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21 16:19:15

气候变化研究

气候变化研究篇1

[关键词]气候变化;旅游;相互影响;进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02-0091-06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最活跃、发展最快的科学领域之一,研究方向从认识气候系统基本规律的纯基础研究发展到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的研究;从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扩展到研究人类如何适应和减缓全球气候的变化。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也是增长最快的产业,而且随着个人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加和运输网络的改善,旅游业未来还会有较大的发展。正如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FrancescoFrangialli)所说:“气候变化是真实存在的,它的影响已经得到证实。旅游部门必须在寻找对策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2003年以来,气候变化与旅游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对一些关键的科学问题有了新的和更深入的认识。

1 气候变化对旅游影响的研究回顾

早期气候变化和旅游相关的论文主要涉及北美滑雪业和一些小岛。第一次气候变化对全球旅游影响评估的研究出现在199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组织的会议上,1999年了其研究结果并在2000年1月悉尼大学举行的千年旅游和接待业会议上报告,随后又在2001年出版。这次会议提交了200多篇关于21世纪旅游业如何变化的论文,但关于气候变化和环境对旅游影响的只有2篇。旅游界对此只有一些有限的讨论,如生态旅游,慢慢地才扩展到气候变化和环境对旅游的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后,气候变化对旅游的影响研究仍然较少但开始增加,尤其是以下3个方面:一是将天气气候因素作为函数建立了旅游行为的统计模型,二是对旅游目的地气候的研究,三是将旅游目的地的天气条件作为旅游吸引力指数。

2003年以来,气候变化与旅游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在2003年春季,两个关于气候变化对旅游影响的会议分别举行。一是2003年4月在突尼斯吉尔巴(Djerba)世界旅游组织举行了第一届气候变化与旅游国际大会。大会认为,气候变化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流有多方面的影响;由于使用化石燃料和排放温室气体,旅游业也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二是2003年6月在米兰由欧洲科学基金(ESF)资助的研讨会,此次会议第一次将科学家组织到一起来研讨气候变化、旅游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会议拟定了一个科学计划,形成了一个提高关注力的战略方案,建设了一个网站(),最后成立了研究气候变化和旅游业关系的研究组织。世界旅游组织以后又开了几次相关会议,这些会议引起了科学界(包括IPCC)和旅游界对气候变化与旅游相互影响的关注。这些研究都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京都议定书的框架内进行的。如“影响”、“脆弱性”、“适应性”、“减缓”、对国家之间应该减少温室气体而进行的国际谈判和可监管手段(可交易许可证,清洁发展机制)等官方定义都影响着研究的新方向。

斯科特(Scott)整理了从1936年以来有关气候、旅游和娱乐业研究的文献目录并定期更新。从这些文献目录来看,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文献主要是研究旅游者、旅游和户外休闲活动对气候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的一些文献开始分析气候变化对旅游活动(特别是滑雪)的潜在影响,20世纪90年代的许多文献对旅游活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2006年,Journal of SustainableTourism以气候变化、旅游和环境相互作用问题为主题出了一期专刊。在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政府的支持下,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与联合国环境署、世界气象组织等于2007年10月1~3日在瑞士达沃斯联合举行了第二届气候变化与旅游国际大会,讨论了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和观光旅游业对其所带来的影响。2007年11月在英国伦敦举行了气候变化和旅游部长高峰论坛,一致赞同达沃斯宣言。最近由生态旅游学会(The Ecotourism Society,TIES)、挪威生态旅游学会和UNEP共同组织的、在挪威奥斯陆召开的全球生态旅游会议(Global Ecotourism Confcrence 2007,GEC07)认为:气候变化对生态旅游所依赖的资源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影响。2008年世界旅游日主题就是“Tourism Responding to the Challenge of Climate Change”。

2 气候变化对旅游影响的研究方法

气候变化影响研究可分为定性和定量研究两大类。定性研究依赖于专家对气候变化可能影响的意见。尼科尔斯和阿尔茨海默氏(Nicholls&Hoozcmans)、佩里(Perry)对地中海,盖博(Gable)对加勒比海地区,华尔(Wall)对加拿大湿地,克虏伯(Krupp)、罗曼(Lohmann)对德国海岸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定性研究,这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都各不相同。而近期的研究更是使用了调研、情景分析、对游客及旅游业从业人员访谈等分析手段与方法。威特(Witt&Witt)研究表明,已有研究很少使用如德尔菲法(Delphi)和情景投影法(scenario projection)等定性预测技术。不过坎利夫(Cunliffe)通过德尔菲法总结了专家对自然灾害(如气候变化)对热带海岸带旅游发展影响的意见。这些研究提供了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信息和变化的可能方向,但并未提供气候变化对目的地旅游需求影响的具体评估结果。

定量影响研究方法可分为4类:一是预测气候变化给当地旅游服务供给带来的影响。阿贝格(Abegg)分析了温度变化对雪的厚度和覆盖面积的影响及其这些变化对滑雪季节长度和滑雪设备可用性的影响。相似的研究有对苏格兰、瑞士、奥地利阿尔卑斯地区和加拿大冬季体育旅游的研究。这些研究强调气候变化对目的地旅游活动及旅游服务供给构成影响的自然条件进行评估。

二是利用旅游气候指数预测气候吸引力的变化。如斯科特和麦克博伊尔(Scott&McBoyle)应用旅游气候指数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北美城市旅游的影响。方法是根据这些城市的旅游气候适宜性进行排名,并考察了与旅游膳宿花费的关系,然后利用气候变化情景数据重新计算了这些城市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的排名,结果表明,这些城市的旅游吸引力在此两个时段都将提高,而且春季是4个季节中提高最大的季节。作者还预测了 加拿大城市旅游膳宿税收的增加。阿梅龙和文纳(Amelung&Viner)也利用旅游气候指数对欧洲的旅游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个地方的旅游吸引力以非线性的方式取决于当地的气温、降水、湿度和风速。他们利用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的月数据计算了空间分辨率为0.5°×0.5°指数值,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将使旅游流向更高纬度和更高海拔转移。除此之外,一些旅游目的地旅游人数将由夏季向春秋季转移,而在另一些旅游目的地旅游人数将由春秋季向冬季转移。阿梅龙等应用旅游气候指数方法对气候变化导致的旅游流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马特查拉奇(Matzarakis)使用热力舒适度指数对希腊进行了研究,认为此类指数不适合用来进行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因为其分辨率太低。此外,德・费塔斯(De Freitas)批评说,许多已有旅游气候指数是主观的。

三是利用旅游需求和天气、气候间的统计关系来估计旅游需求的变化。旅游气候指数方法忽视了与目的地市场定位的变化和客源地气候的变化,应用共享旅行成本模型(Pooled Travel Cost Model,PTCM)仍存在这样的局限。不过,他们估计了旅游需求和一些气候变量的关系。安格纽和帕鲁蒂科夫(Agnew&Palutikof)运用旅游与天气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国内游及国际出入境旅游进行了模型分析。福岛等(Fukushima,et al.)、琼斯和斯科特(Jones&Scott)应用统计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过去参加滑雪活动和到访保护区的参与率与未来气候变化的情况。不过,皮尔斯(Pearce)强烈警告研究者不要把所有旅游活动看成是一样的。除气候外,不同人群有许多不同的出游动机,不一定存在参与关系上的统计意义。通过使用如调查、访谈和焦点群等方法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可能会避免这个均质化问题。

