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27 17:21:06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篇1

合同双方当事人:_________

甲方(委托方):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

乙方(开发方):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

资质名称:_________

资质证书号: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

目 录

一、定义

二、甲方所需信息系统及原有信息系统描述

三、乙方所提供/代购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描述

四、信息系统的开发、进度与管理

五、交付、领受与验收

六、所有权、知识产权和使用权

七、价格与付款方式

八、保密与非竞争

九、项目培训与服务

十、系统保证和维护

十一、项目变更

十二、违约与赔偿责任

十三、不可抗力

十四、其它

十五、争议解决

十六、合同的生效、解除

补充条款

附件

鉴于甲方有意为其(财务、经营管理等)业务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乙方愿意为甲方提供所需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甲乙双方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之规定,在自愿、平等、互利互惠、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如下协议:

一、定义

1.计算机信息系统、信息化系统、信息系统、系统、项目等词除另有指明外,均指本合同项下由甲方投资,乙方承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2.里程碑

里程碑是指乙方在计算机信息化系统集成中,在技术上和项目过程中相对独立的阶段性工作。

3.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是指甲、乙双方各自所拥有的,不为公众所知的管理信息、方式方法、顾客名单、商业数据、产品信息、销售渠道、技术诀窍、源代码、计算机文档和技术资料等,或由甲乙双方在履行本合同过程中明确指明为商业秘密的、法律所认可的任何信息。

4.工作日

是指国家所规定的节假日之外的所有工作日,未指明为工作日的日期指自然顺延的日期。

5.规格

“规格”是指在技术或其它开发任务上所设定的关于硬件和软件的技术标准、规范。

二、甲方所需信息系统及原有信息系统

1.甲方所需信息系统描述

甲方为其_________(经营的业务)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该系统处理的业务对象为_________(财务、人力资源管理、业务交易数据处理等);建立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其要求、主要功能,目标为_________。

2.甲方原有信息系统描述

甲方原有的系统_________(技术设备名称)_________(计算机信息系统名称)为_________(财务、客户资源管理、仓储管理等),其主要功能是_________。乙方将按照甲方要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系统中已有的设备和相关软件,对原有系统进行集成,向甲方提供其要建立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已有系统的设备和软件见附件_________(其中注明:选用的设备与软件,未注明的设备与软件在建立的系统中不予利用,或由甲方自行处理)。甲方保证对选用的设备与软件有继续使用和/或升级的权利。(注:如甲方无原有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将建立的信息系统与甲方原有计算机系统是互相独立的,则本条可免填写)

三、乙方所提供/代购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乙方将依据甲方的需求,并根据甲方业务的描述情况向甲方提供以下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1.硬件系统

乙方所提供/代购的硬件系统设备为_________(生产厂商)所生产的产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要求。该硬件设备的技术标准、规格、数量、价格和交付日期等见附件_________。

2.软件系统

2.1 乙方所提供的软件系统为(系统名称)。其中

(1)属于第三方的软件为_________;

(2)属于乙方所拥有的软件为_________;

(3)甲方委托乙方开发的软件为_________;

(4)乙方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第三人开发的软件为_________。

2.2 集成的软件系统分为_________个子系统,包括_________子系统、_________子系统和_________子系统,与_________(甲方原有系统)共同构成本合同所规定的软件系统集成。该软件集成系统的主要功能为_________。该软件集成系统的名称、功能、等级、规格、版本、价格等相关情况见附件_________。

3.集成范围

3.1

(1)以上条款所约定的硬件和软件;

(2)前款所描述的甲方原有计算机信息系统;

(3)前款所描述的甲方业务流程及相关功能。

3.2 乙方在集成甲方原有计算机系统时,除甲方明确表示需依照合同由乙方升级且可以不予保留其原有功能之外,乙方不得由于集成了本合同所规定的信息系统,而损坏其原有功能。(本款供选择)

4.信息系统的目标

信息系统的整体功能符合甲方所描述的_________(经营、管理等)系统的要求,应达到_________(正确性、效率、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等)的技术指标。

四、信息系统的开发、进度与管理

1.本信息系统的交付日期与进度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篇2

1945年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关于一般系统论》一文的发表标志着系统论这一新学科的诞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系统论已日臻完善,并在其他各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不仅为人们研究事物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法论,而且还引起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系统论的基本原理为:

1.系统整体性原理。整体性是指系统诸要素集合起来的整体性能,要素一旦构成系统,系统作为有机联系的整体就获得了各个组成要素所没有的新的特性和功能,这种新的特性和功能是要素、系统整体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原理揭示了一定环境下系统整体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对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深化。因此,改善和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不仅要注重发挥每个要素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调整要素之间的组织形式,建立合理的结构,从而使系统整体功能优化。

2.动态相关性原理。任何一个系统都是一个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动态系统,系统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具有有机关联性。正是由于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构成了系统发展变化的根据和条件。因此,一定要在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认识和改善系统。

二、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的系统论分析

1.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系统的构成。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对证券的市场价格及其稳定具有决定性作用,证券市场效率的强弱关键在于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质量状况。从系统论角度看,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它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单纯从某一方面去探讨,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低劣、财务信息失真的问题。因此,笔者依据系统论的方法和原理建立了一个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系统,如下图所示:

原始财务数据是指还没有经过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处理器加工处理的数据,它不是企业各相关利益主体关心的财务信息;各相关利益主体对财务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财务信息处理器(又称财务信息的生成)是指通过一系列专门的途径和方法,把原始财务数据按照确认、录入、加工的程序转换为最终向外界披露的规范的财务信息,它包括各种账务处理程序、财务方法的选择和关键政策的运用;财务信息的披露是指财务信息生成以后通过相关渠道,全面、准确、及时地向外界公开信息的过程。

2.利用系统论的原理分析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问题。首先,根据系统整体性原理,要素一旦构成系统,要素、系统整体和外部环境相结合,就获得了各个组成要素原来所没有的新的特性和功能。原始财务数据、各相关利益主体对财务信息的需求、财务信息的生成、财务信息的披露四大要素共同构成财务信息质量系统,这四大要素与财务信息质量系统整体和财务信息监管制度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的状况。其次,根据系统相关性原理,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的变化是由构成财务信息质量系统的四大要素、四大要素与财务信息质量系统整体之间以及该系统与财务信息监管制度这一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结果。具体来讲,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系统整体与各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表现为:原始财务数据信息是对外披露财务信息的“原材料”,它的全面性、真实性、及时性直接影响到财务信息的质量以及企业各相关利益主体;各相关利益主体也都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关注企业的财务信息,对财务信息提出不同的需求从而影响财务信息的质量;在财务信息的生成中,尽管上市公司是在既定的财务政策下选定财务处理方法和程序,但是,财务信息的处理难免受到处理者的影响,企业可以根据其经济环境变化和经营状况的变动更改财务方法,甚至可能从自身利益出发隐藏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来进行盈余管理,从而直接影响到财务信息质量;财务信息披露同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上市公司可以直接操纵、控制信息披露的广度、深度、真实性、及时性和可比性,而这些特性将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

