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2-22 17:37:03

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区别

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区别篇1

按照领导要求,结合我市质量管理工作实际,下面将近几年质量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汇报。

1、开展了“质量和安全年”和“质量提升”活动。按照国家局、省局关于开展“质量提升”活动的统一部署,在巩固“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成果、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质量提升”活动,扎实地推进各项工作。特别是在全省举办的质量知识大奖赛中,***炼化公司和***质监局代表队双双获得团体三等奖。有两名个人在笔试中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为***争得荣誉。最后***代表队代表黑龙江省到国家参加质量知识竞赛。分别获得消费者代表队一等奖,质监队二等奖的好成绩。

 2、全面推进质量兴县(区)工作。2010年各县区先后开展了“质量兴县”、“质量兴区”活动,各县区局把此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质监部门为主抓、以企业为主体,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确保质量兴县(区)的责任落实。县区局基本按要求开展质量兴县(区)活动,以当地政府名义下发文件。

3、实施名牌战略工作。为加大对企业名牌培育力度,根据市政府《***市百个重点名牌培育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名牌产品培育、推荐和评选活动。现有4家企业被评为中国名牌3个产品, 51家企业73个产品被评为黑龙江名牌产品,50家企业75个产品被评为***名牌产品。

4、开展“县级名牌特色产品成果展示厅”工作。按照省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名牌特色产品展示厅建设的通知要求,展厅设置要求有固定房间、有前言、宣传光盘、图片、形象资料、讲解员、留言签字本等。我市四个县局现在杜蒙县、林甸县展厅健全,肇州、肇源展厅没有房间正在选新址。

5、积极开展“质量月”活动。各县区局围绕“质量提升”这个主题,深入开展“质量月”活动,营造浓厚氛围,通过“质量月”活动的平台,进一步发挥各部门,各县区联动机制的作用,大力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台、***晚报、***日报等宣传媒介做好当地名牌产品的宣传工作,扩大名牌产品的影响力。

6、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为广泛宣传各企业开拓创新、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和成功经验,普及QC小组活动,组织有关企业开展全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评选活动,每年向省局推荐QC小组都在50个以上,在部级、省级获奖的占全省30%以上。

7、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加快质量管理机制形成。按照省局关于在全省质监系统建立企业质量档案的通知要求,要在全省建立质量基础信息数据库。通过几年来不断更新共建立质量基础信息数据2803个。

8、开展质量分析工作。按照省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分析工作的通知要求,县局做到每月一分析,市局二月一分析,分析工作有汇总,有总结,有报告,能够及时为市局和各级部门提供权威、科学、准确信息。县局分析报告每月报市局。市局按要求上报省局。同时省局确定全省100家企业数据由各地市统一采集报省局,其中***有20家企业数据每季度采集后报省局质量处。

9、抓好服务全市大项目建设和“百局服务百企”活动。按照省局要求,充分发挥工作职能作用,抓好服务大项目建设和“百局服务百企”活动,做到年初有规划,每月有汇报,年底有成果。各县区局确定专人都有专人负责服务大项目建设和“百局服务百企”工作,认真抓落实,不走形式。共确定百局服务百企企业11家,同时与另外4家企业签订框架服务协议。对已经确定的大项目和企业按计划开展服务。

10、突出证后监管工作,形成后续监管的新机制。我市共有135家企业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依据省局对生产许可证后续监管工作要求,加强获证企业监督管理力度。一是进一步完善生产许可证企业巡查档案建设,对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建立台帐和巡查档案,共建立档案130家,并及时更新。二是结合市局制定生产许可证日常巡查计划,县区局主要负责眼镜企业巡查,对其他企业采取监督抽查的方式进行巡查。三是加大无证查处工作力度,坚决杜绝无证生产,违规生产的现象发生,对无证企业要进行规范,督促办证。

省局质量工作2010年各地市单项评比名次第一名。质量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与其他省市相比还有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在质量管理上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如对企业的培训,对新的质量管理方法不是很熟练,管理工作还不到位。二是对生产许可证监管职能发挥不够充分,对获证企业监管时存在死角。三是质量兴市工作还没有以市政府文件形式下发,主要原因省局没有以省政府下发质量兴省文件,市政府无据可依。四是学习风气不浓,学习不刻苦不扎实,缺乏钻研精神。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工作质量,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2011年工作总体安排

 

按照按照国家质检总局“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总体工作要求和省局会议精神,今年要大力开展“产业项目服务年”、“跨越发展决战年”活动,按照质量科职能,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名牌建设

紧紧围绕石化、机械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我市支柱产品打造品牌,以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发展思路和目标,争创一批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力争今年争创40个黑龙江省名牌产品,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百家品牌”的宏伟目标。

2、夯实基础工作。

建立企业档案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加强对企业进行宏观指导的重要措施。要及时更新生产型企业档案数据,实现企业电子信息的动态管理;逐步完善获生产许可证等重点产品的企业建档资料,便于对获证企业实施监管。

3、推进质量管理方法应用

加大对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知识培训力度,根据企业的发展水平和人员的素质水平,实施不同的质量管理培训内容,如在中小企业中大力推行5S管理,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积极推进QC质量管理小组工作等等。

4、大力提倡质量振兴活动

要大力开展质量兴企活动,通过质量兴企达到质量兴区、质量兴市的目的。质量兴企要与落实国家和省、市对质量工作的整体部署结合起来,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结合起来,与实施名牌战略以及打假治劣责任制结合起来,推进质量振兴事业全面健康发展。适当时机要以市政府名义下发质量兴市文件。

5、抓好服务全市大项目建设和“百局服务百企”活动。按照省局要求,充分发挥工作职能作用,今年开展“产业项目服务年”活动,我们要继续抓好服务大项目建设和“百局服务百企”活动,认真抓落实,不走形式。对确定的服务项目按计划开展服务。

6、履行好生产许可证的监管工作

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区别篇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质量意识、提升质量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围绕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两大主题,立足提高质量、保障安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努力营造以质量促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浓厚氛围,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质量效益年活动,企业质量意识进一步强化,全社会质量观念进一步增强,全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进一步增长。从而全力推动扩大内需、保障民生、优化结构、促进增长目标的实现。并通过质量效益年活动,力争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争创名牌产品5个,累计达到20个,争创名牌产品10个,累计达到43个,力争中国名牌产品实现零的突破,争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累计达到11个,同时通过质量效益年活动,使全市食品加工小作坊生产条件和卫生环境明显改善,生猪定点屠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问题得到解决。

