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范文

时间:2023-12-04 17:27:22

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

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篇1

关键词:计算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中图分类号:TP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6-0000-02

高职院校是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的摇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不同的层次要求,计算机专业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从近几年就业率看,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毕业生就业困难或无法就业的问题。根本原因是高职院校对社会需求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教学模式的不合理。用人单位急于招聘到符合自身发展所需的计算机人才,但刚毕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不硬不软、适应期过长、博而不精”的缺陷。“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由教育部发起,旨在为未来各行各业培养各种类型的、优秀的工程师后备军。作为高职院校,更要根据计算机专业的特点,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规律和有效途径。

一、传统高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1)培养目标不清楚,学术化倾向严重,导致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2)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欠缺多样性和适应性;(3)工程性缺乏和实践环节薄弱,产学研合作教育不到位。虽然开设上机实验、课程设计、实训等常规实践课,但知识点还是局限在固定的课堂理论上,系统的知识缺乏连惯性;(4)课程体系与产业结构调整不适应,教学内容陈旧,专业教学与市场脱离,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和发展;(5)教师队伍缺乏工程经验,“双师型”教师所占比重较少;(6)考核方式单一,考核的重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的教学重点导向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略能力的培养;(7)教学情境设计简单,只根据课程的内容划分教学单元,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实际目标。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仅局限于课本的知识讲授。(8)专业课理论知识量大,涉及面广,但与实践结合少,学生无法学以致用,缺乏深入理解平台,无法掌握专业技能;(9)教师无论是在课程研究方面,还是在授课和实践指导方面都不能形成有效的团队,由不同教师讲授的紧密联系的课程之间也无法形成有效的衔接。

二、计算机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思考

(一)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

教育部工作的目标是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专业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基于以上目标,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以创新实践能力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工程实践教学,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仅培养他们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也应关注企业的人才结构与需求,注重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本着“优化基础、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鼓励创新”的教育理念,培养计算机实际应用型人才。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是践行人才培养理念,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模式选择。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构成要素。首先,应制定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其次,知识、能力大纲要真正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活动中去实现。高职院校可实行“2+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所谓“2+1”是指学生在校内学习两年,主要以课程教学为主,同时结合课程实验、项目教学以及科技竞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企业累计学习一年,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术能力、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积累工程实际工作经验,在企业学习阶段要有具体的“企业培养方案”。

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需打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知识传授为特征的传统结构,以技能培养为主线和以工程训练为依托,将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作为突破口,建立既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对于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面向应用”为依据,进行合理划分,引导教师组建基于课程群的教学、实践一体化团队。对于联系密切的课程组建课程群,利用课程群的整合,设计完整的实际应用项目,形成实践指导项目组,连贯地进行实践教学指导。例如: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与数据库应用课程的整合;网页制作、、JAVA程序设计、C#以及数据库应用课程的整合。课堂教学中的任务模块在实践中的交叉集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小型项目,设置项目集成型实践。实践课程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学时的有效性,将专业人才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校内延伸到校外。以课外科技活动和专业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工程能力的切入点和重要途径。

(三)创新并建立基于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

高职计算机专业应建立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共建教学指导委员会、设置课程体系及教学大纲、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共建企业实习基地。推动“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从校方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设计实践课程。学生到企业去是帮助企业创造价值的,而不应是添乱。计算机专业应开展以企业实际任务为基础的模块化课程建设,以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建立课程标准,课堂采用情境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原则,整合教学内容,将整体课程知识点分解于模块化任务的教、学、做中,创建“项目型课堂”,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课程的知识点与技能。针对实际应用性强的课程,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使学生更深入了解企业的应用,创建“培训型课堂”。学校应积极创立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一方面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社会需求对接;另一方面企业也可降低取得可用人才的成本,最终实现校企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过程。

(四)建立应用型“卓越工程”实践模式

为了更好的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可以建立校内虚拟软件公司,在学生真正进入到企业实习前,需要在虚拟软件公司工作。教师担任高级管理职务,设立不同的部门,学生采用招聘方式被录入公司,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兴趣爱好及就业方向等方面,学生被应招到不同的部门,完成软件设计、网站开发及项目测试等工作。教师可以与企业联合,承接小型项目,建立仿真公司,学生可以免费或是以较少的报酬为其设计软件管理系统、网站等。从需求分析、市场调研到熟悉业务,这些都是课堂上无法真正练到的,学生从这个过程中可以得到职业素养的锻炼和提高。学生在这种模式中不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自己任务,而是真正投入到工作状态,以团体的形式独立去完成某个项目开发,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了更好的使学生体验企业工作环境,学校需要单独建立一个仿真工作室,桌椅及电脑等设备的摆放也要按照公司的模式做,学生可以自主的掌管该实训室,但必须确定一个负责人。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整个“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关键。高职院校要大力引进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工程技术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鼓励并为青年教师参与工程实践创造条件。建立校内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工程教师师资队伍,坚持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原则,既鼓励有实践经验、有学术水平的工程师到学校兼职任教,又鼓励计算机教师到企业兼职,达到知识技能互补、相互学习提高的最终目的。

四、结束语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如果不改革,是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的,许多高校因为计算机毕业生就业率低的问题,不断压缩专业、压缩招生人数。如果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模式来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生毕业后会基本具备用人单位所需五大能力: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施卓越计划是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契机,要进一步探索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办法和规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最终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成功模式推广应用到高职院校的所有专业。

