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实践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21 17:06:59

网络暴力实践报告

网络暴力实践报告篇1

【关键词】网络暴力 社会道德 法律法规

一、网络暴力的界定

《人民日报》曾总结了“网络暴力”三大特征:一、以道德的名义,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二、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隐私),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三、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网络暴力通常是网民借道德讨伐的名义,以网络为载体,对网络事件的当事人发表进攻性、侮辱性的言论,并搜索、公布当事人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生活细节等具体信息对当事人的精神和生活造成巨大影响的行为。“人肉搜索”是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网络暴力的成因

1、网民的诉求。首先,我们不能否认网络暴力的形成存在网民出于正义感而挺身而出这一原因。比如“虐猫女”事件的产生,网民因见到当事人如此残忍地对待猫而义愤填膺并群起而攻之,这在一定意义上伸张了正义,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在此类事件中,网民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网络这一特殊的载体上,好的出发点往往会被扭曲,产生负面后果。

2、网络的特点。网络存在匿名性、交互性、开放性的特点。网络平台给网民提供了一条畅言的渠道,网民可以在上面任意发表言论而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人性的卑劣面就在这里得到了展示。

3、现实压力的存在和网民的构成结构。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生活在高压的环境下,情绪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对生活现状存在不满却缺乏宣泄的渠道,于是就到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排遣。另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08年7月和2009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的主体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网民的学历结构逐渐向中国国民学历结构靠拢。年轻人和低学历群体具有追求新鲜追求刺激的特点,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现实压力作用于网民的主体促成了网络暴民的出现。

4、网站追求利润的动机。一些网站经营者只重视网站的市场功能而忽视其社会功能,为了在市场中抢占先机向网民提供娱乐化的吸引眼球的内容以聚集人气,增加访问量,这无疑推动了网络暴力的形成。

5、网络法律法规的缺失。网络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不长,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甚至存在严重的缺失。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一些法规和制度,但是还远远不够完善。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会不断出现更多的新问题,所以对完善的,随时更新的网络法律法规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三、网络暴力的影响

网络暴力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应该看到它的积极方面也应该看到它的消极方面,通过两方面的分析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尽量避免其消极作用。

(一)网络暴力的积极作用

1、方便信息查询和交流。网络暴力体现了一种新的基于协作的获得信息的模式。利用网络的开放性,网民可以互相帮助搜集、传递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全面的信息。例如,发生在江西的“敲头案”,就是借助“人肉搜索”得以告破的,让人不得不感叹这种方式和集体智慧的强大力量。

2、净化社会风气,维护社会道德底线。网络暴力可以揭露丑闻,澄清真相,把劣行的实施者置于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使其遭到舆论的谴责,维护社会正义。对于那些违反伦理道德但不违反法律的行为,网络暴力可以说是开辟了一条惩治道德破坏者、维护社会道德底线的新路。网络暴力的震慑力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败坏社会风气、违道德的行为的发生,提高了社会成员的道德标准。

(二)网络暴力的消极作用

1、容易侵犯公民的权利,违反法律。在网络暴力背后,公民的初衷也许是好的,但是一经网络“人肉搜索”之后,就会脱离原来的轨道,无法控制。网民任意搜集、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甚至有些人在现实中给当事人家里打骚扰电话、寄恐吓信、贴大字标语,这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姓名权以及人格尊严权,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2、容易滋生谣言,模糊事实真相。在网络中,一件事情被众多网民互相传播后,这件事情本身的客观真假就被人们忽视了,人们借着正义维护者的外衣推波助澜,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这件事就会被盲目地认定为千真万确的事。如果由于网民误传或者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就会把本来无辜的当事人当成大奸大恶之人加以讨伐,造成误伤。

四、预防网络暴力的对策

1、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网络暴力的形成条件之一是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缺乏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对网络上的言论采取盲从的态度,在“沉默的螺旋”的机制作用下进而形成压倒性的舆论。预防网络暴力要求网民的高度自律。“君子慎独”。所以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使人们认识到社会道德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源上杜绝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

2、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创造更多的言论渠道,让民众的意见得到充分的表达。堵不如疏,与其强硬禁止民众在网上发表极端言论,不如畅通言论渠道。民众的意见通过各种其他渠道得到了表达才不会选择在网络上以暴力的方式加以宣泄。

3、加强网站管理,规范网站内容。网络运营商应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提供高格调的内容,在兼顾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赢得经济效益。另外,还应建立对网络运营商的责任追究机制,让运营商对网站的不良言论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网络暴力就失去了生长的温床。

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依法治网。目前,由于相关法律的缺失,我国网络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很难实现依法维权。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网络的法治。对网络法律法规还要大力宣传并实在执行,避免出现网民不知法,不懂法的情况。■

参考文献

①邹妙玲,《网络暴力舆论的现状、特征和成因》,《今传媒》,2008年第1期

②朱文琪,《人肉搜索的正义面》, 《青年记者》,2008年9月

③杨澜,《透视人肉搜索现象》,《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第11期

(作者:均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9级传播学研究生)

网络暴力实践报告篇2

关键词:新疆;网络舆情工作;体系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038-02

2014年5月23日,微信公众服务账号“中青舆情监测室”针对5月22日乌鲁木齐发生的案件,了一份互联网舆情报告《中青舆情:5・22事件,新疆人怎么看》。报告选取了5月22日案发当时至23日10时互联网舆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内容之广泛,所得数据图表之详细,真实而有力地展现了7・5事件、4・30事件、5・22事件中新疆网民的观点变化。也让阅读者真切感受到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意义,以及大数据的说服力。作为一个常常面对互联网海量数据束手无策的研究者,又常常感到分析互联网舆情信息缺乏数据支持的研究者,倍感新疆需要尽快建立一个自己的互联网舆情监测体系。

五年前的7・5事件,就是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广东韶关发生的一起打架斗殴事件,经过互联网10天的“发酵”,最后酿成乌鲁木齐的暴力恐怖案件。若在这10天中,我们能有完善的互联网舆情监测数据,必然会得出相应的预警报告,提前疏导、提前预防。此后,新疆陆续发生过利用互联网捏造、散布谣言,进而扰乱社会持续的事件,但因为互联网舆情工作的改进都取得了很好的控制。2010年阿克苏发生了“”借助互联网传播思想、技术,煽动民族仇恨的“8・19事件”。2013年互联网上盛传,乌鲁木齐23中学因学生带花帽,勒令退学的谣言。仅仅6天时间,该谣言不仅在国内引起了网民的大量关注,而且被境外敌对势力的网站大肆宣扬。2013年鄯善“6・26”事件发生后,互联网上再次兴起关于此次事件的各种谣言。凭空捏造、歪曲事实在互联网上制造谣言,借机宣传极端思想,煽动民族仇恨,这是近年来新疆互联网舆情工作面对的最大挑战。2014年5月,新疆启动了为期一年的“严打”行动。5月25日的首次大抓捕行动中,抓获二百余参与活动的犯罪嫌疑人,都是通过互联网接受极端思想、暴力恐怖思想和技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极端思想,已经成为危害新疆社会安定的首要问题。舆情预警分析能将危机处置环节提前,尽量把对无辜群众的伤害降到最低。另外,近年来暴力恐怖案件从新疆蔓延到全国,为追求轰动效应分子制造群死群伤。北京金水桥事件、昆明火车站事件导致内地群众对维吾尔族乃至整个新疆都产生了很深的误会,各种误解在互联网上此起彼伏。关注突发事件后的网民情绪宣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化解误会,维持社会正能量,也是互联网舆情工作关注的重要内容。因此建设新疆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互联网最大的特征就是海量数据。其数据量之大,已经无法用常规工具和方法,在合理的时间里得到科学的分析结果。但大数据研究又有其独特的价值,它表现出的4V特性: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eracity(真实性)又是普通调查研究无法企及,也不能替代的。5・22事发当时,“中青舆情监测室”就开始收集舆情信息。24小时后就公布了新疆网民的舆情报告,处理数据量达三十二万余条,分析内容全面、细致。大数据的4V特性在此得到充分突显。但我们也发现该报告,过于注重数据和数据带来的定量分析,缺乏对数据背后社会问题的深入解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互联网舆情工作中仅仅掌握有准确的数据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专家对数据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在互联网舆情监测和分析中,大数据的价值显得日渐重要,大数据的出现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舆情监测数据的价值在于,将正确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交付到正确的人手中,最后能产生出一个科学的决策。

