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与区域生态规划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02 17:01:25

景观与区域生态规划方法

景观与区域生态规划方法篇1

GIS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GIS的强大功能可以代替人工作业进行各种数据采集、分析和模拟工作,在生态规划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GIS技术在城市生态规划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3],目前已有很多专家学者在此领域展开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根据研究现状,可以总结出GIS在生态规划应用中的三方面功能。通过GIS,可以使生态环境信息能在空间上进行直观的显示[4],例如生态功能区的划分,道路、河流的显示,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显示等。此外,通过GIS可以动态地显示生态环境空间信息的变化,如生态功能区的重新划分、水环境功能区的改变均可通过改变矢量图层或与其关联的数据库来实现[5]。

研究现状述评

通过整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可以将GIS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分为两个方向,一方面是以GIS为主要工具的生态规划研究,另一方面是GIS与其他技术相结合的生态规划研究。

孙青丽和姚崇怀[8]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地景观的生态规划中,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INFO为支撑,运用其强大的信息管理、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功能,结合景观生态研究理论,在景观评价的基础上,对武汉开发区绿地进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该研究主要运用了GIS的分析功能,对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地从5个方面进行单因子评价,然后将其叠加,进行叠加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绿地景观生态规划。陈小华和张利权[9]在厦门市沿海岸线景观的生态规划中,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GIS技术与因子加权叠加法,对厦门市沿海岸线进行了多目标的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提出厦门市沿海岸线及近岸海域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案。该研究主要运用了GIS的分析和空间可视化功能,对厦门沿海岸线从6个方面进行加权叠加评价,综合得出合理的规划方案,系统地将沿海岸线分成7类功能区域,提出了每一区域的主导功能和生态保育对策。白占勇[10]等人在台州生态市建设规划中,从空间数据库的建立、生态规划分析研究和专题图制作三方面,探讨了ArcGIS在整个规划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及应用方法。该研究利用ArcGIS的个人GeoDa-tabase数据优势,分类建立了基础资料的空间数据库;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获得了大量的图形数据,完成了较为复杂的生态规划分析研究;利用ArcGIS的图形功能和丰富多样的数据符号化方法,绘制了不同类型的专题图。刘海斌和吴发启[11]在黄土塬区村级土地生态规划中,以陕西淳化县西坡村为例,借助于GIS技术,对其土地生态系统进行了分析,将西坡村土地划分为39个生态单元,并根据坡度、土壤和PI值的大小,将其分为7大类。并且利用GIS技术将各专题图件进行叠加,得到不同的土地生态单元。最后对全村土地利用进行了生态规划,做出不同土地类型利用的设计方案。赵兵[12]在汶川县威州镇的生态规划及灾后重建研究中,通过ArcGIS生成的空间数据模型和生态经济协调分析,将姜射坝列为生态保育和限制开发区,郭竹铺凤坪列为农业耕作功能区,七盘沟列为工业功能区,主街区(包括较场坝、桑坪)为居住集中区。结合生态分区策略,提出灾区生态恢复和产业调整政策,为汶川县县域的灾后重建提供政策依据。

陈春来[13]等以嘉善县魏塘镇生态规划为例,在RS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研究区域进行了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适宜性评价及生态建设工程的生态环境效益分析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域提出了生态功能分区、规模化利用土地及调整产业布局等规划方案。邓文胜[14]等在孝感市的生态规划中,采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获取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和实用价值。在研究过程中应用RS、GIS技术与生态足迹法结合进行了科学和直观的生态规划。范文义[15]等在哈尔滨市郊景观生态规划中,采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利用GPS精确定位,以GIS为平台将数据综合处理。利用GIS对多个因子进行综合分析,并借助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景观生态规划,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功能区的划分。在“3S”技术支持下,建立哈尔滨市郊的景观生态类型编码系统,并根据实际需要,制作多种景观类型专题图,得出科学的规划方案。

综观以上实例,研究者们在生态规划研究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GIS的相关功能,其研究成果也各有不同。其中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态规划研究[8]、厦门沿海岸线的生态规划研究[9]、黄土塬区村级土地生态规划研究[11]和汶川县灾后生态规划研究[12]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上颇为相似,都运用了GIS最基础的可视化及分析功能进行因子加权叠加。但是,陈小华和张利权在厦门沿海岸线的研究过程中选择分区域进行研究评价,在研究成果中,也将研究区域科学地划分成不同功能区,形成了更加科学规划方案;而赵兵以汶川县威州镇为研究对象,介绍了GIS在灾后重建中的应用,为汶川县县域的灾后重建提供了决策依据。台州市的生态规划研究[10]则更加全面地运用了GIS的强大功能,该研究中不仅运用了空间可视化及分析功能,还运用ArcGIS建立了空间数据库,有效管理规划所需的基础资料;在研究过程中进行了严格的功能区划分,明确了台州市生态系统类型的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在研究成果中,依据ArcGIS强大的制图功能绘制了不同类型的专题图,包括现状专题图和规划专题图等,使规划方案更加直观,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与此类似的还有Ibra-himBaz[16]等人运用ArcGIS所进行的伊斯坦布尔生态规划研究。嘉善县魏塘镇生态规划研究[13]、孝感市的生态规划研究[14]和哈尔滨市郊的生态规划研究[15]中都介绍了GIS和其他技术的结合应用。在哈尔滨市郊的生态规划中,研究者在数据收集分析、功能区划分、制作专题图以及得出规划方案的过程中,综合运用GPS、RS和GIS技术,并且建立了DEM数字高程模型,通过定性分析,最终做到对景观的定量规划。从该研究案例可以看出3S技术的结合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城市及区域生态规划中,并且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类似的研究还有刘洪岐[17]等人基于RS和GIS的北京市生态规划研究。GIS在城市生态规划领域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和完善,但是,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首先,现有技术所支持的数据精度尚不理想,大多数误差大于1m[18],因而还不能应用于小尺度范围、高精度要求的规划设计;其次,由于环境统计的深度及广度也不尽人意,统计数据的缺乏更使得基于GIS的生态规划决策支持系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些都制约了生态规划的发展。

前景展望

景观与区域生态规划方法篇2

关键词:风景园林;滨水区;生态;文脉

中图分类号:TU98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6-0083-03

1 前言

城市滨水区域的景观建设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正在成为当下我国城市建设中一个热点。作为滨水地区开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景观规划,不仅为城市开发空间的建设提供了工程上的技术支撑,也成为城市公共形象塑造过程中的有效途径,合理、有效的滨水景观设计将在城市滨水区建设过程中的经济推动、文脉延续、区域缝合、生态修复、水利防洪等方面的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 相关概念

2.1城市滨水区

滨水地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它既是陆地的边界,也是水域的边缘;它承载着城市重要的经济活动、滨水风貌和景观气质的展示,是城市最重要的形象窗口,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最为向往的游憩目的地。

2.2滨水景观

城市滨水景观最早始于美国,其港湾城市的成功再开发拉开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序幕。所谓滨水景观是指以水 (江、河、湖、海等)为中心,对其沿岸的空间、环境及设施等做出相应的规划布局,创造出优美、生动并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滨水空间;而滨水空间的线性特征和边界特型也使其成为展示城市风貌的重要地段[1]。

3 城市滨水景观规划的发展方向及当下国内建设的实践研究

3.1城市滨水景观规划的发展方向

现代欧美国家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建设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点体现出明显的时间脉络和时代需求[2],对我国滨水景观的规划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与引导作用,其发展方向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

3.1.1生态规划:表现为滨水区自然景观的修复,如在设计中将河滨大片河滩地完整保留下来,以保护河滩湿地生态系统;规划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创造一个接近水面,集观景、休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滨水开放的空间;

3.1.2文脉规划:建设独具特色的城市滨水区景观,以特色景观空间的创造传承历史与地方文脉;

3.1.3效益规划:滨水区往往成为举办全球盛会场所的选址,景观规划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滨水景观必须重视对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规划策略,保证规划设计的有效落实;

3.1.4数字规划:当下的城市建设涵盖了城市的土地利用、城市景观设计、道路系统规划、公共设施系统规划等城市各个层面的规划与设计,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广度和深度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而优美的滨水景观设计也需要信息技术为其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3.2当下国内的建设实践研究

3.2.1生态修复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实践

渠化式河道硬化是城市化过程中一种普遍现象。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的中心区河道景观改造项目展示了面对土地资源的稀缺和洪水控制的挑战下城市滨水地区的另一种改造方式,它成功地将一条渠化了的、生硬而毫无生气的河道转变成一道生态、美丽和丰饶的景观,使自然与城市和谐相处。该区域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显著,形成了发达的河网,用于灌溉和排水。在过去,水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能够提供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包括旱涝调节、食物生产、生物栖息地,以及休闲游憩、文化教育和审美启智等等。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诸如此类富有特色的河流被混凝土填埋或者渠化,变成了只有排水功能刚性沟渠,生硬而毫无生机。景观设计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目标,坚持并落实了以下三项基本原则,通过因地制宜的改造,把河道恢复成为能够提供多种生态服务的生机勃勃的原生系统(图1)。

