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27 17:15:05

西方经济学总结

西方经济学总结篇1

关键词:经济学;研究方法;方法论;经济规律

一、引言

近代来,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笼罩了全球并且直到今天这种体系仍未发生根本改变。在此背景下,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一直在经济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些方法主要包括古典经济学方法论、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凯恩斯经济学方法论、新古典综合派方法论等等。但西方经济学的典型研究方法也有典型的缺陷,即该种研究方法仅能发现经济现实中的局部的规律,并不能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经济现象的整体性、规律性认识,只能解释部分经济现象,不能预测经济的未来走势,即存在着理论无法指导实践的困局。因此,当前的经济学是一门非常尴尬的学科,主要体现在:既有的经济学很难为人们的经济实践提供指导,反而令经济实践在一次又一次危机中挣扎。

二、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特点及优缺点

任何事物,都有其优缺点。如果研究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进程,就会发现它们突出的、共同的特点。

1、古典经济学方法论

亚当•斯密创立经验主义分析法,之后萨伊总结了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并提出了萨伊定律,从供给的视角研究经济问题———供给决定需求。大卫•李嘉图主张使用抽象演绎法来进行研究。约翰•穆勒提出假设演绎分析法,是古典经济学方法集大成者。穆勒不仅维护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市场经济原理,而且吸收大卫•李嘉图等主要学派的理论成果,提出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门格尔认为归纳法是科学理论方法,从观察分析总结出来的规律是科学的。古典经济学受数学方法所限,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大多根据观察、经验、直觉进行分析,以总体分析为主。凯恩斯认为,古典经济学所提出的假设很难满足,因此,古典经济学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有限。

2、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

马歇尔以完全竞争作为前提,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使用边际分析方法研究单个消费者、厂商、要素所有者行为。马歇尔将机械力学的均衡原理引入经济学,用力学中的均衡概念、增量概念来分析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均衡及价格,并提出了局部均衡分析法,将静态均衡分析框架加入时间因素来分析长短期不同的供求状况。以马歇尔与瓦尔拉斯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他们假设存在完全竞争、充分就业为条件,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分析价格,进而分析资源配置效率。新古典经济学家使用数学模型分析经济行为,运用边际分析法,以微观个量分析为主。但个量分析难以考虑宏观经济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而且外部因素常常被忽视,此种方法只看树木不看森林。1929年发生的经济大萧条与工人运动预示了传统经济学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3、凯恩斯经济学方法论

凯恩斯创建宏观经济学分析体系、使用总量分析法分析宏观经济问题,弥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缺陷,实现了西方经济学分析由微观到宏观的进步。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了危机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指出由于资本主义市场不能解决失业问题,所以应通过国家干预来避免失业和经济周期波动问题。此种方法只看森林不看树木,忽视了个体对总量的影响。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的流行使西方经济学出现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割裂。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与石油危机暴露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缺陷。

4、新古典综合派方法论

新古典综合派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萨缪尔森主张将研究个量的微观经济学与总量的宏观经济学相结合研究,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分析问题,提出由参数和变量联立的方程组构成一般均衡分析体系,把微观静态分析和宏观静态分析加以综合。萨缪尔森认为,失业与通胀不能同时存在。他们认为,在失业条件下,政府增加预算赤字,扩大有效需求,增加就业岗位。在通货膨胀时,政府减少预算支出,降低有效需求,消除通胀。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将自己的理论体系视为现代主流经济学。但20世纪70年代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导致失业与通胀并存,给以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派沉重打击。

三、西方经济学的局限性

在中国,当前经济学家们所提出的主张主要沿袭西方经济学,可以说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只是在如何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问题上存在着分歧,并没有人跳出西方经济学之外来寻找一条研究经济的路径。西方经济学由于其研究思路的局限性,难以指导实践。西方经济学采取的基础性研究办法是:把综合的经济实践分解开,从一个简单因素入手;把复杂的经济实践简单化,只研究其中的某些可以确定其所能产生的影响的因素;把动态的经济实践静态化,再将现实中其他诸多可能对所欲研究的经济因素产生干扰的因素排除掉之后,也就相当于把本有可能与所欲研究的因素发生互动关系的因素排除了,由此所欲研究的因素就不再处在实践中的那种无时无刻都在活动的状态之中,而是处在静止的状态之中了。人们一般会认为,只有搞清楚了静态状态下的简单的经济关系,才能研究动态下的复杂的经济关系。由于经济实践是复杂的、动态的,所以西方经济学即使研究清楚了某一(或某些)经济因素所能造成的影响,也难以说明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发生相互作用后会引发何种结果,更难以对经济活动中的成千上万的因素所能产生的综合作用进行预测。也就是说,西方经济学可以掌握复杂的经济中的一部分真相,但难以掌握经济的全部真相。由于某一、某些经济因素并不能决定经济的总体走势,目前经济学家们凭借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无法预测经济走势。本文认为,经济学存在的意义是指导经济实践,而指导经济实践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对经济走势作出预测。

四、西方经济学中国化问题

西方经济学有值得借鉴之处,但如果忽略我国的基本国情,使用生搬硬套的方式嫁接过来,其后果不堪设想。西方经济学是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总结出来的经验,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此我们必须认真考虑。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软件较为落后,这些软件包括法律规范、公司治理水平、行业规范、群众法律意识等等。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依靠经济活动当事人之间缔结的契约来进行,而契约缔结和履行要有完备的监管体制以及法律规范为之保驾护航。同时,行业规范与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也可以作为有效的补充。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西方经济学发生的范围和程度受到影响,个人经济行为的轻微变动加在一起便会对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而同时市场机制只能通过供求机制来解决轻微的经济波动,巨大的冲击使得市场毫无抵抗能力。例如“十一”小长假期间,我国旅游人数的猛增,会使交通运输业受到巨大的冲击,因此,我国需运用行政的手段统筹规划假日交通运输,才能化解潜在的危机。而在西方社会,由于人口较少,市场会自动的调节供求关系。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会使得价格机制发生扭曲。价值规律按照社会的需求来调节资源的分配比例,使得市场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顺利进行。因此,市场机制的运行效率取决于能否对价格作出快速的反应,而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和通讯设备又是快速传播价格信号的载体。由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而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基础设施、交通设施与通讯设施会有很大的差异,这些硬件差异会导致市场经济发生作用的程度和范围发生变化。

五、结语

研究经济学不能仅采用上述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而要有其它的方法,即从整体上、宏观上、模糊地、历史地观察经济运行轨迹并抽象出经济规律,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并指导实践。现阶段的西方经济学很容易让人理解为现代化的、先进的思想体系,其实际的理论确实成熟于一两百年之前,而微积分应用于经济学中是出现在1838年的古诺的著作中,稍晚于微观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学中心思想仍然是萨伊定律。供给与需求分析法在1937年已经出现,因此,西方学者认可的理论只不过是同一个研究领域成员所认可的共识,我们不能盲目的信任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2007年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已经暴露了现有西方经济主流学存在的重大缺陷,在危机发生之前,西方经济学仍然坚持“经济人”和“完美市场”这两个基本假设。将经济学视为数学的一部分,缺乏对经济的整体性的思考,完全忽略了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学习西方经济学并不是对一套现成的经济理论完全的接受,而是学习怎样免遭经济学家的欺骗。因此,将西方经济学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在一起,从整体上、宏观上、模糊地、历史地观察经济运行轨迹并总结出经济规律,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并指导实践,是助力中国经济发展的科学之道。

参考文献

[1]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著),赵荣潜等译: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上)[M].商务印书馆,1991.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南海出版公司,2010.

[3]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M].复旦大学,1998.

西方经济学总结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指标体系;综合评估

中图分类号:F12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3-0094-05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巨大进步。但是,由于沿袭传统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使得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的,是不经济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矛盾日益显现。近年来我国出现的能源短缺、资源进口数量扩大、原材料价格上涨剧烈等情况都说明,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1]。为了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这一矛盾和问题,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四位一体”的现展体系[2]。在这种新发展观模式下,加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研究,破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难题,探寻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对其“十五”时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情况进行了综合测评研究,并提出加速实现陕西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具备的基础条件及相应对策,以期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决策支持和信息依据。

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

2.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

经济增长方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各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或简单地说,是经济增长来源的结构类型[3]。实际上是一种要素变化状况,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和质量改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通常把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把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改善效益的方式,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就是要将经济增长方式从以粗放型为主,向集约型为主转变。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从传统的模式向新模式转变,即经济发展不仅限于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追求实现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和文明化。面对这种形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要适应这种新发展模式的要求,赋予经济增长方式更丰富的内涵。即经济增长不仅要重视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应是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作用更加突显,自主创新潜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资源利用水平更高,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生态环境更加改善。

2.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是有效评价的基础与关键,它必须能够良好地反映评价对象的主要因素,这样才能发挥评价应有的作用。为了科学地评价陕西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状况,依据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客观性的原则,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构建以下评价指标体系[4][5][6][7][8](见图1)。

图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状况的量化综合评估

上述七大类25个单项指标组成的评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能比较全面、科学地反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但由于每一指标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设置的,各指标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方向不完全相同,且量纲不一,无法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总体情况作出综合判断。因而,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综合。在此选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即综合评分法,其函数表达为:

