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范文

时间:2023-09-30 04:57:07

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

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篇1

1.1需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

建构主义的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的意义建构。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时,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对学过的知识、技能进行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进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因此,适合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内科护理内容,必须包含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技能。例如,各系统常见病的护理。首先,这些内容能够实现专业课程间的融会贯通。护理评估的过程要用到健康评估课程中学到的评估技能,护理诊断要运用护理学基础中学过的护理诊断相关知识,护理措施要运用护理学基础中学过的各项护理基本操作技能。如学习“糖尿病病人的护理”这一节时,学生要掌握的一项护理技能是使用胰岛素注射笔进行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注射属于皮下注射,学生已经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学过这项技能,具备学习新技能的经验,可以此为基础进行新知识和技能的主动建构。其次,这些内容是基于工作过程进行编排的,与临床护理岗位更贴近,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求,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协作、沟通能力。

1.2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常见病的护理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教学,学生需要掌握内科常见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等内容。实践教学则要求学生具备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对具体病例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并制订护理措施。例如“,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这一节,教学大纲在理论方面的要求是掌握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熟悉护理诊断;在实践技能方面的要求是能独立、规范地按照护理程序解决病人的护理问题。祁云嵩等提出,任务驱动教学适用于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吴静也认为,任务驱动教学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目标。

1.3教师要有适合学生的、与临床贴近的驱动资源

实施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贴近工作岗位的临床情境,在分析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讲解、展示图片、播放录像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指导,以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要有适合学生的、与临床工作贴近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供学生学习、借鉴,促进其顺利完成任务。例如,“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这一节,教师现有的驱动资源有心力衰竭病人的典型病例、心力衰竭病人不同症状的图片及心功能分级的教学录像等,能够满足开展任务驱动教学的需要。

2高职内科护理适合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内容分类

根据上述条件,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确定了内科护理适合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24节内容。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将这24节内容划分为3类。第一类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内科疾病护理。学生对此类疾病有一定了解,并且在其他课程中学过相关的知识技能。这一类包括8节内容,分别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肺炎病人的护理、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胃炎病人的护理、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和流行性感冒病人的护理。第二类为医院内科常见但日常生活中较少见的内科疾病护理。学生对此类疾病了解较少,但这些疾病是医院内科的常见病,这部分内容是今后工作中必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这一类包括12节内容,分别是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支气管扩张病人的护理、肺结核病人的护理、心脏瓣膜病病人的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护理、贫血病人的护理、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癫痫病人的护理和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第三类为医院内科重症疾病的护理。此类疾病症状较复杂,学生需要在学习相关系统的常见病之后学习这类疾病的护理。这一类包括4节内容,分别是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和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

3高职内科护理课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

适合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分为3类,根据各类型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任务驱动教学。针对内科护理课程特点与学情,在遵循任务驱动教学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按照“五部曲”教学流程进行教学设计,增加课前自学环节,促进自立学习型教育的转变。教师、学生、任务三者互动,体现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3.1基于经验型任务驱动教学

基于经验型任务驱动教学是指提出任务后,借用来自生活中的知识和已学过课程中的相关知识来完成任务。适用基于经验型任务驱动教学的内容特点:首先,适用于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内科疾病护理,学生对这些疾病有一定了解。其次,在其他课程中学过相关知识和技能。适用教学内容类别: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内科疾病护理。适用教学内容: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肺炎病人的护理、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胃炎病人的护理、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和流行性感冒病人的护理。例如,儿科护理课程学过肺炎患儿的护理,其与成年肺炎病人的护理有共同之处;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中,需要皮下注射胰岛素,护理学基础学过皮下注射的技能。因此,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学生可以借用已有的经验来完成任务。

