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2 17:20:43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篇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河南省9~16岁中小学生为被试,与父母分离时间至少为一年,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儿童为农村留守儿童。发放问卷805份,回收有效问卷643份,有效回收率79.8%。本研究重点考查双亲在家儿童132人、双亲外出打工留守儿童249人。

1.2 方法

采用心理测验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自编主观幸福感量表为测验工具。MHT量表是华东师大周步成教授根据日本心理学家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量表修订而成,用于综合检测中小学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中该量表信度为0.86。

2 结果

2.1 寄宿与非寄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2.1.1 寄宿与非寄宿农村留守儿童总的阳性检出率、各因子分比较

在心理健康总的阳性检出率上对寄宿与非寄宿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总的阳性检出率上寄宿与非寄宿农村留守儿童不存在显著差异(c2 = 0.026,df = 1,p>0.05)。

T检验结果表明,寄宿与非寄宿留守儿童在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因子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寄宿留守儿童的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因子分均高于非寄宿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等因子分上寄宿与非寄宿留守儿童不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见表1)。

2.1.2 寄宿与非寄宿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比较

T检验结果表明,寄宿与非寄宿留守儿童在当前幸福感、三年前幸福感和三年后幸福感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但寄宿留守儿童的当前幸福感、三年前幸福感和三年后幸福感得分均低于非寄宿留守儿童。

2.2 寄宿儿童中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2.2.1 寄宿儿童中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量表因子分比较

T检验结果表明,寄宿儿童中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量表各因子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但留守儿童在各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见表2)。

2.2.2 寄宿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考试成绩比较

T检验结果表明,寄宿儿童中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当前幸福感、三年前幸福感和三年后幸福感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但非留守儿童的当前幸福感和三年后幸福感得分均高于留守儿童。

T检验结果表明,寄宿儿童中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但非留守儿童的考试成绩得分高于留守儿童。

3 讨论

3.1 寄宿与非寄宿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寄宿与非寄宿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总的阳性检出率上没有显著差别,除在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因子分上寄宿留守儿童高于非寄宿留守儿童,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外,寄宿与非寄宿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其它因子、主观幸福感和考试成绩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总的来说,心理健康状况上寄宿与非寄宿农村留守儿童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与相关研究结论相一致。

3.2 寄宿儿童中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研究表明,寄宿儿童中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量表各因子分、主观幸福感、

考试成绩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学习焦虑、身体症状等心理健康各因子上非留守儿童发展状况要好于留守儿童,在主观幸福感、考试成绩上非留守儿童也高于留守儿童,说明相对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与当前一些研究结论相一致,也印证了研究者与教师、儿童及家长访谈的结果。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篇2

(一)农村学校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到目前为止,西乡县共有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学校29所,本项目研究小组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其中6所初级中学对其相关教育现状进行考察调研。通过进入学校实地考察调研以及向学校领导、教师咨询,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解,调查发现当前农村中小学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其中包括硬件资源(如健全的教育设施)和软件资源(高水平的教师)等。由于教学资源的欠缺,从而导致学校无法对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培训,再加上学校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和农村中小学自身所处地理环境因素的限制,无法吸引足够的优秀教师来授课,即使有一些优秀教师在这些学校工作,但都只是短期的,许多新任教师都是把在农村学校的工作经历当做是一种锻炼和实习,只要一有机会就会选择前往城市或工作条件较好的学校工作,教师的流动性过于频繁,从而形成了农村中小学学生多、老师少,教师有理论、无实践的不利局面,最终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资源得不到保障。[2]

(二)农村留守儿童升学较率低本项目研究小组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发放的调研问卷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调查的600名农村留守儿童中表示喜欢上学的占53%,表示不喜欢和一般的分别占11%和36%;学习成绩优秀和差的分别占9%和23%,成绩良好和一般的分别占31%和37%;同时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表示满意的占9%,比较满意的占61%,不满意的占30%;初中毕业后想继续上学的占57%,准备外出务工的占30%,剩余的13%的留守儿童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除此之外,通过和学校留守儿童的班主任老师交流沟通还了解到,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对待学习也是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对于自己的人生不能够准确定位,对获取知识的欲望不够强烈,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受父母外出务工的影响,都希望自己初中毕业以后能够早早步入社会外出务工挣钱,没有能够认识到学习对于改变人生命运的重要性,甚至还有少数农村留守儿童持有一种读书无用的观点。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的升学率也是较低的,根据调研了解到:西乡县全县每年进入高中继续学习的农村留守儿童占所有初中毕业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不到60%,有40%的农村留守儿童直接步入社会外出务工,在这些进入高中继续学习深造的农村留守儿童中,最终能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不到30%。通过中考、高考的层层选拔,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放弃了接受高层次学习深造的机会,直接进入社会从事体力劳动,这种现象也是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最普遍的现象。

二、西乡县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亲子之间缺乏联系和沟通,家庭教育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几乎是一片空白。儿童的成长不仅需要学校的正规教育,同时,家庭教育也是儿童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特殊纽带,在儿童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的教育侧重在文化知识方面,帮助学生学到最基本的文化知识,是一种基础素质教育,而家庭教育的好坏往往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道德素养以及行为规范的形成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受阻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缺少亲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容易形成任性自私、性情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在生活、学习中缺乏主动性,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道德品行较差,违规、违纪、违法的行为时有发生。国内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发现,许多留守儿童因亲子关系的疏远,只知道单向地接受爱,不懂得施爱,更想不到如何感恩回报,整天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他人缺少诚信,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无情,缺乏社会责任感。也有的留守儿童表现为冷漠、自负等情感障碍和退缩,甚至出现了攻击行为和行为等道德情感变异的状态。这些问题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孤僻和内向的性格,缺少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最终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不能够全面健康地成长。

