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文地理的认识及感想范文

时间:2023-12-18 17:14:10

对人文地理的认识及感想

对人文地理的认识及感想篇1

一、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影响因素

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包括家庭、宗教、生活环境对藏族大学生个人性格和信仰的塑造。客观因素包括社会环境以及政治、经济等因素。

1、主观因素

首先大学生处于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成长叛逆期,作为少数民族,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学习压力、生活习惯、情感困惑等各种问题。其次,由于成长环境和家庭影响,藏传佛教文化深植于藏族大学生的思想中,形成了藏族学生独特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主观因素,使藏族学生形成了自身特定的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考方式和接收模式。

2、客观因素

藏族大学生作为藏族同胞中的高素质群体,对社会环境、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等相对比较敏感和关注,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区域的领导配置等,都会影响到藏族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自身的归属感。同时,科技的发达使具有现代化知识的藏族大学生掌握了更多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和对外沟通渠道,一些负面的声音也会对藏族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产生干扰和负面影响。

二、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对高校政治思想工作情况的调查和了解,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

1、政治思想和理论知识有待提高

藏族大学生由于语言和文化习惯的不同,部分藏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国家政治的关注度不够。表现为对国家政治机构、社会事件、政治体制改革等不够了解,思想中对西方国家宣传的人权与民主存在模糊的认识。其原因是政治理论学习和政治参与度不够,认为政治远离自己的生活,对政治学习的积极性低于文化课的学习,加之网络流传的负面信息,对藏族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造成困扰,影响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

2、对我区 政策的理解

我区的教育政策、 大学生分配情况等,是藏族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政策,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民族团结精神。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家在教育、经济等方面给予西部地区大力的扶持和政策倾斜。大学生初入社会,人生阅历较浅,对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有时会缺少客观、理智的思考,政策的不完善以及社会中存在的负面现象会使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质疑。

3、对经济发展寄予更高的期望

对于经济的认同可以影响意识形态的认同。藏族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民族意识和权利意识,地区间的贫富差距会冲击他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很多藏族大学生认为少数名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内地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尽管改革开放以后西藏的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普遍希望能够有更好的民族经济政策来扶持少数名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尽快缩小贫富地区之间的差距。期望和现实的差距会导致人的挫败感和不如意,而这种消极的情绪会在少数民族团体中蔓延和相互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藏族大学生逐渐跳脱出先辈漠视物质的价值观,受到繁华物质世界的影响,关注自身利益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经济发展的认同严重影响到其社会意识形态的认同。

三、增强高校藏族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有效途径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我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密切关注藏族学生的思想动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平等的民族交往政策,向学生介绍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扶持政策,结合实际,用具体的事例使学生了解国家(兄弟省市)对(西藏)的关心和援助。培养藏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明确西藏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繁荣的目标。培养藏族大学生科学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树立科学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思想,正确理解和处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加强对藏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尊重藏族大学生的文化特性,加强藏汉主流文化教育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文化的相互尊重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础。藏族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是藏族大学生的骄傲。尊重藏族文化,将藏族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增强藏族大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高校中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藏族文化、民族、艺术的展演活动,通过多民族学生的共同参与,加强文化的融合与互通。同时,加强藏汉主流文化的多元文化教育,鼓励藏族学生参与更广泛的文化交流活动。西藏高校文化氛围由藏汉文化共同构成,多元文化教育,可以通过不同民族的文化碰撞,将藏文化的民族精神与汉族文化的精髓更好地融合,大学生通过对不同民族的历史传统、思想观念、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相互交流与了解,彼此尊重与认同,最终将各民族优良的文化得以更好的融合与传承。

3、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藏族大学生通过接受现代文明的高等教育,对民主、公平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生活条件、经济现状会有更高的要求。只有自身的状况和所处环境发生变化并有所提高和改善,他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会更加认同。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结合实际,给予藏族大学生及时的经济帮助和相关政策的宣传,使他们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比如,宣传国家的贫困生资助政策);设立各种奖学金制度对成绩优秀的藏族学生进行奖励;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补贴机制等等。此外,为了使藏族学生毕业以后能够顺利进入社会,步入理想的工作岗位,学校应提供针对藏族学生就业指导。

对人文地理的认识及感想篇2

关键词:柏格森;直觉体验;音乐审美心理

中图分类号:B56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064-01

亨利·柏格森(法,1859-1941)是上世纪西方重要哲学家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叔本华、尼采开创的唯意志主义美学思想,并最终以 “生命冲动”、时间“绵延”、“直觉”体验等代表观点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生命主义哲学体系,对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等20世纪西方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1927年,柏格森以“丰富而充满活力的思想以及卓越的表达技巧”荣获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学者就柏格森时间的“绵延”等哲学观点与艺术美的关系做了很多理论研究,本文就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柏格森直觉主义认识观在音乐审美心理中的体现。

一、柏格森直觉体验观

柏格森认为,直觉体验的认识方式与通过分析、概念等传统理性思维认识方式所获取的结果不同:分析与概念都是借用已经被抽象过的语言符号系统来描述、反映事物,所得到的结果只反映出该事物与其他类似事物普遍的共性基因,而忽视了反映对象独具的构成因素,因而只能产生孤立和片面的认识结果。而直觉是通过体验去把握绝对实在(绵延)的方法,柏格森给予直觉两个定义:首先直觉“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自己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另一个定义:“是指脱离了利害关系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本能。它在对象上反思自身,并且能无限扩大对象的范围。”他认为,直觉体验的作用就在于使我们能从对象内部的角度;把对象特征统一起来作为集合物来认识,即从其内在“绵延”的角度来理解其个别部分,因此所体验到的对象是具体的、客观的整体。

柏格森认为人的心理具有内外两层:外层是以感觉、表象、概念、思想等一些具有明确意识因素构成的理性自我,具有不连续性。共同内层则是意识的真正本质所在,它代表了人心灵深处连续的、不断变化着的内在精神。因此,唯有依靠直觉去解读心理状态永不间断的“绵延”变化,才能真正了解心理深处的内在精神。对于这点,传统的分析与概述等理性认识方式是无能无力的。同样,要感知和了解作为内层意识物化后的艺术产品,也只有依靠直觉与体验才能完整地把握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家的创作情感。柏格森的观点从本质上阐明了审美认识与科学认识之间的差异,这些独特的认识观也形成了自他之后,西方美学由古典理性主义向现代“生成”论的转折。

二、音乐审美的心理过程

音乐审美是人们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实践性活动,音乐的审美过程是欣赏者对由很多听觉信号改造而来的音乐审美意象的体验过程,这不仅是对音乐创作与音乐表演成果的被动接受,更多的是欣赏者作为主体通过自身审美意识参与、填充和丰富音乐作品,使音乐作品在不同时代和环境中能显示出不同意义的创造性活动。

由于外部的音响是物理现象,而内心情感是心理现象,因此音乐审美过程既有感性体验也包含理性认识。这表现在:当我们听到按一定节奏和节拍组合起来的、音高不同的多个乐音所形成的旋律、乐段、乐章或是完整的音乐作品时,音响本身并不具备任何叙事功能,无法形成一个真实的“形象”,审美过程需要不断依靠欣赏者记忆、想象、联想、意识等心理活动,在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持续地进行感情体验。可以说,音响感知只是整个音乐审美过程的前提和基础,之后,审美主体会凭借各自的生活和感性经验,自然地对审美客体进行感情上的直接体验。为了得到对作品内在感情更深入地体验,欣赏者需要充分地发挥联想与想象,并借助理性认识的参与,从各方面去分析和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将感性的听觉体验与理性的判断、思考结合起来,更好地将作品所表达的感情与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感情活动融为一体,得到更多心理感受,形成对作品的形式、内容以及思想意义上的审美认识和评价,达到心灵与情感的升华,然后,理性认识又进一步转化为更为深刻的感性体验,最终达到音乐美的充分欣赏。

