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25 17:26:49

工业工程对社会的影响

工业工程对社会的影响篇1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网络;职业阶层;收入

中图分类号:F3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1)-0025―09

一、研究背景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户籍管理制度的松动,曾经被长期固定在土地之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脱离”出来,向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流动”。除了制度松动以外,增加收入的愿望、人均耕地相对减少以及寻求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是促使农民外出务工的重要原因。然而,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和户籍身份的约束,农民工成为城市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城市社会的职业阶层和收入状况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目前研究农民工求职的分析框架主要是运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将流动民工的求职过程看成是其通过建立社会网络来实现的。

9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方法的完善和发展,社会网络理论(Social Network Theory)因其独到的实证能力而被国外学术界广泛接受。相应的社会网络理论也被应用到求职领域,如Granovetter提出了“弱关系的强度”的理论,他认为弱关系是在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间发展起来的,它将处于不同等级社会地位的人们连接起来,在求职和社会流动等方面为个体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Lint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理论,把资源获得当作中介变量,用社会网络解释了成功求职。Bian的“强关系的力量”假说对Granovetter的“弱关系强度”和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提出了挑战,他在对中国天津市居民的调查中发现,居民工作的获得更多地是通过强关系而非弱关系,求职者和最终的帮助者是通过中间人的强关系联系起来。虽然国外研究表明,“强关系”或“弱关系”对个体的求职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当一个个体的网络成员中既有强关系也有弱关系时,这种“混合关系”对个体的求职影响研究还不多见,而且社会网络结构变量对个体求职影响的研究也相对较少。

近年来,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分析方法被引入到国内社会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对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社会支持网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及城市融入的关系。如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特点是规模小、紧密度高、趋同性强、异质性低、网络资源含量较低农民工信任的是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的强关系,只有当他们不得不去寻求群体外的支持和帮助时,才会把信任的目光投向城里的其他群体(弱关系)。社会网络与社会融合对女性农民工初婚和避孕行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上述研究是从个体网角度进行研究。李树茁等则定量地研究了农民工社会支持网和社会讨论网的整体社会网络特征。二是研究强关系(弱关系)与农民工求职的关系。然而,这种研究主要是从定性角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少数学者定量研究了社会网络对求职的影响。

对农民工求职影响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而且社会资本往往是以网络关系来度量。赵延东和王奋宇研究表明,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对其经济地位获得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正规教育与培训的作用;而社会资本对农民工获得经济地位的作用已经超过了人力资本的作用。陈成文和王修晓研究认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城市就业有一定的关联性,在人力资本方面表现在工作经历和职业技能;而在社会资本方面表现在,原始社会资本(强关系)更多地与城市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相关,而新型社会资本(弱关系)则更多地与其职业声望有关;上述研究揭示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农民工经济地位(收入)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社会网络)如何影响农民工的职业阶层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社会网络结构变量如何影响农民工的职业阶层和收入,还需做进一步研究。

本文利用“深圳市外来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数据,结合“强关系”、“弱关系”的相关理论和个体中心网的结构特征,研究社会网络对农民工职业阶层和收入的影响机制。首先,分别分析了社会网络对农民工初次流动职业阶层的影响;其次,分析社会网络与农民工目前职业阶层的影响因素;第三,分析社会网络对农民工目前收入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设计

(一)分析框架

为了更好地分析社会网络对农民工社会阶层及收入的影响,结合个人因素和流动因素,本文提出了研究影响农民工职业阶层和收入的分析框架图,见图1。

1.社会网络因素

Gr粕ovetter根据互动的频率的高低、感情力量的深浅、亲密程度的强弱、互惠交换的多少,将个体(个人、组织)之间的关系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强关系是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身份、收入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而弱关系是在社会经济特征相对不同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有学者在研究社会网络对农村流动人口求职过程影响的研究中,根据农村流动人口的特征,将社会网络中的强关系界定为以“血缘”和“地缘”为主的家属、亲戚和老乡,将弱关系界定为以“业缘”和“友缘”为主的朋友、同事和老板等。与更多的弱关系交往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因此,根据网络成员的强关系和弱关系的比例的多少,本文将网络成员关系构成分为“强主导”、“相等”和“弱主导”三类,其中“强主导”表示强关系数多于弱关系,“弱主导”则相反,“相等”表示强弱关系数相等。

社会网络可以分为个体中心网和整体网络。个体中心网的个体结构特征包括:规模、紧密度、趋同性、异质性等。相关研究表明,求职者的网络结构对其求职效果有重要影响。当网络规模(即网络成员数)增加时,求职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就业可能性更大,更能找到更好的工作。网络规模、趋同性和异质性是网络结构变量。趋同性和异质性是从不同角度去刻画样本与其网络成员的差异程度,趋同性是指某个体的网络成员中在某种特性方面与该个体相同的比例,异质性则是指网络成员之间的差异程度。本文主要关注阶层趋同性,因此仅采用阶层趋同性变量,而没有考虑异质性变量。由于本文个体中心网数据的限制,无法计算紧密度,因此,本文所说的社会网络变量中没有包含紧密度变量。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推断,强(弱)关系构成、网络规模和职业趋同性是农民工初次流动和目前职业阶层及目前收入的重要影响因素。

2.流动因素

农民工职业阶层分析考虑初次流动后和目前两种情况。城市较高的收入预期是吸引农民工流入城市的直接动因;同时,流动有利于农民工提高人力资本,从而提高其收入。因此,农民工在初次职业流动过程中实现了职业地位的较大上升,而再次职业流动时却基本上是水平流动,没有地位上升。因而,本文认为流动因素也是影响农民工求职的重要因素。

流动因素包括来源地和在深圳打工年限(滞留时间)。农民工来源地可大致分为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其中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份。从调查中得知,来自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工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和海南省。来源地变量的设置,目的是为了控制较早实行经济开放政策的地区,即控制政策因素,来研究社会网络对农民工职业阶层和收入的影响。打工年限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控制时间因素。

3.个人因素

农民工求职还会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个人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以及来深圳前的打工经历和在深圳更换工作次数。年龄、性别和婚姻状况是农民工个人属性,而受教育水平、工作经验(包括来深圳前的打工经历和在深圳更换工作次数)代表了他们的人力资本。相关研究充分肯定了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在其职业地位获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二)研究假设

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本文就社会网络对农民工职业阶层和收入的影响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网络关系构成对农民工职业阶层和收入有显著影响:

假设1a:初次流动网络关系中的弱关系越多,农民工的职业阶层越高;

假设1b:目前网络关系中的弱关系越多,农民工的职业阶层越高;

假设1c:网络关系中的弱关系越多,农民工目前的收入越高。

假设2:网络规模对农民工职业阶层和收入有显著影响:

假设2a:初次流动的网络规模越大,农民工的职业阶层越高;

假设2b:目前的网络规模越大,农民工的职业阶层越高;

假设2c:网络规模越大,农民工的目前收入越高。

假设3:农民工与网络成员的趋同性对其职业阶层和收入有显著影响:

