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道路工程技术规范范文

时间:2023-12-20 15:51:34

乡村道路工程技术规范

乡村道路工程技术规范篇1

一、加强农村公路规划和建设管理

(一)农村公路规划是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依据,是落实科

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公路的规划管理。市、县两级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全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统筹城乡发展总体部署,围绕城镇化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县县畅、乡乡联、社社通、农村骨干路网等级化”的目标,进一步提升完善农村公路发展规划。

(二)县道规划由县(市)、区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经本级政府审定后,报市政府批准,并报省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乡道、村道规划由县(市)、区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会同乡(镇)人民政府编制,报县级政府批准,并逐级报省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三)县(市)、区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农村公路规划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编制年度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并按照规定程序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凡纳入市级以上补助计划的建设项目,必须于计划批复的实施期内开工建设。

合理确定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县道和乡道及农村公路骨架网道路一般按照不低于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二级公路路基宽度不低于8.5米,路面宽度平原区不低于7.5米、山区不低于7米;三级公路路基宽度不低于7.5米,路面宽度不低于6.5米;四级公路路基宽度不低于6.5米,路面宽度不低于5米。村道的建设一般按照不低于四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不低于5.5米,路面宽度不低于4.5米。具有干线功能或通客车的村级公路,有条件的可适当加宽。

农村公路要按照国家标准设计设置排水、交通标志、标线等安全防护设施。

(四)县道、乡道及桥梁、隧道建设项目要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并由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村道建设项目可以由县(市)、区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具有相应工程技术资格的技术人员进行设计。

(五)县道和桥梁、隧道建设项目法人为县(市)、区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乡道建设项目法人由县、乡政府根据资金来源和管理能力确定法人。村道建设项目法人由乡(镇)人民政府承当。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符合法定招标条件的,要依法进行公开招标。招标工作要按照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及相关法规进行,规模较小的项目,可多项目合并招标。为保证工程质量,要根据定额、物价合理确定标价,严禁招标人为减少投资盲目压价或投标人盲目压价恶性竞标。招标结果要在当地进行公示。

(六)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实行施工许可制度。县道、单独的桥梁和隧道建设项目的施工许可由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乡道和村道建设项目的施工许可由县(市)、区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七)市、县两级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和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要注重工程建设的全程监督管理,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

坚持和完善农村公路“政府监督,专群结合”的质量监督模式,县道、乡道以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的政府监督为主;村道建设继续坚持“专群结合”,在政府监督的基础上发挥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作用,形成重点突出、控制有效、全面覆盖的质量监督机制。工程质量控制目标为合格率100%、优良率85%以上。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工程验收,完善工程资料,建立工程档案。县道、单独的桥梁和隧道,由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组织验收;其它项目由县(市)、区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二、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

(一)坚持“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创建省级“文明示范路”和“文明示范乡(镇)”为载体,以制度保障和规范管理为重点,以日常养护和路政巡查工作为抓手,做到“五个到位”。即:管养责任落实到位、机构人员配备到位、制度制订执行到位、资金筹措管理到位、监督检查考核到位。实现“四个提高”。即:提高管养能力、提高路况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群众满意度。

(二)农村公路要按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养护,做到路基稳定,路面、构造物完好,排水畅通,沿线设施齐全,技术状态良好。

县、乡道路肩培护宽度一般不小于1.5米(或硬化1米)、村道路肩培护宽度一般不小于1米(或硬化0.5米)。山区道路的临崖、临水、急弯、路侧险要路段,要设置安全防护设施,确保行驶安全。

因严重自然灾害等致使农村公路交通中断或者严重损坏时,县级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修复。

(三)县(市)、区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类别和实际技术状况编制农村公路年度养护计划。其中大、中修养护工程(建议)计划,要报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报省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县(市)、区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大、中修养护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市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养护工程项目的指导和监督管理。

(四)要进一步完善养护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以养护站为管养单元的运作机制。重要县道和乡(镇)要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站。县道的日常养护和保洁由县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组织实施;乡道、村道的日常养护和保洁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具体由乡(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站组织实施;村民委员会要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做好本村村道的小修保养和日常保洁工作,一般由各村成立的管理养护室完成。

市、县(市、区)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完善的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保洁考核机制,激励各养护单位(个人)认真积极的开展工作。

(五)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绿化规划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结合农村公路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做好农村公路绿化工作。

县道的绿化由各县(市)、区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乡道的绿化由所属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村道的绿化由各行政村自行负责。农村公路两侧的绿化,实行谁种植、谁管理、谁受益。

三、加强农村公路的设施保护和路政管理

依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和《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建立“政府负责、部门执法、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管理体系。

(一)县级以上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农村公路保护工作,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管理和保护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设置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站及村民委员会成立的管理养护室应当协助做好农村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保护工作。

(二)加大公路巡查力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重点治理在农村公路及其用地范围内挖沟排水、打场晒粮、堆放物料、倾倒垃圾、摆摊设点、集市贸易等突出问题。

县道、乡道两侧边沟外缘起一点五米的土地为县道、乡道用地范围。村道用地范围由村民委员会通过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确定。农村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土地按照公路用地管理。

农村公路建筑控制区为:边沟外缘和建筑物边缘间距县道不少于十米、乡道不少于五米、村道不少于三米。

(三)加大治超工作力度,在农村公路重要路口和连接干线公路入口处设置限行标志,同时县级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和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可以根据农村公路技术等级设置必要的限高、限宽设施,禁止超限车辆行驶。

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县级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采用流动检测方式在农村公路上对车辆进行超限治理,遏制超限超载车辆行驶农村公路。切实维护好路产路权,保障农村公路安全、完好、畅通。

四、建立稳定有效的农村公路资金保障机制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建立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资金筹措机制。

在积极争取和切实用好国家补助的专项资金、成品油价格及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的同时,各级财政应逐年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投入。市财政安排不低于市本级年度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百分之一点五的专项资金,县(市)、区财政安排不低于本级年度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百分之一点五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工程及完善附属设施。县(市)、区政府要将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要确保项目建设配套资金足额到位,并随着地方财力的增长,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市政府对各县(市)、区政府年度财政列支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情况在媒体上进行公示。乡(镇)人民政府也要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用于村道的日常养护。鼓励单位、个人和农村公路沿线受益单位采取捐资等方式投资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公路沿线行政村村民委员会可以利用绿化权、路域资源开发等运作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投资村道的建设和养护。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安排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财政资金应当按照财政预算管理程序加强管理,并按照国库支付制度及时拨付。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资金应当由市、县(市、区)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实行专账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侵占、挪用。市、县(市、区)交通运输、财政和审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资金使用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其合理使用和安全。

五、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工作的组织领导

市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公路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公安、监察、国土、环保等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公路工作的支持力度,市交通运输局要认真抓好农村公路的行业管理工作,切实履行好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从年开始,市政府将把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列入对县(市)、区政府年度责任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县(市)、区政府要切实承担好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的责任主体,积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全面做好农村公路工作。县、乡(镇)两级政府要逐年签订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目标责任书,充分调动乡(镇)、村做好农村公路工作的积极性。

乡村道路工程技术规范篇2

第一条为加强我县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保证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我市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的议案办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府办发[49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县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国家和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统计口径内的县道、乡道、村道、专用道,包括桥梁、涵洞及其附属设施。

第四条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应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养护优先、依法治路、科技支撑、体制创新”的原则,做到“有路必管、管必到位,有路必养、养必规范”,促进农村公路畅、安、舒、美。

第五条县政府对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实行绩效考核,开展专项督查,定期通报。在对各乡镇的年度绩效考核分值中占2分,绩效考核结果与养护补助资金挂钩,具体的考核办法由县交通运输局另行发文明确。

第二章养护与管理体制

第六条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实行“以县为主、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

县政府是全县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责任主体,将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逐步加大对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资金投入,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

