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定义范文

时间:2023-11-29 17:52:40

逻辑思维定义

逻辑思维定义篇1

【关键词】逻辑/广义与狭义/一元论/多元论/工具主义

【正文】

一、广义的逻辑与狭义的逻辑

什么是逻辑?要清楚明确地回答这一问题,要将各种各样冠以“逻辑”的学科都统一在一个明确清晰的“逻辑”的定义之下,这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不妨先对逻辑发展史作一简单考察。

在西方,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集其前人研究之大成,写成了逻辑巨著《工具论》(由亚氏的六部著作编排而成:《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辨谬篇》)。虽然在亚氏的著作中他并没有明确地使用“逻辑”这一名称,也没有明确地以“逻辑”这一术语命名其学说,但是,历史事实是,亚氏使形式逻辑从哲学、认识论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一门以推理为中心,特别是以三段论为中心的独立的科学。因此,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是形式逻辑的创始人。

亚氏之后,亚里士多德学派即逍遥学派和斯多葛学派都以不同形式发展了亚氏的形式逻辑理论——逍遥学派的德奥弗拉斯特和欧德慕给亚里士多德逻辑的推理形式增补了一些新的形式与内容,提出了命题逻辑问题,斯多葛学派克里西普斯等人则构造了一个与亚里士多德词项逻辑不同的命题逻辑理论。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也是近代归纳逻辑的创始人,他在总结前人归纳法的基础上,在批判了经院逻辑和亚里士多德逻辑之后,以其古典归纳逻辑名著《新工具》为标志,奠定了归纳逻辑的基础。

18-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黑格尔等,对人类思维的辩证运动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另一种新的思辩逻辑——辩证逻辑。

与此同时,以亚里士多德逻辑为基础的形式逻辑在发展与变化中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数理逻辑阶段。数理逻辑也称符号逻辑,或谓狭义的现代逻辑,奠基人是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他主张建立“表意的、普遍的语言”来研究思维问题,使推理的有效性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进行。莱布尼兹的这些设想虽然在许多方面并未实现,但他提出的“把逻辑加以数学化”的伟大构想,对逻辑学发展的贡献却是意义深远的,正如逻辑史家肖尔兹所说,“人们提起莱布尼兹的名字就好象在谈到日出一样。他使亚里士多德逻辑开始了‘新生’,这种新生的逻辑在今天的最完美的表现就是采作逻辑斯蒂形式的现代精确逻辑。”(注:肖尔兹著,张家龙译:《简明逻辑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0页。)莱氏之后,经过英国数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哈米尔顿、德摩根的研究,英国数学家布尔于1847年建立了逻辑代数,这是第一个成功的数理逻辑系统。1879年,德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弗雷格在《概念文字——一种模仿算术语言构造的纯思维的形式语言》这部88页的著作中发表了历史上第一个初步自足的、包括命题演算在内的谓词演算公理系统,从而创建了现代数理逻辑。之后,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罗素和怀特海于1910年发表了三大卷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带等词的一阶谓词系统,从而使得数理逻辑成熟与发展起来。

上述数理逻辑,以两个演算——命题演算与谓词演算作为核心,被称之为现代形式逻辑或狭义的现代逻辑。在当代,以现代逻辑为基础,将现代逻辑应用于各个领域、各个学科,从而出现了广义的各种各样的现代逻辑分支。

从以上对古代、近代、现当代逻辑学说发展的简单考察可以看出,逻辑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它至少包括了以亚里士多德逻辑为基础的传统演绎逻辑、以数理逻辑为核心及基础的现代逻辑及其分支、归纳逻辑、辩证逻辑等等,而这些逻辑相互之间的特性又是十分不同甚至十分对立的。所以,要用一个明确的定义把这些历史上所谓的逻辑都包含进去,确实是很难的。事实上,“逻辑”一词是可以有不同的涵义的,逻辑可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英国逻辑学家哈克在谈到逻辑的范围时,认为逻辑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学科群,其分支主要包括如下:

1.传统逻辑: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2.经典逻辑:二值的命题演算与谓词演算

3.扩展的逻辑:模态逻辑、时态逻辑、道义逻辑、认识论逻辑、优选逻辑、命令句逻辑、问题逻辑

4.异常的逻辑:多值逻辑、直觉主义逻辑、量子逻辑、自由逻辑

5.归纳逻辑(注:S.Haack:Philosophy oflog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P.4,221-231.)

在这里,哈克所谓的“扩展的逻辑”,是指在经典的命题演算与谓词演算中增加一些相应的公理、规则及其新的逻辑算子,使其形式系统扩展到一些原为非形式的推演,由此而形成的不同于经典逻辑的现代逻辑分支;至于“异常的逻辑”,则是指其形成过程一方面使用与经典逻辑相同的词汇,但另一方面,这些系统又对经典逻辑的公理与规则进行了限制甚至根本性的修改,从而使之脱离了经典逻辑的轨道的那些现代逻辑分支。“扩展的逻辑”与“异常的逻辑”统称为“非经典逻辑”。

以哈克的上述分类为基础,从逻辑学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来看,逻辑是有不同的涵义的,因此,逻辑的范围是有宽有窄的:首先,逻辑指经典逻辑,即二值的命题演算与谓词演算,不严格地,也可以叫数理逻辑,这是最“标准”、最“正统”的逻辑,也是最狭义的逻辑;其次,逻辑还包括现代非经典逻辑,不严格地,也可以叫哲学逻辑,即哈克所讲的扩展的逻辑与异常的逻辑;再次,逻辑还包括传统演绎逻辑,它是以亚里士多德逻辑为基础的关于非模态的直言命题及其演绎推理的直观理论,其主要内容一般包括词项(概念)、命题、推理、证明特别是三段论等。此外,逻辑还可以包括归纳逻辑(包括现代归纳逻辑与传统归纳法)、辩证逻辑。将逻辑局限于经典逻辑、非经典逻辑,这就是狭义的逻辑,而将逻辑包括传统逻辑、归纳逻辑与辩证逻辑,则是广义的逻辑。以这一取向为标准,狭义的逻辑基本上可以对应于“逻辑是研究推理有效性的科学,即如何将有效的推理形式从无效的推理形式中区分开来的科学”这一定义,而广义的逻辑则可以基本上对应于“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逻辑基本规律及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这一定义。

由此可见,逻辑学的发展是多层面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就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考察逻辑学的不同层面及不同涵义:

(1)从现代逻辑的视野看,逻辑学的发展从古到今的过程是从传统逻辑到经典逻辑再到非经典逻辑的过程。这一点上面已有论述,此不多说。

(2)从逻辑学兼具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的角度,可以确切地把逻辑分成纯逻辑与应用逻辑两大层面。可以说,纯逻辑制定出一系列完全抽象的机械性装置(例如公理与推导规则),它们只展示推理论证的结构而不与某一具体领域或学科挂钩,是“通论”性的,而应用逻辑则是将纯逻辑理论应用于某一领域或某一主题,从而将这一具体主题与纯逻辑理论相结合而形成的特定的逻辑系统,它相当于逻辑的某一“分论”。在纯逻辑这一层面,还可以分成理论逻辑与元逻辑,所谓元逻辑,是以逻辑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元理论,是刻划、研究逻辑系统形式面貌与形式性质的逻辑学科,它研究诸如逻辑系统的一致性、可满足性、完全性等等。不言而喻,元逻辑之外的纯逻辑部分,统称为理论逻辑。以这种分法为基础,如果说纯逻辑是狭义的逻辑的话,则应用逻辑就是广义的逻辑。

(3)从逻辑学对表达式意义的不同研究层次,可以把逻辑分成外延逻辑、内涵逻辑与语言逻辑。传统逻辑与经典逻辑对语言表达式(词或句子)意义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表达式的外延上,认为表达式的外延就是其意义(如认为词的意义就是其所指,句子的意义就是其真值),因此,它们是外延逻辑。对表达式意义的研究不只是停留在其外延上,认为不仅要研究表达式的外延,也要研究表达式的内涵,这样的逻辑就是内涵逻辑。可以看出,外延逻辑与内涵逻辑对表达式意义的研究都只是停留在语形或语义层面,而实际上,表达式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使用的,因此,逻辑对语言表达式意义的研究还可以也应该深入到语言表达式的具体的使用中去,对其进行语用研究,这一考虑,就促成了所谓的自然语言逻辑或语言逻辑的研究。所谓自然语言逻辑,按我的理解,就是通过对自然语言的语形、语义与语用分析来研究自然语言中的推理的科学。因此,如果说狭义的逻辑是一种语形或语义逻辑、它们只研究语形或语义推理的话,则广义的逻辑则是一种语用逻辑,它还要研究语用推理。

二、现代逻辑背景下的逻辑一元论、多元论与工具论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在当代,现代逻辑的发展呈现出多层次、全方位发展的态势,逻辑学正在从单一学科逐步形成为由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诸多学科组成的科学体系的逻辑科学。现代逻辑发展的这一趋势,就使得一方面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现代逻辑分支、各种各样的逻辑系统不断涌现,比如,既有作为经典逻辑的命题演算与谓词演算,也有作为对经典逻辑的扩展或背离的非经典逻辑。另一方面,不同于传统逻辑或经典逻辑所具有的直观性,非经典逻辑系统越来越远离直观甚至在某些意义上与直观相背。在这种背景下,逻辑学家就必然面临如下需要回答的问题:

(1)逻辑系统有无正确与不正确之分?说一个逻辑系统是正确的或不正确的是什么意思?

(2)是否一定要期望一个逻辑系统成为总体应用的即可以应用于代表任何主题的推理的?或者说,逻辑可以是局部地正确,即在一个特定的讨论区域内正确的吗?

(3)经典逻辑与非经典逻辑特别是其中的异常逻辑之间的关系如何?它们是否是相互对立的?

