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21 16:18:27

发生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

发生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篇1

关键词:水利工程规划;防洪治涝;设计

雨水天气,低洼地区会产生渍水,甚至被淹没,从而出现洪涝。洪涝灾害严重影响了农业等领域的发展。洪涝灾害也会影响水利工程建设,造成工程结构的破坏,影响其正常使用。因而在水利工程规划中,工作人员应重视洪涝灾害的控制问题,加强防洪治涝设计,明确规划目标,进行合理规划,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确保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水利工程规划中防洪治涝设计的原则

(1)从整体性出发。水利工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项目,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基于整体角度考虑,将综合利益置于首位。在防洪治涝设计中,工作人员应注重上下游和两岸的灾害抵御,在整体上考虑防洪治涝问题。规划人员要优先明确防洪治涝的整体任务,即对洪水的抵御和疏导[1]。以此为出发点,明确工程设计的重点。同时,工程建设要注重轻重缓急,特别关注重点要素,包括名胜古迹、交通枢纽、农田等,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注重对这些要素的保护,进行优先考虑。(2)结合相应的防洪措施。防洪治涝的工程项目规模较大,需要占据较大面积的土地,耗费较高的成本。工程建设中,存在一些非工程处理措施,能够以较少的人力与物力投资降低洪涝损失。这种措施是水利工程防洪治涝设计的要点之一[2]。例如,国家规范水利工程人员技术操作的相关法律法规、现代化防汛指挥系统等,都是此类措施之一。规划人员要将这些非工程处理措施应用到防洪治涝设计中,全面提高规划效率。(3)有效利用水资源。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较大,但是洪涝过程中的水资源也可以被有效利用,对损失进行弥补。我国国土面积大,地形地势复杂且差异性较大,导致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洪涝地区的水资源可以被引至水资源缺乏地区,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3]。因而,防洪治涝设计要与水资源分配结合起来,在易出现洪涝的地区强化洪水疏导工程建设,在水资源匮乏地区兴建水库,实现储水。在防洪治涝设计中融入水资源配置思路,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治理办法,降低成本,提高防洪治涝设计的有效性。

2水利工程规划中防洪治涝设计的对策

(1)细化调研。对于洪涝的高发地点,规划人员要进行细致的调研工作。首先要通过网络、书籍、走访等形式了解现场的基本信息,包括地形、地势、水文、气象等特点,根据资料分析可能引发洪涝灾害的原因[4]。其次,要根据历史信息掌握该地点出现洪涝灾害的情况,并分析原因,了解当时的解决方法,结合环境及现实条件的变化,研究制定新的防洪治涝方案。另外,除了施工地实际情况的调研,还应走访当地居民,了解居民实际需求,使得水利工程迎合民众需要,降低人为因素干扰。(2)制定标准。调研后,工作人员要对防洪治涝设计方案进行意见征集,制定标准。明确设计标准有利于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使之更符合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针对该区域的地理和经济条件,工作人员要进行保护区的划分,明确保护区洪涝灾害的影响程度和发生几率,进而开展综合分析,详细制定防洪治涝设计标准,使得防治标准更加符合建设区域的实际,优化防洪治涝效果。(3)构建防治体系。调研和防治标准完成后,规划人员要建设防洪治涝的综合治理系统,使设计成为体系。防洪治涝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规划人员系统地把握。防治体系的建设同样需要以自然条件为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还要对设计、建设等各部门的需求进行全面把握,分析防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从而建设起完善的防洪治涝体系。在决定最终方案之前,要进行工程质量评估,必要时可适当牺牲局部利益,以保障工程整体质量,确保防治效果最优。(4)进行效益评估。水利工程建设的本质属性是环境工程,其作用指向抵御洪灾,保证生存环境质量。水利工程在防洪治涝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移民安置、垃圾处理等,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较大。因而,防洪治涝设计中要进行适时地环境评估,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5]。另外,规划人员应对年均效益进行估算,以便反应防洪治涝的效果。这就要求工作人员结合历史数据,对典型洪水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判断经济发展与洪灾损失之间关系,将计算结果纳入防洪治涝效益的体系中。(5)编写报告。防洪治涝设计最终要以报告形式呈现。规划人员要在报告中阐释工程建设及投资、流域自然情况、历史洪灾分析、移民安置、水文资料分析、防洪工程建设情况、社会经济情况、非工程措施等内容。规划人员要确保报告的完整性,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编写。同时,编制设计报告的基本要求就是真实性,规划人员要确保数据信息真实有效,对相关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提高报告的专业性与科学性。报告编制完成后需接受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审核,并进行质量检测,判断设计报告的可行性,审核通过方可投入使用,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指导文件,以防洪治涝设计提升水利工程的功能性。

3结束语

发生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篇2

[关键词]防汛抗旱 减灾对策 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213-1

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区域因素极易导致旱涝灾害的出现,一般来说北方干旱少雨,而南方则湿润多雨,在我国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多次严重的旱涝灾害,旱涝灾害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做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1]。

1防汛抗旱减灾历史与现状

南京地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其所辖各县分布在长江南北两岸,我们一般将秦岭淮河看做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2],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降水分布不均,旱涝灾害时有发生。江苏人口稠密,做好防洪抗旱减灾工作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

历史上南京遭受的旱涝灾害并不多,长江上游植被茂盛,极少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水流清澈,并不像黄河堆积泥沙抬高河床。长江中下游属于平原地区水流缓慢且多湖泊,这有效防止洪涝灾害的出现,众多湖泊的蓄水工作也有效缓解干旱。

从近代到现代长江流域自然灾害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长江沿途植被的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防灾和减灾基础工程建设的不重视使得人们应对旱涝灾害能力差,加之多雨气候,近代以来南京地区遭受多次严重水灾的袭击。

建国后,我国逐渐重视对长江流域的旱涝灾害的治理工作,对长江流域进行大规模综合治理:增加植被、改良河道、建设防洪灌溉工程等,有效减少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的发生。然而,当前环境变化对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当前的防灾减灾工作中逐渐暴露出了不足,加强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仍然是我们面临的紧要任务。

2防汛抗旱减灾措施

2.1健全防灾工程体系建设,提升防灾能力

防灾工程建设是我国防汛抗旱的基础,没有充分的物质基础保障无法实现防汛抗旱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旱涝灾害产生迅、危害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应对措施争取将灾害化解在萌芽状态。对于无法有效控制的灾害,在灾害发生后确保相应的减灾工程发挥作用,最大限度的降低灾害造成的危害。防灾工程设施建设是健全防灾工程体系的重要内容,针对江苏地区灾害多发特点建设相应的防灾设施能够有效提高城市防灾能力。尤其是要在原有的各市抗排队的基础上组成一批市级的防汛机动抢险队,为了降低洪涝灾害时造成的损失,要尽可能的增加排涝设备的建设。

2.2加强法制建设,规范防灾和减灾措施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基本保障,近年来,我国颁布和修订了一系列针对我国防汛抗旱工作的法律法规例如《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关于加强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抗旱工作的意见》等,“蓄滞洪区管理条例”也在起草当中。与此同时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工作管理制度,如《国家防总应急响应工作实施办法》、《防汛抗旱信息报告情况通报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完善为江苏地区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3建立完善指挥系统,快速科学决策

防汛抗旱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有统一的指挥从而把控全局,目前,江苏地区防汛抗旱工作中已经建立其较为完善的指挥系统,能够灾害发生前或发生后对其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从而实现对防灾和减灾工作的科学指挥。对于防汛抗旱工作来说统一的指挥和科学的决策极为重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指挥系统能够有效的实现对防灾减灾工作过的整体把控,在人员及物资的配置上从全局出发实现最优配置,有效提高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效率。坚持“统一指挥、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分级分部门”的原则,做到防洪抗旱减灾工作的有序进行。各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本区域内防洪抗旱减灾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统一服从上级部门的指挥。

