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的三个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3:34

逻辑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逻辑学的三个基本特征篇1

论文关键词:档案管理,物理管理,逻辑管理

一、档案物理管理及逻辑管理的概念

物理管理,由形见意,指事物的表象。就是说按照手工管理的方式,以档案的物质介质为管理对象,制造和使用实际可触碰到的物质性工具的管理活动,比如消毒柜、计算机、档案柜等一系列的物质工具。

逻辑,体现的是人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规律。人们在对的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化的东西,进行自己的推理判断。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不同的是,它是用科学的抽象化的概念,试图去揭示事物的本质,认识现实的结果,是人类抽象思维的展示。而逻辑管理,就是在物理管理的基础上,按照人类抽象的思维方式,主要以档案的内容性的东西对对象或者为着手点,来进行对档案的管理工作。

二、档案物理管理与逻辑管理特点的区别比较

(一)管理对象

在管理对象上,档案物理管理的对象是档案的物质载体本身,而逻辑管理的对象则是档案的内容即承载的信息。虽然管理的对象不一样,但是档案的物理管理与逻辑管理却也并不是毫不相干的两个部分,他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制约因素。

在物理管理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我们的档案管理理论与管理思想主要是围绕着档案载体展开的,比较典型的是《档案管理学》与《档案保护技术学》等。传统《档案保护技术学》的基本内容包括:档案文件制成材料及其耐久性、档案文件损坏的理化因素及防护方法、档案文件损坏的生物因素及防护方法、档案文件的修复技术、档案文件的照相复制、档案馆的建筑和设备、技术图纸的保管等等,它们都属于档案物理管理的范畴。而《档案管理学》则以“实体管理”为主要线索展开。

电子档案产生之后,逻辑管理就占据了档案管理中的主导地位。虽然档案的物质介质还是存在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将继续存在,但地位却明显的不如物理管理时期了。逻辑档案管理时期,档案管理的主要思想和理论来源于档案的内容和它的内部信息。

(二)劳动特征

不论是档案的物理管理还是逻辑管理,作为人类的管理活动,它们都主要属于脑力劳动的范畴。但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

由于管理对象是实际的物质介质,所以档案的物理管理过程中,除了必要的脑力劳动外,管理人员也不得不进行一些与体力劳动有关的活动。也正是因为处于这样的时代,以及人们思维方式的固化,使这时期的人们更多的注重的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体力劳动部门,而忽略了在脑力劳动在管理活动中的支配地位,甚至想当然的把档案管理工作归结为简单的仓库管理类工作。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思想的进步,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物理管理也应该是一种科学化的管理,传统档案保护技术学的发展,就是最好的佐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脑力劳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突出地位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由于管理对象是档案的内容与信息,论文的格式在电子档案的逻辑管理时代,人们在档案管理活动中的脑力劳动,慢慢地转换成了计算机系统的劳动。计算机系统的程序劳动,是一种高级的脑力劳动,是人类脑力劳动的发展与延伸。

(三)方法特征

在电子档案产生之前,档案管理——无论是物理管理还是逻辑管理,都以手工管理为主要的方法特征。虽然我们有了一些档案管理工具,如密集架、提档机等等,但传统档案管理的手工管理特征仍十分明显,其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档案。在电子档案产生之后,电子档案的物理管理仍主要表现为手工管理方式,而电子档案的逻辑管理则改变为完全自动化的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程序管理方式,其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计算机→档案。

(四)思维特征

物理管理与逻辑管理具有不同的思维特征。物理管理具有形象思维的思维特点,逻辑管理具有抽象思维的思维特点。形象思维解决的是管理过程中的三维空间问题,抽象思维解决的是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内涵及时间问题。

在物理管理中,人们在管理过程当中更多的想到的是有形的东西,比如纸张、案卷等;而在逻辑管理中,人们反应的则是概念化的东西,比如文件名或者某方面的信息内容等。

在物理管理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管理理念在各方面都不得不受物理层次的制约,难以脱离形象思维的影响。在逻辑管理占主导地位的管理时期,人们在想到某些信息内容时,不会像在物理管理中那样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库房号或者案卷号等,而跳过了载体这一环节,脑袋中直接浮现出某某文件名或者具体的信息内容。管理人员只要使用检索工具,在虚拟化状态中查找并调阅想到的东西。

(五)哲学特征

档案物理管理针对的是一个现实的物质世界;档案的逻辑管理针对的是一个由概念组成的信息内容世界。虚拟档案管理哲学对传统实态档案管理哲学的超越,是建立在档案的虚拟逻辑管理对现实物理管理的超越的基础上的。

三、结束语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载体与档案信息是管理工作内容的两个基本方面,或称为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这两个方面谁具有主导地位,谁就规定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时代特征。档案载体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占有主导地位时,这一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就表现出一逻辑管理为主的时代特征,我们可以称之为物理管理时代;而当档案信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占有主导地位时,这一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就表现出以逻辑管理为主的时代特征,我们可以称之为逻辑管理时代。

在以往的档案形式中,无论是从石刻档案到甲骨档案,从简策档案到纸张档案,乃至缩微档案,档案的物质载体和信息内容都是“二位一体”的。在这种情形下,本质性的信息被非本质的载体所束缚、所约束,目的性存在被工具性存在所决定,信息难以获得独立与自由,在物质载体与信息内容的矛盾关系统一体中,物质载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并由此决定了当时物理管理占据主导地位,决定了人类社会的档案管理首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物理管理时代。

参考文献

[1] 丁海斌. 论档案的逻辑管理[J]. 档案管理. 2013(03)

[2] 丁海斌. 论档案的逻辑管理[J]. 档案. 2013(03)

逻辑学的三个基本特征篇2

[关键词]逻辑史;

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各种 科学 理论尚处于初创阶段,理论体系的建立还处于萌芽状态,假设、假说的成分在这些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多的成分,这种状态对演绎的方法要求得比较多,尤其是当时几何学的 发展 达到了由经验上升到理论的程度,成为亚里士多德建立传统逻辑体系的直接基础,而欧几里德几何学的演绎性质则又直接体现在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体系中。因此说,建立演绎方法和演绎逻辑的条件是成熟的,而建立归纳逻辑的条件和基础是不成熟的。

亚里士多德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探讨演绎问题的同时也给归纳问题以高度的重视,说明亚里士多德在创建逻辑体系的时候也是把归纳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来看待的,而且把归纳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纳入到了他的三段论体系当中去了。这不能不说是亚里士多德的一个伟大的贡献,他给我们在完整的意义上来理解逻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角度。

莱布尼茨是公认的 现代 逻辑的奠基者。他继承霍布斯等人“思维就是 计算 ”的思想,把逻辑的论证方式归结为“计算”一“我将作出一种通用代数,一切推理的正确性都将化归于计算。”

莱布尼茨设计了“通用语言”和“通用数学”来准备构建他的逻辑体系,而且现代形式逻辑也是按照他的这种设计思路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从这个意义来讲,演绎作为逻辑的根本特征似乎是更加巩固和更加不可动摇了。肖尔茨对此评价说:“我们必须把这种对演算规则的真正作用的见解看做是莱布尼茨的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并看做是一般人类精神的最精彩的发现之一。”

莱布尼茨和亚里士多德一样并没有忽略去建立“一种新的逻辑”,而且他也看到了亚里士多德对这种“逻辑”的认识。他说:“我们需要有一种新的逻辑,来处理概率问题,因为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正位篇》(topiques)中所做的也不亚于此……在这里,涉及的问题是要扩充论题和给予它的概然性。”

尽管莱布尼茨没有在完整的意义上构造出与演绎逻辑相媲美的归纳逻辑,究其原因,是科学的发展在莱布尼茨时代还没有成熟到可以支持现代归纳逻辑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程度,构造现代归纳逻辑的条件尚不具备,但莱布尼茨对所谓的“新逻辑”问题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肯定,说明归纳逻辑在他理想的逻辑体系中占有与演绎逻辑同等重要的位置。

从亚里士多德和莱布尼茨对传统逻辑、现代逻辑的构造来看,也就是从这两种类型的逻辑发展的起点来看,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统一在一个逻辑体系内的,这两者的互相补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他们是把逻辑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从《逻辑史手册》设计的内容来看,把逻辑作为一个整体的来看待的倾向显示得非常充分。