对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区分出了关于逻辑的一元论、多元论与工具主义。

不管是一元论还是多元论,都认为逻辑系统有正确与不正确之分,逻辑系统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对于系统本身的有效性或逻辑真理”与“系统外的有效性或逻辑真理”是否一致。如果某一逻辑系统中的有效的形式论证与那些在系统外的意义上有效的非形式论证相一致,并且那些在某一系统中逻辑地真的合式公式与那些在系统外的意义上也逻辑地真的陈述相一致,则该逻辑系统就是正确的,反之则为不正确的。以这一认识为基础,一元论认为只有一个唯一地在此意义下正确的逻辑系统,而多元论则认为存在多个如此的逻辑系统。

工具主义则认为,谈论一个逻辑系统是否正确或不正确是没有意义的,不存在所谓正确或不正确的逻辑系统,“正确的”这个词是不合适的。就工具主义来说,他们只允许这样一个“内部”问题:一个逻辑系统是否是“完善的”(Sound)?即是说,逻辑系统的定理或语法地有效的论证是否全部地并且唯一地是在该系统内逻辑地真或有效的?(注:S.Haack:Philosophy oflog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P.4,221-231.)

多元论又可以分为总体多元论与局部多元论。局部多元论认为,不同的逻辑系统是由于应用于讨论的不同领域而形成的,因此,局部多元论把系统外的有效性和逻辑真理从而也把逻辑系统的正确性看作是讨论的一个特定领域,认为一个论证并不是无条件地有效的,而是在讨论中有效的,所以,逻辑可以是局部地正确的,即在某一特定的讨论区域内正确的。而总体多元论则持有与一元论相同的假定:逻辑原理可以应用于任何主题,因此,一个逻辑系统应该是总体应用的即可以应用于代表任何主题的推理的。

就经典逻辑与非经典逻辑特别是异常逻辑之间的关系而言,一元论者强迫人们在经典系统与异常系统中二者择一,而多元论者则认为经典逻辑与扩展的逻辑都是正确的。因此,一元论者断言经典逻辑与异常逻辑在是否正确地代表了系统外的有效论证或逻辑真理的形式上是相互对立的,而多元论者则认为经典逻辑与异常逻辑两者在某一或其他途径下的对立只是表面的。

就逻辑科学发展的现实而言,从传统逻辑到经典逻辑再到非经典逻辑的道路,也是逻辑科学特别是逻辑系统发展由比较单一走向丰富多样的过程。以传统逻辑来说,它来自于人们的日常思维和推理的实际,可以说是对人们的日常思维特别是推理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因此,传统逻辑的内容是比较直观的,与现实也是比较吻合的。而经典逻辑是传统逻辑的现展阶段,是以形式化的方法对传统逻辑理论特别是推理理论的新的研究,因此,与传统逻辑一样,经典逻辑的内容仍是具有直观基础的——经典逻辑的公理与定理大都可以在日常思维中找到相对应的思维与推理的实例予以佐证,人们对它们的理解与解释也不会感到与日常思维特别是推理的实际过于异常。所以,在传统逻辑与经典逻辑的层面,用“系统内的有效性”与“系统外的有效性”的一致来说明一个逻辑系统的正确性是合适的,这种说明的实质就是要求逻辑系统这种“主观”的产物与思维的客观实际相一致。

相对而言,在经典逻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非经典逻辑,它的直观性、与人们日常思维特别是推理的吻合性就大大不如经典逻辑,甚至与经典逻辑背道而驰。以模态命题系统为例(应该说,相对而言,模态命题逻辑在非经典逻辑中是较为直观的),如果说系统T满足对模态逻辑系统的直观要求,它所断定的是没有争论的一些结论的话,则系统S4、S5就难以说具有直观性以及与人们日常思维特别是推理的吻合性了:在系统S4和S5中都出现了模态算子的重叠,因而象pp、pp这样的公式大量出现,而这些公式几乎没有什么直观性。至于非经典逻辑中的直觉主义逻辑、多值逻辑,它们离人们的日常思维特别是推理的实际更远,更显得“反常”。同时,同一个领域比如模态逻辑或时态逻辑,由于方法和着眼点不同,可以构造出各种不同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者作出逻辑系统无正确性可言、逻辑系统纯粹只是人们思考的工具的工具主义结论也就不足为怪了。应该说,工具主义的观点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它看到了逻辑系统特别是各种非经典逻辑系统远离日常思维与推理和作为“纯思维产物”的高度抽象性,看到了逻辑学家在建构各种逻辑系统时的高度的创造性或“主观能动性”。但是,另一方面,从本质来看,工具主义的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可取的。它完全抹杀了逻辑系统建构的客观基础,否定了逻辑系统最终是人们特别是逻辑学家的主观对思维实际、推理实际的反映。这种观点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逻辑无用论,最终取消逻辑。这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科学发展的实际和逻辑科学的学科性质的。

而一元论对逻辑系统的“正确性”的理解过于狭窄,也过于严厉,这种观点难以解释在今天各种不同的逻辑系统之间相互并存、互为补充的现实。从本质上讲,尽管任何逻辑系统都是逻辑学家构造出来的,但是,它们是有客观基础的——它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思维特别是推理实际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否则,它就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最终难以存在下去),所以,逻辑系统是有“正确”与“不正确”之分的——正确地反映了人类思维特别是推理实际的逻辑系统就是正确的,反之则是不正确的。应该说,这一点是一元论与多元论都可以同意的,但是,在承认这一说法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正确地反映人类思维特别是推理的实际”是可以有不同的程度、不同的层次的:逻辑系统对人类思维特别是推理实际的反映可以是比较普遍、一般的(比如传统逻辑与经典逻辑),也可以是比较特殊、具体的(比如某些非经典逻辑系统,它所反映的就是相对于某一特定主题或领域的特定的思维与推理);逻辑系统对人类思维特别是推理实际的反映可以是比较直观、与日常较为吻合的,也可以是相对来说较为抽象、远离现实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逻辑系统的“正确性”是多样的,不可绝对化和唯一化。所以,我认为,一元论坚持“只有一个正确的、唯一的逻辑”是不妥的,相反,多元论的观点则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按哈克的分析把非经典逻辑分成“扩展的逻辑”与“异常的逻辑”的话,那么,很显然,扩展的逻辑是以经典逻辑为基础,将经典逻辑理论应用于某一领域或学科而形成的对经典逻辑的扩充,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互斥、对立的情况,它们都可以是“正确的”。至于“异常的逻辑”,它的某些性质与特征确实可能与经典逻辑不同甚至相矛盾(例如在直觉主义逻辑、多值逻辑中排中律的失效等等),因此,它们有“对立”的地方,但就经典逻辑与某一异常逻辑分支相比而言,它们的对立或不一致只是在某些方面,而从整个系统的性质来看,它们的互通之处更多,因此,经典逻辑与某一异常逻辑分支之间的所谓“对立”之处,恰恰是该异常逻辑分支的独特之处,也是它对某一问题的不同于经典逻辑的处理和解决之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对经典逻辑的意义不在于“否定”了经典逻辑的某些定理或规则,而在于对经典逻辑忽略了的或无法处理的地方进行了自己的独特的处理。所以,经典逻辑与异常逻辑之间的“对立”是表面上的,其实质是它们之间的互补。

【参考文献】

[1] 陈波.逻辑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 冯棉,等.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 桂起权.当代数学哲学与逻辑哲学入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4] 杨百顺.西方逻辑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5] 江天骥,等.西方逻辑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 王路.逻辑的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逻辑思维定义篇2

关键词:法律推理 法律论证 法律逻辑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017-02

我国法律逻辑的研究领域,从以形式逻辑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推理,逐步扩展,目前已进入法律推理与法律论证并重的阶段。

一、法律推理的涵义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我国司法理论和司法实践界把亚里士多德的经典逻辑三段论作为司法审判中的重要推导工具。即大前提——案件事实;小前提——法律规定;结论——法律适用。这样的一种推导模式,既符合“逻辑是必然得出”的基本属性,又符合“法律适用的一致性和普遍性”的司法原则,鉴于这样的优点,我国逻辑学界和法学界开始把形式逻辑应用于法律领域中,特别是司法裁判实践中应用更为广泛,长此以往便产生了“法律逻辑”这一交叉学科。法律逻辑的内容,亦被局限于法律推理的范畴。

对于“法律推理”一词定义,由于国内外专家学者视角不同,见解不同,故而呈现多种观点,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第一,逻辑推理模式:即认为法律推理是形式逻辑推理在法律上的适用,是抛开思维的内容而只关注思维的形式的推理模式。此种模式被雍绮等我国早期法律逻辑学者认可。

第二,规范推理模式:即认为法律推理就是法律规范推理,此种模式被欧洲大多数学者支持和认可。

第三,法律适用模式:即认为法律推理是法律适用的技巧,是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将一般法律规定适用于具体案件,论证判决是否正当的一种工具,是人们做出合理选择的一种理。此种模式不仅被英美等国的学者广泛采用,而且也被我国大多数法学和逻辑学者所接受。我国法学家沈宗灵教授在其主编的《法理学》一书中就写到:法律推理是法律适用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没有法律推理,就没有法律适用。

对于以上三种模式,笔者认为,前两种模式涵盖面较窄,不够全面,没有将法律推理的特点反映出来,而且也没有反映英美法学家的原意。相比而言,第三种模式更为适当。体现了法律推理就是法律适用者在法律适用过程中,运用证据确认案件事实,并在案件事实基础上寻找可资适用的法律规范,进而得出判决结论的思维活动。从这一意义上说,法律推理首先是一种法律适用的活动,另外,它也是从案件事实出发,寻找可利用的法律规范的活动,它是应用法律和创制法律的统一体。

无论哪一种模式,都是以经典亚里士多德逻辑及现代数理等形式逻辑为基础,以“必然得出”为要件。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国内不论是逻辑学者还是法学学者,都把法律推理等同于法律逻辑。然而,法律逻辑在推理之外,还应当包括更加丰富的涵义。

二、法律推理的局限性

自中世纪以来,西方学者仅仅把法律推理当作一个经典形式逻辑,特别是经费三段论的推理过程。直到近代,当一些社会问题不能简单地运用逻辑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时,人们开始对形式主义的推理观表示怀疑,学者们开始积极研究形式逻辑推理方式的不足。“逻辑推理模式”中以形式逻辑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推理的局限性亦日趋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形式逻辑的人工语言与法律文本的自然语言之间无法准确对接