2.4加强预防体制建设,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建立完善的预防体制是是做好防汛抗旱健在工作的重要保障,完善的体制保障能够使灾害的应对工作更高效,对于灾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做到全面的分析,从而做好准备工作,预防制度建设与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建设相辅相成,两者紧密结合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5完善灾害监控体系,提供科学的防灾、减灾依据

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江苏地区防汛抗旱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先进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不仅实现了对灾害的有效监控,在抗灾减灾工作中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对于灾害发展的有效监控为防灾指挥系统提供最准确的事实依据,帮助其制定出最科学合理的决策,灾害现场的指挥和人员物资调配等工作还有赖于这些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

2.6加强综合工程措施的建设

根据江苏省的地形分布特点,加强综合工程的建设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挡、排、拦、蓄、分。挡,就是要通过加固河堤的方式,提前抵御洪水的威胁,尽可能降低生命财产损失;排,就是在排涝泵站的基础上,疏浚河道、完善或者重新改造地下的排水管系统,增加低洼处的排水设备,提高综合排水能力;拦,就是开挖拦山截水沟,由于雨量较大,如果同时进行山洪和低水的排泄处理,难度较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山洪和低水分开进行排泄处理,缓解排泄设备的压力;蓄,就是通过相应的措施进行蓄水处理,由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现象,充分利用洼地、池塘进行蓄水处理,一方面可以抵御洪涝灾害,另一方面又可以进行充分利用水资源;分,可以在废弃黄河的上游开辟分洪道,加大黄河上游的分走量,可以减轻对本省内的洪涝压力。

3结束语

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质量关系到灾害存在地区的全局,经济的发展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面临更大的压力。要充分利用经济发展带来的优势,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完善的法律体制来保障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李贵宝.防汛抗旱技术标准[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02).

发生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篇3

关键词:洪水管理 问题

1998年大水后的 “32字“方针标志着我国洪水风险区管理的正式启动,结合城市化和土地制度的改革进程,通过移民、土地规模化经营、规范土地利用模式,是减轻洪水高风险区洪水灾害、实现蓄滞洪区正常运用、达成可持续发展等目标的有效手段。

在河道洪水得到有效的控制之后,内涝,尤其是城市内涝灾害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内涝治理将成为我国洪水管理的重点之一。

1998年大水之后,社会各界层对我国洪水管理正处于战略转折时期已基本达成共识,在此形势下,国家基金委、长江流域委员会联合设立基金重大项目“洪水特性与减灾方法”研究,以期为未来洪水管理决策提出方向性建议。

关于防洪工程建设

洪水风险区管理

内涝治理

4 结 语

1 关于防洪工程建设

1.1 控制洪水策略的困境

我国控制洪水的实践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半个世纪后,与其他国家一样,该策略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逐步凸显出来。

①水灾损失仍呈攀升趋势

尽管经历了50多年的以控制洪水为目标的持续不断的防洪工程建设,形成了庞大的防洪工程体系,使河道洪水年均淹没面积减少了70%以上,但水灾损失绝对值仍在上升,其中除了因河道洪水淹没区经济发展、资产增值,导致单位面积损失值增加外,内涝成为水灾损失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②兴建控制性防洪枢纽的坝址告罄

近期黄河小浪底枢纽、珠江飞来峡水库、长江三峡枢纽、嫩江尼尔基枢纽建成后,我国各大江河流域可有效控制干流洪水、保护重要地区的防洪枢纽的坝址已基本用完,大型防洪枢纽的建设将告一段落。

③防洪水库的建设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虽然在个别大流域的干流及其支流以及中小流域上仍有建设防洪水库的自然条件,但在现阶段,由于其经济、移民、公平性及对生态环境影响等问题,使得许多水库的兴建变得不可行。

④堤防建设面临着经济、技术、环境因素的制约

我国现有堤防约26万km,是防洪工程体系中最主要的成分。我国河道洪水年均损失约250亿元,若通过提高堤防标准减轻洪水灾害,可行的投入如表1所示。

年均损失(亿元)

减灾比例(%)

减灾值(效益)(亿元)

可行的工程投入(亿元)

250

10

25

<300

30

75

<900

50

125

<1500

我国江河堤防,尤其是主要堤防,已经较高,多是经数十、数百年不断加培而成的,堤基、堤身皆存在许多缺陷和隐患,在堤内外水头差不大时,经过抢险,通常可以渡汛,但若进一步加高,则在更高的水头下,隐患大量暴露,有可能出现抢不胜抢的情况,安全难以保障,即所谓增加高度而未提高标准。

⑤蓄滞洪区运用进退两难

我国现有蓄滞洪区97处,总面积约3.5万km2,蓄洪总容量970亿m3,耕地约200万hm2,人口1700万。这些蓄滞洪区大致分两种类型,一是洪水发生时首当其冲、运用频率较高的;其二是为防御特大洪水、保护重要地区预留的。

对于大堤间的行洪区,当河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将自然漫决或溃决,人为分洪可使其效果较好或损失较少。使调度运用面临困境的是后者,这些蓄滞洪区防洪标准都较高,建成后,许多从未使用或几十年没用,区内社会经济发展甚至比普通民垸更快,加之相应的管理措施尚不健全,一旦分洪运用,国家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压力,难以善后;但若舍弃不用,特大洪水的超额水量又难以安排,从而使这类蓄滞洪区处于取舍两难的境地。

1.2 防洪工程建设方向

考虑到经济合理性以及社会、环境和公平性等因素,可以认为目前我国的防洪工程体系总体上与防洪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未来的防洪工程建设方向应侧重于工程的管理维护与局部调整,使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综合防洪功能。

2 洪水风险区管理

2.1 “32字方针”与洪水高风险区管理

1998年大水后,国家出台的“32字方针”启动了我国洪水管理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洪水风险区管理。

我国现有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可以防御常遇洪水,重要地区的防洪安全已得到较高程度的保证,洪水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沿江河湖泊的洲滩民垸以及行洪区和部分蓄滞洪区,人口约有1000万,这些区域是我国近阶段洪水风险区管理的重点。

根据“32字方针”,长江流域自1998年冬率先在1998年溃决的洲滩民垸开始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洪水高风险区减灾实践。截止到2000年,已移民94万人,退田面积1673km2,基本上覆盖了长江中下游常遇洪水、甚至较大洪水(例如1998年洪水)泛滥和回旋的主要场所。

2.2 人口迁移趋势与洪水风险区管理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据预测,到2010年和203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32%提高到约40%和50%,届时农村人口将由目前的8.8亿分别减少到8.3亿和7.2亿左右,考虑到人口增长因素,这两个阶段相应大约分别有0.72亿和1.4亿农村人口脱离对土地依存进入城镇。

对于洪水风险区,特别是洪水高风险区,目前面临着左右洪水管理决策的三大问题:人口、发展与减灾。对于目前人均1~2亩地的洪水风险区农村生产模式,充其量也只能解决温饱,而无望提高承受灾害的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配合城市化进程,制定开发式移民政策是解决或有效缓解这三大问题的首选方略。

2.3 以开发式移民为主要措施的洪水高风险区管理模式

在未来20~30年内,开发式移民的重点应放在洪水高风险区(洪水淹没频率高于10%)和使用几率较高的蓄滞洪区。对于这些区域,有两种发展模式:规模经营型和湿地恢复型。

