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中美贸易摩擦

时间:2022-09-22 09:58:48

浅析当前中美贸易摩擦

摘要: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数据资料,阐述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论证了中美贸易不平衡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人民币汇率、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需要等七个因素是影响中美贸易正常发展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解决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美贸易 贸易摩擦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205-03

引言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也愈加密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然而,中美贸易摩擦一直不断,2006年末至2009年初,由美国单方面挑起的一系列贸易摩擦给中美贸易关系蒙上了浓重的阴影,贸易大战似乎一触即发,中美两国已经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贸易摩擦期。中美两国经济关系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研究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分析

1.当前中美贸易摩擦进入到一个高爆发期。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为了早日实现经济复苏,美国更加频繁的对华使用贸易保护手段,使得中美贸易摩擦也进入到了一个短期的爆发期。中美贸易摩擦从2009年开始急剧升温,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2009年9月份的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奥巴马成为第一个对中国进行特保调查的美国总统。从2009年1月份的美国商务部对中国不锈钢焊接压力管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仲裁事件开始,美国就对从中国进口的化工、钢铁、橡胶等行业的产品屡屡发难。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9 年,美对华发起各类贸易救济调查29 起,涉及中国76 亿美元产品的出口,案件数量增长53%,金额环比增长了8 倍。

进入2010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更是异常激烈。2010年11月5日美国商务部决定对中国输美油井管征收最高99.14%的反倾销税,紧接着11月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又裁定,对中国出口美国的铜版纸和焦磷酸钾、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等征收“双反”关税。为了反击美国的咄咄逼人气势,中国也提起了对美国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的双反调查[1]。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当前,中美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普通机械电器、家具玩具、农产品和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并有向钢铁、彩电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趋势。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之间产业的互补性应当来说非常强,发展潜力非常大。中国对美出口主要以普通机械电器、家具玩具、农产品和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美国对华出口主要以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而往往劳动密集型产品比技术密集型产品更容易受到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这对中国是非常不利的。

然而,随着中国近年来开始转变经济结构以及美国对华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中国对美出口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占出口总量比重越来越大,例如钢铁、彩电、通信等产业。不可避免的这些产业也同样受到了美国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比如,2010年1月份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价值超过3亿美元的钢丝层板初步征收43%~289%的反倾销关税[2]。这表明技术、资金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已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新焦点。

3.中美贸易摩擦的形式更加隐蔽和合法,手段多样化。(1)反倾销反补贴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反倾销反补贴是美国传统上也是最主要的贸易保护手段。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美国对中国出口该国的油井钢管、无缝管、铜版纸、磷酸盐等产品进行了十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成为2009年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部分。(2)环境保护、绿色贸易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新形式,具有更加隐蔽性、灵活性的特点。随着传统贸易保护手段作用功能的下降,新的贸易壁垒也被美国政府看好。因为其具有隐蔽性、灵活性的特点,不易为别国指责其贸易保护主义提供口实。另外,美国提倡绿色经济概念,在气候保护、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问题上具有战略主动。绿色壁垒是市场准入的环保标准,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并以此为借口冠冕堂皇的对中国进行贸易歧视。美国不仅是一个科技大国也是一个科技强国,它所制定的各类技术标准多达5万多个,这就对限制中国制造的产品提供了非常严格的标准。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美国限制中国对其出口的重要手段。(3)知识产权保护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合法性的特点。知识产权是指人类智力劳动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所有权。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有利于鼓励科技创新,促进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所以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无可厚非的事情。各国的法律也都有其条款,正是因为其合法性的这一特点导致了美国喜欢借口中国缺乏知识产权保护而引起了中美贸易摩擦。现今美国在华利益涉及知识产权的份额日益加重,很多中美贸易摩擦案件都是因为在知识产权保护上产生争议而引发的,成为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特点。

4.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由微观层面上升到宏观层面。中美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反倾销、反补贴、特殊保障措施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等上面。但是伴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和经贸领域的拓宽,美国开始质疑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利用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的三个主要条款(非市场经济条款,特保条款和过渡性审议条款)来频频对中国提出难题和挑战。并且把中美贸易差额巨大的原因转嫁在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上,提出人民币升值的无理要求。