形式逻辑中,“思维的形式结构,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结合而成的符号系统。”其所使用的人工语言准确、简练、语义单一,而法律语言作为一种自然语言,由于其模糊、抽象、多义,使得法律条文本身很难直接转化成为符号语言并运用于形式逻辑。在丰富的自然语言中,推理和论证会涉及到诸多的语境因素,不易被简单宣示为逻辑上有效或者无效,也不易用单一的标准去应对复杂的法律推理,因此二者之间很难准确对接。

(二)形式逻辑无法识别和反驳“非形式谬误”

所谓非形式谬误,也称“实质谬误”或“歧义谬误”,是指结论不是依据某种推理,而是依据语言、心理等综合因素从前提论证出来的,这种论证形式在逻辑上不成立。比如一民间借贷合同内容为:还欠款1000元。是还(huan)欠款?还是还(hai)欠款?这种情形就会产生歧义,这一歧义谬误就属于非形式谬误,这一谬误涉及到案件事实推理,却无法用形式逻辑进行解决。司法实践中,由于语词、语意、语境的差别以及诉讼当事人情感、思想、陈述事实不同等,导致非形式谬误层出不穷。这些非形式谬误的识别需要运用法律思维解决,这种法律思维既包含对法律的深刻理解,也包含对司法经验和日常生活经验的切身感触。

(三)形式逻辑将内容与形式隔离开来阻碍法律逻辑的发展空间

形式逻辑为了使形式特点表现更为清晰,将其从抽象思维的内容中抽象出来,这无疑对我们把握法律条文或者法律问题的形式和结构有着积极的意义,但这种严格的形式化思维既不利于法律思维中的创新,也不利于对法律本意和法律价值的保护。法律领域许多具有专业性、特殊性的问题,属于非形式问题范畴,需要实质推理予以解决。法律逻辑作为研究法律思维的重要工具,要充分发挥其在法律实践中的作用,就必须在法律问题特别是在法律实践问题中拓宽视角,寻求发挥其实践功能的空间。

首先,法律具有“有限的不确定性”。在对大前提运用形式逻辑推理时,其对相关性、准确性的论证以及论证的评估问题无法解决,这就需要形式逻辑突破视角。否则,法律思维将会受到束缚而难以有所创新,立法和司法将会陷入一种机械和僵硬状态。其次,在具体的案件审理中,形式逻辑的有效判定规则在很多场合无法使用。比如在民事审判领域,证据优势原则是认定案件事实的法定规则。最后,形式逻辑的形式化推理无法涵盖司法过程中的全部推理。比如实质推理,形式逻辑就无法对其进行规范和制约。

三、法律推理向法律论证的演进

20世纪70年代,西方逻辑学界兴起了一场由逻辑学家们发起的运动,即“非形式逻辑运动”。它以批判性思维为特点,致力于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非形式化推理和论证的方法、规则和模式。作为一支独立的哲学分支,非形式逻辑在短短不到40年的时间里,已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开始有学者将这一思维模式引入法律逻辑研究领域。

(一)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涵义

1.非形式逻辑的涵义。美国学者拉尔夫·约翰逊和安东尼·布莱尔提出:“非形式逻辑是逻辑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讲述日常生活中分析、解释、评价、批评和论证建构的非形式标准、尺度和程序。”他们认为,非形式逻辑之所以称为“非形式”,主要是因为它不依赖于形式逻辑的主要分析工具——逻辑形式,也不依赖于形式逻辑的主要评价功能——有效性。

非形式逻辑所关心的领域是自然语言论证,它分为两部分:(1)日常讨论,如报纸社论上对公共事务的讨论;(2)风格化的讨论,即一定学科的论证、推论和认识论的特定领域的风格,如不同的科学。这种关键的区分不是日常谈论与风格谈论的问题,而是人工语言与自然语言的问题。不管谈论是什么,后者是非形式逻辑的关注焦点。

2.批判性思维的涵义。批判性思维的概念直接来源于美国哲学家杜威的“反省性思维”: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及其进一步指向的结论。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被用于标志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教育领域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批判性思维运动”;20世纪8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教育各层次都将批判性思维作为教育和教学的基本目标。一个广为接受的、较易理解的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德尔菲报告》中将批判性思维定义为“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它导致的结果是诠释、分析、评估和推论,以及对这种判断基于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语境等问题的说明”。《德尔菲报告》强调批判性思维的两个维度: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倾向(或气质)。质疑、问为什么以及勇敢且公正地去寻找每个可能问题的最佳答案,这种一贯的态度正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报告揭示出批判性思维的六种基本能力和七种倾向,六种基本功能指: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自校准;七种倾向是:求真、思想开放、分析性、系统性、自信、好奇性、明智。

批判性思维带来了“逻辑的革命”。批判性思维与以往各种逻辑理论一样是研究推理、研究论证的,但它带来了逻辑观念上深刻的革命。第一,从形式转向内容。批判性思维不是对推理、论证进行形式分析,而是大胆地把关注点从推理、论证的形式转向了推理、论证的内容,直接从对各种推理、论证的内容分析中来揭示人们运用推理、论证的规律。第二,将有效降为合理。批判性思维从合理的角度来评价一个推理、论证,比如认识和表达上是否清楚、明白,所做出的判断、解释或说明是否一致、理由或依据是否可靠、可信,理由或依据与结论是否相关,理由或依据以及背景知识等是否充分、是否足以得出结论等。第三,从确定走向不确定。批判性思维打破了形式逻辑“正解答案”的神话,启发、引导人们提出问题,并努力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形成广阔的思考空间,力求使人们在广泛、深入地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达到最佳的思维效果。第四,从书斋走向社会。批判性思维与其说是一种理论,更不如说是一种技能。批判性思维分析、研究的对象就是日常推理、论证,它直接面对的就是日常推理、论证丰富多样的思维内容。日常思维、论证是批判性思维生命的源泉,是批判性思维扎根的沃土。

(二)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都关注于论证

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的关注点都在于论证。这种论证不同于形式逻辑中形式化的推演系统,而是依据经验、实际,运用人类自然语言所表述的论证。它们的性质和功能简言之,就是“尊重论证”。这并不意味着现代逻辑研究中的形式论证和实际思维中的非形式论证相互对立,与其说非形式逻辑研究的兴起是对形式逻辑的突破与超越,不如说非形式逻辑是研究如何把形式逻辑已把握到的逻辑法则更好地运用到实际论证中去。

逻辑方法对司法过程中法律论证的形式分析和评价颇为重要。因为法律论证合理性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裁决需从论述中推导出来,所以说形式逻辑是基础性的。逻辑方法对分析法律论证的重要性在于,它从逻辑的视角,促成了基于证立论述的重构。在重构中,必须、也必然纳入评价的论证中的隐含要素被明晰化。逻辑方法在评价中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有助于确定裁决是否从论述中导出。如果一个形式有效的论述是构成证立的基础,那么该裁决即是从该论述中导出。但逻辑效力只是法律论证合理性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它本身不构成充分条件。

法律论证的逻辑特征是一种“似真论证”,法律意义上的真理、真相、或真实其实只是程序意义上和程序范围内的,即程序中被信息与证据所确认的“真相”。如果说程序提供了一次重塑过去的机会,那么经过程序加工和确认的“真”,才是法律意义上的“真”。法庭上所出现的“事实”都不是那种作为物自体而存在的事实真相。法官只能根据他所听证和获得关于事实证据而判断决定。法官与其说是追求绝对的真实,毋宁说是根据由符合程序条件的当事人的主张和举证,而就重构的事实做出决断。因此法律论证的逻辑特征是似真的,其法律论证的结论具有可废止性。总之,法律论证正当性,除了形式标准以外,还要求一定的实质标准。形式逻辑并不提供那些用以评估法律论证实质方面和程序方面的规范。而这就是修辞方法、对话方法等其他方法的用武之地。

总之,以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法律论证,是对传统法律推理为唯一内容的法律逻辑的必要补充。目前作为一门学科的法律逻辑学,笔者认为可以分为第一层次的法律推理和第二个层次的法律论证两部份。法律推理,以“蕴涵”为特征,强调“必然得出”;法律论证,以“似真性”为特征,强调“说服听众”。第二层次以第一层次为基础,二者共同构成了法律逻辑的两个层次。

参考文献:

1.熊明辉.论法律逻辑中的推论规则[J].中国社会科学,2008(4)

2.熊明辉.从法律论证到诉讼论证——谈谈法律论证逻辑研究对象的转变[J].求是学刊,2007(6)

3.王洪.法律逻辑的基本问题[J].政法论坛,2006(6)

4.张传新.对形式逻辑作为法律分析评价工具的辩护[J].法律方法,2009(8)

5.印大双.法律逻辑与大众逻辑之博弈[J].理论与改革,2009(2)

6.[美]苏珊·哈克著,刘静坤译.逻辑与法律[J].法律方法,2009(8)

7.王路.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批判[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8.雍琦.法律适用中的逻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9.[美]道格拉斯·沃尔顿著.梁庆寅,熊明辉等译.法律论证与证据[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10.[德]罗伯特·阿列克西著.舒国滢译.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M].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2010

11.关老健主编.普通形式逻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12.陈波著.逻辑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3.Robert Alexy,On Balancing and Subsumption,A Structural Comparison,in Ratio Juris.Vol.16 No.4 December 2003.

