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学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16 11:09:06

学生心理学问题

学生心理学问题篇1

市场经济在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革使得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表现得越发突出,这已经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当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问题包括很多种,促发因素和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现将最常见的几种类型总结如下:

(一)环境角色的变化引发适应障碍

此类问题在大一新生中最为常见。主要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导致难以适应的焦虑心理。大学生从高中走向大学校园,全新的集体生活和学习模式,使得一部分学生不能从高中的习惯中转变过来。一方面高中的优等生优势消失。另外,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缺乏自理能力,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就不能以一颗正常的心态去处理事情,导致情绪低落、失眠、焦虑,甚至神经衰弱等症状。

(二)人际关系紧张导致焦虑抑郁

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同高中阶段相比,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学习,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网络交际盛行,很多学生已经几乎丧失了沟通能力,形成孤僻、内向、不善言谈、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误区,进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三)学习生活压力导致焦虑情绪

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态度不端正,以及学习成绩差等等。大学人才济济,使得学习成绩突出变得困难,另外大学不光靠学习成绩,很多文体方面的特长会使得部分学生弥补成绩上的不足,相反那些只知道学习的学生就会败下阵来,导致出现心理问题。

(四)求职择业压力导致迷茫焦虑

求职与择业,是高年级大学生的常见问题。在跨入社会时,他们往往感到很多的困惑和担忧。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涯,如何很好的把握技巧等等问题,都会或多或少给学生带来困扰和忧虑。以前天之骄子的优越变成现在的知识民工,这种落差导致非常浅的额失落感。

(五)恋爱及性困惑产生情绪困扰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性发育成熟是重要特征,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一般包括: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情感破裂的报复心理等,而性心理问题常见的有:困扰,以及由婚前、校园同居等问题引起的恐惧、焦虑、担忧等。

二、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

上述提到的各类大学生心理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不可以忽视与置之不理,因为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只有身心都健康的学生,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够实现全面的发展。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从以下的方面进行思考。

(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成熟的阶段。在大学教育中,必须注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让他们应用心理学技巧更好的引导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这是一门必修课程,在课上应该把理论内容与学生自身的情况有机结合,联系实际情况,针对客观的案例进行研究。

(二)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形式,加强心理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的心理学科建设还不是很完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来检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有效的途径来解决问题。加强心理教育老师的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专业化的训练,当学生需要心理咨询时,学校的老师可以担当心理疏导的工作,还要引导学生之间互相进行开导。

(三)开展心理普查,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心理监测及教育体系

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监测与防控,学校应该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新生入学时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对于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干预和治疗,并建立追踪档案。学生进入正常的学习工作中以后,要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心理健康委员会,并建立班级心理档案,对于班内学生的情况及时掌控,一旦发现有问题学生,该委员会成员要进行积极开导,并及时上报辅导员老师,同时,还要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结合的心理监测及教育体系,家长要和老师保持紧密的联系,经常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等,构建家庭与老师的有效“保护网”。

三、结论

综上所述,应对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不断增多的事实,作为学校,我们只有及早发现问题,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问题。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不仅包括课程教育,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爱情等等方面,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够为国家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

学生心理学问题篇2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有以下四个方面:(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4]。另外,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和麦特曼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个标准:有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生活目标,理想的确定要切合实际;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发展个性;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度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部分国内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认为心理健康应该包含以下几点:

    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恰当的接纳自我;协调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培养健全人格;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正确认识环境,并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

    有研究表明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与众多因素相关的。如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就大学生而言,其主要诱因有以下几点:

    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大部分大学生都曾感到学习的压力,但长期处于高度学习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目前,我校在校生中约15%是贫困生,其中4%—6%是特困生。调查表明,45%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造成较大的心理困扰,而且不懂得如何缓解。

    情感困惑和危机。情感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众多个案表明,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人因此走向极端。

    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长期以来对他们教育不当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又一诱因。专家指出,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不但易使大学生诱发心理疾病,甚至使人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

    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该情况频频出现在大一新生中,这种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

    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风声雨声读书声,我不吱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何事?”“宿舍里面不吭气,互联网上诉衷肠。”这些顺口溜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懂如何与人沟通,缺乏交往的技巧。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随波逐流。

    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比如不当的教育方式、单亲家庭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

