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变化趋势范文

时间:2023-12-20 15:51:34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变化趋势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变化趋势篇1

关键词:河北省,气温 ,蒸发、降水,变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R1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气候变化不仅影响着水文、生物和生态系统,还影响着人类的经济、生活,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IPCC最新的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最近100年(1996-2005年)的温度线性趋势为0.74℃。因此未来气候变化引起的效应对地区、国家甚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河北省自古以来气象灾害频繁,每年由此带来巨大经济损失,90年代后平均每年达上百亿元,且呈逐年增加趋势。现在国内外已有很多专家学者对气候变化进行了研究,为更加全面地研究河北省的气候变化,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气候变化的三个重要因素:气温、蒸发、降水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年的气候数据,分析气候变化的趋势特征。为促进河北省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为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依据。

2.研究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

2.1区域概况

河北省地处华北腹地,总面积有18.77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 1.96%。河北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复杂多样主要由坝上高原、燕山和太行山山地、河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组成。河北省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干湿期明显。河北省年平均气温在4 - 13℃之间, 由北向南逐渐升高。河北省年平均降水量350 - 770mm ,降水量分布很不均匀,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31.7mm。

2.2数据来源

气候数据。所使用的气象数据来源由河北省气候中心提供的河北省境内68个气象站的近50年(1956-2005年)气象观测数据,包括气温、降水量和和蒸发量。其中的蒸发量数据是20cm蒸发皿测定的水面蒸发量。数据的处理按面积加权平均法计算得出。

3.河北省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3.1气温变化

气温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的时空变化具有不同的地域特征,近 50年来年平均气温整体上升趋势非常突出。根据河北省近50年的气温数据资料看出,河北省年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2O世纪 6O年代,为 9.8℃,以后逐渐上升,最高值出现在9O年代,为 1O.7℃,高出6O年代 0.9℃,平均每 1O年升高0.3℃。6O年代山区平均气温为 8.6℃,90年代升至9.3℃,升高 0.7℃,平原区 9O年代平均气温对比 5O年代整整升高了 1℃。从多年的监测数据上看,河北省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每 1O年上升 0.3~O.4℃,其中,局部地区,如燕山丘陵区、冀东平原大部、冀北高原部分以及太行山前平原的部分地区升温幅度超过 1℃。

图-1河北省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3.2水面蒸发量

使用河北省68个气象站自1956年~2005年的20cm口径蒸发皿观测数据,认真分析后得出河北省蒸发量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近50年来,河北省的平均蒸发量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图一),各气候分区变化趋势和河北省总体趋势相似:均呈波动式下降趋势。1983年前(含1983年)的大部年份蒸发量大于平均值,而1983年后的年份多小于平均值。近50年来年蒸发量最高值出现在1968年,超出平均值20 %。数据详见《河北省及各分区各年度平均蒸发量》表。从年代上看,河北省年平均蒸发量呈现下降趋势,平均每 10年下降 62mm,其中,太行山区中部、太行山前平原东部以及冀东平原西部降幅较大,超过 220mm。一般会认为气温上应该会使陆地水面蒸发量增加,河北省近50年的年平均气温增加了1.3℃ ,对应的蒸发量却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研究表明是因为风速变化对蒸发量的影响力远大于气温变化的影响力 。

表-1河北省各分区年代年平均蒸发量

图-2 河北省年平均蒸发量年变化曲线(0.1mm)

3.3降水量

降水量虽然在90年代后期经历了一次较大幅度的下降过程,但总体上河北省近50年降水量下降的趋势并不明显,基本处于稳中有降。

结合多年来的实际气象条件对比相关数据发现,河北省多年平均降水量2O世纪 5O年代至 9O年代逐渐减少,由5O年代的 576 mm,到90年代的516 mm,减少了60mm,平均每 1O年减少15 mm。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O年代时为590mm,80年代时降成 510mm,减少了80mm,虽然9O代又回升至 522mm,但是仍比 5O年代少了 68mm。拿平原地区来讲9O年代时比5O年代减少了53mm。平原区 6O年代时降水量最大,应与1963年发生大洪水有关系,山区 9O年代时降水量有所回升,应与与 1996年发生的大洪水有关系。可见河北省多年平均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总体上是随年代而逐渐降低,山区比平原减幅大些。图-3是利用1965-2005年的降水量数据做出的年平均降水量距平变化去,从中可以看出,河北省年平均降水量距平变化呈波浪式下降。由此可见降水量自从20世纪70年代后就比较小,尽管中间也出现了几次连续偏多的时段,但连续偏多的幅度比较小,总体来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河北省水资源补给量的不足。综上所述,河北省多年平均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总体上是随年代而逐渐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河北省水资源补给量的不足。

图-3 河北省年平均降水量距平变化

4.结论

利用河北省 1956~2005年近 50年气象数据和水资源评价数据进行分析得出:

①河北省气温变化呈现平均每 1O年上升0.3~O.4℃的变化趋势。河北省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时期是2O世纪 6O年代,而后逐渐上升,到9O年代达到最高,总体上呈平均每 1O年上升 0.3~O.4℃的变化趋势。

②从年代上看 ,河北省的年平均蒸发量呈现平均每 1O年下降 62mm的下降趋势。

③河北省多年平均降水量呈现平均每 1O年减少 15mm的逐渐下降趋势。其中山区比平原减幅大些。

气候变化的影响已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了解河北省气候变化的趋势可以更好地为河北省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预防气象灾害、减少气象灾害的损失,从而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军,刘春,任国玉。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影响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地球科学进展,2011,26(1).

2.IPCC.Climate Change 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M].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PCC.Solomon S,Qin D,et al,ed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3.李春强,杜毅光,李保国,范增禄.河北省近四十年(1965-2005)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7).

4. 安月改,李元华.河北省近 5O年蒸发量气候变化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4):159—162.

