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22 17:16:06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篇1

关键词: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费需求急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年能源消费总量已达到31×108t 标准煤[1]。然而国内传统能源生产的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我国大量能源需要进口,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1.28%[2],能源供应安全形势严峻。新能源,包括风能和太阳能等,由于具有能源总量大、可持续、无污染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所谓光伏产业是指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包括上游的原材料供应、电池片生产、光伏电站建设及相关配套服务等环节[4]。在各级政府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光伏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已成为光伏制造业大国,在铁路、公路、通讯、气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光伏产业的优势是:可持续利用,永不枯竭。在利用太阳能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是理想的绿色能源。同时,建立太阳能发电站所需的时间和成本与其他发电站(如:核能发电)的建设成本相比要低很多。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利因素和障碍,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准确把握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并解决好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当前产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制约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和障碍性问题分析。

在世界光伏产业的拉动下,近十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但受原材料的产出、技术推广、人才、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严重阻碍了我国光伏产业的生产与应用。

      1、原材料严重短缺,产品销售过度依赖国外市场,造成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高度对外依存。

高纯硅材料经提拉或铸锭处理制成的单晶硅或多晶硅,是制造集成电路芯片和太阳能电池板的基础材料,据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所需高纯硅材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国内高纯硅材料生产量不足市场的消耗量的10%,原材料严重短缺,成为制约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

我国生产的光伏电池组件有90%以上出口到国外,表1为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统计的历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的情况,由表中数据可见: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逐年递增,而且幅度较大。

   

      

过度的对外依存,使得国内企业抗风险能力很弱,国际金融及国外政策等因素的波动,随时都会对国内光伏产业产生重大影响。如:2011年10月,美国宣布对华晶硅光伏电池产品进行“双反”调查;2012年3月公布调查结果,认为我国有关光伏企业接受了政府的“不公平补贴”。同时期,欧洲各国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补贴大幅下降等等政策的变更。种种政策的因素,严重影响着国内光伏制造企业的发展。

      2、太阳能电池效率转换,并网等配套技术的不尽成熟,使得生产成本过高,技术推广缓慢。

技术进步是降低光伏发电成本、促进光伏产业和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称:“光电转换率是太阳能光伏电池片两大核心技术指标之一,目前国内单晶硅电池片平均光电转化效率约为18%左右。由于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未来行业利润率的提升还是要依靠相关技术的突破。”

由此可见,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据业内人士分析:转换效率提高1%,成本会降低7%。

另外,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形式主要是农村电气化、通信和工业供电中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如太阳能路灯等),同时存在一部分光伏与建筑集成系统和荒漠光伏电站。但这些发电站中使用的大量电气控件(如:并网逆变器、太阳能控制器)主要依赖进口,我国还没能完全实现自主研发和商业化生产。独立系统中的蓄电池寿命低,有待技术改进。规模较大的荒漠并网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建设中也存在诸如高海拔地区的超高压交流及直流输电技术、高温超导输电技术、大规模太阳能电力的调度、大规模太阳能的储存技术等问题

以上诸多技术问题,均使得生产、应用成本偏高,产品民用化进程缓慢。

      3、中国光伏产业制造行业发展较快,但国内产品应用市场发展较慢。

前几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以倍增速度快速发展,其产能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据报道:以浙江为例,浙江省共有光伏企业205家,其中有110家成立于2010年9月以后,规模均在100MW以下。然而,与德国、美国等太阳能应用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太阳能应用市场发展明显滞后。

一方面,2009 年,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提出:我国太阳能、风能等新兴产业重复建设、无序上马的现象非常严重。一时间,国内有关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议论之声四起。针对该问题,科技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全国工商联等部门也通过一系列分析,提出多种不同的看法。由于各方对光伏产业的认识分歧过大,使得国家就产业发展不能适时给出相应的激励政策。降低了产业界人士的投资信心,对产业的发展形成了障碍。

另一方面,前几年,由于政策的不明朗,缺乏有核心力量的政策或行业组织出来协调、维护,国内的光伏企业在海外拓展时无法齐心协力,只能种各自为政,有时为了能占有市场,大打价格战,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较为严重。

三、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障碍和问题,我们提出对发展我国光伏产业的以下建议:

      1、改变“产而不用”的现状,着重发展国内市场,解决好利用问题

随着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和工信部关于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国内市场的发展迎来一个很好的机遇期, 国内光伏企业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实现产品转型,做好产、用结合,打破“生产在国内、应用在国外”的市场倒挂导致光伏产业严重受制于他国的局面。

      2、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制定行业标准,推进产业协调发展

现阶段,国内光伏产业需要一个有力的行业组织来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行业组织的作用在于维护行业秩序, 组织、协调行业发展。国家应该加强行业组织的建设,给予行业组织更多参政议政的机会,让其参与国家光伏产业政策的修定,制定行业标准,以规范无序的市场恶意竞争,实现行业自律,减少行业内耗,实现我国光伏产业协调发展。

      3、深入进行行业整合,开拓应用市场,创新服务模式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光伏行业目前处于很长时间的“寒冬期”,其实困难局面的背后透露出的是行业整合的契机,江西塞维太阳能公司董事长彭小峰先生认为 :国内市场要尽快强大起来,要更多发展一些新兴市场,如印度、中南亚、中东、非洲、南美等;同时,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光伏产品的应用,增加光伏产品在各方面的应用和技术创新。

    

四、结束语

太阳能是未来的终极能源,是可持续利用,使用无环境污染,最理想的绿色能源之一。我国应准确把握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并解决好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利因素和障碍。行业发展中,打破传统思想,大胆创新,解决好利用问题,注重可持续发展和长久发展;企业发展中应创新商业模式,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和新兴市场。总之,全方位共同努力,推动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健康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篇2