    教育部调查显示,因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大学生已经占休学、退学总人数的50%左右,我校也存在此种情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但与大学生自身缺乏心理健康常识有关,也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急速转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新生最易受“心理断乳期”困扰。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位心理学家近期在上海、北京、广州完成的大规模心理症状自评查测结果显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全国成人正常水平,着重体现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焦虑、恐惧等症状。研究人员还发现,来自外地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比内地生差。调查报告认为,大学新生离开自己所在地区或学校,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求学,地域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使他们极易处于心理应急状态,存在的心理适应问题相对较多,反应出来的心理和情绪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3.1自我意识的模糊与困惑。我校在新生心理状况调查中发现,23%的学生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感到迷茫,有一部分进入大学后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认识自己不足,但又不知道如何突破自我。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指出,在大学阶段,新生的个体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调查还发现45%的新生特别关注周围人给予的评价,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3.2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障碍。调查中有42%的学生反映,由于环境的改变,自己出现了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中学教师总是把大学描绘成一个“人间天堂”,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但跨入大学校园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一部分学生还发觉身处高手如云的新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失落感由然而生;另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的困惑。与中学相比,大学学习更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有些学生感觉突然从中学的严格管教中“松绑”,但又不知如何安排学习,以致心中忧郁、焦虑;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的小家庭过渡到相对自立的大学集体生活,心理上产生一种孤独、空洞感。

    3.3人际交往困难。调查中35%的学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敏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发生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引起孤独感、压抑和焦虑;有些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巧,譬如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所以害怕与人沟通,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这些学生经常处于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还有些学生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在新同学中不被理解而遭排斥,其中一部分人便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

    4.大学生心理教育对策

    4.1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关怀和教育。学校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为新生营造一个乐观、积极向上、尊重、友善、宽容、朝气蓬勃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这对于一个新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大帮助。新生入学后,可以通过报告、座谈会等活动,向学生讲述大学与中学的不同之处,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心理预测力。带领学生尽快熟悉校园生活,组织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思想出现波动的同学,对症下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给予集体的温暖。

    4.2开展多种形式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做好心理咨询的宣传工作,让广大学生掌握咨询的途径和方式。如果新生了解了心理咨询的作用,他们可以主动去心理咨询,在辅导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可以较快地缓解心理压力。建立新生心理档案,进行跟踪调查,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并开设心理选修课,举办心理讲座、心理沙龙,出版心理健康读物等。

    4.3拓宽思路、发挥横向渠道的育人功能。

    过去的教育渠道主要是由学校到学院再到班级。由于学分制的推广和公寓制的实行以及不及格率的产生,大学生的班集体观念淡化,责任心不强,只关心自己的事情。加强新生的心理,必须拓宽思路,开辟新的渠道,充分发挥中立渠道、平行渠道、科研渠道等横向渠道的育人功能,使新生能够多参与有益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中,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学习,让新生了解大学集体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引导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换,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4.4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

    “心病还得心药医”。最好的心理医生就是运用心理学技巧帮助病人发掘心理潜能,解决心理冲突、矛盾,达到心理健康。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积极的自我锤炼的过程,从这一意义来说,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加强自我保健,让他们成为自已的心理保健医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个性,保持自信、乐观、坦诚、坚忍不拔的心理品格。

学生心理学问题篇3

如今的大学生呈现出的心理问题增多,且在重要性的次序上也发生了变化。情感、社会交往和学习是老一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上的重要程度分列前三位,现在的前三位仍是这些问题,但社会交往已上升到第一位,情感排第二,学习问题在第三位。外表、就业、性等因素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新热点。这是记者从某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获知的信息,中心成立于2004年,设专职人员两位,3年来,中心整合学校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心理知识普及、专题讲座、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及各种生动有效的教育活动,协助同学们克服在学习、生活或成长中所遇到的心理困扰。

经过这几年的连续的跟踪调查,中心老师发现,目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

1、自我意识的模糊与困惑:我怎么处处不如人

调查中21%的学生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感到迷茫、有一部分学生看到班上有些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知道自己不足,但又不知道如何突破自己。中心主任吉梅老师指出,在大学阶段,新生的个体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而且新生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2、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障碍:大学不是人间天堂

调查中42%的学生反映,由于环境的改变,自己出现了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中学时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总爱把大学描绘成一个“人间天堂”,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的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在高中埋首苦读。但学生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办学水平、政策环境等各方面与本科高校相比还存在着差距,容易造成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入校园后感觉“低人一等”、“脸上无光”。产生心理上的落差,因此,学生出现了各种不健康的心态,如无奈、失意、混文凭向父母交差等等,这些心态的存在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自信心;另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的困惑心理。与中学相比,大学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进大学后,他们一时无所适从。有些学生感觉一下子从中学的严格管教中“松了绑”,但又不知如何安排学习,以致心中忧郁、焦虑;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的小家庭过渡到相对自立的大学集体生活,心理上产生一种孤独、空洞感。

3、人际交往困难:想要交往又怕交往

调查中一半以上的学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敏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这一切难免引起一部分学生的孤独感,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因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使得他们害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这种人经常处于一种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还有些学生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在新同学中不被理解而遭排斥,其中一部分人便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