乡镇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道的养护与管理,负责指导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村道的养护与管理。各乡镇成立交通管理站,挂靠“村镇建设环卫中心”,并落实2-3名专兼职人员具体承担辖区内农村公路的管养工作。

第七条县交通运输局主管全县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主要职责是:

(一)建立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平台;

(二)负责编制、审核和监督实施农村公路养护计划、资金预算;

(三)监督检查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负责养护工程竣工验收;

(四)负责全县农村公路路政管理;

(五)制定和组织实施农村公路抢险保通应急预案,建立机械化养护中心;

(六)检查考评全县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

第八条发改、公安、财政、国土资源、林业、审计、安监、工商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开展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九条县公路养护段负责全县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实施县道、专用道和县城环城路(即旭阳镇连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

(二)负责县道、乡道及桥梁的技术状况检测评定;

(三)负责县道、乡道养护计划的方案编制;

(四)负责农村公路养护技术培训及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库的更新等工作。

第十条乡镇交通管理站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的乡道、村道的养护管理和路政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建立并及时更新本乡镇乡道和村道基础数据库,做好行业统计工作以及信息收集、分析和整理;

(二)组织编制并执行乡道、村道养护计划及资金预算,指导、监督村民委员会做好村道养护与管理;

(三)负责所辖乡、村道及桥梁的巡查养护和路产路权保护;

(四)检查考评本辖区内乡道和村道的养护与管理。

第十一条各村民委员会负责本行政村村道公路的日常管理与养护,负责组织筹集村道公路养护资金,负责所辖村道的路产路权保护。

第十二条县交通运输局、各乡镇政府应采取措施,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

县交通运输局主管全县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县路政大队是全县农村公路路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全县农村公路路政管理职责,依法查处违法行为,负责指导监督乡镇做好本辖区内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

乡镇政府及交通管理站应组织村民委员会及村道沿线的单位和个人做好辖区县道、乡道和村道的路产路权保护;对侵害路产路权的行为,应予以制止,并及时向县路政大队报告。

第三章养护资金筹措与管理

第十三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与管理遵循“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统筹安排、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强化监管”的原则,其来源为:

(一)国家和省补助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专项资金;

(二)县政府、乡镇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财政预算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三)企业或个人捐助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四)村民委员会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筹集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第十四条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小修维护实行预算管理、定额补助,补助标准为:县道、县政府认定的专用道路以及县城环城路(旭阳镇连村公路)的小修维护费每年每公里10000元;乡道的日常养护和小修维护费每年每公里4500元;纳入列养的村道的日常养护和小修维护费每年每公里2000元。其中,补助资金总额的80%用于农村公路的日常维护;20%作为应急抢险保通资金,由县交通运输局统筹管理使用。

县交通运输局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所需经费以及公路管理机构行使农村公路行政管理职能所需经费足额纳入县财政预算。

县道和县政府认定的专用道路的大中修由县交通运输局根据公路的使用年限及运行极限按年度上报计划,县财政分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大中修专项资金。乡道的大中修由乡镇政府根据公路的使用年限及运行极限上报计划,经县交通运输局审查汇总后报县政府审批,县财政安排资金组织实施。村道养护所需经费由村民委员会根据村民治的原则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筹集,县政府和乡镇政府安排适当的补助资金。

第十五条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一定的农村公路安保工程专项资金,用于全县农村公路的安全设施建设。

第十六条县交通运输局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定期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审计,确保资金运行规范和安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和截留。

第四章养护管理

第十七条农村公路养护作业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实施,保持路基稳定、路面平整、路肩整洁、排水畅通、构造物和标志标线等沿线设施完好,绿化协调美观,保证农村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十八条县道、专用道路的经常性养护率达到100%,乡道、村道的经常性养护率分别不低于60%、50%,2013年乡道、村道经常性养护率每年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逐步实现全面覆盖。未实行经常性养护的乡道和村道,要实行季节性养护。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单位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标准和规范,设置农村公路养护公示牌,公示养护责任单位名称、养护路段以及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并加强对公路养护作业单位的监督和指导,督促其依法履行养护作业义务。

第十九条农村公路养护按其工程性质、技术难易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工程、大修工程、改建工程四类。

农村公路小修保养实行专业化养护与个人承包养护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实现专业化养护。尽可能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选择具备资质的养护作业单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单位对养护作业单位或人员实行合同管理、绩效考核、计量支付。

农村公路中修工程、大修工程、改建工程等养护工程应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达到国家规定招投标标准的应依法进行招投标,选定作业单位,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进行验收,并实行质量保修制度。

因严重然灾害等公路突发事件,致使县道、乡道受损中断交通时,应组织养护作业单位及时组织修复、恢复通行,并有关公路运行信息。县交通运输局应根据修复公路、恢复通行的需要,及时调集抢修力量,统筹安排有关作业计划,下达路网调度指令,配合有关部门组织绕行、分流。村道的修复由乡镇政府负责指导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短时间内难以修复的,应修建临时便道或在路口标明绕行路线。

第二十条养护作业单位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对农村公路进行巡查,记录养护作业、巡查、检测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并及时汇总上报巡查发现的病害和安全隐患。

第二十一条加强桥梁养护,定期对县道、乡道上的桥梁进行检测和评定。对评定为三、四类桥梁的,应当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及时采取有效的维护措施。对评定为五类桥梁的,应当关闭使用,严禁通行,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治措施。

村道上桥梁的定期检测评定及安全隐患整治,由乡镇交通管理站指导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农村公路养护作业时,养护作业人员应穿着安全标志服,养护作业区应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养护作业车辆应设置明显作业标志。

第二十三条农村公路养护作业期间,应保障车辆通行的基本条件和安全,不得因养护作业而随意封道,中断交通。县道、乡道因养护作业确需中断交通的,应在作业开始之日前5日向社会公告,明确绕行路线,并在绕行处设置标志;不能绕行的,应修建临时道路。村道因养护作业确需中断交通的,由乡镇政府负责向沿线单位和村民通告。

第二十四条县公路养护段和乡镇政府应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按照“谁种植、谁受益”的原则,组织农村公路沿线单位和个人实施公路绿化。

禁止破坏公路、公路用地范围内的绿化物。需要更新采伐行道树的,应向县交通运输局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更新采伐,并及时补种;不能及时补种的,由养护管理责任单位代为补种,所需费用由申请人承担。

第二十五条县交通运输局要坚持创建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示范乡镇和文明示范路,开展养护技术创新、培训、交流和技能竞赛活动,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逐步实现养护作业机械化、规范化、快速化、信息化。

第五章路政管理

第二十六条县路政大队和乡镇政府要加强公路建筑控制区管理。公路边沟外缘起(没有边沟的,从公路坡脚线外缘起),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不少于5米、村道不少于3米的区域为公路建筑控制范围。在上述范围内,除公路管理养护需要和必要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外,严禁修建其它建筑物和构筑物。需要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的,县道需先经县路政大队批准,乡道和村道由乡镇政府批准并报县路政大队备案。

第二十七条因工程建设需要占用、挖掘农村公路、公路用地或者使农村公路改线的,建设单位应事先征得县路政大队的同意;影响交通安全的,还应征得县交警大队同意。占用、挖掘农村公路或者使农村公路改线的,建设单位应按照不低于该段农村公路原有的技术标准予以修复、改建或者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第二十八条在农村公路建筑控制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除农村公路防护、养护需要外,禁止在农村公路建筑控制区内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

(二)在农村公路建筑控制区外修建的建筑物、地面构筑物以及其他设施不得遮挡公路标志,不得妨碍安全视距。

第二十九条在农村公路上禁止下列行为:

(一)摆摊设点、设置集贸市场;???