第三,注重逻辑与相关领域的关联研究,展现逻辑学的活力。

从研究的组织形式上看,《逻辑史手册》是一种群体性的团队研究,共有来自全球的100多位专门研究家介入到这个研究平台,这些研究家中有一部分来自与逻辑学密切相关的其他领域,如数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等。

从研究的内容上看,《逻辑史手册》更是突破了原来逻辑史研究单纯侧重纯逻辑理论或思想的研究模式,在更大程度上把逻辑科学置于与之密切关联的其他领域的 网络 之中,如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认知心 理学 、思想史、计算语言学等,充分显示了逻辑学的基础科学与工具科学的作用与特质,展现了逻辑科学本身的活力,也表明了逻辑与这些学科领域之间交叉与结合的密切程度。可以说,这些领域既涉及科学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也涉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是近几十年来一直比较活跃的领域。在这种立体交叉与互动的过程中,讨论逻辑学的发展,推进逻辑学的研究,是逻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逻辑学的三个基本特征篇3

语言学研究和译学研究甄别形合与意合异同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比较英汉语言在语言外在形态上的异同显微,而在于积极探索形成英汉语言显著形态差异的深层动因。语言学界所说的汉语意合重于形合,是阐说汉语民族在驾驭汉语时所运用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哲学传统和语言思维范式。讨论形合与意合问题时若背离这一出发点,只可能是缘木求鱼舍本而求末。鉴此,本文拟从哲学及思维角度,就英汉语言形合与意合的内在成因谈一点初浅看法以供探讨。

一、综合性思维是汉语意重于形的理性根源

综合性思维是指从宏观整体上去把握认知对象特征,认识认知对象属性的思维认知方法。汉语民族的综合性思维与中国传统哲学上的整体观是一致的。中国哲学史上注重整体观照的传统可谓根深基厚,源远流长。中国古典哲学中“一”的观念就是整体观的反映,它在我国古典哲学中具有本体论的涵义。道家贤哲从研究自然的角度对“一”多有阐述:“万物得一以生”(《老子·第三十九章》)阐明“一”是万物孳生之源,没有整体上的“一”就没有多样化的万物;庄子把“一”的观念推广至更为广阔的领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他认为天与人,物与我皆可合而为一,万物、人间,乃至宇宙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观念得到弘扬。儒家诸子则从社会与政治的高度诠释了“一”的根本属性,即政治统一:《孟子·梁惠王》载,梁襄王问及孟子天下何以安定时,孟子答曰“定于一”。儒家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颇深,它既使中国哲学带有“人学”韵味,又为宋学运动中的“一元论”奠定了基石,也使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得以与人论等学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一”的观念与其他学科理论的融合形成了我国古典的系统论原则。可以说,中国哲学的整体观实质上就是系统观。古代贤哲们认为,研究天人关系时既须考虑天道对人的影响,亦必以人为本位重视人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等等,即“天人合一”。依此推而广之,任何整体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系统内部各要素依照一定的秩序和层次彼此联系且与其周围环境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按照现代系统论的观点,就是任何系统都具有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等特点。系统的开放性必然要求研究事物时要对其进行整体考察和综合把握。

由此看来,中国哲学重视整体观照的实质在于对事物进行系统评价和综合把握,旨在实现整体的最佳功能和对事物进行准确细致的认识。这种整体观照经历数千年的沉积、凝炼和升华,使汉语民族在思维运作上形成了长于综合,善于提纲挈领,以纲统领全局的“综合性”思维优势。用哲学语言表达就是“多元归一”。汉语语言表现的意合特征便是汉语民族综合性思维优势的有力佐证,也是汉语民族运用综合性思维对自己语言的演化和发展做出的理性选择:

(1) 可如今,她受的苦太重,毕竟是一个妇道人家,地里没劳力,里外没帮手,不让五

兴退学吧,要吃要喝又要花钱,还加上侍候我这废人,一想到这,我心就碎了。(贾平凹《天狗》)

(2) 他知道苏小姐的效劳是不好随便领情的;她每钉一颗钮扣或补一个洞,自己良心上就增一分向她求婚的责任。 (钱锺书《围城》)

(3) 王家的里外亲戚,人口不旺,正人也不多,爹娘下世后,大半就断绝了来往;小半的偶有走动,也下眼看天狗不是个能成的人物,情义上也淡得如水。(贾平凹《天狗》)

(4) 堡子里的人没有不对他热羡的,眼见着打井如挖金窖,好多父母提了四色重礼,领着孩子拜师为徒,这井把式,却断然拒绝。 (贾平凹《天狗》)

(5) 他是舅家门上最大的外甥……可给舅写铭旌,做第一外甥的天狗,名字却排不上。

已经死去的三姨的儿子在县银行当主任,有头有脸有妻有子,竟替换了天狗,天狗那时很生

气:人没了本事,辈数也就低了? (贾平凹《天狗》)

上述数例几乎无一使用纯粹语法意义上的连接词。以例(1)为例:整体语段由多重复句构筑而成,其中以因果关系为骨架,兼有并列、假设等关系。以例(4)为例,该句为三重复句,整句以转折关系为纲,兼容两重因果关系。余例亦可同样进行分析。在这些例句中,各种逻辑关系相互交织彼此映衬,形成一张脉络清晰而意义完整的网络。各小句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使语句衔接自如,充当了各语句间的内在的连接纽带,因而语句必然呈现出意合的特征。

诚然,以上各例中均可添补上某些连接词,以(4)(5)两例为例,括号中为所补连接词:

(4) 堡子里的人没有不对他热羡的,(因为)眼见着他打井如挖金窖,(所以)好多父母提了四色重礼,领着孩子拜师为徒,(然而)这井把式,却断然拒绝。 (5) 他是舅家门上最大的外甥,……可给舅写铭旌,做第一外甥的天狗,名字却排不上

。已经死去的三姨的儿子(因为)在县银行当主任,(又)有头有脸有妻有子,(所以)竟替换了

天狗,(因此)天狗那时很生气:人没了本事,辈数也就低了?

但是,由于汉语民族具有综合性思维优势,善于运用整体观照从句读的整体层次上体察

语词的涵义,从语段的整体层次上把握各分句的功能,语句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以各分句相对

于整个语段的功能均可得以确认。读者以此可意会句间的各种关系,因此连接词的增补便成

为画蛇添足,毫无必要。

西方哲学也讲求“一”,其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基留伯提出的以自然为本位的“原子说”。西方哲人认为,“一”就是单个的,纯粹的“一”,是机械可分离的“一”。正如基留伯所说,“从真正的一绝不能出现多,从真正的多也绝不能出现一:这是不可能的事。”(罗素,1981:102)这一点与中国哲学中的“一”是大相异趣的。中国哲学上的“一”是有机整体的一,“一”既是“一”又是“多”,它比西方哲学原子说的“一”具有更深刻的含义和更高层次上的辩证性。分析考察事物时,西方哲学家们擅长于或更愿意把被考察对象从其所在环境系统中分离出来,自然学科如此,人文、绘画等学科同样如此,其实质在于突出和强调个体。 分析英语等语句时,若运用分析性思维方法抓住语句的主谓主干,辅之以对其他形态标志的辨析,句意便昭然若揭。分析得愈是细致入微,对语句整体上的理解就愈透彻。申小龙

(1988)曾总结道,如果说西方语言的一句话是视点上固定、形态上自足、关系上完整的一句

话,那么汉语的一句话则是视点上流动、形态上松散、内容上完整的一句话。

二、模糊思维是汉语意重于形的客观要求

模糊性思维亦可称“浑沌”思维。“它既是一种经验直观的反馈思维……亦具有一些知性思维的形式。同时,它也是把一种浑沌、无序的认知转换成系统有序的认知的思维。”(陆宗明,1993:66)模糊性思维与中国传统“人本主义”哲学是相辅相成的。“礼”、“德”是儒家人本政治思想的根本原则。这一思维在《大学》中得到全面概括,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从表面上看似漠视政治,实质不然。班固曾对道家作了中肯的评价:“道家者流,盖出于吏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汉书·艺文志》)因此道家同样关心政治而非“出世”之辈。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哲学带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中国古代贤哲认为,真正的哲学应该研究人的种种辩证关系,探求人际关系的稳定和和谐以求“平天下”的最终目标。人际关系的丰富灵活性和模糊多边性使模糊性思维得以孕育与发展,同时模糊性思维顺应了表述模糊多边的实际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模糊性思维在语言表述上多倾向于采用“非逻辑化”的方式。以汉语为例,“非逻辑化

”表述方式具体表现在被描述的事理间虽然具有很强的内在逻辑,但语言的表述形式上却缺乏甚至没有表示逻辑关系的表征词,即缺乏严密的形式逻辑。例如上述所举第(4)(5)两例:

(4) 堡子里的人没有不对他热羡的,(因为)眼见着打井如挖金窖,(所以)好多父母提了

四色重礼,领着孩子拜师为徒,(然而)这井把式,却断然拒绝。

(5) ……已经死去的三姨的儿子(因为)在县银行当主任,(又)有头有脸有妻有子,(所

以)竟替换了天狗,(因此)天狗那时很生气:(若)人没了本事,辈数也就低了?