三、完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的系统论对策

由以上分析可知,要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系统输出信息的质量水平,只有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从系统的各构成要素、环境入手,从整体上提高系统的运作水平。

1.确保上市公司原始财务数据质量。企业财务信息的形成过程就是财务部门对原始资料进行账务处理的过程。因此,要想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可靠,这就必须加强企业财务基础工作的建设,在执行过程别要注意原始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2.注意培育各相关利益主体对财务信息的需求意识。信息需求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必然对改善财务信息质量提出要求,监督信息供给方的信息生成过程和披露行为,从而有利于对信息提供者违规行为的发现和调查,促使其改善信息质量。对作为主要投资者的国家来说,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解决由所有者缺位所引起的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根本出路;对于社会投资者,要增强投资分析和决策能力,并且大力支持中介投资机构和中介投资者的发展。

3.提高财务信息生成中的技术水平。在财务信息生成中,财务信息系统本身的技术性对财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具有很大的影响,必须加快技术系统的建设。首先,加快制定科学配套的财务数据处理标准体系,借以限定报表提供者采用标准的途径和方法对财务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避免在数据加工过程中出现不同信息的结果;其次,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财务信息处理和披露,借以减少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时滞性、主观随意性和人为操纵性等。由此,有必要借助计算机网络来收集、处理、传递财务信息,实现“金数工程”。

4.建立规范、完善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目前,我国信息披露制度虽已初步形成,但相对于市场的规范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如缺乏对财务信息披露具体内容、格式、技术处理等专业性规范;另外,其中的某些规定也跟不上业务的发展需要。因而,现有信息披露制度有待完善。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篇3

关键词 环境信息系统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环境科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

LI Hua, YIN Zhangcai, WU Hao, GONG Zhe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0)

Abstract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 (EIS) is a very comprehensive course, must be based on the other relevant courses. Firstly,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EIS course were discussed from the course system, teaching material, theory and practice combination, and the 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a center, two basic points and three principles, the corresponding reform ideas and specific methods were respectively put forward, which achieve good results and can provide reference to EIS teaching reform of the other related college.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 course system; teaching reform; Environmental Science

0 引言

环境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环境问题研究和环境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主要用于环境管理、环境科学的研究中。①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环境的变化,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环境科学已从传统的、相对成熟的水、气、固体废弃物治理等方面向碳循环、水循环、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回复与重建、土地治理、城市化的生态问题等方面发展。②环境科学研究的范围和领域越来越宽广,而且需要环境科学不断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不断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例如计算机科学、灰色理论、人工神经网络、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环境领域的深入应用,使得环境信息系统建设成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环境信息系统课程在环境科学和环境管理的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相当多的高校开设了“环境信息系统”这门课程,主要开课的专业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由于各高校开设该门课程的专业不一致,加上对该门课程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以及授课内容、方式都没有统一的认识,导致在环境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③“环境信息系统”课程是武汉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教授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发现了该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初步方案,并就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改革。

1 环境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体系设置不是很合理

任何专业的课程体系都是一个开放的知识系统,④环境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是一门集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3S技术、复杂性科学的综合性课程,因此,课程必须以其他很多课程的知识为基础。而在教授环境科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计算机科学、3S技术的内容不是很熟悉或者根本不懂,另外,环境科学专业的其他课程因为还没有开课或者刚刚开课,这些内容也衔接不上,导致在讲课的过程中,老师讲课比较费劲,学生听课也比较难受,教学效果不是很好。

1.2 缺少权威的系统化的教材

由于环境信息系统课程的开设时间不是很长,所有到现在权威的、系统化的教材较少,这些教材包括曾向阳主编的《环境信息系统》、王乔主编的《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刘耀林主编的《环境信息系统》、孙水裕主编的《环境信息系统》。这些教材应该说对环境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这些教材对于如何利用环境信息系统解决环境科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没有系统化的阐明。⑤⑥⑦⑧武汉理工大学的环境科学专业的环境信息系统课程,由于学生所开基础课中计算机技术课程和3S技术较少,因此,这些教材并不完全适合该专业的学生。同时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权威的系统化的实验课程教材供师生使用。

1.3 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在目前的环境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往往存在理论教学重于实践教学,知识讲解重于实践操作,基础知识讲授重于技术应用的现象,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离的现象。⑨老师讲解理论的时候,学生没有直观感受,这样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会缺乏兴趣,很难理解其中的原理,教学效果甚微。在实践课上学生一步步地跟着老师从菜单、工具、图标到对话框的使用,此时重视了细节的具体操作,反而没有强调理论对操作的指导性,这样导致教学理论对实践指导力度不强,学生学习印象不深刻,效率不高。

1.4 考核形式单一

课程考核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机制,也是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虽然考核不是目的,但是可以通过考核适当给学生压力,让学生主动对不熟悉的内容进行巩固,达到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传统的考核形式主要通过一张试卷,通过笔试的形式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这种考试方式测试目标不全面,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考查。更有甚者,有些考生临阵突击,死记硬背,可能全然不理解所学内容的具体内涵,为考试而考试,为及格而盲目考试,完全失去了考试的目的和意义。

2 环境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则及内容

2.1 教学改革原则

在环境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遵循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大原则。“一个中心”即以培养高素质的利用环境信息系统来解决环境科学和环境管理问题的人才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本出发点,以实践能力提升为基本着力点;“三大原则”则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技术与应用结合的原则、基础与前瞻结合的原则。

2.2 教学改革内容

根据以上所述的环境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其教学改革的原则,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课程的教学改革。

2.2.1 重新设置课程体系

考虑到环境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涉及到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3S技术等相关学科知识,因此,在环境科学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时候,应该将以上学科的基础知识课程先行开设。具体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的设置见表1(部分课程)。在基础课程中的设置中,强调地理学相关课程,主要是因为在环境科学的研究过程中,有很多信息是与地理空间位置相关的,而地理学的相关学科正好可以解决时空演变的问题。同时,由于现在现行的环境信息系统的软件比较少,即使有类似的软件,专业性也比较强,所以开设了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环境信息系统的课程,让学生掌握环境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和过程,对学生了解软件的开发和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环境科学的专业理论课程“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的相关知识是要结合在“环境信息系统”的课程中的,所以环境信息系统课程要在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课程之后开设。

2.2.2 选择与自编教材并重

选择环境信息系统课程教材的时候,必须注重理论与案例的结合,同时要考虑到已有课程的设置。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没有完全满足要求的教材。因此,在教材和教案的选择中,必须参考多种教材的内容和自身实践,自编适合于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教材和教案。教材内容主要应包括环境信息系统概述、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环境信息的空间分析方法、环境空间分析模型、环境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和方法、案例研究、3S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进展等。这些内容主要是讲述如何利用现有的先进的空间技术方法来解决环境领域的相关问题,让学生对环境信息系统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2.2.3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应该设置相应环节的课内实验和课外的课程设计。课内实验主要围绕课程讲授内容来开设(表2),而课程设计则是给定一个问题,让学生自主确定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自己解决一个实实在在的环境科学问题,让学生将所有课程内容融会贯通,真正掌握环境信息系统的核心。同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安排他们参加老师的相关科研项目的工作或者是学校举办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实践,真正将理论用到实践中,培养合格的卓越工程师人才。

