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20 15:51:46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篇1

[关键词]若尔盖高原 湿地 湿地退化

[中图分类号] S717.19+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250-1

若尔盖高原是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的东缘,海拔在3400-4000m之间,平均海拔3500m,因地质为若尔盖地块而闻名,地貌类型主要以丘陵、山地、河谷及低山为主。若尔盖高原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700mm左右,这些特点都为若尔盖地区形成湿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

1若尔盖湿地现状的透视

湿地是指水生与陆生生态系统的中间过渡地带,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及涵养水源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维持生物多样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湿地也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海洋、森林组成了地球三大生态系统[2]。

我国湿地面积占全球湿地面积的十分之一左右,其中,若尔盖湿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原始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由于若尔盖湿地位于黄河、长江的上游源区,若尔盖湿地每年可以为黄河提供约30%左右的水量,因此,若尔盖湿地对黄河及长江的生态和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

但是,随着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作用,若尔盖湿地正面临着沙化、湿地萎缩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截止到2000年,若尔盖湿地17个大型湖泊中已有6个干涸,湖泊总面积萎缩近850hm2,濒危物种已超过50种,还有很多物种数量在不断减少。因此,分析影响若尔盖湿地退化的原因,对该地区实现生态恢复及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气候变化对若尔盖湿地的影响尤为重要。

2若尔盖气候变化对湿地退化的影响推断

若尔盖湿地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引起的。其中,人为原因是加速若尔盖湿地退化的因素,人为的扩大牧场面积,使得牲畜对草地过度践踏,造成草层低矮,土壤板结。此外,过度放牧也使得鼠害横行,大量窃食牧草、打洞,这些都极易造成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时间长了,就容易形成沙源,从而加剧湿地和草场的退化。

若尔盖地质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是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这主要是因为若尔盖湿地在喜马拉雅山的作用下,中间地块正出现隆起的趋势,使得地下水量减少;气候对若尔盖湿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度、降水及蒸发量对湖泊、沼泽的影响和对植被的影响[3]。

2.1气候变化的趋势判断

经过近几年的观察,若尔盖地区的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及蒸发量增加。

通过分析过去30年的气候数据可以看出,若尔盖地区年平均温度比以往增加0.226℃,春季温度升高0.165℃,夏季升高0.268℃,秋季升高0.378℃,冬季升高温度为0.249℃;年平均降水量比往年减少11.56mm,其中,春季降水减少0.175mm,夏季有所增加,增加了4.439mm,秋季减少17mm,冬季减少1.17mm;年均蒸发量增加7.621mm,春季增加1.265mm,夏季3.165mm,秋季2.348mm,冬季为0.844mm。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温度比以往呈升高趋势,秋季增温最为显著;降水除夏季外都呈减少趋势,秋季最为突出;而蒸发量与温度呈相同趋势,一直在增加,且增加幅度很大。

2.2气候变化对若尔盖湿地的影响判断

2.2.1气候对湖泊、沼泽的影响解析

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近50年来,该地区气温升高近1℃,尤其是夏、秋两季,增温最为显著,且升高速度越来越快,温度升高使蒸发量增加,地表水严重流失;而降水量却有所减少,这就造成若尔盖湿地的水量不足,加快了湿地湖泊及沼泽的退化。截止到2000年,湖泊较1975年萎缩近35%,沼泽萎缩20%左右,河流更是萎缩48%左右,对人民生活和自然环境的远期影响不可估量。

2.2.2气候对草地沙化的影响解析

气候条件中的水分及热量对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草地的影响。近几年,气候的变化也加快了草地的沙化。此外,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冻土融化,土壤水分流失,不利于植被的生长,使沼泽变成草甸;温度升高也使得若尔盖地区的积雪量减少,从而减少了地表水的供给,造成土壤变干结板,随着地表颗粒的不断堆积,草地的沙化也越来越严重。据统计,2004年草地沙化面积比1999年增加了4300hm2,也减少了湿地的面积,造成湿地退化严重,进而给自然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3对若尔盖湿地的整治措施选项

3.1建立健全气候检测系统

在对若尔盖湿地进行整治时,首先要建立健全气候检测系统,实时了解湿地的气候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降水较少的春季和冬季,可以适当的进行人工补给,确保湿地的水量需求。

3.2大力恢复生态系统

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湿地环境越来越恶化,而湿地环境的恶化,也使气候条件不断恶化,久而久之,就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已经退化的湿地积极进行恢复,可以通过排水沟渠改造、植被恢复及实行放牧管制等措施,来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恢复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实践和试验,才能真正的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

4结束语

随着国家政策及宣传工作的不断推广,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湿地的保护与研究。但是,目前我国的湿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气候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人为破坏导致湿地沙化严重,湿地面积不断萎缩。其中,气候变化是湿地不断退化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温度不断升高、降水量不断减少,以及蒸发量的增加,使得若尔盖湿地的状况不容乐观。国家及政府应采用相关措施,加大对湿地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检测系统,并积极恢复生态系统,切实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确保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赵建,朱建清,张杰,王建东,王松涛,罗浔,杨志荣.若尔盖退化、沙化草地的治理[J].四川草原.2011(14).

[2]杨永兴.若尔盖高原生态环境恶化与沼泽退化及其形成机制[J].山地学报,2010(01).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篇2

关键词:气候变化;城市建设;关系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climate change impact on the city, according to the local climate changes and natural disasters characterization,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hat planning climate adaptability city construction and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construction system.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 city construction; 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P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1.1 气候变化的界定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平均值的升降,表明气候平均状态的变化;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异常愈明显。气候变化不但包括平均值的变化,也包括变率的变化。气候变化一词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使用中,是指气候随时间的任何变化,无论其原因是自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G l o b a lWarming)、酸雨(Acid Deposition)、臭氧层破坏(Ozone Depletion)。本文采用UNFCCC对气候变化的定义,即侧重研究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化,暂且不考虑自然原因引起的气候变率。

1.2 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IPCC 第三次评估报告提供的预测结果是,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4℃-5.8℃。未来变暖的变幅取决于人类采取什么样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但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仍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气候变暖将对全球的生态系统、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气候变化是事关生态与环境保护、能源与水资源管理、食物安全和人类健康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人为增暖,温度升高造成的影响表现为:北半球高纬地区的早春农作物播种,林火和虫害对森林的影响;欧洲与热浪相关的死亡率,某些地区的传染病传播媒介,以胶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花粉过敏;在北极地区冰雪上狩猎和旅行,在低海拔高山地区的运动等。城市及其系统受到了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异的影响,如山区人居环境遭受冰川湖泊爆发洪水的风险加大;海平面升高和人类的发展,增加了许多地区海岸带洪水造成的损害。

1.3 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占了中国自然灾害较高比例,而极端气象现象与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变暖高度有关。又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高等因素,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技术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有效资源管理手段缺乏等原因,我国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在灾害发生过程中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相对低下,由此所致的灾后重建恢复能力也较差。我国较易遭受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灾害。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显示,截止2009年8月24日,全年直接经济损失711亿元,共有29个省份不同程度发生洪涝灾害。暴雨泥石流。2010 年8 月7日甘肃舟曲因特大暴雨引发的泥石流至今让人触目惊心;2010 年8月12 日起,由于连日的强降雨天气,四川多地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1.6亿元。海平面上升。我国是世界上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中国全海域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 毫米/ 年。2004~2006 年,中国全海域海平面都高于常年,其中2006年比常年高 71 毫米。与 2003 年相比,2004~2006 年中国全海域海平面呈起伏上升趋势,各海区海平面变化趋势与全海域一致。海平面上升不仅会造成我国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的严重损失,而且会严重影响沿海地区的重要工程设施和沿海城市发展。这些自然灾害和其他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都是城市脆弱性的外因,增加了城市脆弱性的强度。

2 构建减灾防灾体系和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路径

2.1 构建减灾防灾体系的建议

2.1.1 提高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前适应能力。加强极端气候变化和重大气候现象及其影响的中短期预报和精细化预报,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形成全国性、多层次、布局合理的气象监测预报网络,实现灾害性气候事件的预警分析和风险分析。

2.1.2 加强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中应对能力。建立不同级别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制度和响应制度,建立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的纵向组织指挥体系,构建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部门协作联动体系,建立政府、企业、群众共同响应的灾害应急处置体系。