三、活动内容

(一)广泛开展质量宣传,营造全社会重视质量的浓厚氛围。

以学习宣传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质量振兴为核心,面向广大工业企业和全社会,精心组织重大宣传主题和重大宣传行动,大张旗鼓地、广泛持续地开展质量宣传活动,努力营造人人关心质量、重视质量的社会环境,不断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宣传内容主要是国家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质量立市战略、质量法律法规和有关知识、“质量效益年”活动成效和名牌产品,并树立一批抓质量、促效益、讲诚信、质量好的典型企业。同时加大质量失信惩戒力度,建立质量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严厉惩处失信行为,定期企业不良质量信用记录,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并建立“质量效益年”专题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开设专题栏目,通过网络宣传,强化宣传效果。

(二)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狠抓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标责任书的落实,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完善并落实原材料进厂和产品出厂检验制度、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制度,引导企业将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道生产环节和关键岗位。督促企业改善生产条件和卫生环境,创造条件,申报生产许可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重点对食品、农资、建材等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体健康、生命财产的产品加大抽查频次。尤其要围绕灾后重建,加强对建筑用砖、水泥等建材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确保灾后重建及重大项目工程质量。同时在产品质量抽查的基础上定期并上报全市工业产品质量分析报告,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食品生产企业巡查回访,尤其要加大对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监管力度,同时按市政府安排,对食品加工小作坊实施提升改造,年内完成食品加工小作坊提升改造200户;四是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全力解决生猪定点屠宰问题,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五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大对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抽查力度,确保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六是加强稽查打假工作,坚决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认真开展食品、农资、建材和油品质量计量专项整治,全面排查特种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对名优特产品给予保护和扶持,为我市名优产品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帮助企业发展壮大。

(三)大力实施质量立市战略,不断提升全市整体质量水平。

主要是制定质量立市战略实施方案,建立质量立市战略实施联系会议制度,明确质量立市职责和目标任务。开展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减少产品质量损失,降低产品成本,同时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积极开展质量兴企活动,鼓励工业企业在企业内部大张旗鼓的开展质量宣传,鼓励职工积极参加质量管理培训,通过质量兴企活动营造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人人争创优质产品的浓厚氛围,把质量工作推向高潮。

(四)积极培育名牌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主要是制定名牌产品培育计划,落实名牌产品培育措施,积极申报名牌产品,继续开展名牌产品的评审工作,培育形成更多的名牌产品;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全员质量管理培训和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组织企业职工积极参加质量技术攻关,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为争创名牌产品奠定基础,创造条件;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不仅要申报特色农产品,对特色工业产品如铅锭、锌锭、硅铁也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要制定申报计划,落实申报措施,使我市优势工业产品得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提高我市工业产品的知名度。

(五)开展企业标准化和计量工作,夯实企业技术基础。

工业企业按标准组织生产,消灭无标生产,同时鼓励企业制定原材料消耗标准、能耗标准、工艺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建立健全企业标准化体系,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并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产品标准水平,促进产品质量上档次,技术上水平;积极开展企业计量工作,建立健全计量检测体系,通过开展计量工作,节约能源,降低物耗,减少成本,提高效益。

四、活动步骤

质量效益年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由市政府召开质量效益年活动视频动员大会,各县(局)设立分会场,市县(区)相关部门及工业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各县(区)政府主持举行隆众的“质量效益年”活动启动仪式。并大张旗鼓的开展“质量效益年”宣传活动,宣传形式可以采取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制作活动板块、组织街头质量咨询、现场采访、发表文章等,也可举办质量知识竞赛、有奖问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广泛开展质量兴企活动,广泛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参加“质量兴企”活动,全力宣传“质量兴企”活动,在全市工业企业掀起质量兴企的热潮。

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出台质量立市、质量立县(区)战略实施方案;制定印发名牌产品培育计划,市、县(区)、企业分别制定,并组织对名牌产品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申报;开展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培训,质监部门和工业信息化委员会帮助指导,企业自己组织,职工人人参加;组织产品质量抽检,并撰写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组织对产品质量的技术攻关,开展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开展企业标准化和计量工作,健全完善企业标准化体系和计量体系,同时开展采标工作,并开展对食品加工小作坊的提升改造,改善小作坊生产条件和卫生环境;开展对食品、农资、建材等重点产品质量的专项整治,依法查处不合格产品,规范企业生产行为,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第四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质量效益年”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并进行验收,验收工作由“质量效益年”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市、县(区)分别召开“质量效益年”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对开展“质量效益年”活动成效显著的县(区)和企业进行大会表彰;召开名牌产品表彰大会,对获得名牌产品的企业予以表彰奖励。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键全机构

为了顺利开展“质量效益年”活动,市政府将成立“质量效益年”活动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市质监局、市科技局主要负责同志为副组长,市发改委、市工会、市人力资源保障局、财政局、工商局、卫生局、商务局、农牧局、广电局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要求各县(区)分别成立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专人,加强对“质量效益年”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质量效益年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二)精心部署,周密安排

为了扎扎实实开展“质量效益年”活动,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并结合本县(区)、本部门实际制定“质量效益年”活动方案,各工业企业也要制定“质量效益年”活动计划和“质量兴企”方案,并且要靠实责任,制定措施,把活动任务落实到部门、车间和每个干部职工,真正把质量效益年活动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三)加强协作,密切配合

为了有效推进“质量效益年”活动,各相关部门即有分工,又有协作,齐心协力、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区域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活动领导小组要定期不定期的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或部门联席会议,随时掌握活动进展情况,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质量效益年”活动方案落在实处。

(四)加强指导,检查验收

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区别篇3

关键词:生物有机肥;番茄;试验研究

Application of bio organic fertilizer experiment fertilizers on Tomato summary

Zhou su xiang

(Jiangsu province Jinhu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Jiangsu Jinhu 211600)

Abstract:Tomato Mu bio organic manure is 75 kg with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plant growth、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yield、 improve quality、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proportion 。Production can be applied。

Keywords:biological organic fertilizer; tomato;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1 试验基本信息

1.1 试验目的 番茄是高产高效蔬菜,长期在不多的土地上连续种,使用大量的化肥,导致土壤状况恶化,品质下降,增施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促进番茄生长,为验证江苏科邦生态肥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有机肥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根据农业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和《肥料肥效试验技术规程》的要求,实施了该试验。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