2.2.4 改革考核形式和内容

为了防止学生死记硬背的考试弊端,必须改革考核形式和考核内容。在具体考核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分配最终考核成绩的各项指标的权重,最终考核成绩可以按10%考勤成绩+30%实验成绩+60%卷面成绩来评定。在卷面考试的时候,尽量加大主观题的题量和分值,减少主观题型的分值,同时,为了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可以规定如果不参加实验或者实验考核不达标的学生,总评成绩就是不合格的,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完成具体的实验内容,完善学生的总体知识结构水平。

3 总结

环境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必须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结合,必须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必须加快课程的考核改革,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环境科学理论知识、又有现代空间技术方法、利用环境信息系统解决环境科学问题的高素质人才。在2010年的ESRI中国大学生GIS大赛中,武汉理工大学2007级的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组队开发的“基于GIS的大气污染物扩散模拟分析系统”,获得当年的大赛一等奖,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环境科学和GIS集合的必要性、环境信息系统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注释

① 孙水裕,王孝武,王雄.浅析环境类专业“环境信息系统”课程的建设[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增刊):105-107.

② 张甲耀,杨智宽,熊治庭,钱沙华.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0(90):59-62.

③ 马万征,于群英,邹海明等.环境信息系统教学改革初步研究[J].农业现代科技,2011(22):44,49.

④ 胡宝清,严志强,廖赤眉.地方院校资源与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工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3):79-83.

⑤ 曾向阳,陈克安,李海英.环境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⑥ 王桥,张宏,李旭文.环境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⑦ 刘耀林.环境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⑧ 孙水裕,王孝武.环境信息系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篇4

关键词 信息链;信道;安全策略;容灾;访问控制

1 引言

随着信息论、控制论的不断演化,通信、计算机、系统工程和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发展与融合,人们在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处理与施用等方面的能力空前提高,信息技术革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在信息极度膨胀的当今社会,人们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紧密,因此对信息系统中的数据的可靠和信息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本文着重对以计算机、网络传输等为载体的信息链作简要阐述,对如何保证其安全提供一些方法。

2 基本概念

质量、能量和信息是物质的三大基本属性,是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和人的意识活动中的。所谓信息是指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这种方式或运动状态的直接或间接表述。信息具有时效性、寄载性、共享性、可计量性和可控性等特征[1]。

其中信息的可计量性已由信息论奠基人、美国数学家c.e shannon和控制论的鼻祖维纳在上个世纪以概率论为工具从数学上证明了平均信息量,即信息熵h(x)

h(x)=∑p(xi ) h(xi ) (i=1,2,,n)

由一组xi(i=1,2,,n)事件组成的集合为信源,每个事件出现的概率分别是p(x1 )、p(x2 )、p(x3 ) 、p(xn )且

∑p(xi )=1 (i=1,2,,n)。

定义h(xi) =-p(xi ) (i=1,2,,n),h(xi )称为这一事件xi 的平均信息量。

信息的可控性体现了信息的可操作性,同时也增加了信息的复杂性。为了更有效地将信息系统应用到不同的任务和需求中去,应运而生了各种信息技术,如信息的搜索技术、信息的传输技术、信息的存储技术、信息的处理技术、信息的施用技术等。这些技术广泛运用于信息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存在于信源、信道、信宿等几个重要环节。

信源是信息的发源地,信息的获取和产生主要依赖于信源;而信道是信息传递的物理通道或媒介,是衔接信息与信宿的桥梁;信宿是信息传输的终点或目的地,是信息的接受者或利用者,是信息的归宿。信源产生消息,而信宿接受消息,信道用于传递消息,因此信息系统产生了信息链。信息链以其网络化、智能化、并行化、集成化、多媒体化为显著特征,每个环节的信息链中各子系统的侧重点不同。而信息在信息链中快速传递与广泛共享大大加强了需求各方对信息的搜集、传递、处理和施用的能力[2]。

图1 信息系统的流程框图 为了使信息系统内的资源少受或不受自然和人为等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必须对信息系统中信息链的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安全策略加以保护,使其能够正常、稳定、可靠、高效、安全地运转。信息系统的流程图可参见图1。

3 信息链中的数据安全策略

以网络与计算机为载体的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发生、收集可以采用自动数据采集与人工采集录用相结合的方法,使具有某些特征的数据进入该系统中,并通过网络等传输媒质将数据送至数据中心,再分发到信息处理系统中,通常是高性能的计算机平台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将其运算结果发送到数据中心或需要施用数据的部门中去。

上述系统中存在着信息链,存在着若干个模块或子系统。每个模块或子系统又由更小粒度的模块或子系统构成,同时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有若干个输入/输出、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信息处理等模块。因此,需要建立多级安全模型,把系统中所有的主体和客体分别设置需要的登记和范畴,并按照确定的规则设置访问监督器。每当信息链中的一个主体要访问一个客体时,访问监督器根据该主体的安全属性和其要访问客体的安全属性,按照规则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具有访问权限。

建立安全的信息防护体系时,必须考虑到危及信息安全的各种因素,它包括信息系统自身存在的脆弱性和来自系统内、外部的各种各样的威胁。

以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为特征的信息系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脆弱性,如果利用这些弱点,信息系统中的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可以被不留痕迹地窃取,非法访问可以造成系统内信息受到侵害,其脆弱性主要表现在:

①电磁辐射泄漏;

②存储媒质失控;

③数据可访问性;

④磁性介质的剩余磁效应;

⑤通信和网络的弱点等。

而对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是非人为因素造成的和人为因素造成的两种。因此我们必须考虑信息系统的健壮性、完整性、可靠性和保密性等。

信息链中的系统安全遵循“木桶原理”,任何一个子系统或模块出现问题,则会殃及全系统的安全。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可靠、完整、安全,必须对系统进行分层安全设计[3]。根据该思想我们可将系统的安全策略分为环境安全策略、子系统内部安全策略和子系统间的安全策略等。

3.1 环境安全策略

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来自多方面,有信息的泄漏,如击键窥探、电磁泄漏窥探、内存空间窥探、磁盘缓存窥探等等,有信息的伪造与篡改,有资源的窃取,有系统遭受蓄意破坏等。为保证系统安全必须首要考虑环境安全,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兼顾,做到:

①物理实体的选址考虑;

②应急措施与路径冗余;

③防电磁辐射泄漏;

④媒质的安全如介质的保存、保护与备份等;

⑤防止线路截获,如线路的短路、断路,并联盗窃,感应窃取以及通信干扰等。

3.2 系统内部安全策略

信息系统内部常用的安全策略有:

①信息系统容灾技术;

②安全操作系统及访问控制技术;