3.2.1.1因地制宜:对项目现场进行充分的实地调研,保留场地现有乔木,降低工程成本,避免重复建设;

3.2.1.2弹性防汛:拆除混凝土刚性护坡的上半部分,合理利用现存河道护坡的下部,保证正常的城市排水与防汛要求;

3.2.1.3乡土材料:利用当地的屋瓦和石材等进行景观空间创造,表达对本地传统民间院落的尊重与追忆;而浅根系乡土植被的运用,不仅实现的景观的低成本维护,也创造出水乡特有的空间体验。

3.2.2区域统筹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实践

苏州工业园近70km2的金鸡湖区域使金鸡湖环湖景观规划成为该区域核心的绿色开放空间。因此,环湖景观规划的核心在于二元性概念的表达:一方面,通过景观空间的合理布局,传承苏州古城的历史文脉;另一方面,以景观建设促进区域发展,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目的地。通过丰富并富于情感的特色景观空间的创造,将旧城与新城、商业与娱乐,生活与教育等城市功能板块有机融合。经过近十年的持续规划和建设,金鸡湖区的景观统筹发展的模式已经成为国内区域开发建设的成功典范(图2、3);该项目的景观规划设计坚持并落实了以下五项基本原则:

3.2.2.1尊重文脉:将精心创造的滨水景观空间与现有环境有机对接,营造出充满趣味和生活情愫的滨湖景观环境;

3.2.2.2区域促进:将商业、娱乐、教育等公共场所融入合理布局的开放空间,有效推进景观空间的人性化处理与环境氛围的营造;

3.2.2.3形式传承:挖掘传统设计语言,形成区域一以贯之的视觉符号,提供丰富耳朵空间体验;

3.2.2.4规划先行:以景观空间的规划布局为原点,限制开放空间中机动车的流量和车速,以行政行为鼓励市民的非机动车和公共交通滨水目的地的景观体验;

3.2.2.5绿色生态:以先进的生态技术措施保证湖水的水质,同时提供持续的后续跟踪服务,保证滨水景观生态与社会效应的持续发挥。

4 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设计思考

4.1城市滨水区景观的“生态化”设计

不难发现,生态化的设计理念,在当下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的宏观背景下,已经深入人心,甚至普通百姓亦关注自己身边的、自己家门口的环境建设是否生态、是否环保、是否低碳;然而,大量迅速完成的滨水景观工程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假生态绿地与体育公园之名,行违法圈地GOLF建设之实,如陕西某滨河2011年新建占地106.6hm2(1600余亩)的滨水标准高尔夫场地,在实现经济利益驱动城市建设的同时,付出的却是每月近20吨的有机肥、除草剂、去虫剂等对土地、河流等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关数据显示:高尔夫场地对有机肥、除草剂、去虫剂等的吸收利用不足50%,其余都随雨水经管沟直接排入自然河流,对相关水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同样,大树移植的违生态做法在专家、学者发出强烈呼吁、反对十数年的今天,仍屡见不鲜;而水利部门对城市河流“一刀切”的工程式防汛做法,不仅切断了河流的自然呼吸,也切断了人们面向滨水的自然生活。

因此,“生态化”的理念如何在实际工程中得到有效落实,是践行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纲领的核心要义。滨水景观建设中对自然雨水的合理收集与利用;对透水有机材料的有效探索;对乡土物种的珍视与运用;对河流水位季节性涨落的积极回应;对原生物栖息地的宏观调节与保护等,都是切实贯彻生态化理念的重要环节。以常德北部新城环湖路道路及景观工程方案设计为例,设计者对生态理念在工程技术措施中有的放矢的落实做出了积极探索,如环湖慢行道的建设,在保证基本通行速度(40KM/H以下)和基本通行吨位(13T以下)的情况下,采取了透水混凝土的工程技术,保证了路面对雨水的自然渗透,避免了道路工程基部混凝土垫层的惯常做法,有效减少了工程排水管网的敷设;同时,该技术的运用,亦创造出形式活泼多样的滨水非机动车道系统(图4)。道路绿化分隔带中雨洪花园概念的提出与工程设计,不仅有效利用了自然雨水,更将景观的创造与道路工程的实施从细节部分就得到了无缝对接(图5)。

4.2城市滨水区景观的“文脉化”设计

《园冶》中“三分匠,七分主人”的说法,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中国传统风景园林创作对文化的珍视,反映出文化对风景园林创作的指导。的确,对文脉的挖掘与体现不仅创作出各具特色的景观作品,更将在建设中可能被忽视、被遗忘的生活点滴以景观的方式重新融入当下的生活。在以水域景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建设的今天,滨水景观的创作更当深入提炼项目所在地的文脉资源,这将是等同于对项目自然资源利用的另一个重要设计源泉。以湖北宜都清江风光带景观工程为例,设计者不仅完整保留了由历史名家题写的“宜都”城标,更将体现宜都水运文化的历史痕迹,如滨水码头、机械作业通道、工程设备基础设施等作为重要的景观资源进行了有效梳理与融合(图6),创作出极具特色的滨水景观风貌(图7),化解了城市防汛与景观建设之间的矛盾,沟通了城市与水的对话,展现出不可复制的城市滨水景观特质。

4.3城市滨水区景观的“社会化”设计

景观设计的“社会化”是规划以人为本的广义阐述,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中国传统风景园林创作精髓的传承,是设计体现生活、服务生活的直接表达。滨水区因其自然禀赋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大多数城市建成区、城市建设区、城市规划新区等的首选之地,更承载着诸多的生活愿景:游憩、垂钓、踏青、摄影、传统赛事如龙舟赛等。人们对于滨水生活的朴素诉求,直观的反映出滨水区景观功能的布局要求,其规划设计理当积极回应此类生活情愫,创造出社会化的滨水景观风貌,还资源于社会,还生活于百姓。

以常德北部新城环湖路道路及景观工程方案设计为例,设计者结合区域上位控制性详细规划,在保留道路堤防工程框架主体的基础上,并依据不同区段的功能定位对景观的需求,进行了人性化的处理,形成了沿岸10km步移景异的风景式滨水慢行道;而完善的基础设施配给,如滨水港湾式停车位;马拉松赛事服务站;自行车专行道;环湖旅游观光车站台;环湖观光游线亲水码头;特色旅游VI导视系统;亲水步行景观道;情景式景观场所等诸多细节的充实将道路堤防工程的景观“社会化”演绎与滨水生活进行了顺接,从宏观到细节实现了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初衷(图8、9、10)。

5 结语

优秀的滨水景观资源在后工业时展的今天,显得弥足珍贵,理当避免工业时代城市功能板块如工业用地、交通用地等依水而建的老路;更应当在生态建设的指引下,重拾城市滨水生活的记忆;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愿景,尊重土地,尊重生活;这是以生态建设为要义的可持续之路,这是以景观建设拉动土地价值提升的可持续之路,这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之路。

注:文中插图除注明外,均为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提供,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王建国.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T].城市规划,2001(7).