1.3 供试肥料 生物有机肥,由江苏科邦生态肥有限公司提供,有效活菌数(枯草孢杆菌)≥0.2亿/g;有机质≥25%,颗粒。生物有机肥灭活基质,由江苏科邦生态肥有限公司提供,颗粒。

1.4 试验时间 2012年5月4日―7月28日。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金湖县银集镇红湖村四组(N:33°02′539″ E:119°11′182″)

2.2 供试土壤基本理化性 有机质 2.58、全氮0.145、有效磷9.1mg/kg、速效钾160mg/kg、PH 6.3

2.3 供试作物 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Miu)

2.4 试验处理 每处理8行区,行长3.2m,株距0.6m,小区面积15.36m2。处理A常规施肥区,每666.7m2施45%复合肥50kg作基肥,追肥于苗期、第一穗果膨大期、盛果期分别追施碳铵15kg/亩、尿素8kg/亩、尿素8kg/亩,折亩施纯N:17.4kg、P2O5:7.5kg、K2O:7.5kg,处理B施生物有机肥75kg/亩配合常规施肥,处理C施生物有机肥灭活基质75kg/亩配合常规施肥,处理D空白对照(不施任何肥料)。

2.5 试验过程 1月25日播种,5月6日移栽,株行距50cm× 40cm,定点观察10株。结合施肥中耕除草3次,栽后浇好活棵水,结果时浇好催果水,及时整枝绑蔓。按生育前、中、后期分别调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对采摘番茄鲜果收获量逐日累计,同时进行果实品质及商品性状调查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处理对番茄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根据田间观察调查,施肥处理番茄均表现长势旺盛,叶色浓绿,花芽分化发育早,小花数增加,结果早,以增施生物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灭活基质处理最为显著,株挂果数、茎基粗、单果重比对照分别增加0.7朵、0.7朵、0.6cm、0.6cm、49.2g、47.5g(见表1)。

3.2 不同处理对番茄抗逆性及果实性状的影响 根据田间观察调查,生物有机肥在番茄上做基肥使用,表现明显的抗逆性,增施生物有机肥的小区其病毒病、早疫病、青枯病、灰霉病等常见性病害的几乎未见,叶片浓绿乌亮厚实,茎杆粗壮青绿,果实无斑痕泽亮,而常规施肥小区在中后期、无肥对照区叶片呈鸡爪状,叶脉发黄,有灰白色霉斑点,茎杆细而病斑多,果实有疤痕裂缝发生。其抗病抗逆性表现施生物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灭活基质>常规施肥>无肥。试验表明增施生物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灭活基质不但增加番茄可利用的养分,而且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创造了有利于根系生长的良好环境,明显促进了植株生长发育,促进了早熟,从而增加了植株抗性。施生物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灭活基质比对照早熟4天,常规施肥比对照早熟2天。因条件限制,本试验仅对各小区番茄进行人工品尝,切面观察。结果发现施生物有机肥的番茄果肉间水份足,口感好,明显好于常规施肥区和空白对照区。这表明施生物有机肥能较好地改善品质。详见表2。

3.3 生物有机肥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在番茄成熟时各个小区分别分批采收计产。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比对照(不施任何肥)增产,常规施肥和增施生物有机肥比对照产量增加幅度为:50.26―65.26%,以施生物有机肥处理增产最高。对各处理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见表4),经新复极差测验,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灭活基质、常规施肥处理与对照达极显著水平,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灭活基质与常规施肥处理间达显著水平,生物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灭活基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见表5)。由此看来,番茄使用生物有机肥具有相当理想的增产效果。

4 小结

(1)番茄亩增施生物有机肥75公斤配合常规施肥,可明显促进植物营养生长,极显著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产投比例,生产上可以推广应用。(2)番茄增施生物有机肥之所以能显著地增产、增收,其机理源于生物有机肥不但增加番茄可利用的有效养分,而且改善了土壤结构,创造了有利于根系生长的良好环境,增强根系吸收能力,从而增加了植株抗性,明显促进了植株生长发育,促进了早熟,改善品质,提高

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区别篇4

一、工作目标

按照“质量提升”活动要求,进一步改革质监系统的服务举措,把服务企业与服务民生紧密结合起来,组织有关专家解读有关产品质量知识,为企业开展质量提升服务,督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高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引导社会科学安全消费。

二、工作内容和责任分工

按照市局文件的有关要求,我局“质量提升服务进企业”活动由质管科牵头组织实施,质监科、计量科、食品科、标准化科、办公室按照工作职能和责任分工,落实此项活动的各项具体工作。

(一)开展培训服务,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各科室按照业务职能,组织区内企业开展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检验技术等内容的宣贯和培训。通过培训服务,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提高生产全过程的控制能力。具体负责如下:质监科负责区内建筑外窗和助力车获证企业的培训工作;计量科负责组织区内耗能企业计量人员进行能源计量知识的培训;食品科负责区内食品企业检验技术和食品添加剂企业的相关培训工作;食品科和标准化科共同负责区内食品企业*等相关标准的宣贯和培训。

(二)组织有关专家,服务帮助企业

按照开展此项工作的总体部署,确定建筑外窗、助力车、食品、食品添加剂、年耗标煤*吨以上的耗能企业和低压成套配电柜等6个行业作为此项活动的重点服务对象,结合日常监督和培训过程中企业反映的个性和行业中的共性问题,组织6个行业的有关专家深入企业,对不少于20家的企业给予针对性的帮扶,提升企业出厂检验能力、质量控制、生产条件,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具体实施如下:1、将企业反映的有关问题和存在困难进行汇总和分类。2、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由各业务科室联络有关专家,确定帮扶企业名单和具体时间,组织有关专家深入企业,开展针对性的分析研究,提出整改意见,指导企业落实整改要求。

(三)加强对热点和重点产品的指导和宣传,营造良好活动氛围

结合专项整治和监督抽查中的重点和热点产品,组织有关专家解读产品质量知识,提高企业和群众的质量意识。适时开展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法律、产品标准、真假鉴别知识。局办公室负责组织开展宣传,加强群众质量知识普及和教育,营造全区重视质量的氛围。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切实做好此项活动的各项组织工作,我局成立以王以柱局长为组长,李子海为副组长,李彪、尚俊升、徐凤莲、纪玮、刘克、刘洪增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质量管理科。各科室所按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工作,做好部署、落实。活动领导小组每两周召开一次协调会,掌握和了解活动开展情况。

