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20 15:52:30

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法

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法篇1

关键词:图像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检索;Tag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1-0000-02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图像信息资源的数量也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趋势,图像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有效的管理手段可以让人们在浩如烟海的图像信息中快速查找到自己需要的图像资源。传统的图像标引检索技术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而一些互联网站所使用的Tag图像管理技术却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与推广,给图像资源管理开拓了新的天地。

一、图像资源管理中应用Tag的必要性

图像信息资源在科技信息研究领域占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尤其在多媒体技术越来越成熟的今天,科技图像信息管理已成为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人们需要方便、快捷、准确的资源搜索方式来检索各种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资源,包括图像信息。信息标引是指在分析文献内容的基础上,用某种检索语言把文献主题以及其他有意义的特征标识出来作为文献存储与检索依据的一种文献处理过程。常见的图像资源检索方式有基于文本的和基于内容的两种检索方式,这两种检索技术有着各自的优缺点。

基于文本的图像检索技术的管理方式就是使用人工给图像信息标注关键词,或者进行文本标题的描述,有时候还需要附加一些补充信息,方便对图像的搜索,之后再将图像的存储路径与图像的关键词或者是文本的标题建立起相应的关系,在需要检索的时候直接输入关键词或是标题就可以了,比较容易操作,对相关技术的要求程度也不高,很容易实现图像的系统化管理。

但是基于文本的图像检索技术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这是因为科技图像本身的特质不是一些关键词或者标题就可以描述得非常准确的,所以很多情况下的搜索效果不能够达到人们的预期目的和要求。在运用语言进行信息的传达过程中,人们对语言或者文字具有统一的认识程度,换句话说就是语言信息在头脑中的涵义基本是明确的、清晰的、固定不变的,但是图像信息的传递最直接准确的方式莫过于依靠视觉的传递,如果通过命名或是标注就会造成多义,即便是同一名称的图像也会有不同的图像内容,所以基于文本的图像检索就会经常出现一些文不对题或词不达意的弊端,同时,每个人对图像的理解也各不相同,转化成的文字信息就缺乏统一性,也不利于集中的管理。图像资源本身就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表述的复杂性的特点,例如有限的关键词不能够充分揭示出图像所展示的全部意义和潜藏的意义,在图像的使用过程中,人们也会不断地挖掘出图片的纵深信息,有些信息虽然与图片本身的关系不存在对应的特征,但这恰恰是读图时代的特征,即不同的人对相同的图有不同的理解。在思维层面上来说,图像所蕴含的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也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意义层面就逐渐地被丰富起来,传统的文本检索技术的弊端就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对图像实行人工标引也有着一定的缺陷,例如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用户所使用的词语和系统控制表的匹配程度比较低,这就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了检索的效果,另外,图像资源数来那个的迅猛增长,使得用户根本不可能对所有的图像资源都进行关键词或者是标题的概述,所以传统的文本标注检索方法急需完善和改革。

基于图像内容的检索技术是一种带有综合信息处理系统的集成技术。它主要是利用对图像资源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最后对主要特征进行提取,包括图像的颜色、形状、纹理、空间位置等信息,从而建立起一种图像特征检索机制,同时储存在特征库中,随时被调取查阅。在这一过程中,用来检索的是相应的图像内容信息,这种基于内容的检索方式的优点在于比文本的检索方法更为全面一些。广义上的图像特征包括两类,一是文本类型的,诸如关键字、注解、标注等,二是图像视觉类型的,诸如图像的颜色、纹理、形状等。现阶段基于图像内容的检索一般都集中在图像视觉类型的特征研究上,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有时对图像的检索方面就会带来些许误差。使用这种方法需要具备一定的图像信息管理知识,受到很多的限制。可见,要想提高科技图像信息资源管理水平,就必须提高图像资源的检索技术。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更好利用网络资源,才可以将图像信息资源的功用发挥到最大的限度。

Tag的使用极大地方便了图像资源的管理性能。很多网站都使用了这种添加方式作为图像的标引,使得广大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词语作为所传图像的标引,完全不会受到原来图片分类体系和原则的限制。

Tag在本质上说是一种有利于图像查找的标记关键词的方式,但是也不同于文本范围内的关键词,用Tag标记的关键词可以是文章中没有提到的词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用户个人的思想与情感。

在检索方面,每一图像的标签都具有聚合的特点,也就是说,在用户输入某一关键词的时候后,系统会将所有运用该关键词来存储的所有图片都集中展示在用户的眼前供选择,这就给用户带来了更多的信息资源,同时搜索的次数越多,字体的颜色就越醒目,有利于给用户提供热门图片搜索的空间,另外,该技术还有用户评论功能,每一位用户都可以对图片发表评论,表达自己的独特看法,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还有利于加强人们之间的交流。

由此可见,传统的图像管理和搜索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而Tag方式的管理和搜索方式则应运而生,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的便利。

二、图像信息资源管理中应用Tag技术的主要优势

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法篇2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发展趋势;管理创新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起步较晚,初期主要是实现工资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事管理系统应用越来越普及,特别是企业信息化管理进程的加快和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近几年,使基于网络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得到了迅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只有充分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完善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深度开发人力资源信息,优化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才能化挑战为机遇。因此,开发并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成为今后一段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多数仍然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1]。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较低,企业对于如何开发、利用人才,如何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如何通过科学的人际关系管理、提高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劳动效率,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有效的措施,使得企业人力资源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率。在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中,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规划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并没有彻底摆脱传统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影响,对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未来人力资源需求情况不能做到心中有数,缺乏长远眼光,在人员不足时,才考虑招聘,在人员素质跟不上企业发展需要时,才考虑招聘或培训。紧急需要人员,可能会改变工资结构,提高薪酬水平,吸引人才,不需要的时候又通过类似办法降低成本,减少经营风险。由于缺少规划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使得人员流动性大,最终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二)岗位职责不明确

由于工作量大小在某些岗位互不相同,由于企业没有对工作进行分析,不清楚到底有什么事情需要做,结果事情出现后才临时安排人员去做,最后常不能明确谁该负责任。通过一人身兼多职状况可以提高员工的使用率,但是不利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并且给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方面带来困难。

    (三)招聘程序不规范

由于企业缺乏岗位职责的明确界定,也就无法明确到底需要招聘什么样的人才;此外由于缺少人力资源规划,所以招聘总是没有充分的准备;其次是招聘程序不严格,导致招聘中容易出现失误,如有时候人事部门直接决定录用,或者总经理直接决定,用人部门不参与等现象经常发生。企业人力资源的聘用缺乏明确的计划,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加上人员的引进与升迁皆缺乏制度,常凭个人好恶与私人关系决定一切,使无人情关系的优秀人才无法久留。

    (四)培训和开发无计划

我国很多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做得很差,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是没有总结出—套实用的企业培训方法;二是不注意新员工的上岗前培训,有的企业虽然进行了培训,但很不规范;三是没有将已经上岗的员工的培训和教育纳入正常的轨道。很多企业往往忽视制定与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每次都等到出现职位空缺或有人辞职之后才开始寻找合适人选。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不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导致的直接后果之一便是离职率提高,跳槽现象频繁出现。

