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开采工程范文

时间:2023-12-25 17:13:24

矿山开采工程

矿山开采工程篇1

关键词:金矿矿山;安全;管理问题;防护措施

1强化金矿矿山采矿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关于金矿矿山安全开采工作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很多采矿企业没有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安全投入的力度不足,强化金矿矿山安全开采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

2金矿矿山采矿安全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金矿矿山开采过程存在很多安全问题,不仅影响采矿员工的生命安全,更威胁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为了不影响金矿矿山正常开采,现分析导致其发生安全问题的原因。

2.1企业没有正确认识矿山开采安全的重要性

在矿山开采过程员工的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但是企业没有认识到矿山开采的重要性,在工程实际开采过程没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有的甚至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擅自更改安全措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无法保证矿山开采员工的生命安全。

2.2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局限在制度层面

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一些与金矿矿山开采的安全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指出矿山开采必须遵守的条例,如《矿山安全法》等,但是在具体的矿山开采过程没有按照规律规定的去做,于是法律制度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导致出现许多安全事故。

2.3安全责任没有真正落实

矿山开采过程出现的员工生命安全问题与员工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强有关,但与矿山开采过程缺乏明确的安全责任制以及有效的安全监管有关。矿山开采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操作不规范造成安全问题的发生;或者有的矿山开采企业安全责任标准不明确,安全监管人员的工作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不规范操作或不满足规定的安全措施,增加了矿山开采过程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

2.4矿山开采员工的综合能力低

矿山开采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对开采员工的要求比较高,但通过调查可知,目前我国矿山开采所用的员工专业技术、心理素质都比较低,且缺乏严重的安全防范意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两方面,其一,从事金矿矿山开采工作的员工大多数教育水平低,有的甚至只有小学水平,他们较低的文化水平不能满足现代化机械施工的需要。其二,金矿矿山开采工作的特点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开采效率低、开采条件恶劣、工作危险系数高等,但矿山开采工作的工资却很低,使得很多人不愿长时间从事这一工作,进而造成矿山开采企业的员工离职率很高、流动性很大。

2.5矿山开采的技术和设备比较落后

我国金矿矿山开采的设备和技术也比其他国家落后很多,大多数企业所用开采技术和程序都存在严重的缺陷,开采的设备使用时间比较久,经常出现磨损、毁坏等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矿山开采企业的规模和经济实力比较小,开采的效率很低,造成金矿矿山开采过程存在安全隐患。

2.6矿山开采过程复杂

金矿矿山开采过程会遇到一些自然灾害,如山体滑坡,导致矿山开采出现安全事故;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同,对应矿山开采的施工环境也不同,使得在实际开采的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也各不相同,这些复杂的环境问题增加了矿山开采过程的难度和开采的意外发生。矿山开采过程相对比较混乱、复杂,施工时大多数只关心中心的要求,忽略一些细节,同样导致矿山开采事故的发生。

3金矿矿山采矿安全防护措施

金矿矿山是我国非常宝贵的资源,其开采权归国家所有。在具体的开采过程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安全问题更加严重,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国家的有关部门及矿山开采企业要高度重视金矿矿山安全开采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而有效解决这些安全问题。

3.1完善矿山开采安全法规,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虽然我国已有许多关于金矿矿山开采的法律或制度,但实际开采过程没有企业真正遵守、执行,通过研究、分析可知,这些法规比较空泛、笼统、不清晰,可操作性太差,真正实施起来太难。所以,要逐步完善金矿矿山开采的法规,并进一步细化,必要时要进行解释说明,便于安全法规的实施。同时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从制度方面引起人们对安全管理的重视。

3.2建立明确的安全责任制

建立金矿矿山采矿安全责任制是确保其能够安全开采的关键,在具体的开采过程中企业要将安全责任明确到每个部门和每个矿山开采员工,以便发生安全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进而减少由于开采员工自身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矿山安全开采的监管工作,便于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并有效处理,同时监管人员也要明确其职责及责任,如果发生安全问题也要追究监管人员的责任,这样同样起到预防发生安全事故的作用。

3.3加强矿山安全开采技术的培训和管理

金矿矿山开采工作有一定的专业性,比较复杂,其开采员工要具体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但是目前矿山开采的员工整体文化水平和素质都比较低,因此,必要加强对他们进行安全开采技术的培训,从而降低矿山开采的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如从矿山开采技术和规范操作方面提高他们专业实践能力,或者通过严重事故的典型案例分享、教育丰富他们的经验。

3.4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加大资金投入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金矿矿山的开采技术也不断地在改进和完善。在具体的矿山开采过程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及更换新开采设备,尤其是国外比较成熟的开采技术。虽然这会增加矿山开采的成本,但会提高矿山开采的效率以及安全性。矿山开采的企业要增加资金的投入,一方面可以用于提高开采员工的薪资待遇,降低员工的流失率,另一方面使技术引进和设备更换有了资金的保障。从长远角度看,加大资金投入并不会减少矿山开采企业的经济效益,反而会促进其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金矿矿山的开采工作十分重要,是获取矿产资源的重要途径。金矿矿山的安全开采问题影响到开采的效率和开采员工的安全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要认识到安全开采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加强对其安全管理问题的分析并努力解决。

摘要:

[1]郭健,叶继红,张华文.金矿地下开采生产过程安全预警系统研究[J].黄金,2017,(1):73-75,79.

矿山开采工程篇2

关键词:矿山;开采回采率;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D801 文献标识码:A

矿山回采率能直接反映出矿山企业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的能力,是计征矿产资源补偿费的主要依据。由于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为保证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必须不断改进矿产资源的开采技术,优化采矿工艺,努力提高矿产资源的回采率,确保矿产资源能可持续的开发利用。某矿山企业对各个矿山的开采回采率进行调查分析,根据矿山的性质可以分为金属矿山和非金属矿山两种情况,按矿山的厚度分为厚层、中厚层、薄层。据统计,该矿山企业厚层的平均回采率为60%,中厚层平均回采率为72%,薄层平均回采率为83%,这与国家相关规范规定的回采率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分析影响矿山开采回采率的因素,并制定合理的措施,从而提高矿山企业的生产效率。

1影响矿山开采回采率的因素

1.1 影响金属矿山开采回采率的因素

金属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影响回采率的因素有地质勘探程度、开采工艺及参数、开采技术条件、生产管理等几种因素,下面分别对这几种因素进行分析:(1)地质勘探程度:在进行地质勘探时,由于地质勘探程度比较低,设计提供的矿体空间形态比较差,导致设计的开采操作环境和实际情况不相符,从而造成部分矿体丢失,降低了矿山回采率;(2)开采工艺及参数:由于设计的开采操作环境不符合实际情况,出现路面宽度不合适、最边坡角偏小等现象,从而造成边坡三角矿过多,降低了矿山回采率。受边坡角度、深度等参数的影响,导致采矿工艺不合理,从而降低了矿山回采率;(3)开采技术条件:在夹层地段进行矿山开采时,选用的横向采剥方式或者纵向采剥方式不合理,导致矿石贫化,从而降低矿山回采率;(4)生产管理: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地测工作不到位,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及时的进行取样分析化验,也没有对矿产开采进行严格的现场监督管理,导致矿石丢失,降低矿山回采率。

