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的提升范文

时间:2023-11-29 17:52:36

逻辑思维的提升

逻辑思维的提升篇1

逻辑在数学教学中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严密的逻辑体系不仅有效的提升了数学教学的效果,同时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对于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发挥着其他课程难以替代的作用。传统数学教学理念认为,数学即是逻辑,这种理念虽然没有将数学与逻辑学清晰的分解开来,但是却无形中强调了逻辑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逻辑及数学的关系

“逻辑”一词含义非常丰富,它最早源于古希腊哲学体系,原意指思想、辞、规律等泛义的方法性知识体系。现代逻辑学认为,逻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们的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推理形式是人们逻辑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逻辑学发展的历程当中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早期的逻辑学由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立,发展至19世纪则进入现代逻辑学阶段。现代逻辑学主要是形式逻辑及其相关理论。现代逻辑对逻辑推理规律的研究更加细致,并且数学性质在现代逻辑中越来越明显,数理推理为现代逻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数学中所包含的“简单逻辑”是这门学科形成和发展的骨架,它主要是在满足数学教学和学习的需要驱动下,对相关的逻辑知识在理论、思想、方法和语言方面做必要的了解。这些逻辑知识体系主要是学生认知规律的一种体现,同时对他们更加深入和准确的理解各种数学知识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在数学教学中对逻辑知识体系的介绍和教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虽然也积累的一定的经验,但是随着学科教育的不断发展,无论是教师还是科研工作者不断在思考如何从根本上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效果。得到的结果必然是在学生思维中首先建立起一个严密的逻辑框架。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加有效的消化和吸收各种数学推理和思维能力。因此逻辑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

二、数学教学的逻辑透析

数学教学中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教师的教学,二是学生的学习。对于教学而言,教师必须解决“为何教?如何教?”的问题。而学生则也要清晰的认识到“为何学?如何学?”的问题。也就是在数学教学和学习中主体首先要对目的、内容、方法、手段和途径建立一个清晰的框架。这是逻辑知识体系的最基本要求。数学教学与逻辑之间的联系由此开始,数学教学这一过程中本身就包含了教师对教学这一工作的思考和实践,他们首先应对知识本身的逻辑特点有着更加深入的把握,数学知识的逻辑特点同时也是知识发生过程的直接体现。为此,教师应当在对知识特点与逻辑规律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按照逻辑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教学。这样的教学才能称之为有效的教学,符合规律的教学,也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应当把握好知识与逻辑之间的关系。在破解一些数学难题的过程中要充分借助逻辑规律进行推理、假设。如此反复的训练自己利用逻辑这一思维工具的熟练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也就顺利的实现了逻辑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良好效果。

三、逻辑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1.在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中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作用。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于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和效率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教师首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不断优化和匹配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取不是随意的,他要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搭配。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1]。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将一些概念、命题、逻辑规则和方法介绍给学生,而这些知识虽然隐含在数学知识当中,但是在教材中却很少对其直接讲述。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对教材内容做系统的逻辑分析,将知识梳理为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将命题和概念划分为不同的逻辑层次,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形式向学生解说。这本身就是一种逻辑思维的体现。教学方法的选择的一个最终的要求就是必须遵循逻辑规律。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逻辑指导了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2.逻辑学习和训练加强了学生思维发展的研究和培养。学生作为个体的人,其逻辑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他们在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年级逻辑思维的生理基础不同。但总体来说是呈上升和发展趋势的。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也不是凭空进行的,它是伴随着对相关学科的学习和各种不同现象和事物的思考和认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的最大特点是经验型的抽象逻辑思维,高中则又达到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理论抽象思维。这其实是一个上升过程。学生的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变得更加理性和清晰,更能把握和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2]。这在数学教学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需要借助于逻辑知识体系的建立。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最隐蔽也是最重要的支撑。尽管这一过程中也包含了形式逻辑思维和经验逻辑思维。而且在中小学数学中这种逻辑思维起主要作用。但是这些思维都是为后期的理性抽象思维的形成所准备的。总体而言数学教学还是一个理性教学思维的发展过程。逻辑在这种思维的形成过程中几乎是同步的也是最重要的。

逻辑思维的提升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教学;逻辑思维;教学效率

无论哪一门学科的学习,基础夯实都十分重要,这就和建造大厦一般,只有地基夯实建造工作才能够顺利实行,否则一旦刮风下雨,整个大厦就会倒塌。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此阶段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及思维习惯。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微课教学模式的运用。借助微课教学模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能够得到飞速的增长。

1借助微课创造生活化的场景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具备浓厚的好奇心,在学习和生活相关的事物的时候可以显著提升自身的学习欲望。数学学科来源于生活并且为生活服务,教师需要在教导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融入生活化的场景,借助生活化的场景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最有效建立生活化场景的方式就是借助微课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针对相应的数学知识点,可以在微课中播放相应的生活化视频,让学生走进视频,以主人的角色进行相应知识点的学习。由此,学生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显著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效率,从而夯实数学基础,不断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我在讲述和“分类”相关的内容的时候,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需要培养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分类法和比较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借助微课教学模式,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导入了超市物品摆放的场景。我引导学生进入到摆货员的身份中,现在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物品,将之摆放到合适的分类之中。学生借助微课可以通过点击的方式进行物品的归类,由此,学生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显著提升自身的分类能力,夯实这部分数学基础,并着重培养和提升了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2借助微课教学模式显著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当前社会对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能够借助数学课堂显著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只有保证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自主探究能力,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才能够得到保证,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得到显著的增长。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微课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新知识点的思考和学习,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提升数学学习技巧,为自身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达到社会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效率也才能够得到保障。例如,我为了有效提升自身班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著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相关内容为例,在微课中我录制了这部分内容的自主学习顺序,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的解答。通过我录制的微课的帮助,学生能够显著提升自身自主探究的效率,并且能够显著增强自身的数学能力。在微课录制过程中,我始终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探究圆柱圆锥体积公式出现的缘由。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究,挖掘相关知识的逻辑思维,可以深入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为自身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利用微课技术建立教学资源库从而提高每一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微课资源相较于传统数学教学存在一个不可替代的优势,就是可以重复进行利用。教师在录制完微课资源以后可以建立微课资源素材库,将所有的微课资源都整合在一起,供所有的教师进行下载和修改。通过全体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每一个微课视频资源都能够做到最优,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微课的优势,帮助每一位学习微课视频内容的学生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微课视频的制作,总体微课的制作时间就能够缩短,教师就可以利用节约下来的时间进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针对性培养。例如我在自身的学校就建立了微课视频资源库,并规定每一位教师就自身制作的微课视频进行维护,我每个月会做总结维护。每一位同行有新的想法都可以在已有的微课资源上进行修改。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自由的下载微课视频资源。通过此类开放式的微课学习模式,每一位学生的微课学习效率都能够达到最大化,每一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都能够得到保证。结语: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理解微课教学的优势、劣势以及使用的范围,在充分熟悉教材内容以及自身班级学生的实际数学基础之后,对已有微课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微课教学模式的优势,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此路漫长,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晓琪.微课优化中职数学作业讲评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15(1):86.