开发性移民指配合城市化进程并辅之以相应的激励政策,将上述区域内的大部分居民迁移到城镇,从事农业以外的其他职业,脱离对土地的依赖。

高风险区移民后,对于原有生产效率较高的土地,可采取低防洪标准下的规模化经营方式,使经营者的收入即使在某些年份蓄洪的情况下也和周边地区居民相当。对于高运用几率的蓄滞洪区,因面临着运用补偿问题,应以建设无人区、实现蓄滞洪区正常运用为目标,将其改造为湿地,发展集团化的水产业和旅游业,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为宜。

淮河东风湖蓄洪区结合周边小城镇建设的开发式移民和区内农业规模化经营方式、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洞庭湖一些“双退”圩垸开展的湿地修复、湿地经济项目、日本渡良濑蓄滞洪区的改造等是这两种模式的成功案例。

3.内涝治理

由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水灾统计资料看,涝灾在水灾损失中所占的比例呈增长趋势,这一特点在南方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区和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经分析,在我国水灾损失中,涝灾损失约为河道洪水的2倍。

涝灾态势日趋恶化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平原地区天然水面严重萎缩,原有水面被大量围垦,成为低洼易涝耕地。1950年代长江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区内湖天然水面面积约占圩垸面积19%,目前已萎缩到5%左右,蓄涝能力减少75%,虽然修建了大量的排涝设施,仍不抵因蓄涝区减少所增加的涝水量,加之平原区积涝之时多处于河道水位较高的汛期,一方面自流排涝困难,甚至可能出现河道洪水倒灌的情况而被迫关闭排涝涵闸,另一方面为缓解河道防洪压力,有时会强制性地停用机排设施,形成“关门淹”的局势。这种情况在各流域普遍存在。其二,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向周边地区高速扩张,这些地区又往往是低洼地带,城市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导致地表积涝水量增多,加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涝水问题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排涝通道和滞蓄雨水设施不充分,而造成一旦发生较强的降雨出现严重内涝的情况。

由于存在内水与外水的冲突和防洪与排涝的矛盾,对于农业地区最有效的治涝措施是恢复部分天然水面和湿地。据长江流域水利委员会分析,若要有效地缓解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内涝问题,内湖净水面面积应在10%以上,即需恢复3000~4000km2的水面。

蓄涝水面和湿地保持在多少是适宜的是一个利害权衡的问题。在国家粮食短缺和广大农村人口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时期,围湖造田、侵占湿地以求生产更多的粮食不可避免,在粮食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食物结构的改变和农业人口逐步向城市迁移,退田还湖,逐渐恢复部分湖泊和湿地在目前已成为可能。

以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400人/ km2计,若要增加内湖水面面积3000km2,迁移人口将达到120万人。按毛集镇移民模式将这部分人安置到附近城镇,国家和地方的总投入约需180亿元;设每户不能搬迁的固定资产价值为2万元,移民固定资产损失约60亿元;按长江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区耕地率为50%计算,退田所造成的粮食生产损失约25亿元。假设减少的年均涝灾耕地面积与增加的水面面积相等,则年均减轻涝灾损失约60亿元,加上水产养殖、减轻河道防洪压力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效益,退田还湖的年效益估计在100亿元以上。

退田还湖地区的移民安置将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配合城市化进程和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针对这些地区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和实施计划,国家和地方辅之以经费支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30~50年时间内有效地增加内湖水面面积,达成易涝区人-水协调的生产与发展模式是可能的。

在以城市为重点防护对象,江河层次化防洪格局基本形成之后,城市,尤其是重点防洪城市,因河道堤防溃决而遭受淹没的可能性已经很小,这种情况已被近十余年的防洪实践所证实。同样,近来的水灾特性还表明,随着城市区域的迅速扩张,比之日趋严重的农村地区内涝灾害,城市内涝问题显得更为突出,长江中下游重要城市,如武汉、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内涝灾害几乎每年都有发生。由于城市不断地向低洼地带发展、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地面沉陷,排水系统不完善等原因,同等降雨下的内涝损失呈增长趋势。有些城市的机排能力虽然很强,但城市河道的宣泄能力却难以与之适应,例如上海市机排涝水入苏州河的能力达到1000多m3/s,苏州河的最大排水流量则不足400m3/s。在江河水位较高时,除造成内水难以排出,出现关门淹的情况外,还有河道洪水通过城市排水通道倒灌入城市的可能,由于河道水位在同等降雨条件下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洪水倒灌的事例也在逐渐增多。

与防洪一样,我国城市涝水的治理方针也是“以排为主”,由于上述原因,通过增加城市排涝能力缓解内涝问题已受到制约,就地消化城市雨洪将成为城市内涝治理的重点。

城市雨洪就地消化措施有多种形式。扩大城市天然湖泊或开挖人工湖泊是世界上各个城市都普遍采用的方法,在已经高度开发的市区,由于占地问题,这种方法受到很大的限制。

城市新的开发区是雨洪就地消化设施规划的重点。日本对城市新开发的小区就有设置适当的蓄水设施,以保证就地消化20年以内降雨的规定。

分散式地消化内水是缓解城市内涝问题的重要特征。城市的露天休闲娱乐场地,例如公园、运动场,通过设置可控的排水设施,可成为有效的临时滞蓄涝水的场所;建设下凹式城市绿地,也可大量储蓄雨水,同时还具有回补地下水的功效,这在北方地区显得尤为重要。

在一些国家,例如日本,就地消化降雨的措施甚至落实到了住宅等单体建筑物,利用房顶、场院、地下蓄水池等滞留雨水。

增加地面渗透能力兼具减轻城市内涝、减少产流量和缓和汇流速度、回补地下水的多项功能,常用的措施包括设置渗透桩、渗透箱、渗透沟、渗透池,硬性地面使用透水铺装等。

目前我国正在推行水务改革,城市治水事业逐步划归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为水利部门综合管理城市洪涝灾害提供了行政上的保证。

4 结 语

在各大流域正实施和已规划的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完成以后,从全局的洪水风险以及面临的各种约束因素衡量,我国已提高防洪标准为目的的工程建设将基本告一段落,就工程防洪而言,其重点将向管理维护转移。

“32字”方针的提出和具体实施,标志着我国洪水高风险区管理的正式启动,结合城市化和土地制度的改革进程,通过移民、土地规模化经营、规范土地利用模式,是减轻洪水高风险区洪水灾害、协调人-水关系、实现蓄滞洪区正常运用、达成可持续发展等目标的有效手段。

在河道洪水得到有效的控制之后,内涝,尤其是城市内涝灾害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对于农业地区,特别是南方易涝区,配合人口迁移趋势,因地制宜地改变部分土地的经营模式,恢复部分湿地,可经济有效地缓解内涝问题。而在城市发展和改造规划中,合理设置分散式的可兼顾休闲、娱乐、景观、雨洪利用等目标的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将是减轻城市内涝灾害的主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 洪庆余、罗钟毓,长江防洪与’98大洪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11

[2] 长江水利委员会,洪庆余编,中国江河防洪丛书,长江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4

[3] 松辽水利委员会编,中国江河防洪丛书,辽河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11

[4] 海河水利委员会,冯焱主编,中国江河防洪丛书,海河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3.3

[5] 黄河水利委员会,胡一三主编,中国江河防洪丛书,黄河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8

[6] 淮河水利委员会编,中国江河防洪丛书,淮河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2

[7]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薛建枫主编,中国江河防洪丛书,珠江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5.9