参考文献:

[1]周秋生,马俊海.构建工程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J].测绘工程, 2008(2)

[2]孟正大.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与平台,加强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S1)

[3]黄维跃.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文献综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4)

[4]王小青.我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实践[J].中国西部科技,2008(13)

[5]黄静.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今日科苑,2008(12)

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篇2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教育模式,阶段性成果,创新点

1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危机

1)就业人数与企业需求不成比例。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培养,也被其他专业及个人所重视。即使不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也进行过计算机的相关培训或自主学习。他们的专业性虽然不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但他们的能力已经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同时他们还具有自己的专业,这样的毕业生对于企业来说可能更为合适。这样用人单位就可以选择其他专业毕业生,从事企业中计算机技能要求不高的岗位。

2)学历不占优势。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具有大量高学历的员工是企业形象的一个提升。同时在大家眼中计算机专业是个高技能专业,很多企业认为学历和能力成正比。就好像大多数人都认为学习能力和学习经历成正比一样。

3)高职院校在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上稍有欠缺,使学生的竞争力减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善于与机器,生活在单一的二进制生活中。而在现实的工作中,这样的非yes及no的情况,使他们在融入企业时缺少灵活性,不善于与他人沟通。

4)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方向缺少目标性。计算机专业知识覆盖面广,学生在学期间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明确的专业方向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为步入社会工作做好准备。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般对自身的特点及社会的需求不够明确,过分依赖学校的课程规划。

2培养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主要尝试

1)从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科学界定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研究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原有教学进程与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差距,找到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

2)在改革初期,依据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及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调查、分析,同时配合学院骨干校建设,以学院“百门课程”建设工作为契机,构建“计算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讨论、分析、建立“项目式教学”、“模拟企业环境真题真做”、“专业能力综合测评”及“项目式教材”模版。

3)正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并且得到了落实。

3实践过程的主要创新环节和改进计划

1)服务滨海高新区经济发展需求,适应计算机相关行业企业岗位的发展需要,培养具备个人发展能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人才,人才的培养是专业发展的源动力。预计在以下方面实现突破:a.结合滨海高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形成符合计算机专业发展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b.构建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为中心、获得计算机行业职业岗位能力,实现入学即入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为引导的分层递进人才培养模式。c.将计算机行业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结合实践需求,原有课程重新整合构建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框架、核心课程标准制定,模拟工作场景的操作过程指导课程实施过程及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价。

2)在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同时也发现了问题。a.需要进一步完善与规范项目式教材,教材的内容要符合行业企业项目建设标准及工作流程,要求编制老师有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对行业某个工种环节要非常熟悉,所以必须为教师提供企业实践机会,要求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兼顾企业工作,在时间安排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b.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无借鉴性,需持续进行。c.企业作为供应链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对学校改革参与的积极性不高。d.课程实施过程中严重缺乏双师素质教师。

3)研究工作的推进计划:a.继续修订和完善四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b.进一步实践“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中心、以取得职业资格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c.实施计算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完成2016级专业进程修订。配合学院骨干校建设,以学院“百门课程”建设工作为契机,完成“项目式教学”建立、“模拟企业环境真题真做”编写、“专业能力综合测评”建立及“项目式教材”编写等任务。

4通过调整研究计划增强改革力度

结合本地区经济特点及学生的就业发展趋势,制定特色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计算机相关专业各自的特点、主要就业方向及区域经济引领下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分别制定突出特色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和软件技术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在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挖掘全新切入点。构建以市场人才需求为起点和终点的,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借鉴行业企业员工培养培训计划、社会高知名度计算机专业技能培训机构的目标式培养策略,使得“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具有时效性。在研究中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和软件技术分别确定适合本专业未来职业发展的计算机职业资格考取计划,统计取证率作出分析评价。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让学生成为实践者、参与者和应用的创新者,学生代表加入专题研讨。依据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计算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本学院的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将专业核心课程的优秀改革方案进行分项式研究,一项一项对比总结,提炼科学合理的时序任务课程设计方案,重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在构建项目式课程标准,模拟真实工作过程的课程实施过程及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中加入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研究。结合职业岗位应用需求和教学实践体会,从确立考核目标、建立考评体系、设计考核内容、分配考核权重等方面进行实践,并分析和评价考核方式改革的结果和成效,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做出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文敬.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1(10).

[2]李春杰.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

[3]唐先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32).

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篇3

关键词:课程建设;课程体系;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077-01

通过课程建设可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加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的知识,相关的技能得到锻炼。但当前多数高等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建设都是基于单个课程建设的,各个课程之间有一定知识重复,实践训练关联比较少,这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信息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进一步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研究,按照计算机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培养标准科学地划分课程模块,按照课程群的模式进行课程建设,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分析了各门课程内涵以及他们之间的必然联系,把其课程体系划分若干课程群。并针对不同的课程群进行不同建设目标的规划,实现课程群的内容知识共享和计算机编程和解决能力的连贯培训,同时教学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实现各个课程群的内部优化。进行计算机专业课程群的课程体系建设,可以加强计算机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进一步优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更好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在有限的学时里掌握计算机的核心知识,并具有更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课程群的划分原则