景观与区域生态规划方法篇3

一、农村休闲景观设计的重点

1.突出自身地域主题文化特点我国农村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物种种类丰富,民族文化特点突出,地方性民俗文化差异较大,特别是南北方、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差异、南北方季节差异突出,这为农村自身地域主题文化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然而目前农村休闲景观普遍定位单一,缺乏自身地域特色,不能突出地域的主题文化。所以,切实发掘农村休闲景观的地域主题文化是长期规划的重点。2.把握设计的品质现今,农村休闲景观规划过于追求城市景观的表面形式,景区的发展过多追求城市化、通俗化、美观化等表面的视觉效果。这种浅层次的规划设计,不利于景观长久发展。应注重基础建设的功能性、自身地域文化的实用性等,要把握住规划景区的文化特色,细心规划,才能被民众所接受,真正成为观者认可的公共空间。3.顺应使用者导向,开展特色性活动根据使用者的导向,不断变化主题形式,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这样才能使景区可持续发展,这些特色性活动甚至会扩大农村休闲旅游的市场。通过传统节日、节气等开展具有主题性的休闲娱乐体验活动,比如以农业生产为特色的播种节、采摘节、农村绿色美食节、丰收节、农业技能大赛、农村运动会等,以传统、法定节日为特色的国庆秋收节、春节大联欢等。4.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破坏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农村景观规划发展的关键,在尊重自身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始风貌不被破坏。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规划设计,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改变过大,尽可能地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在管理上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宣传,提升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5.开发农业科技教育基地农村农业体验区在设计上,要让游客了解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进程,对人们进行农业科技的普及教育,搭建农业科学教育的平台,这对农业文明的发扬与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

农村休闲景观设计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合理地协调各方面的设计要素,以营造环境优美、应用性强的公共空间。体现自身地域特色、满足功能需要,在进行农村休闲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1.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特色农村休闲景观与正常的城市景观不同,一定要突出自身地域特有的历史文化和乡土特征。要具备一定的农业生产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还要具备一定的农村人文资源、民俗、民风等,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所以在自身地域特色的发展上,要体现自然生态资源的特点,以及农村生产与生活各方面的自然人文景观,展现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景观环境。2.吸取经验与自主营造相结合国内外在农村休闲景观开发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以借鉴其成果并与自主营造相结合,探索形成具有一定特色、有利于在农村推广的休闲景观方式。3.合理规划设计加强农村休闲景观区域规划,防止破坏自然生态环境,避免一次性大规模的景观开发,应根据具体情况有计划地分期进行建设。4.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保护生存环境必须具备的,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提倡绿色环保,维护生态平衡,抵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可持续发展成为农村休闲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纲领。所以,在农村休闲景观的设计中避免人为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必须适当、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提倡环保绿色设计,如风力发电、水循环利用、垃圾分类等生态能源设施与行为。然而,保护生态环境,可能需要较长一段时间,需要人们共同努力。综上所述,农村休闲景观的设计要抓住重点,符合规划设计的现实需要。并且,利用国家的有利政策,为景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在设计方面,要广泛借鉴国内外设计的经验与教训,系统地进行规划设计,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开发自身区域的特色,营造特有的乡土文化景观环境。

景观与区域生态规划方法篇4

关键词:生态评价;生态规划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01

一、前言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要突出了“生态”主题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关键是在规划环评中做好生态规划和生态专项评价。这是因为科学合理的生态规划可以创造出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论文讨论的重点是探索规划环评的一个新领域:即应用生态学原理,在规划环评中对生态规划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对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态系统,最终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评价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是稳定和可持续的,在时间上能够维持它的组织机构和自治,也能够维持对威胁的恢复能力。生态系统评价可以从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3个主要特征来定义。评价生态系统健康性首先需要选用能够表征生态系统主要特征的参数,如:生境质量、生物的完整性、生态过程等,但度量这些参数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

(1)由于局部地区交通道路走向和线型的不科学设计,小城镇、农居点建设缺乏合理规划,发展无序,形成量多而杂乱分散的小斑块。城市景观格局中人口与建筑过分密集,不同用的功能斑块交错混杂,相互干扰冲突,物流不畅。

(2)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部分沿河滩涂被围垦造田或开发房地产,而这些地方过去大部分是鸟类的栖息场所。

(3)建成区内部绿地斑块严重缺乏的状况虽有所改变,但未形成协调合理的绿化结构体系;城市与自然的和谐过度遭受破坏,城乡过渡景观带建设被明显忽略。

(4)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生态系统评价很难简单概括为一些简单易测定的指标。

三、城市生态格局规划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要遵循自然优先、持续性、针对性、综合性等原则[1],按照生态规划的基本格局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格局等两种方法[2,3],提出城市区域和市区生态格局规划的主要方案。

1.区域生态格局规划评价

通过资料分析和现场调查,划分出区域中的各种种生态类型,如:水田、旱地、园地、林地、疏林地、草地、居民地、交通工矿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再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城市生态格局进行定量的分析与评价,提出对策措施。

2.城市生态格局规划评价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为支持手段,结合城市森林学、景观生态学等理论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域城市生态用地建设景观格局的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提出一套系统化、层次化和定量化的城市生态用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城市生态用地建设的优化对策。

四、主要生态要素保护与建设

1.景观基质保护与建设

1.1 森林资源

重点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通过林权改革、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植树造林等措施,提高森林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方面的生态功能,使生态脆弱区、生态功能重要区得到充分治理。

1.2 土地资源

科学开展土地整理和复垦,客观评估受整理及未利用土地的生态功能及价值,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荒则荒”原则为指导,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风貌迥异的农、林、山等土地利用景观。[4]

2.景观斑块保护与建设

通过近郊森林公园、饮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公园广场等公共绿地建设,丰富居住区、单位等附属绿地、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绿化建设类型,形成开放、立体、整体、有序的城市绿地系统,为城市发展提供绿色生态屏障。

以发展蔬菜、茶叶、花卉、苗木、园艺业、观光休闲农业为主的都市农业为载体,在城市发展扩张中,有计划有重点地保留部分城郊乡村和农业用地斑块,营造城乡过渡景观带,发挥城郊景观在市区景观生态特有的生态服务功能,促进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生态功能。

五、建议

(1)景观是居于生态系统之上的最大尺度,开展景观规划研究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基础,应进一步对城市不同类型生态要素进行深入研究,将宏观调控和微观设计相结合,维护生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增强城市生态格局的安全性。

(2)充分利用3S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建立市域、市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长期信息数据库,掌握各类景观要素的动态变化情况。

(3)开展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和管理工作,加强自然保护区、菜阳河级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4)加强历史文物古迹等特色景观建筑、城乡建筑、硬地面等微观景观和城市绿地、城市内河、主要水系、公路交通等重要景观要素的生态设计研究,强化水域生态系统、矿山等景观要素修复和生态重建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团胜,等.大城市区域的景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2):52-55.

[2]Forman,R.T.T. Some general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and regional ecology. Landscape Ecology, 1995b, 10(3):133-142.

[3]俞孔坚,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J].国外城市规划,1997(3):27-31.

[4]徐海岚,叶敏,陈娴.杭州市景观生态规划研究[J].杭州环境科学,2004,10(2):57-61.

景观与区域生态规划方法篇5

关键词:观光农业;景观生态;规划方案;设计

在对观光农业进行建设时,首先要兼顾的是观光农业的系统性,根据农村地域位置等基本要素,进行设计规划上的处理。与此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对景观上的生态进行规划,按照现代观光园的总体思路,将观光园的基础设施构建完整,突出景观的视觉以及美观上的呈现。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还要兼顾观光农业园的生态功能发挥,尽量使用节能减排的施工手段以及设施,让生态园的建设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上的战略提出。

1 w论

我国传统园林起源于前屋后院的果树菜圃,并以苑囿的形式出现。农业景观不仅具生产性,更具有审美价值。在当今倡导低碳生活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农业景观,不仅是对传统园林本质和过去农耕文明的依依不舍,更具有保障城市物质供应的紧迫性、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正处于城市化飞速发展进程中,城市化带动的城乡格局的变化,为当代中国城乡结合带,乃至广袤的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整合这一区域的产业格局,如何体现农业的生产性与生态性,如何再现农业质朴的自然美。本文将从农业的自然属性出发,讨论观光农业生产性景观的营建,探讨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背景下的观光农业园设计方法。

2 观光农业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准备

2.1 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中的“观光”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古籍《易经》中,《易经》云“观国之光,用宾于王”。美国农学家沃辛顿(M・Worthington)将观光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都可接受的农业”,强调“自我维持”和“低输入”的特征,阐述了观光农业的生态内涵。

2.2 观光农业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观光农业园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以形成良好的多产循环为目标,根据社会的经济文化、旅游发展,考虑农业生产与旅游休闲的产业发展;研究农业景观格局,布局景观生态功能,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效规划方法。

3 功能区划分与设置

3.1 中心区

观光农业园在中心区的建设上,主要的开发功能是游客前来活动参观的区域。这个区域在规划上,应该尽量设置更多的田园风光以及自然生机的景观。与此同时,区域规划人员可以对中心区的展览模式进行相关的设置,将这个区域的规划设置为农业生产区的展览区域,通过对农业生产工具的传统与现代区别上的对比,让人们在观光游览过程中,感受农业生产上的发展与进步。

3.2 服务区

农业观光园的服务区,主要的功能是为前来观光游览的游客进行餐饮以及娱乐、住宿设施上的提供。为了让游客享受到农家观光园的特色,管理人员可以为游客准备出具有农家特色的餐饮,或是住宿等服务。让游客在观光过程中,体验农家生活。服务区应该采用点和线的布置方式,与其他各个功能服务区提供便捷的交通设施,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体验一站式的服务模式。节省游客观光的时间,带给游客前来观光的良好体验。