括号中是补充的逻辑关系表征词。就例(5)句意而言,其内部虽然具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和假设关系,但句中字里行间并未使用诸如“因为”、“假设”等外在表征词。相反,逻辑关系词的缺省更能真实地反映生活实际中的辩证关系。例如下述几例:

(8) 天不变,道亦不变。

(9) 吃一堑,长一智。

(10)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例(8)一句既可表示假言判断,其逻辑形式可以抽象为pq,即“若天不变,则道亦不变”,也可表示推理判断,其逻辑形式为pq,即“天不变,故道亦不变”。同样,(9)一句既可表示“若吃一堑则长一智”,也可表示“因吃一堑故长一智”。关联词的缺省使得语句可以表示更为广延的逻辑关系,从而具有更高层次的辩证性。除此之外,汉语中受事主语句也是汉语“非逻辑化”表达方式的又一例证:

(11) 成谋不说,覆水难收。(《伍子胥变文》)

(12) 施恩勿记,受恩勿忘。

(13) 子胥狂语,何足可观,风里野言,不须采拾。〖HTK〗(《伍子胥变文》)

(14) 这件事张岚有看法。

以(12)一句为例,句中“施恩”和“受恩”分别是“勿记”和“勿忘”的逻辑宾语。再以(14)一句为例,该类句子申小龙称其为“主题句”。句中除“张岚”和“这件事”之外,其他几个名词性成分之间都不是一般的逻辑关系。若依形式逻辑法则来判定,“张岚”和“这件事”二者既可视为“二目关系”命题,即“张岚”和“这件事”各为一个主目,“对…有看法”为关系谓词,也可被视作“合取命题”,即将其看作“张岚”考虑过这事和“张岚有看法”的合取。

由此说明,汉语语言在表述时,被描述事理之间的多重内在逻辑对语言的表述产生极大的压迫,使语言在表述上呈现出极大的弹性,逻辑关系词在运用上呈现出灵活的特性及简约的趋势,因而语句间表现出意合的外在特征。这种特征是与汉语民族的模糊性思维的客观要求相一致的。因为从根本心理上讲,汉语民族自发地排斥着“是则是,非则非”的思维方式,对逻辑形式的明确化缺乏内在的兴趣,而更注重认识本身与生活实际的关系。

相比较而言,西方哲学更注重逻辑的外在表述形式,因而在语言表述上倾向于采用周密

的纯“形式逻辑”的表述风格。以形式判断为例,“施恩勿记,受恩勿忘”的逻辑形式可抽

象为“pq”,即假言判断,该句用英语表述则是:

If you confer a benefit,never remember it;

If you receive one,remember it always.中两个“If”为增补的逻辑关系词。逻辑关系词的增补目的是使英语表述形式与形式逻辑的演绎推理保持严格一致。上文所提(3)(4)两例的英语译文也证明这一点:

(3) The house of Wang was not exactly overflowing with issue, and although there were a few relatives about,direct descendants were scarce.

Once Tiangou’s parents passed away,his contact with family members had more or less stopped; those who occasionlly got in touch saw him as a man with few prospects and so his family ties had worn thin.

(4) In the fort everyone saw his well digging as a kind of gold mine and everyone envied

him. Laden with presents,parents would take their children to him as prospective apprentices, but the well digger rejected them all without a moments hesitation. (The Heavenly Hound trans. by Li Rui)

可以看出,在例(3)中增补了表示让步关系的连接词although和表示因果关系的连接词“so”;在例(4)中增补了表示因果关系的连接词“and”和表示转换关系的连接词“but”。

增补连接词的原因,是因为连接词本身就是逻辑成分。例如在复合判断中,“每一个复合判断都由支判断和联结词构成,”“联结词就是联结支判断以构成一个复合判断的逻辑成分”。(郁慕镛、俞瑾,1992:126)联结词是复合判断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它的性质直接左右复合判断的真假。在命题逻辑中,“任何复合命题形式都是由表示各支命题的变项和将各支命题联结起来的构成复合命题的逻辑联结词这两部分组成”。(郁慕镛、俞瑾,1992:307)

值得注意的是,逻辑“联结词”与语言上的“连接词”并非等同的概念:前者是一种逻辑抽象或逻辑符号,例如“”是蕴涵词,它是对语言中表示假言判断或假言命题的关联词语“如果……,那么……”,“只要……就……”,“……,则……”等等的逻辑概括和抽象。但毫无疑问,逻辑“联结词”与语言中表述逻辑的关联词或连接词存在着对应关系。换言之,西方语言中表述逻辑的关联词或连接词是逻辑关系表述时不可或缺的必要成分。

因此推断,英语等西方语言在按照严格的“形式逻辑”演绎方式进行表述时,必然使用及依赖可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连接词,因而必然呈现出形合的外在特征。这种形合特征是西方民族“形式逻辑”式思维方式的必然结果和客观反映。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中国传统哲学上的整体观和汉语民族的综合性思维优势使汉语逐渐

朝着具有显著意合特征的综合性语言的方向发展,而西方的原子观哲学和分析性思维使英语

等西方语言朝着具有显著形合特征的分析性语言的方向演化。中西方在哲学观念上的差异是

形成各自对应语言形态特征差异的能动的理性根源。汉语民族的模糊性思维客观上要求其语

言在使用连接词或逻辑联结词时具有灵活、简约的特性,因而使该语言必然呈现出意合的特

征;而西方民族“形式逻辑”式的思维则客观上要求其语言在表述逻辑关系时必须依赖于语

言连接词或逻辑联结词,因而使其语言必然呈现出形合的特征。在英汉比较和互译时,译者

应自觉遵守两种语言各自的规律,以及注意两种语言各自迥异的外在特征。更重要的是,只

有透彻了悟中西方在哲学观及思维范式上的差异,才能更好地尊重中西各自的语言事实,深

入细致地理解和运用各自的语言。

值得注意的是,汉语并非绝对的意合,英语等西方语言也绝非纯粹的形合。意合与形合

均见于这两种语言。相比较而言,汉语意合重于形合而英语则形合胜于意合。同时还值得注

意的是,在探究汉语意合重于形合根源时尚有其他一些因素,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能触及,

留待另着他文予以探索。

参考文献

Partridge,Eric. The World of Words. London: Hamish Hamilton,1954.

刘宓庆,《汉英对比与翻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刘宓庆,“思维方式,表现法和翻译问题”,载杜承南、文军主编《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陆宗明,《汉语逻辑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罗素,《西方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申小龙,《中国句型文化》,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申小龙,《语文的阐释》,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谢龙,《中西哲学文化比较新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郁慕镛、俞瑾,《形式逻辑纲要》,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逻辑学的三个基本特征篇4

其次,逻辑思维方法,亦叫逻辑方法,就是说理、讲解规律的方法。换言之,就是在地理教学中形成地理概念、提示地理规律,讲解地理成因,解决地理教学上的“为什么?”,获得地理理性知识的方法。亦即讲授地理基本原理的方法。逻辑思维方法,是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过程体现出来的,所以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有重要作用。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严格的思维训练可以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全面发展。所以逻辑思维方法在高三地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逻辑思维方法(活动)的一般规律

逻辑思维活动是一种规律性活动,在地理教学中应遵循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例如:要讲授季风、海陆风的成因,就先用一块岩石、一盆水来比较,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他们思考——岩石、水的受热、散热原理与陆地、海洋的受热、散热原理怎样,这样就能做到由简到繁、深入浅出,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而达到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二、在地理教学中进行逻辑思维活动的基本途径

遵循地理事物、现象的相互联系,按照地理事、象的发展变化规律,根据地理逻辑思维方法,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是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此方法的基本途径。