1.2 影响非金属矿山开采回采率的因素。在进行非金属矿山开采时,影响其回采率的主要因素有结构特征、开采方法、生产规模、矿产品经济价值、人为因素等,下面分别对这几种因素进行分析:(1)结构特征:当矿山的质地松软、结构裂隙比较大,矿石很容易发生贫化现象,此时矿山的开采回采率会很低;(2)开采方法:开采方法是影响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进行矿山开采时,使用的开采方法比较先进,比较成熟,则矿山的开采回采率就高,反之,矿山开采回采率就会降低;(3)生产规模:矿山开采回采率和企业的生产规模呈正相关系,其生产规模越大,矿山开采回采率越高,主要原因是生产规模大的矿山企业,矿山开采设备比较先进,采矿技术比较成熟,企业管理水平比较高,因此,矿山的开采回采率比较高。生产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在采矿过程中,经常采富弃贫,过于追求短期利益,从而降低了矿山回采率;(4)矿产品的经济价值:矿产品的经济价值对矿山的开采回采率也有一定影响,当产品的经济价值比较高时,企业就会加大对改矿石的开采回采,矿山的回采率就会提高,反之矿山的回采率就会降低;(5)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影响矿山开采回采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开采人员在采矿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制度进行操作,就很有可能降低矿产资源的开采回采率。

2 提高矿山开采回采率的相关措施

2.1 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减少,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出台了相关政策,对于节约和利用矿产资源能力强的矿山企业,会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帮助矿山企业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回采率和矿产资源利用率。矿山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对于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对于违规操作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罚,从而有效地提高采矿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矿山资源的开采回采率。

2.2 提高矿山地质的勘察程度。矿山企业要加大地质的勘察程度,准确的获得矿山地质情况,掌握矿床赋存规律、矿体空间形态及开采技术开采条件,从而为矿山开采设计、编制矿产开发利用方案、矿产资源开采等提供真实、客观的资料。

2.3 提高开采技术水平。矿山开采技术对开采回采率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矿山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的采用和自身发展相符合的先进开采技术,淘汰那些落后的开采方法,同时不断更新开采机械设备,从而有效地提高矿山资源的开采回采率。

2.4 加强矿山管理。矿山企业在进行矿产资源开采时,必须加强生产管理,矿山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生产制度,并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进行管理,发现开采人员违规操作后,要及时的纠正过来,对于情节严重的,要根据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只有加强矿山生产管理,才能为矿山资源开采回采率的提高提供保障。

2.5 提高采矿人员的综合素质。采矿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开采回采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矿山企业要根据采矿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内容,定期对采矿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采矿人员的专业技能,采矿人员要积极主动的学习和矿产开采相关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矿山企业要加强对采矿人员的思想教育,强化采矿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节约矿产资源意识,确保采矿人员能严格的按照相关制度进行操作,从而为矿山开采回采率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在进行矿山开采时,其开采回采率会受到矿山结构、开采工艺、生产管理、生产规模、产品价值、人为因素等因素的影响,矿山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度合理的措施,努力提高矿山开采回采率,从而为矿山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蔡国华.煤矿开采回采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关政策建议[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05):125-126.

[2]李志超.金属非金属矿山开采回采率影响因素分析及措施建议[J].科技与企业,2013 (19):141-142.

矿山开采工程篇3

通过对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进行定义、分类,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调查的有关内容要求,利用适当的方法,对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进行全面的地质调查工作。参照现存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提出了新的认识和并整理出了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的八个步骤,,作为开展调查的工作流程,以此用来保障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最终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关键词]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以来的快速发展,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需求增长。伴随着疯狂的资源盗掘,随之而来的就是出现了大量金属(非金属)矿山资源枯竭和被采空的现象。如果对金属(非金属)矿山存在的采空区未进行及时处理, 采空区上方覆盖物体将失去地下支撑,从而造成结构失衡,各种均衡的条件遭到破坏,导致采空区上方的覆盖地层产生移动变形,直到塌落,最后导致地表各类建筑物(包括采空区上方的各种通信设施、农舍建筑、线路、桥涵等)变形破坏,甚至倾斜倒塌.另外还会造成采空区上方及周边地表大面积下沉、凹陷、沉降等,从而破坏农村大片房屋、农田、屋舍等。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是指金属(非金属)矿山地下矿层采空后形成的空间。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相关的理论教程,将采空区分为三类 :

1、 老采空区:已停止开采的采空区。或开采已达充分采动(充分采动指地表移动盆地已形成平底),盆地内的各种变形已经稳定的采空区。

2、 现采空区:正在开采的采空区,开采未达充分采动,即地表移动盆地呈尖底状,盆内各种变形仍在继续发展的采空区。

3 、未来采空区:计划开采而尚未开采矿层,预计将形成的采空区。

金属(非金属)矿山开采会形成地下采空区,由于采矿方法、管理措施等的不同,采空区会有多种结构形态,采空区可能导致矿震、空气冲击波、突水、岩爆、地面塌陷等多种形式的灾害,出现一些危险信号后,会导致采空区上方覆盖的岩层将失去支撑,原来的平衡条件将被破坏,致使上方岩层产生移动变形,直到破坏塌落,最后导致地表各类建筑物(包括线路、桥涵等)变形破坏,甚至倒塌,另外也会使地表大面积下沉,凹陷,破坏农村大片农田。

如何准确的评估那些新老金属(非金属)矿山的资源储量情况,以及潜在的经济意义,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调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调查工作,主要有测量调查、地质调查、环保调查、水文调查、工程调查、地质灾害调查等。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调查内容随着国家和各个地区的重视程度不同,分别列出了有关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

1、各种地质图,借以了解地层构成、产状和构造,以及地下水条件等。

2矿床分布图,以了解矿层的分布、层数、厚度、深度和埋藏特征。

3、搜集采空区的位置和尺寸,开采时间、开采办法、顶板处置方法以及矿层开采的远景规划资料。

4、收集地表变形和有关变形的观测、计算资料,如:地表最大下沉值,最大倾斜值、最小曲率半径等。

5、已有建筑物的变形观测资料和建筑物的加固处理措施。

6、了解采空区四周的抽水情况,以及抽水对采空区的影响情况。

7、查明采空区内排气通风情况。

8、调查地表和建筑物变形的特征和分布规律,如:地表塌陷坑、台阶和裂缝的分布规律、外形、宽度、深度以及它们地质构造(岩层产状、主要节理、断层),开采边界,工作面推进方面等的关系。9、调查地表移动盆地的特征,划分均匀下沉区,移动区和稍微变形区。

10、摸清采空区上方的垂直分带情况,主要有以下三个带:

(1) 冒落带:直接位于采空区上方的顶板岩层,在自重及上覆岩层重力作用下,移动变形很大,所受应力大大超过本身强度,使岩层断裂破碎塌落,堆积于采空区,已塌落部分称冒落带。

