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0-19 15:57:31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1

一、何谓创新型拔尖人才

创新具有不同的层次,前所未有的创造发明是创新,一些旧思想、物质,融合新的元素,进行重新组合或再次发现,也可以叫创新,只要它满足了人们对进步的某些要求,就是创新。创新型拔尖人才也是分级分类的,不仅有高层面也有普通层面;不仅包含科技尖端领域,也可向其他领域普及和延伸。因为从本质上讲,创新具有两个根本属性:首先具有多元性、动态性,其内涵和性质一直在演变。当前的创新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时代特点,其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它不仅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也包括体制与机制、经营管理和文化的创新,同时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以及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创新活动。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其内涵也会进一步拓展。创新这一属性,可以说正是对创新这一概念的最佳诠释。其次,创新具有普遍性。创新并非是少数精英的专利,而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能,是人类最普遍的行为,具有普遍存在性。创新的真谛就是:创新无处不在、无人不能!正是因为创新的普遍性,才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可能。狭义的创新人才是指在社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做出了创造性贡献的人或者是采取了与众不同的方式解决了某种实际问题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创造出新价值的人,他们已经完成了这样一种贡献,这样的创新型拔尖人才是少量的;广义上来讲,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创新人才不仅指已经做出贡献的人,还应包括那些具备创造素质,可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以及那些暂时不具备能力但具有创造性潜能的人。

创新型人才与普通人才相比还具有独特性,其独特的素质结构为我们识别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路径。创新型拔尖人才一般具有下列特点:1.有可贵的科学精神。勇于追求真理,有科学的态度、方法和批判精神,敢于挑战前人已有成果,有为求真知、求新知而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勇气。2.强烈的好奇心,对环境变化敏感,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洞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能够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3.有坚韧的意志品质。有非凡的胆识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为了既定目标能够锲而不舍,遇到挫折不退却,牺牲个人利益也在所不惜。4.有超前的创新思维。善于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想常人之未想,在看似无问题处提出问题。5.充满了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爱心和责任心。

二、普通高中阶段在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中的作用

创新型拔尖人才是针对成人来说的,创新体现在风华正茂的青年期,在成人期达到高峰,青少年期的创新还不成熟。从心理学角度看,各个年龄段都有创新的表现,突出表现在思维品质的发展上。结合思维品质的发展过程,人人都有创新,创新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所谓的“精英学生”。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任务,绝不只是在大学里面,基础教育同样肩负着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的责任。这是因为创新型拔尖人才的智能开发、人格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基本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形成的,因此,应该把小学、中学、大学各学习阶段,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地来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同时更需要整个社会为创新人才培养、为创新人才成长营造氛围和创造条件。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才能显露,人生发展选择的关键时期,也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高中阶段学生的兴趣、个性、能力、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而这些素质又是创新型拔尖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的链接,为社会提供需要的人才应该是普通高中的追求。

高中教育阶段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定位仍应该是打基础,既包括学科知识的基础,也包括人格、品德的基础以及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基础。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在全部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各种创新素质的培养,即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创新人格等方面,作为教育的重要要目标去实施教育活动。

1.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创新型人才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品质体现,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真正形成了创新意识,一个人才可能产生创新动机,形成创新目标,去充分发挥其创造能力从而实现目标。所以,学校应把培养学生的崇尚创新、探索研究、求新求变、不唯书、不唯上的精神放到首要的位置。

2.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切入点。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不仅要关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而且要关注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注意、观察、理解、推理等一般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想象力、思考力、洞察力、内省力、创造力等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并不是完全的智力活动过程,独立性、合作性、创新性、抗挫折性,是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必备的特质。在每一个教学环境中,都需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塑造,通过学生完成有挑战性的项目,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进而发掘他们的潜能。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创新人格,人文科学、艺术教育、体育担当着重任。

4.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创新型拔尖人才的核心特质,只有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改变传统的重知识重理论,轻实践和轻创新的教育模式,把教育教学中心转移到提高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善于将创新知识转化为现实成果的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创造。

创造力是在其他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高层次上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而创新型拔尖人才则是创造力和创造性人格的统一体。因此,一个综合素质不高的人,不可能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一个创新素质不高的人,也不会是跟得上时展要求的综合素质的人才。

在鉴别创新型拔尖人才方面至今或者将来都很难找到一个科学的量表,因为无论是谁也不会想到一个邮局的职员会成为改变物理学研究面貌的人。每个学生都需要培养创新的素质,要有广泛的普及性才能有脱颖而出的天才或者是创新人才的出现。我们的培养模式一定要有一定的规模。我们乒乓球为什么好呢?是因为全国人民都喜欢打,自然会出世界冠军。这个道理很简单。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广大学生参加课外小组,而不是举办特殊的班。培养创新人才,应该在所有学生当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素质,让创新人才自然涌现出来,然后我们加以引导,提供空间时间,让他们发展。

三、普通高中阶段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的途径

创新型拔尖人才的产生不完全靠教育,但是良好的教育过程和宽松的教育环境,一定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涌现和发展。加强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我们的学校教育还需要有许多加强、改进的地方,甚至需要彻底的转变。

第一,要转变教育观念,营造“教为创新,学为创新”,崇尚创新的学校文化。法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只有环境和教育,才能把牛顿变成科学家,把荷马变成诗人,把拉斐尔变成画家。美国创造学家史密斯主张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中,“教育者的第一个作用就是设定开发创造性的条件,创造性所需要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知识环境”。可见,实施创新教育,创设、营造、鼓动创造性的教育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创新面向所有孩子,创新是所有孩子的权利,创新是我们学校的文化。改善校园文化的精神状态。营造有创造性的校园文化氛围,包括认识和内化创造力,使创新意识深入人心;营造学校支持型、创造性校园气氛;开展创造力教学活动,激发师生的创造热情;构建安全自由的校园人际关系。心理自由与心理安全是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一般条件。在民主、平等、和谐、安全、宽松的环境中,学生敢于异想天开,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挑战权威、敢于突破常规,从而形成创新人格;在学习和活动过程中,经常得到肯定、赞扬、鼓励、欣赏。学生才能树立自信和自尊,形成自主、独立的人格特点,产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第二,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构建富有层次的、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学生的智力结构有差异,有的逻辑思维强,有的形象思维好,有的动手能力强,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提供最适合的教育。着眼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整合开发课程资源,在努力创造条件,开足、开齐国家课程以外,自主开发丰富多彩的校本选修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在某一领域或某几个领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在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内提供深入学习和挖掘潜能的机会和平台,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潜能,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专门的创造力训练只是创造力培养的一个途径,而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的创造力培养是更为有效和可行的,结合具体学科在课堂上创设创造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来解决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专门开展新思维能力训练。创造力作为人的一种潜能,可以通过发现、识别、保护、正确引导而被挖掘并得以发展。开设思维技法课、创造技法课、创造活动课,指导学生学习与练习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策略,教给学生创造力训练的特殊技巧,训练学生思维力,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并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去创造,教给他们如何有效地进行发散式提问,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制造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雏形,奠定从事科学研究、创造活动的良好基础。