3.3 防护区

防护区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观光区农业环境的一个具有边界性的划分区域,这片区域在基础设施的构造上,主要为线状或是片状的绿化植被,这些绿化植被的布置原因,是防止农业园区的环境遭受外界的影响。与此同时,这些线状会是片状的绿化植被区域也可以将生态观光农业园中的气候环境进行调整,提供更为清新的空气以及舒爽的温度,让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可以享受到更为绿色生态化的旅行体验,在防护区的道路设置上,应该规划上平行九环线,与此同时,沿着生态农业园的周边护城河成线性的布局方式,进行规划。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限制游客进入这些隔离屏障区,防止出现意外情况或是突发事故。

4 生态园节能设置与功能规划

4.1 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的规划设计

观光农业园,在生态环保上的理念体现,包含很多各方面,其中包括温室大棚玻璃温室等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植物的规划与利用,可以让生态农业园的温度以及空气的新鲜度都可以得到相应的调节与保持。与此同时,施工设计规划人员还会根据观光农业区的功能规划,利用绿色理念以及环保的施工材料,对生态农业园的一些基础设施,展览区域进行合理的布局与建设。通过科学绿色的规划,让整个园区的生态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给人以自然的生态感受。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利用更多的绿色植物,来对观光农业园的一些区域进行划分处理,这样不仅节省了许多建筑施工材料的使用,而且,也增加了观光农业园的生态感。

4.2 可持续的生态循环农业系统

在对生态园的农业循环系统进行规划时,应该尽量采用节能高效的生产模式。开展建设上的内容。为了让生态园的整体结构都可以发挥生态上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也要符合这一设计理念,例如,开发建设一些具有观赏性的有机果园或者有机蔬菜基地等。在对果园进行建设时,也可以采用一些循环系统上的设计理念,使用“畜-沼-果”的循环系统,进行生产上的活动。例如,生态园在养殖鱼蟹等水产或是牲畜,可以在对鱼塘或是圈舍进行清理时,将淤泥以及粪便放置在沼气池中进行腐熟处理。通过辅输过的粪便以及淤泥。就等于是进行了消毒。这些粪便淤泥可以直接作为果园的生态有机肥进行使用。而沼气池中生产出的沼气,则可以作为生态农业园的燃气,供整个生态园的餐饮业的运作。这种循环式系统不仅在让生态观光园的经济实现了最大化的效益获取,也较为符合生态循环农业系统上的要求,可谓是一举多得。这种科学合理的物质利用方式,让观光农业园的生态规划设计更加巧妙,也可以一直作为生态循环系统中的一个亮点,来吸引更多的观光游客前来参观。

结束语

这种生态园的规划方案,让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良性的循环系统,不仅可以实现生态农业的节能高效,也让经济效益得到了了最大化的实现。这种生产模式的建设,不仅让资源利用率得到了有效提升,与此同时也通过巧妙的设计,让园区的建设空间得到了良好的规划。让游客在丰富的体验过程中,感受农家生活的悠然自在。返璞归真的设计规划,缓解了快节奏生活带给城市居民的精神压力。

参考文献

[1]董云超,夏宜平,潘菊明.园林式生态农庄的设计与实践――以浙江嘉兴碧云花园为例[J].中国园林,2008(08).

[2]俞孔坚,李迪华.可持续景观[J].城市环境设计,2007(01).

景观与区域生态规划方法篇6

[关键词] 流域规划 综合整治 环境管理

江河流域以其得天独厚的资源、地理以及交通优势成为了各地经济和产业的核心。由于盲目的开发和不合理的配置流域资源所造成的流域生态危机已经日益严重,流域污染整治工作也逐渐提上各国和各地区的工作议程。传统的水污染治理从末端控制污染,只能缓解一定的污染程度,但这却远不能满足流域这个庞大的复合体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而流域规划是从规划的层次来统筹协调流域内社会、经济、自然的发展,能更好地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和流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当前,对于流域综合整治规划的探索已经成为流域生态保护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流域规划的定义及分类

流域规划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整个流域区域中通过宏观协调流域内社会、经济、自然的发展, 统筹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而制定的保障整个流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指导和依据[1]。它具有一定法律效力,并且是需要随着流域当前和未来的变化而周期性动态更新[2]。

按规划的主要对象,它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江河的整治和开发为主,如较大河流的综合利用规划,多数偏重于干、支流梯级和水库群的布置以及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枢纽建筑物的配置;另一类是以流域的水利开发为目标,如较小河流的规划或地区水利规划,主要包括各种水资源的利用,水土资源的平衡以及农林和水土保持等规划措施。

以往我国的流域规划偏重于水资源、航道、行蓄洪区、枢纽工程的规划。这类规划关心如何开发利用流域水资源去促进区域的发展, 获取局部利益, 轻视了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安全,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目前以流域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理念以及流域生态系统整体规划已经成为现代流域规划和管理的研究热点。

2 流域规划的发展

流域综合整治规划源于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实践,但是该规划是从更高的层次来整治和预防流域污染并促进流域发展。国外流域规划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期,1879年美国成立密西西比河委员会,进行流域内的测量调查、防洪和改善航道等工作,1928年提出了以防洪为主的全面治理方案。此后,美国的田纳西河、英国的泰晤士河、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河,苏联的伏尔加河,欧洲的莱茵河等河流,都进行了流域治理规划并获得成功,取得河流多目标开发的最大综合效益,促进了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4]。

我国是一个有数千年治水历史和面临当代多重水危机的发展中大国。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对“七大水系”流域和众多中小河流先后进行了流域规划。其中一些获得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积累了可贵的经验;但也有一些流域规划,因基础资料不够完整、可靠、系统,审查修正不够及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70年代末以来,对一些河流又分别进行了流域规划复查修正或重新编制的工作;90年代以后我国又开展了大量的流域规划3S技术、景观生态学以及战略环评的研究,运用新理论和新技术方法指导大中小流域治理,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3 流域综合整治规划的编制原则及一般步骤

3.1 编制原则

流域综合整治规划是以解决民生水利问题作为规划工作的首要任务,且优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等问题;同时,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维护河流健康,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合理安排流域治理、开发和保护的重大布局,研究制定流域综合管理的政策措施,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抓住流域治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主要矛盾,按照轻重缓急,合理确定近远期的规划目标、任务、重点和实施方案。流域规划编制要遵循“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强化管理”的原则。

3.2 一般步骤

一般流域综合整治规划的步骤如下图所示:

4 流域综合整治规划的理论及方法探讨

4.1 新社会开发理论在流域综合整治规划中的应用

在流域开发中,传统的社会开发理论是以经济增长为衡量标准来判定开发的可行性。1995年,加拿大哈里法克斯(Halifax)世界社会开发首脑峰会提出了“追求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新社会开发论[5]。它认为流域治理开发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流域的治理和开发是统一的,治理等同于开发,开发就是治理。流域治理的目标是建立高效的流域复合生态系统,即社会―经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复合体,治理开发活动应保证持续进行。作为基础开发的流域治理活动,将有效地推动其他开发活动的开展,从而实现流域综合开发的发展,使得流域的发展步入“治理―开发―再治理―再开发”的良性循环[6]。

运用现代社会开发理论制定流域治理开发策略,观察治理开发活动的进行及其产生的效果,能够及时作出正确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流域治理开发的社会补偿制度、健全流域治理开发的社会风险保障机制,同时完善施工监理制度,以有效降低治理开发的风险程度及不利影响。新社会开发理论还非常强调公众在决策中的参与作用,有利于提高流域内公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能更好地推动流域由“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治理模式。在考查、评价流域治理成果的指标上,该理论还强调应进行评价的系统性、综合性。

对于流域规划进行社会学理论上的研究将有助于在更高层次上理解流域治理的内在含义,也有助于指导具体的治理实践。

4.2 “3S”技术在流域综合整治规划中的应用

GPS,RS,GIS技术(简称“3S”技术)已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流域规划中,以GIS为核心的高分辨率RS影像与GIS、GPS的集成,可使得人们能够实时地采集、处理、更新以及分析数据。在整个流域建立完善、动态的GPS监测网络, 利用GIS的多媒体网络、虚拟现实技术以及数据可视化和强大的空间数据综合分析处理能力, 将依据GPS定位技术为保障的RS影像进行处理, 然后将其应用于整个流域及其附属的大量中、小流域的治理中, 以采用科学的、合理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7-8]。目前3S技术普遍用于各种流域综合治理中,如九龙江流域的蓄禽养殖治理的生态现状调查[9],七兴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GIS模型的建立以及规划模式的运用10-11],运用微机辅助小流域治理规划与常规方法相比,用工量和费用分别降低86%和70%,工效提高20倍以上[12]。