(2)裂隙带:冒落带上部的岩层在重力作用下,移动变形较大,所受应力超过本身强度,岩层产生裂隙或断裂,但尚未塌落,而形成的裂隙带。

(3) 弯曲带:裂隙带上部的岩层在重力作用下,变形较小,所受应力尚未超过其本身强度,未产生裂隙,仅出现连续平缓的弯曲变形,称弯曲带,此带岩层的整体性未遭破坏。

对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调查中的测量调查工作流程、手段、方法,本人已经有过总结。可参考作者本人所著一文。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地质调查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地质编录,能够为最终的整个金属(非金属)矿山内的矿体范围圈定、资源储量的估算,经济意义的评估等,提供真实可靠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截止目前,世界上包括我们国家在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调查过程中,地质调查手段和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利用钻探、地球物理勘探、遥感、现场编录等手段和方法。钻探方法成本较高,容易出现机械事故,操作难度较大,一般不用。地球物理勘探一般采用高密度三极测深、浅震反射波法、.孔内波速测试等。使用高密度测深,重点解决的问题是:查清或基本查清勘察区内采空区位置、深度、分布范围及采空塌陷区内的充填情况等。使用浅震反射波法,主要是为了查清煤矿采空区的边界位置,了解采空区深度及采空塌陷区内的充填情况,同时也是对高密度三极测深法的探测结果进行验证。孔内波速测试主要是在验证勘探钻孔(孔径要求大于100mm)中使用,主要目的是查明或基本查明采仓内塌陷物和充填物的密实程度,并根据波速的不同确定充填物的密度和填实程度。这种方法和遥感方法较为常用。但是由于地球物理勘探和遥感测量的手段和方法有所限制,再加上地下采空区的动态变化复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对塌陷区和地裂缝的判别困难较大。针对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具体范围确定还是比较笼统,精确度不是很高。金属(非金属)矿山地质现场编录比较直观,是目前各种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调查工作中最能够准确的反映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实际情况,不过,由于进行调查的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深入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内部开展工作,危险系数相对于其他的手段和方法较大。

根据以上各种情况,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在金属(非金属)矿山实地进行的采空区地质调查中的相关情况,将其中有关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现场地质编录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实用的一些工作流程、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的运用,做一浅析,供同行参考。其它方法在此不在详述。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所采用的调查手段和方法可按照以下八个步骤进行:

挑选优秀的项目负责人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其他行业的工作相比,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具有探索性强、风险性大的特点。并且,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也是一个技术性要求非常强,专业程度非常高的行业。综合以上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的特点,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的单位要想让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顺利的完成,在项目负责人的任用上,必须认真,不得马虎。坚决杜绝任人唯亲,让没有技术的人员担任项目负责人。

二、收集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相关资料

针对需要对一个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采空区地质调查后,就要选定主要开展工作的目标,明确采空区调查的目的和任务。根据这个目的和任务,去收集相关金属(非金属)矿山及周边的资料。

收集采空区相关资料要求做到的就是参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调查的有关地质技术人员,必须对所要进行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的矿区及其周边进行全面了解,详细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所要进行地质调查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所在金属(非金属)矿山以往开展的地质、测量工作、历史开采情况和目前的工作条件、安全现状、工作环境。开展地质工作方面需要收集的资料就是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层层位、地质构造、岩石结构等。开展测量工作的需要收集的测量成果主要是以往所有在金属(非金属)矿山开展过工作的相关测绘单位,所进行测绘后保留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平面、立体、规模等详细的原始数据以及图件等情况。以往历史开采情况,主要收集以往金属(非金属)矿山相关的开采方法、开采数量、开采规模、开采出的矿石品位、矿石量等。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安全现状等主要是收集相关金属(非金属)矿山气候工作条件和人文安全条件等。这一阶段内,对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内资料收集的越全,后期需要开展的工作就越好进行,对取得的资料汇集、研究得出的结论就越具有实用价值。

三、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现场实地踏勘

经过第一步详细的工作,对所要进行地质调查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收集完相关资料后,紧跟着需要开展的工作,就是要对具体开展工作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进行矿区现场实地踏勘。

这一阶段需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凡事有可能参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的所有地质技术人员,必须在有经验的对所要进行开展工作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熟悉的人员一起,到所要进行调查的金属(非金属)矿山,结合当时金属(非金属)矿山及周边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采空区调查内容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对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进行现场实地勘察,并认真仔细的进行现场观察,详细了解所要进行调查的采空区的实际现状,已经存在的具体情况,摸清即将开展工作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工作条件和作业环境,包括所在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所处的地里位置、地层层位、地质构造、岩石结构、稳固程度,规模大小,形态形状等。调查过程中,尽可能的让后期参与地质调查实地工作的地质技术人员亲自参与现场踏勘,做到人人心中有数。另外组织所有踏勘人员,对所要进行地质调查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形态、规模、复杂程度、安全稳固程度等都要进行详细勘察,根据有关规范,将所要开展地质调查工作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划分出不同形态类别,有关人员认真做好详细记录,以供下一步制定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施工组织方案参考使用。

四、确定金属(非金属)矿山地质调查施工方案

参与即将开展工作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相关地质技术人员在进行完现场踏勘以后,回到室内之后,综合地质调查各方的实际情况,全面认真的将现场踏勘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仔细研究,加以分析,综合整理出来。之后,全体人员,尽快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施工组织方案。利用该方案来指导下一步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地质调查编录工作。制定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施工组织方案中一定要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编制,重要的的部分要详细,全面,其中必须包含人员组织、技术调查规范和安全保障方案、技术手段和方法等。另外还要将参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的具体人员物资交通设施配备、安全防护措施和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明确的分类,力争做到,施工方案中针对不同的采空区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技术、安全保障措施,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确保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金属(非金属)矿山施工组织方案中,一定要注意,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实际情况,在确定利用地质调查手段作为主要手段和方法的同时,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手段和方法。比如说钻探、地球物理勘探、遥感、现场编录等。

确定施工方案至关重要,其直接影响着参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的各方,能不能正常进行工作,也同时决定着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的结果,以及参与的地质技术人员最后的地质调查数据能不能真实反映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实际现状等。

五、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手段和方法

在对即将所要进行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制定完详细的施工组织调查方案以后,参与调查的地质技术人员一定要按照施工组织方案开展工作。根据前期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实地踏勘划分出来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规模、形状、危险程度等分类情况,有针对性的分别选择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取得相应的第一手数据。以便这些数据供下步整理资料时,准确的计算相关数据使用。

目前,根据全球及我国现阶段开展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调查工作情况看,普遍采用的方法还是钻探、地球物理勘探、遥感、现场采空区地质编录等。我国在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方面,还没有专门针对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的相关规范、手段和方法。特别是在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调查手段和方法上,大多数采用的是地球物理勘探、遥感、现场采空区地质编录等,来确定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空间分布情况。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利用地球物理勘探、遥感方面,理论上是可以调查清楚的。但是实际上有些时候因为地下地质和构造情况复杂多变,仅仅靠地球物理勘探和遥感的手段和方法,是很难真实的反映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实际情况的。因此,本文作者认为在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地质调查工作中,必须采用一些金属(非金属)矿山坑道地质编录的规范进行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实地调查工作。虽然这样做,需要参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实地调查的地质技术人深入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在安全方面可能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但是,在对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进行调查所取得的结果来看,其可信度就比较大。需要强调的就是,只要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采取良好的安全保障措施,制定好整套的工作方案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手段和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就是针对所要进行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前期有现成的测量成果的。对于这样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地质调查工作,应该建立在以往测量成果的基础上,参与调查的地质技术人员,对原有的资料进行复核对比,主要是比较完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方面的有关资料。另外一种就是所要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调查的金属(非金属)矿山没有以往测量资料的情况下,参与调查的工程技术人员,一定要在现场,采用坑道地质编录的规范开展工作,收集资料。总之,无论是以上两种情况的哪一种,对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编录描述、布采样品等地质调查工作,参与人员都要严格按照GB/T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DZ/T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等进行。

地质技术人员在开展现场调查编录时,应该时刻保持注意,毕竟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工作环境和实地情况不同于一般的坑道,其规模大小、形态复杂程度、危险程度、各种风险等都远远大于一般的坑道,地质调查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进行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编录,是十分有必要的。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中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主要还是依据坑道编录的相关手段和方法,但是在开展采空区地质调查编录前,要区分好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形状,比如说,是圆球体、椭球体、圆锥体、立方体还是长方体等。然后,根据确定好的形态,有目的的去收集相关的参数数据。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进行地质调查时,主要使用的工具有手持红外线测距仪、皮尺、罗盘、地质锤、记录本、油漆、绘图工具等。