第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以往大量研究表明,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而这几方面正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学生放在广阔的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蓬勃向上的课外活动,使各类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领域,在快乐成长中全面提高素质。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实践活动是学生课外活动中与创新能力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项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开阔视野,激发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增强学生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操作能力、组织能力与创造能力。孩子的需求是有差异的,我们的教育需要满足这种差异,教育就需要让孩子梦想。中学是孩子应该做梦的地方,所以中学就要努力去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学生社团就是这样一个极好的平台与途径。

第五,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在创新实践中成长。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依托,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社会和教育资源、文化与科技资源,突破现有的常规培养模式,建立让学生走进科学家、让科学家走进中学课堂、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机制,通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素养,逐步养成探索科学、热爱科学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实践能力,由此探索优秀拔尖创新人才后备力量的培养机制,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

第六,减轻课业负担,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教育具有开发创新精神和窒息创新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过重的课业负担压缩了学生兴趣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摧残了学生的身体,磨灭了学生学习和追求新知的热情,扼杀学生的自我发展时间和创造激情。教育要真正成为焕发人的创造力的教育,激发人探寻真理的教育,中小学过重的课业负担已成为现今严重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瓶颈。“自由时空”是人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尺度。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我们要使学生的学习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给学生自由时间,学习要在一种多方面的、丰富精神的广阔背景下进行,这个背景越丰富,你学习起来就越轻松。

第七,引导学生做好科学的人生规划,使创新型拔尖人才的成长少走弯路。人们通过分析诺贝尔奖获得者,发现有下列一些共同点:都对所从事的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并且都固守在这个领域,没有多少跳槽的;都具有献身科学的精神;都有平静的生活,都有宽松的环境和闲适的心态;都充满了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爱心和责任感。无论在科学还是在艺术上想取得重大的突破和成就,都需要坚忍不拔的努力,都需要巨大的付出,见异思迁、浅尝辄止是走不远的。兴趣是未来有创造性的根本前提。人不可能在一个自己没兴趣的领域走得很远。创造性、创造力,都来自于对事物的特别痴迷、特别执著。只有是自己感兴趣的事,并且坚持做下去,才会创造成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特长、兴趣爱好和社会需要明确人生目标,并为之付出锲而不舍的追求和巨大的努力,这样才可能有所成就。不要被世俗所左右,不能因为哪个行业赚钱、哪个行业地位高,就去干哪个行业。不是依据外在的一些东西进行选择,而是遵循自己内心的兴趣,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

创新是个人价值的最高实现。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性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让每个学生都相信自己能够创新,能够为人类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的路上,教育任重而道远。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2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应用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

一、建构主义概述

建构主义中建构一词是从建筑学中引申而来的,原意是在建筑或木器加工中把现有的零件和材料筑成某种结构。在建构主义思想中,建构指的是通过人的认知结构的发生和转换解决问题。具体来讲,就是指学习者在新的和原有的知识经验之间,通过二者反复的和双向的作用形成并不断调整个人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他们反对用直接教学的方式获取知识,主张用提出问题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来探究答案。近代,哲学家维柯在代表作《新科学》一书中表明:人类创造了文明社会,社会被创造的同时也创造、塑造了人类自身,所以人们才能够通过历史认识到社会是如何被创造的。由此,维柯进一步提出:人们只能认识到自己所创造的东西,也就是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自己所建构的一切。继维柯之后,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先天综合判断”命题和“主体建构客体”思想验证了在建构科学知识中人的认知结构起决定作用,对建构主义的生成和拓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20世纪以来,当代建构主义以皮亚杰和维果茨基为主要代表,皮亚杰从认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角度对儿童心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认识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建构的,认知结构是在认知个体与环境的双向作用和不断建构中发展的。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其后继者布鲁纳提出:学习的过程是积极的,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依靠的是自己现在的和过去的知识来建构新的思想和概念。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从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两个主要方面做了进一步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多次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的结构中有多么重要,还对个体的主动性如何在认知过程中进行充分发挥作了深层次的思考。总之,上述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建构主义,也为建构主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在追溯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时,我们不难发现建构主义思想来源驳杂,涉及领域广泛,虽然上述各种建构主义提出的角度不一样,但是在如何看待知识、如何学习等方面是趋同的。概括起来,我认为建构主义至少具有三个共同的特点:一是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习者都是参与的主体,别人无法替代。二是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建构主义认为特定的学习情境能够促进学习者理解和建构新知识,知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对已有知识进行改组和重建,而不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知识。因此,学习离不开真实的学习任务,对于学习就要努力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三是主张学习的社会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但是个人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更是以社会为媒介通过与他人的协作和会话而内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

二、建构主义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关联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未来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但是纵观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可以发现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往往不是社会所需的人才,不少大学毕业生正经历着与社会相脱节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基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偏离社会需求的人才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狭窄,部分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探究素质、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资源没有得到深层开发等。针对上述困境,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可以为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新的视角和提供参考。在建构主义看来,知识不是学习者对现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基于自身经验对知识赋以意义,同时强调学习者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中介通过与别人的协作不断建构新知识的。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鼓励学习者能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更强调反思能力的培养,还主张将学习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建构主义倡导的教育理念与新形势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契合,我们应当予以借鉴。找到建构主义与应用型人才培B的契合点,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重新定位师生角色,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从而达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最终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三、建构主义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为了满足新课改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的需要,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在实践与创新思维方面的发展。建构主义主张的教育理念与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相契合,我们应当予以借鉴。其中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优化课程体系成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难点。这就意味着课程体系在课程目标、课程设计等方面的理念、方式和方法都要进行深刻的转变。