假设3a:初次流动网络成员的趋同性越强,农民工的职业阶层越低;

假设3b:目前网络成员的趋同性越强,农民工的职业阶层越低;

假设3c:网络成员的趋同性越强,农民工目前的收入越低。

(三)数据

本文数据来自2005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组织的“深圳市外来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深圳市是农民工人数最多的城市之一。该市虽是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但其有相当一部分产业是劳动密集型的,对廉价劳动力的巨大需求促使大量适龄农村劳动力流入深圳。外来农村人口的加入,促使该市的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比例倒挂严重,户籍人口与暂住人口的比例为1:6,而且农民工的数量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因此,选取该市农民工作为研究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本次调查是以“15周岁以上,非深圳户籍的外来农村流动人口”为调查对象。调查采用结构化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采访。调查点分散居和聚居两类,聚居类人群指农民工集中居住,社区环境中市民的比例很低,调查中选取居住在工厂宿舍或工棚中的农民工;散居类人群指农民工分散居住在市民小区中,社区环境中市民的比例较高。这两类人群基本能反映整个农民工的具体情况。聚居类样本用来分析整体网络特征,散居类样本是用来分析个体中心网的特征,本文主要是分析农民工的个体中心网对其求职的影响。对于散居类样本采用随机抽样,而聚居类样本采用整群抽样。调查为期8天(4月20日至27日),共收回有效问卷1739份。样本中,年龄在34岁以下者占67.1%;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其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者占58.1%;已婚者占68%。有关深圳市的背景、抽样设计、调查内容、调查执行和数据质量的具体情况,请参见研究报告。

(四)方法

首先,采用二分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网络因素如何影响农民工职业阶层。分别考察农民工初次流动到深圳后和目前在深圳职业阶层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因变量均为职业阶层。职业阶层的划分为二大类:工人阶层和非工人阶层。工人阶层包括产业工人和商业、服务业劳动者,他们处于职业的底层;非工人阶层包括个体户、办事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经理和国家及社会管理者,这些职业阶层较高。因变量以工人阶层为参照类。

初次职业阶层回归与目前职业阶层回归的自变量区别在于:初次职业阶层回归时,流动因素中没有包括在深圳打工时间,个人因素中没有包括在深圳更换工作次数。而目前职业阶层回归时自变量包括了所有变量。分析时,仅考虑借助社会网络求职的样本,这样得到初次职业阶层和目前职业阶层回归的样本数分别为1220和334。

其次,采用OLS回归,分析农民工目前收入的影响因素。因变量为月收入,回归时对收入取对数。样本数为1220。

回归模型的自变量均包括社会网络因素、个人因素和流动因素三种类型的变量。社会网络因素包括:关系构成、规模和趋同性。其中关系构成分为“强主导”、“弱主导”和“相等”三类,“强主导”作为参照类。规模和趋同性变量设置为连续变量。个人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来深圳前是否有打工经历和在深圳更换工作次数。其中更换工作次数为连续变量,其余为分类变量。流动因素包括来源地和在深圳打工年限(滞留时间),前者为分类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对目前收入进行回归分析时,除了考虑网络因素、流动因素和个人因素外,还纳入了目前职业阶层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

以上各变量的具体分类和统计信息见表l。

三、研究结果

(一)职业阶层

1.初次流动后职业阶层

表2提供了农民工初次流动职业阶层的二分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结果。在模型1中,网络规模、关系构成和趋同性对职业阶层都有显著影响。在模型2、模型3和模型4中分别控制住流动因素和个人因素以及同时控制住流动因素和个人因素,发现网络因素影响同样显著。不同点在于,模型1和模型2中,关系构成中的“相等”较为显著,而模型3和模型4中的“弱主导”较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规模越大,农民工处于非工人阶层(更高阶层)的几率越高;关系构成中,弱关系越多,农民工越容易处于非工人阶层。阶层趋同性越高,则农民工越容易处于工人阶层。

在流动因素中,来自沿海地区的农民工比来自内陆地区的农民工更可能进入非工人阶层。在个人因素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农民工职业阶层均有显著影响,婚姻状况则没有显著影响。与男性相

比,女性更容易处于工人阶层,而不是非工人阶层。就年龄而言,年龄较大的农民工更容易处于较高阶层。与小学及以下的文化程度相比,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更容易进入较高阶层。而与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和具有小学程度的农民工相比,没有显著差异除此之个,个人因素中,来深圳前有打工经历的农民工更可能处于工人阶层,而不是其它更高阶层。

2.目前职业阶层

表3提供了农民工目前职业阶层的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结果。社会网络变量中,关系构成和阶层趋同性对职业阶层有显著影响,而网络规模没有显著影响。研究发现,控制住流动因素和个人因素后,弱主导的关系构成使农民工更可能处于非工人阶层;网络职业趋同性越高,越容易处于工人阶层。流动因素中,在深圳打工年限越长,越容易处于非工人阶层。来自沿海地区的农民工比内陆地区的农民工更容易进入非工人阶层。在个人因素中,年龄较大的农民工更容易进入较高阶层。来深圳前,有打工经历者比没有打工经历者更容易处于工人阶层;在深圳更换工作次数越多的农民工越容易处人工人阶层;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对农民工目前职业阶层没有显著影响。

(二)目前收入

农民工目前收入的影响因素OLS回归结果见表4。从模型1中,发现网络因素对农民工收入粗影响显著。模型2中控制住流动因素,网络因素仍然显著,且网络规模更为显著,而趋同性显著性减弱。表明在控制流动因素后网络规模对收入增加的贡献在提高,而趋同性的贡献在下降。但是在模型3和模型4中,分别控制住个人因素和同时控制住个人因素流动因素后,网络规模的净影响不显著,趋同性和弱主导的关系构成净影响仍然显著。研究表明,弱主导的关系构成显著增加了目前收入,而阶层趋同性的提高降低了目前收入。

流动因素中,在深圳打工年限延长,显著提高了农民工的目前收入;来自沿海地区的农民工与内陆地区的相比,他们的目前收入没有显著差异。在个人因素中,女性的目前收入会明显地低于男性。初中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收入显著高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已婚者的收入比未婚者可能更高。在深圳更换工作次数越多,目前越可能获得更高收入。目前职业阶层是非工人阶层者,其收入要显著高于工人阶层者。个人因素中,年龄和来深圳前是否有打工经历对农民工目前收入影响不显著。

四、讨论与结论

本文利用“深圳外来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数据,系统定量地研究了农民工进入城市后的社会网络对他们的职业阶层和收入的影响。本文的假设基本得到验证。

首先,对农民工初次流动的职业阶层影响因素而言,网络变量的影响与本文的假设基本相符。网络规模、关系构成和职业趋同性对农民工的职业阶层均有显著影响,表明社会网络结构变量对农民工初次流动的职业阶层有重要影响。弱关系为主导的关系构成对职业阶层的显著影响也间接验证了Gmnovetter的“弱关系的强度”假说。