(二)搞好协调,密切合作

由于此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较大,因此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同时,各科室所在工作中要通力合作,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另外,在“质量提升服务进企业”活动开展过程中,还要加强与各乡镇街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搞好协作配合,保证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区别篇5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为中心,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高产品质量为主线,以振兴区域经济、建设和谐新城为目标,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原则,把质量兴区工作与经济强区、科教兴区、依法治区相结合,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开创质量兴区、诚信新城的新局面,促进我区经济和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质量兴区各项活动,用三年的时间,使我区管理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总体水平有较大提高,假冒伪劣商品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的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全区质量总体水平能够适应国际经济竞争的要求。

(一)管理质量

1、标准化工作:主要工业产品50%以上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加大对无标生产的监管力度,确保辖区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96%以上。并建立标准备案管理网络,实行动态管理,积极推行服务标准化。

2、计量工作:重点工业企业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计量保证体系,其他企业要配备满足生产合格产品需要的计量检测设备。加强工业能源计量管理,开展节能降耗,确保“十一五”末单位GDP能耗下降20%;10家企业通过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在用计量器具检定率达到98%以上,新建、改造的集贸市场计量器具实现统一配置、统一管理。

3、质量工作:全区重点企业的主导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同行业先进水平,积极推行产品质量认证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率95%以上,食品生产许可证获证率达到98%;强制性产品认证获证率达到100%,并建立企业质量监管档案。

4、监督检查:辖区市场商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食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重点产品可比性跟踪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整改率达到100%。

5、特设安监:杜绝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等环节问题引发的重大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6、名牌战略: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大力推进国家免检产品工作,使我区形成一定数量的国家、省、市级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和扶持力度,建立一批精品市场和放心市场。

7、扶优治劣:质量问题严重的重点区域、重点市场和重点产品得到有效整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质量投诉大幅减少,消费者和名优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确保无重大质量事故和重大质量违法案件发生。

(二)服务质量

商业、服务业等窗口行业全面推行国家标准和服务规范,实行质量先行负责制,不断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安全、健康消费,提高顾客满意度。到年区内大中型商业企业的顾客满意度要达到90%以上,10%以上的大中型商业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服务行业中创建一批“文明示范窗口”。区级行政机关、服务机构要率先全部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努力提高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精心构建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

(三)工程质量

加强对住宅商品房质量的监督管理,推行工程质量监理制。建筑用材必须符合国家规定,逐年降低商品房投诉率。在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中推行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至2008年底、全区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规范),重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重点工程优良率达到80%以上,一般工程优良率达到50%以上。

(四)环境质量

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五项工程,大力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至2008年年底,工业企业污染物的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全区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99%以上;城市环境空气、噪声和地表水环境质量分别达到区域功能标准,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五)安全质量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特种设备安全及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和事故处理应急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全面提高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性,杜绝特大和重大事故发生,减小事故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安全平稳运行。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机构,加强领导

坚持“政府积极引导、部门共同协作、企业全面推进”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质量兴区的各项工作。成立以分管区长任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质量兴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质量兴区活动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考核检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质监新城分局,负责质量兴区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联络员制度,由成员单位指定质量兴区工作的部门负责人为联络员,具体承办有关工作。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成立相应的质量兴区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听取质量兴区活动开展情况汇报,检查实施进度,协调布置下一步工作,推进质量兴区活动深入开展。

(二)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

1、质监新城分局要认真履行质量兴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职责,认真从源头抓好质量工作,督促企业加强标准、计量等基础工作;开展质量知识普及教育,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鼓励引导企业进行产品质量认证及质量体系认证;抓好名牌产品的培育、推荐和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3C”认证产品监管工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抓好特种设备、食品、建材、农资产品和国家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及强制性认证产品的监督管理工作;督促不合格企业整改,对质量问题严重的企业给予通报、曝光和行政处罚,对个别屡教不改的企业建议工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认真落实区打假责任制,积极组织联合打假、专项打假和日常打假行动,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网络,切实保障食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同时要及时推广“质量兴区”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把“质量兴区”活动引向深入。

2、工商新城分局要加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依法实施商标监管,积极开展“驰名”、“著名”商标推荐和管理工作,查处假冒、仿冒商标等侵权行为,依法实施合同监管,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认定命名活动,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查处合同欺诈行为;加强市场商品质量的监管和监测工作,加大打假维权工作力度,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

3、区轻纺总公司和商贸总公司要抓好辖区轻纺企业及商贸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对企业负责人和职工进行质量意识和质量法制教育;抓好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引导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提高商贸企业的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精心打造精品市场和放心市场。

4、区物价局按照价格分工管理权限,对我区工业企业的产品按照“按质论价、分等定价、优质优价”的原则,制定鼓励提高产品质量的具体实施办法。

5、区建设局要要督促建筑施工、监理单位完善质保体系;监督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严格执行现行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检查验收其工程质量,评定工程质量等级,引导、培育和推荐企业争创优质工程;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确保工程质量,杜绝质量隐患,防止质量事故。

6、区卫生局要加强食品流通环节和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卫生许可和卫生监管,严把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卫生许可关;加强对医疗市场的清理整顿,同时规范管理全区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7、环保新城分局认真抓好区域环境质量,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治理工业“三废”,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推行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巩固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8、新城科技产业园和区科技局要积极引导辖区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为提高产品质量,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提供支持,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进程。

9、区社区经济局要认真抓好13个行政村及所属企业的质量工作,提高村民质量意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责任区内生产、加工、仓储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活动。

10、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要依据《安全生产法》和省政府两个《决定》对辖区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综合监督管理,落实各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提高全区安全监管的工作质量,防止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1、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把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制订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做好督促落实,确保目标实现。

12、区财政局要根据“质量兴区”工作的实际需要,在财力上给予必要支持。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质量奖优经费、质量专项监督抽查经费和质量兴区宣传经费。

13、公安、司法部门要密切配合和协助质监、工商、卫生等管理部门查处和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对触犯刑律的,要依法严肃处罚。

14、各街道办事处、火车站广场管委会要把“质量兴区”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辖区“质量兴区”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打假工作,为质量兴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5、宣传部门要加大对“质量兴区”活动的宣传力度,把握舆论导向,为提高管理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16、充分发质量协会、消费者协会等社会组织的社会监督作用,为用户提供投诉、咨询等各方面服务;充分发挥各种行业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同求发展的作用,引导和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三)突出重点,狠抓关键环节

质量兴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工作量大,要求各部门统筹规划,通力合作,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推动质量兴区活动深入开展。