在课程设置方面,从强调课程的工具性向强调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将课程视为传授知识的工具,但是在建构主义视角下,课程被视为工具性和个体发展的统一体。课程设置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创新思维习惯、提高素质和强化实践能力。因此,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课程设置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要因材施教,要把学生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统一起来,综合考虑。

在课程设计方面,从强调知识的传承向强调知识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围绕学生“意义建构”而展开的,不是以分析教学目标为主。在学习方式上,建构主义提倡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参与的有意义的学习,认为知识是生存在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的。在这个意义上,建构主义要求课程设计要将知识的学习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课程设计首先要立足于知识的情境性,本着情境教学的理念,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然后将学生置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处于主导地位。整个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其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教学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教学环节要考虑学生的主体价值,真正赋予学生话语权,这样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教师作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导力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具体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做两大转变,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二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角色方面,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学习的领导者、强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在教学观念方面,教师应该由以知识学习、教学任务和教育教学为中心转变为思维训练、学习效果、自育自学为中心。

(三)以建构主义为指导进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文字呈现,主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展开。目前,纵观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可以发现在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培养的目标局限于信息的传递,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的内容仍以现成知识为主要载体,对学生的现实需求缺乏关照,教学方法缺乏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交往,缺乏教学资源的深层开发等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实践能力、探究素质,以及采用何种方式、方法进行人才培养成为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点。在这个意义上,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强调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注重学习者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重视培养学习者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的理论,与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相吻合,可以解决上述诸多问题。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和定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改变过去长期存在的被动灌输的培养方式,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与实践中棘手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在活动与交往中M行探究性学习,切实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校教学与社会的联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张银蒲,申彦春,姚明林.基于建构主义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继续教育,2011(05).

[2]徐维英.建构主义理论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发展浅析[J].教育与职业.2011(23).

[3]刘儒德.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J].人民教育,2005.7.

[4]张旭,赵静波.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当前教学的启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3

关键词:医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应用型人才;对策

从当前医学院整体教学状况看,虽然医学院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教学管理模式滞后就是重要表现。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医学院在教学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从完善医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进行分析,提出具体对策,旨在提高医学院的人才培养能力。

一、当前医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对应用型人才内涵存在错误认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曾对应用型人才进行了准确定义:应用型人才是一种能够熟练掌握社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中的专门人才类型。但是在当前一线医学院中,教育机构并没有充分理解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在教学中出现注重理论研究、轻视实践的问题,这有悖于医学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2.没有充分理解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应用型人才是一种能够熟练掌握社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中的专门人才,其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较强,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人才力量。国家之所以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目的就是要通过应用型人才加快社会经济转型进程,促进经济发展。许多医学院对国家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并不明确。在教育工作中,一般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只要把学生推荐到实习单位进行相关实习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3.教学形式单一

就目前医学院的教学实际情况看来,教学形式单一是医学院教学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有些医学院简单地将学生实习认为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教学方法,更有甚者认为学生在实习机构完成实习任务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现象说明了当前医学院教育工作中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狭隘、片面的认识,虽然培养应用型人才与学生实习紧密相关,但其仅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方法,真正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形式远远要比那些简单的认识宽泛。

二、创新医学院教育管理模式的具体对策

1.改变思想,深化认识

在教学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国家教育部相继颁发了相关文件,明确当前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创新本科教学,必须树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通过创新本科教学管理模式培养人综合性应用型人才,人才对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提高了,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

2.明确医学院教学的根本任务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符合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满足市场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成熟的技术理论和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的素质。明确医学院教学的根本任务,学校才会不遗余力地推动教学管理改革,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学校综合教育水平。

3.积极创新教学形式

本科教学是一项综合性教学活动,它不但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科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述理论知识。医学院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极具意义的一项变革。创新医学院教形式不能局限于一种或两种教学方式,应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或者精选案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课堂的活跃度等。当前,学校应当改变传统教育理念,不断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实现多样化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医学院只有不断强化基础知识教学,提高人才理论水平,注重培养人才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师资队伍并走校企合作教学之路,才能加快改革进程,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作者:常远 单位: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耀珍,唐娟.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公共关系教学改革探索[J].教学研究,2013(2):39-41.

[2]徐同文,陈艳.英国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探析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111-115.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4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设置

一、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从上世纪50年代的“劳动经济学”专业发展而来的。1998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才进入独立发展时期。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一方面我国要全面推动人才强国战略,开展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新时代企业实施人才战略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随着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全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性要求日益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建设已成为社会共识,并逐步走向规范。

从笔者所在高校――华东交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大概有毕业生20%投身考研,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从事人力资源专业工作的学生不到毕业学生的30%,50%以上学生从事其他相关专业,创业或者企业行政管理等工作。有一半的学生毕业不能从事自己本专业的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潜在需求和实际需求为何存在如此大的差距?根据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求职者的素质要求比较严格,而这种“苛求”实质是凸显出了现行办学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的严重脱节,这也说明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1.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综合学者们的看法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社会对人才规格品格的要求和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和特点,在培养人才的实践中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特征和运行机制。

刘沫,陈海宁(2006)提出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很多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和解释。有的认为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培养过程三个关键因素。有的认为包括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和规格、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等方面。有的认为专业设置模式、课程体系构造形态、培养途径和知识发展方式、教学运行机制、教学组织形式、淘汰模式都应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题中应用之意。还有人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应该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制度。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

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和课程体系的设置都是围绕着对学生素质能力展开的,对于人才培养中应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素质。靳秉强,郭爱英,王立校(2001)指出,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模式是:以勤奋敬业精神为核心,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为立足之本,具有不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市场运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表达能力的新型人才。蔡厚清(2002)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核心素质包括敬业精神、系统思维能力以及情绪控制能力。孙达林(200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是专业知识的代表,而企业认为学生只要具备一般性知识即可;企业需要既懂专业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多面手;企业关心那些能为企业带来直接效益的指标,并不需要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顾琴轩,朱牧(2001)研究发现,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主要胜任力构成: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识人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服务意识、值得信赖、亲和力、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承受压力能力、适应力、主动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

