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范文

时间:2023-12-26 17:40:10

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

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篇1

构思一

为了体现归还学生学习自,我把整个班级四十五名学生分成了六组,把课桌都拉开分组,这样便于学生讨论问题。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就可以完全放开,让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

构思二

教研员有意回避正常的教学进度,本节课是跳过多个章节的,学生没有相关的气候知识,在此需要补充一下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我出示了一张照片,请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它拍摄的时间大约是哪一年。

学生有说今年,有人主张是去年,还有人猜测大约很久了,最后居然有学生说拍摄信息看不出来,我对这位学生当堂赞扬了一番,并且全班同学都为他鼓掌。这张照片确实看不出是哪一年拍摄的,今年能拍到这样的照片,明年也能拍到这样的照片,这就体现了气候是稳定的。

天气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区别:

天气变化:短时间,指晴、阴、雨、雪等变化。

气候变化:长时间,用气温、降水量、风等要素的变化来度量。

构思三

课堂用《后天》导入,一部美国科幻电影,描述全球暖化和全球寒冷化后所带来的灾难。该片是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年度科幻巨片,投资达1.25亿美元。

美国气候学家杰克(丹尼斯·奎德Dennis Quaid饰)认为,温室效应正在引发地球的大灾难,北极冰川的融化,会让地球回到冰河世纪那样的劫难。他的提醒并没有引起美国当局的重视,一切都已经太晚:飓风、冰雹、洪水、冰山融化、极度严寒,一系列的地球巨变引发了一场不可挽救的灾难。本节课的内容是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既有变冷又有变暖,这样导入新课是比较贴切的,一下子把学生引入了课堂氛围之中。

构思四

同学们分组进行不同角色的扮演活动,站在扮演角度讨论应对气候变暖的措施:

1.未来的环保保护者

2.未来的科学家

3.未来的政府首脑

4.未来的联合国的官员

虽然只是扮演活动,学生还是比较认真的,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并锻炼表达能力。

构思五

课堂总结是前后呼应,前面讲述了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数量的增加

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多

植被的大量破坏——吸收少

在归纳措施时要针对相应的原因:

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采用新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

植树造林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逐渐形成一种解题思路。

构思六

课堂中固定答题思路:

问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例如:气候变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问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例如:气候变暖的影响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有:

由于全球变暖,原来被冰雪覆盖的土地逐渐显露出来,一些格陵兰人开始种植一些蔬菜,这对于长期依赖进口的格陵兰而言是个惊人的变化。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会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加强,植物的生产率也将会有一定幅度的提高。这一效应对小麦、大豆、水稻等农作物尤为明显。

构思七

我上课的时间是2011年12月9日,课堂中要学以致用,引入今日将要闭幕的德班气候大会。

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七次缔约方会议;

时间:2011年11月28日—2011年12月9日;

地点:南非港口城市德班;

主要议题:1.确定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量化减排指标;

2.明确非公约发达国家在公约下承担与其他发达国家可比的减排承诺;

3.落实有关资金、技术转让方面的安排;

4.细化《坎昆协议》中有关“三合”和透明度的具体安排。

知识链接:1.全球变暖的原因、温室效应的原理。

2.全球变暖的影响。

3.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

4.中国的节能减排措施

讨论思考:

1.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甲烷 B.氟氯烃 C.二氧化碳 D.氧气

2.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将改变植物群落的结构

B.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C.物种不易患病,抗虫害的能力提高

D.植物的生产率会有一定幅度的降低

3.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到那时,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1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南

B.东北山区河流春季水量比现在大

C.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界线将下移

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大

4.中国为遏制全球变暖做着不懈努力,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淘汰低能耗取得巨大成就,其中不包括哪一工业部门( )

A.炼钢产能 B.水泥产能 C.建筑产能 D.造纸产能

构思八

课后探究:

“试一试,你能行”——根据你的兴趣、知识积累选择某一课题作为探究方向,写出产生后果的因果链。

口气候变化与农业

口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

口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

口气候变化与水资源

口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

口自己拟订研究方向

构思九

学习反思

1.走出误区:

误区一,认为全球变暖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误区二,认为全球变暖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误区三,认为全球变暖百害而无一利;

误区四,认为面对全球变暖,人类只能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应对。

2.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一方面,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从全球气候变化大的方面来看,全球气候正处于温暖期。

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篇2

笔者想从哲学层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谈谈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1 运动变化是绝对的,地球气候一直在变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①。“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②。同时认为“一切过程的常住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则是绝对的”③。

气候也和世界上的其他事物一样,始终处在运动变化之中,这不仅是哲学的推理,而且为亿万年的史实所证明。

地球大约在50亿年前后形成为行星,大约在20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大气圈和水圈,地球气候史也大约为20亿年左右。考证认为地球气候经历着时间尺度为几十年到几亿年为周期的气候变化,现在科学界公认的气候周期变化分三个阶段④。

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距今22亿年~1万年,其最大特点是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

历史时期的气候,一般指1万年左右以来“冰后期”的气候;

近代的气候,是指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

1.1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又可分为

1)震旦纪大冰期气候,发生在距今约6亿年前,曾发生过世界规模的大冰川气候。

2)寒武纪―石炭纪大间冰期气候,发生在距今约3~6亿年,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记、泥盆纪和石炭纪四个地质时期,共经历了3.3亿年,当时整个世界气候比较温暖。

3)石炭纪-二迭纪大冰期,发生在距今2~3亿年。受这次冰期气候影响的主要是南半球。这时处于北半球的我国仍具有温暖湿润气候带、干燥带和炎热潮湿气候带,气候终年如夏,森林面积辽阔,是我国大规模煤田的形成期。

4)三迭纪―第三纪大间冰期气候,发生在距今2亿到200万年前,包括整个中生代的三迭纪、侏罗纪、白垩纪,都是温暖的气候,当时我国普遍处在湿热气候控制之下。晚第三纪末期世界气温普遍下降。

5)第四纪大冰期气候,从距今200万年开始直至现在。在这次大冰期中,气候变动很大,冰川多次进退。在中国也发现不少第四纪冰川遗迹,定出4次亚冰期。在亚冰期内,平均气温约比现代低8℃―12℃,而在两个亚冰期之间的间冰期内,气温比现代高,极地约比现代高10℃以上,低纬地区比现代高5.5℃左右,这时冰盖消失,甚至极地冰盖也整个消失。在每个亚冰期之中气候也有波动,每个相对温暖时期一般维持1万年左右。目前正处于一个相对温暖的后期。大约在一万年前,地球各大陆的气候带和气候条件基本上形成现代气候的特点。

1.2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自第四纪更新世晚期,从距今1万年左右开始,全球进入冰后期。挪威的冰川学家曾作出冰后期的近1万年来挪威的雪线升降图(图1)⑤ ,从图上可以看出近1万年来雪线升降幅度并不小,它表明这期间世界气候有两次大的波动:一次是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最适气候期,当时气温比现在高3℃~4℃(雪线升高表示温度上升);一次是15世纪以来的寒冷气候(雪线降低表示温度下降),其中1550~1850年为冰后期以来最寒冷的阶段,称小河冰期,当时气温比现在低1℃~2℃。图1中两条曲线――挪威雪线及中国温度变化线,二者显示中国近5000年来的气温变化(虚线)大体上与挪威雪线的变化相似。

根据对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资料的分析,可以将5000年来我国的气候划分为4个温暖时期和4个寒冷时期④:

第一次温暖期发生在公元前3500~1000年间,当时黄河流域有大象、水牛和竹子等,估计当时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年降水量比现在多200mm以上,是我国近5000年来最温暖时期。

第一次寒冷时期出现在公元前1000~850年(西周时期),据记载公元前903年和公元前897年汉水两次结冰。

第二次温暖期出现在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东周-西汉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春秋》中提到鲁国(今山东)冬天无冰。

第二次寒冰期是公元初年至公元6世纪(东汉、南北朝),据史记记载公元225年淮河结冰。

第三次温暖期是7~9世纪(隋唐时期),公元650、669和678年的冬季,长安(今西安)无冰雪,梅和柑橘能在关中地区生长。

第三次寒冷时期出现在10~12世纪(宋代),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公元1131~1260年杭州每10年间降雪最迟日期是4月上旬,比12世纪以前延迟1个月左右。