2.1.3 加速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能力。充分发挥政府在灾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政府要从组织领导、保障措施、责任落实以及政策措施等方面,切实做好灾后的重建恢复工作。政府加强资金和物资管理,强化督促检查,统筹处理灾后重建与做好日常工作的关系,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扎实推进。

2.2 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路径分析

2.2.1 要厘清全球、全国以及本地区气候特征、气候变化趋势,尤其是极端气候现象,理清人类经济社会系统与气候变化之类的相互关系,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角度减轻和减缓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的制定和建设,充分运用规划的提纲挈领作用统筹协调各部门(区域)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在规划基础上,加强国家层面上的气候变化立法工作,以法律规范全社会的经济社会活动,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切实实现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气候安全。

2.2.2 要充分发挥科技对气候变化的支撑作用。通过利用科技加大气候变化规律研究、气候变化趋势预测、气候变化影响分析、提高气候变化的预测性,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以减轻已经存在或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

2.2.3 要提高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和防御极端气候灾害能力是体现未来 20 年和谐社会建设水平与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应把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增强防灾减灾、抵御极端气象灾害的能力,降低气候变化的风险,提高农业生产、水资源保障、公共卫生等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3 结束语

气候变化引发了一系列自然灾害,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加强气候变对城市建设的研究分析,有助于提高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桂武,高庆华. 自然灾害风险的分析要素[J].地学前缘,2003,10

[2]喻小红等. 城市脆弱性的表现及对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5)

[3]周永娟.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J].生态经济,2009(11)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篇3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193)

摘要:作物生产潜力的研究对提高作物产量、评价地区粮食的生产能力和人口承载能力,以及为合理进行农业生产规划提供依据。气候变化(包括温度、降水、日照时数等)和极端天气(如干旱、洪涝和暴风雨等)已经对农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的研究方法,以及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潜力的影响,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以期为提高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潜力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作物生产潜力;气候变暖;研究方法;影响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508

Summary of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 Production Potential

Zhang Yaoyao, Liu Jiangang, Yang Meng, Chu Qingquan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

Abstract: The study of the crop production potential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increasing crop yields,evaluating food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region, as well as rational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lanning. Climate change (including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sunshine hours)and extreme weather (such as drought, floods and storms etc.) has exerted a profound impact on agriculture.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 production potential domestic andforeign, and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a’s major grain crop (wheat, rice and maize) potentialproduction, and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spect in the present studies, aiming at providing atheoretical basis to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d crop production potential boost.

Key words: Crop Production Potential; Global Warming; Methods; Effects

0 引言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及其对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尤其是近10 多年来全球范围的气候异常给许多国家的粮食生产、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深刻影响[1-2]。农业对天气和气候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包括温度、降水、光照和极端天气(如干旱、洪涝和暴风雨等)。有研究表明,温度增加扩大了作物生长区域范围[3]、延长了作物生长季[4]、缩短了作物生育期[5-6]、调整了种植结构和作物种植熟制[7]。但不同地区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不同的,如冬小麦生长季内增温1℃,其生育期在欧洲延长约10 天;在日本中部延长约8 天[8],而在中国华北地区缩短约4 天[5]。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明显增加,玉米的早熟品种将逐渐被中、晚熟品种取代;西北地区负积温减少,喜温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越冬作物种植界限北移西扩;华北地区喜温作物生育期延长,种植区域逐渐扩大[9]。这些变化为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作物生产能力、增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潜力[10],但会使原有作物发育进程加快,生育期缩短,光合作用受阻,呼吸消耗加大,导致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下降[11]。因此,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不同,即使在同一地区气候变化对不同作物的生产潜力影响差异也很大。光、热、水资源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作物的生产潜力,理论上作物生产潜力与温度、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降水关系复杂,在缺水地区呈正相关,在水分充足地区降水过多可能会引起负作用。因此在诸多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中,其对农业的影响被认为是最重要的[12],尤其是在那些以农业为根本、高度依赖农业的发展中国家[13]。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研究和探讨了气候变化对作物生育期、产量和粮食安全的影响[14-15],也有学者分析了作物生产潜力时空间变异评价以及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产量差的影响[16],但关于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影响的综述还较少。气候变化通过改变作物生长发育进程中光、温、水的匹配状况,对农作物的生产潜力将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整理前人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综述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以及研究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的方法、问题与展望,为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解决粮食自给问题和制定农业发展长期规划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1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的研究方法

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模型模拟和观测实验影响2个方面[17]。模型模拟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回归模型)和作物生长模型模拟。观测实验方法主要用于研究气象因子变化对作物生理生态、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等方面的影响,分为田间试验和温室/人工气候室实验2种方法。

1.1 实验室模拟方法

关于CO2浓度升高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多采用田间试验或顶部开放温室,通过人为控制CO2浓度来研究其对作物的影响。Leadley[18]率先论证了开顶式气室(OTC)在观测试验研究方面的可行性,徐玲等[19]利用这一装置研究表明CO2浓度增加有利于春小麦增产。借助各种实验模拟装置和监测技术,可在人工模拟CO2浓度增加的大气环境中对作物生长发育、生理生态及形态结构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分析作物对CO2倍增的反应机理等。但在这种人工控制性试验中温室内的温度、湿度等微气候条件与自然条件差异较大,观测到的作物对CO2浓度变化的响应结果与自然条件下作物对CO2 浓度的响应结果不尽相同[20]。因此,FACE方法和设施应运而生[21],即在田间设置一定面积的FACE 处理圈,直接输入高浓度CO2来进行研究。FACE方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作物对CO2浓度的响应的理想方法之一,其不足之处是不能同时模拟CO2引起的升温。直接实验模拟可以获取许多重要数据,用来评价因果关系或检验假设等,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但鉴于时空尺度变化和气候变化对作物影响的复杂性,该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1.2 作物生长模型模拟方法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理论性强、机理明确,不受时空间、品种和栽培技术差异等的限制,因而在资源生产潜力评价中应用广泛。目前已经有至少100 种不同的模拟模型,应用较为广泛的有DSSAT 模型、WOFOST、APSIM 模型以及EPIC 等[22]。利用作物生长模拟模型进行作物生产潜力研究,一方面可以计算不同情景下的潜力产量,如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灌溉条件下的气候生产潜力、光温水肥生产潜力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作物模型估算环境因素(土壤、天气)、生物因素(品种)和技术因素(耕作方式、种植密度、施肥和灌溉等)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Verdoodt等[23]模拟南非干旱地区作物的光温生产力、水分限制下的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得出光照、温度是不同生产系统的重要影响因子,但最大生产潜力往往取决于降雨量,因此干旱可能会使作物生产系统变得非常不稳定,进而影响产量。国际半干旱研究所(ICRISAT)利用Cropinfo 模型对印度尼西亚地区小麦、水稻、棉花以及油菜产量潜力及产量差进行了研究。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优点是能对任意地点(土壤、气候)作物产量潜力进行预测,综合考虑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缺点是需要收集大量数据进行品种特性参数校正,包括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及作物管理数据等。另外,作物生长模型的开发是以假设单位区域面积内环境条件在水平方向上一致为前提的[24],因此更适用于小面积的作物生产潜力估算[25]。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气环流模型(GCM)和作物模型相结合成为评价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最基本方法,如Moriondo等[26]用区域环流模型(RCM)评估极端气候对冬季和夏季地中海农作物的影响,得出近年来极端气候的变化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对作物产量、潜在产量以及整个农业生产都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之后的大多数研究中,作物模拟模型开始与作物估产区划、空间数据库及空间信息技术相结合[27],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模拟模型与GIS结合,系统的模拟结果全部可用GIS地图来表示;二是模拟模型与INTERNET技术结合。

1.3 经验-统计分析

这是一类建立在气候与作物之间的非动态的经验-统计关系基础上的数学模型。一方面,为研究未来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潜力的影响,需以当前和未来的气候、环境及社会经济为基准,构建未来气候情景:第1 种方式是综合构想,即统一假定未来增暖或降水变化趋势,但只适用于范围较小的区域性研究;第2 种方式为(时空间)相似构想,主要是通过历史相似或类比法获得;第3 种方式是大气环流模式构想。这是目前模拟全球气候变化过程最可信的方法,但鉴于模式有很多不确定的地方,各类模式间模拟/预测的结果差别很大,因此根据其结果所作的影响评价差别也很大,可比性较差[28]。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潜力影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经常需要同时分析多种变量因子与相应的数据,主要通过模型模拟来研究,包括经验统计分析和动态模拟方法。研究气候变化和产量的关系,通常采用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方差分析和周期分析中一种或多种组合[29]。如根据年平均温度和降水量建立的Miami 模型和改进了的Thornthwait 模型;半经验半理论模型,如Chikugo 模型。利用气温和降水变化与作物生产潜力的关系式,可对气温、降水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作定量评估[30-31]。