三、柏格森直觉主义与音乐审美心理

传统的美学研究习惯于从外部客观存在去寻求艺术的根源,常常将美看成是通过感性认识而把握的外部对象,而忽视了审美过程中人的个体情感与个人意志在其中起的重要作用。柏格森的直觉“体验”观念使我们认识到,艺术的欣赏并不等同于科学认识相对客观的认知行为,而是一种依赖于个人情感的,以直觉体验为主、无功利的认识活动,艺术的欣赏必须与人的情感及心理状态联系起来,从而使人们对艺术性质的理解从传统的科学、知识层面上升到情感、生命层面。在音乐欣赏中,直接“体验”观念具体表现在,欣赏者在对音乐音响及其形式结构进行直接的感知时,往往并不是先去寻求运用某一概念体系对音乐进行理性的分析:如旋律是如何构成的,和声是如何进行的等等,音响感知主要是欣赏者对音乐音响及其结构形式进行感性的体验,是一种个人情感参与的,以直接体验进行的、无功利性的心理活动,并且“音响感知能力的提高也主要是依靠在欣赏实践中感性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丰富。”即直觉“体验”观念的参与。

对人文地理的认识及感想篇3

关键词: 大学生 宗教观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们对宗教的认识不仅关系一代人价值观的形成,而且影响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深入研究大学生的宗教观现状,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辨别与抵御宗教渗透的能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2012年9月,本课题组成员对贵州省内五所高校部分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问卷783份,其中有效问卷771份,有效回收率96.3%。在运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SPI11.5对有效问卷进行录入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贵州省高校大学生的宗教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宗教意识特征

(一)信教比例不高,但对宗教感兴趣的比例较高。

在被调查的771名大学生中,50.7%的人不信仰宗教,15.1%的人信仰宗教,信教比例不高。但与此同时,学生对宗教感兴趣的比例较高。32.4%的学生“对宗教文化好奇或喜欢”,2%的学生“准备信教”,并且他们对宗教持比较宽容的态度。在他们看来,信教完全是个人的自由,根本无需理会。因此大学生对信仰宗教的态度,持“反对”态度的只有9.3%,而持“赞成”和“无所谓”态度的则高达16.3%和69%,甚至在“是否应当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无神论教育”的问题上,43.1%的学生“不清楚”,15.4%的学生持“反对”态度。这充分说明大学生信教比例虽然不高,但对宗教感兴趣、对宗教持宽容态度、对无神论教育持含糊不清态度的比例较高,且有不断上升的势头。

(二)信仰动机功利性与信仰行为随意性并存。

调查显示,30.5%的学生之所以信教,是“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变故而寻找精神寄托”,11.6%的学生是“需要教友的物质或精神帮助”而信教。这说明受传统文化影响,大学生信仰宗教具有突出的功利性特征,大多是他们在学习、就业、情感等方面遭遇困惑、挫折时,才想到通过宗教寻求精神上的慰籍,其动机功利性强,宗教信念淡薄。在这样的动机驱使之下,其宗教行为往往带有随意性、自发性。访谈中,有少数学生表示虽然参加过礼拜朝圣、烧香拜佛等宗教活动,或佩带过与宗教有关的饰品,但在社会生活等方面并没有严格按照宗教的仪式、规范、理念行事,“定期参加宗教活动”的占3.8%,“偶尔参加”的占29%,“对宗教教义教规及经典文献比较了解”的占6.4%,“从没有接触过”的占51.6%。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大学生的宗教行为认定他们有,并把他们归为宗教信徒,而应结合他们的心理需求作客观分析。

(三)宗教认同感趋强,但对宗教文化认识较模糊。

大学生身处高校,学术氛围活跃,国内外学术交流密切。宗教以其新奇的内容、丰富的宗教活动,诸如“行善济世”、“修己度人”之类的哲理及“趋善祈福”独特的心理关怀,不断吸引这些追求个性、好奇心求知欲极强、需要精神寄托的大学生们,使得他们不自觉地审视并接近宗教。在调查中,45%的人对“宗教文化、建筑、雕塑、绘画和音乐”最感兴趣,41%的人对“宗教教规、节日、礼仪、风俗基本常识”最感兴趣,9%的人对“宗教的形成传播历史”最感兴趣,5.9%的人对“宗教教义”最感兴趣。正如调查中一些学生所说:“我之所以信奉基督教,完全是为唱诗班的音乐所震撼,为它的美所吸引。”由此可见,宗教所具有的神秘、绚丽多姿的文化表现形式是吸引大学生的主要原因。而对于宗教的内涵、理想、价值精神的追求,宗教产生基础等问题的认识,他们却比较模糊,不够完整准确。19.4%的人认为“宗教是人们幻想出来的超人间的力量形式”,6.9%的人认为“宗教是迷信”,甚至有1%的人认为“宗教是一种真理”,21%的人“不清楚宗教产生的基础是什么”。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对宗教的内涵理解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缺乏正确认识和辨证思考,不能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宗教的本质。

(四)能正确评价宗教的社会作用,但对党的宗教政策不甚了解。

作为特殊文化群体,绝大多数大学生在一定条件、范围内能够正确评价宗教的功能,相对理性地分析和判断宗教的社会作用。74%的人认为宗教“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37%的人认为“宗教有助于调整人的心态作用”,29%的人认为“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稳定”。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由于缺乏正面教育和引导,学生对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规等认识模糊,28.1%的人认为“可以在高校校园内进行宗教活动”,32%的人“不清楚”,两项合计比例高达60.1%。正是这样一种模糊认识,使得境外宗教组织顺畅地在高校校园内渗透。对于共产党员是否可以信仰宗教的问题,45%的学生认为“可以”,32%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30.83%坚持党员不能信教。90%的学生没有阅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和《宗教活动场所管理规定》”。

以上调查表明,大学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信徒式的信仰,感性成分大大高于理性的追求,在社会生活等方面并没有严格按照宗教的仪式、规范、理念行事,宗教在道德、人际交往和人生追求等方面的调整作用不明显。部分大学生宗教认同感趋强,寻求宗教庇护的心理意识强等状况应引起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二、大学生宗教意识的主要成因

(一)社会环境及民族、家庭环境的影响。

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转型时期,人与人之间利益格局变化,传统价值观及行为规范产生变更,导致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选择上的困惑,出现诸多“失范”或“非规范”现象。这让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感到迷茫,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和依靠。在此过程中,伴随社会上宗教升温、国家的自由政策,以及宗教具有的道德规范功能、抚慰心灵精神寄托功能,使得一部分大学生投向宗教。

从民族环境来看,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传承,其中一部分已演化成特定地域、民族的生活习惯,成为当地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于此、长于此的学生因为整个民族都信教,自然而然也信教。

从家庭环境来看,有些家庭祖辈或父母笃信某种宗教,学生受其熏陶,自然而然地信教。被调查的信教大学生中有45%的是因为“民族风俗、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这一点在来自江浙一带的大学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因为其父母长期从事商品贸易活动,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做生意的风险很大。市场竞争的风险常常导致他们要祈求神灵赐予好运,学生长期在父母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接受了。