4、毕业时的心理危机也要提前预防

“如果从头来过,我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吉梅老师称,其实,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压力要比低年级学生大好多。自我储备(包括知识储备、能力储备等)的缺乏,对就业质量的期待,成了毕业生最大的心病,由此使他们情绪上产生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如果从头来过,我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成了高年级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许多毕业生在择业的时候存在很强的盲目性、随机性和从众性。许多学生在毕业前拥有许多“证书”,但却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以至在就业竞技场上迷失了方向。

对于这些因为就业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吉老师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新生开始。现在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很多都是到临毕业的时候才开设的,内容也大多是如何制作简历,如何去应聘等求职的指导,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往往收效甚微。如果将大一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那么在新生入学的时候,一进校就可以根据个人特点和强项以及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全面了解自己,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塑造充实的自我,增强职业竞争力。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前松后紧”的局面。

学生心理学问题篇4

关键词:中学生;心里;辅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301-01

中学生处在一个特殊的生长期。其生理、心里发育在将成熟而又未成熟的“花季”,这是一个“朦胧”、“迷惑”的前夜,其行为的“冒险性”、思想的“虚幻性”、心里的“迷惘性”都将对心里产生影响。在种种“成功”与“失败”,“已知”与“未知”,“兴奋”与“颓废”,“萌动”与“盲目”的情绪体验中极易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导致心理疾病、行为失常,其后果极为严重。

是什么原因使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呢?我通过调查分析认为:

1、家长、老师对学生过高的期望值,加重学生学业负担,沉重的学业负担又导致学生心理压力。目前望子成龙的教育理念仍然是家长培养子女的动机,加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更加重了向孩子们施压的砝码。老师以学生的成绩为教学业绩的体制倾倒着对学生的重压,承受着压力的学生,又由于知识的增加、年龄的增长,对社会人生的感知,逐步对自己的前途产生忧虑,对校园以外社会的了解和来自家长、老师、自己的重重压力,必然严重影响中学生正在发育的生理、心里,导致学生心里偏失正常轨道。

2、学习动机的偏差。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学生的心里,制约学习持久性的效果。动机的偏差,必然导致目标的偏离,是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从学生个体层面来看,学生不是以理解知识及知识的作用,而是以掌握知识的量为目的;不是以用已有知识创新知识为目的,而是以死记硬背考取高分为目的;不是以广博涉猎知识了解世界科学、人类文明,而是只管考试范围考点为目的。这就是抑制学生正在萌发的创造意识,形成呆板的学习方法,使学习的兴趣、获得知识的乐趣丧失。从高尚动机来看,学生只认识到学习知识对改变自己命运的一面,看不到读书与国家、民族振兴的关系,把考试看成鲤鱼跃龙门,把知识当作晋升白领或“入仕”的敲门砖,把成绩当作人生的指挥棒,只重视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只重分数,不重品德。这种动因狭隘,目标模糊,一叶障目的学习动机,必然产生不了高尚的学习目标,必然严重影响心里的正常发展,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性、广博性。从心里上遏制了学生追求知识的渴望,伤害学生求知的健康心里。

3、个体感情、情绪的驾驭失控。学生的成长有一个较长的心里过程。这期间他们的人格尚处于幼稚,情绪尚不稳定,成长期的躁动与迷惘,行为错误的反复出现,使他们的心里承受能力非常脆弱,而教师过分强调自我,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枯燥的教学模式,遏制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受挫、沮丧、失望以及个体遭遇的不满心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宣泄,从而难以驾驭自己的情绪,产生心理问题。

4、不良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都是在一定情绪下自觉进行的,久而久之就成习惯,这是一种后天的趋于稳定的形态。而有的学生却有不好好听课、把做作业当任务、敷衍了事、书写潦草混乱、上自习说话、吃零食等坏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现代教育界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然而我们的现状是,用糖水浇养的温室里的花朵,根本经不起苦雨凄风的锻炼。独生子女大都有懒惰、骄横、任性、自私、偏激的习惯,爱心、责任心不足,依赖心有余。

5、心里机能调节失控。中学生的心里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决定了其学习过程的科学程序。目前中学生个体中急于求成的心态,家长揠苗助长的心态,教师填鸭式教学、急功近利的心态都严重破坏了中学生学习心里的发展规律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伤害了学生学习的心理机能。学生对知识认识不足,不是通过观察上升为理性从而理解知识的内涵,而是直接接受知识。对知识的理解不是建立在理解的层面,而是以记为记,记下的不会消化。对知识的现象认识不能扩展为想象、思维的能源,因而思维狭小、思维贫乏,做起事来也只能是“小儿科”或眼“近视”,看不到知识与广阔社会的联系。心里调节失控,对奠定学生心里形成的基础及发展有严重影响。

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教育者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品质养成环境