[2]施丽娟.微课教学技术支持下的中职数学教学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22(5):130.

逻辑思维的提升篇3

关键词:高等数学 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

一、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每个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了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我们说的思维。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人类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的核心。与此同时,思维能力能够反映人的智力水平。而逻辑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它不同于其他思维能力,是用科学的抽象概念、范畴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达认识现实的结果。逻辑思维是一种确定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是前后一贯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是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使我们通过揭露逻辑错误来发现和纠正谬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学习知识和准确地表达思想。

二、高等数学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有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

具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思维会比较清晰,思路比较明确。不但看问题会看到其本质,而且考虑问题比较深入,思考方式也比较严密,做事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非常有利于知识学习的。

而数学是用数量关系(包括空间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一门学科,逻辑性很强、很严密,学习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可以充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有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

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与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都是密不可分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有助于学生就业

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求职成功率。如今,用人单位在招聘中都注重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其实就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核。还有公务员考试和一些职业资格考试都将逻辑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因此,学生若在校学习时加强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毕业找工作时就会更容易成功,而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就是学习高等数学。

三、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途径

1.通过做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做题不仅仅以掌握数学知识为目的,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育学生做事要思维缜密,多注重运用具有确定逻辑结构的逻辑型思想方法,如类比、归纳、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也包括公理法、极限法、坐标法、模型法等全局型的思想方法。

例题:求

分析此题看似简单,但是学生需要在掌握极限这部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才能知道解此题的方法。首先,要看到此式子是分式,当时,,从而不能直接代入数值求出极限。接着分析分子,当时,,所以此式符合洛必达法则。分子和分母同时求导。可是分母的导数较繁,如果作一个等价无穷小替代,那么运算就方便得多。其运算过程如下:

此题逻辑性很强,每一步都很严密,思路比较清晰。学生们在解题的同时可以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2.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只有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高等数学学习,并取得较高的学习效率。教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只有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了,肯动脑筋想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了,思维方式方法才会有,逻辑思维能力自然也才能得到提高了。

在教学中,笔者注重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即通过日常生活当中的实例讲述数学知识。让学生意识到学有所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例题:有一批半径为1cm的球,为了提高球面的光洁度,要镀上一层铜,厚度为0.01cm,估计一下每只球需要铜约多少克(铜的密度为8.9g/cm3)?

此题是制造球的工厂需要考虑的问题,涉及的数学知识就是微分近似计算问题。此类例题还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逻辑思维的提升篇4

关键词:逻辑学教学;情感教育;教育分析

所谓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规律的专业学科,逻辑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具象逻辑、抽象逻辑、具象逻辑与抽象逻辑相统一的对称逻辑。在逻辑学教学中,教师重视情感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情感表达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逻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逻辑学属于知识论与方法论,为哲学的一个概念,在逻辑学教学当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情感教育的缺失。很多人认为哲学只是知识积累的一个过程,实则不然。哲学的本质是思辨,教育宗旨和核心为学生的自我认知与发展。因此,在哲学教学当中,教师除了理论教学还应该注重情感教学。逻辑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逻辑能力训练以外,情感教育必不可少。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概念、理论、语言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情感教育相对而言比较缺失。加上长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逻辑学教学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沉闷,教学内容抽象而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偏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除了情感教育缺失以外,还因为哲学分支科学设置过于细化,导致学科与学科之间互不相通,出现了森严的壁垒,从而使哲学肢解。哲学的肢解和破碎也间接导致教师对于逻辑学教学的认知产生偏差。很多教师认为情感与美只属于美学,随着逻辑学的不断进化,越来越多的教师忽略了情感教学在逻辑学教学当中的重要性。由于情感教学的缺失,逻辑学教育逐渐步入误区,很多人在理解和学习逻辑学时,带上了功利性以及知性化的态度,尤其在就业压力的影响下,学科知识已经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而知识也成为商业消费品。在这种情况下,逻辑学教学目标渐渐发生了偏差,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

2逻辑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逻辑学是一门由哲学分化而出的重要学科,也是哲学思辨的结晶。逻辑学不是刻板的知识教条和道德训诫,也不单单是人们认知的方法与工具,逻辑学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能够造就人类的灵魂,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随着逻辑学的发展,逻辑学在具备工具性的同时,还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性,是推动逻辑史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如果将情感因素等智慧活动因素从逻辑学当中剔除,逻辑学本身具备造就人类灵魂的功能将会消失,自此沦为单纯的知识教条。因此,逻辑学教学应该与哲学教学相互融合,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教育。在逻辑学教学中强化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大多数高校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注重情感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情感表达与情感体验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逻辑学本身抽象概念比较多,学生理解与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很多学生对逻辑学望而生畏,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强。这种情况导致学生难以掌握逻辑学知识,提升自身逻辑能力,教师的教学目标也难以达成。在逻辑学教学当中强化情感教育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3逻辑学教学中强化情感教育的策略