(二)西方宗教势力有意识渗透。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变革及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国际敌对势力与我国争夺未来高层次人才的斗争更加尖锐激烈。宗教作为西方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因其特有魅力,容易被大学生接受,所以成为敌对势力向高校大学生宣传西方思想文化的有效形式。西方宗教组织通过各种途径接近高校学生:有的外教利用大学讲坛,在课堂上向学生传输宗教观念,宣传西方的政治意识和价值观念;有的宗教团体组织专门人士混入大学“英语角”,对大学生进行宗教宣传,发展教徒;有的宗教团体利用网络和广播电台等虚拟空间进行宗教宣传,使一些大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宗教观念。本次调查显示,60%的学生是通过“阅读书报、影视、网络作品”接触宗教知识,5.2%的学生是通过“宗教组织的宣传”接触宗教知识,1%的学生是通过“与境外、国外人士的交流”接触宗教知识的。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

虽然,近年来高校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受到重视和强化。但是,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形式单一、生硬,对学生人文关怀不够;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需要;理想信念教育欠深入具体,尤其是部分教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共产主义信仰教育没有清晰的思路。再加上宗教特有的政治敏感,导致课堂教学中存在宗教观不敢讲、不好讲、讲不好的现实问题。在调查中,有33%的学生反映“大学老师没有讲过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内容”,49%的学生认为“讲过,但效果不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宣传教育的缺失或实效性不强,极易导致大学生在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时,出现迷失理想,无所适从,最终寻求宗教庇护的现象。

(四)大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有较强的独立意识、自尊意识,但他们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缺乏足够的解决问题、应对挫折的能力。当学习、生活遇到困难,或情感方面遭受挫折时,极易产生不适应感、焦虑感和压抑感等消极情绪,甚至出现心理错位和行为反常。为了寻求安全感和自我安慰,有一部分学生就会选择信仰宗教。调查中,信教学生中有25%的是“因生活、情感等变故而寻找精神寄托”。

三、大学生宗教观教育及引导对策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本质。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而构建的关于宗教的本质、根源、社会作用、发展规律等重大问题的基本观点。其具有严密的科学性、高度的实践性,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指南。为此,高校应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中,引导大学生划清唯物论和唯心论、无神论和有神论、科学与迷信的界限,区分宗教与迷信、宗教和的界限,辩证看待宗教现象,理性分析宗教问题,深刻理解宗教本质、社会功能和发展规律,用科学和理性的态度对待宗教。在《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教育等课程中,加强宗教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使他们对我国的自由政策、党团员不能信仰宗教、宗教不得干预国家行政司法教育等政策和法律有非常清楚的认识,自觉抵制非法宗教活动。同时,要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改进教育方法,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内容贴近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增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层次性,体现教育的人本性。

(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

同志指出:“思想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1]良好的校园文化对抵制乃至消除宗教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应抓好校园政治文化建设。通过学生业余党校、团校等形式,组织学生学习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要思想,宣传科学理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学生从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抵制和消除宗教的不良影响。其次,要依托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主题鲜明、感染力强、参与广泛的科技文化活动、体育文娱活动及节假日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精神生活,有效地把德育融入各种活动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陶冶学生的情操。再次,通过举办兴趣小组、文化活动、讲座等形式,丰富第二课堂内容,净化校园“空气”,使大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受到教育熏陶,在参与活动中思考问题,探讨人生真谛,激发爱国热情,逐步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抗挫折能力。

高校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的辅助方式,深入研究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机制和规律,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讲授心理健康知识,从重建理性认识、完善自我意识、锻炼优良的意志品质、学会情绪调节、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等方面入手,为大学生建立起强大、坚固的内在心理防御机制。同时,高校辅导员要高度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注意他们的行为、动向和心理状态变化等,给他们提供有效合理的交流途径、倾诉场所,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碰到的各类困惑、疑难、不安,从心灵深处关怀、慰藉他们,使学生不仅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而且学会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心理调试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加强校园管理,抵制境外宗教组织的渗透。

加强校园管理,构建和完善校园文化安全体系,是积极防范和抵制宗教对大学校园渗透的有效措施。在日常校园管理中,可建立反渗透网络,校园内的学生组织、学院(系)、政保、统战、宣传、外事、教务等部门,要加强相互联系,形成反渗透的合力。加强对那些以学术交流活动为背景,进行宗教渗透的人士的了解,密切关注其动态,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对外籍教师、留学生和港澳台侨生的教育与引导工作,既尊重其,确保其宗教活动在合法的场所进行,又引导他们遵守我国的宗教法规,不允许其在校园内传教和从事其他宗教活动。

参考文献:

[1]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2.

[2]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卓新平.“全球化”的宗教与当代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李建生.谈谈高校进行科学无神论教育的原则及其应用[J].宗教学研究,2010(1).

[5]高惠珠.论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6]张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J].思想研究,2010(5).

对人文地理的认识及感想篇4

〔中图分类号〕 G633.7〔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6(B)―0044―01

面对新课改,如何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广大教育工作者从各个方面都做了不同的研究与实践。其中,把物理学史融入物理教学中,不失为好方法之一。

1.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都经历了漫长、复杂的过程,如果学生体会了这个形成过程,弄清来龙去脉,清晰地了解物理学的发展脉络,就会全面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一过程也是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认识由浅入深,由模糊到清晰,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随着历史进程而形成的观念,往往会理解深刻。比如在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建立历程中,人们从“活力”及“力”再到“能量”,使同学们对“能量”这一抽象概念感觉到是自然的,是实在的,同时,也能非常全面地去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2.有利于学生科学方法的形成

科学方法建立的途径很多,但通过物理学史,让学生去感受历史上产生的那些研究问题的奇思妙想与方法,使学生通过感受科学方法的产生过程及在历史上的应用来解决疑难问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方法,灵活主动地应用科学方法。比如,伽利略作为近代科学之父,在对运动的研究中所形成的科学实验与数学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对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起了很大推动作用,这种方法也是中学阶段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应注意渗透。在自由落体运动研究中,让学生体会如何通过“落体佯谬”的理想实验来亚里士多德统治人们两千多年的观点,建立对落体运动的正确认识,又是如何通过“对接斜面”的理想实验确立惯性原理。理想实验的方法首先在伽利略的手中成为科学创造的工具。

3.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批判精神

正确观念的形成和建立,往往要经历与错误观念与片面观念的斗争历史,才能最终被人们认识和接受。比如热现象本质的认识过程,就是热质说与热动说的斗争过程;通过批判与继承,逐渐形成了热动说的正确观点。只有具有批判精神,才能发现和发展真理。但科学的批判精神,并不是机械地、僵化地全面否定,而要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同时也要历史地、辩证地去认识和评价科学史上的观点。比如,虽然热动说取得了最终胜利,但热质说也有其不可泯灭的贡献,引导了比热、潜热的发现,蒸汽机的改进,热传导理论,理想热机理论及卡诺定律的建立等等;另一方面,早期的热动说也是机械论的,而不是真正的微观粒子的无规则运动。即使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也还需要人们不断地完善和认识的更加深入。之后人们又建立了能量量子化概念,建立了质能方程,并随着科学发展,人们会发现一些新的能量形式,认识一些新的转化机理,甚至探索到一些难以想象的效应。由此看来,通过物理学史,可使学生感受和体会到科学批判精神的伟大,这是创新的源泉;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学到知识,不应将知识教条化、机械化,要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发展变化,树立起科学的批判精神,这是当前教学中较为薄弱的。