其次,对农民工目前职业阶层的影响来说,阶层趋同性和关系构成变量仍然影响显著,但是网络规模影响不显著。表明流动后农民工社会网络结构仍然是高趋同性,对其职业阶层有影响的关系构成仍然是以弱关系为主导。网络规模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农民工网络规模不仅小于城市居民,也小于农村居民,回归分析表明流动后影响农民工职业的不仅仅是网络成员的人数,而是与弱关系比例的大小以及阶层趋同性的高低是密切相关的。

最后,对农民工目前收入的影响而言,发现网络变量的影响与本文的假设也基本一致。弱主导的关系构成显著提高了收入;阶层趋同性增强则显著降低了目前收入;同样网络规模对农民工目前收入的影响不显著。以上结果都表明社会网络是影响农民工收入的重要因素。

除了上述主要发现以外,分析个人因素和流动因素,我们还得到如下发现:

第一,在个人因素中,初次流动后,女性与男性相比更容易处于工人阶层,但是目前二者的差异并不明显,表明刚到城市时女性职业阶层地位不如男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性问的这种差异变得不明显。但是,在收入方面,女性要明显低于男性。不论是初次流动还是目前,年龄较大的农民工都较容易进入较高阶层。然而,年龄对农民工的收入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对于受教育水平而言,初次流动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与小学及以下的相比更容易进入较高职业阶层,而目前受教育水平对农民工职业阶层没有显著影响,表明受教育水平只对农民工初次流动后的职业阶层有影响,随后由于农民工自身对城市的不断适应,受教育水平上的差异也会不明显。尽管如此,较高受教育水平能促使农民工得到较高的收入,表明较高人力资本会带来更高的收入。婚姻状况对初次流动和目前农民工的职业阶层都没有影响,但已婚者的目前收入明显高于未婚者。可能原因是婚姻会带来更多经济负担,从而提高了农民工提高收入的动力和努力程度。来深圳前有打工经历会促使农民工处于工人阶层,而且没有获得更高的收入。在深圳更换工作次数同样会明显促使农民工处于工人阶层,却同时带来更高的收入(从结果来看,更换工作次数不会促使其职业阶层变高,见表3)。

第二,在流动因素中,来自沿海地区的农民工与内陆地区相比,更可能进人较高阶层,表明经济开放政策对农民工的职业阶层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农民工来源地对农民工收入并无显著影响。在深圳打工年限的延长,有助于农民工进入较高阶层,同时也有利于农民工获得更高的收入。

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由于调查数据的限制,网络结构变量中的紧密度指标难以获得,对该网络变量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其次,本调查样本来源于深圳市,本文得出的结论能否推广到其它农民工较多的城市,也需做进一步研究。第三,社会网络对农民工职业阶层变动的影响也是一个未来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尽管有上述局限,本研究和发现对改变农民工弱势地位、提高农民工收入提供了一些政策方面的启示。已有研究表明,农民工社会关系网络以初级关系为主,并以初级关系为基础不断建构次级关系。本研究进一步发现,网络规模、趋同性和关系构成都会影响到农民工的职业阶层和收入。因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政府应该通过相关部门,公布用工单位信息,加强农民工输出地政府与城市用工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增加农民工输出地政府与外出农民工的沟通,从而增加农民工初次流动前的社会网络规模、减小趋同性和增加弱关系的比例,进而使农民工初次流动能得到较好的职业阶层和较高的收入。其次,农民工进入城市之后,流人地城市应对农民工加强职业培训,从而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同时,城市政府应尽快完善各种相关措施,保证有留城意愿的农民工能继续在城市打工,不断提高其经济收入。

工业工程对社会的影响篇2

关键词: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性发展,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也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如何细化施工单位的管理工作,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当下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建筑企业是当下国民经济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影响,而动态管理在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也成为了当下工程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建筑企业的有关管理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施工单位管理和控制建筑工作的正常开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以期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阐述

(一)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概念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实质上指的是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通过相关数据的变化,及时地对施工项目的造价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工作,降低影响因素造成的影响,使得施工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与发挥,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科学开展与合理控制是保障建筑工程顺利施工的重要前提,是工程项目减少建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相对其他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与实践性,因此在实际管理中,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能力与技术条件,通过建筑工程的造价动态管理,能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并快速的加以解决,降低后工程的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造价变动性较大,对工程的施工进度与周期产生较强影响,而通过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通过与实际的发展情况相结合,能有效地控制造价,推进建筑工程的施工进程,协调建筑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

二、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的现状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是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基础保障,是实现投资商工程投资总成本的重要管理手段。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变,建筑工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对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最终结果具有重要影响的同时,对施工企业的整体实力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当前的评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即建筑技术和能力、内部管理工作质量以及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工作质量。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我国部分建筑工程企业在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中都存在许多不足,相关人才建设与工作经验方面比较欠缺,极大地影响了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质量与项目的品质,不利于建筑企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三、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成本造价一方面受国家相关法律与政策影响,即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国家有关部门针对相关企业、相关工程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对施工单位的施工建设进行了行为约束,不仅保障了施工质量,同时还影响了建筑的施工造价,建筑工程施工造价另一方面还受地区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即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建筑工程的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市场供需管理的不同,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也会对工程的造价的产生影响。

四、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质量的措施

(一)施工单位应充分重视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在发展过程中受传统发展理念与施工技术的影响,缺乏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致使在管理模式方面采用粗放型管理模式,增加了企业的管理工作难度,不利于企业及时掌握内部发展的不足,阻碍了动态工程造价管理应用与推广。因此,企业要想实现综合效益不断提高,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相关人员对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提高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实现企业的良性持续发展。

(二)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体系,加强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实施力度

构建和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体系,加强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实施力度能落保障相关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落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为构建相关基础设施构建奠定基础。除此之外,通过不断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一方面约束各部门的规章行为,另一方面还能规范和督促施工人员的工作,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语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建筑企业在现代市场中进行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保障。现代建筑企业应该加强对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以期科学地指导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工作与造价的编制与调整工作,从而实现工程成本控制目标、工程造价管理目标,进而促进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

作者:李约翰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刘正阳.建筑工程动态造价管理理论的应用[J].工程建设信息资讯,2010,12:105-111.

[2]曹志超.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实施[J].建工科技,2010,11:222-224.