1、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心里。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自觉的把学业和责任联系起来,视学业为自己获知的重要依据、途径。责任心强,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业上要求严格,为自己负责。呈现出良好的心里态势。

2、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这样学起来就轻车熟路,轻松愉快。攻克一个难题,就是一份骄傲、一份喜悦。其少年的好胜心里处于优势,始终发挥激励的作用。

3、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高尚目标。在家长、老师指导下,摈弃:学习--考试--上大学的狭隘目的,把学习知识置于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上来理解,以知识的有用性来构架自己学习的目的,以自己拥有知识量和学习能力来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这就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学而优则仕”的心里趋向,其学业指导思想对学生形成良好诱导。

4、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是学习素质基础。它保证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各种心里素质的综合。学生心里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而学习态度、方法、步骤是否与其心里发展特性一致,是取决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抓住了这个环节,就能提高学习效率;放过了这个环节,就会抑制心理活动,从而影响到学习的具体实施。在学习实践中他们就能自觉的运用心理因素的这种调节机能,形成一个学习能力程序性的心理活动,这就使学习能力有了良性循环。

5、培养学生学习品质。随着学生生理的成熟,其心里由脆弱而趋成熟,其毅志能力、情感体验,情绪控制已到了自我发展的自主阶段。性格的形成更加坚定了意识的完善,行为目标的确定,在学习上就表现为通过“学习控制”实现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成熟时期。学习品质的全面提高,更有效的实现了学业发展,养成科学的学习素质。

学生心理学问题篇5

关键词:心理学;问题学生;转化;期待效应

问题学生是班级里的特殊群体,教师应仔细分析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形成原因,运用心理学原理来拉近与问题学生的心理距离,消除问题学生阻碍其进步的心理障碍,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笔者认为,教师要想很好地转化学生,就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冷静分析原因,帮孩子走出失败的阴影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因而家长在看到自己的孩子成绩下滑时,心情的急切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急切的心情极易变成心理焦虑传递给孩子。在没有查明原因时,这种急切的心情通常于事无补,反而给孩子带来更多压力,形成心理焦虑症,造成孩子的成绩进一步下滑,甚至丧失信心。因此,当孩子跌倒时,家长要做的不是帮孩子快速站起来,而是认真地帮他们分析跌倒的原因,只有这样,他们站起来之后才能走得更稳。

例如:一日,一个老朋友给我打电话,说孩子以前成绩很好,可是升入中学以后成绩急转直下,她的数学老师已经把朋友叫到学校好几次了,朋友不知该怎么办。我听后劝他:“别急,开学才一个多月,并没有学多少新知识。孩子成绩下降原因很多,如:对新知识不理解、对老师授课方式不太适应、新环境、孩子的心理变化,等等。细心观察等待一段时间也许她的学习成绩就上来了。”朋友听了,舒了一口气说:“但愿如此吧!”

谁知刚过了三天,朋友又打来了电话:“老师,今天又考试了。我女儿数学才考了76分,真是急死人!要不,我给孩子的老师送些礼吧!”我听了她的话叹了一口气说:“如果是我,我不会去送礼。孩子成绩有些波动是正常的,只要认真复习、预习、上课注意听讲,成绩就会赶上来的……”这次朋友对我的话有些将信将疑。

又过了两天,朋友再次打来电话,问我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女儿什么时候回来,好给她孩子讲一讲学习方法。推辞不过,我只好答应了。周六女儿回家,给朋友的孩子介绍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她们母女满意而去。

正当我以为事情就此结束时,朋友又一次打来了电话:“老师,你的朋友中有没有数学老师,给我的孩子当当家教吧!我女儿的成绩又下降了……”听着朋友焦急的声音,我问:“那你知道孩子学习成绩为什么下降吗?她哪一部分知识学得不好呢?”朋友着急地说:“正因为不知道我才着急呀!”我说:“我的朋友没有当家教的,你这种情况请家教也于事无补,还是先整理错题,看看她哪里不会吧!”朋友说着“那我再找别人看看”就挂断了电话。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由于迷了路,走进了一片芦苇荡。他在芦苇荡中一不小心跌了一跤,他爬起来继续向前,走了不远又跌了一跤。反复几次,年轻人趴在地上不再爬起来,而是对周围进行仔细的观察,他发现这片芦苇荡被人结了许多的草结,再向前看,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原来在前方不远处有一片隐蔽的沼泽,而这些草结就是阻止行人进入沼泽的。朋友的女儿和那个年轻人一样,都是在前进的路上跌了几跤,可我不知道她是否也如年轻人一样明白了跌跤的原因。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这句话是说遇到挫折应该有勇气去面对,但我想说的是孩子跌倒了别急着站起来,先想一想跌倒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不清楚原因就站起来可能会再一次跌倒,强行前进甚至可能会陷入更大的困境。如果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需要的是勇气,那能站稳了,并能稳步前行需要的就是智慧。