    (五)人员考核不规范

由于企业每个员工的责权利不明确,工作职责不清晰,因而企业缺乏衡量部属工作成绩的标准。比如安排某项任务,可能因为没有某项权力而无法完成,导致考核难以执行。其次是没有规范明确的考核制度,考核人无法进行有效的考核,使许多考核成为形式,没有发挥作用。多数企业员工工作成绩的优劣全凭主管领导的印象和主观评价,由此也引起员工的不满。

    (六)人员激励措施缺乏科学性

许多企业为了吸引人才,将工资水平定位于较高水准,但是这种高成本支出并没有达到对员工应该产生的激励效果。主要因为工资收入与业绩衔接不合理,而且企业内部的工资结构没有能够体现出人才的价值,经常有大锅饭的现象存在,所以员工之间不公平感觉多。另外企业的薪酬经常变化,导致员工对收入缺乏良好的预期,积极性不高,人员稳定性差。

    二、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适时预测,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灵魂。企业人力资源预测包括预见和对未来的测量,是对企业人力资源将会出现的发展趋势、前景、各种可能及后果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主要包括:企业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数量和类型预测;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状况的预测;未来行业竞争形式的预测和社会人才资源供求关系的预测。适时的预测[2]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预测提出指导思想,明晰思路,产生对策。具体来说,预测是企业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培训、培养、招聘)的依据;预测是供企业领导层进行宏观决策的依据;预测可以有效地避免和杜绝人力资源的盲目流动、浪费以及减少工作被动、失误;预测决定、指导、引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方面。

    预测不同于经验估计、展望或科学预见,它是在广泛、详细的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依据正确的理论和程序,运用严密、科学的方法,做出较为确切的数量分析,企业人力资源预测要有计划和形成制度,应成为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

    (2)合理配置,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要求。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盈利,只有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才能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中,一定要体现出以人为本,即在最合适的时间把最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

    首先,预测企业有多少工作岗位,哪些工作岗位需要填补,该岗位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弄清工作岗位的性质很重要,不要盲目地招聘高级人才,否则会形成高人才、低配置现象,造成人才的极度浪费,对员工和企业都有损失。

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法篇3

关键词: 计算机实践教学 资源管理 管理方法

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资源管理这部分内容是典型的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从方法上看,就是从生活现象着眼,逐步向资源管理的目的、方法、特点与价值深入;从过程上看,就是从个人信息管理着手,逐步向数据库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高效化深入。然而,信息管理的概念过于宽泛,使得从方法上或从过程上都不容易进行,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方法脱离过程之外的现象,甚至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我们要学会理清计算机资源管理教学的脉络,寻找更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线索。

一、弄懂“资源管理”概念,使“管理方法”有的放矢。

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学习方法常常是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来完成。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当前常见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能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并分析其合理性。这里产生了几个连环式的疑惑,即信息资源管理到底是指哪些信息活动?计算机资源管理的方法到底有哪些?

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先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有一个校准。很明显,在不同角度上“管理”的表现是很不相同的。例如,从技术手段的层面上,我们管理是使用人工还是机器?在信息处理层面上,我们是使用分类还是排序?这两个问题在课标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即便从其中的举例“个人藏书、图书馆藏书、音像资料、因特网信息等都是信息资源,都需要管理”来看,管理的概念是什么仍然是不明确的。

现行的教材基本上都遵照了课标的“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的教学建议,在进行信息资源管理概述时采取了实践活动模式,把这个难题转嫁给了学生。学生是可以从身边的信息资源管理事例来调查,可是到底要他们调查什么?教材大都没有很明确的限定。即便用“管理活动”、“管理目的”、“管理方法”等调查项目来加以引导,但是仍然明确不了管理的具体概念是什么。因此管理方法也是模糊不清的。

通过教学实验,我们认为对管理的概念限定在技术手段还是更适合“方法”教学的,也更能与后面的环节相一致。至于大多数的教材侧重在信息处理层面,也无可厚非,只是分类、筛选、排序、标准化这些概念超出“技术”较远,甚至与计算机技术相关性不明显,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障碍。比如,图书馆管理,我们让学生去了解比较详细的图书管理过程,了解采购、编目、上架等环节虽然在实践上是有益的,但是对学生理解信息管理的方法,对探索使用计算机管理图书的高效并没有更直接的联系。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让学生体验怎么样寻找一本珍贵的图书,通过登记簿和计算机技术这两种不同的方式来查阅,是否更能体会到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技术特点,更能体验到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区别?是否能离技术学科本位更近一些,离情报学等行业本位更远一些?

如果我们把管理的概念用管理技术作为标尺,我们能很轻易地解析出“方法”就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的技术方法,而不是更宽泛地提高管理质量。例如,在管理音像资料时使用网络共享文件夹或视频点播系统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其组织、分类、存储、检索的技术优势是非常明显的。相反的,如果我们在信息处理层面上转圈,过度重视如何对科目进行分类、编目等“行业”细节上,管理“方法”就泛滥了,我们的学习就会严重偏离目标。

二、剔除知识重复,让教学过程和教学思路更明朗。

在进行信息资源管理教学时,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相似的内容反复地出现。当然,信息资源管理本身就是数据管理,并且我们知道除去个人的一些文件、图文声像等资源类信息之外,我们更多时候是在关注没有直接表象的信息――数据表格。学生在调查时可能使用了数据表格,教师在讲解数据关系、数据分类、数据标准化等问题时也使用了相同的数据表格,在认识数据库时又要面对相同的数据表格。从头至尾,如“吴发概男15岁”这样的数据会出现在各个时候,很容易给师生带来思路上的混乱。

其实,我们的教学目标应是很明确的,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使用现代计算机进行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过程:从构造数据化模型、相关的数据采集、采集后的数据分类处理与存储到检索机制的建立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要尽量避免回到以前“零起点”的老路上去,非要先讲一个通用的数据模型,后面还要从头开始学习字段、记录,总在一些数据库基础知识上绕来绕去。毕竟学生已经学过了电子表格,即便没学电子表格,关系数据库中的表结构与我们用纸上画的表格又有什么不同呢?至少,表格如何把事物的属性数据化,把事物的属性进行分类等这些都是已经早应在语文、数学课上学过了的。我们让学生了解这些是如何“搬”进计算机的就行了。何必不放心地反复把这些常识作为庞大的知识重复教学呢?正是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常识使管理过程模糊化了。

从过程上,我们就只对着如何运用计算机来进行信息管理这一条线索精简知识,让学生轻易搞清楚如何使用计算机把信息高效地管理起来,计算机在信息管理上如何提高准确程度、存取速度、检索效率。如此教学可使“过程”的特点就更明朗,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

三、直面数据库的主要特点,体现数据库在信息资源管理中的价值。

剖析一个典型的数据库,这是我们在进行信息管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以前,我们对数据库中提供的数据量过小,只是对数据库的创建、组织、检索、统计等技术点进行训练,并不能体现出数据库的必要性和高效性。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大家取得了共识,大都能利用比较典型的、内容比较丰富的数据库进行实践活动。但是,大部分教材采取的剖析案例却有失针对性,这是一个新的问题。