Y=Σmi=1(Σnj=1XjZj×Rj)×Wi

式中: Y―总得分,Xj―单项指标实际值,Zj―单项指标目标值

Ri―单项指标在该层次下的权重,Wi―子系统权重

对于逆单项指标(即指标取值越小越好的指标),可用下面公式计算:

Y=Σmi=1(Σnj=1ZjXj×Rj)×Wi

子系统的权重及各单项指标在子系统中的权重Rj根据其在整个评价体系及各层次中的重要程度,采用专家调查法确定。各单项指标目标值的确定,参照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我国平均水平、国内先进省份水平、并结合陕西省实际情况加以确定。

为了从动态的角度反映陕西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程度及进程,在此选取十五时期各年作为评估年份,综合评估结果见表1。同时,为了便于比较分析,本文对全国同时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程度也进行了综合评估,综合评估值见表2。

从综合评估结果可以看出:

(1)“十五”时期陕西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综合评估分值一直稳定在64%左右,其变化与全国类似,先下降后上升,各年份评估分值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总体趋势与全国相反,呈下降趋势。综合评估分值从2001年的65.40%下降到2005年的63.42%,下降了1.98个百分点,而全国综合评估分值则从2001年的62.44%上升到2005年的63.20%,上升了0.76个百分点,至2005年全国综合评估分值已与陕西相当。这主要是因陕西技术进步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评估分值下降所致。

(2)各类指标及各单项指标评估分值虽然随着经济的波动而波动,但大部分指标评估分值随时间推移均有所提高。经济增长规模指标和资源利用指标评估值呈现上升趋势,经济结构指标,经济效益指标以及生态效益指标的评估值比较平稳,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而技术进步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评估分值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这进一步说明陕西省经济增长过于注重数量的增长,而忽视质量的增长,经济增长的粗放特征仍然很明显。(3)

经济增长规模指标评估分值逐年增加,但始终低于全国水平。从具体指标看,人均GDP增长率从2002年起就已经达到目标值。但由于陕西属于西部地区,经济比较落后,经济总量偏小,GDP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所以GDP增长速度虽然高于全国,但经济规模却大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资源利用水平指标评估分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至2005年评估分值已超过全国2.7个百分点,说明陕西资源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但陕西资源利用水平仍然很低,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十分巨大。如陕西2005年工业物质消耗率为61.10%,远高于东部城市上海(29%),陕西2005年能源消耗强度为1.47,上海为0.88。所以陕西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的任务依然艰巨。(5)

经济效益指标评估分值没有明显的增长,始终在20%上下波动,且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估值最低的一类指标。说明陕西省经济增长中资金、劳动利用水平不高,产出效率低,经济发展中技术、信息和知识的含量不高,经济的集约型特征不强。目前发达国家已相继进入“后工业化社会”, 在此国际环境下,低技术含量、低科技含量的产品利润必然不断下降。因此如何提高资金、劳动的利用率,产出率及投资效果,是企业、政府和学者都应当认真研究的问题。(6)

技术进步指标评估值呈现先升后降的特征,但始终高于全国水平。从具体指标看,技术改造投资比重先降后升,但变化不大。R&D支出占GDP的比重始终保持在2.6%左右,虽远高于全国水平,但由于陕西经济规模小,R&D支出的绝对额并不大,且大部分支出用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企业R&D支出不足,这不利于科学转化为技术,技术转化为产品。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2004年又有所下滑,这与国家限制高新区扩张有关。为了适应这一政策,陕西省应该致力于提高现有高新区的质量,使其真正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7)

经济结构指标评估值较高(各年份均在81%左右),且比较稳定,但评估分值始终低于全国水平且经济结构优化速度慢于全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除2002年略高于全国水平外,其余年份均低于全国水平。工业行业趋同度自2001年起就已经达到目标值,但是从实际值看,工业趋同度仍然有上升的趋势。工业趋同度高,则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地区资源优势难以发挥,造成资源的浪费,是一种不合理的产业布局。从(表2)可以看出,全国的工业趋同度是不断下降的。以上两个指标的变化,既与陕西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有关,也与陕西属于资源大省,西部大开发后,资源开采行业受到国家产业政策扶持而得到快速发展有关。陕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合理规划,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进出口方面,由于陕西地处内陆地区,外贸方面始终处于落后地位。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一直低于全国水平。2005年陕西省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为6.95%,远远低于全国水平(33.95%)。出口的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也低于全国同期水平。因此,陕西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努力发展对外贸易,同时要提高外贸质量,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防止资源和资金的过度外流。

陕西省大型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较高,2001年已接近目标值,此后年份虽有下降,但各年仍大幅度高于全国水平。从工业本身的特点来看,大型工业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发展规模经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应该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8)

社会效益指标评估分值与全国类似呈下降态势。从每项指标分析,失业率、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两项指标的评估值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居民收入增长系数(除2001年外)始终低于1,说明居民从经济增长中得到的效益并没有随经济的增长而同步增长。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非GDP数值的增加。为了经济的长远发展暂时牺牲短期利益是可以的,但是如果经济增长的社会效益始终不能提高,就说明经济增长偏离了其最终目标,此时政府应采取措施加以纠正。(9)生态效益指标评估值始终稳定在73%左右,且大幅度领先于全国水平。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评估值自2004年起达到目标值,说明政府在治理污水排放方面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森林覆盖率,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以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评估值均呈逐年增长态势,这是政府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结果,也是技术进步的必然。但是森林覆盖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始终低于目标值,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大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废气排放量和人均SO2排放量逐年增加。可见,生态效益指标仍然是陕西省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努力提高的部分。

总体而言,陕西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综合评估分值比较低,距离目标的实现差距较大,且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至2005年,综合评估分值已略低于全国水平。按照刘淑茹“The Evaluating Index System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Changing Way of Economic Increase in Our Country, , 2004.8”[12]中划分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评判标准,“十五”时期末,陕西省经济增长方式处于中度粗放增长阶段的后期阶段,经济增长的粗放程度仍较高。目前的目标应是稳步推进经济增长由中度粗放增长阶段的后期阶段向较高集约增长阶段的初级阶段过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任重而道远。

4.陕西加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具备的基础条件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国情、陕西省的省情及新的发展观的要求,我们认为陕西省应具备以下基础条件:

4.1 树立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科学技术观

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都依赖或取决于科技进步。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的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美国政府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要的地位,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由正副总统任正副主任,以加强国家对科技的领导作用。根据经济学家的测算,二战后的50年中,美国生产率增长的1/3应归功于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日本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也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1959~1979年,日本从西方其他发达国家引进技术33 854项,居世界第一位[13][14]。因而要实现陕西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观念,以科学技术为先导,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及增长方式的转变。

4.2 具有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多层次教育体系及职业培训机制

美国和日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之一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是伴随着技术含量的提高而实现的,而技术含量的提高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作保证。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即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的得多。从美国和日本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和该比重提高的速度看,这两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14],这是使这两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条重要措施。陕西省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政府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多层次教育体系及职业培训机制,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4.3 能够积极促进结构调整,适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发达国家普遍走过的一条经济发展道路就是从粗放型经济到集约型经济。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我国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改造高能耗的传统产业;提升第二产业的技术含量,提高其劳动生产率;以促进投资结构的演进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4 政府具备较强的驾驭经济的能力,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能够进行适度干预

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一定的发展阶段上,何种经济增长方式占主导地位,应主要由市场的力量来决定。美国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从1776年独立到20世纪50年代初基本实现经济集约化,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发展道路。而实行国家干预的日本,只耗费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200年所走的路程。日本战后从产业合理化入手,在政府的干预下,通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经济集约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因此,政府对经济的有效干预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十分必要的。

4.5 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粗放式的外延扩张,以“高投入、高消费、高排放、低效益、难循环”为特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虽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却造成矿产资源和能源日趋短缺,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后果。据统计,2003 年,我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 30%,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实现GDP 却仅占世界的4%,并使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陕西省在石油和煤炭等能源开发上也经历了同样过程,付出了沉重代价[15][16]。因而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4.6 依据经济发展的进程科学选择经济增长方式的能力

综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不是由人的主观意愿决定的,而是由经济发展的进程所支配,跨越客观发展阶段而人为地进入某种经济增长方式对一国经济发展进程而言,未必是最优的,甚至效果会适得其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立刻全面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过渡到低投入、高效率的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在现阶段我国选择集约化投入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继续扩大要素投入,更具有客观现实性。当然,在投入时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高要素投入的效率和要素组合的优化程度,逐渐提高经济的集约化程度,为经济增长方式向低投入、高效率型转化创造必要的基础和条件。陕西省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更应根据各地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灵活把握,适时推进。

4.7 具备良好的经济体制环境和完善的市场机制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定要有相应的市场体系。市场是市场经济活动的舞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资源进行市场配置的空间和环境。市场状况如何,市场体系是否完善,市场机制是否健全,决定着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这是西方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成功转变的经验,也是苏联东欧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失败教训之总结。

以上基础条件,陕西省已基本具备,这将有利于陕西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5.结语

以上分析表明,“十五”时期陕西省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程度仍然很高。因此,政府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仍很艰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成功转变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这些基础条件陕西省已基本具备。陕西省政府应在此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时、适度采取各种对策与措施,以促进陕西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加速转变。如: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17];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制度创新,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以实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贸易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用高科技及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和传统产业,提高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投入和能源消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依靠技术进步,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及地区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18][19];着力发展产出高、能耗低、污染小的现代服务业,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发展及新兴行业的发展;转变消费模式,倡导适度、环保、节约资源的绿色消费;加强经济管理,建立能源、资源消耗审核制度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资源环境的法律法规等[20]。基金项目:陕西省人文社科基金项目(06D003Z)

参考文献:

[1] 孟耀.我国经济增长中资源约束及化解思路[J].当代经济研究,2007,(6):31-34.