课程群的划分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是针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训练的需求实现的,课程群的个数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建设的需求来分析确定。计算机专业课程群的课程体系建设关系到各个课程群的建设,是课程群的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群的知识系统建设。为此合理划分出课程群并进行建设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计算机人才的关键。

按照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知识的层次结构,课程体系进行若干课程群的划分,所需的公共课不再规划到计算机课程群中,他们是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群、计算机硬件课程群、软件核心课程群、软件工程课程群、计算机应用课程群等五个课程群。每个课程群应包含哪些核心课程以及相关的选修课程,按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能力培养的层次进行,并分析出其知识结构及构建的过程,规划教学内容和实践训练过程及能力培养目标。

二、课程群的培养目标

根据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对计算机的课程体系按照知识的结构进行层次的划分,确定各个知识群,理顺各个课程群之间的内部关系,使之课程群的知识要集中,围绕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某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的知识,课程群体系的确立是课程群建设的关键,关系到达到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的程度。

每个课程群都有一个具体培养目标,该课程群设置的目的,能够提供本科生什么知识,培养学生什么素质,训练什么技能,经过课程群的学习,学生应该在哪些方面得到能力的提高。如果一个课程群没有长远的培养目标,该课程群要进行调整,减少或增加新的课程,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知识培养目标。

三、课程群建设内容

根据课程群的划分,可以知道那些课程是课程群的核心课程,哪些是从属课程,构架出该群的知识内容,并对课程群的知识点进行整体的划分,在课程群的内部进行知识共享,达到讲授这些课程时不必重复已经掌握的知识,达到节省课程的目的,也能够使知识在课程讲授时变的结构化、层次化、使学生能从整体上理解,更加便于掌握。课程内容的设置,也能够使该课程群的实践训练变得非常体系化,更加容易确定如何达到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每个课程群的知识体系一定要给出知识的重点,围绕这些知识的核心来讲述课程,并进行整个课程群的知识体系融合,便于学生综合掌握知识,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课程群建设措施

每个课程群的知识层次以及实践训练的目标不同,要根据课程群的特点研究出适合的具体建设措施,让课程群内的各个课程的讲授协同化,共享知识,以相同的目标进行试验训练,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时间性非常强,只有把计算机知识应用到试验、实践项目训练中才能提高学生的技能,为此要跟据课程群的知识体系设计出每门课程的每个知识点的教学案例。采用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是课程群建设最根本的措施。在每个案例设计的一定要有目的。同时要兼顾各种学生知识层次的变化。同时要和学生实践锻炼结合起来,留有学生自我提升的空间。否则也会成为填鸭式教学。与高职式的培训没有什么差别、课程群的每个课程要根据案例教学内容设计出相应实践内容。形成课程群的实践体系,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讲授计算机专业所需要的知识,必须引导学生自学,在课堂学到的知识架构上进行补充。帮助学生自学、融会贯通课程群内的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每个课程群都设立在自己上网web网络教学系统,采用学习控制和学习住宿来引导学生完善知识体系。Web网络教学系统也是学生在学习是交流的最好方式,可以非常容易实现每个知识点不同理解的讨论,其历史信息也为后续学生的学习提供参考;Web网络教学系统也可以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较顺畅,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同时也促使了教师内容和质量的提升。

五、课程群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要有建设规划,划分多个建设阶段来完成,并设定每个阶段的目标。课程群的建设,,以三年为时间规划。对每年进行阶段划分,并设定每个学期内容建设,每个阶段要进行详细的划分的建设规划。其中课程群的划分,课程群的知识体系的建立,课程群的素质培养和能力规划,案例教学的每个案例的设置、课程群的实践体系、web网络教学系统、课程群的教材建设、课程群相关的教学研究等等都要进行详细规划,只有采用工程模式的建设才能控制课程建设的进度,进行合理时间安排和各个建设者之间合理分工,才能达到课程群设定的建设目标。

六、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如何进行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前重要的任务。本文在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技能和素质能力要求以及教学条件的变化,提出基于课程群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按照知识层次划分课程群,设定各个课程群的建设,本文的课程群建设多所高校有序的进行,课程建设的成果已初步显现出来。为此各个高校根据各自的不同的情况,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课程群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本科毕业生,为经济社会建设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志德,刘德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机械职业教育,2008,11

[2]何丽.计算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J],2011,11

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篇4

关键词 新升本科院校培养方案制定原则实施措施

新升本科院校以教学为中心侧重培养在生产一线从事设计、制造、运行、检测、技术指导、经营管理的工程技术型、工程管理型人才。工程技术一线的人才最基本的特征是实践性、实用性、有效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对于新升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来讲更应该体现这些特征。

1 新升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面临的问题

截至2005年10月,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全国高校的布点数已达770个,该专业布点数在我国高等院校各专业中位居第二(仅次于英语专业)。目前计算机专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是竞争最大,包括全行业的竞争和其他专业的挑战,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不再是计算机专业的专利,也不再是优势;二是行业壁垒,目前企业和行业的应用系统工程、信息系统等项目渐与高校无缘,具有行业竞争优势的是既懂专业又熟知计算机技术的部门。这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办学带来了诸多新的课题和新的问题,不同类型的学校面临着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对于新升本科院校来讲,与其他高校相比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学生的差异