四是基于经济学理论的定量分析和系统仿真等模型。如汉密尔顿等(Hamilton,et al.)提出了一种追踪描述国际旅游者在207个国家间旅游流动状况的仿真系统模型。该模型以1995年全部出入境国际游客数据为统计基期标准,构建了一个国际间旅游的双向流动矩阵,分析了气候变化、人口数量和人均收入变化对国际旅游流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中长期来看,旅游将增长,但气候变化的影响要小于人口和人均收入变化的影响。

3 气候变化与旅游研究的热点

气候变化对冬季旅游的影响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滑雪被认为是特别脆弱的,并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麦克博伊尔和华尔等(McBoyle&Wall,et.al.)对大湖地区的研究表明随着气温和降水的增加,滑雪季节长度会缩短。科尼希和阿贝格(Koenig&Abegg)估计若气温上升2℃,瑞士只有63%的滑雪地区有下雪的保障。白令和查拉姆察(Breiling&Charamza)分析了奥地利所有地区气温变化2℃对季节雪盖的影响,他们估计这些变化将减少滑雪季节长度和滑雪设备的可用性。气温上升将对低海拔地区旅游胜地产生强大影响,有些将消失,有些将变得花费更贵。哈里森等(Harrison,et al.)对苏格兰、阿贝格、埃尔萨塞和梅舍里(El-sasser&Messedi)对瑞士、库帕梅奇(Kuoppamaeki)对芬兰、斯科特等对加拿大的冬季体育运动旅游进行了相似的研究,这些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将导致自然滑雪条件的普遍衰退。

福岛等模拟了日本7个滑雪地区滑雪者人数与气温、降水和雪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气温上升3℃滑雪者减少30%。白令等(Breiling,et al)估计气候变化对雪盖的影响将使澳地利低海拔的旅游胜地处于危险中,旅游税收将减少10%。考虑旅游经济乘数效应,税收将减少30%,约占澳地利GDP的1.5%。斯科特等利用花费数据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加拿大东部高山滑雪的经济影响。加J。科隆(KiJnig)等发现在边际条件下,一些澳地利和瑞士的滑雪者可以到任何其他地方滑雪(空间替代)、少滑雪(时间替代),甚至放弃滑雪活动(活动替代)。

气候变化对旅游需求影响是研究的另一个热点问题。卢米斯和克里斯佩(Loomis&Crespi)研究了气候变化对美国8种游憩活动的影响,他们估计旅游需求与游憩活动日气温高低和降水量的大小有关。在2060年,气温上升2.5℃、降水减少7%的情景下,他们预测滑雪日数急剧减少(-52%),打高尔夫球和在海滩的日数增加14%,去水库的时间增加9%。门德尔松和马考夫斯基(Mendelsohn&Markowski)用同样的数据估计了气候变化对游憩活动的影响。利用随机访问方法,理查森和卢米斯(Richardson&Loomis)发现气温是科罗拉多落基山脉国家公园旅游决定性的积极因素。此外,根据气候变化情景,他们估计到此旅游的人数将从现在的9.9%增加到2020年的13.6%。以上3个研究都是考察气候变化对美国各州旅游目的地旅游需求的影响。安格纽和帕鲁蒂科夫则从全国的角度考察气候变化对英国国内和国际旅游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温度每增加1℃,英国国内旅游需求将增加1%~5%。麦迪逊(Maddison)研究表明,根据到21世纪30年代的气候变化情景,夏季温度每增加2℃,降水减少15%将导致从英国到希腊的旅游减少1.3%,到西班牙的旅游则增加2.2%。气候变化的间接影响是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滩侵蚀将减少旅游需求并增加对海岸带规划限制的要求。根据盖博的研究,加勒比海岸带地区将因海滩的减少旅游需求而下降。文纳和安格纽(Viner&Agnew)描述了英国最流行的旅游目的地的气候和旅游市场状况,讨论了从21世纪20年代~50年代气候变化对目的地旅游需求的影响。随着温度的上升和湿度的增加,目前那些温暖的旅游胜地如东地中海地区旅游吸引力将下降,而夏季天气变得更舒适的地区旅游吸引力将增加。

从已有文献来看,气候变化对旅游需求影响的研究有以下的不足:一是这些研究都是依赖于已知的气候变化的自然影响或作者意见的综合,缺乏直接结合旅游需求或旅游供给的研究。在考察旅游业对气候变化脆弱性时,很少研究考虑地方旅游需求和供给是同时变化的,目的地间的替代可能性在所有研究中被忽视了。第二,研究都是集中在特别的目的地或个别客源国。第三,在有关预测研究的文献中,环境特征被假定为固定不变的,而只有经济变量是变化的。

旅游在很多方面都是对气候变化敏感的。门德尔松和马考夫斯基认为未来气候变化对户外游憩有3个方面的影响:(1)夏季更长和冬季更短改变了游憩机会。(2)游憩活动总体舒适和愉悦上的变化。(3)游憩体验质量的变化。这些变化源于不同的游憩活动需要不同的气候条件。达沃斯会议“气候变化和旅游业:应对全球气候挑战”的报告认为:(1) 气候变化对旅游部门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2)气候变化的模式变化有可能引起某些重要气候地区旅游业主要旅游流的改变,如北欧地区、地中海地区和加勒比海地区;(3)最不发达国家的沿海、山区等地区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能特别容易受到影响。杜波依斯(Dubois)认为气候变化将引起3种不同类型的问题:(1)气候变化对旅游气候和环境资源的影响。(2)旅游对气候变化的影响。(3)控制温室气体(GHG)的政策对旅游业可能产生的影响。UNWTO的最新报告认为气候变化将对旅游产生4大方面的影响:(1)直接气候影响;(2)间接环境变化影响;(3)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对旅游流的影响;(4)间接社会变化影响。

评价旅游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气候变化与旅游“相互作用”的第二个层面,这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旅游业是温室气体的一个重要排放源,这主要是在旅游交通运输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一些温室气体(氮氧化物等)和一些具体的现象(如飞机尾气形成的卷云)。旅游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也是增长最快的产业部门,对气候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由于旅游的交通运输、住宿及其他相关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总排放量的4%~6%。(2)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市场预测结果显示,若不采取环保措施,在未来的30年内,二氧化碳的排放将增加1.5倍。戈斯林等(Gfissling,et al.)认为为了在旅游业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应该采取综合协调的方法。目前,部分学者已经对一些局部地区、小经营者或者独立游客进行了评估。由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政府与政府之间的谈判,今后应以国家为单位来评估旅游对气候变化的贡献。

4 结论与展望

气候变化研究篇2

【关键词】气候变化 城市生态系统 影响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正在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201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份评估报告称,自20世纪以来,地球的气温已经上升了0.89℃,全球海平面上升19厘米。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许多生物种及生态系统已经发生显著变化,未来这些变化还将继续,预计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还将上升0.28-0.98m,数以亿计的人将会受到沿海洪水的影响[1]。城市生态系统是最脆弱但又与人类生产生活最密切相关的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物质和能量流通量大、运转快、高度开放;而且城市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简单,营养关系倒置,自动调节能力弱,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本文综合以往相关研究,将从人体健康、社会经济和城市生态服务三个方面归纳总结一下气候变化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

1.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1死亡率和发病率增加。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主要的直接影响是极端高温产生的热效应,它将在更大范围内变得更加频繁、更加广泛。气候变暖、热浪冲击频繁导致死亡率及某些疾病特别是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加[2]。2016年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有科学家预言在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3-4℃,澳大利亚的“危险高温”天气数将从2016年的每年5天上升为2070年的每年45天。从2003年开始欧洲遭受热浪侵袭,每年夏天都至少引起70000人的死亡,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和热浪发生的频度均有所增加,有研究发现,死亡率和温度增加有关。人们对气候变暖与死亡率变化趋势的做了多方面研究,最后提出了“界限温度”的概念,指出当地居民对气候舒适的“感觉上限”。当气温升高超过超过“界限温度”时,死亡率会显著增加。