新疆社会科学院是新疆舆情监测、分析的重要阵地,作为一直积极参与互联网舆情分析实践的一员,强烈感受到新疆的互联网舆情工作任务重、挑战性强,对社会局面稳定产生直接影响。新疆互联网舆情工作的主要特点:一是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监控任务突出。首先,随着新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能力上网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对互联网少数民族语言信息监控的任务就日趋加重。每当社会中发生一个热点事件,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就会出现各种“消息源”,几乎全民参与讨论。涉及敏感问题时,互联网上消息的产生、传播和发酵速度就异常之快,因此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监控的压力与日俱增。此外,互联网视频的传播,当前已经成为新疆爆恐事件频发的直接原因。近一年多来,每一起事件当中都能看到视频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些视频多用新疆使用范围较广的少数民族语言制作,煽动无知群众走上犯罪道路。二是境外网络舆情监控任务突出。在新疆反恐维稳过程中,境外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策划、煽动境内人员施暴的情况日渐突出。因此,大量境外问题网站纳入了我们的监控范围。据统计,目前已发现建立于国外专门煽动新疆境内从事反动活动的网站、网页多达五十多个。

现在得到普遍认可的网络舆情分析模式为“三结合模式”: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软件与人工分析将结合、分析师与专家会商相结合。针对新疆互联网舆情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来看,我们的网络舆情工作还存在:分析研判缺少准确、详细、多样的舆情数据支持,我们的分析预测缺少牢靠的“抓手”。目前新疆网络舆情工作中,舆情数据与专家脱钩的问题最为突出。造成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合理的组织体系,网络舆情数据与专家之间还没有建立起一个顺畅的交流渠道。

以笔者和同事的互联网舆情收集实践为例,主要方法是:第一,搜集全国知名互联网舆情监测机构零星公布的新疆舆情监测数据,根据这些权威数据对热点事件进行分析。第二,利用全国知名搜索引擎和网络舆情工具搜索舆情关键词,做粗陋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利用自己制作的舆情数据进行网络舆情研判。这两种方法看起来容易,借助第三方公布数据或利用工具软件发掘、整理数据,最后得出分析结果,实践起来其实困难重重。全国知名互联网舆情监测机构公布的涉及新疆的数据极少,而且只是针对某一热点事件,缺乏连贯性,根本无法满足实际研究需要。自己利用搜索引擎进行舆情数据搜集,面对少则几千几万条,多则上百万条舆情数据,个人根本无法进行分析处理。此外,互联网的海量数据量靠几个普通搜索引擎根本无法应对。另外,普通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缺乏数据统计能力,即便得到完整的数据,也很难做出科学的统计。在此过程中,其实专家既要承担网络舆情分析师的角色,还要承担专家的角色;既要完成数据收集、统计的工作,还要完成定性分析的工作。网络舆情分析师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长期实践,还要借助很多工具软件,才能充分发挥网络数据发掘。网络舆情工作体系中,网络舆情分析师的更多职责是完成数据搜集、发掘,拟补工具软件分析的不足,建立更完善的数据库;用数据走向,拓宽专家的研究视野。社会科学专家在这一体系中更多要承担的是,利用科学、扎实的数据研究社会现状、社会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三结合模式”其本质是要建立一个严密的网络舆情工作体系,在专家与数据间、专家与网络舆情分析师间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这样才能建立一个有机的整体。

通过实践摸索,关于建设新疆互联网舆情监测体系初步形成了以下几个想法。

建立畅通的数据流通制度和途径。要想彻底解决舆情数据与专家脱离的问题,建立网络舆情工作体系和制度是唯一路径。一些第三方舆情数据监测室先行先试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舆情监测数据做得较好的是“中青舆情监测室”,定期向公众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舆情监测数据。新疆互联网舆情监测体系建成后也要建立分级舆情数据制度,一方面要注重分级别建立数据库和分级别舆情数据,另一方面各级别舆情数据库要注重建设方便快捷的舆情数据查询渠道。只要在规定的级别内,就能够方便快捷地看到相应的舆情监测数据。舆情变化瞬息万变,数据的时效性对研究者来说尤为重要。舆情危机出现时,没有第一时间数据支持,就得不出最快的预警报告,就无法进行提前疏导和准备,无法真正将危机处置环节提前。

培养互联网舆情监测师。优秀的舆情监测师是舆情监测的真正灵魂,这一步一定要走在前。舆情监测师要包括两部分人员,一部分为专业互联网数据搜集、分类、统计的技术人员,另一部分为具备较高社会科学素养和科研经验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培养数据搜集、分类、统计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为互联网舆情监测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培养社会科学研究者具备一定互联网舆情数据搜集、分类、统计技术,能够使他们更好地参与互联网舆情监测活动中,使互联网舆情数据的收集、分类、统计更符合社会科学研究的需要。只有将这两类专业人员最大程度的结合,才能建立起一个有效的互联网舆情监测体系,才能真正提高目前新疆互联网舆情监测、分析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在这两类人才的培养中,尤其要注重青年舆情分析师和少数民族舆情分析师的培养的。首先,青年人的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技术普遍要高于中老年人,而这些应用技术在互联网舆情监测中是必不可少的操作技能。其次,互联网舆情更多反映的是青年人的观点、意识形态,青年舆情分析师本身就是其中一员,具有天然的分析研究优势。第三,新疆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培养少数民族舆情分析师的意义不言而喻。他们的民族语言文字优势,以及他们与生俱来的对本民族事物的独特理解和把握,是其他民族人群所不能替代的。

建立第三方的舆情监测机构。目前全国较有影响力的舆情监测机构,都是以影响力较大的媒体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如:中青舆情监测室,以《中国青年报》为依托;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以《人民网》为依托。因此,新疆也应该依托《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等影响力较大的一个或几个本地媒体,建立专业的舆情监测机构。监测机构以收集、分类、统计各种舆情数据为主要职责,为新疆各个舆情研究机构和专家提供丰富、科学的数据库,让我们的舆情分析真正做到有据可依,一切靠数据说话。

网络暴力实践报告篇3

近日,赛门铁克公司第 21 期《互联网安全威胁报告》,揭示当前网络罪犯的组织化转型――通过采取企业实践并建立专业的犯罪业务来提高对企业和消费者的攻击效率。赛门铁克的最新报告中指出,在2015年内发现的零日漏洞是上一年的2倍,数量高达54个,与2014年相比增长125%,再创历史新高,这再次证明了零日漏洞在暴利的目标性攻击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恶意软件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2015年,赛门铁克共发现4.3亿个新型恶意软件变体,这证明了专业网络罪犯正在利用庞大的资源,尝试破坏企业防御并进入企业网络。

赛门铁克发现,在2015年,失窃或丢失的个人信息记录超过5亿条,大型数据泄露事件达到创纪录的9起,公开报道的单次最大数据泄露事件造成了1.91亿条信息记录的泄露。虽然已公开的身份泄露数量高达4.29亿,但是选择不公开所丢失记录数量的企业增加了85%。赛门铁克保守估计,如果计入未报告的信息泄露数量,实际泄露的个人记录量将超过5亿条。