工业工程对社会的影响篇3

关键词:大提高;职工素质;提升;社会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263-02

面对世界经济的整体下滑,中国政府逐步加大了国内宏观调控的力度,有效地调控了GDP的增长。但随着前年4万亿资金的注入,短期拉动经济目标的完成,国内企业迎来了宏观调控之后的“后经济调控时代”,明显特征是企业在调控时期扩大了产能、加大了投入,各企业的产能远远大于市场的需求,使得国内市场同类企业间的竞争越发的激烈。对于市场上参与竞争的企业来说,激烈的竞争形势催生了企业对市场竞争过程中良好形象的需求。面对市场上产品和企业管理的同质化情况,企业在提升产品和基础管理的同时,良好的社会形象将成为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这是一个企业扩大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前提。在企业社会影响力的大框架下,其中,职工的素质能力就是支撑这个大框架的一个重要基础。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内在能力的外在展示,是企业文化的有效延伸,同时又是以每一位职工的具体言行为基础,靠每一位职工娴熟的技艺、优良的服务和扎实的工作来保证。

一、职工素质是推进企业社会影响力的关键要素

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是企业内力在社会公众中的整体显示,是企业文化成果的集中反映,它通过企业的产品形象、职工形象、管理形象和环境形象等来展示企业精神风貌、价值观念、企业行为等深层次的内涵,而这个内涵的根本落脚点就是全体职工素质能力的提升。

1.必须明确职工综合素质能力是企业提升社会影响力的根本基础

企业要打造良好的社会影响力,首先必须有一个切合企业实际的战略方案及战略措施,这是建立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在提升企业效益,促进企业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期性谋划中,广大职工的意识、思想、能力决定着他们个体的行为,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局部的工作。从这一角度来说,每一名职工的素质能力就对应影响着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横向扩大到全局,纵向扩大到长期性,就集中显现了职工素质能力的关键作用,所以我们的企业经营者一定要明确职工不但是企业社会影响力的参与者,而且每个个体融合而成的文化形式将直接渗透到社会影响力的塑造过程中,换句话说,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完全取决于职工本身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文化底蕴,即取决于职工本身的综合素养。

2.必须明确职工综合素质能力是提升企业社会影响力的根本动力

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包括了产品质量、品牌塑造、职工的精神面貌等。良好的社会影响力会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可,赢得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同和客户对企业的信赖,会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营环境,并通过经营环境的优良化,逐步形成生产经营整体的良性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企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能力影响着产品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生产、质量等部门人员的素质影响着管理能力和生产保障能力;生产工人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和产品的可靠性。所以,企业要扩大社会影响力,就必须从职工素质能力这一根本的因素抓起,只有不同层面的职工都行动起来,素质能力得到了提升,才能打造良好的企业社会影响力。

3.必须明确职工综合素质能力是提升企业社会影响力的催化剂

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是企业市场化的深层运作,它包括企业整体的外部形象,包括企业每一条生产线上的每一个工位的定置管理,包括每一件产品的交库质量等等。在整个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职工的素质能力无时无刻不对产品起到最直接的影响。职工良好的综合素质在保证自己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也同样确保了上下道工序的高质量衔接,在整个生产环节上,高质量衔接的总和效应必然大于每个个体的简单相加。在这个高质量的衔接过程中,职工的素质真正成为了无形的催化剂,必然达到企业管理升级、质量改进、产品开发、降低成本的几何形式扩大。这样状态下的产品在市场上必然是高质量的产品,这样企业的市场声誉在市场上必然有着良好的口碑,这样企业的文化必然会引导市场的方向。反过来,企业的市场声誉、口碑、文化不但能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进步,而且会激发职工的自豪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同时也为企业职工认真工作创造了宽松的条件,使得职工高素质的催化剂作用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

二、职工的素质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条件

一个企业要扩大社会影响力,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短期靠产品,长期发展必须靠深厚的企业文化,靠企业文化支撑的品牌效应。这是扩大企业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基础,其中职工素质的高低关联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

1.低素质的职工队伍影响着高水平的文化建设

就现实成功企业发展的经验来看,职工素质低的企业搭建不了高水平的企业文化平台。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职工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体现。什么样的素质孕育什么样的文化,要想打造高层次的企业文化,就必须逐步提高广大职工的基本素质。素质偏低的职工个体难以理解先进文化的发展目标和内涵,无法把自己的思想融入企业文化的发展框架,更无法把先进的文化转化为自己的行为。

2.先进的文化平台必然依靠职工素质来保证

从可口可乐公司、丰田公司、海尔公司等国内外许多成功的企业文化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成功的企业文化必然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支撑着它的发展。职工素质和企业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与派生。像微软公司、联想公司这样职工素质很高的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形成的好、形成的快、构架扎实、方向明确。而我们国内一些以家族为单位的民企和长期文化自封的亏损国企,职工素质相对偏低,组织文化建设发展的迟缓,很多文化内涵无法在职工队伍中形成共鸣,很多优良的文化理念无法顺畅的推广,这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影响到企业社会影响力的形成。由此来看,职工素质不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而且是企业文化建设导入和成功的先决条件。

3.先进的企业文化转化为社会影响力必须依靠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一个企业文化建设的服务对象内部是产品,外部是用户。扩大企业社会影响力一是靠文化在产品上的体现;二是靠文化在服务上的体现;三是靠文化在创新上的体现;四是靠文化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这四个文化要素的内涵是以职工为主体的素质建设,外延是以企业社会影响力为目标的文化推广过程,内涵的价值形成靠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来孕育,外延的人际传播和无形价值靠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来承载和发起,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建设的起始点和落脚点,都融入了职工基本素质和能力。由此可见,职工素质能力的建设程度决定了文化内涵的进展,决定了文化外延的效果,同时,也表明了先进的企业文化要转化为社会影响力必须依靠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三、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职工素质教育培训活动

企业要建立完善各项培训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培训管理,充分挖掘和利用培训资源,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培训工作是提高职工素质能力的重要步骤,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加强职工教育,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

职工的文化素质是其他素质的基础,有了良好的文化素质作底蕴,职工才能有良好的气质和精神风貌。文化素质低,不仅会限制职工业务、技术素质的提高,而且还会妨碍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企业形象必将因此受到严重影响。企业的部分老职工由于受到当时客观条件的影响,在文化教育方面相对来说底子薄,容易忽视文化知识的再补充。一些年轻职工在文化生活极其丰富的社会生活中,经不住刺激和诱惑,更愿意接触虚拟的网络,不重视继续接受文化知识的再教育,使文化知识的学习被广泛地闲置了,特别是在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职工更容易产生厌学的思想。同时,从市场对企业的发展要求来看,既要重视经济效益,也不能忽略相关的教育引导、文化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企业在经营上取得过很好的效益,企业也出现了高盈利时期,但终因发展后劲不足,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我们需要看到,今日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明天的效益。重视职工的再教育,要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组织开展职工短期和中长期相结合的学习班、培训班,定期为职工组织文化教育活动,不失为一种提高职工文化素质的好方法。其次,应增加教育投入,鼓励职工自学成才。不求他们有多高的文凭,但需要他们有自己的专长,有自己的技术强项。企业要加大教育投入,对自学成才的职工要有相应的激励手段,激发更多职工的学习热情。同时,把职工的工作技能、文化水平同职工晋级、升职、工种分配等挂钩,制定严格的考试考核标准,职工一定会以很大的热情投入到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中,企业也将因此受益无穷。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

职工的思想是职工行动的方向盘,高度的主人翁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遵章守纪的模范行动都来自于职工良好的形象,也才能更好地体现企业的形象。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职工思想素质的重要方法。在市场经济的状态下,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人们的思想观念起伏很大,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人”和教育内容也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二是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不能按部就班地进行,需要深入了解广大职工的思想动态,学习内容要加强政策性、可读性和趣味性的真正融合,把集中学转变成多种形式的引导教育。只有把握好教育的内容,才能为职工所接受,才能达到他们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