(二)打场晒粮、堆放物料、倾倒垃圾;

(三)设置障碍、种植作物、放养牲畜;

(四)挖沟引水、采石取土、排放污水或污物;

(五)焚烧物品、维修车辆、洗车;

(六)损坏、擅移动、涂改、遮挡农村公路标志、标牌等附属设施;

(七)利用农村公路附属设施架设管道、悬挂物品。

(八)车辆擅超限行驶;

(九)擅砍伐行道树及损毁绿化植被;

(十)其他对农村公路造成损坏的行为。

第三十条加强农村公路超限治理。经检测超限运输且未经批准的,县路政大队应责令承运人行卸载超限物品;拒不卸载的,县路政大队可组织卸载,所需费用由承运人承担。运载不可解体物品的超限车辆确需行驶的,应按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由县路政大队办理许可手续,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所需费用由运输单位或者个人承担。

第三十一条乡镇政府可以根据保护乡道、村道的需要,在乡道、村道的出入口设置必要的限高、限宽设施,但是不得影响消防和卫生急救等应急通行需要,不得向通行车辆收费。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权机关按照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法履行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职责的;

(二)截留、挪用、侵占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

(三)违法实施农村公路行政许可的;

(四)其他、、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由县路政大队责令限期拆除,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由县路政大队拆除,有关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一)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修建、扩建建筑物、地面构筑物或者未经许可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的;

(二)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外修建的建筑物、地面构筑物以及其他设施遮挡公路标志或者妨碍安全视距的。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由县路政大队按照下列规定处理或给予处罚:

(一)违反第(一)、(二)、(三)、(四)、(五)项规定,造成公路路面损坏、污染或影响公路畅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可处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六)、(七)项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七十六条第(六)款以及《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责令改正,可处以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八)项规定,在农村公路上擅超限运输的,依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六十四条规定,责令承运人停止违法行为,接受调查、处理,并可处以3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违反第(九)项规定,依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责令补种,没收砍伐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砍伐林木价值3倍的罚款。

(五)违反第(十)项规定,对农村公路造成损坏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应当按照损坏程度给予补偿。

乡村道路工程技术规范篇3

为加强乡(镇)村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根据《*市公路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乡(镇)村公路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已纳入本市公路统计里程或者按照城乡公路网规划新改建的乡(镇)公路(以下简称乡道)、村公路(以下简称村道)的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

经改建达到公路技术标准的村内道路纳入公路统计里程,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的乡(镇)村公路包括乡道和村道上的桥梁、涵洞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条(管理部门和职责)

*市市政工程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市政局)是本市乡(镇)村公路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市公路管理处(以下简称市公路处)是本市公路的管理机构,负责本市乡(镇)村公路的行业管理。

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其职责权限,负责所辖区域内乡(镇)村公路的管理,业务上受市市政局指导;其所属的区(县)公路管理署[以下简称区(县)公路署]具体负责所辖区域内乡(镇)村公路的管理养护。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所辖区域内乡道的建设工作,指导所辖区域内村道的建设;设立乡(镇)村公路管理站或者落实乡(镇)村公路管理机构,合理配置乡(镇)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技术人员和设备;配合区(县)公路署做好乡(镇)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规划)

乡(镇)村公路规划的编制应当以国、省(市)、区(县)公路网规划及区(县)总体规划为依据,体现节约用地、少占耕地、保护环境的原则,并与乡(镇)村的发展相适应。

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是乡(镇)村公路规划的编制主体,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具体进行编制,乡(镇)村公路规划征求市市政局意见后报区(县)人民政府批准;与相邻区(县)连接的乡(镇)村公路规划,应当事先征求相邻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意见,经市市政局审核,报区(县)人民政府批准。经批准的乡(镇)村公路规划应当送市市政局备案。

经批准的乡(镇)村公路规划确需修改的,由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修改方案,按前款程序报批。

第五条(建设规划)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据经批准的乡(镇)村公路规划编制乡(镇)村公路的建设规划,报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并送市公路处备案。跨乡(镇)的乡(镇)村公路建设规划,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负责协调。

第六条(建设计划)

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乡(镇)村公路建设规划编制乡(镇)村公路年度建设计划。列入市补贴计划的项目应当送市公路处初审,经市市政局与相关部门审核后组织实施。

乡(镇)村公路的年度建设计划执行情况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并由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汇总后送市公路处备案。

乡(镇)村公路的建设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组织实施。

第七条(建设单位)

乡道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建设。

村道由村民委员会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一事一议的方式组织建设。

经乡(镇)人民政府同意,乡(镇)村公路可以由社会经济组织投资建设。

第八条(建设资金筹措)

乡(镇)村公路建设资金可通过下列渠道和方式筹集:

(一)乡(镇)人民政府的财政资金;

(二)市、区(县)人民政府按照相关补贴政策对列入规划的乡道、村道建设给予的资金补贴;

(三)其他合法的渠道或方式筹集的资金。

乡(镇)村公路的建设资金可以逐步实行以乡(镇)人民政府投资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机制。

第九条(建设标准)

乡道的建设一般不低于三级公路标准。

村道的建设不低于四级公路标准,其中通行公共交通车辆的村道路面宽度不小于6米。

第十条(标志、标线)

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及技术标准在乡(镇)村公路上设置标志、标线。

第十一条(建设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将新改建乡(镇)村公路项目的名称、地点、设计图纸、主要工程量及其他相关内容在工程开工前报送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区(县)公路署应当参与准备接管的乡(镇)村公路项目建设管理全过程,建设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乡(镇)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招标;未达到法定招标条件的乡(镇)村公路建设项目可以在同一乡(镇)范围内多项目一并招标。招标结果应当在当地进行公示。

乡(镇)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由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乡(镇)村公路应当按照国家、本市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进行建设,确保工程质量。

乡(镇)村公路的建设应当接受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接受社会监督;村道建设同时接受乡(镇)人民政府的监督和指导。

第十二条(交竣工验收)

乡(镇)村公路的验收按照交通部《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交工、竣工验收可以合并进行,并可以以乡(镇)为单位,分批组织验收。

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三条(竣工档案)

乡(镇)村公路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参照公路工程竣工档案编制办法建立档案。乡(镇)村公路的竣工资料由建设单位交由区(县)公路署存档。

第十四条(移交接管)

验收合格的乡(镇)村公路,纳入本市公路的统计里程,并由所在地的区(县)公路署负责管理和养护。

建设单位应当在乡(镇)村公路验收合格后,向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移交申请,并提供详细的设备量清单及竣工档案等养护管理需要的相关资料。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与建设单位签订《公路接管协议书》。

第十五条(命名和编号的程序)

乡(镇)村公路命名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征求区(县)地名办意见后确定,并报市市政局备案;跨区(县)的乡(镇)村公路命名,由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报市市政局,市市政局征求市地名办意见后确定。

乡(镇)村公路的编号依照国家《公路路线命名编号和编码规则》执行。

第十六条(养护计划)

区(县)公路署负责编制乡(镇)村公路的管理养护计划,并纳入区(县)公路养护年度计划中,报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将批准的乡(镇)村公路管理养护计划送市公路处,市公路处汇总后报市市政局备案。

第十七条(养护资金筹措)

乡(镇)村公路养护资金可以通过下列渠道和方式筹集:

(一)轻便摩托车、农用运输车及拖拉机养路费收入,扣除必要的征管费用后全部用于其所辖区域内的乡(镇)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征收管理办法由市市政局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二)区(县)人民政府在市返还区(县)的汽车养路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

(三)市级汽车养路费中给予区(县)的补贴资金。具体补贴标准和办法,由市市政局另行制定;

(四)区(县)人民政府安排的财政资金;

(五)乡(镇)人民政府安排的资金。具体办法由区(县)人民政府结合实际确定;

(六)其他合法的渠道或方式筹集的资金。

第十八条(建设养护资金的使用)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管理乡(镇)村公路建设资金的使用。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管理乡(镇)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