4.有利于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对人文地理的认识及感想篇5

[论文关键词]形势报告会 教育属性 境界

一、高校形势报告会的现状

为深入了解目前高校形势报告会的现状,我们以五所不同类型的高校(教育部重点高校、省属高校、省地共建高校、国有民办高校、专科等)学生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01份。统计结果显示:各高校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形势报告会,每年大多在3~4场以上,6场以上的占25.6%。分散到每个学生一年听1~2场的比较多(48.2%),3~4场的也不少(31%),但有少部分学生一场也没听(12.3%)。报告会规模不等,形式主要是现场报告会和小讲座,报告人员基本不固定,最多见的是专家学者(59.7%)和学校领导(42%),也有地方领导和其他名人(16.2%),个别还有中央部委领导。报告会内容涉及面比较广,依次为就业形势、国内经济形势、国内政治形势、国际形势、文化科技形势等。但对学生听报告要求不够明确,甚至没有要求的比较多(62.8%),大学生对形势报告的聆听很不均衡。

大学生对学校现有的形势报告会大多数持肯定态度,有63.3%学生表示愿意或很愿意听,不喜欢听和很不愿听的仅占8.1%。当问及“形势报告会总体上对你的成长作用如何”这一问题时,回答“有一定作用”和“很有作用”的占了76.3%,但也有23.6%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大”或“没作用”。许多学生认为,形势报告会对自己在了解国家发展、提高社会适应性、明确价值追求、完善知识结构等方面帮助比较大。较多人认为,报告会应致力于开阔眼界、增进知识、了解国家形势和社会发展,提高社会的适应性。

可见,目前形势报告会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已基本被大学生所接受,教育方与接受方具有较大的一致性,报告会对大部分学生是有教育作用和影响力的。但这种作用的发挥还不够充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无论是报告会的内容、形式、还是报告人的水平等都需要改进,尤其是报告会的整体规划、目标要求和覆盖面方面问题较突出,影响到报告会的育人作用和效果,也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求。

问题往往来源于思想认识,形势报告会也同样,之所以会存在各种问题,与它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够明确有关,与把它作为一种政治需要或校园文化的点缀有关。报告会中蕴含哪些教育属性、应该达到怎样的教育境界?怎样才能使教育属性充分显现、使教育境界得到提升?这是目前高校形势报告会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首先要厘清的问题。

二、高校形势报告会的教育属性

(一) 政治思想属性——表现为导向性、解惑性、政治动员性

目前,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市场经济的发展又带来了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变化,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凸显出来,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影响。他们由于对社会缺乏客观、科学的认识,很容易把一些表面现象当作本质,也影响着他们对各种深层次理论问题的认识及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判断,导致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对此,我们可以利用形势报告会这个教育的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结合时事要点,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进行马克思主义观念的教育,帮助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大势,全面准确地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历史的趋势和社会的主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因而它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能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第二,结合国内外重大事件,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对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符合实际的解释和说明。好的报告会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国情、了解社会,理性地看待社会现象,缓解认识上的反差,因而它具有很好的解惑性。第三,做好政治动员。最大限度地开展政治动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的生动体现,形势报告会就是政治动员的一个阵地。报告会内容生动、鲜活,形式丰富、多样,报告人的雄辩、智慧、爱心、真诚,形成极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容易打动人、激励人、教育人,给人以深刻的影响力,使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印象深刻,乐于接受,因而具有较大的号召力和特殊的魅力。比如,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感人肺腑、催人奋进,会使听众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大学生中蕴藏着强烈的爱国热情,报告会有利于这种热情的激发,有利于团结和动员全体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 知识素养属性——表现为科学性、知识性

形势报告会往往涉及宽泛的知识领域,不仅具有政治性、思想性,还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和思辨性,可以“登高望远”,帮助大学生拓宽眼界、增长见识。报告涉及到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可以填补学生的知识空白,完善其知识结构,也必然有助于其他课程的教育教学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放大效应”。比如,本校坚持数年的“省身讲堂”,均由名家大师作报告,其新颖的观念与精彩的演讲使得每一场报告都成为师生共享的文化盛宴,报告会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知识全球化”的今天,报告会一般都以深厚的人文科学知识作底蕴,抓住事物的根本来进行理论逻辑的展开和实践经验的提升。经济形势报告会涉及到不少经济学理论观点与前沿信息。生态形势报告会涉及到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前沿知识。就业形势报告会涉及到人力资源、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新颖知识,如此等等,均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而且形势报告会涉及的都是重大现实问题,往往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是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甚至引起其焦虑,通过对这些现实问题的解答与解决,可以提高大学生思辨选择能力,缓解心理问题。所以,形势报告会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阵地,不仅具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感培养、和谐人格塑造的功能,还能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和科学知识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整个思想与人文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 精神文化属性——表现为激情励志,培育大学精神文化

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关键在于它精神文化的存在。以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核,它是大学人经过长时期努力积淀而成的、共同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主要体现为学校师生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思维方式、道德规范、集体荣誉感和精神意志。形势报告会通过内含的主导价值观、进取精神、思维方式、道德情感和文化底蕴,起着激情励志、培育大学精神文化的作用。报告者不是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讲评国内外某些重大事件,而要对这些事件发生的背景、现状及其发展的趋向有比较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分析,指出大学生应该怎样看待这些问题,怎样进行是非判断和道路选择,这就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一方面能帮助大学生正确地选择为人处世之道、提升人格,另一方面以其价值导向,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产生积极作用。许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北京学习的大学生,谈起当年聆听国家领导人做的形势报告记忆深刻,津津乐道,领悟颇多。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曾是大学生理想主义高扬的时期,当时各种形势报告会风靡大学校园,不仅座无虚席,甚至连走道也水泄不通,给大学生思想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培育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大学文化精神。大学是崇尚真理、讲求科学的学术殿堂,大学精神的本质是创新与求真,表现为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形势报告会能使这种精神得到彰显,从而引领大学生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三、高校形势报告会的境界

冯友兰先生曾把人的思想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依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高校的形势报告会根据组织者的思想也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境界,我们要使它的教育属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就应努力达到四种境界:

(一) 思想境界:目标、理论、价值

高校形势报告会首先要有一种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为根本目标的思想境界,这涉及到报告会目标的正确定位、理论的正确论述和价值的正确判断。第一,形势报告会的目标核心是培养人、发展人,其目标指向应以人为本,坚持社会性与个体性相统一、思想性和学理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反映党与国家的需要,体现出贯彻传达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工具理性;又要反映当今社会的需要,体现出社会对人才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方面要求的发展理性;更要反映大学生自身的需要,体现出帮助大学生提高思辨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从而为自身发展开辟道路的人文理性。具体而言,形势报告会的目标指向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兼顾思想领域、政治领域、道德领域、知识结构、社会适应性等五大方面,形成一个比较科学的目标体系。第二,报告会要有“理论境界”,达到理论折服,即以理服人。只有达到一定高度的“理论境界”,才能产生震撼学生心灵的强大逻辑力量,让学生坚信不疑和心悦诚服。这就要注重理论的逻辑与生活的逻辑相统一,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各种社会思潮,思考中国发展方向、民族复兴大业和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进而坚定理想信念,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养成实事求是、追求新知、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等思想品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报告会要着重于价值判断的引导。“是非对错不是认知范畴,而是价值范畴”。在现实社会中,什么是正确的、应该拥护和坚持,什么是错误的、应该反对和抵制,不是单纯的认识问题,唯有价值判断才是关键。但价值判断会涉及到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学生在接受时往往存在着各种“意义障碍”,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问题。所以对报告会不能只下简单的是非结论,而要结合生活实际将认知教育与价值判断紧密结合,创造独特的论证方式,努力去消除学生的“意义障碍”,增强大学生的理论感悟和实践体验,引导他们通过思想的分化与同一,超越“原来的我”走向“新的自我”,从而达到一种理性的境界。