这一阶段的工作必须在现场完成,现场必须进行相应的原始手工素描图件和坑道编录原始记录文字。

六、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自检互检

为确保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的质量,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的自检互检工作非常重要。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工作现场不仅要派专职质量和安全检查技术人员长期跟踪调查过程,进行自我检查.还要不定期的邀请有关专家对已经完成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手段、方法及成果进行检查,各方检查后对取得的成果认可后方可开展下一步工作。凡事参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的技术人员,在工作的不同时期,随时要进行相互之间的检查。对在自检互检及专家检查的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参与调查编录的技术人员一定要在现场及时修改。对于一些调查手段和方法上的原则问题,只要影响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调查结果,影响到工程质量,作为调查人员,必须要重新返工,保证手段正确,方法得当,结果可靠。

七、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原始资料整理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原始资料整理工作是一个非常繁琐复杂,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整个对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原始资料的整理过程中,不但要求所有参与项目调查的地质技术人员,对所开展工作前收集的资料和在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现场进行的调查编录的原始资料进行详细的汇总,同时还要邀请一些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方面的有关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分类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如果发现不合理的或者遗留的相关数据,要进行复查和重新调查纠正。对于所有参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调查的手段和方法取得结果综合整理,进行比较分析。这个工作阶段整理出来的最后资料成果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所调查的采空区的平面的形态,还要有立体的形态,总体上是一个全方位的反映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实际状况。这个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主要综合图件包括金属(非金属)矿山坑道及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地质平面图、勘探线剖面图、采空区平面、立体分布图、采空区纵投影图。需要完成的综合表格有样品统计表、资源量估算表、采空区调查情况一览表,其中采空区调查情况一览表里的内容有采空区编号、形状、规模、体积、面积、高度、围岩结构、稳固程度、积水情况、采出品位、采出资源量、采动矿体等等。特别是对于那些跨度比较大的形态复杂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工作更要详细、认真,并对其中存在的构造、矿化、矿体产状、形态更要仔细研究分析。

八、提交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报告

经过以上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地质调查过程中八个步骤的调查工作流程手段和方法的应用,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地质调查工作基本结束。参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人员应该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要求,将整理好的所有的原始资料和综合资料、综合数据进行系统整理,编制成册,提交所在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调查报告,经有关专家进行评审和提交相关主管部门备案后,供以后需要的单位作为参考。

[参考文献]

[1] 姚改委.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调查中测量工作流程和方法探讨[J].科技信息,2012,36,415-416.

[2]姚改委. 如何发挥项目负责人在地质矿产勘查项目中的作用浅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5,241-242.

[2]姜维. 煤炭工程的施工安全与事故处理[J]. 煤炭技术,2012,04,131-133.

[3] 杜剑,杨志银. 矿产资源采空区生态重建经济政策的国际借鉴及启示[J]. 煤炭技术,2011,10,1-2.

[4]曹真,周政宝. 金属(非金属)矿山废井巷采空区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措施的建议[J]. 吉林地质,2009,28(1),89-91.

[5] 王启明,鲍爱华.我国非煤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技术发展[J].采矿技术,2005,6(2),11-13.

[6] 王启明,徐必根,唐绍辉,谢长江,鲍爱华.我国金属非金属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现状和治理对策分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08,63-68.

[7]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试行)(DD2006―01).中国地质调查局,2006.

[8] 长沙金属(非金属)矿山研究院.金属非金属金属(非金属)矿山大中型采空区调研报告[R].长沙金属(非金属)矿山研究院,2008.

矿山开采工程篇4

采矿工程教学改革课程建设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中国矿业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行业特点鲜明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实施行业精英教育,培养能源工业精英人才,努力打造中国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是百年矿大在新历史时期的办学定位。作为部级重点学科和部级特色专业,如何把握研究型本科教育特色,推进本科教育教学研究性内涵建设,培养国家能源工业领军人才,是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然而,在我校构建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笔者结合《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的特点和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了目前煤炭院校在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该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特点

《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采矿工程专业本科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固态矿床露天开采的基本工艺与设计方法,以及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的主要方法与参数设计,为今后从事露天矿山、地下金属矿山开采方面的教学、科研、生产等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课程内容多且杂。该课程涵盖固态矿床露天开采与金属矿床地下开采两部分内容,涉及上述领域的开拓方式、生产工艺、采矿方法和设备选择,主要内容包括露天矿山的矿岩松碎、采装、运输、排岩、开采境界、矿床开拓、矿山生产能力与采掘进度计划、露天矿边坡稳定与控制,以及金属矿床地下开拓方式、回采工艺、采矿方法选择、矿柱回收与空区处理等,知识涵盖面广并且信息量大,课程系统性差,故教学难度大。

2.课程学时较少。《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综合了矿山地质学、矿山机械、爆破工程、岩土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还需适时补充有关爆破作用机理、矿山公路铁路线路设计等内容,故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然而,根据我校新版教学大纲(2011版),该课程的授课时间由原来的40学时调整至32学时,学时少而内容多,这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均增加困难。

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这一课程涉及固态矿床露天开采和金属矿床地下开采两部分内容,具有知识点多且杂、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等特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实践教学等方面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现代采矿工程技术发展之间的不适应

现代采矿工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露天煤矿以吊斗铲为核心的剥离倒堆工艺以及地下深井硬岩矿山大规模安全高效开采理论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教学内容已明显滞后于采矿工程技术发展,不能及时反映矿业领域科技动态与最新发展,直接影响到新一代采矿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

2.学时压缩与知识量增长之间的矛盾

要实现“厚基础、强实践、重研究”的能源工业精英人才培养目标,就需要增加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必将减少专业课程的学时。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采矿工程领域中各种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涌现,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扩大视野是本科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根据我校新版教学大纲要求,该课程的课时由原来的40学时调整为32学时,这就形成了课程教学学时少与教学内容宽广之间的矛盾。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落后

现代教育的教学体系突出教学方法的交互式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而目前许多课程的教学仍然只停留在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落后。例如,由于《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的知识体系相对比较零散,往往只注重向学生传授已有的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缺少合适的教材

《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在教材选择上存在以下问题:①课程内容涉及固态矿床露天开采和金属矿山地下开采,横跨两大专业体系,无合适教材可选用;②曾选用教材是根据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大采矿专业要求编写的,不能充分满足新版教学大纲的要求;③课程的知识体系相对比较零散,涉及矿山地质学、矿山机械、爆破工程、岩土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还需适时补充有关爆破作用机理、矿山公路铁路线路设计等内容。

5.实践教学严重不足

科学实验是自然科学最基本的研究手段之一,然而受到教育理念、教学经费、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试验设备陈旧落后、实验场地严重不足,这使得许多高校学生对实验的认识一般仅停留在书本阶段,缺乏科研工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此外,采矿工程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学生却缺乏必要的露天矿山认识实习经历,势必会影响该课程的学习和理解。

三、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思路

《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以优化教学内容为中心,以丰富教学手段为保证,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针对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所承担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建设”项目,谈谈煤炭院校采矿工程专业《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思路。

1.修订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学工作的依据,是课程内容、教学体系建设和改革思想的集中体现。根据我校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围绕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目标,坚持“全面、适用、先进、简明”的优化原则,认真修订《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教学大纲。新版的教学大纲更加适应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要求,并能反映采矿学科在煤矿露天开采与金属矿山深部开采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总课时减少的情况下,优化选择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教学过程,体现教学改革内容的优化整合。

