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产业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06 17:33:11

特色农业产业研究报告

特色农业产业研究报告篇1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化化工集团公司科技部王龙根主任主持,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沈阳化工研究院副院长康卓教授致开幕词,温州市和乐清市有关领导、乐斯化学有限公司总裁陈呈新先生到会讲话。 全国从事农药研究、开发和生产的专家、学者150多人到会。

中化化工科技研究总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钟华博士向大会报告了国家“十二五”攻关农药项目的初步想法。“十二五”科技创新主题为“绿色、生态”,将绿色、生态的理念贯穿研发、生产、使用的全过程。 总体思路是依托技术创新联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应对重大病虫草害,倡导绿色生态和谐;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实现农药强国转变。 通过农药创制品种和技术的研究、关键品种与中间体的清洁生产工艺和环境友好型助剂的开发,解决农业生产中重大和疑难病虫草害的防治难题,减少农药生产和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安全环保的绿色农药,为农药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撑,提高我国农药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杨光亮在发言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农药工业产业集中度有所下降。2011年的21家农药上市企业的销售总额为208亿元,占全国农药企业销售额的10.6%,与2005年14.4%相比,下降了3.8%。中国农药企业应进一步加大兼并重组的力度,组建和形成大型企业集团,这不仅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农药工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资源分配的前提,只有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才有实力进行农药创制,才能在与国外公司进行高层次合作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国家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顾宝根副所长介绍了国内外农药管理动态,指出要着力构建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趋势的农药登记管理制度,完善农药管理体制机制。 要大力推进登记审批改革,强化安全管理、高毒农药管理,促进生物农药登记管理促进生物农药发展,加大国际合作内容。 全面推行农药田间试验网上审批;华东6省市实现农药登记电子审批试点,申请、初审、受理、部所评审、部批准全程电子化。 推动农药安全性评价数据的国际互认,参与全球联合评审。

会议期间,代表们就关于我国农药研究的新思维、新品种、新方法等,合成技术研究、生产工艺改进、三废治理及分析方法等绿色化研究,农药加工工艺、助剂应用及剂型研究,生物技术在农药研究中的应用,农药应用技术研究,安全评价性研究,农药生产用新设备、新器械研究等,农药在环境中的代谢与残留等几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充分研讨和交流。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吕龙副所长介绍了含氟中间体和含氟农药的创制;沈阳农业大学纪明山教授介绍了基于代谢组学的杀菌剂作用机理研究。

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程春生总工程师介绍了化工安全生产与反应风险评估,我国精细化学品的生产由于欠缺完整的安全性信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未知隐患,常常潜在风险,并引发安全性事故发生。 反应风险研究和工艺风险评估在我国处于起步或空白阶段,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以国际技术合作为契机,在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开展反应风险研究和工艺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建立研究方法和评估标准,目前,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是具备开展化工反应风险研究的专业实验室。

上海农药研究所张一宾总工程师对农药与医药品种的双向开发介绍了一些案例,谈了自己的理解;华东理工大学药物化工研究所李忠所长介绍了顺硝烯新烟碱杀虫剂结构衍生与作用机制;沈阳化工研究院刘长令副总工程师就农药新品种开发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姚建华研究员介绍了农用化学品的毒性计算机预测技术及其应用,利用从数据库中获取已经收录的信息,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数据库中的数据,并建立知识库,采用量化计算方法研究分子的性质,应用知识库实现预测功能。

广州市化学工业研究所成家壮研究员介绍了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新思路;深圳朗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荣胜总经理介绍了二元复配型水分散粒剂配方研究;华中师范大学贺红武教授介绍了以丙酮酸脱氢酶为靶标的新型杀菌剂的合理设计与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张建军教授介绍了糖及其衍生物作为绿色农药的分子设计与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凌云教授介绍了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瑞香酮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沈阳化工研究院李淼博士就新型含吡唑的二氯丙烯醚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杀虫活性作了报告;沈阳化工研究院吕亮博士就苯并杂环醚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杀虫活性研究作了报告;南开大学汪清民教授介绍了牛心朴子草中抗植物病毒活性成份的分离鉴定、合成方法、结构优化、生物活性研究和高效的植物源植物病毒病防治药剂NK-007的创制;贵州大学徐维明博士介绍了缓释性控制农药新剂型开发与应用;沈阳化工研究院陈亮博士介绍了植物根围细菌生物农药筛选;沈阳化工研究院段明郁博士介绍了农药在环境中的代谢产物研究的意义、现状;华中师范大学彭浩博士介绍了新型含磷杂环结构的膦酸酯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除草活性;南开大学元素所徐效华教授介绍了基于化感物质设计合成生态农药分子;山东省农药研究所冯义志介绍了吡嘧磺隆在水稻土壤、田水、糙米、稻秆和稻壳中残留分析方法;沈阳化工研究院王丽颖介绍了沈阳院的新型杀菌剂唑菌酯新制剂及生物活性;沈阳农业大学陈立杰教授就植物线虫病害生物防治研究及生物农药创制作了报告;贵州大学吴剑博士介绍了新型含杂环和酰腙结构的吡唑酰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杀虫活性;沈阳化工研究院李新介绍了熏蒸剂主要品种市场概况及应用;沈阳化工研究院张敏恒教授介绍了世界农药市场。

南开大学汪清民教授的“牛心朴子草中抗植物病毒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合成方法、结构优化、生物活性研究和高效的植物源植物病毒病防治药剂NK-007的创制”等9篇论文被大会评为优秀论文。 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程春生总工程师的“化工安全生产与反应风险评估”被评为本届年会特别奖。

通过这次学术会议,专家和代表就当前新形势下农药行业的一些政策性、学术性问题及其他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代表们一致认为这是一次成功、高水平的农药行业盛会,通过会议交流,代表们收获颇多,达到学者、代表相互学习、交流、提高的预期目的。 会议的举办为国内农药领域的学术交流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年会期间,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沈阳化工研究院副院长康卓教授主持召开了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副秘书长张敏恒教授汇报了近2年学会秘书处工作,秘书长刘长令教授通报了大会优秀论文的评审工作。 会议增选魏优昌、黄文耀、姚再男等3位同志为新委员,会议还商讨了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其他各项事宜。

(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

由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主办,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全国农药信息总站承办,江苏省激素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乐斯化学有限公司、深圳朗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支持的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年会于2012年5月10日至12日在浙江乐清成功召开。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化化工集团公司科技部王龙根主任主持,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沈阳化工研究院副院长康卓教授致开幕词,温州市和乐清市有关领导、乐斯化学有限公司总裁陈呈新先生到会讲话。 全国从事农药研究、开发和生产的专家、学者150多人到会。

中化化工科技研究总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钟华博士向大会报告了国家“十二五”攻关农药项目的初步想法。“十二五”科技创新主题为“绿色、生态”,将绿色、生态的理念贯穿研发、生产、使用的全过程。 总体思路是依托技术创新联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应对重大病虫草害,倡导绿色生态和谐;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实现农药强国转变。 通过农药创制品种和技术的研究、关键品种与中间体的清洁生产工艺和环境友好型助剂的开发,解决农业生产中重大和疑难病虫草害的防治难题,减少农药生产和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安全环保的绿色农药,为农药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撑,提高我国农药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杨光亮在发言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农药工业产业集中度有所下降。2011年的21家农药上市企业的销售总额为208亿元,占全国农药企业销售额的10.6%,与2005年14.4%相比,下降了3.8%。中国农药企业应进一步加大兼并重组的力度,组建和形成大型企业集团,这不仅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农药工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资源分配的前提,只有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才有实力进行农药创制,才能在与国外公司进行高层次合作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国家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顾宝根副所长介绍了国内外农药管理动态,指出要着力构建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趋势的农药登记管理制度,完善农药管理体制机制。 要大力推进登记审批改革,强化安全管理、高毒农药管理,促进生物农药登记管理促进生物农药发展,加大国际合作内容。 全面推行农药田间试验网上审批;华东6省市实现农药登记电子审批试点,申请、初审、受理、部所评审、部批准全程电子化。 推动农药安全性评价数据的国际互认,参与全球联合评审。

会议期间,代表们就关于我国农药研究的新思维、新品种、新方法等,合成技术研究、生产工艺改进、三废治理及分析方法等绿色化研究,农药加工工艺、助剂应用及剂型研究,生物技术在农药研究中的应用,农药应用技术研究,安全评价性研究,农药生产用新设备、新器械研究等,农药在环境中的代谢与残留等几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充分研讨和交流。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吕龙副所长介绍了含氟中间体和含氟农药的创制;沈阳农业大学纪明山教授介绍了基于代谢组学的杀菌剂作用机理研究。

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程春生总工程师介绍了化工安全生产与反应风险评估,我国精细化学品的生产由于欠缺完整的安全性信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未知隐患,常常潜在风险,并引发安全性事故发生。 反应风险研究和工艺风险评估在我国处于起步或空白阶段,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以国际技术合作为契机,在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开展反应风险研究和工艺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建立研究方法和评估标准,目前,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是具备开展化工反应风险研究的专业实验室。