从2005年初开始,美国政界和商界的部分人士将本国国内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居高不下、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状况,都归因于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持续增长,并认为“中国的汇率政策使美国产业和工业生产蒙受了巨大损失”。于是,美国一些出口商、劳工组织和国会议员纷纷指责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政策,认为是中国通过这种固定汇率制故意低估人民币,从而削弱了美国商品的竞争力,增大了美国对华的贸易逆差,并导致美国的物质财富不正常地向中国转移和制造业的就业岗位丢失。

从2005年新的汇率制度的确立到现在,人民币一直都在缓慢升值,中美贸易赤字并没有受到实质性影响。美国相关人士却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缓解中美贸易差额,但实际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中美贸易顺差多少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美国却频频要求人民币升值,而且要求升值的幅度很大,其目的是要把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作为抗击国内通货膨胀的一种手段。自2010年6月中旬,中国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经环比升值了大约为5%。其结果不仅没有减少中美贸易顺差,而且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二、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

1.中国内需不足,外需扩大所致。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加上内需不足必然使那些生产过剩的企业寻求国外市场。这增加了出口的压力,使得中国出口增加,进一步扩大了中美贸易顺差。自从2000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后,双方之间贸易差额不断扩大。2005年中美贸易顺差突破1 000亿美元,在2008年时中美贸易逆差更是高达1 700亿美元。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占美国整个外贸逆差的1/5。如此巨大的贸易逆差必然会导致频繁的贸易摩擦。

当人们的收入水平很低时,绝大多数人的支出都将集中在食品等必需品上。而当收入水平比较高时,除了购买生活必需品外,人们还可以购买高端产品来提高其福利水平。中国生产与出口的产品绝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生活必需品,而美国出口的一般是高技术高档产品。显然,不管人们的收入水平高低,生活必需品都是必须购买的,这就导致美国会大量进口中国产品,而中国由于居民的收入水平比较低,因此对美国产品的需求就非常低。这种由于收入水平的巨大差异而导致的两国对贸易产品需求的不对称,是造成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长期因素。需求结构的不同和内需的不足,导致中国对美国进口增长明显滞后。一内一外两个因素共同加剧了中美贸易不平衡,间接的促使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增多。

2.中国的出口产业结构不合理。在中国出口产业中,以需求弹性较小的初级产品为主,在对美国的出口产品中,纺织品、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据了绝对的比重。这些产业技术含量低,存在较强的替代性。从本质上来说,中美贸易结构其实是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向中国转移制造业的结果。由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中国出口的主要部分,使得中国经济出现畸形发展,重视轻工业而忽视了其他产业的重要性,从而使得中国出口结构不稳定。中国对美出口的基本上是制造业产品,这些产品凭借其低成本的优势,必然会对美国的制造业产生非常严重的冲击。

3.当前美国国内的高失业率、政党竞选等社会原因。根据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0月份美国失业率高达10.2%,达到近二十七年新高,在未来四个季度中,美国的失业率还将保持在10%以上。如此之高的失业率必然会对美国政府和美国社会造成巨大的压力,恰逢2010年是美国国会的中期选举。奥巴马属于,与共和党相比而言,更多的代表了蓝领工人阶层的利益。面对如此高的失业率,强大的工会力量会对奥巴马政府施压,奥巴马为了获得一部分工人的支持,不得不屈从于国内工会的压力,而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个贸易大国,美国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就会格外严重,以达到缓解其国内的就业压力的目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当前中美贸易摩擦。

4.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需要。随着中国在国际经济政治事务中的影响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政府越来越感觉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实力和雄厚的竞争力。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担心中国经济的日益强大会导致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动摇,会对美国在亚太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和安全利益构成威胁。从全球战略考虑,美国并不希望看到一个日益强大的可与之抗衡的中国出现。同时因为中国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美国是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体制使得中美在两个对立的阵营之中。所以美国的则认为中国是其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因而制造所谓“中国”。在对华贸易、对华技术出口等方面设置障碍,同时挑起名目繁多的贸易摩擦和纠纷,从而进一步激化了中美贸易摩擦。

5.中美贸易集团争取各自最大利益的需要。由于美国的政治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资本主义内的各个集团追逐利益分配的产物,这些利益集团往往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有能力操纵和影响舆论与政策。而且其上层和政府、国会的关系十分密切,选举时还为总统候选人和议员提供选举资金。因为中国产品的大量涌入美国市场,这些受到损失的相关利益集团就会利用各种手段对政府的对外经贸政策施加影响和压力。