乡(镇)村公路养护资金应当包括乡(镇)村公路养护管理站或者乡(镇)村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经费。

乡(镇)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十九条(建设养护资金的监管)

市市政局、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乡(镇)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建设、养护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乡(镇)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应当向沿线乡(镇)、村定期进行公示。

乡(镇)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的使用应当接受市市政局、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管。审计部门要定期对乡(镇)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第二十条(养护管理要求)

市市政局应当建立健全乡(镇)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定额。

区(县)公路署应当按照国家及本市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组织实施乡(镇)村公路养护,确保路面平整,路基、边坡稳定,排水通畅,桥涵等构筑物牢固完好,标志齐全,绿化美观。

第二十一条(养护作业单位的选择)

区(县)公路署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单位承担乡(镇)村公路的养护作业。

乡(镇)村公路中的大中修等工程应当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选择养护作业单位,实行合同管理;对难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的养护作业以及简单的日常养护,区(县)公路署可以委托沿线乡(镇)人民政府采取适当的方式落实养护作业单位。

第二十二条(养护作业要求)

养护作业单位应当按照合同和乡(镇)村公路的养护维修质量标准养护公路,并做到安全作业、文明施工。

第二十三条(大中修工程)

区(县)公路署应当通过检测,确定需要大中修的乡(镇)村公路项目,及时安排大中修。工程竣工后,应当按国家、本市有关验收标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第二十四条(桥梁管理)

区(县)公路署应当按照交通部《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及本市公路桥梁安全运行管理工作制度的要求,负责所管辖乡(镇)村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

区(县)公路署应当建立桥梁养护检查工作制度。对定期检查结果为四、五类的以及难以判明损坏原因及程度的桥梁,区(县)公路署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特殊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及时安排大修或者改造;对荷载等级、宽度、抗灾能力、安全防护标准等技术指标低于所在公路技术标准的桥梁,应当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改造。

第二十五条(桥梁损坏的处置)

对承载能力未达到原设计限载标准的桥梁,区(县)公路署应当及时更换限载标志;桥梁严重损坏且影响通行安全的,区(县)公路署应当根据应急预案,先行设置禁止通行的标志,采取封锁交通的应急措施,同时报告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和市公路处,并通知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予以配合,通过新闻媒体等联合封路、封桥通告。

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遭到严重损坏的桥梁补充列入当年改造计划,及时修复。

第二十六条(信息化管理)

区(县)公路署应当将乡(镇)村公路的管理纳入全市公路信息化管理体系,并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区(县)公路署负责乡(镇)村公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采集,并根据乡(镇)村公路的路面、桥梁和附属设施的监测结果,及时更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

第二十七条(树木砍伐、迁移)

乡(镇)村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树木需要迁移或更新砍伐的,由区(县)公路署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二十八条(路政管理)

区(县)公路署应当设置乡(镇)村路政管理队伍,落实路政管理经费,配备必需的装备。路政管理经费可以从养路费中列支。

路政管理应覆盖到所有的乡(镇)村公路,依法保障乡(镇)村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

第二十九条(行政许可)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乡(镇)村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围内擅自实施以下行为:

(一)占用公路;

(二)挖掘公路;

(三)增设平面交叉道口;

(四)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涵或者设置管线等设施;

(五)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

确实需要实施前款行为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区(县)公路署提出行政许可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区(县)公路署在征求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村民委员会意见后,作出是否许可的决定。

第三十条(行政处罚)

有关单位和个人违反《*市公路管理条例》有关路政管理规定的,由区(县)公路署按照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第三十一条(路产赔(补)偿)

任何单位和个人造成乡(镇)村公路损坏的,应当按照《*市公路路产损坏赔补偿标准》及有关规定,到区(县)公路署办理缴纳损坏赔(补)偿费的手续。收缴的赔(补)偿费应当全部用于乡(镇)村公路的修复和养护。

第三十二条(应急处置)

市市政局应当制定本市公路的应急预案,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区(县)公路署应当按照市市政局制定的公路应急预案制定其管辖的乡(镇)村公路应急预案。

乡(镇)村公路上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先期处置,组织群众展开自救互救,并向上级报告;事发地的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区(县)公路署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和救援,控制事态,并向上级报告。

第三十三条(废弃)

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对失去使用功能的乡道、村道,在征得区(县)规划部门的同意后应当废弃,并办理设施量变更手续。

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将废弃公路及时向社会公告,并设立明显标志。

第三十四条(监督检查)

市公路处应当定期对全市乡(镇)村公路管理养护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市市政局,并送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

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考核机制,监督所辖区域内乡(镇)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每六个月对所辖区域内乡(镇)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市市政局。

区(县)公路署定期对乡(镇)村公路管理养护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并将检查总结报告报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同时送市公路处备案。

乡村道路工程技术规范篇4

一、公路建设工作基本情况

我县农村公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干线到支线,从单线到网络的渐进发展过程。县委、县政府把97年定为公路建设年,我局适时制定切实可行的长短期计划,突出重点基础工程和形象工程。在资金落实上,采取了“四个一点”的做法。即群众统筹一点,跑市进厅争取一点,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统筹一点,交通规费超出收返还一点,从而即保证了重点工程的完成,又促进了县、乡公路全面发展。投资6000余万元,新改建油路30多条,400余公里,新改建桥梁40余座,贯穿了周边接线,实现了全县十八条干线大循环。同时在“十五”期间狠抓公路通达深度,使40%的行政村通油路,70%以上自然村实现了“晴雨通车”。投资1.8亿元,将两条纵横穿境而过的“S202”、“S307”省道改造成高标准、规范化的水泥路。争取多方支持,建成了*城东立交桥和*涡河大桥。目前全县交通已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两条省道为骨架,乡镇驻地及较大集镇为结点,县乡公路为依托,乡村公路为环绕的公路网络。

二、农村公路建设存在问题

一是公路标准级低,路网通行能力不足;二是地方配套资金缺口大,造成国债项目、通达工程进展缓慢,加大了农村公路养护难度;三是群众爱路护路意识淡薄,乱搭、乱建、乱堆等违规现象严重,使路政执法治理难度加大。

三、关于农村公路建议与对策

1、突出重点,明确目标

根据农村公路"十五"规划,建议今后三年集中开展"农村公路建设"活动,重点是围绕实施国债和通达工程,投资7000万元,改建县道200公里;投资3000万元,改建乡道200公里;投资1000万元,改建村道400公里;投资600万元,新改建桥梁30座、涵洞150道。通过三年努力,做到:

①县道公路油路标准化。突出"畅、洁、绿、美",对现有县道按三级公路标准设计,并进行全部油路标准化改造,路基宽不少于16.0米,油路面宽7.0米,桥涵配套。

②乡道公路油路、砂石综合化。乡镇通往行政村及行政村之间的乡道,按照四级公路标准的上限实施改建,要求路基不少于12.0米,路面宽4.5~6.0米,努力实现乡道30%油路化,其余砂石化,桥涵基本配套,并达到路基坚实,路面平整,排水畅通,安全防护设施齐全。

③村道公路砂石化。行政村通往自然村及自然村之间的村道,60%要铺筑砂石,四级公路标准,路基宽不少于8.0米,路面宽不少于3.5米,确保机动安全通畅。

④农村公路网络化。提高现有农村公路等级,沟通现有农村公路中的断头路,打通联接线,实现县道大循环、乡道区域循环、村道小循环。初步形成以县道公路为骨架,乡道公路为动脉,村道公路为辐射的农村公路网络。