3.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的能力素质的关键点,直接关系到影响企业形象的各个因素。加强职业培训是提高职工技术素质的主要方法。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符合企业实际的职业培训规划,这个规划既要有长远的目标,又要有近期的发展方向;在强化培训的同时,也要强化培训资料和培训制度的建立,强化技术尖子和复合型人才的培训,只有持之以恒按照这种工作思路进行职工培训,职工能力素质才会不断提高,才会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基石。

工业工程对社会的影响篇4

职业认同是指职业人在长期从事某项职业的过程中对职业的肯定性评价。职业认同出现危机将会产生职业倦怠现象。良好的职业认同是稳定工作队伍、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础和关键。

深圳市在2007年成为社会工作发展的试点城市之一,社会工作者队伍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遭遇一些问题,其中人才的高流失率尤为引人关注。社工离职影响专业关系的建立和专业服务的效果,同时阻挡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进程。掌握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对进一步提升社会工作者职业化、促进社会工作事业蓬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深圳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现状分析

在本研究中,笔者设计了采取5点记分的《社工职业认同调查问卷》,挑选来自深圳市的100名社工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运用spss软件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得知本次调查样本职业认同的总均分为3.444,介于满意与一般之间,为中等程度范围,说明被调查对象有一定程度的职业认同,但是认同程度不高。

三、社工职业认同不高的原因分析

调查样本的社工职业认同不高,那么导致社工职业认同总体不高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了更好的解答这个问题,笔者挑选了5个个案进行深入访谈。

(一)薪酬待遇低

1. 工资涨幅低。目前深圳市购买社工服务的标准为7万元每人每年,除去社工机构扣除20%的管理费,其余资金用于支付社工的工资和办公费用。但是总体看来目前该市社工的薪酬待遇处于较低水平,虽然工资水平起步不算低,但涨幅小、发展空间较小。薪酬待遇影响职业稳定,使其缺乏对职业的持续承诺,导致职业认同感下降。

2. 拖欠薪酬严重。政府的资金支持培养了很多社工基础,但社工机构过分依赖政府的财政投入,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自身造血能力较为薄弱。机构注册门槛低、政府监管缺位导致一些社工机构的定位出现偏差,经费使用不规范、管理经费支出大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影响到了社工的实际到手的工资水平。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模式,当政府不能按时将服务经费拨付给社工机构时,少部分机构尚能通过通过自身筹措的资金来填补工资空缺,但是一些规模比较小、经济实力较弱的机构无力按时拨给社工工资。本来就不高的工资加之拖欠薪资问题的存在对于一些社工而言无异于“火上浇油”,所以部分社工选择跳槽,寻找其他高薪工作。

(二)社会认同低

1. 公众对社工的知晓程度低。由于社工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其服务成效在短期内还难以显现,其服务范围还没有覆盖到所有社会大众,加之“政府对社工的宣传太少了,社工一直是默默工作的活雷锋”,在一些新闻媒体上鲜少见到社工的身影,所以目前社会公众对社工这一职业的知晓度比较低,社会大众对社工的认识与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社工的职业认同。

2. 公众对社工职业身份认识多元化。公众对社工的身份存在“社工就是义工”、“社工就是心理咨询师”、“社工就是公务员”等多种误解。职业角色和职业形象不确定性影响了社会大众对社工的认同,社会大众对社工行业错误或是模糊的认知也影响社工自身的职业认知。社会的不认可与社会支持薄弱使社会工作者承受更多的职业压力和生活困扰,因而导致部分专业人员离职现象。

(三)社会地位低

1. 体制因素影响社会地位。目前,政府、企事业单位包办社会事务职能状况未能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行政管理依然是我国社会事务的主要手段。在这种格局下,政府既没有放手发展民办社会工作,也没有让民间社会工作机构分享到足够的公共资源,政府与民间社会工作机构没有形成一种互补充、共发展的伙伴关系。政府等一些体制内单位掌握着丰富的话语权和优渥的资源,而社工机构大多是体制外的民间社会服务机构,处于相对边缘化的地位,其地位、声望低下,资源缺乏,对优秀社工缺乏吸引力。体制环境的影响使社工不能够充分发挥专业作用,专业价值感低。

2. 社工在用人单位身份地位尴尬。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由社工机构将社工派驻到相应的用人单位,第三方派驻模式存在的弊端造成社工在用人单位尴尬的地位和身份。一些用人单位将社工当做杂工,尤其是岗位社工被派驻到用人单位,不被重视,甚至不被尊重,工作性质模糊,致使社工比较难融入,工作不是很好开展。社工尴尬的身份,导致其在用人单位的地位不高,没有职业归属感,影响其职业认同。

(四)工作压力大

一方面,政府主导推进社会工作,社工行业发展依托政府。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场地和设施等硬件设施匮乏,社工在开展工作中必须倚靠用人单位提供各种物质支持,一些社工实际上从事的是用人单位行政上或是管理上的工作,很难开展自身的专业工作。另一方面,社工除了协助用人单位承担一定比例的行政职能以外,还需要完成每个岗位的专业服务指标,任务考核指标和文书制度是压在社工头上的“两座大山”。同时,针对弱势群体提供服务,需要长期的、巨大的精力和投入,而“长期的高付出、低回报会让人觉得身心疲惫。”

(五)社工自身的专业技能不强

目前从事社工职业的人员以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学生为主,他们大多在高校接受过相关方面的专业教育,由于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等限制,使其接受的教育重理论缺实践。社工在岗位上所从事的实际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相去甚远,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使一部分社工个人对专业技能掌握不够全面,无法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也无法协助服务对象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受“差序格局”等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对陌生人难以产生真正的信任,由社会工作者对单个的案主提供服务就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

(六)提升空间小

1. 学习培训资源有限。一方面,在社工事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深圳从香港引进督导,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本土化的问题,尽管香港督导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本土化需要时间的积累,所以不可避免的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另一方面,随着深圳市本土督导选拔体制的建立,在2012年底,香港督导相继撤出该市,本土督导既是社工又是社工的导师,在经验和学识等方面还有待加强。第三,社工的培训和发展规划非常的不清晰,现有培训在师资、硬软件设施等方面都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

2. 晋升渠道狭窄。目前深圳社工的晋升渠道以管理和专业晋升两方面为主,管理方面主要是从事社工机构的管理职位,这种机会非常少,其余大部分人需要通过专业层面晋升,但是从一名一线社工进入督导体系门槛较高,选拔条件非常严格,这在一方面保证了督导队伍的质量,另一方面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造成了很多社工晋升无望。