2 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

2.1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产潜力的影响

过去40 年的气候变化对中国南北麦区影响截然不同。北方麦区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经常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所以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可能对这些地区的冬小麦产生有利影响;但对于南方地区,气候变暖很可能在短时间内使气温超过冬小麦生长的最适范围,冬小麦生育期缩短,影响干物质积累时间,致使潜在产量下降。有研究表明,在作物品种、耕作措施、土壤特性不变的条件下,中国南方麦区模拟的1961—2005 年冬小麦光温潜在产量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54.1 kg/(hm2·10a);北方麦区大部光温潜在产量增加,但总体也呈略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11.1 kg/(hm2·10a)。虽然冬小麦生育期内降雨量明显减少,但春季降雨量没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因此降雨量变化对北方冬小麦产量潜力影响不大,1952—2005 年中国北方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趋势与光温潜在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2]。由于总辐射的下降以及积温增加使得冬小麦生长季缩短,1961—2007 年华北地区冬小麦潜在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河北下降趋势最明显,河南次之,山东的德州、惠民和临沂等极少数站点呈上升趋势,每10年下降175.0 kg/hm2[33]。还有研究表明华北地区不同年代冬小麦不同品种的光温生产潜力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当前品种的下降幅度较高;不同年代冬小麦不同品种的雨养产量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32]。同时,日照时数减少也会对冬小麦光温潜在产量产生影响,全国大部分麦区日照时数缩短会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产生不利影响[34]。总体而言,冬小麦的潜在产量是温度、降雨和日照时数等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近50年气候变化对华东、华中和华南区域小麦总生产潜力都产生负面影响,而对东北和西南小麦总生产潜力都产生正面影响[9,35]。

2.2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稻生产潜力的影响

温度升高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温度升高对东北、西北地区水稻生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中南地区,再次是华东和华北地区,对西南地区的影响最小。东北地区水稻生长期内光、热、水资源同步,且昼夜温差较大,水稻种植面积明显北扩[36];虽然水稻生育期缩短,但光温潜在产量呈增加趋势,这是由水稻生长季内≥10℃积温逐渐增加造成的,但这种增加趋势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虽然东北地区水稻生育期内降雨量呈减少趋势,但气候生产潜力由于受自然降水的影响较小,仍旧呈明显增加的趋势[37]。在南方稻区,单季稻的产量略增,主要得益于CO2的增益效应;但华中和华南地区的双季稻(特别是早稻)将大幅度减产,原因是温度升高缩短了水稻生育期和光合时间、增加了呼吸消耗,同时对水稻抽穗扬花和籽粒灌浆不利,这些负效应明显超过了CO2的增益效应[38]。石全红等[39]研究表明,自1980 年以来南方稻区早稻光温生产潜力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其中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增幅最为明显,而湖北、湖南2 省增幅较小;气候变化对南方稻区水稻光温生产潜力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一季中稻和晚稻的影响,影响的主要区域有东南部的浙江、江西、福建3 省以及西北部的湖北、河南两省。胡清宇[40]指出,江淮地区近30 年水稻光温生产潜力呈线性下降的趋势,递减速率为每年24kg/hm2。另外,极端性天气/气候导致长江中下游稻区(夏季极端高温)和东北稻区(夏季极端低温)产量波动性加大[41],光照日数和有效辐射强度降低也是水稻减产的普遍因素[42]。

2.3 气候变化对中国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影响因不同产区而异。温度升高和作物生长季延长对部分高纬度地区、高海拔地区(尤其是黑龙江省)的玉米生产总体呈有利影响,但是对其他玉米主产区的影响总体上仍以减产为主。钟新科等[43]指出,近30 年来中国春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倾向率为-887~1689 kg/(hm2·5a),东北地区西部、黄淮海地区北部及黄土高原部分地区的气候生产潜力呈减少趋势,黄淮海平原南部及南方大部分地区呈增加趋势;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倾向率为-589~1768 kg/(hm2·5a),除黄淮海平原北部呈减少趋势外,其他地区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陈长青等[44]报道,在气温不断升高的情形下,1971—2007 年东北地区春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但由于各地区降水的差异,东北地区春玉米的气候生产潜力在各地区间变化差异较大,相对于20 世纪70 年代,21 世纪以来南部地区气候生产潜力降低,而中部地区增加。黑龙江省玉米光温生产潜力伴随着温度的升高,表现为增加趋势,每年增长52.675 kg/hm2;气候生产潜力则随着降水量的减少而呈减少趋势,每年减少45.446 kg/hm2;气候生产潜力的减少则主要归因于有效降水量减少和作物需水量的增加[45]。张强等[46]研究表明,尽管整个黄土高原年平均温度呈升高趋势,但玉米生长期内的温度反而有所下降,因而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呈下降趋势;受降水变化的影响,除陕西省外,其余地区年代间气候生产潜力均呈增加趋势。黄川容等[47]以黄淮海平原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和作物数据为基础,应用WOFOST作物生长模型,得出黄淮海平原夏玉米光温潜力、气候潜力均呈现下降趋势。

3 未来气候条件下作物生产潜力的变化

关于未来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的研究,大多是在CO2 浓度倍增的前提下模拟进行的。IPCC 第4 次评估报告认为,在世界范围的气候变暖背景下,各国农业生产都将出现大幅度波动,粮食供给的不稳定性明显增加。如果不考虑CO2的肥效作用,以中国现有的生产水平和保障条件,预计到2030 年中国种植业产量可能减少5%~10%[48],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均以减产为主(主要原因有温度升高、旱涝加剧、水资源短缺等);到2071—2100 年,中国冬小麦生产潜力将下降10%~30%,玉米和水稻生产潜力也将分别下降5%~10%和10%~20%[49]。郑国光等[50]也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下降,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1 世纪后半期,中国小麦、水稻和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年产量下降幅度最多达37%。熊伟等[51]研究表明,如果不考虑CO2的肥效作用,未来中国小麦、水稻和玉米生产均以减产为主,灌溉可以部分地减少减产幅度,如果只考虑CO2的肥效作用,3 种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将以增产为主。

4 问题与展望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复杂性,目前尚有许多不确定的地方。当所有其他因素,如土壤肥力、土壤水分和杂草、病虫害能很好的控制时,天气和气候决定了作物的产量潜力。其影响因素不仅有温度和CO2,太阳辐射、降水、蒸发、温度、日较差、风等也对作物生产潜力有影响;其影响程度不仅与气象因素变化幅度、时空间分布有关,还与所在区域原气候条件及其农业生产水平相关。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土壤类型和土壤特性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作物对生长条件的响应也是非线性的,因此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在时空间分布不同,这将取决于区域、季节和作物类型,而且不同方法和模型之间统一性差、可比性差。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的研究以站点观测和模型模拟为主,代表性不足,缺乏大面积多年连续的能代表区域特点的相关资料、数据,这种以点代面的方法造成潜力分析结果失真,应以多面多点的田间试验、模型模拟与宏观区域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生产潜力。同时科学家应加强在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方面的研究,开发极端气候事件的防御及防灾减灾技术,构建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体系,加强适应技术的集成与应用推广。中国地域广阔,种植类型、作物类型多种多样,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且以负面影响为主。但作物产量的变化不仅与气候变化有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物田间管理。因此应充分认识各气象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通过调整种植结构、选用适宜的品种和栽培管理等措施,趋利避害,提高作物的现实生产力。

参考文献

[1] 秦大河,丁一汇,苏纪兰,等.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评估(Ⅰ):中国气候与环境变化及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01):4-9.

[2] Piao S L, Philippe C, Yao H, et al.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on water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e in China[J]. Nature,2010(467):43-51.

[3] Song Y, Linderholm H W, Chen D, et al. Trends of the thermalgrowing season in China, 1951- 2007[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Climatology,2010,30(01):33-43.