(二) 知识境界:内容丰富、文化新颖、知识渊博

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知识的支撑和启迪。报告会要达到较高的知识境界,涉及到报告会内容的丰富性、文化的创新性和包容性,以及报告人知识的渊博性。第一,形势报告会的内容应当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和社会实际,把解惑性、多样性、现实性、及时性、开放性融为一体。一方面要根据国家形势和政策的变化,包括重大事件的发生来确定报告的内容,引领思想潮流,这是确定形势报告内容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要根据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和兴奋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报告内容,体学生之情,解学生之惑。只有丰富的内容才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才能打动大学生的心灵。具体而言,形势报告会内容可从政治形势、经济形势、社会发展形势、文化科技形势、就业形势、国际形势等方面综合考虑,融思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形成一个主题多样又相对完整的内容体系。第二,报告会要注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既确立主流文化地位,又允许多元文化兼容,尤其要注意吸收各种现代前沿知识,把先进文化和人类智慧的集晶渗透到形势报告之中,传达新信息,传授新知识,传递新观念,传播新思想,使报告内容充满生机与活力,富有时代感和可接受性。既注重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底色来浸润学生的心田,又注重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中的创新意识、民主与参与意识,开拓精神,以及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自主意识与独立人格、公平公正、义利统一的理念等积极因素相整合,包括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构建新的精神家园。第三,要求主讲人具有广博丰厚的知识背景,能够在报告过程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去启发学生和论证问题,只有用准确、广博、丰厚、生动的知识去撞击学生的心灵,才能真正打开心灵的窗户。

(三) 艺术境界:美的熏陶、美的享受、美的追求

形势报告会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不仅需要“思想境界”、“知识境界”,还需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美的追求。生活之美,人性之美,才是使学生人格得到完善的根本。这涉及到报告会的艺术性,要将内容之美、形式之美、报告人语言之美集于一体。第一,报告内容要把握时代主题,解答时代课题,体现时代精神,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给人以时代之美。要贴近学生,有的放矢,真情实意,讲透道理,切忌假、大、空,给人以真实之美。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大力宣传国家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成就,宣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德和行为,弘扬正气,给人以社会主义之美。要说理透彻、立场鲜明,切忌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于是非之中辨荣辱、明价值,给人以真理之美。尤其要注意总体框架的勾勒、阐述层次的展开、具体难点的剖析、背景知识的引用、典型事例的穿插、情感世界的激发、人格力量的感染以及精神世界的升华等等,进而将抽象的本质和规律提升到美,转化为美,以美撞击学生的心灵,循着美的规律,用高雅的力量陶冶人。第二,要改进报告会的形式,营造愉悦性、理智性的心理环境,激发听众的兴趣和热情。这就要改变传统单一的上传下听模式,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多一些激情演讲、理性分析和现场互动,少一些灌输,多一些知识拓展和实践体悟,引发学生作深入思考。以面对面的现场报告为主,并与会后围绕报告内容的参观调研、主题社会实践相结合,辅之以影视、网络等宣传手段,把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趣味性相结合,把形势报告会与其他教育活动相结合,以促进思想进一步内化。第三,要求报告人具有语言魅力,报告会上能以真挚强烈的感情,准确生动的语言以及熟练的说理技巧,起伏迭宕、挥洒自如,从而使报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震撼力、征服力、陶冶力和提升力,使学生在情理美的享受中被带入一个崇高而完美的精神境界。

(四) 情感境界:情理交融、激情励志、促进内化

对人文地理的认识及感想篇6

关键词:文化调节; 德育向度; 德育张力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4-0098-04

德育来源于文化并生成于文化,大学德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启迪人生的教育,除了需要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导向外,更需要借助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德性资源,长期而持久的浸染和滋养,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这表明一切文化活动,都自觉不自觉地指向一定的道德价值。从文化调节的视角来审视和剖析大学德育,把富有生命力的文化渗入德育全过程,真正让我们的德育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保持和谐的文化张力,形成大学生知情意信行以及思维创新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实现文化先进性和德育有效性的双重建构,这既是大学德育题中的应有之义,也是对教育人性价值的思量与回归。

一、文化调节的德育向度

文化调节和大学德育并不是一种主观上的随意组合,其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德育与文化在精神本质上的协调一致、在育人功能上的互相承载,文化性是德育的内在属性,立德树人不仅是大学德育的终极目标,也是文化调节的至善追求。大学德育中的文化调节是高校教育者根据社会和青年学生的一定需求,采用一些有效的文化手段,通过一系列文化认知活动的调节以及文化育人氛围的营建,进一步把文化调节融入到大学生的道德养成过程之中,让广大青年学生在文化认可和德性养成之中接受并遵循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并将德性文化知识内化、积淀和渗透于心理结构之中,自觉地将其转化为主体自身的思想品德和心理行为等人格修养方面的教育活动过程。

1.激发主体性意识

人是文化的主体,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价值自觉的能力,只有把文化渗入德性养成之中,重视主体内在的道德理性自觉,才能充分彰显出主体人的本质特征。“大学的生命全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符合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1],激发学生自觉进行思想转化的潜能和愿望,提升自我品行修炼,实现理想德性人格。首先,文化调节是主体自觉的前提与基础。文化驱动着人类一代又一代的向前发展演进,文化调节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明晰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和追求,突出学生参与的能动性,自觉地按照德育目标规范、调控、校正自己的行为,使之更加趋于理性向善。其次,文化调节是主体自信的动力及保证。大学生在追求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自觉地认知,彰显德育的文化本性,激活积极向上的信心和激情,勇敢执着,努力拼搏,全面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对未来怀有美好的信念和希望,变得更加自立自信。第三,文化调节是主体自强的手段和方法。文化是一种精神存在物,但其能够引导主体发展方向,产生强大的物质力量,使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在对未来的预期中不断超越自我,以顽强的意志力面对各种矛盾和困惑,克服千难万险以完成自身的美好愿景。

2.指向生活化体验

文化来源于生活,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如果没有文化的浸润和推动,我们的生活与动物没有区别。“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2]寓含丰富文化资源的生活是对青年进行道德教育的最好形式,只有让学生带着由课堂教育所激发的内在心理矛盾和思想疑惑到生活实践中去体悟揣摩,才能深化对理论的理解,达到思想与情感的认同,进而外化为行为取向,这就是实现文化调节德育的生活化内在逻辑。大学生思想的感悟、提高和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文化调节需要以生活化的持续时空为依托,还需要一个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动态情境做保证,火热生动的社会生活是青年学生最好的教科书,它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思想转化和持续感悟的历练时空,从培养大学生的情商入手,通过把学生感兴趣的各种生活实际问题当作教材,模拟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们“在践行中反复对照角色、相互比较学习,感受自身价值,进行实训演习”[3],真切地感知如何做事与做人,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知情意信行思想的转化和提升。