[2] 常修泽.中国新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理论参考,2004,(6):13-16.

[3] 郭金龙.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2-4.

[4] 刘淑茹.陕西省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估研究[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

[5] 朱振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研究[M].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109-123.

[6] 李玉辉.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7,(3):124-127.

[7] 徐映梅,丁俊君.宏观经济运行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方法[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4):3-8.

[8] 胡宗义,李 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1):37-40.[9] 陕西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06.

[10]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06.

[11] 刘洪.国际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3,38,41,82,529-530.

[12] LIU Shuru the Evaluating Index System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Changing Way of Economic Increase in Our Country, , 2004,(8):1457-1459.

[13] 阎坤,于树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靠什么[M].中国财经报,2007-06-21.

[14] 景跃军.美国、日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较及启示[M]. 人口学刊, 2004,(2):11-12.

[15] 刘轶.陕西省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思考[J].陕西省行政学院 陕西省经济管理部学院学报,2006,(1):51-54.

[16] 赵 波,严立冬.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经济体制改革,2007,(7):173-176;2007,(9):16-17.

[17] 宋桂霞,刘春艳.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问题透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6,(3):13-17.

[18] 冯飞.资源约束加强条件下的经济持续发展道路[J].中国发展观察,2007,(04):29-31.

[19] 吴敬琏.经济增长模式与技术进步[J]. 中国科技产业,2006,(1).

西方经济学总结篇3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教学方法 改革 内容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G :113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Western Economics

Li Xiaomei(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Dalian 116052 China)

Abstract: The Western Economics is specialized basic courses of economic management,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good and bad. The course of Western economics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classroom instruction, to be student- oriented theory with practice,give full play to the initiative of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Key words:Western Economics Teaching methods R eform Content Necessity

两百多年前,《西方经济学》课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和发展,在西方国家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有必要了解西方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情况,同时借鉴西方国家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和教训,《西方经济学》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我们有必要深入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西方经济学》课程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是进一步学习经济管理类专业后续课程的基础。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报关与国际货运、管理学等专业均属于经济管理类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作为上述各专业的基础课开设。然而,在大部分高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授课中,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依托一本教材,以课堂教授为主,学生参与课堂远远不够。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存在三个弊端:一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过多。教学地位以教师为主,教师讲的过多,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过少,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谈不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教学质量不高,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二是以课堂为中心,与现实社会脱节。教师偏重于理论知识点的讲解和说明,缺乏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学生学习了很多理论问题但无法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更无法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以考试为中心,忽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的目标导向型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满足于书本内容的学习,使得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为了考试通过而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为此,如何教授好这门课程,使学生在掌握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经济学教学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兴趣引导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方经济学》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研究方法多样,逻辑性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教学。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既有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又有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既有宏观经济的整体分析,又有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研究;既有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和教训,又有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总结;研究方法上既有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又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还有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这样庞大的内容体系和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对《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课程,数学分析方法在经济学课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是《西方经济学》课程有别于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经济学中数学的运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运用数学公式来推导、论证经济理论,在辅助其他教学方法的情况下,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难度不大。二是编制数学模型,计算、验证经济学理论或进行经济预测,学生普遍难以理解和掌握。这种定量分析虽然能使经济学更能应用于实际,使分析结果更加科学,但在学生数学基础普遍偏差的情况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的数学分析方法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上层建筑,西方经济学企图为其经济基础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在意识形态上,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加强对该制度永恒存在的信念;第二,总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并把经验提升为理论,以便改善其运行,甚至在必要时为拯救其存在提供政策建议。因此,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又是资本主义的经验总结。如何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内容

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重要途径。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重要环节。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授课中,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依托一本教材,以课堂教授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必须加以改革。

(一)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过多的现状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缺乏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学习。能否学好西方经济学,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很大关系。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非常熟悉且敏感的课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大家各抒己见,在辩论中明白是非曲直,使学生了解一些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不仅有利于他们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研究、借鉴西方的一些有益的做法。

(二)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与社会脱节的现状

教师偏重于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引导学生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导致学生不能将所学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很多问题的结论要求学生必须牢牢掌握,但如果不讲方法,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大量实例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例如,在讲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时,需要学生记住: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动;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呈反方向变化。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知识点,可以通过引用大量的富有弹性和缺乏弹性的商品例子,通过对这些商品价格改变后总收益变化的分析,加上几何模型作图说明问题,实例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使学生熟练掌握价格弹性和总收益的关系。

(三)改变以考试为中心,忽略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的现状

这种以教师“教”替代学生“学”的“单向式”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满足于记忆授课内容,使得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为了考试而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也就无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有的学生考核方式下,学习成绩的好坏占很大的比重,很多学生将通过学校的考试作为唯一的学习目标,也有很多老师将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这就脱离了教育的根本。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不在于教会了学生多少个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而是在于教会学生对经济现象的深入认识和了解,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没有学习能力的提高,单纯是知识点的熟练记忆,对学生而言没有太多的实际价值,对老师而言是教育的失败。

三、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财经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前提和基础。随着《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深入发展,其课程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深入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一)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较难理解理论要点,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改变单纯理论教学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案例分析的比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使基本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变枯燥的理论为生动的实践分析,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供求定理的讲授过程中,运用谷贱伤农的实例分析说明供给变化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变化的影响;在支持价格的讲授过程中,运用最低工资法的实例分析说明支持价格政策的应用;在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分析中,结合农产品市场的特征分析完全竞争市场不存在的原因。通过实际例证的分析,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

(二)教师主导和学生导向相结合

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授课中,一直坚持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在学院《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现状,坚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发表自己的认识和主张,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和思考,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以往大大提高。

(三)学生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考试题型主要包括选择、判断、名词、简答、论述等,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体现出来。为此,《西方经济学》课程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做了改革。考试题型上缩减传统考试题目的比例,增加应用型题目的比重,分析题、计算题、图形分析题占据更大比重。这种考试方式的改革使得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更加灵活,有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西方经济学》虽然是一门传统的理论性课程,但是经过在课堂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上的有益尝试和调整,《西方经济学》课程同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翟仁祥,韩曙平.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06):134- 136

[2] 刘旺霞,夏力.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方法及改革研究新进展[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01):102- 106.

西方经济学总结篇4

[关键词]广西海洋经济;产业结构;SVAR;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7-0062-03

1引言

广西沿海地区拥有1629千米的大陆海岸线长度,在全国11个沿海省份排名第六,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海洋经济指开发利用海洋的相关产业与各种经济活动的总称,既包括传统的海洋盐业、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水产品加工和现代的海岸线与海岛开发,也包括随着经济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兴海洋现代服务业、现代涉海工业。包括海洋船舶制造业及配套工业、滨海旅游及相关酒店餐饮娱乐服务业、海洋生物化工医药,以及海洋新材料、新能源和海洋保护等产业经济。2013年广西的海洋生产总值达到89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8.1%。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海洋经济逐渐实现了转型,海洋产业结构也逐步优化[1]。有效地衡量国家的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之一,也是进一步发展海洋经济的需要[2]。

国内学者经过对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结构的关系的大量研究可知: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机制,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则会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而海洋经济的发展也会促进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海洋经济发展不仅影响海洋产业结构,并且涉及腹地产业结构。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样离不开整个经济腹地的支撑。所以海洋经济发展与其腹地产业结构演进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发现,学者们的研究集中于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结构,缺乏海洋经济对内陆腹地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具体到某个省份的研究就更少了。本文通过建立SVAR模型,基于脉冲响应函数,对广西海洋经济与腹地产业结构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2广西海洋经济及产业结构现状

近几年,广西海洋经济取得长足发展。1997年广西海洋生产总值19.52亿元,占GDP比重为3.85%。2013年海洋生产总值为899亿元,为1997年的46倍,并且海洋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上升,2013年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达到6.25%。由此可知,广西海洋生产总值的总量到了较大的发展,海洋生产总值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上虽然有所增长,但是增长幅度不大,海洋经济正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近20 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改变也产生了影响,广西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改变。由表1可知,广西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由1997年的32.1%下降到2013年的16.3%;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33.8%上升到2013年的47.73%,约占广西生产总值的一半,成为广西生产总值的重要部分;第三产业所占比重1997年-2002年呈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34.1%上升到2002年的42.6%,2002年后所占比重开始下降,由2002年的42.6%下降到2013年的35.97%。