5.邵爱军,左丽琼,吴烨.河北省近50年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2)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变化趋势篇2

关键词:青藏高原;降水;日照时数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5-116-2

0 引言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4000m以上,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青藏高原地面气象站点很少因而气象资料十分缺乏。到现在好多地方没建气象站。许多专家一直研究青藏高原气候特征,近几十年来降水的变化趋势,结果有所差别而存在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专家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逐年降水呈增加趋势。

1 资料与方法

站点选取。取近48年青藏高原15个站(青海的地面观测站,德格、茫崖、冷湖、祁连、刚察、格尔木、西宁、木柴旦;和的泽当、那曲、日客则、拉萨、班嘎、帕里、索县)的日降水、日风速、日日照时数资料。

2 降水变化趋势

青藏高原面积大,内部各区域降水量因各种气象要素不同而降水量也不同,甚至有很大差异。青藏高原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时间7-9月会比平时的降水多,而其他月份几乎没有降水。冬季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雪和冰雹,许多地方是雪花飞扬。因此别名为“雪域高原”。青藏高原因降水量少所以农作物需要大量的人工灌溉,降水与农牧民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降水的局地性是较强的,取青藏高原15站逐日降水量来反映高原地区的降水情况。

利用15站1958-2005年夏季月降水量分析:夏季三个月48年雨量整体有上升趋势,最低值在6月上旬,最高值出现在夏季7月下旬,夏季7月份平均降水量都很高,整个夏季雨量在1.4-3.7mm之间。青藏高原水热条件最好的季节是夏季,水热充足与不充足直接影响很多种生物生长,对植物生产力变化有影响。

在青海和东部边界处和中部,也就是整个青藏高原南部就是降水量多雨区,青藏高原南部东西降水量从东到西有所减少,东部德格站48年夏季平均降水量370mm,青海北部少雨区,降水量最少是冷湖站,降水量只有12.3mm。张磊等近40年青藏高原降水变化特征研究夏季降水量,最少站是海拔2783米的冷湖站。近48年青藏高原有温度增加,湿度降低的特征。

空间分布(单位:mm)

以下研究相关系数是否与两个变量趋向与同时变动,青藏高原气象要素间有没有相关。利用夏季48年年平均与五个要素48年年平均值算出要素间是否有相关系数,降水与日照,四个要素间都是正相关,日照负相关,说明前四个要素与降水变量同时变动,日照的同时变量少,因为相关系数值范围在[-1,1]越接近1表明越相关,越接近0或者等于0时无相关关系。日照跟降水负相关,因为青藏高原降水夜雨多于白天。所以跟日照相关小。

青藏高原海拔高是我国太阳辐射高值中心区,太阳辐射强,日照长,光能资源居于全国第一位。日照时数的变化也是该地区气候变化的反映,以拉萨为例,拉萨每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3小时,平均每天有8小时十几分钟的太阳。比四川盆地多了2倍,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几乎多了一半,1958-2005年48年冬季总日照时数354527h,冬季每天8小时2分钟的日照时数,拉萨日照时数长,所以称它为“日光城”。

3.1 季日照时数

日照时数一般冬季12月最小,春、夏季最大,秋季最小;1958-2005年夏季日照r数变化趋势,总体变化趋势幅度不大,1960年到1973年有持续增加趋势,1973年开始变化幅度大,1997年时数变短,夏季年平均日照时数650-800小时时数,也是48年每天日照时数7-8h日照时数。冬季48年平均600h多,1963年幅度较大,1958-1959年小于600h。冬季年平均日照时数在600h左右,也是每天日照时数在7小时几分钟,总体夏季变化幅度大、冬季变化趋势幅度不大,夏季日照时数长,冬季短。

利用青藏高原15站1958-2005年夏季三个月的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夏季日照时数有下降趋势,6月上旬有9h多的日照时数。7月上旬开始波动稍微变大,8月下旬就有下降趋势。

3.2 日照时数空间分布特征

青藏高原15站1958-2005年每天日照时数空间分布,青藏高原日照时数西至冬有递减规律,而且南部48年日平均日照时数达到9-10h,拉萨(55591)站平均海拔高度3658米,48年日平均日照时数最长10h,德格(56144)站平均海拔高度2980米,48年日平均日照时数最短6h。日照时数与海拔高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青藏高原日照时数长是全国其他省区无法比拟的,近年来青藏高原日照时数有所减少,日照减少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不利于冬小麦的密植和高产,所以日照长短对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生长发育有有利的重要性。

4 风速

青藏高原有大风的气候特点,大风易使人体表面及呼吸道散失水分,以及出现人体异常干燥现象,所以风速是控制青藏高原蒸散发水分的主要因素,近1958-2005年平均气温及最高、最低气温都有上升趋势,即显著增暖,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很少专家或研究员研究青藏高原风速的变化。利用青藏高原15站1958-2005年日平均风速资料来分析青藏高原季节性风速变化。季节性48年风速,春季风速达到最大3.3m/s,冬夏季次之,夏季风速在6月份风速最大,达到春季平均风速,依次减速,秋季风速最小。那曲地区、阿里地区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的的地区,大风主要分布在那些地方,其大风规律是高山多,平原少。大风日数比其他同维度青藏高原多。青藏高原是全国大风最多出现的地方,也是最强的地区之一。尤以春季和午后更集中。青藏高原强大风的原因:青藏高原地区植被少,摩擦力小所以大风出现。再加上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和云层薄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弱,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气温较高,没照到的地方,如多大风地方,温度较低现象明显,从而形成气压梯度力。大风天气现象从摩擦力和气压梯度力等方面来分析。晓军等对大风研究表明,北部阿里地区海拔高度4200多米地处超过八级大风速日数多达150多天。近1958-2005年狮泉河海拔4278.6米1962-1963春季大风日数达到20多天。那曲安多县年大风日数也有150多天。有些年份可达250多天。日喀则和山南南部50-100天,海拔低的林芝风速大风日数更少。大风对人体产生很多不利的健康影响,大风灾难对经济有不少损失。

5 结论和讨论

我国青藏高原因地势高,海拔高而形成的独特的气候区域,气候类型种类多,在我国气候区域中,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气候单元。因整个高原面积很大,所以研究气候时气候的特点更为突出。气候对人类的生存生活的影响是不同的。所以因气候的环境不同而生存的生命种类也不同。

参 考 文 献

[1] 姚莉,吴庆梅.青藏高原气候特征[J].气象科技,2006,6(30):163-164,143.