3.回归伦理式关怀

“文化的本质是伦理,优良的伦理秩序和道德价值的养成,表征着文化的伦理深度和高度。”[4]一种没有或失去伦理信念支撑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也不可能担当起塑造“道德人格”的使命。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种优良的文化观念或实践一定伴随着优良的精神生活形态,而野蛮的文化定会导致一种不合理的伦理信念。也就是说,人的道德良知、人们所崇尚的美德,在最终意义上都是由文化所缔造的,如果没有文化的滋养与支撑,德育进展则难以取得实效。面对当代中国文化在审美情趣和道德价值标准的评判方面日益多元化的倾向,特别是这一倾向不可避免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很大影响的现实,文化要真正代表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必须以强有力的引导性实践,进一步淡化说理性的知识传递功能,以具有思维创造力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行为,通过真实的道德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感悟生命成长的伦理需求,促成青年养成优良的道德风习,从而建构和重置伦理生活经验,提升他们的文化自觉与进步。

二、文化调节的德性张力

1.本为明“德”的德知力

德知即德性认知,是人运用理智或智慧在文化素养学习过程中,感知体会文化知识所蕴含的德性道理,以一种自觉的心理定势来促进主体做出向善选择,从而获得对于事物根本性的认识。求知是人的本性,德知力是人们判断道德理性认识与客观事实是否相符,是否合理的根本看法和标准,其根本旨趣在于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关照,使德育深入心灵,进入头脑,使被教育者‘心悦诚服’,最终实现文化自觉。”[5]

发掘文化中的美德资源,在德育中注入有生命力的文化内核,将学习文化知识与成就美好德性有效统一起来,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道德的结合点,引导德育对象秉持一定的价值取向,从多样性的角度客观地对文化传播下的价值观念进行梳理分析,从善如流、去伪存真,主动向着德育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一是启智。文化是人类文明深层积淀所特有的精神现象,融有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处事智慧,以文化的内在属性来观照大学德育,是“人们既有地解决各种人类问题的文化途径,承载着德性的基本价值取向”[5]。它所倡导的加强人格修养为本,追求至善至美人生境界,注重人际之间的道德伦常调节,以及执中尚和、推己及人的文化精神,是大学德育的重要指南和充足养料,能开启学生思维智慧,让“知者不惑”,明确人生价值追求。二是明德。古人把德性认知看作是人的本然存在,明确“尊德性而道问学”是成就君子人格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在大学德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合理精华,如:见利思义、勤俭宽容、诚善爱敬、自强不息、励志奉献等,将这些思想道德原则传递给学生,播撒到学生的内心深处,让学生们在温和浓厚的人文氛围中启发心智,在潜移默化的服务学习中调节德性,从而激发其内在的道德认识,主动接受一定的行为准则,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自觉的追求真善美。

2.重在关“爱”的爱心力

爱心乃是人格之美,情感上的真,品行中的善,是人类最美好的德性情感。作为集真、善、美于一体的人类所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它是个体对人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一切事物发自内心真挚深厚的心理态势或感情倾向,是存在于人精神体质中的一种道德资本。爱心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精神,也是一种人生意境,它所蕴含的这种道德追求在本质上完全契合于新时期大学生的主体精神,是青年学生成长发展、追求崇高理想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

“道德教育若要成为一种抵达心灵、发育精神的教育,一定要诉诸情感”,有爱心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前提,人们之间相互关爱和尊重既是人类文明的心理需求,也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6]而内含真诚、关爱、友善、感恩等情感要素的文化调节,契合了道德情感的内在发展规律,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首先是认知爱。爱是一个人良好道德修养的内在要求,德育工作者要利用各种载体和渠道,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全面汲取关爱情感的精华和养份,激发大学生相互理解尊重、相互关爱帮助等基础情感,感悟到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是一切德行善事的基础,在认知层面上深切了解和感知文化爱心情感。其次是践行爱,学校应该着重突出体验式文化爱心德育,要经常开展各种蕴涵关爱文化的实践,为同学们创设令人愉悦的文化爱心情境,让学生在持续的情感互动活动中“当仁不让”,自觉体会爱心纯朴诚实之美,感受“仁者爱人”的利他情感,在实践层面上体验“智者不仅独善其身而善天下”的仁爱观。第三是升华爱,在理解和感受爱的同时,要适时通过文化调节的润泽和熏陶,将美好的关爱情感进一步内化为学生的德性素养,由自爱走向友爱,并乐于施爱,进而扩展为博爱万物的无限大爱,形成“仁爱之心永恒”的行为习惯,在思想层面上养成“心存关爱、自觉向善”的人格修养和德性品格。

3.力求觉“责”的责任力

责任是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和重要前提,也是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性因素。它是人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发展对个体需求在精神层面上的反映,指主体对一定社会关系中存在任务的客观认识和自觉服从。责任力可称为责任心或责任感,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主体发自内心的,对自己应该对国家、社会、集体以及他人所负责的认知、情感和意志,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积极持续的一种自觉态度和心理反映。

文化调节把责任从概念性说教转化为鲜活的例证,所蕴涵的责任教育资源生动地概括了个体在道德体系中被要求和必须承担的具体责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可有效地唤起大学生的责任意识。[7]一是通过文化学习感知。认知性德育课要通过实地体验观察、假想角色互换、课堂案例分析等问题情境大力推行文化调节,在充分肯定学生自主性和主体性的基础上,向他们科学地分析和解释人生责任,使大学生从知识中体会到不同层次责任的分量,从而萌发把外部的责任要求内化为自觉履行责任的道德情感,进一步增强责任的理性自觉。二是通过文化氛围促进。校园文化氛围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群体文化需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很强的导向性,是大学生责任感养成最好的助推器。高校要着力把责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种校园文化的具体形态之中,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与追求,让学生的灵魂接受文化的洗礼,在充满温馨的育人环境中锻炼责任品质,不断推动他们自我完善与升华。三是通过文化服务体验。蕴涵丰富文化内涵的服务学习活动是激发大学生内在道德情感,唤醒学生自觉履行责任的内在动力。学校要创设责任情境,根据不同的角色制定不同的道德责任规范,引导学生主动寻找自我责任角色,学会体验别人的处境以及社会的变化与需求,从中领会为社会做贡献的价值,从而树立对社会发展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

4.善化信“认”的认同力

认同是人们在一定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将自我与他者的行为取向、价值标准、信仰态度等经由模仿比较,内化于个人行为和自我概念之中,进而形成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的心理状态和归属感,是主体内在的一种心理体验、情感互动乃至认识趋同的移入过程。认同力是指通过以文化调节为基点的德育培养,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对外在于主体的道德良知、人文精神和共同理想的认识趋同,并自觉按其规范要求来指导自身行动的一种精神动力和积极因素。[8]

高校德育要通过各种契合心理发展需求的文化调节,让大学生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对认知对象产生高度的肯定性体认。一是引导学生自我认同。个体真正精神世界的建构与超越,是来自内在的认同与觉醒。德育通过以具有文化内涵的和谐发展的目标指向调节主体的自我选择取向,使大学生在选择时自觉地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自我肯定的发展需要和发自内心的一种主动追求,并在其过程中获得一种崇高感和满足感,体验到一种快乐和幸福,从而不断深化对道德享用价值的内心体验,自觉自愿地选择接受德育内容,并将价值观念内化到心理意识深层,依据在德育中形成并认同的一定价值尺度对现实的“自我”进行深刻的理性调整,从而自觉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二是提升学生的价值认同。价值认同的过程性要求为大学生们创设一个乐于参与的自主构建、自我教育的文化语境,通过指导学生在对各种道德价值不断分析反思、比较感悟的基础上,利用文化的先进引领和多元渗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有效地扎根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自觉地进行科学选择和价值评判,在认识上赞同、情感上相容和信仰上确立以共同理想信念为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核心价值观认同并内化为道德自觉和个人品质,建构起符合社会需要并被人们普遍遵循的道德规范准则。