3.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研究

人才培养模式如何设计,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论点。陈万思,姚圣娟(2006)提出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胜任力为导向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的思路。梁金印(2002)认为: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学科专业特点,初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协调学科专业,同时整合课程以形成课程体系,使模式在目标维度、制度维度和过程维度上的构成要素初步具备。郭志文(2004)认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从以下几点考虑:(1)实现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2)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3)加强专业实践环节的教学。周亚新(2002)认为人力资源培养方案的设计应定位于微观管理层面,不应该偏重于宏观管理层面,而应该着重于企业管理中的特定职能。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作为一种学校教育过程,首先要从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出发,设定培养目标,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

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首先要确定合适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需要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在此,笔者以自己所在高校为例,提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以作参考。

华东交通大学属于一般院校,学生生源素质上有一定限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是本科教育,而不是研究生教育或者高职高专教育,该校毕业生的去向是面向一般企业而不是其他特殊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该校开办已有7年,目前具备专业的教师队伍和办学体系。在此基础上,笔者主要探讨两个问题:培养的主体是谁?培养目标是什么?

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核心问题是“以谁为主体?”人才培养是以学校为主体还是应以学生为主体?传统模式认为学校是“人才工厂”,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学生是人才工厂的“产品” 。这种办学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其根源是长期计划体制的惯性。面对激烈竞争的外部环境,高校必须转换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立场上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出生率的降低,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将日趋激烈,毕业生的市场适应度将成为考生的择校尺度。作为国内高等教育“二梯队” 的一般院校,对此应有足够的警觉。为此,笔者认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培养模式更能适应社会和企业的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源于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二是社会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资讯人才的需要;三是公共管理部门对组织人事管理人才的需要。前两年该校毕业生主要面向铁路部门,因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也主要输向铁路,但随着学生在铁路部门工作的情况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在铁路部门不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因而选择跳槽,去沿海等一些一般企业部门发展,或者选择自主创业。因此,学校应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企业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胜任力特质相匹配,这样才能使毕业生符合企业对人才的特质需求

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给出了指导性意见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为: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具体而言,以敬业精神、系统思维能力,以及情绪控制能力为核心,以人力资源专业技术技能为立足之本,培养具有人际技能、创新技能、写作技能、计算机技能的人才,另外要注意加强学生的的分析能力、识人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服务意识、值得信赖、亲和力、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承受压力能力、适应力、主动性。

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如何设置,还应视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在此,笔者不准备设计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而是对于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强调。

1.改善专业课程的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可以细分为许多小模块,比如人员招聘、人才测评、人才培训、人员激励、薪酬管理等等,因此,专业课程会相对较多。在专业课程设计时,如果要求每个学生对所有相关专业课程都加以学习,在时间上和效率上都会存在一定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这些模块的专业课作为选修课,由学生根据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自主选择。这样,不仅可以在时间上加以保证,而且有利于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专和深。

2.加强心理学课程的设置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以人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与人的接触是不需多言的,甚至许多企业在招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时,愿意接受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如何掌握人的心理特征,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必不可少。在我国其他许多著名高校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一项必不可少的课程是行为心理学,并且还有大量心理学的辅助课程。学校虽然也有组织行为学的课程,但明显不足。管理心理学、行为心理学都应成为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3.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

学而不用是学生学习的一大弊端,作为强应用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更是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环节设计中,笔者认为应该提高课时量,增加内容。除了适量安排学生到实际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学校可以让学生对企业的运行进行模拟,比如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设计、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设计与开发、组织设计等模拟实验。这样,学生会主动对企业的运行体制进行调查,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多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行,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将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加以运用实践。

4.加强人际能力和沟通的培养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所面临的客户都是人,人际交往能力必不可少,在形形的人的交往中,如何能和人成功交往,如何能应对各种人的各种问题,应从学生时代就培养学生的人际能力和沟通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沟通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互动的课堂气氛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蔡厚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的素质结构及其培养.人口与经济,2002(10).P101-103

[2]陈万思姚圣娟:管理教育与管理胜任力差异实证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06,20(3).P85-89

[3]顾琴轩朱牧: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任力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10).P4-8

[4]郭志文: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论.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22(5).P70-72

[5]靳秉强郭爱英王立校:普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1,24(4).P424-427

[6]梁金印: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17(1).P81-86

[7]刘沫陈海宁: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实现人才充分就业的战略选择.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P52-54

[8]孙达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的实证研究.价值工程,2003年增刊.P92-94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5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地方高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

地方应用型高校因在办学历史、经费投入以及社会关注程度等方面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有较大的差异而使其办学水平、师资队伍、实践条件以及生源质量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这导致其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明显不足[1-2]。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如何针对地方高校办学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具有地方高校自身特色、符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已经成为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1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现状

工程教育认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多数地方本科高校在现有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与地方经济产业联系不够紧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专业特色不突出、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教育教学方式不灵活、考核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实验室建设和校企合作较薄弱、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反馈和保障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3-5],和工程教育认证要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迫切需要探索与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

河南城建学院是以工科为主、以“城建”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地方本科高校,自2017年开始对标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战略,建设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大学科技园、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河南省城镇综合设计研究院、百城建设技术研究院,搭建了坝道工程医院河南城建学院分院、河南省城乡规划大数据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高分数据平顶山分中心、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科研监测中心、城市固废综合处置与生态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健康食品协同创新中心、尼龙产业技术学院、BIM技术研究中心、城市建设发展中心等科研创新服务平台等,致力于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本文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进行探讨。

2.1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构

人才培养方案是体现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是实施专业教育的依据。河南城建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14年开始设置并招生,人才培养方案经历了2015版、2017版和2019版3次修订,2017年开始探索工程教育认证模式,但还未完全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12条构建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关联矩阵,在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构建了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关联矩阵,但是还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不能够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不科学、课程体系设置不能有效支撑毕业要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重构了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2.1.1对标工程教育认证标准,重构人才培养目标对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开展深入分析,以往的人才培养目标仅仅做到了形似,尚未完全契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内涵。经过近2年的实践,不仅使任课教师接纳工程教育认证方法,使得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而且使任课教师对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内涵理解更加全面透彻。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基于专业认证标准的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力争做到针对学生的毕业要求“明确、可衡量、全覆盖”、毕业要求可以有效支撑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可以有效支撑毕业要求等3个方面。2.1.2结合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产教融合方式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具备扎实的工程理论基础,具备优秀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合理的产教融合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顶层设计上作出合理布局,对接新能源领域的优势主导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重大工程项目。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探求与企业合作建设研究所、实训基地、共建校企合作课程等,并探求将学生送入企业一线开展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工作,共同培养拥有工程实践背景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2.2优化课程体系、体现新能源专业特色