③数据备份与加密技术等。

3.2.1 容灾基本概念

在考虑信息系统容灾策略时,比较合理的做法是:按照数据的重要性及其所处的地位进行级别的划分,按照划分结果对数据采用不同的备份方法。划分时一般要考虑几个因素:

bwo(backup window objective):备份窗口目标,主要是指创建备份数据时所耗费的时间;

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即数据恢复点目标,主要指的是系统所能容忍的数据丢失量,针对的是数据丢失;

rto (recovery time objective):即恢复时间目标,指的是能够忍受的服务停止的最长时间,也就是从灾难发生到系统恢复服务所需要的最短时间,针对的是服务丢失。rpo和rto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图2 容灾系统的七层架构

容灾系统的每一个层次采用不同的容灾方法,具有不同的数据恢复能力,即rto与rpo的差别。 图3 容灾系统处理能力与代价 而当恢复策略转向更高层时,cost参数将呈指数增长。图3说明了这种关系。因此在选择容灾方案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三个参数之间综合考虑。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容灾系统处于share中的第2层,仅有少数系统具有“零数据丢失”的能力。

3.2.2 信息系统容灾策略

除了环境安全策略外需要考虑的是信息系统的数据容灾技术。它包括本地容灾策略、异地容灾策略、系统管理和系统恢复策略等[3]。

3.2.2.1 本地容灾系统

本地容灾的主要手段是容错,容错的基本思想是在系统体系结构上精心设计,利用外加资源的冗余技术来达到掩蔽故障的影响,从而自动地恢复系统或达到安全停机的目的。容错是依靠外加资源的方法来换取可靠性的,附加资源的方法很多,主要的有附加硬件,附加信息,附加时间和附加软件[4]。

硬件冗余是指通过硬件的重复使用而提高可靠性的方式,包括:硬件堆积冗余,待命存储冗余,及混合冗余等。时间冗余是通过消耗时间资源来达到容错目的的,例如:程序卷回,指令复执等。信息冗余是靠增加信息的多余度来提高可靠性的,附加的信息应具有如下功能:当代码中某些信息位发生错误(包括附加位本身的错误)时能及时发现错误或恢复原来的信息,一般来说,附加的信息位越多,其检错纠错能力越强[5]。软件冗余包括两个方向:研究无错软件,研究容错软件。

3.2.2.2 异地容灾系统

异地容灾是指在相隔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统,当主系统因意外停止工作时,备用系统可以接替工作,保证系统的不间断运行。异地容灾中涉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数据复制,数据复制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异地间各个系统关键数据和状态参数的一致。它可分为同步复制和异步复制。

同步复制的工作过程如下:当主系统主机向本地的存储设备发送一个i/o请求时,这个请求同时被传送到备份系统的存储设备中,等到两个存储设备都处理完成后,才向主系统主机返回确认信号。这样确保两个存储设备中数据的一致性。但是,当两个系统距离较远或者通讯效率不够时,向容灾系统发送i/o请求,会造成主系统明显的延迟,甚至会使主机无法正常工作。

异步复制是指主系统内主机与存储设备间的i/o处理与数据复制过程无关,即主机无须等待远端存储设备完成数据复制就开始下一次i/o操作。这样主系统与备份系统之间数据复制的通讯效率高,不会影响到主系统内部的处理能力,但是这样可能产生两系统中数据不一致问题。

管理软件主要用于广域网范围的远程故障切换和故障诊断。当故障发生时,确保快速的反应和迅速的业务接管。在管理软件的控制下,广域网范围的高可用能力与本地系统的高可用能力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多级的故障切换和恢复机制,确保系统在各个范围的可靠与安全。

3.2.2.3 容灾系统运行过程

一个完整的容灾系统工作过程如下:在正常情况下,主系统和备份系统都处于运行状态,但业务处理程序只在主系统中进行;而数据的任何修改,都会同步地复制到备份系统。当主系统的某些部件发生故障,冗余部件将接替工作,直到损坏部件修复,在整个过程中,系统不受影响正常运行。当自然灾难发生,主系统瘫痪时,备份系统将启动业务应用系统,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主系统修复后,将备份系统的当前数据复制回主系统,然后将应用系统切回到主系统,备份系统重新回到备份状态;或者主系统修复后,作为备份系统使用,而备份系统作为主系统。这样能够很好应付各种软硬件故障、人为或自然灾害对计算机处理系统的影响,保护业务系统的不间断运行。

3.2.3 安全操作系统及访问控制技术

操作系统的安全与健壮是信息系统安全可靠的基础,只有这样它才能对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并为所管理的资源提供相应的安全保护。设计一个安全操作系统通常采用下列关键技术:

①隔离性设计;

②核心设计;

③结构设计。

一个安全操作系统必须保证系统控制和管理数据的存取、程序的运行、i/o设备的正常运转时以最小的负载对系统效率的影响,对系统中的数据库也可以采用安全策略,如安全管理策略、存储控制策略、库内加密、整个数据库加密、硬件加密等方法,来实现数据库的安全与保密。

为了有效地管理所属资源,实施访问控制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访问控制是对处理状态下的信息进行保护,是系统安全机制的核心之一,它保护被访问的客体,并对访问权限进行确定、授予和实施,在保证系统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共享资源。一般访问控制机制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最小特权原则;

②对存取访问的监督检查原则;

③实体权限的实效性原则;

④访问控制的可靠性原则;

⑤存取权分离原则;

⑥最小共享存取原则;

⑦设计的安全性原则;

⑧用户的承受能力与经济性原则等。

访问控制可以保护系统信息,保证重要信息的机密性,维护系统信息的完整性,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延缓病毒的传染时间。

3.2.4 系统备份与数据加密策略

备份技术与故障恢复技术是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信息系统在遇到各种不测事件、遭到破坏时能尽快投入再使用的保证。备份技术包括全系统备份技术和部分系统备份技术,备份方式有全量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分备份等,另外对系统数据加密和加密数据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

3.3 系统间的安全策略

由于自身的安全缺陷和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信息系统的安全面临极大的挑战,人们不断研发新的技术改善其弱点,在系统间也同样面临类似问题。在信息传输过程中,通讯双方必须有身份验证机制才能保证彼此的信任,否则通讯就失去了真实性。

为了保证系统间的安全机制,实现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抗否认性、可用性等,其安全信息传输系统必须具备下列安全功能:

①身份及信息验证;

②网络的访问控制;

③通信信息的加密;

④鉴别技术;

⑤安全审计技术等。

系统间的安全策略可以采用加密技术,如链路-链路加密和端-端加密等方式;也可以采用防火墙技术,如基于分组过滤的防火墙、基于服务的防火墙、基于vpn的防火墙等;还可以采用智能卡技术。另外系统间还必须十分注重抵御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病毒,注意管理预防与技术防范相结合。

4 结束语

目前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安全非常重要,除了制度上的保障外,技术保障是基础。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安全策略着重研究信息系统间、信息系统内部以及数据链的诸多环节的容错、容灾、访问控制等问题。对于信息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安全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投资保护原则、实用性原则等,既要保证系统内部的稳定性、安全性,也要保证系统间的友善性和互联、互通、互操作性,避免有价值信息的泄漏,避免己方受到外界的恶意攻击。