二、关注异常行为,帮孩子渡过心理难关

从心理学上讲,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关系,即人们彼此之间在心理情感上的距离。这种人际心理关系反映了个人寻求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良好的人际心理关系表现在接近的心理关系和友好的情感上。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是渴望得到赏识。”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关注和尊重,有一些差生在学习和活动中缺乏自信和表现自我的机会,便会在课堂上以一些极端怪异的行为来达到吸引老师和同学关注的目的。这时,就更需要教师冷静对待,巧妙地化解难题,帮孩子渡过心理上的难关,使之成为转化问题学生的一个良好契机。

例如:一日,科学老师怒气冲冲地找到了我,“老师,你们班上的赵晓亮上课又开始捣乱了。我批评他,他反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还冲我做鬼脸,逗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这课简直没法上了!”我听着科学老师的抱怨,让她先坐下休息,并安慰她说:“别着急!您先喝口水。我这就去批评他。”这已经是这几天科任老师第九次告盍恕?墒窃谖业目紊险韵亮并不违反纪律,因为科任老师告状我批评他时他也总是低头顺眉,一副虚心接受的样子。但是一转眼,就会又有一位科任老师反映他又违纪了。这是为什么呢?我决定查个水落石出。于是,在以后的几天中,我都悄悄地躲在教室的后门仔细地观察着赵晓亮的一举一动。

很快我就发现赵晓亮开始捣乱了。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听讲时他在课桌下做起了小动作,故意把书扔到地上。“啪”的一声打破了课堂的宁静,看到同学都在看他,他就自言自语地说:“我是不小心弄掉的。”老师瞪了他一眼,准备继续讲课时他又笑嘻嘻地说:“老师,我真不是故意的。”这时,上课的老师再也压不住怒火,开始批评他。而他看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目光都注视到了他的身上时便开始嘻嘻地笑起来,好像表演成功的演员在谢幕。看到这一幕,我陷入了沉思,原来他是故意捣乱,以吸引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

第二天,我和几位科任老师及班干部说了我的想法。在以后的两周里,无论他如何捣乱,老师和同学们都像没看见一样,不再批评和关注他。他发现自己的表演没有了观众,便也失去了表演的热情,课堂又恢复了平静。这时,我单独找到赵晓亮,对他说:“老师知道,前些天你的行为只是为了引起同学们的关注,你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引起老师和同学们关注的方法有很多,如做好事、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可你却选择了最差的一种,不仅违反了课堂纪律,而且也破坏了自己的形象,这个代价太大了……”听了我的话,他羞愧地低下了头。在以后的课堂活动中,我给了赵晓亮许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学期末,他已经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笔者在处理这件事时,成功之处有两点:一是面对孩子的极端行为能够冷静地处理,先是追根溯源,了解事情的起源,然后釜底抽薪,让老师和同学们对此事不再关注,使其失去了表演的舞台和观众,自然他也就失去了表演的热情。二是以此事为契机,对该生进行了耐心的疏导,指明其错误所在,以及他要付出的代价,同时进行了精力迁移,为他搭建展示的平台,让他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展现自己,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有教育存在,就有“优秀生”和“问题学生”,他们只是相对而言的。因此,“问题学生”及“问题学生”的转化是我们教师要永远面对的问题。问题学生转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找准原因是前提,关心爱护是基础,全程管理是保证。对于那些“问题学生”,我们教师要有耐心,要有责任感,要极力去转化。只有这样才能挽救他们,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生”。

学生心理学问题篇6

一、“学困生”的心理特点

1、自卑压抑心理。“学困生”因在校表现相对较差,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埋怨和鄙视、家长的训斥,感到自己在班级中抬不起头来,老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怀疑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缺乏数学头脑,在数学学习上肯定是“矮人一截”,从而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进步的欲望,意志消沉,从而产生了自卑压抑消极情绪与不良心境,消极对待学习,自甘落后。

2、逃避退缩心理。“学困生”挫折承受力差,意志薄弱,稍微遇到一点困难或挫折,就会动摇或失去信心,一批评就泄气,不能勇往直前,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一些“学困生”认为,自己在思想品德或学习方面的“差”,甚或“双差”,如今已是积重难返,给老师和同学心目中老师已经形成了“我是差生”的概念,即使想努力,也没有什么用,他们看自己前途,一片黑暗,于是也就缺乏前进的动力,缺乏前进的目标,他们就会采取逃避、退缩的态度,久而久之,抑制了上进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3、恐惧抑郁心理。这是“学困生”中较常见的一种心理失调症,是他们感到无力应付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处于恐惧抑郁情绪状态下的学生,唯恐自己不如他人,思想负担很大,经常生活在焦虑的心境中,他们内心孤独却不愿向同学和老师倾诉;在学习上,他们经常精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反应迟钝;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和成功的愿望,常常因考试的失败而感到痛苦和恐惧,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学习效果。