例如:地理环境中的自然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和土壤都是相互联系的。自然条件与工农业生产的联系等,从地理知识的属性来看,就是那些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成因。通过思维我们可以知道结果、追溯成因,或者知道原因推知结果。又如:地球本身是一个运动发展的物体,随着地球的发展,在它上面有规律地出现新的愈来愈复杂的东西;地球上海陆升降、地形的演变、河湖的演化等,充分说明了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处处都应依这原理引导学生。

三、逻辑思维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基本方法

逻辑思维方法就是在地理教学中对地理事物、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的方法。

1.比较法

是地理教学中经常应用的一种思维方法。由于地理学科的内容,既不可能搬到眼前讲,又不可能用观察和实验解决,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或这一地理现象和另一地理现象进行比较,从而得到新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如:学生在已知三角洲这一地理事物后,教师可以用比较法,从已知三角洲的要领中得出冲积扇地形的概念——河流夹带的泥沙等物质在河流的出山口一带地区沉积而形成有一定倾斜、呈扇形的地形。

应用比较法进行地理教学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教师经常进行新旧知识的比较,既可以把新旧知识前后联系起来,进一步系统化,又复习了旧知识,可使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例如,讲南美洲的地形时可把它与北美洲的地形进行比较,便可得出它们在地形上的相互联系和不同的地形特征。

一般的比较法有:①类比法(如三角洲与冲积扇)。②借比法(如:讲季风成因借用岩石、水说明陆地、海洋的受热、散热不同而形成季风的原理)。③自比法:(主要比较某一地理事物的历史变化,了解其过去、现在及将来,掌握其发展变化过程和规律。例如:洞庭湖的缩小;东非大裂谷的扩大等。)④综合比较法——是一种比较要素较多、较复杂的比较法,这种方法可在高三地理复习时更多的使用,可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复习地理总论时,一、引导学生利用此法进行复习,把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的地形、气候、植被、河流、农业生产等各地理要素进行全面的比较,从而达到全面掌握中国东部地区地理自然特征的目的。

2.分析综合法

分析与综合是两个彼此相反而密切联系的思维方法。分析就是引导学生找出地理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分析时要运用学生过去学习过的知识,例如:“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在分析形成这种气候的原因时,就要在学生过去学过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概念基础上,引导学生加以分析和解剖。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分析的条件和提示学生对具体问题做到具体分析,并要学生注意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从而得出这一区域的气候特征。

综合就是要引导学生把部分的和个别的地理事物通过它们相互依存的关系加以总结,例如,风化作用的概念,通过分析之后,就可以综合为:无论多么坚硬的岩石,在空气、热力、水分和有机物长期作用下,就会逐渐破裂,最后成为疏松的沙子和泥土,这种现象是风化作用,其过程就是风化过程。所以分析、综合是形成地理概念、研究区域地理特征的两种不可分割的逻辑思维方法,而在教学中应用它还能引起学生积极地展开思维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具有重要作用。

3.归纳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就是从许多同类的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般原理和规律的思维方法;演绎法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人的认识规律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循环往复实现的。

例如:用归纳法来学习我国北方河流的水文特征,北方的黄河、海河、辽河等除了它们各自的特征外,都具有含沙量大,水位变化大,冬季有结冰等共同特点,对这些特点加以概括、归纳就是我国北方河流水文一般特征的概念。

总之归纳演绎法是一种间接推理的思维方法,是学生进行地理判断、推理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

逻辑学的三个基本特征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逻辑素养

在近几年参加的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因教师专业素养不足所导致的各种错误,除不少错误与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有关外,还有一些错误与教师的逻辑素养有关,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和重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建构中,务必要重视有关数学概念、命题、推理、证明等形式逻辑知识的掌握,谨防在教学中出现各种逻辑性错误。

一、掌握有关数学概念的逻辑知识

1.科学把握数学概念的逻辑定义

在人类的认识过程中,经过抽象形成新概念,由此压缩和简化了语言,加快了思维速度和深度。一个概念引入之后,就要借助语言,将其加以明确、固定和传递,这就要给概念下定义。对数学概念下定义,其基本方式是“种差+属概念”,即把某一概念包含在它的属概念中,并揭示它与同一属概念下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比如以四边形为属概念,可以分别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下定义。在对概念下定义时,不能循环定义,比如“用两直线垂直来定义直角,又用两直线成直角来定义垂直”,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种差+属概念”是对数学概念下定义的基本方式,但对小学数学来说并非理想的定义方式,因为小学数学学习大多采用的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方式,因此许多数学概念无法严格按照“种差+属概念”的方式定义。比如在小学教材中先教长方形,后教平行四边形,无法以平行四边形来定义长方形。正因此,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不少概念最初都没有严格定义,只是通过描述性方法来让学生认识数学概念的特征。

2.明确数学概念与定义的逻辑关系

数学概念不同于数学定义。数学概念是从数和形两方面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产物,它反映了数学概念的内容;数学定义是对数学概念的语言表达,它是数学概念的外壳,反映了数学概念的形式。对同一个数学概念,可以有不同的定义方式。比如对平行四边形,既可以定义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也可以定义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这主要取决于采用哪种定义,更容易凸显出对象的本质,或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当然,这些定义之间是相互等价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概念的定义具有人为性,因此定义方式不当,便难以反映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比如,在小学把“角”定义为“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这并未反映出角的本质,因为角的本质并非体现在可见的“图形”上,而是体现在不可见的“张口大小”上。

3.正确认识数学概念的逻辑分类

如果将一个概念的外延集,按照某一属性分成若干个子集,也就是将一个属概念划分为若干个种概念,这就是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分类。被分的属概念称为划分的母项,分得的若干种概念称为划分的子项,所依据的属性称为划分的标准[1]。通过概念的分类,可以使有关的概念系统和完整,同时使被分类的概念的外延更清楚、深刻和具体。但对概念分类时应注意一些问题,比如每次分类只能依据一个标准、分类要不重不漏、不能越级进行分类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有教师会问:菱形是平行四边形吗?正方形是长方形吗?平行四边形是梯形吗?圆是扇形吗?等等。这里就涉及到对概念的逻辑分类问题。概念的逻辑分类必须基于概念的定义。比如在教材中,将正方形定义为一种特殊的长方形,菱形定义为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此正方形也是长方形,菱形也是平行四边形,两者之间是包含关系。但平行四边形并不是用梯形作为属概念来定义的,平行四边形与梯形均是把四边形作为属概念来定义的,因此两者之间是并立关系,把平行四边形当作特殊梯形是不恰当的。至于圆是不是扇形,单从扇形定义无法判别的话,则通常采用约定的方式,即约定一类对象中的退化情形是否属于该类,这里并不涉及正确与否的科学性问题,仅仅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人为规定。因此对这类问题,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无统一的确定答案。

二、掌握有关数学命题的逻辑知识

1.掌握命题四种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

为了研究数学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逻辑联系,常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换位,或变为它们的否定形式,这样就可以得到命题的四种形式,即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对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它们具有同真同假的性质,此特性称为逆否命题的等效原理。因此,原命题与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具有同真同假的关系。在数学学习中,为了考察一个数学命题的真实性,可以转换为考察它的逆否命题的真实性。比如在某节课上,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了对称图形的性质,即“如果两个点是对称图形的对称点,那么这两个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但在课堂练习环节,在判断哪些点为对称点时,学生认为“因为M和N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所以M和N是对称点”,教师进行了肯定,之后学生都据此进行判断。这里师生所犯的错误,即是利用了性质命题的逆命题进行判断,但在这里原命题与逆命题并不等价。