情感教育是逻辑学教学当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忽略了情感教育,导致逻辑学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偏差。如何在逻辑学教学中强化情感教育已经成为高校一个重要的研究项目。在强化情感教育当中,首先应该将学生对逻辑学的态度与认知进行改变。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当中增加师生互动的方式,还变学生对逻辑学的主观情感,让学生充分了解逻辑学的魅力与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其次,影响逻辑学教学质量的另一因素就是由于逻辑学教学知识过于抽象,而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方式单一,只会进行枯燥的知识点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但难以理解和接受,久而久之还会对逻辑学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效率。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将枯燥抽象的逻辑学知识与特殊的历史时代背景相结合,在抽象的逻辑知识中加入人文情怀,激发学生求知欲。第三,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逻辑学教学当中融入更多创新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更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融入其中,感受到逻辑学的情感与热情,从而更好地回应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情感教育。第四,除了课堂教学以外,教师还需要注重情感的延伸。逻辑学与其他教学不同,逻辑学从哲学当中分化而来,本身具有强化的塑造人类灵魂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扩大逻辑学的领域,将逻辑学与其他学科充分结合起来,将情感教育融入到逻辑教学内外,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更好地具备逻辑思维能力。事实上,逻辑学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运用相对而言比较广泛,教师在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逻辑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拉近学生与逻辑学的距离,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身思维与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逻辑学是一门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学科,教师在逻辑学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重理论教学外,还应该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逻辑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逻辑学真正在高校当中流行起来。

作者:完德杰

参考文献: 

[1]朱庆华.逻辑学教学之特点及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15,(06):97-101. 

[2]温习勇.关于加强和改进逻辑学教学的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10,(02):122-124. 

逻辑思维的提升篇5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原因;策略

与语文学科重形象思维、感性思维不同,数学注重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高中数学对知识的联想、抽象思维等逻辑推理的要求相对较高,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抓住机遇,运用合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当然,在论述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之前,还应简要阐释为什么要培养,这是论证不可少的过程,也是缜密逻辑思维的必然要求。

一、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原因

(一)逻辑思维能力本身具有重要性

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用科学的方法,通过观察、对比、剖析、深思、拓展等复杂过程进行正确深入的思考,最终获得理性答案的能力;是我们正确观察认知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所必备的;同时,也是在纷繁复杂的诸多事物中,透过现象找出本质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没有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认知就会停留在感性浅薄的层面,难以用正确的思维去指导促成实践,这对于个人的发展,对一个公司、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利的。因此,作为正值各种能力培养关键期的高中生,关注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应有之义。

(二)高中数学学科特点决定

正如前述,高中数学是一门注重抽象思维、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学科,它与语文、英语等侧重感性思维不同。高中数学学科固然有感性思维的因素,比如对某一个命题的猜想(不计较正确与否),但逻辑思维应该是数学学科更核心和本质的思维模式。正是因为数学具备这样的特点,在学习高中数学时,就要抓住“逻辑思维”这一主要矛盾,对症下药,有意识地去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为学好高中数学奠定优良的基础。

二、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探讨逻辑能力的文章,都从逻辑思维的方式、推理基本方法等方面展开,我们探讨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妨从整个教学过程着手,分阶段与任务去考察探究。通常情况,我们将教学过程粗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几大阶段。

(一)课前预习:学会思考,理清基础脉络

如果说兴趣是学习之父,那么,思考就是学习之母。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督促学生认真、积极完成课前预习。课前预习的基本任务是理清基本的概念,对课本涉及的数学问题有一个基本了解,但是,要培养高中生逻辑思维能力,不能就此而止步。顾名思义,逻辑思维能力本身蕴含的一个关键词是“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审视书本,思考相关命题,才有可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摆脱走马观花式阅读的干扰,进而在层层推理中感受到数学思维的魅力,提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督促学生完成课前预习,让学生带着相关问题思索,实际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推理能力的重要一步。比如,学习《函数》这一章时,教师可以先布置几个思考的问题:什么是函数,函数的定义包含哪几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判断是否为函数的标准,也是函数的基本特点),函数有哪些种类等。让学生带着这些基本的问题去阅读书本,寻求答案,将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以便上课时有针对性地听讲。课前预习看似与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没有直接的关联,事实并非如此,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也是课堂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可以为学生掌握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打好基础。

(二)课堂教学:疏通知识逻辑,深化理解知识链

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是引导学生疏通知识,理清主要的知识脉络,但这只是高中数学教学最为基础的要求,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思考,深入理解知识点的核心、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从而建立一个有效的知识网路。比如,在讲解《数列》这一章时,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得出就是解决数列问题的两种基本的思路,教师在讲解时要着重让学生掌握求证的过程,总结这样的思维方式可以在哪些情况下适用。高中数学的研习,千万要摆脱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方式,有人会质疑说,要解答高中数学问题,记住一些概念、公式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怀疑记忆的方式有助于我们迅速解答相关数学问题,但这不能成为学生解答问题的依赖。正如学生在遇到等差数列求和忘记了求和公式,如果我们早就用逻辑思维掌握了求和公式导出的来龙去脉,重新推导,求和公式也就出来了。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擅长逻辑思维的学生平时并没有花大量时间去背公式、记概念,也能考取相对高分的原因。此外,教师还应从不同角度,引领学生以不同的方法解答问题,深化理解。

(三)课后复习:查缺补漏,开阔逻辑视野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查缺补漏以及开阔逻辑视野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布置适量练习让学生巩固知识,可以通过考试的形式检测学生的理解程度,这些形式看似仅巩固了知识点,实际是逻辑思维又一次训练的机会。此外,我们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的启示之一,是高中数学的学习与生活实践是密切相关的。事实如此,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许多现实问题也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得以准确的解答。因此,高中数学老师要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尝试着将所学与所用结合起来,这既是学以致用的要求,也是高中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与实践非常关键的一环。逻辑思维能力的学习,要经历由学习到生活,再从生活反思学习的过程。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意义深远,教师要利用好教学每一个过程,切实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提倡学以致用,将知识回归到生活应用本身,这是逻辑思维能力得以提升的又一次飞跃。

