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园林范文

时间:2023-03-09 15:05:34

景观园林

景观园林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乡村园林;园林景观;环境

城市景观园林与乡村景观园林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其园林建设更具有现代化、时代化、艺术化的特点,主要追求的也是人类思想及情感上的需求。与城市不同的是乡村景观园林,乡村景观园林始终保持的是淳朴、舒适的特性,具有经济实用的特点。建设园林景观不仅要强调绿化率,还要考虑到能否为人们带来经济收益。政府在进行园林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到两者的差异,也要顾及到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经过充分的研究与分析,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与完美的生态环境,促进我国园林建设的稳步发展。

1.城市景观园林分析

城市景观园林的构成。

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的依托。经济发展得越好,越需要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而且其需求也会愈高。人们可以在过往的任意一个时光片段里,发现创造各种城市景观所需要的物质要素,经过加工演化,运用在不同环境中,进行城市景观建设。这样的好处是在不断增加着的城市景观内容中,城市功能也会更加完善。城市景观环境是人类内心世界的反映,并将这种反映具体化,运用各种方式展现出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人类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1.1自然因素

城市景观园林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是指天然存在的、并非人工建造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景观,它是城市景观建设的基础。自然因素的基本构成部分有地形、水体、植被及天气气候。

1.1.1地形

任何一座城市都是建造在地球表面,即地形之上的,而地球表面原始存在的地形种类比较多,如平川丘陵、山峰谷地等等。这些地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市环境的建设要求,同时也给城市景观园林的打造提供了极为可贵的景观因素。对于城市景观设计来说,其所设计、建造出来的景观园林应该要辅以人工技术,充分展示出城市地形、地貌的魅力。

1.1.2水体

水体是人类生活在地球必不可少的因素,对植物也是如此,它是组成城市景观园林的重要部分。自古以来,人们选择的居住环境多以山水为依托,以山水为居,可见水体与人类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必须充分考虑到如何将水体引入到现代城市景观园林的建设中,为了增加艺术性与趣味性的创意,还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水体工程。

人工水体与自然水体是城市景观园林建设中水体的两大分类。自然水体主要是指我国的大江大河,自然湖泊;像我们后天建设的水池喷泉则属于人工水体。灵活生动的水体景观比绿地、草坪多了一份灵动之感,在炎热的夏日为人们带来清凉之气,从这点来说,水体景观更具有实用性。在现代城市景观建设中,逐渐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城市的景观设计,不仅带要给人美的感受,还要体现出这个城市的魅力所在,而水体景观恰恰符合了这两点要求,利用其不同的形态制造适应不同情境的意境,在空间上给人带来不同的美感,为构建城市、促进城市的发展增光添彩。

1.1.3植物

植物是促进城市绿化不可或缺的因素。其观赏性强,易于改造,可以为园林环境增添无限美感。在我国,常见的用于园林景观设计的多为花卉、绿地及乔灌类树木。不同类型的植被具有不同的特点及用途。花卉的运用是为了突出园林整体的色彩感,让人们看过之后有一个美好的心情;绿地主要是作为背景材料使用,让园林具有画面感,好像身临其境的感觉;高大的乔木可以使整体空间更加饱满,将丛生的灌木加以辅助,达到错落有致的效果。把这些植物搭配组合成各种不同的类型,可以为城市园林带来勃勃生机。

1.2城市景观环境的构图规律

1.2.1对立统一

在城市中,统一性的原则要求表现出和谐,构成城市空间的各部分必须有共同的主题。建筑物的体量、形态、色彩、质感、风格以及细节构造都要表现出恰当的关系。例如哈尔滨建筑黄白相问的色彩,洋葱头式的屋顶,古典柱式的立面,共同的因素形成了欧式风格的城市特色。

1.2.2稳定均衡

均衡创造了宁静,具有一种无形的控制力,人们通过视觉均衡感可获得心理平衡。例如城市广场设计,建筑布置在四周,广场中往往布置水池喷泉和雕塑,表现出一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运动感。

1.2.3韵律节奏

韵律是物体构成部分有规律的重复,可以产生强烈的方向感和运动感,引导人们的视线和行走方向。使人们不仅产生了连续感的趣味。而且期待着这种连续感带来新的惊喜,韵律的最终目标应该指向高潮。

2.乡村园林景观

从地理学的角度看,乡村景观是指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形态和内涵的景观类型,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能够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是土地应用粗放、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田园特征的地域。

乡村景观是在乡村范围内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等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它不但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制约,而且也被人类的经营活动及经营策略所影响着。乡村景观的生态系统是由村落、土地、水体、畜牧等因素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结合了自然、经济、社会等多个层面,这就决定了它与城市景观,自然景观的不同。不同点在于村庄与农田的混合分布,自然风光与人文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包含了商业中心、果冈等不同的功能区,不仅让人们生活在自然风光中,还令其美学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得到提高,价值远远高于城市园林。

3.两者的差异

根据生态学中基质一斑块一廊道的理论,在乡村地区,由人工来管理的农田(包括果园,人工森林)是为基质,乡间道路和河流为廊道。而各自然村以及为数不多的工厂为斑块。与之相比较,城市的基质是建筑,道路和河流是廊道,斑块则是各分散的公园绿地。由此可见,城市和乡村最大的区别在于基质是影响景观控制力最大的要素。乡村的绿量远大于城市,这为乡村阔林景观的创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农村地区人口密度小,人们已具有爱护庄稼、爱护绿色的良好传统,而且乡村的环境条件都更有利于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生长。

4.结束语

从上述列举的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少不同之处,但是都是人类思想的结晶,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产物,经过我们的再创造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所以我们在注重差异性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二者的紧密关系。

【参考文献】

[1]由佳,赵庆超.园林规划中两种基本设计方法的应用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9(06).

[2]刘凑群.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浅析[J].现代园艺,2011(07).

景观园林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园林;国外园林;研究

一、对中国园林的研究

(一)国内古典园林的主要特征

在古代,由于思想的影响,园林的建造始终有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园林建造的过程中,主要是把大自然中的山水,以及人所创作的诗词歌赋、画卷等聚集起来,这样就会显得园林景观非常的有内涵。我国的古典园林大体上可以分为皇室、文人、寺院以及邑等四个主要类型。在中国古代北方,园林的类型大多数属于皇室园林。皇室园林的特点就是气势宏伟,占地面积广。而在南方,园林大部分是私人的园林,其特点是占地面积小,但是内部的装饰十分考究。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域园林的特点也不尽相同,有的园林注重历史底蕴,有的则注重风格上的华丽。这些古典园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对今后我国园林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国内近代园林的主要特征

由于19世纪西方列强的入侵,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带着工业气息的西方园林融入到中国的园林体系中。在民国时期建立的公园可以大概体现这个时期园林的主要特征,同时一些皇家园林也向普通群众开放,一些富人效仿西方样式去建造园林,但是鲜有成功者,由于西方思想的进入,推动了我国景观园林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园林学逐步涉及到许多领域,各大高校也纷纷创办了园林专业,传统园林以学科的形式在高校开设,逐步形成了以后的综合园林学科。

(三)国内现代园林的主要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难免会有环境保护上的疏忽,由于中国园林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有着深厚的工业文明底蕴,这就造成了现在景观园林设计的缺陷,一些地区景观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对西方园林模式进行生搬硬套,完全忽略了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又可以将园林景观的发展细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从1949年到1976年间。在这个时间段内,新中国刚刚成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外开放的园林大多数是一些私人宅院或者是皇家园林,国家对园林的投资也较少。第二个阶段是从1977年到1989年,这时的中国上下百废待兴,园林事业也更是如此,国家对园林景观建设更加重视,对园林景观也加大了投资力度,许多新式的园林涌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园林景观稂莠不齐,这对于今后我国园林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也为现代化的园林指明了方向。第三个阶段是从1990年至今,在这20多年间,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的步伐也不断加快。但是在许多园林景观建造的过程中,忽略了园林与地方人文特色的结合,导致城市特征十分单一。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及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我国园林景观正逐步向生态化迈进。

二、对国外园林的研究

(一)西方园林的发展历史

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地中海东部沿岸古埃及产生世界上最早的规则式园林;在公元前500年,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及罗马别墅园建园;公元14世纪,伊斯兰园林鼎盛,同时期也出现了印度莫卧儿园林;公元15世纪后期,欧洲意大利半岛的理水方式和园林小品产生;到了公元17世纪,法国出现了中轴线对称规整的园林布局;公元18世纪初期,英国的风景式园林的盛行;到了公元19世纪中叶,植物研究成为专门的学科,大量花卉开始在景观中运用。公元19世纪后期,大工业的发展,郊野地区开始兴建别墅园林,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流派的迭兴产生了现代园林。

(二)西方园林的发展方向

随着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西方社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前想要改造、控制甚至征服自然,现在现代园林设计所追求的是减少甚至是没有人类参与而由自然形成的真正的自然场所。国外园林的发展逐渐走向自然、走向生态,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资源不断地开发利用,这终究会使其趋近匮乏,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使西方社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带来了急剧增加的污染,严重的石油危机把人们从工业时代的富足梦想中唤醒,人们开始思考环境危机的根源,认识到一味摄取自然资源来扩大生产的资本主义运作方式会造成资源的枯竭,因此园林的发展更加注重生态化。

三、结语

园林景观是沟通人与自然的有效手段,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其园林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时代的不同,对园林功能及外观的要求也就不同。因此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要吸收先进理念,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李威红.浅谈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J].甘肃科技,2013(02).