2.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调整,应注重将工程素质的要素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强调科研促进教学,形成贴近工程实际的教学内容。在新版课程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对原有露天与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的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在合理保留传统内容的基础上,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补充本学科的发展前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比较煤矿井工开采与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在开拓、采准和回采工艺等方面的异同,以加强学生对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工艺过程的认识;结合最近的科研成果,介绍大型露天煤矿吊斗铲剥离倒堆开采工艺和轮斗挖掘机-胶带-排土机连续性开采工艺。

3.开展教材建设

一本好教材或讲义是取得出色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内容涉及固态矿床露天开采和金属矿山地下开采两部分内容,曾选用的教材是根据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大采矿专业要求编写的,不能充分满足我校新版教学大纲的要求。因此,在调整和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的同时,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材建设项目,按新的思路组织编写课程配套教材――《金属矿床露天与地下开采》。与现有同类教材相比,该教材是针对煤炭院校本科生采矿教学的特点,适当补充固态矿床露天开采与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的相关知识,以及爆破作用机理、矿山公路铁路线路设计等内容,并力求反映近年来矿业领域较为成型的新概念、新成果、新方法。该教材2011年获北京市精品教材。

4.改革教学方法

露天与金属矿山地下开采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作为采矿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又需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改变传统的“一言堂”“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开展启发式、互动式、引导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的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露天开采工程设备时,结合我国现代化特大型矿山设备选型实例,适时引入“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国内工程机械制造商不能涉足大型设备领域,什么样的途径可以作为进入大型工程机械领域的突破口”的思考,在争鸣中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丰富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常规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技术有机结合,使复杂内容简单化、抽象内容形象化、难点内容通俗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尤其是适当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技术,通过图片、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和表现手段,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直观、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更新和拓宽知识面。例如,通过动画演示露天矿山正铲、反铲、吊斗铲等常用设备的作业过程,借助大型矿山企业的影像资料介绍相应的生产工艺等。为了改善教学环境、丰富课程教学资源,还开发了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的BB网络平台,在平台上放置各种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授课录像、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自学指导等,还有课后自测题、师生讨论区、答疑区、通知等,形成网络“教”与“学”的集成环境。

6.加强实践教学

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是:把培养学生实验与实践技能放在首要位置,培新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或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将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中,增强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利用我校充填采矿实验室在仪器设备上的优势,先后组织在校本科生参与“全尾砂固结充填胶凝材料研究”“尾砂胶结充填体自立性能研究”“高地温环境下全尾砂固结胶凝材料研究”等多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四、结语

随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的实施,传统的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面临新的挑战。作为采矿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不能简单照搬其它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应从课程自身特点出发,深入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才能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炳文.采矿专业岩土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西教育,2011,(4):45-46.

[2]孙彩敏.土木专业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矿山测量,2009,(2):90-92.

[3]勾攀峰,宋常胜.岩石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9,(5):82-83.

矿山开采工程篇5

【关键词】采矿;环境地质问题;防控措施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但矿山开发利用产生的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对矿山区域内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阻碍。因此在采矿中必须对环境的地质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矿山开采过程中引发的地质灾害十分严重,并且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采空区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矿山地质灾害可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严重危害和破坏。因此,研究采矿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对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显得尤为必要。

一、采矿过程中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1、采矿过程中引发的环境问题。(1)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植被和土壤破坏是矿山开采对区域环境最直接的破坏。尤其是露天开采的项目,地表植被被清除,开采过程中抽排地下水使矿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2)对水环境的影响。采矿对地上水的影响主要是污染。选矿、采矿活动都会使地表水含酸性,尤其是金属矿开采中,产生的浮选尾矿浆、废石淋浴液、生产生活废水中都含有大量重金属及有毒有害,这些废水会污染矿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降低矿区水环境质量。(3)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矿山开采中钻孔、爆破、矿石破碎以及矿石、废石运输中会产生大量粉尘,有些矿产项目甚至会释放有毒害的气体,粉尘和有毒害气体严重污染矿区空气,导致矿区空气质量急剧下降。采矿所产生的空气质量下降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4)废物垃圾对环境的影响。矿山开采产生的废石、废渣、废土这些废物垃圾如果没有科学的处理渠道,堆积在矿区或附近(目前很多矿山开采都没有实施完善的处理方法),植被无法生长,地貌、水质、土壤都被破坏。长期以往,废物垃圾中所含的有害元素不断释放出来,造成更严重的环境污染。(5)对区域生态结构的影响。植被土壤、空气、水这些是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矿山开采造成植被土壤破坏、空气水质污染、水量减少,生态环境的改变威胁到动植物的生存繁衍,矿区生物多样性程度下降,生态结构趋于恶化。

2、采矿过程中引发的地质问题。(1)冒顶灾害。冒顶灾害是矿山开采发生事故中最普遍的一种,尤其是矿岩稳定性差的难采矿体及软弱夹层。这种坍塌往往发生的很突然,而且发生前没有征兆,很难防范。如果难采矿体或软弱夹层发生大规模垮塌,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2)矿石开采引发的地震。采矿引发地震我国矿山开采引发的最主要的地质问题之一。矿石开采改变了地表以下的物质结构,地下矿顶板崩塌、采空区围岩变形等作用导致的地震在我国以往的矿山开采项目中并不罕见。地质环境的变化必须保证在一定范围内才是安全的,采矿活动所产生的地应力和地质结构变化一旦超出限度,就有可能引发地震。(3)岩爆现象。岩爆是一种岩体中聚积的弹性变形势能在一定条件下的突然猛烈释放,导致岩石爆裂并弹射出来的现象。矿山开发过程中,采矿活动如果导致岩体地应力骤增,超过岩石可承受的限度,而同时岩石足够脆的话,就可能诱发岩爆。采矿活动导致岩层失去平衡,强大的能量将岩石击碎并抛出。一旦发生岩爆,将会给开挖的工作面造成巨大破坏,人员和设备损害难以避免。(4)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近年来,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矿区造成了巨大损失。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松散废弃矿石堆积、部分区域重力侵蚀活跃,以上矿山开采活动造成的现象为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二、采矿过程中引发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控措施

1、做好监测体系。做好环境地质灾害的监测体系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环境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理体系是矿山开采过程中重要目标之一。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标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覆盖面上都能够充分满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减少废水和污染物的排放,懂得如何正确解决资源需求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矛盾时, 科学的采矿方法将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使得开采工作更为科学合理的进行。只有在全面掌握矿山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事宜,应用高新科学技术,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与地质灾害动态监测是避免人员伤亡和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环节。在防治矿山因开采而产生及诱发的显性地质灾害的同时,亦需重视闭坑后潜在的矿山灾害可能对已复垦土地产生的危害。认清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持续性及不能坐吃山空,应该为子孙后代做好长远打算,把灾害防治与土地复垦结合起来, 要着重改进生产工艺,以达到矿山闭坑后生态重建的目的。

2、制定科学的矿山开发方案。新的矿山开采项目方案设计之前,要对矿山进行系统的环境地质勘探,对可能造成的环境损害进行评估,严格进行矿山开采的可行性论证。若环境损害超过开采所得效益,则项目终止进行,对矿山资源进行保存。

3、控制开采过程,进行“绿色”开采。采用先进的采、选、冶工艺,开发低废、无污染的矿山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矿山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加强调查和充实西部矿山生态环境的基础数据和资料,制定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科技发展计划。涉及火药的开采活动,控制爆破的破碎程度、破坏范围、坍塌方向,控制爆破的危害,尽量消除因矿山开采而诱发的各种地质环境问题。