“加密”已经成为网络攻击者挟持企业与个人用户关键数据的攻击手段:加密勒索软件拥有更大破坏力,去年的攻击数量增长35%。更具有攻击性的加密勒索软件可以将受害者的所有数字内容加密,威胁受害者支付赎金。今年,勒索软件的攻击范围从个人电脑蔓延至智能手机、Mac和Linux系统。网络罪犯不断寻找联网设备来进行挟持,并要求受害者支付赎金,企业将会是下一个目标。

网络诈骗者通过卑劣的手段,让用户不得不主动进行联系来支付赎金:在2015年,赛门铁克看到许多过去的诈骗形式“重现江湖”,例如,网络罪犯利用虚假“技术支持”的诈骗方式在去年增长了200%。但与过去不同的是,诈骗罪犯如今通过向智能手机和类似设备发送虚假的警告消息,使用户主动致电给攻击者所运行的呼叫中心,从而上当购买虚假的服务。

对于企业,要部署高级威胁智能安全解决方案,及时发现入侵信号并做出快速响应;部署多层端点安全防护、网络安全防护、加密、强大且有效的身份验证,采用拥有高信誉的技术。建议企业用户与托管安全服务提供商合作,增强IT团队的防御能力;为最坏的情况做好准备,事件管理可以确保用户的安全框架得到优化,并具备可测量和可重复性,改善安全态势。

建议企业用户考虑与第三方专家开展长期合作,从而强化危机管理。

网络暴力实践报告篇4

关键词 媒体 犯罪预防 犯罪传播

作者简介:侯文琴,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学。

一、大众传媒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化的推进,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大,促进了传媒事业不断发展。除传统意义上的传媒,例如报纸、出版业、电视等,现代新型媒体(互联网、微信、微博等)迅速崛起。而当今传媒的触角似乎是无处不在,正悄然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传媒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其负面的影响我们也不容忽视,“炒作”、“噱头”、“捕风捉影”、“夸夸其谈”等词汇也似乎成为了对那些缺乏社会道义的传媒的消极的社会评价。在预防犯罪方面,传媒就是一把双刃剑,处理不当不仅起不到预防的作用,还可能会促进犯罪的传播。各大媒体在争先报道犯罪案件时的不假思索,对犯罪细节的过分报道,开辟了有心之人犯罪的一条捷径。

二、传媒对犯罪的预防作用

大众传媒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思想价值的指引者,在预防犯罪方面更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新闻媒体报道中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对犯罪进行预防:

(一)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大众行为

实践中,很多人由于不知法而犯法。然而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能一句不知法就不受惩罚,犯了法就应该接受法律的制裁。所以宣传法律,让大众知道法律规定了什么是预防犯罪的前提。大众了解了法律,才知道什么是法律允许的,什么是法律不允许的,在价值判断上有了一个标杆,行为才有指引。知法才能不犯法,才能守法。新型媒体在传播方面的快捷性、广泛性是众所周知的,法律知识的宣传正好可以借助大众传媒的这一特性,提高大众的法律常识。媒体工作者也应该认识到媒体在普及法律中的重要性,现在电视节目中法制栏目的增加,能起到更好的普及作用。

(二)报道犯罪案件,谴责犯罪行为

现在不论是报纸还是网络新闻,犯罪案件总是媒体争先报道的热点问题:一方面满足了大家的知情权,另一方面,报道者在对犯罪行为进行报道时的一种对犯罪的否定评价,在预防犯罪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新闻报道已不是单纯的客观事实讲述,媒体工作者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他们在报道一起犯罪案件时往往带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无形中将自己的观点带入新闻报道中。这时就需要报道者有正确的认识,站在正义一方,在报道中对犯罪行为进行谴责,告诫那些蠢蠢欲动的人,这些违背法律的行为都是反社会的行为,是一个文明社会不被允许的行为。如果有谁以身试法就是与全社会为敌,以此打消潜在犯罪人的犯罪欲望。虽然对于那些“意志坚定”准备犯罪的人,即便被评价为魔鬼也不会动摇,但肯定可以制止一些人走向犯罪道路。

(三)宣传犯罪伎俩,预防再次被害

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的“失联”女大学生案一起接一起,让人为这些女大学生惋惜,也对犯罪人愤恨不已。虽然,在“失联”案件中,这些女大学生自身也存在一些被害因素,比如,警惕性不高、穿着暴露、与嫌疑人发生矛盾处理不当等,但这些犯罪人的行为是必须要受到惩罚的。在呼吁严惩犯罪人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案件的共性,探讨防止这些悲剧再次发生的方法。在这些“失联”案件中比较常见的因素就是黑车,相信陌生人。媒体在报道这类案件时,应该重视犯罪预防,可以分专题对犯罪人常用的犯罪手段、技巧进行普及,模拟一些高发的犯罪情节,让大众及时了解,阻断犯罪人的犯罪途径。在失联案中,媒体就应该对犯罪常见地点(车站、小巷、人少的地方),常用犯罪工具(比如,黑车),高频率犯罪人(中年男性、神情怪异、外地口音)等进行专题报道,让更多人知道可能被害的情形,采取避免措施,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又如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诈骗伎俩,媒体就可以多加报道,让犯罪分子的无计可施。

(四)价值指引、教化犯罪人

实践中,媒体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报道时有两种倾向:一是对嫌疑人生活的不幸进行大篇幅的报道,把责任归结为社会不公,行为人之所以犯罪都是社会不公平不公正造成的,最后把犯罪嫌疑人塑造成敢于反抗的“勇敢者”;二是对犯罪人进行猛烈的抨击,把犯罪人描绘成没有人性、罪大恶极之人。第一种报道倾向不仅起不到预防犯罪的作用,反而加强了犯罪人的动机,可能给有同样经历的人一种错误的指引,引起更多犯罪的发生。第二种报道倾向是一种“以暴制暴”的方式,因为行为人一时糊涂犯了错,被社会抛弃了,人人避而远之。这样,他们只会从心里上更加厌恶社会,可能会采取更极端的方式进行“报复”,监禁对犯罪人的改造就是徒劳的。所以,媒体在对犯罪行为进行报道时不能对犯罪人有偏见,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本着一颗宽容的心感化犯罪人,让他们清醒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过自新。

三、大众传媒对犯罪的传播作用

根据塔尔德的模仿规律,犯罪以及其他任何社会现象,都是模仿的产物。学习犯罪的过程,可能是对已经有的犯罪行为方式的有意识的模仿,也可能是已经有的犯罪方式对人们产生无意识暗示的结果。传媒在对犯罪进行大量报道的同时正好给犯罪模仿提供了样本,一些形象、生动的视频展示更是促进了犯罪的传播。

(一) 媒体对犯罪无节制的报道为犯罪模仿提供了样本

(二)媒体中“暴力文化”的传播,诱发青少年犯罪

传媒对暴力的大肆渲染,在传播中形成了一种“暴力文化”。暴力本是被人排斥的,现在在一定程度上却被人们接受、允许,人们在遇到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运用暴力去解决。常听别人说,暴力不能解决的再诉诸法律。可见,法律在大众心里的威信很低,暴力被视为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青少年正处于学习阶段,思想上不成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对媒体暴力的传播没有抵抗力,很容易被感染。青少年本身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电视、网络上大量的暴力情节,在青少年中被追捧,效仿。“暴力文化”的侵入,使青少年的认知出现偏差,心里承受力降低,遇到不如意的事往往就是暴力相向,误入歧途走向犯罪。现在青少年犯罪趋于低龄化、团体化、作案手段成人化,犯罪不是遗传的,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正是通过媒体对犯罪方法技巧的详细报道,学习模仿进而实施犯罪的。

四、犯罪传播的预防

我们应该辩证看待媒体与犯罪的关系。媒体预防犯罪的作用不容置疑,但媒体对犯罪的传播作用不可小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防止媒体对犯罪的传播作用。