[4] 徐铭志,任国玉.近40 年中国气候生长期的变化[J].应用气象学报,2004,15(03):306-312.

[5] Liu Y, Wang E L, Yang X G, et al. Contributions of climatic andcrop varietals changes to crop produc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since 1980s[J]. Global Change Biology,2010,16(08):2287-2295.

[6] Tao FL, Yokozawa M, Xu Y L et al. Climate changes and trends inphonology and yields of field crops in China, 1981- 2000[J].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2006(138):82-92.

[7] 赵俊芳,杨晓光,刘志娟.气候变暖对东北三省春玉米严重低温冷害及种植布局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29(12):1-8.

[8] Yoshino. The effects of climatic variations on agriculture in Japan[M]. Assessments in Cool temperature and cold regions,1988(1):725-868.

[9] 熊伟.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影响的模拟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10] 杨晓光,陈阜.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影响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4.

[11] 刘颖杰.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区域影响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12] Kurukulasuriya P, Mendelsohn R. How will climate change shiftagro- ecological zones and impact African agriculture? [J]. WorldBank, 2008(01):4717.

[13] World B.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8: Agriculture forDevelopment[M].Washington D.C: TheWorld Bank,2007.

[14] Miraglia M, Marvin H J P, Kleter G A, Battilani P, et al. Climatechange and food safety: an emerging issue with special focus onEurope[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09(47):1009-1021.

[15] Olesen J E, Bindi M. Consequences of climate change for European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land use and policy[J]. European Journalof Agronomy,2002(16):239-262.

[16] 江抒琳.浦城县气候和土壤时空变化对耕地粮食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0.

[17] 孙白妮,门艳忠,姚凤梅.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06):165-168.

[18] Paul W L, Bert G D. Open top chambers for exposing plantcanopies to elevated CO2 concentration and for measuring net gasexchange[J]. Plant Ecology,1993,104-105(01):3-15.

[19] 徐玲,赵天宏,胡莹莹,等.CO2浓度升高对春小麦光合作用和籽粒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8,28(05):867-872.

[20] George Bowes. Facing the inevitable: plants and increasingatmospheric CO2[J].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1993(44):309-332.

[21] Lieffering M, Kim H Y, Kobayashi K, et al. The impact of elevatedCO2 on the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of field- grown rice grains[J].Field Crops Research,2004,88(02):279-286.

[22] 王纯枝,李良涛,陈健,等.作物产量差研究与展望[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06):1283-1287.

[23] Verdoodt E, Van R, Van A W. Modelling crop production potentialsfor yield gap analysis under semiarid conditions in Guquka[J].South Africa. Soil Use and Management,2003(19):372-380.

[24] Schulze R. Transcending scales of space and time in impace studiesof climate and climate change on agrohydrological response.Agriculture[J].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0(82):185-212.

[25] Olesen J E, Bocher P K, Jensen T. Comparison of scales of climateand soil data for aggregating simulated yields of winter wheat inDenmark[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0(82):213-228.

[26] Moriondo M, Giannakopoulos C, Bindi M. Climate change impactassessment: the role of climate extremes in crop yield simulation[J].Climatic Change,2011,104(3-4):679-701.

[27] 褚庆全,李林.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农业上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01):22-26.

[28] 林而达.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模拟[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29] 石全红.南方稻区水稻产量差及缩减产量差的技术需求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2.

[30] 陈浩,罗怀良,李勇.气候变化对四川省盐亭县主要农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100-104.

[31] 陈峪,黄朝迎.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作物生产潜力影响的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1998(03):59-65.

[32] 宋艳玲.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

[33] 李克南,杨晓光,刘园,等.华北地区冬小麦产量潜力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作物学报,2012(08):1483-1493.

[34] 杨再洁.品种更替和气候变化对华北冬小麦-夏玉米生产力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3.

[35] 田展,梁卓然,史军,等.近50 年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生产潜力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3(09):61-69.

[36] 王媛,方修琦,徐锬,等.气候变暖与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适应行为[J].资源科学,2005(01):121-127.

[37] 张旭光.气候变化对东北粮食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38] 金之庆.论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与生态学委员会,江西省气象学会.全国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与生态学委员会,江西省气象学会,2006.

[39] 石全红,刘建刚,陈阜,等.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差及分布特征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01):33-39.

[40] 胡清宇.近30 年江淮地区气候变化对主要作物生产的影响[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41] 刘娟,杨沈斌,王主玉,等.长江中下游水稻生长季极端高温和低温事件的演变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881-13884,13901.

[42] 潘根兴,高民,胡国华,等.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09):1698-1706.

[43] 钟新科,刘洛,徐新良,等.近30 年中国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2012(15):94-101.

[44] 陈长青,类成霞,王春春,等.气候变暖下东北地区春玉米生产潜力变化分析[J].地理科学,2011,31(10):1272-1279.

[45] 王秀芬,杨艳昭,尤飞.黑龙江省气候变化及其对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05):25-29.

[46] 张强,杨贤为,黄朝迎.近30 年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地区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1995,16(06):19-23.

[47] 黄川容,刘洪.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与夏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1(S1):118-123.

[48] 陶战,蔡罗保,杨书润.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可能影响及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1994(03):1-7.

[49] 钱坤,刘和俊,吕凯,等.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1(10):1485-1486.

[50] 郑国光.科学应对全球气侯变暖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J].求是,2009(23):47-49.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篇4

关键词:蓝水足迹;绿水足迹;农业投入;气象因子;结构方程模型;人民胜利渠灌区

1研究背景

在农业生产领域,水足迹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评估农作物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Sun等[1]498利用历史数据研究表明,1980—2009年河套灌区小麦需水量减少和产量增加导致其水足迹呈下降趋势,小麦水足迹主要受农业管理措施的影响。赵慧等[2]应用CROPWAT模型计算作物生产水足迹,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水足迹的影响,研究表明生育期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气温和平均日较差对马铃薯生产水足迹影响较大,生育期平均风速和平均日较差对春小麦生产水足迹影响较大。孙世坤等[3]基于水足迹理论和量化方法,分析了中国大陆小麦生产水足迹空间分布情况和特征,并对造成水足迹区域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归因分析。水足迹由作物需水量和粮食产量计算得到。各种因素通过影响作物需水量和粮食产量对水足迹产生复杂影响。黄维等[4]研究表明,一定幅度内气温上升和降水增加对我国粮食产量变动有正向作用。崔静等[5]13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于中国北方地区粮食产量的影响以正向为主,而对南方地区粮食产量的影响则以负向为主;除气候因素外,粮食产量还受农业投入因素的影响。李海鹏等[6]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水资源禀赋等自然生产力因子是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因素;机械化率等技术生产力因子和耕作制度等管理生产力因子是主要促进因素;政策生产力因子影响不太显著,却是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因素。综上所述,粮食生产水足迹受气候和农业投入等因子的综合影响。但目前尚未定量探明气候和农业投入因子与粮食产量、作物需水量及粮食生产水足迹间的综合作用关系,不能确定各类因子对粮食生产水足迹的影响程度。针对该问题,笔者以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灌区为研究区,基于灌区长系列粮食产量、气候和农业投入资料,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冬小麦蓝水和绿水足迹及其影响因子的变化趋势,定量研究气候、农业投入、冬小麦产量、蓝水足迹、绿水足迹间的相互关系。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灌区是相对独立的用水系统,以灌区作为研究对象有利于粮食生产水足迹的计算和影响因素分析。人民胜利渠灌区位于河南省北部,在东经113°31′—114°25′、北纬35°00′—35°30′之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引用黄河水灌溉的大型自流灌区。灌区属半湿润、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拥有长系列气象观测、粮食产量资料和较完善的农业投入资料,便于分析各种因子对粮食生产水足迹的影响。2.2数据来源研究数据来源于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灌区1961—2013年气象数据来源于灌区监测资料和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1961—2013年冬小麦的产量来源于灌区统计资料,1999—2013年灌区粮食生产投入数据(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药施用实物量、农用柴油使用量)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河南统计年鉴》中灌区相关市(县)的数据折算得到。2.3研究方法采用彭曼公式和CROPWAT软件,根据灌区气象数据计算冬小麦生长季的需水量和有效降水量,运用作物需水量法,计算历年灌区冬小麦的蓝水、绿水足迹[7]。M-K法是一种常用的非参数趋势诊断方法,其优点是不需要样本遵从一定的分布,也不受少数异常值的干扰,其最常用的两个检验指标为Zc(置信区间阈值)和β(Kendall倾斜度,即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8]1187-1188。采用M-K检验方法对灌区冬小麦需水量、有效降水量、产量和蓝水足迹、绿水足迹、灌区历年气候因子以及农业投入指标进行趋势分析,揭示其变化趋势和突变点。SPSSAMOS21.0是一款通过结构方程建模(SEM)检验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软件。运用该软件对冬小麦水足迹与各影响因子间的作用关系进行路径分析,揭示气候因子以及非气候因子变化对粮食生产水足迹的影响规律。