对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广西产业结构和促进广西海洋经济的发展。为此,本文选取1997―2013年广西海洋经济总量GDP、第一产业比重FIND、第二产业比重SIND 以及第三产业比重TIND 作为样本进行分析,通过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及相应的脉冲函数分析了海洋经济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动态相关性。

3S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分析

美国学者克里斯托弗・西姆斯(Christopher Sims)于1980 年提出VAR 模型,其在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因果关系、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中体现了重要的学术价值[3]。但 VAR 模型将变量之间的当期相关关系隐藏在了随机干扰项中,为了明确变量间的当期相关关系,需要引入结构化的VAR 模型(Structual VAR)[4]。本文实证分析采取年数据,为了分析广西海洋经济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根据《广西海洋统计年鉴》和《广西统计年鉴》以及广西统计局、广西海洋局的统计年报,选取1997―2013年广西海洋经济总量GDP、第一产业比重FIIND、第二产业比重SIND以及第三产业比重TIND作为样本进行分析。为了消除在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并且维持原始数据的协整关系,需要对数据GDP、FIND、SIND 和TIND分别取对数处理,并记为LNGDP、LNFIND、LNSIND 和LNTIND。

3.1单位根检验

时间序列是否平稳影响模型的稳健性以及实证结果的分析,在建立SVAR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分析之前,需要对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利用Eviews6.0软件,采用比较常用的ADF单位根检验法对模型中的变量LNGDP、LNFIND、LNSIND和LNTIND进行ADF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其中,DLNGDP、DLNF、DLNS和DLNT为时间序列的一阶差分。由表2可知,广西海洋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为不稳定时间序列;但其一阶差分均为稳定时间序列,呈现了平稳的状态。各指标为一阶单整,符合平稳条件。

3.2模型识别

本文对 SVAR 施加AB 型约束,至少要施加2K2 -K(K+1)/2个限制条件才能识别出结构冲击。该模型采用4个变量,因此从经济理论和 SVAR 的约束条件出发对模型至少施加 22个约束,才能使模型满足可识别条件。

本文中约束矩阵 B 是单位矩阵,A 矩阵对角线元素为 1,由于变量当期间存在相关性,因此对其他变量从经济意义进行约束。

3.3模型稳定性检验

在构建SVAR模型后,需要对其进一步检验,经过多次计算与比较,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阶,并满足AIC最小原则,本文所建立的SVAR模型的AR根检验结果如图1所示。可见,模型征方程所有根的倒数值都小于1,所有单位根的模的倒数均位于单位圆内,因此模型是稳定的,可以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3.4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是一种重要的因果性分析方法,是指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给其他内生变量带来的影响,它表示给一个内生变量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后对模型中其他变量的影响。为了动态分析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对广西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本文通过采用脉冲响应分析来实现。由Eviews 6.0计量软件得出的广西海洋经济对三大产业结构的脉冲响应结果如图2 所示。

图2中,自左到右分别给海洋经济LNGDP一个正的标准差结构冲击后第一产业所占比例、第二产业所占比例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的脉冲响应结果。下列各图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单位:年度),蓝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红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观察图2可知,在海洋经济LNGDP 一个单位的正向标准差冲击下,第一产业所占比例LNFIND前2期呈现下降的趋势,在第3,4期比较平稳,在第5期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并由正向效应转为负向效应,第7期开始逐渐回升并趋于平衡状态;第二产业所占比例LNSIND 在最初阶段呈现上升状态,并在第3期由负向效应转为正向效应,并维持到第4期,第4期后开始逐渐下降并趋于平衡状态;第三产业所占比例LNTIND 最初趋于平稳,在第3,4期呈现负向效应,于第4期开始逐步上升,第5期转为正向效应,并最终趋于平衡。

通过对图2中广西海洋经济对三大产业脉冲响应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可知,在短期内,广西海洋经济的发展使得第一产业所占比例降低,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有所提高,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最初并不明显。随着广西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从长期来看,第一产业所占比例相对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例产生正效应,广西海洋经济的发展会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对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影响不大。

4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选取1997―2013年广西海洋经济总量GDP、第一产业比重FIND、第二产业比重SIND 以及第三产业比重TIND 作为样本进行分析,通过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及相应的脉冲函数分析了海洋经济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动态相关性,得出在短期内,广西海洋经济的发展使得第一产业所占比例降低,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有所提高,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最初并不明显。随着广西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从长期来看,第一产业所占比例相对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例产生正效应,广西海洋经济的发展会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对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影响不大。

在以上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广西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开发利用海洋与保护海洋并重,坚持绿色发展海洋。一定要做到将待开发海洋资源的自身特点和相关海洋产业部门发展的独特需求相结合,制定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有条理的开发计划[5]。如大力发展高效渔业、特色渔业、生态渔业等,大力发展海洋循环经济,促进海洋资源节约利用。加强海洋资源的合理开采利用的同时要保护好海洋的生态环境。建立完善的海洋保护预防和监督管理体系,注重将各项规章细则落到实处,防治出现“先开发后污染、先治理再污染”的旧现象。

(2)增加海洋科研投入,促进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增加海洋科研投入可以通过提高经费投入、增加人员配给等途径。海洋产业技术是海洋产业部门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海洋科技含量,将高新技术应用到海洋产业中,着力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产生重要作用,同时也增强海洋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如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制药、海洋电力以及海水利用等新兴产业;加强信息技术在港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等。

(3)实现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充分结合,形成海陆经济联盟。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关联性,需要海洋和陆地的联合支撑。以陆地为依托,海洋为拓展空间,把海洋产业与陆域工业化、城镇化结合起来,形成陆海联动发展。充分利用港口资源,构建陆海联运物流体系,吸引外资向港口聚集,发展临海工业。沿海与内陆经济的发展相互联动将会促进广西海洋经济的发展,进而进一步促进广西产业结构的演进。

参考文献:

[1]谭晓岚.论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7):12-16.

[2]Kildow J T,Mcllgorm A.The importance of estima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oceans to national economic[J].Marine Policy,2010,34(3):367-374.

[3]段显明,郭家东.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基于VAR 模型的实证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52-55.

[4]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 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西方经济学总结篇5

[论文摘要] 产业组织结构对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存在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西部地区产业组织结构的不合理是造成西部经济增长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西部工业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结构趋于小型化,专业化水平较低,应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作用,调整企业规模结构,分类改造小型企业,促进分工与专业协作,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组织,促进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工业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结构趋于小型化,大中型小企业专业协作水平低等,应进一步强化政府作用,调整企业规模结构,分类改造小型企业,促进分工与专业协作,以不断优化西部产业结构组织,促进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资本、劳动和技术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结构及其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未受到应有的重视。60年代以后,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经济结构即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结构等对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存在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的过程中,逐步调整西部地区不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对于加快西部工业发展,实现西部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促进西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将在明确产业组织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对当前西部地区产业组织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找出其存在的问题,进而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质量进行实证研究,以论证西部地区产业组织结构的不合理是影响西部经济增长质量低下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优化西部产业组织结构的对策。

一、产业组织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解析

经济增长即国民财富或社会财富的增长,具体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产业组织结构即企业组织结构,指某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相互关系结构如垄断与竞争关系及其发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对于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历史上一些经济学家曾提出过一些不同的甚至矛盾的观点,如哈罗德等人否定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库兹涅茨认为经济增长对经济结构具有决定作用,而罗斯托、帕西内蒂等人则认为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具有更为现实的重要作用。笔者主要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阐述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

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可以有效利用和配置各种资源,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产业结构解决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之间的配置,产业布局解决资源在空间地理上的配置,而产业组织结构则解决产业内各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把资源合理配置落实到各个企业,可见,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环节。产业部门的适度集中可以保证产业具有较高的利润率水平,适应于技术进步与市场规模的客观要求,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形成较高的集中度,有利于获得规模效益,促进研究开发与技术进步,也有利于获得较高的产业利润率。适度集中的产业组织状况是产业层面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机制。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可以避免重复生产和重复建设。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意味着该产业形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和移动性进入壁垒,可以防止重复生产和重复建设所带来的资源浪费,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净收益,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此外,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也是培养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二、中国西部产业组织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工业产业的集中度较低。集中度是影响产业组织结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衡量产业竞争性与垄断性的最常用指标,可用某一具体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如产值、产量、销售额、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来表示。

就西部产业的一般集中度而言,笔者按西部最大100家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进行了计算。数据显示,2004年西部地区工业集中度约为30.47%,高于同期东部17.17%的水平,但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1977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企业的一般集中度为35.0%,1973年西德为45.4%,1977年英国为41.0%,1981年韩国46.2%。就具体产业而言,西部地区各主要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也很低。笔者按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计算的2004年西部23个主要行业的前4位集中度(cr4)显示,西部地区仅有烟草制品业(58.8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48.19%)、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41.79%)、饮料制造业(40.47%)、橡胶制品业(37.74%)、通信设备计算机(38.50%)等6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cr4)超过35%,这些行业之所以集中度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其多属于政府严格控制的自然垄断行业。其他行业,除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30.4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32.86%)属于低集中寡占型行业以外,市场集中度(cr4)均低于30%,有的甚至不足10%,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34%)、农副食品加工业(6.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96%)等属于原子型行业,占23个行业的65.22%,这些行业企业数量极多,不存在集中现象,竞争比较激烈。西部地区工业产业集中度偏低,不利于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有效的调控和干预,不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使得西部企业缺乏竞争力。