3.2学做结合型任务驱动教学

学做结合型任务驱动教学是指:提出任务后,教师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要点,学生根据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完成任务。适用学做结合型任务驱动教学的内容特点:适用于内科常见但日常生活中较少见的疾病护理,对学生而言是新内容,需要教师讲解,学生应用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完成任务。适用教学内容类别:医院内科常见但日常生活中较少见的疾病护理。适用教学内容: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支气管扩张病人的护理、肺结核病人的护理、心脏瓣膜病病人的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护理、贫血病人的护理、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癫痫病人的护理和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例如,教师讲解癫痫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后,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典型病例,收集健康史、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资料,完成护理评估任务。学做结合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见图2。

3.3迁移升华型任务驱动教学

迁移升华型任务驱动教学是指:提出任务后,需要将之前学过的常见病相关知识进行学习迁移,然后针对目前病情进展补充护理计划,以完成任务。适用迁移升华型任务驱动教学的内容特点:适用于由各系统疾病导致的严重综合征,病人病情重,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也较多。学习这些内容前,需要具备该系统常见病的相关知识,进而根据病人新出现的症状、体征,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适用教学内容类别:医院内科重症疾病的护理。适用教学内容: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在内科护理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贯穿始终的引导者。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学习过程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探究、加工并内化的过程。在内科护理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增多,逐步由“学会”变为“会学”。在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及时加以正确引导,真正做到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有机统一。

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篇2

【关键词】妇科疾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365-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妇女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关注,我院妇科住院病人数量也显著增加,对我科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科通过对住院病种的梳理,讨论其疾病特点,围手术期相关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策略,提高了科室的护理业务水平,受到患者的好评。现将相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2009年1月 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统计报表,

1.2 对象:2009年度本院妇科2157名出院病人。

1.3 方法:按时间顺序,将住院病人的年龄、诊断、住院天数等资料进行登记,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分析其构成。当某病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时,按第一诊断进行统计。恶性肿瘤的维持性化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附件炎、先兆流产和转科等病例列入“其它病例”统计。

2 结果

2.1 妇科住院病人疾病构成情况:2009年妇科住院病人总数为2157例,其中:子宫肌瘤病例最多,531例(占24.62%);第二是异位妊娠307例(占14.24%);第三是卵巢良性肿瘤269例(占12.47%)。前十位主要疾病占79.74%,其它疾病占21.65%。

妇科住院病人疾病构成情况见表1。

2.2 年龄分布:从上表知,在前十位妇科疾病中,子宫肌瘤发病最小年龄为16岁,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癌为17岁,异位妊娠18岁,宫颈癌20岁。

表1 2009年妇科住院病人疾病构成情况

平均年龄:妊娠呕吐和先兆流产为26岁,宫颈癌35岁,卵巢囊肿36岁,子宫肌瘤39岁,卵巢癌40岁,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脱垂平均年龄则在50岁以上。

2.3 平均住院天数:慢性宫颈炎、宫外孕等疾病住院天数较短,在数天之内;而妇科良性及恶性肿瘤病人,因需手术、化疗等过程,平均住院天数则相对较长,达10天以上。

3 讨论

3.1 住院病人中,妇科良性肿瘤所占比例较大(37.14%),其次是异位妊娠14.24%,恶性肿瘤所占比例较少,只有8.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随着健康意识的加强,子宫肌瘤的住院病人逐年增加。我院住院的子宫肌瘤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而子宫切除是比较常见的手术方式。因而对于这样的病人,我们需要评估护理对象所具备的有关子宫肌瘤的相关知识及错误概念,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讲解有关疾病知识,纠正其错误认识。鼓励她们表达内心感受和期望,并帮助病人分析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可被利用的资源及支持系统,减轻其无助感。向病人讲明子宫肌瘤是良性的,消除其不必要的担心和顾虑,更好的配合治疗。加强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手术反应关[1]。

异位妊娠所占比例较高,提示科学生育、合理避孕以及提倡男性避孕的重要性。由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腹腔内急性大量出血及剧烈腹痛,以及妊娠终止的现实都将使病人出现较为激烈的情绪反应,是妇科比较多见的急腹症,术前护士在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同时,配合医生积极纠正患者休克症状,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士应帮助患者及家属以正常的心态接受此次妊娠失败的现实,向他们讲述异位妊娠的有关知识,一方面可以减少因害怕再次发生异位妊娠而抵触妊娠的不良情绪,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2]。