4、政府发挥监督和引导作用。国家应建立完整的体系,法律对大型矿山的开采许可权。政府加强矿山环境监督与检查,进行全面、系统的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影响评估。对破坏生态环境的小矿、低产能矿场进行坚决关停。对于污染型采矿区,要求制定科学开采和“三废”排放方案,减少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监督和引导矿场开采后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在矿山开采区应严格禁止私采乱挖和越界开采,减少人为扰动,做好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监督与制止开采弃渣胡乱堆弃和不加处理排放。

结束语

矿山开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各种地质灾害进行预防。

参考文献

[1]刘晓宏,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及治理措施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6

[2]房长云,李杰;探析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及治理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4,3

[3]郭飞,刘贺;风茂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4,5

[4]孙丽,国外矿山开采沉陷的发展及主要研究方法[J];商情,2013,52

[5]徐玉贵,曹祥宇;矿山地质灾害及预防措施[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3,12

[6]徐友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J].地质通报,2011,8

矿山开采工程篇6

1.1生产采区冒顶片帮及其成因

冒顶片帮是矿山工程地质灾害中最常见也是最经常发生的灾害之一。冒顶片帮主要分为岩层脱落、块体冒落、不良地层脱落等几个类型。造成冒顶片帮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第一点:人为因素。由于人们在开采过程中选择的方法不合理,开采过程中生产采区的布置方式与该地的矿床地质条件不能相互适应,对顶板管理的方法不正确,极易引发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第二点:自然因素。由于地质情况时常会发生变化,自然条件相对不好也会引发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

1.2生产采区地表塌陷及其成因

地表塌陷在矿山工程地质灾害中发生的比较普遍而且危害非常大。在现代采矿生产中空场法与崩落法是非常常见的两种方法,但是采用这两种方法开采地下矿山会形成非常大的采空区和崩落区,采空区和崩落区在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就会造成大面积的地表塌陷。造成地表塌陷的主要原因是采空区没有被及时的填充,作业人员将地下的矿层采出以后,采空区的顶板岩层则在自身的重力等压力作用之下,就会发生向下的弯曲和移动,当这种压力超过了它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引发大规模的地表塌陷。

1.3生产采区井下突水及其成因

井下突水在矿山工程地质灾害中比较常见,是指在对矿产挖掘开采过程中,大量的水流突然涌入矿井中的现象,它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采矿设备的安全危害是非常大的。造成生产采区井下突水的原因是由于断裂构造造成底板强度不够,断裂带破碎又相对软弱极易形成导水通道;开采过程中又存在违规操作和不正当开采,使得采矿过程中常常出现突水的灾害。

1.4生产采区深部岩爆及其成因

岩爆又被称为冲击地压,是矿山工程地质灾害中常见的动力破坏现象,往往能够造成挖掘工作的严重破坏,经常发生在煤矿、金属矿中。生产采区深部岩爆的原因是由于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矿山开采到一千米以下深度之后,集中过高的高应力使周围岩层承受力达到极限,进而引发岩爆。

2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特点

(1)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多、分布范围广、危害大。根据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因为采矿发生塌陷灾害的城市差不多有40个左右,由于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渣、废石以及尾矿堆置等受到侵占的土地约20000平方千米,并逐年以200平方千米的速度增加。

(2)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与矿山的规模、矿产类型、开采方式以及所处的地域密切相关。如前所述,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常见的类型基本分为:冒顶片帮、地表塌陷、井下突水以及深部岩爆等几个类型。在开采过程中,矿产的类型多样化、开采方式不当以及所处的地域受自然环境影响的不同,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也随之多样化。

3我国应对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控制手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通过法律、社会、经济、政治等多种手段结合,依靠先进的防治技术,对矿山工程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

(1)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控制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企业忽略了对矿山生产的安全管理和环境的保护。我国要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闭坑,谁复垦;谁破坏,谁治理”的方针来保护和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目前,我国已经相继出台了《矿产资源法》、《土地法》以及《环境保护法》等等,但是对于矿产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以及地质环境问题还没有明确的责罚规定,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控制矿山地质的环境破坏。

(2)对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控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方针。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方针来对矿山工程地质灾害实施有效的控制,要坚持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地质环境的保护两手抓,保证二者同步进行。企业要对防治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控制风险,加强内部管理,做好监督与管理的工作,来控制矿山地质的环境破坏。

(3)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矿山工程的安全生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矿山填充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矿山填充是从采矿工艺方面人手,从根本上消除矿山工程的灾害。矿山充填新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渣、废石以及尾矿,使回采空间随矿石的采出而被充填,能够有效的保护周围的岩层不发生大面积塌陷,实现矿山工程的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建立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监测系统。我们要加强对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控制,建立一套完整的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监测系统。对矿山以及其周围的地质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对可能发生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地段定期观测、分析,为企业及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信息,及时的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最大程度的减少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

(5)政府要加强监督和管理机构的完善,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的培养。我国政府要提高对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重视,加强对相关监督和管理机构的完善,促进我国保证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我们要全面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来适应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的需要。

4总结

综上所述,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多种多样,引发的原因也各有不同。它所造成的危害是非当大的,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经济财产损失,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矿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方针,结合法律、社会、经济、政治等多种手段,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矿山工程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

矿山开采工程篇7

关键词:地质管理 可持续发展 获各琦

中图分类号:TD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b)-0-01

1 生产探矿管理

1.1 加强生产勘探日常地质管理工作

生产探矿工作是地质工作的基础,其可靠程度将直接影响以后的地质工作及矿山生产。为保证生产勘探的准确度,地质工程技术人员加强坑道编录及钻孔编录工作。地质技术人员对钻孔及刻槽采样进行详细的检查,发现一些不合格的就处理掉,并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要及时、认真、仔细的对室内资料进行归类整理,以免出现原始资料丢失或字迹模糊不清等情况,以免造成损失。

1.2 充分认识矿床地质特征,确定合理的生产探矿网度

在地质勘探的时候,根据主矿体的特征,将获各琦铜矿床划分为Ⅱ―Ⅲ类勘探类型。在生产中,可以用加密法来确定生产探矿的网度。生产探矿以钻代坑,坑钻结合的总体方针,在原有的100 m×100~120 m的网度上增加中段和勘探线,使探矿网度达到25 m×20 m。对矿体形态较复杂地段,增加钻孔,探矿工程网度达到12.5 m×20 m,以探求111b基础储量的需要。准确控制矿体的形态和产状等。避免采准工程的浪费,提高采准工程的准确性。

1.3 探采结合,节约投资

直接为采矿服务的是矿山生产探矿工作,探矿工程的布置,应充分考虑矿床的开采方法,还应充分考虑矿床地质因素,。在保证探矿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要尽量使探矿工程与采准、备采工程结合起来,使探矿工程尽量为矿床开采工程所利用;反之,部分采矿工程也可代替探矿工程。在生产探矿中,合理的利用各种有力的手段,以及尽量利用原有地质探矿工程,为矿区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达到良好的探矿经济效果和地质效果。

2 加强矿石质量管理

2.1 贫化和损失方面的管理

2.1.1 设计中贫化、损失的监督管理

矿山在采矿设计时,应该考虑充分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要实行大小、贫富、难易兼采的原则来进行设计;要综合考虑经济、资源回收、能耗和生产条件的基础上,选取合理的损失率和贫化率指标;为下一步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2.1.2 开采过程中贫化、损失的监督管理