第四次温暖时期发生在13世纪(元代),公元1200、1213、1216年杭州无冰雪,长安重设“竹监司”管理竹类,显示气候转暖。

第四次寒冷期出现在15~19世纪末(明清时期),时间长达500年,估计17世纪的冬天温度要比现在低2℃左右。

由上述可见,在近5000年的最初2000年间,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是最适气候期。从公元前1000年的周朝初期以后,气候有一系列的冷暖变动。其分期的特征是:温暖期越来越短,温暖的程度越来越低。从生物分布也可以看出这一趋势,例如在第一个温暖时期,我国黄河流域发现有象;在第二个温暖时期象群栖息北限就移到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公元前659~627年淮河流域有象栖息;第三个温暖时期就只在长江以南,信安(浙江衢县)和广东、云南才有象生存。而5000年中的四个寒冷期越来越长,程度越来越强,从江河封冻可以看出这一趋势。在第二个寒冷时期只有淮河封冻的例子(公元225年),第三个寒冷时期出现了太湖封冻的情况(公元1111年),而在第四个寒冷时期在17世纪(如公元1670年)长江也出现封冻现象。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世界气温曾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这种增暖在北极最为突出,1919~1928年间的巴伦支海的水面温度比1912~1918年时高出8℃。巴伦支海在30年代出现过许多以前根本没有出现过的喜热性鱼类;1938年曾有一艘破冰船深入新西伯利亚岛海域,直到83°05′N,创造了世界上船舶自由航行的最北记录。这种增暖现象到20世纪40年代达到顶点。此后,世界气候又出现变冷现象,以北极为中心的60°N以北,气温越来越冷。进入60年代以后,高纬地区气候变冷的趋势更加显著,例如1968年冬,原来隔着大洋的冰岛的格陵兰,竟被冰块连接起来,发生了北极熊从格陵兰踏冰走到冰岛的罕见现象。进入70年代后,世界气候又趋变暖,到1980年后,世界气温增暖形势更为突出。

综上所述,从22亿年前地球气候的形成至今,全球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这些史实证明一条真理――地球气候一直在变化着。当代的气候变化态势,并未超出历史上气候变化的范畴。至于20世纪以来明显增暖的现象,它是气候变化长河中的一个波动过程,还是永远的不可逆转的趋势,仍然需要冷静思考,认真分析,不应匆忙作出结论。

2 矛盾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气候变化有着众多客观因素的推动,似不应过分归因于工业生产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在上一节中已经叙述了地球一直处在变化之中的史实,第二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是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这个重大问题,本文作者曾在20年前的《试论干旱》⑥一文中作过论述,认为:一个大区域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有的在地上,有的在地下,有的还在天上。可把这些因素列入表1:

上述因素通过形成五个圈层系统――大气圈,海洋圈,冰结圈,陆地圈和生物圈,这五个系统的综合作用,直接影响着气候,决定着气候变冷、变暖、变干还是变湿。

在此对这五个系统略作说明:

1)大气圈是气候系统中最为活动的组成部分。在外部参数的影响下,大气环流的稳定特性时间大约是一个月。

2)海洋圈活动性较差,由于水的热容量很大,因而海洋成为太阳能的巨大贮藏库。它既可贮藏能量,随后又以热的明显的或潜在的形式把所贮之能转入大气层中。其循环的稳定特性时间,在海洋上层变化于数日到几年,在深层为百年到几百年。

3)冰结圈,它是气候系统中比较稳定的因子,多数循环可能是数百年、数千年,甚至几十万年。但是,冰结圈尤其强烈地影响着辐射量,影响到水在地面的分布,从而对气候施加明显的影响。

4)陆地圈的影响因子包括土壤、河川、湖沼和地下水,它们都是水循环的积极干预者和参与者,它们的分布和状况,影响着大气的辐射、热状况以及大气和大气溶胶的交换等。

5)生物圈主要表现为生物群落的数量,包括陆地和海洋中的生物界对水分循环、气体交换以及热动态的影响等。

通过对陆地圈、生物圈,尤其是对生物量施加影响,或通过以上各种方式间接地对其他系统施加影响,便形成人类影响气候的重要手段。

从上述可以看出:影响一个地区或一个地区在某个时期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众多的、复杂的!人们至今还不能确切地说明各种因素影响程度的定量关系。但是,存在着这些影响却是肯定的。同时可以断言:即使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从总体讲,自然因素仍然是影响气候的主导因素。人类活动至今仍然不足以影响地区性气候的基本属性,更不足以引起冰期或间冰期等巨大的气候变化。

只是在相对较小的程度上,个别的、局部的气候变化,才被解释为人类活动的结果,如大面积的毁林开荒、毁草滥牧等。这就告诉我们,研究气候变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应当从更广阔、更深邃的领域去分析和认识,从而采取适当的应对之策!不要人云亦云,自讨苦吃。

3 要历史地、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现在尚难肯定当代的气候变暖就是人类活动所致

“一个大的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的矛盾”⑦。

已如前述,气候是一个巨系统,它的发展变化受制于许多因素,而这些因素本身也是十分复杂的,多数因素存在于人类出现以前,而且至今不受人的支配,要定量地评价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至今世人尚无这种能力,只能说处在探索阶段,本文也无法说得具体,只能在有限篇幅内,引用一些有关专家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成果,作些推论,供大家参考。

这些成果包括:25万年来太阳夏季日照量变化图(图2);50万年间地球轨道及旋转轴倾斜参数图(图3);220年来太阳黑子数变化图(图4)⑧;1.1万年来印度拉贾赫斯坦的平均降雨量图(图7);美国1900~1939年气候变迁图(图5)⑨;纪元以来世界温度波动趋势图(图6);1万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实线)与5000年来中国温度(虚线)变化图(见图1)⑤。

这些研究和观测成果,可以使人产生如下认识:

1)影响气候的因子是复杂多变的。而且由于这些影响因子变化的偶然性中包含着某种必然性,因此,气候变化也具有某种必然性;又由于影响因子的变化具有某种周期性和在周期内的相对稳定性,因此气候变化亦有周期性和相对稳定性。认识气候的这种变化性、相对稳定性和相对可知性,对我们应对气候灾害,利用气候资源是十分重要的。

2)影响气候变化的大因子人们尚难控制。如图2~4所示。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无力对气候施加决定性的影响,即使发生在地球本身的一些影响因素,如海洋、冰川和陆地上的山原分布等,也不是人们在短期内可以控制和严重改变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某地区的气候变化仍然主要受制于原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3)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中国气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波动与世界其他地区比较,虽然最冷年和最暖年,并非完全一致,但彼此先后响应。因此,得不出外国气候变好,中国因为某种人为原因气候单独变坏的结论。

4)中国的历史气候有热有冷。从图1及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编绘的图6可以看出:若把图中温度“0”线视为现今的温度水平,则在殷、周、汉、晋时代温度低于现代;唐代以后,温度高于现代,最长的温暖期出现在唐代中期(公元811~1050年),约持续240年,当时在唐都长安可以生长柑橘⑤。

宋代以后,大约在公元1000年前后气候开始变冷,期间虽有波动,但变冷居于主导地位。

5)世界的历史气候有热有冷。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世界气温显著上升,在北极最为突出,1919~1928年的巴伦支海水面温度比1912~1918年高出约8℃;1940年开始虽有变冷现象,但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气候又趋变暖,1980年后,世界增暖趋势更加突出,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并被一些人认为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中排放的CO2温室气体所致。

6)近代全球变暖是气候变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还是永远的趋势?尚存争论!但更大的可能是气候变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温室效应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中是叠加于前述的诸因素中,还是单独在作用?作用有多大?亦有争论,但更可能只是一个尚未完全证明的叠加因素!

因此,有关温室气体排放使全球变暖的论点,至今只能作为科学研究的课题,而不能作为肯定的结论。

4 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气候变暖是好事还是坏事要做具体分析

前已述及,史实表明温暖的气候有其积极的一面,可以简要的归纳如下:

1)在寒武纪―泥盆纪大间冰期地球气候比较温暖,特别是石炭纪是古气候中典型的温湿气候,当时在中国,全国都处于热带气候条件下,森林茂密,形成大规模的煤层。

2)在6000年前的全新世温暖期,现今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当时为大草原;青藏高原当时降水非常丰富,湖泊水面比现今高出8m~60m;古代四大文明古国,正好诞生在这一时期。

3)在图6中显示的公元600年~1050年,是我国最长的一段温暖时期,比较风调雨顺,这对盛唐的出现不无关系。

4)在千年和百年尺度上气候变暖,往往是全球严重自然灾害较少时期。

有的学者还专门论述了未来气候变化与农业的关系⑩,书中引述的资料表明,空气中CO2浓度的增加会提高C4和C3作物的水分利用率,还认为“气候变暖还可以由于生长季节延长,积温增加,因而可以采用生育期更长的品种以提高产量”。

对于未来尚难确定的变化,作者引述这些言论并非是在期盼气候变暖,而是建议对气候变暖问题深入研究和辩证思考,科学上切忌起哄和一家独言。

5 具体矛盾具体解决,中国应寻求自己的应对气候变化之策

已如前述,气候变化是永恒的主题,气候变化可能诱发水旱等自然灾害的变化早为史实所证明,人们应当居安思危,科学应对,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努力探究气候变化的原因和究竟,特别应注重我国或我国不同地域气候变化的具体原因和表现形式,力争对未来气候做出比较科学的预测;