(一)加强媒体工作队伍的建设

媒体工作者在报道案件事实时,往往带有主观的价值评价,从用语中可以看出报道者对案件及行为人的态度。这种价值评价把报道者的想法强行灌入给受众,干预受众正确判断。所以,媒体工作者的价值取向至关重要。首先,媒体工作者对案件要有正确Y认识,站在正义的一方,对犯罪行为进行谴责。加强媒体职业道德建设。其次,媒体工作者大都是非法律专业的人才,法律意识不高,可以定期对媒体工作者做法制培训,提高报道者法律素养,更好的为预防犯罪做贡献。最后,可以将法律素养高低作为考核的一项标准。

(二)报道方式的转变

媒体对犯罪的大量报道,固然可以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但对于作案方法、技巧的详细报道反而有助于潜在犯罪人模仿犯罪。媒体在报道暴力、自杀等犯罪事件时,有必要告诉人们事实的真相,但必须以正面报道为主,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报道那些感人的、正面的细节,淡化作案细节,从而唤起社会的正义感,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我们应有一颗宽容的心,对犯罪嫌疑人不是一味的批评,给他们机会改过自新。让他们觉得这个世界不是冷漠无情的,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重新点燃爱的希望。用真情去感化他们。另外,应该尽量减少对公安机关侦查思路、方法、技巧的报道。警方侦破案件的高超技术对作案人有一定的威慑力,如果媒体将警方的侦破技巧公 之于众,也就告诉了犯罪嫌疑人,让他们有所准备,提高了他们的反侦察能力,不利于侦破案件。

(三)建立审查监督制度

网络暴力实践报告篇5

一、网络不良文化给未成年人带来的不良影响

(一)网络不良文化对未成年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而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成长阶段,像一张白纸一样任人描绘,容易受到外来思想的冲击。未成年人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自身又不完全具备成熟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差,缺乏对事物正确的理解和判断能力,极易模仿网络中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被网络中的不健康内容误导和侵蚀,产生犯罪动机,实施犯罪行为。

(二)网络的虚拟性使未成年人的道德责任感缺失。网络本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上网者的行为不像现实生活中那样,一举一动都能得到监督和约束,网络空间里没有强制的道德约束,缺乏监督,各种违规行为很难被发现,基本靠行为人的自律意识,而一旦自律防线减弱或丧失,违法犯罪就可能发生。未成年人长时间上网,在人格上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态势,沉溺于个人的精神世界里,关注自我感受,逃避现实,漠视他人、缺失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网络本身的应用环境淡化了未成年人犯罪的罪恶感。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道德观念被淡化,违法犯罪产生的危害后果同样被淡化。在网络中许多未成年行为人并不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违法甚至是犯罪,把能进入防卫严密的计算机系统看成是自我才能的体现,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四)未成年人从网络中极易学习到违法犯罪的手段和方法。在网络上有许多非法知识的介绍,这些介绍很容易使未成年人受到教唆,同时网络上对犯罪手段和反侦查方式也提供了一些非法的介绍,这也加剧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可能性。

二、未年人涉网犯罪的特点

一是涉网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比重较大。多个机构及政法单位统计表明,未成年人涉网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总数达到六成左右。

二是暴力犯罪突出。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辨别是非、区分良莠的能力差,易受网络游戏内容感染,盲目模仿游戏中带有色情、搏杀、武斗等暴力情节,痴迷其中,行为受到影响,抢劫、盗窃、故意伤害、诈骗、强奸案件是涉网犯罪的主流。在虚拟网络的暴力文化的影响下,许多未成年人漠视法律和伦理道德,对犯罪行为表现得出奇的冷静、平常。在犯罪手段上不计后果,犯罪方式成人化,而且犯罪后缺乏一般的认罪服法心理。

三是行为人文化程度偏低。初中文化程度占最多,占其中的60%,小学文化占大约25%,高中以上仅占15%。;

四是行为人所处的社会环境较差。一是单亲等特殊家庭涉网犯罪的未成年人较多;二是在学校成绩差、缺乏关爱或过早辍学的未成年人较多;三是农村贫困家庭的未成年人较多。

三、未成年人涉网犯罪主要有六种类型:

所谓未成年人涉网犯罪,是指未成年人以网络为犯罪诱因或犯罪手段,以网吧及其附近为犯罪地点,以及所有与网络有直接或关联的犯罪行为。从实践中发生的案件来看,未成年人网络犯罪主要有以下六种类型:

一是为获取上网费用,实施财产型犯罪。大部分未成年人为没有经济收入的在校学生,平时零花钱有限,而在网吧上网、聊天、打游戏等等需要大量金钱支持,当家庭不能满足消费需要时,有些未成年人铤而走险,不惜采用犯罪手段获取钱财,以满足上网之乐。这些学生平时不爱学习,经常旷课、打架斗殴,往往涉嫌盗窃、抢劫、诈骗、敲诈勒索等财产犯罪。部分未成年人过度沉迷网络游戏,无力自拔,最终因无力支付网络游戏费用动起歪脑筋,铤而走险。因而财物型犯罪在未成年人网络犯罪中比例最高。一些长期“泡”在网吧里的未成年人,非常熟悉网吧和出入人员的情况,或将网吧选为作案地点,将出入人员作为犯罪实施对象;或在网吧内物色作案对象,伺机在外实施抢劫。我市某区一起案件:四名被告人家庭均比较拮据,长期上网玩游戏形成网瘾,经常随身携带尖刀不分时间、地点、对象,随时抢劫,作案十余起,目的仅为取得数十元的上网费用。

二是受网络游戏诱惑而犯罪。网络暴力游戏是导致未成年人犯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的主要诱因。未成年人长期沉迷于网络暴力游戏,经过长时间的心理积淀,很容易淡化现实社会与虚拟世界的界限,一旦在现实中遭遇矛盾冲突,往往就会自然而然地按照游戏中的方式去做,即模仿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行为,将游戏情景带入现实社会,在现实中体验暴力游戏的快感。有些未成年人由于长期上网、沉迷网络游戏,变得孤僻、冷漠,不愿与人交往,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便将虚拟世界中的暴力行为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有些未成年人在网上聊天过程中产生口角,互不服输,便在网下进行报复,实施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暴力犯罪。例如,我市某县发生的一起故意伤害案,16岁的被告人在自己村里的黑网吧玩游戏时与被害人发生争执,相约出去说事,随后用携带的尖刀猛刺被害人数十刀,转身继续回去玩游戏,被告人供述自己实施犯罪时的心理时,称“捅刀时感觉和游戏里的场景一样,感觉还在游戏中,想着如何打游戏。”

三是由于色情信息诱惑而犯罪。有些未成年人浏览黄色网站,受到色情信息的诱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实施强奸、猥亵等犯罪行为。

四是以“网络结社”形式实施共同犯罪。由于未成年人个体力量、智力、胆量等相对比较弱,所以结伙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显著特点。一般为单个犯罪分子产生犯罪想法,事先通过网络寻找合作对象,在网络上预谋、分工,改变了以往犯罪团伙多为熟人,聚集起来商讨犯罪的模式。这种方式更隐蔽,也更容易发展犯罪力量。也有一些未成年人由于经常出入网吧,结识一些社会上品行不良的人员,被引入犯罪歧途。实践中存在多名未成年人以“帮忙打架”为业,以网络聊天方式得到信息,迅速纠集同伙实施犯罪行为,得到报酬后迅速离开。

五是利用网络销赃。由于网络信息量大且畅通,速度快,销售犯罪所得无需中介,即使交易不成也互不相识,不会有后顾之忧,一些爱好网络的未成年人通过网络联系陌生买家,处理赃物。网络扩宽了赃物的处理途径,也使得利用网络的犯罪更隐蔽。

六是“炫耀”型的高科技犯罪。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一定数量的未成年人掌握了较为全面的网络知识,有些未成年人出于“炫耀”技术的动机,成为少年黑客,非法侵入国家保密的计算机系统,继而实施攻击、恶意篡改网页内容,窃取国家秘密和商业机密,对国家、社会网络安全构成较大危害。