[2] 张磊,缪启龙.青藏高原近40年来的降水变化特征[J].干旱区地理,2007,30(2):240-246.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变化趋势篇3

关键词:气候变化 经济

论文正文:

气候变化中国经济论文

1、数据来源以及处理方法

本文的主要数据源是年鉴资料(1992~2006)、公报资料(1991~2005)以及中国国家统计局、农业部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统计资料(1991~2005)。依据以上数据源,整合为与气候变化相关的8种影响,即洪涝、干旱、台风、风暴潮、风雹、低温冻害、病虫害和火灾对农林牧渔业以及其他领域的直接影响。其中的小部分资料为量化非经济指标,参考了1991年以来《中国物价年鉴》的统计价格,先将直接从数据源中获得的量化非经济指标转化为与该时期价格相匹配的量化经济价值指标,然后将量化的经济指标与统计资料中直接获取的经济指标按照以上的分类计算得到各种影响的经济损失,8种影响的直接经济损失总和即为气候变化的经济响应评估值。

2、结果分析

2.1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经济的直接影响1991~2005年气候变化对农业经济的直接影响1992~2005年洪涝灾害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在214亿~1159亿元之间,经济损失的上升趋势不明显;1991~2005年干旱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在102亿~603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

1991~2005年风雹、低温冻害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24亿~90亿元、8亿~74亿元,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1991~2005年农作物病虫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38亿~245亿元之间,1991~2000年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1994~2003年台风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上升趋势不明显,经济损失为3亿~58亿元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来气候变暖尤为明显。

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领域之一。1991~2005年干旱、病虫害、风暴和低温冻害对农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均呈现上升趋势,洪涝和台风的损失上升不明显。在未来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高温事件将增加,未来的干旱和洪涝灾害亦将增加。农业生产将更加不稳定,产量波动增大,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将发生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将发生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受气候变化影响,农业遭受的损失会更加严重。

2.2中国经济对气候变化的响应1991~2005年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623亿~2551亿元之间,经济损失上升趋势不明显;1991~2005年干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2亿~603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现上升趋势1995~2005年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54亿~900亿元之间,经济损失上升趋势不明显;1991~2005年风暴潮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3亿~308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1991~2005年农作物病虫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38亿~245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1991~2003年森林病虫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33亿~88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下降趋势;

1996~2002年草地病虫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在6亿~30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1991~2005年风雹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5亿~138亿元之间;1991~2005年低温冻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6亿~180亿元之间;1991~2003年森林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亿~17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1996~2002年草地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0.06亿~1.25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下降趋势(1991~2005年因气候变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932亿~3570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相当于当年GDP的1.08%~5.70%,比重呈下降趋势。GDP年际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而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率呈上升趋势。在GDP增长过程中,因气候变化造成的直接损失显著抑制国民经济的增长,成为削弱经济增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3、结论和讨论

3.1结论

以国家权威部门的统计资料为基础数据,分析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5年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加剧。1991~2005年期间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932亿~3570亿元之间,呈明显上升趋势;所占GDP的比重为5.70%~1.31%,呈下降趋势。在此期间,干旱、农作物病虫害、草地病虫害、风暴潮、森林火灾的直接经济损失呈现上升趋势;洪涝灾害和台风上升趋势不明显;森林病虫害和草地火灾呈下降趋势。2000年以来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一直稳定在相当于GDP1.08%~2.05%的水平,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存在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3.2讨论

据《中国灾情报告》统计,我国每年仅气象、洪水、海洋、地质、地震、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灾害等7大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折算成1990年价格):50年代平均每年约480亿元,60年代平均每年约570亿元,70年代平均每年约590亿元,80年代平均每年约690亿元,90年代前5年平均每年约1190亿元,经济损失逐年增加。建国近50年来,各种自然灾害经济损失高达25000多亿元,平均每年造成的损失大约是平均GDP的3%~6%,财政收入的30%左右,是发达国家的数十倍。

我国GDP连续多年保持8%的高速增长,但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在逐年上升。1989~1996年,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比重在3%~6%之间,平均为3.9%。

所不同的是,与气候变化有关的自然灾害不包括地震、赤潮、人为诱导的地质灾害和火灾等。1991~2005年由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932亿~3570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损失相当于当年GDP的1.31%~5.70%,呈下降趋势。尤其在2002年GDP首次突破10万亿之后,2003~2005年GDP保持13.96%、16.99%和33.55%高增长率的情况下,2000年以来经济损失一直维持在GDP1.08%~2.05%的水平上,直接经济损失对我国GDP的负面影响并没有随着经济迅速增长而减弱。

我国目前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影响远不止上述8种,还有:20世纪50年代以来,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1.4~3.2mma-1,西北冰川面积减少了21%,西藏冻土层减薄,最大可达4~5m,四川、青海和甘南草原产草量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春季物候期提前2~4d,海南和广西还发现珊瑚白化现象,六大江河实测径流量都呈下降趋势;20世纪60年代以来,祁连山山地森林面积减少16.5%,林带上升400m,覆盖度减少10%,西南地区、三江平原和青海的湿地面积减少,功能衰退,气候变化对虫媒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洪涝灾害后,感染性腹泻,如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等病例增加。这些由气候变化引起的缓变性影响尚没有从经济的角度开展研究,若不采取应对和缓减措施,其中一些影响将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致命的毁坏,功能的衰退或丧失造成的潜在价值损失可能也远超过直接经济损失。我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与2000年相比较,2020年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2050年将升高2.3~3.3℃;未来50年年平均降水量将呈增加趋势,预计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未来100年,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性增大;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荒漠化可能加重;沿海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型冰川将消失;草原承载力和载畜量的分布格局将发生变化;