从1994年到2003年,我国计算机本科教育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从2004年开始,其发展速度明显变缓,并逐步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时期。从1994年到2003年,计算机专业生源好,录取分数高,第一志愿居多,但从2004年起,学生录取分数降低,且第一志愿少。对于一所新升本的本科院校,生源就可想而知了。

(2) 专业的差异

从计算机学科来讲,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二级学科;从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可以分为研究型、工程型、应用型、教育型人才。当前国外兴起许多本科专业(比如: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一些本科院校纷纷开办软件学院,开办新专业。而对于新升本这类学校,受到很多限制,不允许申报目录外的其他专业,因此,目前新升本科院校只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个本科专业,专业具有单一性。

(3) 师资的差异

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有着根本的不同,本科强调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专科强调实践技能的教学。对于新升本科院校的师资来讲,教师原来都从事专科教育,教育思想都是专科的,所以讲授基础理论肯定不如其他高校的教师有经验、有水平,但是他们在讲授应用课程方面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4) 就业差异

由于国内75%的高校都有计算机专业,而且新升本科院校的知名度又不高,所以造成就业形势严峻。据2003年统计,一般本科院校的本科生考研的占16%,还有84%需要就业。对于新升本这类学校的学生由于生源的问题,几乎100%需要就业。重点院校的计算机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远好于新升本科院校。

2 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

工程技术一线人才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实践性、实用性、有效性、综合性和创新性,这也是新升本科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但是目前社会上对本科教育存在两种观念。一种观念认为本科教育应该是厚基础宽口径,其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要面面俱到。另一种观念则认为应该是深广适度的基础,较宽厚的学科基础,扎实有效的工程实践训练,实用对口的高水平专业方向,其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应该适当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笔者认为前者适合计划经济时期的精英培养年代,因为那个年代是包分配,学生毕业后不愁没有工作。后者则比较适合市场经济时期的大众化教育年代,学生毕业后需凭本事自谋职业。新升本科院校更应该以工程教育为核心,以职业取向为基本原则来开展一系列的教育,由于计算机专业技术日新月异,市场需求不断变化,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更应该坚持第二种观念。

本科生的培养要求是学生毕业时具有独立工作能力,能力的体现关键在于能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能力应该包括理解能力、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应该是以工程教育为主线,以工程实践为基础,选择主体教学内容和环节,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其基本思想就是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需求,加强能力培养,突出特色,提高质量。

3 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层次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为使人才培养方案能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其次,要确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新升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该为IT人才的中低端人才,大部分为面向企业需求的实用性、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级人才,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等。

为使培养的计算机人才适应企业需求,在满足基本教育规律、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一定要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做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适应企业需求为目标,坚持校企合作、科学培养。为此,我们对我院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探索,形成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灵活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

计算机学科知识结构的急速更新使得教学内容的取舍是许多培养方案制定者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经过反复调研和全系教师的积极讨论,我院计算机本科专业的新教学计划改革的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去掉不必要的课程。面对我院的生源以及今后学生的定位情况,我们在教学计划中去掉了物理、工程制图等课程,将其中一部分课程作为选修课列出。

(2) 保持计算机专业特有的内容。为了与其他的专业区别,体现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我们保持了像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微机接口、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编译原理等专业特殊课程。

(3) 吸取产学合作的经验,增加企业需求的新技术课程。为使学生毕业后尽可能快地走上工作岗位,我们积极开展产学合作,紧跟企业的需求,开设了像Java程序设计、JSP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等一系列企业需求的新技术课程。

(4) 考虑系统性和结合性,在引入新技术的同时考虑系列课程。我们将教学计划中的课程体系分成若干系列课程。比如,学科基础类系列课程的设置,软件类语言系列课程的设置,硬件类应用系列课程的设置、数学类系列课程的设置等。

(5) 夯实专业基础课程。以前,教学计划中程序设计基础课程(C语言)仅在第3学期开设,实际情况是内容多、学时少,使专业学生对编程基础掌握并不牢靠,使得后续课程学得也不好。为了克服这一不足,新的培养方案中我们将这门课改为两学期,另加两周的课程设计。对于数据结构课程,也增加了2周的课程设计内容,以此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

(6) 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中,除了加大独立实训和课程设计外,上机或实验比例也大大增加,仅独立实践的周数就达到了40周,加上课程内的实验,整个计划的实践教学比例达34%。在实践环节中强调设计性、工程性、复合性的实验项目的开发和指导。

(7) 吸取国外的办学经验,参考国外的相关课程设置,引进先进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最近几年,我系先后有5名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他们带回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料,充实了我们的培养方案。

4 培养方案的实施与保障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后,如何实施是关键。为了保证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应该有以下主要几方面的保障。

(1) 注重师资队伍能力的培养

由于我们培养的学生是高技能的人才,因此要求我们的师资队伍应该是双师型的队伍。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这个能力须通过参加科研项目,到实验室或企业专职锻炼等方式予以提高。为此,我们制定了专任教师必须作科研,或到实验室坐班锻炼等制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自学新知识,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此我们制定了若干培养教师的考核制度,目的就是让计算机教师能主动提高自身的能力,满足教学的需要。