[2]贾长松.浅析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环节与措施[J].今日科苑,2012(12).

景观园林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园林景观,欣赏,意境,生态园林。

我国的园林建设历史悠久,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各朝代的不断更替形成了各具风格的园林风格我国古典园林景观的突出特点是追求自然和山林野趣。它将自然界的美和人工的美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用美妙的意境手法在小小的空间内将自然界的山水与中国的特色建筑融合在一起,追求山中画,水中游的自由主义精神的园林设计与建设。

我国的园林设计与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园林建设中,通过绘画、诗歌、书法等艺术形式表达出了园林的深远意境,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意与象的统一,形成一种意境美。中国园林景观设计充分体现出了“立体的画,凝固的诗”的意境。近年来,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充分体现了现代化的元素。园林景观的设计也正朝着生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1 园林景观与欣赏艺术

现代园林景观在结合了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手段的基础上,将生态学、建筑学、美学、行为学、心理学多学科进行了融合,创造出了不同于古典园林造型,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园林景观。现代园林景观不同于古典园林景观,它充分体现出了人性化的空间设计,注重与自然美景的结合,尊重中国传统文化。

2.1 小中见大,虚实相间

我国园林景观在设计时都是以小巧精致、风光旖旎、独特的造型为主要特点,通过对部分小景物来表现出大景观的风光,每当游客置身其中,风景山水尽在眼中,驻足停留,花鸟鱼虫都显示出一种自然地和谐美。很多景观都是在有限的、合理的空间中极大的体现出园林景观的容量,不论是皇家园林的颐和园,还是私家园林的苏州园林,都充分体现出了这些特点。例如:颐和园中有很多用人造景观来展现自然山水之间的和谐美的景观,当游客身处万寿山中时,谐趣园突显其中,看着这静中有动的景观让人不禁心生愉悦。这种小中见大、虚实结合的园林景观,如果能够对其进行雕琢、搭建新的建筑对其进行再创造,将给人的审美带来新的需求。或者也可以借助其他地区的景观、花卉、植物等来与园林中的整体美与局部美相结合。还有的设计者为了更好地体现出我国名山大川的雄伟壮观,经常将其缩小模仿,并充分与周围的亭台楼阁结合起来,给人一种虚实相间的感觉。

2.2 意境优美,人文气息

我国园林景观设计意境悠扬就像是一幅呈现在游客面前的古典山水画,充分体现了我们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与西方国家的园林景观相比,我国园林景观并没有注重服务普通人、大众化的意识,基本都是由达官显贵、人文雅士建造出来工自己玩赏的。他们对园林的建造要求较高,要求园林不仅要体现出自然风光的美,还要在不打破原有的自然景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来满足自身的对山水景观整体和局部的布局结构要求,反映出景观表达出的人文精神和艺术美。很多情况下,园林景观在布局时多采用代表着人文精神的梅、兰、竹、菊等植物来装饰景观。这种景物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我国文人都存在一种借物抒情言志的情怀,他们严重的一花一草一木都是具有生命的,都能够具备一种人文情怀,以此来寄托感情,表达自己的理想。这也是我国园林景观的主要特点之一。与西方国家的园林景观相比较,我国的园林景观比较注重景观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对于园林景观的平衡、对称、几何图形的美观等都不太注重。例如:苏州的拙政园,园中的很多水域都种植和荷花,拙政园的主人王献臣想通过荷花体现出一种清丽脱俗、高雅不群的孤傲性格。面对这样的园林景观设计与追求,并不是单独的自然景观能够体现的,这就要求设计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将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老树古藤都蕴含在景观中,每个景观都能够展现出丰富的人文气息。

2.3 蕴含哲理,巧夺天工

我国很多园林景观在建造时深受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例如: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佛家思想中的超凡脱俗,对园林景观的设计、建造、发展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蕴含着丰富哲理的景观设计体现出园林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并没有为了景观的美而去破坏这种自然的和谐、美丽、盎然生机的景致。为了园林景观的整体美、层次感线条美的效果,在园林建造中加入了一些人工的景观,通过色彩的搭配、主次景观之间的相互衬托,展现出“宛若天工”的哲理性丰富的景观特点。

总之,我国园林景观不论是在设计,建造,还是发展中,都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现代园林景观的建造在设计时要加入新的设计理念和元素,多做创新和探索,遵照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景观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丰富的设计理念改变中国园林景观,使其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文付.探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美学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2(11).

[2] 史亚飞.对我国园林景观绿化存在的问题的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3(03).

景观园林范文第4篇

Abstract: landscape plants is the main material of garden design, landscape can achieve the practical, beautiful, harmonious effect, scientific selection of garden plants and reasonable collocation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Keywords: landscape plants; landscape design; harmony

中图分类号:景观植物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植物是园林景观营造的主要素材,园林绿化能否达到实用、美观、和谐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高逾数十米的巨大乔木、也有矮至几公分的草坪及地被植物;有直立的、也有攀援的和匍匐的;树形也各异,如圆锥形、卵圆形、伞形、圆球形等。植物的叶、花、果更是色彩丰富,绚丽多姿。同时,园林植物作为活体材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季节性特色和兴盛、衰亡的自然规律。可以说,世界是没有其它生物能像植物这样富有生机而又变化万千。如此丰富多彩的植物材料为营造园林景观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对植物造景功能的整体把握和对各类植物景观功能的领会是营造植物景观的基础和前提。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营造中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 园林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枝干虬劲。这种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为我们创造园林四时演变的时序景观提供了条件。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某种特有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体会时令的变化。 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必须对植物材料的生长发肓规律和四季的景观表现有深入的了解,根据植物材料在不同季节中的不同色彩来创造园林景色供人欣赏,引起人们的不同感赏。自然界花草树木的色彩变化是非常丰富的,春天开花的植物最多,加之叶、芽萌发,给人以山花烂漫,生机盎然的景观效果。夏季开花的植物也较多,但更显著的季相特征是绿荫匝地,林草茂盛。金秋时节开花植物较少,却也有丹桂飘香、秋菊傲霜,而丰富多彩的秋叶秋果更使秋景美不胜收。隆冬草木凋零,山寒水瘦,呈现的是萧条悲壮的景观。四季的演替使植物呈现不同的季相,而把植物的不同季相应用到园林艺术中,就构成四时演替的时序景观。