2.明晰命题条件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数学命题常常写成“若P则Q”的形式,其中“若P”部分叫做命题的条件,“则Q”部分叫做命题的结论。根据命题条件P对结论Q所起的作用,可以把命题的条件分为以下四种情况,即充分非必要条件、必要非充分条件、充分必要条件、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与该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的真假,显然存在紧密联系。例如在上述案例中,“两个点对称”只是“距离相等”的充分非必要条件,若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满足这样的逻辑关系,则该原命题的逆命题一定不成立。3.明确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之间的差异性质定理是由概念或公理得到的定理,讨论某个概念的时候,就包含了它的所有性质,所以性质定理的主要功能是描述特征。断定定理是判断所讨论的某事物是否符合某个概念或公理的定理,所以判断定理的主要功能是判断结论。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具有互逆的特征,但两者并不一定是互逆的命题。概念本身既是判定定理也是性质定理,且这两个定理是互逆命题。比如平行线的概念,我们可以直接用它来判断两直线平行,也可以根据两直线平行知道它们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没有交点。从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关系来看,性质定理阐述了一个数学研究对象所具有的重要性质,其作用是揭示这个研究对象的某个特征,性质定理给出了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判定定理阐述了结论成立的依据,判定定理给出了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区分一个定理是判定定理还是性质定理,关键是看该定理阐述了结论成立的依据,还是揭示了一个研究对象的某个特征,若定理阐述了结论成立的依据,则是判定定理,否则就是性质定理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清楚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关系,教学就会变得盲目,甚至导致逻辑错误的发生。比如教学三角形的性质“任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有的教师通过让学生用小木棒来摆一摆,最后发现“若两个短的小木棒大于最长的小木棒,则可构成三角形”。这里就把三角形性质的学习,异化成了三角形判定的学习了。要学习三角形的性质,要先给出三角形,再根据生活经验,知道走直线比走折线要近,由此得出三角形的性质,其本质上依据的是数学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三、掌握有关数学推理的逻辑知识

1.掌握逻辑推理的基本形式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中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在推理过程中,所根据的已有判断叫做推理的前提,做出的新判断叫做推理的结论。数学推理主要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形式。由于演绎推理的前提判断范围包含结论中的判断范围,所以只要前提是真的,推理合乎形式逻辑规律的推理形式,就一定能得到正确结论。归纳推理是由个别事物所作的判断,扩大为同类一般事物的判断的一种推理形式。按照前提判断范围的总和是否与结论判断范围一致,归纳推理有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两种形式。完全归纳可作为严格论证的方法;不完全归纳得到的结论具有或然性,不能用于证明,只能做出假设或猜想。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维形式。类比推理是思维过程中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形式,由于条件和结论没有明确的必然联系,故得出的结论具有或然性,它也是一种不严格的推理方法。比如在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有的教师直接从平行四边形出发进行推导,即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接对角线,将其一分为二,分割为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根据前面所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由此得出三角形面积公式。这样的教学思路是错误的。其原因在于,尽管平行四边形是任意画出来的,但一旦画出来后,它就是给定的,给定的平行四边形不能确保三角形的任意性,因此推导出的三角形面积公式就不具有任意性了。也就是说,不能用“特殊”代替“一般”,否则就违反了演绎推理的基本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上这种思路来突破教学难点,即通过对平行四边形的分割,启发学生想到用割补法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必须从任意给定的三角形出发。

2.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数学的推理与证明,运用的是形式逻辑的思维,因此必须满足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形式逻辑有四条基本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使用的概念和判断必须保持同一性,不得中途变更,违反这条规则的常见错误是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矛盾律是指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反对或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承认它们都是真的,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比如a>b和a<b,否则就会出现思维上的前后不一、自相矛盾。排中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同一对象的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个是真的,比如a>b和a≤b,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是模棱两不可。充足理由律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任何一个真实的判断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如果论题的真实性要靠论据来证明,论据的真实性又要靠论题来证明,其结果是什么也没有证明,违反这条规则的逻辑错误叫循环论证。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时,有的教师先出示了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实例,接着让学生动手做出平行四边形,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其实,学生不知道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便难以做出平行四边形;现在运用其特征做出平行四边形,再反其道探究其特征,这样的教学便有循环论证之嫌。

四、掌握有关数学证明的逻辑知识

1.按是否直接证明命题,数学证明分为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

所谓直接证法,指从命题的条件出发,根据已知的定义、公理、定理,直接推证结论的真实性。直接证法是数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在证明过程中,通常要运用演绎、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所谓间接证法,指不是直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而是转化为证明反论题不真;或者证明与论题等效的命题的真实性;或者在互逆命题等效的情况下,通过证明论题的逆命题的真实性,从而肯定论题的真实性。间接证法又可分为反证法和同一法。间接证法是论证数学结论的有力武器,体现了正难则逆、直难则曲、顺难则反的思想。间接证法中的反证法在小学数学中较为重要。尽管在小学数学中没有出现反证法的概念,但反证法思想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却经常要用到。比如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C是直角,那么要说明∠A一定是锐角,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应用反证法思想。

2.按思维过程的顺序,数学证明分为综合法和分析法

在数学证明中,为了找到证明的途径,根据思考时推理序列的方向不同,数学证明的方法可以分为分析法和综合法。所谓分析法,就是从结论出发,逆溯其成立的条件,再就这些条件分析研究,看它的成立又需要什么条件,继续逐步逆溯,直至达到已知条件为止,简称“执果索因”。而综合法正好与之相反,它是从题设出发,以已确立的定义、公理、定理、公式、法则等为依据,逐步展开逻辑推理,直到获得所要证明的结论,简称“由因导果”。通常用分析法寻找解题思路,用综合法叙述解题过程。在小学算术应用问题的解决中,离不开综合法和分析法的运用。简单的问题,往往直接应用综合法便可解决;复杂的问题,往往需要分析法和综合法的综合运用。分析法从要求解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找一系列的“须知”,思维具有目标性和方向性;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出一系列的“可知”,思维具有发散性和不确定性。当“须知”和“可知”相遇之后,便成功打通了一条解题通道。

3.按证明过程所采用推理形式,数学证明分为演绎法和归纳法

逻辑学的三个基本特征篇6

随着上世纪80年代民族音乐学理论的广泛传播,迄今为止,我国民族音乐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学科话语系统。既包括学科原理、学科方法的运用,也包括学科意识、学科逻辑及学科概念的构建。然而,与之不适的是,作为民族音乐研究成果推介及民族音乐研究后援的民族音乐教学,却还未形成自己自觉的话语系统。这种现象当然不是主要指基础性的教材建设,而是指运用性的教学过程。那么,作为一名民族音乐教师,应该如何转换研究领域的话语来合理构建其教学话语系统,从而把学科精髓传达给学生,并赋这一过程以魅力呢?以下笔者即就这一问题作简要论述。

一、方法

从方法论上看,中国民族音乐教学话语的经典构建,以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音乐工作者共同编写,1964年3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民族音乐概论》为标志。这一标志性著作所构建的话语系统,遵循的是一种历史的和本体的逻辑。正如学者吴璨所评述的,“从总体内容上来说,《概论》对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形式,包括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的发展源流、各种体裁形式与风格、表现手段上的艺术特点以及民族音乐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优秀传统等,均做了必要的理论阐述和介绍”。显然,这一话语系统的所指和能指主要是“传统音乐是这样”,而对于“传统音乐为何是这样”,却缺乏更强的阐释能力。

与之不同,民族音乐学话语系统的构建,遵循的是一种不但包括历史的和本体的,同时还包括生态的和互动的在内的(指环境因素的考察分析及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考察分析)、更为多维的逻辑。伍国栋著述的《民族音乐学概论》是我国早期民族音乐学专著的代表作之一,分引言、1至7章、后记及附录等10个部分。其中除引言、后记与附录三部分外,其他的都具有方法论意义。具体说,第1章第2节界定了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含义、性质和研究对象,是对民族音乐学学科方法的宏观叙述;第2章介绍了民族音乐学的相关学科,是民族音乐学学科生态的、互动的、网络的方法论的宏观叙述:第3章至第7章详细地介绍了民族音乐学学科的价值观、主体观、时空观、网络观、质量观、实地调查、音乐事项描述和解释及音乐学写作等各种观念和方法,是对民族音乐学学科方法论的具体叙述。同样显明,这一话语系统的所指和能指,就不只是单一的“传统音乐是这样”了,而是“现象——解释——描述——态度”的四维合一,是一个立体的、丰满的、生动的、普遍联系的话语系统。它更具有从宏观的高度和微观的深度来解释“传统音乐为何是这样”的能力。

既然民族音乐学的学科话语系统运用在我国是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现象的阐释,其阐释成果既具有音乐文化本位的特征,又具有研究方法论的特征,那么,在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中,尽管课程性质更多的是关注音乐文化本体,但在教学话语系统的构建上,仍然非常有必要借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论语汇。因为诚如前述,唯有把《民族音乐概论》所代表的传统教学话语与民族音乐学学科话语结合起来,才能从多维的、普遍联系的视角,描述一系列音乐文化现象,并使这种描述具有高度和深度。