2)加强学科交叉和联合攻关,从不同角度研究气候变化可能给农业、工业、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3)加强气候及气候变化的科普宣传,使人们对气候变化具有正确的认识,以便沉着冷静地看待气候变化,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4)继续贯彻节能减排的方针,该方针的重要性是多方面的,一为节约能源,二为防治污染,要把防治大气和水土污染置于更加优先的地位,努力造就大气安全、水土安全,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不要因为全球变暖原因的争论而影响节能减排方针的执行;

5)在小尺度上,人类强烈的活动可能对小气候或局域气候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危害人类自己。因此,在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同时,要加强人类活动影响局域气候的研究;

6)在大尺度上,由于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在天在地而不在人,因此,中国无力也无责承担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既要提防把所有灾害都归咎于气候变化,从而放松对具体灾害的具体分析,又要防止有人把自然问题政治化、国际化、用气候变暖大做文章而宣扬新的“黄祸论”。

6 简单的结语

一个时期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热议话题,但本文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率、以哲学为指导、以地质史和水文气象资料为依据,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主要包括:

1)运动变化是绝对的,20多亿年来,地球气候一直在变,人们早有认识,并非当今发现;

2)矛盾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气候变化有着众多客观因素的推动,似不应过分归因于工业生产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3)要历史地、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现在尚难肯定当代的气候变暖就是人类活动所致,现在的气候变化很可能是气候变化长河中的一段波涛,并非永远变暖的趋势;而且其变幅并未超出历史上出现过的范畴;

4)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气候变暖是好事还是坏事,要做具体分析;

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篇3

关键词:气候变化;城市建设;关系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climate change impact on the city, according to the local climate changes and natural disasters characterization,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hat planning climate adaptability city construction and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construction system.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 city construction; 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P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1.1 气候变化的界定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平均值的升降,表明气候平均状态的变化;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异常愈明显。气候变化不但包括平均值的变化,也包括变率的变化。气候变化一词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使用中,是指气候随时间的任何变化,无论其原因是自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G l o b a lWarming)、酸雨(Acid Deposition)、臭氧层破坏(Ozone Depletion)。本文采用UNFCCC对气候变化的定义,即侧重研究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化,暂且不考虑自然原因引起的气候变率。

1.2 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IPCC 第三次评估报告提供的预测结果是,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4℃-5.8℃。未来变暖的变幅取决于人类采取什么样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但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仍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气候变暖将对全球的生态系统、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气候变化是事关生态与环境保护、能源与水资源管理、食物安全和人类健康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人为增暖,温度升高造成的影响表现为:北半球高纬地区的早春农作物播种,林火和虫害对森林的影响;欧洲与热浪相关的死亡率,某些地区的传染病传播媒介,以胶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花粉过敏;在北极地区冰雪上狩猎和旅行,在低海拔高山地区的运动等。城市及其系统受到了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异的影响,如山区人居环境遭受冰川湖泊爆发洪水的风险加大;海平面升高和人类的发展,增加了许多地区海岸带洪水造成的损害。

1.3 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占了中国自然灾害较高比例,而极端气象现象与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变暖高度有关。又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高等因素,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技术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有效资源管理手段缺乏等原因,我国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在灾害发生过程中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相对低下,由此所致的灾后重建恢复能力也较差。我国较易遭受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灾害。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显示,截止2009年8月24日,全年直接经济损失711亿元,共有29个省份不同程度发生洪涝灾害。暴雨泥石流。2010 年8 月7日甘肃舟曲因特大暴雨引发的泥石流至今让人触目惊心;2010 年8月12 日起,由于连日的强降雨天气,四川多地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1.6亿元。海平面上升。我国是世界上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中国全海域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 毫米/ 年。2004~2006 年,中国全海域海平面都高于常年,其中2006年比常年高 71 毫米。与 2003 年相比,2004~2006 年中国全海域海平面呈起伏上升趋势,各海区海平面变化趋势与全海域一致。海平面上升不仅会造成我国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的严重损失,而且会严重影响沿海地区的重要工程设施和沿海城市发展。这些自然灾害和其他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都是城市脆弱性的外因,增加了城市脆弱性的强度。

2 构建减灾防灾体系和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路径

2.1 构建减灾防灾体系的建议

2.1.1 提高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前适应能力。加强极端气候变化和重大气候现象及其影响的中短期预报和精细化预报,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形成全国性、多层次、布局合理的气象监测预报网络,实现灾害性气候事件的预警分析和风险分析。

2.1.2 加强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中应对能力。建立不同级别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制度和响应制度,建立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的纵向组织指挥体系,构建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部门协作联动体系,建立政府、企业、群众共同响应的灾害应急处置体系。

2.1.3 加速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能力。充分发挥政府在灾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政府要从组织领导、保障措施、责任落实以及政策措施等方面,切实做好灾后的重建恢复工作。政府加强资金和物资管理,强化督促检查,统筹处理灾后重建与做好日常工作的关系,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扎实推进。

2.2 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路径分析

2.2.1 要厘清全球、全国以及本地区气候特征、气候变化趋势,尤其是极端气候现象,理清人类经济社会系统与气候变化之类的相互关系,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角度减轻和减缓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的制定和建设,充分运用规划的提纲挈领作用统筹协调各部门(区域)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在规划基础上,加强国家层面上的气候变化立法工作,以法律规范全社会的经济社会活动,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切实实现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气候安全。

2.2.2 要充分发挥科技对气候变化的支撑作用。通过利用科技加大气候变化规律研究、气候变化趋势预测、气候变化影响分析、提高气候变化的预测性,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以减轻已经存在或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

2.2.3 要提高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和防御极端气候灾害能力是体现未来 20 年和谐社会建设水平与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应把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增强防灾减灾、抵御极端气象灾害的能力,降低气候变化的风险,提高农业生产、水资源保障、公共卫生等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3 结束语

气候变化引发了一系列自然灾害,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加强气候变对城市建设的研究分析,有助于提高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桂武,高庆华. 自然灾害风险的分析要素[J].地学前缘,2003,10

[2]喻小红等. 城市脆弱性的表现及对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5)

[3]周永娟.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J].生态经济,2009(11)

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篇4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移民;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11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214-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大多数国家的人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在人民安居乐业、享受生活的同时,逐渐恶化的气候导致的世界各国频频出现的极端恶劣天气现象却成了现阶段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1]。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的确在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经济,但在另一方面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周围环境却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越来越多的国家出现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引发的人口迁移现象,以及气候移民所导致的人道主义危机、难民潮、地区冲突等问题。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不得不在气候变化问题日趋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和重视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影响。在中国,由于气候变化而引发的气候移民现象也十分的普遍。因此,中国也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近些年,随着各国、各地区恶劣天气的不断出现,由天气因素所引起的移民潮―气候移民”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新关注点。气候移民,顾名思义,就是指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以及周围环境所现有的生存条件由于不断受到恶劣气候缓慢或突然的不利影响,迫使人们不得不被迫或主动、暂时或永久离开其原有家园进而迁移到其他地区或国家的人或人群。总体看来,现阶段气候变化的类型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点:

1.自觉型气候移民和被迫型气候移民。自觉型气候移民是指:由于气候的突然或缓慢的变化,对人们的生存要求或生产生活造成了相对不利的影响,人们在相关气候政策影响的作用下,自觉暂时或永久离开自己家园的群体。被迫型气候移民是指:由于气候的突然或缓慢变化给所在城市的居民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造成人们难以在原居住地更好地维持生计和生活,从而迫使人们不得不被迫地暂时或永久地离开自己的家园,以抵御或减轻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

2.长久型气候移民和短暂型气候移民。长久型气候移民一般情况下是由气候的变化和人类的活动引发的长久性环境改变,人类选择的以个人形式或群体形式进行的永久性迁移。短暂型气候移民通常是指由极端突变性气候灾害风险引发的环境暂时性变化,人类迫于外部环境的压力而暂时的离开家园。

3.国内气候移民和国际气候移民。国内气候移民通常是指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相关因素引起的人类生存环境逐渐改变,从而出现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区域和城市之间进行迁移的人或人群。国际气候移民一般是指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人类生存环境改变,造成国与国之间进行迁移的人或人群[2]。