上海农药研究所张一宾总工程师对农药与医药品种的双向开发介绍了一些案例,谈了自己的理解;华东理工大学药物化工研究所李忠所长介绍了顺硝烯新烟碱杀虫剂结构衍生与作用机制;沈阳化工研究院刘长令副总工程师就农药新品种开发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姚建华研究员介绍了农用化学品的毒性计算机预测技术及其应用,利用从数据库中获取已经收录的信息,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数据库中的数据,并建立知识库,采用量化计算方法研究分子的性质,应用知识库实现预测功能。

广州市化学工业研究所成家壮研究员介绍了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新思路;深圳朗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荣胜总经理介绍了二元复配型水分散粒剂配方研究;华中师范大学贺红武教授介绍了以丙酮酸脱氢酶为靶标的新型杀菌剂的合理设计与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张建军教授介绍了糖及其衍生物作为绿色农药的分子设计与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凌云教授介绍了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瑞香酮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沈阳化工研究院李淼博士就新型含吡唑的二氯丙烯醚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杀虫活性作了报告;沈阳化工研究院吕亮博士就苯并杂环醚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杀虫活性研究作了报告;南开大学汪清民教授介绍了牛心朴子草中抗植物病毒活性成份的分离鉴定、合成方法、结构优化、生物活性研究和高效的植物源植物病毒病防治药剂NK-007的创制;贵州大学徐维明博士介绍了缓释性控制农药新剂型开发与应用;沈阳化工研究院陈亮博士介绍了植物根围细菌生物农药筛选;沈阳化工研究院段明郁博士介绍了农药在环境中的代谢产物研究的意义、现状;华中师范大学彭浩博士介绍了新型含磷杂环结构的膦酸酯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除草活性;南开大学元素所徐效华教授介绍了基于化感物质设计合成生态农药分子;山东省农药研究所冯义志介绍了吡嘧磺隆在水稻土壤、田水、糙米、稻秆和稻壳中残留分析方法;沈阳化工研究院王丽颖介绍了沈阳院的新型杀菌剂唑菌酯新制剂及生物活性;沈阳农业大学陈立杰教授就植物线虫病害生物防治研究及生物农药创制作了报告;贵州大学吴剑博士介绍了新型含杂环和酰腙结构的吡唑酰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杀虫活性;沈阳化工研究院李新介绍了熏蒸剂主要品种市场概况及应用;沈阳化工研究院张敏恒教授介绍了世界农药市场。

南开大学汪清民教授的“牛心朴子草中抗植物病毒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合成方法、结构优化、生物活性研究和高效的植物源植物病毒病防治药剂NK-007的创制”等9篇论文被大会评为优秀论文。 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程春生总工程师的“化工安全生产与反应风险评估”被评为本届年会特别奖。

通过这次学术会议,专家和代表就当前新形势下农药行业的一些政策性、学术性问题及其他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代表们一致认为这是一次成功、高水平的农药行业盛会,通过会议交流,代表们收获颇多,达到学者、代表相互学习、交流、提高的预期目的。 会议的举办为国内农药领域的学术交流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年会期间,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沈阳化工研究院副院长康卓教授主持召开了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副秘书长张敏恒教授汇报了近2年学会秘书处工作,秘书长刘长令教授通报了大会优秀论文的评审工作。 会议增选魏优昌、黄文耀、姚再男等3位同志为新委员,会议还商讨了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其他各项事宜。

(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

特色农业产业研究报告篇2

摘要:当前,尼日利亚农业部正在吸引大量有文化但对农业产品技术知识知之甚少的投资者。农业产品的潜力在印刷媒体中有待开发来进一步宣传农业信息,促进农业产业的成功。因此,本研究调查了尼日利亚奥约州伊巴丹市报刊中农业广告与读者关系。从当地政府部门中得到了401名农民的名单,从中随意选择了122名(30%)的农民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结构完整的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包含单一答案和开放式答案的问题,用于启发受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调查者(52.69%)的年龄在30到50岁之间,82.52%的受访者的识字能力在小学水平之上。婚姻状况方面,75.8%的已婚,80.0%的农民把从事的农业活动作为第二次教育,27.5%的农民有超过26年的农业经历。60.8%的调查者反映曾经阅读过报刊,有高达14.2%的人一周至少一次读报。在受调查者对农业广告的认识和态度上,分别有59.2% and 74.2%的人喜欢广告。推论性的统计分析表明教育程度(卡方=21.07:p值≤0.01)是与受调查者对农业广告的认识紧密联系的。然而,婚姻状况和农业经历(卡方=10.48; p值≥0.57)并不相关。农民对报纸中的农业态度和认识的关联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r值=0.385; p值≤0.000)。农业广告是意识创新的先驱,促进农业企业,对农业信息的宣传,能够在农业人口群体内部和外部获得更大的影响面。

关键词:农业广告,读者关系,新闻报纸

一、引言

不同形式的广告对如何使商业活动取得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印刷媒体业同样在每个人,尤其是有知识的人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他们通过帮助农民构建观念,形成观点和对事件的认识的方式来呈现诉求话题。Olatunji (1991)指出,一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近来几乎认为,信息是构成精神发展微积分里的一个重要变量。因此,通过广告将农业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是当务之急。

Olowu (1990)断言,尼日利亚报纸的编辑们看重通过广告效应产生的收益,而不是对激发农民发展的必要的农业相关资讯。与那些不看报纸信息的农民相比,阅读报纸和农业杂志的农民更可能调整农业活动方式和方法,并影响他们对农业广告的认识和看法。

既然尼日利亚农业部正在吸引大量有文化但对农业产品技术知识知之甚少的投资者,因此在宣传农业信息过程中,强调农业产品技术知识应该引起重视。Olowu (1990)指出,在西非分区的一些国家实行的财政从紧政策让政府官员,军队和准军事人士介入农业。这些进入农业企业的新兴的群体,通常有比传统农民更高的教育,将带来农业群体认知水平的提升。这些群体主要分布在城市,主要依靠新闻媒体尤其是印刷媒体获得需要的农业信息,因此有必要研究这群有较高读写能力的农民如何得到需要的农业相关信息。

基于这样的背景,设计了下面的问题来帮助研究工作的完成:1、农民与报纸有怎样的读者关系?2、农民对待报纸中的农业广告的态度是什么?

二、理论框架

1、广告在农业产品中的角色

有效的市场策略需要整合优秀的广告政策。为了让销售顺利,销售方因此要让顾客了解他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这就凸显了广告传播信息的重要性。Jefkins (1984)解释广告是为了让人了解商品或促进服务买卖的一种方式。

为农业商品或农业服务做广告的意图,是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农产品和农业相关服务信息。事实证明,大众传媒是最有效的媒介,通过大众传媒的载体,广告得以实现其信息传播目的。具体而言,就是指报纸这个媒介,它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公司可能是新建的,顾客对之不了解,报纸可以为公司做广告宣传,第二,如果新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生产商可以对其做广告宣传来赢得顾客或者超过竞争对手(Oladeji,1994).。Jefkins (1984)指出,20世纪的产业社会没有广告,资本家或社会活动家就无法生存。

像其他蓬勃发展产业一样,农业产业也需要广告宣传。农业产业为其他行业提供原材料,因此有必要对农产品和农业服务做广告。农业产业也为其他行业产品提供了市场。

广告的一个强大的功能就是它通过各种方式向各种人群传递劝说和鼓动型的信息和观点,以此来激发变革或增强渴望的态度。(Lanihun,1986)基于这一点,广告的角色定位不能过分夸大。然而,由于农业产品有容易变质变坏的特点,在农业收成高峰期间,对农业产品实施储存通常是不能够用来阻止农作物变质。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制作大量的广告来促进农业产品畅销,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实现产出收入稳步增长,最终实现产量的增加。

此外,广告可以用来展示农业产出收入在何地和如何获得,因此需要减少农民不能及时获得需要产出收入的问题。对农业的研究已有大量例子,得出的结论都是关于农业产品如何获得增加。这些研究发现包括农作物的高产,种子病虫的防治和选种,机械化农业等。尽管已有这些研究,但是农业对尼日利亚经济的贡献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尼日利亚中央银行2000年的年度报告指出,农业产品增长率提高到3.3%。如果没有相应措施,例如广告,或者如果广告并不能提高农民的积极认识,农业是不会得到相应发展的。

2、研究方法

研究地区是伊巴丹市。伊巴丹市是奥约州的首府。多级取样被用来选择研究对象。首先,伊巴丹市的所有5个地方政府被取样。其次,从当地政府办公室获得会读写的农民的名单,其中随意选择了30%的农民来作为研究的取样人数。表1反映从各个地方政府得到的农民人数和取样的总数。表格说明了取样的步骤。随意选出的122名农民根据结构完整的问卷调查表接受调查访问,表中既有固定答案问题,也有开放式问题来引导受调查者提供信息。