关键词:光伏产业 现状 问题 可持续发展 策略

2011年美国针对原产于我国的光伏产品实行“反补贴”及“反倾销”的打压政策,随后欧盟步其后尘,在2012年对于我国的输欧光伏产业“双反”展开调查。这两次打压及调查对我国尚在发展中的光伏产业造成了较大影响,针对“双反”我国光伏产业必须结合自身的问题和特点,针对性提出相应的策略,才能使国民经济避免遭受巨大损失,达到可持续发展总目标。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业已成为企业界、学术界及政府政策讨论的热点话题。

一、我国光伏产业特点

从效益理论分析,目前我国的光伏产业在生产环节中环境效益较低但是经济效益却比较不错,而在使用环节中环境效益比较高但是经济效益却较差,也就是光伏产业在产品寿命周期不同阶段,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出现分配不平衡的问题。

针对光伏基站建设及光伏产品生产环节,我国光伏产业同时呈现清洁安全及环境污染风险两个特点

一方面,光伏产品为清洁安全新型能源产品。光伏作为太阳能利用产品,自身具备资源丰富、清洁性及安全性等特点。光伏电站建设比起其他传统能源电站,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相较风能与水利电站,对于建站的地理位置相对没有什么要求;第二,相较水电站,组建发电站需要用时与成本都比较低;第三,和风力发电做比较,发电可预测,遵循一定规律,调度起来也较为容易。除此以外,光伏电站使用安全,运行可靠,使用周期长,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基于以上特点,全球都积极备战太阳能光伏组件技术研发,希望能够进一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亦或将其完全替代。而在这里面,欧盟在最近20年光伏产业发展积累了充分的经验,光伏产业利用远远大于全球平均水平,为目前全球光伏发电量的最大地区。根据预期,至2020年,太阳能光伏会占据整个欧盟体发电总量的比例超过20%。据国际能源署有关报道,2020年全球光伏发电总量会占据发电总量的比例在2%左右,而至2040年这一比例大约会在20%至28%左右。

其次,光伏材料的生产过程会有一定环境污染风险产生。即使光伏能源产品具备诸多优势,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其较传统石化能源比,成本翻了几番,目前世界各国光伏产业利用大体上还依赖政府扶植和补贴,资金回报见效慢,通常情况下回收期要超过10年以上。同一时间,较为理想的情况下,即使利用太阳能过程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但是占据光伏产品主要环节的多晶硅类仍然具有较高的腐蚀性与剧毒性,生产全过程亦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并形成污染。基于以上原因,多晶硅制造的快速扩张与多晶硅原材料商上游产业的无序发展也难免会存在有一定的污染风险。

二、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光伏产业现阶段发展情况

光伏产业发展阶段包含政策体系建构、市场开辟,科技水平提升与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提及我国光伏产业,一组数据可能更为直观的反映其发展现状:我国光伏产业原始注册资本超3亿元,光伏产业装机容量增长率已超过70%,总占地面积约60.32平方公里。其中,2013年我国光伏装机容量超9300MW,且占全球光伏装机容量的31%,同年我国光伏产业总投资规模超16.90亿元。

2010年5月,中国光伏产业联盟成立,吸引22家国内光伏骨干企业、行业协会及研究机构加入。之后,我国光伏企业在联盟内,立足光伏资源生产经营的主业,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不断开创相关能源产业链,实现能源产业化目标,参与了多晶硅,硅片及电池等多项分支产业。目前,我国光伏产业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凭着以科学发展的指导理念,努力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拓宽经营领域,酿造企业文化,树立自有品牌,在全球的光伏发展中分的一杯羹。

(二)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人员缺少营运意识

目前光伏企业的营运概念多来源于国外,因此国外市场对此的重视要先于国内。总体来讲,因为光伏产业属于能源产业,该行业里,企业领导层更多重视企业成本管理与生产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血液系统重视程度不够。大多光伏企业领导层对于营运管理问题不够重视,原因大致可分为下述两点:其一,公司融资环境影响,资金层面的压力比较小,作为能源企业,它的融资渠道和来源相对广阔并具有保障;其二,光伏产业利益相关者针对于营运管理也不够重视,较为重视财务指标结果与报表分析,营运管理的能力不高。

2、发展目标过于单一

在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制定发展目标是一种合法、合理的规划,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因执行人以及相关方案制定的个人意志的影响,使发展状况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诸多企业均认为营运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赢利,因此将发展的目标仅仅定位在企业利润最大化方面。鉴于我国现阶段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阶段,因此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了被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然而这就成为了一个误区。光伏产业的经营活动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客观及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仅仅将目标定位于获利显然有着局限性。

3、缺乏完善流程和制度

光伏企业管理需要业务流程提供坚实保障,业务流程不完善大大增加企业管理难度和风险,因此对于流程监控不力,流程制度不严格执行对光伏企业管理筹划有直接影响。光伏企业资金流程和制度不够完善大致表现于下述几点:其一,资金流程与制度制定时未联系实际。光伏企业管理流程与制度制定涉及很多部门,制定过程当中,未参与及执行部门充分讨论,致使相关制度与流程制定和企业实际营运管理存在较大距离,缺少可行性。其二,光伏企业营运管理流程与制度虽然建立也有一定时间,但是有关流程与制度后续工作并未及时跟进。尤其人员轮岗后,制度流程,工作标准交接培训工作不到位,接替人员在上岗以后难以在短时间里将工作做好,所以导致有员工离岗,其岗位无人接替;或新职员虽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但并不彻底,相关制度与流程更多流于形式,难以发挥作用,致使光伏企业营运与管理风险增大。

4、缺少约束规划,产能过剩

光伏产业是战略型新兴产业,受到中央与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且市场前景看好。自从零六年来,大量光伏企业海外上市取得前所未有成功,对国内业界带来巨大影响与冲击,短期里面,有大部分企业进军光伏领域。产业跃进的同一时间,为充分引领产业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一些产业规划。但是,因为产业整体停留在发展初期,规划不完善以及部分主管部门针对于规划执行力度缺失,导致产业规划针对我国光伏企业非理性投资行为未起到约束作用。企业甚至陷入狂躁状态,最近几年投资方面充斥大量产能建设,伴随产能集中爆发,我国光伏产业市场“供过于求”现象逐渐显现,导致严重“产能闲置”与“产能堆积”问题,对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而这就需要国家出台相应针对性法律法规,并加大执行力度,对这种现象加以扼制。