3气候因子对灌区粮食生产水足迹的影响

3.1粮食生产水足迹的时间序列分析

对计算得到的灌区冬小麦水足迹进行趋势分析,冬小麦蓝水、绿水足迹在53a中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冬小麦产量显著增加,生长季作物蒸散发量(ETc)无显著变化,表明冬小麦蓝水、绿水足迹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产量增加。灌区冬小麦的蓝水、绿水足迹在1961—1972年变化显著,原因是该时期灌区冬小麦产量过低,使得单位产量的水足迹过高;1973—2013年灌区冬小麦产量逐年稳定增长,使得冬小麦单位产量水足迹逐年下降到正常值并趋于稳定。图2表明,1972年以前冬小麦蓝水足迹显著下降,但在1972年以后变化趋势不显著,突变点为1972年。图3显示冬小麦绿水足迹1975年以前在0.05置信水平上显著下降,突变发生在1972年。冬小麦绿水足迹在1982—1990年显著上升(0.05置信水平),之后呈不显著下降趋势。2005年以前灌区冬小麦产量在0.05置信水平上显著上升,之后上升趋势不明显,突变发生在1985年。作物蓝水、绿水足迹除受产量影响外,还与ETc、有效降水Peff的大小有直接关系。1961—2013年灌区冬小麦生长季ETc、Peff及二者差值随时间变化情况见图5,ETc在600mm上下波动。图5和图7显示,冬小麦生长季有效降水整体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年际间波动较大,突变点较多。冬小麦生长季ETc先上升后下降,存在一个突变点。有效降水下降使得绿水蒸散发呈下降趋势,在产量增加的综合作用下,绿水足迹下降趋势明显。ETc和Peff的差值(蓝水蒸散发)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产量呈持续增长趋势,导致蓝水足迹下降速度先快后慢,最后趋于平稳。

3.2气候因子对粮食生产水足迹的影响分析

由于各种气候因子对作物需水量和产量有直接影响,因此对作物的蓝水、绿水足迹会产生间接影响。1961—2013年灌区冬小麦生长季各气候因子的M-K检验结果,平均气温显著上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日照时数显著下降,其他气候因子变化不显著。丁一汇等[9]研究发现,近50a全国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近地面平均风速呈减小趋势。Sun[1]500等研究发现,河套灌区1960—2008年平均气温和降水显著上升,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平均日照时数显著下降,其中降水的变化幅度最大,其次为温度和风速。本研究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为了进一步探明各气候因子对蓝水、绿水足迹的影响程度,利用AMOS软件构建各气候因子与冬小麦ETc、产量、蓝水足迹、绿水足迹间的路径分析图。各气候因子对蓝水足迹、绿水足迹的效应分解。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平均风速与ETc正相关,相对湿度、水汽压与ETc负相关,均通过置信水平P=0.001的显著性检验。其中:对ETc影响最大的气候因子为平均风速,相关系数为0.67;平均气温对ETc的影响次之,相关系数为0.55。灌区平均风速增大、平均气温上升以及相对湿度减小,使得冬小麦生长季ETc增大,但灌区日照时数减少使ETc减小,导致ETc虽然呈增大趋势,但不显著。陈博等[8]1194-1196研究发现,华北平原夏玉米生长季水面蒸发量与平均气温、平均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显著相关,与本文的研究结果类似。从表2可见,日照时数、平均风速与作物产量负相关,且均通过P=0.01显著性检验。其中:平均风速对产量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为-0.78;其他气候因子与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崔静等[5]19-20研究表明,气候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在各区域间差异较大,平均日照时数增加对华中地区和西北地区冬小麦单产的边际影响为负,与本研究结果类似。蓝水足迹相关性分析中,ETc与蓝水足迹的相关性不显著,作物产量与蓝水足迹显著负相关。除有效降水外,各气候因子对蓝水足迹的直接效应均不显著,但是各因子通过中间变量ETc和产量对蓝水足迹的间接效应各有差异,从而使各气候因子对蓝水足迹产生的整体效应不尽相同。平均风速是对蓝水足迹影响最大的因子,日照时数和有效降水的影响次之。Sun等[1]504发现风速是对河套灌区作物水足迹变化影响最大的气象因素,并且风速与作物水足迹负相关,与本研究结果相反。绿水足迹相关性分析中,ETc、产量与绿水足迹显著负相关。产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是绿水足迹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与Sun等[1]505的研究结果一致。温度、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对冬小麦绿水足迹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平均风速对冬小麦绿水足迹的影响最大,有效降水、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平均气温的影响依次减小。总体而言,灌区冬小麦生长季平均风速是对蓝水、绿水足迹影响最大的气候因子,这与赵慧等[2]414的研究结果一致;日照时数和有效降水对灌区冬小麦蓝水、绿水足迹的影响次之。赵慧等[2]413研究发现春小麦生产水足迹与生育期内平均日照时数的相关系数为-0.472,与本文研究结果相反。

4气候因子和农业投入对粮食生产水足迹的影响

为了确定气候因子和非气候因子对作物水足迹的影响,利用SPSSAMOS21.0软件构建考虑农业投入指标的各影响因子、产量、ETc和蓝水足迹、绿水足迹间的路径关系,得到1999—2013年各气候因子及农业投入指标对蓝水、绿水足迹的效应。在农业投入因子中,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为农业机械总动力。气候因子对产量的影响远小于农业投入因子。在引入农业投入指标后,所有因素对冬小麦蓝水、绿水足迹的影响均显著,其中:对冬小麦蓝水足迹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农用化肥使用折纯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和有效降水对蓝水足迹的影响次之。在气候因子中,水汽压对蓝水足迹的影响最大,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次之,平均风速对蓝水足迹的影响较小。有效降水对冬小麦绿水足迹影响最大,农用化肥使用折纯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影响次之。其他气候因子对绿水足迹的影响较小。

5结论

(1)1961—2013年灌区冬小麦生长季蓝水、绿水足迹显著下降,主要原因为产量增加。冬小麦生长季平均气温显著上升,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显著下降,其他气候因子变化不显著。(2)影响ETc的主要因素为平均风速、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在气候因子中,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为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在农业投入因子中,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为农业机械总动力。气候因子对产量的影响远小于农业投入因子。(3)在不考虑农业投入的影响时,平均风速是对灌区冬小麦生长季蓝水、绿水足迹影响最大的气候因子,日照时数和有效降水的影响次之。考虑农业投入和气候因子的综合作用,冬小麦蓝水、绿水足迹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农用化肥使用折纯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和有效降水。

参考文献:

[1]SUNShikun,WUPute,WANGYubao,etal.TheImpactsofInterAnnualClimateVariabilityandAgriculturalInputsonWaterFootprintofCropProductioninanIrrigationDistrictofChina[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2013,444:498-507.

[2]赵慧,潘志华,韩国琳,等.气候变化背景下武川主要作物生产水足迹变化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5,36(4):406-416.

[3]孙世坤,王玉宝,吴普特,等.小麦生产水足迹区域差异及归因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3):142-148.

[4]黄维,邓祥征,何书金,等.中国气候变化对县域粮食产量影响的计量经济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6):677-683.

[5]崔静,王秀清,辛贤,等.生长期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1(9):13-22.

[6]李海鹏,叶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及其政策建议[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45-49.

[7]HOEKSTRAYArjen,CHAPAGAINKAshok,ALDAYAMMaite,etal.水足迹评价手册[M].刘俊国,曾昭,赵乾斌,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147.

[8]陈博,欧阳竹,程维新,等.近50a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耗水规律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7):1186-1199.