3、测量的要素

态度:这方面的检测主要是通过回答25个关于农民对报纸中广告的正面和负面看法来实现。共分五级,强烈同意(5),同意(4),无法确定(3),强烈不同意(2),不同意(1)。平均分用于将他们的态度进行喜欢和不喜欢的分类。

年龄:这个要素的检测是通过询问农民他们的实际年龄来完成的。

婚姻状况:受访者被要求在单身,已婚,离婚和丧偶四个选项中做出选择。

农民对报纸中农业广告的认识:

①报纸的读者:是(1),否(0)。②阅读频率:每天(4),1到2天(3),2到4天(2),每周(1)。③购买报纸:是(1),否(0)。④买报频率:每天(4),1到2天(3),2到4天(2),每周(1)。⑤对广告的认识,非常喜欢(3),喜欢(2),不喜欢(1)。平均分用于对统计进行分类。⑥对广告的回应:是(1),否(0)。

三、调查结果和讨论

从表2中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农民的年龄在30到50岁之间,占了63.9%。这表明多数接受调查访问的人是中年人,他们正处在青壮年劳动的年龄。表2同时也显示出82.7%的农民是已经结婚,说明农民对他们的家庭富有责任感。绝大多数农民有体力和责任感,缺乏的是农产品增产和促销的信息,因此他们需要从报纸中刊登的农业广告上获取信息来增强他们的产品和销售。

根据表2,很明显地可以看出,农民受过一种或者另外一种教育。这一数据表明农民普遍具有较高的读写水平。从表中也能反映出78.7%的农民将其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作为其职业。表2也显示农民是富有经验的,因为他们当中一些人(27.0%)有26年农业从业经历,高于农业经历中其他方面的比例。Makanjuola (2002)在一个相关研究中确信中年人农业群体构成了阅读新闻报纸的主体,他们更通常拥有各种程度的从业经历,其中就包括农业。

表3反映出农民中占61.5%的人喜欢阅读报刊。这一信息表明农民具有较高的读写识字水平。从表中还可得知,多数农民一周至少读报一次,这表明农民对报纸内容是了解的,他们极有可能发现和阅读刊登在报纸里的农业广告信息,并对广告信息做出回应。

从表3也可以发现,许多农民购买报纸。这说明农民意识到报纸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对报纸的看法,66.4%的农民喜欢广告。这表明农民对于农业广告的认识态度是积极的,评价也是高的。另外,高达74.6%的农民对新闻报纸中的广告表现出喜欢的态度。Nwachukwu,(2005)认为农民喜欢倾向于阅读报纸来获得将农业作为实业的信息报道。

从表4可知,农民的教育水平同他们对农业广告的认识有重要的关系。这表明他们的教育程度会影响他们看待报纸中的农业广告。在将农业作为农民的首要职业和农民对农业广告认识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也就是说,农民的主要职业是农业,农业影响农民对农业广告的关注度。婚姻状况和农业经历被认为是与农民对农业广告的认识并不相关联。在Meera(2004)和Lightfort (2003)开展的一个相关研究中,他们发现教育和首要职业对农业新闻读者的影响最有联系。

表5的结果表示,农民对报纸中刊登的农业广告的态度和认识之间的重要联系。这种关系又表明,农民存在对报纸农业广告喜欢的态度。这一发现得到Padre (2003),Ramirez和 Quarry (2004)等人的共同支持。

四、结论和建议

本研究认为,农民倾向于喜欢报纸中刊登的农业广告,揭示出农民的教育程度和首要职业影响农民对报纸中农业广告的态度和认识。显然,农业广告是农业意识创新的先驱,它促进农业企业,对农业信息的宣传能够在农业人口群体内部和外部获得更大的影响面。由此,值得建议的是尼日利亚报纸应该重视农业话题而不是只看重信息内容产生的收益,只有这样农民才能被鼓励去利用报纸为其农产品和农业服务做宣传广告。(作者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特色农业产业研究报告篇3

西部产业布局尚存三大问题

分析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布局现状,研究报告认为,主要有五个特点:

一是特色农业的专业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逐步发展成为西部经济新的增长点;三是西部地区由南到北形成的我国“西电东送”的三大重要电源基地;四是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和化学工业基地;五是形成了几大特色旅游板块。

与此同时,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布局依然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特色产业盲目仿效和无序竞争严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各地区竞相发展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不少特色农业项目是政府推动的,按行政地区而建,重复建设较为普遍。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位雷同。多数高新区提出要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间分工不明确,导致开发区之间的无序竞争;高新区的发展也缺乏统一规划,土地批租面积大,开发效率低,不利于高科技产业的良性发展与合理布局。

三是旅游资源开发各自为战,无法形成资源整合效应。长期以来,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对旅游资源缺乏科学规划,多数地区没有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系统地普查和评价,对整个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种类、范围、自然环境、开发价值、客源前景等没有一个全面科学的统计和分析,难以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布局提供可靠依据。

亟需建立10大全国性特色产业基地

针对这些问题,该研究报告认为,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布局应当遵循六个原则: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市场为主导的原则;要依托主要交通干线和城镇进行布局;突出重点和区别对待的原则;强化区域与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

而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角度看,西部地区亟须建立10大全国性特色产业基地:

一是成渝制造业带。成渝制造业带已经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重化工业组团和以成都为中心的轻纺工业组团,今后,应选择重点进行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有目标地改造传统产业,在机械电子、生物制药、生态农业与食品加工、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实现新的跨越。

二是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位于西陇海―兰新线上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目标是围绕集约化农业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光机电一体化和先进制造技术、生物医药技术等重点领域,建立一批相关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开发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和市场容量大的战略产品,力争建成中国西部的“硅谷”。

三是天山北坡地区。该地区包括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上从乌鲁木齐到石河子一段。基于全疆所提供的资源基础及乌鲁木齐的经济功能,应把乌鲁木齐及其周边地区建设成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向西开放的前沿产业基地,我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战略储备基地、生产供给基地和加工利用基地,以及全球旅游网络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四是银川―兰州―西宁及格尔木地区。该地区是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和呼包―包兰―兰青经济带的枢纽区。应充分发挥银川及周边地区丰富的水能煤炭资源优势,在建设能源基地和高耗能产业密集地区的同时,着力搞好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农畜产品加工基地、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和区域性商贸旅游业基地建设。

五是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榆林地区。该地区依托当地矿产资源和国家重点投入,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已经建成了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和重型制造业基地。改革开放之后,依托农副产品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特色轻纺工业体系。

六是柳州―南宁―北海―钦州―防城地区。该地区的发展目标是以新兴工业起步和传统产业改造并重,形成具有相对较高的产业结构层次和对外开放水平。

七是贵阳―遵义地区。该地区要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构造新型产业结构。首先,要充分发挥该区军事工业的优势,建成我国西部地区仅次于关中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的西部第三大军工基地;其次,在水电开发和铝、磷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建设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原材料生产与加工工业基地;最后,将名酒、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八是昆明及周边地区。该地区是我国西南地区第二大产业集聚区,应以发展与地方优势产业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在生物资源的加工利用和农业现代化的生产与经营方面,增强研发能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形成我国烟草和生物制品的生产中心,并在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领域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继续提升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

九是攀西―六盘水地区。攀西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目标是联合组建四川钢铁工业,建立以攀钢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六盘水具有丰富的水能和矿产资源,发展方向是我国西南地区的能源、钢铁、磷化工、有色金属等工业基地,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

十是“一江两河”地区。“一江两河”及其毗邻地区已发现的矿产有37种,今后应把拉萨建成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以日喀则和江孜为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民族手工业,积极发展高原特色的民族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特色农业产业研究报告篇4

(一)河北农业大学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学校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大致可以概括为5个方面。第一,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为先导,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第二,坚持以培养素质优良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中心;第三,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第四,以“一个中心、两个循环、三个层次、四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为基础;第五,兼顾专业特点和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经贸学院T字型人才培养基本理念

经贸学院的培养理念应该以学校“311”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遵循“一个中心、两个循环、三个层次、四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与“1+3+N”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密切融合,构建复合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框架。该体系也可形象的比喻为“T”型人才培养体系,即需要有一个较好的专业基础,同时又有较全面的本学科知识,以及综合运用本学科知识的能力。

二、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目前,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校内实践,另一部分是校外实践。校内实践是指在第5学期开设的“证券投资学综合实验”课程;校外实践主要包括金融教学实习和金融部门调查实践。由于金融部门的行业特点,对安全性和私密性要求较高,所以一般很难带领学生到金融部门进行教学实习和调查,所以实践教学的重点就放到了校内。“证券投资学综合实验”课程开设时间仅有2个学年,主要通过带领学生在计算机上分析证券的走势来帮助他们理解、掌握相关的证券投资理论知识。课程开设后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普遍感到原来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生动,也更加好理解。