三、我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提升光伏企业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与能力

光伏产业为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因素,因此要由专业的人才来完成,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巧是保证此项工作有效和准确度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引入工作。光伏企业应该积极同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高校中挑选丰富专业技能的专业性人才加入到光伏产业工作当中,提高光伏产业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同时,由于光伏企业经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工作量相对较大,工作内容较多,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快光伏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保证光伏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保证光伏技术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国光伏企业还必须要加大对光伏技术人员队伍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定期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记录进行严格的审核,以保证光伏技术工作的时效性。企业也应该将光伏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率纳入绩效考核当中,约束相关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光伏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此外,企业也应该将光伏技术结果同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相联系,以保证光伏企业的整体效率,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光伏企业必须加强光伏技术人才的引入工作,并积极和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高校中挑选丰富专业技能的专业性人才加入到光伏技术工作当中,提高光伏产业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光伏技术应用到企业当中之后,能够以实际的能力来做好企业中的环境与经济管理工作,使光伏产业最终可持续发展下去。

(二)使光伏产业相关法规逐渐趋于完善

光伏企业参照特定规章制度针对于能源利用与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做更加深入研究,得出更为合理发展方向。同时构建一套完善的光伏产业规范体系,对企业由于环境问题引发企业发展问题进行规范,这样不单光伏产业信息披露会逐渐趋于透明公正,光伏产业还会向可持续方向更为有序运行,企业发展还会更为健康科学。基于此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参照国家有关法律,如《可再生能源法》《国六条》等对我国光伏企业进行宏观调控,引领光伏企业高举法律大旗可持续发展下去。

(三)对光伏产业财政政策支持体系进行完善

部分光伏企业采取物质流成本估算办法,物质流成本估算参照“质量守恒定律”,对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当中物质流动去向进行分析,提出负产品与正产品两类产出概念与增量均衡原则,进一步对正产品还有由废料废品等排出物组成负产品做全面性成本核算,算出负正物质流成本价值。该核算办法很好反映光伏企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结果。政府部门也对注重光伏产业,结合光伏技术举措积极促进经济发展光伏企业给予表彰暨补贴奖励。致使企业于公众面前有很好形象树立,同一时间提高企业价值。现如今,我国光伏产业财政政策体系轮廓已经基本成型,有力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向前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光伏产业为新世纪朝阳产业,为解决我们国家环境污染与能源供应短缺有效举措之一。最近几年,在政府及业界共同奋进下,我国光伏产业呈向上发展趋势。但还是有一些制约性问题存在,如人才短缺、融资困难及发展过度集中等,对产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影响。目前,需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努力疏通融资渠道,处理产能过剩,加大力度提高光伏并网的水平,同时,开拓国内市场,建构有力政策环境,由根本上提振业内信心,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洲.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存在的问题、障碍和发展前景[J].中国能源,2013

[2]林学军,李亚琼.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模式研究――以中国光伏产业为例[J].特区经济,2013

[3]陈丽珍,胡越.“双反”下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与调整研究[J].中国商贸,2014

[4]唐昭.浅析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前景及可持续发展之路探寻[J].知识经济,2011

[5]何钟,何枫,孙丽雅.循环经济视角下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问题对策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篇3

【关键词】:光伏电站建设;运行管理;管理措施

在光伏电站实际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建设管理方案,加快其工作速度,并利用现代化管理方式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光伏电站的运行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1光伏电站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目前,我国在光伏电站建设方面,具备清洁性的优势,与其他能源相比较,具备较大的优势,可以提升我国发电企业的建设质量。

第一,对于太阳能而言,属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在人类的预期之内,不会出现能源不足的现象,并且太阳能属于无公害化的能源,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其安全性与清洁性,不会破坏生态环境,促进生态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对于光伏电站的建设而言,除了可以将屋顶与水面等相互结合,避免出现空间浪费的现象,还能提升建设质量。同时,在生产太阳能的时候,不需要燃烧相关燃料,只需要建设输电线路就可以开展发电或是供电等工作,实现了绿色化发展[1]。

第三,光伏电站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建设周期较短,可以提升能源获取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能源生产效率。对于光伏电站而言,其成本较低,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于新型能源的需求。目前,我国已经成功建设较多光伏电站,可以有效提升其发展优势。

在未来的发展中,光伏电站的建设会受到广泛重视,政府部门会给予一定的鼓励与支持,制定完善的优惠政策与支持政策,加快光伏电站的建设速度。同时,在光伏电站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相关建设部门会对太阳能进行全面的开发与使用,提升太阳能等能源的开发效率,减少其中存在的能源浪费问题[2]。

2光伏电站的运行管理措施

在光伏电站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对其进行全面的管理,保证可以提升光伏站的运行质量,增强太阳能能源的利用效果。

第一,加强电站建设管理力度。在光伏电站建设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定总体规划方案,明确光伏电站的建设流程与步骤,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系统化的安排。首先,相关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光伏电站建设工作,制定完善的项目规划方案与战略制度,要求管理工作人员制定可行性的光伏电站建设说明,并引导施工人员掌握各类先进技能,提升管理工作质量。其次,相关管理部门需要科学开展项目选址与气候条件分析工作,根据当地经济情况等,满足项目建设管理要求[3]。政府部门还要对项目建设费用与补贴问题进行分析,全面搜集相关资料,并为其制定完善的政策项目。再次,工程建设部门需要做好建设准备工作,合理安排建设项目的内容,根据相关招标情况制定完善的光伏电站建设方案,提升总体项目的施工质量,并对各类工作进行全面的规划管理,提升光伏电站建设质量。最后,在光伏电站初步建设阶段,相关部门需要对项目建设工作统一规划与安排,提升光伏电站建设质量,增强其工作效果。在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技术方案,积极引进先进的建设技术,明确各个部门的质量控制职责,并对光伏电站的建设质量进行控制,保证可以满足其建设要求,科学控制项目质量、进度与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在项目建设之后,相关部门要做好验收管理工作,对其进行竣工质量检验,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4]。