主要造林树种的分布发生变化;河流的径流量下降,平均年降水量偏少,以及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湖泊水位下降、湖泊面积萎缩、海水入侵、海岸侵蚀、冻土融化、河湖冰迟冻与早融、中高纬生长季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的开花期提前,冰川、珊瑚礁岛、红树林、热带雨林、极地和高山生态系统、草原湿地、残余天然草地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等仍面临适应能力有限的问题,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危险,缓变性的经济影响随气候变化的加剧继续加重。未来加强研究其经济影响对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气候变化影响至关重要,但是评价难度也远大于直接突变性经济影响,需要各国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从我国15年来GDP的增长率与气候变化直接经济损失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来看,我国GDP增长率逐渐下降,气候变化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增长率逐渐上升。随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政策性措施的实施,以及节能减排技术的进步,经济损失增长率应该会有所下降。

但是,目前灾害直接损失没有统计毁坏设施的灾后重建和修复费用,还有一些没有从经济的角度量化到已有的直接影响。因此,对直接经济影响的评估值可能比其真实值要小得多,实际经济损失值增长可能会更快。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灾害评估方法的改进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灾害影响的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前期的直接经济损失缩微化的程度可能比后期要大得多。

过去的十几年中,一直致力于探索统一的灾情损失评估指标体系和完善的评估技术规程,以提高灾情损失结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以便更准确反映灾害的实际损失状况。可是由于评估内容复杂而且繁琐,加上还需统计因灾毁坏设施的修复和重建费用,更增加了准确估算损失的难度,以致到目前为止仍是灾害研究面临的一个关键而棘手的问题。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变化趋势篇4

本文的主要数据源是年鉴资料(1992~2006)、公报资料(1991~2005)以及中国国家统计局、农业部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统计资料(1991~2005)。依据以上数据源,整合为与气候变化相关的8种影响,即洪涝、干旱、台风、风暴潮、风雹、低温冻害、病虫害和火灾对农林牧渔业以及其他领域的直接影响。其中的小部分资料为量化非经济指标,参考了1991年以来《中国物价年鉴》的统计价格,先将直接从数据源中获得的量化非经济指标转化为与该时期价格相匹配的量化经济价值指标,然后将量化的经济指标与统计资料中直接获取的经济指标按照以上的分类计算得到各种影响的经济损失,8种影响的直接经济损失总和即为气候变化的经济响应评估值。

2结果分析

2.1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经济的直接影响1991~2005年气候变化对农业经济的直接影响1992~2005年洪涝灾害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在214亿~1159亿元之间,经济损失的上升趋势不明显;1991~2005年干旱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在102亿~603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1991~2005年风雹、低温冻害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24亿~90亿元、8亿~74亿元,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1991~2005年农作物病虫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38亿~245亿元之间,1991~2000年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1994~2003年台风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上升趋势不明显,经济损失为3亿~58亿元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来气候变暖尤为明显。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领域之一。1991~2005年干旱、病虫害、风暴和低温冻害对农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均呈现上升趋势,洪涝和台风的损失上升不明显。在未来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高温事件将增加,未来的干旱和洪涝灾害亦将增加。农业生产将更加不稳定,产量波动增大,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将发生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将发生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受气候变化影响,农业遭受的损失会更加严重。

2.2中国经济对气候变化的响应1991~2005年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623亿~2551亿元之间,经济损失上升趋势不明显;1991~2005年干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2亿~603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现上升趋势1995~2005年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54亿~900亿元之间,经济损失上升趋势不明显;1991~2005年风暴潮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3亿~308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1991~2005年农作物病虫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38亿~245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1991~2003年森林病虫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33亿~88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下降趋势;1996~2002年草地病虫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在6亿~30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1991~2005年风雹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5亿~138亿元之间;1991~2005年低温冻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6亿~180亿元之间;1991~2003年森林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亿~17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1996~2002年草地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0.06亿~1.25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下降趋势(1991~2005年因气候变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932亿~3570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相当于当年GDP的1.08%~5.70%,比重呈下降趋势。GDP年际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而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率呈上升趋势。在GDP增长过程中,因气候变化造成的直接损失显著抑制国民经济的增长,成为削弱经济增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3结论和讨论

3.1结论以国家权威部门的统计资料为基础数据,分析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5年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加剧。1991~2005年期间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932亿~3570亿元之间,呈明显上升趋势;所占GDP的比重为5.70%~1.31%,呈下降趋势。在此期间,干旱、农作物病虫害、草地病虫害、风暴潮、森林火灾的直接经济损失呈现上升趋势;洪涝灾害和台风上升趋势不明显;森林病虫害和草地火灾呈下降趋势。2000年以来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一直稳定在相当于GDP1.08%~2.05%的水平,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存在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3.2讨论

据《中国灾情报告》统计,我国每年仅气象、洪水、海洋、地质、地震、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灾害等7大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折算成1990年价格):50年代平均每年约480亿元,60年代平均每年约570亿元,70年代平均每年约590亿元,80年代平均每年约690亿元,90年代前5年平均每年约1190亿元,经济损失逐年增加。建国近50年来,各种自然灾害经济损失高达25000多亿元,平均每年造成的损失大约是平均GDP的3%~6%,财政收入的30%左右,是发达国家的数十倍。