按照上述思路,从方法论上构建中国民族音乐教学的话语系统,其语汇可以有两个来源:其一是传统音乐学语汇。这包括前述以《民族音乐概论》为代表的、以民族民间音乐分类学为基础的、以传统音乐历史变迁及风格特征为主要描述对象的传统语汇,也包括其后大量传统音乐研究文献所建构的,以结构学、乐谱学、乐律学及表演学等为基础的经典语汇:其二是民族音乐学语汇,这包括构成民族音乐学学科范畴的所有原理和方法。在撷取这两类语汇时,我们必须首先对上述诸如分类学、乐谱学、乐律学及民族音乐学的价值观、主体观、时空观、网络观、质量观、田野调查、案头分析、现象描述、音乐学写作等各个领域有较深刻的了解,然后才能合适地运用到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之中,从而构成既有学术质感,又有学科意识的教学话语系统。

二、逻辑

《民族音乐概论》一书的写作,其目的首先是为高等音乐院校开设的“民族音乐概论”课提供教材。所以在经集体写作修缮及全国音乐教材会议审定后,其被肯定的体例逻辑,就不但成为一段时间里传统音乐研究文献的经典写作逻辑,也成为中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经典的叙述逻辑。勿容置疑,历史上《民族音乐概论》所奠定的教学叙述逻辑有着开创性、经典性和系统性的意义,但在音乐学发展的今天看来,这一话语系统已经由于它的纯音乐本位化而显得有些不合适。

《民族音乐概论》共5章,分别描述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及器乐五类传统音乐。其中每章又对应对称地分为历史概述、特征描述及新的发展等3节(除第1章分列古代歌曲一节外,其他均同)。仔细研读这一经典作品可以发现,它所建构的实际上是一种纵向历时的、类别线型的、叙述扁平的和纯音乐本位的叙述系统。以第2章歌舞与舞蹈音乐为例,第1节介绍我国歌舞音乐的发展渊源及主要类别;第2节从形态上介绍我国传统歌舞音乐的主要特征;第3节介绍新文化背景下传统歌舞音乐的新发展。显然,这1、2、3节的构置,描述的是单一的歌舞音乐门类(类别线型)从古到今(纵向历时)的概要发展。第2节对传统歌舞音乐“富有生活情趣”、“歌舞结合”、“旋律节拍节奏特点”、“结构形式”及“器乐伴奏”等五大特征的介绍,则是一种问题意识不浓的(叙述扁平)、纯音乐本位的描述。

在我们建构民族音乐教学话语系统时,如果说纵向历时的叙述作为一种动态的话语逻辑,是值得继承的话,那么,缺乏多类别横向比较的线型叙述、缺乏问题意识的扁平描写以及缺乏文化网络意识的音乐本位主义,则需要加以改进。

新兴的民族音乐学学科话语,实际上已规定了一种音乐学的写作逻辑,即包括单项音乐事项的纵向历时性叙述、多重音乐事项的横向共时性比较、以人为本的多学科交叉以及从纵向横向、历时共时、学科交叉、普遍联系等多重视角阐释音乐事项因果关系等各种方法在内的,综合的思维逻辑和叙述逻辑。民族音乐学的这种写作逻辑,实际上已经为我们的民族音乐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话语逻辑范式。余下的,只需我们在具体教学中合理选用即可。

就叙述逻辑而言,针对中国民族音乐中的任意一个乐种的教学,我们都可以借助民族音乐学的这种范式,在传统的中国民族音乐教学话语系统基础上,构建出思路简约而又有学术质感的叙述系统。比如,某乐种(下文称为乐种A)的叙述系统示例如下:

1.乐种A历时性的叙述:对乐种做历史学的阐释,以寻求历史依据。

2.乐种A共时性的叙述:对乐种做同空间内的横向比较,包括同质乐种、异质乐种之间的比较,以寻求相互之间的联系。

3。乐种A与环境关系的叙述:对乐种做地理、人文环境的分析,以寻求普遍联系的文化生成和发展的规律。

4.乐种主体“人”与乐种A互动的叙述:揭示文化的本质归属——人。

就思维逻辑而言,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也同样为我们提供了~些典型的范式,如由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法,由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法以及在二者基础上生成的三段式推理等。这些思维逻辑,实际上也是一切成熟的,包括自然、社会及思维三大科学形态在内的所有学科所共有的思维逻辑。在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中,针对一些具体的音乐事项,如果适当运用这些逻辑规律,将会使教学话语具有强烈的思辨性和结构力。以下试列表说明:

表1 演绎法示例(以“蒙古族等各中国民族的音乐主要是五声音阶”这一判断的教学为例)

为阐释蒙古族等中国民族的音乐主要是五声音阶这一判断,表1采用了演绎法。其中逻辑起点是一个拟定为已知的正确判断,是逻辑推理中较为抽象的大前提;逻辑中项同样是一个拟定为已知的正确判断,是逻辑推理中一个较之大前提而言稍微具体的小前提;逻辑终点是一个新的判断,是逻辑推理的结果,性质最具体;实践验证不属于三段式逻辑推理链条,而是使用最具体的实例对推理结果正确与否的验证。

表2 归纳法示例(以“西北高原音乐以双四度为特色腔音列”这一判断的教学为例)

为阐释西北高原音乐以双四度为特色腔音列这一判断,表2采用了归纳法。逻辑起点中分析了大量西北高原乐种中的双四度现象,然后以之为基础,经过逻辑中项,推理出西北高原音乐以双四度为特色腔音列的结论。

上述两例,构建了教学话语系统的两种基本的思维逻辑范式。这两种范式,在运用上都具有可逆性。即随着阐释对象的转换,演绎法可以转换成归纳法,反之亦然。如在表1中,当我们把教学目标设置为“中国乐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时,演绎法就转换成了归纳法。而在表2中,如果我们把其设置为“花儿、信天游等西北高原乐种的特色腔音列是什么”时,归纳法就转换成了演绎法。同时,作为思维科学的两种重要逻辑模式,它们普适于中国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任何音乐事项的叙述。无论是历时或共时的形态比较分析,普遍联系的因果关系分析,还是以人为归属的文化功能分析。所以,如果在教学话语系统的构建中,我们能以学生已知的判断为逻辑起点,运用上述的逻辑方法,为学生设计一条逻辑链,帮助他们形成新的判断,那么这种教学话语系统,必定是具有极强的表达力的话语系统。

三、概念

思维运动的起点是概念,概念的相互作用形成判断,判断的相互作用形成推理,推理的终点形成新的判断。这种由概念到判断到推理最后到新的判断的过程,就是思维运动。思维运动是借助语言来进行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没有无语言的思维,也没有无思维的语言,思维运动就是语言运动,语言运动也就是思维运动。从这种意义上讲,概念之于语言运动,同样是基础性的构成。所以,中国民族音乐的教学话语运动,也必须建立起科学的概念系统。只有在科学的概念建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思维和叙述逻辑,才能建立科学的话语系统。

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叙述系统,缺乏较为严谨的概念意识。以《中国音乐词典》“春调”条目的概念表述为例,条目写道:“民歌的一种。流传于江苏省。……春节期间或立春前后,农村举行迎春、送春等活动时所唱的民歌,统称春调。春调曲调较多……。歌词一般为七字一句……。”一概念界定了春调的类别属性、流传区域以及主要的文化特性和形态特征,可以说基本上构建了一个“春调”的概念。但严格来说,这一概念还存在学科知识层面及学科意识层面的缺陷。从学科知识层面来看,“春调”流传区域的表述并不准确,事实上“春调”的流传区域远不止江苏省而已;从学科意识层面来看,“春调”概念的表述,还应涉及历时性和共时性内容,才显丰满。以概念建构为目的的词典尚且存在概念表述上的疏漏,其他著作就更加可能出现类似情况了。脱胎于这一传统著述话语系统的教学话语,在概念表述上当然也存在相似的缺陷。所以,科学地进行概念修辞,解决名正言顺的问题,就成了民族音乐教学话语系统构建中的又一个重要的方面。其实,民族音乐学在概念建构上同样为我们提供了理想的参照。这种参照,既包括对民族音乐学学科话语系统中部分已有概念的拿来主义,也包括对民族音乐学概念界定范式的学习借鉴,同时还包括对民族音乐学“局内人”研究方法的运用。