三、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总结和课下与学生的交流,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1.专业技能培养相关课程设置较少,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通过课下的问卷调查显示:49.5%的学生认为现有的课程设置不合理;98%的学生希望在2~3年级学习时期进行实地实习;53.3%的学生认为目前最需要增加面向就业的实务实践型课程;31.8%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投资心理学与理财规划和生涯设计课程,以增强专业心理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2.现有实践教学无特色,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的实践教学大纲基本上和其他财经类院校的大纲一致,重点还是放在股票的分析和研究上,并没有突出农林院校的专业特色。学生经常会有感触,学了这些知识对自己今后找工作有多大的帮助,或者自己有多大的把握可以竞争过来自财经类或综合类院校的金融专业毕业生。问卷调查显示:在问到“你的未来发展方向”时,21.5%学生选择的是证券,1.8%的选择的是保险,24%的选择是银行,4.7%的选择是公务员,43.7%的选择考研,剩余3.7%的选择其他(见图4)。形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现在金融学本科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并且学校在教学目标上,没有明确指出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在哪些方面、哪些领域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帮助,帮助的力度有多大。3.实践能力提高有限,传统教学方法有待改善目前,实践教学课程的教授方式主要是教师在前面演示,学生跟着练习。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较快,模仿性较强,但是对于培养自我开拓、挖掘新知识的能力较弱。在模仿完最基本的操作后,学生的兴奋程度减弱,重复完几次后就失去了兴趣,整个课程学下来感觉自己的实践能力并没有什么质的提高。

四、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通过以上的分析,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问题还是教学目标的定位。实践教学目标的定位应该与金融专业的整体培养目标相匹配,而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又应该和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相一致。目前,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脱农趋势日益明显,逐渐倾向为纯粹的金融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绝大多数与“三农”无关。尽管他们在校期间学了很多金融类的课程,但无论是在学校的知名度,还是在专业名称上和实际动手能力上,相比较其他财经类和综合类院校的毕业生都缺乏一定的竞争力。高等农林院校一直倡导“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的办学宗旨,但为顺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高等农林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还须体现“入主流、有特色”的要求。“入主流”,是指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要熟知金融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要跟得上学科的主流发展趋势;“有特色”是发挥最大的优势,把别人不具备的优势做大作强。就金融学专业而言,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应围绕“三农”来展开。所以,农业高校的金融学应该是以服务三农为特色的专业,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是这个专业的教学使命和天职。针对金融学实践教学更是如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向涉农领域倾斜,培养既懂金融又懂“三农”问题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河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的重点培养目标。

五、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根据重新界定的教学目标得出,提高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完善现有实践教学内容

根据重新界定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在原有实践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主要强化培养学生涉及“三农”问题的实践能力。首先,要有针对性的对所有涉农股票进行研究。在以往的证券投资实验课上,带领学生分析股票的走势和变动情况时所研究的股票是随机的。现在应有针对性的重点研究涉农股票,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股票的基本原理,又可以使之了解涉农上市公司的特点。其次,要加大期货教学的实践教学内容。国内现有的实物期货市场很大一部分是农产品期货,期货市场价格的波动对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很大,同时,期货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现货价格未来的走势,这对收购、储存原材料的涉农生产加工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另外,期货市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套期保值,农业生产加工企业可以通过套期保值的方式来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熟练运用这种方法的涉农企业就可以不用担心价格波动对其造成的损失,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生产加工上。而现实的涉农企业对此熟悉的非常之少。通过上述方式对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后,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在处理涉农领域的投资问题上会更加专业,在就业市场上也更具有竞争优势。

(二)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

目前,证券投资实践课程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还比较传统,无法最大化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想让学生产生兴趣就必须要让他们全身心投入进来。对此,教师应把课堂教学、研究报告和汇报答辩结合起来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首先,在讲课之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研究报告的撰写,并参加最后的研究报告汇报。其次,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授课。讲授方向要与新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比如在讲授涉农股票时,可以先把涉农股票分类,分为种子企业股票、化肥企业股票、加工企业股票、养殖企业股票等,之后再分析不同类型涉农企业的生产特点、发展周期和波动因素。在课堂讲授的同时,给各小组布置任务,要求各小组自行选择股票进行分析,并对未来走势进行预测,形成一份研究报告,其中包括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总结4个方面。最后,要求每个小组推选1~2名同学到台前来用PPT演示其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学生最终的期末成绩根据其所作的研究报告水平来决定,研究报告的得分由课堂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打分决定。每组组长根据其组员的工作贡献在该组得分的基础上乘以适当的比例得到组员的最终得分。通过这种转变,证券投资实验课的教学模式由“只是老师讲授”,变成“学生自己主动学”,充分调动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创造潜力,教师在其中更多的是起到指导、辅助作用。在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下,既使得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的证券投资知识、把握金融市场的变动,又可以培养他们自己动手、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而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恰恰是以往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所忽视的内容。

(三)聘请校外客座讲师,尝试构建产学研实习基地

上课教师理论基础比较强,但毕竟不是专职的金融从业人员,课堂教学无论怎样模拟,也与实际工作环境有差异。要想提高金融专业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证券投资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就需要金融机构的参与。因此,可以邀请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业专业人才进行联合授课,特别是针对一些与实际操作联系紧密的内容,可直接邀请校外专业人士授课或采用专题的形式进行讲解。这种模式能使学生及时了解当前金融业的发展动态和实际操作,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从金融专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可以尝试与金融企业或机构签订校企联合协议,筹建校外实习基地。企业实习是一种直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也是学生最希望的实践形式,同时又是金融学专业最欠缺的实践形式。通过早期的企业实习锻炼,学生可以及早地发现自己需要学习什么知识,在哪方面还有欠缺。这样,在回校继续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意识地针对上述相关不足进行弥补性的学习。此外,学院还可以派出教师,针对金融企业存在的问题,帮助其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学院还可以优先向基地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既解决了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又提高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素质。

(四)培养学生投身“三农”领域的热情

农林院校的学生有很多来自农村,对“农村、农业、农民”有一定的了解和感情,再加上“三农”问题又是今后发展的热点领域,如果在大学期间继续培养他们对“三农”的感情,提高对“三农”的认识,对他们进行就业观的和人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激发他们培养回乡创业的热情,真正实现河北农业大学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

特色农业产业研究报告篇5

〔关键词〕县域;特色产业;竞争情报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4)06-0124-04

特色产业是一定区域内依托特色资源、提供特色产品或服务、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能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具有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县域特色产业的基础是县域产业分工和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资源。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它有利于增强县域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县域经济结构的优化整合,有利于县域地区三大产业的协调互助,共同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

湖南省县域特色产业已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生力,对发挥县域地区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湖南省科技厅首次启动实施区域科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支持县市区特色产业发展,到2013年开展区域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地区已覆盖全省80%的市县区,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先后为其36个县市区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与产业数据服务。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针对各县的重点产业开展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探索出一条符合县域经济发展特点的技术创新服务模式,为重点产业发展提业情报资源保障。

1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1.1县域特色产业构成不均衡,龙头企业缺少

从县域特色产业中的产业构成来看,第一产业在县域特色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其中农业占主导,如湖南永顺县的猕猴桃、武冈的脐橙产业、新晃的龙脑樟、湘潭的湘莲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虽然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抵御风险能力较低;其次是第二产业,邵阳的装备制造、岳阳的生物制造、衡山县非金属矿产品精深加工等产品逐渐成为该县域的特色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仅有数个地区将旅游业、文化创意、电子信息等作为自身的优势产业。但这些地区不论企业数量还是产业规模,产值均比较弱小,只有部分特色产业已发展成支柱产业,多数特色产业只停留在有特色无创新的阶段,龙头企业相对较少,其对产业的带动作用也较弱。

1.2县域特色产业科技含量不足,产品附加值低

县域特色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种植业、轻工业加工和重工业制造产业,一些产品在初加工和中档产品市场占有一定优势,但在精、深加工领域和高档产品市场优势明显不足[2]。县域特色产业以农产品种植加工为主,受传统种植观念影响,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产品既属社会公益性产品又属市场竞争性产品,当前对农业科技研发、推广重视度不够;县域内的传统行业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部分企业管理制度落后,生产设备陈旧,产品附加值低。

1.3县域特色产业技术人才紧缺,创新能力薄弱

县域特色产业从业人员尤其是农业、种植业的主力军依然是农民,技术人员比例偏低,科技素质有待提高。县域特色产业粗放型生产企业居多,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不强,通过积累的经验进行生产,大部分企业只是跟随、模仿,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多数企业还没有研发机构,企业科技人员缺乏创新素质,难以适应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导致高新技术人才紧缺。加之现有的科技开发型人才少,科技开发的基础设施条件差等原因,企业对农产品深加工的开发技术有限,产品技术含量少,市场竞争力薄弱,影响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3]。