二、利用园林植物形成空间变化 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营造成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枝繁叶茂的高大乔木可视为单体建筑,各种藤本植物爬满棚架及屋顶,绿篱整形修剪后颇似墙体,平坦整齐的草坪铺展于水平地面,因此植物也像其它建筑、山水一样,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起空间变化的功能。植物造景在空间上的变化,也可通过人们视点、视线、视境的改变而产生“步移景异”的空间景观变化。造园中运用植物组合来划分空间,形成不同的景区和景点,往往是根据空间的大小,树木的种类、姿态、株数多少及配置方式来组织空间景观。一般来讲,植物布局应根据实际需要做到疏密错落,在有景可借的地方,植物配置要以不遮挡景点为原则,树要栽得稀疏,树冠要高于或低于视线以保持透视线。对视觉效果差、杂乱无章的地方要用植物材料加以遮挡。大片的草坪地被,四面没有高出视平线的景物屏障,视界十分空旷,空间开朗,极目四望,令人心旷神怡,适于观赏远景。而用高于视平线的乔灌木围合环抱起来,形成闭锁空间,仰角愈大,闭锁性也随之增大。闭锁空间适于观赏近景,感染力强,景物清晰,但由于视线闭塞,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应用植物材料营造既开朗、又有闭锁的空间景观,两者巧妙衔接,相得益彰,使人既不感到单调,又不觉得疲劳。用绿蓠分隔空间是常见的方式,在庭院四周、建筑物周围,用绿篱四面围合可形成一独立的空间,增强庭院、建筑的安全性、私密性;公路、街道外侧用较高的绿篱分隔,可阻挡车辆产生的噪音污染,创造相对安静的空间环境;国外还很流行用绿篱做成迷宫,增加园林的趣味性。 园林中地形的高低起伏,增加了空间的变化,也易使人产生新奇感。利用植物材料能够强调地形的高低起伏。例如在地势较高处种植高大乔木,可以使地势显得更加高耸,植于凹处,可以使用权地势趋于平缓。在园林景观营造成中可以应用这种功能巧妙配置植物材料,形成直伏仰或平缓的地形景观,与人工地形改造相比,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三、利用园林植物创造观赏景点 园林植物作为营造园林景观的主要材料,本身具有独特的姿态、色彩,风韵之美。不同的园林植物形态各异,变化万千,既可孤植以展示个体之美,又能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配置,表现植物的群体美,还可根据各自生态习性,合理安排,巧妙搭配,营造出乔、灌、草结合的群落景观。 就拿乔木来说,银杏、毛白杨树干通直,气势轩昂,油松曲虬苍劲,侧柏则亭亭玉立,这些树木孤立栽培,即可构成园林主景。而秋季变色叶树种如火炬、银杏、等大片种植可形成“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景观。许多观果树种如海棠、山楂、石榴等的累累硕果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 色彩缤纷草本花卉更是创造观赏景观的好材料,由于花卉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株体矮小,园林应用十分普遍,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既可露地栽植,又能盆栽摆放组成花坛、花带,或采用各种形式的种植钵,点缀城市环境,创造赏心悦耳的自然景观,烘托喜庆气氛,装点人们的生活。 不同的植物材料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棕榈、大王椰子、假槟榔等营造的是一派热带风光;雪松、悬铃木与大片的草坪形成的疏林草地展现的是欧陆风情;而竹径通幽,梅影疏斜表现的是我国传统园林的清雅。 许多园林植物芳香宜人,能使人产生愉悦的感受。如桂花、腊梅、丁香、兰花、月季等香味的园林植物种类非常多,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各种香花植物进行配置,营造成“芳香园”景观,也可单独种植成专类园,如丁香园、月季园。也可种植于人们经常活动的场所,如在盛夏夜晚纳凉场所附近种植茉莉花和丁香,微风送香,沁人心脾。四、利用园林植物形成地域景观特色 植物生态习性的不同及各地气候条件的差异,致使植物的分布呈现地域性。不同地域环境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如热带雨林及阔叶常绿林相植物景观、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相景观等具有不同的特色。根据环境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各地在漫长的植物栽培和应用观赏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并与当地的文化融为一体,甚至有些植物材料逐渐演化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象征。如日本把樱花作为自己的国花,大量种植,樱花盛开季节,男女老少拥上街头公园观赏,载歌载舞,享受樱花带来的精神愉悦,场面十分壮观。我国地域辽阔,气候迥异,园林植物栽培历史悠久,形成了丰富的植物景观。例如北京的国槐和侧柏,云南大理的山茶,深圳的叶子花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运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材料营造植物景观对弘扬地方文化,陶冶人们的情操具有重要意义。

五、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的创作 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创作是中国传统园林的典型造景风格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植物栽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很多诗、词、歌、赋和民风民俗都留下了歌咏植物的优美篇章,并为各种植物材料赋予了人格化内容,从欣赏植物的形态美升华到欣赏植物的意境地美,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在园林景观创造中可借助植物抒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松苍劲古雅,不畏霜雪严寒的恶劣环境,能在严寒中挺立于高山之巅;梅不畏寒冷,傲雪怒放;竹则“未曾出土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三种植物都具有坚贞屈、高风亮节的品格,所以被称作“岁寒三友”。其配置形式,意境高雅而鲜明,常被用于纪念性园林以缅怀前人的情操。兰花生于幽谷,叶姿飘逸,清香淡雅,绿叶幽茂,柔条独秀,无娇弱之态,无媚俗之意,摆放室内或植于庭院一角,意境何其高雅。

景观园林范文第5篇

1、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传统园林理论的基础上,具有建筑、植可以看出,在未来城市建设中应用园林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物、美学、文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改文化及生态环境将是必然的趋势。造的思维过程和筹划策略。具体的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四、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内,运用园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以高起点、高标准设计创超高品位的居家生活环境。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通过景观设计是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从整体上更好地体现出植物群落的美,并在维护这种整体美的前提下,适当利用造景的其他要素,来展现园林景观的丰富内涵,带来景观的多元化和空间个性化的差异,从而使它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2、园林景观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 园林就是供人们修身养心的场所,沮丧的文人,不安的王族,都于园林中找到心灵的宽慰, 身心的安抚。现代园林景观承载的功能趋于多样与扩大,为不同的人群使用、生活、赏息、穿梭,并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迅速发展后担负起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任。而与此同时,他对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保护与改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园林景观作为人们生存最贴近的第二自然及艺术表达的手段之一,虽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解决作用,但其可能产生的辅助功效是可观的,它与生俱来便负有保证人们拥有安适生活最基本的条件—身心健康以及为人们创造优美生存环境的伟任。

2.1 园林景观中的“空气维生素”—空气负离子

园林景观的环境中绿色的植物、阳光地带、流动与动态的水景周围都拥有大量的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空气维生素”-空气负离子。空气负离子是空气分子当受到外界条件如电离剂的作用后其原子核的电子摆脱原子核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并很快地附着在某些气体分子或原子上,成为空气负离子。空气负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和生长素”,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它的保健医疗作用是多方面并且惊人的,所有这一切功能都与人们身体健康和精神的调节有着密切的关系。

2.2 园林景观的灭菌保健作用

在空气中,通常有近百种不同的细菌,大多是病原菌。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菌量,城市建筑密集地区要比园林绿化区多7倍。园林景观中的植物、活动的水、自然的阳光都能够起到灭菌的作用。园林植物通过自身产生的灭菌素抑菌灭菌,从而保护自己的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健康清新的环境,并使亲近于他们的人们保健了身体。

2.3 视觉—色彩

色彩对人们的生活与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科学揭示,人类对色彩的感觉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心理、生理、化学和物理过程,色彩进入眼帘,能引起人们多样的感情和心理效应,达到调整、改善、缓解、安慰人的情绪及精神状态的作用。园林景观充满着各种生机盎然的色彩,不同的景观建筑、不同材质的景观元素,也都被设计成不同的色彩。园林之所以能够使人产生宁静、舒畅的心理感受也许就源于它拥有大面积自然植物叶片的绿色以及永远在我们头顶的那片天空的淡蓝色。

2.4 空间作用

园林景观中高大的树木、不同高度的绿篱、灌木、地形、墙体等可以独自或共同围合出开、合、流动等等不同体验的空间,这些空间可以为人们满足不同的需要,以完善身心上的缺乏,从而达到修复身心,保护健康的理想作用。

3、建设节约型生态型园林景观

当前社会正是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突出。新时期“两型社会”的发展模式要求走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之路,实现社会资源的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到节约型的有效转变。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在依托现有城市环境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及其他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综合处理开发速度、规模、容量、承载力等辩证关系,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设计方案,达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共进,其实质是保护城市与地球自然环境、创建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环境。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能够保证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人类活动与生存空间的和谐统一及良性循环,创造出优于原有景观生态系统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形成新的高效和谐的城市环境。

4、园林景观的发展前景

中国园林专业所面临的城市与环境问题归结起来包括:

城市人口急速膨胀,居民的基本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户外体育休闲空间极度缺乏;土地资源极度紧张;财力有限,难以实现高投入的城市园林绿化和环境维护工程;自然资源有限。