我国GDP连续多年保持8%的高速增长,但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在逐年上升。1989~1996年,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比重在3%~6%之间,平均为3.9%。所不同的是,与气候变化有关的自然灾害不包括地震、赤潮、人为诱导的地质灾害和火灾等。1991~2005年由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932亿~3570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损失相当于当年GDP的1.31%~5.70%,呈下降趋势。尤其在2002年GDP首次突破10万亿之后,2003~2005年GDP保持13.96%、16.99%和33.55%高增长率的情况下,2000年以来经济损失一直维持在GDP1.08%~2.05%的水平上,直接经济损失对我国GDP的负面影响并没有随着经济迅速增长而减弱。我国目前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影响远不止上述8种,还有:20世纪50年代以来,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1.4~3.2mm•a-1,西北冰川面积减少了21%,冻土层减薄,最大可达4~5m,四川、青海和甘南草原产草量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春季物候期提前2~4d,海南和广西还发现珊瑚白化现象,六大江河实测径流量都呈下降趋势;20世纪60年代以来,祁连山山地森林面积减少16.5%,林带上升400m,覆盖度减少10%,西南地区、三江平原和青海的湿地面积减少,功能衰退,气候变化对虫媒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洪涝灾害后,感染性腹泻,如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等病例增加。这些由气候变化引起的缓变性影响尚没有从经济的角度开展研究,若不采取应对和缓减措施,其中一些影响将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致命的毁坏,功能的衰退或丧失造成的潜在价值损失可能也远超过直接经济损失。我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与2000年相比较,2020年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2050年将升高2.3~3.3℃;未来50年年平均降水量将呈增加趋势,预计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未来100年,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性增大;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荒漠化可能加重;沿海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型冰川将消失;草原承载力和载畜量的分布格局将发生变化;主要造林树种的分布发生变化;河流的径流量下降,平均年降水量偏少,以及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湖泊水位下降、湖泊面积萎缩、海水入侵、海岸侵蚀、冻土融化、河湖冰迟冻与早融、中高纬生长季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的开花期提前,冰川、珊瑚礁岛、红树林、热带雨林、极地和高山生态系统、草原湿地、残余天然草地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等仍面临适应能力有限的问题,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危险,缓变性的经济影响随气候变化的加剧继续加重。未来加强研究其经济影响对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气候变化影响至关重要,但是评价难度也远大于直接突变性经济影响,需要各国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从我国15年来GDP的增长率与气候变化直接经济损失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来看,我国GDP增长率逐渐下降,气候变化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增长率逐渐上升。随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政策性措施的实施,以及节能减排技术的进步,经济损失增长率应该会有所下降。但是,目前灾害直接损失没有统计毁坏设施的灾后重建和修复费用,还有一些没有从经济的角度量化到已有的直接影响。因此,对直接经济影响的评估值可能比其真实值要小得多,实际经济损失值增长可能会更快。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灾害评估方法的改进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灾害影响的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前期的直接经济损失缩微化的程度可能比后期要大得多。过去的十几年中,一直致力于探索统一的灾情损失评估指标体系和完善的评估技术规程,以提高灾情损失结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以便更准确反映灾害的实际损失状况。可是由于评估内容复杂而且繁琐,加上还需统计因灾毁坏设施的修复和重建费用,更增加了准确估算损失的难度,以致到目前为止仍是灾害研究面临的一个关键而棘手的问题。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评估结果与实际损失越来越接近,但灾害发生过程中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关系极其复杂,影响广泛,亟待构建更科学完善的评估系统来提高气候变化造成损失评估结果的可信度。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变化趋势篇5

关键词小皿蒸发量;YAMAMOTO检验;年代际变化;突变;山东滕州

蒸发是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物理过程,也是影响一流域水资源状况的一个主要因子。目前,各级气象台站广泛使用的测量蒸发的仪器是20cm口径的小型蒸发器,它安装在距地面70cm的高度上,由于容积小,器壁于空气中,历年平均蒸发量远大于平均降水量。E601型蒸发器是WMO推荐使用的蒸发观测仪器,这种蒸发器其构造、安装位置更接近自然,测得的蒸发量与实际水面蒸发量更为接近。根据枣庄站1986~2000年资料分析,E601与小型蒸发器4~10月相关系数高达0.83以上,折算系数在0.56~0.63之间,两者关系稳定,小型蒸发量虽不能代表一地的实际水面蒸发量,但通过折算,长序列的小型蒸发资料仍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1资料与方法

使用滕州市气象站1956~2005年逐月20cm口径蒸发皿蒸发量资料,利用数理统计、线性趋势分析、YAMAMOTO检验[1]等方法分析年及四季蒸发量变化趋势及突变特征。

YAMAMOTO检验 :为了检验转折点是否达到气候突变的标准,于是对转折年份计算了他们的信噪比,信噪比的定义是:

2结果分析

2.1小皿蒸发量的基本气候特征

滕州近50年平均小皿蒸发量为1 779.1mm,最大值为2 256.2mm,出现在1959年;最小值为1 348.8mm,出现在2003年。各季平均蒸发量以夏季最大,春季次之,秋季第三,冬季最小。变差系数以冬季最大,秋季次之,春季第三,夏季最小(见表1)。

2.2小皿蒸发量的年及四季变化线性趋势分析

如表2和图1,近50年来滕州市年蒸发量呈显著减少趋势,倾向率分别为-118.7mm/10a,趋势系数高达-0.752,达到0.001的极显著性水平。四季平均蒸发量趋势系数均达0.50以上,也呈极显著减少趋势,其中夏季倾向率最大为 -45.3 mm/10a;其次是春季为-40.6mm/10a,秋季为-23.2 mm/10a,冬季最小为-12.9mm/10a。

2.3小皿蒸发量的阶段性变化及突变分析

累积距平曲线(图2)显示,年蒸发量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1956~1977年蒸发量偏多阶段,正距平占总年数的91%,1978~2005年蒸发量偏少阶段,负距平占总年数的89%。

气候突变现象是气候系统的非线性反应。为了检验年蒸发量转折点,1978年是否达到气候突变的标准,计算了他们的信噪比为1.22,说明1978年为突变点。突变前1956~1977年蒸发量平均值为1 978.0mm,突变后1978~2005年平均值为1 622.9mm,减少了18%。

2.4小皿蒸发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从表3可以看出,滕州市年及春、夏、秋三季蒸发量1950年后期至1960年为正距平;1970年后均为负距平,冬季蒸发量1950年后期至1970年为正距平,1980年后为负距平。年及四季蒸发量最大值均出现在1950年后期,最小值出现的年代有差异,但都出现在1980年以后,其中夏季及冬季最小值出现在1980年,春季最少值出现在1990年及秋季最少值出现在21世纪前5年。

3影响小皿蒸发量的气候因子

影响蒸发的主要气候因子有日照时数、饱和差、气温、风速、气压等,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影响小皿蒸发量最显著的因子为平均风速、本站气压及日照时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72、-0.68、0.51,达到0.001的极显著水平,平均气温及饱和差与小型蒸发量的相关系数仅为-0.08及0.05,对小皿蒸发影响不显著。