总之,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气候移民,这种“移民”都是由于气候环境的恶化造成的,但根本原因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国际红十字会表示,环境灾害已经超过战争,成为迫使人们背井离乡的主要原因。据伦敦慈善团体基督徒互援会估计,目前全世界有1.63亿人被迫离开家乡。从现在到2050年为止,将再有2.5亿人为了逃离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洪水、旱灾、饥饿、飓风而离乡背井,有5 000万人的家园将被天灾吞没,另外还有5 000万人会因为严重的侵犯人权和区域冲突而前往他国避难[3]。气候变化最主要、最明显的表现是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周围环境和人类社会因此而变得危机重重,严重影响和阻碍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气候变暖导致冰川不断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造成许多沿海国家和岛屿遭受淹没和风暴潮。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变化产生的一系列不可逆的后果,现已导致了约2 600万气候移民,在未来四十年,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的气候变化将使全球10%的人口,约5亿到6亿人,面临沦为“气候难民”的风险,其中将有约2亿的气候移民被迫背井离乡。据一些科学家预测最早在2030年,北冰洋将迎来第一个无冰的夏天,冰川融化的情况同样也发生在南极,如果两极冰盖全部融化殆尽,全球海平面将上升约70 m[2]。显而易见,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势必会导致和引发世界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并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社会经济损失。

其次,气候变暖也使许多地区降水变少,温度升高,疾病肆虐。干旱导致一些国家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地区水资源缺乏,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此外,全球气候变暖还会使各类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最近几年,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被不断频繁发生的极端突变性气候灾害所影响和改变着。如厄尔尼诺现象、洪涝灾害、风暴灾害和沙尘暴灾害等。

气候移民作为一个近些年来才出现的新名词,或许并不为大家所熟知和了解,但这种现象却早在很久以前就一直存在。分析气候变化导致移民现象所带来的影响,对于以后我们更好地避免和解决气候移民所带来的后续一系列问题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首先,气候移民对迁出地区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迁出地区环境恶化严重,引发的移民潮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背井离乡。同时,随着原有居住地人口由于气候变化的原因大量前往它处,本地人口逐渐减少,政府和相关部门可能会因此降低对环境治理的力度。

其次,气候移民对迁入地区的影响。气候移民导致迁入地区的人口密度增大,就业机会降低。同时也给迁入地区的环境治理造成一定的压力,时间久了,可能会使迁入地区的气候产生变化,引发一系列的气候灾害。随即,再一次进入气候移民的恶性循环当中。

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各类显性或隐性危害并不只是单单影响某一个城市或某一个国家。因此,全世界都有治理气候变化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易受影响的地区和国家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加快努力,实施更广泛的应对气候移民的措施。

对中国来说,互利共赢的原则是必须并将长期坚持的,同时积极参加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不断加强有关气候变化领域的多边外交活动,努力促进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另一方面,广泛开展与各国国际组织和国际机构的务实合作是十分必要的,必须进一步学习并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大力推进国内相关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和科学研究工作,与各国携手积极应对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气候变化现象。

在国际上,应改进现有国际性法律条款关于“难民”权利的相关规定,制定应对国际气候移民法。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地区间协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协力促进气候移民难题的有效解决。建立国际社会应对气候移民问题的的治理机构和管理机构。

总之,气候移民问题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要想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与气候移民问题需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需要世界各国在努力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协同合作,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层面建立起有效的适当调节应对机制,形成在实现共同发展中协同努力并加以解决。在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移民问题对全球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方面,世界各国唯有秉持积极的态度,坚定的理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着力破解影响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诸多难题。

参考文献:

[1] 胡鞍钢,管清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的贡献―――兼评托尼・布莱尔《打破气候变化僵局:低碳未来的全球协议》报告[J].当代亚太,2008,(4).

[2] 陈绍军,曹志杰.气候移民的概念与类型探析[C].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移民与社会发展,2011:20-29.

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篇5

绿色中国:中美为何选择在APEC会议结束这样的时间和场合发表《声明》?为什么是中美联合,而不是单方面各自宣布气候目标,或者与其它国家共同为之?还有人认为,中国应与联合国合作,在2014年9月潘基文发起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中国的减排承诺。对此,您怎么看?

张海滨: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声明》是中美长期磋商、谈判而逐步形成的一个成果,达成这一共识很不容易,谈判相当艰难。比如,围绕中国所提承诺“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中的“左右”二字,双方曾激烈交锋。中美在“习奥会”上签署《声明》,是双方在面临不少困难的情况下,经过综合考虑而达成的一项战略性安排,并非轻而易举,需要做出艰难的取舍。

从美方来看,奥巴马只有两年多的任期了。时日不多,作为一个政治家和美国两任总统,奥巴马必然要思考8年总统任职期间能留下什么政治外交遗产,而应对气候变化一直是奥巴马想建功立业的一个领域。如果要深究美方的某些特殊目的,我认为至少有两个。一是刚在国会中期选举中惨败,共和党完全控制了国会。奥巴马急需在外交上有所斩获,挣回一点脸面。因此,奥巴马很看重这份《声明》。二是美国想拉上中国为2015年的巴黎气候谈判打下基础,定下基调,展示美国的全球领导力。为此,美国奥巴马政府采取“抓大放小”的策略,力推中美这两个世界排放大国的气候合作。

从中方来看,如果选择与美国共同宣布减排目标,就要承担基础四国的团结可能受损和联合国潘基文方面有所失望的风险。但多年的粗放式经济发展使中国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高居世界第一,面临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雾霾等环境问题肆虐已对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而是我自己要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声明》的签署从最根本的原因上说,是中美两国国内发展战略思路日益趋同的结果,是两国共同利益所致。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原因。双方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高度来看待中美气候合作,把中美气候合作打造成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新亮点的努力也是此次声明得以签署的重要背景。双方需要有一个有显示度的成果来为中美关系输入正能量。《声明》正好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

此外,从时间节点上看,APEC是一个“国际能见度”很高的多边外交场合,其时间点又处在12月初将于秘鲁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前夕。在这个时间、这个场合联合发表《声明》,十分高调,易为国际舆论所关注,进而为全球气候谈判注入正能量和推动力,为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就2020年后国际气候安排达成新协定夯实基础。中美高调向世界展示合作成果,是在向国际社会传递一个信号:中美合作虽不足以完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但若没有中美合作,却是万万不行的。一句话,《声明》的发表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

绿色中国:《声明》是否标志着中美在气候合作方面的历史性突破?

张海滨:是的,《声明》的重大历史性突破表现在中美首次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下简称“共区”原则)上达成政治层面的共识。长期以来,在“共区”原则这一关键问题上,中美两国存在根本矛盾。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前,美国对“共区”原则还是持形式上肯定、实际上否定之态,哥本哈根之后,美国干脆在形式上也予以拒绝了。这与中国坚持“共区”原则的基本主张尖锐对立。结果就是,凡是含有“共区”原则的文件美国就反对,凡是没有“共区”原则的中国就反对。

但是,如果一味在这一原则上争论不休,针锋相对,中美在全球气候变化议题上就没什么可合作的余地了。就算搞再多的谈判,也是形同虚设。

此次《声明》实现了这一矛盾的突破。声明中提到了“共区”原则,满足了中方的主要关切;但用“体现”代替了传统上的“依据”表述,降低了“共区”原则的重要性和约束力,满足了美方的主要关切。与此同时,中美双方的减排承诺在性质上的差异也在事实上体现了“共区”原则。这样,中美各退一步,在“灰色地带”寻找到了合作的空间,既推动双边合作迈上新台阶,又具有全球示范效应。这体现了两国决策层的大智慧,也印证了“谈判就是妥协”的道理。

另外,在观察中美气候合作时,也应注意到,中美气候合作的格局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从过去的单向流动,即美国向中国单向输出技术和产品向双向互动转变,即中国也开始向美国进行绿色投资。中国在电动汽车、高铁等领域已具备相当优势。目前,中国对美清洁能源投资已经超过100亿美元。

我想强调一点,《声明》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更关键的还在于落实。

绿色中国:此次两国元首签署《声明》是否意味着,气候变化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地位大大上升了?

张海滨:是的。中美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这是第一次,意味着双方都把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升到最高层面,预示着中美两个大国将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更积极的政策和举措,显示更负责任的姿态。这绝非一个简单的措辞变化,其重要的政策含义值得充分重视和密切观察。

此次《声明》虽非中美间的第一个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但它的重要性不容低估,预示着气候变化议题很可能超越气候变化本身,成为中美关系中的大议题。这个“大”字可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是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角度来看,气候合作有助于夯实中美关系的基础。美国对中国的崛起始终采取防范加接触的“两面下注”政策。尤其是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政策以来,中美关系紧张局势有所加剧。为稳定中美关系,主席提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将其概括为“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中国要和平崛起,要实现“中国梦”,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美国是世界“老大”,要尽量避免与之发生正面冲突,否则将对中国十分不利。最近,副总理在访美期间,明确指出,中国既无想法、也无能力挑战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其用心之良苦可见一斑。

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美两国在国际聚光灯下发生正面交锋,致使中美关系受到影响。美国舆论认为中国日益“傲慢”,应对华采取强硬政策。哥本哈根之后,中美双方逐渐意识到,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对抗对双方和世界都不利。应对气候变化是中美共同利益大于分歧的领域,应扩大合作,实现双赢,并以此积累互信,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减少战略误读和误判,为中美关系注入正能量。此次《声明》集中反映了这种共识。在这一框架下,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明显上升。如果说,中美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那么,中美气候变化合作就是中美关系的助推器。

二是从全球层面来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是中美展示大国责任和担当的最具显示度的领域。气候变化问题是最典型的全球性问题,是当今最大的国际公共产品。保护气候就是保护地球。谁能拯救地球,谁就是真正的全球领导。中美两国作为当今世界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大国,自然应兼济天下,携手应对气候变化,为国际社会做出贡献。国际社会对中美合作也有着深厚的期望。

因此,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看待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是十分重要的。

绿色中国:奥巴马上台以后,一改小布什政府在气候问题上冷淡、不作为的形象,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表现越来越积极,美国立场转变的缘由是什么?此次发表《声明》,美国有着怎样的利益考量?