四、未成年人因网络而犯罪的原因分析

任何事物都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导致的,未成年人因为网络而犯罪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是未成年人成长阶段的自身原因:未成年人刚踏入青春期,自控能力差。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其可塑性强。在受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影响后,往往会走上犯罪道路。未成年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容易沉迷网络聊天和游戏。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受到暴力、色情等信息的诱惑。同时,未成年人认识能力差,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对法律缺乏基本的了解,在网吧容易受到不良人员的教唆或者利诱,从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二是家庭原因:很多未成年人都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父母关爱从而沉迷网络,有些家长到外地打工而忽略了对孩子精神生活的关注,或者教育方式粗暴,缺少与孩子有效的沟通,由于得不到家庭的关爱照顾,而这些青少年的邻里、同学等又对其另眼相待,使得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关爱,而网络的虚拟世界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导致孩子选择去上网,结果患了“网瘾综合征”不能自拔,最后导致违法犯罪。

三是社会原因:社会原因是导致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最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现实社会中的丑恶现象对未成年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不良影响,道德预防体系不健全,社会不能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提供一个美好、和谐的环境,使未成年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寄托于网络中精神世界。第二,社会对网吧管理不到位,让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有生存的根基。网络经营者屡屡违规。目前网吧经营者在利益驱动下屡屡违反相关规定,本来“禁止接纳未成年人”和“零点停止营业”是网吧的行业规范,可涉案网吧几乎无一例外违反了此规定,导致许多未成年人夜不归宿。第三,网络监管存在严重的漏洞。在互联网上这个虚拟社会里,由于管理存在漏洞,许多色情电影、暴力游戏、非法论坛屡见不鲜,这些暴力、色情的信息能够被青少年轻易获取,又由于青少年人生经历短浅,他们由此而想入非非,不务正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五、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涉网犯罪的对策

未成年人涉网犯罪案件的增多,由于未成年人网络犯罪原因的复杂性,必须由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多渠道应对,才能有效遏制未成年人涉网犯罪增多的趋势:

(一)加强网络教育,加强未成年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自律。预防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根本问题是要加强他们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使未成年人懂得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完成道德的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规范,从而能自觉遵守和维护网络道德。一方面全社会要树立全新的与网络文化教育相适应的观念,让青少年在网络文化中充分吸收营养,为其健康成长服务;另一方面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征进行合理调控和积极疏导,并以后者为主。应当充分利用社会各大媒体包括互联网本身,大规模地宣传网络法律,报道网络案例,要让未成年人懂得网络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需要规范,从而努力做到严格遵守网络秩序,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和防范网络风险,树立起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律观念。

(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互联网有利于中学生现在思维方式的形成,但同时也会造成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和失序;既有利未成年人接受信息,也会弱化其社会道德和责任意识;既能激发其创造潜力,也导致了一些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网络的各种信息真假难辨,良莠不齐,特别是网络的成瘾性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加强道德、法律教育,提高未成年人辨别是非的能力;降低未成年人学习和心理压力;加强沟通和交流,帮助未成年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未成年人广泛爱好和兴趣;家长对孩子上网要积极的引导,帮助未成年人正确认识网络的积极作用和垃圾信息的危害性,给未成年人获取网络知识提供参考意见。要尽到监护责任,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给孩子应有的家庭关爱和教育,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及心理倾向,防止孩子因心理空虚或缺少关爱而沉迷于网络。要与孩子共同去学习、了解网络社会,能够与孩子就网络话题进行交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一起面对网络中的问题,培养孩子良好的分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防止孩子因沉迷网络而走上犯罪道路。

网络暴力实践报告篇6

关键词:网络舆论;友善行为;引导机制

1.前言

“友善”与“爱国”、“敬业”、“诚信”一起,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方面的基本理念。国内关于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很多,在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前,已有学者开始对社会主义价值观进行研究,如上世纪80年代就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与个人价值观成长的关系研究[1]等,但这一时期相关研究数量较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明确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后,相关研究的数量逐年增加,每年发表的相关论文由年几百篇发展至年逾千篇,尤其是2011年以来,理论界、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更加深入,并成为引起全党、全国人民、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2]。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根据我国实际提炼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国外的相关研究较少。

国内的研究多从整体对核心价值观进行阐述和讨论,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泛。2010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相关的研究中,学者们共提出了60种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与表述,涉及90多个具体范畴(或判断)[3]。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提炼和概括出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11月,中共十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跟人层面,提炼出具w的12个价值观。自此,部分学者开始着手从具体的12个价值观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但相关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研究极少。

舆论引导在党的十六大以来始终处于突出地位的战略部署,在高校工作中,大学生的舆论引导在网络应用急速发展的背景下显得愈发重要。如何提高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力,加强学校层面舆论引导的公信力、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保证学生思想动态的稳定及健康发展,是各高校必须解决的课题。舆论引导方面的研究交往成熟,从舆论发生发展的特点、舆论的引导机制等均有大量研究,如有研究者对网络舆论引导的基本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提供了引导方法[4],也有学者对舆论引导力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认为舆论引导力是党的重要工作能力[5]。目前没有发现将友善与舆论引导结合,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进行的研究。

本研究将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与网络舆论引导相结合,并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网络舆论中友善行为的特点和原因,据此提出科学的引导机制。

2.少数民族大学生视角下网络舆论中友善行为的分类

2.1研究目的

主要采用问卷法辅以访谈法收集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舆论中友善行为的现状。

2.2研究方法

问卷使用自制《大学生网络舆论中友善行为调查表》,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舆论中友善行为的频率,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行为进行分类。共发放问卷580份,收回问卷562份,剔除无效问卷19份,有效问卷共计543份。其中男生195人,女生348人;平均年龄为20.2岁(SD=1.03)。

2.3结果与统计分析

《大学生网络舆论中友善行为调查表》由120名心理学本科生,11名心理学硕士生和一名心理学教授进行评定,获得相关条目50个。通过项目分析,剔除6个项目。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剔除20个项目,最终剩余24个项目,分4个因子。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可将少数民族大学生视角下网络舆论中的友善行为分为5类,分别命名为:“网络舆论中的情感支持”、“网络舆论中的技术支持”、“网络舆论中的信息支持”、“网络舆论中的资源分享”及“网络舆论中的反暴力行为”。

3.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舆论中友善行为的引导

通过对友善行为类别的明确,我们得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舆论中友善行为的引导制定科学有效的对策。

3.1提升学生情感意识,加强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感恩教育、人际关系辅导及各类校园活动,加深学生感情,提升学生对人、对事的认知能力,不断改进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在情感交流方面能更加适应复杂多变的情况,进而避免不必要的情绪宣泄,在网络舆论中能友善交往。

3.2建立专题交流平台,营造健康交流氛围

大学生有交流的需要,目前有叫较多的通讯软件可使用,但由于未限定使用范围或目标,很多交流平台往往处于无政府状态。为了营造健康的网络舆论氛围,首先需要有健康的交流氛围,通过建立专题交流平台,随时把控平台的舆论导向并形成统一的行为模式和习惯,就容易营造友善健康的网络舆论氛围。

3.3培养网络法制意识,杜绝网络暴力行为

大学生网络法制意识淡薄容易滋生网络暴力行为,未保证网络舆论的友善健康,需要从较高成面进行调控,即法律层面,这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由于目前关于网络的法律条款仍在不断的摸索阶段,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培养法律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从法律和自律两方面双管齐下,保证网络舆论的友善和谐。

参考文献:

[1]于光远.社会主义建设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人的成长[J].中国社会科学.1981(4):3-12

[2]张书林.近两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兼解读十报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J].理论建设.2013(1):20-25