1.2传染病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后,有关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的研究转到与传染病年际变化相关的自然气候变化影响上。气候变化的直接结果就是造成极端高温、极端降雨或干旱等和气候相关的自然灾害直接导致死亡、伤害和疾病,间接影响表现为热带的边界会扩大到亚热带,温带部分地区会变成亚热带。Gould等[3]认为由于热带是细菌性传染病、寄生虫病、病毒性传染病最主要的发源地,而随着温带地区的变暖,造成这些疾病的扩散。如疟疾只分布在冬季最低气温16℃以上的区域,而由于气候变暖,疟疾将向拉丁美洲、非洲、亚洲以及中东等高纬度地区扩散;气候变化导致一些传染病媒介向高海拔扩散现象,登革热以前只在海拔 1000 m 以下的地区发生,而现在哥伦比亚海拔超过 2000 m 的地区发现了登革热和黄热病的媒介昆虫。李国栋等人从疟疾、登革热、霍乱、流行性乙型脑炎、流感、SARS、肠道传染病、鼠疫、吸血虫病等详细介绍了气候变化对各类传染病的影响[4]。据PIM疟疾传播模型估计,如全球平均温度升高3℃,媒介按蚊虫的分布区域扩大,将导致世界人口受疟疾影响的比例将可能由现在45%增加至60%,每年新增5000-8000万疟疾病例。据测算,全球的登革热病例在过去的50年里增加了30倍,郑学礼等[5]指出气温是影响登革热传播的重要因素,当气温升高时,病毒在蚊虫体内的潜伏期缩短,蚊虫叮咬人群的频率加快,传播登革热病毒的蚊虫分布区域也可能扩大。

1.3极端气候事件。干旱、水灾、暴风雨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可能使死亡率、伤残率和传染病的发病率上升,并增加社会的心里压力,极端气候事件也会直接间接的影响人类的健康。2016年6月,据中国网报道,全国14个省(市、区)遭遇暴雨,共573个县遭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近900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800多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38亿元。洪灾的直接影响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期影响就是导致传染病的增加,危害人体健康;长期影响是由于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困难和生命财产损失而导致的精神压抑。干旱也会通过影响粮食生产而影响人类健康,其影响主要包括营养不良和水资源短缺而造成的一些传染性疾病的增加,许多研究表明,在水资源短缺时,未经过卫生处理的水常常用于煮饭,使得疾病的风险增加,因此流行性疾病的爆发很可能在干旱期发生。全球气候变暖使暴风雨、飓风、干旱、洪灾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更加频繁,整体来说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除了直接造成死亡率、伤残率上升外,还可间接使传染病发病率增加,影响生态系统稳定,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破坏,增加社会心理压力。

2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1气候变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显著增加,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越来越严重,给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交通行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敏感的行业之一。影响的途径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的增加。这些极端的天气包括高温、热浪、干旱、海平面上升,强降雨、暴雪、冰冻、强热带风暴、雷暴以及沙尘暴等。极端的天气导致洪水、滑坡、泥石流、雪崩等对公路、铁路、航海和航空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大的影响,对交通运输的设备、地面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2008年初,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灾害天气给交通运输造成巨大影响,部分地区交通运输全面瘫痪,最多时21条国道近 4 万公里路段通行不畅,上万车辆和人员被困。再次,强热带风暴是气候变化严重影响交通运输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气候变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同时还体现在道路的勘察设计、施工和投入运行等各个阶段。例如,陆路交通x线时要考虑到沿线的雪情、泥石流、滑坡及塌方等风险;在高原冻土地区,铁路建设要考虑到气候变化对高原冻土层消融的影响;在水路运输方面,台风会影响航速、航向、使船舶产生漂移;地面风、低云、降雨、雷暴等都会对航空运输有十分严重的影响。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战略课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迫切要求交通运输实施绿色、低碳的发展战略,明确气候变化对我国交通运输的深远影响,有效采取相应的工程、生物等防治措施,减少因气候变化造成的交通运输经济损失及人身伤亡事故。(下转275页)

(上接281)2.2气候变化对能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能源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能源需求,另一方面是能源供给。气候变化对能源需求影响主要考虑随着气候变化,为达到人类生存舒适而所需要借助的能源,例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冬季更为舒适而夏季更为炎热,进而导致电力取暖需求降低,而制夏季冷需求增加。气候变化对能源供给的影响,主要研究由于气候变化所造成的能源资源禀赋以及上产能力的改变,普通化石能源是有限的,并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现在更多的是倾向于开发可再生能源,但是可再生能源受气候影响波动会比较大。Pasicko等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克罗地亚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的影响,得出结论:气候变化对克罗地亚沿海及濒临区域可再生能源的影响最大,其中第一阶段风速预计增加20%,将使风力发电增产一倍,对光伏发电的影响为中性,2050年以后水电生产预计将减产10%。

2.3气候变化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人居环境,即人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气候变化主要从三方面对人居环境产生影响。首先是气候变化会对最基本的生产生生活物资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极端气候会导致粮食蔬菜的产量减产。其次,气候变化会对能源输送系统、建筑物、城市设施及工农业、旅游业及医疗服务等方面产生影响,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及其他能源短缺、垃圾处理复杂及交通瘫痪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居环境的舒适健康。最后,严重的气候变化不仅会造成很多生活上的不便,更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使得人们不得不进行人口迁移,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3 结论

气候变化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对城市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甚至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后果。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高度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城市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简单,营养关系倒置,自动调节能力弱,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本文从极端高温、极端气候事件、传染病三方面综述了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交通运输、能源、人居环境三方面综述了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同时由于气候变化使得能源供需也发生变化,从而不得不改变能源供需策略,及时作出各种节能减排措施以应对能源变化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於P,许红梅,尹红,董思言.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和海岸带地区的影响解读[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4,03:179-184.

[2]马玉霞,王式功.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J].环境研究与监测,2005,01:7-9.

[3]Gould E A,Higgs S.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and other factors on emerging arbovirus diseases[J].Trans R Soc Trop Med Hyg.2009,103(2):109-121.

[4]李国栋,张俊华,焦耿军,赵自胜.气候变化对传染病爆发流行的影响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3,21:6762-6773.