参考文献

[1] 赵战生,冯登国,戴英侠,等.信息安全技术浅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 顾锦旗,胡苏太,朱平.实用网络存储技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3] 贾晶,陈元,王丽娜.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 袁由光,陈以农.容错与避错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篇5

[关键词]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绩效评估 理论研究

[分类号]G253

应该重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评估研究

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广泛和深入,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发展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在美国,OCLC、OhioLINK、RLIN等全球性或地区性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自建成以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信息资源共享活动。英国则以国家计划为指导,以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和实施了一系列信息资源共享项目,如e―Lib,SCHR(Specialised Col-lections for Humanities Researchers)计划等;澳大利亚也实施了PANDORA(Preserving and Accessing NetworkedDocumentary Resources of Australia)计划等。在我国已陆续建设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等部级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一些区域性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也相继建立并得到发展。国家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投入逐年加大,而与此同时,各级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的效果和效率、系统建设和维护的投入产出、系统提供的服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用户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满意度等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问题也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

毫无疑问,开展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研究,对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健康、协调发展,避免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重复建设和盲目投入,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配置机制,建立以用户需求和服务为导向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了对信息资源共享活动评价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特定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和活动的绩效评估。2003年,OCLC启动了馆藏图书比较评估(Comparative Collection As- sessment for Books)研究项目,旨在对馆藏图书利用绩效进行调研,并为推动馆际互借制定相应的策略。澳大利亚通过对近十年全国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等开展绩效评估,为数字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和运行机制改革提供参考。Lars E Leon等学者的研究则力图通过实施馆际互借的常规绩效评估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国内学者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研究,主要涉及对信息资源共享进行成本分析、对馆际互借、联机检索和网络检索等信息资源共享的不同模式进行的社会收益成本分析、对信息资源共享效度评价的研究、对信息资源共享评估机制的研究、对区域性信息资源共享评估的研究等。目前迫切需要的是从技术、经济、制度、人文等多角度,从微观、宏观等多层次对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运行绩效评估问题进行研究,构建一个既符合数字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规律,又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本专题汇集的4篇文章,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献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评估研究”课题成果。文章探讨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概念、意义、理论依据,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若干原则;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评估的要素,提出了确定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要素的主要方法;根据不同评估方法的应用特征,论证其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评估的适用性问题;在分析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要素、确定评估指标选取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了评估指标体系并讨论了指标内涵。当然这些还只是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问题进行的初步研究,后续的研究我们仍在进行中。

自20世纪60-70年代OCLC、OhioLINK、RLIN开展了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卓有成效的信息资源共享活动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都相继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发展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也建设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等部级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一些区域性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也相继建立并得到发展。随着国家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投入逐年加大,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的效果和效率、系统建设与维护的投入产出、系统提供服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用户获取和利用文献资源的满意度等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概念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是集文献信息采集协调合作、馆藏文献数字化与数据库建设、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联机合作编目、联机公共检索服务、馆际互借与电子全文传递服务、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集成系统。图书馆联盟则是这种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目前最为普遍的组织形式。

绩效,从字面上理解,“绩”是指业绩,侧重效果,“效”是指效率、效益,侧重过程。“绩效”则是对两者的综合,就是指完成工作的效率与效能。

对于绩效评估的定义,由于视角不同,国内外学者说法不一,但是不管如何表达,绩效评估的本质是一样的。所谓绩效评估,是指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原理和特定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项目在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由于绩效是从过程与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估,因而可以从行为与结果两方面来定义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①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有效性,以及用户使用满意度;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对其设定共享目标的贡献和实现程度。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定义为:根据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有效性和运作效率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做出客观、公正与准确的评判及分析。

2 国内外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进展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外十分重视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评估。1998-2000年,欧盟图书馆信息通讯计划(Telematics for Libraries)中的图书馆绩效评价质量管理系统EQUINOX项目启动,目的是寻求一种适应新的网络数字环境的绩效评估指标和方法,并为图书馆管理人员开发一种绩效评估与质量管理的集成工具。美国研究图书馆联盟(ARL)开发的ARL统计和测度计划(ARL statistic and MeasurementProgram)中的电子计量项目(E-Metrics Project,2000―2003年),其目的就是通过对成员馆关于电子信息资源和服务的调查、统计,研发电子信息资源及服务的统计标准和绩效评价指标。启动于2002年3月的网络电子资源在线使用统计项目COUNTER(Counting Online Usage of Networked Electronic Resources),目的在于设立在线电子资源统计标准,促进在线使用的统计记录和交换以一种稳定、协调一致的方式进行。2003-2004年,OCLC启动了馆藏图书比较评估(Com-parative Collection Assessment for Books)研究项目,旨在对馆藏图书及其馆际互借的利用绩效进行调研,并为推动馆藏发展和馆际互借服务制定相应的实施策略。除此之外还有如美国著名地区性图书馆联盟OhioLink、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投资的JUBILEE项目(JISC User Behavior in Information Seeking),国际图书馆联盟协会(International Coalition of Library Con-sortia,IOCLC)等都做了一系列绩效评估的调查研究。

在我国,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评估,也随着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发展开始受到重视。有学者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践调研,从技术设施、使用、成本、服务及用户满意度5个方面来构建适合中国目前数字馆藏服务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其中共包含12项绩效指标;有的学者从图书馆联盟绩效评价人手,提出以信息资源共享率、信息输出、输入率和信息资源贡献率作为评价和改进资源共享工作的几个主要的评价指标。有的则按照有用性、可靠性、有效性、准确性、实用性、比较性原则提出联盟评价两级指标体系。有的学者以上海科技文献共享系统为例,提出了将文献资源的可知晓性、可获得性和获取便利性应作为文献资源共享评价指标,并探讨了如何建立合理的评估机制。然而在实践层面,我国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评估还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

3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必要性

3.1有助于客观准确掌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的绩效状况,制定优化的绩效提高策略

通过评估可以获得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整体及各环节运行的客观、准确的数据,通过系统本身在不同阶段绩效的纵向对比、现实绩效与目标水平的对比以及各项评估内容之间的对比分析,可以整体、客观、科学地审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的绩效,明确优势,发现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最优化的绩效提高策略。

3.2有助于系统成员了解系统运行绩效,调动其参与共享活动的积极性

任何参与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成员,都会十分关注其所参加的本机构所参与的资源共建共享活动能否取得预期的收益,是否降低了信息资源建设的成本,在多大程度上丰富了本机构的信息资源,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能力,为本馆带来了多少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等。通过绩效评估,成员单位可以获得这些问题的科学、量化的数据,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3.3有助于国家和社会了解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状况,增加对系统建设的投入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有赖于国家和社会的投入。作为投入主体,国家和社会必然关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决定是继续增加投入,还是减少乃至停止投入。通过绩效评估,国家和社会可以更加清楚和准确地了解信息资源共享带来的

显著效益,从而增加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的投入,同时也会使投资决策更具有科学性。