3.2 妇科大部分疾病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因此,应大力加强该年龄段妇女的卫生保健工作,注重妇科科普知识的宣传,相关部门做好每年一次的妇科病普查工作[3]。

综上所述,我院妇科住院病人以妇科良性肿瘤、异位妊娠等妇科常见病为主,发病对象主要为生育年龄妇女。医护之间应做好妇科常见诊断、治疗和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秀珍,姬玉兰.子宫肌瘤病人术后早期离床活动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研究,2006,20(4):1092

[2] 姜秀岚.53例异位妊娠的观察及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0):20

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篇3

手外科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常见的手外科疾病主要有:臂丛神经、单指再植等,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对于手外科疾病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案,常规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治疗预后较差,再加上患者治疗过程中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使得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近年来,舒适护理在手外科疾病中广为使用,并取得阶段性进展。为了探讨舒适护理在手外科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手外科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收治的160例手外科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有患者80例,男119例,女41例,年龄为(36.5~68.9)岁,平均年龄为(46.6±0.8)岁,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为(1.1-5.9)天,平均病程为(3.2±1.1)天;对照组有患者80例,男47例,女43例,患者年龄为(35.4~67.3)岁,平均年龄为(45±1.3)岁,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为(1.2-5.8)天,平均病程为(3.4±1.6)天。患者对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有知情权,患者年龄、病程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方法如下:入院后加强患者日常护理,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护理、治疗依从性。

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方法如下:(1)心理舒适护理。手外伤疾病和其他疾病相比具有病情变化快,且毫无思想准备,患者在受到伤痛折磨的同时,不免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1]。因此,护师应该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害怕等心理,加强患者舒适环境护理,改善患者睡眠模式,提高安眠率。(2)生理护理[2]。患者治疗过程中应该以娴熟的技术进行穿刺,移动患者时应该缓慢,保护损伤处,保证能够一次性完成;患者治疗7-10天后尽可能保持平卧或低半卧位,提高患肢10°-20°,减少患者出血,减轻患者肿胀。(3)镇痛和生活舒适护理。患者治疗后不免产生疼痛等使得患者内心不免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从而诱发血管痉挛,护理过程中应该加强患者沟通,和患者建立互信,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同时,还应该加强患者皮肤和饮食指导,保持皮肤和被服的清洁干净等。

1.3统计学方法

搜集的数据采用SPSS16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行卡房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均数±方差)表示,P

2.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11例疼痛,42例肿胀,3例睡眠障碍,显著少于对照组(27例疼痛、63例重症,6例压疮,15例睡眠障碍)(P

3.讨论

外科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显著,患者发病后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诱发其他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

近年来,舒适护理在外科疾病患者中广为使用,并取得阶段性进展。本次研究中,实验组11例疼痛,42例肿胀,3例睡眠障碍,显著少于对照组(27例疼痛、63例重症,6例压疮,15例睡眠障碍)(P

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篇4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死亡;护理

             analyze of 269 cases death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yang yongli, hu jie,dai jing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college, kunming, yunnan, 65003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death regularity of 269 cases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used for 269 death case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results:(1) chd was the first case of death (64.7%), other was hypertension,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myocardial disease, dissecting aneurysm in turn;(2)the winter was most season of patients died (36.8%); (3)the chd  mortality in winter was highest in all patents (79.8%); (4)winter mortality was highest (45.4%)in chd patients; (5)the mortality of first 24 h of hospitalization  was highest(35.7%);(6)the mortality of 8~12 o′clock was the highest(30.5%) in 24 h.conclusion:death of cardiovascular patients show a regularity, therefore nursing administrator should arrange tams of work according this regularity and adopt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are measures to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key words:cardiovascular disease; death: nursing care

   

如何降低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死亡率是我们关注的课题。我们对12年住院死亡的269例病案资料进行分析,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1993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住院死亡病例的病案资料,共269例,年龄14~96,平均(71.4±2)岁。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就死亡病因、季节、病种、时间等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n(%)表示,其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2.l  死亡病种