面对中国的现实环境问题, 园林专业对一些由来已久的园林绿地评价指标进行补充,决不应局限一些表面的指标,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指标,更应防止以小农式园林的评价指标来衡量现代园林绿地。具体地讲应对一些体现环境可持续性思想的园林本质属性进行衡量:(1)功能原则,必须把维护居民身心健康,维护自然生态过程作为园林的主要功能来评价。(2)经济与高效原则,强调用最少的人工(资金) 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满足人类身心再生功能,强调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来实现上述功能。(3)循环与再生原则,强调利用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而避免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4)乡土与生物多样性原则,应节制引用外来物种,保护和发展乡土物种。

5、结语

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给中国的园林专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是难得的发展机会。中国园林专业应从环境与社会现实的需求为出发点, 把握专业发展的历史机遇,确立未来园林专业的主攻方向,强化理论研究,改进教育体系。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可以综合以上要素的各保健功能,结合不同的场地性位置、使用人群、主要功能等设计出充份有利于人们保护健康、治疗疾病的场地,使人们身边的每一块园林景观都能够成为人们最贴身的疗养之所,使其守护人们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景观园林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传统园林;现代景观;造景手法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1、“诗情画意”的传统园林

中国传统园林因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所以其园林建筑分布是很广泛的,但仍然有几个地区相对比较集中: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一带,包括洛阳、开封,主要是帝王苑囿,也有私家园林,但基本被毁,仅文献参考。以杭州、南京、扬州、苏州及其附近各城市为代表的江南园林,多数为私家园林,能够完整体现出中国传统园林在造景造园上的各种手法,在园林建筑上占有很大比例。北京、承德两地为代表的皇家苑囿,以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展现自然山水风光为主。岭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因其作为通商口岸,有一些地主、富商、官僚在此修建了很多私家园林。也正是因为这些地区作为通商港埠,所以在园林景观上外来影响比较大。

中国传统园林造出来的景和园就如同中国写意山水风景画。写意,就是指追求一种境界一种意境,不是完全实实在在的,而是给予一种想象的空间。古代文献、诗词中都有提到古人追求意境,“境非独景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王维时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从中可以看出,诗情与画意是密不可分的,而传统园林的造景就是把诗情画意给实现出来。中国传统园林在意境的追求上可谓是历史悠久。从人最根本的五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到更高一级的“悟觉”,这个就是诗情画意以及传统园林中追求的意境美,需要人们去领悟,去感受,需要五感来综合传递。这就达到了中国传统园林造景造园的目的。

2、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

既然中国传统园林与中国写意山水画田园风景诗都是追求意境,那么他们在表达手法上也是基本一致。我们造园,绘画都有两种作用,观景以及景观。这两个字是不是仅仅只是顺序不同呢?当然不是,观景具有从某一点向别处看的意思,是一种主动去看;而景观则是值得作为对象从各个方面去观赏,也就是一种被看的对象,在中国传统园林中这两点必须同时兼顾。

主次重点,这个在西方古典建筑以及我国传统皇家园林、寺院建筑都体现除了主次关系。但是个别园林建筑如留园,就不好说哪一部分是主要,哪一部分是次要,可能每个人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这就是中国传统园林一大特色,让人感觉不论走到哪个地方都是一幅风景画。

空间对比,把具有明显差异的两个空间放在一起或者靠得很近,可以借两者的这种巨大反差对比,来突出各自空间的特点。比如从一个狭小的空间进入一个开放宽敞的大空间,能够给予人们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并且由于小空间的对比、衬托,会使大空间给人以更大的幻觉。空间对边的客观效果完全能够用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一段的描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前文提到中国传统园林与中国写意山水画田园风景诗关系紧密,自然很多地方都会受到它们的影响。在传统园林中,人们往往认为露则浅、藏而深,为忌浅露而求得意境之深邃,则采用欲显而隐或欲露而藏的手法把某些精彩的景观或藏于偏僻幽深之处。在园林景观中,不论是高大的楼阁或小巧的亭榭,全然地袒露总不如半藏半露显得含蓄、意远。境深。《安吴论书,述书上》引邓石如的话“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拜以当黑,奇趣乃出”。在中国绘画中,从构图上来看,往往会有一处十分宽松,一处密不透风,这个就是疏与密。在中国传统园林造园上来。这种手法的运用也是相当之多,比如留园的建筑就分布极度不均,疏密差别很大。同样的道理,在绘画中还有一种手法叫做虚与实。可以说,疏与密,虚与实在给人的感觉上是差不多的。所谓虚,也就是空,空静,空灵,虚无;所谓实,就是实在,存在,实质。虚与实跟疏与密的区别就在于虚实更能给人想象的空间,而疏与密则是直接表达出来的意思。在观景的过程中,虚的东西或者景观总是能勾起人类好奇的欲望,都想去一探究竟,而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往往又需要一处密不透风的景色来进行遮挡,这就是各种手法之间的相互配合应用。当然,如果再配上一条蜿蜒曲折的小道,那这个景色又会再上升一个层次。

在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中,各种手法相互配合是相当重要的,这样才能达到需要的景观效果。蜿蜒曲折的小道或者廊道,转向高低错落的古建筑群,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仰视这些景观,又能俯视园林里的各个景点,在一个适当的高处还能远观,感受古典园林中的层次,使人联想到“庭院深,深几许”,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园林为了追求意境的幽雅和深邃是下了很大的功夫。

3、与现代景观的融合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伟大中华民族的复兴,同时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园林景观也紧随时代的步伐,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传统园林的各种造景造园手法已经融入了现代景观中。

现代社会人们都居住在生活小区里,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开始提升,一个价值高的小区它在景观绿化上下的功夫绝对是很大的,因为没有人愿意住在一个毫无生气、全是钢筋混凝土的地方。

一个以高层建筑为主的楼盘在景观上主要用到的传统园林造景手法有空间上的层次,道路上的蜿蜒曲折,树木的高低错落以及树木、植物的疏与密,有条件的小区还可以修建一个亭榭,连接上曲折的道路,也能让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下的人们感受到一丝自然的清幽。如果还想再上一个层次,那就需要处理好庭院中的水景。《陋室铭》中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从中国风水角度来看,水也是一个重要的东西,所谓财源滚滚,其意思就是要像水一般不停地流进来,再加上从古至今,人们都认为有水的地方人杰地灵,所以就个人觉得水景在园林景观中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再来说一下别墅。别墅应该算特殊建筑了,因为它对绿化、景观的要求已经远远超出了居住小区,而现在达官贵人、富商老板对别墅的要求更是高。首先是别墅的建筑高度不高,再加上一些别墅修在山上或者台地上,完全能够体现出远景近景的层次,疏密虚实的应用也相当方便,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高低错落的树木景观,然后在自己别墅的庭院内再摆放几个景观假山石,配上亭榭小品,那就是一道道赏心悦目的景观了。

宗上所述通过上面简单的介绍与分析,可以看出园林景观是息息相通的,不能因为传统园林是古代的,就不能融入到现代景观中,现在整个世界都不算大,文化的融合也时刻都在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句话放在任何时代都不为过。所以我们不光要学习并应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造园手法,还要去学习西方园林中值得借鉴的手法,在需要运用它的时候把它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12月第一版.[书籍]

[2] 王其均.《图说中国古典园林史》,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4月.[书籍]

景观园林范文第7篇

关键词:园林景观多维性 五觉维 气候决定园林景观 景观生态学

Abstract: The landscape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and people usually understand the spatial dimension is not the same; it is composed of multiple landscape factors that determin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huge function. On the landscape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research, can make people fully understand these factor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ritical impact position. For the fu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help.