(三)农村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城镇儿童的教育差距拉大农村地区由于地理自然因素的限制导致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再加上农村学校没有充足的资金给教师提供优质的福利待遇,无法吸引优秀的高水平教师到农村学校教学,学校不能够像城镇中小学一样给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优质的教学设施,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和城镇义务教育不能够协调发展。农村留守儿童从小家庭教育的缺失,也进一步拉大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城镇儿童教育之间的差距。[3]从短期的角度来看仅仅是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势必是城乡差距拉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最终不利于整体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四)农村留守儿童升学率低,导致农村潜在人力资源流失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农村潜在人力资源的一部分,他们是推动未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现阶段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受他们父母的影响,为了短期利益,初中毕业以后就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开始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地区接受高层次教育的人口基数减少,造成农村潜在人力资源的流失,这也是导致西部地区农村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对策与建议

(一)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改善本土经济和劳动力资源的状况1.积极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引进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唯有改变当地的经济状况,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在当地就业的机会,才能使留守儿童的父母回到他们身边。西乡县农村每年大约有数10万的劳动力向外转移,由此可见,该县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县城周围不仅有着广阔的土地资源,而且有铁路和十天高速等主要交通要道经过,借助这一优势,政府应当积极主动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实施“企业引进”战略,鼓励外来企业在当地建厂,同时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引进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更多的在本地就业的机会。2.注重发展农村本土经济西乡县农村地区,风景优美,环境污染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可以考虑加大重点旅游项目的建设,发展农村乡村文化,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农家乐;另外,西乡县盛产茶叶、核桃、烤烟、樱桃等经济作物,可以发展深加工,推行农村合作社经营模式,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帮助农民增收。3.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创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训从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角度来看,相关部门要提供平台,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创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训。[4]例如,开展农业技能培训班、创业技能培训班,对其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也可以与有招聘需求的企业进行合作,实施对口培训,这样就会大大地减轻农民的就业压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创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管理模式1.健全学校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在未来一定阶段内,主要还是依靠学校教育为主,因此,学校要加强教育机制的建设。例如,在班主任工作中增加留守儿童教育的内容。班主任要了解班级内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密切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增加感情投入,让他们感觉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感。此外,还可以在学校的组织下成立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互助小组。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上都有着明显的共性,同时在价值判断上也有着相似之处,有着相似经历和境遇的人在感情上会产生相互的慰藉和支持,在小组活动中留守儿童彼此分享快乐,这样不仅有利于丰富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而且还可以冲淡他们对父母的思念和孤独,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5]2.以村为单位,建立“留守儿童幸福温馨家园”在村委会的领导下,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幸福温馨家园”,给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一个活动娱乐室,定期组织本村留守儿童在一起学习玩耍、相互交流和沟通情感,减少他们因父母关爱的缺失所产生的孤独感。同时,村委会也应积极同团委、红十字会等机构取得联系,共同努力整合社会资源来资助农村留守儿童,将“农村留守儿童幸福温馨家园”建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第二家园,以此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实现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加大对农村学校教学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优化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前往农村学校教学,为农村中小学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加强新闻媒体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舆论引导作用,号召社会力量共同关心和支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从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有效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四)积极推进普及高中教育西乡县农村留守儿童升学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初中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社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受较高教育的人流失严重。当地政府应当在全县积极推进普及高中教育,加大财政对高中教育的投入,对接受高中教育学生的学费予以减免,同时给家庭条件困难的农村生源给予一定的补助,高中教育实施奖学金制度,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农村生源给予更多的奖励。鼓励农村留守儿童努力学习,接受高等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入学率低的问题。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篇3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社会化问题

1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研究现状

伴随着农民外出务工或经商的普遍化,中国农村传统稳定的家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数以千万的农民离开了农村的土地进入城市寻求生存,他们囿于自身的社会条件、生活条件及城市内的政策性限制大部分人只能将子女留在家乡,这种长期亲子分离的家庭模式造就了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据推测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二千多万,占农村儿童的18%-22%。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改善了其子女生活的农村大环境,但更多的是破坏了留守儿童固有的社区、家庭、学校等微观环境。留守儿童能否得到良好的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是关系到未来农村人口素质的大事。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2.1社会因素

1) 农民家庭负担过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以及我国对农村劳动力外出政策的导向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直接原因。

目前我国农村不少家庭子女数量偏多,家庭负担较重。农村传统重男轻女理念造成农村儿童数量多、性别比例失调。过重的家庭经济负担逼迫以及中央和地方一系列农村政策的引导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镇)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导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但受以户籍制度为主的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绝大部分打工父母无法将留守在农村的孩子带入城市上学。

2) 农村依靠读书跳出“农门”的传统观念被打破,“读书无用论”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失学、辍学现象加重。

农村留守儿童小学阶段在校状况较好,但初中阶段问题较明显,表现为在校生人数随年级的升高逐渐减少。据接受笔者调查的学校教师反映,在辍学学生中有近70%属留守儿童,这些辍学的留守儿童大多是跟随父母外出务工。这与当前我国农村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普遍偏低有很大的关系。

3) 农村基层政府部门不重视、城乡发展不协调。

目前农村社区和地方政府更关注的是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并把它视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对伴随而生的留守儿童问题,既缺乏认识,更谈不上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既没有设立专项资金、也没有指定专门负责人,从而使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和管理处于真空、自发状态。

2.2学校因素

1) 农村学校缺乏科学育人的理念,对留守儿童的全面教育效果甚微。

无论是对教师的考核还是对学生的评价,农村学校都还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为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学校甚至放松了对部分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2) 农村教师素质相对偏低,教学负担重,对留守儿童和一般学生的教育管理未加区别。