将“3S”技术与流域治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科学治理水土流失,实现流域内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当前,3S技术对于基础数据的依赖性很强,在环境条件复杂、信息材料冗多的大流域应用上难度比较大,而比较适合在小流域治理上使用;但是随着以后国家信息制度的完善,3S技术必将更广泛地应用到大流域整治规划中。

4.3 景观生态学在流域综合整治规划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不同尺度上景观空间变化,包括景观异质性的生物、地理和社会的原因与系列;是一门连接自然科学和相关人类科学的交叉学科。它以空间研究为特色, 属于宏观尺度空间研究范畴, 其理论核心集中表现为空间异质性和生态整体性两方面[13]。

在流域整治规划中,水土流失问题只有在时间与空间大尺度上的研究中才可找出治理的对策。小流域的整治规划只可能小幅度的进行生产结构及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生产发展前景的预测只是在原生产规模或发展速度的基础上进行,仅能考虑小范围内的农、林、牧,所涉及的经济实体的规模相当小,所以以小流域为单元的规划在经济发展上有显著的局限性,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能相互协调,难以获得稳定可靠的发展[14]。生态系统与其所属的大尺度系统之间的关系常常可以克服局部生物反馈的不稳定性,生态系统发展中的持续性问题也与其尺度有关。为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景观是最适于进行规划和管理的空间尺度,因为景观有比较明显的边界和共同的生态过程[15]。一般情况下,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表征为景观的异质性,流域规划中通常是增加一些景观元素或减少一些景观元素,由此将导致景观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景观生态功能的变化。在流域规划中需要注意保留一定的生态廊道来维持景观之间的连接度,以保证景观原有的生境特性不被破坏,在开发过程中维持原有生境的功能。流域规划中运用景观格局特征,根据气候、地貌、水资源和土壤因素以及经济社会因素,合理配置景观要素,以达到景观结构与功能的最优化,是保护生态环境与发挥流域土地生产潜力的重要途径[16]。对于干旱区河流廊道,在流域景观中应从水资源合理利用着手,保持河流廊道的连续性,才有助于该区域的生态保护和景观格局的良性化[17]。

目前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退耕还林还草力度的加大,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流域规划将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持生态平衡,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4.4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流域综合整治规划中的应用

在规划的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方面,流域综合整治规划本身还会受到相关的上层规划(包括国家、省、市、区域)以及平行规划(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的影响和制约。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将直接影响到规划能否对规划区域的资源总量以及环境容量进行优化配置, 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在3P层次上的分析可以实现流域综合整治规划与其相关规划在政策上实现协调统一、在计划和分配上实现公平均衡。同时在流域整治规划中,必须处理好规划中相关利益群体的关系,才能减少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在环境资源方面的矛盾和冲突,打破行业垄断和行政区划,实现流域的共赢[18-19]。

在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面,流域水的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污水的不达标排放、农业畜禽养殖或者作物种植污水的无序排放、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等等,对于点源的污染可以采取罚款、停业整治等手段,而对于整个流域的面源污染则需要运用SEA的方法在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上来进行控制。在流域综合治理中,运用SEA的方法将支流治理与干流治理相结合,对流域污染源进行综合整治;同时计算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并进行流域污染的总量控制分析;建立流域生态监测机制,进行跟踪评价[19],根据流域综合整治的现状更新整治规划。

在流域规划中,SEA的评价方法可以借鉴于EIA原有的一些方法,如加权比较法、费用效益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环境承载力分析法等。这些方法的使用能够更加准确地分析出流域规划的合理性,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和自然。但是这些方法在其运用的过程中会受到人为、技术、经验等因素较大的限制[21],因而在对流域规划进行SEA的过程中,我们应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运用的方法来减少误差,提高预测和评价的准确度,同时也可以采取环境预警原则[22]来对某些可能存在对环境造成巨大隐患的方案进行预警防范,或者采取环保一票否决。

因此,流域的战略环境评价是流域整治规划实施、执行和持续开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5 流域整治规划面临的困难

笔者在编制具体流域整治规划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5.1 基础数据收集

一条河流或者一个流域的基本属性和环境质量指标需要通过水文、水质监测来进行调查。水文数据和水质监测数据是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和整治规划的重要基础和重要依据。但由于管理体制、人力、资金上的原因,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河流都缺少持续性的水质监控机制,这样就比较难以准确把握和判断流域的变化趋势;除此之外,对于流域本身的社会发展概况、人口规模、工业水平等基础资料的收集也会直接影响水环境整治规划中水质治理目标的确定和环境容量的预测。

5.2 相关规划协调

流域整治规划的编制必须考虑到与其具有相似的环境、生态问题或者共同作用区域的规划的影响,如城市总体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环境功能区规划、水土保持规划、饮用水保护规划、农林规划、河道规划、防洪排涝规划等等。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有时会碰到一些需要依据的相关规划不齐全或者正在同步编制,因而使得整治规划编制进程和质量受到影响,这种情况在城市的小流域整治规划编制中尤其明显。

5.3 污染源调查

流域综合整治规划最主要的是针对流域内存在的各种污染源进行治理和总量控制,以达到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由于人力、财力、物力和编制周期等因素的限制,规划过程很难组织大规模的污染源调查活动。目前的现状污染源数据一般是来自当地环保部门以及乡镇企业办的统计资料。我国于2007年开展了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活动,并将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数量和排放数据以统计数据的形式。这次污染源普查有利于促进我国污染物的总量控制规划的制定,但由于污染源普查的对象是目前已有注册登记的企业单位,同时这些单位在环保标准的执行上都比较严格,污水基本在达标处理后再排入指定管网,这部分污水对于整个流域的污染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控制;而在整个流域层面上对流域污染最大的是那些未注册登记的污染企业不达标排放、农业畜禽养殖废水、作物种植污水的无序排放及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等,这类面源性污染才是目前流域治理的关键和难点。

5.4 机构体制与职能

我国的流域管理涉及多个中央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 在中央层面上相关涉水的职能被分解到不同的部门, 各政府部门及其相关流域机构之间在管辖领域、管理职责、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和重叠, 特别是水质与水量管理相分离, 缺少横向合作。水质管理上以水利、环保部门之间的交叉最为严重, 城市水务方面以建设、水利部门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 水生生物保护上以林业、农业和环保部门之间的重叠最为明显, 各地区之间水污染损失的法律责任不明确, 流域机构在流域管理中的职责相对单一、协调能力有限。因此,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流域综合管理机构或流域协调委员会已经成为解决我国目前流域职能交叉和跨行政区管理矛盾、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6 总结

流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其显著特点是以贯穿始终的河流为主要命脉。流域整治规划就是要统筹协调流域内自然、社会、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各类理论和方法如社会开发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3S技术方法、SEA等促进流域和谐健康、持续发展。面对在流域整治规划中存在的困难,我国应当积极推进水利现代化管理,形成具有完善法规体系和管理制度,建立覆盖流域的水文、水资源信息采集系统以及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可建立具有法律权威性的流域综合管理机构来协调部门之间分工及合作,保证流域规划的顺利开展和落实。开展流域综合整治规划是当前世界各国治理流域污染和水土问题的普遍趋势,也是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流域性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陈晓景,流域规划制度新探[J].河南社会科学,2008,16(4):160-163.

[2] Rob Gray.河流管理的流域规划方法[J].北京水利,1998,(5):11-13.

[3] 郭焕庭.国外流域水污染治理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J].环境保护,2001,(8):39-40.

[4] 邢利民.国外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做法及经验借鉴――流域水资源管理问题系列研究之一[J].生产力研究,2004,(7):107-110.

[5] 池建新.社会开发论的转变――从经济增长到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J].科学管理研究,2005,23(5):5-8.

[6] 杨杜学,王建军,郑建民.浅谈流域治理的社会开发性[J].中国水土保持,2002,(8):23-27.

[7] 刘长星.流域治理与“3S”技术应用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 (6):36-38.

[8] 赵晓燕,任爱华.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流域规划实施中的作用[J].内幕古水利,1999,(3):32-33.

[9] 庄翠蓉.3S技术在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中的应用[J].厦门科技,2004,(6):42-44.

[10] 杨联安,杨凯.GIS软件在小流域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6):672-677.

[11] 郭健,李炎,宋东颖.基于GIS技术的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系统设计[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9,16(3):36-40.

[12] 宋秀清,李婉茹,王健.微机辅助小流域治理规划系统及其应用[J].水土保持学报,1990,4(3):51-55,79.

[13] 刘忠伟,王仰麟,晓.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旅游规划管理[J].地理研究,2001,20(2):206-212

[14] 孙保平,杜启贵.区域综合治理技术决策系统[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15] Turnered M G.Quantitative methods in landscape ecology[M].New York:Springer verlag,1991.