发生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篇4

【关键词】城市防洪排涝;城市内涝;雨水系统;雨水规划;治理措施[Abstract] In our city is located in the vast majority of rivers and the sea shore, in different degree by river floods and water logging threat. The new situation facing the city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enlargement of city scale, city population increas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facilities is relatively backward in our country, city flood disaster loss caused by more and more.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city "Shenyang Water Street" phenomenon, analysis of the main causes of waterlogging disasters in Shenyang City, on the planning method of floo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cit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ity construction of 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keyword] city 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waterlogging; city; rainwater; rainwater planning;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98.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2011年入夏以来,中国多个大城市因为暴雨出现内涝,多位专家受访时称,城市内涝不仅是大城市的问题,据统计,2008年到2010年间,全国351个城市中的60%在降雨量达到50厘米以上时曾发生过内涝。城市内涝问题表面上看是一种因极端天气造成城市排水不畅的现象,但本质上反映了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功能不完善的问题。城市内涝不仅造成交通拥堵,影响市民出行;而且严重的还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南方多省遭遇严重的暴雨侵袭。多个城市出现严重内涝,广州市在半个月时间里,两次水漫全城;江西省新余市数个交通要道被大水淹没;湖南省奉家镇公路被冲毁;沈阳市中心城区的“积水街”现象也屡次出现……城市建设中如何提高防洪排涝的能力,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

1沈阳市中心城区“积水街”成因分析

1.1中心城区排水系统设计标准过低

我国大多数城市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是“重地上,轻地下”,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大,沈阳中心城区原有的农田、沟渠逐渐变成了城市排水管网,在这一过程中,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滞后,大部分排水管道的排水设计能力偏低,地下排水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历史欠账较多,存在排水设施不完善、排水标准较低、排水管网布置不科学等问题。

据沈阳水务部门统计显示,沈阳市中心城区现有的5000多km排水管网,其排水系统的排涝标准偏低,达到1年一遇标准排水管网占总量的85%,达到2年一遇标准的仅有8%,中心城区还有部分重现期为0.5年,有些地区还没有排水管网,全市雨污分流任务仅完成9%,中心城区一旦发生强降雨就很容易出现大面积内涝,沈阳老城区排水管道设计标准多为1~2年一遇,即使新城区的管道也是按3年一遇的标准建设。而国外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雄厚,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标准较高,如德国的合流排水渠里可以开小汽车,新加坡的雨水设计重现期为5年以上,这些国家的排水系统完善,维护管理到位,“积水街”现象较少。

1.2公共排水设施维护管理不当

地下停车场因监控不严、排水不畅、未及时采取防御措施造成水淹,工地违规排放导致排水系统被破坏,这些因素都对沈阳中心城区公共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起到非常大的制约作用。长期以来,市政设施建设维护,都是由城市建设部门负责,现在提倡水务一体化,很多城市成立水务部门,但是有利于城市排水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城市排水设施管理维护体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

1.3法律法规不健全

由于城市内涝或者城市积水方面的规定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标准、规范,还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因此,有关部门在监督建筑物地下设施规划、设计时,缺乏法律依据。

1.4城市框架拉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面硬化面积也急剧扩大,这不仅会造成城市热岛效应,中心城区容易出现强降雨,而且使地面雨水渗透力严重下降,当出现暴雨天气时,雨水大量涌到排水管道,容易造成排水管道拥堵。

1.5中心城区排水体制不合理,雨污管道混接情况严重

城市排水体制一般为合流制和分流制2种类型。我国国家标准《城市排水规划规范》(GB50318-2000)明确规定,新建城市、扩建新区、新开发区、或旧城改造地区的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制,在有条件的城市可采用截流初期雨水的分流制排水系统。目前,沈阳市中心城区的排水体制不尽合理,雨水、污水管道混接的现象严重。中心城区大多是老城区,排水体制以合流制为主,新发展区排水体制规划为分流制,但现状多为合流制,一些新建小区按城市规划在小区内建设了分流制管道,但由于公共管理建设与小区建设不同步,造成沈阳市中心城区管道混接现象较为普遍,污水系统内合流制、分流制交替存在,排水系统混乱。城市中大多为直排式合流制,无完善的排水系统,雨污水直接排入河涌,严重影响涝水排泄并污染环境。

1.6极端天气明显增多

最近几年频繁发生的强降雨、高温等极端天气与全球气候变暖这一大气候背景的长期变化有关,在极端天气频发的大背景下,我国针对全球变化启动部级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正当其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大气环流特征等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 “常态化”趋势,亟须把防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2治理和减轻“积水街”问题的主要措施

2.1编制完善沈阳市排水规划,提高中心城区排涝标准

沈阳应对特大暴雨内涝要考虑全面提高城市的排水标准,做好雨水规划,根据城市性质、重要性以及汇水地区类型(广场、干道、居住区)、地形特点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雨水规划重现期。对于新建地区按3~5年一遇的排水标准进行建设,对于老城区要通过排水改造,进一步提高城市排水标准。沈阳中心城区现状雨水系统设计重现期普遍偏低(基本为小于或等于1年一遇)区域,如沈河、和平、皇姑的旧城区,设计重现期提高应采用与雨污分流同步、与旧城改造同步、与内涝改造同步的“三同步”措施,逐步扩大排水管道的过水能力,从根本上治理沈阳中心城区“积水街”问题。

2.2加强中心城区排水设施管理,建立排涝应急机制

一是完善市、区两级分级管理体制,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管养水平。一方面加强路面的清扫工作,减少路面泥沙进入雨水管;另一方面加强管道的清淤养护力量,争取实现清淤机械化。同时加强对爱护城市公共排水设施的宣传教育,禁止市民乱丢垃圾、杂物等行为,对中心城区建筑工地加强监督管理,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清理建筑废料杂物,消除造成“积水街”的人为因素。

二是建立雨天排涝应急机制。全市各级排水、市政部门应当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抓好积水黑点的应急排水工作;发生涝灾险情时,各部门应及时行动,排水管理部门及时清理道路排水口,检查水闸、泵站等设施的运行情况,加强疏通地下排水管道,确保排水通畅。

2.3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和“积水点”改造工程

一是“雨污分流”改造。雨污分流可以提高污水及合流管(渠)的过水能力,减小合流管道的雨天溢流量;提高雨水管设计标准或通过新建雨水管道,客观上增大城市排水管网的雨水接纳能力,有利于缓解或消除城市积水现象。新建、扩建地区和旧城改造地区,采用分流制,旧城区逐步改造为分流制。新建小区、改造城区以及道路等市政公共设施,必须全部实现雨污分流,雨水管和污水管不得混接,并对现有排水系统进行正本清源,实现源头排水户、小区排水、市政排水管网的雨污分流,有效解决排水系统存在的雨污混接、错接、乱接问题。

二是“积水街”改造。2007~2011年,沈阳市对中心城区200多个较严重的积水点进行整治,从已完成的165个“积水点”改造项目来看,积水点改造对于提高局部区域的排水能力,并通过强排措施,解决局部积水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水街”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今后应继承实施“积水街”治理工程,对重点地区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升级。

2.4尊重自然和谐发展,增加城市地面透水性。

城市内涝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充分考虑城市环境的生态发展。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增加中心城区绿地面积(如绿化广场、公园等),在人行道、广场等地区采用透水砖,以减少城市地表的径流量。还可以参照以前的公园与城市比例,通过连通河涌、建造公园等手段,扩大水面,加大渗透率,增强天然的排水功能。城市建设应积极推广渗透性新材料,以降低降雨径流,综合运用雨水调蓄与综合利用技术,适当控制城市建设改造前后径流系数的差异。