张海滨:奥巴马上台后大力推动气候变化议程,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第一、奥巴马的个人偏好和政治考量。奥巴马有较强的绿色环保理念,气候变化是其个人兴趣所在,关于奥巴马的政治遗产问题我刚才已经提及。第二,经济考量。奥巴马政府试图以应对气候变化为契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技术,重振美国经济,提升美国产业竞争力。当前美国面临的最大的战略性挑战是,在全球清洁能源竞赛和低碳经济转型中保持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这关系到美国未来数十年的竞争力和能源安全。第三,外交考量。长期以来,美国在全球气候谈判中饱受批评,形象不佳,领导权旁落。奥巴马政府一直试图扭转这一局面,但由于国会不配合,白宫无法单独发力。中美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两个主要大国,排放占全球的40%以上,影响举足轻重,如果美国能与中国联手应对气候变化,其国际形象将大为改善。第四,环境考量。越来越多的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证据和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给美国造成的巨大人员财产损失,二者叠加推动了奥巴马政府从国家安全的高度看待气候变化问题。

此外,美国的页岩气革命、能源结构调整和清洁技术的进展使美国具备了更强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把美国带向了能源安全的彼岸。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早在2008年就达到峰值并开始进入“下行轨道”,这使美国的国际压力有所减小,在气候外交上主动权有所增加。

美国不干,我们也要干

绿色中国:国外有评论认为,中国宣布其温室气体排放到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这个峰值没有上限,中国仍然可以在未来15年内随意排放。您怎么看?

张海滨:我认为,这种评论是不合实际、不负责任的。的确,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才6000美金。如果根据联合国的贫困线标准,中国的贫困人口将近2亿。所以,无论外人如何看中国,中国人自己必须清醒,中国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基本的发展权应该得到尊重。当前,中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在一定时期内温室气体排放的适度增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第一步,尽早达到排放峰值;第二步,以尽可能低的排放总量达到峰值。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对其峰值年的排放总量定出上限。

应对气候变化对每个国家都是挑战,但对正处于快速转型中的发展中大国――中国而言,这一挑战尤其巨大。中方在《声明》中首次就峰值年做出明确承诺。考虑到中国经济、人口的超大规模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中国做出这一承诺是需要很大的政治勇气和决断力的。世界应该为中国的这一承诺点赞。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采取的政策力度之大是罕见的。我有机会与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国务卿克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菲格雷斯、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及现代世界环境运动的元老、加拿大人斯特朗先生等人讨论过中国的气候政策,他们无不对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展示的决心和诚意给予积极评价和充分肯定。我们可以很有底气地说,我们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出的努力比不少发达国家要大得多。

当然,在看到国际社会和舆论的主流对中国的气候政策持肯定立场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有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觉得中国的承诺与他们的期望之间还有差距,中国还应该做得更多。这就是一个“期望差距”的问题。两个原因导致了这个问题。一是在对中国定位上,国内国际存在差距。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人用不上电、上不起学,但国际上有些人感觉中国已经是富国、强国了,认为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了,至少不是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对中国寄予了过高的期望。二是在对中国能力的认知上,国内国际存在差距。中国要实现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非化石能源提高到20%左右的目标,同时还要保持年均7%的经济增长,任务十分艰巨。但国际上有人以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是无所不能的,只要号令一下,什么目标都能实现。实际上,我们受到各种条件和利益的羁绊,要实现这些目标是很艰难的。中国政府从来都不是万能的。所以,我们要努力管控好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望值。

绿色中国:“APEC蓝”本来是民间调侃的一个词,但主席却在APEC欢迎宴会上的致辞中用大篇幅提及“APEC蓝”,您怎么解读?

张海滨:主席在APEC欢迎宴会上的致辞全文1156字,其中谈“APEC蓝”用了340字,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场合花大量篇幅谈论“APEC蓝”,其中深意,颇值得玩味。从中可以管窥环境和气候问题在国家最高领导人心目中的位置。

他的讲话中有四句话令我印象最深。第一句:“这几天我每天早晨起来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北京空气质量如何,希望雾霾小一些,以便让各位远方的客人到北京时感觉舒适一点”。这句话反映出北京的雾霾已成为的“心腹大患”,因为环境问题已影响到中国的国际形象,他本人高度重视和关切雾霾问题。第二句:“我们正在全力进行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句话是向世人表明,中国政府治理环境是动真格的,有坚定的决心。第三句:“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这句话表明,他深知公众对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的迫切追求并宣誓了他的执政愿景。

第四句:“我要感谢各位,也感谢这次会议,让我们下了更大的决心,来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我们今后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得更好”。这句话反映出中国环保和气候政策的一大特点是“事件导向”。类似的例子是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使北京的环保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2016年中国将主办G20峰会,它比APEC峰会规格更高。按照这个逻辑,中国届时将采取更严厉的环保措施是情理之中的事。当然,为保“APEC蓝”,我们付出的代价是高昂的――北京全市机关和学校集体放假,周边六省市联动,一万五千多家企业停、限产,北京所有建筑工地停工,交通实行单双号。这种超常规的运动式环保非长久之计,不可持续,甚至引起强烈反弹。但不管怎么说,“事件导向”总比“灾难导向”要好得多。

一叶知秋。如果读完这段话,再把新一届领导集体的讲话和出台的相关文件做一个梳理,就不难发现,中央对节能减排的力度是越来越大,各种指标是不断加码。上周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明确指出,中国的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由此可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紧迫性在上升,中央的决心在加强,减排步伐在加大加快。

由此看中美气候合作与博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内生动力之强大,前所未有。过去,不少人认为,中美在国际气候博弈中,采取的是“相互绑定”战略,即一方的减排承诺以另一方的减排为条件。从关于“APEC蓝”的讲话中能强烈感受到他铁腕治污的决心和他铁腕反腐的决心一样大,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已成为中国的重大国家利益。因此,可以大胆断言,今后即使美国未能兑现其《声明》中的承诺,中国也将独自前行,义无反顾。

气候谈判的国际政治学

绿色中国:请您对刚刚在秘鲁利马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做一个总体评价。

张海滨:利马气候大会向着2015年巴黎气候谈判迈出了一小步。“利马倡议”确定了关于2020年后国际气候协议框架的要素,将适应与减缓并重,明确了“国家自主决定贡献”的提交规则,绿色气候基金募集到100亿美元的启动资金。这些成果确保气候变化谈判仍在轨道上缓慢前行。但在气候谈判的关键和实质性问题上,包括国家自主决定贡献的范围、资金、技术转让、评审机制、协议的法律性质和覆盖的时间范围等,都未能达成共识。真正难啃的骨头都留给了巴黎气候大会。所以,决战在巴黎。

绿色中国:请对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做一个展望。

张海滨:从现在的气候谈判进程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综合考量,2015年巴黎谈判的结果比较大的一种可能性是将会达成一个巴黎气候协议,但这个协议将是比较松散的。松散主要体现在两个“弱”字上。一是承诺的减排目标弱。协议下各方的自主决定的减排承诺难以实现“在本世纪末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比前工业化时期不超过2摄氏度”这一共识目标。二是协议的法律约束力弱,因为美国国会不会同意美国加入一个有强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气候协议。

这样一个松散的协议不会令所有人满意,但有总比没有好。最重要的是,各国都要切实行动起来,虽然一时可能无法达到最终目标所要求的高度,但就像百米赛跑一样,先要起跑,我们可以在后续行动中再不断加速。国际社会已经承受不起“没有协议”的结果了。如果再无法达成协议,国际社会真的可能从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后的失望走向绝望。我相信,这是所有国家都不愿看到的结果,各国有智慧去避免这种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当今时代,全球气候政治实际上是一种旗帜之争,道德高地之争,谁也不敢做导致气候变化谈判失败的历史罪人。

绿色中国:资金技术援助是谈判中的一个核心问题。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发达国家承诺未来十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资金,可如今资金到位的很少,承诺沦为了“空头支票”,原因是什么?