14.David M. Walker,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 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80.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山西太原 030031;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逻辑思维定义篇3

关键词: 认知规律 逻辑思维 训练方法

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有“八字宪法”的说法,指的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种语文基本知识,其中的“逻”指的是逻辑。《现代汉语词典》对“逻辑”一词的解释:一是思维的规律;二是客观的规律性;三是逻辑学。逻辑学是关于概念、判断、推理的科学,那么语文的“逻辑”应该是指主观“思维的规律”及“客观的规律性”。因为规律意义上的逻辑通常涉及与生活、认知相关的内容。比如,一个人做事有逻辑,讲的是做事的程序;水流动有它的逻辑,讲的是物质自身的运行。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讲的都是规律上的逻辑。那么职业学校高职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上,让学生从事物的逻辑规律角度,而不是从逻辑知识的角度认识世界、分析问题、表达思想。

一、在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不在于掌握多少逻辑知识,而在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强调,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语文教学的原则是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并举。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影响甚至决定着教师教的逻辑。语文学科是以育人为出发点,为归宿的,所以,“训练为主线”,是作为主体的学生和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双向活动必然要采取的形式。

《现代汉语词典》将“逻辑思维”解释为:“人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思维方式。它以抽象性为特征,撇开具体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也叫抽象思维。”就语文课程而言,语言文字是思维工具,又是思维的外化。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总是紧密结合的。思维不合逻辑,语言就晦涩难懂;思维有逻辑性,语言就顺理成章。比如,很多同义词,在一句话当中,到底用哪一个最合适,最能达到交际效果,这就是修辞。在刚结束的奥运会上,一句“洪荒之力”风靡全世界。形容力大且用尽全力的词还有“吃奶之力”“熊罴之力”“九牛二虎之力”“扛鼎之力”“回天之力”等。词有本义、引申义,思考的关键是在此语境中的意义。

逻辑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观察、思考和表现事物规律的能力。读书有规律,这就是读书的逻辑;记忆知识有规律,这就是记忆的逻辑;人的生物钟有规律,按照精力的充沛程度安排自己的学习,也是一种逻辑。语文课中的逻辑,应当包括知识意义上逻辑和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教师要花大力气训练学生运用规律意义上的逻辑,训练学生按照事物规律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而不是刻板地背诵和考试逻辑知识。

二、将逻辑与语文内容相融合,在学习活动中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语文重在语言,逻辑重在思维。要想方设法将逻辑知识渗透到语文教学全过程,贯穿在词语解释、阅读理解、作业作文、演讲等学习活动中,认识语文内容所表达的规律性的东西,训练按照思维规律表达思想。

能够符合规律的表达思维内容,涉及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是人脑内在的对事物思考的能力,涉及对事物的认识,包括认识事物的表象和本质。这种能力的形成与人跟事物打交道的深度相关,与人的知识经验有关。语言能力是用语言表达思维结果的一种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二者是内在与外在、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思维能力是内在的,看不见听不着;语言能力是外在的,通过外在的物质形式,如语音、文字、词汇表现出来。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这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练习想清楚,是思维训练;练习说清楚,是语言训练。语文是语言的文字表现形式。学习语文不忘分析语文背后的思维规律,就是训练思维;思考问题不忘用好语言表达方式,就是语文训练。

文学也讲逻辑,主要不是讲逻辑知识学问,而是讲文学表达的内容要符合事物认知规律。如李白的《静夜思》,讲的是一个事态的规律,反映的是作者构造的意向规律。学习语文需要逻辑训练,更多的是反映内容规律的训练,构造符合规律的文学意象的训练。

写作最重要的过程是思考。思维能力是写作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重要的作用。思维是写作的内核,语言是写作的外显,只有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语言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议论文是难度较高的一种文体,涉及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需要深刻的思维层次,还需要准确的语言表达。但通过写议论文,却能训练学生对世界的深刻认识,以及训练学生用书面语表达对事物的各种关系、处理事物的复杂想法甚至创见。例如,让学生树立说理从下定义开始的意识,学会对论述对象进行界定。让学生建立这样的意识:每一个论点和结论,都应避免下全称判断,全称判断容易出现各类“逻辑谬误”,给读者造成不严谨的印象。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逻辑图式:首先回答“是什么”――其次分析解决“为什么”――最后谈谈“怎么样”。看似简单,却有助于学生谋篇布局,增强逻辑性。

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思考生活,让逻辑变得活生生。

美国教育家科勒涅斯有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其中“外延”一词,是逻辑术语,是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学生认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是要求认识事物的对象及事物关系。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外延关系,如它们之间相容的关系,包括同一关系、从属关系、交叉关系;不相容的关系,包括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和基础。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强调,作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生活的源头,在实际生活里训练思想,能够对外界的事物常常持一种观察的态度,以此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逻辑和说理是基本的公民能力。职业教育就应该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思想者与合格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逐步了解一些普世价值观,如什么是正当的欲望、正派的行为、应有的个人品格、适当的待人之道等。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文学作品的意象分析就有意向创造的逻辑组织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多体验思考。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学习逻辑知识,用绝大部分精力认知事物的逻辑规律,认识语文内容所表达的规律性的东西,训练按照思维规律表达思想。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职业学校高职语文课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必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也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逻辑思维定义篇4

关键词:马克思新哲学;实践思维;理论意蕴;理论诉求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3-0163-05

一、马克思新哲学的思维逻辑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以形式逻辑为思维逻辑,思辨思维方式以思辨逻辑为思维逻辑。这两种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形成了西方哲学思维发展中的对反,后者对前者的超越和否定,它们遵循的逻辑都是属思维的概念逻辑,而不是属存在的事实逻辑。在马克思看来,思维的逻辑应符合于存在的逻辑并且与存在的逻辑是相一致的;但对于存在,不应作客体的、直观的感性存在――经验事实把握,而应把它们作为实践去理解和把握。在由实践把人从自然世界中提升出来,由人的活动生成的生活世界中的存在,均是受实践规定的属人世界中的属人存在,是在实践中生成、发展的实践的存在。对属人世界中的存在,由于自然世界存在中未曾有的实践这个规定项、基础项和中介项(实践的逻各斯practical logos),亦即属人存在的生成、发展项内在本性和规律的规定,属人存在在本然意义上已注入了实践的烙印,创生出自然存在物所不曾具有的新的生成和发展方式――即属人存在的实践逻辑。因而在应然意义,不仅对属人存在的事物、属性、过程、关系的本质和规律应从实践去理解,思维把握存在的逻辑,就应是符合于属人存在物自身生成、发展的那个样的思维逻辑。相对于事实逻辑(logos)和概念逻辑(logic――形式逻辑、思辨逻辑),我们把马克思理解的这种实践思维方式的思维逻辑,名之曰“实践逻辑”(practical logic)。

马克思新哲学实践思维方式[1]的实践逻辑的基本规律可概括为:第一,实践的思维和存在同一律。属人世界的存在无不是实践的存在,即在实践中生成、发展的存在,因而,不能脱离实践去理解、把握存在。属人世界中相对存在的思维,是在实践中即在人的历史活动中生成、发展的思维,因而不能脱离实践、脱离人对属人世界存在(自然、社会、人及主观世界)的改造去理解、把握思维。思维反映存在、达到与存在的统一,是在实践中即人的历史活动过程中生成、发展的,因而表征这种思维与存在同一(统一)的理论观念、实践观念,均是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由之决定了概念不仅不是存在的本质,它只有反映和揭示了实践存在物的本质,才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真观念;思维只有反映和揭示了实践存在的本质和规律,才是具有真理性的理论观念;实践观念只有反映和揭示了理论观念与具体实践的结合,才是具有科学性的实践观念。第二,实践的对立统一律。对立统一即矛盾不是不属人的自在存在的自发产物,而是属人世界中人对实践存在物内在对立统一的本性、本质或规律的反思性概念把握的产物。不仅自在存在的矛盾,只有当它通过实践中介为实践存在的矛盾,才能为人所把握和理

解;而且人所把握和理解的对立统一,以实践思维纬度,无不是对人的实践及其发展有作用和意义的矛盾。人的实践造成自在世界与属人世界的对立、造成属人世界中一切存在物的对立;人的实践又造成自在世界与属人世界、造成属人世界中一切存在物对立的统一。因而,既不能脱离实践去理解属人世界即实践存在物的对立,也不能脱离实践去理解属人世界即实践存在物的统一。所以,实践逻辑要求我们以实践为思维视角、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从实践存在的统一中把握对立、从实践存在的对立中把握统一,使思维的logic合于实践存在的logos。第三,实践的质量互变律。自在世界中自在存在物的质量互变是自发的、不自觉的,由于未被实践引入属人世界,人还未能对其认识把握。属人世界中的实践存在物,也具有其自发的、不自觉的质量互变的自然属性,它们属具体科学的研究领域。属人世界中实践存在物自为的、自觉的质量互变进程,则只能在人的实践中生成、发展。实践逻辑思考的不是自在存在物、实践存在物因其自然本性的质量互变,而是实践存在物因实践中介的质量互变,即由实践导致的实践存在物量变到质变、质变到量变的相互转化过程。诸如人的活动与环境改变的关系、人的社会的螺旋式、台阶式的发展,人的认识(思维)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等等,均不能脱离实践去理解和把握。第四,实践的否定之否定律。自在世界中自在存在物的否定之否定,也是自发的、不自觉的,由于它不是属人世界的存在物,人还不能对其认识和言说。属人世界中的实践存在物,它因其自然本性的否定之否定运动,属具体科学研究领域。属人世界中实践存在物自为的、自觉的否定之否定发展,只能在实践中由人的活动生成、促成。实践逻辑思考的是属人世界中实践存在物因实践中介的否定之否定,即由实践导致的实践存在物由肯定到否定,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新的肯定)的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诸如,人类哲学思维方式、思维逻辑、生产方式发展的否定之否定,人的劳动、人的本质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等等,均不能脱离实践去理解和把握。第五,实践的历史和逻辑统一律。对人来说,现实的历史正是它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包括人的主观世界、思维方式、思维逻辑的劳动史即实践的过程的历史。对于实践逻辑的思维说,这个实践的历史从哪里开始,实践逻辑的出发点、开端便应从哪里开始。实践逻辑的概念运动过程,应是实践的历史过程的概念式的把握和反映,并且须同实践的历史过程大体地相一致、相统一。这也是实践的思维和存在同一律,对思考历史和逻辑关系的必然要求。