5.勇于实“践”的践行力

践行就是践履笃行,乃德之基也。是指在一定意识支配下表现出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能力。它具有优化主体的功能,是主体内在综合素质在实践活动中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人的存在及发展与其在感性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文化具有高度的同一性,自古就有“躬孝践行,笃实而辨于文”的实践方法,社会实践是高校整合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促使学生走出象牙塔接触社会、激发德行的有效途径。

德育从根本上讲需要实践活动,实践性是德育课程区别于其他教育课程的主要特征。文化调节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地融入德育实践:一是有助于提高大学生道德实践的自觉性。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体验并变成独立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充分发挥各种文化要素的合力,让学生带着思想困惑自觉参与到生活化、隐性化的角色体验之中,促使他们在社会的大熔炉中主动砥砺自我,“慎独自律”,亲身地感受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道德自觉,进而形成自觉行动。二是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德育实践的科学性。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一种思想理论的真理性只有回溯到生活实践中才能得到确认,文化调节以科学的价值判断和先进的道德指向,特别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德育文化和系统的理论体系与方法,与现代德育理念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确保了德育实践的科学性和方向性。三是有助于增强大学生道德实践的持续性。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的支撑和导引力量,能够引导德育对象秉持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自我的价值标准主动践行真善美,自觉抵制假丑恶,进一步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持续自己的道德行为,并且养成一种持之以恒的一种道德品质,使道德实践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学生一种自觉持续的人生追求,这也是我们德育的目的和旨归。

6.持之养“思”的思创力

思创指思维的创造性,是指人们基于生活实践和理性认知的基础上,运用自身特定的文化信息,不受现成常规思路的约束,对客体不断进行质疑、比较、反思和批判,从而进一步激发主体求知欲和好奇心,并寻求对问题的全新而独特性的解答与方法的思维过程。人之所以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创新就是因为其经过了长期的文化学习与训练,具有了对文化的敏锐性以及超越现实物我的能力,思想是人的行动指南,只有在正确的文化思维指引下的行动才会产生良好的结果。

我们教给学生道德认知,不仅是为了加强他们对知识性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是要在德育过程中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价值判断能力,也就是具备自觉发现生活目的与意义的能力。先哲说过:要学思结合,三思而后行。一要学会审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文化为基点的审思是对外部世界有目的的、带有理性批判性质的认知方式,它的形成源自于对生活的文化积累,是发现矛盾并为之寻找原由和依据的一个辩证扬弃的过程。[10]可以有效地促使大学生在打好知识性根基的前提下,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自觉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二要学会反思。“吾日三省吾身”,时常反思自我是古人所褒赏的一种美德,“理性的自我意识特别是理性的反思和批判意识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前提”。通过文化调节多途径、多角度地潜移默化,可以提升学生对问题理性分析和逻辑推演能力,常思索“为什么”和“应该怎么做”,为人处世时心态趋附于平和,实现知识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三要学会明思。“行成于思,毁于随。”正是源于知识积累和文化调节,思考才成为了人的一种生活常态。文化力量的渗透和调节,会促进大学生把握理智与情感世界的平衡,“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养成主动探究的生活态度,是非比较的明思意识,并使其认识到自身行为的意义与价值,增强行动的正确性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阿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139.

[2] 鲁 洁.在学习中找到通向生活的道路[N].中国教育报,2002-9-10(03).

[3] 刘晓霞.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论一体化”教学实践解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60.

[4] 袁祖社.文化本质的“伦理证成”使命与精神生活的道德价值逻辑[J].道德与文明,2011(04):9-13.

[5] 金 雁.文化视域中的大学德育[J].江汉论坛,2008(10):122-125.

[6] 刘晓霞.以关爱养成为向度夯实思想政治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1(12):47-48.

[7] 夏春雨.试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有效策略[J].教育探索,2008(10):19-20.

[8] 苏振芳.论文化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5):20-24.

对人文地理的认识及感想篇7

四川省苍溪县实验中学 刘国谱 邮编:628400

当我们徜徉在地理大观园的时候,无不为其美丽所折服!

一人地关系的和谐美

地理把人地相关性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为我们揭示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是不保分割的整体,人与自然平等、共生、共存,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关系。强调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通过对地理人地相关性的学习,使我们能够理解到人与自然间的正确关系,理解尊重自然,才能和谐共处的理念,从而体味出一种和谐美。

二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多样美

地理以区域环境国研究对象,具有广阔的空间性,上及天,下达地,蓝天、白云、大海、森林、草原、日月星辰、花鸟鱼虫、沙漠、冰川、城市、乡村……山水之间,阴阳相配,冥冥之中刚柔相济。宇宙的神秘与诡谲,万物的多样与和谐。面对一幅幅绚丽的世界图景,无不为大自然的和谐美丽而振憾!“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灵性出万象,风骨自高洁”,穷极于山水之间,尽享世界的和谐与美丽。

三地理伦理道德美

古人有“天人合一”的观念。其中就含有启蒙人地关系的合理内涵,而儒家主张“礼乐合一”、“美善相乐”又把“仁”当作审美理想的核心,强调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和谐,含有更多的人伦成分和浓厚的封建、政治色彩,因而缺乏对环境、对生命的广泛关注。道家主张“游于自然之道”、“朴归真”、“清静无为”,试图在人与自然间建立起混沌的和谐。因其处世消极最终被排队斥到主流社会之外。地理学则要求我们在处理好人与自然的一系列关系,对自然讲伦理道德,特别是要处理好人与其他生命的关系。因而,在一定的层面上包含丰富的环境伦理和生命理性。强调在人与人、人与其他生命建立起平等、公平的秩序,因而具有一定的伦理道德美。有人预言:生态文化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文化,一场群众性的环保运动正在世界各地兴起。

四地理智慧美

地理智慧主要指:人与自然相处的智慧和人类自身生存的智慧。学习地理,重要的是可以给人们装上一个“地理头脑“,教会人们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来看待世界,更科学地选择、安排生活和生产,指导人类理性地生产和消费。在对物质资源的消费方面,呼吁人类放弃高消费、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

地理智慧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多地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尽量减少对废物的排放,以保持人地复合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良好状态。在人的自身生产方面,主张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传统发展模式是以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资源对立起来。地理对人地复合系统开放性和战略性的研究,为我们建立了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等,从而树立一种观察、处理当代事物的整体观和系统观,教给人类与自然相处的智慧和生存和智慧。

五地理人文精神美

地理“把地球作为人的世界来研究“(J.O.M.克罗克《地理学的范畴》),主张给人以及其他生命更多的人文关照。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重点在情感和价值观。地理能赋予我们更高的人文精神。在价值方面地理能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人口观、种族观、环境观、资源观。在情感方面,通过地理国情教育能增强我们的国家意识,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世界地理的学习中,利用综合、分析和对比的方法去解释空间效应,展现全球不同的地域的自然地理结构和特征,展现与之关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特别是在此差异基础上形成不同的文化景观。在欣赏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时,帮助我们形成对他人他物和异质性、多样性的宽容心。地理能强化我们的全球意识,教会我们用全球的视野去认识和把握世界现实,并将本国、本地区、本乡、本土置于国际大背景下加以思考和分析,从而学会尊重与理解、竞争和合作、关心和交往。理解并增进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及其他文化的交往交流,用以培养和平共处并具有世界大家庭、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文明为一体的人。

地理教育的目的的重点是实现“从能力到责任感的转变“。强调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人类面临的共同的问题,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重视对他人、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也重视对世界、对人类的责任感。地理使用权我们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