工业工程对社会的影响篇5

[关键字] 水利水电 生态环境 冲击作用 规避措施

[中图分类号] X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1-3-1

0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农业和轻工业有了很大发展,经济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的水利水电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坝建设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规模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不仅为国民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也为改善人们生存、工作、生活状况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这巨大的成就背后,也暴露了诸多的问题,尤其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对水环境质量、对大气、人群健康、环境地质都造成了重大影响。

1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从普遍意义上讲,水利水电工程在实现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在施工建设和运行中也不同程度地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平衡。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主要包括移民问题,对泥沙和河道的影响,对气候、水文、地质、土壤、水体、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对文物和景观的影响,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必须在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否则难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事业的长久发展。

1.1 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大多数就是在天然河道上修建,这样做的结果破坏了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环境,使河流局部形态均一化和非连续化,从而改变了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1)对区域的气候及地质产生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影响了区域的气候变化,尤其是水库的建设,形成广阔的水域,导致蒸发量将比水库建成前明显增大,进入大气的水汽增多,导致降水增多,雾天增多,改变原来的气候。同时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也可能引发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形成。

(2)对河流水质产生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导致区域的河流水速减小,一方面,降低了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导致水质自净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也会使沉降作用加强,导致水体重金属沉降加速,导致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

1.2 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最显著的,其主要原因是在工程建设过程及运行过程中。一方面,施工对土地利用、文物景观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在工程施工期间,乱堆弃渣、乱修临时设施,将造成土地浪费,开挖取土或堆弃不处理,对山坡及表土搅动较大,使周围植被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淤塞河道。而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机械碾压、施工人员践踏等又会带来青苗损失等。同时,工程建设施工对地形地貌、文物景观和生态系统等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 水利水电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在产生显著效益的同时,对社会环境也有不利影响。在人类健康方面,不少疾病直接或间接与水环境有关,如一些水介疾病会因水面扩大而增多,移民动迁也会导致一些疾病流行等。水库库区淹没后,可能对文物古迹和景观带来影响。同时,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对人口迁移、土地利用也存在一定影响。在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水库的淹没损失,并对库区内仅在高水位时才被淹没的土地适当采取措施加以利用。

3 水利水电工程中对环境影响采取的保护措施

3.1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可能造成的对周围地区环境的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水质、土壤、水生生物、人口等进行调查。其次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对拟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预测造成影响的程度。最后对拟建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从整体上评价拟建工程的各要素和过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改变程度,为比较选择方案提供依据。

3.2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水利水电工程开发与建设必须建立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通过对库区及其周围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等数量、分布和开发利用情况的详细调查,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科学制定资源开发规划,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最终使工程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

3.3 完善移民政策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若移民问题不能得到良好解决,不仅会对环境的造成二次破坏,还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大力发展),众多相关学者在此基础上又极力推崇一种新的移民政策--投资型移民政策,其主要思路是将淹没的土地、房屋及其他有价设施进行评估,加上对生态环境的补偿作为股份,参与水电开发建设,使移民和开发方形成利益共同体,使移民能长期共享水利水电开发的效益。因此必须完善移民政策,对移民搬迁安置和恢复生产生活进行详细规划设计,努力做到"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对于加快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结束语

工业工程对社会的影响篇6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配置效果系统分析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系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1],那么水资源系统就可以理解成是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水资源有机整体,水资源系统受到组成部分及其相关因素变化的影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后,受水区水资源子系统、供用水结构、经济发展模式、居民生活方式以及生态环境等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得水资源系统发生变化。本次研究从水资源系统的角度出发,将水资源优化配置作为一个平台,链接起水资源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的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受水区的影响。

1.水资源系统结构及其功能的变化

水资源系统是由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和水资源子系统组成,三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受水区的水资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如图2.1.

图2.1 受水区水资源系统结构图

有图可知,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状况受到各子系统的制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进入到受水区的水资源系统后,与当地的水资源系统耦合在一起共同支撑受水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受水区水资源系统的影响

根据前文的分析,水资源系统的一个构成因素发生变化后,经过系统耦合作用后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2.1改变水资源子系统结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贯穿各个受水区,根据系统的概念,不同受水区就偶合成了一个水资源大系统。原有的地区及流域水资源系统结构、水文环境、径流效应等都发生了改变,也使得调水工程与当地经济结构和自然环境产生了相互作用,如图3.1。

此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受水区当地的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都产生很大的影响,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反馈关系,如水量的再分配会导致大气中的水体交换过程发生变化也可能引起气候及自然环境的变化。

图3.1调水工程和各个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相

2.2改变供用水结构

外调水进入到受水区后改变了当地原有的水资源子系统,此外,在外调水进入到受水区后也会有相应的供水配套设施,这样一来外调水的使用就改变了受水区的供水结构、完善了供水结构系统。

同时,新的水源供给了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可以有效缓解用水紧张问题,这样一来就可以退换被挤占的农业、生态用水,而环境卫生条件、农业发展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外调水可以极大的改善受水区因缺水造成的然、社会环境问题。

2.3改变经济发展模式

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在我国,一般把产业结构定义为产业间的关系结构[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受水区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以往因为水资源短缺而受到限制的项目可以蓬勃发展;二是外调水解决了用水紧张的局面,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将大大增加,逐步形成新的产业发展优势;三是外调水的使用可以退换被挤占的农业用水,那么农业就会得到相应的发展,这样就有利于减弱甚至解决缺水地区存在的二元产业结构问题,做到逐渐实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水资源配置效果的影响

分析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受水区的影响可以将水资源配置作为一个工具,从而可以定性、定量的进行分析。

中线工程对受水区水资源配置效果的影响定义为社会经济效果和生态效果,即从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3.1社会效果

首先,根据规划要求,通水后受水区居民城镇生活用水保证率将达95%以上,并且有效改善部分地区的水质状况,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其次,中线工程通水后,吸纳就业的因素会不断增加;然后,外调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了生产用水保证率,能够扩大生产规模,更能够刺激新兴企业的发展;最后,受水地区及其一些产业借此机遇迅速开发建设,该地区的经济格局随之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形成产业基地化、群集化和园区化发展格局,从而吸引大批劳动力、科技人才以及资金向这些地区和产业转移,即在经济规律调节下产生的“经济移民”。

3.2经济效果

首先,供水量的增加对沿线的生态景观产生巨大的调节作用,旅游业、文化等第三产业得到极大的发展;其次,中线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工程通水后满足了城市发展用水,归还甚至增加了农业用水,同时还可将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回用于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最后,河南省、河北省主要支出产业几乎都是典型的高耗水产业,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局面下供水分配上不得不采取“限农、压工、保生活”的方针,高耗水产业常因缺水问题而停产停工。调水大大缓解这些行业用水紧张的局面,工业生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以上分析中可知,中线工程为受水区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程度上的贡献。

3.3生态效果

中线工程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类。

关于积极影响,中线工程建设通水后,地下水严重超采的情况就会得到适当的改善,同时也增加了地下水的入渗和回灌,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合理调度;其次,生态用水保证率相应的提高,水资源的自净功能有所恢复,以往由于水资源缺乏,造成河流径流量减少甚至断流的情况就会有所改善。