[3]杨兴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理论探索.2010(1):22-26

[4]李志雄.论网络舆论引导的特点及方式[D].广西大学.2005

[5]陈一收.中国共产党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网络暴力实践报告篇7

随着这些公关行业潜规则的曝光和媒体的大肆渲染,我们不得不痛心地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公关正在遭受着第二次污名化的过程。笔者文武赵认为中国公关从诞生之日至今,共经历了两次污名化的过程:一次是染黄,被贴上了色情的标签;一次是涉黑,被戴上了暴力的帽子。“很黄很暴力”这句网络流行话语似乎对被污名化的中国公关来说,已经变得恰如其分。

色情的公关 中国公关第一次被污名

污名化的概念是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诺贝特斯埃利亚斯首先提出,他认为污名化就是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一个事物身上并加以维持的过程。通俗地说,污名化反映了一种单向“命名”的权力关系,这种关系即具污名的一方和另一方之间的互动,而污名化就是这一互动关系不断发展以至最后成为凝固现实的过程。按照埃利亚斯的观点,笔者文武赵认为其实公关的污名化是媒体及公众对公关长期形成的刻板印象。

中国公关业被贴上色情的标签,要从中国公关业的发端开始说起。这里面有公关行业自身的原因,也有媒体继公众对公关概念的集体误读。

1公关小姐与公关

一般认为,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最早是出现于深圳特区的外资、合资企业的公关部,随后便大范围出现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宾馆,饭店和旅游业等外向型的窗口行业。广州的白天鹅宾馆、中国大酒店可以说是80年代早期中国公关的典范。但由于当时公关刚刚引入中国,因此公众对公关的概念依然十分模糊。

公关的概念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想必主要归功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公关小姐》。这部电视剧最早在广东地区试播,便创造了90%的收视率奇迹。随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后,就立即在全国掀起以一股公关热潮,并一举拿下了电视剧的最高奖项“飞天奖”和“金鹰奖”。

电视剧的热播使得“公关小姐”这个词就成为中国公关业在公众心目中根深蒂固的第一印象。但当时“公关”和“小姐”这两个词并没有被污名化,因此“训练有素,彬彬有礼,仪态洒脱、端庄大方”这样的词语时常成为成为描绘公关小姐的常用语。

2酒店色情公关的暗潮

有人评论说,《公关小姐》让一个行业开创出一个时代。此言非虚,这部电视剧对公共关系概念的普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至于很多企业以这部电视剧为范本,主动设立公关部。

由于这部电视剧影响力太大,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电视剧中的公关小姐每天出入于高档的五星级酒店,与形形色色的人物打交道,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公关就等于漂亮的脸蛋加时髦的打扮,经常出入酒吧舞厅的繁华生活,吃吃喝喝,拉拉关系,送送礼。据说当年《公关小姐》电视剧热播后,使得国内许多民营企业的公关部便匆匆上马,甚至干脆直接将接待科改名公关部,挑选的从业人员参照电视剧,全部选用的是美女,而职责也和老板的秘书没什么两样,迎来送往等于公关工作的全部内容。

90年代后,随着大陆娱乐业的发展,大量的酒店、舞厅、卡拉OK、夜总会等娱乐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相应地,其伴生的色情服务业也已经渗透到娱乐业。直接的后果就是酒店、夜总会的公关部门的畸变,由原有的比较单纯的接待业务演变成为带有色情性质的三陪服务,酒店的公关小姐开始被称为三陪小姐,简称为“小姐”。

笔者文武赵认为,事物的表征总是通过个别的、具体的样例得以在公众心目中得以存储并固化。虽然公关小姐、酒店公关并不能代表整个公关行业的真实面貌,但是因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所在,它将群体的偏向负面的特征刻板印象化,并由此掩盖其它特征。因此色情公关也就成为了公众心目中的公关形象。正如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所说,“污名化作为社会建构的中心,是一种特征与一种僵化教条观点的特殊关系”。它植根于一种语言关系,体现了表面的社会身份与真实的社会身份之间的异质性。

城市中的电线杆上随处可见招聘色情公关的小广告

3身份的尴尬

想必很多人都在不同的场合看到过类似这样的广告:高薪招聘夜总会男女公关,身高168CM以上,年龄38岁以下,气质佳,思想前卫,月薪三万……这种随处可见的小广告,被污名后的公关,其意义的支流演变成为色情公关。

一位在公关业的资深人士半开玩笑地讲过一个亲身经历。他是北京大学首届的国际MBA,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负责某世界500强企业的公关业务。有一次与某重要的客户吃饭后前往楼上的卡拉OK歌厅就座。随后就有一妖艳女子前来招呼客人点酒水,并自己递上名片,上面赫然大字“公关经理”,客户接过小姐递上的名片后都偷着乐,结果弄得这位公关专家非常尴尬,灵机一动只好自我解嘲般的对小姐说:“呦,我们还是同行?!”哪知这位小姐还不甚知趣,大声说:“哎呦,那您可要多喝几杯!”引得其他人哈哈大笑。这是笔者文武赵在网上看到的一个例子,想必很多公关从业者看了之后只能是苦笑。

的确,“公关“一词意义的泛化直接导致了公众对“公关”的深深误读。乃至于很多在公关从业者在介绍自己身份时,多半是以“广告人”来介绍自己,从而避免被人误解为不正当职业。这不得不说是公关行业的一大悲哀。   舆论暴力 公关开始黑化

当被污名化的公关还没有彻底摆脱色情印象的困扰,公关又要经受黑色暴力的考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今年7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突破的4亿大关,达到了4.2亿,并且这一数字随着国家信息化工程的普及还在迅速的增长。

在占据了中国将近三分之一人口的互联网上衍生出一个特殊行业——网络公关公司。他们的能力不容小觑,一方面可以为客户提供产品的话题炒作、负面新闻删帖、口碑宣传、企业危机公关等一系列公共关系服务,还能按照客户下达的指令暗箱操作,通过密集发帖占据各大主流论坛重要位置,从而诋毁、诽谤竞争对手,使其名誉扫地。

2009年3月和8月,新东方两次遭遇网络密集发帖的攻击;2008年5月,万科遭遇“松山湖会议纪要”发帖者的攻击;三鹿事件后,一知名奶粉企业也曾遭遇类似的网络袭击。与之相类似地,爱车码头、万科、蒙牛、贝因美等多家企业也遭遇过网络密集发帖的“攻击”。而蒙牛诽谤门的曝光,则让这些暗地里的勾当曝光在公众面前。社会公众赫然发现,在企业为了争夺市场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公关公关也成为企业舆论战的帮凶。

1大众媒体对公关“贴标签”

污名化一般是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完成的,最常采用的一种策略就是“贴标签”。通常具有“贴标签”这一权力的是社会中那些拥有“解释权力”的群体。而这一群体就是报纸、电视等大众传媒,作为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宣传工具,电视、报纸代表着国家意志,在社会公众中具有极强的公信力和舆论的引导能力。

2009年11月2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以《揭秘“网络黑社会”》为题,报道了互联网上存在的一个利用发帖方式制造网络热点、控制网络舆论而谋利的产业链。节目中指出,在网上存在一个利用发帖等方式制造网络热点谋利的产业链,从“封杀王老吉”事件,到康师傅“水源门”都有他们暗中操纵。这些公关公司歪曲事实,美化丑行,遮掩罪恶,炮制“热点”,摆布舆论,甚至强奸民意,左右法院裁决。他们是典型的“网络暴力”,是不折不扣的“网络黑社会”。

此节目一经播出,网络公关便受到了各大主流媒体的密切关注。而到今年的蒙牛恶性公关事件曝光之后,网络公关再次成为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笔者文武赵撷取了10月份以来国内部分主流媒体对网络公关的报道如下:

媒体 报道标题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 《揭秘“网络黑社会”》

新华社《半月谈》 《“网络打手”江湖内幕揭秘》

人民网评论 《网络公关“黑化”应受到法律制裁》

《中国企业报》 《网络公关曝出“黑色利益链”》

《中国青年报》 《删新闻推广告做“打手” 网络公关绑架互联网舆论》

《法制日报》 《“网络黑社会”四处出击亟待破解良策》

《中国消费者报》 《网络公关成左右舆论黑手》

《南方日报》 《网络打手棒杀口水经济》

《北京晚报》 《网络“推手”渐成“黑手” 抵制非法网络公关》

《新京报》 《公关公司怎成恶性竞争“帮凶”》

《三晋都市报》 《网络公关催生网络黑社会:三大帮派愚弄网民》

《武汉晚报》 《网络“黑公关”魅影憧憧 公关黑化民意待升级》

《广州日报》 《“黑公关”泛滥网络呼唤实名制》

《羊城晚报》 《网络打手参战 江湖难有宁日》

《新世纪》杂志 《蒙牛黑公关“731计划”》

《京华时报》 《网络公关变“黑社会”伤谁的感情?》

《重庆晚报》 《网络黑社会灰色产业曝光 操控舆论左右判决》

漫画中的网络公关公司的黑社会形象

以上标题中我们看到这些词汇:“网络黑社会、网络打手、黑公关、暴力公关、江湖、帮凶、帮派”等,此外,“水军、五毛党”等词汇也成为网络公关的重要标签。这些无不与黑色暴力相关。笔者文武赵还特地截取了近期《三晋都市报》对网络公关的部分报道,内容中形象地表现了媒体对与网络公关公关公司的污名化。

他们(网络公关)强奸民意、包庇罪恶、棒杀品牌,这样的公关公司与黑社会无异。

网络水军就像丐帮,入会门槛低,人数众多;

删帖公司就像华山派,表面行侠仗义,内里阴险狡诈;

网络打手就像星宿派,善使旁门左道,歹毒狠辣。

在帮派大佬(网络推手)的指挥下,网络被他们搞得鸡犬不宁。

这段报道内容具有典型性,是因为它用类似于金庸小说中描写江湖帮派的话语体系来描述整个网络公关的现状,在这样的引导下,整篇读下来公众对公关的认识只能是黑公关。

笔者文武赵发现,不管是从新闻标题看来,还是从报道内容看,拥有社会解释权力的大众传媒,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给网络公关公司戴上了“网络黑社会”的黑帽子,而“网络黑社会”、“网络打手”也自此成为了网络公关的标签。

2从标签固化成刻板印象

被贴上标签的公关如何完成了污名化呢?以蒙牛的恶性公关事件为例,这一系列的比喻标签,最初可能只与蒙牛事件中的特定公关公司相联系,随后这一公司被更多人认知,从而用来指称整个网络公关行业,此时污名化的指称对象就开始泛化;并且随着接连不断的媒体报道,被污名化的网络公关的特征和公关之间的关系变得凝固僵化。那些“黑社会”“黑公关”等比喻标签所反映的特质,成为公关业的固有本性,最终形成公众对网络公关乃至整个公关的刻板印象。至此公关黑化的污名化过程也就完成了。

孟子在《离娄上》提到: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因此笔者文武赵认为,公关的污名化其实是公关行业内外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是行业内部良莠不齐,藐视行业规则的现象不断发生,甚至危害到社会公平;另一方面能够引导公众舆论的大众传媒,通过“贴标签”的手段,将整个公关业实现了污名化。

反思:谁该为公关正名

到了为公关正名的时候了。2004年定为理论创始人阿尔里斯的《公关第一 广告第二》正式出版,试图为公关正名,其中提到的“广告将死 公关永生”的观点虽然有些矫枉过正,但也无疑引发了行业的关注。

从黄色公关到黑色公关,公关一词屡屡被社会大众误读。笔者文武赵记得08年的时候,有一期《小崔说事》专门邀请了黄小川等国内外的顶级公关公司老总,向公众解释真正意义上的公关,算是给公关知识做了一次普及。2010年2月26日,蓝色光标上市成为整个公关行业为之振奋的事情,这必然引发全社会对中国公关行业的关注,还会将更多的资源特别是人才吸引进这个行业中来,这是公关行业长久发展的持续源动力。同时今后蓝色光标的规范化运作也将成为整个公关行业更加正规的运作的榜样。然而,这些还不够。

网络暴力实践报告篇8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049-02

高校是网络社会发展的前沿,大学生是网民中的主流群体之一。网络媒介是一把双刃剑,由于受思想观念、市场开发、外国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网络媒介中的暴力越来越多,侵蚀着大学生健全人格,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学业。因此,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已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暴力行为概念界定、表现形式与危害

(一)网络暴力行为概念界定

网络暴力行为虽然已经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但是到目前为止法律上还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网络暴力行为是指网民在网络交流中或对网络事件使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暴力语言,传播、观赏暴力影视,玩网络暴力游戏,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攻击、盗取银行账号、非法获取他人隐私的一系列危害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的黑客行为,以及其他利用网络传播、赏玩暴力信息的行为。

(二)网络暴力行为表现形式与危害

1.语言暴力

一方面,有些大学生在聊天室、博客、论坛等场合使用不够文明的语言,直接谩骂、攻击他人。例如:TMD(他妈的)、WBD(王八蛋)、NND(奶奶的)、SJB(神经病)等[1]。根据一份来自网络的调查结果,居然有50%的大学生使用过一些不文明的语言或者攻击性的语言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有28.2%的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聊天的过程中使用过不雅的语言[2]。

另一方面,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发表失实言论,通常称为“网络舆论暴力”,近几年来网络舆论暴力愈演愈烈。例如,最近引起大家普遍关注的网络暴力事件很多,有“高跟鞋虐猫事件”、“最毒后妈事件”等等。据有关部门调查后发现: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超过三亿人,而这些人中以大学生为主要群体,他们活跃在各种论坛,善于接受网络中的新鲜事物,善于通过网络发表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实施网络暴力的主要群体就是大学生群体,这已在学术界普遍达成共识。

2.传播、观赏色情与暴力影视

色情与暴力向来都是高度关联的,常常相互转化。少有纯色情或纯暴力的影视,色情影视中包含暴力成分,暴力影视中也有色情成分。武打格斗、色情、贩毒、绑架暗杀、帮派行会、有组织犯罪等色情与暴力影视常常混杂在一起,深受青少年喜爱。传播、观赏色情与暴力影视,对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增多、价值观混乱、甚至违法犯罪起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3.玩暴力游戏

网络游戏是大学生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85%以上的网络游戏包含包含着一定的暴力内容甚至色情内容,近年来网络暴力游戏具有玩家数量快速增长、游戏暴力程度不断升级趋势。例如:打斗过关类的《战神》、动作冒险类的《生化危机》、武打格斗类的《格斗之王》、射击类的《反恐精英CS》、角色扮演类的《魔兽世界》等。有资料显示,85%的游戏玩家是25岁以下学生,大学生则是这个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迷恋暴力游戏,会增长暴力倾向、产生模仿之欲。没有社会经验缺乏自主判断力的大学生长期沉溺于网络游戏中,容易在潜意识中萌生暴力的种子,并将这种情绪带到现实生活中去处理问题。

4.黑客行为

从世界范围发生的黑客事件看,大多是25岁以下的青少年所为,我国发生的第一起黑客事件即为大学生所为,大学生黑客事件不断见诸各媒体。黑客行为与通常的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有所不同,但同样是严重地危害他人、危害社会、乃至危害国家安全的网络暴力行为。

高校是网络社会发展的前沿,大学生是网民中的主流群体之一。网络媒介是一把双刃剑,由于受思想观念、市场开发、外国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网络媒介中的暴力越来越多,侵蚀着大学生健全人格,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学业。因此,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已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暴力行为概念界定、表现形式与危害