张海滨:发达国家开“空头支票”,是逃避责任的一种恶劣行为。其中原因得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找。从主观上说,发达国家虽然在上个世纪90年代气候谈判初期就接受了“共区”原则,但缺乏对它的全面深刻理解,自私自利的心理始终存在。只要一有借口,发达国家就会加以利用,曲解“共区”原则,逃避该负的责任。近年来这种逃避责任的情况愈演愈烈。

从客观层面讲,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政治、经济和排放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而言,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实力对比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随着近年来以基础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政治和经济事务中的地位和发言权显著上升。G20取代G8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发达国家的相对优势在下降,其优越感和优势地位逐渐丧失,普遍感到失落、焦虑,这就导致了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意愿在降低。第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经济普遍受到重创,国内经济陷入困局,对外援助的国内阻力增加,用于外援的资金量有所减少。第三,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长迅猛,全球排放格局发生显著变化。90年代初,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占了全球的70%以上。现在,发展中国家的排放占到全球的60%以上。南北排放格局的变动客观上使发达国家承担的道义压力变小了,也给它们模糊“共区”原则、逃避责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绿色中国:2014年9月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期间,纽约市30多万人上街游行,全球160多个国家、2000多座城市也有游行;上周的利马气候大会期间,世界各地也有大规模活动。公民社会、草根阶层和非政府组织是如何影响气候政治谈判和各国气候决策的?

张海滨:这是国际气候谈判的一道壮观的风景线。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政府和企业一道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三大主体之一。我作为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参加过多次气候谈判大会,对公民社会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和影响力有切身体会。

非政府组织首先是一个压力集团。气候谈判的主体毫无疑问是各国政府,但政府代表不是在真空中谈判。非政府组织常常会在谈判代表必经之地或示威,或交谈,对代表施加影响和压力。它们还通过与媒体合作,设置各种奖项影响各国的声望。比如说,由全球900多个民间环境组织组成的“气候行动网络”每年在联合国气候大会期间评选出“化石奖”,颁发给减排不力的国家,相当于“表现最差奖”。今年利马大会期间,“化石奖”授予了澳大利亚、比利时、爱尔兰和奥地利,这必然会使这些国家的国际形象受损,促使其领导人不得不自我反思。没有国家不爱面子。在一个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声望、声誉已经成为了软实力的构成要素,而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非政府组织是信息的提供者。气候变化议题技术性极强,各国政府在做出决策时需对气候变化问题有一个相对全面和清晰的科学认知。而非政府组织汇聚了一大批专业人士,掌握着第一手的信息和数据。他们通过举行边会、报告等方式向政府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有用信息,提高了政府的谈判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权威评估报告就得到了非政府组织的大力支持。

第三,非政府组织越来越多地直接参与气候谈判。目前,许多国家的气候谈判团里都包括了来自非政府组织的成员。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的代表团里尤其普遍。这样一来,非政府组织就能在第一时间了解谈判进程,增加了气候谈判的透明度。

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篇6

气候变化已成为2007年的一个热门话题,以全球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并非空穴来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评估报告表明,目前的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革命前上升了0.79度,而且在未来,还将呈加速态势。由此引发的海平面上升,冰川溶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可能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在过去数十年的亲身经历,也已经印证气候变化的严重性。 显然,我们需要应对气候变化,而且国际社会已经启动这一进程。今年的八国集团加五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墨西哥)领导人峰会已达成一种政治共识,即要正视气候变化,西方八国首脑甚至承诺认真考虑205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的排放水平下降50%。今年十一月的中欧首脑会议,十二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会议,都将专题讨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就我国而言,6月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向世界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明确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取向。 首先,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胡锦涛主席明确指出,气候变化既是一个环境问题,又是一个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发展问题。因此,应对气候变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不可能忽略发展来谈气候变化。相反,我们需要通过发展来应对气候变化。 第二,要遵循“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来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全球气候是地球全体公民的责任,但是,目前的全球变暖在很大程度上是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以来长期大量排放的结果,发展中国家目前尚处在工业化进程的初期,历史排放较为有限。而且,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和管理上具有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优势,需要率先垂范,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目前,中国的人均排放只有发达国家的1/3,而且中国正处在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化阶段,城市化进程规模大、速度快,能源和碳排放需求巨大。因而中国不可能像欧盟等发达国家那样,拥有高端的技术、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管理水平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第三,要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气候变化是由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因此,要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吸碳固碳等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这只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方面,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和极端气候事件出现,并不是随温室气体减排就会消失的,我们需要采取行动来适应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变化对降水格局产生的变化,可能危及粮食安全,因而我们需要根据气候变化的实际情况,调整工农业生产布局和城市发展格局,采用工程和管理措施,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 第四,强化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气候变化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来加以防范,只有各国加强合作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可再生资源以及利用工程措施来分离和埋存二氧化碳,均有赖于技术进步。为了全球气候保护,一方面需要通过资金和技术转让,加速技术推广,另一方面要大力开拓新技术,而许多新技术的开发,需要国际合作来促成。国际合作不仅仅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发达国家内部,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应通过多边和双边合作方式,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根据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气候变化政策,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以减排温室气体为核心,而是要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积极考虑应对气候变化。首先,要进一步落实和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例如计划生育政策、节能减排政策、植树造林政策、可再生能源开发政策等。这些政策措施不仅有助于资源环境的保护,而且具有明确的温室气体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意义。例如植树造林,不仅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且可以保持水土,弱化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其次,我国尚不具备承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条件,因而在政策制定中,要避免对我国发展可能产生约束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无所作为。相反,我国需要利用各种政策手段,促进低碳社会的创建。我们发展经济,并不是以增加碳的排放为特征,我们可以低碳甚至零

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篇7

(一)将气候难民纳入国际法保护体系的依据

早在1990年11月7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通过的部长宣言就指出“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护全球气候是各国共同的责任”。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即《斯德哥尔摩宣言》)的序言中也明确指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种类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因为它们在范围上是地区性或全球性的,或因为它们影响着共同的国际领域”,所以“将要求国与国之间广泛合作和国际组织采取行动以谋求共同的利益”。从上述文件不难看出,正是因为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问题)具有公共性,所以气候变化不仅仅是一个国内问题,各国应加强共识,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来解决环境问题,解决气候难民问题。

(二)气候难民定义的历史沿革

对于“难民”的关注是二战的产物,“气候难民”是“环境难民”的一个衍生概念,“环境难民”从1940年就被提起。1970年起,各种发展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引起了人们流离失所的问题,联合国环保署(UNUP)与联合国难民署(UNIIRC)开始一起关注此问题。1980年,“环境难民”的称呼开始在联合国相关的会议上被提出,在文字上则首先由莱克(Lake)于1984年提出。之后,埃萨姆·埃尔·欣那威(El-limnawi)在联合国环保署文献中为“环境难民”做了定义:“由于显著的环境破坏(含天灾与人祸)有碍其生存并(或)严重影响生活品质,人们被迫暂时或永远地搬离其原来居处。”1988年雅各布森(Jacobson)的“环境难民”定义是指“由于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被过度砍伐,土地沙化及风沙肆虐而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浪的人”。同时,他强调环境难民其暂时性“流离失所”的三种情况:地区性灾害如地震、雪(山)崩;环境问题影响生计与健康;土地沙漠化。1995年梅耶斯(Myers)进一步以环境与发展的角度来定义造成环境难民的因素:土地破坏(含干旱、洪水、沙漠化、森林砍伐等);资源匮乏(缺水等);都市环境问题;紧急问题(全球温室效应);自然灾害(台风、地震)等。[3]定义的最新发展是劳拉(Laura)提出的“生态难民”的概念,以此来涵盖所有的环境难民、气候难民以及所有流离失所的人们,包括逃离工业和化学危险的人。上述观点都或多或少地遭到了批评和质疑,诸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京都议定书》等国际文件也都未能赋予“环境难民”或“气候难民”一个明确的定义。至今关于“气候难民”尚没有一个具有约束力、受到普遍认同的法律定义。