关于消极影响,调水工程的源头和沿线范围内会有许多污染源,如果处理不当,将会调来受污染的水,那么就加剧了受水地区的水污染程度;引水工程将增加农业灌溉的水量,使得部分地区地下水位升高,在一些土壤含盐地区,可能引起土壤次盐渍化[3],在低洼地区,可能引起土壤潜育化和沼泽化;最后,供给量的增加会导致污废水排放量也大大增加。

4.结语

水资源子系统发生变化时会不同程度影响其他子系统的变化,经过系统的耦合作用,使整个水资源系统发生变化,本文利用水资源配置作为手段,从系统的角度分析研究了外调水进入受水区水资源系统后,对受水区水资源配置效果的影响,从而为分析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受水区的影响的定性、定量分析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1]苗东升.钱学森与系统学[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48~53。

[2] 戴伯勋,沈宏达.现代产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 李华耀.南水北调受水区土壤盐碱化防治措施概述[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

工业工程对社会的影响篇7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将以多种方式转变为产业工人或城市的市民。随着这一步伐的加快,农民工却没有享受到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社会保障,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广大农民工的基础权益,还对整个社会的就业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2013年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894万人,同比增长2.4%,农民工成为社会就业当中最主要的群体,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其中从事制造业的比重最高,而社会保险则成为他们职业选择的一个参考标准,并且这种趋势随着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而日益变得明显。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社会保险对农民工就业影响进行评估。

社会保险对于所有从业人员而言都比较重要,而不同类型社会保险的重要性都会有所差别。农民工由于工作的流动性,因此在社会保险方面面临着关系转移续接,而目前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困难,农民工普遍出现退保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的就业难得得到保障(郭秀利,2007)。农民工的身份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保险对于这一群体也具有特殊性,他们的作为城市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却并没有改造其农民的身份,他们也需要在农忙时归家务农,而在其余的时间则从事非农的工作。因此,对于这一部分的农民工而言,他们的就业主要选择在城市就业,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邓微,2008)。以深圳和上海作为例,作为我国吸引农民工比例比较多的城市,农民工的收入和城市的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比较明显,土地承载能力的饱和,吸纳人口能力的下降使得城市对于农民工的就业吸引力有所下降,虽然近年来有针对性的出台一系列的社会保险的政策和措施,但是对于农民工的就业并没有突出的影响(华迎放,2008)。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意识相对而言还比较薄弱,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有很多,而社会保险对于农民的社会保障却是十分重要。通常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险是双向效应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可以大大的促进整个社会保险政策的构建和完善,而另一方面,社会保险降低了市场经济活动中给个人带来的风险,保障农民工的基本生活(孙红湘,2009)。

二、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现状

近年来,农民工数量出现了平衡增长的态势,从相关的统计数据来看,农民工的总量由2009年的22978万人上升为2013年的26894万人,五年的时间增长了17.04%;其中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从14533万人上升为16610万人,增长了14.29%;本地农民工从8501万人上升为10284万人,增长了20.97%,增幅明显高于外出农民工,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目前农民工对于就地就业的观念越来越明显。外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有所上升,但是总体上而言,还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见上表一)。企业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在2013年分别达到15.7%、28.5%、17.6%、9.1%和6.6%,分别比2009年提高8.1、6.7、5.4、5.2和4.2个百分点,从五年的数据来看,养老保险的提高的比重最多,工伤保险提高的比重次多,生育保险提高的比重相对比较少。同时,工伤保险的比重在所有的五项社会保险类型当中的比例是最高的,说明农民工从事的行业相对比较危险,因此,工伤保险的投保比例比较高。从不同的地区来看(见上表2),对于农民工社会保险的情况仍然具有一定的差距,其中东部地区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的参保比例要高于中西部地区,2012年东部地区的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分别达到16.9%、27.3%、19.6%、10%和7.3%;而同期的中西部的比例比较相近,其中中部地区的比例分别为9.2%、16.4%、10.%、5.3%和3.6%;而西部地区的比例分别为8.3%、17%、11.3%、4.9%和3.2%。从相关的数据来看,东部地区在社会保险的各类指标当中与中西部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有些指标相差将近一倍,这说明东部地区在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吸引农民工就业方向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这也正说明了东部地区是我国吸收农民工就业最高的区域。从农民工所从事的行业出发来分析他们所参与的社会保险现状,可以看出,目前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从2012年各个行业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来看,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相对较高,而建筑行业、住宿餐饮行业的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相对比较低。而从具体的行业来看,不同的行业所侧重参加的社会保险的种类还是有的区别,但是从2012年相关数据来看,农民工参加的社会保险主要集中在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方面,其次是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投保相对比较低,企业和农民工对此的重视度不够。

三、社会保险对就业影响的评估分析

对于农民工就业影响的评估,通常可以从社会保险的不同类型进行分析,针对社会保险当中所包括的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五个指标进行评估,结合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险的目前的发展现状,可以选择我国农民工所处的不同的地区和所从事的行业两个方面对社会保险对农民工就业影响进行评估。

1.评估的原则与方法社会保险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对都是比较低,近年来有一个上升的趋势,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参加养老保险的比重相差不大,两者都与东部地区有较大的差距。而从农民工的就业情况来看,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增长比较快,东部地区的农民工增长比较差,但是由于基数不同,东部地区的农民工数量与其他两个地区的总和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社会保险对于不同区域的农民工的就业影响明显不同,本文通过研究2009年至2012年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在养老、工伤、医疗、失业和生育保险的不同差别,对不同区域的农民工的就业影响进行评估。不同行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参与水平差异明显,不同行业的社会保险参保程度以及参保的种类对于农民工的就业影响也会有所不同。

2.不同区域的评估社会保险影响个人退休的决策主要由于受到流动性约束的个人,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将个人收入从年轻时期转移到年老时期,这种收入转移所产生产收入效应会诱使农民工更多的消费休闲,从而影响他们的退休决策。而不同的区域的农民工对于社会保险的种类的偏好有所区别,东部地区的农民工主要倾向于供职于提供工伤保险以及医疗保险的公司,主要由于农民工流动性的特性以及农民工回归愿望的社会性质决定。而中部和西部的农民工的群体主要是由附近周边的农民所组成的,本地的农民工的比重达到85%以上,因此,对于这两个区域的农民工而言,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对于这个区域农民工的就业影响要大于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他们对于转化为城镇职工的意愿强烈,并且也能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这种实现的路径和费用相对于东部而言都比较容易实现,因此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对于这两个地区的农民工就业影响比较大。生育保险对于农民工就业影响比较小,并且参加生育保险的比重也比较低,尤其在老一代的农民工当中体现更为明显。