(2) 注重课程建设的研究

课程建设是教学计划实施的重要内容,是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所以应该加强课程建设的力度。课程建设过程中主要研究课程理论教学、实践环节、课程资源库建设、课程的CAI教学等。为此,我们以计算机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计算机导论”为教研课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目前课题已经结题,该课程已具有鲜明的特色,成为了计算机本科课程的样板课程。同时,“微机原理”课程的网络教学系统研制也已经启动并即将完成,该系统的完成势必进一步推动我系计算机课程建设工作。

(3) 注重教学内容的研讨

由于我系计算机教学机构的设置是按学科建立的,培养方案的制定又是由系里制定,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到教研室之间的协调、课程之间的衔接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开展教学内容的研究,我们利用每周三的教研活动,积极进行教学内容的研讨,教研室之间做到了配合默契,保证了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4) 注重产学结合的研究

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离开了企业的参与,计算机专业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我院计算机专业从2000年开始与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原东大阿尔派)签订了产学合作培养协议,由于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IT行业内是极具潜力的知名IT企业,有着先进的企业理念,为了与该企业进行进一步深层次的合作,我们于2005年正式与该企业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合作,实现了3+1的订单式培养模式。经过这几年的合作,企业对我们的毕业生十分满意,截至目前,我系去东软工作的学生接近百人。除了东软以外,我们还与昂立信息技术公司等6个企业实行了合作办学。

(5) 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我们设置了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该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在实施过程中做到理论教学精讲,实验教学精练。课程实验内容做到科学设置,引入实际的项目案例;课程设计环节引入企业工程实践项目,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进行实际设计、训练;综合实习环节中,让学生结合企业的实际项目,进行综合训练;毕业设计阶段让学生到实习基地结合实际项目进行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通过这一系列的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 结束语

专业培养方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好的培养方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前提,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保证,从事专业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参考文献

[1]朱志良.培养面向企业需求的实用性高级软件人才.计算机教育,2006,3.

[2]王万森.计算机专业还有几分天下.计算机教育,2006,2.

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篇5

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具体措施:

1.明确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宗旨是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要坚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专业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切实加强工程化教育。不仅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培养他们具备使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胜任在计算机领域及相关的广阔领域中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产品制造及技术应用等工作,培养学生成为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领域合格工程师。

2.改革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

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原有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根据面向应用的原则进行合理划分,引导任课教师组建基于课程群的教学和实践指导团队。将联系密切的课程组建成为课程群,设计完整的实际应用项目,结合项目讲解知识,利用知识解决项目,各门课程连续贯穿地进行教学和实践指导活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模块在实验环节中实现交叉。例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等课程组建课程群,Java语言程序设计、DotNet程序设计、Oracle数据库等课程组建课程群,汇编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等课程组建课程群,等等。另外,进一步加大实习实训环节比重,且制定相关规定保证实习实训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在大一到大四各学年,分别设置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多个实习实训环节,并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校内延伸到校外,以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各级各类专业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工程能力的切入点和重要途径。

3.校企合作联合培养

目前,由于学校拥有的企业支持资源有限,将少部分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学生列入校企联合培养计划,实行“3+1”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在校内学习3年,主要以课程教学为主,同时结合课程设计、实验教学、科技创新活动和竞赛等,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企业学习阶段累计1年,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习实训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并积累实际工程工作经验。企业学习阶段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败的关键。学校和参与“3+1”培养的企业,共同建立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和相应的培养体系,拟定“企业培养方案”,并细化到每一周的学习安排。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工程师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一定的工程经历。学校全面增强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意识和能力,设立面向企业创新人才的教师岗位,优先聘任有工程经历的教师。不断强化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工程经历和实践能力,并设置准入门槛。对没有工程经历的教师,制定和规范教师的兼职办法,引导和规范教师到企业兼职,参加工程实践1-2年,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立兼职教师岗位,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或企业高级专家到学校兼职,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同时,不断完善计算机专业教师评价制度。配合学校人事部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设计和制定一套适合计算机专业特色的、可操作的评价体系,注重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并将毕业生优秀程度和社会需求程度等指标引入评价系统,以实现对学生培养绩效的综合客观评价。

5.以科研促教学

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内容,尤其是专业基础课程内容都比较抽象,教材中没有贴近实际的例子供学生理解,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教师讲解困难、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将教师科研工作中相关的最新成果、探索的前沿要点引入课堂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科研工作融入教学中,是践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指导方针。同时,可以引导有能力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量力而行地承担一部分实际项目,既可以令学生思维灵敏的特点充分展示出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又可以将教师从繁重的科研工作中解脱出来,以利于更好的进行教学研究。所以,尽可能地以科研促进教学,用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寻求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养成良好的科研素养,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篇6

【关键词】云计算人才教学计算机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271-01

1、引言

在国家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规定了将移动互联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来发展。对于这个巨大的项目工程,国家投入了数亿万计的资金来支持发展移动互联产业。其中联想抢占先机,瞄准了云计算把它作为战略目标,随后其它的一些行业巨头也纷纷投入加入到云计算的行业中来。云计算市场不断的发展导致对云计算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培养云计算人才的战略,就成当前国家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2、云计算概念与简介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实际上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或计算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所共享的各类软硬件资源和数据信息可以根据需要分配或提供给用户。在云算中,提供给用户的服务相对于用户来说是透明的。用户只管享用服务,并不需要知道到底是谁来提供服务的。云计算服务其实就像电网提供给用户样的服务模式。对于使用云计算中服务的用户来说,他们不需要具备太专业的知识,也不需要了解云计算中原理和细节问题,就可以得到云的服务。