    269例死亡病例中,冠心病(chd)的死亡人数占首位,为174例(64.7%),其他依次为高血压、风心病、心肌病、夹层动脉瘤及其他(x2=460.836,p<0.05),见表1。表1  269例死亡病种对照表(略)

2.2  死亡季节

2.2.l  各季节死亡人数比较:冬季死亡99例(36.8%)为最多,其他依次为春季、秋季、夏季(x2=98.675,p<0.05),见表2。表2  269例死亡季节比较(略)

2.2.2  冬季五种疾病死亡人数比较:冬季chd死亡率最高,为79例(79.8%),其他依次高血压、主动脉夹层、风心病、心肌病(x2=195.548,p<0.05),见表3。表3  冬季99例死亡病因比较(略)

2.2.3  chd死亡季节比较:在174例死亡的chd患者中,冬季死亡率最高,79例(45.4%),其他依次是秋季、春季、夏季(x2=272.713,p<0.05),见表4。表4  174例冠心病死亡季节比较(略)

2.2.4  在41例高血压死亡病例中,春季死亡率最高,为20例(26.8%),其他依次是冬季、秋季、夏季(x2=129.81,p<0.05),见表5。表5  41例高血压死亡季节比较(略)

2.3  269例住院死亡时间比较

    1d内死亡率最高,96例(35.7%),其他依次为2d、3d、8~14d、5~7d、15~21d、4d、22d以上(x2=67.946,p<0.05),见表 6。表6  269例住院死亡时间比较(略)

    2.4  24 h内死亡的疾病比较

    以chd最高,75例(78.l%),其他依次为高血压、心肌病、风心病、心肌病、主动脉夹层(x2=272.713,p<0.05),见表7。表7  24h内主要五种疾病死亡率比较(略)

2.5  主要五种疾病死亡时间段比较

    以8~12点死亡率最高;有82例(30.5%),其他依次为4~8点,16~20点,0~4点,12~16点,20~24点(x2=106.426,p<0.05),见表8。 表8  主要五种疾病死亡时间段比较(略)

2.6  主要五种疾病常见死因比较

    9种主要死因中,以室颤为首位,有65例(24.1%),其他依次为心跳骤停、室速、泵衰竭、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呼吸骤停、多器官功能衰竭(x2=147.868,p<0.05),见表9。表9  269例死因比较(略)

    3  护理管理对策

    以上资料显示,心血管病人死亡高危时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病因、时间有关。护士长除加强自身素质外,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管理工作,才能降低心内科的护理风险和护理纠纷。

    加强护士政治素质教育和管理: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对医院、护理部、科室的规章制度,护士职责、护理法规、职业道德规范、临床护理差错预防等[1],提高护士热爱本职工作,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意识。

    业务素质教育和管理:(1)各项护理操作规程规范化培训和管理:操作规程是护士执行护理操作正确与否的依据,也是护理质量的保障[2]。除对一些常用的护理技术进行培训和考核外,强调关键环节,特别是对病人病情观察和评估、护理记录重点。交接班制度落实、抢救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和监控,护士长做到定期、不定期行抽查和考核,对难掌握、易混淆的内容应进行反复讲解和训练,直到熟练掌握为止;(2)专科知识培训和管理:每周有计划的组织学习专科理论知识、常见多发疾病护理常规、心电监护技术、心电图分析判断、新技术的应用和护理,以及边缘学科如精神科、心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等知识的学习,并经常进行强化和考核,提高护士观察判断病情以及配合医生处理问题的能力;(3)加强应急能力和抢救技能培训和管理:心脏内科具有危重病人多、抢救工作频繁的特点,每月组织护士学习高难度的技术操作[3],如心肺复苏术、心脏电除颤技术等,组织制定护理抢救工作路径和专科护理应急预案,进行反复学习和演练,熟练掌握,人人过关;(4)观察力及判断力培养:根据对269例病案资料的分析结果,护士长要培养护士观察和判断病人病情变化的能力[1,3,4],组织护士学习掌握危重病人临床表现、评估要点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掌握主要疾病死亡的高风险规律,按病情需要认真及时巡视病人,按不同的疾病、季节、时间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和护理方面的监控,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和救治措施,把护理风险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李亚洁,张立颖,李 瑛.风险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l):918-920.