Key words: landscape multi-dimensional; sleep five dimensional climate; landscape; landscape ecology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1 引言

图1多维空间想象图

当代人们对“维”的理解大多数始于数学或者几何学,是空间理论的一种函数概念。

零维:没有长宽高,单纯的一个点,如奇点。

一维:一维空间 只有长度

二维:二维空间 平面世界,只有长宽

三维:三维空间 长宽高 立体世界 我们肉眼亲身感觉到看到的世界 三维空间是点的位置由三个坐标决定的空间。客观存在的现实空间就是三维空间,具有长、宽、高三种度量。数学、物理等学科中引进的多维空间概念,是在三维空间基础上所作的科学抽象。

四维:四维空间 一个时空的概念。时空的关系,是在空间的架构上比普通三维空间的长、宽、高三条轴外又加了一条时间轴,而这条时间的轴是一条虚数值的轴。我们生活中所面对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构成所谓四维空间。

现在科学家的理论认为整个宇宙是十一维的,只是人类的理解只能理解到3维。

在园林景观中的多维并不是指现在科学理论中的多维平行空间。而是我们把园林景观设为一个巨函数,那么确定此园林景观状态的参数除了长宽高三维以外,还应有五觉维(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气候维,生态维等。各维之间又是互相交织的,是由多维参数合力作用下所获得的园林景观的多维感受。

2 五觉维(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园林景观的设计绝大程度上是为人类服务的,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其中关键。无论是私家园林还是皇家院里,真正的评价者还是人类。人类的感知大都依靠视,听,嗅,触,味,这五觉。以次可看出,五觉维在园林景观营造中的重要性。

2.1 视觉维

顾名思义,就是人们所看到的。视觉是信息量最大的感知方式,也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主要来源,古语有云“眼见为实”,可以看出,视觉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排在第一位的。

按观察者的远近来分,园林景观可分为远景(200m),中景(70-100m),近景(6m)三个层次。按视线形势来分,从高位点视低处(俯视型或者鸟瞰型),从低洼地区视地形高处(仰视型),从一些高地视另一些低洼地面(混合型),顺高原型地面平视(划越型)。从视觉互动来讲,还有看和被看,人即观景,亦以成景。

2.2 听觉维

如果说视觉是信息量最大的感知方式,那么听觉就是最先于其它感官的感知方式。潺潺溪水,由远而近,竹声瑟瑟,未观已闻。听觉景观总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感染者我们,体现着园林中的自然灵动。

2.3 嗅觉维

清新的空气中夹杂着泥土芳香,园林景观是现代城市人接近自然的主要途径。各种花香和大自然的味道,对人类的大脑形成刺激,能够起到舒缓神经,解除疲劳的功效。嗅觉维是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4 触觉维

触觉给人以更为实际的感知,身体的接触才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木质的座椅,小石凳,凉凉的溪水,茸茸的叶片,滑润的鹅卵石,只有触到了才有的体验,不是用塑料仿制品可以替代的。

2.5 味觉维

味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经常被忽略,成熟可食的果树在景观中的趣味性和给人的满足感,远远高于其他感知方式。

3 气候维

3.1 全球气候分为3个气候带,另列高原山地气候一类

1)低纬度气候

低纬度的气候主要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所控制。气温全年皆高,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18℃以上,全年水分可能蒸散量在130cm以上。2)中纬度气候

这里是热带气团和极地气团相互角逐的地带。四季分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在15~18℃以下,有4~12个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全年可能蒸散量在130~52.5cm之间。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和降水的季节变化都很显著。

3)高纬度气候

高纬度气候带盛行极地气团和冰洋气团。这里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为负值,所以气温低,无真正的夏季。空气中水汽含量少,降水量小,但蒸发弱,年可能蒸散量小于52.5cm。

4)高原山地气候

在高地地带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候诸要素也随着发生变化,导致高山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为了区分因高度影响和因纬度等因素影响的气候,也因为高山气候仅限于局部范围,所以高地气候单列为一大类而没有包括在低地分类系统内。

3.2 而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有7类

图2 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1)赤道季风气候。位于北纬1O度以南的南海岛屿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6℃以上,年积温达9000℃,气温变化很小,四季雨量分配较均匀。

2)热带季风气候。包括台湾省的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等地。年积温≥8000℃,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6℃,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不低干5℃,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0℃,终年无霜。

3)副热带季风气候。我国华北和华南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在4500~80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8~0℃,是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夏季气温相当高(候平均气温≥25℃至少有6个候,即30天),冬季气温相当低。

4)温带季风气候。我国内蒙古和新疆北部等地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低于1600~34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8~-8℃,夏季候平均气温多数仍超过22℃,但超过25℃的已很少见。

景观园林范文第8篇

匾额最早见于南朝宋羊欣《笔阵图》,具有文学形象的匾额始于中唐,宋后题额多撷历代诗文名句而成。园林中的匾额主要被用作题刻园名、景名,陶情写情咏景或颂人写事,典雅含蓄,立意深邃,融辞、赋、诗、文意境于一炉,系诗情画意于一词,成为一种独立的文艺小品。

匾额使物景获得“象外之境、境外之景、弦外之音”,获得灵魂和生气,人们得以涵咏乎其中,神游于境外。如留园楠木厅悬有清代著名金石学家吴大澂篆书匾额“五峰仙馆”,将人们的注意力投向厅南的湖石峰峦上,“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秀出金芙蓉”,主人仿效的正是李白“巢云松”的风流。

匾额为游人点出景观的美学特点,可“使游者入其地,览景而生情文”,获得绵绵无穷的深永意蕴。如避暑山庄“锤峰落照”、“西岭晨霞”,观朝晖夕影;避暑山庄“月色江声”,赏月色波粼;拙政园“倒影楼”,看池中倒影;颐和园“玉琴峡”、耦园“听橹楼”,听水声淙淙;避暑山庄“曲水荷香”、狮子林“双香仙馆”、沧浪亭的“闻妙香室”闻鲜花馨香,等等。

写意式的抽象题咏更催人遐思:拥翠山庄的“月驾轩”、沧浪亭的“陆舟水屋”、避暑山庄的“云帆月舫”,驰舫游之思;耦园的“宛虹舡”、拙政园的“小飞虹”、“依虹亭”,骋彩虹之想。点出了虚实相济的园林欣赏空间主题,为风景传神写意。

匾额升华了创作情感,耐人品味、涵咏,给人以种种美感:

哲理美。留园书房额“汲古得绠处”,短绳难以汲取深井之水,汲取古人深遂的学问,也必须找一根长绳子。网师园“集虚斋”,“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出《庄子。人间世》,只有修持真道,才能至虚静空明的境界,才能使自己成为完全保持自然性的人。圆明园“坦坦荡荡”,撷《易经》“履道坦白”和《尚书》“王道荡荡”之意,表达帝王愉悦坦荡的心态。圆明园“鱼跃鸢飞”、留园“活泼泼地”,都是讲天机活泼,怡然自得的心理。哲理盎然。

理想美。有政治理想:帝王希望“天乐人和”(颐和园)、“万方安和”、“九洲清宴”(圆明园)、“四海承平”(颐和园);有社会理想:士大夫愿意在“小桃坞”(留园)、“人境庐”中,采菊东篱,“悠然见南山”(拙政园、狮子林的“见山楼”),登东皋舒啸(留园“舒啸亭”),惬意地成为桃源子民;有宗教理想:或入“别有洞天”(拙政园半亭额)、“小蓬莱”(留园)、“方壶胜境”(圆明园),成方外仙客;或在佛国胜境“月地云居”(圆明园)、“四大部洲”(颐和园),大做梦中佛事;或在“参禅处”(留园)“面壁”(怡园)修行,参悟“亦不仁”(留园)法门;或夫妇“枕波双隐”(耦园),眠云卧石(退思园“眠云亭”),与清风明月为伍(拙政园“与谁同坐轩”),扁舟一叶,江海寄余生(“不系舟”、“网师园”等),象庄子般濠梁观鱼、濮水钓鱼(留园“濠濮亭”、北海“濠濮间想”)。

人格美。帝王追求“淡泊宁静”(圆明园),注意“澡身浴德”(圆明园),景仰严子陵之风范如“山高水长”(圆明园),要学习三代有道明君,“山仍太古留,心在羲皇上”(承德山庄“静含太古山房”),选贤任能,君臣和谐,如周代召、成卷阿之游(东宫“卷阿胜境”),常念创业之艰,感到热去凉来(颐和园“无暑清凉”);文人追求人格完善,怀冰握玉(拙政园“玉壶冰”)。

人伦美。娱亲的“豫园”、爱侣的“耦园”、兄弟怡怡的“怡园”,以及“敦宗”、“睦族”、“宜家受福”(狮子林)等。与朋友“诗酒联欢”(耦园“载酒堂”)、聚饮于南雪亭梅花下(怡园“南雪”)等。