2.5加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郊区的现象。城市热岛主要是由城市下垫面(大气底部与地表的接触面)硬质化、城市大气污染、人工热源增多、城市绿地和水体的减少等因素引起,是造成城市中心城区频繁暴雨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合理规划、增加中心城区绿化面积(如在中心城区建设青年公园、中山公园、万柳塘公园、怡静园、南湖公园、鲁迅公园、八一公园、南运河带状公园、北运河带状公园等),增加地表渗透能力和集水空间。同时应注意城市规划要利用城市通风,通过节能减排措施来控制中心城区的热量排放,推行环保车辆,提倡市民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使用排放温室气体的机动车和工具,以提高缓解热岛效应的自然能力。

2.6转变传统观念,走雨水排放与利用相结合的道路

传统观念上的排水系统是以防止雨洪内涝、排除和处理污水、保护城市公共水域水质为目的,认为污水是有害的、应尽快排除到城市下游。21世纪的排水系统的定位应从以前的防涝减灾、排污减害逐步转向雨水、污水的资源化。沈阳治理“积水点”可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雨水利用理念和技术,使雨水工程从传统的排放方式转向利用与排放相结合的思路上,采取各种雨水渗透与雨水蓄滞措施,以立法形式要求新建、改建小区必须设置相应容积的雨水调蓄库,改变让雨水尽快排入河道的传统思路,调蓄库中储存的雨水在洪峰过后排入河道,或作为绿地浇灌和城市清洁等用水。

3沈阳防御洪涝灾害的规划方法和实践总结

3.1沈阳防御洪涝灾害的规划方法

3.1.1规划原则

贯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提高防洪排涝能力,保护城市安全,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合理选定防洪排涝标准,重要城市对超过标准的特大洪水要作出对策性的方案。

充分发挥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效能、功能和效益,并考虑与流域防洪设施的联合运用。修建水库和分(蓄)洪工程,要尽可能的考虑综合利用。近、远期结合,分期实施。要区别轻、重、缓、急,随着城市发展逐步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设施的抗洪、涝能力。防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要把非工程措施提高到与工程措施同等重要的地位,以节省防洪费用,提高防洪效益。与城市环境美化相结合,考虑保护环境提高环境效益,美化城市。

3.1.2城市防洪规划

防洪标准:按沈阳地形、地貌、地质特点、流域面积形状、洪涝灾害程度,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城市的大小、人口的多少等具体情况,确定城市防洪等级,选定防洪标准。

防洪水文分析与计算,设计洪水与设计潮位的计算。主要防洪工程设施等级、标准,对超过设计标准的洪水,采取的对策性措施方案。

现有工程设施改造利用措施及与流域防洪设施的联合运用方案。城市进行雨水工程规划设计时除须对雨水管网进行计算,确定雨水规划重现期,对于新建地区按3~5年一遇的排水标准计算雨水管网,在进行城市雨水工程规划设计中,雨水管网的计算是根据沈阳地区的暴雨强度进行计算的。还须精确计算出雨水提升泵站的流量及调洪湖的容积,使城区内既确保不发生内涝又可减少基建投资。雨水规划时根据地形地貌绘制汇水区域图,根据汇水面积及暴雨强度计算雨水量及调洪湖的容积,在城市中心区除了扩大原有公园绿地内的人工湖面积外还可以规划下沉式绿化广场、下沉式篮球场、下沉式极限运动场等,以充当调洪湖的容积。当暴雨来临时,雨水通过这些体育场所、绿化广场周边分布密集的环形沟渠缓缓流进“水池”,并存蓄其中,暴雨过后再排入浑河,所以,当雨季来临时,这些运动场地便成了雨水调蓄池。

3.2沈阳防御洪涝灾害的实践经验总结

扎实推进城市综合防洪体系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统筹城市发展与防洪排涝建设,不断完善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组织动员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综合防控,全面提高沈阳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有效应对沈阳极端天气和强降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城市的正常运行,尽最大努力减轻洪涝灾害损失。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统筹兼顾、依靠科技、依法防控五个原则,正确处理好城市防洪与流域防洪、近期建设与远期建设、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统一指挥与部门联动五个关系。

突出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强化政府主导,切实加大城市防洪资金投入。沈阳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加大了城市防洪工程、排水管网和排涝泵站建设以及排水管道清淤疏通等资金的投入力度,提高了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第二,加快达标建设,完善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沈阳正全力推进城区堤防、河道、管网、泵站等工程建设,提高了城市整体防洪能力。城市建设是以统筹市政和城市防洪排涝建设,加强防洪设施的管理和养护,及时疏浚河道,疏通排水管网,确保通畅为指导思想进行的。第三,加强涉水管理,恢复和加大城市河湖调蓄能力。城市水系调整要符合防洪规划,并严格按照管理权限审批。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要避开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增加涝水调蓄空间,留足渗水地面,努力提高城市防涝能力。并认真开展洪水影响评价,消除防洪安全隐患。第四,健全防洪预案,着力提高城市防洪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修订完善城市防洪排涝预案编制导则和管理办法,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组建防洪抢险队伍,配备应急抢险设备和器材,切实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应急处置能力。第五,狠抓基层防汛,大力提高全社会防灾抗灾能力。加强社区防汛组织建设,提高社区、街道、企事业单位的自保自救能力。低于地面的地下空间和公共设施,采取有力措施,防止进水受淹。城市企业根据防洪法的要求,在政府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做好本行业、本企业的防汛工作。第六,搞好预测预报,着力提高城市暴雨预警响应水平。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城市水文、气象站网建设,大力提高城市暴雨预测精度和预报准确率,延长暴雨预见期。建立和完善预警体系,及时预警,适时启动应急响应,提前落实防灾减灾措施。第七,注重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城市居民的防灾意识。根据城市河道、湖泊和管网的防洪排涝能力,绘制和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图,以明显标识标明可能受淹的情况。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让公众了解洪涝灾害风险,掌握防灾避灾知识。以适当方式开展防灾应急演练,提高公众应对城市洪涝灾害的实战能力。第八,坚持标本兼治,进一步夯实城市防洪排涝基础。

抓紧修订完善城市防洪规划,加强城市防洪规律及技术标准研究,特别是城市防洪和排涝标准一致性与协调性研究,使城市防御外洪和内涝的能力相匹配。

加强城市防洪法规体系建设,开展城市暴雨专项课题研究,高度重视城市防洪排涝基础研究,提高城市防洪科技水平。

落实易积水点、山洪灾害易发区等重点区域的预案,强化人员疏散、交通管制等应急防范措施。加强预报,及时预警。气象部门加强预测预报力量,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及时向防汛指挥部门报送暴雨发生时间、地点、范围、量级和发展趋势等预测预报信息。水文等部门加强河湖水位、流量的监测预报。利用手机短信、广播、电视等渠道,及时主动向公众雨情、水情、道路积水等有关情况,指导公众做好防范工作。

4结语

在沈阳市中心,水广场很多,平日里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娱乐休闲的空间。在少雨的季节,它可以储水,而在暴雨天气,水广场可瞬间变身,成为一个防止积水的“排水道”。一些体育场所,比如篮球场、极限运动场,本身就设置在凹地里,雨季来临时,便成了蓄水池。只要利用好,威胁一样变机会,这是沈阳市对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生动诠释,在城市规划建设的细节中,增加一些既经济可行、又方便实用的治水措施,既能应对突如其来的暴雨考验,又能起到长期的环保美观效用,真正做到了把非工程措施提高到与工程措施同等重要的地位,节省了防洪费用,提高了防洪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318-200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司国良,黄翔.沿江城市内涝灾害的反思与对策[J].中国水利,2009,(19):39-40

[3]丁鹤.对内涝灾害的基本认识和主要对策[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11)