如果我们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数据库,每部分地去介绍其概念、结构、关系,这是不是“剖析”的意图呢?当然不是。这样学生仍然是坐着白听大道理,亲手做时仍然茫然无助。课标中是这样说的:“通过对简单数据库的解剖分析,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非常明确,课标是要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而不是数据库概念和数据库系统。所以,我们在剖析时要对准数据库的核心的结构与功能,直面数据库的主要特点。例如,我们可以不过多地分析表间关系这样的内容与内容的关系,这是行业内容而非技术内容。我们去分析输入窗体与表的关系、查询表单与表的关系,这样的技术与内容的关系,让学生更容易知道数据库是一个数据与用户的桥梁,是组织数据的技术平台。又如,我们可以不去过多地分析查询的逻辑技巧,而是去分析排序、过滤等不同的查询技术在数据库中的优势特点,让学生更容易地体验到数据库技术对信息管理的价值。

另外,不少教材在讲解信息资源管理的价值性时,大都例举了一些例子,比如“啤酒与尿布”的案例,用以说明信息管理可以挖掘出有价值的新信息。但是,我们发现在对此例的分析中大都忽略了以数据库技术为核心的论述。即这个事例是怎样体现出技术魅力的?这个例子虽然对行业管理上很有意义,但是对管理技术上却意义不大。实际上,数据挖掘的例子并不少见,股市分析这样的例子更有针对性。每天盯着股市变化信息的股民们不正是一个庞大的信息挖掘大军?他们不正是利用信息挖掘在进行着金钱挖掘的吗?当然,挖掘并不一定总是成功的,这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关注的应是计算机股市软件通过数据库技术实时进行数据采集、分类、存储、计算、分析、绘图,等等,甚至还能进行决策建议。

所以,我们在剖析数据库时要剖析它与众不同的特点,要剖析它高效的优势,让数据库的独特价值更加彰显,而不能仅仅盯着“电子表格”的一些表层现象。只要对准了数据库的核心去剖析,就能更加体现数据库在信息资源管理中的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建议在进行信息资源管理教学时按下面三条线索来实施。

第一条线索:体验信息资源管理。

从身边的资源管理调查做起,以技术体验为主线。例如,以通过对现代化图书馆的读者、管理员进行访谈,亲身考察体验计算机为图书管理带来的变革性管理为主,而不是以考察传统管理为主。

第二条线索:尝试信息资源管理。

对自己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以过程与方法为主线。主要包括管理需求、信息内容、管理方式、采用技术、管理过程等。例如,建立自己的通讯录,可借助电子表格、数据库或专用通讯录软件完成,对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环节进行尝试。

第三条线索:剖析信息资源管理。

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法篇4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

随着高校图书馆建设工作的不断进步,相应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也越来越规范化。作为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及进一步开发利用,对高校图书馆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值得深入探究。

一、高校图书馆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利用重要作用

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学术研究的基础保障之一,能够全面对外展示高校独特的学术氛围和特征,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高校图书馆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对于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一)为高校图书馆发展提供重要参考资料。高校图书馆从最初创建就开始了相应的档案记录工作,图书馆工作的每个细节均有所记录,在图书馆发展速度日益变快的环境下,档案能够为其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使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有据可依。在图书馆的人员调动、业务水平、发展规划等众多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档案信息资源都发挥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依托。档案信息整合与开发利用的综合水平,反映出高校图书馆的综合能力,完整全面的档案体系,是图书馆进行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图书馆档案信息源自于高校日常工作中,直接反映着高校图书馆的综合工作成果,也是图书馆工作规律的具体表现。良好的整合档案信息能够全面体现图书馆的工作情况,帮助图书馆工作人员及时发现不足并加以规避,能够作为图书馆发展的有力依托。

(三)促进高校图书馆资源优化分配。高校图书馆资源优化分配,主要是指人力资源分配和资金分配。作为图书馆日常管理建设工作的重要因素,图书馆档案信息能够把人员的知识水平、综合业务能力、过往工作经验等相关信息进行全面反映,也能够成为图书馆资历较老工作人员平时考核的重要参考信息。如果图书馆内有新来工作人员,也能够根据档案信息尽快掌握高校图书馆相关信息,提高工作效率,促进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资金的分配主要是指通过对馆内图书等相关储备资源的档案信息进行大致了解,总而将有限的资金转变为图书馆长远发展的推动力。

二、高校图书馆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具体方法

高校图书馆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以良好的整合为重要基础,按照国家教委2008年新颁布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的要求,对高校图书馆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方法进行总结,包含了如下几个部分:

(一)完善基础保障。主要包含了人力、物力、财力等多个方面,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应该正视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派遣高素质型综合人才负责相关工作。另一方面,鉴于高校图书馆档案信息的庞大规模,应当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使得图书馆档案信息的整合具备相应经济基础。

(二)信息整合范围的拓展。高校图书馆档案信息资源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特征,且需要对其进行全面整合后再加以拓展。目前其主要内容包含了图书馆业务信息、人事信息、校内党政机关管理信息及后勤资料的整理等多个方面。对图书馆房展的各方面因素都有影响。

(三)整合体制和管理系统的优化。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在图书馆综合体制和管理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档案信息的优化,能够将档案进行细致分类并加以存储,实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体制和系统的优化,则是通过制定详细、全面、准确的条例,完善并优化管理体制,使日常高校图书馆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循序渐进,逐渐进步。

三、高校图书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方法

(一)完善日常工作,拓宽服务渠道。图书馆的档案信息资源和图书馆的职能基本保持一致。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加强对档案信息的严格区分、鉴别,在录入时以方便日后使用为原则,进行档案目录、分类索引的制作。另外在充分利用图书馆基础资源的前提下,拓展服务渠道,在保证机密文件安全的情况下,开设档案信息查阅、咨询等服务。

(二)档案资源的互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逐渐普及,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化趋势也日益明显。高校图书馆的网页和高校校园网的互相融合,是图书馆发挥自身作用的重要平台。图书馆应该筛选代表性的档案信息,通过后期加工,存储到校园网资源库中,并不断更新相关内容,扩大知识储备,方便相关人员的使用。

(三)馆内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由于档案信息自身的特点,通常高校图书馆的档案信息内容较为散乱,缺乏完整的系统构建,并且多为实用价值较低的原始信息粗略资料。对于大部分合并高校来说,合并之前各高校的图书馆档案信息各不相同,使得合并后的档案信息较为繁多,一部分较为宝贵的资料因较为分散而放弃整合。对此,高校图书馆在进行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时,应该确定大致方向,制定缜密计划,有规律的筛选出具有代表性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各类型档案信息。可以根据年限划分整理馆内档案信息资源,方便日后对档案信息资源查阅实用。

此外,还可以选择适当时期,整理馆内档案信息资源,对外进行展览,在此过程中,结合大众意见,完善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

四、结语

作为高校图书馆管理的重要部分,档案信息资源和图书馆的历年发展充分融合,见证了图书馆的成长,是刺激图书馆长远稳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实际工作当中,高校图书馆还需要随机应变,在充分整合的基础之上,全面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提高高校图书馆的适应能力,开拓出其未来发展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 方华.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的具体内容与规范化措施[J].办公室业务,2014(01).