农村教师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力,是导致留守儿童辍学的重要因素之一。绝大部分留守儿童并没有因为父母的外出而得到教师额外的关照,老师由于本身课业负担比较重,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对留守儿童进行特殊、有效的教育和管理。

2.3家庭因素

1) 农村家长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乏家庭教育意识,家庭教育质量不高。

大部分农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消极部分家长确实无能力对孩子学习进行辅导,父母外出打工使留守儿童被“家庭边缘化”。留守儿童父母与子女关系相对疏远,导致家庭关系失调,亲子关系发生消极变化。

2) 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父母外出打工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增加了留守儿童的教育支付能力和基本的生活维持等,形成了一些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的正确态度,提高了父母对孩子学习的关注程度。

3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内容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具体对策将围绕“从留守到进城”、“从失衡到平衡”、“从监护到教育”、“从家庭到学校”四个层面提出。

3.1从留守到进城

留守儿童问题的症结在于儿童与外出父母的时空分隔,因此,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首要办法就是保障更多的留守儿童与父母一起进城,保障儿童家庭结构的完整性。

在短期内,建议实行如下对策:

1) 适当拓展城镇的义务教育规模。

2) 切实执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有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意见。

3) 针对农民进城儿童予以少量非户籍所在地的高考和升学名额。

3.2从失衡到平衡

父母外出改变了留守儿童所在家庭的教育方式,为保障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平衡,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1) 为留守儿童寻找合法、合适的监护人。

2) 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日常联系。

3.3从监护到教育

完全留守儿童因父母的双外出由监护人代为监管。针对监护人“重监护轻教育”的现状,提出如下对策:

1) 建议完全留守儿童密集地区建立切实有效的“留守儿童监护家长教育学校”。

2) 建议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监护人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

3.4从家庭到学校

学校内加强针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成立专人负责的留守儿童管理和教学、心理辅导机构,在完全留守儿童密集的地区开办寄宿制学校。

4总结

最近两年由于社会领域提出关注“弱势群体”和教育领域提出教育公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等重要命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成为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在提出上述对策的同时,也必须指出两点:

1)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依赖于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和农村教育的整体提高;

2)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很长时间,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篇4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随之增加,由此而引发出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教育、心理、健康、安全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焦点。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现状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儿童安全状况整体上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高,但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的安全状况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危及儿童安全的事件频发,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主要受害者。

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从时空范围看,可以划分为校园安全、家居安全、户外安全等问题;从类别属性来看,可以划分为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安全、娱乐安全等问题。当然,做这些区分只是为了方便研究,现实生活中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往往相互交织、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比如消防安全问题与校园安全问题就有相互关联、共同包涵的一些问题;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家庭、学校、社会;而意外伤害的问题可能在以上几个方面都会发生。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儿童遭遇的自然风险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尽管自然风险发生的频率不是很高,但它造成的灾难将是毁灭性的。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留守儿童成为这些风险中最脆弱的群体之一。如果不好好保护这些年幼、脆弱的生命,不仅给家庭带来痛苦,也会给社会的发展进步带来消极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剖析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监护功能减退。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功能是家庭的一项重要功能。这项功能的减退或缺失都有可能引发儿童安全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保护及安全意识教育,从而导致了被拐卖、受侵害、意外伤害事件机率大大增加。留守儿童父母外出以后,多达84.6%的孩子由其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这些祖辈监护人大多年事已高、精力有限,防护、防范能力弱,无法保护和阻止留守儿童受到伤害,而且他们文化层次偏低,难以胜任教育留守儿童的重任。据调查显示,有69.8%的监护人表示“很少与孩子谈心”,有70.8%的隔代亲人及73.1%的亲戚表示“只照顾生活,别的很少管”。此外,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其他一些监护方式,也往往由于委托监护人的责任不明确、监护制度不完善等原因而存在诸多隐患。

农村社区的儿童安全教育力度薄弱。儿童天性好动,好奇心强,生活经验不足,安全意识薄弱,防范能力较差,容易暴露在各类风险中,这是引发儿童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许多农村学校重视学生的文化教育,却往往轻视学生的安全教育。此外,由于农村的宣传资源缺乏,使得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因而不利于他们对安全风险的认知及风险防范知识的普及。农村留守女童除了面临与留守男童相同的安全问题之外,还有着特殊的困扰与危机,如留守女童遭受害的事件屡有曝光,原因之一就是对留守女童的性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缺失。

农村留守儿童司法保护制度缺位。目前,我国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收养法》、《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保障儿童权利的法律法规,这标志着我国儿童权利保护正在步入法制化的轨道。但其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完善的环节,特别是针对特殊儿童群体权利保护的法律数量少,立法还不够细致,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儿童的权利主体地位没有在法律中充分体现。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还没有专门的条款涉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保护问题,没有独立的司法保护体系,在客观上不利于对农村留守儿童权利的司法保护。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对策

在当前我国现实国情下,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防护,应当以预防为主。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设置机构,认真调研,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状况的统计工作。从目前农村留守儿童规模逐年增长的趋势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将在一段时期长期存在。在这种形势下,有必要认真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状况的统计、分析、预测、预防等工作,定期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风险报告,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生命安全。然而,我国当前还没有设置专门的工作机构承担这项任务,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现有的9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中也没有相关的规定。要做好此项工作不仅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支持,还需要多个行政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同时对非政府的儿童公益组织、研究机构的创新实践,政府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引导、支持。

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机制。我国《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主要是以亲友监护,因此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的首要工作就是完善亲友监护制度,落实监护人的义务和责任,明确监护人、被监护人和委托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更好地保障被监护人的权益。并逐步建立多元人监护制度,整合政府、学校、社会等多种资源,共同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系;同时政府还要成立农村留守儿童监管机构,全面负责留守儿童监护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各地区根据实际也应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或工作站,加强对监护人的培训、管理和监督,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及心理状况,及时对监护人进行认定,当发现监护人无法履行监护职责时,应及时明确合适的监护人。