朴野美。颐和园如意的“乐农轩”、“豳风桥”、延赏斋、蚕神庙、织染局、水村居等,圆明园的“多稼如云”,一片田园风光;承德山庄有占地58公顷的天然草原、“万树园”,占地440公顷的山区,深山密林,一派天然野趣。私家园林中也有反映田园野趣的题名,如拙政园有“劝耕亭”、“菜花楼”,芦荻、苇叶,棚架、花径,一派田园风光。明祁彪佳的寓山园建有山村“丰庄”、“豳圃”,种有桑树、梨、橘、桃、杏、李等果树。展现了优美的耕乐图。

园林许多门洞砖刻题名,大多是四字分刻两首,或刻在门宕的正反门楣上,也有三字、四字的,文采飞扬,内涵丰富:点景、引景:如“入胜”、“通幽”;点出厅堂方位特色:如“迎旭”(东)、“延爽”(西):“东甾”、“西爽”。抒情写志的:如“可以栖迟”:“岩扉”、“松径”:“缘溪”、“开径”等,大多典故出自古诗文名句,耐人咀嚼玩咏。当然建筑物本身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符合这种取之象外的艺术氛围,诗境和物境相通,才能使审美意境溶为一体,从而获得绵绵无穷的深永意境。

中国寺庙园林匾额,带有题撰者主观认识与情感的题额,也都颇富文学色彩。如四川云阳张飞庙壁匾“江上清风”,刻画了寺庙临江坐落的别致布局,醒人耳目。有的题额巧妙地包容了许多内容,如杭州灵隐寺“灵鹫飞来”匾,兼佛教盛事和寺前飞来峰,言简意赅,催人遐思。其他如“养心若鱼”、“即景遐思”(四川成都武侯祠水榍、爱树山房匾额)、“香国庄严”(云南晋宁盘龙寺)、“风流天下闻”(云南通海秀山武侯祠殿匾)等,或刻画情感,或描写环境,或蕴涵哲理,也足令人回味。

悬挂在厅馆楹柱上的叫楹联。它是随着骈文和律诗成熟起来的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融散文气势与韵文节奏于一炉,浅貌深衷,蓄意深远,既具工整、对仗、平仄、整齐对称的形式美,又具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写景状物的意境美和抒怀吟志的哲理美,是具有民族传统性的一种文学样式。

人文景观的联对,评说历史人物,数语关情,使人感发怀古幽思。如苏州沧浪亭原有清。齐彦槐的一幅对联:

四万青钱,明月清风今有价;

一双白璧,诗人名将古无俦。

出句化用宋。欧阳修《沧浪亭》诗句,咏沧浪胜景及苏舜钦当年买园本事。对句歌颂了先后成为沧浪亭园主的诗人苏舜钦和抗金名将韩世忠。名人名园,相得益彰。

园林中的风景联对,写景状物,可“使游者入其地,揽景而生情文”,成为美育辅导的生动指南。如颐和园南湖岛月波楼对联: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沙。

上联特写云影徘徊的园林竹径,那丛丛幽篁、朵朵行云,幽雅、清朗、静谧。下联则将视线移往楼内:门帘半卷,可纳天地清旷,花影月色嵌入窗框,恰成一幅朦胧清冷的图画。全联写景聚焦在虚景“影”上:竹影、云影、花影、月影,天地之“影”浑融,形象超妙,给人以无尽美感。

写景的对联妙在切景,移他处不得,方称佳构,如网师园“小山丛桂轩”北窗对联:

山势盘陀真是画,

泉流宛委遂成书。

对联悬挂在“小山丛桂轩”北面正中一扇正方形大窗的两侧。窗外假山一角恰如镶嵌在窗上的一幅天然画图:但见山势盘旋曲折,乔木丛生,画意横生。东侧引静石拱微形小桥下有一狭长沟壑,水流蜿蜒远去。“宛委”一词又恰为传说中夏禹得金简玉字之书的山名,寓变化于工稳之中,想象丰富而奇妙。

有的对联紧扣园名内涵,也颇耐咀嚼,如避暑山庄有条对联:

六月无暑,九夏生风;

峰回路转,曲径通幽。

上联扣“避暑”之意:六月徐徐清风,毫无暑热,清爽可人;下联切“山庄”之景:山峰重峦起伏,峰回路转,曲径通幽,花木深邃,一片清凉世界!读之顿觉遍体生凉。

园林对联大量的是古代知识分子揽景抒情之作,可以使今人洞见古人的情感世界;如网师园琴室对联:

山前倚杖看云起,

松下横琴待鹤归。

联语将言志、抒情、状景交融为一,充满佛理禅机,表现出一派高人逸士那种脱离尘世、浮游于万物之表的心境和隐适情调,意境淡远怡美。上联与唐。王维《终南别业》诗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同一韵致;下联则有宋。坡《放鹤亭记》的神采:“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人在大自然中,任意停留观赏那山光、松影、飞鹤、白云,清闲惬意,悠然自得。倚杖、横琴,风神超迈。

有些园主自撰联,或抒情,或叙事,或写景,或写景抒情结合,别有一种人文的美感。坐落在广东梅州市杨桃墩小溪边的“人境庐”是清著名诗人黄遵宪私园,自撰对联一幅,悬于庭:

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

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

上联写园中山水、植物以及自然风月,下联写园内的建筑及远借长江之景色。联语巧用基数字连接,虚实之景相互映衬,“七分明月”、“百步长江”,给人以境域浩淼联广宇的开阔之感,同时感受到主人欣喜自得的心情和开朗的襟怀。

名人名园,对联往往映照出名主人的影子,如南京袁枚的随园,有这样一条对联: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上联用王羲之《兰亭序》中句描写随园园景美色,下联写在这样的园林美景中可以尽情饱揽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全联并未一字实写园景,而是以虚补实;以古人名句相衬、以园主的饱学相映,既突出了名园幽雅宜人的环境,又令人相见著名文人袁枚的风采。

园林中有些对联在技巧上颇下功夫。有采用双关、象声、叠字,或者嵌字、拆字、回文等形式和修辞手法,含蓄又俊逸,既成为一种清新奇巧的文化娱乐,人们又不禁为它的新颖构思和深远意趣所折服。

如怡园石听琴室一幅嵌字联:

素壁写归来,画舫行斋,细雨斜风时候;

瑶琴才听彻,钧天广乐,高山流水知音。

联语为园主顾文彬从辛弃疾词中集出。上联写隐逸之趣,跌宕潇洒;下联以琴为中心,室内主人弹琴,窗外二石听琴,高山流水得知音,且嵌进“听琴”二字。既表达了园主的造景意图,又显得典雅、宛转,韵味澄淡。

上海豫园对联:

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这是一幅回环联,仿杭州西湖花神庙联,顺读、倒读都合韵律,自然流丽。全联用十四对叠字组成,节奏鲜明,如美玉双叩声声入耳,极富音乐感。联文把形、色、声、情集于一体,以状艳冶之景;由于联中语词来自人们熟悉的诗文,这些诗文意境也增加了联语的韵味和涵量。

拙政园荷风四面亭抱柱联:

四壁荷花三面柳,

半潭秋水一房山。

此联出句仿济南大明湖历下亭刘凤诰所撰名联,对句化用唐。李洞《山居喜故人见访》诗名句,有移花接木之妙;巧蕴“一、二、三、四”之数;描绘了四季之景;且切合此亭之景。

著名的温州江心寺联以同音假借的手法,写出了妙趣: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原意是“云朝潮,朝朝潮,朝潮朝散”,“朝”音为“招”;下联原意是“潮常长,常常长,常长常消”,“长”读“涨”。构思精巧奇妙:既切合景观环境,又体现了汉字游戏趣味,且包含着深刻的哲学理趣。

景观园林范文第9篇

中图分类号:TU-0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11-0088-03

1关于园林意境

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化艺术密不可分,通过诗歌、绘画和书法等艺术形式来达到其深远意境,使情与景相统一,意与象相统一,形成意境,故而中国园林有“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之称(图1)。

1.1园林意境的历史渊源

园林意境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晋至唐宋年间,当时的文艺思潮是崇尚自然,出现了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游记。园林创作也发生了转折,从以建筑为主体转向以自然山水为主体:以夸富尚奇为主体转向以文化素养的自然流露为设计园林的指导思想。因而产生了园林意境。