云计算描述的是一种现代互联网的新的IT服务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它借助于互联网为不同位置的用户提供动态且实时的虚拟化的资源。云计算中的云,其实就是现代的网络的商业化一种比喻说法。对于用户来说,通过云计算的平台可以随时随地得到相应的服务。在云计算中,又数以万计的大型服务器,大部分的软件和数据信息都是存放这些云端的服务器上,用户则只需要在客户端安装浏览器等软件,就可以进入Web服务访问。一般来说,云计算通常具备这三个层次的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和软件即服务。

3、开展云计算教学培养云计算人才的重要性

3.1 云计算市场发展迅速

2011年7月12日,国内的研究咨询机构计世资讯对市场进行调查和研究,仅我国在2010年,云计算的市场规模总量达到了559.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9.3%;另外,还预计在接下来的五年里,云计算的市场份额将呈复合性增长,可高达50%以上。在调查中,发现,对于企业用户,超过一半以上的用户对云服务模式是比较认可和赞同的。而且他们率先在所在企业中实施云计算战略计划,建立云计算共享平台。

3.2 国内外教育发展的要求

在国外,早在2006年首先在美国的部分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设立了云计算专业。作为云计算的创始人之一的Google制定了“Google 101”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云计算人才培养建立一个战略性规划。它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高校培养大批的云计算人才。在该计划中,制定了一系列的云计算课程体系。美国著名高等学府华盛顿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先后加入到该计划中,就培养云计算人才的达成了共识,并在各学校或学院设置了云计算或相关专业。

在我国,有关云计算的人才培养启动计划显得稍晚些。我国第一个设置云计算专业的学校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8月14日,该学校率先在其软件学院了移动云计算软件工程专业。之后,在国家和教育部及相关产业机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其它一些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也陆续加入到云计算人才培养的计划中来,并以此为契机,开设了云计算专业。这些学校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

3.3 市场急需云计算人才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高速发展,市场对云云计算领域的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许多知名企业和用人单位进入高校纷纷表明需要云计算人才的强烈愿望。而在我国云计算专业在高校起步稍晚,云计算人才显得极其的匮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据市场调查和不完全的统计,目前,刚毕业的云计算人毕业生如果进入了云计算行业和移动领域的企业,从事相关的云计算工作,起薪至少为八千人民币。因此可以看出,市场对于云计算人才是相当的渴望。

4、开展云计算教学的形式

目前对于云计算人才的培养的基地主要在高等学府。从当前发展的趋势和条件看来,高等学府开设云计算的教学工作可以从三个方面的安排。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直接开设云计算专业或在计算机专业的基础上开设有关云计算的研究方向。而对于条件稍微差点学校,也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开设部分云计算方面的课程,比如可以把云计算课程当着选修课来设置,让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到其中。这样引导学生对云计算知识有一定的认识。

4.1 开设云计算专业

对于一些理工院校,特别是计算机实力较强985的理工院校,可以考虑开设云计算专业。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云计算的教学教育。在培养过程中,尽量与企业和公司进行交流,以便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专业性云计算的人才。可以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至少参与或完成一款商业级的云计算应用软件的产品来。这些学校的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云计算知识的实用性工程师或移动项目管理人才。

4.2 设置云计算方向

而对于那些稍差的学校,在不具备开设云计算专业条件学校。可以考虑在本校计算机专业的基础上设置云计算方向。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后,可以逐渐转入云计算方向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向云计算的方向发展。这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成为具有一定云计算知识的实用性开发工程师。

4.3 开设云计算课程

另外对于一些普通高等院校或专科学校,在不具备设置云计算方向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中加开设一些有关云计算的课程。或者对于计算机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选修课。在这类院校中,对学生进行云计算的基础知识普及,让其对云计算的历史与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要对云计算的几种模式有所认识,能够具备从事云计算平台的搭建技术,进行云计算系统的基本维护工作。

4.4 构建云计算实验平台满足教学需求

有条件的学校和研究机构可以采用开源的免费软件开发适合自己云计算平台,条件不成熟的高校教学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建立云计算实验平台,从而更好满足基本的云计算教学任务的需要。

5、结束语

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篇7

关键词:“双师”素质;课岗交融; 项目主导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0-2309-02

国家高职示范校和骨干校建设促进了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积极探索和创新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形成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尤其是骨干校建设和发展的首要任务。

本文从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校师资队伍建设实际情况出发,分析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模式,研究建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

1 骨干校建设对“双师”素质教师的要求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对师资队伍与领导能力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3年建设期内,使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3年建设期内,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

2 “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及要求

2.1 “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国家高职骨干院校建设要求院校要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改革建设重点,带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引导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改革。在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校建设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要以职业岗位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适应专业发展的“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是指在与合作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上,依托学院的职业素质平台,组织相关人员对计算机程序设计员、三维建模制作员等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开发职业岗位能力形成所需要的项目,将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科学地将其转化为阶段学习的学期课程项目,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由浅入深选取项目进行教学,学习内容与工作岗位相结合,建立“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过程。

2.2 人才培养模式对“双师”素质教师的要求

在实施“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教师素质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岗交融”要求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计算机专业要依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围绕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来进行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