加强教育,重视演练,不断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我们应针对各年龄段的农村儿童所遇到的不同安全问题,开展形式不同、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电视、报纸、网络、讲座、游戏等多元方式,多措并举,加强农村留守儿童防范、抵御风险的安全教育及实践。各类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及教育机构必须发挥积极作用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在幼儿园、学校可以设置安全风险的相关活动或课程,组织各种安全风险模拟场景演练,提高留守儿童对各类风险的认知,增强防范、逃生能力。同时,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可以开展预防常见风险的技术培训,传播急救知识,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风险发生时的应变能力。

完善法律,加强监督,为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成长提供法律保障。我国在对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律规定上,一向强调成人在法律上对儿童所承担的保护义务。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儿童不仅是保护的对象,也应该是积极主动的权利主体”①“涉及儿童的一切行为,不论是公立或私立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或立法机构执行,均应以儿童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②而目前我国关于儿童保护的立法不完善,执行力度差。因此,建立健全保护儿童安全的具体的法律法规并强化执行力度迫在眉睫。应借助法律的威慑力,加大危及儿童安全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消除、减少某些可能诱发意外伤害的因素。譬如,制定法规,要求在所有人对已确知有危险因素的场所,设立醒目且儿童易懂的标识;要求在水库、鱼塘边设立警告标识,安装防护和急救装置以减少儿童溺水的事故;规定生产厂家对玩具、家电、药品、食品等产品的设计兼顾安全性,以大幅降低儿童触电、中毒等意外伤害的概率。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驾车、飙车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细化了惩治危害食品安全、生产销售假药和破坏环境资源等方面犯罪的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更广大范围内的公众尤其是儿童的生命健康远离非法侵害。

多方协作,共同努力,积极营造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把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相关政策,采取综合有效措施,妥善安排和解决;学校作为留守儿童最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在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和监护缺位的情况下,承担着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的重要使命。农村留守儿童学校要健全安全教育和监督机制,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准确记载家长、监护人的联系方式等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各种社会力量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营造多方关爱氛围,构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网络。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532188)

注释

①王雪梅:“儿童权利保护的‘最大利益原则’研究(下)”,《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第3期,第114页。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篇5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行为养成教育;策略研究

引言: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衍生出了大量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便是其一。随着人口的城市化迁移,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同时人口的迁移使得大量的农村成为的资源丰富的“荒原”,劳动力的缺乏导致农村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困境,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但生活教育水平却在不断的下降,留守儿童行为教育问题正在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广大农村幼儿园中,普遍面临教育资源不足、教学设备落后、师资队伍水平令人堪忧以及儿童行为规范标准缺失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幼儿园教育中关系到小孩的健康成长以及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社会与国家提高对农村幼儿园教育的关注,加强对农村幼儿园的综合建设在提高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一、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现状

留守儿童随着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就西南地区的实际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集中分布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山区地段以及城乡接合部,例如位于重庆的黔江区的黔江区册山小学,黔江区是重庆东南翼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而黔江区册山小学则位于该城市的城乡接合部,是一所典型的城乡结合小学,该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来自城市周边的山村,学校的留守儿童占全校学生的一半以上,由于学校的设施有限,不能实现每个学生的住宿要求,因此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每天往返于学校与家之间,有些学生每天甚至来回得走两三个小时。不同的年龄阶段留守儿童的比例各不相同,对于幼儿阶段,留守儿童的生活根本无童年的欢乐可言,许多幼儿阶段的儿童由于家里面哥哥姐姐多,都留守在了家里,小小年纪便开始养家糊口,照顾生病的奶奶或爷爷,根本无书可年,更提不上所谓的行为养成教育。黔江区册山小学便是如此,他们中许多人长期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除了读书,他们身上还兼顾着照顾弟弟妹妹和养家糊口的责任。在西南地区其他的地方也有许多类似的留守情况,例如位于四川的大凉州,很多的父母为了生活将孩子留给了上一代照顾,一年都不能回来一次,在生活条件十分窘迫的情况下,他们根本难以接受到正规的教育,许多的孩子很小的时候便经历了生活的各种艰难困苦,行为养成教育根本无从谈起。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的留守儿童数量超过5800万人,其中52.7%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而42.8%的儿童面临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艰难境地。

二、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

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任何一种教育方式取代不了的。幼儿园时期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起点,家庭的关爱必不可少,而留守儿童却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与照顾,在学习的起步阶段便出现了许多令人堪忧的问题。对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分析,主要以幼儿园孩童作为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讨论为切入点,对留守儿童的幼儿教育现状进行分析。

幼儿阶段的小孩按道理来说应该正处于活泼乱跳,天真无邪的成长阶段,可对于这阶段的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的世界却愁云满布。这阶段的孩子对世界的认知缺乏,自身安全感极低,正处在渴望父母关爱的年级段,可是对留守儿童,他们恰巧缺乏了家庭的温暖,对世界的恐惧让他们内心充满了阴影。大部分幼儿阶段的留守儿童目前都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很大一部分表现出了内心的自我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以及和他人交流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他们的性格失去了孩童的天真,影响了自身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性格的塑造。

基于当前幼儿阶段留守儿童的主要现状和他们的成长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进一步对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行为教育问题进行分析。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着教学资源严重匮乏,教学理念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的不良现状,农村幼儿园依然停留在教育小孩读书写字的阶段,而忽视了对小孩的性格启蒙,为小孩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从另一角度上看,留守儿童的幼儿教育由于留守儿童本身的性格问题而使得教育出现更多的问题,许多的留守儿童由于不愿意交流而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意义,而农村幼儿园缺乏对这部分“问题孩童”的积极引导,而使得他们的身上的问题毛病越来越严重,自我封闭的倾向也越发明显。