2. 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趋于小型化。企业的规模结构是影响产业组织结构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所谓企业规模结构是指不同规模企业的构成和数量比例关系。企业规模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规模经济利用和技术进步状况,对产业组织结构形态和经济运作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国家统计局的2005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及《2005年中国大型工业企业》显示,2004年,进入全国大型工业企业排名的2 154家大型企业,属于西部12省的企业仅376家,占17.456%,而属于东部11省的企业有1 298家,占总量的60.26%。另外,西部地区进入全国工业500强的企业只有78家,占15.6%,进入工业1 000强的有148家,占14.8%。而东部地区相关数据为326家、占65.2%和642家、占64.2%。西部地区大型工业企业的数量较少,反映了西部地区的工业整体实力显著小于东部地区,企业的规模也明显小于东部企业。从行业来看,进入全国工业500强或1 000强的西部企业多是石油开采、电力、石化、烟草、钢铁等由国家严格控制的垄断性行业,而一些竞争性较强、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则很少有西部企业的身影。此外,2003年西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共有24 111家,其中大型企业353家,占总量的1.464%;中型企业3 092家,占12.824%;小型企业20 666家,占总量的85.712%。由此可见,在西部工业企业中,大中型企业所占份额较小,小型企业占据了较大份额,西部工业企业普遍趋于小型化,不利于西部地区进行现代化条件下更为精细的分工,也不利于充分利用更先进的工艺,使用更大型、高效和专用的设备,直接导致西部地区经济的粗放增长,使得西部地区整体经济效益的低下。

3. 西部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协作水平较低。西部地区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地方和部门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行政割据,进而影响西部地区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致使西部地区大中小企业之间严重缺乏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使得西部地区大中型企业内工艺加工过程齐全,零部件外购率低,形成“大而全”;小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低,设备陈旧落后,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混乱,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价格高,资源浪费严重。此外,西部小企业大多是全能型企业,产品结构与大中型企业雷同,并与大企业争夺原料、能源、市场,造成产大于销,产品积压。总之,西部地区专业化水平低,企业“大而全,小而全”明显存在,限制了西部地区企业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水平的提高。

三、中国西部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研究

1. 行业利润率较低,资源配置低效。资源配置效率是反映经济增长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也是反映产业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之一。产业组织理论通常使用利润率指标反映资源配置效率,长期的高利润率或低利润率都意味着资源分配的不合理。产业利润率相差较大,说明工业资源的配置效率较低。

笔者对西部地区2001~2003年各行业3年平均利润率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除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通信计算机电子设备等五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略高于全国水平外,西部地区各行业平均利润率普遍低于全国水平,这说明资源的配置效率在地区之间不平衡且西部地区各行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普遍低于其他地区。另外,从西部地区内部各行业3年平均利润率的比较来看,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3年平均利润率最高的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高达23.11%,而最低的是纺织业,利润率仅为-0.98%。纺织业、造制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核燃料、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办公用机械等行业常年处于微利状态,其中,纺织业和石油加工炼焦核燃料加工业常年亏损。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工业各行业的平均利润率相对于全国来讲比较低,而且行业与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说明西部地区工业资源未能在行业之间实现高效率配置。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西部地区经济的集约性增长。

2. 单位能耗大,企业亏损严重。全员劳动生产率是衡量经济效益高低的重要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越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增长的质量越好,反之则反是。笔者对2003年中国东西部地区11个工业行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进行了测算,西部地区各主要行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均低于东部地区,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6个行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不及东部的一半。由此可见,西部地区各行业的企业经济效益较差,经济增长质量较低,与东部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西部地区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差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西部工业企业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远远高于东部地区。有数据表明,西部地区工业企业单位产出的天然气消耗是东部的16.15倍,煤炭、高炉煤气和汽油的单位产出消耗是东部地区4倍多,焦炭、焦炉煤气、煤油、电力的单位产出消耗是东部的3倍多。单位产出的能耗大,从根本上说明了西部地区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差,西部经济呈现出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3. 技术进步缓慢。技术进步是产业发展以至经济增长的基础,也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西部技术进步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科研经费投入水平低是制约西部企业技术进步缓慢的最主要因素。数据表明,2004年,在全国开展科技活动的32 924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占71.6%、17.2%和11.2%,企业的科技活动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西部各省区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总投入经费与代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开发(r&d)经费都显著地低于东部各省,其中,全国科技活动总投入经费,东部11省占71.82%,西部11省区仅占13.47%;在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中,研究与开发(r&d)经费全国为1 104.5亿元,其中,东部11省高达843.12亿元,占总量的76.33%,而西部11省区仅有104.06亿元,占总量的9.42%,西部各省的科研经费投入水平严重低于东部各省。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是制约西部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重要因素。受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西部地区企业的科技开发多由政府主导,西部地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在人才、智力交流方面渠道不畅,科学技术研究同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严重脱节,同时科技体制改革的相对落后,使得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更加困难。

西部地区科技活动投入水平低制约了西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从根本上决定了目前西部企业技术进步落后的状况,而科技成果转换效率的低下则加剧了这种落后的局面,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实现集约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

四、优化西部产业组织结构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近年来,西部地区的产业组织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总体上仍未摆脱不合理的局面。工业产业的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趋于小型化,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协作水平较低,导致西部行业利润率较低,资源配置低效,单位能耗大,企业亏损严重,技术进步缓慢等,严重阻碍了西部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限制了西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基于此,笔者认为要实现西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加速西部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1. 强化政府作用,提高产业的集中度。政府对各个行业的进入应规定相应的规模标准,适当提高一些产业的进入门槛,防止生产分散的继续蔓延。通过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之间的分割,使资源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流动,按照生产的内在经济联系重新组织资源,改善西部地区产业分散化和生产集中度低的状况。通过制定相应的产业组织政策,加快企业间的联合重组,建立以大企业为中心的现代产业组织结构。加强对企业兼并方案的研究、审查和监督,防止盲目兼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西部地区的证券市场,通过货币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优势企业的迅速壮大,促进产业集中度的提高。

2. 调整企业规模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合理的企业规模结构可以有效地配置有限的资源,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西部地区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调整和优化企业规模结构。首先是调整企业的存量资产。西部地区可以通过企业破产、兼并机制来实现存量资产的重组,同时加快建立西部的产权转让市场来盘活国有资产存量,调整和优化企业规模结构。另一种途径是调整企业的增量资产。它是企业规模内部性增长的一种方式,也是调整、优化企业规模结构的重要形式。

3. 分类改造小企业,促进分工和专业化。大量专业化协作程度低的小企业的存在制约了西部产业规模经济的提高,阻碍了产业的技术进步,从而影响了西部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分类改造和改组小企业成为当务之急。对规模不经济、设备陈旧、竞争力弱的小企业,应通过兼并、收购、转让等办法,由优势企业对其进行改造和改组;对“全能型”的小企业,通过产品结构调整,使其成为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的小企业与大企业协作配套,与大企业建立稳定的经济联系;对有发展前途的小企业,可在自愿的基础上,以优质产品为龙头组成企业集团;对产品没有销路、污染严重、资不抵债的小企业,要坚决依法破产。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2000-2005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05.

[2]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马建堂.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4]潘强恩.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西方经济学总结篇6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经济增长;资本推动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9003007

一、引言

由于区域经济空间要素禀赋的非均质性以及“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区域非平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与东部地区存在着较大差距。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党中央于1999年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为西部地区提供了大规模的投资、转移支付和其他财政支持,西部地区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区域经济发展有了明显的改观。西部地区人均GDP从1999年的4 284元增加到2008年的15 968元,地区生产总值呈现逐年较快增长趋势。以2003年为转折点,经济呈现“U”型的增长路径,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东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9年的3780%下降到2003年的3600%,此后该比重开始上升,直到2008年的4140%。西部GDP占东部GDP比重的上升表明东西部地区的相对差距在缩小。但在西部经济一路高歌的进程中,依然存在令人担忧的事实,比如说,东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外商投资仍是“东重西轻”,西部产业结构仍调整缓慢等[1-2-3]。面对一方面是西部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蔡昉[4]就曾指出欠发达地区都“享有大规模来自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获得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正是中央政府的特殊关照,“促成了这些地区与其资源禀赋不相适应的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使得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最终经济将回到原来的发展轨道。

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中,受雇佣的劳动力、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通过生产函数共同决定着经济系统的产出水平,短期经济增长来源于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增加,技术进步则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因。资本、劳动和技术等要素需要配置到一定的产业组织结构中才能发挥其生产的作用[5]。同时,“罗斯托认为,经济增长本质是一个部门的过程,它根植于现代技术所提供的生产函数的累积扩散之中。这些发生在技术和组织中的变化只能从部门角度加以研究”[6]。可以看出,罗斯托强调的是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本文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角度分析其经济增长的特点,并从中发现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特征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的构成和各产业之间量的比例和质的联系的总和”[7]。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区域产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状况。根据三次产业分类法和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分析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