新能源专业培养方向涵盖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核能等,学科涉及面广,不同方向要求的专业基础知识不同,课程之间跨度较大,基于河南城建学院长期形成的城建类学科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依据学校“依托建设行业、服务城镇化”的服务面向,河南城建学院开设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侧重于太阳能的转化与应用,偏重于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设计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如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及分布式能源系统等,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在以往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着课程内容交叉重复、学科知识体系不完整、专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在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重新整合和规划课程体系,认真梳理课程的内容与关键知识点,着重突出工程能力和设计能力这2条主线,增设了锂电池储能系统设计及应用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了Matlab技术工程应用、计算机辅助制图、能源工程管理与工程经济、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等个性拓展课程模块,构建了知识结构完整、课程衔接合理、更能体现新能源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并着力构建风、光、储、输以及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等的全流程新能源应用体系。

2.3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2.3.1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比例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学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其中实践教学是培养新工科人才要求的实际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河南城建学院新能源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内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着力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2017版、2019版相比,2021版新能源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分别由31.4%、34.3%提高至35.3%。2.3.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结合新能源专业的课程特点,将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采用目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对应有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的理论课程,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即给学生下发设计任务书,让学生带着任务、带着目的去预习课程内容。在讲述每个知识点前,先介绍其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结合工程实际告诉学生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寻求解决方法,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解每个知识点时,着力描述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多讲述实际工程案例,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思维,有助于强化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提高其对专业的认知,增强对专业知识应用于工程设计中的能力;课后,通过在学在城建等网络学习平台向学生有关工程设计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打卡,完成所布置的任务以巩固所学知识;在所学课程结束后,安排相关实验、实习环节,将所学理论知识有效应用在工程设计中。由此,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以及实验、实习环节4步层层递进地渗透解决工程问题的思想、思路和方法[6]。从而有效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2.3.3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在开展好理论教育第一课堂的同时,将专业教育与工程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以“协同育人”“实践育人”理念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在学好专业技术理论的同时,通过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科技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还有利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知识融会贯通。在第一课堂中利用已有的创新创业课程,初步建立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能力,并引导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创业理念,同时利用“协同育人”“实践育人”方式将学生带入工程实践中来,让学生参与到工程中去,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去,通过科技竞赛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所学专业知识,并将其有效应用到实践中去。做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创业能力。2.3.4狠抓毕业设计质量本科阶段的毕业设计作为学历教育的最后一部分,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最终体现,是专业素养的凝练和升华,是理论教学转向应用研究的堡垒。毕业设计可以深入反映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新能源专业应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等环节的全周期管理,把好指导教师关,把好选题关,把好指导过程关,把好答辩关,把好诚信关,把好学术关,保证设计质量。在设计选题方面,提倡真题真做,一人一题,尽量选择既能满足课程目标要求,又能联系生产实际和工程实际的课题,强化规范意识,让学生在设计中接受实际工程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系统思维能力、学习与应用能力、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在设计实践方面,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查阅文献的能力,培养学生凝练精华的意识,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设计中去的思维;在创新创业拓展方面,鼓励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深入参与一项相关学科竞赛或科研项目,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

2.4构建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

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以虚拟仿真项目为依托,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在虚拟仿真教学方面,充分利用MOOC等线上优质共享实践教学平台内的资源,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搭建虚拟仿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综合性、智能化、开放性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造条件。在搭建实践实训基地方面,充分运用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平台,与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合作搭建实践实训基地,着力提升专业内涵建设。

2.5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持续改进机制

深化持续改进理念,不断完善专业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标准,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在校院二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形成自下而上的专业层面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闭环机制,把“以学生为中心”的OBE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改革联系起来,把成果导向、过程性评价与教学评价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把持续改进和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与质量文化建设有机融合起来,不断加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建设,将质量价值观落实到人才培养各环节,持续提升新能源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3结束语

随着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建设的深入推进,河南城建学院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新工科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构建一个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适应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仍需进一步强化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项具体工作中并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王祥秋,张玉红,饶德军.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J].大学教育,2018(2):127-129.

[2]刘楠,杨策.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33(9):4-6.

[3]黄长军,周青山,曹元志.专业认证和OBE理念下地方高校测绘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21(8):132-134.

[4]李志义,赵卫兵.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最新进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5):39-43.

[5]李志义.对毕业要求及其制定的再认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5):1-10.

[6]崔秋娜,郑梦梦.《燃气输配》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6,3(28):190-191.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6

关键词:技术转移;学历教育;资格认证

21世纪是知识与各类高科技引导潮流的世纪,如何将各种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创造商业价值已成为各国竞相关注的焦点。然而,从技术开发、研究到技术应用,不是技术知识、实践技巧或者科技成果从一个组织到另一个组织的简单转移,“过程”涉及多个领域,成果转化高低与是否具备一支高素质的技术转移专业队伍密不可分。据统计,目前我国至少有八成的科研专利成果没有实现转化。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作为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无疑是重要因素。培养以促进成果转化为目的,为促进他人技术交易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重要途径。

一、技术转移的内涵和特征

“技术转移”的定义,至今似乎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许多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技术转移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根据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的不同,技术转移的概念分为两种典型的类型:

1.扩散理论

扩散理论是从空间的角度来描述技术转移的,认为技术转移是通过有偿的或者无偿的途径,从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向其他地区或国家转移,或从一个领域向其他领域转移。该理论强调技术转移发生的条件是:某一个地区、国家或领域的技术,在另外的地区、国家或领域被直接使用或被模仿、在发明或改造后被重新利用等。

2.过程理论

过程理论从实践的角度来描述技术转移,认为技术转移是指技术通过一定的载体在不同的阶段和环节中发生转移的过程。通常认为这些阶段和环节包括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技术在其中流动。该理论从技术的产生、发展和转移的全过程来描述技术转移现象,其显著的特点在于刻画了发明和创造在技术转移中的地位。