三、关于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行为养成教育策略分析

在对农村幼儿园儿童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进行详细剖析之后,如何提高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行为养成教育水平值得社会与国家深思。提高农村幼儿教育水平不仅要从提高农村幼儿园教育本身的水平出发,更要着眼于缩小区域差距,减少留守儿童数量的大背景着手。

从短期来看,完善农村幼儿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要从提高幼儿教育师资水平着手,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理念的普及,同时政府与国家要重视对农村幼儿园教育的投资,完善教育设施水平。农村留守儿童幼儿园的行为养成教育对于缺乏家庭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来说十分重要,幼儿园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到孩子的特殊情况,及时调整教育的目的,引导内心封闭的孩子主动去接受外界的新事物,以塑造孩子健康性格为主要的目的,为缺乏安全感的留守孩童营造健康阳光的成长氛围;此外,加强幼儿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幼师在施教时应该给予孩子父母般的关爱与耐心,杜绝对留守儿童的隔绝行为,给留守孩童的成长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另外国家和政府应该对留守儿童的行为养成教育提供充足的物质援助,丰富农村幼儿园的教学设施,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普及先进的教学理念,将农村幼儿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积极纳入教育的大背景之中。

从长远角度来看,国家应该着重缩短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营造公平的教育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幼儿教育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后果,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加重了教育问题的严重性,短期的师资力量引入,改善现有教育的措施对缓和当前的局势有所帮助,但是却不是长久之计。国家发挥宏观调控的优势,缩减区域发展差距,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提高农村教育水平,那么农村留守儿童幼儿行为养成教育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四、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留守儿童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幼儿园行为养成教育出现的主要问题,并从短期与长期两方面提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措施。幼儿园教育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十分重要,对于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来说,幼儿园更应当充当父母的角色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蒲永明.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教育困境与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安岳县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0.DOI:10.7666/d.y1875467.

[2]卞海霞.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做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2):115.

[3]周陈佳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5):74.

[4]林忠红.关爱留守儿童,我们在行动--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J].新校园(中旬刊),2014,(12):265-265.

[5]张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2):131-132.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篇6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受教育状况

“农村留守儿童”是与改革开放同时孕育而生的特殊群体,至今仍然只能处于基础教育均衡的“孤岛”之中,这其中既有政策规定、经济条件等可见因素的束缚,也有“农村留守儿童”因为种种现实状况所引致的心理问题从而对其所受教育的效果产生的不良影响。

一、留守儿童的界定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依据生理年龄或受教育程度界定,本文倾向于采用依据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来界定“留守儿童”的范围。即“农村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而需要留守在户籍所在地,由他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

儿童的心理成熟程度往往受其社会年龄(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大于实际生理年龄的影响。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往往随着学龄的增长而产生不同的特征。我国各地之间经济文化水平呈现较大差异,从而使得不同地域相同年龄层别的儿童之间往往存在着显著的认知及生活经验上的差别,给单纯用生理年龄来识别儿童的心理状况带来困难。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包括进城务工,参军在内)中国农村始终存在着真实年龄情况统计上的困难,这也使得单纯以生理年龄界定“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精准度。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一)家庭核心教育力量缺失下的性格缺陷

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尽管儿童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在不断减少,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不断加强,但对绝大多数儿童来说,仍然会以一种强烈而积极的方式依恋着他们的家庭,父母依旧是青少年获得忠告和情感知识的主要来源。

弗洛伊德也认为,个体在儿童期就从父母那里学习到了大众公认的道德价值观念和主流社会认可的行为模式,这种道德将来会内化为他们全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而留守儿童所处家庭环境中的父母亲情的缺失,无疑会给儿童成长过程中健康健全人格的构造带来不利的影响。

在对乐山市五通桥镇进行的实地访谈中,许多长期与父母缺乏亲密接触的留守儿童往往对周边其它事物表现出冷漠、胆怯、疑心重、易消沉等特征。诸多的案例都表明,留守儿童长期的个体孤独化会导致其自身与周围环境处于绝缘状态,最终进一步影响儿童适应社会,步入社会的进程。而在儿童群体中,个体性格上的特殊又往往会被大家视为“异类”而不容易被接纳,甚至出现刻意讥笑、排斥的情形,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性格发展步入恶性循环。

(二)隔代教育下的失察

对于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学术界早已争论甚多。但无论所持观点如何,大家一致同意的一点就是长期的单纯隔代教育,对儿童成长有着极大的危害。有调查显示,中国60%以上的失足少年与隔代老人育孙不当有关。尽管我们不能说在这其中存在着祖辈的主观故意性,但客观上祖辈教育行为的失当与教育能力的局限确实是造成这一现实的不可回避的因素。

在对乐山市五通桥镇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中发现,几乎100%的留守儿童是由自己的祖辈代为照看。在对留守儿童物质生活的照料中,老一辈人几乎可以说是倾其所有、尽其所能,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孙辈的各种物质需求。然而我们同样注意到的是,在精神层面上,祖辈们所能给予的往往少之又少。这其中既有老年人精力不济,无法对孙辈的需求一一顾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由于生活经历、价值观念、文化教育水平之间巨大的差异,祖辈与孙辈之间存在着沟通上天然的障碍,以致祖辈对留守儿童在家庭外行为的冷漠、失察、放任,从而使其在缺乏正确指引的情形下受到社会上众多不可预知因素的影响。

(三)社会影响下观念的异化

随着现有社会意识形态的愈发多元化,即便是思虑最为缜密的家长也很难在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种完全纯洁的环境。更何况留守儿童的家庭监管力度范围均极为有限,其本身又存在着向外界事物寻求情感寄放的内在驱动。因此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中,家庭的缺位,学校的弱势,往往映衬着农村留守儿童身上浓重的社会化的痕迹。农村留守儿童会比同龄人更多的考虑金钱的作用,更早地步入网吧、小酒馆、录像厅等社会场所,同时也会伴随着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侵染。