[16] 蒋学玮,周正立,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流域规划中的应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8(2):112-115.

[17] 张立运.塔里木盆地诸大河沿岸的天然草地及其人为活动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0,(4):68-72.

[18] 吴平.流域水电开发规划环评中的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J].贵州水力发电,2008,22(3):15-17.

[19] 何兴照,杜卿.参与式流域规划中相关利益群体的角色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5):250-252.

[20] 周影烈,郭茹,包存宽,黄爱兵.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初探[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6,31(6):

[21] 何宗健,沈越.流域规划SEA评价方法研究[J].广东化工,2009,(5):59-63.

景观与区域生态规划方法篇7

论文摘要:景观学在我国是新引入的一个设计学科。它使我们在规划、设计时,能更好地树立这样一个概念: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地理、交通、水文等学科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孤立地进行“线性设计”。本文以苏州金鸡湖景观为例,从生态学的角度来探讨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滨水地区是人类文化的发源地,是城市中富有活力的生态与景观地区,具有丰富的城市景观和历史文脉价值。城市滨水区是指现代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它既是陆地的边缘,也是水的边缘,由于有自然景观的优势,滨水区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景观空间,成为城市中最具魅力和特色的地区,倍受人们欢迎。近年来,城市滨水区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日益受到重视。国内许多滨水城市,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对滨水地区进行规划整治,使滨水区景观与周围环境协调起来建设成城市标志性的景观,开发了旅游资源,成为人们度假休闲的好去处。生态规划,是在自然环境不遭受破坏和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不给另一个部门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资源的利用及组织地域的利用。生态规划强调运用生态整体优化的观点,研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途径,进而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规划对策。生态规划能充分体现人为调控生态的能动性,具有明确的整体性、协调性、区域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并有明确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目标

一、滨水景观设计实例分析——苏州金鸡湖景观

苏州古称“烟水吴都”,历有“小桥流水人家之美誉,因而水乡风光成为“吴风景”的重要特色古苏州以园林、曲水见长,均在“尺寸之地”内做文章。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向东西两翼发展,均是以现代规划理念设计、发展的新城镇格局;建筑、市政道路、城市景观设计各方面均有别于苏州原有的古典特质。金鸡湖位于苏州工业园区中部,西距苏州古城约4km,水域面积比著名的杭州西子湖还大1.88k㎡,是构成苏州工业园区新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苏州市总体规划中最大的市内景观区其规划目标是使金鸡湖成为以游憩活动为主的大型城市湖泊公园,并作为苏州市未来现代化城市景观的重要体现,规划总面积11.38km。苏州金鸡湖景观生态设计的特点在于:

1.景观的二元性

金鸡湖区的景观空间分布和设定有别于传统的苏州古典园林风景,而成为表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缩景,同时通过引进西方园林景观的精髓开发一个全

新的新苏州形象。金鸡湖景观设计的核心在于其内含的二元概念:一方面表现苏州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另外一方面帮助其实现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际都市的目标。景观设计在尊重苏州传统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将旧城与新城、商业与休闲、生活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这正符合了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

2.景观设计中注重对功能空间与生态的协调

城市外环境空间与建筑内空间、建筑与建筑相邻空间是不同的。它是在更大的一个范围内调合各种空间使用要求(如建筑、树木、广场等),对空间进行划分、支配与使用。在金鸡湖景观规划工程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典型空间的处理来实现景观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与共存。

(1)开放与围合空间

水巷邻里、金姬墩、玲珑湾,因为主要为居住区的居民服务,相对要求宁静、休闲的氛围,因而考虑定性为围合空间,在沿湖岸处与周围岸边有一定的低障阻隔;城市广场、文化水廊、湖滨大道、望湖角、波心岛为开放空间,以满足市民集会、演出、散步、娱乐的不同使用功能。

(2)沿湖边缘线空间

金鸡湖沿湖湖岸线曲折漫长,在设计中分为轻质、硬质驳岸体系,大部分将保留原自然堤岸,在游人密集区域考虑建筑、绿地与湖面的组合关系,设计了一些硬驳岸。

(3)车流与人流空间

金鸡湖景观规划中充分考虑了车流、人流系统与景观本身的关系。金鸡湖外围为宽阔的42.5m的城市干道,进入沿湖100~250m范围内则转入城市支路与步行道系统,这样能保证湖区的休闲、宁静。

(4)景观空间

处理上注意步移景异,防止为追求某种几何图案而出现生硬的、不人性化的空间,比如:所有道路均有意识地进行曲线化,空间之间的转化通过坡池、材质、高差的变化,沿湖散步道系统分上、下二层等。

3.设计哲理

金鸡湖的景观设计通过采用最为精巧的景观设计元素来提升人们对于大自然景观元素的感受,使用当地建筑风格来与苏州旧城相呼应。但同时以一种国际化的现代手法进行诠释金鸡湖设计中所采用的技术要求。在金鸡湖的景观设计中细部设计都非常简洁而且易于维护保养与建设。植栽设计也尽可能采用本土品种并考虑了全年候不同季节的植栽设计。

4.世纪广场的生态设计手法

金鸡湖世纪广场位于老城区附近的苏州工业园的未来中央商务中心的心脏地带,该处不仅作为主要林荫大道的终端焦点也为周边的未来写字楼区提供了一个休憩放松的城市绿洲。世纪广场的设计概念意在加强与苏州老城内古典园林的对话但是同时提供一个强有力的空间框架来体现一种现代生态的气息。充分利用基地突出的地理位置,设计方案在与林荫大道呼应的位于草丘顶上的同心中央广场,与水平的规整设计的乔木植栽带之间创造了许多小型的空间作为人们的休憩座椅区。作为特色地景的草丘,周围环绕着两条步道。一条步道临着带状弯曲而平静的水池,在周边开放性的空间当中提供了一处独到的静谧之地,而另一条步道则采用纯朴自然的铺地以及非规整的乔木丛来加以强调以在树木成长之后创造一种围合感。这两条步道的设计旨在人工与自然的空间之间建立更为合理的过渡与联系。在世纪广场的总体框架中通过四季植栽的配置以及利用银杏树的多变纹理色彩创造四季的不同意趣,这些运用生态手法塑造的景观元素强调了不同时间段空间景观变化的重要性。

二、滨水区景观生态规划原则

通过金鸡湖的规划理念可以看出滨水区生态规划原则应至少满足如下几点内容:

1.以生态性为规划理念,结合艺术性和多元性规划设计以开放性、经营性、功能性、生态性、多元性、艺术性规划的理念为原则,其中以生态性、多元性、艺术性为要点。在“生态性”理念指导下,以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作为宗旨,充分利用本区的自然资源条件,保证一定比例的植物用地面积,营造以自然环境与人工建筑环境相辅相成的气氛,最大限度地创造出人与自然沟通的绿色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考虑生态保护的切实效益,控制游客数量。在充分尊重现有场地肌理的基础上,以生态恢复手段为主,结合各种必要的人工生态措施完善区域内的自然生态体系,使这一区域的自然环境呈现典型原生态的特征。苏州金鸡湖在景观生态规划“多元性”理念指导下,合理开发建设的基础上,尽量创造多样的用地功能,完善、丰富生态保护区的用地结构。以建立观光湿地、休闲绿地、赏鸟湿地保护区域、观光水域、会议展览五大类主题功能进行景区规划,创造一个生态优美,功能完善,具有现代气息的旅游、休闲、会展、居住综合性开发区。在“艺术性”理念指导下,综合本区自然资源、现状用地的特点,艺术地确定整体空间景观形态。在具体的设计主题、形象立意、结构布局、空间组织、交通方式、建筑设计、绿化景观等技术环节中应用艺术的设计手法,创造一个高品质、高品位的生活、娱乐休闲空间,为未来城市建设提供一个生态人文空间的典范。

2.生态设计理念下的规划控制设计指引规划控制指引,指为了对用地的开发建设进行控制,对用地进行了地块划分并按地块进行设计指引。在尊重场地特征的基础上,按场地特征的不同分区恢复生态环境,以使生态的恢复适合于这一地区。同时根据生态系统的分区特征,分别恢复生物多样性系统,形成多样性的生物环境。另外,从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风格和色彩上对开发强度和景观环境进行整体上的控制和指引,从保护整治与开发利用的角度进行从规划设计到开发建设与使用的空间管制。从金鸡湖的景观生态规划来看,以观光为主要功能的观光湿地是公益性用地,以人工湿地为主。保护现有的水杉林,设置木栈道穿插其中供游人游赏散步。在现有水塘的基础上,在尊重原有场地肌理的前提下,结合人工湿地,营造水生植物园以及水生植物生态污水净化系统试验园,达到观赏与生态科学教育的目的。休闲绿地则以植被的生态恢复为主要目标进行原场地的生态环境整治,适当建设设施并引导游人合理利用。赏鸟湿地保护区域,以保护为主,维持保护现有的鸟类栖息地,同时人工堆岛制造滩涂,以便吸引更多的鸟类,但游人只可以在远处观赏。公园内原有的水塘与金银湖相通形成观光水域,保留其原貌并建设观光设施。从以上可以得出在生态设计理念下的规划控制指引将为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提供明确而有力的帮助。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滨水景观设计理念的更新及人们对于水资源更深层次认识的提高,滨水空间将不再以防洪、排洪为主,其景观效能与生态效能将被更多人所重视、研究。

参考文献

[1]郭红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J].华中建筑,1998,(3):75~77.