从上述两种理论基本可以概括出技术转移的如下特点:技术转移是衔接技术开发、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各个环节的流程,是描述技术从发明点向吸收点的转化、传播和扩散的过程;技术转移是在不同的地区、国家、行业和领域所构成的系统中完成转移过程的;技术转移依赖于人类的探索、认识、创新、实践、吸收、综合和转化活动等各种能力。技术转移可以发生在企业内部、同行业企业之间、国内各行业之间以及国际之间。

至此,我们对“技术转移”定义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技术转移是以经济为目的而发生的技术信息流动的过程,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技术、人才、资本三大要素的完美结合。

二、技术转移专业人才的能力体系分析

技术商品不同于其他普通商品,技术本身往往很难被理解,而且技术的交易过程通常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进行技术转化,因此,技术商品交易对技术转移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一般说来,合格的技术专业从业人员不但需要懂技术,了解技术的商品价值,能够把技术商品的信息推介给社会,而且还要了解市场情况,善于经营技术商品。在我国,技术转移专业人才,被称为“技术经纪人”,将“技术经纪人”定义为“在技术市场中,以促进成果转化为目的,为促成他人技术交易而从事中介、经纪或等,并取得合理佣金的经纪业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这说明技术转移专业人才不仅具备一般经纪人的基本能力,即为组织双方“牵线”,协助双方商定技术转让的价格,协助技术转让方和购买方签订和履行技术合同等,还要有区别于一般经纪人、具有技术转移专业特色的能力,即深入参与技术成果的工业化和商业化开发的能力和在技术成果工业化、商业化的开发过程中对融资起参谋、协调监督作用等能力。

欧盟委员会1995年发表的欧、美、日等国家技术转移人才调研报告显示,欧盟对技术转移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为:具有良好的科学知识水平,善于鉴别、了解多种多样的技术;具有良好的工业素养;具有企业经济学方面的实践经验;具有商业头脑;具备有关保护知识产权以及起草可协议和工业合作协议方面的基本法律知识等。

由此可见,技术转移过程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和能力,技术转移专业人才能力体系是一个多领域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

因此,技术转移专业体系应包括以下的知识和能力:科技信息模块――获取和筛选信息能力,调研和预测能力,鉴别和评估能力。经济管理模块――宣传和传播能力,组织和洽谈能力,计划与实施能力。法律知识模块――沟通与协调能力,学习与研究能力等。

三、现行我国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对技术转移专业人才的培养,按教育类型可分为两种:一是学历教育,二是非学历教育。

学历教育培养方式分三个层次:一是高职,二是本科,三是研究生。如2003年北京大学研究生班层次的“科技传播”专业,2002年北京机械工业学院高职层次的“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专业等。前者以培养高级科技传播人员,后者培养目标锁定为培养职业技术经纪人。很显然,这种培养方式所对应的是培养初级和中级职业技术经纪人。

非学历教育主要是采用资格认定的方式来培养。1997年,原国家科委颁布了《技术经纪资格认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全国技术经纪人培训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技术经纪人和技术经纪人的资格认定作了明确的规定:凡大专以上学历,都可以报名参加技术经纪人资格培训;所有技术经纪从业人员都进行了培训和资格考试。

技术转移工作是知识面广且应用性强的职业,学历教育受学制所限,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证学生融会贯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鉴于此,上述两所学院只招收了一届学生就停办了。

目前技术转移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多地按照1997年颁布的《办法》和《大纲》来进行。政策的颁布,虽然促进了技术转移人才的发展和壮大,但技术转移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是不争的事实,主要体现在将技术转移工作等同于普通的一般经纪人工作,大多数技术转移人员的业务也只是促销、洽谈,业务职责只到签“意向书”为止,深入洽谈、签订合同以及合同实施、项目建设等深层次的工作,则很少参与。

知识和能力等结构的不全面是业务不深入,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能力不足,专业化水平低的重要原因,这些问题也是导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深层原因。

四、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技术专业人才的成长必须是广博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技术交易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单纯依靠学历教育或是资格培训都无法完成。日本及欧美发达国家对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中两种教育类型如何衔接的探索开始得较早,他们采取由政府制订职业技术转移人才培养计划、将技术转移的基础知识融入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将技术转移的基础知识融入高等教育体系就是要求每个在校大学生都必须修完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原理,着力于培养大批的职业技术经纪人后备人才,然后由各个中介机构从中选拔。学历教育阶段侧重于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展,后期培养侧重于借助各种社会资源积累技术交易的经验,提升能力。

借鉴国外的模式,结合我国当前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获取的要求,我们可以构拟出适合我国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

1.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衔接。技术转移就是让科技与市场结合,为科技项目找市场、找资金,为企业、为资金找科技项目。科学家的敏锐、企业家的胆识、社会活动家的能力和超乎寻常人的勤奋和毅力是对高素质技术转移专业人才的具体表述。这种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学历教育阶段3-4年的时间,充其量只能满足前期部分知识的积累,大量的知识和技能是要通过后期的实践和学习才能获得。国家关于《技术经纪人认定暂行办法》对参加技术转移资格培训人员的学历要求是大专以上学历,这就为学历教育后继续培训在知识体系上搭建的一种衔接。基础教育背景阶段可采用“宽口径,广种薄收”的策略,将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原理、公共关系原理、应用写作等相关课程组合成一些活的模块,供学生选择,让那些对技术转移职业感兴趣的学生能在基础教育背景阶段,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目的地积累相关的知识,为技术转移培养后备人才。硕士和博士阶段的研究生教育,学习的地点不应局限在校园里,应学习医学院培养医生的模式,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在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里度过,在专题研究中加深理论知识的认识。

2.以非学历教育为主,将学历教育与资格认证和继续教育相结合。由于学历教育阶段,更多地关注前期知识的积累,这使学历教育后的非学历教育对提高技术转移人员技能水平的作用显得尤为关键。资格认证是进入职业技术经纪人队伍的第一道门槛。《办法》中规定“大专或本科生,具有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初步具有从事技术经纪活动所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已取得国家科委或省级技术市场管理部门颁发的《技术市场经营与管理资格证书》,才有资格参加技术转移资格认证”。获得技术转移资格认证至少是学生工作3年后的事情,因此,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应放在非学历教育阶段。以非学历教育为主,将学历教育、资格认证和继续教育衔接在一起。