1 基于三次产业分类法分析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将由“一、二、三”演进为“二、三、一”,最后转变为“三、二、一”,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呈现增加的趋势。如图1所示,1999—2010年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已经调整为“二、三、一”,第一产业占西部GDP的比重一直处于下降状态,第二产业比重上升速度缓慢,第三产业比重总是起起落落,缺乏稳定性。截止到2010年,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为129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8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为505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7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则为365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58个百分点。分析得知,西部大开发以后,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较快,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

图1中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1999—2010年

注:①笔者根据各省(直辖市或自治区)2011年统计年鉴计算而得;②各次产业比重由公式Pj=∑ixij∑GDPi计算而得,其中,Pj为第j次产业产值比重,xij为i区域第j次产业产值,GDPi为i地区生产总值。

1999年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分别为6330%、1310%和2360%,2010年则为4768%、1972%和3260%,就业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但问题依然存在。2010年西部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高全国平均水平109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低89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低200个百分点。数据表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结构变动存在不协调性,在产业结构为“二、三、一”时,就业结构却为“一、三、二”。西部地区的第二产业确实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其吸收的劳动力仅是很少的一部分,第一产业一直吸收着西部地区大部分的劳动力,结果便是西部居民收入普遍偏低,最终导致区域内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东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2 基于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分析

第二产业是推动西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而制造业是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制造业。根据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划分制造业是研究该部门的有效方式之一,但目前学术界并无统一的划分标准。鉴于研究需要,本文将制造业分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劳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各类产业具体包含的行业参见张理[8]的研究成果。表1给出了1999—2010年西部制造业结构变化趋势。

注:根据各省(直辖市或自治区)相应年份的统计年鉴计算而得。由于相关数据的缺失,此处未将纳入分析范围,但不影响本文的分析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在后续的分析中,本文也未将纳入分析范围。

从横向上来看,1999—2010年间,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一步,分省考察西部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状况,如表2所示。除重庆市外,其余各省资本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均在50%以上,云南、甘肃、青海和新疆该比重更高达80%以上。然而,符合西部要素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发展滞后,仅内蒙古、广西、四川和宁夏具有相对较好的发展态势。此外,重庆市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值比重高达3945%,居西部首位。其次,广西、四川和陕西该产业比重也在10%以上,而其他省份该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在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各省均有自己独特的产业优势。例如,贵州在医药制造业、橡胶制品业的区位商

区位商的计算公式为LQij=qij/qjqi/q,LQij为j区域i产业的区位商,qij为j区域i产业的产值,qj=∑ixij∑GDPi为j区域所有产业产值,qi为产业i的全国总产值,xij为全国的全部产业产值。本文根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和西部各省市区统计年鉴计算了制造业区位商。分别达到394、369,显著高于其它省份;四川在通用设备制造业具有明显专业化优势,是区位商在1以上的唯一省份;在专用设备制造业方面,广西、四川和陕西专业化优势比较明显;在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区位商在1以上的仅有重庆市;在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新疆也具有唯一的产业优势。

三、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

前文分析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并发现产业结构变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那么,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怎样的影响?本部分将依据前面产业结构的分类标准,做进一步的分析。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将被研究区域的经济增长与标准区域的经济增长联系起来比较,认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可以从产业结构因素和竞争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解解释,该方法已在国内外区域与城市经济结构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区域经济增长额可分解成地区增长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分量 [9]。

1 基本原理

全国第j产业产值的增长率为Rj=(Etj-E0j)/E0j;西部第j产业产值的增长率为rj=(etj-e0j)/e0j,以全国各产业部门所占份额将西部地区各产业部门的规模标准化为e′j=e0×E0j/E0。其中,Ej为全国第j产业经济发展水平,ej为西部第j产业经济发展水平,0为基期,t为第t期。

(1)地区增长份额

地区增长份额(Nj)是假定西部地区按全国增长时所应达到的增长水平,Nj越大说明西部的第j产业按照全国部门的平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变化量越大,其计算公式为:Nj=e′(2)产业结构偏离份额

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j)反映的是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Pj越大则说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若Pj>0说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素质好,促进经济水平的增长较快,其计算公式为:Pj=Rj×(e0j-e′j)。

(3)竞争力份额

竞争力份额(Dj)是指西部地区各产业部门按实际增长率计算的增长额与按全国同一产业部门增长率计算的增长额之差,其计算公式为:Dj=e0j×(rj-Rj)。

Dj大于零则表明西部竞争力较强的部门所占的比重较大,区域处于有利区位,产业竞争力高;Dj小于零则相反。但在对竞争力份额进行分析时,我们需要格外的小心,因为它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因素。

2 偏离份额计算结果分析

(1) 基于三次产业分类法分析

正如引言部分所提到的,2003年是西部经济增长的一个转折点,因此本文分两个时间段对西部产业结构调整进行考察,现将西部地区和全国相应数据代入偏离份额分析模型计算出偏离—份额各分量,其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通过表3和表4可知,西部地区第一次产业处于较好的发展状态,在两个考察期内,其实际增长额均大于假定的地区份额,产业素质和产业竞争力都具有比较优势。第二、三次产业在第一考察期内实际增长份额小于假定的地区份额,而在2004—2010年间出现逆转,二、三次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此外,第二、三次产业的结构分量一直处于负数状态,说明各次产业内部结构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产业素质有待提高,这样才能促进西部经济的健康发展。唯一不同的是,经过多年的发展,西部第三次产业竞争力有了显著提高。

从总体上来看,西部地区经济有了较快发展,1999—2003年间实际经济增长总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2004—2010年间实际经济增长总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在西部经济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总的产业结构分量在两段时期内均为负数,产业结构素质有待提高。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随着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应该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推动经济更好地发展。通过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偏离—份额分析,可以发现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仍比较缓慢,从而影响了西部的经济增长。

(2) 基于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分析

同样的,仍然分两个阶段

由于2004年全国按行业分工业总产值的缺失,因此将考察期划分为1999—2003年和2005—2010年。进行制造业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计算结果如表5和表6所示。

由表5和表6可知,1999—2003年,除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外,其余产业实际增长份额均小于假定的地区份额,而2005—2010年,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仍较为缓慢。从产业结构分量看,1999—2010年,资本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西部经济增长贡献较大,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贡献度较小。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降低,产业结构分量由1999—2003年的正值变为2005—2010年的负值。在产业竞争力方面,1999—2003年,五类产业竞争力分量均为负数,而在2005—2010年,除资本密集型产业外,其余产业的竞争力都有所提升。

四、进一步的讨论

通过三次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分析,本文发现西部地区存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的现象,拉动西部经济增长的第二产业并未吸收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基于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研究西部制造业产业结构,使得我们能够解释出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的原因。自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两者总和依然在55%以上,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一直保持在30%以下。

西部地区享有中央政府的特殊政策,获得了大量的资本投资来发展经济,正是因为大量资本的注入,强化了地方政府选择资本密集型发展战略的倾向,而该倾向内生于下述机制。分税制改革以后,客观上使各级地方政府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体,具有明显的理性经济人特征,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时,集权的政治体制和中央、地方政府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中央政府建立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以克服行政分权体制的不利影响[10]。地方官员的向上晋升诉求,重要的是在任期内政绩要显著强于其他地区,因而必由之路便是千方百计加快当地经济增长速度,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上展开激烈的地方政府竞争[11]。我国要素禀赋特点使得其更加符合哈罗德—多马模型的条件,即劳动力供给充足,而资金供给短缺,特别在西部地区尤为如此。在很大程度上,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取决于获取的资金量,资本的增长率越大越好,这就决定了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竞争演化成了资本的竞争,便导致了西部各地竞相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正是由于西部各省注重资本密集型及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形成资本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难以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体系。从总体上来看,西部地区各省域之间制造业分工并不显著。分工程度最低的是四川省与陕西省,分工指数为016,分工指数最高的重庆市与青海省也仅为106。

②KIij=∑nk=1Xik-Xjk。其中,i和j表示区域,k表示产业,KIij为i、j两个区域间的行业分工指数,Xik为i区域k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Xjk为j区域k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如果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则KIij的值为0;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不同,这个指数的值为2。其值越大表明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差异也越大,即行业分工越显著。

我国东西地区之间存在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东部拥有相对丰富的资本要素,西部则具有劳动力丰富和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西部本可以抓住机遇缩小与东部的经济差距,但至今仍未成为事实。究其原因是欠发达地区在某种程度上过分强调资本密集型投资的重要性,认为落后地区要想致富必须首先掌握资本密集型技术,没有走劳动密集型的路径。西部资本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一边是西部快速的经济增长,一边却是劳动力大规模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对于我国西部地区而言,资本仍是稀缺性资源,在引进资本的过程中,必然要为此支付较高的利率,使得其在产业结构中的效用没有最大化,然而相对丰富且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有学者对过度资本深化的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质疑,认为该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增长”[12]。本文的分析也指出虽然资本密集型产业对西部经济增长有着重要贡献,但其并不具有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影响经济长期增长。波金斯等在其《发展经济学(第五版)》一书中向我们描述了一个生动的案例:两个重要初始经济条件完全相同的低收入国家,A国追求资本密集型的投资战略,B国则走劳动密集型的发展路径,结果却是B国经济增长率高于A国[13]。这里并非否定资本密集型的发展战略,关键在于所选择的发展路径必须要结合自身的要素禀赋。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借助政府主导和投资驱动的渠道,西部地区获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但在西部经济发展一路高歌的途中,脱离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却成了西部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笔者指出西部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协调。第二产业已经成为拉动西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其吸收的劳动力仅是很少的一部分,第一产业一直吸收着西部地区大部分的劳动力。