4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支撑理论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社会工程,然而它也需要有理论的指导。系统科学理论、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理论、信息资源配置理论等都为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4.1系统科学理论

系统论认为,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就是这样一个由相互联系的不同类型的信息机构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系统的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其核心是,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要素功能的简单迭加。这一原则对于信息资源系统绩效评估指导意义在于,应该着眼于对系统整体功能,如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效率、资源保障能力、资源利用情况以及用户满意度等要素的全面评价,而不能局限于单个要素或子系统的绩效评估。从目前的文献调查来看,芬兰的FinELib项目,就是对图书馆联盟绩效进行整体性评估较好的实例。

系统的联系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又一重要原则,它是指系统要素之间、系统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其中各个部分的组成状况及相互联系就构成了系统的结构。系统的联系性原则对于信息资源系统绩效评估的意义,首先,表现为在设立指标体系之前,应该全面分析影响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的内部和外界影响因素,以保证指标体系设立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其次,在指标体系设立时,应该具体分析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设立的层次性等;同时也表现在应该根据具体的评价指标,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综合应用各种评估方法。

4.2利益相关者理论

1963年,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明确的理论概念由斯坦福研究所提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比如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利益服务,同时也要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领域,企业绩效评价是整个理论的核心。

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相关者主要涉及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本身、参与建设的成员馆和用户。因此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评估就要从系统本身的运行情况、用户、成员馆三者角度出发。对于系统本身来说,主要的“利益要求”包括: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成本与收益、信息资源共享效率。用户的“利益要求”主要是指共享系统为用户所带来的服务的便利性,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成员馆的“利益要求”主要是指共享系统为成员馆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以及资源采集和服务上便利。在绩效评估中应该围绕这些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来进行评估。

4.3成本一效益理论

成本一收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是通过权衡收益与成本来评价公共项目可行性的一种系统经济分析方法,是实现决策管理的良好工具。在这里可以将成本一收益分析应用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中,从经济角度来评估资源共享系统。

绩效评估的一个方面就是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的效益问题。经济学上的效益指的是投入和产出之比,比率越大,效益就越高。效益观念的本质就是用有限的投入带来尽可能大的产出。信息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其共享系统同样存在成本效益的问题。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生产成本主要指系统建设投入的经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创造的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直接效益是指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所产生的直接效果,即提供了哪些可供利用的资源与服务以及资源服务的使用情况。主要通过这些方面表现出来: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文献保障率、信息资源的可获取性、信息资源的利用率等。而间接效益是用户在使用信息资源和成员馆提供信息服务时所表现出的间接效果。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是指通过共建共享带来的开支节省、人力物力资源购置成本的减少等。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主要是指资源得到更多用户的有效使用,人们的素质得到了提高等,促进了成员馆工作效率的提升、工作质量的提高、成长与竞争力的加速等。根据以上分析,将成本效益分析法应用到绩效评估中是可行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评估系统的成本与效益是非常有必要的。

4.4信息资源配置理论

资源配置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在给定的生产技术和消费者偏好下,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于各种产品的生产,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信息资源,因为信息资源与其他传统资源一样,同属于经济资源的范畴,具有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稀缺性等经济学特征。

在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能否合理配置各种有限的资源至关重要,配置得当,信息资源的效用可以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共享,配置不当,信息资源就会被限制和浪费,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用。因此,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利用信息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是有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在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中,普遍应用“帕雷托最优”来衡量信息资源共享单位之间通过组织协调而实现的经济效益。经济学意义上的“帕雷托最优”是指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无论做如何改变都不可能同时使一部分人受益而其他人不受损。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有三个基本的条件:生产的有效性,指不可能再找到另外一种生产方式增加一部分信息产品的产量而又不减少其他信息产品的产量,即信息生产的产出/投入最大化;各种产品比例的有效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交换的有效性,即市场中不存在交易障碍,产品的分配与交换是充分的。

“帕雷托最优”原理同样适用于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信息资源配置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只有各图书馆、文献服务机构大力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才能保障资源共享,但是这样是不是能充分保证资源共享的效率呢?在信息资源建设中,信息资源的简单相加并非意味着信息资源总量的增加,资源的重复建设只能是增加了成本投入,却并没有增加共享效率。只有合理的文献资源协作采集方式以及资源建设结构,才能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优化的资源。所以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中,要注重从资源建设方面来考察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关于产品的有效性,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主要体现在要根据用户需求来进行资源建设和提供服务,否则都是无用功。在绩效评估中,也需要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调研。关于交换的有效性,主要涉及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提供资源的可获得性、服务的便利性以及为用户提供的利用平台是否方便使用,是否易于用户接受等,在绩效评估中这方面也需要体现。

在信息资源配置中,虽然“帕雷托最优”是一个几乎无法满足的理想状态,但是信资源共建共享单位和部门之间可以通过评估、反馈来不断改善,实现“帕雷托改进”,以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经济效率。

5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原则

5.1科学性原则

首先,科学性体现在评估方案与具体的评估方法要合理,能真实客观地反应评估对象的情况。其次,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也应贯彻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各指标的制定是对评估内容的一种抽象描述,要简练、符合客观实际。同时各个指标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能模糊含蓄,要做出具体的、科学的规定。再次,统计指标的原始数据必须客观准确,具有可行性,所以数据采集的方法和途径也要具备科学性。

5.2可行性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最终是要应用到评估过程当中的,所以除了具备科学性外,还要具有可行性。具体来讲就是:首先,相关的部门都要求能快捷方便地使用,所以要求评估指标体系在保证评估指标全面、客观的情况下,评估指标尽量简化,不能太繁琐,突出重点,各评估指标之间的各项指标都要有明确的含义和内容,相互之间逻辑关系要清楚;其次,评估指标所需要的数据要方便采集,易于量化。统计方法也要明确,易于操作。

5.3系统优化原则

系统优化原则要求指标体系要从整个文献资源共享系统出发,兼顾共享建设的各个环节以及各个环节中涉及到的各因素。同时还要统筹整体与要素,要素与要素,整体与环境适应的关系,最终要统一到追求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的最优化上。同时系统优化原则还体现在评估指标体系的结构方面,从综合绩效评估出发,依据各系统的具体特点,系统优化指标体系。在评估方法的选择上也可以体现系统优化的原则,那就是综合考虑绩效评估的内容,比较各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准确分析评估方法对评估内容的适用性,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

5.4动态性与开放性原则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篇6

【关键词】评价指标体系;管理信息系统;企业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是为了评估信息系统的利用率、工作性能以及技术能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并不断改善其经济效益等而设置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既衡量了系统性能,也为改善信息系统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而信息系统维护则是为了确保管理信息系统可与数据处理操作、用户环境及相关部门持续协调而进行的活动。