3.密切与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联系,将理论与实践衔接,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完成“常规工作”到“复杂的工作”再到“创新复杂工作”,这是对初级、中级和高级技术转移专业人才能力的描述。技术转移人才能力的培养要经过“理论―实践―理论”循环反复的过程。基础教育背景阶段所获得的,更多的是一种分散的、记忆性的知识,这些知识不是能力,只有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在技术交易和技术转移的各个环节上进行历练,知识才能汇集在一起,形成各种能力。

政府应当加强对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转移从业人员的引导,利用社会资源,为培育技术经纪人队伍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提供成长舞台。如让技术转移服务中介机构提前介入参与到前期的学历教育,参与后期的培训教材的编写、资格的认证等,都能保证技术转移专业人才能力体系各部分的有效连贯。

我国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汲取国外先进的经验,构建适合我国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加快我国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法。由于技术转移专业人才的培养跨越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类型,作为基础教育背景中的基础素质课程的设置涉及到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问题,而对非学历教育影响重大的国家技术转移资格认证标准正面临着修改和完善,所有这些因素,将制约和决定我国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和效果,因此,我们对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只是第一步,仍有许多深层的具体的内容需要我们去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本东.对我国技术经纪人发展现状的思考与建议[J].科学进步与对策,2005,(4):151-152.

[2] 傅正华.职业技术经纪人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2003,(1):127-129.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7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专业认证

作者简介:张宏丽(1971-),女,黑龙江海林人,沈阳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宋吉鑫(1962-),男,辽宁新宾人,沈阳工程学院,教授。(辽宁?沈阳?110136)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课题编号:GHYB11004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020-02

高等教育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已经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历史性跨越,但仍存在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危机。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为此,国家制定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使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全球化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国家间的竞争根本是人才的竞争,是创造力的竞争,因而各个国家都加大了对具有国际竞争力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2006年美国政府把维持美国在科技和工程领域的领先地位写入了《美国竞争力计划》,并投入大量经费支持工程教育的发展;欧盟委员会在世纪之初提出了建设世界最具创新活力地区的目标,先后推出“欧洲高等工程教育”、“加强欧洲工程教育”和“欧洲工程教育的教学与研究”等项大型工程教育改革计划,大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工程技术人才,以应对全球化挑战。[1]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2010年启动,计划实施10年。该计划以培养造就一大批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化视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创新型各类工程人才为目标,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校结合自身特点,根据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力争将我国建设成为工程教育强国。

作为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的工科类高等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当前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合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充分发挥各高校现有的办学优势,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培养具有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国际化视野的工程技术人才,以适应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

一、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有教养且在一定的知识领域得到过某种训练并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人。[2-3]曾任哈佛大学文理院院长的Henry Rosovsky明确指出:本科毕业仅表明了一个学生较为满意地完成了若干必修的大学课程,在学业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有教养的人,为此他制定了有教养的本科毕业生的五条标准:必须具备准确交流的能力,能够清晰而明白地书写;应该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对认识和理解的宇宙、社会和我们自身具有一种判断鉴别的能力;有开阔的视野,对其他文化不应该是一个狭隘无知的人;应能在某种程度上懂得并思考过伦理和道德问题,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应在某些知识领域里取得较高的成就,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2-3]这种教育思想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实施。

在当前知识经济全球化、工程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在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目标方面都强调,高等工程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工程技术人才应当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致力于解决全球共同面临的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社会经济形势严峻等问题;应当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能够有效沟通,克服文化差异,充分发挥团队作用以进行国际工程项目的管理与合作能力;有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够进行工程研究、设计、生产,以推动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二、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方式

1.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辅

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方面共同实现的。[4-5]通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是关于人生活领域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涉及范围宽广全面,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并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专业教育则是给予学生某种职业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在某一专业方向上的学术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此,西方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过程中,一般通过合理设置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使课程范围涉及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专业技术多个知识领域,以培养学生生活、道德、情感、智力及专业技术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同时,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课程设计、工程项目等方面的实践锻炼,强调将伦理、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等全球性问题融入学生工程设计理念中的重要性,在培养和锻炼学生工程研究、设计、生产等方面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同时,致力于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批判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2.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培养与专业认证相承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8

对文化来说,语言是其传播的载体和途径,只有消除语言上的差异,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因此,翻译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所承担的作用和价值就远远大于其他形式。所以,需要我们通过体系化的教学活动,培养翻译人才。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对于茶文化来说,其在进行翻译和语言转化时,需要对茶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层次认知,只有全面了解这一文化体系,才能实现精准翻译。本文拟从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分析入手,结合翻译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而从茶文化对外交流视角分析翻译人才培养的相应思路。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对外交流;翻译人才;培养思路

随着人们饮茶习惯逐渐成熟,茶文化对人们的价值影响已经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通过对传统茶文化的研究,能够让我们寻找到优化自身价值理念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可以说,中国传统茶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财富,即使在多元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也极具学习和应用价值。当然在全球一体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背景下,各种文化之间交流融合不断加快,茶文化也不例外。

1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分析

我国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从神农氏尝百草开始,我国历史上就已经有了关于茶的记载,茶在产生初期更多承担的是医药和祭祀的功能。但是自唐朝以来,随着种茶、制茶工艺水平迅猛发展,茶叶就逐渐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元素,越来越多的人将饮茶作为自身一种生活习惯。因此,茶叶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茶叶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在饮用过程中,与各种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文化———茶文化,可以说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不仅诠释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同时更是对我们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认知进行的体系化改造。当然在中国茶文化体系中,有很多专属名词,这些名词的内涵和意义转化就必须在掌握相关翻译知识和技巧的同时,通过自身对茶文化的全面了解,进而准确翻译。文化形成的基础是社会发展和生产力推动,任何一种文化形式,其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时代特征,对于我国茶文化来说,其形成更是几千年中华文明推动的结果。想要有效传播和交流我国茶文化,就必须对其特征进行全面有效认知。我国茶文化首先具有融合特征,其中融入了很多积极向上的内容,尤其是融入了各种积极的意识形态。因此对茶文化来说,在今天仍然具有传承价值和意义。这些内容大多经历了几千年的传递和发展,它所包括的内容已经远远超过了其表面意思。因此在对这些内容进行翻译时,就不能依据中英对照来进行翻译。茶文化传入西方国家和地区后,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茶文化体系,而中西方茶文化之间是存在明显差别的。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的含义都有着实质性差别,所以在对这些内容进行翻译交流时,不仅要结合我国茶文化内涵,同时还要对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有效分析,通过对其差别进行有效鉴别,进而实现茶文化对外交流的理想目的。