(四)环境转换带来的反差

在研究层面通常将“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划分为两个特点不同的群体,试图有针对性的解决各自存在的问题。然而,在现实中,两个群体的界限往往极为模糊。流动儿童可能是由留守儿童转化而来,相当比例的留守儿童则拥有着过去作为流动儿童的经历或者今后成为流动儿童的可能。正是这种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往往使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难以建立深厚的与同龄人的友情纽带,难以融入同龄人藉以获得有效互动的群体之中,最终深化了其自身孤独感和对外界的防卫意识,形成孤僻难以亲近的性格。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其受教育状况的影响

(一)课业辅导中的无助感

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远离家乡,现有监护人普遍缺乏课业辅导能力的情况下。一旦脱离了课堂,即便遇到问题,也往往难以找到相应的求助对象。儿童一旦在学习上遭遇了过多的挫折却无从得到有效的帮助,厌学情绪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从而陷入更多困难与更加厌学的恶性循环。

(二)自律性的缺乏

由于现有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生活领域外行为的关注与教导通常较少,对其学习状况既无较为全面准确的了解,又缺乏必要的督促与审查。而这时的留守儿童,正处在他律阶段,自律能力还很弱,很难仅凭自己的毅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容易在内心中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形成学习上的懒惰,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

(三)适应不同学习环境的困境

既然“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同一个体在不同阶段的体现。那我们就无法忽视两者对彼此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有学者认为,流动人口因为居住地的不确定给地方教育规划带来困难,频繁的流动给学生的学习甚至学校的教育都会带来不利影响。从留守儿童的视角来看,倘使过去曾有过随父母到大城市求学的经历,无疑会在农村现有的教学条件中感受到巨大的反差。所以,对环境适应能力有限的儿童来说,往往难以适应城市与农村间巨大的环境差异。以致于对新环境中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对于那些马上要随父母到城市中就读的留守儿童来说,则往往怀有恐慌心理,害怕自身不同的特质会在新环境中遭到歧视。于是终日为此而担忧,直接影响到了现阶段的学习状况。

(四)经济压力下的抉择

随着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减免农村义务教育费用的政策,接受义务教育给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带来的直接经济压力日趋减弱。因为学校显性收费而被迫放弃学业的农村留守儿童大幅减少,义务教育“公共物品”的特性得以充分发挥。但在隐性成本的压力下,农村留守儿童依然难以心无旁骛的读书,而不得不在学业的继续与否上做着艰难的抉择,以致影响其现阶段所接受教育的效果。

所谓农村家庭教育的隐性成本,主要包括两方面:机会成本和相关家庭成员的成本负担。当许多当地的同龄人都放弃了学业而选择到城市打工时,当他们已经可以用自己的双手现实性的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甚至于带来不菲的收益时,农村留守儿童不可能不对自己目前的状况做出评估,不可能不重新思考接受教育的意义、效用比、甚至于必要性。即便留守儿童拥有继续接受教育的意愿,可能的来自于家庭的长辈的无形的压力也会影响其在目前学习中的心态,从而出现精力不集中、焦躁、烦闷的心态,最终影响其正常的学业。至于相关家庭成员的成本负担,则是指随着近年来精英教育(包括大学教育在内)费用的日趋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可能不得不为正在就读高等教育的兄长或可能在将来接受高等教育的弟妹而考虑自己继续学业的现实性。可以预想,对自己目前行为产生怀疑的人是永远无法投入全部精力到自己目前所做的事中的。

四、由心理视角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的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学校与农村留守儿童现有监护人的沟通

鉴于目前大多数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能力有限,学校有必要向监护人传授有关留守儿童身心发育方面的知识,以改变监护人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从而为留守儿童的成长营造一个健康科学的家庭环境。此外,学校与家庭的沟通还有利于双方及时发现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预先对其可能具有的不良倾向做出判断,从而为在家庭学校两个层面共同矫治其缺点打下基础。

(二)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更多的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世界

学校在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学校的职能不应只局限于校园之内,而应主动承担起为留守儿童迈入社会把关,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提供指引义务。学校还应定期的以一定形式收集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下所表现出的行为特征,从而为学校有针对性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进一步发展寄宿制学校,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寄宿比率

既然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教育力量相对强势的一方,那就应当积极利用这种相对的优势。寄宿制生活便于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道德及行为监控,防范监控缺失所引致的道德缺憾或行为失当。长期的同龄人间的集体生活也有利于留守儿童克服自身往往具有的孤独、冷漠、恐惧感,使其在集体中逐渐淡化自己原本被特殊铭记的身份。

(四)充分利用社会力量

目前,一波又一波的志愿者、支教等活动正如火如荼的展开,这就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这些志愿者、支教人员们往往具有较高的知识理论水平,能够自觉的在教育过程中采用较为先进科学的方式,起到了较为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他们给长期处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带去了一股新鲜的气象,使他们能通过正当渠道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而这对农村留守儿童获取正确的社会认知,理智面对社会新鲜事物大有裨益。

(五)抵制不良风气侵扰,加强对儿童所能接触到的社会事物的管制

从整个社会的视角来看,个体的独善其身效果作用往往有限。当社会上的诸多不良因素仍在充分运转时,单纯的学校家庭内的教育便往往是无效的。所以,政府应当充分站在“百年树人”的高度之上,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成熟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网吧、录像厅、歌舞厅等营利性场所的管制,加大对向未成年人兜售香烟、酒类及及其它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物品的商铺的处罚力度。严令禁止非法使用童工的行为。使得社会不会蜕变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短板。

五、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并结合了中国社会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呈现出诸多特点。尽管可以预期的是,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逐渐消亡,农村留守儿童最终会演化为历史名词,但我们不可忘记的是,一个社会想要持续稳定的发展,就不能让任何一代人的教育有所缺失。否则,最终支付的成本会令一个国家不堪重负。而如何在目前已经呈现出的许多问题中尽快寻得解决之法,则是今后的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2).