首先,直接把民族音乐学学科中常用的诸如文化价值观、本体观、质量观、网络观、共时性、历时性、本位法、非位法、文化人类学、民俗学、音乐形态学等学科概念拿来构建教学话语系统,是最为便捷和有效的方式。因为这些概念,是民族音乐学长期建设和发展的产物,是民族音乐学学科原理和学科方法的经典表述,是民族音乐学学科语言中风格统一的、所指和能指约定俗成的核心语汇,同时也是极具学科意识和学术质感的语汇。理解并运用这些概念,使之成为民族音乐教学话语系统中的构成部分,不但有助于建立起一个深刻严谨的教学话语系统,同时还能促使民族音乐研究、写作及教学三元的高度统一。

其次,我们可以借助民族音乐学的概念范式,建构民族音乐文化的概念系统。民族音乐学家伍国栋在其著作中,继承和发展前人关于“乐种”概念界定的成果,提出了“乐种”界定的三要素之说,即“历史构成、文化构成及本体构成”(指某一乐种的概念,应包括它的历史渊源、与文化环境及人的关系、乐种本体形态及特征等三个方面,笔者按)。伍先生这一“乐种”界定新说,实质上正是力图为我国丰富多彩的乐种文化提供一种概念建构的范式。这一范式,深得民族音乐学的学科精髓,不但可以运用在“江南丝竹”的概念界定上,也可以运用在“西安锣鼓”的概念界定上;不但可以运用在器乐这一狭义的乐种概念界定上,也可以运用在民歌、曲艺及戏曲等广义的乐种概念界定上。它完全可以指导我们在民族音乐教学中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概念系统。

最后,我们还可以运用民族音乐学“局内人”的研究方法,以完成教学中的概念构建。就是说,当我们面对一个意欲建构的概念对象时,为使这一概念更为生动和丰满,我们可以改变“局外人”的身份,转换审察的视角,而成为经验式的“局内人”。传统的教学,通过教师、借助教材来进行,这种方式建立的概念,往往显得枯燥呆板。如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置身于活态音乐事项之中,采用经验式的教学,那么,他们对音乐事项所形成的概念将完整灵动得多。比如“京剧”,无论我们如何叙述它的历史构成、文化构成和本体构成,学生始终难以真正体会到它的魅力,理解它的特征。但如果让他们唱上几个段子,甚至与京剧演员同台表演几次,那他们心中的京剧概念就会深刻得多。所以,在民族音乐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形成某一完整的音乐事项概念,必要的时候,我们应当效仿民族音乐学“局内人”的研究手段,把这种“置身其中”的经验活动作为建构概念的语言运动的补充,纳入到教学话语系统里来。

结语

笔者的身份主要是一位中国民族音乐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及对“他者”的教学观摩中,笔者时常感到构建科学的教学话语系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民族音乐研究方法更新、视域拓展和成果累积的今天,如果我们的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话语系统,那我们就成了研究和教学二元割裂的始作俑者,这一点,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逻辑学的三个基本特征篇7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结构范式;逻辑结构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除有着其内在的基本原理、核心价值和精神特征外,在科学结构范式、逻辑结构层面具有着基本的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结构范式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从总体而言应属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范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不同的学派,依据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所确立的范式概念而言,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派各自所创立的范式具有“不可通约”性;然而,科学结构范式具有层次性,从哲学社会科学整体这个层面而言,哲学社会科学的不同学派研究应归属于一个统一的科学结构范式,因而哲学社会科学也具有整体基本的“所共有的东西”,尽管不同学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在按照各自所创立的范式在进行研究,但他们至少在整体层面这个形式上,遵循着哲学社会科学“所共有的东西”。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从整体层面而言,一般在回答这样三个互相关联的基本问题,即是什么、应该是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由对此三个问题的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形成了三个既互相联系又有着区别的不同层面研究的科学结构范式,即实证范式研究、规范范式研究和应用范式研究。由这三个不同研究的科学结构范式构成了哲学社会科学科学理论结构的基本框架。我们据此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就可以进一步准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实证范式研究,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实证范式研究的基本要求是对客观存在作出事实判断,主要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本源所作的“真实”或“虚假”、“形式”或“本质”、“原因”或“结果”的描述或揭示,即客观存在是怎么回事,它过去怎样,现在怎样,将来会如何,以及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进行科学研究,首先必须要研究判断清晰准确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客观世界的存在所做的实证范式研究,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特征,揭示客观世界之所以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原因和结果,判断客观世界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马克思主义所回答的是真假问题。唯物辩证法理论,如关于社会存在决定意识而不是相反,意识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的理论,就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观存在所做的实证范式研究而形成的创新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如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的理论,就是对人类社会历史所做的实证范式研究而形成的创新理论。只要这些实证研究所依据的客观实在存在,只要这些实证研究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是“真的”,并且符合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规律,那么它就具有真理的成分,而且只要这种客观实在存在,那么其研究所反映的真理成分就不可能被说成是“假的”或“过时的”。

(二)规范范式研究,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范式研究的基本依据认为,人类社会是具有价值和意义的追求过程,要求科学研究必须对客观存在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对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内容作出“公正”或“不公正”、“合理”或“不合理”、“善”或“恶”等的评价和预言,并规范人类社会的理想和目标、政策和法规等。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占核心地位的是价值判断,它是进行科学研究必须要研究判断清晰正确的根本目的。

规范范式研究或者说价值判断是马克思主义最显着的特征。一一般来说,在人文礼会科学中除少数纯形式的理论科学,如语言学、逻辑学等一些学科外,人文社会科学只要是涉及社会存在、社会问题、社会道德、法律、政策、制度等经济的、政治的、人文学科的观念或事实,就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出理论的阶级立场和社会价值取向。人文社会科学是反映社会中不同利益集团的价值取向的。这里要害的问题是,反映谁的价值取向,如何反映价值取向,反映什么样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不是纯粹的经院式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的理论,是与人类社会实践密切联系的理论。因此,马克思主义首先具有显明的价值取向和阶级立场。

规范范式研究必须以实证范式研究为基础,脱离了客观实在的价值是虚假的价值,是不可能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对人类前途命运的终极关怀的极大热情和坚定立场,研究人类的历史,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价值理论,也是客观世界实在存在的反映或规律,而不仅仅是因为它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有价值有利。同时,马克思主义的这些规范范式理论,所要求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价值主体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不可能坐享其成,必须要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才能实现,而资产阶级总是要拼命地进行反抗,这种价值理论能否实现既取决于客观存在的现实条件,也取决于不同价值主体之问的长期阶级斗争。

(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应用范式研究,回答具体实践怎么办的问题。理论原理本身仅仅是理性和学理的表达,它本身并不能等同于实际行动,应用范式研究就是把基本理论原理具体化和实践化的过程。应用范式研究是根据人类社会存在的事实和应有的价值规范及其原理,研究人类社会活动和行为具体如何实践和操作,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措施、方法和手段才能实现规范目的,所采取的这些实践操作程序和过程是“有效”或“无效”、“有利”或“有害”、“可能”或“不可能”等。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应用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落脚点。

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哲学的根本任务是改变世界。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们改变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因此,应用范式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落脚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为实现其自身价值和利益所应采取的革命斗争策略的应用范式研究,告诉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斗争策略才能够为其自身争取到最大的利益,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战胜资本主义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并进而向共产主义过渡。马克思主义所回答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怎么办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基本政策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范式研究的具体结果和实践操作方案。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具体化和深化的过程,也是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过程。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统一起来,才能展示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真理内核和真正价值,才能展示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历史内涵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基本特征