2翻译人才培养的要求分析

在世界融合交流不断深化的当今,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交流、融合进一步推进,想要实现各种文化内部信息有效传递,不但需要合理消除不同文化语言之间的差异,更为重要的是要选择较为合适的文化传播载体,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进行全面认知,进而实现其融合目的。在世界文化交流不断深化的今天,英语作为主要应用语言,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范围,同时也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力。可以说,现阶段,我们要想准确、全面了解和认识世界,就必须合理有效使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从目前茶文化交流传播状况看,由于专业翻译人才的相对不足,已经制约中国传统茶文化发展融合。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实际需求,全面探索翻译人才培养机制。而想要培养理想人才目标,需要做到:首先,牢牢结合翻译活动的客观要求,培养学生掌握翻译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巧。翻译作为一项语言活动,做好该项工作的前提是丰富的知识储备粮和灵活的翻译技巧、思路。因此,做好翻译人才培养的基础就是引导其形成扎实的基础。只有这些人才掌握了相应的翻译技巧和知识,才能对整个翻译过程进行有效把握。其次,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培养其掌握多样内容,全面提升知识储备和视野。在多元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信息更新的速度已经超出了以往人们的想象和储备。如果翻译人才仍然停留在传统知识体系中,那么将无法适应迅猛发展的新时代。因此,要积极收集新的知识内容,做好对翻译人才知识体系的全面储备,通过更新翻译人才的知识储备资源,从而满足对外交流迅猛发展的客观需求。最后,当前在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从某种程度上看影响了文化对外交流活动的有效开展。首先,翻译人才在培养过程中,过多强调其技能应用培养,忽略了对这些人才人文素养的有效培养。多数情况下,其人才培养活动都是从功能需求视角出发的,由于缺乏对人文内涵的全面认知,以至于很多人才即使掌握了翻译技巧和知识,但却缺乏相关文化积淀,以至于对整个翻译内容和过程把握不透。其次,实际上,文化对外交流翻译过程中,很多时候,并不能直接依赖翻译技巧和理论,翻译的前提是意思和内涵的传递,因此,需要对整个翻译过程的各个情况进行有效了解,通过灵活应用音译和意译等各种方式,从而实现对整个翻译活动的有效表达。对于语言交流而言,其基础是内容的关联和认同,因此在翻译人才培养时,必须注重培养其对各种翻译情况的了解和认知。最后,目前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构建相应的承载机制,也就是说整个培养过程,不能脱离文化机制来开展翻译活动。随着全球文化交流进程不断加快,如今我们在培养翻译人才时,必须引导其了解各种文化,认知各种文化的差异,通过培养其掌握相应的理论技能,从而实现对外交流这一目的。

3基于茶文化对外交流视角分析翻译人才培养的思路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传播的核心。而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不仅我国有茶文化内容,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形成了相应的茶文化体系。因此在进行茶文化对外交流过程中,其前提就是理清中外茶文化之间的差异。其核心则是培养掌握翻译知识和技巧,了解传统茶文化的专业翻译人才,可以说翻译人才在整个茶文化对外传播交流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中国茶文化在进行跨语言交流时,如何才能消除语言上的差异,就需要通过开展体系化的翻译活动,当然从文化交流需要看,培养体系化的翻译人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思路。通过培养专业翻译人才,不仅能够有效传递中国茶文化,更重要的在于能够让传统茶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但是我们在进行翻译人才培养时,必须认识到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距,想要做好茶文化有效交流,不能仅仅依靠机械、客观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其前提应该是对传统茶文化进行全面有效的认知和了解。培养翻译人才应该注重把握三点,一是不仅要教育其掌握必要的翻译基础和技巧,同时也要引导其学习和了解茶文化内容。在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很多人都能认识到翻译技巧和理论培养的价值和重要性,但是对茶文化内容的了解程度远远不够,事实上,茶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如果翻译人才对其缺乏必要了解,那么整个语言交流过程很难实现其目标和效果。其次,要构建基于茶文化知识教育的翻译教学理论体系。茶文化知识是一种知识体系,而翻译则是一种技巧,如果将两者割裂开来,不仅无法达到其原有目的,甚至很难让翻译人才对两者联系形成正确认知。因此,必须将翻译教学与茶文化知识教育融合开展。比如针对翻译教学的相关内容和技巧,要选择合适的茶文化素材进行示范教学,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案例中了解两者的特点。最后,随着全球文化交流不断深化,如今茶文化不仅在我国具有相应形态,在西方国家也有茶文化内容,最典型的就是英美地区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茶文化体系。而在茶文化对外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就必须有效辨析两者差异,通过有针对性的讲解,让人们了解这两种文化的差别和不同,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真正了解和认知。当然在培养翻译人才时,也要让其认识到中西方两种茶文化内涵及形式上的差别和不同,从而实现茶文化对外交流的目的。

4结语

我国有着成熟的茶文化体系,不仅包含丰富深厚的物质资源,同时也有着极为深厚的精神内涵和价值体系,可以说,我国的茶文化体系就是我国文化的浓缩和精华,因此想要全面深化了解我国文化,其必然需要对中国茶文化进行了解。随着全球交往不断多样化,多元文化交流已经成为文化融合新常态。传统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在其传播过程中,不仅要认识到其具体价值,同时也要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进行有效界定,通过培养掌握翻译技巧、理论和茶文化知识的人才,从而实现传统茶文化的有效传播和交流。

作者:王金明 单位:上饶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肖颖.中国茶文化对外交流与翻译人才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2(15):147-152.

[2]孙鹤.浅析中国与英美饮茶文化比较研究[J].教学研究,2013(6):77-79.

[3]史芳辉.文化对外传播与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培养[J].中国翻译,2013(14):322-326.

[4]廖宁.优秀文化对外传播与翻译人才培养[J].教育科学,2014(2):226-233.

上一篇:矿山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范文 下一篇:城市管理精细化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