2、朱智贤,林崇德.儿童心理学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3、李洪增.祖辈主要教养人的特点与隔代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6(11).

4、洪克非,杨诗琪.他们是当下中国最容易受伤害的人[N].中国青年报,2006-05-29.

5、石人炳.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篇7

一、课题的提出

“基于共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研究”是基于共生理论研究成果、针对农村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的。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不断加速的今天,劳动力流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数量进一步扩大,伴随而来的“留守儿童”数量必将进一步扩大,“留守儿童”现象将会也必然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城镇学校“留守儿童”约占学校总人数 30%,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约占学校总人数的 40%。而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仅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就近 XX万人,而且还有增长趋势。“留守儿童”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严重断层和缺位,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偏离正常轨道:一些儿童内心产生严重自卑感,性格孤僻,行为懒散,我行我素;一些儿童因心灵空虚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迷上电子游戏、;有的甚至拉帮结派,打架斗殴,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由此可见,“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特殊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关注的现实问题。关注留守儿童是学校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需要。留守儿童身上明显存在的监护权缺失、安全无保障、情感缺乏、性格缺损、道德教育出现真空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学校全面育人目标的达成。关注留守儿童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曾指出: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和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依然严峻……从负面看,父母外出务工使家庭教育缺位,对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生理、心理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它最终会演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种现象会影响农村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发展,进而影响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共生理论是一种有助于促进留守儿童发展的理论。“共生”一词的概念源于生物学,指不同种属的生物一起生活。在我国古老的中医学说中,也早就提出了“五行学说”、“相生相克”的“共生理论”。共生理论和方法在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开始应用于社会领域,主要是医学领域、农业领域和经济领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应用,首先为西方社会学者们所提出。他们认为,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具有高度知识的人与生产工具的综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密。因此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已经结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共同体。在此基础上,西方的一些社会学家提出了一种“共生方法”的理论来设计社会生产体系,强调社会生产体系中各种因素的作用与关系。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共生理论”认为到,共生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共生的本质是协商与合作,协同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互惠共生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共生现象的必然趋势等。依据“共生”理论来看待和分析学校教育中的发展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宏观重大关系问题就是一种“共生关系”。如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师、家长、学生就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协同进步,共同成长的共生体,三者之间是互惠互利,协同发展的。而作为共生体一部分的留守儿童群体完全有可能依据共生体的有效交往资源得以生存、转化与协调发展。

二、课题概念阐释

留守儿童是指远离双亲或单亲,多数依靠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的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指随着大量农村成年男女向城镇转移就业,而多数人没有携带子女一同前往,致使许多农村儿童远离双亲或单亲,成为农村家庭的留守儿童,多数依靠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

共生理论。“共生”一词的概念源于生物学,指的是不同种群按某种物质联系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能量传递,从而能够合作共生。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而且广泛存在于社会与经济领域之中。“共生理论”认为:共生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共生的本质是协商与合作,协同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互惠共生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共生现象的必然趋势等等。该理论强调种群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运用共生现象普遍性的观点来看待人类社会中诸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关系,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这些关系存在的客观性,从而按照共生原理不断推进其向优化转变,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共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研究,就是学校基于对共生理论的理解与运用,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等现状的分析,研究探索出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等方面加以引导、梳理、教育策略,促使“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积极融入学校主流环境,获得健康快乐成长的研究。

三、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以共生理论观照和分析、解决学校教育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尚属新生领域。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已开始并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成果,但这些研究基本侧重于一般理论研究方面,而针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智力的教育和实践研究是不够的。已有的研究往往注重现状的分析,但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智力的教育还没有较完善的方案出台。已有的研究往往注重针对性矫治留守儿童问题,但从系统层面解决这一问题还鲜有涉及。本课题拟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借鉴共生理论,针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智力的教育作进一步的理论梳理和实践探索,以探索适合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二)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共生理论下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过程就是构建更加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1、开拓共生理论在教育领域的新进展。

2、构建更加和谐的育人环境。

3、进一步探索出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教育方法及发展方案。

4、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适应当前农村现状的要求,对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新农村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基于共生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在学校,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等方面加以引导、梳理、教育,促使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实现教育目标,构建和谐校园。在家里,使家庭更加和睦、幸福,促进农村家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家庭。在社会,对促进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学校基于对共生理论的理解与运用,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等方面加以引导、梳理、教育,促使“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并探索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教育方法及发展方案。

(二)研究的内容:

a、共生理论下的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研究。

b、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现状。

c、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教育。

d、探索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教育方法及发展方案。

(三)研究重点:

适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教育方法及发展方案。

五、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研究力图以“研究——尝试——反思——生长”为研究模式,力图在研究中尝试,在尝试中反思,在反思中生长。

1.文献资料的搜集与学习。广泛搜集、学习,把握国内外教育教学关于共生理论、留守儿童研究的先进理论与成功经验。

2.现状调查与分析。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

3.探究试验的实践研究。在切实把握应然与实然状态的基础上,提出试验方案,开展如问题留守儿童个案研究、留守儿童情感补偿的实践研究、留守儿童养成教育实践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困难矫治研究等。

4.经验总结法。总结经验教训,建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发展模式。

六、研究安排

(一)研究思路:基于对共生理论的理解与运用,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思想、智力教育的研究,并通过他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来进行教育。在心理教育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包容、向上”;在思想教育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自强、协作”;在智力教育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进步、成才”。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XX年5月—XX年10月),准备阶段。