1、加强基础性工作,强化管理,拓展服务

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和企业实际情况,按分类指导的原则,督促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和检验,彻底消灭无标准生产,引导、帮助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加强计量管理基础工作,指导企业配备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生产检测设备和产品出厂检测设备,严格计量器具定期检定工作,确保计量器具量值传递的准确可靠,鼓励生产定量包装产品的企业积极取得计量保证能力合格标志(即C标志);进一步深入开展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培训工作,引导、帮助企业应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广泛深入地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2、加大打假治劣力度,净化市场环境

认真落实打击制假售假工作责任制。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净化市场环境,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区质监、工商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加大企业产(商)品抽查力度,对一次抽查不合格的企业,给予“黄牌”警告,并进行整改,经整改复查产品质量仍不合格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必须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负责人三年内不得担任法人代表。通过查处一类产品,规范一个行业,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为我区企业提供有序的竞争平台。

对制假售假严重的重点产品、重点市场、重点地区,区级有关职能部门要开展打假专项斗争和联合整治??集中力量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商)品违法行为,切实解决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对质量隐患较大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进行专项质量整顿,以抓大案要案、抓源头、端窝点、整顿市场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开展打假工作,维护区域特色经济品牌。坚决杜绝行业性、区域性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

3、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运用市场机制和行政手段相结合,切实做好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有计划地选定一批品牌声誉好、生产规模大的企业作为争创名牌产品的重点扶持单位,加大从源头抓质量工作的力度,做到培育一批,申报一批。以发展名牌产品带动相关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二是进一步促进优良资本向名牌企业转移,增加名牌产品的科技投入。采取各种措施,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优化配置资源,扩大名牌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能力,开发系列产品,扩大名牌效应,促进资源向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聚集,提高名牌产品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区的经济运行质量。

三是大力宣传名牌产品和企业,建立争创名牌产品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争创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活动,力争有更多的产品列入国家免检产品,更多的牌子列入部级和省、市级名牌或驰名商标、著名商标。

(四)实行目标考核,建立激励机制

1、质监新城分局按照质量兴区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各部门狠抓落实,全力推动质量兴区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

2、建立质量兴区考核奖励制度,制定《新城区质量兴区考核办法》并严格实施,每年对质量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区别篇6

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司刘春燕副司长,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司产品抽查处高建忠处长,中国纤维检验局徐水波总工程师,国家纤维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孔丽萍和韩世平主任以及西城区少年宫的王小慧主任等参加了会议并致辞,来自北京11所小学的学生和家长参加了现场活动。

多种形式引导儿童辨别服装优劣

“把健康穿在身上”主题活动分为前期活动和主题两个阶段。在前期活动中,学生们通过专家演示、有奖答题、服装创意设计、给童装设计“找碴儿”以及观察纤维微观形态等形式,实际了解了服装原料、安全设计和纤维辨别方面的知识。此外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还将服装相关知识做成展板,放在会场周围供学生和家长参观,并发放活动宣传页,提示儿童服装购买的注意事项,吸引了很多同学家长驻足观看。很多同学在看了展板后表示,对服装质量安全,特别是致癌染料、pH值和甲醛等危害印象深刻,均表示回去后会提醒父母、亲友和同学等周围的人,买衣服时要注意这些问题。

针对儿童服装的购买,国家纤维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秦言华工程师还强调:“购买服装时要到正规的场所,以保障服装的质量。在选购服装时,有些危害是要到实验室才能鉴别的,但有些机械性的潜在伤害是可以自己鉴别的,如拉带绳索、纽扣和拉链等。”她以帽衫为例解释说:“在服装安全设计方面,7岁以下的幼童,风帽不许有拉带与绳索;7~14岁大童可以有拉带或绳索,但不能有自由端状态,而且拉带展平到最大状态时不能突出风帽表面,收紧时露出的环套也不能超过一定尺寸;对于其他类型的小部件,其牢度程度则是非常重要的考察因素。”

很多参加过前期活动的家长都惊喜地发现孩子在购买服装时的变化。一位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种实际参与、自己动手的形式使孩子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很有实际意义,对日常生活作用很大。“我以前买衣服的时候会特别留意挑选全棉的衣服给孩子穿,而且穿之前也会特意清洗一次,但孩子并不知道为什么,而参加了活动后,他在选衣服的时候也开始关注吊牌上的信息,并特别注意化学残留。”一位忙着给孩子拍照的家长说。

另一位家长也告诉记者:“上次活动结束后,我们家孩子也学到了不少知识。在和姥姥逛街的时候,还特别告诉姥姥便宜的衣服不一定好,要看材质和设计,他自己挑选衣服的时候也不像以前只看颜色和款式。”

加强儿童服装质量监督宣传

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统领全国质检部门,加强质量监督,严查不合格企业,开展质量分析,加大宣传引导,多措并举,着力提高童装等儿童用品质量水平,关爱儿童健康成长。刘春燕在致辞中说:“儿童服装具有产品种类多、穿着周期短、色彩艳丽等突出特点,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广大家长和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产品。今年质检总局选择儿童服装产品作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儿童用品质量提升活动,全面抽查儿童产品质量,公布抽查结果, 监督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生产,推动儿童服装产业健康发展。督促企业生产出更加安全舒适,更能满足儿童需求的产品。”

孔丽萍分析了近年来的童装质量情况,她说:“目前我国的童装产业已经形成明显的集群态势,在东南沿海和大城市已经成为童装生产和消费的集聚地。为监督儿童服装产品的质量,国家质检总局多次委派国家纤维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监督抽查。2010年,我们抽查了10个省份131余家企业生产的131种婴幼儿产品;2011年抽查8个省(市),100家生产企业的100多种婴幼儿产品;2012年抽查了9个省(市),200家童装生产企业。从数字可以看出,国家对童装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力度不断增大,合格率在87%左右,童装质量在逐渐提升,但上升空间还很大,其中,pH值、纤维含量、色牢度等项目的问题较多。”孔主任表示,今后检测中心还将继续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安排加强对儿童服装的监督抽查,同时还要向企业进行标准的宣传,提高质量意识。

健康服装的宣传需要长期坚持

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区别篇7

关键词:小康社会;农村居民;区域特征;实现进程

湖南省是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0%的农业大省,如何使湖南省农村小康生活水平达到并超过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是湖南省实现全面小康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就湖南省农村小康进程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是非常必要的。