[5]郑学礼,罗雷.埃及伊蚊对重要黄病毒易感性研究概况[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10,17(1):47-53

气候变化研究篇3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森林防火 策略

中图分类号:S762 文献标识码:A

在新形势下,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意义,只有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才能确保社会森林资源的安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当今社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我国森林防火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强化。工作人员要加强防火宣传力度,同时要引用现代化科技成果,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同时,我国技术研究专家,还需要不断整合森林防火技术和设备,提升扑火能力,及时保护有限珍贵的森林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和谐友好发展。

1气候条件对森林防火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面临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挑战之一。气候变化在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同时,对包括林业在内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近百年来中国的气候变化,主要是气温、降水及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加大了那些极端高温干旱地区火灾频发及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可能性。引起森林火灾的气象因子主要包括气温、降水和风力。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特点不一,分布着不同的气候带,进而形成不同的植物带,相应的也形成了不同的林火发生区。根据各地气候特点,形成了森林火灾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等,这些都明显受到当地气象因子的制约。

2基于气候变化的森林资源保护策略研究的意义

据调查研究显示,自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生物灭亡种类不计其数,最典型的例子,由于气候变暖,冰雪融化,北极熊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同时气候变化还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比如引起瘟疫、海平面上升导致的国度消失、引发自然灾害等等,这些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然而森林资源恰恰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问题,有利于为人类营造合适的生存环境。森林生态系统是调节地球生态平衡的关键环节,森林资源在调节气温、改善环境、保护生物物种、降低自然灾害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可以通过森林资源吸收二氧化碳的特殊功效来控制温室效应,从而进一步缓解气候变化,维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因此森林资源保护策略研究的意义十分重大。

3气候变化视阈下森林防火的预防对策探讨

(1)气候变化通过影响林区天气和可燃物来影响林火动态。中国的气候长期变暖变干趋势与全球一致,以冬季和西北、华北、东北最为明显,易导致冬春连旱,春夏连旱,对森林火灾的增加将构成严重威胁,需引起高度关注。为了有效预防森林大火的发生,应从林火发生机理和气候变化相关性分析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

(2)大面积、高强度的森林大火通常是在气候异常或特殊的天气系统造成高温、低湿伴有大风的天气情况下发生的。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森林火灾危害呈上升趋势。了解当地林区气候变化机制,重视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加强森林火灾气象等级研究,依据气候变化与森林火灾的关系,划分森林火灾气象等级,在火灾多发期天气预报时,同时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

(3)降水量越大,连续降水日数越多,森林火险等级越低。较大的林火绝大多数是由自然降水或人工增雨作业增加降水量以后被扑灭的。要充分认识到人工增雨在森林防火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森林防火人工增雨作业,努力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增加森林地表水,支持森林火灾扑救。

(4)加强森林火灾的预报及预报的准确性。森林火灾的预测预报主要是依据天气的变化及气候的湿润情况,对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它不仅是森林防火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而且能够有利于对于火源进行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人们的防火意识和主动性。森林火灾的预测主要分为火险天气预测、火灾预测、林火预测、可燃物湿度和大气要素等。森林火险的预报必须要从实际出发,通过气象站观察林区实际的各项指标数据,从而形成更为可信和科学的评价结果。从而利用电台等方式进行火险等级通报。

(5)加强森林火灾的实时监测。森林火险的实时监测是尽早及时发现森林火情的关键。因此,森林火灾的实时监测通常利用地面巡护、了望塔、飞机巡护和卫星监测4个空间层次进行监测。地面巡护主要由林区的管理员和护林员进行周期性巡护,其方式主要为骑马巡护,工作的任务主要是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排查非法入山人员,依法监管和排查火源,发现火情及时汇报,并积极组织森林扑救。了望塔主要是对重点区域进行巡护,对火情利用罗盘了望镜进行监测,及时定位森林火灾位置,并及时通报。地面巡护和了望塔巡护要尽可能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管理,充分利用飞机巡护、GPS定位和卫星监测等手段,加强森林火源的自动监测。同时建立相应的森林防火数据信息库,进行地球地理信息处理系统和森林火险等级的实时自动监测,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更为科学和及时的决策。

(6)建设森林防火通讯网络。森林防火通讯网络的建设是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组成。现代化的通讯网络有利于森林防火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火情的有效监控。目前森林防火通讯主要有有线和无线通讯,其通讯工具主要采取超短波和无线电台手段。而在建设森林防火通讯网络时,不仅要使各部门、各地区、各局间形成森林火警信息网络,还应有效的利用防火网络进行防火调度,加强各部门的协作,建成有效的森林防火指挥系统,加强森林防火信息的互通和传递。

4结语

总而言之,林业森林防火工作过的开展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能够促使森林防火工作的顺利开展。森林火灾会导致水土流失并对农业和林业造成严重的损害。新的形势下,加强林业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力度,尽可能消除森林火灾隐患,能够有效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进而保障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德清.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措施与对策[J].现代园艺,2016(08).

气候变化研究篇4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温;降水;日照;海城市

中图分类号:P4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172—2

0 引言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最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据IPCC 报告,近百年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一直在上升,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之后变暖趋势更为明显。据统计,1906—2005年,全球地表增温幅度为0.74℃±0.18℃,而后50年的增温速度几乎是近100年的两倍,达到0.13℃±0.03℃/10年[1—2](TAR,2001;AR4,2007)。在世界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候变化在中国表现为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灾害事件发生强度也越来越大[3—5]。海城市是辽宁省鞍山市一个重要的气候变化区域,它位于辽宁省南部,辽河下游之左岸,辽东半岛之北端。北靠钢都鞍山和省会沈阳,南临港口城市营口、大连与渤海、黄海接壤,东接煤铁之城本溪及边境城市丹东,西与油田新城盘锦隔河相望。研究海城市的气候变化特征对当地政府指导工农业生产,城市规划,发展经济境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学者对海城市逐月气温和降水等要素的总体变化趋势及特征进行了较多的研究[6—7],但对海城市气候缺乏系统研究和探讨。本着利用海城市逐月气温、光照和降水资料,分析和研究海城市气温、降水以及日照近42年的变化趋势和特点,为气候资源开发和领导决策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方法

我们所采用的资料均来自于海城市气象站本站观测数据,但是由于海城1975年2月地震缘故,使得资料缺失,从而1975年的气象实时数据不具备代表性,因此我们截取了时间为1960—2007年(除1975—1980)的资料来进行分析。

资料处理及统计的研究方法:首先按年,季度计算出各个要素的气候平均值,然后计算出各个要素的距平值。便于直观的得出结论[8]。

2 气温的变化特征

2.1 年平均气温的年代变化特征

我们对资料进行了分析和统计,用线性拟合统计[9]42年来的海城市年平均气温的增长率得到方程为Y=0.038X—76.02。因此可以推断出海城市每年气温的增长率0.038℃,这个增长速度要比我国每年的年平均气温增长的速度高很多,因此说明海城地区气温升高速度明显。

表1位海城地区年平均气温和平均气温距平值。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年距平气温在逐年代的升高,20世纪60—70年代负距平明显,而70—80年,根据现有的资料可以推测,负距平仍较显著,因此这期间为海城市相对偏冷时期,同样80—90年代也是相对偏冷期。而90年代以后至2007年,正距平值徒然增加,因此,这个时期为海城市的相对偏暖期。2000年以后要比60年代距平值升高1.40℃,年平均气温也升高了1.40℃。

2.2 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年代变化趋势

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随年代均呈上升趋势,2000年以后于60年代相比年平均最高气温上升了2.00℃,年平均最低气温上升了0.50℃,并且上升的方差明显(见表2)。极差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值。极差随年代的增加而成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随着气温的上升,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上升速度不同造成的,由于地形条件和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最低气温的上升速度相对较快,而是最高气温上升相对较缓慢。

2.3 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变化

由表3和表4可以看出:极端最高气温极值呈下降趋势,极端最低气温极值呈上升趋势。与上个世纪60年代相比,2000年后极端最高气温下降了0.30℃。极端最低气温上升了3.50℃。温度变化幅度较大的时期是60年代至80年代,其年极端最高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的极差仍为降低趋势,在80年代的时期突然出现了一个历史极值70.30℃。但总体上看,80年代以后,最低气温气温显著升高,最高气呈下降趋势,而且最低气温上升的速度较快。由此可见,海城市的气候正逐步趋向变暖,温差水平趋于降低。这与全球的气候变化相一致。