[2]赵琳燕,赵秀文,李淑青.如何当好新形势下的护理管理者[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7(5):13.

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篇5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生活质量;疼痛

近年来因各种事故、长期累积病症造成的骨折、骨损等骨科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疾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需要长期卧床且并发症情况较多,调查显示,血栓、肺感染、褥疮和疼痛是骨科术后主要的并发症[1],其中疼痛会伴随疾病治疗的整个过程,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康复锻炼和日常生活。有报道显示,对患者行早期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2]。本研究采用预见性护理对收治的骨科疾病患者进行干预,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51例骨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预见组。常规组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1~68岁,平均(44.23±5.07)岁;疾病类型:创伤性骨折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8例,颈椎病4例,骨髓炎3例。预见组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22~68岁,平均(43.90±5.87)岁;疾病类型:创伤性骨折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颈椎病5例,骨髓炎4例,骨肿瘤1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监督执行本次研究。两组患者排除严重性肝肾疾病和全身系统性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例数和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给予患者日常喂服药物、静脉滴注、清洁伤口、床上引导康复锻炼等常规护理模式。预见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支持与安慰,增加与患者交流次数,做好疾病知识宣教,以消除心理不适;(2)健康指导。由研究者制定骨科疼痛相关知识的健康阅读材料,并经高端专家审核通过后,印刷成方便携带的小册子,由护士派发给患者及家属阅读,以使患者全面了解骨科疼痛及疾病康复相关知识,更好地减轻疼痛,提高护理效果;(3)总结与反馈。研究者每周进行预见性护理总结与反馈,一是总结护士按照分工履行预见性护理职责的情况;二是护士进行护理服务的行为过程是否符合标准;三是对患者疼痛控制的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进行总结,并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后续护理计划[3]。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和生活质量情况。疼痛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将一直线平分为10,用0~10分表示疼痛程度。0分:无痛;10分:剧痛。生活质量评价:干预3个月后,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社会关系。每个指标有5个备选答案,分别为1~5分。1分表示最差,5分表示最好,满分为60分,分数高说明生活质量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軃±s表示,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疼痛程度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预见组患者采用无痛病房模式后,在过去24h及术后经历的最严重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2.2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P<0.05),但预见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

3讨论

骨科患者大多需手术治疗,术后要长时间卧床,还伴有多种并发症情况,患者往往因为疼痛感强烈,生活无法自理等原因,会有焦虑、抑郁、悲观等心理压力,给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4]。因此,在骨科的临床护理治疗中,需要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疼痛、心理压力等提前做出预见性护理,有效降低患者疾病治疗的不利因素,加快患者的疾病康复。近年来,随着护理学科的快速发展,护理在疾病治疗及转归中的作用越加突出。其中预见性护理是以长期护理工作经验的积累为基础,以预见意识并积极主动采取的有效防范措施,其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护理质量起到明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5]。本研究采用预见性护理对骨科患者进行护理,预见性护理通过对现存问题及风险的评估,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结果显示,预见组患者过去24h及术后经历的最严重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同时结果还显示,预见组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各功能量表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这说明在给予无痛病房护理模式之后预见组的生活质量均明显强于常规组。这与赵红学者[6]《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的研究成果接近。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提高骨科患者镇痛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骨科疾病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丁艳丽 孙迎春 单位: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

参考文献:

[1]陈建平.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睡眠质量提高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2):233-234.

[2]吴成华,薛静华,张亚英,等.循证护理在骨科患者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6):2182-2183.

[3]刘红英.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2013(5):1255.

[4]郑暖.浅谈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12):11-12

[5]赵红,史新春,王淑勉.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5(3):147-148.