参考文献

[1] 林鹏.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4(01)

[2] 张一.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

[3] 李晓洁.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逻辑思维的提升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培养 逻辑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28-01

在实际的教学和发展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存在很大差异,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通过对事物的贯彻、分析和理解进行掌握,并逐步进行推理所掌握的一项能力,在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过程中,这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对这一能力的培养引起更大的关注和重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数学的技能。因此在新课标提出的背景下,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对教学的计划和策略进行完善,通过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更好的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为今后学生进行数学的学习起到更大而帮助和促进作用。

一、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生在年龄上还比较小,因此在思维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以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很大的欠缺。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对学生逻辑思维进行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中,就应该更好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抓住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和方式,适当的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提升和完善[1]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比较抽象的知识通过比较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现,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对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比如学生刚刚进入小学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在对自然数10的组成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准备10张纸,让学生自由的对纸进行组合,并且只能将这些纸摆成两组,看看究竟有几种方式。通过这种动手操作的方式,我们能更好的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进行激发,同时学生在实际动手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还在不断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因此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很好地发展和提升。在教学任务完成的同时,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二、重视问题的提出

在数学教学的本质上来讲,数学知识本身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思维活动方式。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也是教师帮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并且对问题进行解决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也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过程。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对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重视。尤其是学生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教师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提出,这样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准确的掌握学生实际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让学生觉得提问题是一个值得赞扬和鼓励的行为,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才能更勇敢的对问题进行提出。在问题提出以后,教师也要正确的认识和对问题进行解决,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好的对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提升和发展,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2] 。

三、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对教学课程进行精心的设计

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被传统的教学理念所影响,在新课改提出的今天,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都被广泛的应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因此这也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的方法进行选择,同时在教学开展之前,教师还应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无论是在教学计划的制订过程中还是在目标的制订过程中,都要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适应,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水平进行提升,同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也起到了更大的帮助作用[3] 。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和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对学生今后数学能力的提升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帮助和影响,同时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完善和发展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在今后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提升和发展,帮助学生在进行的学习过程中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帮助和引导学生向着更好的发展方向进行进步和提升。

参考文献:

[1]范春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速读(下旬),2015,36(9):121-121.

[2]章细平.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J].学园,2014,14(31):134-134.

[3]周建莲.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2(9):92.

作者简介:

(1979-),男,山东淄博人、本科、任教于张店区铝城第一小学。

逻辑思维的提升篇7

对照通识教育目标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的现实困境

逻辑学通识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主动培育大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和理性精神,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为更有效解决实际思维问题提供智力和方法论支持。所讲授的逻辑学课程包括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主要内容涉及日常思维中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及如何正确运用概念对思维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做出判断;正确认识各种不同类型判断的属性及运用判断进行推理的规则;掌握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在人类认知中的方法论意义;领悟逻辑基本规律在规范人们思维、避免出现思维矛盾方面的作用以及论证和谬误的有关知识。目前在我国高校逻辑学教育教学中实际上还没有针对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系列问题达成共识,特别是在教育教学目标和教育教学内容上没有明确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区别,虽然有些学者提出了哲学专业的逻辑学教学和非哲学专业的逻辑学教学是不同的观点。近年来,学界讨论的突出问题还是如何统一逻辑学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在这个问题上相继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取代论”和“吸收论”两种观点。“取代论”是以清华大学的王路教授为代表,认为传统逻辑学内容相对简单、陈旧、单一,不能满足现代科学对思维方法的需求,应该用相对复杂和科学的现代逻辑取代传统的形式逻辑成为所有专业逻辑学教育教学的内容;“吸收论”是以西南大学的何向东教授为代表,认为“教材建设要坚持‘新’和‘全’的精神。所谓‘新’就是要吸收现代逻辑的成果;所谓‘全’就是兼顾普通逻辑和现代逻辑”。[2]当然也有学者提出了逻辑学教育教学应明确区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中国人民大学的陈慕泽教授认为“依据通识教育的理念,大学逻辑学课程应分为专业课和通识课”。[3]笔者认为“取代论”观点掩盖了逻辑学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区别,用现代逻辑取代传统形式逻辑只适用于逻辑学专业教育,对于非专业教育则是行不通的;“吸收论”观点显然是在现代逻辑和传统逻辑之间寻找某种平衡,缺乏真正的创新。笔者赞同中国人民大学陈慕泽教授的观点,认为逻辑学作为培育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课程应该区分为作为逻辑学专业、哲学专业的基础课和作为除逻辑学、哲学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的基础课,即逻辑学通识教育课。只有做出两者明确统一的区别,才能针对不同的基础课教育教学特点明确制定不同的教育教学目标,进而规范各种教学行为,结束目前我国高校对于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的目标定位存在分歧的现实,促进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的健康有序发展。