第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模式为资本推动型的,各地竞相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区域间无法形成合理的分工体系,产业结构趋同。

第三,虽然资本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西部经济增长有着重要贡献,但资本密集型产业竞争力较弱,不能提供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同时,有着较强产业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未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第四,通过制度框架设置,形成对地方政府的有效激励与约束。从三个层面来看,一是中央政府改变现有的政绩考核体制,让地方官员从经济增长的数量束缚中解脱出来,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二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应该适时转变职能,从市场竞争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中逐渐退出,通过为市场的成熟完善和独立运行创造良好条件来实现经济的发展目标。三是通过社会力量创新地方政府政绩考评社会参与机制,促使政府在竞争策略的选择上能够将“比较优势、公共价值和大众支持”这三者结合起来考虑,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鼓励劳动密集型技术的使用,大力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于我国西部地区而言,资本仍是稀缺性资源,在引进资本的过程中,必然要为此支付较高的成本,使得其在产业结构中的效用没有最大化。倘若西部地区采用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资源,必然会提高产业结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加区域内就业水平和收入水平。就业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增强居民的购买力,扩大内需,使得经济增长有了内在的推动力。

第二,因地制宜,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正如本文第二部分所指出的,西部各省在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均具有各自独特的产业专业化优势。我国西部地区不应该盲目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盲目引进和发展脱离自身要素禀赋、经济效益快的产业。地方政府应结合当地的特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西部地区刚刚进入地区产业专业化的上升期[14],因此我们需要重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第三,合理优化资本投资结构,引导资本流向实体经济,流向高新技术产业,流向西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此外,还要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和沿海企业西进,为此,国家需要在战略上和政策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过去的“就资金移动劳动力”转向“就劳动力移动资金”,诱导出吸纳就业的产业。参考文献:

[1]魏后凯,白玫,工业强中国区域经济的微观透视——企业迁移的视角[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9

[2]魏后凯,张冬梅西部地区发展状况与面临的重大课题[J]经济研究参考,2008,(5):14-18

[3]李雪苑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差异分析[J]特区经济,2009,(11):22-24

[4]蔡昉谨防“梅佐乔诺陷阱”[J]中国改革,2010,(1):110-111

[5]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14-21

[6]蒋振声,周英章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动效应:中国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含义[J]财经论丛,2002,(3):1-6

[7]安虎森,等新区域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87

[8]张理应用SPSS软件进行要素密集型产业分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8):55-58

[9]韩雪峰,于纪元辽宁省产业结构演进的定量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7):107-110

[10]王文剑,仉建涛,覃成林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FDI的增长效应[J]管理世界,2007,(3):13-22

[11]孙犇,宋艳伟官员晋升、地方经济增长竞争与信贷资源配置[J]当代财经科学,2012,(1):46-57

[12]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1):4-16

[13]德怀特·H·波金斯,斯蒂芬·拉德勒,唐纳德·R·斯诺德格拉斯,等发展经济学(第五版)[M]黄卫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13-315

西方经济学总结篇7

【关键词】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经济增长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西部地区取得了巨大成就,地区生产总值(GDP)由1995年的10579.31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81408.49亿元,各种教育层次的总毕业生人数也由1995年的8814497人提高到2010年的15632612人,人力资本积累得到一定提高。但在发展过程中,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发展不匹配,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物质资本的积累较快,但人力资本的发展相对滞后,从而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同时地区之间的差距也逐步显现,东西部之间的发展水平出现很大不同,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越来越严重,西部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的五分之二。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西部地区的发展,为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适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该战略实施十年多以来取得了很大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使西部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缩小了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地区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大事,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于2012年1月9日讨论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会议指出“十二五”时期要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战略优先位置,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二、实证分析

数据的选取与说明。根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西部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2个省、区、市。由于重庆在1997年从四川省划出为直辖市,该时间跨越了样本空间,但是重庆始终属于西部地区范围,所以对模型的分析没有影响。本文数据均来自相关年份相关省份的统计年鉴,所用的数据是对12个省、区或市的相应项目的加总求和而得到的。如1995-2010年的西部地区的生产总值为西部各省份生产总值加总之和,其他亦同。物质资本用每年的资本形成总额来代表,人力资本用受教育人数来表示,其中受教育人数又包括小学毕业生数、中学毕业生数、中等职业毕业生数和本专科毕业生数。

回归过程。根据西部地区1995—2010年GDP总量Y及物质资本K和人力资本H的样本观测值,运用Eviews计量经济学软件得以下回归方程:

logY=-1478.462+1.2495logK+0.0084logH

(-0.542548) (31.20939) (3.306366)

(R2=0.996211,调整后的R2=0.995628,F统计量为1708.914,D-W统计量为2.53709,回归方程下方括号里的数字是相应参数的t统计量)

该回归方程效果比较理想,判定系数R2=0.996211,调整后的判定系数R2=0.995628,说明回归方程对数据的代表性超过99%。F统计量为1708.914,远远超过了F分布的临界值,说明Y与K 、H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该回归结果显示,资本形成总额K的弹性系数很大为1.2495,而受教育人数H的弹性系数很小只有0.0084。说明1995年以来西部地区的发展主要是靠物质资本,而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很小,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不匹配从而影响了经济发展,所以西部在加快物质资本积累的同时应加快人力资本的发展,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对西部地区GDP总量Y、小学毕业生数X1、中学毕业生数X2、中等职业毕业生数X3和本专科毕业生数X4的样本观测值(见表2)进行回归得到以下方程:

logY=-13.1598+1.04364logX1+0.4534logX2+0.4285logX3+0.6549X4

(-2.1766) (1.4833) (-0.6740) (1.4207) (1.8471)

(R2=0.9698,调整后的R2=0.9588,F统计量为88.1848,D-W统计量为0.8613,回归方程下方括号里的数字是相应参数的t统计量)

根据回归结果,判定系数R2=0.9698,调整后的判定系数R2=0.9588,说明回归方程对数据的代表性超过99%。F统计量为88.1848,远远超过了F分布的临界值,说明GDP与不同层次教育水平的毕业生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小学教育的弹性最大,说明基础教育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很重要;其次是高等教育的弹性,意味着高等教育可以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对经济增长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中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弹性相对较小并比较接近。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西部地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西部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很大,而人力资本的作用很小,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发展不匹配;第二,基础教育是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从而在经济增长中起重要作用,小学毕业生数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第三,高等教育由于可以较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比较明显;第四,中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对西部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如小学和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西部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里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1.重点发展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来源,是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后续教育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西部的长期经济增长。对于西部地区来说,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对落后,对教育的投资相对较少,受教育的人数偏少,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西部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地区人口的比重是东部地区的1.9倍,同时还存在人才向东部流失的现象,要想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从基础教育做起,构建更为完善的教育体系,特别是要普及小学教育,减少文盲、半文盲人口数量。社会越发展,人力资本的作用越大,而文盲、半文盲人口的边际生产力越低。

2.加快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其培养的人才属于较高层次的人力资本,但东西部之间在高等教育上有很大差距,有历史、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政府政府政策方面的原因,而高等教育作为教育链条的终端,其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社会转化为高层次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由于西部经济落后,地方政府资金短缺,导致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国家应该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促进人才的西流,在课题申报、学位点建设、学术梯队建设等方面从政策上进行倾斜,设立专门的西部人才奖励基金,鼓励高级人才到西部工作。西部高校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高等教育的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3.稳定发展中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中等教育作为连接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多数企业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特别欢迎,原因是中职生受过一定的专业培训,且接受过相应的动手操作训练,在工作中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比初、高中毕业生强;从思想意识上来讲,他们接受的就是做一线技术工人的教育,因此,他们能准确为自己定位,基本不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扰。而且他们在学校素质教育的培养下,综合素质较好。近年来中职学生一直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品牌学校的中职生甚至成为企业抢手的香饽饽,供不应求。西部地区的中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比较薄弱,是今后发展的重点之一。

4.加大教育投入。据统计,东西部同等类型高校在固定资产、师资力量、每年投入等方面差距在2.45倍左右。由于教育投入较低,造成西部地区人才的匮乏,同样是大学毕业在东部和西部工作的收入差距很大,西部地区毕业的大学生很多到东部去工作,客观上造成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向东部流失,使东西部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由于西部地区对地方财政的依赖远高于东部高校,东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比较大。为改变这种困境,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开发等方面给予较大资金投入。西部地区也应解放思想,大胆探索,除了政府资金支持,也应充分利用市场,寻求银行支持和社会支持,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5.继续加强物质资本积累。物质资本在西部经济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央政府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对西部地区物质的支持。截至2010年,国家累计新开工西部开发重点工程78项,投资总规模约1万亿元,中央累计投入财政性建设资金5700亿元、财政转移支付81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资金3600亿元。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西部地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国家扶持力度加大,缩小了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家应该把资金较多地投向教育领域,从根本上解决西部人力资本匮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严成樑.资本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6).