【作者简介】

姓名:章慧慧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9,10,10学历:大学本科学位:学士

发生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篇5

关键词:地域环境;防洪技术

中图分类号:TV87文献标识码:A

一、诱发洪灾的重要因素

气象水文因素

我国西部临近太平洋,导致季风气候显著,比较容易受西南以及东南季风的影响,降雨在时空分布上较为不均匀,呈现出雨热同期的特点,易发生旱涝灾害。一般情况下,汛期的时间以及所持续的时间均与季风的进退有关,经常开始于西南、东南地区,然后会向北推进。

地质因素

我国的华北、西北以及东北的西部地区均属于黄土区,土质均匀,缺乏团粒结构,而土粒主要靠的是较易溶解于水的碳酸钙聚集在一起,其抗冲力极差。暴雨时期,会由于大量泥沙的冲蚀以及山坡的崩塌与坍塌导致泥石流灾害的产生。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使得水土流失面积极大,导致大量的泥沙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河道,使得黄河水的含沙量极高,从而导致河流的中下游河床淤积较为严重,由于河床淤积使得河底高出两岸地面较多,这种多沙河流的河床极为不稳定,如果遇到特大洪水,河堤极易溃决和漫溢,从而导致洪灾。

人类活动因素

洪水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并不一定能够导致灾害,但是随着人类违反自然规律活动的加剧,极易导致洪水灾害的加剧。在山丘地区对土地进行过度的开发,或者是在陡坡上进行开荒,或者是由于工程建设从而导致山体破坏,进而使得地形、地貌改变,使得天然植被破坏,对森林进行乱砍滥伐,使得水源涵养的作用失去,这边导致了山洪的产生。近年来,人们开始盲目的与水争地,使得河道变窄,湖泊淤积严重,导致了滞洪以及蓄洪的面积逐渐缩小,使得湖泊调节洪水能力以及泄洪能力降低,这也是造成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

二、针对地域环境的防洪技术

工程技术措施

堤防工程

堤防指的是沿河、湖、渠、海岸或者是行洪区、分洪区、围垦区的边缘修筑的挡水建筑物,堤防是世界上最早并且最广为采用的一种重要防洪技术。筑堤是防治洪水泛滥,保护居民以及工农业生产的重要防洪技术,河堤在对洪水进行约束之后将洪水限制在行洪道之内,使得同等流量的水深不断的增加,使得行洪流速增大,有利于进行泄洪排沙。堤防工程还能够抵挡风浪和海潮。堤防工程应该通过泄洪量计算合理的堤防间距。

分洪工程

我国平原地区的河流主要是依靠堤防工程来进行防洪,但是大部分的河流的防洪指标较低,当超过标准的洪水到来时就会对河流两岸造成重大的损失,针对这一情形,采取了分洪技术措施,能够将洪涝灾害降到最低。在进行分洪工程建设的时候,应该对土地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并且应该保证有计划、有安排以及垦殖有序。充分对河道两岸的湖泊洼地进行利用,并且将其作为分洪区,分洪区应该充分接近保护区,对分洪区的规划也应该做到经济合理并且少用耕地,同时将分洪区的规划与分洪建筑物进行综合考虑。

水土保持技术

水土保持指的是在山地区应该采用水土保持的技术或者是通过减少地表径流对地面土壤而形成的冲刷,采取水土保持技术,能够使得地表径流有效减少,从根本上消除洪涝灾害。

河道整治技术

河道整治技术是指当河流中的冲淤对正常航运、灌溉以及分洪进行影响的时候所采取的的相应技术措施。河道整治技术措施是以综合治理为目的的,因势利导,从而进行重点整治。在进行河道整治之前应该对河道形状参数进行全面的、客观的以及正确的分析。在进行河道整治时要有全面意识,应该综合对上下游、左右岸的干流支流以及远近期各方面的统筹进行考虑。

险情抢护技术

较为常见的险情有管用、漏洞、裂缝、坍塌、渗水、漫溢以及脱坡等等。处理渗水的方法有临水截渗、背水坡反滤沟导渗或者是贴坡反滤层导渗。当上游发生特大洪水,同时河道堤防设计的标准偏低的时候,极为容易产生洪水漫顶,此时,应该始终坚持水涨堤高的原则,比如说加设子堤技术等等。

防洪新技术

随着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现今国内已经由部分城市将周围的水域分布以及当地水文信息通过数据库技术从而尽心存储、组织、分析以及处理,使得应对城市洪涝灾害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提高。而对于与空间定位密切相关、变化快、层次性强以及数据形式多样的各种信息技术仅仅通过数据库技术进行分析,而不对空间分布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所作出的决策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现代城市的防洪排涝的形式较为严峻,因此需要借助GIS技术的优势分析处理大量的较为复杂的空间信息,从而达到预报较为准确,措施高效以及决策科学的目的。

三、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对城市洪涝等灾害的预防已经成为了现代化城市的刚性需求,我们应该通过气象水文因素、地质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因素这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而能够充分的了解诱发洪涝灾害的成因的基础上,并且针对地域环境找到合适的防洪技术,应该充分掌握传统工程技术措施,并且对防洪新技术进行不断的挖掘,提高防洪现场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俊,陆剑峰,方正杰,代斌.对现代城市防洪的一些思考.自然灾害学报.2005(02).

发生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篇6

关键词:水文灾害;等级划定;水文要素频率;防灾效率

1、引言

自然界有许多灾害,自然灾害按孕灾环境可分为大气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岩石圈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和天文灾害。水文灾害是其中之一,水文灾害现象主要表现为洪涝、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可危及人类生存。随着人类的进步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公众意识在提高,能力在加强,措施在规范,应对不同等级的突发性灾害需要相应的应急及防范措施。探讨如何正确划一水文灾害等级,以提高防灾抗灾的服务效率,拓宽水文学的发展。

2、水文概况地球上现有约13.9亿立方公里的水,水在循环过程中的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称为水文现象。水文现象在各种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在空间分布或时间变化上都显得十分复杂。 水文现象的时间变化过程存在着有周期而又不重复(概率、重现期)的性质,一般称为“准周期”性质。水文学研究是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等变化规律,以及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知识体系、领域十分宽广。

水文科学不仅研究水量,而且研究水质,不仅研究现时水情的瞬息动态,而且探求全球水的生命史,预测它未来的变化趋势。社会的发展,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对自然水体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人类对水资源的突出需求,研究和评价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和这种效应的环境意义,揭示人类活动影响下水文现象的规律;在与洪涝、水旱灾害的斗争,在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探讨水文分析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思考和研究水文现象的规律等等,现化水文科学的研究领域正在向着为兴利除害、水资源最优开发利用的方向发展,以期为防灾减灾增效以及客观评价、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3.自然灾害情况各种自然灾害既可能单独发生,也可能与其他灾害连锁反应,形成群发性灾害,其影响和危害更为惨重。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水灾造成的损失最大,约占 40%,发生在1998年7-8月份长江及松花江流域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其次是热带风暴和台风占20%, 地震和旱灾各占15%;其他灾害占10%。

4、水文灾害情况从古至今,天气、气候和水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一直具有很大影响,人类的社会活动反过来也影响着天气、气候和水循环。特别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以后,天气、气候与水文现象的人为因素逐渐强化。亚洲备灾中心执行理事Bhichit Rattakul博士表示:“水文气象灾难会对人类、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所依赖的社会经济系统造成巨大的破坏。干旱、洪水及暴风雨可危及人类的生存,破坏重要的生存系统,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世界气象组织指出,龙卷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候现象的发生频率近百年来有增无减。尤其最近几年,这些灾害的强度前所未有。过去10年的统计显示,超过80%的自然灾害是气象和水文灾害。所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从20世纪50年代的每年约40亿美元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的每年约400亿美元,其中气象和水文灾害造成的损失占65%以上。