(三)气候难民的生存和权利现状

图瓦卢———一个南太平洋上陆地面积仅为26平方千米的岛国,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却要美国和澳大利亚,原因是两国排放的温室气体引起了海平面的上升。梅耶斯曾预测,到21世纪中叶,将有近2亿人因为温室气体引起海平面上升而被迫迁移,就连东京和纽约也不例外。[4]其实,海平面上升只是引起迁移的环境原因之一,还有气候变化引起的洪灾、沙漠化、极端暴风雪都会成为人们迁移的原因。目前法律层面对于气候难民的保护是极度欠缺的。第一代人权规定在1966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该条约详细阐述了消极权利,即政府不主动干预的权利。1966年《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第二代人权不仅包括消极权利,还包括积极权利,这两个文件均未关注气候难民的权力。第三代人权则将关注焦点从集体权利扩大到个人权利,认为个人“享有和平、适合居住环境的权利”。第四代人权是“知识产权”以及“地球母亲的权利”,所谓“地球母亲的权利”是指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保护,而不是仅为了个人享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保护地球,[5]对于气候难民几乎没有规定。与此同时,即使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里约宣言》和《斯德哥尔摩宣言》这样专门针对气候变化的公约,都未规定个人享有一个清洁、健康、安全环境的实体权利,[6]也没有涉及气候难民问题。直到2008年4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才要求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调查气候难民问题,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在报告中指出“气候变化的最大影响就是造成人类的迁移”,[7]随后又指出“因为气候变化而跨越国境的人享有接收国的普遍人权,但不享有进入权”。[8]试问,既然连进入一个国家的基本权利都没有,又何谈享有普遍人权?而且因为各国往往把气候难民问题看成是一个负担而不是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机会,认为会耗竭接收国的资源,所以大多采取“迁出”政策而非“迁入”政策,[9]采用“扔包袱”的方式来回避气候难民问题,尽可能地缩小有关难民保护公约的适用范围。于是气候难民就面临这样一个两难的局面:要么面对自己日益恶化的环境,要么迁徙到一个新的环境去面对保护自己稀缺环境资源的当地人的敌意。

(四)气候难民保护的困难所在

当前,各国政府及国际社会对于气候难民的“置之不理”,来源于法律、社会、经济等各个层面的困难,这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气候难民究竟是否存在目前是一个尚有争议的问题。气候难民意味着一种很少在人类现实中发现的单一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个因素、事件或者过程不可避免地导致被迫迁移或者冲突。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可能会促进被迫迁移的增加,但不能完全将气候变化作为一个原因隔离开来,[11]因为人们的迁移往往是由多种原因(如政治、文化)造成的,我们很难将其仅仅归因于环境因素。目前,仅芬兰和瑞典法案承认了环境难民的存在。[12]而且在一国发生的行为极有可能对别国的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且该不利影响往往一时无法察觉,如何区分责任困难重重。由于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成因和结果都未能达成共识,这也成了很多国家逃避责任的借口。在2008年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的气候变化公开辩论会上,英国认为气候变化问题会引发世界各国的冲突,发展中国家则表示这一议题不应列入安理会的议事范围。[13]但是,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持续的沙漠化和旱灾使南非的人民迁至西非;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使墨西哥人迁至美国。从中不难看出,气候变化与人们迁移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14]第二,如上所述,传统意义上的“难民”是指“因有正当理由畏惧由于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留在其本国之外,并且由于此项畏惧而不能或不愿受该国保护的人;或者不具有国籍并由于上述事情留在他以前经常居住国家以外而现在不能或由于上述畏惧不愿返回该国的人”。可见,环境因素并不包含在内。另外,政治难民往往能够在政府停止对其迫害时返回原住所,而气候一旦发生变化,气候难民就永远存在了,[15]这也是两者间一个很大的差别。第三,即使承认气候难民的存在,其内部也存在着争议:究竟这种“流离失所”是持久的还是临时的?引起人们迁移的自然灾害是瞬间爆发的还是长久累积的?人们迁移是因为当地的环境已经不适合生存还是他们只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16]另外,这里的环境因素又应该包括哪些情况?其中自然灾害应包含哪几种情况呢(联合国难民署将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和2008年缅甸飓风列入可作为流离失所动机的“自然灾害”[17])?是否应包括人为破坏所造成的灾害?这些问题均有待进一步探讨。第四,各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态度暧昧不清。因为气候问题所涉及的工业、农业、能源、交通等问题均属于国内政策范畴,所以各国更多地用国内而非国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对许多国家而言,与自己减排从而确保他国同样减少气体排放相比,减排对国家的成本要高得多。[18]此外,传统的“污染者付费”原则在气候变化责任问题上也变得不再适用,因为即使是图瓦卢这样的“气候变化受害者”也会排放温室气体。那么是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责任呢?这也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第五,目前全球的难民人数为1520万,其中持久难民已经达到了720万。与此同时,自愿返回故乡的人数却在不断下降,2010年不足20万人。这些难民的接收国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其中也仅有50%能够得到救济。如果进一步扩大需救济的对象,将气候难民纳入其中,不仅不能为其提供必要的保障,也会降低对现有难民的保护。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称,其每年获得的救助难民的预算达到13亿美元,但是即使将如此高额的资金全部投入保护难民,也无法为传统难民提供足够的食物和住所,更不用说环境难民了。根据法新社的报道,在2006年至2008年的3年中,约旦因为管理50万至75万伊拉克难民事务共花费了22亿美元,对于一个仅有8.9万平方千米国土的国家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承认难民的存在不仅意味着要在难民身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还要设立管理难民的机构,而难民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环境专业知识和资源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五)气候难民权利的完善

无论造成人们迁移的气候变化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是长久的还是暂时的,我们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问题———这些人都是由于气候问题而离开自己的家园去寻找能够满足他们最基本需求的新环境。当前,国际社会正面临着两个问题:如何保护实际的环境难民?如何保护潜在的环境难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气候难民的权利进行完善。第一,国际社会应尽快做出反应,承认气候难民的存在。当然,对于气候难民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改善当地的环境,防止气候再度恶化,使其返回家园,同时应着力预防未来灾害的发生。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公布了第四次评估报告,再次将气候变化的矛头指向了工业产业。因此,各国政府应倡导使用可再生性强、资源丰富的如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代替煤炭、石油等污染较大的传统能源。此外,对于气候难民的救助离不开公众的认知和媒体的宣传,因而应加强这两者的参与。事实上,气候难民对于接收国来说,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当前,伴随着“婴儿潮一代”的退休和人口日益老龄化,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正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联合国经济事务部的资料显示,发达国家15岁至59岁的劳动人口将从2006年的63%降低至2050年的52%,而环境移民的到来将有望缓解这一问题。第二,1998年《关于国内流离失所问题的指导原则》已经将气候变化造成的流离失所问题纳入其中,因而我们可以选择完善现有立法,也可选择订立条约的方式来给予保护,但给气候难民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刻不容缓。在环境难民的含义、特征标准及因果关系较模糊而难以确定的情况下,气候难民可以率先在一定程度得到国际法上的认可和保护。笔者建议,可以这样定义气候难民:“由于遭受自然的(如地震)或人为的(如核燃料泄漏)灾害,其生活环境已不再适宜生存,或该环境对健康不利而被迫迁徙的人。”第三,当前,保护气候难民的瓶颈在于尚未有一部法律列举出这个群体所享有的权利。因此,在承认气候难民存在的同时,给予其应有的权利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参照现有权利公约的框架,气候难民应有的权利应当包括以下几点:1.生命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6条第1款规定:“人人有固有的生命权。这个权利应受法律保护。不得任意剥夺任何人的生命。”人类最基本的权利便是生命权,如果没有这个权利,其他权利就无从谈起。即使在战时这样的紧急时刻,对于生命的迫害和亵渎也是不容允许的。如果飓风、地震、洪灾、空气污染等灾害继续不断增多,势必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2.健康权。《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第12条规定:“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有能达到的最高的体质和心理健康的标准。”人类的健康常常与食物、住所、工作环境等因素相关,而气候变化往往会影响到食物、淡水的供应,加剧各种气候灾害,直接或间接影响许多传染病如霍乱、血吸虫病的发病率。3.食物、淡水权。食物与淡水经常与健康挂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第11条规定:“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为他自己和家庭获得相当的生活水准,包括足够的食物、衣着和住房,并能不断改进生活条件。”2002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将淡水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19]但是,由于缺少必需的淡水资源,部分人被迫改变了延续几千年的生产、生活方式,严重影响了其生计。4.自决权。《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第1条规定:“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他们凭这种权利自由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并自由谋求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世界人权宣言》第22条规定:“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并有权享受他的个人尊严和人格的自由发展所必需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各种权利的实现,这种实现是通过国家努力和国际合作并依照各国的组织和资源情况。”可见,气候难民自身的事务只能由其自身来决定。任何其他个人或接收国若干预他们所做的合法、合理的决定,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个人尊严”和“人格的自由发展”。5.财产权。《世界人权宣言》第17条规定,“人人得有单独的财产所有权以及同他人合有的所有权”和“任何人的财产不得任意剥夺”,而持续的气候变化必然会导致部分人因迁徙而丢失其部分财产。6.工作权。《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第6条、第7条、第8条以及《世界人权宣言》第23条都对自由选择职业、享有同工同酬、参加工会组织等权利做出了规定。气候变化肯定会造成工作选择范围的缩小,参加工会组织等权利的实现变得困难重重。7.土地权。世界银行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贫困和收入不公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无法获得和拥有土地资产”。[20]对于气候难民而言,他们所需要的不过就是“一片他们可以叫作‘家’的土地,并在这之上重建家园”。[21]只有为难民提供土地所有权,他们才能生产足够的食物,获得收入,提高经济地位。第四,气候难民保护的法律框架不仅应关注每个个体的权利,也应关注该团体的集体权利。正如比尔曼(Biermann)和博厄斯(Boas)所说:“气候难民的体制不仅要满足每个受迫害的个人的需要(就像当前联合国救助难民的体制那样),而且要关注整个团体,比如整个村庄、城市、省份,甚至是整个的小岛屿国家。”[22]伴随着整个团体消失的还有团体的文化,如果气候变化不断加剧,那么文化势必会遭受到破坏。因此,在保护难民的同时,也应当注意保存优秀的文化、习俗,使文化多样性不会遭到损害。另外,接收国在制定和完善立法时,应当聆听那些已经或将被迫迁移的人的意见,也应注意到气候难民在年龄、性别、残疾与否和其他各方面的差异。第五,在接收国接收气候难民之后,应积极促进难民与当地社区语言、文化、民族信仰的和谐相处。因为难民在接收国往往会遭遇社会和身份认同上的困难,从而成为民族间敌对、骚乱甚至是政局更迭的导火索,所以促进难民与当地社区的融合至关重要。应当指出的是,由于气候难民必须依赖新环境的当地资源来维持其生存,加上接收国本身国内的需要,很容易造成接收国的环境恶化和耗竭。因此,气候难民在享受当地保护的同时,也应注意对接收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第六,气候变化不是某个或某几个国家造成的,这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因而需要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1.应建立国际气候难民救助基金。在被称为“拯救人类的最后机会”的2011年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上,绿色气候基金(1000亿美元)得以启动,而资金的来源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要由对气候变化负较大责任的发达国家提供,也有学者提出可以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的参与资金的提供,笔者认为可以将其中一部分专门用于气候难民的救助,但应就资金获得资格、资金分配标准以及资金使用情况的报告机制做进一步详细的规定。2010年12月达成的《坎昆协议》提供了管理气候基金的方法,即建立由24名成员组成的委员会,头3年的运行可由世界银行来管理。2.应组织国际专家小组,负责对移民寻求保护的区域和寻求国际帮助的区域进行鉴别以及监督绿色气候基金的发放,以此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基金的使用落到实处、公开透明。3.应严格执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国家责任,即各国有责任确保在其管辖或控制范围内的活动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或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造成损害。一旦国家违背了这一原则,要对污染和破坏环境承担国际责任。有学者提出,可以采用类似“船旗国政府对本国船舶监督”的方法,无论对环境的损害发生在哪个国家,造成环境损害的国家都必须为此负责。