4结论

(1)近50年滕州市小皿蒸发量平均值为1 779.1mm,四季中夏季小皿蒸发量最大;其次是春季,冬季最小。近50年来年及四季小皿蒸发量呈极显著偏少趋势,年蒸发量以118.67mm/10a的倾向率减少。四季中夏季倾向率绝对值最大;其次是春季,冬季最小。

(2)年蒸发量变化明显分为两个阶段:1956~1977年蒸发量偏多阶段,正距平占总年数的91%;1978~2005年蒸发量偏少阶段,负距平占总年数的89%。1978年发生年蒸发量偏多向偏少的气候突变,突变后年蒸发量平均值减少了18%。小皿蒸发量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年及四季最大蒸发量均出现在1950年后期,最小蒸发量出现在1980年后。

(3)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小皿蒸发量与平均风速及日照时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与本站气压具有显著的负相关。

5参考文献

[1] 黄嘉佑.气候状态变化趋势与突变分析[J].气象,1996,21(5):56-57.

[2] 买买提・阿布都拉,玉苏甫・阿布都拉,刘海涛,等.和田市近40年蒸发量的变化特征[J].气象,2006(8):92-9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变化趋势篇6

关键词:气温;降水;变化趋势;农业种植;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气候经历了明显的变暖趋势,受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影响,全球气候系统出现显著的变化,气候变率增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我国在早些年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增温期,近年来全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1℃,巴彦淖尔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河套平原和乌拉特草原,是我国和内蒙古自治区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巴彦淖尔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风干物燥,是气候变化脆弱地区,因此认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提高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选取巴彦淖尔地区代表站临河、五原、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多年气温、降水资料,分析气温、降水变化趋势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 巴彦淖尔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1.1 气温变化特征

1.1.1 气温年际和季节变化

分析巴彦淖尔地区多年来平均气温逐年变化情况为:以前大部分年份气温为负距平,多数年份气温转为正距平,中期后几乎所有年份均为正距平,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彦淖尔地区出现持续性增暖趋势,90年代明显增暖,特别是在90年代以后气温处于加速上升趋势;其中年平均气温最高年份1998年(9.59℃)较最低年份(5.79℃)升高了3.8℃。

1.1.2 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变化

通过对巴彦淖尔地区年、季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变化趋势特征的分析得出,巴彦淖尔地区年平均最高气温呈增暖趋势,且北部增幅明显大于南部,进入21世纪后年平均最高气温呈弱降温趋势;年、季平均最低气温呈升高趋势,且平均最低气温增暖幅度高于平均最高气温增幅;各地年平均日较差多呈下降趋势,其中北部地区下降幅度较南部显著,各季平均日较差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冬季下降幅度最大。

1.2 降水变化特征

据早些年巴彦淖尔地区降水资料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地区总降水量呈略增加趋势,10年降水增加趋势倾向率为5mm/10a左右,近45a降水量约增加22mm,呈现出少雨到多雨期的波动变化。进入21世纪后,降水明显增加,2005年前后处于多雨期。从巴彦淖尔地区降水量四季变化来看,春季降水量为略增加趋势,10年降水趋势倾向率为1.8mm/10a,20世纪70年代前期为降水明显偏多时期,随后降水减少,90年代后期又转为降水偏多时期;夏季降水量为减少趋势,10年降水趋势倾向率为-1.5mm/10a,其中60年代和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降水偏多时期,70年代和90年代末期降水偏少;秋季降水呈减少趋势,10年降水倾向率为-0.7~1.6mm/10a,冬季降水呈增加趋势,10年降水趋势倾向率约为0.5mm/10a。

2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2.1对农业种植的影响

气候变暖使农业生产结构、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发生改变,其中玉米、马铃薯、大豆和水稻等喜温作物春播期提前,生育期延长,种植面积逐渐扩大,而春小麦播种面积有所减小,宜农地带出现北推和扩大。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临河21世纪初玉米播种期提前了8d,玉米出苗期由5月中旬中期提前到了5月上旬末,成熟期推迟了3d左右,整个生育期推迟11d,总之气候变暖使巴彦淖尔地区春季物候期提前,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2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气候变暖使巴彦淖尔地区农业气候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无霜期增长,有效积温增加,降水略有增多,有利于巴彦淖尔地区粮食稳产增产,20世纪50年代初巴彦淖尔粮食平均单位产量快速提高,以后缓慢增长,其中80年代中期再次出现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

2.3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巴彦淖尔地区无霜期延长,积雪、雷暴、冰雹、大风、沙尘暴日数减少,同时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也出现了增多,据近50a巴彦淖尔地区天气要素值可知,该地区后30a较前30a无霜期延长了10~20d,雷暴日数、冰雹日数分别减少3~7d、0.5~2d,大风日数减少5~20d,沙尘暴日数减少了2~13d,降低了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近几十年巴彦淖尔地区总体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但降水量四季变化不同,其中冬、春季降水为略增加趋势,夏、秋季为减少趋势,尤其夏季是农作物需水关键期,雨量减少致使农作物及牧草正常生长的水分胁迫加重,干旱缺水现象突出,如夏季高温少雨可增加干热风对农业的危害。

3 应对措施

3.1 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

2010年11月巴彦淖尔市气象局在已建45个区域气象观测站的基础上,又完成了10个四要素区域站建设和6个两要素区域站的升级改造,实现了全市55个区域站的观测资料在网运行目标。整个区域气象观测站网可实现所在地气象状况的实时监测,每小时通过GPRS无线传输方式传输监测数据,达到实时监测天气变化,同时区域气象观测站网所采集数据对于分析各地气候特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具有重大意义。

3.2 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提高科学合理种植

充分利用气候变暖趋势下农业气候资源的有利条件,根据热量资源的增加,扩大农作物如玉米等中晚熟、晚熟品种种植比例,以增加粮食产量,但要避免盲目越区种植造成减产等;积极培育抗旱、抗逆优良品种,增大旱田水浇地面积以减轻干旱威胁,加强农业种植区基本水利建设,强化抗旱春播技术研究与推广,同时加强农田管理,提高农作物主要生长季病虫害预报和防治工作等。

参考文献

[1] 陈素华,宫春宁,苏日那.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农牧业生态环境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4):155-158.