1.2我国传统文化对园林意境的影响

作为中国古代园林的发端,周文王所建的灵台,就是诸侯祭天、天人对话的场所。自汉代以后,儒、道、释三教鼎立,对中国园林意境的创造亦有极大的影响,如道家的崇尚自然和对仙境的追求,儒家的尚礼和森严的等级观念,佛教的色空脱尘,对极乐世界的向往等,尽管各家哲理不尽相同,但都各自按照自己对“天”与“人”的理解,在所经营的园林中进行意境的创造,其共同点都是按照我们民族传统的宇宙模式一“天人合一”的原则进行创造。

1.2.1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儒家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 “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台一的艺术综合体。

1.2.2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儒、佛并称三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哲学上,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以自然为宗,强调无为。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老庄看来,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成,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而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是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于是,在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如颐和园昆明湖一池三山的格局正是道家仙境思想的体现。

1.2.3禅宗思想与中国园林

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禅宗思想融入中国园林的创造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即“青青翠竹,皆是化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了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

2传统园林意境的创造手法

2.1构建一池三岛,向往海岛仙山

海岛仙山虽起源于荒诞不经的方士妄说,但对园林的空间布局来说,却是一种良好的布景形式。一池三山的布置,使平淡空旷的水面产生变化,丰富了水体空间和景观的层次,游赏者立于岛岸,面对碧波,可产生离尘去俗的感觉。因此,尽管神仙传说多虚妄,但蓬岛仙山式的布局却一直受到造园者和园主的厚爱而经久不绝。

2.2摹仿名山胜景,诗化自然风光

移天缩地,兼容并蓄,写仿名山胜景,诗化自然风光,把各地美景纳于一园的集锦式园林,尤以清康熙、乾隆两朝所营建的几处大规模宫苑为典型。如圆明园中的一百多处景观,大多仿自江南,其中有直接摹仿自杭州西湖十景的三潭印月、柳浪闻莺、断桥残雪、平湖秋月、南屏晚钟等景观:有模拟桃花源的武陵春色等等。清漪园的湖面处理是仿杭州西湖堤、岛布置方式,西堤和堤上六桥是直接写仿苏堤:谐趣园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的园中之园:十七孔桥是综合了北京卢沟桥与苏州宝带桥的特点而建造;南湖岛上的涵虚堂(原望蟾阁)是仿武昌黄鹤楼而建:后湖及两岸临河街市则完全摹仿苏州的河街市肆。不过,这里的摹仿已不是简单的抄袭,用乾隆的话来说乃是“略师其意,不舍己之所长”,贵在神似而不拘泥於形似的艺术再创造。

2.3借鉴文化典故,引用神话传说

中国古典园林与民族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许多园林意境直接取材于文化典故或神话传说。在中国传统园林的所有以小动物为主题的景致中,鱼的地位最为突出。杭州西湖有花港观鱼:无锡寄畅园有知鱼槛:上海豫园有鱼乐榭;北京颐和园有知鱼桥、鱼藻轩……,观鱼成了园林临水静观细赏不可或缺的景致。这些关于鱼的景观均出自《庄子・秋水篇》:“庄子与惠子游於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之典故。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神话题材,如牛郎织女等,不少也是园林的主题。

2.4强调比德思想,突出人化景物

长期以来,文人士大夫之间形成了一种评价标准:石令人古,山令人静,水令人远,泉令人清:竹直而心虚,松苍劲刚健,梅花凌寒开放。松、竹、梅都具有历严寒而不凋,傲风霜斗雨雪的优秀品格,被称为“岁寒三友”,是花木中高士。

中国古典园林中,自然景物经过拟人化而赋予某种品格特征之后,不再是孤立的客观物体,而是人们托物寄兴、借景抒情的审美对象,情景交融,意境融合,主客观之间形成相互感应交流的关系,深化了园林意境,强化了艺术感染力。

2.5运用优秀诗文,追求诗情画意

中国古典园林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同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园林讲诗意,诗文描绘风景,它们互相借鉴,相得益彰。可以说,离开了诗文,也就没有我国灿烂的园林文化。我国古代造园大师一般都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他们构思园林,往往先用简练的诗句来立意,定出各景区的主题,然后根据诗意绘制草图,在建造过程中则反复体味意境,推敲山水、亭台、花木的位置,使景致最大限度地表现出诗意。园林

大体建成之后,还要进行最后加工,在主要建筑物和山石景点上题名点景,实际上就是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对园景进行画龙点睛式的勾勒,这是一道十分重要的艺术步骤。

3中国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方向

由于受现实环境、材料来源、匠师的训练及社会背景等种种限制,使我们建造一座具有传统风味的中国园林,已非易事,也不现实。

现代园林在解决使用功能(例如为人们漫步、坐憩、晒太阳、遮荫、聊天等)交通流线的同时,还着重考虑人们交往与使用中的心理与行为要求。因此,不再拘泥于明显的传统园林形式与风格,也不再刻意追求繁琐的装饰,而更加提倡设计平面布置与空间组织的自由和简洁。

3.1强调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西方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强调满足功能使用要求,以较少的设计元素,相对简洁的组合规律,追求平面布局的构成感和视觉冲击力。这一理念深刻影响着现代园林的创作。

在快节奏生活和快速文化消费的影响下,城市民众将园林作为审美对象时,要求它简洁、容易识别并影响深刻。现代感的构图形式和构图规律,体现出民众审美的时代化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园林创作不再局限于特定的范围和相对独立的空间,而是与建筑、与城市完全融合。传统庭院常远借山廓村落,近借烟树画桥等自然人文景观。但随着城市生活图景的改变,现代园林借用的更多是现代建筑、城市景观,这就要求现代园林必须在形式上与现代环境协调。

3.2注重场所感与归属感

场所感和归属感与传统园林意境从一定程度上说,三者是紧密联系的。传统园林传达了主人的心理,让游客在此体验到当时主人的心情,与环境引起共鸣。现代园林的归属感和场所感就是要给使用者一种心灵的归属,在环境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生活中想要的归宿,这与传统园林的意境是相融合的。

园林设计或者说景观设计是为人服务,“规划和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创造一个有形的工艺品,而是创造一个能满足人类行为的环境。”现代园林设计正是从理解普通人认知他们周围环境的方法出发,使园林设计走入普通人的生活、满足普通人的需求。在中国,园林景观是人们心中真正想要的生活场所。日本景观设计师栅野俊明认为,“景观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场所,是心灵的栖息地”。这一点在北京奥体森林公园和中心区的环境设计中有充分的体现,公园中水和植物的和谐交融,令你静静地沉浸于对空间意义的冥想之中,层层叠叠的树枝以及一组组的石头进一步预示着空间的无尽延伸。这一切自然与人工的交融,是自然的提炼和升华,自然的形与象,似是而非,但却激起了人的思考联想,表达了人对于景物的深刻感悟,加上中国人独有的文化情结,整个场所穿透着中国独有的精神和气质,提炼了自然景观。创造了自然的境界。

3.3体现生态设计理念

中国以漫长的封建历史和农业立国著称于世。作为中华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加上宜农的自然环境,使祖先对自然的崇拜带有浓厚的感恩色彩。这种对农业感恩性的泛自然崇拜,经过漫长的历史而积淀为民族的文化合理结构,在哲学上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观念是古人对大自然怀有的强烈感情,反映了人民迎合大自然的传统生存方式和精神境界,注重天地万物间的相互关系对人的显示作用,以及它们各自表现出的自然属性对人类精神的启示。崇敬天就是崇敬大自然和它对生命的滋养,获取天地生机来追求自身的繁茂,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中国传统园林追求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目的就是营造一种与天、地对话的意境。

随着越来越大范围的地球环境污染侵袭人类,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深唐山和汶川大地震,留给人们一个课题:在复兴计划中如何设计创造一个安心、安全、合理的人居环境,并结合科学技术手段指导创作。这是国民整体对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意识的全面提高,居住生活环境从一定程度上说包含了现代园林。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注重体现“人与自然共存”的概念并不仅仅只局限于对视觉形象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包括用身体去感受自然界中的一切,这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常用的理念,用中国人的语言表述就是“与自然对话”,实现“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例如奥体森林公园旨在通过建立生态绿洲,人工模拟森林景观等手法来体现“天人合一”的意境。

3.4精神性与民族性

园林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观念思想的综合表象,是社会文化的外在载体,也是文化的映射。中国传统园林中所包含的古代文明,是具有生命的文化遗产。现代园林也包含了现代社会的信息。例如北京奥体森林公园和中心区的环境设计,目的就是要向世人传达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让游客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一个空间序列来表达动感、能量、欢庆,体现奥林匹克精神。