[2] 李兵,王悦.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问题研究[J].林区教学,2014(03).

[3] 白乌尼乐.高新技术基础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对策分析[J].华章,2014(03).

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法篇5

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智慧城市理念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了全新模式,智慧监狱也是未来监狱发展的方向。建设智慧监狱,推动基础设施和管理的智能化,体现科技强警带来的监狱安防、矫正、执法、政务管理模式的变革,不仅是监狱管理模式的创新,更是现代化文明监狱的必然要求。如何应对我省监狱系统发展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如何实施信息化建设,构筑智慧监狱是大家需要审慎思考的课题。

一、建设先进网络基础设施,支持监狱信息化发展

建设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对监狱信息化的发展及应用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监狱信息化建设主要由相关的硬件、软件系统组成,主要包括组成局域网必须的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以及数字化的安防监控、办公自动化系统、罪犯监管改造、狱情排查、罪犯会见、生产管理等。各种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被优化组合成一个能满足监狱日常工作需要的完整体系。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是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指标。因此,监狱信息化建设就是要把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监狱各项工作中去,它是将传统的监狱执法、治理、教育手段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监狱工作信息化的内涵将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是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指标。因此,监狱信息化建设就是要把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监狱各项工作中去,它是将传统的监狱执法、治理、教育手段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监狱工作信息化的内涵将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根据《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规划》,监狱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就是:构建覆盖全国监狱系统的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标准规范统一、应用功能完备的信息化体系;明显提高监狱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形成全员应用、资源共享的信息化工作格局;显著提高监狱执法、安全防范、罪犯改造等工作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推进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监狱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平台、一个标准体系、三个信息资源库、十个应用系统。“一个平台”,即网络和硬件平台;“一个标准体系”,即监狱信息化标准体系;“三个信息资源库”,即监狱管理信息库、罪犯信息库、警察信息库;“十个应用系统”,即监狱安全防范和应急指挥系统、监管及执法管理系统、教育改造系统、生活保障及医疗卫生系统、警察管理系统、生产管理与劳动改造系统、监狱建设与保障系统、狱务公开系统、办公自动化和决策支持系统。

二、建设数据中心,实现信息集成

信息集成是消除单位内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提供决策支持的核心技术,而数据中心是信息集成系统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更是我省司法行政系统在十三五规划中力争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随着国家、司法部、各级政府、司法行政系统领导们日益重视,我省各级财政资金在信息化方面的不断加大投入,各监狱单位在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实际运行中,应用系统的不断增多,使其维护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保证各应用系统的高效运行,广东省监狱管理局牵头建立了局数据中心,将各应用的服务器集中管理,同时配置专门的管理队伍管理系统及应用。

数据中心在监狱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1、整合资源,减少监狱在运行环境、维护人员等方面的重复投资。要保证应用系统每天24小时的运行,必须具备优良的运行环境。首先需要配置后备电源以保证电源充足,以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机房的安全措施要到位。如果不建立数据中心,各个应用各自散放在相关的单位或者业务部门的小机房中,运行环境的重复投资将是必然结果。建立数据中心,在机房建设的时候,统筹安排、规划,将单位内部机房重要应用的服务器集中存放,集中管理,提供一个完善的运行环境,避免重复投资。配备一只专门的维护队伍,从操作系统、网络、安全等各方面进行管理,确保系统要高效、稳定的运行,

2、运行平台整合,实施有效的安全防护与管理。在监狱信息建设初期,运行的应用系统比较少,这种方式的弊端不是特别明显,可随着应用系统的不断增多,每套系统都有自己独立的硬件平台,不仅在管理上增加了难度,同时也浪费了投资。因此,在监狱信息化建设进行规划中,通过数据中心搭建一个总的运行体系结构框架,根据各系统使用情况统一规划,合理调配硬件资源,利于各应用系统的整合。在病毒泛滥、黑客猖獗的互联网上,要保证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还必须有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数据中心可以综合利用各种安全技术,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形成一个全面的、动态的安全防范体系,以保证数据中心的安全、保证关键数据、关键应用的安全以及关键业务部门的安全,实现内部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3、数据沟通,数据存储的有效管理。数据是监狱的宝贵财富,特别是在管理高度依赖于信息化设施的今天,数据支撑着监狱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因此,数据存放的合理性以及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就显得特别重要。各应用系统是监狱信息化的一部分,许多数据会提供给各应用系统进行共享。如何设计数据库的结构使各应用能够方便、有效的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共享,这也是数据中心工作的一部分内容。做好数据的存储与备份,并且提供异地的备份,这是数据安全的最有效和最可靠的保证。

三、监狱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和规则制度建设

随着监狱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监狱的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在组织与管理体制、信息素养培育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探索如何从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完善监狱的信息化建设,对于监狱信息化的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监狱信息化队伍是监狱信息化工作的基本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却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思想认识程度不够。信息化是提升监狱工作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将在监狱日常管理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对信息化认识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是重基础装备建设,轻信息化建设。认为信息化是远水不解近渴,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感觉过于虚幻,不如实实在在的更新部分警用装备来得实际;二是认为信息化无非就是实现办公自动化,对警务过程的科技应用投入重视不够。一些基层民警特别是一些基层领导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在这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是一种资源浪费,影响了信息化效能的发挥和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体制, 规范化程度低。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单位尚没有一个明确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各业务线的信息化管理,仍存在条块分割等现象。目前,广东省内各监狱单位,没有统一的数据存储标准和规范,信息堡垒的现象严重。新建设的信息化项目,各监狱仍按原来的模式规划信息化建设。省局对各监狱缺乏必要的约束和监管机制,不利于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日常信息资源的共享,不利于监狱信息化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推进。

(三)信息化应用能力低。有的干警只能进行简单的浏览和查询,不会打字。有的干警打字不熟练,录入信息慢。有的干警不知道监狱内部有多少软件系统可以用,不知道口令、密码是什么,工作效率低。目前干警使用电脑打字、在网上浏览信息的多,进行信息研判的人少。信息应用层次低。信息化应用处于传递文件、查看信息、简单比对的低层次阶段,缺乏对信息的综合、分析、研判,信息的预测预警和服务决策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和利用。

(四)信息化专门人才缺乏, 信息化队伍的信息素养有待提高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快,要充分发挥效益,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人才。从目前来看,信息化管理人才的知识更新速度慢, 跟不上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监狱信息化需要能担任信息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方面的技术人才, 以及各种管理软件的集成和开发人才。监狱信息化建设所急缺的, 是既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又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监狱的信息化建设对干警信息化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我们现有的信息化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这一新的要求。

监狱信息化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1、领导和统一管理监狱的信息资源。在省监狱局统一领导下负责制定一套适合本系统具体情况的全面的信息政策、制度、标准规范、程序和方法,并以此来实现对信息资源的综合管理。负责管理监狱信息技术部门和信息服务部门,制定信息系统建设发展规划, 包括信息系统费用预算、采购、建设、运行等各个方面。负责本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员招聘、培训、考核、激励和人力资源开发;负责领导其他部门的信息服务工作,负责领导和监督信息技术部门的工作,保证信息系统自身的正常运转。