“项目主导”要求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真实项目开发能力。“项目主导”中的项目是在对专业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由校企双方共同开发,主导整个课程体系,贯穿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

“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同时要求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项目的序化、项目的教学设计是实施项目教学的保证。教师应根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实际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序化项目的实施流程、设计项目实施的教学情境,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项目教学。

3 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

根据骨干校双师建设任务及“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立了相适应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

3.1 培养规划建设

1)制定专业双师中长期培养计划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根据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课程师资匹配情况,确定合理的“双师型”师资比例结构, 建立双师素质教师发展规划,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及相应的实施措施。

专业双师培养规划中包含教师的达标要求、达标时间,培养途径,评估办法,要求取得中高级行业专业证书或技能级证书等情况。

2)制定教师个人成长规划

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对专业教师的需求,每位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在骨干院校建设期内的专业成长规划(职业生涯成长规划)。个人规划应符合系部专业总体规划,满足系部专业总体规划要求。

教师个人成长规划应有阶段目标,纳入专业培训规划之中,教学办配合专业建设小组进行定期检查、评估教师个人成长计划的落实情况,使专业的规划落到实处。

3.2 培养措施建设

骨干校建设要求以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创新为切入点,带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以校企合作为中心,围绕“订单班”、“工作室”、“接力培养”三种校企合作运行模式,打造“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平台。

1)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提升教师项目开发能力。

校内实训基地的充分运用是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重要环节,校内实训基地融生产、建设、管理、教学、服务于一体,在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中达到学生实践教学和教师实践项目开发共同促进的目标。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尽可能地把教学与生产、开发实训相结合,把软件设计理念与实践项目开发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中。

校外实训基地同样也是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重要场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从生产、技术、设备和人员等多方面深层次进行合作,形成面向生产实践的教学模式,教师定期到校外实训基地学习、锻炼,掌握实际岗位的专业技能,熟悉工作流程,胜任实际工作任务。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积极和行业企业进行交流合作,拓展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模式,鼓励教师通过到企业兼职、"挂职锻炼"、做"访问工程师"、参与企业课题研究等方式提高教师项目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2)培训进修,更新职教理念,提升教师职业教育能力

教师职业教育能力是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的重要部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教师的能力水平,以校企合作为重要手段,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提升教师职业教育能力。

利用行业企业资源平台培训教师。关注行业企业技术发展动态,派遣教师参与IT行业的技术培训,掌握IT技术发展趋势,并将技术的更新反映到实际教学改革中。利用行业企业的员工培养平台及培养资源,培训教师掌握企业岗位需求、技能,将行业企业培训的优势与资源、经验应用到教学中。

利用高职高专联盟师资培训平台培训教师。国家示范校工程使一批高职院校在教育理念、课程改革、校企合作等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通过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平台,派遣教师到具有相近专业的示范院校进行培训,学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设计、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整合、课程实施的整体设计等经验,提升专业教师课程开发、整体设计、单元设计、教材编写的能力。

3)校企共建工作室,实现企业化运营,提升教师实践与科研能力

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教师与企业共建工作室,以开展生产项目、科研研究为载体,通过企业化运营来提高专业教师的项目开发能力和科研能力。工作室的运行可以使高职教师积极参加科技成果转化,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提升科研能力。

4)积极引进兼职教师

企业处于生产最前沿,拥有最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专业的双师队伍建设,不仅要把校内教师培养成“双师型”教师,还要有效利用校企合作,把企业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也变成学院的“双师型”教师。

3.3 激励措施建设

1)职称评定倾斜。把下厂实践、企业顶岗轮训、技术服务等生产实践经历作为我系教师职称评审的重要条件,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实现对“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正确引导。规定评职人员需要具备1年及以上的企业顶岗实践经历的双师素质教师具有优先评职的待遇。

2)在聘级中,把参与实训基地建设、企业技术服务、横向课题研究等内容作为聘级的重要采分点。

3)在待遇方面,制定向双师教师倾斜的措施。被选派到企业学习的教师,享受在岗教师的一切福利待遇,并给以课时补贴;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时间可抵算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在年终评优中,同等条件下,双师素质教师优先;对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给予报销费用。

3.4 保障措施建设

1)认定标准。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学院发展需要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要求,制订了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办法。规定了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执)业资格(含持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并在近五年中主持(或主要参与)过校内实训(验)室建设;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胜任本专业实践教学指导工作;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主要参与是指除主持人外排名在前三名);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院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良好。

2)资金保障。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划拨专项双师培养经费,保障教师培训及下厂实践需要,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供经费保障。

3)条件保障。根据教学计划,在时间和制度上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供条件保障。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制定“双师”素质教师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保证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连续性;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寒暑假或者课程设计时间段分期分批,有计划地选派教师,脱产到生产到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去顶岗工作或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能力。

4 结论

建设一支能适应高职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也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向,基于“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的建立推动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在完成骨干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建设任务的同时对其他专业起到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庆红.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特征与认定标准[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3).

[2] 陈胜利.“双师型”教师资格评价标准探析 [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2).

[3] 沈文娟.试论高职课改背景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1(11).

[4] 刘勺华,王胜山,周同根,房亚.高职院校双师型素质教师培养模式探索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0).