2省级产业竞争情报平台开展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的必要性2.1竞争情报发展历程的必然结果

从欧美发达国家竞争情报发展的历程来看,竞争情报对于国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认为,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加灵活,可更快速地进行战略调整,但企业可能不能及时获得一些重要信息,这就需要设立国家级的机构,开展经济情报工作。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竞争情报发展的趋势,结合我国竞争情报发展实际来看,我国目前正处于从单纯的企业竞争情报逐步向以产业竞争情报为带动的竞争情报发展阶段。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结合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地方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围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这一目标开展了面向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的竞争情报服务工作,既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竞争情报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2.2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原有发展模式面临挑战,科技领域孕育着重大突破,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巨大压力和倒逼机制[4]。在此社会背景下结合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利用省级产业竞争情报平台,开展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有助于县域特色产业,牢牢把握产业转型升级的时机,有效避免产业结构调整行动上偏差,科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3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必然支撑

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市都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于2008年12月了《关于促进产学研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湘发〔2008〕14号),并于2012年2月29日《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明确了创新型湖南是以科技创新为主体、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全社会协同创新。开展面向区域创新的产业竞争情报研究和推广,有助于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实现全社会的协同创新,促进区域产业竞争力升级。

3省级产业竞争情报平台的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内容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依托省级产业竞争情报平台为县域特色产业机构提供科技文献服务;针对该县域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制定了产业情报服务方案,并予以实施,为县委、县政府提供支持本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决策咨询报告等服务,其中包括平台建设单位使用省竞争情报中心服务器,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对其进行管理,同时为平台单位进行平台设计、程序开发、模块设计、功能测试以及平台页面设计等。

3.1信息技术服务

省级产业竞争情报平台为县域特色产业提供技术转移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企业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竞争信息服务能力,是全县重点产业及企业的竞争信息服务平台,全县科技信息理论研究与开发应用平台,全县科技信息高级人才培养平台。

3.1.1县域特色产业科技信息网站建设

建立和优化县域科技信息网站,为广大种植户、合作社、企业,包括农民、技术人员、市场经纪人、基层管理者、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等提供相关服务,网站连接对接呼叫中心、信息服务系统、数据资源库以及基层信息服务站点,为用户提供各类涉农资源与下载、信息与查询、技术交流等服务;提供各类信息服务系统访问接口,用户可以通过平台门户实现在线咨询、电子交易、起到产业技术交流、产业技术联合攻关、信息与查询等服务等功能。省级产业竞争情报平台为县域特色产业建设了一个完善的网络系统,为农产品加工、机械电子、冶金化工、新材料等县域特色产业竞争信息的采集、编辑、分析、及使用提供健全的网络平台;高准确度地为本县优势行业主管领导、决策层领导、信息需求者及时报送热点、焦点信息。

3.1.2县域特色产业信息获取服务

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情报能力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情报能力成熟度模型。该模型从企业内部信息共享能力、外部信息获取能力、创新信息分析能力、创新信息应用能力等四个方面分别研究企业在不同阶段的信息情报能力。通过对长沙市中小企业的信息情报能力的诊断发现了企业信息情报能力非常薄弱,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为此,根据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围绕企业新产品开发这条主线,设计了从市场分析、产品定义、技术分解,到资源匹配和形成方案的立体服务方法。通过省级竞争情报中心、县域特色产业科技信息网站等技术平台为县域企业提供科技文献查询服务,以切实帮助企业降低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研发风险,缩短技术研发周期,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提高新产品开发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3.2数据情报服务

数据情报服务主要包括资源建设、情报产品等内容。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按照选定的特色产业制定信息资源采集策略,通过雷达和手工两种方式对信息资源进行采集、整理并在竞争情报平台上适时。

3.2.1县域特色产业情报服务

根据县市区的实际情况订制开发专业竞争情报产品,为县域主导产业提供相关产业情报服务,例如在构建湘潭县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时,为湘潭县的湘莲、生猪养殖、油茶特色产业开设专项专栏,定时更新相关的市场走向、行业政策、数据分析等情报信息;根据地区需求提供最新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标题信息,每日提供情报短信等,帮助县域特色产业了解市场动向,行情走势,对目前的竞争态势掌握第一手资料,便于企业和政策及时反馈。

3.2.2县域特色产业舆情监测服务

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网络媒体成为最为广泛的信息传播形式,产业舆情监测服务是根据地区需求为县域政府部门及特色产业部门提供宏观经济政策与环境、区域竞争比较、产业动态监测、企业竞争情报、国际竞争情报等综合信息,每周提业竞争情报周报;根据地区需求提供领导者决策参考的依据,不定期提供竞争情报内参;根据地区需求提供某一个时间段某产业或某类别产品市场情况分析,不定期提供竞争态势分析报告。

3.3教育培训服务

教育培训服务主要包括对科技条件服务平台项目负责人、专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产业、企业情报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其中,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先后开展“湖南省科技条件服务平台――协同创新竞争情报平台专题培训”、“湖南省科技条件服务平台开展农村农业信息化试点培训”等专题培训共14次,培训情报专业技术人员300多人次。

3.3.1开设竞争情报专业或竞争情报课程,培养竞争情报专业人才

2007年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联合举办情报学专业(竞争情报方向)在职研究生班,为湖南省有色金属产业竞争情报中心、生物医药产业竞争情报中心、湖南竞争情报省级中心、衡阳特变电工企业示范中心等单位培养了一批竞争情报专业人才。同时,聘请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上海宝钢情报中心等国内知名专家,组建竞争情报专家团队,多次到湘潭大学管理学院开展竞争情报理论与方法讲座,加强与相关高校的联系,2012年9月,在湖南农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竞争情报课程,教授竞争情报理念与方法,培养大学生竞争情报意识与情报收集、分析能力。

3.3.2组织竞争情报培训活动,提升竞争情报工作人员工作技能

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自2005年起,每年邀请相关专家来湘开展学术研讨活动,面向科技管理人员、企业研发人员开展竞争情报相关理论培训,满足各类情报人员对竞争情报知识的普遍需求。此外,近几年与法国工商联合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中法竞争情报合作交流,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在长沙举办一次学术研讨会,每年组团一次赴法国考察竞争情报体系建设和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开展竞争情报国际交流活动。针对企业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市场、产品、客户及技术情报分析需求,通过专业辅导为企业培养CIO(信息情报首席执行官)和情报分析团队,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开展竞争情报研究工作的能力。

4预期的主要建设成果

4.1县域特色产业竞争情报工作体系建设

县域特色产业竞争情报工作体系是指引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指南,是县域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县域特色产业竞争情报工作体系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指导、省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的技术支撑、县域产业机构的物资支持。政府应采取科技计划引导、政策导向等各种措施,鼓励各县产业中的优势企业与具有专业优势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组建县域经济理论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省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应注重“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县域特色产业提供服务,企业需加大对其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增强其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的立项比重,以集成各方力量,利用县域经济理论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形成产业技术标准,提高县市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4.2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是湖南省科技条件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①按照全省平台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制定本县科技条件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和实施工作计划;②建立与本级平台运行和服务相适应,并与全省科技条件服务平台相联接的网络软硬件环境;③按照相应的服务和管理标准规范,建设本级科技条件服务网站;④建设和整合符合统一数据规范要求的共性科技信息资源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个性科技信息资源;⑤按照平台数据信息共享功能部署规范要求,建设科技信息交换系统,并及时将本地科技信息汇交到省科技信息资源中心;⑥利用全省科技条件服务平台共享的各类科技资源,面向基层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创新服务与宣传推广活动。

4.3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培训基地建设

特色产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随着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消费者对特色产品要求的转变,对生产者和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的人员要求也随之提高。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需要建立不同培训基地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机制,形成培训网络;培训基地可开设竞争情报的培训课程,为有关人员提供培训;并进一步完善竞争情报网站等。

县域经济在科技创新上的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已为实践所证明。倡导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研究和应用,对于推动县域经济的深入发展,将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省级产业竞争情报平台要充分利用自身在培训与应用方面的优势创新资源,与县域特色产业积极开展创新合作,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文君,李增欣.县域特色产业发展问题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J].解决之道,2012,(4):44-45.

[2]焦伟伟,胡建,权聪娜.保定市县域特色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2):113-115.

[3]李军红.驻马店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创新科技,2013,(10):55-56.