3 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

3.1 年降水量的变化

图1 海城市年降水量变化趋势

由图1可知:近42年海城市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按线性拟合其减少率为每年3.00mm,其年降水量的总趋势减少,但是年降水量变化在各个年代,年际的情况有所不同,60—80年代降水偏多,平均距平值均为正数,为雨水的饱和期。出现了1964年(年降水量1082mm)的大涝之年。80—90年代初期是降水高峰期,平均距平值达59.60mm,出现了1985年(1010.80mm)、1994年(966.70mm)的2个大涝之年。90年代初期—21世纪初降水量总体缓慢减少,平均距平值为负数。2000年达到降水的最小值[9]。

3.2 强降水(日降水≥50mm)的气候变化特征

受东亚季风影响,辽宁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7—10月),年降水量的多少和发生强降水的次数有密切的关系,统计42年来海城发生强降水的次数和时间有利于我们对降水过程的整体趋势给出估计[10—11]。并且可以较准确的计算出,强降水发生的概率。

图2 海城市近42年强降水(日降水≥50mm)天数变化趋势

由图2可知:海城市发生降水量≥50mm强降水的天数为102.00天,其中60—90年代的强降水量天数的年平均值相当,而到了21世纪出现强降水量的天数明显减少到了14.00天。发生日降水量R≥50mm的强降水量天气最多的是90年代,2000年以后最少,这与前面分析的21世纪初,降水量缓慢减少的结论一致。2000年以后的8年期间共有2次全年没有日降水量达到50mm以上的强降水发生的天气现象。

4 日照实数变化

4.1 年日照实数的变化

图3 海城市近42年日照时数年总量变化趋势图

海城市年平均日照实数为2413.10h,1963年最多为2908.50h,2006年最少为2161.20h,相差747.30h。历年日照实数回归方程为:y = —7.24x + 2708.80。倾向率为—72.400h/10a,呈下降变化趋势,42a日照时数减少304.00h。(图3)。

4.2 四季日照实数

由图4可知:海城市近42年春季平均日照时数为725.10h,1970年最多,1990年最少,回归方程为:y = —1.73x + 762.41,倾向率为—17.35h/10a,呈下降变化趋势,42a日照时数减少73.00h。夏季平均日照时数为657.50h,1972年最多,2005年最少,相差305.40h,回归方程为:y = —2.59x + 713.22,倾向率为—25.93h/10a,呈下降变化趋势,42a日照时数减少109.00h。秋季平均日照时数为621.50h,1965年最多,2003年最少,相差177.00h,回归方程为:y = —1.24x + 648.11,倾向率为—12.37h/10a,呈下降变化趋势,42a日照时数减少52.00h。冬季平均日照时数为549.10h,1967年最多,2006年最少,相差225.70h,回归方程为:y = —1.68x + 585.11,倾向率为—16.75h/10a,呈下降变化趋势,42a日照时数减少70.00h。

5 结论

(1)1960年以来海城年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极端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说明海城的气候趋于变暖,而温差极值逐渐减小。

(2)80年代以来增温明显,特别是90年代,主要原因是夏季气温急剧升高,出现高温时间较长的原因,极端最高气温达34.30℃,故海城市气候变暖的趋势可见。

(3)海城市近42年的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但是各个年际呈跳跃摆动。有时甚至有干旱时期。

(4)日照时数整体呈减少变化趋势,历年日照实数回归方程为:y = —7.24x + 2708.80。倾向率为—72.40h/10a,呈下降变化趋势,42a日照时数减少304.00h。四季日照时数变化均为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73.00h,109.00h,52.00h,70.00h。

(5)42年来海城市的气候变化的趋势基本上和全国气候变化趋势一致。即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而气温和降水的多少很大程度上还会受到天文,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城市规模的扩张,工业农业的急速发展,人口迅速增长,交通工具增加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本地的气候,造成海城市气温增高,降水减少。

参考文献

气候变化研究篇5

【关键词】气候变化;建筑工程;温度;湿度

0 引言

气候变化对全球的政治、经济及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并随着变化范围和程度的加深,建筑工程也必须考虑其带来的不利因素。气候变化对建筑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直接关系到建筑气候分区的划分和建筑节能的设计要求,极端气候的出现也造成了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重视气候变化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对维护和建设新建筑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积极的改进建筑设计、施工以及建筑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措施,使得建筑环境更加的适应周边环境的变,保持舒适、节能和安全的效果。

我国目前对气候变化对土建方面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路桥方面,而对建筑的影响关注很少。黄朝迎和孙冷[1]系统研究了气候异常对重大工程建设方面的影响;王唐修和姜鑫民[2]申明了在公路和桥梁设计中要将气候因素考虑进去;朱贝宝[3]介绍了大桥在极端寒冷气候条件下施工时应该采取的技术措施。系统的对气候变化对建筑工程的影响研究几乎没有,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总结了气候变化对建筑环境、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以及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影响。指出未来建筑工程应开展的一些问题。

1 气候变化对建筑环境的影响

1.1 气候变化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各地的建筑都有显著的特点,都反映着当地的气候特征,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建筑的内环境更是和气候有很大的关系,建筑室内环境包括建筑的热环境、光环境和声环境等。影响最大的是建筑室内热环境,气候的变化意味着目前很多建筑室内热环境未来将不再满足舒适度要求。

1.2 气候变化对建筑施工环境的影响

施工环境方面,对施工的技术措施、工期和材料的运输储存、现场的安全、从业人员健康等都有很大影响。长时间的浆液或低温天气会使土方工程延期,大风会给大型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带来安全隐患。气候变化对混凝土施工影响更大,可能会造成混凝土中水分蒸发过快或太慢,影响浇筑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可能出现温差裂缝。

1.3 气候变化对建筑能源消耗的影响

建筑能耗占全球能耗总量的35%左右,大部分集中在建筑使用期冬季和夏季的供暖和制冷消耗,全球气候的变化必然会引起部分地区的采暖期缩短,炎热地区的空调使用延长。气候的变暖会造成气候带向北推移,给建筑节能的设计带来一定的改变。

2 气候变化对建筑材料的影响

2.1 温度对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影响

温度升高会加快水化反应,促进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形成,但温度升高也会造成水分的蒸发加快,能够利用的水分减少,从而延缓水化反应,对混凝土后期强度形成不利。混凝土表面温度会高于大气温度很多,温度升高时前期强度没有太大变化,但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抗压强度会明显降低,这是由于水分的蒸发,骨料和水泥性质发生变化,骨料和砂浆之间的粘结力降低造成的。

2.2 湿度对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影响

湿度变化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含水率的改变,从而改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混凝土含水率过大,则抗压强度和环压抗拉强度会减小,对劈裂强度的影响较小。干燥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会显著增加,但其环压抗拉强度下降很多。

2.3 其他气候因素对建筑材料的影响

几乎所有的气候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对建筑材料有所影响,例如紫外线会加快建筑材料中聚合物的降解速率,减少使用寿命,降雨、高温和强烈的日照、二氧化碳浓度会影响塑料、石材、金属、砖瓦和木材等建筑材料。

3 气候变化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3.1 气候变化对建筑基础的影响

气候改变会改变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的作用,从而导致土壤含水量的变化,降雨和大风会对土壤造成冲蚀和风化,给建筑物基础带来危害,在基础较浅的建筑基础中更为严重。例如干缩湿胀会导致地基的隆起,基础产生位移,进一步加大建筑结构的变形和沉降,主体结构出现开裂。长期降雨情况下,雨水浸入到基础下部会破坏承载土层强度。