[9]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等.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1):3-8.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篇5

关键词 气候变化;城市化;碳排放;低碳

中图分类号 F2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04-0111-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4.019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同时也已经并正在产生着一系列的严重后果,这些后果不仅仅局限于正在频发的各种自然灾害,同时由于各国或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因之而产生的利益分歧及对损失的规避等一系列的行动,均可能进一步引起国家之间尖锐的经济、政治冲突。而城市既是CO2 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又是减排的重点领域。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具有“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特征,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必然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能源稀缺、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压力等诸多全球化的挑战[1]。

纵观近两百多年的城市发展,可以看出,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危害程度上越来越严重,已从点源污染发展为目前大范围、大规模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一切引起了全球碳平衡的失调,进而抬升了全球的温度。同时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化使得当前城市竞争也在日趋生态化,探求城市发展的生态之路成为新一轮城市竞争的关键。

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上再一次将全球的目光聚焦到CO2的排放和环境问题。中国的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基本一致,平均气温和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都在不断升高,《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指出,近百年来,中国的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 ℃-0.8 ℃,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2.5 mm,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这些数字都告诉了我们一个严峻的事实:全球变暖正在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城市化、碳排放、气候变化三者正以一种危险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因此,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碳排放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引导城市以一种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量、最大限度地维系生态环境格局的模式来建设和发展,是唯一可行的缓解发展与生存矛盾、优化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路径。

1 气候变化对城市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城市化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面的,它可能会影响到城市的生产生活、生态系统、能源供给,还可能会扰乱当地经济并使城市居民遭受生计和财产损失,甚至还可能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尤其是极端天气对全球各地的城市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很多变化通过气候影响的累积效应显露出来,并且已经进入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全球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城市中由建筑、道路、排水系统等构成的基础设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如酸雨会腐蚀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低海拔的沿海地带,这种影响尤为严重。城市就是一个能源和相关资源的高需求中心。气候变化很可能会影响能源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再加上城市人口增长的压力、当地天气条件改变、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以及经济增长等因素,都可能会切实增加对能源的需求。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篇6

构思一

为了体现归还学生学习自,我把整个班级四十五名学生分成了六组,把课桌都拉开分组,这样便于学生讨论问题。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就可以完全放开,让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

构思二

教研员有意回避正常的教学进度,本节课是跳过多个章节的,学生没有相关的气候知识,在此需要补充一下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我出示了一张照片,请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它拍摄的时间大约是哪一年。

学生有说今年,有人主张是去年,还有人猜测大约很久了,最后居然有学生说拍摄信息看不出来,我对这位学生当堂赞扬了一番,并且全班同学都为他鼓掌。这张照片确实看不出是哪一年拍摄的,今年能拍到这样的照片,明年也能拍到这样的照片,这就体现了气候是稳定的。

天气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区别:

天气变化:短时间,指晴、阴、雨、雪等变化。

气候变化:长时间,用气温、降水量、风等要素的变化来度量。

构思三

课堂用《后天》导入,一部美国科幻电影,描述全球暖化和全球寒冷化后所带来的灾难。该片是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年度科幻巨片,投资达1.25亿美元。

美国气候学家杰克(丹尼斯·奎德Dennis Quaid饰)认为,温室效应正在引发地球的大灾难,北极冰川的融化,会让地球回到冰河世纪那样的劫难。他的提醒并没有引起美国当局的重视,一切都已经太晚:飓风、冰雹、洪水、冰山融化、极度严寒,一系列的地球巨变引发了一场不可挽救的灾难。本节课的内容是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既有变冷又有变暖,这样导入新课是比较贴切的,一下子把学生引入了课堂氛围之中。

构思四

同学们分组进行不同角色的扮演活动,站在扮演角度讨论应对气候变暖的措施:

1.未来的环保保护者

2.未来的科学家

3.未来的政府首脑

4.未来的联合国的官员

虽然只是扮演活动,学生还是比较认真的,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并锻炼表达能力。

构思五

课堂总结是前后呼应,前面讲述了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数量的增加

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多

植被的大量破坏——吸收少

在归纳措施时要针对相应的原因:

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采用新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

植树造林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逐渐形成一种解题思路。

构思六

课堂中固定答题思路:

问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例如:气候变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问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例如:气候变暖的影响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有:

由于全球变暖,原来被冰雪覆盖的土地逐渐显露出来,一些格陵兰人开始种植一些蔬菜,这对于长期依赖进口的格陵兰而言是个惊人的变化。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会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加强,植物的生产率也将会有一定幅度的提高。这一效应对小麦、大豆、水稻等农作物尤为明显。

构思七

我上课的时间是2011年12月9日,课堂中要学以致用,引入今日将要闭幕的德班气候大会。

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七次缔约方会议;

时间:2011年11月28日—2011年12月9日;

地点:南非港口城市德班;

主要议题:1.确定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量化减排指标;

2.明确非公约发达国家在公约下承担与其他发达国家可比的减排承诺;

3.落实有关资金、技术转让方面的安排;

4.细化《坎昆协议》中有关“三合”和透明度的具体安排。

知识链接:1.全球变暖的原因、温室效应的原理。

2.全球变暖的影响。

3.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

4.中国的节能减排措施

讨论思考:

1.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甲烷 B.氟氯烃 C.二氧化碳 D.氧气

2.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将改变植物群落的结构

B.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C.物种不易患病,抗虫害的能力提高

D.植物的生产率会有一定幅度的降低

3.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到那时,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1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南

B.东北山区河流春季水量比现在大

C.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界线将下移

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大

4.中国为遏制全球变暖做着不懈努力,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淘汰低能耗取得巨大成就,其中不包括哪一工业部门( )

A.炼钢产能 B.水泥产能 C.建筑产能 D.造纸产能

构思八

课后探究:

“试一试,你能行”——根据你的兴趣、知识积累选择某一课题作为探究方向,写出产生后果的因果链。

口气候变化与农业

口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

口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

口气候变化与水资源

口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

口自己拟订研究方向

构思九

学习反思

1.走出误区:

误区一,认为全球变暖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误区二,认为全球变暖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误区三,认为全球变暖百害而无一利;

误区四,认为面对全球变暖,人类只能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应对。

2.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一方面,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从全球气候变化大的方面来看,全球气候正处于温暖期。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篇7

关键词:气候文化 经济发展 政治变迁 习俗文化

气候在地球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生变迁,对于生物的演变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的气象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刀耕火种的上古,人类就与气象接下了不解之缘:新石器时代的古人利用气象知识制陶,创造了仰韶文明;上古先贤利用夯土柱观测日光规律以识别农时节气并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春秋时期设立了掌管气候和农桑的太常,周时编黄历,定节气;劳动人民根据经验创作了颇有特色的气象谚语和歌谣;近代则建立物候所、测候所对大气运动的现象进行观测,指导工农业生产。在所有地理环境因素中,气候是一个较为活跃的因素。特别是在人类早期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候,人类活动更容易受到气候及其变化的影响。气候虽然不能完全决定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但它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一.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

经济是一切文明的基础,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气温、降水和季风是气候的三大要素。研究表明,温暖期常常是降水较多的时期,而寒冷期则降水相对较少。中国的历史气候变迁明显表现出暖湿与干冷交替出现的波动式变化,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农耕社会初期,例如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影响气候环境的能力很小,随着进入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耕地面积逐渐扩大,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环境的能力有所增强,但是从总体上看,在整个农耕社会,基本上是“靠天吃饭”,而气候环境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甚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中国民族文化的渊源是多源的,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珠江和辽河流域等。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与长江流域的荆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源流。根据《中国文化概论》,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非常适宜作物生长和人类繁衍,有利于以旱作农业为主的人类文明的发展。再加上竹林茂密、水网纵横,草原覆盖,森林茂盛,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黄河灾害较少,于是中华文明的仰韶文化便诞生于此。此外,黄河流域细腻疏松的黄土层较适宜远古木石铜器农具的运用以及栗、稷等旱作物的生长,所以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达到较高水平;而长江流域的红土层粘性太强,又多为水田,不易耕作,也不适于木石铜器农具的运用;酷热潮湿的气候导致瘟疫横行,容易引发海侵或江河湖泊水位大幅度上涨,于是长江流域沦为不适于人类生存的蛮荒地带。因此,虽然我国的古代文明是多源的,但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西汉末年,我国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尤其是西汉,凭借有利的气候条件,仅用六七十年的时间,便完成了战后休养生息的经济恢复过程,迅速发展成经济强大、实力雄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享誉世界的封建王朝,其中心,正是在黄河流域。