第二,科学选择运营模式。光伏电站运行管理部门需要科学选择运营模式,提升运行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增强管理工作效果。首先,在承包商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业主管理方案,明确业主管理职责,要求在业主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工程的建设质量与效率。在实际运营管理期间,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维护技能,并在工作中合理控制运营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在住经营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制定远程监控管理体系,利用远程监控的方式对光伏电站进行监督与管理,及时发现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提升光伏电站的建设质量。最后,在政府运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由政府选择承建商,并对工程进行全面的检查与验收。在保证光伏电站建设质量之后,才能将项目交付给业主,签订专门的运营管理合同,保证政府可以更好的对用电进行管理[5]。

第三,加强维护工作力度。在对光伏电站进行维护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维护工作可靠性,提升其运行质量。一般情况下,光伏电站的使用寿命为25年,但是,如果在实际运行中出现安全、经济等问题,将会影响光伏电站项目的使用寿命,难以提升其运行可靠性。因此,在光伏电站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与维护人员需要重视维护工作,制定完善的维护管理方案,提升其工作质量。一方面,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清洁管理力度,对光伏电站的机械设备进行清洁与维护处理,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故障为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光伏电站运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制定完善的维护制度,对直流汇流箱、控制器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或是维护,在发现质量问题的时候,要采取相关维修技术解决质量问题,提升光伏电站机械设备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以此提高企业的电力服务质量,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电力能源。

结语:

在光伏电站实际建设中,相关部门需要加强质量管理力度,提升其建设质量。在运营管理中,要做好各类维护与维修工作,阶段性的对其进行检查,保证可以提升光伏电站的运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道宏.光伏电站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厦门大学,2014.

[2]代冰辉.跟踪式光伏电站辅助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3]王莉.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分析在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10):4.

[4]王伟.光伏电站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5.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篇4

【关键词】光伏新能源;发展方向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低碳化新能源的开发成为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共同关注的话题,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清洁能源,光伏能源的开发及利用率的提升,对于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有效的缓解能源危机,随着各项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逐渐成熟,并且其开发利用规模逐渐扩大,本文就主要对其开发现状及其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1光伏设备市场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各项光伏技术的进步,我国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太阳能设备制造发展最快的地区,并且我国的太阳能资源非常的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在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太阳能电池生产中心以及太阳能设备组建中心,我国已有多家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进入世界前20位。从技术角度来讲,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是结晶硅技术,在太阳能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该技术最主要的优点是:其组装生产的时间相对较短,随着各项技术的进步,薄膜太阳能电池所占的市场份额在逐渐增大,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会有更多的技术应用于光伏设备的生产中。

2光伏发电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光伏能源设备的生产技术及生产规模在不断提升,这使得我国的光伏能源利用率不断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但是在目前的发展模式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产能过剩,随着各项技术的进步,光伏设备的制造准入门槛更低,更多的企业投身于光伏设备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尤其是光伏电池、原材料等低端产品的过剩现象日益严重,而在一些高端的零配件的生产过程中,却由于技术问题,还需要依赖于国外进口,这种结构性的矛盾所导致的过剩,使得相关的光伏设备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下降,有的企业甚至处于亏损的发展模式中,这不仅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对于我国光伏行业各种技术的进步也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2)与其他形式的能源发电相比,光伏发电存在其特殊性,其初期的投资成本是比较高的,并且在其运行过程中,其发电价格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融资成本、系统使用年限、设备及服务税收、运输成本、安置与组装成本、安装光伏组件的建筑主体、蓄电池、变流器等部件、光伏组件成本、太阳光照量等,不同地区的企业这些因素都存在较大的不同,总体来讲,其初期的投资成本是非常高的。(3)光伏设备的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是技术的创新,但是我国一些企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关注点并不在技术创新上,其很多制造工艺都是从国外购买,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一味的压低劳动力及土地的价格,很多小型的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是手工组装的形式,这很难保证生产出来的光伏设备的质量,并且其生产成本往往较高。

3光伏发电的战略发展方向

光伏能源的利用,对于能源经济的增长具有积极的作用,虽然目前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优待完善的问题,但是总体上来讲,我国的光伏能源的发展前景良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改善电力结构、能源转型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其战略发展方向进行简单分析,主要表现为:

(1)立足国内,在未来的光伏能源发展过程中,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力开拓国内的光伏发电市场,我国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的储量非常的大,很多地区的辐照强度都非常的大,具有非常大的太阳能总量,尤其是我国的青藏地区,其太阳辐射强度远远高于我国的其他地区,如果将这些太阳能资源予以有效利用,将其转化为电能应用于其他省份的发电中,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我国的工业用电数量非常的大,充分的将太阳能发电应用于工业发电中,能够有效的节约工业用电数量,并且我国的工业用电数量在不断的增长,这种巨大的市场需求,对于光伏发电来说,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发展潜能。由于技术及供需关系的变化,我国的光伏设备的价格在不断降低,尤其是受到产能过剩的影响,近年来,光伏市场出现了从供应受限到需求驱动的转变,这使得光伏组件的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光伏竞争力报告表明,为了国内外光伏发电系统价格将会出现更大幅度的下降,这会使得光伏发电的成本优势持续上升,为其总体上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2)积极促进多能互补,随着各项技术的进步,光伏发电逐渐发展成为能够替代煤炭、核电、水力等各种能源的技术,并且太阳能具有秒到分钟级别的间歇性,这能够很好的满足电力高峰时的选秀,在提升调度灵活相应需求的同时,还能够很好的替代天然气发电。由于我国的煤炭资源日益稀缺,很多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缺电及拉闸限电的情况,这直接导致电力需求的增长,为了保证人们正常的电力需求,同时提升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很多用电量较大的企业在技术及经济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通常会选择安装太阳能发电站自己发电,例如,广州开发区保洁企业、广州市南沙经济开发区东气、广州市大学城校舍等,这在保证自身电力需求的同时,对于其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我国政府也在政策上对新能源的开发及利用予以了大力支持,并强调要在能源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起有效的新能源合理价格机制,促进各种能源的互补发展,建立其一个完善的新能源体系,解决各种能源的综合利用问题,这对于光伏能源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 结束语