4、惰性涣散心理。有很大一部分小学生沦落为数学“学困生”,并不是智力问题,而主要是由于怕动脑筋,缺乏吃苦精神,自身学习数学的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欠科学,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等缘故。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安心听讲,不能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的甚至连课堂纪律也不能很好地遵守。

5、逆反心理。这种心理“学困生”是极少数。他们往往是因为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而恼怒、受同学的讥讽鄙视而伤自尊或受到误解而形成一种扭曲的心理,从而产生一种与教师主观愿望和要求相背的心理行为,他们听不进老师和同学善意的批评,不愿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帮助,对老师和同学抱有一种莫名的对立情绪和批判的态度,同时又对自己目前的处境和地位深感不满,固执己见,甚至“专唱对台戏”。压抑、不满、反抗充斥心中,他们故意和老师、同学、家长作对,厌恶一切,嘲笑一切,喜欢破坏、搞恶作剧,以坏学生自居,受到伤害时就产生一种想毁掉自己或毁掉别人的念头,这种“学困生”人数很少,但危害极大,若不注意防范,妥善处理,往往容易酿成苦果,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

二、针对以上总结的“学困生”心理特点,可采取对症下药的针对性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促进“学困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发挥着特殊而关键的作用,不容忽视。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拉近了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使“学困生”的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脱困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因此,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有神的目光,真诚的信任和鼓励,是“学困生”树立信心、乐于学习的动力。而树立信心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

(二)分析原因,针对突破

不同的“学困生”其制困原因也不尽相同。作为教师要主动帮助他们分析查找制困的原因,制定出符合该生实际的学习计划,要循序渐进,切记一蹴而就,不能奢望立竿见影。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大致有:智力因素、家庭教育、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社会环境、受教育的基础、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等等,这些各种各样的因素制约着他们对知识的涉猎,积贫积弱成就了目前的现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因材脱困,有步骤,有计划地予以实施。

(三)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课内活动是“学困生”转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往往会被老师和同学们遗忘。作为教师,要时刻给他们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展示自我。多利用他们的长处,展示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精心设计一些适合于展示他们的问题让他们回答,练习设计要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层练习,让“学困生”有能力完成应有的学习任务,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营造环境,“熏陶”“学困生”

环境,会影响一个人,改变一个人。这里讲的环境,包括学校、班级和家庭。整个学校要形成关心“学困生”,不歧视“学困生”的大环境。各种班级活动中不能人为地排挤“学困生”,应发动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表现自己某方面的特长,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回自信心,并以此为支点,增强战胜自己的勇气。整个班级要形成团结互助,奋发进取的小气候,让“学困生”在班集体中工作、学习、生活感到愉快,从而为自己影响班集体的荣誉而感到惭愧,主动地改正自己。家庭是德育工作中一个很重要而又常被我们所忽视的角色。

学生心理学问题篇7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危害;社会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040-02

一、前言

现阶段,我国的高校毕业生遇到了很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大学生的择业求职不止是学生全方位能力的比较,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有着一定的考验。有关的调查显示,现今有众多的大学生由于专业、职业的择选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类问题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第四位。心理问题分别包含了学习压力、情感困惑、人际关系等,在就业的过程中能不能获得良好的引导及处理,这不止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也会影响到学生本身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主要的心理问题

(一)自我认知不足

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理智仔细地分析自己、真正地感受自己,这是在大学阶段除了学习以外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大学生个性发展及健全的基准,是职业生涯的最重要第一步。因为生活的相关阅历、社会方面的经验、成长的诸多背景太过简单等原因的制约,大学生不能对自己及自己所处的环境客观、充分地了解及认知,进而在自我的评价上存在着一定偏差,这对就业过程与适配职业的择选及获取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自卑及自负也是自我评价偏差大的常见体现。

(二)情绪困扰

从大学的校园再到职场上,这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再加上现今的就业压力很大,就使得学生经常处于应激的情况下,进而产生了焦躁、愤怒、抑郁等情绪反差,这些情绪的反应若是过度进展,就会将人的心理平衡破坏,也对人的认知功能有着很大的损害,进而让人们不能对环境及事件进行准确的评价及反应,这样还可能会导致身体或心理病症、轻生等危险问题的出现。

(三)行为表现

1.回避。回避就是知道了什么事情会出现,且在事情发生之前开始尽量地避免这样的事情遇到的行动。比如,大学生经常说的“考研考研,缓刑三年”,其实,回避虽然能缓解心理的应激,不过在诸多时候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应对反应,从本质上解决不了问题。