一、湖南省农村小康进程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按照1996年3月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计委和农业部共同制定的《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的6个方面16项指标(见表1)来看。2002年,湖南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小康整体实现程度为 94.19%,接近小康水平,增长幅度达到2.74%,(2001年底农村居民的小康实现程度为91.45%)。从6个方面看,精神生活、生活环境和社会保障三个方面的小康实现程度已经达到100%。收入分配、物质生活和人口素质3个方面的指标分别达到93.11%、86.2%和95.56%。这一情况表明,湖南省农村居民目前的小康水平还是不全面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尤其收入分配和物质生活明显滞后。

(1)收入分配。根据项目调查组对全省40个抽样调查县的3000户农户抽样调查。2002年,湖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194元,比2001年增加94元,增长3.6%。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加39元,增长2.6%。湖南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基尼系数为0.28,表明湖南省农民的收入分配相对平均。

(2)物质生活。湖南省农民物质生活进一步提高。一是农民饮食结构的改善。农民由过去的吃饱向现在吃好的食品结构逐步转变。整个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达到了76.5克,实现摄入量75克的小康标准值100%。但从恩格尔系数来看,湖南省农民的生活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恩格尔系数为52.5%,仅实现小康标准值50%的42.3%。二是农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住房类型有所改观,住房质量明显提高,以前的渣泥墙、茅草屋已极少见,钢木结构住房比重达到93.86%,已经超过小康标准值。三是衣着消费不稳定。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45.2元,只是小康值的45.2%,但到2003年为97.85元,在小康标准值70元之上,实现程度为100%。

(3)精神生活。湖南省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从数值上来看,已远远超过了小康值,但就其质量来看并不乐观。就电视机普及率而言,还有很大部分农村电视信号还只能通过室外天线接收,信号差,接收到的频道也极为有限。2002年,农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186.16元,增长4.7%,占总比重的20.2%。文化服务支出主要用于支付子女读书的费用,而用于农民自身文化素质提高的并不多。

(4)人口素质。随着农村居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湖南省农村居民用于医疗保健的开支逐渐上升,2002年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为8.21年,比2001年上升了0.65个百分点,实现小康标准值8年的100%。但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69.8岁,实现小康标准值70岁的90%。

(5)生活环境。湖南省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基本上达到小康,其中,用电户比重达到99.6%,电话开通行政村比重达到88.7%,两项指标的小康实现程度均为1OO%,安全卫生水普及率达到95%,已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达到83.14%,均已经超过小康水平值。但在质量方面还存在差距,比如从公路的数量上看,基本实现小康,但从公路的质量上看,大部分乡村的公路仅仅是泥土路面,离真正的公路还有很大距离。

(6)社会保障与社会安全。五保人口按70%分散管理、30%集中管理的办法,基本保证了五保人口生活的最低标准,2002年达到94.6%;万人刑事案立案件数湖南省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下,2001年为6.16件,两项指标的小康实现程度均为100%。

二、全省各地农村小康实现程度差异及区域概况分析

1、湖南省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差异

(1)各市州农村小康实现程度。到2001年已经全面实现小康的市州(所有县小康实现程度均在90%以上)为:长沙、湘潭和衡阳3市。有部分县实现小康的市州:分别是岳阳(8个)、株洲(7个)、郴州(7个)、邵阳(4个)、常德(3个)、益阳(3个)、永州(4个)和娄底(3个)市。没有一个县达到小康的市州有张家界、怀化和湘西自治州。

(2)各县(市、区)农村小康实现程度。2001年,全省122个县(市、区)小康实现程度差异很大。全省小康实现程度在90%以上的县(市、区)有65个,占全省县市总数的53.3%。这部分县市经济发 展较快,物质和精神生活比较丰富,人口素质高,生活环境良好,社会治安善较好,大都是城市郊区和经济基础好的地区,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

小康实现程度达80%―90%的县(市、区)有18个,占14.7%。这类县市各方面条件都在改善,只是个别指标稍差一些,预计1―3年就能实现小康。

小康实现程度达60%―80%的县(市、区)有20个,占16.4%。这类县市经济发展较平稳,人口素质较高,生活环境尚可,只是物质和精神生活、农民纯收入以及社会治安状况稍差些。这部分县市要达到小康标准,应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从多方面、多渠道宋改善农村基本条件,预计还需要3―5年时间才能达到小康。

小康实现程度在60%以下的县市有19个,占15.6%,此类县市大都是老少边穷等经济基础很薄弱、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要实现小康,预计需要5年或更长的时间。

2.湖南省的区域概况分析

根据行政区划和自然地形特征,湖南省可分为长株潭核心经济区、湘北湖泊区、湘中丘陵地区、湘西山区和湘南山区等五大经济区:

(1) 长株潭核心经济区。长株潭核心经济区包括长沙、株洲和湘潭三个市,是湖南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湖南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沙是湖南省省会,由于其历史沿革深远,自古以来就是湖南省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经济实力雄厚,长沙的高新技术、食品等产业基础较好。株洲是中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工业重镇,以交通设备、有色冶炼和化工等重工业为主。湘潭钢铁、机电和建材居优,资源丰富、生产条件优越,是湖南重要的农产品基地。三市的工农业总产值几乎达到全省的一半以上。该地区主要是为满足大城市居民消费需求而发展起来的都市农业,其农产品中蔬菜、花卉、水果以及其它的特色作物比较多,产量也比较大。该地区农村居民的生活在湖南省处于领先地位,小康实现程度高。但农林牧鱼企业特别是农林牧鱼服务企业数量偏少,与农副产品商品化直接相关的食品制造、加工和纺织等企业的数量也不多。

(2)湘北湖区。湘北湖区包括常德、益阳和岳阳三个地区,比邻洞庭湖,是湖南省的北大门,经济基础雄厚,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为全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是乡村人口分布最多和农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该区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在2001~2003年间常德、益阳和岳阳分别增长为2.4%、5.4%和5.2% 。该地区交通运输业较发达,商业网点多,行业分布与该区生活消费及农村生产的特征基本相符。但农林牧渔业企业数量和效率偏低,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3)湘中丘陵地区。湘中丘陵地区包括邵阳和衡阳怀化三个地区,属于丘陵地带,该区有31个县(市、区),区域内农产品、矿产、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及旅游资源丰富,有着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钢铁、制造业和纺织是其主导产业。