建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并落实课题研究人员。组织研究人员深入调查,分析现状,确立研究内容,制定研究方案。根据研究方案,制定相应的保障制度。规划研究经费,确保研究顺利进行。

第二阶段(XX年11月—XX年12月),实施阶段。

1、认真按研究方案开展研究,通过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现状,不断发现新的情况,贴近学生,走近学生。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实践,让学生留得下,学得好,生活开心,家长放心。

2、根据“留守儿童”现状,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在活动中受启发,在交流中受教育,在相处中求愉悦 ,从个性中找共同点,从共性中找差异。收集案例,加以分析,因材施教,探索出教育“留守儿童”的新方法,新措施。初步拟定留守儿童发展方案、提纲,总结规律,分析提高。

第三阶段(XX年1月—XX年7月),总结阶段。

1、总结经验,搜集成果,整理档案,撰写研究报告。

2、初步制定《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方案》并付诸实施。

3、申请课题结题。

七、研究预期成果及保障措施

(一)预期成果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分析 调查报告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研究 阶段小结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研究 阶段小结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智力教育的研究 阶段小结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共生发展的研究 阶段报告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制度 制度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方案 制度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共生发展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二)保障措施

1、人员条件及资源保证:

人员条件是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保证。从参与课题的人员结构看,本课题具备很好的人员条件。课题主持人及核心组成员均从事管理工作已经有多年,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丰富的课题研究工作经验,并共同合作参与一项市“十五”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圆满结题。

其他人员多为学校各年级的班主任、有教学经验的学科教师,长期在中小学一线工作,他们构成了课题研究具体实施队伍。从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和已有经验看,这支队伍都是很出色的。

2、在确立本课题之前,我们查阅了许多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资料,对一些学生及其家长作了科学的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到当前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问题。在农村中小学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确有必要性和很大的实用价值。

3、课题研究的条件保障:

领导支持:两所学校领导都大力支持课题的研究,曾专门召开会议,鼓励课题组开展工作。

资料与设备保障:学校为了保障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已配置大量教育科研、教育理论类书籍。学校还为课题组配备了多台微机,便于上网查阅资料。

经费保障:学校计划提供5000元作为课题启动资金,能充分保障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

时间保障:学校还对课题组所有成员的课务作出适当调整,以便课题组成员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课题的研究与实施。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篇8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儿童是我们民族的未来,如果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那如何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如何实现综合国力的腾飞?因此,作为基础教师的我们,理应肩负起教育教学的重任,洒下一点阳光,温暖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灵,保证其健康、快乐地成长。以下笔者将简要分析当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学的现状,浅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借鉴。

一、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当前的农村留守儿童教学现状着实不容乐观,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其一,留守儿童容易沾染上社会不良风气。儿童正处于思想和意识的启蒙阶段,其对是非善恶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在儿童家长外出务工的情况下,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监管,再加上祖父母对其思想道德教育的疏忽,就容易沾染上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如小偷小摸,如果放任不管,将来很有可能会做出更多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其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虽然在小学教育教学中,也曾开设德育的课程,目的是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和思想道德品行,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儿童在校的时间毕竟有限,他们一旦离开学校便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有些儿童由于长期缺乏与父母的沟通,因而便逐渐养成了自我封闭的心理,对待陌生人时刻保持着警惕的心理,对于其他学生也不能敞开心扉。除此之外,还有的学生养成了欺负弱小的不良品行,这种教学现象也亟待解决。最后,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总是缺少来自家庭的温暖,久而久之,就会因为家庭的原因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渐产生弃学、厌学的心理,如此则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综合以上几点来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学问题亟待解决。

二、在小学教学阶段,实施温暖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净化农村小学周边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年龄小,对是非对错的分辨还未形成完整的意识形态,加之学校周边环境的“污染”,极易沾染不良风气,如抽烟、酗酒、斗殴等,如果教师对此不闻不问,那么儿童就会受“污浊之风”的影响越来越深,最终很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我们作为留守儿童的教育者,更是守护者,理所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为了避免留守儿童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小学教师可以联合其他教师或者向校领导反映,通过有效的手段净化农村校园周边环境。如,禁止在学校周边开设游戏厅、网吧、KTV等娱乐性营业单位,为留守儿童提供一种优质的教学环境,是保证其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

(二)联合家长力量,开展家校共育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感受到来自家长方面的温暖,因而其心理容易孤僻,有些则正好相反,反而感觉无人管教,形成了狂妄自大的心理。但是不论是孤僻或者自傲都是不良的生活和学习态度,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农村教师应当积极与儿童家长取得联系,联合家长的力量,开展家校共育。教师应当知道,家长是与留守儿童有着浓浓血缘亲情的人,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家长给予留守儿童特有的温暖。如今的信息技术已逐步趋于完善,家长只需要抽出极少的一些时间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就可弥补儿童心灵上的空虚,给予儿童必要的家庭温暖,因此,教师在小学教学中应当善于联合家庭力量,实施家校共育,还农村留守儿童一片健康成长的蓝天。

(三)调动社会力量,温暖农村留守儿童

通过调动社会救助力量,让农村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温暖,促使农村留守儿童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所谓“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当农村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时,他们必定会在心中怀有感恩,促使其将来更好地报效国家、回馈社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用相机记录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发给社会相关部门,如社会基本生活保障部门或者社会公益救助站等,向他们寻求帮助,进而将所得物资全部用于救助贫困的留守儿童,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综上所述,在小学基础教育教学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困扰小学教师的“痼疾”,为了提高小学教学质量,教师可以积极从以上三点入手,温暖农村留守儿童,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念,为提高基础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煦.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

[2]靳泽群.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北大学,2016.

上一篇:碳中和的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智能物流的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