3.不同行业的评估从不同行业的评估结果来看,在不同的行业当中,企业对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是有所偏好的,而不同的社会保险类型对于农民工的就业影响也比较大,则社会保险有一定的强制性,因此,企业出于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责任对于一部分的农民工会缴纳相关的社会保险,而另一部分企业出于效益最大化等方面经济的考虑,不缴纳有关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建筑行业和住宿餐饮业吸收的农民工最多,而其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在六大行业当中处于低的位置,而近年来这两个行业面临着招收农民工的困境,一方面有宏观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社会保险在起作用,直接影响到农民业的就业选择。另外,不同的行业对于社会保险的种类的选择也会影响农民工的就业,当然工伤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各个行业对此的重视度都比较高,而农民工对此具有较高的偏好。而其他的社会保险的种类当中,制造业和建筑业提供的医疗保险比较容易吸引农民工就业,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中的养老保险更能吸引农民工就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当中的失业保险对于农民工具有比较强的吸引能力,可以促进农民工的就业,不同的社会保险种类对于农民工的就业影响是有所区别的。

四、结论

本文从相关的统计数据出发,在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现状基础上,从区域和行业两个维度对于社会保险对农民工就业影响进行评估。从评估的结果反馈来看,目前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东部地区的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更能吸收农民工进行就业,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在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方面能对农民工就业产生影响,因此,我国的东部地区必须要加强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和广度,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这两个保险的待遇,从而增强农民工的就业期望,更多的激励农民工在东部地区安居就业。从另一方面来说,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就要加强对于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投入力度,从而增强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的归属感。此外,不同的行业的社会保险对于农民工就业影响也有所不同,其中工伤保险成为所有行业当中最能影响农民工就业的因素,而其他的社会保险种类对于不同的行业各有所偏重。因此,在构农民工社保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遵循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同行业制定相关规则时要充分考量农民工的不同需求,针对不同的情况安排不同的社会保险,政府还要加强对于工伤保险购买情况的查处力度,保障所有农民工就能顺序的拥有工伤保险,保障农民工的生命,从而降低就业的风险;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保障体系。

工业工程对社会的影响篇8

关键词: 档案工作者 职业认同

近年来,职业认同这个话题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每一行业从业者都存在职业认同的问题,档案界人士也不例外。职业认同不仅关乎着档案工作者的工作热情,甚至影响着档案工作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成为档案工作者实现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

一、认同与职业认同

当代认同是指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塑造成的、以自我为轴心展开和运转的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它围绕着各种差异轴(譬如性别、年龄、阶级、种族和国家等等)展开,其中每一个差异轴都有一个权力的向度,人们通过彼此间的权力差异而获得自我的社会差异,从而对自我身份进行识别①。职业认同,由此可以理解为现代人在职业这个轴承上的自我身份认定。职业认同作为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它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过程”是说个体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角色的过程;“状态”是说个体对所从事的职业的认同程度。档案工作者的职业认同,就可以表述为档案工作者作为职业者,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自己所从事的档案工作产生的完全认可的心理感受或情绪体验。职业认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地构建——破裂——构建过程中,往往一种认同刚刚建立,又会由于环境的变化而遭到否定。正如上所述,职业认同作为不断发展的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处于运动之中。只有处理好影响职业认同的因素,才能更好地引导档案工作者的职业认同发展方向。

二、档案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态度

社会态度受到社会情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人们对待档案工作的社会态度,往往存在一定的偏见,很多人认为档案工作——“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谁干都能干、谁干都一样”,抹杀了档案工作的专业技术性,不了解档案工作中特定的专业程序和专业要求,忽视了档案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其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法、课程体系以及修业年限的要求。这种对职业形象认识的偏见,严重影响了档案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故而,很多档案工作人员就用“良心活”来形容自己的工作,这是对社会态度的一种消极反应和应对,职业认同感也在“良心活”的无奈中发展变化着。

(二)组织环境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自然想得到群体的认可,由此,社会群体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正是由于群体心理的存在,一个人单独表现的行为往往与在群体中表现的行为不一致。从众现象,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②。鉴于群体对个人的影响,由此可推论组织环境直接影响着档案工作者职业认同感的发展。

(三)家庭支持度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设置之一,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制度和群体形式。功能主义者认为家庭发挥着社会化、感情陪伴、经济合作等重要作用。作为家庭一员,配偶的意见对其职业的选择很关键。如果配偶能够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档案工作的发展前途,对对方的档案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必然提高档案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由此可见,配偶的支持、理解同档案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是成正比的。

(四)个体因素

工作满意度影响着职业认同感。笔者曾经做过一个关于工作满意度的半结构性访谈,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电话访谈、网上访谈和面对面访谈对7名在高校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进行了访谈。通过对访谈结果的分析,发现工作满意度与性别、职称、年龄、收入均存在相关性,女性的工作满意度高,职称越高、年龄越大、收入越高则工作满意度越高。

个性特征也是影响职业认同感的重要因素。一个人的性格、气质等都会影响职业认同感的发展。比如,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具有易冲动、自制力差、性情急躁等行为特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能够快速的改变职业认同。而粘液质气质类型的人,具有稳重,考虑问题全面,善于忍耐,注意力稳定等心理特征,往往职业认同一经形成,很难发生变化。

三、增强档案工作者职业认同感的对策

(一)创设“尊重档案工作者”的社会环境

档案工作作为文化事业,其经济效益自然不如企业创造的效益直观。但是,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历届领导人都曾经给予了档案工作高度的赞扬,比如周恩来在1950年同档案工作人员的谈话中曾谈到:“档案工作很重要,应该干一辈子”,在1956年关于档案工作人员学习问题时又谈到:“你们都要当专家,好好地把档案工作搞好,还应该发展档案学。你们应当争取当博士”。在社会舆论导向中,必须加强档案工作专业技术性的宣传,加强对档案工作在资政、存史、认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观念,改变人们对于档案工作的偏见,创设出“尊重档案工作者”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档案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

(二)创建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

鉴于群体心理对个体的影响,创建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也成为必然。一个积极向上的组织环境,组织成员都对档案工作怀有正确的认识,能够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能够体验到工作的成就感,能够感受到“故纸堆里开鲜花”的幸福,每个人都安于工作,热爱工作,则将对档案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如果处于一个消极怠慢的组织环境,组织内部人员跳槽频繁,不能安心工作,认为档案事业无前途可言,在这样的组织环境中,职业认同危机将会不可避免的产生。

(三)设立交流平台

一个好的交流平台,既可以为档案工作者分忧解难,又可以使工作者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在平台中,个体既可以是等待帮助的人,也可以说是给予帮助的人,因为共同的工作性质、体验和话题,人们容易引起共鸣,互相理解,大家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取得工作上的进展。档案工作不需要与很多人打交道,往往一天的时间都是沉寂于各种档案媒介中,好的交流平台可以使人放松并取得支持。交流平台可以由各省市档案局组织,采取培训的方式使大家面对面交流。也可以由各级档案学会组织,采用网络平台,设立qq群或建立专门网站,根据档案工作者的兴趣和需要,形成各种板块,组织专人进行管理,为大家畅所欲言、寻求帮助和情绪整理提供平台。

注释:

①王成兵. 对当代认同危机问题的几点理解[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上一篇:泡沫经济的影响范文 下一篇:航空服务专业的理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