2.从众。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有些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对主客观的状况考虑不足及判断不准确,盲目地从众。比如几年前的出国、考研。在盲目从众的环境下所做的结果往往不适合自己,最终却还要为此付出代价,致使毕业生的求职出现扎堆的现象,这在客观上就加剧了竞争。

3.攀比。攀比,指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地与高标准相比。很多的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进程中会互相比较,不能客观、全面、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及对他人的评价,觉得别人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就感觉心理不平衡,根本不会去认真考虑这个单位适不适合自己,就盲目地进行攀比。这样不仅让自己的心理失去平衡,而且还会在攀比时失去了适合自己的机会。

4.依赖。依赖是指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的行为。当今社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面临就业的竞争及压力,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就将希望置于别人的身上,被动地依赖自己的亲戚、朋友、师长、学校等各界的帮助。导致自己深陷被动的择业处境,这样的心理及习惯会成为以后发展极大的阻碍。

三、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形成因素

(一)个体因素导致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的形成

1.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大学生处于青年阶段,也是个体由不成熟过渡到成年期的阶段,从生理、心理、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呈现着过渡的特性,这也会经常导致青年处在诸多的矛盾中,会受到环境的诱因影响致使出现心理问题;在求职的阶段,学生直接要面临的是从学生转化为职业人,在社会角色上有着重大的改变,若是个体本来的心理行为跟不上外界的步伐,那么众多的心理问题就会出现。

2.自我认知及定位的偏差。大学生的成熟度是非常有限的,并且其经验跟水平也制约着他们对自我的充分、客观的分析及了解;还有中国的大学生是被称为生活在象牙塔中,也就是学生总是对学校以外的生活没有足够的认知与了解。这样就会出现自我认识的不完全、不准确的问题,会导致自我和理想,自我及其他的环境之间存在诸多的矛盾。

3.认知模式的问题。学生存在绝对化、过分概括化、糟糕化等非常不合理的信念,也会形成个体本身的另一个应激源,成为导致学生出现焦躁、抑郁的负面情绪,或心理障碍的诱因。

4.应对措施及能力不足。大学生因为缺乏心理发展及健康教育等,在面对挫折时总是没有合理有效的应对举措及能力,加上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也导致某些学生对外界的支持体系有着很强的预防心理,并且还不愿意跟身边的人讲或不愿意求助于学校的心理专业机构。应对措施及能力不足,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就业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及事件,也不能很快地恢复心理的平衡。

(二)外界因素导致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的形成

1.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就业压力过大。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逐渐地严峻起来,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持续增长,这是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出现的主要应激源。毕业生的数量逐渐增加导致毕业生及社会间的矛盾加大,并且毕业生还跟我国的社会结构性有很大的矛盾。我国的经济发展及人才需求都有着非常大的地区性差别,大学生的就业结构非常不平衡。

2.大学生个体社会化模式的不足。个体在社会的环境下呈现可以适应一定程度的社会文化,且参加社会活动并为社会所接受,这种进程叫个体社会化。若是个体的社会化没有很好地完成,就会对社会不适应,进而出现心理问题及行为阻碍。校园及职场的距离已逐渐地成为了学生知识到工作能力转化的最大阻碍。

3.外界环境的期许。外界环境会对学生的价值观、认知等的发展形成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很多时候,社会舆论方面及父母是以精英的态度来看待学生的,觉得大学生就应该要有好工作;并且人们对不一样的社会分工及职业还有很大的偏见存在。这些都会对大学生的择选就业有着极大的影响,也会导致更大的就业压力。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大力发展生涯教育,帮助学生良好地定位

从大学生的自主就业制度施行以来,各个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主要是针对迎接的毕业生,注重讲就业政策及技巧等就业安置方面的众多内容。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求职能力及技巧。应展开专业化、全程化、系统化的全方位职业生涯引导,唤醒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以达到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及定位、发展职业性的素质,这对就业进程中学生的众多心理情况有着很大的决定作用。

(二)强化就业心理辅导,提升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

众多的心理问题及就业问题都是彼此之间交织、相互的结果,这也就要求将心理引导及职业生涯的引导有效地结合起来,以进行部门工作的互通、互动。在心理辅导中要注重就业所导致的有关问题,更要将心理引导及进展体现不能缺少的组成模块与内容进行严格的把关指导。这也能解决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且提升学生的心理适应程度,良好的心理素质及适应程度也是学生以后必须要具备的素质。

(三)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程度

良好的社会化环境是学生适应以后职场的基础,也能有效地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帮学生架起很好的沟通桥梁,让学生能很好地跟职场的人进行交流,使学生更客观地了解职场中的环境,并依据职业的环境要求,对学生进行有关素质的培养。因为职业对人的要求是多类型的,学生除了要有专业能力以外还要有综合的素质。学校要关注软能力的发展,以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发展社会支持体系,强化辅导人员的团队建设