实践思维方式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问题的基点,由朴素辩证思维方式的存在――事实的基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思辨思维方式的思维――概念的基点,转变为实践的基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问题的逻辑,由朴素辩证思维方式的存在――事实逻辑,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思辨思维方式的思维――概念逻辑,转变为实践逻辑。实践逻辑不是不讲事实逻辑,它只是不讲离开实践理解的事实逻辑,而讲的是属人存在的事实逻辑。实践逻辑不是不讲概念逻辑,它只是不讲离开实践理解的那种概念逻辑。它认为概念地把握存在是实践主体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也是人的思维把握存在的重要特征。人的哲学思维,只有当它自觉到在应然上怎样理解存在,怎样把握和评价存在,才会恰当地运用概念的逻辑反映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所以,问题不在于讲概念逻辑,而在于怎样地讲概念逻辑,在于以往的概念逻辑对存在的理解不对,运用概念来限定、僵化、非此即彼化存在的不对,或把存在理解为思维的存在、用思维支配存在的不对,强制属人存在的实践逻辑屈从于思维的概念逻辑的不对。

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相关哲学问题,理解、把握存在,言说、评价存在,阐释、诠释存在的全部秘密。由之规定了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钥匙,把握了它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和精神实质;只有学会了它,才可能学会像马克思那样思考,而不是学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规定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意蕴、诉求和价值取向的根本变化,由之开辟了人类哲学思维实践转向的新时代。

二、马克思新哲学的理论意蕴

一种哲学的理论意蕴(包括它的理论诉求)这方面的理论特性,虽然与哲学家的政治信仰、道德理想有关,但归根结底是由哲学家的思考相关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决定的。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不同,作为哲学家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思考相关哲学问题成果的哲学理论,它的理论意蕴就不相同。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超越传统哲学,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理论意蕴和理论诉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理论意蕴看: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本然与应然的统一、实践的观念形态和实践的物质形态统一的理论。马克思前的旧哲学,或离开主体、实践单纯从客体思考事物之本然,或离开实践单纯从主体、我想思考事物之应然,从而把本然看作是与主体、实践无关的东西,把应然看作是与主体活动规律、实践目的无关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主体的实践为思维的切入点、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它研究的事物的本然,不是脱离实践的自在本然,而是引入人的实践、受实践规定和制约的自为本然即实践的本然。它所研究的应然不单纯是我想使本然的事物改变成什么样,而是受实践规定的合规律性(事物本然和人的活动规律)和合目的性(实践目的)的应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本然和 应然统一的理论告诉我们,不仅不能离开实践思考本然和应然问题,而且必须从实践去理解本然和应然问题。本然和应然的统一,作为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东西,表征着主体改造、创造客体的理想状态;作为实践观念,它是实践的观念活动的产物,表征主体和客体、本然和应然的观念形态的统一。要把这种观念形态的统一转变为物质形态的统一,就需要动用具有实践力量的人,需要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并通过主体的实践这种对象化的活动,才能把本然和应然的内在的、实践的观念形态的统一,对象化为外在的、实践的物质形态的统一。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可以说,一般地承认本然和应然的统一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只承认实践的本然和应然的统一,它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的一半,甚至不是最重要的一半。因为,实践的观念形态和实践的物质形态的统一,更深刻地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意蕴。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求真、达善和合美统一的理论。西方哲学作为智慧之学,它们大都以追求本体之真、认识之真为己任,有些哲学家比如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也以善为兼达,有的哲学家比如黑格尔等也以美为兼达。但是,由于马克思前的旧哲学离开实践思考真、善、美的问题,它们往往把真、善、美看作是脱离人,离开人的活动、不受实践所规定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贯彻实践思维方式、以实践为基点思考相关哲学问题,它认为由人的活动生成的生活世界中的存在,均是受实践规定、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属人的存在。因而,属人存在的本然,不是脱离实践的自在本然,而是实践的自为本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求真,不是求自在本然的真,而是求实践(自为)本然的真。这种实践本然的真,就是实践的本然和应然的统一、实践的观念形态和实践的物质形态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达善,不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合于一定的道德,而是人类的行为合于人自身生成、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即合于实践的本性,因而是实践的达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美,不是脱离实践的纯粹美、抽象美,而是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的实践的美,按美的规律进行重构和改造客体,这本身就是人的实践的内在规律性。求实践之真、达实践之善、合实践之美的高度统一,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真、善、美统一的深刻意蕴。相应地,作为人生活世界中的真、善、美的价值问题,也不能进行离开实践的思考。在西方哲学术语中,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范畴来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真、善、美统一的内涵。在中国表征天人合一哲学理论中,可以借用“是”这个范畴,但须把“是”理解为实践的求真、达善和合美的统一,而不能把“是”理解为离开实践的真或不合于实践的善的个人行为的得当,更不能离开实践的美来理解真和美的统一。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人法实践的理论。“法”,遵循也。人的活动遵循什么?这是哲学所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人法什么?取决于哲学家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思考哲学问题、包括人的问题。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把人最终还原为自然存在,人法自然、按自在规律办事,就是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哲学和中国先秦老子哲学的结论。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中世纪经院哲学把本体上帝化,把人视为上帝的创造物、上帝的奴仆,人法上帝、按上帝的旨意办事,就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结论。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近代认识论哲学把本体认识化,把人视为自然性和理性的动物,自然性论者强调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人法自然,理性论者强调人是能思维的动物、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从而陷入“人法自然人”和“人法理性人”的对立中思考。黑格尔的思辨思维方式把本体绝对理念化,把人的自然存在的本质视作思维,认为人的自我(思维)是一个矛盾的不断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现实的、对象化的人是他自己劳动的结果。但由于黑格尔把劳动理解为人的精神活动、理性批判的实践,虽然他揭示人的精神劳动具有超越动物本能活动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目的性特征,并把人(精神劳动的人、理性自我的人)理解为自己劳动的结果,说到底结论还是“人法理性人”。作为理性人,马克思前的旧哲学认为,人的思维活动或精神劳动,所应遵循的是形式逻辑、先验逻辑或思辨逻辑。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思维方式思考人法什么的问题,认为人是人的活动、人是实践的人。人在思维把握存在中即他的精神活动、精神实践中,应遵循的是实践逻辑。人在用思维(实践观念)改造存在(事物的现状、面貌)中即他的物质活动、物质实践中,应遵循的是实践的内在规律性。人法实践人,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富有创造性的理论意蕴。它既克服了旧哲学人法自然人、按自在(存在)规律办事,这种缺乏主体自觉能动性的片面思考;也克服了人法理性人、按自为(思维)规律――形式逻辑、先验逻辑、思辨逻辑的规律办事,这种缺乏客体规律、缺乏实践规律和主体物质实践能动性的片面思考;人法实践人,也不表征他是制“天命”而用之,而是表征他是制“人命”而用之。所以,马克思前的西方哲学和所谓天人合一或制天命而用之的中国传统哲学理论,均不可能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法实践人”的深刻理论意蕴。

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思维方式把握实践存在的方法、规律和逻辑的理论。马克思前的旧哲学,朴素辩证法是关于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把握自在存在的方法、规律的理论,它的思维遵循的是自在存在的动变和对立面统一的经验事实的逻辑。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古代本体论哲学,是关于不属人的世界自在存在或超现实世界自在存在的本体的理论;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近代认识论哲学,是关于思维把握存在的认识的本质、规律和方法的理论。它们把变体存在或者理解为经验的自然事物的存在、或者理解为认识对象的存在,把本体存在或者理解为经验世界中的自然本体、或者理解为超经验世界的上帝本体和事物现象之底蕴的本质本体,把思维理解为不受实践规定的人的理性、心和自我。它们的哲学思维尽管也存有所主张的方法不同之争,但所遵循的都是与内容相分离的形式逻辑,由之造成了思维的形式和内容、思维和存在对立的困难和矛盾。在康德先验思维方式思考的基础上,黑格尔试图以思辨思维方式克服以往哲学造成的思维和存在对立的矛盾,但由于黑格尔不仅把思维看作是脱离实践,不受实践规定的绝对理念,而且把存在理解为虽是自为的但却是脱离人的感性活动的存在的本质――思维的存在,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本质上思维与自身的同一,是思想自我认识思想。所以,黑格尔哲学是思辨思维方式把握思想存在(概念)的方法、规律和逻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思维方式思考思维和存在的统一问题,它认为人的思维所把握的存在,是受实践规定的、在实践中生成发展的属人自为存在。这种属人的自为存在本质上是人通过自己的自由自觉活动所创生的实践存在。人的思维也是受实践规定的、在实践中生成发展的属人自为存在。这种属人的自为存在本质上是受实践规定的、在实践中生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思维。这种历史过程中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统一,取决人的实践活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人的思维把握实践存在所应遵循逻辑,应是按实践存在生成和发展那个样进行思维的实践逻辑。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关于实践思维方式把握实践存在的方法和规律的理论,同时又是实践思维方式把握实践存在的实践逻辑理论。作为实践思维方式把握实践存在的方法、规律和逻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用其他思维方式把握存在的旧哲学理论所不可比拟的、创新的理论意蕴。