西汉之后,气候变迁,长达600年的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第二个寒冷期。寒冷干旱的气候使北方草木肃杀,灾害增加,不利于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中原优秀的农耕男女大批南迁”,从而使长江流域得以开发,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唐朝和北宋前期的温暖气候使得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再度兴盛,农作物品种多样化,生长期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增长和提高,一些亚热带植物也普遍起来,带来了国家强盛的经济力量和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这一时期的兴盛深得南方经济的支持,《新唐书》指出:“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都充分说明彼时长江流域的兴旺发展。

两宋以来,中国经历了几次冷暖交替,但总体来说以寒冷期为主。直接受寒冷气候影响的,正是处于中高纬度的黄河流域。史载“河患萌于周季,侵淫于汉,横溃于宋”,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黄河肆虐,人民流离失所,生产受到极大损失;而低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不但受干冷气候影响的幅度较小,也有利于南方水域面积的减少和沼泽地区土壤的熟化,有利于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到南宋时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人口数量和密度、经济发展水平、重要的工商业城市等,都以南方占绝对优势。而明清时期,随着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沙漠化进一步向南推进。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禾草俱枯,川涸井竭,而南方的经济则进一步发展,还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于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而南的转移,不可逆转。

二.气候变化与政治变迁

气候环境和人类活动是相互影响的,纵观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文化的形成、发展和转变往往与一些气候事件不谋而合。在经历变化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气候事件的同时,人类社会也经历了一系列对人类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演化阶段。气候变迁尤其是气候变冷,导致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几次大规模南下,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政局的演变。中国历史上的暖时期,大部分是国家统一的强盛时期;相反,干冷期则大多是国家分裂、政治多元时期。中国古代的寒冷期出现在殷末周初(公元前1000年)、六朝时期(公元400年)、南宋(公元1200年)以及明末清初(公元1700年);汉唐两代则是比较温暖的时代。

周灭商,是落后的游牧民族对于先进的商文明的征服。周民族在商末的寒冷期向南扩张,代商而起。周王室虽然天下共主,但采取分封诸侯的统治,全国政权趋于多元化。这一时期,由于气候寒冷,北方游牧民族活动频繁,南迁至关中甚至渭水流域,直接威胁都城镐京的安全,终究也为少数民族所灭。蒙文通在《古族甄微》中谈到了由于气候原因当时向东南方的移民:“系周末造,一夷夏迁徙之会也。而迁徙之故,殆原于旱灾,实以于时气候之突变”,而“江域雨泽独丰”,“宣幽继世南向移民”。同样,气候干冷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草原地区因寒冷而致生态恶化,水草减少乃至枯竭,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为了缓解生存压力,游牧民族纷纷向气候相对暖湿的南方农业区进犯,致使黄河流域出现“五胡乱中原”的政治分裂局面。

而西汉和唐朝前期的两大盛世中,暖湿气候则起了极大的作用。因为暖湿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良好,在几十年间,即由战争之后的残破局面发展为经济上强盛的王朝,西汉和唐朝前期都是如此。而这一气候也对同期的北方以游牧为主要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少数民族有利,他们“逐水草迁徙”,暖湿使其传统生活区域内的水草肥美丰足,保证了他们车马为家,转徙随时,在自己的生活地域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虽然他们也不免与南方的农业经济区发生摩擦,但因各自能够自给自足,双方还不至于产生争夺生存空间的大规模斗争。在这种主客观条件的汇合作用下,西汉和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国势强盛。

三.气候变化与习俗文化

人类的文化习俗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我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塑造了颇具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文化习俗,其中,气候条件就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大陆气候强,气温年差大,从南至北既有热带,又有寒温带;而东部地区又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四季分明。多样化的气候特征对于我国的饮食、服饰及建筑等习俗文化的影响巨大。

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的宝贵科学遗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利用平面上竖起的杆子,也就是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距今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动变化所制定的一种计时方法,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我国古人把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叫黄道,把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设为360度,太阳从春分点(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处)出发,每隔15度就是一个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不仅指导了我国古代农事,更深深融入我国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之中,有的节气还成了民间重要节日。

四.结语

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多尺度的和多层次的,我国的气象文化是一种以气象科技为前提的亘古未绝的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也是“当代性”在不断发展的现代文化。气候文化建立在人类与气候长期形成的相互关系中,在不同历史阶段和文化类型的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不仅是人类认识、理解和维护气候环境的重要基础,也是应对与治理气候变化的核心。气候文化蕴含着多元的价值观、丰富的知识体系、友好的行为方式以及完善的制度和规范,这些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治理气候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及其灾害。因此,气候文化可以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进行传承和发展,更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运用到治理气候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而建立人与气候之间的和谐关系,实现现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参考文献

[1]张家诚.中国气候总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2]徐国昌.气候变化对良渚文化发展和消失的影响[J].干旱气象,2008(1):13-16.

[3]尹仑.生态人类学视野下气候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前景[J].云南社会科学,2015(2):91-96.

[4]王嘉川.气候变迁与中华文明[J].学术研究.2007(12):101-105.

[5]曾维和,周小俊.气象灾害的人类学研究途径――兼论应对气候变化视角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内涵[J].阅江学刊,2014(1):33-38.

[6]邓先瑞,邓巍.气候变迁与长江流域古文化的奠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1):101-104.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篇8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以下简称高原所),是全球致力于高原气象研究的专业科研机构,高原气象人在高寒缺氧、人迹罕至的环境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观测收集着一组组气象数据,探寻着高原气象的种种奥秘,架起了一条高原气象研究的“天路”。他们的求索之路,正如著名气象学家曾庆存院士为高原所的题词那样:“攀登科学的珠峰”。

壮志凌云在九天――风起云涌,振翅高飞

高原所起步于1972年,1978年成所,为加强青藏高原气象科学研究,1984年国家气象局赋予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在计划经济体制中跋涉十多年之后,高原所面临着体制落后、人员冗杂等诸多问题。新世纪的钟声刚刚敲响,在国家改革开放不断走向纵深的大背景下,高原所毅然走上了科技改革的探索之路。

2001年底,擂响改革战鼓的高原所决定弃旧迎新,推陈出新。首先是按照《高原所改革实施方案》,建立了一套新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理事会、科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逐一建立……高原所实现了由主管部门直接领导向理事会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转变。为适应新型科研体制的需要,实行了以科研课题组为活动单位,全面实行课题制、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这一举措既加强了科研管理,又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制度创新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高原所也时刻牢记,科技创新是科研院所的立所之本。因此,高原所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科研项目申报工作,仅2008年以来,高原所就立项主持56项。其中,包括973项目课题在内的科技部项目4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四川省科技厅项目3项,自治区地方项目3项,中国气象局西南区域气象中心项目5项。7项成果分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17篇,其中核心论文153篇,SCI论文29篇,EI论文24篇,ISTP论文5篇,出版专著17部。

这些成果以高原气象为专业特色,紧密结合青藏高原大地形对灾害性天气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旱涝冷暖异常及其次生灾害影响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重点围绕青藏高原大气观测和信息采集、高原山地数值预报模式和预报技术、高原陆面过程和地气相互作用对我国重大天气气候与环境灾害影响等重点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通过推进高原气象观测能力建设,提升高原气象研究水平,加强高原气象业务支撑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改革中浴火重生的高原所在科研的道路上大步跨越,振翅高飞,正不断发展成为我国和区域高原气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科学探索有门道――积淀研究优势,打造核心能力

作为地球上的天气气候敏感地区,青藏高原特殊地理位置及特有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它对全球天气气候变化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多年来,高原所紧密结合青藏高原及其复杂地形对我国灾害性天气气候与生态环境影响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重点开展了高原气象观测、高原天气、高原气候与气候变化等优势学科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高原天气研究与应用:实施了我国西南涡加密观测大气科学试验,并业务化;开展了高原涡与切变线、西南涡演变特征、异常机理的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深入研究了高原东侧陡峭地形区暴雨的形成过程、演变特征和异常原因,丰富了对暴雨天气的认识;开展了数值模式的预报能力评估、资料同化、模式地形和物理过程参数化分析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改进了业务预报水平,为发展高原山地区域数值模式奠定了前期基础。