2、引进专业人才,强化技能培训,着力解决好“人”的问题。加大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在公务员招录考试中,设置一定比例的信息化专业岗位,并加试信息化专业考试科目,着力选拔技术水平高,能力强的信息化专业人才进入警察队伍,成为信息化建设的生力军。切实优化人才政策,为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建立一套灵活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加强信息化技能培训,鼓励广大警察学信息科技,用信息技术,积极组织各级各类信息化技能培训,并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提高干警信息化培训的积极性,把信息应用技能培训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努力实现应用主体的广泛性。在培训中注重批次和层次的划分,按照先考查再培训最后考核的方式进行,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避免出现培训工作“一刀切”(不管干警水平高低,都统一培训,能力强的对培训没兴趣,能力差的又理解不了),严重挫伤干警培训的积极性,致使培训层次难以提高,民警的技能也难以得到提升。

3、多方筹集资金,健全基础设施,着力解决好“物”的问题。通过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争取政府投入;加大自身投入向信息化建设倾斜等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加强资金运用的统筹安排,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要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注重建设的长远规划,切忌盲目投入、乱投入和重复建设情况的发生,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及时改造、扩容现有网络,提高网络带宽速率,强化网络的基础支撑功能,不断提高信息网络的覆盖面,突出抓好向基层实战单位的延伸工作,通过信息通信网络的接入和无线移动警务信息系统的应用,大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设备,配齐配全基层单位的计算机、打印机、网络交换机等各种必需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以满足基层一线监狱管理工作的需要,更好地服务基层实战需求。

四、监狱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当今的社会是在信息技术推动下不断进步的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监狱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担负着维护社会安定和谐、预防和减少犯罪的重要职能,更需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保证职能的履行。同时监狱又是社会的窗口,反映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程度,监狱事业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必须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同步、与社会文明同步。因此,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监狱领域的广泛应用,把监狱各项纷繁复杂的管理工作与当代高科技紧密结合,促进监狱事业的不断发展,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

通过对相关监狱信息化资料研究及调研,根据监狱建设基本情况,我们认为监狱信息化建设可以分为以下内容,需要建设一个网络,把有线和无线通信、监控、报警、门禁、广播、电教、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生产管理、罪犯会见管理、罪犯亲情电话管理、罪犯消费等系统连成一体,以满足监狱科学化、现代化的需要。

整个系统实际上是多个子系统的有机集成,以计算机网络作为基础平台,使信息化建设中的各个主要子系统相互连接,通过软件实现对硬件的连接控制、信息交换以及子系统之间的互控、互联功能、各子系统的扩展方法等标准化、规范化,从而将各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集成到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之中,达到资源共享、集中管理的目的。

(一)监狱安防综合管理平台

为了实现以省监狱管理局控指挥中心为一级监控中心,各监狱指挥中心为二级监控中心、各监狱监管区分控为三级监控中心的架构模式,各监狱的视频监控点、对讲点、门禁控制设备、亲情电话、会见、广播、报警等为前端安防信息接入点;实现全监狱安防系统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实现视频监控、报警、门禁、巡更、对讲、会见等子系统的集成联动与监控,狱政信息管理系统、干部管理系统与安防系统互联,各子系统既能独立又能互联互通,为数字化智能化监狱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动态面部识别系统

为了防止服刑人员袭击警察,利用警察的生物特征逃出监狱,以“科技强警”为战略,以“现代化监所勤务体制改革和信息指导勤务”为指导思想,建立以智能动态面部识别为核心的监控体系,实现确保监狱警察的人生安全。

(三)服刑人员专网

番禺监狱服刑人员专网及综合布线系统未建设,本期规划全面完成服刑人员专网及综合布线系统,该网络主要用于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和狱务公开、技能培训等,在服刑人员监舍、活动室、教学楼、医院、会见楼等区域和相关管理部门设置满足应用需求的信息点,铺设满足应用需求的网络线路,服刑人员专网与政法网、安防网、电子政务网、外网之间为物理隔离。服刑人员专网是承载多媒体数字电视教育、电教、技能培训、法律法规教育、电视节目转播、服刑人员竞技活动、晚会等直播等,传输信息包含音视频、图片传输、课间、FTP文件、心理咨询、信息等多方面的应用。

(四)1.4G无线宽带多媒体调度业务系统

1.4G无线宽带多媒体调度业务系统是基于成熟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TD-LTE的技术体制,为行业用户专门开发的专业宽带多媒体调度系统,同时具有专业多媒体调度通信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实时性数据传输以及多媒体调度的能力,可以提供话音、数据、文字、图片、视频、定位等多种联合调度手段,即时获取现场作业数据、图像,进行实时录入、交互、存储,统一指挥调度,可以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节能减排、风险防控,质量管理、提高效益。目前已应用于港口、机场、地铁、铁路、石油、电力、公共安全等行业。在监狱使用1.4G专网,有效确保移动终端在音频数据业务的安全,进一步提升监狱监管业务手段。

由省局在番禺监狱附近建设1.4专网基站,番禺监狱建设无线宽带多媒体调度业务系统及移动终端、CPE终端等,满足1.4G专网调度指挥、音视频业务、GPS定位等功能。

能够在保证专业多媒体调度通信的同时,提供高频谱利用率的无线宽带接入,满足监狱现场视频实时回传、视频实时分发、移动办公、数据快速查询、数据实时回传等业务对无线网络的要求。

(五)应急指挥调度协同平台

为了满足番禺监狱应急指挥需求,番禺监狱提出建设融合指挥中心解决方案。融合指挥系统提供了必要的沟通、指挥和控制手段来处理一般和重大事件。

融合指挥平台部署值守接报模块,语音调度模块,视频融合会商模块,并通过丰富的开放接口,向业务系统开放底层通信能力,通过业务集成形成完整方案。融合指挥平台可以与无线电通讯系统、公共电话系统等对接,用于医疗急救事件警报接入和调度处置,同时结合视频会商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加强了可视化调度能力。

(六)管教信息子系统管教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和数据库等技术,对服刑人员在监狱改造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信息,如服刑人员的基本信息、教育改造信息、生活卫生管理信息、家属的探视信息、心理生理健康信息以及对服刑人员的考核奖惩信息等进行采集、处理和管理,实现对服刑人员改造状况管理的数字信息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差错,有效地对服刑人员进行管理和教育,提高管理效率和改造质量。该系统涵盖监狱对服刑人员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改变过去传统的管理模式,具有实时、高效、方便、快捷的特点,提高了监狱干警的公正文明执法水平。本系统也是其他相关应用子系统的存取数据的数据平台和集成平台。