由于学界没有对逻辑学专业教育和逻辑学通识教育的区别达成共识,所以目前对于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没有统一的内容体系。一是逻辑学通识教育使用教材混乱。目前我国高校使用的逻辑学教材种类虽多,但缺乏统一的规划分类,专业教育教材和通识教育教材混杂于市场,没有明确的区分。教师选择和使用通识教材有很大的随意性,难以找到适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的通识教育教材。二是教材质量无法保证。任何研究人员只要有资金支持都可以出版教材公开发售,教材质量参差不齐,个别教材难易差别较大,其中虽不乏个别优秀的教材,但更多的是重复出版,没有特色。三是教材内容体系大同小异。主要内容都包括传统的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个别教材穿插零星的数理逻辑知识以显示其与众不同的深度,相反,对于能够澄清思维、保持思维具有清晰性作用的批判性思维内容则是一个空白。四是知识的表征缺乏创新。普遍存在重视基础概念和原理的直接阐释,缺少通过具体的思维案例引申相应的理论知识,轻视理论和具体思维的应用研究,其作为逻辑学通识教育教材,对于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实际思维问题作用不大,特别是“对于帮助学生参加公务员招录考试、工程硕士入学考试、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入学考试、美国GRE等考试显得力不从心”,[4]更“没有开发出比较具有针对性和专业特色的应用逻辑学教材,造成很多不同专业都使用同样的逻辑学教材,缺乏专业针对性和使用性”,使逻辑学通识教育很难选择到适合不同专业的教材,从而影响逻辑学通识教育的效果。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5]方法“是人们认识、改造世界所应用的方式和手段”。[6]教学方法是指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的教学模式指导下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使用的各种技术、手段和工具的总和。逻辑学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的缺陷是单一、无特色,缺乏创新,进而导致教学过程虽使用多媒体技术但不够科学,虽有学生参与环节但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虽有师生互动但有效性差强人意。目前逻辑学教学模式和方法与其他学科相比没有明显的区别,教学模式属于典型的“传授式”教学模式,其结构是“讲—听—读—记—练”。它的特点类似教师为演员、学生为观众的舞台表演,教师似圣贤、学生像信徒的宗教讲经布道。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绝对权威者,学生对教授内容不敢质疑、不想质疑。在教学方法上仍然是以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提问法”和“论证法”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最大的优势是教师能够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不顾对象的反应,从而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师自己的教学计划,它的缺点是把学生变成“容器”,不管对象愿意与否、喜欢不喜欢、是否接受,强行单方面灌输,致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被动的、强迫下的任务完成。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虽然近年多媒体技术在各种教学实践中运用普遍,但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存在误区,认为只是用多媒体课件代替板书即可,多媒体技术的生动性、鲜活性、视觉效果作用不能被充分展现出来,对逻辑学教学的促进作用不大,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的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逻辑思维素养、认知能力和为创新思维提供前提,逻辑学考核方式和手段理应以检验受教育者是否达到上述目标为标准。而目前我国高校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考核方式和手段仍然以“关注知识本身的再认和再现”为主,缺乏“对知识的运用尤其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素质的考查”,[7]与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相去甚远。主要表现为:一是逻辑学教育教学考核目标偏低。逻辑学教育者普遍认为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掌握基本的逻辑学概念、原理及其简单的应用,所以在考核目标上相对重视对知识的再认和再现,对于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逻辑的精髓重视不足,进而体现在考核时对于熟练应用逻辑学原理分析解决实际思维问题的能力测试明显不足。二是逻辑学教育教学考核不能覆盖所有逻辑学内容。由于逻辑学授课时数较少,一般情况下不能完成所有应授内容,所以考核试卷的信息量受到限制,即使勉强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考核时为了给学生减轻学习负担,往往应学生的要求缩小考试范围,因此在考核题目的设计上难以达到综合运用逻辑学知识的目的,不利于培育大学生整体的逻辑思维能力。三是逻辑学教育教学考核方法相对单一。目前我国高校逻辑学考核方法主要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小论文”等几种形式,其中闭卷考试使用较多。闭卷考核方式的优点是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概念和原理的记忆程度,缺点是这种考试形式更加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死记硬背和不求甚解的倾向。闭卷考试形式表面上严格、公平、公正、公开,实际上很难避免个别学生的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行为,对于遵纪守法的学生来说其实是不公平不公正的。所以闭卷考试形式对于检测大学生的所学是否达到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作用不明显。开卷考试和小论文考核形式使用较少,但优点突出,使用恰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四是考核题目过多采用传统的概念解释、简答题及论述题类型。这种题目类型重点测量的是学生对所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文字再现程度,不能反应出学生理解和实际应用知识的真正水平。因为对知识的学习从记住到融会贯通有很长的距离。#p#分页标题#e#

通识教育视阈下逻辑学教育教学改革路径设计

针对上述我国高校逻辑学教育教学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笔者经过大量的调研,提出通识教育视阈下逻辑学教育教学改革具体措施。针对目前我国高校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目标不明晰的现状,建议由教育行政机关比照制定大学文科数学、大学文科物理教育教学目标,制定全国规范统一的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目标,结束学界关于逻辑学教育的一些争论,明确逻辑学专业教育和逻辑学通识教育有不同的教育教学目标,确定“逻辑学通识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基本逻辑素养,让大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方法,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够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提高效率与品质”,以区别逻辑学专业教育教学目标。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的目的不是直接为哲学从业者从事理论研究提供技术手段和工具,更不是培养从事逻辑学、哲学、计算机科学和数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应用方面工作的逻辑学高级专门人才,而是通过逻辑学的教育教学使大学生能够拥有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培育科学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日常逻辑思维能力,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育提供基础和前提。逻辑学是思维的“语法”,是“无用之用,万事之基”。逻辑学自西方中世纪教会作为培育人基本人文素质的七艺(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课程之一起,到21世纪的今天,一直是西方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培育人的思维能力最重要的基础课。大学生通过系统自觉地学习逻辑学,可以掌握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必要的推理论证工具,形成严谨、务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为学习其他学科、日常思想交流和揭露、批驳思维谬误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从而提高大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大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内容“杂”、“乱”、“差”的现实,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规范的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内容体系———使用教材、讲授内容、课程设置。使用教材方面,建议由专家、教授及一线逻辑学教师组成教材编写委员会,制定统一的逻辑学通识教育教材大纲,共同编撰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全国或地方材,结束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没有材的现状。逻辑学通识教育教材的编写可以按照文科类与理工农医科类的不同性质分别编写文科类通用的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教材和理工农医科类通用的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教材。当然,这类教材的编写比较困难,因为教材内容对于两个类别都需要照顾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知识背景,要做到兼顾就需要了解不同专业特点的逻辑学教师参与编写,而这样的逻辑学学者相对比较少,但经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另外教材的编写也可以标准多样化,文科类可以拆分为文史语(言)、政经法、体艺美等;理工农医科类可以拆分为理、工、农、医科四类,分别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科特点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和教师编撰教材,提高逻辑学通识教育教材的专业针对性。统一规范专业针对性强的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教材是实现逻辑学通识教育的重要一环,如此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才能有据可依、有据必依,告别目前逻辑学通识教育所面临的没有统一的教材规划、专业教育教材和非专业教育教材混杂于市场而没有明确区分的局面,真正做到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教材的标准化、科学化。讲授内容方面,笔者认为逻辑学通识教育应该重点突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传统的形式逻辑部分。它是逻辑学的基础知识,是人们正确思维和有效沟通的必要条件,不管什么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和掌握。主要内容应该包括:1.概念部分。主要讲授概念的逻辑属性、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定义、划分、限制与概括。2.性质判断部分。重点讲授直言判断的特征、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同素材的A、E、I、O四种性质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逻辑方阵。3.复合判断部分。应该清楚各种复合判断的逻辑特征、各种复合判断的真假值、三种复合判断的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4.推理部分。重点讲授演绎推理中的三段论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和归纳推理,了解类比推理。5.逻辑基本规律部分。重点是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的逻辑要求及违反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它们是日常思维的基本规律,是正确思维和有效交流的保证。二是批判性思维部分。按照麦克派克(Mac Peck)的定义: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反思的倾向和技巧”。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密不可分,“逻辑的重要价值本质地表现在批判性思维中,因为逻辑对于批判性思维,不仅具有方法的意义,而且具有原则的意义”。[8]批判性思维教育已成为目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诉求。“过去20年间,批判性思维教育已变成美国教育机构大力倡导的目标。”[9]