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一般都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这种逻辑结构又体现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逻辑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充满了创始人所创立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如运用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规律对客观世界进行分析与综合,作出符合客观世界发展运动的科学判断和结论。辩证逻辑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辩证认识世界的同时,其理论体系依然具有普通逻辑的理论结构特征。从普通逻辑这个视角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它具有三个互相关联层次的逻辑推演关系:一般理论一特殊理论一个别论断。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理的元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理论是对客观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存在本质的实证研究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既往理论反思批判超越錾础上所开创的元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的基础理沦,是马克思主义其他理论的辑大前提。这类原理反映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律,是世界的普遍规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普遍的适应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普遍性的相对真理。如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义可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观点;人类社会是不断运动发展不断由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发展的观点等。这些观点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它既适应于资本主义社会,也适应于社会主义社会、封建主义社会。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殊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元理论的演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依据其所创立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基础理论作为学理元理论和逻辑大前提进行演绎,依据历史的实证资料,在政治经济学、科学礼会主义等学科中对人类社会的具体历史形态作出了特殊的分析和判断,进一步提出和创立了一系列特殊性的原理,并由此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特殊理论逻辑前提。如马克思主义关于商品二重性价值的理论,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法则这个一般理论对商品特征的具体分析,适应于有商品交换存在的社会;关于雇佣劳动剩余价值的理论主要是适应于资本主义社会商会生产条件下的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劳动和资本利润的分析,它适应于有资本存在和雇佣劳动存在的礼会内,在不存在商品生产和雇佣劳动的条件下,这种理论一般也就不可能对之加以解释。特殊理论是根一般或抽象的旦卫论对某一特殊对象的理论分析判断,这种特殊理论受这一特殊对象客观和历史条件的限制,难以超越这一特殊对象应用于其他的特殊对象,离开了这些特殊历史条件,这些原理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依据。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个别论断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理的具体判断和结论。在一般理论和特殊理论的学理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又对历史上大量的具体事件作出了个别和具体问题的分析判断,并由此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认识和论断。这些判断是根据具体时代、国家及民族特点,依据作判断时所掌握的有限资料作出的,不可任意推广到其他国家、其他时代,它严格地受到这一个别具体问题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离开此问题的具体条件则分析判断难以成立。如马克思关于欧洲资本主义起源过程的理论,马克思“明确地把这一点运动的历史必然性限于西欧各国”,如果随意推广到农奴并不掌握私有财产的俄国,无疑是极大的错误。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具体判断理论的运用,如果离开了具体的条件,就会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曲解和“侮辱”。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结构范式和逻辑结构特征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结构研究范式和逻辑结构特征是既相互区别又柏互联系统一的科学结构。如同任何事物和过程都有其确定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一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结构研究范式和逻辑结构特征,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适用的时问和空间界限。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客观存在的实证研究理论,是关于客观存在本源问题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创立的元理沦。它所对应的科学逻辑结构是一般和抽象的理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较普遍的适应性。对客观存在本源问题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一个相对真理逼近绝对真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关于这方面的理论,也是相对真理,需要随着人们对客观存在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化。但是,只要马克思主义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存在着,那么就难以否定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相对真理成分。虽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他们在一定特殊历史阶段作做出的论断进行修正,但是对于他们所创立的基本原理是坚持的、毫不动摇的。如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对过去个别无产阶级斗争策略修正的同时也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人类社会存在价值层面的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谋取解放的学说(从根本上说,它也是为全人类谋利益的学说),存在着阶级立场问题,存在着激烈的是非问题争论(当然,其中也存在着真假问题的争论),它所对应的理论逻辑结构是特殊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价值层面的理论是关注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特殊理论,离开了这一特殊历史条件,则这一价值层面的理论就难以成立。

马克思主义的特殊理论中也包含着对特殊实在的特殊真假问题理论,不仅仅是价值问题的特殊理论。如,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基本矛盾的分析,关于商品二重性的分析,关于剩余价值的理论,只要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特殊历史阶段仍然存在,商品生产仍然存在,雇佣劳动仍然存在,那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芒就是不可掩盖的,是任何人也难以否定的。正如存在主义大师萨特所说:“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衰竭,而且还十分年轻,几乎还处在童年时代:它才刚刚发展。因此,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这就是说只要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这个特殊历史阶段还没有被完全超越,马克思主义也就是不可被超越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阶级斗争策略的理论,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它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处时代的特点和社会实践内容,是当时时代条件下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步骤的必然选择。它所对应的科学逻辑结构是具体的分析和判断。而一切战略和策略理论的本质特点,一般都具有高度的可变性和灵活性,一切随时问、地点和条件而转移,如果固守一种不变的策略而不能面对不断变化着的实际情况,那么必然要在现实世界面前碰壁。

在各种非难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中,在马克思主义中一些过时的或者是不精确、不完善的论断中,大多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论断和一些特殊的理论的,很难对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提出有力量的挑战,而马克思主义的普遍适应性正是在于它的基础理论,亦即它对世界存在本源所做的实在研究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些特殊理论和个别的论断之所以过时了,是因为产生这些特殊理论或个别论断的历史变迁了,历史条件不同了,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殊理论和特殊论断不可能也不应该涵盖一切历史,更不可能也不应该包括人类社会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的未来历史,这不应归结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错误,而更多的应归结为后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或者曲解。然而个别判断、个别理论本身也包含着普遍性,不能因其具体性而无条件否认其中的普遍性;正确的态度是既要坚持原理原则的正确性和坚定性,又要坚持政策策略的随机性和灵活性。

逻辑学的三个基本特征篇8

创新思维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是相对于常规的思维而言的一种思维方式。一般认为,创新思维是指在创新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一切形式的思维活动的总称。创新思维,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除了具有一般思维所具有的特点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归纳了创新思维的特点。笔者认为:创新思维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颖性:创新思维实乃一种超常规的思维方法,求新、求异是它的一大特点。二是独特性:创新思维的独特性在于它能独具卓识,敢于对人们司空见惯或完美无缺的事物提出怀疑,勇于向旧的传统和习惯开战,也能够主动否定自己,打破自我的框框。在思路的选择上,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维的结论上,具有“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和开拓性。三是多向性:创新思维的多向性体现在它善于从不同角度想问题,在一个问题面前能尽量提出多种设想、多种方案,以扩大选择余地,能灵活地变换影响事物质和量的某种因素,从而产生新的思路。

从本质上说,创新思维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思维方式,它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也是多种思维方式的互补和有机组合。

1.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应用

逻辑思维一般是指符合形式逻辑要求的思维。其基本方面不外乎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逻辑方法。简而言之,逻辑思维就是按照逻辑规律建立概念和命题之间推理关系的形式化思维。非逻辑思维则是诸如直觉、联想、幻想、猜想以及灵感等不服从逻辑规律的思维。

创新思维是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综合应用。一般来说,在创新过程中,逻辑思维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因为发明创造问题的发现与提出,主要是逻辑思维在起作用。对发明创造对象的观察、描述以及概括,主要靠逻辑思维。即使是非逻辑思维的结果,最后也必定要求被补充、解释、完善成符合逻辑的概念和方法。才能成为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实际上,在任何创新活动中,创新者往往都是在前人知识所铺就的逻辑大道上继续往前探索的,在逻辑方法还走不通的地方,就需要用非逻辑方法开辟新的道路;而当非逻辑方法已打开通路后,又必须及时地在从旧认识到新认识之间的“深渊”上架起“逻辑的桥梁”。

2.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互补,发散思维也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放射思维等

它是指围绕某一问题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从多方面寻求问题的多个答案的思维方法。发散思维是一种立体式的多向性的思维方法,它具有空间上的广延性,思路上的放射性,层次上的多样性,角度上的任意性等特点。一般来说,思维延伸越远,思路越开阔,获得新发现的几率越高。

收敛思维是一种与发散思维相反的思维方式。又称辐合思维、聚合思维、求同思维、集中思维等。收敛思维要求将多路思维指向某个中心点,以问题为中心,围绕中心组织信息。从不同方面向中心收敛,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果说发散思维是从一点向四周辐射的话,那么收敛思维就是从四周向某点集中,收敛、抽象、概括是其基本内核。

二、创新思维的训练

在视觉艺术思维的领域中,艺术的创作总是强调不断创新,在艺术的风格、内涵、形式、表现等诸多方面强调与众不同。不安于现状,不落于俗套,标新立异、独辟蹊径,这些都是艺术家们终身的追求。标新立异是视觉艺术思维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方法。

标新立异法要求艺术家在艺术思维中不顺从既定的思路,采取灵活多变的思维战术,多方位、跳跃式地从一个思维基点跳到另一个思维基点。

标新立异的视觉艺术思维训练强调个性的表现,任何艺术作品,如果没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则容易流于平淡、落入俗套。个性表现是艺术的生命力所在。清代郑板桥是一位极赋个性的书画家,特别是他的水墨兰竹及板桥体的书法,与众不同,为世人所称道。他在书画创新方面有这样的诗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充分的个性表现属于个体及其对象,在于艺术创作的具体性、独特性和自由发展的意识。

上一篇:科技对农业的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近视眼睛的治疗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