(七)监控报警子系统在监狱的监舍、围墙、禁闭室、活动室等重要部位,以及服刑人员集中劳动场所安装监控、监听设备,通过计算机网络向监控中心提供现场实时信息;系统还可以进行录像、录音、报警信号采集、系统联动控制等。目前,一般监狱所采用的监控系统大多是传统的模拟制式,结合使用长延时录像机,缺点是图像质量差,不便于保存,不能在计算机网络上传输和调用。现代监狱信息技术应采用先进的数字压缩式监控系统,实现音频、视频信号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传递和硬盘存储,先进的分布式技术可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该系统可完成报警信号采集和系统联动控制,在总控制室和网络平台上可以通过电子地图对报警方位快速显示,从而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监狱技防水平。

(八)门禁子系统该子系统是对进、出监区的正常通道进行管理、控制人员出入的系统。一般由门禁控制器、读卡器、电子门锁、门禁考勤软件和通讯转换器等几部分组成。配合监控系统的使用,应急指挥中心除了可以监视这些门的状态以外,还可以直接控制

这些门的开启和关闭。监狱会见室等地方,也可以按照上述方式,对会见室出入口进行管理和控制,同时通过ID卡识别、记录前来会见人员的基本情况。有条件的监狱还应该在各个监房安装电动门锁,由各个监区(分监区)值班室和总控中心管理和控制,并和监控、报警系统连接,实现联动报警。

智能高压分路报警子系统本子系统通过与中央计算机网络平台的连接,可以实现集散式分布多机通讯。系统可对高压电网的剪断、接触等各种警情进行分段报警,发生警情后,可快速显示电网的电压、电流、警情种类、发生地点等数据,还可以根据情况对电网打击力度进行调整,结合使用常规报警的电子地图,对警情信息进行快速传递和处理。

(九)监狱生产管理子系统监狱生产管理子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对监狱生产经营方面进行管理的应用系统。其主要功能有:完成产品研发和生产工艺的计算机。

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法篇6

关键词:城市政府 数据调查 信息资源 资源共享 武汉

目前,电子政务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城市政府各职能部门都独立建设了信息系统,每个信息系统又都有自己的信息中心,从而拥有各自的数据库、各自的操作系统、独自开发的应用软件和用户界面,且彼此间不能互操作。由于这些独立的系统间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标准,使得各自建设的系统与网络最终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这些“信息孤岛”各自为营,彼此之间难以互联互通,这将严重制约着城市政府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信息资源共享是解决资源重复、数据异常、相互冲突等政府信息资源建设中的问题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信息孤岛”、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唯一办法,是实现城市政府决策支持和知识管理等电子政务高级形式的基础,也是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的技术支撑。但当前信息资源共享成为老大难问题,与此同时,人们开始反思信息共享这一目标的合理性问题。

我国城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究竟如何,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和障碍,弄清这些问题是实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前提与基础。武汉市是国家信息化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有一定的代表性,本课题以武汉市政府作为研究实体,试图通过对武汉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详细调查研究和分析,进一步深化对信息资源共享的认识,为上面提出的问题找到满意答案。

一、 武汉市政府数据调查及对比分析

弄清政府各职能部门所生产、存储的数据的现状,是研究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的基础。调查中发现,由于政府职能部门所拥有的数据和该职能部门自身的利益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各职能部门都不愿意将自己所拥有的数据公开。本课题的调查采用网上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范围主要是武汉市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部门;调查结果根据政府各职能部门网上采集数据的表格和现场收集的资料、回收问卷以及访谈的记录整理,不一定完全符合武汉市政府的实际情况,但能基本掌握各职能部门所存储数据的现状。笔者对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下面的数据类被相关职能部门重复采集和存储。

⒈人口信息

人口信息资源是政府管理的基础对象之一,武汉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市公安局、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等职能部门都与人口信息资源密切相关。这些职能部门的管理侧重点不同,其生产和维护的信息也有所不同。这些职能部门在管理中都需要人口基本信息等数据,而且对这些信息的需求也基本是一致的。调查结果表明,这些职能部门所管理的数据对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交叉和关联,有诸多数据类被重复采集和维护。如武汉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市公安局都拥有人口基本信息,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社保信息中也包含了人口基本信息,市民政局的救助对象信息和优抚对象信息也包含着人口基本信息。由于这些相关信息之间缺乏同步更新的约束机制,必然导致数据冲突和不一致。这不但能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往往会造成管理的混乱和漏洞(详见表1)。

⒉企业法人设立登记信息

企业法人设立登记信息主要存放在工商行政管理局,主要包括企业设立登记信息、企业集团设立登记信息、公司设立登记信息、经营企业设立登记信息等四类。调查结果表明,有大量的职能部门建设了自己所管辖领域范围内的企业法人信息库,与工商管理局管理的企业法人设立登记信息重复。这将导致如下问题:其它职能部门建设的自有企业法人信息库,与工商管理局建设的企业法人设立登记信息库,难以保持更新同步和一致。由此导致,轻者造成管理的混乱,重者给国家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其它职能部门建设的自有企业法人信息库,与工商管理局建设的企业法人变更登记信息、企业法人注销登记信息,难以保持一致。这可造成管理的混乱,并滋生大量的管理盲区。在各职能部门中,与企业法人登记信息重复或有关联的数据类如表2所列。

⒊企业产品信息

调查结果表明,多个职能部门存储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完全重复或相互包含(参见表3)。

⒋企业经营状况信息

调查结果表明,多个职能部门存储有与企业经营状况相关的信息(参见表4)。

⒌城市空间地理信息

城市规划管理、土地管理和房产管理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关键环节,直接牵扯和影响着整个城市社会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转和公众的工作生活。城市基础测绘产生的地理数据,为城市各行业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前瞻性的服务,并为各行业的专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来自城市规划、土地、房产和基础测绘的信息构成了城市大比例尺空间信息数据的主体内容。调查结果表明,这些职能部门的数据相互重复和交叉,没有被很好地予以整合(参见表5)。

二、武汉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分析和存在的问题

依据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武汉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各职能部门的应用需求,难以适应“一体化”的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和要求。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⒈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和各自管理问题严重

从上节的分析可以看出,武汉市政府职能部门中重复采集和存储的数据类达60多种,这些数据完全可以实现统一采集、统一加工、统一存储方式以共同使用,但当前都采用多头采集和各自维护的方式。

①各职能部门所定义的数据类的数据项不尽相同。如市工商行政管理和市地方税务局建设的企业基本信息库中数据项以及各数据项的含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②各职能部门采集数据的途径和方式各不相同,采集得来的数据记录难免有差异,这可导致大量的管理漏洞。

③各职能部门所选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型号各不相同,这些“异构系统”之间难以互联互通。

⒉信息资源缺乏对比分析和整合,管理漏洞较多

由上面分析可看出,武汉市政府信息资源的重复采集、加工问题较为严重。同时,各职能部门采集数据的途径和方式各不相同,采集得来的数据记录难免有差异。调查中发现,由于缺乏应有的相互合作交流,武汉市政府各相同或相近数据源没有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和整合,存在大量的数据冲突和不一致。这会造成诸多管理漏洞,也有可能给国家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武汉市政府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税务部门、质量监督管理部门都拥有与企业基本信息相关的数据,至今都没有进行彻底的对比和整合,必然存在同样的严重问题。