二、结语

气候难民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法律问题,它不断挑战着现有的法律体系。由于目前气候变化异常,气候难民的人数猛增,这一问题理应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注意。但我们首先应给气候难民一个清晰的定义,否则有效保护将无从谈起。事实上,“无论是因为被战火所逼,还是因为自然灾害,只要人们没有过错,那么任何逃离的人都有权利享受更好的未来”。[23]因此,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应当尽最大的努力,一方面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履行环境保护的国家责任;另一方面通力合作,保障气候难民的权利,关注其集体权利,促进气候难民与当地社区的融合,并建立气候难民救助专项基金,共同改善气候难民的境况。

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篇8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全球变暖; 应变

中图分类号: X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064-01

一、造成气候变暧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并非单方面因素造成的,气象学家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不断与历史资料时行比对最终认识到决定气候状态和变化的原因不是孤立地存在于大气中,而是取决于由大气、水、冰雪、生物和岩石等几大因素所组成的“气候系统”的整体相互作用。因此引起当代全球气候异常及全球变暧的原因是十分复杂。但总的归纳起来,就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这两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人为因素的影响

适量的温室气体因子对地球上的人类和自然界的生物来说应该是件好事,因为地球上的温度就是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臭氧、氧化亚氮、甲烷等“温室气体因子”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来维持着。由于我们所排污染物中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成分中二氧化碳居多,而它在大气中存在的寿命较长,可达200年左右。所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逐年急剧增加,这必然会导制“温室效应”的加剧,相关的资料表明,如果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1倍,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将升高1.5~3.5℃。此外核爆炸产物、氨肥的分解物,其中可能含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甲烷等几十种化学物质的过量排放,也都是人为造成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自然因素的影响

地球的周期性变化为我们人类带来了白天、黑夜以及四季的变化。这使我们对气候以及温度的变化产生了认识,但现在由于自然界因素的影响,地球已经出现了异样的气候变化。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其变化的主要表现。早期人们对厄尔尼诺现象的认识是友好的,1925年意大利人斯科特回忆了1891年秘鲁沿岸出现海水增温时的情景,“首先是沙漠变成了绿洲,土壤被倾盆大雨浸泡着,在几个星期内,整个国家四处覆盖着丰盛的牧草,牛羊成倍增长,棉花等农作物能生长在以往年份不长植物的地方”。尽管当时人们也看到了海水温度升高引起了大量海洋生物和鸟类消失,但他们还是将这样的年份称之为“丰年”。

(三)其他因素的影响

除以上两大因素外,臭氧层的破坏使地球直接受到紫外线强照射,威胁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进化和生存。地表植被和海洋浮游生物的减少或消失必然减少贮存在植物体中的二氧化碳和用于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加,使全球气温进一步升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为止人类已经把1500万吨以上的氯氟烃排放到大气中。进入大气中的氯氟烃,只有一部分参与臭氧层破坏作用,大部分还在大气中游荡,因而,虽然现在很多地方已停止生产和使用氯氟烃,臭氧层仍然会继续遭到破坏。

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森林的锐减和物种的灭绝,土地的沙漠化,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都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诱因。除上述对温室效应有正效应的因素外,大气中还有一些因素对温室效应起负效应,如气溶胶对大气温度主要起降温作用。水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也是复杂多变的,水汽是大气中最主要的一种温室气体,空气的含水量越大,温室效应也越强,形成正效应。但是当水汽达到饱和水汽压时,就会凝结成云,云对太阳辐射作用主要是散射和反射,减少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总量,这样会对全球增暖产生负作用。

二、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一)气候带移动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带将北移,全球气候的变暖对人类健康是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地球升温最为敏感的当属一些居住在中纬度地区的人们,暑热天数延长以及高温高湿天气直接威胁着他们的健康,1995年的夏季热浪造成全世界许多大城市出现了死亡率特别高的现象。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现有雨带的降水量会增加,有可能对我国和夏季风边缘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雨水增加,有利于农业生产,而有的地区将面临洪涝威胁;高纬度地区冬季降雪量也会增加;而中纬度地区夏季降水将会减少,降水减少将使这些地区干旱加剧,造成供水紧张,严重威胁这些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气候变暖也会引起生态系统及环境的改变。

(二)海平面上升

由于近年来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造成了全球性气温上升,导致海水受热膨胀、高山冰川融化、南极冰盖解体,使得海平面上升,并且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陆地地面沉降,又造成了海平面的相对上升。如果海平面上升过快,将使湿地面积大大减少。而湿地是许多鱼类、鸟类和稀有动物的主要生活环境。海平面上升还可使珊瑚面临危险,珊瑚礁岛屿面积会大大减小甚至消失。海平面上升还将通过盐水侵入地下水资源,进一步使土地盐碱化,沿海地区淡水匮乏。

(三)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由于气温的异常变化,死亡率将显著上升,与此同时“城市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更为显著,又给许多疾病的繁殖、传播提供了更为适宜的温床。大气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人的直接呼吸而进入人体,有时会附着在食物上或溶于水中,使之随饮食而侵入人体通过接触或刺激皮肤而进入到人体。通过呼吸而侵入人体的有害物质危害最大。它会使人类患上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以致于患上癌症。因此气候变化是人类健康的重要障碍之一。

(四)其它影响

随着气候增暖,全球工业化和人类生活所须能源消费增多,所排放的酸性物质也日益增多,它们进入空气中,经过一系列作用就形成了酸雨。人们对酸性排放物已经有了控制,但仍然还有酸雨现象。全球进一步变暖,炎热时间增长会使城乡用水量增加,全球环境沙漠化进一步发展。气候变暖还往往伴随着水灾、飓风等自然灾害,致使大量植被,森林死亡,土地多被生态系统恶性循环侵食,从而加重了水土流失。

三、相关对策

(一)强化可持续发展目标

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目前我们要增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加大力度保障自然环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量。

(二)发展保护绿色环境

因为植物具有吸收和除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因此我们要将这个大气碳平衡、缓解大气污染的有效工具有效的发展保护下去。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对大气化学过程也是很重要的,它们既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吸收者,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氧气制造者。因此,我们要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物,这需要我们全人类的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三)提高生态质量

上一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建议范文 下一篇:免疫学理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