特色农业产业研究报告篇6

【关键词】大众传媒 农产品品牌建设 农业发展 互动机制

大众传媒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得到确认,并逐渐确立为传播学的一个子学科――发展传播学。学科自诞生起,就与农业发展之间有着不解之缘。然而,发展传播学宏大叙事的研究取向常常着眼于大众传媒对整个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战略功能和宏观影响,对于微观层面的农业实践缺乏操作性、实战性的关注与研究。农产品品牌建设便是其中的盲区之一。

关于当前中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困顿处境,浙江大学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博士曾做过深入分析:“长期以来,人们关注于工业品牌、服务业品牌的建设,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农产品品牌建设却很少有人问津。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农业主体大多势单力薄,心有余而力不足;广告公司、咨询公司、策划公司因为农业产业的弱质和微利,不愿涉足其中;政府部门尽管出台了种种措施鼓励品牌建设,但表面上的一视同仁,实际上是对农业品牌的严重不公。这从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中农产品品牌的比例里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①”

显然,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这种困顿现状,大众传媒也难辞其咎。一向以“社会效益优先”的中国大众传媒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到底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大众传媒与农产品品牌建设应该建立怎样的互动关系和良性机制以发挥大众传媒在工业品牌和服务业品牌建设中的“放大器”功能?

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利用2009年12月在北京举办的由农业部信息中心主办、中国品牌农业网和浙江大学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首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论坛”和将于2011年1月在杭州举办的“第二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论坛”这两次机会,对全国的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借助《农民日报》浙江站和浙江大学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这两个涉农信息集散地,重点检索、整理和分析了杭州地区(8区5县/市)的十大农产品品牌与大众传媒之间的互动情况,并以此构建大众传媒与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互动机制。

一、大众传媒与农业发展研究回顾

1、国外研究。1957年10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丹尼尔・勒纳(D・Lerner)在其论文《传播体系与社会体系》中研究了大众传播体系与城市化进程、读写能力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影响机制,首先确立了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之间的经典研究范式②。勒纳在次年出版的《传统社会的消失――中东的现代化》一书中认为大众传媒可以通过提供“新观念、新习惯、新行为的线索③”等方式帮助农村人口融入城镇化进程。

1964年,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Lang Schramm)在其著作《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中系统阐述了大众传媒与国家发展的理论、战略和具体操作性建议。他首次明确了大众传媒在推广农业新技术中的作用,并认为大众传媒能够缩短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不平等和不均衡状态④。

罗杰斯(Rogers)长期(从60年代到80年代)专注与大众传媒与农业、农村发展,他不仅论述了大众传媒对农村社会变迁的影响,更详细探讨了农业新技术“创新扩散”的阶段性特征和为人们采纳所具备的五大特征⑤。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传播学的经典研究范式经历了一个广泛的批判期,新的研究理论和视角更加注重多元化以及更加注重与第三世界各国的实际国情结合在一起,农业和农村发展始终是其中的焦点之一。当代的发展传播学者泰拉尼安(M・Tahranian)接过了大众传媒与农业/村发展的接力棒,提出了著名的“社群主义”道路。他从人类传播的宏大背景出发,重点关注传播中的“人”的发展以及通过“人”的发展而促使农业/村发展。因此,他强调大众媒介在促进农业发展中与其他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网络的协同作用以及通过这些网络发挥作用,而不是采用传统的、垂直的、无反馈的、单向度的大众传播直接作用于受众的模式。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研究倾向和思维方式与本论文随后所探讨的大众传媒与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殊途同归,两者都超越了直接专注媒介本身的视角,而是将重点落脚在“人”的身上,通过人的发展,来实现最终目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或农业/村发展。

2、国内研究。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大陆引介国外发展传播学已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中国本土的大众传媒与农业发展研究开展的更晚一些,出版于2002年的《大众传媒与农村》是这个领域的拓荒之作。自此而后,相关研究逐渐展开,并形成了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两个重要的研究基地,相继出版了这方面的专著。这里择要简单评析一下其中的代表作品。

方晓红教授通过对苏南农村大众传媒与政治、经济、文化互动关系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农村的变革是媒介发展的动力”,“大众传播媒介构建了农村与城市文明对话的平台”等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她认为:“信息的效益不是永恒的,观念的变革才具有长效性”,即大众媒介对于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根本在于农民观念的改变⑦。在后继的研究专著《农村传播学研究方法初探》中,她认为媒介功能之于“三农”虽有历时性的巨变,但仍有诸多未尽人意之处⑧。我们认为,大众传媒之于农产品品牌建设恰是未尽人意之处中的一个。

谭英在《中国乡村传播实证研究》中考察了农民的信息需求、农民的信息渠道之后,重点研究了乡村信息传播的效果,其中对农业政策和农业新技术的传播进行了专项分析,并就“最后一公里”模式提供了建议和意见⑨。李红艳以传播的5W模式为纲,深入研究了乡村信息的传播过程,其中涉及到了对日本传播媒体与“一村一品”运动互动的简单介绍⑩。

显然,以大众传媒及其信息传播为研究对象的农(乡)村传播学并未对农产品品牌建设多加考虑,而更多关注的是“三农”中的二农――农民和新农村建设。不幸的是,有关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论著又都是从生产、加工、渠道、质量、产业集群、经营、国际化、自然资源等方面加以浓墨重彩地论述,要么直接对大众传媒不予考虑,要么蜻蜓点水式地提及应该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品牌推广。至于如何利用,则语焉不详了。

大众传媒与农产品品牌建设在研究上的错位,来源于实践上的脱节。难能可贵的是,胡晓云博士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大众传媒与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脱节现象。“首先是与农业相关的媒体缺位。……其次是媒介对农产品品牌化的相关报道和广告支持的缺位。……在2005年之前,大众媒介中,除了有关农产品的消费信息、作为工业消费品牌理解的农产品加工品牌的传播外,很难看到对其他农产品品牌传播的相关信息。农产品品牌没有如同工业产品品牌那样,形成媒体传播覆盖上和数量上的强势。品牌化决不仅仅是品牌主体的事情,而是需要通过认知达到沟通,才能产生品牌价值,在这个认知大于现实的时代更是如此”⑾。这是中国学者对大众传媒与农产品品牌建设互动关系的首次回应,正是这一问题凸显了大众传媒与农产品品牌建设良性互动机制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大众传媒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角色与功能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对大众传媒与农业推广的关系进行了反思和重认:从单纯的以提高生产效率为导向的新技术推广向更宽泛的以信息需求为导向的传播服务转向⑿。由此,大众传媒在农业发展中的角色和功能也需要加以反思和重认。聚焦于农产品品牌建设,我们认为大众传媒承担着以下六种角色,并发挥着相应的功能。

1、教育者:政策深度解读功能。与工业品牌和服务业品牌更多依靠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不同,“三农”问题更多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性意见,农产品的生产和品牌建设自然也不例外。中央高层的战略决策和各级政府的建设举措就成为了大众传媒报道和深度解读的对象。连续七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所引起的各级大众传媒的报道和深度解读更是如此。如2008年中央正式出台土地流转政策后,《钱江晚报》(2009年3月16日第B5版)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作价出资》为题介绍了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资本运作对于农业现代化和品牌化建设的意义。

2、动员者:号召鼓动功能。品牌建设的基础是优良的产品品质。对于农产品品牌而言,产品的品质集中体现在有机、绿色和无公害三个层面。农产品生产者的分散性、品牌意识薄弱等因素决定了大众传媒在号召鼓动方面大有作为。

农产品的品质与产地的自然资源密切相关,有机、绿色、无公害等品质对产地的生态环境要求更高。杭州下辖的淳安县以其独有的生态地理资源培育了一批包括“淳”牌有机鱼、野娇娇、千岛玉叶等在内的著名农产品品牌。2010年3月,为更好地保护这方水土,号召淳安人珍惜千岛湖这一稀缺自然资源,以便更好地协调农产品品牌的持续健康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淳安县政府举办了“关爱家园从我做起”大型系列公益活动。《钱江晚报》、《浙江经视》、《浙江在线》、《公共・新农村》频道等媒体对这一活动进行了广泛报道,使农产品品牌原产地环境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

3、监督者:批评纠错功能。长期以来,受限于资金、意识和人力等方面的限制,农产品品牌的保护相当薄弱。对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而言,由于其“公用性”,搭便车的假冒伪劣产品众多,而监管力量又常常力有不逮,因此大众传媒能够从消费者或者品牌建设者的角度对农产品品牌进行监督,提出批评和建议,进而通过舆论纠偏促使农产品品牌建设回归正轨。

2010年7月15日,《杭州日报》发表了题为《芭蕉芋粉都成了原料,谁动了“西湖藕粉”的奶酪》。同月27号的中华工商时报、文汇报等媒体刊发了新华社的稿件《百年西湖藕粉遭遇品牌危机》。次日,《钱江晚报》则以《百年藕粉遭遇“李鬼”,外地劣质产品占据杭州市场》为题,从另一个角度对同一个主题给予报道。所有这些大众传媒都对西湖藕粉这一区域公用品牌的问题进行了披露,对管理的弊端进行揭示,对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者进行曝光,并就品牌未来的建设提供了操作性建议和意见。

4、示范者:创新普及功能。农业新技术在农产品增加产量、提升品质、口味多样化、保护生态环境以及节约劳动力等方面作用巨大,一直是各级“对农”和“涉农”大众传媒的报道重点。如中央电视台的《致富经》栏目、浙江公共・新农村频道的《新农村纪实》栏目等。另一个推广农业新科技的窗口是政府的相关部门的网站,如杭州种业信息网,杭州农业科技信息网等。