⒊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量大且迫切,但基本都没能得到满足

从上节的分析看出,已共享的数据类占可共享的数据类的比例非常小。武汉市的每个职能部门都完整地建有自己所需要的全部数据库,仅有10%的数据类在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得到共享。如外经贸局需要其他职能部门提供的数据类达22种,因为无法满足其共享需求,该局只好自行建设。

⒋信息资源共享的方式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当前,武汉市各职能部门90%以上的资源共享是通过数据的人工拷贝等方式实现的。例如工商部门和税务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主要通过定期的文件拷贝的方式进行。一方面,这种方式效率低下,不能满足政府管理中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这种方式难以满足并联审批等跨职能部门协作的应用,严重制约着电子政务应用水平的提高,也无法实现信息系统本可带来的效益。

⒌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水平较低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高级形式是对同一信息源的共同使用,实现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和合作。但调查发现,武汉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仅仅是相互交换和补充新的数据内容,他们在业务系统中使用的数据基本都是本地的自建数据库。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多头采集、重复浪费、数据不一致等问题,难以支撑协同办公等高级应用。

⒍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建设薄弱

政府的信息资源种类繁多,内容庞杂。如果不经过统一的规划、梳理、分级和分类,就难以实现有效共享和管理。信息资源共享需要完善政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政府信息资源分级规范,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元数据库以及一大批基础数据库。只有完成了这些基础建设之后,才可能实现完善的、能满足实际应用需要的信息资源共享。但在调查中发现,武汉市政府在这方面的建设基础比较薄弱,相关工作尚未真正启动。

7.省略)首席执行官。

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法篇7

1.关于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模式

1.1服务范围

据相关统计资料统计,在网络信息提供的知识服务中,范围非常之广。在收集方面,利用网络有计划、有重点地采购信息,有针对性地补充馆藏,丰富读者需求。在建设方面,图书馆网络信息、自动化服务系统高层次开发利用,如图书馆网站的设计、制作和统筹管理,根据图书馆业务需求进行各种小型软件的开发工作。在使用方面,电子阅览室有基本业务操作的指导人员,若计算机软硬件故障,要准确登记记录,并及时报技术部有关维护人员进行排查和修复。在满足读者方面,设立咨询和意见反馈两部分,关于馆藏介绍、检索图书、阅读等各方面问题都为读者提供咨询服务,对于读者意见,有合理的提供建议的渠道,运用数字化满足读者越来越高的精神文化要求。

1.2服务方式

图书馆由原有的静态服务变为主动动态的服务。读者通过可wed表单咨询、在线咨询、知识库检索、知识库预览等方式进行图书馆网络信息查询。图书馆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了图书馆自助服务,用户需在上网时输入个人信息后,开始上网,所有问题网站会都提供两种解答方式,即快速解答和深入解答;如果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在线咨询,与咨询馆员以聊天室的方法进行咨询,进行提问;也可以通过图书馆网页进入咨询,读者可以按照关键词进行检索,如主题、作者、刊物、年限等,该方法是根据读者提问的需求,筛选出读者需要的内容,读者还可以在以找到的信息资源中继续检索到更细致的信息。该服务方式还具备多语种提问功能,网站会针对读者需要提供详细的书目索引篇章信息及可直接点击链接的网页地址,利用知识导航站进行文献线索搜寻。读者可以更加方便的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在出现问题时图书管理员会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让他们能够对大量分散无序的网络信息有所取舍,这些方便的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给读者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1.3服务人员

信息时代,图书馆服务工作和信息服务人员将越来越重要,要实现网络环境下对图书馆提出的高水平、高质量的要求,就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图书馆员作为人才保障。因此图书馆要注重培养一批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人才,加强管理,发挥其技术特长,并坚持以人为本、以书为媒的原则,加强服务的主动性,通去被动的服务方式,增强与读者的互动和反馈。

2.关于网络信息管理模式

2.1管理范围

图书馆资源错综复杂,图书馆要经常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并与时俱进引进特色数据库,通过对图书馆网络资源、数据库、参考咨询、数据分析等多方面严格管理,使图书馆网络信息实现数字化、标准化,让资源导航服务、资源共享成为图书馆组织管理信息资源的基础,从而彻底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这样的网络信息管理更具有专业性和准确性。

2.2管理方式

图书馆网络信息管理方式上,要求从点、线、面三方面进行管理。将管理的重心点放在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人力、网络信息、资本资源等具体方面,和网络信息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以及关键内容的管理。根据读者的要求,将图书馆资源不断更新完备,将网络信息服务技术以及技术人员能力不断提升。并且做好供应源管理,需求源管理,供求通道管理,利用自身信息资源优势。从线方面,信息供应商、合作者、服务人员及用户等联系起来,保证持久稳定的信息供应商,使网络信息内容与时俱进,与合作者保持长久合作关系,使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内容得以保障,服务人员高素质,高技术,用户则可以享受高新技术带来的丰富多彩和便捷畅通。通过线状服务,统一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在网状服务中,将点、线结合,将各点资源整合,将各线资源数字管理,使用户能够通过统一的用户界面完成对不同数据库和网络资源的检索利用。以服务为中心的网状管理模式,淡化管理者权利,让用户参与到图书馆管理,利用图书馆各种网络信息资源,一切以服务效率为宗旨。

2.3管理人员

图书馆管理人员方面,为实现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无数信息资源中,为用户从原始数据中筛选有用的数据,为用户的业务需求进行分析整理,这就是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要求,作为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领导层人员,他们不但要关爱自己的员工,不断提供技术,资金支持,同时让他们懂得上进和分享,懂得奋斗和努力,相信自己有非常强的能力,培养员工责任感、成就感和自信心,进而提高人员的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管理人员也要有先进的、新颖的管理理念。在做好对技术人员培养同时,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水准,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让图书馆人员有较稳定的工作环境,较新颖的工作方法。准确、高效的通过运用网络数字信息,服务读者。同时也要加强读者信息素质教育,即可以给读者自身带来方便,也可以减少图书管理人员,工作的反复和低效。

4.结语

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法篇8

关键词: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寻租 预防对策

会计信息寻租行为是指在现有的会计管制和融资管制下,上市公司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和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性,操纵会计信息,迎合资本市场融资管制,以改变相关利益主体的经济决策,最终造成财富的非生产性的转移和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的行为。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寻租行为的主要表现方式

(一)会计变更寻租。会计信息寻租的主要手段是操纵会计信息以影响资源配置,而会计准则的可选择空间赋予了企业在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未来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变化时,可以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的重估和调整的权力,即在特定条件下进行会计变更的权利。符合条件的会计变更是正常的会计变更,但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企业会计变更的真正原因是否如此不得而知。由于企业进行会计变更时必然会引起一定时期成本、费用、收入、利润等要素的变动,并最终导致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通过会计变更就可以引起不同的资源配置结果和财富的非生产性转移。因此,会计变更具有天然的寻租功能,本文将这种非正常的为了获取租金而进行的会计变更界定为“会计变更寻租”行为,会计变更寻租是会计信息寻租的一种表现方式。