⑤公路管养正常化。本着属地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提高农村公路治理站建设,理顺农村公路养管体制,配齐路政员、会统员,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养管机制。县道公路养护由县、乡(镇)两级共同负责,县交通、公路部门负责油层,乡镇负责底层;乡道公路养护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村道公路养护由村民委员会负责。一要建立新型养护机制。实行日常养护和季节性养护相结合。专业养护与群众性养护相结合,推行完善分段、分户承包养护形式,组建乡镇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切实把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二要坚持依法治路。建立乡规民约,增强广大群众的护路意识,聘请兼职路政员,做到每条路都有人管,防止乱占乱建。采取必要的工程设施,杜绝超限、超载车辆驶入农村公路,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

2、落实措施,强化机制

(1)坚持分级治理原则。由县政府负责统筹规划、指导直辖市全县农村公路建设;乡镇政府负责本辖区内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计划,前期工程,落实配套资金,优化建设环境;县交通局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的计划、技术、质量治理、工程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等,建设资金由县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统一治理,专款专用。

(2)坚持多元渠道筹资原则。农村公路建设任务重,资金需求量大,国家和省市补助有限,在充分用好国债、通达省被资金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补助,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动员社会各界捐助,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3)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本着“充分利用老路,适当提高等级,加强防护排水,提高抗灾能力”的原则;确定农村公路改造、改建的技术标准。县道以三级公路为主,配套资金不足,猜测交通量不大的按四级公路上限实施,乡村道以四级公路为主,配套资金不足的,除路基宽度处,可以适当降低,按四级公路下限技术指标。

(4)坚持建养并重原则。必须纠正“重建轻养”的现象,要理顺农村公路管养体制,建立县、乡、村三级管养机制,落实管养机构、人员、经费,做到每一条路都有人治理,有人养护,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3、多方动员,营造良好建设环境

(1)各有关部门要积极筹措,认真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用足用活“一事一议”政策,切实加大对土地交通基金和小机养路费的征管力度,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落实。

(2)对农村公路建设要采取更加优惠,凡需征用的国有土地在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范围内给予优惠,拆迁标准要尽量从优,工程所需的土方由所在乡镇备足备齐,三杆(通信杆、电力杆、广播杆)迁移或升高由产权单位自行负责。

(3)鼓励和支持县内外社会各界和个人以各种形式投资参与农村公路建设,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答应投资者经有关机关批准在公路两一定的区域内开发经营性项目。

(4)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集资捐款、社会车辆建勤、投工投劳,积极投入农村公路建设。

4、加强领导,确保农村公路建设顺利进行

1、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领导。县调整充实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从交通局、公路分局、县乡公路站抽调人员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各乡镇要明确一名副职专职分管农村公路建设,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加强资金治理。坚持专款专用,国债、通达工程省市补助资金必须专款用于建设项目;各渠道筹集的建设资金一律纳入专户治理。建立健全资金使用治理的内部监管制度,加强财政、审计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的安全、合理和有效使用。

3、全面落实“四制”。坚持铁腕抓质量、抓廉政的方针,完善建设期前、期中、期末跟踪监管机制、招投标机制、资金运行机制、材料质量监管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工程质量,杜绝违法腐败行为的发生。

4、强化安全生产。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切实保护施工人员及公路沿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加快科技进步。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要积极利用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乡村道路工程技术规范篇5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养护问题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目前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农村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场面,特别自2003年以来,随着党中央建设新农村政策出台,农村公路成为建设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条件和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同时,农村公路建设与管护方面存在的不足也随之凸显出来。

2 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 通达深度低,农路网连接不畅。受省农村公路规划政策所限,很多道路只修到村口,形成的“断头路”较多,四级路仅通达到行政村,很多大的自然村还没有通水泥路,两镇相接之间行政村水泥路还没有连接上,导致部分农村公路不能网化,部分群众对此很不满意。

2.2 农村公路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由于受土地限制,往往过多的考虑了农田、村庄的限制,农村公路绝大多数顺着原有沙石路或土路修建,因此,在项目建设方案的选择上,一些技术指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部分线路线型较差,“丁字”路口、急弯、陡坡到处可见。同时,道路上还存在一些危桥险涵未能得到同步改造,宽路窄桥或者桥头变线等情况,直接影响建设标准。

2.3 配套设施不完善。个别镇对实施路肩等配套设施的认识不高,措施不力,一些路段的路肩未达到标准要求、局部宽度不足,有的甚至未上路肩土方。急弯、陡坡、连续下坡、视距不良及横断面发生变化等特殊路段,缺少相关标志和交通安全设施。部分路段绿化缺株,路树砍伐后不能及时补栽,绿化品种单一。道路两侧边沟等农田水利配套跟不上,集镇段没有排水设施。

2.4 公路环境差,马路市场严重。群众爱路、护路意识差,安全意识淡薄,道路上堆放着粪堆、渣土、柴草堆、建筑材料;厕所、猪圈、大棚等违法建筑物侵占路面。集镇段摆摊、设点占道经营,影响车辆通行。

2.5 养护队伍总体素质偏低,养护技术水平低下,缺少专业性养护。地方管养办人员均非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应有的养护知识;一线养护工人由于工资低,年青人不愿意承担该项工作,道路养护责任都落到了道路附近不能外出、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的五六十岁老年人或中年以上妇女身上。由于知识接受能力低,培训难度大,不能很好地进行预防性养护。

2.6 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急待加强。农村公路里程增多,公路设施逐步齐全,需要加强对路产路权的使用管理,超限运输急需治理。

(1)是建筑红线难控制,由于现行《公路法》对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没有具体规定,公路路政执法部门难以依法控制乡村道改造过程中公路红线范围,难以依法处理乡村公路两侧违规乱搭乱建和损坏公路等行为。

(2)是超载、超限车辆严重损坏农村公路。由于有些地方特殊的地理环境,煤炭、建筑材料运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施工、特别是躲避收费站,导致大量超载、超限车辆涌入农村公路,造成路面长期超负荷工作,加速了路面损坏。而乡村公路又不在公路部门路政管理范围,无法对其进行处理。

2.7 道路修复困难。由于大量超载、超限车辆涌入农村公路,使农村公路损坏严重,但修复资金无可靠来源,目前,按照农村公路网规划拨付的管养资金,仅能维持正常日常管养,对道路严重损坏的情况,无力进行修复,近年来,主要精力放在了农村公路的建设上,对道路的维修倾注精力不足,导致了道路在使用期间出现局部损坏严重、病害蔓延的情况,给农村公路的管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3 解决农村公路建设与管护问题的一些建议

农村公路建设要紧密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总体要求,坚持规划主导,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衔接和协调。要在确保完成 “通达”、“通畅”工程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农村公路建设实际,从农民迫切需要而又有条件做好的入手,分阶段、有重点地稳步进行,把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关心的问题解决好,使他们真正得到实惠。

3.1 统筹规划,实事求是,合理制定农村公路建设方案。

3.1.1 做好“十一五”后期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调整及项目储备等前期工作,加强联系、搞好沟通,向上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

3.1.2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要优先安排“断头路”、通往贫困村的扶贫路等,使农村公路真正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3.1.3 合理选择建设标准。虽然水泥路面厚度已由省规定的15厘米提高到18~20厘米,将路面宽度由3.5米提高到4米,结合实际情况,可采用“以地换地”的方式优化线型结构,提高路面结厚度,或在排水设施较好的道路选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3.1.4 目前农村公路桥梁基本上建于五六十年代,承载力低,年久失修,以涉及人身安全,建议今后加大危桥改造投资力度,优先考虑危桥;完善已建道路缺失的标志和交通安全设施。对新建道路,危桥险涵改造、路肩、农田水利、绿化、标志标线和交通安全设施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3.1.5 要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每年从省补及财政配套资金中预留一定的资金按排大中修工程,并要逐年滚动累积,作为公路塌方、水毁、大中修费用,逐步解决大中修和中大水毁经费,确保道路顺畅、设施齐全。