[5] 李群. 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13

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篇8

关键词:高等院校 工程型 计算机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188-02

计算机相关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之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随着国内外计算机相关产业的大规模快速发展,其不仅对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而且对建设创新性国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均开设有计算机类相关专业,拥有庞大的在校生规模,每年都有大量的计算机人才进入就业市场,但由于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和IT企业市场需求的脱节,使得IT企业往往较难直接获得符合其要求的计算机人才,这也造成了计算机人才成为目前制约我国IT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06年推出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简称CC2006)[1],将人才培养的规格归纳为下述的三种类型、四个不同的专业方向:科学型(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工程型(包括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和软件工程专业方向)、应用型(信息技术专业方向)。CC2006进一步明确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发展战略,指出了以“专业方向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建议,并制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特别地,CC2006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人才培养类型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此外,国务院在2011年《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11]4号)中明确指出了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规划,在其人才政策别强调,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加强专业师资队伍、教学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实用性人才,这进一步指明当前社会对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和需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 工程型计算机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由于计算机学科及其相关产业具有知识结构广、发展速度快等特点,使得目前计算机学科各专业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成熟通用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另外,由于不同地区的教育质量存在差异,尤其西部偏远地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外语水平薄弱,这些都对计算机学科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使得目前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定位、课程体系设置以及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模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既需要从事基础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又需要从事专业社会实践的工程型人才。不同类型的学校要有不同的层次定位,相应的学科发展也要有不同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从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一些高校不顾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确定高目标、追求高层次,盲目照搬普通院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这使得高校在教材选择、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模式和培养手段的运用上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和灵活性,致使教学质量下降。

其次,课程体系设置和知识结构不合理。由于计算机学科及其相关产业又具有知识结构新、发展速度快、重实践操作等特点,计算机学科各专业一直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课程体系和通用的人才知识结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中以基础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往往占主导地位[2]。课程设置多是在计算机学科传统课程基础上,增加些电子硬件类和软件类课程,课程体系设置重理论和基础,对计算机工程类领域的知识涵盖面窄,这也造成了计算机工程类学科发展和其相关产业现状的脱节。

最后,综合实践环节薄弱。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系统性和工程性的新兴学科,这就要求其相关的技术人员对来自不同领域背景的工程项目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计算机类工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现行各地方高校的教育体制滞后于信息社会快速发展及需求的问题[3]。多数高校依然沿用陈旧的培养模式,教学计划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学生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程的基础学习中,忽略了指导学生将各专业课程知识和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的揉合在一起,致使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严重失衡。

2 工程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计算机工程类专业具有适应面广、涵盖技术领域多、发展变化快等特点。特别是在21纪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时代,计算机工程类学科的相关理论和应用技术,不断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深入而迅速发展。为了适应工程型计算机学科专业发展的整体形势,创建工程型计算机特色专业,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建设专业特色鲜明、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学生知识结构完善、实践实验条件充实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这里包含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首先,要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特色。根据国家教育部对计算机学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和其他大学的办学经验,高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培养工程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计划及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拓展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工程型计算机学科专业所需的基本素质和专业基础,保质量、重特色,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方向,更好地培养出侧重于工程型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

其次,要整合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计算机学科各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早期其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主要依赖于CC2004(Computing Curriculum 2004,计算机学科教程)[4]。在制定具体课程时,现阶段高校应结合培养工程型人才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整合并按需修整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课程,设置通识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等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突出社会和企业所需求的计算机技术和工程性课程,增加工程训练和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形成宽、专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使得调整后的课程体系设置不仅实用性强,而且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优势个性化发展。

再次,要加强计算机工程专业英语学习。在计算机相关学科领域,由于学科知识结构的特殊性,计算机程序和命令是由英文命名的变量和函数等来编写的,其代码的相关注释也都是用英文表述的。另外,由于计算机学科发展速度快且知识更新周期短,所以往往最新和最前沿的相关文献综述、技术文档、以及研究进展报告等也都是由英文撰写的。因此,英语学习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高校应根据自身生源特点,在低年级开设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和在高年级的部分专业课程开设双语课,这样分阶段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最后,要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通过观察、试验、操作,掌握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活动。对于计算机学科工程型人才来说,应用实践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所有的教学环节都需高度重视实践教学[5]。通过实践教学,可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进行系统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开发等专业技能。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高校应根据专业特点和实践现状,将实践教学建设的目标定为研究构建计算机专业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内容调整、整合,形成多层次、具有弹性结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对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定期重新修订,丰富和充实新的应用技术;建立专门的计算机工程专业实验室,开展计算机工程类课程的相关实验,这样搭起了课堂理论教学和学生动手具体实践的桥梁,使得在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注重实习实训,增加本专业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长期基地,开展依托企业的定制培训和毕业实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3 结语

计算机类相关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新兴信息产业,计算机学科各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专业,其课程体系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在实践中与时俱进、摸索总结。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遵循学科发展和人才教育培养规律,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和课堂教学方式,构筑专业教学平台,加大实践环节力度,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综合提高该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工程型计算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43.

[2] 张仰森,赵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2(9):89-92.

[3] 郭银章,曾建潮.地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3):6-9.

[4] ACM/AIS/puting Curricula 2004 Overview Report [EB/OL]. [2004-06-01].

上一篇:岩土工程勘察与治理专业范文 下一篇: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