(二)财务舞弊寻租。由于会计准则的可选择空间有限,面对资本市场上“巨额租金”的诱惑和融资管制的约束,通过会计变更可能不足以使上市公司完成寻租行为;例如st公司在面临连续亏损时,仅仅通过会计变更寻租不足以在第三年使利润扭亏为赢,就得面临被迫退市而远离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和“巨额租金”的命运,因此也会失去“上市公司”这一珍贵的“壳”资源。而这一情形是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和相关利益主体所不愿见到的,因此,上市公司会转而利用有风险的财务舞弊进行寻租,正是因为这样,资本市场上出现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舞弊案件,自上世纪90年代末,相继发生了麦科特、蓝田、银广夏等财务舞弊案件,特别是“银广夏事件”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及其造成的损失尤为深远,使投资者的信心深受重伤。财务舞弊是一种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采取欺骗性手段故意谎报财务信息为主的违法行为,主要指:假造或变更会计资料,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的结果,伪造虚假的交易或事项结果,蓄意使用不恰当的会计政策,或披露虚假会计行为或会计政策等等。从本质上讲,财务舞弊行为仍然是一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寻租行为,相比较会计变更寻租而言,财务舞弊是一种违法行为,其经济后果更为严重,更为恶劣。因此,笔者将这种通过欺骗性手段故意谎报财务信息以实现财富的非公平性转移或资源的不恰当配置的寻租活动称为“财务舞弊寻租”。

(三)审计意见寻租。根据会计规则制定权的合约安排,审计意见是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社会中介机构对公司管理当局进行监督的结果,是注册会计师监督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合法性和公允性的报告,不同的审计意见会产生不同的利益分配格局。正是审计意见具有间接的经济后果性质,使得注册会计师监督管理当局对会计准则的遵循和对剩余会计规则制定权适当行使的过程,演化成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分享租金的博弈过程。因此,上市公司想要成功的进行前两种寻租行为,而不被投资者和相关监管机构发现,通常需要得到注册会计师的协助,因而导致审计意见购买行为频繁出现。既然审计意见可以引起财富的非生产性转移以及注册会计师面临租金的诱惑时不能真正做到“独立”,那么通过操纵审计意见就能够将社会财富转移到自己身上来,并且对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造成损害。就这一点来说,审计意见购买行为也体现了寻租的基本思想,因此,本文将其界定为“审计意见寻租”,亦是会计信息寻租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预防会计信息寻租行为的对策

(一)减少资本市场融资政策对会计信息的过度依赖。制度变迁奠定了政府管制产生的基础,政府管制导致了租金的产生,融资管制对于会计信息的过度依赖,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会计信息寻租成为现实的选择。若要减少利益集团的寻租活动。必须减少租金的设立。由此,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只有减少基于会计信息的融资管制,通过市场的手段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和退市行为,才能减少租金,进而减少会计信息寻租活动。按照市场自由化原则,企业有上市筹资的自由,只要符合标准,愿意上市筹资的企业都可以自出地进入证券市场筹资,各级政府不应具有干预的权利,证券监管机关也只能进行监督而不应有决策权,其监督也应只着眼于企业上市是否符合程序、符合规则,对违规者进行调查和惩罚。企业上市与退市取决于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企业的发展前景和盈利能力,投资者偏好等因素,政府更多的是充当服务与裁判角色,维护交易的诚信、公平、公正、公开。因此,消除导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寻租行为的首要对策,是由市场本身来对上市公司进行优胜劣汰和资源配置的过程。

(二)完善会计管制,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体系。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改革所致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可选择空间扩大为上市公司会计变更寻租提供了免费的途径,因此,在减少监管政策对会计信息依赖的同时,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也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1)建立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评估制度。美国在1997年公开对已经颁布并生效的会计准则进行了评估。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中国也应该建立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评估制度,建议财政部相关部门会同各方面专家尽早制订出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评估制度,定期对已颁布生效的准则和制度进行评估。对那些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质量较低的准则和制度应重点关注,集中有关的人力物力优先修订。

(2)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体系。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运行的基础,它的可靠与否直接决定着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因此,应建立以会计准则为核心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与此相配套。还要建立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核心的会计信息披露监督体系,和以证监会为核心的会计信息披露再监督体系,从而从制度上防止会计信息寻租行为发生。

(三)加重处罚力度,完善信息披露的民事赔偿法律体系。现有的资本市场监管规定中对滥用会计变更等会计寻租行为并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更谈不上处罚力度的大小和处罚的及时。如果有上市公司“偷食禁果”、违反规定并从中寻租成功而又未被查处时,从众行为将接踵而至,这便助长了上市公司会计变更寻租行为的发生。由此表明,我国目前证券市场监管政策一方面设立了巨额的租金,另一方面又缺乏对寻租行为的有效治理措施。因此在减少租金设立的同时,应加大对寻租的处罚力度,而且,从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处罚现状来看,目前对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主要以行政处罚为主,刑事制裁不多,追究民事责任更是困难重重,因而,完善信息披露的民事赔偿法律体系亦是势在必行。

(1)理顺监管体制,提高监管力量。当前能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监管的机关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和审计署等。虽然他们之间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但还是存在“政出多门”的现象,因此有必要理顺监管体制。而且证券监管机构也要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增加监管专业人员,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使其能够及时发现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存在的信息操纵问题。

(2)完善信息披露的民事赔偿法律体系,加强和细化对证券民事责任方面的规定,完善相关的证券民事赔偿法律体系。建立和完善股东集团诉讼和股东衍生诉讼机制,明确不同违规行为所适用的司法程序,形成一个适宜的、畅通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律责任的追究和惩戒机制,提高发行上市信息披露质量。

(四)加强独立性标准,规范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注册会计师对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起到质量把关的作用,在目前的制度安排下,其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直接评判。因此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向证券市场上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如若注册会计师未尽到应有的职业勤勉,就很难保证上市公司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为此必须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及其行业的监管,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

(1)保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安身立命之本,是注册会计师取信于社会公众的基础。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委托关系失衡现象将逐步得到解决。同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有必要将同一公司的财务咨询业务与审计业务分开,由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承担。因为如果会计师事务所仅提供咨询服务又提供审计服务,则其独立性很容易值得怀疑。比如在美国安然事件中,正是由于安达信在为安然公司提供审计服务又提供财务咨询服务,才为安达信与安然联合作弊创造了契机,从而导致虚假财务报告的产生。

(2)积极开展同业互查。同业互查是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或职业团体指定的检查人员的检查,同业互查最早起源于英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重要方式。现阶段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自我监管力度弱,开展同业互查对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服务质量,防止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大有益处。同时通过开展同业互查还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技能。

(3)进一步优化审计市场。针对目前审计市场事务所规模小,数量多,造成审计市场恶性竞争的局面,一方面要提高市场准入的门槛;另一方面鼓励有证券期货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兼并重组,提高事务所的规模,从而净化执业环境,提高执业质量。

参考文献:

[1]颜敏.《上市公司会计变更寻租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2]李桂荣.《中美会计寻租差异分析及启示》,《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1月

[3]颜敏,李现宗,张永国.《会计寻租研究》,《会计研究》,2007年第11期

上一篇:传统装饰艺术范文 下一篇:建筑工地安全质量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