然而大众传媒推广农业新技术只是发挥创新普及功能的一个方面,通过展示农产品生产、加工或营销龙头企业的先进做法、成功经验、建设举措等方面的信息,大众传媒可以直接作用于农产品品牌建设。《杭州日报》曾多次介绍和推广萧山萝卜干品牌建设的先进经验,如《萧山萝卜干申请“原产地”护身符》(2004年3月1日)、《从防腐剂超标到该怎么切,萧山萝卜干为品牌而战》(2004年7月30日),《萧山日报》则以《萧山萝卜干欲破重围转型升级》(2010年4月24日)为题,介绍了该品牌最新的战略规划。

5、广告者:市场开拓功能。长期以来,大众传媒作为广告载体的市场开拓功能的发挥都是以工业产品和服务业产品的品牌实践为中心的。由于农产品品牌建设主体在资金、品牌意识、人才、规模等方面的限制,再加上农业产业本身的分散性、薄弱性、难以标准化等因素,大众传媒中农产品品牌的广告投放量非常少。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大众传媒理应在工业发展和农业发展中发挥同样的作用。

近几年来,这种情形随着学界的不断呼吁和业界人士的深入实践已经有所改观。随着“蜂之语”以工业品品牌的广告投放模式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大规模的品牌推广与宣传,并大获成功,农产品品牌与大众传媒新的互动关系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浙江卫视、浙江民生休闲频道、钱江都市频道、《钱江晚报》、《今日早报》、《浙江老年报》、《都市快报》等主流大众传媒的广告平台成为蜂之语的市场开拓利器。

6、农事节庆报道者:塑造品牌文化功能。产品是品牌建设的基础,符号体系是品牌建设的差异化介质,文化和精神层面内涵才是品牌建设的灵魂。对农产品品牌而言,它与传承了数万年的农业文化有一种天然的联系。这种农业文化典型地反映在各地的民风民俗和农事节庆之中。

近年来,农产品品牌的建设主体日益认识到农事节庆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意识地策划、开发、组织、实施各种节庆活动,以推广区域形象,赋予农产品品牌以特有的文化底蕴。

农事节庆活动的传播离不开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也因此成为塑造农产品品牌文化内涵的主要载体。以杭州地区为例,各种各样的农事节庆活动层出不穷,开茶节、采茶节、茶艺节、山核桃节、草莓节、放鱼节、鱼文化节、竹笋节、批杷节……所有的农事节庆活动都与当地的农产品品牌的推广和营销是一体的,大众传媒通过对这些活动的广泛报道,弘扬了农产品品牌特有的民俗文化。

三、建构大众传媒与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

这一机制的建立必须改变传统的视所有大众传媒受众为一个广泛的、分散的、匿名的、混杂的群体的观点。归根结底,大众传媒与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互动机制有赖于“人”的作用,但是这里的“人”已经不能以大众传媒受众这一概念笼而统之,而必须以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各利益相关方为对象分别考察。这些利益相关方分别是:消费者、生产加工者、企业家、产业学会/协会和政府相关部门。

由此,大众传媒与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互动机制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涵。

1、大众传媒向消费者普及农产品的品牌消费理念,宣传无公害、绿色、有机等概念的价值以及食品安全的意义;消费者则借助大众传媒监督假冒伪劣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2、大众传媒通过向生产加工者推广新技术和普及质量观念,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生产加工者则借助大众传媒推广经验或获得建设成果的反馈。

3、大众传媒不仅向企业家引介先进的品牌管理和建设经验,也在向社会推介企业家本人;反过来,企业家的品牌建设能够以广告投放的形式反哺大众媒介。

4、农产品产业学会/协会关注整个产业的相关信息,他们不仅需要通过大众传媒来了解这些信息,也需要借助大众传媒将他们的调查研究成果公之于众,或谏言,或呼吁。对于区域公用品牌而言,产业学会/协会有时候发挥着类似于企业家的直接的品牌建设作用。

5、政府相关(涉农)部门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直接监管者和推动者,坚持“党性”原则的大众传媒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因此,大众传媒与农产品品牌建设可以在政府层面达到高度统一。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监管和调控大众传媒在农产品品牌建设领域里的作为和报道策略;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也对政府相关部门在该领域里的政策和方针负有解读和监督责任。

大众传媒促进农业发展的潜力毋庸置疑。但,这一潜力的发挥受制于大众传媒与农产品品牌建设互动机制的健全与完善。我们殷切地希望大众传媒和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研究者、实践者能够转变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真正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共赢。

【本文为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杭州农产品品牌建设与大众传媒功能研究》的最后成果,课题编号B10XW02】

参考文献

①刘静,《“农产品卖难”为何频现国内市场》,《观察与思考》,2009(3):25

②张国良 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14-323

③张国良:《传播学原理》(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61

④[美]施拉姆著,金燕宁等 译:《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华夏出版社,1990

⑤参见周庆山:《传播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42页;以及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34-344

⑥刘玉花、王德海,《国外农村发展传播的历史、现状与启示》,《世界农业》,2008(1):10-13

⑦方晓红:《大众传媒与农村》,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

⑧方晓红 等:《农村传播学研究方法初探》,人民出版社,2008

⑨谭英:《中国乡村传播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⑩李红艳:《乡村传播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⑾胡晓云 等著《中国农产品的品牌化――中国体征与中国方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92-193

⑿刘玉花、王德海,《国外农村发展传播的历史、现状与启示》,《世界农业》,2008(1):10-13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学院)

特色农业产业研究报告篇7

第一条目的依据

根据《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

研究员是指省内每一项优势或特色产业中关键技术的关键环节研究中具有一定学术造诣,在研究室主作的监督、指导下,能开展本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关键环节研究的人员。

第三条职责

在功能研究室主任的监督、指导下,开展省内优势或特色产业发展关键技术中各环节的技术研究。

第四条遴选、考核

由功能研究室主任提出候选名单,农牧厅确定。

第二章遴选方式

第五条遴选原则

按照自愿报名的方式,根据产业发展状况及需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

第六条遴选条件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爱岗敬业,遵纪守法,模范履行岗位职责;

(二)在省内同一领域现有的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中产生;

(三)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工作在科研一线,富有创新思想,参与过与本产业相关的科研项目,在所研究领域具有一定造诣,从事相关研究五年以上;

(四)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工作作风,在以往的科研活动中没有不良记录;

(五)身体健康,年龄在50周岁以下,目前仍在职并从事相关专业技术研究;

(六)在本领域中有一定学术造诣的中青年人员优先考虑;

(七)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本体系中所承担的任务;

(八)不在企业兼职。

第七条遴选程序

(一)由功能研究室主任负责提名;

(二)执行专家组研究确定并征求所在单位意见;

(三)在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后由农牧厅确定;

(四)颁发聘任证书,并与功能研究室主任签订任期内任务委托协议书和任务书;

第三章审批

由功能研究室主任提出候选名单,在征求同领域专家意见后,经评议、公示后,由农牧厅确定。

第四章考核

第八条考核办法

(一)考核方式

在研究员任职期限内,由首席专家和功能研究室主任根据签订任期内任务委托协议书和任务书考核指标,通过提交综合评估报告、述职以及专家组评议的方式,对其进行每年一次的年度考核和五年期满后的任期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或调整岗位的依据。

(二)考核程序

1、向首席专家和功能研究室主任提交综合评估报告;

2、首席专家和功能研究室主任听取其述职报告;

3、按照任务委托协议任务书,首席专家和功能研究室主任对完成目标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估,并结合其综合评估报告进行考核评定;

4、将考核结果报管理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再次评议;

5、由首席专家决定其去留,并由管理咨询委员会将决定反馈给本人。

(三)考核标准

1、考核等次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次。

2、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科研道德和工作作风良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完成任务委托协议书和任务书中的工作目标,在省内特色或优势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各环节技术研发中做出明显实绩者可确定为合格。

3、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本体系中所承担的任务;在企业兼职;科研道德和工作作风不良;不履行岗位职责,没有完成任务委托协议书和任务书中的工作目标的均视为不合格。

(四)考核结果

1、任职期内年度考核为合格者,由监督评估委员会提出整改意见,可继续担任该职;不合格者,由监督评估委员会建议首席专家审定并解聘其职务,由管理咨询委员会书面通知其本人。考核结果记入首席专家档案;

2、期满考核为合格者,根据学科发展和工作需要,可由监督评估委员会建议,报首席专家审定并提出整改意见后,继续担任下届研究员岗位;不合格者,由监督评估委员会建议,报首席专家审定并解聘其职务,由管理咨询委员会书面通知其本人。考核结果记入研究员档案。