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能源,这在加重环境污染的同时,进一步加重了我国能源短缺的问题,光伏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主要结合其市场发展现状,对其主要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简单分析,对于其开发利用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敏红.探讨光伏新能源的发展方向[J].电源技术应用,2013(6).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篇5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风险;投资决策

1.引言

全球气候变暖以及酸雨、光化学烟雾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使得人类不断探索新的低碳经济,而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清洁能源,以其在分布、技术、安全性的极大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迅速,但光伏企业的发展模式比较落后,技术含量低,同时受到后补贴时代的影响,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投资存在很大的风险,因此,要正确认识光伏产业的投资风险,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

2.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风险及决策

2.1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状况

截至2015年底,我国光伏产业制造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300万千瓦左右,1―9月,我国光伏相关企业投资807.9亿元,同比增长35.8%。同时,我国光伏产业在自主研发新技术的道路取得很大成就,高效多晶硅电池平均转换率、单晶硅电池平均转换率以及汉能薄膜发电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我国太阳能光伏企业的投资存在很多风险,国内市场的狭隘,欧盟补贴政策的淡化,以及电价、补贴政策等影响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2.2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风险

2.2.1投资领域技术风险

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是由单晶硅或多晶硅为原料生产,而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是光伏产业的主要技术路线,目前我国硅片技术仍存在很大的风险。以多晶产业为例,中国国内在多晶硅原料生产技术比较滞后,国内产量供应不足,对国外的依存度高,改良的西门子法是我国进行多晶硅生产采用的主要技术,工艺简单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耗能高,同时,四氯化硅的高排放和高污染问题也是阻碍多晶硅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

2.2.2补贴政策市场风险

在2015年国家补贴标准中,分布式光伏电补标准为0.42/千瓦时(含税),一类资源区上网电价0.9/千瓦时,二类资源区上网电价0.95/千瓦时,三类资源区上网电价1.0/千瓦时,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严重依靠政府补贴,但预计2016年光伏发电补贴将有所下调,因此急切需要光伏产业提高生产技术,完善企业管理,同时补贴政策的下调也增加了光伏产业的投资风险。

2.2.3时局变化政策风险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欧盟主要国家为节省开支,调整缩减光伏支持政策,2009年初,西班牙的国内太阳能产业补贴规模缩减为500兆瓦,2010年一月,德国屋顶光伏系统和地面光伏系统上网电价下调15%,等等。欧洲光伏补贴政策的淡出,导致光伏产业的后补贴时代来临。对于长期以出口为向导的中国光伏企业来说,光伏产业的后补贴时代一方面使国内国内中小型光伏企业因为竞争力薄弱而淘汰,另一方面与国外光伏产业的竞争加剧,国际贸易摩擦不可避免。

2.3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决策

2.3.1基于PEST模型下发达国家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分析

PEST即政治(political system)、经济(Economice)、社会(Social)、技术(Technological)的总称,为明确目前企业的状态,分析企业面临的风险,都会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但都会考虑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的因素。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等因素是影响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政治上,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对太阳能的政策支持已经实施了30年,包括能源部的阳光活动计划、洛杉矶的太阳能利用计划等,2015年9月,奥巴马政府提供1.2亿美元以推动美国太阳能的发展,主要是为了降低太阳能系统成本的新设备和技术,推动新的光伏电池和组件性能,用于将为电力、制冷、烹饪提供太阳能发电的项目。2015年12月,太阳能减税优惠法案延长5年。政府提供金融优惠政务,主要包括太阳能项目的贷款和项目的担保,美国能源部推出为12个发电项目提供总额约为130亿元的“贷款担保项目”。在经济方面,2015年,全国光伏市场迅速增长,新增装机容量超过50GW,同比增长16.3%,累计光伏容量超过230GB。传统市场如日本、美国、欧洲的新增装机容量分别达到9GB、8GB、7.5GB,依然保持强劲发展的势头。新兴市场不断涌现,光伏产业在东南亚、拉丁美洲的发展迅速,印度、智利、墨西哥、泰国等装机规模迅速提升。在社会角度上来说,发展新兴清洁能源一直是各国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战略,同时也是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方向。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可以有效减少石油燃料的燃烧污染,发展前景开阔。

2.3.2我国光伏产业投资决策

(1)完善市场控制机制,发挥市场调节作用。通过挖掘国内强大的市场内需,竞争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启动多元化的太阳能发电市场,一方面实现太阳能市场的就地消化,为当地生产生活提供清洁能源,另一方面加快电网建设,解决发电用电供需不平衡问题。

(2)企业技术与管理。延长光伏产业价值链中附加值较高环节的产业线,实施好对太阳能电池生产的统筹规划,合理制订硅原料提纯生产企业的产业计划。同时要在多晶硅的大规模合成、四氯化硅氢化、高效提纯、低耗电还原等技术方面实现突破,持续加大对先进技术的吸收借鉴和创新,缩小国内与西方发达国家光伏技术上的差距。

(3)政府政策扶持。太阳能开发和使用成本较高,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扶持。政府在经济、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于支持,积极稳定的推动财政补贴、购电价格、税收优惠等政策,同时加快农村、郊区、山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和资金支持力度,为当地生活提供清洁能源。丰富太阳能的利用形式,积极推广太阳能温室大棚、太阳能光伏发电厂、光电建筑以及清洁能源循环利用等。

3.总结

全球光伏产业跳跃式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认清我国的光伏产业实际发展水平,积极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并不断创新发展,在政府政策扶持下,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才能真正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