三、解决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建议

1.加强中美政府的沟通,建立中美政府间的磋商对话机制。建立中美两国政府间长期的磋商对话机制,及时交流经济、贸易等方面的信息和看法,避免因为缺乏及时的沟通而引发的贸易争端问题,积极主动的解决贸易争端。另外,中美双方政府之间应经常开展经贸会谈以及战略性对话,并且使之经常化,形成一个惯例。这不仅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两国经济领域问题的协调解决,更有利于双边贸易互惠、互利发展。不仅在经济方面,在政治、社会、文化方面中美双方也应当增加了解,了解对方文化,减少代沟,有利于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

2.遵守和利用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规则,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在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中,中国应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在对外贸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由于中国企业对WTO规则及其他贸易规则不是很熟悉,利用WTO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度较低。所以中国企业应当加快熟悉和适应WTO及其他国际贸易规则,在实战中积极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身权益,避免和应对各种可能的指控,使中国能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取得主动地位。

3.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中国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大力扶持和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于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从而尽快摆脱长期处于低附加值的国际分工地位。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工业各部门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逐步向高层次、高技术产业不断推进和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改变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减少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从而减少贸易争端。

4.积极发展中国企业对美直接投资,加快推进“走出去”发展战略。中国企业对美直接投资可以免去出口这一环节,避开了贸易壁垒和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歧视性政策,可以有效地减少贸易摩擦。在美国设厂还可以充分利用美国的人才、资本、技术的优势,生产符合美国标准及其民族喜好的产品,更能增加中美两国之间在文化等各方面的了解。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有利于中国企业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有利于中国企业寻找和建立一套适合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对外投资模式和管理体制;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综合物流和金融运作能力。中国企业 “走出去”战略也应当走多元化道路,在发展对美直接投资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积极拓展欧洲、非洲、南美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市场,从而降低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

5.扩大内需,加快发掘国内市场,降低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扩大内需能降低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从而减小因为贸易摩擦带来的风险。中国人口众多,加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以中国国内市场潜力非常大。但是当前中国的实际消费偏低以及储蓄偏高,为了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在目前具有通胀压力的背景下,必须大幅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

结语

本文从研究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和特点出发,通过分析两国贸易摩擦的由来、演变,我们发现中美贸易摩擦有日益频繁化的趋势、贸易摩擦领域有扩大化的趋势、贸易形式有多样化的趋势。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摩擦成因的分析,本文认为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在于中美贸易不平衡,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并且从中美双方,经济政治多个角度探讨出了七个次要因素:人民币汇率问题、中国内需不足、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中国的出口产业结构不合理、当前美国国内的高失业率、政党竞选等社会因素、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需要、美国企业利益集团的影响”。任何一个国家崛起的过程都伴随着包括贸易冲突在内的各种各样的摩擦,这些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寻找一条合作双赢的道路。本文通过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分析,从政府、企业、行业等层面提出了应对的六条建议。中美双方政府应当互相尊重、在平等互利、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加强理解和沟通,就一定能达到双赢。维护和促进中美贸易关系稳定发展,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贺文华.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科技与产业,2010,(1):114-118.

[2]程慧.浅谈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关系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0,(27):13-14.

[3]朱玮玮.论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与对策[J].北方经贸,2010,(9):11-13.

[4]耿晗.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思考与探索[J].东方企业文化,2010,(4):114-115.

[5]周发旭.浅谈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0,(3):12.

[6]周江银.透视后危机背景下的中美贸易摩擦[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5):42-47.

[7]张轶.浅析中美贸易摩擦[J].商场现代化,2010,(13):6.

[8]蹇彪.中美贸易摩擦的新趋势及原因探析[J].经济,2010,(5):54-55.

[9]张庭瑞.中美贸易产生的原因与解决方案[J].商业经济,2010,(10):71-72.

[10]钱俊君.试论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J].云梦学刊,2010,(2):78-81.

[11]刘圆圆.中美贸易摩擦原因及对策分析[J].大众商务,2010,(12):88.[责任编辑 吴迪]

上一篇:略论恢复重建中的文物保护 下一篇:明代抗倭遗址的保护与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