“在加拿大,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开设批判性思维的相关课程,在澳大利亚,每位大学生都必须通过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测试才能毕业。”[8]相比之下,在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开设还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学界及教育行政机关应尽快形成共识———批判性思维教育能够“引导我们树立深思熟虑的思考状态,尤其是理智的怀疑和反思态度;帮助我们养成清晰性、相关性、一致性、正当性和预见性等好的思维品质;培养我们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技能。批判性思维是帮助我们过健康的精神生活、提高学习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工具”。[10]同时,在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中实施批判性思维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反省意识和批判能力。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思想中缺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元素,人们逻辑观念淡薄,缺乏批判性思维意识。所以,在中国高校对大学生实施批判性思维教育就显得弥足珍贵。关于批判性思维教育的内容学界见仁见智,笔者认为至少应包括论证(主要是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论证的可靠性和论证的谬误、论证和解释)、推理(主要是推理的种类和推理的有效性)、问题(主要是理解问题、恰当提出问题和辨别问题的谬误)、理由(主要是辨识理由、论证理由和辨别不正当的理由)和语言意义澄清方法等几部分内容。课程设置方面,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的课程设置包括课程的性质、课程的教学时数和教学安排。目前逻辑学课程在我国高校作为专业教育在哲学专业和逻辑学专业开设;作为通识教育只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文教育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由于受到教学力量限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应该学习逻辑学的专业,如法学、历史学、艺术类专业,很多学校无法正常开设,其他更多专业的学生不知道逻辑学为何物。我国高校逻辑学教育教学现状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高校各个专业普遍开设逻辑学与批判性思维课程的现实差别很大。#p#分页标题#e#

为了与世界接轨,重估逻辑学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对培育大学生思维品质、提升批判性思维技能的价值,正确认识逻辑学的作用,进一步提升逻辑学的地位,建议教育行政机关将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纳入高校公共理论课的教学范围,在各个高校成立公共逻辑学理论教研室,负责各高校的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从而改变目前逻辑学课程的选修性质,结束其教育教学可有可无、现实地位与其实际作用不相符的尴尬局面。届时所有的在校大学生都能接受逻辑学的学习和训练,真正做到逻辑学教育教学通识化,逻辑思想惠及所有专业的大学生,使逻辑学真正成为各个高校所有专业的必修课,实现逻辑学学科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促进大学生思维水平迅速提升。对于逻辑学讲授课时,据笔者所了解的情况,目前我国高校除个别专业(如思想政治教育)外,作为通识教育教学的逻辑学课程一般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课时在32—36学时之间,即使作为必修课也只有48学时。这些课时对于具有抽象特点、需要深刻理解和反复训练才能掌握的逻辑学知识来说显然是太少了,教学过程只能做到蜻蜓点水、根本无法保证使学生做足够的思维训练,达不到通识教育教学的目的。如果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被纳入高校公共理论课的教学范围,笔者建议课程学习期限为一学年两个学期,课时应达到96学时。这样一学期学习传统的形式逻辑部分,一学期学习批判性思维部分,学习过程才可能有比较充足的时间进行理论的实践训练,达到学习目的。在学期安排上,以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一年级学生缺乏相关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对于理解逻辑学概念和原理有一定障碍;四年级学生面临毕业,就业的压力使他们无暇认真学习各门课程,所以最好把逻辑学课程教学计划安排在二年级或三年级。

目前我国高校逻辑学教学模式主要是传统的“传递—接受”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为目标。该教学模式主要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特别注重教师的权威性,而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认为教学过程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知识信息,但学生对接受的知识信息很难真正地消化和理解,且容易培养学生单一化、模式化的人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与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的目标相悖,必须加以改变。抛锚式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启发者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伙伴。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抛锚式教学模式就是通过教师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教师效果评价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对具体情境问题自主的认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是真实的,所学结果具有较高的迁移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有意义”。[11]这时教师的角色由过去知识的单向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协助者和参与者,教师不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而是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的环境中;此时的学生将学习抛锚于某一具体创设情境中,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学习的目标。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学生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是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的目的。为实现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需要有与之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目前学界比较认同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搭建脚手架教学法、镶嵌式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和协作学习法。抛锚式教学并不是教师把现成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即向他们提供搭建脚手架式的援助:鼓励学生运用他们的直觉接近问题,进而向他们提供获得进步所必须的援助。这种援助包括在课本和其他的信息源中发现相关的材料,或鼓励学生相互学习,以达到尽快解决问题的目的。