参考文献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篇6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TK51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大国,国内对传统化石能源的生产速度已经跟不上我国能源的消耗速度,为了保持一定的能源储备,我国消耗的能源大多需要依赖国外进口,但是全球性的能源供应紧张,导致能源成本上升,为了寻找更丰富、更便宜、更干净的新能源,我国把能源发展方向转移向了风能和太阳能,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多种绿色能源中,太阳能是一种具备可以再生,具有清洁性能,符合低碳经济以及绿色经济的发展要求的能源。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也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一些通信领域以及偏远地区等特殊领域的用电需求,也使得太阳能的应用性更加广泛,太阳能逐渐受到人们的亲睐。

1、概述

1.1、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

我国的光伏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20年的发展后,进入了稳步增长期,到了21世纪初期,我国的光伏产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光伏产业的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40%以上。从2009年开始,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个球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销焦国,2013年,我国多晶硅产量8.4万吨,多晶硅进口量达到8万吨,电池组件产量约26000兆瓦,占个球份额超过600k,出口量16000兆瓦,出口额约127亿美元。

1.2、我国光伏产品产能过剩

我国光伏产品的主要销焦对象是欧美国家,国内对光伏产品的需求不大,导致我国光伏产品的产能出现了过剩的问题2000年以来,我国的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虽然一直在稳步上升,但是到2009年也仅仅是达到了270兆瓦,比起当年4000兆瓦的年产量,内销所占百分比不足70%,即使是到了2012年,光伏电池组件内销比例也不足30%,有着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却出现了严重消费不足的问题,而且根据对全球光伏产量和需求量的估算,产能过剩的情况将还会持续至少三年以上。

1.3、我国光伏市场主要在农村和偏远地下

由于我国东部地下。经济较为发达,城市的建设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相应的电网系统也已经完善成型,无法对光伏产品进行大规模的应用。所以我国光伏发电的市场主要应用于农村和偏远地下,集中在通信行业和工业用电,也有一部分应用在并网发电系统,只不过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份额很少,所以光伏市场在我国内的发展情况并不容乐观。

2、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产能过剩

近几年,我国许多地方都掀起了新能源开发热潮,上百个城市提出建立新能源基地。就拿原材料多晶硅来说,2012年国内多晶硅产能为19万吨/年,实际产量、进口量和需求量分别为6. 3万吨、8.2万吨和15万吨。这一数据充分揭露了多硅晶产能过剩的问题。

2.2、原料和市场均在国外

我国光伏发电行业起步晚,发展相对缓慢。光伏发电最上游原料多晶硅和最下游的应用都在国外。由于核心技术缺乏,我国所用的多硅晶绝大多数依靠进口,同时98%以上的太阳能电池都用于出口。这种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产业,大幅度消耗我国能源,造成大量污染。

2.3、高成本

虽然太阳能开发利用取得了很大提高与发展,但太阳能使用率却并不高,甚至不到总能耗的1%。高成本严重制约了其广泛应用。导致高成木最主要的原因太阳能的存储技术。目前主要使用的是高成木的压缩空气和电池存储。国内多硅晶生产成本约70美元每千克,然而,国际大企业的成木每千克却只需要25到30美元,并且质量高于国内。这就导致国内下游企业纷纷进口国外低价高质的多硅晶。目前,光电薄膜技术中最成功的是碲化辐。这一技术,必须依赖于蹄这一世界稀有金属。近年来,蹄的价格迅猛增长,由于受其稀有性的约束,只要扩大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碲资源就必然更加短缺。目前,碲主要是从铜里面提炼出来的,随着开发成木变高,蹄的价格必然会上涨。

2.4、能耗大

虽然光伏发电是绿色环保产业,但是发电过程中必须要用到多晶硅。多晶硅的提炼过程中耗电量非常巨大。国外领先企业综合耗电量月150KW.j/kg,然而由于工艺水平影响,我国综合耗电量几乎是国外的2倍。太阳能电池其它环节也需要耗费一定的电量。

2.5、质量相对低下

产品质量和成木效应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在国际多晶硅行业生存和发展。核心技术缺失导致提炼多晶硅的纯度不够。直接导致了产品质量相对较差,国际竞争力降低。

3、改善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措施

3.1、强化国家补贴

对光伏发电部分的补贴双轨可以统一为电价补贴,补贴资金全部通过可再生能源电力附加解决;简化补贴发放流程,权利下放地方相关电网企业;国家通过相关措施应尽快打通西部地区向东部缺电地区电力输送的通道,以解决西部光伏电力消纳问题;完善分布式光伏发电机制;

3.2、建立相关发展平台

认清光伏发电相关标准与国际的差距,积极参与国际光伏行业的标准制定工作,尽快完善行业标准;建立高端光伏实验室,积累和提炼相关经验,使得国家具有新标准的研发能力;建立太阳能标准测量和标定平台,使得光伏行业具有与世界太阳电池测量标准相对应的标准测量与标定体系,从而填补国内这方面的空自;国家应该加大光伏行业破产整合力度,使得行业有利平稳的发展。

3.3、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

在进行太阳能光伏电站运行管理时,要进行政府的统一监管,同时进行规范企业的管理制度。政府等相关的管理部门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以规范其管理。企业内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明确其部门职能,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在进行管理时要设立相关的监督部门进行管理监督,减少管理人员的不规范行为,提升管理效率。

3.4、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进行管理时,企业要加强对相关管理的专业素质的培养,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养,使其在面对紧急的事情可以及时的处理。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及时发现电站的运行问题,及时维护,减少损失。

3.5、合理用电

由于太阳能光伏电站大都建立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因此对于分布式光伏电站,政府要进行用户居住地的管理,将游牧民族的居住集中在供电区域附近,供电站能够满足其范围内的用户供电。根据当地的用户情况进行电力的合理配置,使之既能满足用电需要,同时还能减少资源的浪费,最大效率的利用资源。

