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错文章看对人

时间:2022-08-18 01:31:18

认错文章看对人

苏轼是北宋时期一位旷世奇才,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都非常精通。说起他的成就,离不开一个人的赏识和栽培,这个人就是欧阳修。

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山,从小在父母的教导下刻苦学习。21岁时,他和弟弟苏辙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从家乡来到首都汴梁,参加科举考试,主考官正是欧阳修。

考试结束后,欧阳修和几位副考官批阅试卷。许多试卷是用当时最流行的“太学体”写成的,故意东拉西扯许多经文典故,弄得险怪难懂,味同嚼蜡。欧阳修决心纠正这种文风,碰到这类试卷,一律毫不客气地画上红叉,摇头叹气地扔到一边。突然,一篇文章让他眼前一亮!这篇文章立论高远,语言如行云流水般优美,欧阳修一边读,一边拍案叫好。读完之后,他把试卷拿给几位副考官看,大家异口同声叫好,都认为应该评为第一名。

欧阳修也是这样想,可是一转念,突然想到这篇文章肯定是他的学生曾巩写的,怕人说他们师生串通作弊,所以忍痛割爱,把这份试卷评为第二。发榜时,拆开试卷封条,欧阳修一下子傻了眼,这篇文章跟曾巩八竿子打不着,它的作者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名字叫苏轼。

接下来,在皇帝主持的殿试中,苏轼顺利过关,进士及第,欧阳修这才松了口气。他又拿出自己看走眼的那篇文章反复欣赏,看来看去,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他:苏轼在文章中用了一个典故,他从来没见过。他很纳闷:“难道我这个老头子读的书,还不如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多?”他把家里的藏书翻了个遍,也没找到典故的出处,只好虚心向苏轼请教。没想到苏轼跟他说:“老师,实话跟您说,这典故是我编的。”虽说是编的,苏轼却也不是瞎编,而是套用三国文人孔融的故事编出来的。欧阳修听了心悦诚服,不仅没批评他编造典故,反而逢人就说苏轼会读书,能活学活用。

从此以后,欧阳修更加重视苏轼,不仅亲自栽培他,而且逢人就夸他。他说:“我读苏轼的文章,既高兴,又害怕,身上直流汗哪!后生可畏,我该让位啦,好给这个年轻人有机会出人头地。”苏轼的名气越来越大,诗文刚一出炉,立刻被人争相传诵,每篇诗文传到欧阳修那里,他读完之后,都会兴奋一整天。有一天,他对二儿子欧阳(fěi)说:“儿子,你记住我的话,三十年后,世人恐怕就不记得你老爹的名字了。”他的意思是说,苏轼的名气将会远远超过他。

历史证明,欧阳修没有看错人。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苏轼后来居上,成为恩师欧阳修最忠实的追随者和最优秀的继承人,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国学原典

子曰:“后生可畏①,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②, 斯亦不足畏也已。”

①后生:年轻人。

②闻:名声。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能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名望,也就不值得敬畏了。”

欧阳修追字

北宋名相韩琦回家乡做知州,在州府后院修了一座房子。西楚霸王项羽曾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韩琦借用这句名言,给房子取名“昼锦堂”,托欧阳修写文章记录此事。欧阳修写好文章,派人送给韩琦。送信人走后,他又把草稿读了一遍,发现有个地方写得不好,赶紧派人骑着快马,把送信人追回来,拿出稿子略作修改,让再寄去。送信人接过文稿,扫了一眼,发现和原来一模一样;定睛细看,才发现开头两句“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分别加了一个“而”字,变成“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他想不明白:“这不和原来意思一样吗?”他又反复吟诵,方才发现妙处:加了两个“而”字,意思虽然没变,读起来却语气舒缓平易,平添几分抑扬顿挫的美感。

(选自《论语故事》,中华书局)

上一篇:出和去有什么不同? 下一篇:《爸爸与小孩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