3.2 气候变化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风荷载对建筑物的影响,风荷载是以长期的历史风速记录和较为安全的系数确定的,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大风的频率和强度都会增加,所以建筑工程设计时要考虑加大风荷载的安全系数。

暴雨对建筑结构墙壁的裂缝会产生渗透作用,降低墙体的保温性能,严重时出现变形和裂缝,影响建筑物美观,造成安全隐患。暴雨的频率增加也会造成洪流灾害的发生,对建筑物的结构是更大的考验,暴雨还会加快结构的风化作用,所以要加大结构的维护力度,在门、窗等节点处要做好密封工作。

洪水和暴雪作用,洪水能够直接冲击建筑结构,可能造成地基掏空、基础下沉,甚至出现墙体倒塌。洪水长期的浸泡也会对结构材料和地基承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建筑物内的装饰、抹灰等也会破坏。暴雪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是长期的雪荷载超过了设计要求,对建筑物带来损害。

4 气候变化对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影响

4.1 气候变化对混凝土构件承载力的影响

混凝土材料的抗压和抗弯承载力和材料强度有很大的关系,而频繁的极端气候会造成混凝土材料的强度产生退化。混凝土材料的徐变变形下,挠度不断增加,减小其抗弯承载力。

4.2 气候变化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

环境温度会影响混凝土碳化的速度,在温度升高时,二氧化碳的扩散速度会提高,碳化的化学反应速度也相应提高。环境温度也会加快对钢筋的锈蚀作用。

相对湿度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为当湿度过低时,二氧化碳的扩散速度会增快,但由于缺少碳化反应的液相环境,碳化反应会相对降低;湿度过高时孔隙内水分饱和,二氧化碳扩散速度慢,所以碳化速度和湿度成抛物线关系,当湿度为50%时,碳化速度最快。环境湿度对钢筋锈蚀的影响为湿度越大,钢筋腐蚀越快。湿度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非常重要,干燥条件下养护会造成很大的强度损失,养护湿度越低,抗冻性就越差。

二氧化碳对耐久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碳化速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平方根成正比。

风会对混凝土的保护层造成风化剥落,加速混凝土碳化和内部钢筋锈蚀。直接受到风影响的结构碳化速度是间接受到影响结构的1.15倍。

4.3 气候变化对混凝土结构变形的影响

气候变化引起的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和相对湿度的变化都会造成混凝土变形。混凝土变形由弹性变形、徐变组成。弹性变形受弹性模量的影响,徐变受湿度的影响。挠度过大时会产生梁体开裂,降低结构刚度。

5 气候变化背景下应该开展的工作建筑标准上应该修正结构荷载规范,根据风、雨、雪的情况调整各项安全系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要考虑气温和湿度变化对土壤的影响,要根据气候变化因素修正地基规范中的设计方法,增大安全系数;节能上要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修改节能标准对建筑性能的要求;做好防洪预案。

材料上考虑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问题,研究高低温条件小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同含水率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等。加强对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分析和可靠度分析。

【参考文献】

[1]黄朝迎,孙冷.试论气候异常对重大工程建设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0,55:5-10.

[2]王唐修,姜鑫民.谈气候变化影响及对策[J].能源与环境,2002(12):38-40.

[3]朱贝宝.秦沈客运专线饶阳河特大桥承台冬季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03,25(2):123-125.

气候变化研究篇6

关键词:气候变化;应对政策;公众认知;中美比较

0、引言

近年来极端恶劣天气频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破坏,造成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科学研究认为,气候变化的趋势主要是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了0.3℃~O.6℃,海平面平均升高了10~25厘米。而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化石燃料的燃烧、大规模的工业污染、森林砍伐以及土地用途改变等种种人类活动造成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积聚。这些气候变化现象及其引发的后果越来越引起人类社会的关注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科学家们在科学层面上的探讨,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气候变化带来的有关政治、经济以及伦理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富国是否对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负有特殊的义务,发达国家是否对很大比例的历史排放负有责任,排放所产生的成本是否已经不成比例地降临在穷国?世界各国应如何公平地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和义务正成为热议的话题和争论的焦点。

中国和美国是全球气体排放量最多的两个国家,根据目前的国际谈判情况,两国都面临着巨大的碳减排压力。中国进行碳减排的重点在于转变高耗能的生产方式,美国进行碳减排的重点则在于转变高消耗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中国和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如何,采取的政策与措施是否积极有力,对于国际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两国政府的态度与应对措施对国内民众关于气候变化的认知也有着极大地影响,民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应对行动选择,直接影响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落实与实施效果。因此,比较中美两个碳减排大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分析两国公众对于气候变暖的认知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为两国制定合理的减排政策提供依据,有利于促使两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1、中美两国应对气候变化国策的比较分析

尽管气候变化问题存在诸多争议,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各国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各个国家根据自身利益以及气候变暖的现状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了若干国策。美国与中国是世界上两个碳排放大国,这两个国家碳排放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影响着整个世界碳排放的趋势,而两国推行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也有所不同。

1.1 摇摆、消极的美国气候变化国策

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法律与政策实体。政策制定的主体有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联邦政府在制定气候国策时表现出了摇摆不定,在减排与经济发展两方面的比较中选择经济发展优先于应对气候变暖的战略。具体表现为:①早年美国在推进全球气候问题的对策研究上相当积极,1992年美国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成员国,并且成为第四个批准该框架公约的国家。②1997年7月25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伯瑞德一海格尔决议,标志着美国进入气候变化政策的消极时期。该协议的中心思想是美国将拒绝签署任何与《公约》有关的协议。2001年3月28日,小布什政府宣布退出《京都协议书》。自1997-年2005年,美国联邦政府鲜有法律或政策的行动,美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总体上处于最消极时期。③2005年,俄罗斯加入《京都议定书》,美国感受到了来自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国际压力。同年的卡特丽娜飓风等严重自然灾害也使得美国开始重新审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重影响。2007年美国联邦政府推出《气候安全法》,其目标是2005年的排放量作为2012年的总量的控制目标并逐年减少。④奥巴马政府就职后,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奥巴马政府内外政策中仅次于推动美国经济尽快复苏的优先议程。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表明美国的气候政策迈出了积极一步。

1.2 持续、积极的中国气候变化国策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碳排放总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碳排放总量第一的国家。中国碳排放国策是世界瞩目的焦点。中国在气候变化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国际上普遍认为中国的减排对于全球控制气候变化的进程具有决定性作用。中国在减排国策的制定上一直持积极的态度。①1993年1月5日中国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推动了中国各职能部门间政策协调的发展。自《公约》于1994年生效后,中国政府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履行在《公约》下做出的承诺。2002年8月,中国核准了《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议定书》生效后,中国又建立了清洁发展机制(CDM)领导和管理体制。中国专家积极参加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工作,为相关报告的编写作出了贡献。②中国认真履行本国在《气候公约》和《议定书》下的义务,于2004年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并于2007年6月《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在《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中国提出了到201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即: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到2010年比2005年降低20%的能源密集度。③2008年6月9日,中国央行公布的国内排放贸易计划,包括从温室气体排放到水污染的每一项,加快国家对“绿色”推动增长的初步轮廓。“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显示,中国“十二五”时期将着力发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中国政府面对气候变化,在国际上积极参与支持国际合作,在国内组织筹建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机构,并主动采取政治、经济手段等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应对气候变暖。2中美两国公众应对气候变化认知差异性比较分析