(4)湘南山区。湘南地区包括永州和郴州两个地区24个县(市、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南部,紧靠五岭山脉,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盛产各种有色金属,水力资源也很丰富。由于南靠经济发达的粤港澳地区,有“粤港澳后花园”之称,这几年随着经济梯度效应,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农产品以亚热带农作物为主,属典型资源型经济。但该地区农林牧鱼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未能充分利用优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5)湘西山区。湘西山区位于湖南省西部,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包含著名旅游城市张家界和湘西州首府吉首,这里地理位置偏远,大多数农村交通不发达、自然条件恶劣,特产较多、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但开发利用不够,该区经济目前以农副业为主,经济水平严重落后,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最低。但由于交通、市场不发达,农业生产条件差,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匮乏,导致整体经济比较落后,湖南省大部分贫困人口聚居于此。

三、湖南省建设全面小康农村的几点建议

1.加强政府参与和指导农村小康建设。从湖南省农村小康指标进程的分析看,农民增收问题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奔小康的主要问题。从湖南省农村现状来看,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不少地区仍停留在较为落后的简单再生产阶段,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尤其是湘中丘陵地区、湘南山区和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居多识字率低。这就需要政府成立一些专门组织,有针对性地培训农民,使其改变观念、提高职业技能,引导农民致富,以增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从简单再生产逐步进入扩大再生产,形成自愿以科技投入为重点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良好局面。

2.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湖南省农村“三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农村交通通讯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由此使农民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但除了长株潭地区以外,其他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质量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湘南山区和湘西山区的交通问题较为严重。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仍然是湖南省农村小康建设的一项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适当调整对农村和农业的投资结构,增加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的投入[1]。增加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六小工程”的投入,因地制宜的开展雨水集蓄、河渠整治、牧区水利、小流域治理、改水改厕和秸杆气化等各类小型设施建设。

3.统筹规划,实施农村现代化发展战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必须转移农民,富裕农民必须改造农民。从我省宏观经济环境看,我省启动内需最大的问题在农村,而农村消费不旺,消费市场难以启动的根本原因是农民收入水平太低,而且增收空间有限[2]。以往的实践证明,资源配置向大中城市倾斜,通过发展汽车、房地产等来刺激高消费,在短期内仍可维持经济的较快增长[2]。但占全省70%人口的农村排斥在现代化之外的增长模式是缺乏深厚的底蕴,难以长期维持下去。湖南省的区域经济格局比较特殊,没有特大城市。从区域经济特征分析得知,不少地区因缺乏工业企业而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从湖南省农村整体看,二、三产业滞后。因此,应结合加强城镇和中小城市建设,建立与农民相关的农林牧鱼企业以及农副产品制造业、加工业,加快农村工业化步伐,利用企业合理转移农民、改造农民进而减少农民数量,并有重点的形成地区支柱产业,带动和辐射周边经济发展,全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当务之急。

4.有区别、分步骤推进全省小康社会的实现。根据区域特征,合理建设区域经济,分层推进小康社会。从表1看,湖南省农民的收入分配相对平均,湖南省农村整体的小康实现程度还比较低,农村经济发展偏慢。因此,在长株潭核心经济区和湘北地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发展规模化经营,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政策、资金、土地等多方面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努力提高农业附加值。指导其尽快与国际农业接轨,优先从小康进入富裕,同时带动与扶持其他地区,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由温饱向小康过渡,逐步实现全面小康。在相对落后的湘西和湘南山区,可以充分发挥其水力、森林和旅游以及有色金属等资源优势,以此为突破口,合理开发各种资源,带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尤其是湘西可以利用西部大开发的契机,着力引进外资开发丰富的旅游资源,以第三产业带动该地区的整体发展。

5.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小康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表1来看,差距最大就是在物质生活方面,恩格尔系数偏高,衣着消费支出偏低,说明我省农村农民主要收入用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这一方面是消费观念相对落后,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农产品不够丰富,让农民满意和满足的农产品还不多。近几年,农村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开拓农村市场,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推动农村小康建设步伐[3]。重视构建农村市场网络,结合农业产业化和资源加工优势,加快区域性大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带动农副产品品牌的提升和加工规模的扩大;同时,结合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规划,建立适应农村消费的产品生产结构,建立健全农村商品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体制的职能,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2002年中国农村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137~145.

[2]顾益康.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J].农业经济问题,2003(4).

[3]林毅夫.有关当前农村政策的几点意见[J].农业经济问题,2003(6).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 03C569).

作者简介: 邓德胜(1956―)男,汉族,湖南省邵东县人,现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农林产品营销和绿色营销的教学与研究。

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区别篇8

关键词: 陶寺遗址; 泥质陶器; 中子活化分析技术

一、 前 言

陶寺遗址是一个面积为三百余万平方米的超大型遗址,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1978~1987年,对陶寺遗址的普通居住址和早期大贵族墓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从而确立了陶寺文化①。2002年春季至2007年春季,为了完成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子课题“聚落反映社会结构”之重点聚落陶寺城址内部布局的研究任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临汾市文物局合作,在陶寺城址I、II、IV区共发掘4000平方米,确定了陶寺早期城址②、下层贵族居住区③、大贵族宫殿区④、东部大型仓储区、中期小城内大贵族墓地⑤以及祭祀区内的观象台基址⑥。同时开展了多学科综合研究,其中包括对出土陶器的中子活化分析与研究。

不同地区的黏土中微量元素、痕量元素组成存在差异性,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对考古遗址出土的泥质陶器进行中子活化分析。因为夹砂等陶器中,古代先人为了某种目的人为地加进了大量的砂子等物质,影响了元素分析的准确性。故本项目只对泥质陶器进行分析研究。

中子活化分析(NAA)是用具有一定能量和流强的中子轰击待分析的样品,使样品中的核素产生核反应,生成放射性核素,然后测定放射性核素衰变时放出的缓发辐射或瞬发辐射,从而实现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中子活化分析在考古学中主要用来测量陶瓷器、玻璃、金属器、燧石、土壤等样品中的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在出土文物的产地研究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二、 样品采集和测量

我们在陶寺遗址按照不同的功能区域共采集泥质陶器样品74件。具体采集的样品如下:下层贵族居址区采集17件,其中盘2件、豆3件、扁壶4件、折腹盆4件、小口折肩罐4件;宫殿区采集14件,其中扁壶2件、小口折肩罐4件、折腹盆2件、盘2件、豆3件、平底盆1件;废弃宫殿区采集29件,其中小口折肩罐4件、深腹盆4件、平底盆3件、圈足瓮4件、圈足罐4件、豆4件、扁壶4件、三足杯2件;窖藏区10件,其中小口折肩罐2件、盘2件、折腹盆2件、豆2件、扁壶1件、盘1件;中期王陵区3件,其中陶盆1件、小口折肩罐1件、陶器颈部1件。还有1件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盆。样品采集清单见附表。