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篇6

关键词:心内科 心理问题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101-02

由于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病程较长,而且病情也容易反复发作,此外,患者容易受到家庭的经济状况以及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心内科患者经常出现焦虑、抑郁、绝望、失眠、恐惧、紧张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使患者的精神长时间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还会影响其心脏功能,从而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不利于对患者进行的物理治疗效果。因此,在对心内科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要配套的采取相应的有效的心理干预护理措施。

1 心内科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

1.1 失眠。据相关调查统计显示,大约有64%的心内科患者均伴有失眠的症状。失眠易于引起心跳加快和血压上升的病况,从而进一步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或加重原有疾病的病情。而导致心内科患者常出现失眠等心理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自身疾病的折磨,另一方面是由于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患者居住环境的改变、噪音干扰及对自身疾病的焦虑担忧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状。

1.2 恐惧、紧张。恐惧和紧张主要是体现为心内科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的不科学的认识,求生意志薄弱,不能够积极的面对现实,从而产生的对未来的恐惧和紧张。这种恐惧和紧张会使心内科患者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而这对于患者的治疗是非常不利的。

1.3 预感性悲哀。预感性悲哀是指人们在失落时从内心感知的将来可能会出现的损失时而产生的悲伤等不良心理反应。产生预感性悲哀的原因主要是在于目前的医学科技的发展水平有限,心内科患者的病情治疗时间较长、治疗的效果不理想等原因,导致部分患者产生对生活失望,感觉自己人生的悲哀的心理。

1.4 失落。患者发现自己患病之后,一般常易出现两种情绪的极端,要么沉默寡言、情绪低落、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要么就暴躁易怒、情绪失控,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吵大闹。这两种极端主要体现为患者的心理失落问题,即对于患病前后的工作、生活等情况的变化而感到的失落之情。

1.5 绝望。绝望主要是由于心内科患者患病之后,由于不知道自身的疾病能否治愈,而且由于病情的反反复复,在面对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的压力下,心内科患者常常会对未来感到无望,失去生存的信心,甚至产生轻生、放弃生命的想法。

2 常见心理问题的预防与解决手段

针对上述常见的失眠、紧张、失落等心内科患者心理问题,常规的对这些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治疗措施主要是首先进行心理评估护理,然后根据心理评估的结果发现患者存在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问题,在采取相应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达到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辅的效果,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2.1 心理评估护理。心理评估护理方法是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与探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内科患者可能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详细科学的问卷调查,并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等亲朋进行沟通来深入的了解患者的性格、以往的工作、生活情况等各方面的资料,然后通过对所得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及心理学实验评估,找出患者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

2.2 制定护理计划。制定护理计划主要是依据前期对患者的心理评估的结果,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详细的心理护理计划。在这一环节中,至关重要的是医护人员必须保证其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通过科学的程序制定出来的,采取这些措施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切实可行的,不能一概而论。具体而言,针对不同症状的护理措施如下内容所示:

2.2.1 对失眠者的护理治疗。对于出现失眠症状的心内科患者,一方面可以指导心内科患者自身逐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尽量放松四肢,以逐渐消除焦虑等其他因素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另一方面,医护人员还可通过患者居住环境的改变,如保持其病区安静舒适等措施改善其睡眠环境,为患者睡眠营造良好的物理环境。

2.2.2 对恐惧紧张患者的护理。对于空寂紧张患者,医护人员首先应当取得其信任,其次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最后,只有在充分了解患者的详细病情之后,再对其进行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与护理。

2.2.3 对产生预感性悲哀患者的护理。针对产生预感性悲哀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当将同类型的患者聚集到一起,详细而耐心地向患者讲述关于其所患疾病的基本知识,并通过患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扶持,以克服内心的悲观心理,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2.2.4 对出现失落,绝望等患者的护理。对于这类患者,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日常言行、情绪的变化,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从生活的细节上去关心患者,同时耐心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 结语

针对目前心内科疾病的发病率的逐渐提高,而在传统的物理治疗手段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心内科患者的心理问题已逐渐成为阻碍对心内科患者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对心血管病患者进行传统的物理治疗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学会进行自我心理治疗的方法,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从精神上支持治疗,已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华,李遵清.心理干预改善心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30-2331

[2] 郭建星,李海燕,张慧旭,等.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6):1108

[3] 廖梅兰,胡小萍.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2):2181

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篇7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一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目的: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并由此提出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258例神经外科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实践分析患者便秘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90%的患者便秘得到改善.结论:临床护理中对便秘的原因进行预见性护理,可以降低患者便秘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利于疾病的恢复.