景观与区域生态规划方法篇8

一、旅游景观释义

“景观”一词,在自然科学中应用较广,有不同的诠释。

景观,“泛指可供观赏的景物”(《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商务印书馆,2001)。

景观,泛指一定区域及地段内的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岩石、地貌和动物界的总和,反映一定自然地理环境内的综合特征。“狭义的景观则是指自然区划工作中的最低级单位。”“广义的景观具有宏观性、综合性和地域性,一种景观能够充分反映这一地区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组合特征与认为影响。”(《遥感大词典》,陈述彭主编,1990)。

20世纪70~80年代,“景观论”被引入旅游科学,出现“旅游景观”新概念。

旅游景观,是指旅游者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等,对特定的某一旅游时间和空间内具有旅游意义的自然(岩石、构造、大气、阳光、水分、土壤、生物)、人文(建筑、人类和诸文化形态)复合物象和现象的感知景象。换言之,旅游景观主要包括区域中具有一定景色、景象和形态结构,可供观赏的景致、建筑和可供享受的娱乐场所等客观实体,以及能让旅游者感受、体验的文化精神现象,甚至于该区域存在的优美的环境条件以及旅游接待服务等等内容。

旅游景观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旅游资源”,它具有以下特征:

(1)旅游景观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对象。旅游景观对旅游者来说,不仅具有吸引力,而且能使其产生愉悦,因而应该从吸引力和愉悦的角度看待旅游景观。旅游景观为旅游者愿望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而旅游资源则要从能被人们认识或利用这个角度出发,这是一个前提。如果无法被认识或利用,即使旅游资源本身很美很有吸引力,也不能成为旅游活动的对象。

(2)旅游景观是一个区域环境。根据地带规律,旅游景观系统的地域分异使得处于相同地带的旅游景观区域系统有着相同的或相似的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特点。旅游景观是特定区域内相互关联的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自然与人文现象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美学意义和吸引力的区域总体环境。

(3)旅游景观具有整体性特征。旅游景观作为一个系统,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实体、一定的景象、具有一定的形体、具有一定的独立的单元;另一方面,是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众多要素组成的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受“系统整体性”规律的作用。

二、旅游景观规划的内涵

旅游景观规划,简言之,是指运用旅游景观学原理,对旅游区内的各种景观要素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使旅游景观要素空间分布格局、形态与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生态过程和人类观瞻协调及和谐统一的一种综合规划方法。旅游景观规划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过程的控制和影响,并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和安全。旅游景观规划是旅游景观学重要的实践领域,是旅游景观管理的重要手段,集中体现了旅游景观学的应用价值。

旅游景观规划从整体协调和优化利用出发,确定景观单元及其组合方式,突出宏观总体格局、中观功能分区和微观单元设计,能够较好地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双重目的。

旅游景观规划围绕着人与景观的共生发展这一原理展开,旅游景观开发活动不能违背景观生态特点,二者的互利共生、和谐统一是旅游景观规划的最终目标。因此,优化整合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景观设计和旅游经营活动三大系统,协调各系统之间的关系是旅游景观规划的基本目标。通过旅游景观规划,使景观结构、景观格局与各种生态过程以及旅游活动互利共生,协调发展。

旅游景观规划始终将某些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虑,从整体上来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与生物以及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旅游景观规划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把构成景观的所有要素都作为旅游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变量来进行研究,在不断变化中和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下维持旅游景观稳定性和持续发展。

空间尺度的考虑无论在旅游景观的概念,还是在旅游景观规划中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旅游景观规划来说,它是基于地方尺度,并以旅游景观为对象的一种生产活动,其核心内容是对旅游景观内部旅游景观单元空间配置的规划。但一个完整的旅游景观规划不仅要涉足到更小尺度的实体单元研究,还包括基于区域尺度对不同旅游景观类型单元间的合理配置进行研究和规划。

三、旅游景观规划的特点

旅游景观规划与旅游规划和景观规划有着密切的联系,既有差异,又有共同点,只不过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一)关于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是指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地的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总体布局、项目技术方案实施设计和具体实施。其中经济、技术是规划开展的先决条件,正确处理旅游业发展同环境,同旅游资源的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前提。

从1959年的夏威夷规划算起,现代旅游规划已有近50年的历史,旅游规划理论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体系。但由于分析角度不一样等原因,不同专家、学者对旅游规划理论体系问题的认识也不一样。例如,国内著名的风景旅游规划专家吴人韦先生认为,旅游规划的理论体系可分为经济、环境和人文三大板块,也可从哲学、科学和技术3个层次来考虑。另有学者提出,指导我国旅游规划的理论依据主要源于4个学派,即景观园林建筑学派、生态学派、地理学派和历史经济学派。影响最大的是以形体规划见长的景观园林建筑学派,其次是以综合规划见长的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地理学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观点都对旅游规划理论体系做出了很好的归纳,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我国旅游规划的实践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侧重于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阶段。我国的旅游开发是从自然山水、名胜古迹加工后的观光产品开始的,因此早期的旅游规划大都是资源导向型的旅游规划,主要以旅游资源开发为研究内容。

第二阶段,侧重于旅游地旅游者行为与旅游市场研究。随着旅游规划的不断发展,旅游规划者对旅游者行为和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的分析更加全面,旅游规划发展成为市场导向型,规划中多以市场学、技术学理论为指导,方法上也呈现出多样化和现代化趋势,传统技术方法得到更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普及。

第三阶段,侧重于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研究阶段。这一阶段,原有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验证和提高,旅游规划研究的领域和内容逐步扩大和深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受到了高度重视,旅游规划逐步转变为生态导向型,因此生态学理论成为旅游规划的主要理论指导,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旅游规划实践中。

由于各地各时期不同的具体情况以及编制旅游规划的机构性质和专业特长,旅游规划表现出不同的类型和方式。一般而言,旅游规划可分为宏观层次的旅游规划(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总体规划、概念性规划等);中观层次的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规划、旅游资源规划、旅游目的地规划等);微观层次的旅游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旅游景区景点规划等)。

(二)关于景观规划

景观规划是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

景观规划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从欧洲及北美景观建筑学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综合性应用科学领域,它不仅一直作为景观建筑学的一个主要分支,而且由于其对自然特性和过程的综合性要求,它也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和应用领域。随着景观生态学向应用领域的发展,也逐渐将景观规划作为其主要应用方向,并已形成景观生态规划方法体系。

我国景观规划起步与20世纪末,对其来源和背景的认识尚有分歧,有的学者将景观规划与景观生态规划视为同义,也常有学者将景观规划狭义地理解为风景园林规划。此外,由于目标和内容的相似,也常使得景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容易等同。

景观规划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以风景美为主题的景观规划设计。景观最初被认为是风景的代名词,景观规划也就是对自然景色的修正和改造,人们对景观的规划设计单纯地以唯美主义为准则,设计的目的是使所处的环境适合形式、线条、立体、对比、变化、色彩、和谐等美学标准。这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是显而易见。

第二阶段,可以划为人与自然对立的工业化景观规划与设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了大规模开发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的工业化过程,出现了农业和工业景观。工业化景观强调的是人对自然的改造、征服,而不是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其结果导致了工业城镇、高速交通系统等人文景观迅速取代、分隔和污染了自然景观,极大地改变了自然景观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阶段,即整体优化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把景观作为一个由不同生态系统共生整合而成的整体单元,着眼于景观的总体结构和格局(包括区域内所有景观类型单元,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实现总体人类生态系统的最优规划与设计。同时还强调景观的资源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其目的是协调景观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景观建设既美观又能保持生态的健康发展,同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多个目标,因而景观规划是一个多目标的综合规划途径。

现代景观规划的类型主要有城市规划、新镇和社区规划、城市公园绿地、城市广场、社会机构和企业园景、乡村庄园、花园、滨水区、墓地、休闲地、主题公园、国家公园、森林公园等。例如,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布鲁克林的希望公园、芝加哥的滨河绿地、波士顿的公园和芝加哥的哥伦比亚世界博览会等是美国景观规划设计之父F.L.Olmsted在其长达30年的职业生涯中的杰作。