(一)网络暴力行为概念界定

网络暴力行为虽然已经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但是到目前为止法律上还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网络暴力行为是指网民在网络交流中或对网络事件使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暴力语言,传播、观赏暴力影视,玩网络暴力游戏,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攻击、盗取银行账号、非法获取他人隐私的一系列危害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的黑客行为,以及其他利用网络传播、赏玩暴力信息的行为。

(二)网络暴力行为表现形式与危害

1.语言暴力

一方面,有些大学生在聊天室、博客、论坛等场合使用不够文明的语言,直接谩骂、攻击他人。例如:TMD(他妈的)、WBD(王八蛋)、NND(奶奶的)、SJB(神经病)等[1]。根据一份来自网络的调查结果,居然有50%的大学生使用过一些不文明的语言或者攻击性的语言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有28.2%的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聊天的过程中使用过不雅的语言[2]。

另一方面,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发表失实言论,通常称为“网络舆论暴力”,近几年来网络舆论暴力愈演愈烈。例如,最近引起大家普遍关注的网络暴力事件很多,有“高跟鞋虐猫事件”、“最毒后妈事件”等等。据有关部门调查后发现: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超过三亿人,而这些人中以大学生为主要群体,他们活跃在各种论坛,善于接受网络中的新鲜事物,善于通过网络发表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实施网络暴力的主要群体就是大学生群体,这已在学术界普遍达成共识。

2.传播、观赏色情与暴力影视

色情与暴力向来都是高度关联的,常常相互转化。少有纯色情或纯暴力的影视,色情影视中包含暴力成分,暴力影视中也有色情成分。武打格斗、色情、贩毒、绑架暗杀、帮派行会、有组织犯罪等色情与暴力影视常常混杂在一起,深受青少年喜爱。传播、观赏色情与暴力影视,对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增多、价值观混乱、甚至违法犯罪起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3.玩暴力游戏

网络游戏是大学生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85%以上的网络游戏包含包含着一定的暴力内容甚至色情内容,近年来网络暴力游戏具有玩家数量快速增长、游戏暴力程度不断升级趋势。例如:打斗过关类的《战神》、动作冒险类的《生化危机》、武打格斗类的《格斗之王》、射击类的《反恐精英CS》、角色扮演类的《魔兽世界》等。有资料显示,85%的游戏玩家是25岁以下学生,大学生则是这个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迷恋暴力游戏,会增长暴力倾向、产生模仿之欲。没有社会经验缺乏自主判断力的大学生长期沉溺于网络游戏中,容易在潜意识中萌生暴力的种子,并将这种情绪带到现实生活中去处理问题。

4.黑客行为

从世界范围发生的黑客事件看,大多是25岁以下的青少年所为,我国发生的第一起黑客事件即为大学生所为,大学生黑客事件不断见诸各媒体。黑客行为与通常的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有所不同,但同样是严重地危害他人、危害社会、乃至危害国家安全的网络暴力行为。

教育就是影响。以上网络暴力行为在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长期实施网络暴力行为,必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不断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侵蚀着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也必将从网络暴力行为诱发现实的真正暴力,当代大学生极为开放、校园暴力与大学生犯罪率攀升可窥一斑。值得一提的是,沉溺网络业已成为大学生重修和被退学的重要原因,也使得大学生成为我国第六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唯一持续下降且下降幅度进一步增大的群体。国家富强、民族昌盛依靠的是亿万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群体,健全人格、健康体魄、扎实的知识历来是构成大学生劳动能力的最重要因素,网络暴力行为正在不断弱化这些因素。如果网络暴力行为不能及时很好地解决,必将影响和谐社会、国富民强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成因分析

(一)网络社会的“三无”容易导致网络道德失范

有人将万维网的“www”(即word wide web)理解为无身份、无性别、无年龄的“三无”,这就道出了网络的匿名性特点[3]。当人们从现实世界进入匿名的网络情境时,没有了他人的监督,日常交往中的礼仪规范、身份角色等社会规范不同程度地消除,相应地回归了人的生物本性,甚至被重构和游戏化,“社会上是人、网络上是鬼”已是普遍现象。那么,网络上频发谩骂、侮辱、攻击他人,歪曲、煽动网络事件等网络暴力行为,也就不难理解。

(二)网络暴力犯罪法律建设滞后

网络法律的制定已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密切关注,自1994年网络进入我国以来,我国政府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网络法规政策。但总的来说,我国的网络立法与国外相比,还很不完善。再者,立法本身就具有滞后性特点。网络暴力行为是近几年网络社会的全新产物,尚无明确法律定义,更谈不上规范的法律制度。况且,网络媒体的“网民三无”更是加大了网络暴力犯罪的侦查难度。网民实名制是建立健全网络暴力犯罪法律制度的重要前提,目前只有韩国实行了网民实名制。所以,依靠网络立法遏制网络暴力行为还有待时日。

(三)课业负担过轻,网络暴力行为成为过剩精力宣泄的方式

相对基础教育来说,大学管理宽松、课业负担过轻,大学生从十余年的过重课业负担枷锁中突然被释放出来,释放的情绪和过剩精力自然需要宣泄。大学课程设置实践性不强、大学教师重项目轻教学现象普遍是近些年来的热门话题和课题,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学生还有“学了用处也不大”的偏颇认识。网络暴力游戏、色情暴力影视、聊天网恋乃至更甚的黑客行为自然成了大学生的宣泄释放的重要通道,无论大学生选择了哪一个,都可以耗尽其旺盛精力。有资料表明,大学生年级越低,开始接触网络的时间越早,且比例越高。就上网频率来看,经常接触网络的学生占了70%,成天沉溺于网络的学生占10%,3.4%的学生经常上通宵网[2]。

(四)心理成熟度滞后容易导致网络暴力行为

调查表明,有相当部分大学生热衷于网络暴力行为,甚至明知某些网络暴力行为触犯法律依然乐此不疲,为谋求正义心里得到满足,口诛笔伐的大学生也就成了“网络暴民”[4]。

现代大学生具有思想活跃、热情澎湃、反应迅速、嫉恶如仇的优点,同时也有理性缺失、从众心理、释压需求、逆反性格等性格缺陷。由于大学生涉世未深、缺乏理性思考、自我控制力弱,常常网见不平、敲键相助,形成强大的舆论合力,使当事人淹没在“人民战争”、“学生运动”的大海之中。大学生的网络暴力行为既可以使当事人一夜声名狼藉,同时也造就了大量的冤假错案。

三、降低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引导策略

政府必须有所作为,首先就要加强对网吧等场所的监管,这样才能对降低大学生暴力行为起到作用。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关闭网络色情与暴力网站与游戏,查处违规网络技术服务商。当然,以上措施只是“堵”的治标策略,高校的有效引导才是治本策略。

(一)开展传媒素养教育

传媒素养(Media Literacy)一词起源于欧洲,国内将其称为“媒介教育”、“媒介素养”、“媒体素养”等,在高校进行传媒素养教育是我国目前进行传媒素养教育的最佳模式。高校要跟上时代步伐,改革教育方式方法。组织技术力量,开设引导大学生正确上网的选修课和讲座。在大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和德育课程中增设网络道德行为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网络法制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网络犯罪、网络暴力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加强网络道德行为教育,提高大学生传媒素养,实现利用网络资源为全校师生服务。

(二)加大高校课程改革力度

高校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设置课程,以调动教师提高教学积极性改革教学管理制度,酌情增加大学生课业负担,吸引、疏导大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可以大大降低“清闲生乱心”现象,从而有效降低网络暴力行为[5]。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校应积极开展社会化、大众化、吸引力强的校园文体活动,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之成为大学生情绪宣泄、愉悦身心、社会交往、强身健体的主要渠道,逐渐远离虚拟网络,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体魄的强健。

参考文献:

[1]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王欣苗.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及教育干预[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18):44-45.

[3]朱柱.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教育思考[J].德育在线,2011,(1):254-255.

[4]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M].上海:三联书店,1998.

上一篇:生物医学工程概括范文 下一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