关键词 :神经外科;便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81-02

便秘是人体消化系统的常见症状,其最主要的表现为粪便量减少、排便次数的减少,以及粪便干结等症状.便秘时由于胃肠道的病变、内分泌的疾病、神经系统的疾病、神经心理障碍疾病以及药物性因素导致的器质性病变和年龄因素、饮食结构和工作压力等功能性因素引起的复杂临床症状.便秘也是是神经外科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当便秘发生时,昏迷病人可有躁动不安、消化不良、粪结石形成等表现.清醒病人可出现腹胀、食欲减退,排便困难等不适.如用力排便可导致颅内压增高,加重病情,甚至诱发脑疝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分析便秘的原因进行预见性护理对神经外科病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神经外科收治的258例病人便秘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研究参照便秘的诊断标准罗马III标准,把大便未解≥3d的纳入统计范围[1].本组患者258例,其中男173例,女85例,年龄23—78岁,平均(46.2±3.7)岁,其中脑出血152例,脊髓占位15例,颅内占位53例,其他病因38例.除脊髓占位15例患者入院前有不同程度的便秘外,其他患者在入院前均无肠道疾病及便秘病史.

2 便秘的原因

2.1 心理变化

患者因担心病情而出现紧张、焦虑等一系列心理的变化,进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减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规律性排便受到抑制.

2.2 环境及排便方式的改变

环境及排便方式的改变是清醒病人住院初期发生便秘的原因之一.神经外科的患者术后大多需要卧床,排便方式改变.排便是一种反射活动,如条件不允许,病区内嘈杂,环境改变,或者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排便反射就会受到抑制,引起便秘.

2.3 饮食的影响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及反复出现应激性溃疡的患者通常禁食水,大部分患者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常常引起的恶心、呕吐,以及术后脑水肿、切口疼痛等原因致使食欲减退,进食及饮水量少,胃肠道因缺乏足够量的食物刺激蠕动降低,引起便秘.

2.4 药物影响

神经外科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术后脑水肿,应用大剂量的利尿、脱水药物后机体处于脱水状态,肠道内水分亦减少,大便干结,引起便秘.

2.5 长期卧床

昏迷病人、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脑病致偏瘫肢体功能障碍、脊髓病变等病人,因卧床时间长,不能自主活动致使胃肠蠕动减慢、功能减退,是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有临床研究表明[2],40%~65%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常常并发腑脏不通的表现,其中在发病2周内最为多见,大约80%的患者会出现便秘.

3 护理措施

3.1 心理护理

对意识清醒的患者要热情关怀,给予关心、体贴、安慰,使患者心情放松,必要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从而减少意识抑制性排便,鼓励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改变环境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并督促病人排便.尽量为患者采取习惯姿势排便.为卧床病人提供适宜的排便环境,如拉窗帘、遮挡屏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消除病人因排便产生的气味感到尴尬,使患者放松,利于排便.指导病人练习床上排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3 调整饮食结构,粗细搭配,适当给予高纤维素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多饮水.保证足够的液体量,每日饮水量在1500ml-2000ml(除禁食、限制水分的病人外),尤其是对于大剂量应用脱水、利尿药物及频繁呕吐者,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及时补充液体.针对患者因疾病引起的进食量少、不愿进食的行为,应向其讲解饮食与疾病恢复的重要性,鼓励病人进食,从而刺激肠道蠕动,以利于排便.