3.2 多措并举,部门联动,加强道路综合整治,提升农村公路环境。

3.2.1采取“分级负责、分层推进”的办法,结合地方小城镇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建议政府牵头,交通、公安、城管、工商、环卫、农业、水利等多个部门联合行动,对公路两侧所有破旧房屋、围墙、厕所、猪舍、大棚等有碍观瞻、影响公路环境的违章建筑物、地面构筑物给于彻底拆除。清除道路上的粪堆、渣土、柴草堆、建筑材料、非标、招幌、摊点,彻底根治公路集镇化、街道化现象和“马路市场”,保持公路两侧良好环境。

3.2.2 强化路政管理。由于目前对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上级还没有明确说法,因此建议现阶段参照《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将公路路政管辖范围延伸至乡村道,尝试建立乡镇协管员、村路政监督员制度。建立健全乡镇责任追究制,增强乡村干部的责任心,并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优化整合养护资源,提高养护管理效率。

3.2.3 加大治超力度。公安、交通要加大治超力度,必要时可联合行动,以确保道路使用寿命。

3.2.4 通过综合整治努力实现农村公路“十无”。既无公路打谷晒场,无违法搭建,无违法占用公路,无擅自搭接路口,无违规挖掘道路,无超限超载车辆行驶,无未经批准的非公路标志,无未经批准的穿越公路设施,无在公路规划红线范围内新增镇村建设规划点和新增违法建筑物,无存在安全隐患的桥梁构造物。使农村公路达到“畅、洁、绿、美、安”的标准。

3.3 努力提高乡村道养护的技术水平。针对养护队伍总体素质偏低,人员老龄化,养护知识缺乏等因素,非常有必要建立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养护队伍,需逐步增加资金投入,以吸引更多的人,包括年轻人加入公路管理养护队伍。同时,县交通局和公路站应加强对乡村道养护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采取定期办培训班,主动派工程技术人员送技术下乡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乡村道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敬业意识,逐步建立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乡村公路养护队伍,使有限的养护资金,发挥最大的效能和作用。尽量实现农村公路养护队伍专业、半专业化,利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沿线村民的养护积极性,合理配置公路养护资源,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新机制。

3.4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农村公路建设以来,政府为了彻底减轻农民负担,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工程建设由交通局负责组织,缺口资金,政府进行统一筹集,没有向农民群众收取一分钱。随着费税改革,仅靠省补资金和县财政,无法满足道路建设和管护需要,为了使“省给补助、地方自筹”的农村公路工作体制得到更有效地运行。今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除省补助、财政拿一点外,要采取镇、村经济里支付一点,一事一议筹集一点,厂矿企业赞助一点,农民自愿捐献一点等多渠道筹集。养护资金除省定额补助外,建议县财政列入预算资金要在08年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各镇配套资金按要求及时到位。只有构建长期、稳定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资金筹措机制,资金有稳定的来源和保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难的问题。

4 交通部门要加强行业监督管理力度。

交通主管部门要当好县委、县政府的参谋,认真履行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的监督管理,确保全县农村公路“又好又快”的发展。

4.1 严肃执行计划,认真履行建设程序,严把农村公路建设市场准入关。严格履行项目立项、招投标、施工(过程)和交竣工验收等各项管理程序;严把工程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关;严格控制市场准入关,加强资格预审,继续推行“广泛参与、底价中标、垫资施工、验收付款”的模式。

4.2 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主要是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包括材料试验检测、工序交接交验,监理、施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等。通过不定期对重点部位、问题部位的监督检查,把好工艺质量关。同时,为基层单位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把好质量关。

4.3 严格履行交竣工验收程序。未达到交竣工标准的工程不做验收,不许交付使用,把好验收关。

4.4 强化农村公路管养,加大考核力度,使农村公路管养逐步规范化、专业化。

结束语:

乡村道路工程技术规范篇6

以促进和服务于乡村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宗旨,以“村村通”水泥路(油路)为目标,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提高乡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通过能力。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乡村公路建设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以市长为总指挥,主管交通副市长为副总指挥的乡村公路建设指挥部,负责乡村公路建设的组织领导。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交通局局长兼任。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乡镇长、办事处主任为第一责任人。

三、目标任务

全市乡村公路建设的总里程(含国债和县道)为350公里,根据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实现“村村通”目标尚需建设的公路里程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确定年乡村公路建设任务(非国债、非县道,下同)

四、职责范围

(一)乡镇、街道办事处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是乡村公路建设工程的项目法人,对公路建设工程负总责,具体职责是

1负责对乡村公路建设工作全过程的组织管理;

2负责提出本区域内的乡村公路建设规划,上报有关部门审定;

3负责乡村公路建设工程配套资金的筹措,并保证及时到位;

4负责组织安排所有乡村公路建设项目(含国债和县道)路基土石方材料的采备及建勤车、建勤工的组织调度;

5主抓乡村公路建设的工程管理、质量监督、资金拨付、材料定购等工作;

6负责处理和解决乡村公路建设工作中出现的其他问题。

(二)交通局

交通局在市政府和公路建设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具体职责是

1负责制定、上报乡村公路建设计划;

2负责组织乡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勘测设计;

3组织实施乡村公路建设工程的招投标工作;

4负责上级对乡村公路建设补贴款的协调工作;

5协助项目法人做好施工的组织工作,负责乡村公路建设工程项目的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工作;

6全面掌握乡村公路建设工程的进展情况,及时上报有关信息。

五、资金筹措

1省、市每公里补贴17万元左右(桥涵建设,以形象进度分阶段、按比例拨付,里程以竣工验收为准)

2九台市政府每公里补贴3~5万元(工程竣工后按竣工验收里程一次性拨付)

3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本级财政投入;

4集体所有的林木经审批砍伐后的剩余资金专项用于乡村公路建设;

5减免对施工单位的各种收费,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地方投入;

6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筹资;

7采取“一事一议”办法,动员农民出资、出车、出工修建本村道路,要按程序操作,不能超过每人每年15元的标准;

8涉及到地方国债项目的路段,算所在地乡镇、街道办事处的任务,但债务由乡镇、街道办事处承担。

六、技术标准

1乡村公路建设工程原则上修三级或四级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要严格执行水泥路技术标准。

2路基要在原砂石路或土路的基础上,按设计规范进一步整修,裁弯、撤坡、加宽,翻浆路段要进行处理,对于弯沉值(路基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山皮石厚度不得少于20公分,不达到规范要求不准上面层。

3乡村公路建设工程,路基宽度一般不少于6米,路面宽度不少于4.5米,6要抓好管护。抓好乡村公路建设的同时。面层水泥混凝土厚度最小为18公分,路肩宽度不得少于75公分。

4路面水泥混凝土标号和抗折、抗压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

七、质量控制

1省交通厅、市交通局向我市派驻乡村公路建设督察员和工程监理组,对村级水泥路建设工程全过程进行监督。

2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落实工程质量包保责任制。建立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段、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参与质量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每条村道的修建都要落实质量包保责任人,确保通村水泥路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工期。

3实行建设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制,出现质量事故的工程定为不合格工程,上级补贴资金不予拨付,并层层追究各级责任人的责任,坚决杜绝任何安全质量事故发生。

八、工程管理

1规范乡村公路建设基本程序。每个项目必须有市交通局审核、批复的设计、预算和开工报告,前期工作不完善不准开工建设。

2实行严格的工程招投标制。年乡村公路建设项目一律实行公开招标,招投标工作由市公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具体运作,市监察局、市交通局全过程参与。

3参与乡村公路建设项目施工的单位必须具备公路路面工程三级(含三级)以上的资质。

4加强内业和试化验工作。每条新建水泥路都要有装订完整的竣工文件,否则不予验收。标准试验必须到具有相应资质的实验室去做,常规试验也要严格按规范要求去做,保证频率。

5为确保乡村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工程所需的水泥、砂石料等材料,一般应由乡镇、街道办事处实行定点采购,统一供货。

6市交通局乡道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工程开工、中期和年末竣工将组织三次检查,并根据管理办法进行打分评定。