1.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1设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指标应遵循的原则为了准确的评价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给相关部门及企业以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同时也可以促使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更加健全完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这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最根本的目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合理,才能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准确。由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目的可以看出,该体系需要全面反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要求,并需尽量确保其科学合理,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且要保证相关部门及员工都可基本接受。因此,在进行设计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时,首先需要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研究,然后大概制定指标草案,再组织开会讨论,各专家针对草案进行深入交流沟通,给出各自的意见及建议,通过专家们反复的信息交换、综合归纳及统计处理,确定草案切实可行后,再最终确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需严格按照以下原则进行:1.1.1通用性和发展性相结合原则。要求制定好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有较强的适应性,简单地说,就是建立的评价指标可反映各行业、各类别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的特性及共性,且评价指标体系还要具备发展性,也就是说,可按照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及其信息化建设规律而不断调整评价指标,以便于评价指标可被灵活应用;1.1.2系统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个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等特征的系统,通俗地讲,就是说指标体系包含的所有指标不能局限于某一特定特征,也不能杂乱无序,而是要紧密相连,以构筑形成一个整体,此外,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应系统、全面,并能客观反应企业现状能否支撑企业信息化。1.1.3可比性原则。由于各企业之间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进行相关指标体系设计之初,就必须要充分考虑企业之间的统计指标差异,且在进行具体指标的选择时,必须遵循各个企业共同的指标涵义,确保统计范围及口径尽量保持一致,以确保指标真正具有可比性。1.1.4主导性原则。企业管理系统信息化的过程中,设计的指标范围要较广,但不代表没有主次的包含所有方面,而是要通过仔细分析,以抓住问题的重点方面,而与运作可行性没有太大关系的方面,可予以省略或简化;全面性原则,指标的选择要涵盖参与评价的所有领域,使得指标具有权威性、代表性及全面性等特征。1.1.5科学性原则。评估指标体系来源于实际和理论的有机结合,且可抽象描述客观实际,指标体系设计的关键及难点在于怎样在概括、抽象中紧抓最具调表性、最本质及最重要的东西,抽象描述的客观实际越简单、越符合实际,那么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也会逐渐增强,此外,系统评估内容也需予以科学的规定,且各指标的概念要科学、准确,并对外延及内涵有精确的描述。1.1.6整体性原则。为了使设计制定的指标体系是一个完整协调的系统,就必须要合理构造指标数量及层次数量,且能无遗漏、全面的反映上个层次的指标或评价目标。1.2开发层面的评价指标开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分析、实施及设计等评价指标,其内容包括计算机资源的有效利用、决策者期望、系统功能具有的可维护性特征及系统性能,以及系统的安全性、可扩充性及可靠性指标,并完成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分类,再由专家按照指标的重要程度确定指标的权重和分值。1.3建立系统用户评价指标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用户评价指标主要是为了分析、规范用户评价行为,比如,准确、完整、系统及及时输出信息等指标。

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2.1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系统的组成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特别重要,因为评估既可正确评估企业在信息系统方面的投资价值,还可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学习及反馈的重要作用,以便于企业及时发现潜在于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不成功或成功的要素,并通过对信息系统过程和方法进行管理,以促使信息系统朝着预期方向快速发展,以此明确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无论评价何种问题都会涉及评价对象、方法、目标、原则及指标等基本要素,并且将这些基本要素有机组合成一个完整、科学、有效的评价系统。2.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理论体系构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要对相关评价系统的组成要素进行明确,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条件就是要建立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系统的主体、信息系统客体、环境影响,其中信息系统的主体指的是信息系统开发的运行者,信息系统客体指的是直接使用信息系统的用户,而环境的影响指的是外部社会。信息系统评价体系的结构可用三层的同心圆来代替,从内到外分别为:信息系统开发的运行者、系统用户及环境。从理论的角度出发,由于环境具有较大的范围,那么信息系统对其可能会有无限大的影响,就时间及空间而言,亦是如此。2.2.1信息系统的帮能。就软件工程而言,信息系统帮助是必然存在的。如果系统帮助较为完善健全,那么企业就能快速熟悉并广泛应用此系统。2.2.2售后服务。信息系统用户的满意程度是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售后服务质量的衡量的标准。其内容主要包括实施指导、各种培训及项目管理等。优质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售后服务,加上实施专家的经验支持,有利于项目可尽早取得效益及其正常进行。2.2.3硬件配置。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一定要合理、正确的选择硬件,因为这涉及硬件匹配、软件需求及选择硬件生产厂家等问题。只有选择高质量的硬件生产厂家,才能确保硬件的性能,这样管理信息系统的性价比就较好。2.2.4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可移植性。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运用模块来满足各用户需求的,但其并非专属该企业,每个企业的现实情况及历史背景都不相同,这就要求管理系统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即便是专属企业的,也会存在一定的时间局限性,因此,管理信息系统具有的可移植性不仅能充分利用、保护企业的现有资源,还可拓展应用领域的广度、拓展系统以满足企业的个性需求。以调研我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为例,卫生局为提高我区新农合工作管理效率,方便农牧民报销,我区从2006年开始以旗县为单位进行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在使用过程中,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实现网上在线审核结算、实时监控和信息汇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但也有一些地区存在信息系统与当地新农合政策衔接不畅,运行中存在各种问题的现象。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区新农合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减少系统运行中的问题,为下一步与自治区新农合信息处理平台连通打好基础,决定征集各地新农合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需要改进的内容以更好的完善相应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原有的系统有良好的拓展性。

3.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评价分析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首先要研究其评价指标体系,再依据评价工作的各种设计原则,最后选取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层次分析方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评价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进行综合评价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很难运用精确的数学工具来确定的因素,而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及评价指标体系完成模糊表示、推理及判断过程,同时需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使评价结果与实际结果更吻合;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有些可定性描述,有些可定量描述,层次分析法是对信息系统中非定量的事件有效实施定量分析,而应用层次的分析法是进行评价半结构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因素,并建立AHP评价系统及管理系统性能;在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中广泛应用神经网络的算法及模型,在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经济评价的模型,使得经济效益、系统功能、系统性能的评价更加客观;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相关决策及支持系统。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系统开发技术、组织、过程控制、人员素质及设备利用率紧密相连,包括定量、定性、观念、艺术等在内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因此,研究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方法是一项繁琐、复杂的探索工作,且信息系统评价工作可促进我区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加快我区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李颖.管理信息系统的质量评价指标及体系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2):66-68.