良好的社会体系能够极大地缓解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对学生进行认知的引导。学校也应该发展专门的辅导机构,开展多种类的学生自主活动,对学生就业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我们应强化心理辅导者的综合知识素养及背景,给学生提供科学的服务,教师要利用自己专业性的知识进行综合引导,及时地处理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五、结语

现今,基本上只要说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人们就会想到是扩招所带来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飞速,让人们得出了这样的简单结论。我国的高等教育根本不是总量供过于求,是结构性供过于求的问题,从而导致众多的大学生就业困难。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职业生涯的相关教育,来帮助大学生做良好的方向定位,强化就业前的心理辅导,提升大学生的心理适应力,同时也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适应度。进而发展社会的相关支持体系,构建心理援助的体制等策略,这样才能合理、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社会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靳菲,周涛.结合心理学教育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J].科技信息,2013,(27).

[2]白文龙.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4,(5).

[3]刘小玲,杨琳.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消极心理及其心理辅导[J].零陵学院学报,2005,(3).

[4]李玉运,贾治辉.高校毕业生心理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3):62-63.

[5]陈艳.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6]刘春雷,于妍.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1,(6).

[7]杨小琼.谈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与优化[J].价值工程,2012,(5).

学生心理学问题篇8

一、中职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中职学校生源比较广,问题比较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认识自我方面

自主学习意识差,动力不足,能力欠缺,厌学;要么自暴自弃、破罐破摔,要么自我膨胀认为自己了不起,以老大自居,认不清自己。

2.个性方面

没目标没方向,态度不端正,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谈不上人格尊严,叛逆,谁说跟谁对着干,不讲理。

3.人际交往方面

与社会格格不入,社会交往萎缩,异往偏差;师生间、生生间缺乏信任,师生间存在隔阂,生生间江湖味浓;网络交往方面擦不亮眼睛,上当受骗现象严重。

4.推荐就业方面

心理恐慌、紧张,不能面对现实,容易退缩;对自己不能正确评价,不自量力,一味追求高薪酬。

二、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得先找原因,对症下药。总结一下,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1.家庭因素

这是受影响最大的因素。父母不和,吵架、冷战,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把跟周围同事朋友产生的纠纷情绪带回家里等,这些家庭问题都严重伤害了学生的心灵,从而产生心理疾病。单亲家庭、父母和孩子不在一起的家庭,孩子得到的父母爱少,所以他们叛逆、冷漠、嫉妒,恨父母、仇社会,很容易感情用事,因为平时他们得到的关爱少,所以也不会去爱别人。

2.社会因素

初中生毕业后,同班学生开始分流,一部分学生选择了中职学校,朝夕相处的同学就出现了所谓的等级分化,所以这些学生产生了很强的自卑感。虽说国家重视中职教育,并投入了大量资金扶持,但多数中职校教学资源匮乏、设备陈旧,多数学生抱着希望而来失望而去;有的无可奈何在中职学校混,内心强烈的失落,加上社会上的偏见,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自卑心理。他们生活在自我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交往面窄,不会与人沟通,不合群;要么就自我膨胀认为自己是另类的才子,为所欲为,不服管教,经常出入网吧,结伙打架斗殴,滋生是非。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职学校的学校教育。

3.学校因素

长期的应试教育,一味只抓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对学生的评价片面,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学校又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导致是非观念差。进入中职校后,学习更放松,加上中职校学生复杂,与人难处,和社会接触多了。抗干扰能力差,受到社会不良因素影响也多了。而这些心智偏弱的孩子,受腐蚀也快,问题更多,心理扭曲,心理阴影更大。这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工作。

三、因材施教,采取不同措施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在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放在重要位置引起重视,因为问题解决不了,就谈不上很好地学习。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重点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所以要坚持开设心理健康课,开设心理咨询室。网络已经成为学生了解社会、获取信息,与外界沟通的一种重要媒介,可充分利用网络建设网络平台开设心理健康咨询网。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利用中职生在社会上闯出一片天地的实例让他们消除顾虑,克服心理障碍,扬帆远航。

3.与学生多交流沟通

班主任、科任老师要多和学生沟通,关爱他们。心病还得心药治,找准突破口,对症疏导,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早解决。

4.丰富校园生活

学校、班级要多组织各种有益的活动,丰富校园生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文体活动,鼓励学生凭爱好学个一技之长,多技在身,要充实自己,增强信心,锻炼能力、培养耐力。

5.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

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大一部分来自家庭,所以要想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当然需要家庭的大力配合。

总之,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及中职教育的迅速发展,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绝对不容忽视。学校要真抓实干,强化学校内部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提高他们的心理品质,促使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承受能力,从而健康地步入社会,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上一篇:电网安全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全球经济背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