[2]孙敬水,董亚娟.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与经济增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4).

[3]逯进,李霞.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财经科学,2007(8).

西方经济学总结篇8

关键词:问卷调查;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0.081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学作为揭示市场运行规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学科,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也被确定为经管类核心课程之一。西方经济学作为经管类学生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掌握其他专业课程、积累专业知识具有重要影响。为更好的进行西方经学课程教改研究,特对某高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各年级本科在校生开展了广泛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发放问卷共计200分,收回问卷182份,其中有效问卷176份。调查问卷涉及学生专业背景、教材需求、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等方面。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了西方经济学教改研究的思路。

1西方经济学的特点

1.1科学理论与意识形态并存

西方经济学植根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践的土壤,形成了一套资本主义国家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作为经济实践活动高度提炼后形成的完备的科学理论,西方经济学也因此被美誉为“社会学之王”。正是因为西方经济学来源于现实经济活动,能够反过来指导经济建设,所以西方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但从意识形态上看,西方经济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上层建筑,这就决定了西方经济学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为从意识形态上宣扬资本主义制度先进性,宣扬资本主义社会优越的。比如,西方经济学把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美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实质及存在的剥削关系。基于此,在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与研究过程中,我们应坚持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即摒弃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运行规律原理及其科学的研究方法。

1.2理论普遍性与抽象性并存

西方经济学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指导着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生活,是宏观调控这只“看的见的手”的理论支撑,也是市场调控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依据,因此,与国家、社会、企业乃至个人息息相关,具有普遍适用性。

但西方经济学理论抽象性强,通过一系列假设,剔除现实经济生活中某些复杂多变的因素,设定一个“真空”的状态和分析框架,构造出一个现实经济中并不存在的理想的h境,比如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在此基础上分析市场运行规律,然而现实的经济社会中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类似于这些抽象分析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会让很多初学者感觉困惑,甚至认为西方经济学过于“高大上”。同时,西方经济学中多用数学推导、模型构建及图形推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过分依赖甚至滥用数学演绎、模型推理等抽象的公式、符号去试图解释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这往往会给学生带来西方经济学“太难”的误导,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1.3体系完善与内容固化并存

西方经济学即“主流经济学”,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标志,历经20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到凯恩斯、萨谬尔森,西方经济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被美誉为“经济学帝国”。从学派上看,从新旧古典到新旧凯恩斯,派别林立;从研究对象上看,西方经济学主要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构成,结构完善。对西方经济学庞大的结构和众多学派的理论,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要抽丝剥茧般的分析和研究。

但如同所有其他学科一样,西方经济学作为经典传承的同时,也因固化常常受到批判和质疑。随着经济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对主流经济学质疑的声音从未间断,如我们熟知的“自闭经济学”,2008年源于美国的全球经济危机,掀起了对主流经济学批判的浪潮,也因英国女王在访问伦敦经济学院时质问“为什么经学家对危机毫无察觉”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其实,早在2000年,法国大学生曾掀起了反对脱离现实的“自闭经济学”的签名活动,但因为多为法语报道,所以未引起太大的冲击和关注。我们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也应充分认识到这样的问题,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应注重立足中国经济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经济运行规律。

2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现状和误区

2.1否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在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方面,西方经济学的影响和地位不断提高。目前,一些学者及教学工作者只强调经济学研究经济发展问题的作用,而忽略了西方经济学存在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近年来,高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教育,忽略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存在重西方经济学,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误区。这样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学生会错误的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只是批判资本主义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保持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两者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扬西方经济学之长、避西方经济学之短。我们要认识并利用好西方经济学在揭示市场运行规律、经济活动规律方面的理论,但也要认识并摒弃其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方面的观点。在对学生教育上,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但并不排斥西方经济学有用的部分。

2.2教学侧重于抽象分析、数学推导

如前所述,西方经济学中定量分析很多,条件假设、数学推导和模型构建贯穿原理始终。近年来,在经济学教学和科研上数学化的分析被众多经济学学者追捧,步入了经济学一定要数学化的误区。于是,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过度依赖数学推导、模型构建等数学工具,却忽略了西方经济学本身的思想和原理,这会对刚刚接触经济学的学生造成严重的误解,使得学生在各种模型、数学表达式面前望而生畏,认为西方经济学太难学。对我们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不难看出这种现象。

图1是调查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不满意的几个方面,教学过程中使用大量数学推导成为学生最不满意的教学方式,其次是课堂上堆砌抽象理论。显然,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推崇的抽象分析、数学推导,反而是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障碍。诚然,抽象分析、数学推导是我们直观理解经济学的有效工具,但工具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不能取代经济学成果和研究思想,即西方经济学的精髓在于它的研究思想,而不是它的表达形式。

2.3教学重经典理论轻实践分析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授经济学原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教材都以晦涩的理论、原理为主,课堂上或书本上为数不多的案例也往往是年代久远的“舶来品”,缺乏现实的经济实践案例,结合我国经济实践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作为象牙塔的学子,本就对经济社会生活知之甚少,面对满是老旧国外案例的教材,面对“纸上谈兵”的教学方式,学生自然对西方经济学提不起任何兴趣,这将成为培养学生分析经济现象,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阻碍。

图2是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认为最适合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的结果分析,不难看出,被调查的学生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呈现出压倒性的优势,成为学生认为最适合他们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式。诚然,理论本就是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但不是成为教学的全部,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运用原理、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才是其应有之义。

2.4教学过于依赖多媒体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一方面将知识点的框架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另一方面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和播放中,可以将西方经济学中错综复杂的各种曲线用不同的颜色区别呈现,可以把晦涩的概念用生动的动画演示出来,可以链接相关视频、图片辅助理解概念。总之,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基于此,多媒体教学手段成为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追捧的方式,并迅速在教学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下图是对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比例高达91%。

但对多媒体的过度依赖也导致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课堂节奏太快,跟学生思维不同步。比如对于数学公式的推导,多媒体难以呈现推导计算过程,呈现完毕,学生都不明白推导过程,就已经开始讲解下一个知识点了。类似的问题,就需要依靠传统板书,按学生的思维速度,分步计算并最终推导出结果。二是课件演示时间短,学生无法记笔记。课件是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提前做好的,在课堂上,有些老师完全依赖课件,很少甚至不板书,只念现成的课件,使得学生来不及记笔记,也没板书可以去看教学脉络,日后无从复习。这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学生思维“掉队”,影响教学效果。

3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思路

3.1案例教学与我国经济实践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西方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背景下产生的,对我们的学生来说,一些观点或案例用中国国情理解往往感觉困惑、“水土不服”,无法深入掌握理论,更不能达到将理论与我国经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目标。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也可以印证这一点,高达72%的学生认为西方案例脱离中国实际,希望案例能够本土化。因此,就要求我们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成功经验和案例,通过联系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实际,强化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相比遥远的国外“舶来品”案例,符合我国国情的案例、学生耳熟能详的经济现象、耳濡目染的经济事件,比如,如何理解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的定位等问题,对初学者来说更容易接受,从而可以更好的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运行规律,提高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学习的兴趣。

3.2教师“教”与学生“学”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思辨和探索问题的意识、理解国家经济运行规律及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围绕这样的教学目标,就要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由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的转变,建立一种教师启发与学生参与探索的关系。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发现,94%的学生希望通过西方经学课程的学习,能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的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自行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更加注重“走近”学生。调查问卷@示,90%的学生认为课堂需要互动。因此,教学中,要“走近”学生,增强师生互动和交流,创造开放活泼的课堂氛围。要更加注重“换位思考”。41%的许学生指出教师讲课与学生思维步调不一致。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试图多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畅通教学中与学生的思维沟通,按学生思维节奏调整教学节奏,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3.3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多媒体方式的运用,可以使得枯燥的理论生动演示,可以使庞大的结构形象表达,可以使复杂的图形直观展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正如本文前部分所述,多媒体手段也存在局限性,滥用或是过度依赖多媒体手段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传统板书弥补多媒体的不足,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方式的协调配合提高教学质量。对西方经济学中的概念要点、公式、图形、知识点练习、重难点梳理等可以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对内容提纲、知识要点、公式推导、图形演绎、计算演算等就要利用板书分步骤、按条理的展示给学生。

与此同时,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的结合还表现为“互联网+教学”,即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实现网络与传统教学的融合。比如利用网络硬盘、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工具把西方经济学各类电子书、视频资源、时事资料等学习资源上传到云盘或定期推送,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总之,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不断的思考和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应围绕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从突出我国经济学教学特点、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实现,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思维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从事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蔡秀玲,邓春宁.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6).

[2]伯娜.多维视角下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3]宋宝莉.案例教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1,(02).

[4]陈有禄,罗秋兰.基于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的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09).

上一篇:垃圾渗滤液处理解决方案范文 下一篇:通货膨胀的问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