2007年,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美国促进委员会(AAAS)以及非营利组织组成的工作组撰写的报告《气候素养:气候科学的必要原则》中正式提出“气候素养”这一概念,即指个人或者社会团体对气候的理解,该理解包括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和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一个具有气候素养的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理解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规律原则;知道如何科学的评估哪些关于气候的信息是正确的;有目的的了解并与其他人交流有关气候和气候变化的问题;对于有可能影响气候的问题,能够做出有效和

负责的决定。国民气候素养的形成一方面依赖于教育的实施,另一方面决定于政府推行的政策、态度及大众媒体的导向。

如上节所述,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国策方面有较大的差距,那么这种差距在两国民众的气候素养上是否有所体现呢?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通过一些调查数据来进行分析和判断。美国的调查数据来自于乔治梅森大学与耶鲁大学的联合小组(以下简称“联合小组”)和皮尤研究中心的问卷调查,中国的数据来自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问卷调查。“联合小组”于2011年4月23日至2011年5月12日在美国做了关于气候素养状况调查。调查涉及1010人,样本的总有效率为95%。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于2009年9月30日至2009年10月4日开展相关的问卷调查,调查涉及1500人,样本的总有效率为9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于2011年3月18日至2011年4月20日对网民、大学生以及县域居民开展了调查。对于网民与大学生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于县域居民采取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参与调查的网民为3599人,问卷总有效率为96.97%;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为6750人,问卷调查的总有效率为98.15%;参与调查的县域居民为1513人,收回有效问卷763份。

2.1 中美两国公众对于气候变暖的认同度极其相似

有关气候变暖的问题最早出现在文献中是19世纪末。对于气候变暖的问题,科学界争论不断,两国公众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呢?调查结果见表1。中美两国公众对气候变暖持肯定态度的人数比例惊人的相似。中国公众赞同气候变暖的比例为65%,美国公众赞同气候变暖的比例为64%。持否定观点的民众比例差距较大,中国公众认为气候没有变暖的比例为8%,而美国公众持否定观点的比例为18%。

2.2 科学结论对美国公众关于气候变暖的认知影响更大

2.2.1 科学家的结论对美国公众认知的影响程度高于对中国公众认知的影响程度

应对环境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相互依赖性,使得决策者在应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不得不向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寻求建议。调查结果见表2。美国公众非常相信科学家确认全球变暖的比例为21%,中国公众非常相信的比例为10%,美国公众相信程度要远远高于中国公众。由此可知,美国公众关于气候变暖的确切认知主要来自于科学家的结论。原因是:一方面美国政府较早以前就非常重视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也得到了很多权威性的结论。另一方面由于政府为了推行其保守的气候政策,采取有目的系统性行动操纵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及结果,而不是采取行政手段,使得美国公众得到了更多的来自科学研究的信息。

2.2.2 欧美严寒对美国公众关于气候变暖的认知有所影响

自2009年末到2010年初,欧美各国先后出现暴雪、暴雨等极端天气,这是继2009年11月中下旬出现严寒天气之后,西欧部分地区和美国东部又出现降温天气。这种极端天气现象的出现对于气候变暖的观念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调查结果见表3。美国公众对气候变暖持非常怀疑态度的要高于中国公众10个百分点。可见切身感受会影响人们对于气候变暖的认知。但我们还要看到,尽管经历了严寒,仍有23%的美国公众对气候变暖一点都不怀疑,这个比例高于中国公众13个百分点。说明美国公众对于科学结论的信任程度非常高。

2.3 中国公众对于碳减排政策的支持比例远高于美国公众

有关对碳排放政策的支持情况调查,结果见表4。美国公众支持实施碳减排政策的比例为50%,反对的比例为38%,不知道或者中立的占12%。而中国公众支持碳减排政策的比例为76%,远高于美国公众。选择反对的比例为3%,远低于美国公众。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国碳减排政策得到了更多的公众的支持,政策制定的空间比较大,而美国政策制定受到的阻力则会比较大。因此可以看出,美国碳减排政策的出台将会是个漫长且困难重重的过程。同时也可以看出奥巴马政府虽然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但是要想通过参议院达到2020年削减以1990年为基础的碳排放量4%的目标是非常困难的。

2.4 中美两国公众对于气候变暖的原因认知存在较大分歧

在问及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时,中美两国公众认知存在较大差异,见表5和表6。我国公众中有27%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因素造成的,73%的人认为是由于人为活动带来的,其中36%的受访者选择了温室气体排放,有24%的人选择大气污染物增多,13%的人选择了城市化。美国公众中47%的受访者认为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这个比例远远小于我国。而有35%的人认为是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

2.5 中国公众对于重要的气候政策更为了解

为了考察公众对国家气候政策了解程度,我们设计了“您知道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内涵吗?”这一题目对我国公众进行测试。“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我国在国际社会进行气候谈判时中国维护本国利益的一个基准点,是我国国际谈判的基础。相对应的,美国在碳减排方面最重要的原则是“总量控制与交易”。我们用“您知道什么是‘总量控制与交易’吗?”这一题目测试美国公众的政策了解程度,结果见表7。美国公众对于非常重要的气候政策“总量控制与交易”表示不知道的比例达到55%,而中国公众中对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表示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的人仅为17%。有46%的中国公众对于这个原则表示知道很多。由此可见,中国公众在对国家气候国策的了解程度要远高于美国公众。

3、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中美两国应对气候变化国策比较分析和两国公众对气候变化认知情况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美国的摇摆、消极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中国积极、持续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对两国公众的认知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中美两国公众在气候变化认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图1是对中美两国公众气候素养进行综合比较的雷达图,图中除了两国公众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的认知是一致的以外,在气候变暖的原因、支持减排政策的态度、了解本国气候政策的基本原则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公众对国家政策及原则的了解程度高于美国公众,他们对减排政策的支持率也更高。

气候变化研究篇7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系统影响的研究情况现状 

中国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大致相同。这一百年来,中国整体气温升高0.4℃~0.5℃,略低于全球气温升高的0.6℃,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其间最温暖的时间在20世纪20~40年。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三个地区气温变暖突出,特别在于我国西北地区气温升高最为显著,位于全国领先地位,但是在华东地区气温变暖不够明显。 

1.具体研究步骤 

因为生态环境是一个相互作用,联系紧密的整体,所以研究水文水资源,就必须从温度,降水,蒸发、气候和其他变化入手,根据这些和水文水资源息息相关的因素来判断预测水文水资源的趋势,对供水领域的供水量变化做出决定。在研究中主要采用“假设模型”的研究方法,例如通过检测气候出现了某种变化,进而考虑水文循环主要由哪几种部分组成,分析这些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分预测会来各种变化,进一步分析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究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a.对气候变化情景进行科学严谨的定义 

b.建立并且验证水文模型 

c.把气候变化情景输入水文模型,进行科学模拟,从而分析气候变化区域的水文循环和水文变化流量 

d.根据模型来预测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并且根本预测结果来调整应对措施,从而降低不良影响结果。建立未来气候变化情景水文模型是判断水文水资源变化的关键环节。 