将采集的74件泥质陶器样品清洗干净,每个样品取约100毫克在玛瑙研钵中研成粉末后,分别装入样品袋,送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进行反应堆中子照射和测量微量元素与痕量元素。每个样品测量了16种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

三、 数据分析

用SPSS分析软件对74件泥质陶器样品中的16种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如下:

我们首先发现第74号样品与众不同,如图一所示。这件样品是1件仰韶时期的彩陶盆。

图二是宫殿区和下层贵族居址出土的泥质陶器中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的因子分析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区域出土的泥质陶器中元素组成是相同的。

图三是下层贵族居址和废弃宫殿区出土的泥质陶器中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的因子分析图,图中明显看出这两个区域出土的泥质陶器的微量元素与痕量元素组成是不同的。

图四是下层贵族居址和窖藏区出土泥质陶器中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因子分析图,图中显示这两个区域出土的泥质陶器的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组成是不同的。

图五是下层贵族居址和中期王陵区出土的泥质陶器中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的因子分析图,图中显示这两个区域出土的泥质陶器中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组成是不同的。

图六是宫殿区和废弃宫殿区出土的泥质陶器中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的因子分析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区域出土的泥质陶器中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组成是不同的。

图七是宫殿区和窖藏区出土的泥质陶器中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的因子分析图,图中显示这两个区域出土的泥质陶器中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组成是不同的。

图八是宫殿区和中期王陵区出土泥质陶器中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的因子分析图,图中显示这两个区域出土的泥质陶器中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组成是不同的。

图九是废弃宫殿区和窖藏区出土泥质陶器中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的因子分析图,图中显示有部分窖藏区出土的泥质陶器和废弃宫殿区出土的泥质陶器的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组成是相同的。它们分别是实验室编号为62号,原始编号为02IT6H15c 的泥质小口折肩罐;实验室编号为67号,原始编号为02IT6H13b的泥质小口折肩罐;实验室编号为68号,原始编号为02IT6H13c的泥质盘。

图一是废弃宫殿区和中期王陵区出土泥质陶器中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的因子分析图,图中显示这两个区域出土的泥质陶器中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组成是不同的。

图一一是窖藏区和中期王陵区出土泥质陶器中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的因子分析图,图中显示这两个区域出土的泥质陶器中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组成是不同的。

四、 讨 论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得出如下认识:

(一) 仰韶时期的1件彩陶盆(74号样品)与众不同,其原材料和制作工艺有自己的特点。仰韶文化彩陶与陶寺文化陶器没有任何关系,差异是理所当然的。

(二) 中期王陵区出土的3件泥质陶器,成份不同于其他任何一区出土的陶器,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是因为中期王陵区里出土的陶片全部是从中期贵族墓葬中扰动出来的随葬陶器,属于特制用于下葬的低温陶,陶土的使用迥异于宫殿区、宫殿废弃区、下层贵族居住区和大型仓储区出土的日用陶器(表一)。

(三) 宫殿区和废弃宫殿区出土的泥质陶器在原材料和制作工艺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是因为宫殿区出土的陶片时代为陶寺中期,是宫廷使用的陶器;宫殿废弃区出土的陶器的时代是陶寺晚期,属于普通居民占据中期宫殿区后所抛弃的垃圾,代表着晚期平民使用的日用陶器。二者的差别或许不仅是简单的时代上的差别,更主要体现这贵族与平民日用陶器的等级差别。

(四) 下层贵族居址出土的泥质陶器与宫殿区出土的泥质陶器的元素组成是相同的。这两个区域出土的泥质陶器应该是采用了相同的原材料和相同的制作工艺。这意味着陶寺文化早中期,不论是生活在宫殿区的元首,还是居住在下层贵族居住区的贵族,使用的陶器基本相同,那么贵族作为统治阶级,在使用陶器的等级上是一致的。结合宫殿区陶器与宫殿废弃区平民陶器的等级差别,更说明陶寺遗址的陶器等级差别是依据统治者即贵族与被统治者即平民的身份等级差别来划分的。

(五) 废弃宫殿区出土的泥质陶器和窖藏区出土的部分泥质陶器的元素组成是相同的。也就是说,窖藏区出土的2件泥质小口折肩罐和1件泥质盘的原材料和制作工艺与废弃宫殿区出土的泥质陶器相同,却与宫殿区和下层贵族居住区迥异。宫殿废弃区出土陶器属于陶寺文化晚期,而大型仓储区出土陶器属于陶寺文化早中期,但是成份基本一致,说明宫殿废弃区陶器与大型仓储区废弃堆积里所填充的垃圾,虽然时代不同,但都是平民使用的陶器遗存。那么不论时代早晚,陶寺遗址平民使用的陶器是相同的,属于平民等级的陶器,与宫殿区和下层贵族居住区使用的贵族陶器泾渭分明。进一步说明陶寺遗址陶器使用的等级差别不受时代变化影响,而以统治者贵族和被统治者平民为阵营进行划分的。

五、 结 语

总而言之,陶寺遗址日用陶器的使用,按照统治者贵族和被统治者平民阶级差别,分为两大阵营,从原料到工艺都存在着较大差别。此外,只有统治者贵族下葬才使用低温冥器。平民没有资格随葬陶器,墓中几乎空无一物。显然,陶寺遗址出土的泥质陶中子活化分析,对于陶寺文化泥质陶器的等级化或称阶级化的使用差别认识,起到了开启大门的作用。今后还需要做更多的样品测试,将手工业作坊区、礼制建筑区出土的陶片纳入进来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分析。

致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对泥质陶器样品进行了反应堆中子照射和元素测量,在此表示感谢。

注释:

① 何驽:《陶寺文化遗址――走出尧舜禹“传说时代”的探索》,《襄汾陶寺遗址研究》,解希恭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②、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第3期,2005年3期。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考古》2008年第3期。

⑤ 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等:《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墓葬》,《考古》2003年第9期。b.王晓毅、严志斌:《山西抢救性发掘陶寺墓地被盗墓葬》,《中国文物报》2005年11月9日第一版。

上一篇:防止洪涝灾害的措施范文 下一篇:人类健康风险评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