九、奖惩措施

1建设总里程达到15公里以上,当年实现“村村通”市政府每公里补贴5万元。

2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乡村公路建设任务,市政府每公里补贴4万元。

3未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乡村公路建设任务,市政府每公里补贴3万元。

十、具体要求

1要加强领导。年,全市乡村公路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相关部门,要把通村水泥路建设工程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当做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要层层建立领导组织,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真正把乡村公路工程建设成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优质工程。

2要保证质量。年通村水泥路建设,月日开工,月日前完成工程的70%以上,月日前竣工通车。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工程质量,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的质量管理,坚决杜绝质量事故,出现质量事故要层层追究责任,对相关责任人要给予严肃处理。

3要搞好协调。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是乡村公路建设的主体,工作中,要与交通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沟通,搞好协调。交通等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能,做好指导、监督、协调、服务工作。

4要加强廉政建设。乡村公路建设过程中,业主、施工单位、行管部门要廉洁自律,认真贯彻落实交通部《关于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强廉政建设的若干意见》及有关工程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的条规,工程招投标、材料采购、质量管理等环节中,注意廉洁自律,保证工程建设优质高效,保证建设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保证投资效益。

5要抓好安全。乡村公路建设工程开工后,上路的人员、车辆较多,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上路施工、装卸运送的过程中,要采取得力措施,杜绝安全隐患。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安全意识,树立安全观念,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遵守交通规则,确保通村水泥路建设过程中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乡村道路工程技术规范篇7

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全乡竹林面积达到3万亩(毛竹林面积2.5万亩、小径竹5000亩),其中亩产值在1000元以上的高标准丰产示范片面积5000亩,辐射推广2万亩。引进一家竹、笋精深加工企业,竹业综合产值达3千万元,使竹业真正成为我乡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具体任务

(一)、科技示范园建设。根据县委农业产业工作会议要求和《县农村“六个一”工程实施方案》精神,我乡计划在坑头村建立一个县级毛竹开发科技示范园,作为政策扶持的第一层面,建成全乡毛竹开发的示范基地。

1、建设技术要求:坑头村竹业科技示范园要建200亩的高标准设施竹林,实施劈草松土、施放毛竹换叶肥、孕笋肥、毛竹标号、竹山建池引水喷滴灌、科学留笋、合理采伐、保留适量的阔叶树、调整竹林结构等高效经营技术。3年后亩产值能达到1200元以上。

2、工作要求及补助标准:

(1)完成老竹清理、深翻垦复、开沟施肥、毛竹标号,每亩补助100元。

(2)完成竹林建设和滴灌设施布设,蓄水池每立方米补助150元,滴灌设施每亩补助60元。

(3)完成竹山道路建设,要求路基宽度3.5米,坡度小于10%,每公里补助2000元。

(二)、乡级示范片和示范户建设。全乡计划在后井村、下地村各建设100亩的乡级示范片,作为政策扶持的第二层面。各村要推选两户面积40亩的示范户,作为政策扶持的第三层面。通过乡级示范片和示范户的示范带动,推动全乡竹业大发展。

1、乡级示范片和示范户建设技术要求:实施劈草松土、施放毛竹换叶肥、孕笋肥、毛竹标号、调整竹林结构等高效经营技术。3年后亩产值能达到800元以上。

2、乡级示范片和示范户补助标准:每个示范片面积100亩,每个示范户面积20亩以上,要求实施老竹清理、深翻垦复、毛竹标号等技术,示范片每亩补助60元,示范户每亩补助30元。

3、示范户,由县乡林业技术人员予以技术指导;对以小额贷款投入竹林开发的由县竹业办将给予年利率3%的贴息,并在贷款办理完结的同时,立即将贴息金额打入贷款者卡内。

(三)、新造竹林及扩鞭竹林面积及补助标准:为了增加竹资源总量,每年新造(新造林抚育)、扩鞭竹林100亩,要求每亩母竹30株以上,新造林抚育要求进行块状劈草松土,每亩补助100元。

(四)、竹山道路建设。

1、竹山道路建设的要求,竹林路网密度从现有的1.35公里/千亩提高到4公里/千亩,实现8个千亩竹林村都开通竹山道路。

2、竹山道路建设的分布及补助标准,今年竹山道路建设共计8公里,分布在:坑头村5公里;后井村和下地村各1.5公里,要求路基宽度3.5米以上,坡度小于10%,每公里补助2000元,(路基宽度2.5米与商品材伐区共同开设的道路每公里补助1000元。)

激励机制

1、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竹业开发。鼓励乡内外投资者、个体老板、企业分流人员、广大林农、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独资或入股参与竹业开发,各有关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各村(居)要全力做好山场组合,及时解决基地建设中的问题,林业部门无偿提供技术服务。

2、对成规模的基地实行挂牌保护,安排专人联系,重点实行技术培训和跟踪服务。

3、争取100万元林业贴息贷款扶持竹业开发,对以林权抵押担保等贷款用于竹业开发达到建设要求的给予年利率3%贴息补助,对竹业科技示范园中200亩竹林配套100万元贷款,对贷款利息进行全额贴息补助。

4、即将采伐的用材林中每亩均匀套种毛竹20株以上,5年后优先安排采伐指标,林木采伐后进行全面垦复的,返还征收的育林金的30%。

5、每年由乡财政专项安排一定额度资金作为以奖代补,对在竹业发展中规模较大、成效显著的大户,由乡党委、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职责。

(1)成立竹业开发领导小组,选派精干人员组建竹业开发办公室,每年召开一次竹业开发工作会议,及时总结经验,寻找差距,表彰先进。

(2)推行领导抓点、办点的有效制度,通过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发展。党委书记抓科技园,乡长、分管副乡长抓示范片,各挂村领导和包村干部抓示范户,对竹业开发进行指导、协调、督促。各村(居)支部书记和村民主任要结合竹业科技示范园、示范片、示范户建设,组织引导农民开展高效竹林培育,激发竹农对竹业开发的积极性,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职责,强化督查,健全奖惩责任制。

(3)要加大宣传,引导广大竹农要舍得花工投劳、舍得投资开发,从而对竹业经济思想认识上有一个新的高度。

(4)示范户之间开展年度争先评优活动,对评比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示范户,乡党委、政府予以表彰奖励。

2、科技兴竹,提高效益

(1)加强技术培训,狠抓科学育竹、科技兴竹。在3-5年内,依靠科技加大对低产竹林的垦复改造,使竹林亩产增加到每亩600元以上,通过科技示范园、示范片、示范户,推广竹林丰产培技术,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科技含量。采取举办技术培训班,分发竹业科普材料、实用技术小册子、技术光盘、提供科技咨询等多种形式送科技下乡。

(2)组织人员前往高产竹区参观学习,增强他们学科技、用科技、传播科技的自觉性。

(3)积极鼓励和支持广大林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上山入林,与村、场、大户“定点挂钩”,开展技术开发、示范、推广、承包等有偿服务,提高竹农管理技能、竹林产量、质量和效益。

3、搭建平台,增强后劲

(1)加大政府扶持资金的投入。一方面乡财政每年切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竹业开发;另一方面要继续争取上级支持,争取更多的专项资金用于竹业开发。

(2)搭建融资平台,增加信贷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县小额信贷促进会、县竹产业协会的县级联运和纽带作用,指导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逐步搭建和完善我乡林业小额贷款推介担保服务平台,形成以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为主力军,邮储银行共同参与的农村融资渠道,形成以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格局。

(3)推广林业小额贴息贷款,对竹农以林权抵押担保贷款用于竹业开发的给予年利率3%贴息补助。各村(居)林业站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打消等、靠、要的思想,积极通过小额信贷推动竹产业的发展,金融、林业等相关部门也要牢固树立服务的思想,尽量减少环节、简化手续,方便群众。