3.6、选择适合的光伏电站运营模式

光伏电站运营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承包商建设光伏电站,光伏电站项目业主管理光伏电站模式,业主在光伏电站建设初期投入工作,在光伏电站全部竣工验收前完成庞大的人员培训计划和维护光伏电站网络建设计划,光伏电站管理成本大,光伏电站建设需要政府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第二种是总承包商成为业主并经营管理电站模式,总承包商在光伏电站项目建设的同时利用光伏电站项目建设资金完成的机手的培训和运程监控管理系统,待光伏电站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光伏电站项目要有高素质专业维护管理人员,使光伏电站项目运行维修网络系统正常运转,实现光伏电站项目远程监控管理。

4、去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前景

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EP1A预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21世纪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小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30%以上,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也将达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总能耗的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20%以上;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太阳能发电将占到60%以上。这些数字足以显示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领域重要的战略地位。

总言之,近年来面对日益紧张的能源消耗和日趋严重环境污染,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不二选择,太阳能发电正在逐步得到研发投产,光伏电站建设是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有效途径。在以后的实际发展过程中要得到一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向树民 唐海涛 周兵.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7:18-19.

[2]李建春. 小功率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技术研究[J]. 电子世界,2014,12:45.

[3]郭瑞. 太阳能光伏发电存在的问题及促进措施[J]. 电子世界,2014,10:451-452.

[4]胡云岩,张瑞英,王军. 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4,01:69-72.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篇7

多番博弈,各方游说。过去两年,在光伏制造企业、地方政府先后强力游说国家发改委之下,光伏电站上网电价最终得以出台。光伏上网电价的确定,也宣告中国太阳能发电市场正式启动。

然而大局虽定,暗流仍涌,这一看似简单可行的政策隐藏了诸多伏笔,为光伏产业未来的命运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博弈仍将继续

8月1日,光伏上网电价这只靴子终于落地。当天,国家发改委通知,制定全国统一的太阳能发电标杆上网电价。

根据通知:2011年7月1日以前核准建设、2011年12月31日建成投产的、发改委尚未核定价格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统一核定为每千瓦时1.15元;2011年7月1日及以后核准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以及2011年7月1日之前核准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仍未建成投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除仍执行每千瓦时1.15元的上网电价外,其余省(区、市)上网电价均按每千瓦时1元执行。

政策甫一出台,众多光伏业内人士喜极而泣,奔走相告,多年期盼的目标终于得以实现。

不过,在听到这一消息之时,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安却表现得甚为冷静,甚至给光伏产业狠狠地泼了一碗凉水。

他对《徽商》表示,此次上网电价出台多是因为“救市”,目前国内光伏行业处于谷底,于是,在各方游说之下,国家发改委做出了顺水推舟之举。然而,从文件上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简单化的版本,一些关键细节存在缺失,缺乏具备可操作性的实施办法。

在张晓安看来,这一仓促出台的光伏上网电价办法实际上隐藏了诸多伏笔。

其中,最大的悬念就存在于文件中一段颇具深意的表述――今后,将根据投资成本变化、技术进步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光伏标杆上网电价。

他分析说,这就意味着目前的光伏标杆上网电价,只适用于已经存在或是已经核准的光伏项目。未来价格趋势仍然扑朔迷离,毕竟所谓的投资成本变化、技术进步情况等因素没有办法定量。

这对光伏企业而言,前途依然需要押宝,因为很难计算出实际的投资回报率,而这有可能引发新一轮投资光伏电站的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其次,“一刀切”总会存在问题。

张晓安认为,发改委在制定光伏上网电价时,并未充分考虑东西部地区的巨大差异,这必然会引发地方政府问的政策博弈。

他向《徽商》解释,2011年年底实行的1.15元价格和2012年实行的1元价格,对于西部地区光伏企业还是有利润空间的,因为西部多为荒漠,建设成本低廉,日照时间较长。然而,东部地XE~地紧张,人工成本也高,日照更是只有西部地区的一半,在当前公布的光伏上网电价标准下,东部建电站就意味着亏损。因此东部省市有必要出台新的地方补贴方案来支持光伏电站建设。

因此,地方政府的补贴政策,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投资热情。

“企业都是逐利的,如果东部没有更具诱惑的电价出台,各大企业自然会向低成本的西部地区聚拢。西部地区的光伏发电还面临着长距离输送的问题,毕竟国内的用电需求主要在东部。如果企业都喜‘西’厌‘东’,很可能引发光伏发电重蹈风电覆辙,即大规模项目在西部蜂拥上马后,电送不出去,存在发电上网‘卡脖子’的问题,造成极大浪费。”

据此,张晓安指出,为了引导国内光伏产业合理的整体布局,平衡各方利益,国家发改委应鉴于东西部太阳能资源的分布不同,分区域设定合理上网电价,并逐步提高东部地区的上网电价,以提高光伏企业在东部投资的积极性。

冰火两重天

尽管在张晓安眼里,上网电价政策存在诸多缺陷,但他同时也承认,这对光伏产业是个重大利好。因为此次新政策将有利于改变我国光伏产业对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正式开启国内市场的大门。

而不少业内人士也认为,无论此前政府出台的“金太阳示范工程”或是“太阳能屋顶计划”,都无法与上网电价政策出台相提并论,因为电价政策直接决定投资方项目营运是否盈利,将对国内光伏装机量增加产生直接作用。

“从目前来看,在此政策的刺激之下,中国将迎来光伏安装热潮。”张晓安预测,今年年底之前国内新增装机容量就将达到1.5GW,而明年全国的新增光伏安装量至少可达2GW。

他分析说,尽管目前全球光伏市场主要在欧洲,但是在光伏上网电价的刺激之下,中国将成为新的光伏“引擎”。

事实上,在标杆上网电价出台的同时,光伏产业的发展路线图也越来越清晰。国家能源局制定的新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将“十二五”光伏装机目标上调至10GW,年均装机量为2GW。到2020年,我国光伏装机目标可能大幅上调至50GW。

