,陈红艳.实用数据统计分析及SPSS12.0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29248.

[23]庄帷敏.SD法与建筑空间环境评价[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4):42471.

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篇8

关键词:视觉思维;景观设计;促动;感官

收稿日期:20130417

作者简介:海珊(1978—),女,北京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施工、管理及公园管理工作。中图分类号:TU9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5015802

1引言

随着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世界已进入视觉文化的时代,视觉已经成为当代文化建构的核心。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信息是透过视觉模式传达给我们,而且我们也主要是透过视觉机制来与社会和他人互动。

2视觉思维定义

人的视觉活动,是一种积极的活动。视觉是有高度选择性的,它不仅对那些能够吸引它的事物进行选择,而且对看到的任何一种事物都可以进行选择,并由此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这一过程称为视觉思维过程。视觉思维也称审美直觉心理学,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等首先提出的。

3视觉思维应用的重要性

没有人能否认现在是一个个性化的年代,个性化铃声、个性化桌面、个性化服饰等等在这个时代大受欢迎,我们正处在一个个性化需求大行其道的年代。在这个张扬个性的年代,没有新意、没有个性的景观视觉形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个性化的视觉需求。

景观设计的产物也就是景观视觉形象,作为一种人为的直观的视觉形象,它有一种感官直接性,而且人体接受外界信息的80%都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因此,应用视觉欣赏经验、视觉欣赏心理这一视觉思维来设计、营造和验证景观视觉形象,必然会对景观设计起到一定的促动作用。

4视觉思维对景观设计的促动作用

从审美直觉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出发,下面简略谈几点视觉思维的促动作用。一家之谈,仅作参考。

4.1观赏点的考察

一块基址作为一个被观赏物,由于所处环境不同,会有多个不同的观赏点以及不同的观赏角度,相应的会形成多个被观赏空间,由此可将基址划分成多个视觉观赏空间。而在这些观赏点、观赏角度和观赏空间中,会存在主次、轻重关系。因此,考察基址时,必须先确定这种关系,并有所针对的进行设计,对重点进行取舍,如此,才能做到布局得当,结构清晰,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图1)。

图1竖线条与视觉产生的共鸣给人

以感官的刺激和视觉冲击力

以A6高速金山区新卫公路出口收费站附属绿地来说,该基址位于金山石化城区的西北方位,随着A6高速公路新卫公路出入口的开通,极大地提升了新卫公路在石化城区交通体系中的地位,使其成了进出石化地区的门户,同时也为石化城区增设了一个展示形象的舞台(图2)。

图2A6高速新卫公路出口收费站附属绿地

该地块东侧及西侧是两条乡间小路,周边分散着几家厂房和民居,南边为已建成的40m左右景观林带。从功能上分析,该附属绿地大致有3种视觉停顿点,相对应的,在设计中考虑设计为之服务的3种观赏空间。其中有两个面向新卫公路的视觉空间尤为重要,一个是金康西路红绿灯处,服务于等候红绿灯群体;一个是收费点出入口处,服务于进出高速公路收费站的群体。因此在这两处营造较开阔的视觉空间,抓住这两个重点着重刻画,通过地形的塑造,和植物的配置,满足不同群体的观赏需要。同时有主有次,其他次要空间在配置上讲究呼应关系,追求整体感(图3)。

图3视觉空间的形成

4.2空间的过渡

前面谈到过,一个基址因为观赏角度不同会被划分成多个观赏空间,因此这些空间之间势必需要一种视觉纽带作为一种过渡,使各个空间浑然一体,在视觉观感上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还以A6高速新卫公路出口收费站附属绿地来说,在两个不同的观赏空间中,利用作为主景的雪松、银杏两种元素在两个空间的重复应用,以及整形色块这种形式的多次应用,达到整体统一的效果。空间的这种过渡处理,既可以增加空间的层次,又可以避免给人在视觉上和心理上造成突兀的感觉(图4)。

图4视觉统一的效果

4.3欣赏方式的确定

欣赏景观视觉形象的方式大致可分为车行体验、步行体验以及由高处向下的鸟瞰体验方式(此种体验方式以居住区绿化为主)。视觉欣赏方式不同,体验效果亦会不同,刻画景观形象的方式亦不同。与较为普遍的步行体验不同,以车行体验为主的道路景观,作为一种线性欣赏空间,设计时应充分展示其流动的韵律之美,考虑更多的是一种和谐的整体感。如图5,此为石化城区浦卫公路6m机非隔离带绿化的方案效果图,由于该地块地处进出石化城区的门户位置,在设计上利用在孤植和群植上效果都较优美的雪松、嫁接银杏和开花花灌木樱花作为主要造景元素,同时利用整形色块的高低、宽窄搭配,形成较为活泼大方,简洁明快的大气势视觉效果,创造出多维绿化空间。另外在考虑景观效果的同时,必须兼顾行车安全视距问题,否则再优美的景观丧失了功能要求就失去了使用意义。

图5线性观赏空间的和谐美

4.4留影位的设置

欣赏景观作品是一种欣赏视觉形象的一个过程,因此会涉及一个摄影留念的问题。2006年春天上海某公园组织的花展中,有一块绿地花灌木林下满种郁金香,花开时分确实很美,但是很多 游客有摄影留念的需求,结果踩出一条通道,严重破坏美感,与其这样,不如设计时就确定一个最佳拍摄点设置留影位,将游客元素直接设计进景点中。如图6,2006年8月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一年一度的花展中,设计师就为需要摄影留念的群体设计了一个预留空间,将游客作为一元素融入景致中。

图6设计时把游客作为元素设计进景点中

5借助视觉思维,提高景观作品的视觉艺术性

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认为:美的全部意义就是对事物形式的形象直觉。景观设计究其本质是一种造形活动,既然是造形活动,就要求景观设计者借助于特定的视觉思维方式,提高景观作品的视觉艺术性,给观赏者以视觉冲击和审美的愉悦。

参考文献:

[1] 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2] 吴小凤.湛江市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与经营[J].防护林科技,1999(2).

[3] 周俭,刘定华.色彩的空间流动的旋律-镇江222省道南徐路道路绿化设计[J].中国园林,2005(11).

上一篇:电力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文 下一篇:班主任见习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