矿石的贫化和损失是矿山生产过程技术管理工作。贫化率和损失率指标是衡量矿山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和经济效果的主要考核指标。在开采中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定期检查分析制度,制定措施,切实做好贫化损失管理工作,提高资源回采率,降低损失率。

2.2 矿石质量均衡管理

质量均衡是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质量均衡运用手段是合理配矿。在生产计划安排时,地质、采矿人员提前沟通,力争做到不同品级的矿石的采出矿量搭配出矿。在生产环节中,地质技术人员应对每个采场的矿石质量与井下调度进行技术交底。矿石质量细化到每个采场的每个分层,由井下调度同意调配,技术人员协调管理,达到品位均衡,并且能最大的利用资源。

2.3 探采对比

获各琦铜矿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利用生产实践中揭露出来真实、可靠的地质资料与生产探矿所获得的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并计算出生产探矿阶段所获得的地质资料和技术经济参数与实际之间的误差,剖析这些误差对生产的影响程度,并找出其产生原因,总结矿床地质勘探工作经验及合理的勘探工作模式,并提高对矿床的认知程度。

3 资源储量管理

地质储量管理工作是矿山地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矿山是否能更好的运营,为决策层提供物质保障。因此,在生产探矿的基础上建立矿体总投影图台帐,随着二次探矿、采准、回采等工作引起的储量变化及时更新台帐,并能直观地展现每个块段的关系,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合理的利用资源。

矿山三级矿量管理工作是保证矿山均衡生产中顺利衔接的重要依据。由于矿山生产能力逐年提升,三级矿量确定为3:2:1的平衡关系。矿山至目前为止,未出现过矿山的生产失衡、资金过压的现象,保证了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

4 健全地质资料

地质资料则是矿山生产建设的一个重要依据,它的完善程度和质量的好坏,是衡量矿山企业地质技术管理的重要标志。在整个矿山开发过程都要围绕地质条件来进行。尤其在矿山生产中,应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必要的图件和数据台帐。在获各琦铜矿有如下图件和数据台帐,其中主要图件有1:500中段地质平面图、1:500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500中段矿体纵投影图、1:200钻孔柱状编录图、1:100坑道地质编录图、1:500矿体综合地质编录图及供采矿用的1:200等一系列图件。主要数据台帐有单工程品位台帐、钻孔工程量台帐、三级矿量台帐、采场台帐、月份损失贫化台帐等。只有保证图件和数据台帐的真实可靠,才能为矿山的正常、有序、合理生产奠定了基础。

5 加强地质找矿中的地质管理工作

5.1 就矿找矿是矿山找矿工作最强有力的手段

2003年以来,矿山加大了地质找矿的投入力度,在随后的几年里,西部铜业与西蒙公司合作,在矿区深边部进行找矿勘探工作。特别是在深度的找矿方面,有着非常好的方法。于2007年10月提交了《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获各琦矿区一号矿床深部铜多金属矿详查报告》。2010年与内蒙古第二矿产勘查院合作,在一号矿床的东部和西部进行深部探矿,达到良好的效果。2011年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进行合作,主要开展获各琦矿区构造和成矿模式的研究。

5.2 加强控矿因素的研究,寻找各类隐伏矿体

要加强与大中专院校以及科研单位的合作,开展一系列有关找矿,采矿方面的内容。通过对矿体形态、产状、岩性及构造等的研究,对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有了进一步地认识。实际上,近南北向的断层、破碎带对矿体甚至矿带有明显地改造作用。这些都对矿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6 结语

矿山地质工是矿上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良好的矿山地质工作可以保证矿山合理正常的发展。

因此,对矿山地质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找矿等单一层面上,还要在日常矿山开采过程中去充分地了解和掌握矿区的地质特征,对矿区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采用。同时也为增加资源储量、延长矿山寿命、保障矿山环境、降低矿石贫化损失等方面服务,为矿山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使矿山发挥最好,最大的优势。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2-12-17.

矿山开采工程篇8

【关键词】露天金矿;合理开采;工艺

中图分类号:TD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对于露天金矿而言,如何开采关乎开采的质量和效果,所以,做好开采工作非常重要。开采工作的效果和工艺流程有关系,所以,首先要确保开采工艺的合理性。

二、我国金矿资源分布及特点

国内金矿资源分布广泛,除却个别的省(区、市),各省均有金矿资源产出。我国金矿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基本呈现东部金矿储存面积广、种类多样。我国大陆三个巨型深断裂体系决定了岩金矿的分布形势,其中,伴(共)生金主要产于长江中下游有色金属区域。大致分布形势表现为,东部金矿储量/资源量占到31.6%,中部金矿储量/资源量大致是3O.7%,西部金矿储量/资源量为37.7%。

1、资源分布广泛

除上海外,各省(区、市)均探明存在金矿,储量一般都比较集中。我国有1000多个县(旗)已经探明有金矿资源,且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金矿储量较多,其中山东、河南、陕西、河北四省的储量就占到了岩金储量的46%以上。

2、以岩金矿为主,伴生金较多

岩金(占到探明金矿的63.2%),山东储量/资源量最多,储量达593.61t,接近岩金总储量的1/4,居全国第1位,接着依次是甘肃、河南、云南、陕西、贵州、河北、江西;砂金(占探明金矿的11.8%),黑龙江最为丰富,占27.7%,紧接的就是四川、陕西、甘肃。伴生在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山中的伴生金所占比重约为25%。

许多伴生金矿床规模相当大,例如江西德兴239t,城门山70t,银山59t,甘肃金川75t,黑龙江多宝山73t等等。其中大部分与铜矿床相伴生,占伴生金储量的78%。

3、大规模金矿床少,中小型较多

岩金超大规模矿床只占到总数的2%、大规模矿床占到10%、中型占17%、小型高达71%。就矿床品位来看,富矿比例少,中等品位居多,贫富两极分化严重。以643个岩金矿床数据为例,平均品位为4.95×10-6,60%的小于6×10-6,23.3%为6×10-6到12×10-6之间,只有16.7%大于12×10-6。

4、开采条件差,能露采的矿床少

国内已勘查出可开采的金矿主要是脉状矿床,矿体厚度不大,变化悬殊,品位变化大,只能进行地下开采。跟产金国相比,能露天开采的矿床微乎其微。

5、开发难处理金矿资源

在独立金矿中,微细粒、含砷、碳的较难处理。我国已探明3000多吨金矿储量,难处理储量占到了33.3%,为1000t左右。难处理金矿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甘肃、青海、新疆等省)。目前,被探明的难处理金矿日益增多,单单未提交的较大矿区就有十多个。得益于生物预氧化技术的提高,再加上金价上涨,难处理金矿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开发。

三、露天金矿开采工艺概述

露天金矿的采矿工艺是以连续完成系列工序和工艺过程为先决条件的,最终的目的是从矿藏中达到优质的储量回采率。工业矿块的不均匀性决定对复杂采区开采工作组织的高要求,采区的采准和各种矿石及围岩开采边界的正确(台理的)划定是构成采矿工艺的基础。

金矿采区的采准工作在于完成以下两个基本过程:划定采区的种类特性和矿体的松动。根据成矿性、矿体的埋藏条件和采区矿体的物理技术特征,最后采区采准效率的保障依靠正确选择合理的工艺流程图和所确定的工艺流程图参数。