5、水文灾害与和社会关系我国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受灾国土面积广,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交替频繁发生,给社会财产、人身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危害和巨大的损失。水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水在表现它的自然属性的同时,它的社会属性也日益表现出来,并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水文科学发展成为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水文灾害问题日受公众关注。

现代科学技术使获取水文信息的手段和分析水文信息的方法有了长足的进步,使人们研究水文现象的能力发展到新的水平。世界各国、各级政府为提高防御灾害的管理和决策能力,增强预测预报能力,相应建立灾害类别等级制度,对不同灾害区域、等级分别进行建档归类,使各个灾害点的资料规范系统,有据可查,以应对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及防范措施。

同时,人们注意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水土流失即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四大水文课题,水文工作是基础、是前题;从历史上看,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社会对水文工作的要求如此迫切,2002年有近20条涉及水文工作的新水法颁布实施,以及2007年6月1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更为水文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6、灾害等级的 划分

6.1等级划定设想水文的自然灾害深受公众和政府的重视,如何正确划一水文灾害等级有必要纳入管理化、规范化、进程化。随着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统一的需要,便于社会公众参与了解水文灾害状况和政府的管理决策,用更为科学的方法和依据来划定水文灾害等级,提供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水文状况,是提高防灾抗灾效率的一个环节,是提高组织水平和科学水平的一个表现,以保障国家公共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水文灾害等级划定设想是跳出专业圈子寻找通俗、通用又科学的新语言,把涉及水文自然灾害程度一般用这种相对等级表示。这样可以从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四大水文课题入手。可归类为三种灾害,洪涝灾害主要是水多,水旱灾害主要指水少,即水资源缺乏或水旱,可以降雨、径流、蒸发等洪水水文要素的出现概率为标准,水资源缺乏的地方还增加人均水资源量指数为标准;水质灾害为水脏、水浑,合称水资源质量问题,以水质综合指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6.2几个说明划定水文灾害等级,可操作性强、分类简单、通用、易看懂、易掌握,便于统一向社会和公众,能警示水文灾害动态:洪涝、旱灾、水质污染的程度状况。(1) 在防汛中,推进我国水文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御,提高洪涝灾害预测预报能力,用相对等级增强预测洪涝灾害的中长期度,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强化各级行政管理人员与群众理解各种预报、警报和组织防治救灾的效率(2)在水资源管理上,便于统一管理和保护各类水资源,便于统一制定水资源水质保护的技术政策和法规条例,以及水文灾害的风险评估机制。(3)能满足防御灾害的公众需求和公众意识,及掌握水文灾害的知情权、水文灾害的警惕性。

参考文献:

[1]徐 风.我国6项气象灾害等级国家标准[N]。中国质量报,2006-12-11.

发生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篇7

省政府召开这次*等低洼地区灾后应急治理工作会议,主要是回顾总结*等低洼地区近年来抗灾工作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研究部署应急治理工作,进一步提高防汛排涝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会上,省水利厅振霖同志、省财政厅晓平同志将对灾后应急治理工作作具体部署。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实施灾后应急治理工程的紧迫感

*地区、洪泽湖周边地区、宝应湖和白马湖地区,是全省重点低洼地区。1991年淮河大水后,全省掀起了以治淮治太为重点的新一轮水利建设高潮,在加快流域骨干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低洼圩区治理,先后建成了通榆河、泰州引江河、宝应站,实施了圩区治理、病险闸站改造、移民迁建等一大批水利重点工程,排涝抗灾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在抗御*3年淮河大水、*6年*地区严重雨涝和今年淮河流域大水中,兴建的水利基础设施发挥了显著的防灾减灾作用,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在充分肯定治理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然经过多年治理,但*等低洼地区防洪排涝标准不高、抗灾能力不足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已成为全省防汛减灾最为突出的薄弱环节之一,急需起步实施应急治理工程,进一步构筑防汛保安屏障。

从*等低洼地区现状防汛排涝标准来看,迫切需要加快实施应急治理工程。*等低洼地区区域治理相对缓慢,现有排涝工程标准不高,排涝动力不足,经过多年运行,部分工程老化严重,致使严重内涝难以及时外排,因洪致涝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导致*湖荡面积持续减少,严重削弱了该地区抗御洪涝灾害能力。入海港道淤积,内部水系不畅,影响涝水下泄。*等低洼地区防汛排涝标准不高,极易受涝成灾,加快应急治理已刻不容缓。

从*等低洼地区近年来防汛工作实践来看,迫切需要加快实施应急治理工程。*0年以后,*、洪泽湖周边、白马湖宝应湖等地区已三次遭受雨涝灾害,呈现出灾害频率加快、程度加重的趋势。*3年、*6年灾害损失较重。今年汛期,淮河发生了全流域大洪水,*、洪泽湖周边、白马湖宝应湖地区的降雨量分别达到421、682、588毫米,由于外排出路不畅,水位迅速上涨,造成了较为严重的雨涝灾害。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洪泽湖周边等低洼地区受灾人口达183万人,受淹农田面积543万亩,倒塌房屋6565间。*等低洼地区抗灾标准低、连续重复受灾,加快应急治理已迫在眉睫。

从*等低洼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来看,迫切需要加快实施应急治理工程。*、洪泽湖周边、白马湖宝应湖地区是全省主要农产品的商品基地,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针对这几年洪涝灾害暴露的突出问题,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实施应急治理,提高防洪排涝标准,增强防灾抗灾能力,已成为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希望,近年来的人大提案、政协建议也多次提出这方面的要求。*等低洼地区雨涝灾害频发,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快应急治理已势在必行。

实施*等低洼地区应急治理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是解决民生、为民造福的重要举措,对于保障该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有关市、县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等低洼地区灾后应急治理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统一思想认识,精心组织实施,加快治理步伐,确保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二、明确工作要求,全面落实灾后应急治理的目标任务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等低洼地区治理工作,作出了加快实施灾后应急治理的决定,李源潮书记、梁保华省长以及张连珍副书记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9月份,省长办公会议对*等低洼地区应急治理作了专门研究,确定了应急治理方案,明确要求加快实施进度,应急治理工程在明年汛前基本完成,尽快发挥工程效益,使当地群众早日得益受惠。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根据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按照治理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突出建设重点,加快建设进度,圆满完成应急治理建设任务。

(一)应急治理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影响最直接的工程和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问题作为治理重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统一规划、分期实施,进一步扩大外排出路,整治内部河网水系,逐步恢复湖荡水域调蓄功能,提高圩区排涝标准,增强低洼地区防洪排涝能力,确保*等严重低洼圩区中小雨涝不受灾、较大雨涝保安全,为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灾后应急治理工程从今年11月起全面实施,到明年汛前基本完成。

(二)应急治理的建设目标。*地区建设目标是,按照腹部地区10年一遇、沿海垦区5年一遇的排涝标准和工程布局,先行安排实施射阳河、川东港整治等外排工程,使*地区防洪排涝能力在短期内有明显提升。洪泽湖周边建设目标是,按照5年一遇排涝标准,逐步完善圩区挡洪排涝工程,保证洪泽湖蒋坝水位14.5米保安全。白马湖宝应湖地区建设目标是,按照5年一遇排涝标准,增加外排动力,保证中等雨涝减轻灾情。

(三)应急治理的主要任务。针对今年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在总体治理规划的基础上,区别轻重缓急,选择对全局治理作用突出、局部治理成效显著的工程先行应急安排实施。应急治理工程总投资6亿元,其中*地区4.1亿元、洪泽湖周边地区1.3亿元、白马湖宝应湖地区0.6亿元。