三、马克思新哲学的理论诉求

一种哲学的理论诉求,是指这种哲学理论所求达之目的。哲学理论这方面的特性,也往往不是单项的,而是多项的、多维度的。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超越传统哲学的破旧立新的理论诉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理论诉求看: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内在诉求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的实践性即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本质和它的相关理论内在统一的本质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世界观和实践的方法论的统一,简称实践世界观和实践方法论的统一;实践的唯物论和实践的辩证法统一,简称实践唯物论和实践辩证法的统一;实践的认识论和实践的价值论统一,简称实践认识论和实践价值论的统一;实践的历史观和实践的人本观统一,简称实践历史观和实践人本观的统一;实践的解释世界和实践的改造世界统一等等。这里所谓的“实践的××论(观)”,不是指这种理论是强调实践的,或者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而是指称它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是“实践的”即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理论,都是以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思考相关哲学问题的理论成果,所以它们的理论特性都是“实践的”。用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思考相关哲学问题,以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内在诉求。它表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由相关理论构成的、内容宏丰的理论,又是由具有密切联系的理论构成的、内在统一的理论。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可以从哲学理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的特征,相对康德的先验哲学、黑格尔的思辨哲学、费尔巴哈的人本哲学,把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简称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这里的“实践哲学”,意即以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为本质特征的哲学。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外在诉求实践的唯物论者与共产主义者的高度统一。人法实践人。人的命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实践的唯物论者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实质的自觉掌握和应用者。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它就是共产主义者,是自觉为人类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的战士。实践的唯物论者不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他把共产主义不是理解为“应当确立的状况”、“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而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2]所以,在马克思看来,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同共产主义者是高度统一的。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否定了那种“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想法”。在恩格斯看来,对实践的唯物论者即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它在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就应把握好它的精神实质自觉按照它的本性去应用它。他告诫人们,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人们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者不是要熟读死记、生搬硬套马克思和他的话语,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问题,只有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者'这个词才有存在的理由。所谓“根据自己的情况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问题”,就是指从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作为观察、分析、研究问题的指南,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去思考问题。按这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按这样的方法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思考问题、从事共产主义运动者,他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共产主义者即实践的唯物论者。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理想诉求人的彻底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以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为根本特征,而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觉到的人的存在、生成和发展方式。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关注的中心课题。人的解放和发展,尤其是现实社会中无产阶级、广大劳苦群众的解放和发展,通过什么样途径、策略和方针来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始终如一的理想诉求。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解放不是社会中某些人的政治解放,而是人类解放。人类解放只有通过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才能把人类从私有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人的解放不仅包括政治解放,还包括从自然的束缚、旧思想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种人的彻底解放不是现实应当之与相适应的理想,而是消灭现存状况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必然结果,创造它的条件是从现实中生长出来的。解放人的头脑的是新哲学,解放人的物质武器是无产阶级和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途径是社会主义革命。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不是现实应当确立的状况,只有通过现实人的历史实践,创造出满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人才可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彻底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高度统一,虽然只有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提供的社会历史条件中才可能实现,但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为人们建构了科学理想,现实人们的共产主义运动,在实践上指引着实现理想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

[1]倪志安.论马克思新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逻辑思维定义篇5

论文摘要:逻辑学是研究推理的一门学问,而推理是由概念、命题组成的,不懂得命题就不懂得推理。普通逻辑学在研究命题时,主要是从二值逻辑的角度研究命题逻辑形式的逻辑值与命题形式之间的真假关系。本文着重从认识论的角度阐述逻辑真理的内涵,同时详细论述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的区别。为了探求真理必须保证思维的逻辑性。?

逻辑学离不开“真”这个概念。一般来说人们是从下述意义上使用“真”这个概念的:?

(一)前提或者命题真。这种真是指命题的思想内容是真的。任何一个命题的内容不是真的就是假的,在这里真或假不是用以描述事物状态的,而是评价命题或陈述的内容的。它的核心是针对其所表达的知识或信念的,例如:“ 台湾 不是一个国家。”这个命题的内容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所以是个真命题。?

(二)推理真。这是指推理中前提真和结论真之间的关系。演绎推理前提真结论必然真,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前提真而结论是或然性真。因此推理真就是推理中的结论相对于前提是必然的真或者是或然的真。这里“真”指的是否再现逻辑推断关系而不是对命题内容的评价。?

(三)指派真和赋值真。在逻辑学中(特别是在 现代 逻辑中)把命题形式当作真值形式,而且只从真假的角度研究每一种命题形式的逻辑特征,真和假是命题的唯一属性。逻辑真在这里指这些真值形式和其中的变项与公式的真假,这时的真假和具体命题内容的真假无关,而只是一种假定的真假和根据这种假定而推论出的真假。?

(四)形式真。这是指永真式(重言式)或普遍有效式的真。逻辑学中有一类公式,对其中的变项可以代以任何命题、谓词、个体词总能得到真命题。这类公式的真是一种逻辑关系的真,例如:p或者非p中不管变项p赋真值或是假值,这个公式都是真的。?

(五)系统真。现代逻辑建立了形式系统,如果它的定理都是形式真,即都是永真公式或是普遍有效式,那么整个系统便是可靠的和一致的,这种可靠性和一致性就是一种系统的真。?

在以上这五种“真”的情况下,逻辑学不考虑第一种意义的“真”,而只关注后四种“真”。后四种“真”在逻辑学中有各种表现,在其他 科学 中也有这些意义上的真的表现,就被称为逻辑真理。?

所谓逻辑真理是一种特殊的真理,是一种因逻辑关系或逻辑原因而成为真的一种真理。逻辑真理不能凭经验而得知其为真,它需要我们借助逻辑分析、语义分析、关系分析确定它们是真的。它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真理是有区别的。?

恩格斯认为:全部 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或者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从逻辑哲学的角度来看,其重大的基本问题就是逻辑与客观现实的关系问题,任何逻辑学家都要回答:逻辑真理是否与客观现实一致?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关于这个理论问题,亚里士多德在其所著《形而上学》一书中明确提出并详细论述了逻辑基本 规律 (矛盾律与排中律)。在谈到矛盾律时认为,事物不能同时存在又不存在。矛盾律首先是存在的规律。它之所以能够成为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是因为它符合“事理”。亚里士多德肯定了逻辑规律与存在规律的一致性,其根据就是真理符合现实的理论,即所谓真理符合论。它在解释真与假这对概念时说,凡以不是为是、是为不是者,这就是假的;凡以实为实、以假为假者这就是真的。按照真理符合论,一切真理必需与现实一致,逻辑真理也不能例外。可见亚里士多德的真理观,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这个真理论肯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但是亚里士多德只强调逻辑真理与存在规律的一致性,却忽视了逻辑真理的特殊性。?

莱布尼兹是 现代 逻辑的创始人。他第一个提出了用数学方法研究逻辑学中的推理问题,对亚里士多德的真理一元论提出了挑战。他认为有两种真理:即推理的真理和事实的真理。推理的真理是必然的,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推理的真理不像事实真理那样依赖于经验,它们的证明只能来自所谓的天赋的内在原则。因此莱布尼兹的这种观点,就成为真理二元论和逻辑真理先验论的一个起源。?

基于莱布尼兹的推理真理和事实真理的对立,在康德的 哲学 中就演变为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的分歧。康德认为一切来源于经验的判断都是综合判断;分析判断是绝对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知识,即先天知识。例如:“白人是人”就是分析判断,在康德看来表示逻辑 规律 的判断就属于分析判断。

数理逻辑问世之后,逻辑哲学领域中出现了维特根斯坦学派,即以维也纳小组为核心的逻辑实证主义者。他们的一个共同的工作就是利用数理逻辑的成果, 发展 从莱布尼兹到康德的真理二元论和逻辑真理的先验论,使之获得 科学 化的外观和现代化的形式。维特根斯坦把逻辑真理称为重言式。他认为重言式的命题是无条件的真,由此他断言,重言式既不能为经验所证实,同样的也不能为经验所否定,也就是说与现实没有任何描述关系。逻辑实证主义者进一步把康德关于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的区分推向极端。在他们看来,凡是先天的都是分析的;反之,凡分析的都是先天的。逻辑实证主义者确立了一个基本的哲学信条:分析真理与综合真理有根本的区别。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卡尔纳普认为,哲学家们常常区分两类真理,某些陈述的真理是逻辑的、必然的、根据意义而定的,另一些陈述的真理是经验的、偶然的、取决于世界上的事实的。前一类推理就是所谓的分析推理,后一类推理就是所谓的综合推理。逻辑真理被看作是分析真理的一个特殊的真子集。?

1933年塔尔斯基以形式化的方法给出了真理的语义学概念,他用非形式化方法对其语义学的成果作出概述。他认为逻辑真理同其他真理一样,必需与客观现实相符合或者相一致,在形式语言中,一个语句是不是逻辑真理,取决于它是不是在每一种解释下都成为真语句;同时一个语句在某一解释下是否为真,取决于它在这一解释下,是否与它所“谈论的对象”相一致。可见逻辑真理的概念直接依赖于形式语言中的语句,与它们所描述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符合关系,这说明它的逻辑真理或者分析真理并非先验的真或者先天的真,它们为真同样是因为它们与现实相符合。塔尔斯基重新建立了真理符合论,表明一切真理包括事实真理和逻辑真理,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必需与客观现实相符合。?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真理符合论,肯定了逻辑真理与存在规律的一致性,但是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差别。莱布尼兹、康德、维特根斯坦和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逻辑真理和现实绝对无关,与事实真理根本不同。塔尔斯基主张真理必需以亚里士多德的真理符合论为基础,而且只能以形式语言来构造,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思维中的正确反映。同样逻辑真理也是客观世界规律性的反映。列宁指出,人的实践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而最普遍的逻辑格,就是事物被描述的很幼稚的……最普遍的关系。列宁认为逻辑的公理、正确的推理形式是事物最普遍的关系,是由人们实践中千百万次的重复而反映和巩固在意识中。列宁说的最普遍的逻辑格是指三段论推理的正确形式。在这一点上我们说逻辑真和事实真是相容的,事实真是基础,逻辑真是建立在事实真基础之上的,二者是一致的,但是逻辑真理与任何具体的经验事实无关。?

第一,逻辑系统的公理和定理的真是逻辑系统设定,其为真的根据是某种初始的逻辑关系。第二,逻辑公理和定理经过解释的真命题,其为真不取决于解释中的内容,而取决于这些公理、定理所显示的逻辑关系。第三,逻辑推断关系这种推论的结论真是一种逻辑关系真。第四,根据逻辑联系词的性质,由逻辑真得到逻辑真。如:a、b是逻辑真命题,那么a并且b、如果a那么b都是逻辑真命题。第五,数学中的逻辑真命题,是建立在公理演绎基础之上。以上这些逻辑真由于逻辑的原因或者逻辑关系而真,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在局部意义上,相对于特定的逻辑系统而言,逻辑真理可以说是分析的,是以逻辑意义为根据的,而与任何具体的经验事实无关。?

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的关系是:事物之间的关系显示一定的逻辑关系,也是逻辑真的基础。逻辑真理在某些方面与事实真理是一致的,但是在另一方面,逻辑真理又与事实真理不是一致的,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之间是一种交叉关系。逻辑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有些逻辑关系是绝对的真,但是另一些逻辑真理是相对的真。逻辑真理之所以为逻辑真理,不是由于它们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事物或事物的普遍性,而只是涉及到逻辑自身,只根据逻辑自身而成立。逻辑真理的必然性需要在逻辑自身中去寻找,而不能在现实中寻找。?