实际上,金矿矿床的开采运用两种松动方法:爆破法(居优势)和机械法。爆破准备取决于矿体的埋藏条件和生产要求,它要求运用各种特殊的崩矿方法,提高开采的质量指标。采区的松动方法(机械的或爆破的)根据其经济合理性而定。只是在个别情况下,对于机械松动表现出明显优势时.借助于凿岩爆破工作在矿体进行总的采准时偏重于后者。

确定选择采区采准方法(工艺流程图)的因素是:矿体形态、矿体的埋藏参数、工业矿体的分布特点、所运用凿岩和开采设备的技术性能、所开采矿石的价值。

确定采区采准工艺原理图的矿体基本形式可分为两种:

1、工作水平范围内夹杂着废石或非标准矿石的块状矿体。

2、不掺杂或掺杂很少(夹层)废石或非标准矿石的中等厚度和厚度很小的急倾斜或倾斜矿体(脉状矿体)。

矿体的埋藏参数(厚度、接触倾角)、采矿台阶高度和所运用凿岩设备的规格种类决定着采区采准工艺流程囝的选择。

工业矿体分布的特点,决定采区的分类特征,对选择这样或那样的采区采准工艺流程图产生影响。运用更为复杂的工艺流程图保证储量全部回采的可能性决定着矿石的开采价值。

四、露天矿山设计

和矿山工程三十年来,在露天矿山设计理论,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措施,改进设计方法和管理制度方面也有很大进展。

对露天开采合理境界问题,我国进行过两次大讨论。第一次是从1957年到1960年。第二次是1975年到1979年。两次讨论都是围绕确定经济上合理开采深度展开的。经过讨论对下列问题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

1.应该按经济规律办事,以综合经济效果最优为主要目标;

2.确定经济合理剥采比的方法应该与确定经济合理境界原则统一考虑;

3.当露天与地下开采经济效果相同的条件下,应该优先采用露天开采。

在提高露天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强化开采方面,由于我国机械制造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设备更新上,而应把很大的注意力放在合理部署矿山工程发展程序、改善露天矿采剥制度、正确处理采剥关系方面。

在用铁路运输的露天矿,成功地使用了移动干线开拓,以选择合理的开段沟位置。很多露天矿对加速开拓准备新水平进行过系统地研究,提出了一整套快速掘沟、掘沟与扩帮平行作业缩短新水平准备周期的经验,对提高露天矿生产能力起了重要作用。

在用汽车运输的露天矿,应广泛地采用横向短段沟延深新水平、陡工作边坡和多方向推进工作线的方式。这种方式对减少初期剥岩量有显著效果。对分期开采做了很多研究。生产实践证明,分期开采在经济上是有利的,在技术上也是可行的。

我国从六十年代开始研究电子计算机在露天矿的应用问题。到七十年代初期,一些设计、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开始了金属露天矿系统工程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经制订出关于矿量计算、圈定露天矿境界、编制进度计划,以及很多单体设计计算的数学模型和计算程序,并对露天矿装运过程编制了随机模拟数学模型和计算程序。

五、露天开采技术

1、露天陡帮开采及穿爆技术

陡帮开采理论是由前苏联的学者所提出,我国在上世纪的70年代开始陡帮开采技术的试验,后被列入了我国科技攻关的项目,在南芬露天矿实施了大规模试验,给我国大中型的露天矿开采技术改造、新建及扩建带来了丰富实践应验,这种技术具有初期剥离量小,建设周期短及工程量少等特点,目前在我国的紫金山、金堆城及眼前山等有关露天金属矿中得到了应用及推广。我国很多露天矿采用的是潜孔钻与牙轮钻的钻凿炮孔来爆破的,其应用技术主要有微差爆破、挤压爆破、大爆区及孔内的位差为爆破技术,有效解决难爆矿岩的爆破减振及破碎块度问题,这种穿爆技术在我国目前的露天开采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2、间断与连续开采

这种露天开采技术是指在工作面上使用电铲来装载矿石,通过汽车运输及破碎机的破碎之后,使用胶带运输机把矿石运出采场,此技术能发挥汽车与胶带机的优点,比较适合深凹露天矿的开采,我国从20世纪的80年代开始,在东鞍山及大孤山等铁矿,还有德兴铜矿主要应用了这种间断与连续的开采技术,自齐大山铁矿引进了可移动式的矿岩破碎和胶带运输系统之后,标志着我国的深凹露天矿山开采技术进入了世界先进的水平行列。

3、高台阶开采及露天采矿装备

露天开采设备正向大型化发展,国外有些矿山运用了高台阶的开采技术,我国在高台阶的开采技术方面研究要晚些,这种技术在我国露天矿中应用并不是很多,我国露天金属矿大多数台阶高度最大在14m-15m之间,近些年,露天铁矿装备有了较大提高,运用10m3之上的大型挖掘设备增多,这给高台阶开采技术应用提供了有利保证。我国露天金属矿装备水平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小矿山的装备单一,不配套,有些工序还使用手工体力劳作;二是中大型金属矿的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可设备较为陈旧,效率不是很高;三是少部分大型金属矿运用了国内外先进装备,像电动轮汽车、牙轮钻机、大功率推土机及大斗容的挖掘机等,其生产作业线的效率较高。我国露天矿还将卫星定位系统广泛应用在了监控、定位及运营方面,其发展正在向规模及设备大型化、开拓方式的强化及多样化、工艺连续及半连续化、电子控制等方面发展。

六、废石场位置选择

1.废石场位置选择原则

(一)场址的选择必须与采矿设计同步进行,选址时应考虑采掘和剥离物的分布,采掘顺序,剥离量大小,场址宜靠近采场;

(二)废石场的容量应能够容纳矿山服务年限内所有排弃的全部岩土;

(三)废石场宜应充分利用沟谷、洼地、荒坡、劣地,不占良田,少占耕地,避开城镇生活区;

(四)严禁将水源保护区、江河、湖泊作为废石场;严禁侵占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

(五)废石场场址宜选择在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原地形坡度相对平缓的沟谷;不宜设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不良地带,不宜设在汇水面积大,沟谷纵坡陡,出口又不宜拦截的山谷中;也不宜设在主要工业厂房、居住区及交通干线临近处,当无法避开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泥石流的发生;

(六)废石场不应设在居民区或工业场地的主导风向的上风侧和生活水源的上游,并不应设在废弃物扬散、流失的场所以及饮用水源的近旁;

(七)废石场宜利用山岗、山丘、竹木林地等有利地形地貌作为废石场的卫生防护带,无地形利用时,在场地与居住区之间应按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

(八)建于沟谷的废石场,设计时应设排洪设施,避免因废石场的设置而影响山洪的排泄及农田灌溉。

2.废石场位置选择

根据废石场选择原则和矿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条件,结合现场踏勘情况,在采场西面山沟和南面山沟各选了一个废石场进行比较。

经比较,南面山沟下游有一村庄和河流,汇水面积较大,运距较长,且安全措施和防护带技术得不到保证;西面山沟汇水面积小,下游无村庄,无农田,运距较短,容量能满足矿山要求,安全措施和防护带技术得到保证,不会成为危险源,废石场道路的施工和废石排放方式简单,同建设单位共同确定,西面山沟作为本矿山的废石场。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露天开采的过程中,必须要使用更加合理有效的开采工艺,提高开采的效果,避免开采过程中出现各种不必要的问题,尽量确保开采的过程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梁克均.我国金属矿露天开采技术的进展[J].有色金属,2012,02:7-13.

[2]孙豁然,周伟,刘炜.我国金属矿采矿技术回顾与展望[J].金属矿山,2012,10:6-9+71.

上一篇:对电力安全规程的认识范文 下一篇:电力安全例会会议纪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