――高原气候研究与应用:深入研究了青藏高原热力异常、陆气相互作用、南亚高压不同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我国夏季重大气候异常的影响,加深了对旱涝灾害成因的认识;系统分析了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大气水汽循环特征及其水汽输送变化,指出了水汽输送的异常对区域旱涝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青藏高原热力异常与亚洲季风变异的关系,土壤湿度对季风气候的指示意义;开展了青藏高原周边地区区域气候模式的适用检验与业务应用研发。

――高原气候变化研究与应用:系统开展了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气候变化事实、成因及其影响的综合分析研究;完成了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东侧金沙江流域水资源及水汽循环影响的研究,揭示了其温度、降水和径流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气候变化对西南地区水资源、农业影响及其综合评价模型和应用研究;首次建立了四川省气候变化高分辨率(1x1km)数据集,并预估了不同情景下未来100年气候变化趋势;开展了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研究。

――高原陆气相互作用与应用:针对新建观测站资料与科学试验资料,开展了青藏高原地区大气边界层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研究;对比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及下游盆地区域的微气象学特征,加深了对大气边界层结构、能量输送、湍流通量等特征的认识;进行了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地表参数和能量通量的卫星反演试验和检验,建立了区域估算模型;开展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气候生态系统的监测、分析和应用研究。

紧紧围绕高原气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高原所通过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原气象学科的发展,发挥了专业所对气象业务的核心和引领作用。

高山顶上测天漏――提升高原气象预报能力

目前,我国正努力推进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而一个合理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气象综合观测布局至关重要,开展青藏高原观测布局关键技术和前期科学研究试验势在必行。

2005年,高原所在青藏高原东侧的理塘县完成了大气综合观测站建设。当年11月,占地20亩的理塘观测站正式投入运行,填补了我国青藏高原东坡大气边界层观测的空白。该基地形成了具备地面常规观测、通量与近地层梯度观测、GPS水汽观测与GPS探空、天气现象与辐射观测、地表能量交换、大气温度、湿度、风等气象要素垂直变化、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光学性质和垂直分布等方面较为完备的观测系统,设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高原地气相互作用、能量平衡、水热收支、高原天气气候与气候变化、高原气象灾害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更高分辨率的实测资料,获得了一些新的成果。

为了进一步提升青藏高原及其东侧综合观测体系能力,高原所再接再厉,基本建成了包括高原主体、东坡、成都平原为基地的青藏高原气象综合观测体系。除理塘大气综合观测基地外,还先后建成了成都平原温江大气对比观测站,高原东部陡峭山地区16个GPS水汽观测站,结合业务观测站网,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沿30°N东西剖面、100°E南北剖面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关键区大气观测体系,在综合观测、科学试验、信息共享、科学计算、科研平台等方面取得突出进展,为我国高原气象基础观测、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业务应用和合作交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高原所针对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实施了一系列大气科学试验,为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复杂天气系统过程的准确把握和有效预报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也为西南区域复杂地形下数值模式能力提高及同化技术提供了支持。特别是西南涡加密观测试验的业务应用及其常态化,加密资料实时进入区域气象中心业务平台,为预报员正确把握天气系统及其变化,做出正确的天气预报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加密观测资料直接同化进入西南区域数值预报业务模式,改进了数值预报业务水平,尤其是由此建立了一种科研应用于业务的新方式。同时,开展了高原山地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应用技术研发,调整了西南区域业务数值模式系统,提供了覆盖西南各省(市、区)的模式预报产品,成效显著。

随着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的业务化,高原所形成了一项新的气象业务服务产品――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在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及时实现业务化,建立了面向业务、社会和公众的共享平台,并以书面文本和电子文档两种形式实现共享,已在全国气象科研、业务和教育部门及其社会有关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多年来,高原所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从观测、试验和研究等多方位,加强科技成果的业务应用,实现了业务推动科技,科技引领业务的目标,对于提高气象灾害预测技术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科技支撑排万难――抗震救灾,不辱使命

2008年,四川“5.12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举世震惊。在这场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高原所集中展现了科技创新对于气象业务的重要支撑作用。

地震一发生,高原所就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活动及灾区科技服务中,为抗震救灾提供科学技术支持。他们应用数值模式、集合预报、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等开展每日两次的“区域数值模式预报产品地震灾区预报”,分发到灾区气象台站、四川省气象局相关业务部门及各级领导,共提供44期服务材料。

高原所还成立了专门的科研小组,开展“高原东侧四川汶川大地震前后天气气候变化分析研究”、“灾区24小时降水的精细分析”、“灾区泥石流发生与气候条件分析”、“灾区疾病传播与流行的气候条件分析”等地震灾区相关气象科学研究,完成了《四川汶川大地震前后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等13篇与地震灾区密切相关的科研论文和科普文章,发送四川省各级气象部门及其相关单位作为科普宣传和气象服务参考,为抗震救灾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指导,为决策部门提供了大量参考信息,3篇被四川日报、四川科技报转载。科研人员作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防灾减灾规划气象专家组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写了《四川省气象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修复规划》。此外,还创作了《地震灾区过冬取暖须谨防一氧化碳中毒》、《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农业低温霜冻害及其防御》等科普文章,为灾区震后第一年过冬提供科学指导。

在这场严峻的灾难面前,高原所经受住了考验,高原气象科技成果的及时应用,发挥了指导作用,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气象服务中,不辱使命,努力拼搏,创造了佳绩,赢得了荣誉。

青年精英显身手――人才建设聚焦“西部之光”

“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的本质和主体在于人才,尤其是优秀科技团队。”作为高原所的掌舵人,所长李跃清一直以来都坚持以人才为根本,加强青年人才培养,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李跃清表示,高原所不到40人,青年人占多数。之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骨干人才相对不足,断层现象严重,如40岁左右的骨干人才非常少;同时,我国西部地区吸引高层次优秀人才困难。为此,高原所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激励措施和长效机制,如通过中美双边科技合作、中组部“西部之光”计划、科技进修培训、攻读高层次学位、国际学术交流等途径,吸引、鼓励和促进青年人才快速、健康成长,收到了明显成效。已建立了高原天气与高原山地数值预报、高原气候、高原气候变化、高原气象观测等科技创新团队,为高原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发展注入了持续的动力。

通过高原气象开放基金,按照“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凝聚国内外优秀气象人才,构建高原气象联合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平台,也是高原所人才建设的“秘诀”之一。高原气象开放基金已资助了国内外许多气象及其相关学科的科研、教学和业务机构的科技人员,已成为一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开放科研基金,并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成果。同时,选派青年骨干到国外访问进修,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讲学,举办国际国内高原气象会议,实行“科研-业务-科研”的岗位锻炼模式,有力促进了青年气象科技人才的成长,已有5人崭露头角。通过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实施国际培训进修等方式,高原所已成为聚集和培养高原气象优秀研究与应用型人才、开展高原气象科学研究与交流、加速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推广的重要基地,推动了高原气象学科的深入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一支精干高效、结构优化、充满活力、富有创造性的科研队伍初步建立,形成了以高原气象学科为中心,在高原大气观测与科学试验、高原天气气候与气候变化、高原山地数值预报技术等领域有所建树的科研创新团队。

风云世界情难了――展望未来,绘制蓝图

当前,以青藏高原动力、热力作用为核心的高原气象学已进入了涉及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相互作用的新阶段。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气象探测技术在时空、手段、精度、要素等方面的大大拓展,我国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的积极推进,使高原气象学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展望未来,高原所制定了优化青藏高原及其周边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完善高原气象环境数据库系统与共享平台,加强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灾害性天气系统异常机理与成因、高原地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异常机理与预测技术、高原及周边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研究,深化研发高原及其周边复杂地形区数值模式技术,发展基于高原影响的灾害性天气气候理论与技术等更高的目标。

总之,李跃清表示,高原所将以国家需求、业务需求为导向,跟踪国际高原气象科技发展的前沿,突出高原气象特色,联合全国,尤其是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气象科技力量,坚持自主创新、合作创新和集成创新,力争在高原气象观测、高原天气、高原气候、高原气候变化、高原山地数值预报等重点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努力把高原所建设成为专业特色突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国内一流的部级高原气象科技研发中心、人才培养基地。

上一篇:微课和微型课的区别范文 下一篇:口腔组织病理学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