[2] 陶娜,鲍吉祥,高玲,等. 近57年巴彦淖尔市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变化[J]. 山西气象,2012(6):16-21.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变化趋势篇7

关键词 气候变化;趋势;干旱;吉林长岭

中图分类号 P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239-03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的共同影响,全球气候正经历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已引起了国际社会和科学界的高度关注[1-3]。全球气候变暖已是被各国气象学家所承认的不争事实,它对自然、经济、社会和政治带来严重影响,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界所关注的重大问题[4]。2001年IPCC第3次评估报告指出,1860—200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4~0.8 ℃,20世纪90年代是20世纪最暖的10年。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100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达到0.5~0.8 ℃,比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略高。在此大环境下,该文对长岭县近4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探讨了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无霜期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通过掌握气候变化趋势规律,可以提前做好干旱预报、预防,为当地各级领导组织指挥农业生产、开展人影作业、指导农民进行田间管理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长岭县位于吉林省西部、松原市西南部,属于北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远小于蒸发量,由于水分收支严重失衡,造成该区旱灾严重,有“十年九旱”的农谚。近20年中1993、1995、1996、2000、2001、2004、2006、2007、2009、2011年都出现严重的旱灾,其他年份也有不同程度的阶段性干旱,且干旱有越来越频繁的趋势。由于长岭县春、夏、秋季经常发生不同时段和程度的干旱,对当地农业经济造成重大的影响。该文选用长岭县1971—2010年40年历年逐月地面观测资料,包括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无霜期等,用最简单的回归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来分析当地各种气象因素,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过程,了解某一气象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分析其出现的规律和特征。为了对这些气象要素进行更好的分析,该文用时间年份(x)作为自变量,各个气象要素作为因变量(Y)建立一元趋势方程Y=mx+c,以反映因变量的变化趋势。其中c为常数,m为趋势系数。m、c都可由最小二乘法求得。所有数据均作为整数计算。

2 气温变化

选取1971—2010年年平均气温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经相关计算,其变化趋势方程可表示为:

Y=0.043 9x+4.865 1(1)

通过(1)式,对其拟合效果进行了检验,均通过了0.05和0.01的显著水平。通过数据可知,长岭县的年平均气温以0.20 ℃/10 a的速度上升,其速度远远高于中国1951—1989年的平均气温线性增长率(0.04 ℃/10 a),也比每100年升高0.6 ℃的全球平均升温趋势要显著。

从年平均气温波动看,1974、1976、1985、1987年是长岭县的“冷谷年”,年平均气温为4.6 ℃,最低值是1985年的4.4 ℃;而1995、2002、2003、2004、、2007、2008年则是长岭县的“暖峰年”,年平均气温≥6.5 ℃,最高出现在2007年,为7.5 ℃,比40年来的年平均气温值高出1.7 ℃。1971—2010年间,最暖的2007年比最冷的1985年平均气温高了3.1 ℃。从1985年开始升温趋势逐渐明显,到2000年,气温回升速度加剧,从2001—2010年年平均气温为6.4 ℃,比近40年年平均气温高0.6 ℃。

3 降水量变化

近40年来,长岭县的降水量在总体趋势减少的情况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的起伏变化,如图2所示。通过计算得出延吉市年降水量的趋势变化方程为:

Y=-2.044 4x+466.58(2)

对(2)式拟合效果进行了检验,均通过了0.05和0.01的显著水平,通过1971—2010年40年年平均降水量折线图可以看到,近40年来的降水量阶段性的起伏变化明显:但整体降水量在下降,1983—1994年表现为波动性增加;从1994年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减少,1973、1982、1993、1996、2001、2006、2009年是长岭县年降水量的低谷年,这几年年平均降水量为286.5 mm,其中2006年降水最少,为270.3 mm;从趋势看,1983年开始回升,至1994年为降水量高峰年,最多为1983年,为716.2 mm。而且自1994年以后,年降水量的减少幅度明显增大,但在总体上,长岭县近40年来年降水量呈缓慢减少的趋势。

4 日照时数和无霜期

通过1971—2010年40年年日照时数资料可以计算得出日照年合计的趋势方程为:

Y=-6.204 5x+2 818.2(3)

(3)式通过了0.05的显著水平检验。通过公式可知,日照年合计以平均每年6.2 h速度减少,趋势明显,如图3所示。由于近40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而引起雾霾天气的增多及其他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年日照时数逐渐减少。

通过相关资料得知,长岭县1971—2010年40年平均无霜期在150.85 d,且无霜期不断延长,每年以0.468 d的速度在增加。

5 未来干旱的发展趋势

吉林大学的李海毅、汤 洁等人,首先进行了吉林西部应用分形理论对1951—2003年共53年干旱指数的R/S分析,计算出Hurst系数,结果表明吉林西部的干旱指数在时间序列上具有显著的自相似性。在此基础上,如图4所示,应用连续变维分形模型预测了2004—2023年的干旱指数,预测结果表明,未来20年间吉林西部干旱指数呈上升趋势,最大值为5.35,平均值为4.70。与前l1个时段相比,最大值增加0.48,平均值增加0.57。干旱指数持续上升,反映了该区气候向干旱化演变的趋势。造成这一演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诸如干旱、少雨、多风、日照率高等自然因素,同时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气温升高导致蒸发量增大;二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诱发了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化、土地盐碱化及草场退化),导致地表植被盖度降低,干旱程度将加剧。

6 结语

由于长岭县的干旱总伴随阶段性高温,而高温又使得干旱加剧,两者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加上地理环境影响,各种因素使得长岭县发生干旱灾害的频率和程度都远远大于吉林省的其他市区。近年来,随着气候不断变暖,长岭县气候异常,雨热不同季,大田作物生育期内降水量少,持续的高温、干旱给农作物正常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为了减少或避免损失,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选育抗旱品种是首要任务,其次应做好灌溉准备,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合理密植,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营造良好的田间小气候。再者根据长岭县的干旱特征合理地调配水资源,降低干旱带来的危害,尽量避免社会经济干旱的发生。建立合理的用水、蓄水措施,根据长岭县干旱特征的规律,修建水库等蓄水工程,合理地调配水资源,提前做好抗旱准备,减少干旱带来的危害。不断开展气候变化的监测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估,将有助于促进长岭县的农业持续发展,同时也能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及时准确的服务产品尽量减少干旱对当地农业带来的经济损失。

7 参考文献

[1] 中国气象局.气象辐射观测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

[2] 钟起海,钟佳李,王芳.定安县近4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2):8-11.