3.5科技与艺术的运用

现代园林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大胆革新,对于高科技产品和技艺的运用在中国现代园林中不但随处可见,而且往往在不经意中开辟、引领新的领域和方向。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的生态停车场就是很好的佐证。这样的尝试是21世纪风景园林设计的前沿所在,预示了在“生物应用技术”的重要地位,将这种技术运用到空间设计中。这样的空间会引导市民产生一种自我参与的共鸣。

4结语

毋庸置疑,现代景观设计不仅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也延续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神韵,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文化底蕴。传统的哲学思想在今天仍然影响着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草率地对待传统园林艺术就会使我们的设计失去灵魂,失去根。虽然古典园林已无法满足现代景观面向大众的需求,但是它对意境的表达手法却是现代景观设计应该继承的。对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来说,借鉴其中经典的表达手法,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发展景观设计艺术的必然环节。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景观设计的哲学思想及设计理论和方法。将有助于我们设计出既具有古典意境美,又符合现代品位的优秀景观。当然,对传统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的表层结构,而应该通过直观到感悟、具象到意象、表征到隐喻的过程,从深层结构来表达对传统、地域、民族的认识,从而建构新的景观和环境,推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每一个民族和地域都蕴涵着巨大的文化资源,中国传统园林中的立意构思、掇山理水、亭台楼阁、移花栽木、题名点景、诗情画意等都将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取之不竭的创作灵感。园林设计的传统与革新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朝着革新的道路前进,传统的造园艺术才能发扬光大,才能在世界丰富的景观文化中占有~席之地。在中国加入WTO后,更多境外知名景观设计机构在中国沿海登陆,触角迅速伸向中国内地,抢占市场。他们带来了国际化、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和手法,也造成了我们本土文化立场和经验的缺失。

参考文献:

[1]陈从周,苏州园林,上海:同济大学教材科出版社,1956

[2]陈植,园冶注释,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3]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4]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孙筱祥,生境,画境意境――文人写意山水园林的艺术境界及其手法,中国园林概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7]童高,童高文集:江南园林志,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8]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9]章俊华编著日本景观设计师佐佐木藁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0]章俊华编著日本景观设计师栅野俊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1]陈尔鹤赵慎,中国文人园意境意匠的商榷,中国园林,2002,3

[12]华海镜金荷仙陈海萍,园林中的虚景,中国园林,2003,11

[13]任梦非,现代环境设计浅谈,中国园林,2004,3

[14]童庆炳,“意境”说六种及其申说,东疆学刊,2002,3

[15]檀馨,元土城遗址公园的设计,中国园林,2003,11

[16]吴祥艳,古今园林差异性比较,中国园林,1999,6

[17]吴隽宇肖艺,从中国传统文化观看中国园林,中国园林,2001 3

[18]张振,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中国园林,2003,8

景观园林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园林空间;景观;园林植物;营造作用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8-0136-01

园林植物是园林空间景观设计的一大重要要素,它的应用能让园林空间变得更加美观,景观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从园林空间的构成来看,山、水、建筑和植物是四大基本构成部分,缺一不可,植物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美观和绿化,既能提升园林的环境效益,又能优化其社会效益,促进园林建设事业长足发展。为此在园林空间景观营造中,一定要合理应用园林植物,坚持营造原则,切实确保园林空间景观设计的合理、高效性。下面对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景观设计与营造中起到的作用,以及正确、合理的营造手法作详细论述。

1.园林空间及其构成要素

所谓园林空间,实际指具备了山、水、建筑和植物四大基本构成要素的空间组合结构,具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等特点。从园林空间的定义上分析,其实质其实是一种环境布局,亦或是人类对环境的一种设计形式。

园林空间的构成要素很多,除了山、水、建筑、植物四大基本要素之外,还包括其他装饰物。以园林植物空间为例,设计者在设计园林绿地时,主要以乔木做设计要素,其围合程度由乔木高度决定。园林绿地空间设计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主要体现在气候季节上。园林空间景观设计按照植物外部形态对其进行分类,主要可分为灌木、藤本、竹类、花卉、草皮等六类。为了进一步优化园林植物空间设计效果,提升园林美观价值,正式设计时,设计者要准确把握好基面、垂直分隔面、覆盖面、时间四大维度,以此确保园林植物空间景观的美观性。

2.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景观营造中的作用

如前言所说,园林植物是园林空间景观构成要素之一,对园林空间景观起重要的营造作用。比如中国古代的古典园林,设计者在设计时不仅十分重视要素配置,还重视空间组合,体现出了错综复杂之美。又如中国现代园林,空间营造尤为注重技巧,设计者娴熟的应用技巧变化将现代园林韵味加深,杜绝了园林设计的平淡无奇。总的来说,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景观营造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可丰富园林景观,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性

园林植物不仅形体多变,还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所以在园林构景中,设计者都会应用园林植物来辅助其他构景要素,达到构景完善的目的。如:植物与地形结合,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或者加深地形带来的空间感;与岛屿、堤岸设计相结合,可突出水面层次,强调色彩;与建筑相结合,可尽量软化建筑轮廓,改善建筑具有的突兀的空间感。

2.2可协调园林景观环境

除了可被当做园林空间景观营造物使用之外,园林植物还承担着园林空间协调的重任。随着绿化园林的推出,绿色逐渐成为现代园林的基本色。从色彩心理学分析,绿色虽然能让人心情愉悦、舒畅,但过多的、杂乱无章的绿色则会获得反效果。所以在园林景观营造中,设计者不能一味的、毫无章法的应用绿色植物,而是要重视植物材料、大小、形态的选择,尽量满足园林空间设计的协调性要求。

2.3可满足园林构图要求

园林植物的应用可充分满足园林空间景观设计的各种不同构图要求。比如自然山水构图宜采用三五成丛式结构,协调规整环境宜采用成行成排式设计方式。花坛、花丛等植物适合在开朗空间里使用,这样更能烘托出园林的风景气息。

3.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景观营造中的应用

综合以上内容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得知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景观营造中占有地位,能有效提高园林景观的审美价值。下面,笔者结合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对景观设计中遇到的以植物为主的空间景观设计方式作详细分析。

3.1开敞空间营造

开敞空间具有视线一览无余,无私密性特点,对于该类空间的营造,设计者在应用植物这一设计要素时,要尽量选择低矮型植物,因为低矮植物具有伏低特点,不会阻碍人的视线,并且能高度体现出园林空间的明快、开朗感。开敞空间频繁使用的低矮植物有:草坪、斑斓小花卉、矮小灌木丛等等。

3.2封闭空间营造

园林景观设计中,封闭空间营造要注重植物的高度与密度控制。封闭空间具有的特点私密性、屏蔽性。人的视线所及之处并不多,因为周围植物、建筑等会将视线围合、遮蔽。一般情况下,封闭空间营造多采用高大植物,如雪松、海桐等。

3.3覆盖空间营造

所谓覆盖空间,实际指由高大、浓密型遮阴乔木构成的顶面围合空间,具有较好的通透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带给人们安全感、归属感。该类空间的营造要重视植物或数木树冠的厚度,其厚度不同,所营造出来的空间通透感便不同。

3.4重视植物的毒害性

要提及的是,尽管大多数植物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之后,都能为人们带来视觉与精神上的享受,并配合周围构景要素,营造出或安静、或明朗的感觉,但个别植物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园林设计者必须正确掌握各种植物的不同特点,避免毒害植物误用。比如在应用观赏植物时,可大量使用乡土树种,这样既能保证健康,又能促进乡土树种声场发育,快速形成园林植物景观。

4.结语

总而言之,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的一部分,也是园林景观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在园林景观营造与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鉴于园林植物的重要性,笔者建议园林工作者在空间景观设计中严格做好植物应用管理,综合考虑植物花期、习性、体形、体量等多个因素,切实做好园林植物设计,以此挖掘出园林植物的更多空间造型,以及更多可塑性。

参考文献

[1]德嘉.园林植物景观配置 按传统造园手法取裁植物景境(上)[J].园林,2012(02).

[2]蔡景伟.园林植物与滨水景观要素的空间营造研究[J].现代园艺,2012(08).

[3]秦小苏.达州市城区园林植物的配置与景观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

上一篇:小区景观范文 下一篇:地质勘探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