六地理规律美

地理规律可分为地理事物分布规律、地理事物的演变规律等。地理规律美表现为秩序美、节奏美、数学美等。想象是分析,也是综合(波德莱尔:《想象力》)。分析和综合是地理重要的思维方法。联想是知沉和想象的基础(朱光潜:《美感联想》)。地理规律的认识,离不开高度的想象,在想象中休味到地理的规律美。面对精美的地图,在欣赏一件艺术品的同时,张开自由想像力的翅膀,与之展开极情趣的对话。跨越时空。纵横驰骋,于是一个富有色彩、声音、轮廓、香气和生命的世界便活跃于眼前。

在认识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运动规律时,使人联想到一张巨大的光盘,它们同向、共面、近园,仿佛在演奏着一曲状美的宇宙乐章。在认识非洲气候分布规律时,我们联想到了对称。在认识城市中心地学说时,不禁使人们联想到蜂房构造。在学习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环时,会使人想到水中的涟漪。在认识海水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时,使我们联想到如“M”形的山峰。高度的想象,总是与热情同在。“一个冷淡、浅薄的、尖刻的人是不常具有坚强雄厚的想像力的”。(郁达夫:《想象的功用》)

学习地理需要热情,在热情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在不断地创造、联想、解释中,在对地理事物的分析、比较、归纳、演绎中,必将感受到地理规律美的无穷魅力。通过对地理规律美的认识,能赋予我们更多理性,使我们从中不断向自然界学习、模仿和借鉴,以此创造美的环境、美的生活。从一个小的盆景,一座假山,一座山水城市,大到建设一个宽敞、富裕、干净、安全的地球,都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学习和模仿。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小康社会,在庭院经济的发展、小流域的治理、

农业生态模式的建立、小城镇和业小区建设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科学决策,而地理在各种决策中会提供广泛的人文咨询、人文设计和人文论证。并用美的地理规律去创造和谐而美丽的世界。七地理科学知识体系的球状结构美

褚大健先生对复杂的科学知识体系进行梳理,独具慧眼,发现了科学知识体系具有的球状结构。认为:地球的内部结构从外向内,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与此相似,科学知识从内到外,由知识内核、知识幔层和知识外壳组成。知识外壳由事实性知识组成,重点说明“是什么”。知识幔层由定律性知识组成,侧重说明“怎么样”知识内核由原理性知识组成,侧重说明“为什么”。地理科学知识体系也是如此,对地理科学知识体系的探讨,我们会感到地理科学知识体系的球状结构美。

对人文地理的认识及感想篇8

关键词:中职学生;职业道德观;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216-02

一、中职学生职业道德观调查分析

当前的中职学生成长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信息高速发展、改革全面深化的特殊时期,他们一方面追求独立,思想前卫,个性张扬,喜欢接受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叛逆性,另一方面,他们从小生活在较为优越的环境里,又有着无法摆脱的依赖性。通过我校的一次调查问卷发现,当前中职学生的思想状况及职业道德观有这样几个特点。其一,具有显著的自我独立意识,他们不再满足于课堂知识的浇灌,更加关注课外和自我能力的培养;敢于评价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重视个人价值,发挥个人专长和作用;自我权利保障意识增强,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处理应对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各项事务。但其中也不乏幼稚、片面和消极的做法,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差,不善于运用恰当的方式缓解和释放压力,引发了各种心理问题。其二,超过半数的学生心态不稳定,对就业前景和人生前途比较悲观,他们不了解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所学专业,认为中职教育不正规,与大学生比起来感觉“低人一等”。此外,中职生的思想素质还有待提高,表现在自私任性、集体观念淡薄、怕苦怕累、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等方面。其三,中职生的动手能力强,兴趣爱好广泛,个人特长突出,富有创造性。

二、立足学情,树立中职学生良好职业道德观

1.提高职业认识,培养职业情感。职业认识也称职业价值观,中职学生只有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自己的职业有足够的认识,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发挥自身的最大潜力,为社会做贡献。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要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培养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更新其就业观念。同时,引入企业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走工学结合道路,身份认同是价值认同的基本条件,通过企业文化,学生对企业和学校的凝聚力以及归属感可以得到加强。此外,教师还要通过双向互动,将这样的职业价值观内化,实现从内容向过程、从认知向评价的转变,使学生对职业价值观的认知上升到情感认同的程度。据一份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显示,入职新鲜感对促进低频次社会实践学生的职业情感具有显著效果,并且随着低频次社会实践的增多,职业情感不断加强;职业倦怠感阻碍中频次社会实践学生的职业情感培养;职业效能感可以显著促进高频次社会实践学生积极职业情感的塑造。结合不同程度社会实践对学生职业情感培养的影响和作用,社会实践应当纳入“理论教学+校内实训+企业实习”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针对社会实践“中频次阶段”学生职业情感降低的现象,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使命、人生价值探讨,指导人际沟通技巧,鼓励挫折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锻炼职业意识,树立职业理想。目前中职教学虽然一直都致力于强化实践教学的分量,注重学生显性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习得,却有意无意淡化甚至漠视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敬业精神、合作意识和严谨态度,不能适应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职场文化和职场规则不了解等。因此,加强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逐渐被提上日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可以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从而对自身进行合理定位,最终实现其职业理想。专业课教学不仅要培养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帮助他们养成团队合作意识、工作严谨意识以及职业责任感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努力探索课上与课下结合的实践教学活动,并将职业意识培养融汇其中。

据我校的一份关于职业理想的调查问卷显示,许多学生对职场和自身都缺乏了解――34%的学生只了解1~2种职业,了解6~10种职业,甚至更多的学生不超过10%;当问及是否考虑过自己以后想做什么工作时,22.5%的学生回答没有考虑过,50%以上的学生表示会偶尔考虑,只有25%的学生回答会经常考虑;此外,33.3%的学生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18%的学生认为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大部分学生认为对自己了解不多,而在预计工资待遇时(起始工资),学生们的选择都偏高,70%以上的学生预计在3000以上。由此可见,学生们的职业理想还是很模糊的。对此,中职院校应当构建以职业理想为核心的中职人文教育体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教育目标,通过具体的职业理想引导和实施“人文教育”,例如,通过“职业理想”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人文学科的强化,帮助学生形成最高层次的伦理道德、情感意志和审美情趣,一言概之,就是将职业理想逐步贯穿于人文教育体系的每个环节。

3.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要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执业行为习惯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首先,中职院校应当突出中职教育的特点,结合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的行为习惯养成规律,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职业行为习惯养成体系,将学生的一般行为习惯与职业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其次,要建立中职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及训练模式,将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分成三个阶段:一年级的职场认知、二年级的职场体验和三年级的职场实践。在每个阶段中,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及职业行为规范,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职场行为训练项目,以乐观自信的职业心态习惯接纳任务,以创新的职业思维习惯分析项目及设计自我,以严格规范的职业行为习惯完成项目。最后,要创新开发职业行为习惯训练的校内外平台,包括校内的课堂教学、日常管理和校园文化活动平台,校外的社会活动实践和校企实习基地,通过各种校内外平台,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安全规范操作规程,促进学生职业思维、职业心态和职业行为的各项任务。

总之,树立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观,需要教师和学校联系学生实际,立足学情,树立学生的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并通过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全面促进其职业道德观的树立。

参考文献:

[1]肖树伟.试论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J].现代交际,2011,(3).

[2]罗玉琳.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社会实践与职业情感的调查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3).

[3]赵莉.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校内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13,(12).

上一篇:民族学研究方向范文 下一篇: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