(三)关于旅游景观规划

如前所述,从旅游景观规划的基本内涵与旅游规划和景观规划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比较中,可以概括出旅游景观规划具有如下特点:

1、旅游景观规划可以用来表达更高层次上的旅游规划或景观规划。近年来旅游规划和景观规划的发展表明,一方面,旅游规划和景观规划更加注重区域的生态功能,二者之间趋向于融合。另一方面,旅游景观规划吸收了旅游规划和景观规划的长处,加强其自身生态分析功能,使旅游景观规划更加科学、更加具体。

2、旅游景观规划是对不同类型旅游规划或景观规划的有效整合。旅游景观规划强调整体协调和优化利用,突出宏观总体格局、中观功能分区和微观单元设计三者之间的互利共生,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景观规划是对各层次的旅游规划或各单项的景观规划的汇总和综合。可见,整体性、综合性和联系性是旅游景观规划的重要特征。

3、旅游景观规划强调以大中尺度的景观单元利用和配置为主要目标。景观规划强调的是对中小尺度的人类栖居地景象居住空间的建筑规划;我国旅游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感性规划,缺乏尺度感,使旅游规划沦为出点子、编节目等。旅游景观规划建立在自身的空间设计能力基础上,其较强的空间定位和格局,使规划成果更能够体现出区域空间特色。

4、旅游景观规划注重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旅游景观规划不仅注重景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和旅游规划中的“旅游需求”,更为强调景观作为整体生态单元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美学价值和娱乐价值等,并将这种多重价值优化成果融合成统一的整体优化目标,使其景观功能和服务效益总体达到最大。

5、旅游景观规划是对旅游系统进行有效管理的最佳手段。在人类可以操作的景观水平上,通过旅游景观规划的实施、调整、修改,对景观采取一种时间延续的动态管理,以保证景观的可持续利用,最终实现景观功能稳定、美学价值提升、自然灾害降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当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旅游景观规划的原则

(一)自然第一原则

数十亿年不断演化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最为稳定,较人工生态系统有更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和优越性。旅游景观规划应把自然第一原则放在首位,包含三层含义:

一是显露自然。为使景观生态系统的美学价值得以发挥,旅游景观规划应以自然景观为本底,再现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过程,使隐藏的生态系统和过程得以显现,并能为人们所理解,还能够让人们充分地认识人与自然的联系以及对人类自己在景观上留下痕迹的关注。这种自然意识的加强,无疑会使人类的认识得以升华,自然景观中的水与火不再被当作灾害来看待,而是作为一种维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必须的生态过程。

二是顺应自然。旅游景观规划要针对具体的地区、具体的对象。不同地区的景观结构、格局和生态过程不同,旅游景观规划的目标和要求应该与之相适应。进而言之,旅游景观规划要顺天应时,必须以当地的自然生态过程为依据。此外,旅游景观规划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学习当地的乡土知识,因为对多数地方来说,当地人长期的生活实践已经表明,养育他们的景观总有某些方面符合生态规律。

三是模拟自然。人为旅游景观的建设,应借助于纯自然景观的管理方式,必须尽可能保护、保持和恢复自然景观资源(森林、湖泊、草地、沼泽等),维持自然景观过程和功能,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开发景观资源的前提。模拟自然状态,建设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的人为生态系统,该系统最适合人类生存,最大限度地满足物种适应周围环境的要求。同时,依据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进行的旅游景观规划,可减少投入,形成优化的旅游景观,实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

(二)整体优化原则

旅游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一个整体。旅游景观规划的重点应为整体景观,是对全部生态系统的组合、平衡和协调进行规划,改善景观结构和功能,优化各要素的布局和配置,实现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景观利用与景观发展之间的协调,保证整体生态功能得以保持和发展,达到降低灾害、增强生存能力、提高生产力的目的。进而建设成一个功能完善的、稳定的生态环境,以实现景观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保证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要求旅游景观规划创造多样化的旅游空间,具体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景观要素形态的多样性,即廊道、斑块形式多样、大小斑块相伴、宽窄廊道相结合;二是生物种的多样性,斑块的生境、形状、大小、边缘条件等诸多因素是保护生物种多样性的基础条件。为此旅游景观规划必须尽可能保持自然的斑块形态,例如旅游景观中自然残留的湿地、牛轭湖、高地、小片林地等均应得到保护。三是生境的多样性,不同生境的组合有利于整体景观的稳定,具有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例如单一的“玉米海”、“一望无际的稻田”、“万亩果园”等农业旅游景观规划不可取,因为这在抵御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方面有极大的脆弱性。

(四)异质性原则

异质性是景观的最重要的特性,是一个地区景观保持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条件。例如旅游景观是一个高度人为化的景观,如果水泥建筑斑块及廊道占绝对优势,绿地斑块及廊道少,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衡现象,进而影响旅游景观的生态功能,造成空气污染、水质下降等诸多环境问题。为此扩大旅游景观的水平空间异质性,对维持旅游景观的生态平衡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旅游景观设计还须根据生态学原理兼顾美学特征,加强垂直空间异质性,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形成自稳协调的生态系统,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抵抗不良因素干扰的能力,创造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

(五)综合效益原则

综合效益原则要求旅游景观规划突出区域特色,把人类文化、传统和习俗与景观叠加,将旅游服务设施、景观生产价值有效利用融于自然之中,使旅游景观美不被减弱又能产生最佳经济效益。进而使当今人类主动地、以科学的态度去美化景观、创新景观,通过规划达到旅游景观形态美、多样性丰富、结构复杂,增加可视性,达到与人类的美学要求相一致,从而满足旅游者追求“新、奇、异、美、乐”的普遍心理需求。

(六)环境敏感区保护原则

环境敏感区是对人类具有特殊价值或具有潜在自然灾害的地区。这些地区往往极易因人类不适当的开发活动导致环境负效应。依据资源特性与功能差异,环境敏感区可分为:生态敏感区(河流水系、滨水地区、山峰海滩、特殊或稀有植物群落、野生动物栖息地等)、文化敏感区(文物古迹、古人类遗址、古生物化石产地、革命遗址等)、资源生产敏感区(城市水源地、新鲜空气补充地、土壤维护区等)和自然灾害敏感区(可能发生洪患的滨水区、地质上的构造断裂破碎带、空气严重污染区等)。在敏感区内环境的恶化大多属于不可逆变化,一旦失去稳定将会给旅游景观的安全带来隐患。为此旅游景观规划应对环境敏感区予以特殊关注。

五、旅游景观规划的内容

依据旅游景观规划的目标,规划后的旅游景观要具有:整合性(地理、水文、自然及人文系统的时空连续性、完整性);多样性(景观、建筑、文化、生态及物种多样性和异质性);进化性(随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的需求和社会经济地位变化的适应能力、自调能力);自然性(水、气的自净循环能力、环境安静度、土地和土壤自然度、生命活力);畅达性(水的流动、风的流通、物流的循环再生);标识性(自然生态与人文特性的显示度);和谐性(内与外、形与神、标与本、虚与实、近与远、人与自然);经济性(资源利用效率、成本、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文化性(保留当地的传统习俗、个性历史和宗教遗迹聚落形式栽培技术)。

为实现旅游景观规划的目标,需要对旅游景观的未来发展情况进行研究,通常包括六个方面的问题:旅游景观该如何描述和评价、如何运作、运作是否良好、景观是否要做改变、如何改变、这些变化会产生哪些不同的后果。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也就是旅游景观规划的内容,具体分为互利共生、协调发展的四部分:一是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以景观环境调查为基础,评价旅游景观利用状况的适宜性,以及旅游景观格局分析。二是区域的旅游景观设计系统,主要对结构、功能、动态等方面对旅游景观生态过程进行研究,探讨景观的最佳利用结构、格局,对旅游景观进行合理设计。三是区域的旅游经营活动系统,主要从满足旅游者多样化需求的旅游活动、旅游设施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人与景观和谐共生的旅游经营活动方式。四是区域的旅游景观保护系统,通过旅游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监测,实施有效的景观管理和景观保护,以实现旅游景观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旅游景观规划内容框架如下图所示。

旅游景观规划内容框架图

六、结语

旅游景观规划以旅游景观学为基础理论,强调以生态多样性和环境稳定性为主导,有序安排景观要素和合理设计景观格局,通过旅游功能分区和分地段景观设计等手段,对景观加以控制、维护和管理,创造一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和美化的旅游生态系统。

上一篇:赶工保障措施及经济方案范文 下一篇:科学管理原理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