第五章附则

第九条本办法由省农牧厅负责解释。

特色农业产业研究报告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自治区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优先发展生产业,积极发展生活业,依托重点项目建设寻求服务业新的增长点,适应城镇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形成与工业协调并进的产业融合发展态势,把市打造成为全盟文化信息中心、全盟生产生活物资的批发和配送中心、全盟中等以上收入群体的消费中心和全盟企业集团的总部基地。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确保年推进服务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经研究,决定成立全市推进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办公室和5个专项工作推进组。

(一)综合办公室

综合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局,办公室主任:副主任:。

工作人员:由发改局内部调剂。

工作任务:完善服务业发展措施和目标任务,组织编制第三产业发展规划。2月底前制定完成自治区加快服务业发展60条优惠政策的具体落实措施。对服务业重点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做好服务业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准确及时的掌握发展动态,每季度向领导小组汇报1次服务业运行情况,每半年撰写一次服务业发展形势分析报告,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研究提出推进工作的建议。督促各专项推进组开展工作,积极做好协调联系和信息反馈,协调解决在工作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二)规划设计专项工作推进组

组长:

副组长:

工作人员:从规划局、市政勘察设计院抽调。

工作任务: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编制完成生产生活物流园区、交通运输物流园区、中小企业产业园区规划设计和改造察哈尔大街民族餐饮街外观设计,提交相关会议研究审定。

工作步骤:2月中旬前完成新区生产生活物流园区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3月中旬前完成交通运输物流园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3月底前完成中小企业产业园区规划设计。4月12日前完成改造察哈尔大街民族餐饮街外观设计。

(三)商贸专项工作推进组

组长:

副组长:

工作人员:从商务局、旅游局抽调。

工作任务:认真做好商贸流通工作的综合协调,加强对商业企业、个体户的分类指导,定期监测分析商贸流通市场运行态势。采取更为灵活有效的措施,培育精品特色商业街,积极发展超市、餐饮和连锁经营、品牌专卖等,推进高档次的星级酒店建设,加快促进传统商贸业向现代流通业转变。协调推进年商贸流通重点项目,认真做好项目跟踪服务。

工作步骤:

1、2月底前制定完成年推进商贸流通工作计划,研究提出商贸流通综合协调措施和办法,提交领导小组研究审定。每季度上报1次工作推进情况总结,定期、不定期通过信息、签报等形式专项反馈。

2、3月初完成重点培育商业街的调研,对额尔敦路、察哈尔大街民族餐饮街、新区和锡林大街汽车销售区的经营户进行摸底调查,了解掌握经营情况,建档立卡,跟踪服务,实行名册管理。3月中旬制定培育精品特色商业街工作专项实施方案,重点在商业街产业布局、功能完善、服务优化等方面提供指导,突出培育示范典型,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推进培育特色商业街工作。月12日前完成察哈尔大街民族特色餐饮街的测量、临街外立面穿衣戴帽工程效果图设计等,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组织开展宣传告知工作,做到商业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也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4月中旬开工建设察哈尔大街民族特色餐饮街外立面穿衣戴帽工程,确保6月底前完工。

3、加快推进呼市润宇建材家具城建设,3月10日前完成地勘,3月20日前确定工程施工设计,4月15日前开工建设,确保年内完成一期工程和办公场所建设。8月底锡林郭勒元和大酒店投入使用。10月底前完成那日格朗旅游度假大酒店、地矿大厦和吉泰大酒店的主体工程。协调重型机械商业城项目业主尽早开工建设,确保10月底前建成运营。年内确保利丰汽车行投入使用,促成小商品批发城建设和国美电器落户我市。

4、积极扶持外贸中小企业,培育通力锗业、小肥羊肉业、金鑫工程机械和安通经贸等出口企业,支持发展肉食品加工、服装制品、绒毛制品和民族特色产品行业,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促进企业出口创汇,确保年内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50万美元。重点跟踪服务协鑫集团、华润集团等投资超亿元的外资企业,争取年内直接利用外商投资突破5000万美元。

(四)物流专项工作推进组

组长:

副组长:

工作人员:从交通局、商务局抽调。

工作任务:积极发展物流业,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重点推进新区生产生活物流园区、交通运输物流园区和海鑫物流项目建设,科学合理确定园区功能定位,超前谋划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工作步骤:

1、2月底前制定年推进运输物流业发展工作计划。

2、3月底前编制完成新区生产生活物流园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取项目批复立项等相关支持性文件。4月底前协助建设单位完成征地工作。5月1日开工建设。10月30日前完成全部砼路面铺设,完成当年开工的全部土建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安装。年6月底前完善各项附属工程建设,具备从事经营活动和正常运行的其它必备条件,进行招商宣传和运作。年7月开始经营。

3、分两期建设交通运输物流园区,3月底前做好项目用地的勘察设计,编制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取项目批复立项等相关支持性文件。4月中旬开工建设一期工程。10月底前完成项目场地平整,达到“三通一平”的条件,完成物流信息中心、停车场、住宿餐饮区的主体工程。年4月中旬开工建设二期工程。年10月底前全部完工。

4、海鑫物流项目。4月中旬开始实施场地硬化、绿化和部分仓储库建设,确保年内全部竣工。

(五)市场建设专项工作推进组

组长:

副组长:

改造提升现有专业市场,新建宝力根街道办事处农贸市场、团结队农贸市场、建材市场和煤炭市场,努力实现专业市场提档升级。建立市场联合管理机制,组织开展联合专项检查行动,加强市场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市场服务水平。

工作步骤:

1、2月底前编制完成畜产品交易市场功能布局调整专项方案,完善服务功能定位,科学合理划分功能区,充分利用好现有空间。3月初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到位,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工作。修编完成畜产品交易市场管理办法,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审定后实行。3月中旬做好宣传引导,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宣传单发放、张贴通告等宣传告知工作。4月初正式运营畜产品、粮油、蔬菜、水果等多种农畜产品的交易,尽早实现繁荣活跃。4月底前完成信息员队伍建设,在每个苏木镇场、每个嘎查都确定1位兼职信息员,认真做好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每日定时报送畜产品出售等相关信息,安装电子交易系统,打造畜产品销售信息网络平台。

2、2月底前完成对109农贸市场、二中农贸市场、南统建农贸市场的调研工作,研究制定改造提升专业市场工作方案,提出实实在在的措施和办法。3月底前完成改造工程的规划设计,积极协调市场业主投资改造,提供一些资金和政策扶持,统筹实施改造工程,确保年内完成现有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其中,109农贸市场改造,主要对临街房屋进行全面修缮,更新广告牌匾,实施排水、雨水管道等配套设施工程,安装统一柜台和顶棚,力争建成全封闭式的交易大厅;二中农贸市场改造,主要对市场内商业用房进行改造,建设二层商铺,全面修缮市场内房屋,维修给排水、雨水、供热管道,安装统一的柜台和顶棚;南统建农贸市场改造,主要对市场内店铺进行粉刷,更新广告牌匾,完善给排水、雨水管道。

3、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抓紧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正确合理选址,提供政策扶持,尽早开工建设宝力根街道办事处农贸市场、团结队农贸市场、建材市场和煤炭市场等4个专业市场,争取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协调饲草料交易市场、农牧机械交易中心业主,采取合作经营等有效措施,尽快繁荣活跃。

4、由城管局牵头,工商、税务、卫生、商务、农牧等部门配合,每季度开展1次大型联合检查专项行动,把每个摊位每个店铺的基本情况都要建档立卡,在卫生、检疫、台帐管理、规范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达不到相关标准的,要督促限期整改,限期内仍达不到标准的,坚决依法取缔经营资格。

(六)新型服务业专项工作推进组

组长:

工作人员:

工作任务:积极做好引进金融机构工作。围绕社区服务、信息咨询、建筑工程评估、会计事务等行业谋划项目,发展社区物业、家政、健身娱乐等消费业。

工作步骤:

1、由财政局负责,与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和华夏银行等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广泛接洽,积极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的办公场所,年内引进2—3家新的金融机构,超前谋划地方商业银行筹建工作。由建设局、财政局负责,积极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年内引进1—2家高资质的建筑工程评估和会计事务机构。

2、由建设局负责,要求新建住宅小区配备专业的物业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严格把关,督促检查,确保今后所有新建住宅小区都达到物业管理相关要求,否则一律不予办理房产证。

三、有关要求

(一)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服从领导小组指挥,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转变观念,强化责任,加强协同配合,做好部门之间的衔接,形成整体合力,把每项工作都落实责任人,安排专人负责专项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综合办公室和各专项工作推进组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按照本方案的总体要求和各自分担的工作任务,在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10日内制定更加详细系统的专项实施方案和工作推进时间表,报送到综合办公室(市发改局)。

(三)领导小组要实行每半月工作调度制度,各有关单位要每半月向综合办公室报送1次工作进展情况,由综合办公室汇总,领导小组每月向市委、政府汇报1次。

上一篇:水产养殖的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认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