抛锚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重要了。在学生对问题自我认知出现知识不足时,这时,教师就可以从学习的需要出发组织有关知识信息的教学活动,即“镶嵌式教学”,以排除学生学习中的障碍,顺利进行知识构建。自主学习是抛锚式教学模式的主要方法,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合作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成功的学习并非取决于教师的讲授,而是取决于学习者的自主或协作探究”。[12]自主学习昭示着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自己做主”的主动性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是自主学习的本质属性。特别是逻辑学的教学,各种概念和理论比较抽象,更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除了向老师寻求必要的帮助外,同学间的互助和协作更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学生间的信息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通过协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学生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和责任感。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近年得到普及和发展,它的最大优势是能够克服在传统单纯的粉笔加黑板教学模式中无法使一些语言、图像、影像、声音、文字在教学课堂现场展示的缺点,通过计算机实现多种教学媒体的组合,能够充分调动各种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各种教学方法中恰当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工具可以有效快捷地实现逻辑学教学目的。但在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时应注意几点:一是多媒体计算机只是教学工具不能代替教师的亲自讲授。教师不能只是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其教学课件,使讲授成为次要的补充。二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展示的应该只是无法板书的图像、影像、声音、特殊的文字等内容,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必须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多媒体计算机课件只是为教师的讲授服务。三是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但不是抛弃传统教学手段,而是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使用恰当的教学工具,不是任何教学内容都必须使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以最好的手段达到教学目的才是根本。四是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课件的制作不能单纯追求形式美观,应以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五是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课件的内容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部分,通过多媒体具有的声、光、电的强大功能,完成所授重点和难点内容的讲解。总之,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在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中被恰当合理使用能够发挥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p#分页标题#e#

课程考核是教育评价的手段,是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步骤,是检验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环节。针对我国高校目前对逻辑学通识教育的考核方式方法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如下改革措施:一是纠正逻辑学通识教育的考核方式方法目标偏低的做法。笔者认为,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考核目标是检验学生利用逻辑原理解决实际思维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概念和原理的掌握。逻辑学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通过逻辑学的教育获得可持续学习和发展的思维能力。如果考核目标过低,显然不能达到这种教育教学的目的。二是逻辑学考核范围必须覆盖所有的教学内容。在考核题目的设计上必须体现综合性的特点,使学生通过考核培育科学的思维习惯。三是开发适合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目标的考试方法。目前通用的闭卷考试形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期末考核方式导向不正确,强化了突击过关的学习倾向,识记内容偏多,应用层次知识考查不够。如果增加应用层次的考查力度,限于闭卷考试的形式特点,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压力就会更大,也难以扭转重死知识,轻能力与应用的旧习。考核形式的变化反映教学内容、方式的改变:教师应从关注学生过关率上转移到更多关心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与学习积累上,探索、丰富与完善适合各学科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考核方式,力求通过各种灵活、可行的考试方法,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内化学习成果,提高学习能力与自身素质,从而达到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的目的。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尝试不同的考核方式,逐渐形成了以“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方式相结合的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考核方式。所谓“形成性考核”是指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据,通过平时作业、专题讨论、案例分析和小论文等形式为载体形成的占课程总成绩50%的考核方法;所谓“终结性考核”是指在期末以开卷考试的方式综合评估学生对所学逻辑学主要知识点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

逻辑思维的提升篇8

关键词:思维;程序设计;代码实例教学;翻转课堂

引言

前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在谈到大学教育的本质时曾指出:“大学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却能够让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在莱文看来,大学教育的核心在通识。目前,程序设计课程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通识类课程之一。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是传授知识,还是传授技能?笔者认为,这两者都不是程序设计课程的目的所在。正如乔布斯所说,学习编程教会一个人如何思考,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一门编程语言。笔者认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目的之核心在于教会大学生如何思考,就像学习《几何原本》一样,学习程序设计的目的是提升思维能力。

1课程内容的逻辑组织

精心设计好课程的逻辑组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C语言的逻辑之美,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前提。《几何原本》对包括牛顿、爱因斯坦等一大批的科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是源于其逻辑体系的构建。目前,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虽然学习了几何学的内容,但很少有学生能够领略《几何原本》中逻辑体系的思想,其主要原因是中学时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大学一年级恰恰是训练大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程序设计课程在提升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献[1]中所确立的授课内容的逻辑组织仍然是程序设计课程中内容逻辑组织的最佳范本。笔者在此基础上稍加修改,使之更适合初学者,修改后的教学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初识C语言;第二部分: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第三部分:控制流语句;第四部分:函数与程序结构;第五部分:数组;第六部分:指针;第七部分:结构体;第八部分:文件输入输出。《几何原本》在5条公理的基础上推导出整个欧式几何学所有的定理,这种逻辑体系的思想在C语言中也得到很好的展现。通过课程内容的逻辑组织,学生认识到C语言在很少语法规则的基础上却能够描述丰富的程序逻辑,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学习知识并不是程序设计课程的关键,学会利用有限的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才是程序设计课程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例如,关于函数的参数传递,不同的教科书中有按值传递、数组作为函数参数、按地址传递等不同的说法。然而,用C语言原作者的话说,C语言只支持按值传递一种参数传递方式。在这个问题上,在课程的内容组织上让学生理解C语言只支持按值传递,只通过按值传递一种参数传递方式就能够实现丰富多样的参数传递功能,才能准确地把握C语言参数传递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逻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比如,指针是C程序设计语言的难点,在指针这一部分,让学生首先把握指针变量是用来存放变量地址的变量这个基本概念,然后把握如何访问一个变量的地址、如何通过指针变量访问它所指向的变量这些有限的语法规则,就可以表达丰富的程序逻辑,并在此基础上理清指针与数组、指针与字符串的关系。理清各个语法规则的逻辑关系,是把握指针这一部分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C语言的成功与其清晰的逻辑表达是分不开的。理清程序设计课程各个部分的逻辑关系,是利用有限的学时使学生把握程序设计的本质、提升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