逻辑思维定义篇6

关键词 思维 概念 定义 命题 推理 规律

首先需要认知普通逻辑与其它同样研究思维的学科的差异,普通逻辑是就思维的形式来研究思维。认识论研究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规律。辩证法研究思维如何反映现实以达到真理的问题。心理学研究思维的生理基础和心理过程及其规律。其次,需要认知逻辑与普通逻辑的关系,多数教材将逻辑与普通逻辑作为同义词使用。再次,需要认知普通逻辑的作用,它是有已知到未知的认识方法;是正确进行思维的必要条件;是揭露诡辩的重要武器。

要对普通逻辑知识架构有真正的认知,需要逐一理解构成普通逻辑的几个关键的词语及其与词语内的内涵与外延。第一是概念一词和客观事物的关系,概念是反映事物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正确的概念是科学抽象的结果,概念的抽象不仅离不开客观事物,而且更深刻更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第二是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概念与语词不同,概念是人类认识的结果,语词却和民族的形成不可分。第三是概念有关的引号用法,在交流的过程中,不直接把一些事和物放在语句里,而是把指代这些事和物的名称放到语句里,来代表我们的想法。

要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清晰的认知,普通逻辑所研究的概念,是其最一般的特点,并对怎样明确概念提供最一般的手段,任何概念都有所谓含义和意义。它的内涵就是概念对事物的特有属性的反映,它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那些事物所组成的类。明确概念就是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同时也就明确了此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是哪些类别的事物。明确了这个关系,在思维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内涵和外延来检查概念的明确性。内涵和外延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对概念的明确一定不能脱离语境。概念还有真实与虚假之分,区分的标准来自于其内涵和外延。概念外延之间有五种不同的关系,包括全同,真包含,真包含于,交叉,全异关系。普通逻辑把概念的外延所界定出的事物称为类,现代逻辑称之为集合。

接下来是构成普通逻辑的另一个重要的词汇----定义。定义和概念关系是:概念要明确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定义就是明确概念内涵的方法。我们需要用定义来明确我们所用的概念。定义由三个部分组成:定义项,被定义项,定义联项。定义分为以下几类:属加种差定义,发生定义,功用定义,关系定义,语词定义,外延定义,语境定义,递归定义,公理定义,操作定义。定义的规则有三个:一是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二是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的包含被定义项。三是定义项不能包含模糊不清的概念。概念和划分的关系是,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划分的特点是:被划分的类叫做划分的母项,若干个小类叫做划分的子项。子项的分子必然是母项的分子。划分的规则有三条:一是划分后各个子项应当互不相容;二是各子项必须穷尽母项;三是每一次划分时应当用同一个划分标准。

命题是普通逻辑知识架构中相当关键的一个语词。命题就是反映事物情况的思维形态。命题由概念组成,概念是命题的因素,命题是概念的发展。命题与语句的关系是:命题的形成和存在,要依附于语句;命题的表达,也要借助于语句。命题属于思维范畴,语句属于语言范畴。同一个命题,可以由不同的语句来表达。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命题。并非任何语句都直接表达命题。命题与判断的关系是: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态,是被断定者所断定了的命题。命题的形式包括常项和变项。常项就是有固定含义的词,这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讲。从思想的角度来讲,常项就是概念。变项在逻辑学和数学中的重要作用表现为:表示形式或结构,表示相同或相异。命题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联结词:或者.要么,要么.并非.如果,那么.只有,才能。

推理是由若干命题直接得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它是一种思维形态。任何推理都不需要附加命题来作为根据。推理形式是整个逻辑学的主要研究课题。它分为两个大类: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推理的形式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具有某些形式的若干前提都真时,具有某种形式的结论一定真。具有这种特点的形式的推理,就是演绎推理。不具有这种特性的推理,就是归纳推理。一个具体推理的推理形式是由小的,就叫做该推理有效。演绎推理就是有效的推理联结词的推理,其推理的有效形,可以利用真值表来判断。相容的选言推理,传统逻辑的规则是:否认一个一个支命题,就要承认另一个支命题。不相容的选言推理,传统的逻辑规则是:承认一个支命题,就要否认另一个支命题。演绎推理中关于联结词的推理的性质是:推出关系和蕴含关系;演绎推理的传递性;演绎推理的有效性与其前提的数目无本质联系;演绎推理的有效性与其前提的次序无关。演绎推理中关于量项的推理有直接推理和三段论,演绎推理还有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之分。命题逻辑有五条基本规则:肯定前提律,传递律,否定词消去律,蕴涵消去律,蕴涵词引入律。

论证是指出下判断的根据和理由的思维过程。一个论证包含若干个判断。有一个判断的真实性是为整个论证所确立的,它就是论题。有一些判断用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它们是论据。论证还要运用一定的推理形式,这叫做论证方式。论证是综合运用概念.命题.判断和推理的思维形态。论证和推理区别是:推理是根据若干命题,得出另外一个命题。推理的前提不一定真实。论证是由断定若干判断的真实性,进而断定另一判断的真实性。它们的关系是:推理为论证服务,论证必须使用推理。没有推理就无法进行论证。论证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探索之旅,证明真理;二是宣传真理,驳斥谬误。

参考文献:

[1]《普通逻辑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杜国平

[2]《普通逻辑学》.科学出版社.王海传

[3]《普通逻辑》编写组.《普通逻辑》(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逻辑思维定义篇7

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用符号语言取代自然语言,建立以符号为基础的数理演算系统。逻辑学实质上是研究关于思维外在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数理逻辑在剔除思维内容研究思维形式的方向上走到了极致,在此影响下许多人把逻辑学称为形式逻辑。西方逻辑学说在引入中国的过程中,当时相当多的学者不能正确认识形式逻辑和形而上学的关系,因而,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一些学者对形式逻辑进行了错误的批判。1929年许兴凯在《“演绎法”、“归纳法”与“辩证法的唯物论”》一文中指出:“演绎和归纳法有一个共同的错误,都是静止的、固定的、孤立的、绝对的方法观察一切自然和社会的现象……”王特夫在《论理学体系》中指出,演绎逻辑就是“把事物当作孤立的、永久如一的、静止的东西去思维”。邱瑞五在《形式逻辑与辩证法的逻辑》一文中断定:“形式逻辑只在事物的静态中、事物的表象中观察事物。把一切事物看作不变的、形而上学的隔离着的。”从批判者的言论中不难看出,这场批判的实质是把形式逻辑当成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杜国庠并未参加这场对形式逻辑的批判,不过他显然是赞同上述批判言论的。杜国庠认为,一方面形式逻辑不研究思维的具体内容,只研究思维形式,以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会导致出现僵化、封闭的倾向;另一方面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往往和唯心主义相联系,不注重历史地考察逻辑学和认识论的关系,使二者相割裂。尽管杜国庠认为形式逻辑存在问题,但是他并不因此认为形式逻辑可有可无或一无是处。杜国庠指出:“‘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是离不开比较、判断、类比以及其他推理等具体的逻辑工作的。这就需要逻辑学的具体知识了。并且,这里不但需要演绎逻辑,而且也需要归纳逻辑。”

二、逻辑学和认识论统一的基础

逻辑学和认识论,从产生时起就是一致的,并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杜国庠确信客观世界运动的法则是客观辩证法,人类的意识反映客观世界的认识成果也应该是符合辩证法的,意识对客观世界规律的反映形成了“思维的辩证法”,即“概念的辩证法”。杜国庠认为,意识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过程同时也是认识的过程,在认识过程中所得到的客观世界的运动法则,概括起来便成为逻辑的法则。认识的发展规律是对客观世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反映,逻辑学的范畴体系正好展示了这一发展规律。所以,“由于逻辑与认识论都是实在世界的运动之意识的反映,在实质上是同一的东西。”在杜国庠看来,逻辑学和认识论都来源于“实在世界的运动的意识”———客观辩证法,换句话说,客观辩证法是逻辑学和认识论统一的基础。客观辩证法存在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之中。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和把握,并通过认识活动把客观辩证法转化为主观辩证法,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的辩证法来表现思维内容。因此,离开人的认识谈逻辑是不现实的。所以杜国庠强调指出,真正的逻辑一定建立在对于实在世界的正确认识的根基之上,没有对客观辩证法的认识,就谈不上有真正的逻辑思想。

三、流动的认识,定式化的逻辑

虽然杜国庠认为逻辑学和认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他认为认识论与逻辑学并不是无差别的完全的同一,而是在表现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区别。杜国庠把人类的认识看作一个不断流动发展的过程。“认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实践产生了认识,同时认识也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实它是否正确。”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总的来说,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永无止境;同时,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否正确,也有待于实践的验证。人们的实践水平在具体时空中总是有限的,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也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在实践检验的推动下不断得到修正和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图景。逻辑是人类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思辨、理性化身的逻辑,其发展体现了人类的认识水平。在杜国庠看来,逻辑是从人类认识成果中提炼出的具有规则性的东西。唯物辩证法包括客观的辩证法和主观的辩证法两个部分。客观辩证法以一种不可阻挡、必然的方式蕴含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之中,独立于人的意识、思维而存在;主观辩证法则是人类对呈现在思维中的客观辩证法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表现为观念的、逻辑的形式。逻辑离不开认识的发展,只有在人们思辨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产生逻辑。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认识结果进行反思,从中得到思维的一般规则———逻辑。杜国庠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思维的辩证法”,即“概念的辩证法”。杜国庠认为,客观辩证法和“概念的辩证法”的差异表明,“没有对于实在世界的正确的认识,便没有方法建立起真正的逻辑。逻辑的概念、范畴乃至法则等等,事实上无一不是人类认识过程所获得的结果之被定式化了的东西”。