4、扩大加工,培植龙头。

乡村道路工程技术规范篇8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前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的不断推动,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公路在交付使用之后,往往得不到养护方面的重视,以至于公路使用寿命大大缩减,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大大降低,不仅没有为农村的发展起到显著地促进错误,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面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刻不容缓。

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

1、里程线路长,技术等级低。我国公路总里程主要由农村公路占据,但农村公路普遍技术等级低、路况差,等外公路里程比重大。

2、大多数农村公路属于非专业养护。农村基本是由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负责管理,由沿线村民、农户兼职进行季节性养护或统一村民进行集中性养护,其养护效果不理想,公路路况差。

3、道路技术标准低,养护成本高。农村公路基本是四级路和等外路,公路等级低,线形不规范,各种结构物缺乏,公路病害多,使得公路养护困难、养护成本提高。

二、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养护和管理责权不明确

按相关公路管理规定,县级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是县人民政府,乡镇道路为乡(镇)人民政府,村级道路为村民委员会。但由于管理办法缺乏具体实施细则和强制力,使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体制不顺。国道、省道养护是市、县公路局负责,县级路养护管理主要是县交通局实施。但乡、村两级却没有把乡村路的管理养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更没有引入考核奖惩机制,导致农村公路管养缺乏活力、效果很差。

2、政府对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政府对其农村公路的养护认识不足有以下原因:①一直以来政府都很明显的重视农村公路的建设,并且如今在地区较偏远的很多乡镇府都存在一种误区,领导认为只要修好了道路方便的百姓就完成了任务、就造福了百姓。②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需要不断的资金投入,长期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让政府难以承受。③大家片面的认为现在的路面都是水泥混凝土的,无需进行养护。④农村地区对超载车辆、外来车辆随意行驶,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的现象的宣传力度不够,最终导致对农村公路的养护没有明确的概念。

3、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机制建设不健全

农村公路因为有着线路多,里程长,分布广,密度大的特点在实行有效管理方面本来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根据公路管理部门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因为农村公路点多、面广、线长,过于分散,而且进去后往往是条“死胡同”,需原路返回,增加了巡查和管理的里程和难度。同时,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延伸,侵占、损坏公路的行为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以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路政管理人员的配置和数量,根本不可能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管理,多以对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机制的建设也不是很成熟。

4、农村公路的养护资金不足

据相关资料显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的主要构成燃油税“7351”,但实际情况是“7351”养护专项资金补助标准不足养护成本的20%,这些资金对于农村公路养护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加上大部分的省(区)农村公路采取“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养护模式,对于农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的村委会,本来就财政赤字,其自有资金来源渠道必然受限,再加上每年人工工资、建设材料价格飞速上涨,养护成本的不断提高,自然农村的养护与管理工作就不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自生自灭”的失养状态。

5、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出现较多问题

农村公路技术本来等级低,抗灾能力差。加上受到建设资金投入等条件的限制,建成的农村公路普遍性地存在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薄弱的缺陷。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易发生塌方、挡墙倒塌等险情,给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正因为如此,也会造成后期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上出现较多问题和困难。比如养护资金投入过大,国家财政不足,地方政府又难以承受的局面。或者,因为公路的质量问题,威胁到一些过往车辆和人员的生命安全问题。

6、超载运输导致路面的开裂、出现大量缝隙

由于大量的超载运输,超出了路面结构层的承受能力,在超荷载承受的同时又受力不均匀,因此,大量的裂缝,凹陷开始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不及时养护,这种现象将会愈演愈烈,最终使道路完全失去使用功能。

三、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对策

1、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完善养护工作中相关责任机制

在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中,一套行之有效的养护管理体制,和与之相对应奖罚分明的责任机制,在农村养护工作中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公路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农村养护管理体制,根据现实标准,进行公路养护评定准则的制丁。此外,还应落实责任机制。在这一点,可以逐级落实相关责任,明确各责任机构或者个人职责,确定机构或者个人养护范围,养护标准,并对养护工作参与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考核结果可以参照养护奖惩规定。对于公路管理主管部门,需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追责制度清晰明朗,做好统筹安排,合理调配的工作。

2、提高养护与管理水平,以及员工自身业务素质。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不断递增,原有的养护公路的养护方法和管理水平已远远落后,再用过去的水平管理现在的公路显然是是不相适应。先进、实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公路的正常使用,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电子信息技术,将公路的各种优势凸显出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的长处,开发、推广、利用好具有现代意识的各种技术和平台,使这些技术真正发挥作用。

3、建立专业农村公路养护队伍,提高公路养护人员专业技能

农村养护管理人员必须要认识到,农村公路的养护不同与建设工程,在特定工期内建设完毕交付使用。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对农村公路所出现的病害进行保养、维护。因此,这要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人员建立出一支专业性能强,思想意识强的养护队伍,以满足开展公路养护工作的需要。养护管理人员通过组织讲座,培训,购买专业书籍等方式,做好业务上面的指导工作,加强对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充分发挥、调动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认真性,划分责任区域,严格落实奖惩办法,全面提高公路养护人员的思想意识。

4、拓宽渠道,筹集资金

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到充足的养护资金是农村公路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衡量农村公路管养重视程度的主要指标。在此基础上,政府更要加大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投资力度,并引导广泛社会资金汇集到农村公路。比如可以深挖农村公路第三产业潜力;农村公路沿线企业代养;扶贫挂钩单位出资;个人自愿出资,民间机构集资;其他社会资金。鼓励农村公路沿线受益企业或个人捐助或领养。也可借鉴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模式,在管养领域也开展“七公开”,养护资金使用情况定期向公路沿线乡镇村定期公示,强化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资金使用的社会监督体系。

5、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统一由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农村公路养护计划,综合平衡,统筹安排,专款专用。市、县两级财政资金由相应的财政部门拨付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的,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办理。县级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按养护计划用于辖区内农村公路的养护,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管。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6、养护管理要科学化和规范化

公路承受较大的交通负荷,路况不断变化,其养护作业多样且技术复杂,必须走养护科学化、规范化之路。需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和质量监督,工程的验收必须按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确保养护工程能符合公路的设计标准,维持公路的运营标准和服务水平。养护管理的科学化,指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手段为依托,在科学决策上,要根据现有的公路的标准、质量、实际路况、交通量大小及其他经济技术参数,确定养护对策措施,避免主观臆断,背离实际的决策。在确保工程养护质量的前提下,要尽量缩短占用公路的时间,缩短工期。因此,要不断研究积极推广和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以便缩短工期,提高工作效率。

7、提倡养护管理机械化对策

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养护机械化是实现公路使用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必须不失时机地抢抓目前我国公路大发展的机遇,立足养护作业机械化、专业化,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装备率、配套率。

8、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全民养护公路

政府应通过当地媒体,加强道路养护的宣传教育,让农民真正意识到修建养护道路是惠及自身的民生工程,并让农民认清自己的“主体”地位,取得他们的支持并号召他们主动加入修路养路的队伍。同时,政府应意识到,道路养护只有在农民参与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路为民所用、路为民所有、路为民所爱,才能在修路、养路、护路、集资、出力等全过程中得到广大农村居民的拥护。在决策过程中,只有保证信息公开,真正做到让农民参与,才能尽可能多的实现农民的利益诉求,才能使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事件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四、结语

农村公路等级较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如果缺乏及时有效的养护,路况必然会下降,无法达到应有的技术状况和使用功能,势必造成建设资金的浪费。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逐步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正常化、规范化,实现公路交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左叶,殷悦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村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3年第32期

[2]丘小婷 吕榆锋 浅谈农村公路养护的管理问题[J] 大众科技 2011年09期

[3]卢启顺 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现状分析及管理建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第06期

[4]韩进辉 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浅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25期

上一篇:智慧渔业技术范文 下一篇: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变化趋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