2.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具体影响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是巨大的,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气候变化对天然径流量的影响;第二,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系统的供应和该区域水资源需求量的影响。前者可以通过节水、节能来进行产生影响,例如服从自然规律;后者通过进行人工干预,例如建设工程设施、水资源管理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表明气候对水文水资源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a.根据研究表明,我们可以看到径流对气候敏感变化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主要趋势为从南到北、从湿润到干旱地区敏感程度逐渐上升,并且降水对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也很好。中国河流的年径流变化的主要形式有:在全国的主要江河中,淮河以南地区的河流径流部门降低其水以上,北部略少。但是因为气候变化,全球气温升高,我国河流径流可以产生一下三种变化第一,全国的大江大河径流不可避免的减少;第二,北部径流量减少南部径流量增加;第三:减少径流北部南径流量增加。 

b.根据实际情况来改变水资源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尽可能的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合理的管理机制,注意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治理水资源必须要合法。随着全球变暖,大多數流域表现出干化的趋势,自然径流量减少显著,供水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c.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使得全球气温不可避免的升高,这将导致我国西北部高寒山区冰川萎缩,河流冰川补给大大减少;未来气候变化将会改变我国主要河流流域的水文变化,但是不会产生跨气候带的水文变化;中国水资源的变化会导致原生态敏感脆弱地区更加敏感脆弱,以至于产生不可逆转的后果。 

气候变化研究篇8

1、气候变化影响草地的不同因子特点

1.1目前气候变化研究

1.1.1温度变化的特点

50年来高原地面气温变化大体经历了暖一冷一暖过程。1963年和1987年是两个转折年。1963年的变冷与全球2O世纪6O年代的气候突变一致,1987年以后的升温又与全球8O年代的升温相对应[4]。具体分析为:1)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最高气温、年平均日最低气温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均呈增温态势;年平均日最低气温增温比年平均日最高气温增温要明显,对年平均气温的影响要大于年平均日最高气温。2)冬季1月份青藏高原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日最低气温增温大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最低气温。1月平均日最高气温变化较小,20世纪90年代稍有下降。3)夏季7月份青藏高原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日最低气温、月平均日最高气温50年来变化较小。后30年来均有升温趋势,其月平均日最低气温增温较明显。4)青藏高原的温度变化的总特点是冬季增温大于夏季,日最低气温增温大于日最高气温且有一定的突变性[5]。

1.1.2降水量变化的特点

高原近3O~5O年降水逐渐增加的总体趋势,同时高原降水气候分布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差异。一些学者对比分析了高原不同区域或不同季节的降水演变特征,结果显示了高原 降水气候特征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差异。对1961~1995年青藏高原地面观测资料的分析显示,6 O年代和7O年代高原夏季平均降水量呈明显减少趋势,而年平均降水量并没有这种特征。显然 ,这一时段夏季降水的显著减少被其它季节的降水量增加所补偿 了[6]。韦志刚等的研究表明[7],近38年来青海区冬春降水和西 藏区存在相同的位相变化,即2O世纪6O年代基本偏多,7O年代和8O年代初偏少,8O年代中到9O年代偏多;而汛期降水青海区与区呈反相关系。汤懋苍等,按干湿段分布顺序的不同将高原各地分为基本相反的两大类:一类以拉萨为代表,1967~1989年为干段,其前后为湿段,因其与季风的强弱化基本同,可称为“季风多雨区”;另一类 以狮泉河为代表,1969~1986年为湿段,其前后为干段,这与高原季风的变化基本反相,可称为“季风少雨区”。综合气温和降水,高原自西向东北以及3000m以下东南地区存在一个降水减少带,而高原中心地区3000m以上西部为变暖而降水减少,北部及南部为变暖而降水增加,3000m以下东南地区为变冷而降水减少。

2、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草地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

草地(grassland)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terrestrialeeosystem),它不仅是畜牧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影响着世界高寒生物资源保存及全国气候的变化。这己成为学术界与社会经济界所共识但天然草地是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草地生产力 (grasslandPreductivity)常处于大幅度的波动变化中,另外在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影响下,已出现大范围的草地退化、沙化,使草地生产力持续降低,草地生态状况不容乐观。这就要求要实时、实地监测草地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掌握草地生态环境的时空分布格局及草地生态动态,及时指导草地生产和建设。

2.1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发育状况方面的影响

2.1.1对牧草生育期的影响

玛曲主要禾本科牧草垂穗披碱草、早熟禾返青在4月上旬展叶期在4月下旬,牧草生长发育期生态气候条件见表 1;返青到籽实成熟约需 140~150天,需 ≥0 ℃积温1000~1200℃,需降水量400~ 450mm,需日照时数1000~1100h ;黄枯期在9月下旬。

由此可见,由于影响牧草开花、成熟期的主导气象因子是气温,气候变暖 ,气温增高,导致近20年玛曲牧草开花期提前10~l4天,成熟期提前20~24天。而在牧草生长发育前期的出苗期、抽穗期,后期的黄枯期,受气温和降水的共同影响牧草发育期呈波动变化。

年际变化以该区域主要优势牧草垂穗披碱草为例,其发育期年际变化特征见图1。由图可见,牧草开花期逐年提前,开花期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为--7.688天/10年,相关系数r=0.46,通过=0.05检验。即开花期每10年提前7~8天;开花期变化曲线 Cubic函数呈波动下降,方程为 y:-0.0181+0.6596x2--7.5137x+39678,其线性化后的复相关系数R=0.60,通过=0.01检验。图3显示,成熟期也逐年提前,成熟期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为一12.649天/10年,相关系数r=0.82,通过a=0.01检验。即成熟期每10年提前12~13天;成熟期变化曲线Cubic函数呈现先增后降的下降趋势,方程为y=-0.0033+0.0258-0.4168x+39693,其线性化后的复相关系数=0.87,通过a=0.01检验。牧草出苗期、抽穗期、黄枯期年际变化曲线线性

2.1.2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牧草产量年内动态生长亦呈“缓慢生长一积极生长一缓慢生长”的特点,而年际变化呈波动型曲线,图2是牧草产量年际变化曲线,其Cubic函数拟合方程为Y=-2.0848x+69.858x--632.5 1+4362,其线性化后复相关系数为R:0.388,通过d=0.10信度检验。

2.1.3对牧草高度的影响

牧草地上生物量在每一个生育期内的动态生长呈“缓慢生长一积极生长一缓慢生长”的生长过程。它的特点是开始生长较为缓慢,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温度的升高),在某一段时间内增长速度很快,当达到某一阶段后,生长速度又趋于缓慢,直至最后停止生长。

计算牧草产量的绝对变率和相对变率:

牧草产量在1985年-1994年的10年间绝对变率Va:418.9,相对变率Vr=0.144。而1995年~2004年的1O年间绝对变率Va=1023.4,相对变率 Vr=0.11,后10年的绝对变率是前10年的2.44倍,后1O年的相对变率是前1O年的2.15倍,见图3。可见,由于气候变暖,气候变异系数增加,牧草产量的变幅明显加大,产量的不稳定性增加。

3、结语

综上所述:在自然因素中以气候因素对草地影响最大,天然草地牧草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主要受降水、温度等气候条件的限制,还受到冰川、冻土等水资源的限制,尤其是气候的暖干化趋势是造成草地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草地的影响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还有一些问题得在今后的研究中关注"这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从天然牧草的生育期来反映其气候变化规律的很少。(2)草地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对于种群、演替、鼠害等人为综合因素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加大。(3)应加强天然草地在极端气候事件影响以及与其他因素协同作用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吴玉虎,等.黄河区植物资源及其环境[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28

[2]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的影响[EB/OL].

[3]王谟,李勇,白宪洲,黄润秋.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腹地草地生态环境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3):331~336.

[4]蔡英,李栋梁,,汤懋苍,白重瑗.青藏高原近50年来气温的年代际变化[J]高原气象,2003,464-470

[5]王堰,李 雄,缪启龙.青藏高原近5O年来气温变化特征的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4,41-45

[6]赵平,青藏高原热状况及其与海气关系的研究[D],北京: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1999.

上一篇:保护土地资源措施范文 下一篇:煤化工防火设计规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