3.4 昏迷及因疾病影响而至被动体位的患者,每1-2小时翻身叩背及肢体功能锻炼一次,每日定时对病人进行腹部环形按摩.对于脊髓病变者,因局部感觉障碍,给予热敷、按摩、针灸等.鼓励清醒病人床上运动,可做平卧、抬腿、抬高臀部等动作,以促进肠蠕动恢复,解除便秘.经上述处理,90%的病人可顺利排便.

3.5 观察、记录病人每日大便次数,对非禁食病人3天未排便者可给予开塞露1-2支纳肛,润滑肠道,软化粪便,利于排便.如上述效果不敏感,可利用缓泻剂和人工掏便为患者解除便秘.

4 小结

便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并发症,如不及早预防、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将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很大的痛苦及严重的后果,影响疾病的转归.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病人便秘的发生要有预见性,并针对不同原因提早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持大便通畅,确保病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为病人疾病的恢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

参考文献:

〔1〕罗维嘉.应用Focus—PDCA程序改进神经外科患者便秘管理[J].健康必读,2011(2):244.

〔2〕亓新华.脑卒中急性期病人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吉林中医药,2005,25(8):49.

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篇8

神经科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的目标

通过护士对病人在神经科病人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康复保健知识,从而增强预防保健意识,改变病人的不健康行为,减少因缺乏预防保健知识而使所患疾病经常复发,加重心身负担的情况,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神经科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的特点

通俗性 即健康教育语言、形式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由于多数病人起病急,情绪不稳定,老年病人较多,以及病人的文化程度、背景不同,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应少用或尽量不用医学术语,遇到必须使用医学术语时,则深入浅出,并辅以相应解释,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

随机性 健康教育时注意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由于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所患疾病病情不同,我们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非常注意针对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视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综合性 神经科病人中以中老年病人居多,而大多数老年病人同时患有2种甚至更多的慢性疾病,责任护士便会向病人传授具有综合性的最新最有效的健康教育内容,来消除病人因病重而产生的厌烦心理和自弃情绪。同时对意识障碍及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的陪护人员加强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亦非常重要。

强化性 针对神经科病人中年龄相对较大及家属比较多的特点,我们采取了反复强化的宣教方式,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表情,来判断病人的领会情况及强化效果。

礼貌性 针对神经科病人的起病急,情绪不稳定,患者不能及时进行角色转换的特点,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表现出对病人充分尊重和友好,真诚相待,决不能自以为是或用说教的语言,切忌生硬的语气。

神经科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的内容

病人的权利与义务 主动介绍神经科病室的环境、医疗保险方法、便民措施、卫生注意事项、作息制度、安全制度、陪护制度、探视制度,取得病人对治疗护理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专科健康教育知识 对神经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病因、发病形式、紧急处理方法、检查、治疗、康复以及预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制定系统、详细、规范的健康教育措施,并逐步完善少见、罕见病种的健康教育内容。

常见健康教育知识 针对神经科病人以中老年病人居多,患其他疾病及并发症多的特点,全面系统地介绍内科、外科等各种常见疾病的有关防病、康复知识。包括疾病的病因、症状、有关化验检查、饮食指导、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药物的使用方法、出院指导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制定出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教育内容。

示范教育 为了让病人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针对病人健康知识的水平及技巧的掌握深浅程度,护士现场对病人进行宣传示范,如帮助长期卧床病人叩背、拍胸,教会病人有效咳痰,指导糖尿病病人测试尿糖方法,鼓励病人对插胃管及导尿的配合等。每次示范后大家共同讨论、切磋,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提高每一位护士的示范宣教能力。

神经科病人的健康教育的评价方法

与病人交谈的方式 责任护士、护士长采用与病人交谈的方式了解和检查健康教育执行的程度和质量。

集体交班时提问 在交班时不定期请责任护士介绍所属病人的基本情况,检查责任护士对病人的了解程度、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

定期考核 定期对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及相关知识考试。

发放调查问卷 定期向病人发放意见征询表,通过收集信息,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修订措施,促进管理。

上一篇:教师国培计划范文 下一篇:高端医疗市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