*地区:着力扩大射阳河的外排出海能力,降低射阳河上游水位;恢复川东港*立方米每秒外排水能力,防止垦区涝水倒灌腹部地区。建设内容包括:射阳河闸下港道清淤、射阳河中段阜宁城区束窄段拓浚、戛粮河潮河口上下游弯道切滩扩卡、开通射阳河上游头溪河通湖段;川东港先行完成闸下港道清淤工程;完善宝应站上抽配套,实施子婴河、涧沟河及芦东河拓浚;完成垦区洼地运棉河及利民河地区成片治理、兴化下官河沿线挡排工程,对射阳河、黄沙港沿岸病险涵闸进行加固。

洪泽湖周边地区:对近年出险的迎湖挡洪堤进行加固,提高局部迎风顶浪堤段的防御洪涝的能力;对汛期打坝封堵、基本失去功能的穿堤建筑物进行拆除重建;受淹严重的低洼圩区按5年一遇排涝标准新建、拆建排涝泵站,改善排涝状况。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沙岗、圩滩等段迎湖挡洪堤复堤19.8公里,勒东、沙岗等段挡洪堤护砌18.2公里;拆建迎湖挡洪堤上20座穿堤涵闸;对17个空白圩各新建1座排涝泵站,对破损严重的25座排涝泵站进行拆建,对设备损坏严重的13座泵站进行改造。

白马湖宝应湖地区:建设花河排涝泵站,扩大外排出路;完善圩区封闭工程,恢复圩区排涝能力。工程建设内容包括:白马湖地区建20立方米每秒花河排涝站,新建拆建圩区排涝泵站23座、圩口涵闸25座;宝应湖地区新建拆建圩区排涝泵站21座、圩口涵闸11座。

三、精心组织实施,确保灾后应急治理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等低洼地区灾后应急治理工程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是全省今冬明春水利建设的重点工作任务。工程沿线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科学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实施,保证应急治理工程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工程所在地各级政府要把灾后应急治理工程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制定工作方案,分解工作任务,落实配套资金,加快推进灾后应急治理工程建设。灾后应急治理工程由有关市、县分别成立项目法人,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实施工程建设管理。省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灾后应急治理工程的实施。计划、财政部门要加快计划下达及资金拨付进度,水利部门要严格建设管理、精心组织实施,国土部门要尽快做好征地审批工作,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海洋与渔业部门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确保工程早日建成、早日见效。

二是强化建设管理。要严格基建程序,认真执行“四项制度”,规范市场行为。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加强对项目法人的考核。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选择好的施工队伍参与工程建设,坚决防止“同体”建设,禁止违法分包,杜绝暗箱操作和腐败行为。监理单位要提前招标确定,从工程建设开始就严把质量关。按照合同管理的有关规定,在设计、监理、施工等各个方面,明确责任义务,强化建设管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严格实行工程质量的行政领导人责任制、参建单位领导人责任制和终身负责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大力引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通过加强管理,节约土地、节约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将灾后应急治理工程建成经得起洪水和时间考验的放心工程。

三是加快建设进度。灾后应急治理工程工期很紧,建设任务繁重。要高度重视前期工作,合理安排??完成各项前期工作。从现在开始,各市就要做好各单项工程分批开工准备工作。要围绕建设目标,区分轻重缓急,倒排施工工期,将建设任务分解到月、到旬、到日,明确到具体单位、具体负责人。省水利厅要加大对灾后应急治理工程的督促检查力度,及时通报有关建设情况,确保应急治理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四是落实配套政策。各有关市、县要按照应急治理方案的要求,尽快落实配套资金、用地等各项配套政策。*等低洼地区灾后应急治理工程总投资6亿元,省政府专项安排了3.8亿元,需要地方政府配套2.2亿元,其中盐城市0.95亿元、扬州市0.36亿元、泰州市0.2亿元、淮安市0.47亿元、宿迁市0.17亿元。有关市县要加大投入力度,多方筹措资金,抓紧落实资金渠道,保证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保证工程建设需要。要合理安排资金使用计划,规范资金使用行为,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是实行综合治理。在全面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等低洼地区河道、湖荡的管理工作,落实综合治理措施,提高整体治理成效。要加强湖荡清障,集中清退非法圈围,坚决清除侵占水利工程的违法设障,开通行水通道,通过清障扩卡,恢复必要的湖荡调蓄功能。要认真落实河湖管理责任制,强化河道、湖荡管理,严肃查处违法侵占河湖行为,确保工程抗灾效益充分发挥。

发生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篇8

关键词:洪涝灾害;形成的人为因素;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X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2-94-1

1 人为因素导致重洪涝灾害的一般表现

1.1森林植被的严重破坏,从而引发水土大量流失

据测算,森林有很好的蓄水作用,茂密的林冠,可以截流降水,一般截流量为20%,每公顷枯枝落叶层也能吸收大约240吨淡水,同时森林的土壤渗透率高,蓄水性好。据估计,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一个蓄水量为100万立方米的水库。森林、植被又可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减少异常气候的发生。随着人口增加,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受眼前利益驱使,对森林乱砍滥伐,对森林植被造成极大的破坏。例如:我国长江流域长期以来森林破坏严重,森林面积大幅度下降,上游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近40%,下降到现在的10%左右。

1.2河道大量被侵占,从而造成流水不畅

一方面,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泥沙流入河道,使河床抬高,流水不畅。另一方面,近20年来随着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大量耕地被侵占,能够吸纳水分的土地面积不断缩小,人类为一时之利而盲目侵占河道盖房建厂,长江河道上各种阻水建筑屡禁不止,一旦暴雨成灾,河水猛涨,因阻水建筑影响,洪水下泄不畅,就很容易形成破堤、管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1.3城市排洪系统不完善,从而导致内涝现象时有发生

据统计,我国在2008~2010年间,351个城市中有62%发生过内涝,而发生内涝的情况虽然不一,但是从中我们能看出均是排水设施出现了问题。

分析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我国城市内涝的现象比较普遍。从发生的区域来看,以前主要发生在一些沿海地势比较低的地区,内陆城市也经常发生。过去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小,可选择的区域比较大,一般都选择地势比较高的地区建设,而城市用地十分紧张,可选择的余地少。另一方面,一部分城市的某些特定地点的发生率较高(例如立交桥)。随着现代城市的建设排水内涝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例如很多地方的立交桥下,降雨后会积水。过街的地下通道、铁路桥、公路桥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同时,城市自身具有的“放大”气象灾害作用也是重要原因。研究显示,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由于人类活动密集,城市下垫面(指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和地貌的改变,会使城市局地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使城市气象灾害打上人类活动的印迹。城市热岛、干岛、湿岛和雨岛效应的存在,都与此有密切的关联。

2 减少人为因素造成洪涝灾害的初步对策

人行有人道,水流有水道,违反自然规律,就可能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因此,植被的保护,各项工程的建设溪流、江河、湖泊的整治等等,必须统筹兼顾,合理规划,综合治理,以维护好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2.1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全民防灾抗灾意识

应面向社会,面向广大干部群众,联系洪涝灾害实际,全面贯彻落实《水法》、《防洪法》和《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通过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自觉防灾,勇于抗灾的良好风气。

2.2强化综合治理,严格控制和治理水土流失

应坚决采取措施,保护好江河流域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区,抓紧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努力提高人工林质量,提高森林覆被率。对于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区域,要实行以中小河流域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理,实行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并举。在封山育林、植树种草的同时修建山腰蓄水池、沉沙地、辟洪沟,拦蓄径流对地表的冲刷,进而提高地面水的渗透率。

2.3强化城市建设管理,提高内涝防治水平

上一篇:可持续消费研究报告范文 下一篇:环境经济学课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