四、三大逻辑传统中的认识论因素

杜国庠认为三大逻辑传统都具有非常丰富的认识论因素,并以此来说明逻辑学与认识论在本质上的“同一”。杜国庠专门论证这个问题的文章有以下三篇:《为什么逻辑学离不开认识论》《墨家的逻辑也没有和认识论分家》《“因明”没有脱离认识论的立场》。杜国庠以荀子和墨家学派为例说明先秦逻辑思想富有浓厚的认识论色彩。杜国庠认为先秦逻辑的最大特色表现为其和认识论交织在一起。杜国庠指出,荀子在哲学上主张“明天人之分”,而“物之理”是可知的,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认识“理”,从而“制天命而用之”。在“名实”问题上,荀子主张“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此主张说明名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社会,离不开人们的认识。杜国庠又以墨子的三表法和《墨经》重视实践为例证明墨家逻辑也没有离开认识论。杜国庠认为墨子主张的三表法要求人们的一切言行“必须以经验为根据并以事功作为检证”,形成了基本符合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认识论思想。杜国庠还认为墨子提出的“类”与“故”的概念,是在认识论基础上对思维形式的进一步发展,使思维从类推走向归纳逻辑。杜国庠看到“因明”同样具有认识论的因素。唐玄奘的弟子窥基所作《因明入正理论疏》,是国人研究因明的重要典籍。杜国庠指出,其开宗明义的颂文表明:“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论旨破、立的目的是悟他;而要“悟他”、论胜,必须“自悟”。求真以“现量”(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和“比量”(对感性认识推理分析得到的理性认识)基础,而认识“现量”和“比量”,无疑离不开“悟”,离不开人们的认识。同时,在因明中,“宗”能否确证,不仅要看“因”“喻”和“宗”的逻辑关系,还需要考察“因”“喻”和“宗”的现实关系。因此,杜国庠得出结论:“由此可见,因明的宗旨,不仅限于研究思维和辩论的理法,同时也兼重真理的追求;不仅限于研究正确的推理,同时也注重准确的感觉,换句话说,在因明的整个体系里面,逻辑并没有和认识论分家。”对于西方逻辑和认识论的密切关系,杜国庠没有专门撰文论述。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了解杜国庠对此问题所持的态度。杜国庠认为,既然“概念的辩证法”是对客观世界运动规律反映的结果,那么没有对于客观世界的正确的认识,就不能建立真正的逻辑。概念、判断、推理以及逻辑规律,事实上都来自人类认识过程所获得规律性的知识。所以,在杜国庠看来,尽管三大逻辑源流由于地域、政治、人文等诸多因素的差异,有着自身的特点,但都或多或少地具有认识论的因素。西方逻辑当然也不可避免具有认识论的成分。

五、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

杜国庠注重从认识论和逻辑学发展的历史中探究逻辑学与认识论的关系。古代农耕文明生产力低下,人们缺乏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实验手段,各学科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学科之间往往缺乏明确的界限,逻辑学和认识论呈现出朴素的结合和统一的状态。近代工业文明的实践方式,多借助精密的实验设备和分析的方法对客观世界进行细致的考量,最终使形式逻辑和认识论相分离。“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向更广阔的领域进军,向更广泛、更有效的社会化大工业方式转变,客观世界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本性鲜明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体现逻辑学和认识论相一致的辩证逻辑得以产生。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杜国庠不仅积极主张以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来考察逻辑学和认识论的关系,而且身体力行,用历史主义的方法来研究先秦逻辑。杜国庠以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对名实问题、公孙龙和墨家逻辑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对后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把逻辑思想的演变看作不断发展、变化而又错综复杂的历史过程。杜国庠强调:“研究逻辑,就应该在认识史的基础上来研究它。如上所述,逻辑是认识史的概括的、总合的表现,在这意义上,过去的逻辑(及逻辑思想)便成为认识史上的里程碑。”杜国庠主张坚持历史主义研究方法的三个理由是: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把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使逻辑真正成为认识客观现实性的工具;对历史正确的理解,能够帮助人们掌握理论;以历史主义的观点看问题,不仅能认识已知(过去和现在),还能达到未知与未来。

六、结语

杜国庠对逻辑学和认识论在本质上的一致性进行了系统论证,还以此观点为基础来研究中国逻辑史,其成果被郭沫若誉为“墨名绝学”。杜国庠注重动态地分析逻辑思想,坚持认为逻辑学和认识论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对逻辑思想作历史的说明,让逻辑思想的源流演变与社会历史因素进行互证。这种立足于唯物辩证法立场研究逻辑学的思路,贯穿杜国庠学术生活的始终,成为其逻辑思想的鲜明特色。不过应当指出,杜国庠在论证逻辑学与认识论的关系时,偏重哲学方面的论证,对逻辑的基本理论引入不多,其中某些观点也确有值得商榷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论证的力量。

逻辑思维定义篇8

素质不仅表现在知识面广的层次,更为深刻的是表现在对问题的处理能力,既对问题的意识、思考、分析和批判等,一句话,就是能力。因此,素质教育就不仅仅是掌握几门知识、技艺,更为深刻的是有没有处理问题的能力。由此,可以说逻辑学与素质教育应该是最为密切的。但是,事实上,我们比数学方法更早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是语言,从学舌起就进行这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相对于数学,这种思维能力更为抽象,只是我们日用而不知。我们知道,数学学得好的逻辑学也容易学得好,相反,则不易。在教学中也明显体会到这点,可能正是这点认识,让我们的专业培养方案对逻辑学的偏重不一样,而与专业对逻辑学的要求有偏差。

逻辑学比数学更抽象,这点可能超出日常常识,通过分析就可以明白。逻辑学也用符号来表示,逻辑符号有一定意义,因此,逻辑学抽象的难度是既要理解符号的意义,又要在此基础上理解符号之间的运算,并且这种运算规则所包含的意义也要理解。数学与逻辑学的对比关系,我们还可以从我们的日程生活来理解,我们日常生活使用的都是文字符号,而不是数学符号,因此,逻辑学与我们日常生活更为相关。正因为如此,我们进入大学开始接触逻辑学就不感到陌生。也正是如此,我们的逻辑学教学也以以语言为主的传统逻辑为主要内容,而这一点已不足满足现代高等教育的培养的要求了。

传统逻辑是现在高校逻辑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作为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这一情况也体现在目前的逻辑学教学实践中。但现代形式逻辑发展以来,其所具有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培养能力远远超于传统形式逻辑。就其基础性而言,现代逻辑是对传统逻辑的扬弃,其基础性远比传统逻辑更为广泛。作为现代科学的基础意义更为深刻,而传统逻辑远不能作为现代科学的基础。就其应用性而言,现代逻辑不仅可以作为日程生活中的思维工具,具有传统逻辑的作用,更是作为解决传统逻辑所不能解决问题的思维工具。就其对人的思维能力培养而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思维能力的需求早已经超出传统逻辑所能提供的要求了。而现代逻辑是与现代科学发展相适应的基础。因此,现代逻辑更好地适应现代科学发展对素质的扩展要求。

正是如此,逻辑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不仅停留在对传统逻辑的要求上,而是两者相向发展的需要。现代逻辑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可以做为适应现代科学发展需要的素质要求,成为素质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因此,有学者建议把传统逻辑教育改为逻辑思维训练,而现代逻辑作为延伸的内容教育,根据各专业的要求开设不同的内容,不能只停留在传统逻辑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逻辑学的基础性学科的意义和作用,体现逻辑学的对素质培养的地位。

二、逻辑学课程教学展望

高校文科非哲学专业在逻辑学课程教学中一直以来存在诸多问题。这些诸多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认识观念上的,一是教学体系上的。其实这两个方面是前后相继、互为表渗的。认识观念上表现为对逻辑学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观念上不与重视,从开课专业、开课课时就可以反映这一问题。教学体系上的问题,承继上一个问题,对逻辑学的发展给与的关注不够,跟不上国内外的逻辑学研究。相应在教学内容、体系上就表现为仍然以传统的形式逻辑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而现代逻辑则很少作为教学的内容或者根本就不列入教学内容。因此,现在仍然有不包含现代逻辑内容的逻辑学教材。

逻辑学课程教学的现状让人堪忧,尤其是在地方性大学,其师资和观念更是受到限制。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几方面:一是教育的大背景;一是对逻辑学作用的认识;一是对逻辑学的发展的认识。

逻辑学的作用和目的,可以引用王路先生的观点高度概括:一是通过学习逻辑,掌握一些专门的技术和方法,从而使我们能够应用这些技术和方法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一是通过学习逻辑,培养一种逻辑的眼界和意识,从而使这种逻辑眼界和意识成为我们知识结构中的构成要素,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起作用;第三则是通过学习逻辑知识形成一种逻辑观念。三个目的中最为重要的是树立逻辑观念,任何的学习都是为了树立某种观念、具备相应的素质,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指导。我们现在的逻辑学教育现状还停留在第一个目的上,第二和第三个目的根本都还没有意识到。可以看出,相对第一个目的,第二、第三个目的更具深层意味,也最能体现逻辑学的意义,当然也最难达到。达到后两者,可以说逻辑学就融入你的知识结构中、成为你的素质的一部分,成为你处理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一种能力。大学的教育除了培养一定的专门技能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思考的能力,而这也是国民素质的一种强的体现。

为此,不少从事多年逻辑学教学的人士不遗余力地提倡逻辑学教学改革,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代表性的如袁正校先生。袁正校先生不仅编写了比较经典的教材,更是发表自己的观点,如在《关于现代逻辑学教学中的若干问题的思考》一文中提出:坚定不移地走逻辑教学现代化之路;树立正确的逻辑教学观,促进逻辑教学的改革;构造简明易学的逻辑教学系统,普及现代逻辑的基本知识。

结合自己的逻辑学教学经验和体会,当前迫切的任务是形成一套完善的逻辑学教学体系,这一完善的逻辑学教学体系包括适应各不同专业的逻辑学教学内容、经典的逻辑学教材,相对完备的逻辑学师资,以及逻辑学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目前,这一体系的核心或当前的紧迫任务是确立经典的逻辑学教材,并且得到推广、普及。现有的逻辑学教学困境和混乱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教材不统一。逻辑学应该如高等数学一样,有自己的经典统一的教材,这是逻辑学课程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但是由于传统和观念的影响,这一问题至今仍然存在,并且制约了逻辑学教学的发展。目前国内的逻辑学教材基本落后,仍然是传统的那一套,好像逻辑学只要知道概念的含义、几个基本的逻辑规律以及一些基本的推理就可以了,就可以提高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了。

三、结语

上一篇: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关系范文 下一篇:冬季防火常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