[3] 李海毅,汤洁,斯蔼.分形理论在吉林西部干旱指数预测中的应用[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9(1):126-130.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变化趋势篇8

关键词:气候变暖;影响;玉米;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对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情况分析,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的原因造成的。20世纪时全球平均温度都已升高,其主要都是人为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而造成的。而且近50年的气温比过去100年的气温增温速率都快了很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气候变化会对农作物生产有很大的影响。而黑龙江是受到气候变暖影响最大的地区。以庆安县的玉米种植情况为例,对玉米种植受气候影响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以后农业种植和作物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材料与方法

以气象站点所采集的月和年的平均气温、降水量等资料为依据,收集庆安县的年粮食产量数据、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数据。玉米的生长情况与5~9月份的农作物生长期的气象条件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要依据站点的气象资料来统计站点的每年玉米生长期的平均气温和累计降水量等情况。并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系数要根据实际的产量变化数据所决定。将产量分为趋势产量和波动产量,时间趋势产量可以反映长周期的农业产量发展水平的产量分量、波动产量主要反映的是由气象所影响的农业气候产量。依据上述的数据计算气温影响系数。

3结果与分析

3.1庆安的气候变化情况

各地的年平均气温总体上都呈现上升变暖趋势,庆安县也一样。对近几年以来的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发现,庆安县春秋两季的气温变异系数较大,这也表明在庆安县的春秋两季的温度变化幅度会很大。这样稳定性也会比较差,但夏季的气温差异就比较小,也正好适合作物的生长。每一年的气候变化都是不相同的,四季的变化各有特点。但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包括庆安县的各地的平均气温在年和季节上都在变暖。

3.2降水量的情况

大气环流和地形等都会影响降水量的变化。庆安县的降水量近年来一直是增加的趋势。这样的平均降水量增加也会对作物的生产起到很好的作用。

3.3温度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玉米是庆安县的主要农作物。是一种喜温作物,对温度的要求会比较高,而且具有耐旱的特性。2 300~2 400℃有效积温线之间是玉米生长最适合的。气温的变化趋势对玉米的产量会有很大的影响。虽然玉米的生育期在缩短,但庆安县的气温变化趋势对玉米的产量还是很有利的。特别是在生育期的气温变化会对玉米产量及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还有就是干旱和低温这样的自然灾害也会对玉米的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3.4玉米产量与气温变化

玉米比其他农作物管理起来要简单。而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机业的应用,庆安县的玉米播种面积也在扩大。当然也会因为某年的干旱或低温的关系,玉米的播种面积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其他时候都是一直增加的趋势。

据研究,在不考虑生产技术的情况下玉米的生产水平会因为气候变暖发生一定的变化。依据是庆安县的前十年的玉米产量比后十年的玉米产量增加4%~5%左右。这项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对玉米的生产很有利,如果考虑科技技术对玉米的产量影响,那么会增加更多的产量。比如90年代时气候变暖反而使玉米的产量增加了5%~15%左右、而近几年的增产也提高了10%~20%。这不仅是玉米的生育期的缩短造成的,也是因为气候变化的原因。庆安县也在不断培育适应本地的延迟生育期的晚熟玉米,有硬粒玉米和淀粉赖氨酸含量高的玉米等优质品种。

4讨论

庆安县的气温一直以来都在增加,对农业来说这是自然气候的改变。这会使农作物的生长期变长。如在春季的气温会很快回升,这时就可以提前播种。充分利用气温的提升,早点播种会躲过早霜的危险,也会提高玉米的产量。虽然气候一直在持续变暖,但在变暖的同时也会出现低温的年份。不同气候会对玉米的产量和产值有较大的影响。所以要根据不同年份的气候变化,对玉米的种植结构和玉米种植比例进行合理科学的生产。在低温时要适当的减少玉米种植的比例,当到了气温回升的年份就可以在原来的玉米种植基础上增加种植的面积。这样就能保证农民所种植的玉米有好的收获。

农业发展时首先要改善田地的生态环境,用节水政策,进一步研究旱作物的科技和节水农业。这样就能适应气候突然变干而影响农业产量的情况。科教兴农战略是对农业的长期战略。庆安县也在不断的植树,为改善生态环境做着贡献。这样大力植树造林不仅能吸收二氧化碳,还能抑制水土的流失。改变和适应生态环境变化的同时,还应该对温室气体的监测加大投资力度,并要对气候变暖的机理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因为气候变化会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都有很大的影响。

5结论

因为人类活动造成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和温室效应的产生都使得全球气候变暖。所以要对农业生产重视起来,不仅能适应气候变化,也要增加农业的产量产值。玉米的生育期在不断缩短,而且因为庆安的气候变化趋势,也会有利于玉米产量趋势。黑龙江庆安县也是气候变暖最明显地区之一,而且气候还会不断变暖。所以对近年来的庆安县的玉米产量产值与气候变化进行分析,为以后的农业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许吟隆.中国21世纪气候变化的情景模拟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5(03):36.

[2]赵俊芳,杨晓光,刘志娟.气候变暖对东北三省春玉米严重低温冷害及种植布局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12).

[3]邓振镛,王强,张强.中国北方气候暖干化对粮食作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生态学报,2010(22).

上一篇:乡村道路工程技术规范范文 下一篇:新生儿低血糖护理诊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