2代码实例教学

选取好的代码实例,使学生在阅读规范的C语言代码过程中真正领略到C语言代码的逻辑之美,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理解代码的过程中得到最有效的训练。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说:“模拟者,古人用功之法。读得韩文熟,便做韩文的文法;读得苏文熟,便做苏文的文法。”可见,模仿是学习的重要手段。许多学生大学学习了C语言程序设计之后,仍然不会写程序,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模仿规范的C语言代码的环节。我们在讲解具体的语法规则时,用了一些小的示例代码。例如,在讲解循环结构时,用了银行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的利息计算示例。我们发现,借助于这些小的示例代码把握C语言的语法规则之后,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阅读一个完整、规范的C语言程序,是教会学生写程序的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我们选取了文献[2]中简单线性回归的源代码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上阅读。通过阅读代码,学生对于如何利用C语言的语法规则构建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有了很好的把握。我们还推荐学生课后自己阅读文献[2]中方程求根、函数求极值、排序等方面的源代码。在阅读这些代码的过程中,学生对如何将正在学习的线性代数、微积分等课程的理论转变成解决现实问题的程序有了深刻的理解。模仿规范的代码之后,我们指导学生用C语言实现了稳定婚姻匹配问题[3]。在利用C语言实现稳定婚姻匹配算法的过程中,用到数组、指针甚至链表等知识点,使学生在模仿他人代码的基础上体会到自己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思维能力。此外,我们还讲解了PageRank算法[4]的原理,与学生一起对如何用C语言表达PageRank算法的逻辑进行探讨和程序示范,使得学生对如何利用C语言表达搜索引擎的程序逻辑有了深刻的理解,也让学生理解了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的本质。

3MOOC教学与SPOC教学

MOOC教学与SPOC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MOOC指的是MassiveOpenOnlineCourse,对全社会开放;SPOC指的是SmallPrivateOnlineCourse,仅对本校学生开放。理清课堂教学和MOOC教学与SPOC教学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是利用好MOOC教学与SPOC教学的关键。课堂教学的优势在于便于与学生交流互动,MOOC教学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适时安排和控制学习,SPOC教学的优势在于学生在看视频短片时可以自主选择停下来思考,没看懂的可以倒退反复观看;同时,MOOC教学与SPOC教学的课程内容可以永久存档,方便随时复习。MOOC教学的逻辑组织与课堂教学的逻辑组织是相对独立的。课堂教学自成体系,MOOC教学也是自成体系,两者可以分开来学,又可以相互补充。对于课堂上需要扩展的知识点,则是通过视频短片的形式放在SPOC中供大家课后进一步学习。在与学生一起用C语言实现了稳定婚姻匹配问题之后,仍然有一系列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例如,稳定婚姻匹配算法所给出的稳定匹配的性质是怎样的?稳定匹配算法对男士更有利还是对女士更有利?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当场给出答案;另一种是让学生课后思考,并在SPOC上利用视频短片的形式给出问题的答案。事实证明,在课堂上给出问题,让大家课后进行思考,再与SPOC上视频短片中的答案进行对照,更有利于推动学生主动思考。

4翻转课程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每名学生在课程的最后都需要用C语言做一个项目,撰写实验报告,并且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自己所做的项目及心得体会。对于所做的项目内容没有任何限制,每名学生都可以自由选取。事实证明,对项目的内容不加限制是正确的,这给了学生最大的发挥空间。有名学生给笔者发邮件说:“老师您好,我的实验大作业是一个帮助妈妈理账的小程序,希望能够有机会参加翻转课堂,和大家分享我的程序。”有的学生做的是关于航道规划的程序。学生在利用C语言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积极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以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并精心准备在同学面前的展示。每名学生的思维都在这个从开始着手解决问题到最后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成果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著名作家、思想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曾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C语言程序设计本身的特殊性能够为学生思维的训练提供有利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在利用C语言解决自己感兴趣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真正理解C语言的全貌,体会C语言的魅力,提高自主探究的思维。翻转课堂可以全面提升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每名学生都可以站在讲台上分享自己的程序,在从自己会到给其他同学讲明白的过程中,其分析、综合、论证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作为听众的其他同学则通过翻转课堂看到主讲人身上的优点。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传统教学中是讲台上的一位老师,而翻转课堂则让每名学生都可以贡献智慧并成为别人的老师。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门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规则,而是培养学生利用程序设计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最后,每名学生能够利用C语言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并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又能够聆听其他同学的经验,取长补短。因此,翻转课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核心环节。在实现这个环节的过程中,也有学生提出问题。例如,针对每名学生自己选择的项目,具体的评分细则是怎样的?许多学生已经适应了传统的考核方法——预先设计好项目由学生实现,实现项目相应的功能就给相应的分数。笔者认为,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项目,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想象力,选题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翻转课堂的结果表明,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项目,会更大地激发学习热情。与由老师指定固定的项目相比,学生可以真正体会到利用C语言简单的语法规则解决多种多样问题的奥妙,这才是程序设计课程给予的真正的启示。关于评分,考试占50%,平时的程序作业占25%,最后的项目和课堂翻转占25%,其中项目的代码部分由老师给出评价,占15%,课堂翻转的成绩由学生投票决定,占10%。关于如何合理设计最后的项目和课堂翻转部分的分数比例及其评分细则,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5结语

《几何原本》在一系列公理的基础之上建立了整个欧式几何的逻辑体系,给予我们每个人严密的逻辑思维;程序设计课程在一系列基本语法规则的基础上表达丰富的程序逻辑,同样可以培养当代大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当代大学生通过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是我们每名讲授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师共同努力的目标。

上一篇: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范文 下一篇:冬季施工防火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