这意味着国内光伏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据统计,2010年我国光伏组件的产量约为8GW,占全球市场的近50%,但2010年仅有520MW用于国内光伏装机,比例约为5%。

不过,对于未来1元/千瓦时的标杆价格,业内则反响不一,态度可谓冰火两重天。大型光伏企业认为价格适中合理。因为光伏巨头可以凭借自身规模优势,实现技术突破,逐步降低电池生产成本,将成本控制在1元以下。比如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曾表示,英利在2010年就已经将光伏发电成本控制在1元/千瓦时以下。

但是众多中小光伏企业显然并不具备足够的实力迎接“1元时代”的到来。

张晓安告诉《徽商》,光伏行业的根本就在于“技术决定成本,资金决定规模”。缺乏技术,成本优势就天然缺失;没有资金,就无法打造垂直一体化产业模式,也就无法拥有抗风险和取得较高毛利率的可能。

而许多中小企业一无资金、二少经验、三缺技术、四乏规模、五没有成本优势,因此相比于光伏巨头的乐观,不少中小光伏企业则有自身难保之感。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型光伏企业老总就对《徽商》表示,1元/千瓦时的价格对他来说,是一个很难生存下去的价格,几乎没有盈利空间。目前土地价格飞涨,而且电价高、柴油贵、人工费用和环保投入增长,诸多上涨的成本让企业背负了沉重的压力。

让他感到压力的显然还有下游发电企业的价格倒逼。标杆上网电价已然确立,发电企业只能实行价格倒逼,按照标杆电价确定上游光伏电池采购价格,必然会进一步压低电池组件价格。

因此,张晓安断言,随着“一元时代”的正式到来,国内光伏企业将迎来一轮最大规模的行业洗牌,多年来野蛮生长的局面将要终结。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篇8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可再生能源制约因素发展对策

一、引言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有效推广对于我国改善能源结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推广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制约因素。科学分析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制约因素并制定发展策略对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用。

二、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一)项目投资回收周期长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推广需要业主的支持。目前,政府主要通过免税和补贴的方式来提高业主投资分布式光伏的积极性,如已经落实的《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中规定,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施全电量补贴价格为0.42 元/度,按此补贴额度和执行期限计算,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内含报酬率在8%11%之间。在如此高额的补贴下,分布式光伏电站工作开展仍然屡遭瓶颈的原因在于高额的初装费用。一般来说,中等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初装费用在58万元,保守估计此投资回收期将长达10 年,如此长的投资回收期使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

(二)政策持续性的公众信任度低

在现行政策下,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补贴将由“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予以支持,并且政府也明确规定了光伏发电项目自投入运营起执行标杆上网电价或者电价补贴的标准维持20 年不变。然而,我国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长期处于捉襟见肘的状态。媒体报道, 2015 年,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资金缺口为800亿元。这样的资金缺口让业主对政府补贴分布式光伏发电20年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导致了很多投资商踌躇不前。另外,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并网问题上,虽然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已经出台了鼓励分布式并网的政策,但电网对光伏发电的支持能持续多久存在不确定性。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必然会增加电力设施的维护成本,进而增大电网的运营成本,而这部分成本如何分摊尚未确定。

(三)政策落地效果不显著

虽然从2013 年起各种关于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利好政策就已经不断出台,但是在实际操作上,我国尚存在体系障碍和政策盲点。如个人光伏发电审批流程问题,光伏组建市场的混乱问题以及上网电费的结算问题等等,特别是在能源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以及投资者3 者之间的责任区分上仍存在盲点,这也导致了在政策落地过程中出现部门之间协调不力的情况,这无疑降低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同时也降低了业主的参与热情。

三、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对策建议

(一)增加融资渠道、降低投资风险

相较于其他大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而言,分布式发电投入成本较高。因此,完全依靠政府投入或者完全依靠企业个人都是不现实的,而现有上网电价补贴的方式,并不能有效降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投资风险,从而造成业主及相关企业在投资问题上止步不前。因此,必须使政府与企业及个人形成利益互锁关系,为企业及个人提供多种融资渠道以降低初装投资门槛。

具体来说,对于个人,政府应该着力降低其短期成本;对于企业,政府应该保证其长期回报。之所以这样考虑,是因为个人相对于企业而言更加看重短期的投资回报,所以应该从降低短期成本入手;对于企业而言,如果企业资金比较充足,可以选择自我投资的模式,政府可以帮助这些企业建立专项基金,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而那些资金不太充裕的企业和公益性场所可以选择合同能源管理制(EMC)。

(二)落实各方责任、做好产业引导

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发展,就必须明确各方责任,做好产业引导。笔者认为,国家的责任主要在于分布式光伏产业战略的制定上,另外也要关注各地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共同困境。而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结合本地的资源禀赋进行有侧重的支持。另外,我国政府也要做好产业引导工作。建议政府部门可以对相关企业及个人进行定向培训,强调我国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目标,即保护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向企业及个人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投资回收期,以及政府政策的持续性等问题,从而保证投资人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建设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一个积极的态度。

(三)提高行政效率、做好部门协调

分布式光伏发电由于其投资的分散性,其发展离不开群众的支持,而为群众提供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府任务。特别是个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推广,如果审批流程过于繁杂,必然会让很多投资人望而却步。所以政府首先应该简化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审批流程,同时也要简化政策,提高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增强政府部门人员的办事效率。

四、总结

综上所述,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发展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的能源安全,同时也能帮助我国的光伏产业扩展国内需求,捋顺产业链条,其发展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当然正如所有新能源产业一样,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应坚持前期进行投资引导,后期进行“半市场化”处理的原则。在这样的原则下,我们进一步对投资者进行正确引导,消除业主想要投机的心理误区,同时也要扎实地做好产业的政策基础,形成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为以后的产业市场化发展提供可循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丁芸,林韵.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困境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5(03).

[2]邵汉桥,张籍,张维.分布式光伏发电经济性及政策分析[J].电力建设,2014(07).

[3]田书然.分布式光伏电源并网发电可行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4.

上一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前景范文 下一篇: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