[2]吴川.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绩效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3]但斌,王志杰,程森林等.制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选型的决策方法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2(5):32-36.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篇7

关键词 地籍要素;地籍编码;地籍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C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1-0000-00

随着地籍和地籍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建国以来,我国已开展了多次全国土地资源调查,形成了各级土地管理机构,并生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土地管理体系,全国大部分省、市县已完成了土地利用整体规划,但是随着土地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的地籍信息分类与编码的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地籍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需要。所以,对地籍信息进行分类并编制代码,也就成为最为迫切的任务。本论文从地籍信息代码的属性特征入手,在全国统一的规范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遵循唯一性、适用性、合理性、可扩充性、简单性、规范性和完整性等基本原则,在制定符合国家规定和国家标准的基于属性的地籍信息分类代码的同时,分析分类内部、分类与分类之间的关系,给出分类和属性的完整描述。并总结基于属性的地籍信息分类代码表在建立地籍数据库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各项数据库流程中的应用。

1 地籍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在地籍信息系统中,把地籍信息按一定的方法和原则进行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经济地籍信息系统必须建立统一、合理的分类体系,而这样一个分类体系必须要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兼容性、可延性以及综合实用性。

信息分类有两种基本的方法,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线分类法也叫层级分类法,它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照所选定的属性,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类目。

2 地籍要素分类与代码表

制定统一的标准化的地籍信息分类与编码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地籍信息编码分层分类编码主要参照国家土地的行业标准,测量规程及地图规范等。既要考虑到科学性、可扩展性,唯一性、规范性、稳定性和兼容性又便于操作。新的地籍信息编码表是在《土地信息学》中地籍信息编码表,结合《新的土地利用分类》,并参照《地籍测量规范》、《地籍图图式》、GB-14804-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编码》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为依据,采用线性分类法,编制出一套完整的地籍信息分类与编码,如下,该类代码采用数字码组成,该数字码由四位数字组成,逐次的排成的一个有层次,有顺序的代码,结构如下。

X X X X

| | | |

大 小 一 二

类 类 级 级

码 码 码 码

其中:

1)大类码、小类码、一级码、二级码用一位数字顺序排列。

2)一级类以下的代码可以用二级码进行扩充。

3)二级码一般为0。

该分类体系是以原有的《土地信息学》—地籍信息分类表为基础,分类代码由四位数字码组成,要素代码项首位数字为大类码;第二位数字为小类码;第三位数字为一级代码;第四位数字为二级代码,大类码、小类码、一级代码和二级代码分别用一位十进制数字表示。本设计地籍信息分类与编码的基本原则是实用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连续性原则、多途径满足土地管理,地籍管理需要的原则、精简协调的原则,编码字符采用的是四位数字编码的方法。

3 地籍信息代码分类的分析与评价

3.1 地籍信息编码在地籍数据库中的意义

地籍信息编码的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涉及到很多要素,怎么样把它们有机地进行管理和应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到数据库乃至整个城镇土地信息系统的应用效率,只有将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分类与编码,有序的输入到计算机中,才能把它们按类别存贮、按代码检索,以满足各种应用分析的需求。否则,这些代码进入数据库后,会成为一堆毫无规律可循的代码,不是无法找到,就是检索出的数据与要求不一定,甚至有可能使数据库完全失去使用价值,因此对地籍信息编码对于地籍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有重要意义。

3.2 属性的地籍信息编码在数据库流程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各级土地管理部门的业务量急剧增大,因此,数据独立性、系统灵活性和伸缩性是数据库建设所需要考虑到的方面。其次土地管理部门各个业务,科室之间,既有较强的联系,又有较强的独立性,表现在数据处理流程上,就要对数据集中管理,又要突出数据的独立性。

在采集数据时,利用地籍信息代码来作为用户标识码(即ID),要素属性码的输入方式有手工输入和属性码菜单输入两种。前者通过键盘用手工方式输入,后者则是在数字化板上设计一种由相互垂直的网格线分割成许多小方格的属性菜单码,每个小方格代表某一属性码,数字化时将手扶跟踪器在小方格内取点,所得点位坐标,经计算机处理,便可得属性码然后赋给相应的要素,实现土地利用现状资料由手工操作到计算机操作,由纸质到电子化的重大转变,方便了成果资料的应用。

在维护数据时,地籍信息代码可以用于检查数据的精度和完整性,同时也可以对数据层次进行调整和重新组织。在对地籍数据进行修改和更新时,也需要地籍信息分类代码;同时还可以通过地籍信息分类代码与符号库连接,显示输出符号化的地图;在信息服务与共享时,地籍信息分类代码是非常重要的;总之它是实现系统与系统之间数据共享的重要依据。

4 结束语

目前,对于基于属性的地籍信息要素代码编制的研究与分析而言,我所做的工作只是全部地籍信息编码分析研究的一部分,当前已经完成的工作还有不足,比如地籍信息编码在地籍数据库和地籍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没有深入介绍,以及地籍信息编码在土地调查和地籍管理中的应用没有分析,随着技术发展,我们的对于基于属性的地籍编码的研究也会逐步完善和强化,我们会在此基础上,把基于几何形状的地籍信息编码纳入此来,建立更加完善的地籍信息编码系统.要让国土管理部门的所有人员体验到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工作中的便利。

参考文献

[1]宋其友,杨喜敏,李泰轩,李正华.土地信息学第1版[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7.

[2]乔仰文,武文波,赵刚,杨贵军,宋伟东.数字地籍测量第1版[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

[3]刘耀林.土地信息系统第2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篇8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信息获取、传递、加工、输出环节,符合可控系统特点,故可将控制论原理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控制论原理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论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信息传递机制、控制方法、反馈机制三方面。

关键词:

系统控制论;控制系统;控制论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优化

自维纳创立控制论以来,控制论获得巨大发展,突破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领域限制,成为一门跨专业方法论科学,在众多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符合控制系统的特点,也应当可以运用控制论的基本思想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大学生的发展存在多种可能性,使得控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控制论基本思想与方法

控制论是“一种能应用于任何系统中的一般控制理论”[1],是一种模型化与数学化的理论,它所研究的是信息、信息的处理及控制。而控制是“为了改善受控对象的功能或发展,需要获得并使用信息,以这种信息为基础而选出的、与该对象上的作用”。[1]控制的基础是信息,信息的传递是为了控制,而任何控制又有赖于信息反馈来实现。所谓控制论方法,简单说就是通过信息处理的能动过程,解决控制与被控制的矛盾,使系统运行处于最佳状态或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借以实现人们事先对系统所规定的功能目标。[2]控制论的基本方法与机制有信息传递机制、控制方法、反馈机制等。信息传递机制的应用是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信息系统,通过分析系统的信息流程把握事物规律的方法。控制方法是施控系统如何实现对被控系统的控制,即如何使被控系统按照施控系统的目的和要求发展的方法。[3]控制方法通过信息的能动处理,解决控制系统与被控系统的矛盾,实现系统的优化目标。反馈机制是运用反馈原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反馈控制就是由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息再输出后发生影响,以实现系统预定目标的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控制论方法的可行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从定义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合而成的复合体。之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得出结论。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有自己的基本要素。如教育者、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等,并且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其次,表现在具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体研究对象、落实内容、制定完备措施等,它们之间是有机结合的整体。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要素具有有序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不能随意替换;目标、内容与措施内在次序不能颠倒;领导和管理的层次不能随意更改。第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其他的并行系统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系统工程的重要体现。既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自然可以运用系统控制论思想进行调控。系统论认为,一个问题的产生,是系统内部出现了问题,是相互作用的结果。要解决问题必须注意系统内部的关联状况,理清系统的结构,才能更好地解决系统产生的问题。而控制论的核心是反馈,为了系统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总是要通过检查系统的要素是否出现问题,反馈就是对系统进行调节的过程。当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看作是系统控制过程时,就能通过控制论自动控制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自动调节。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出现问题时,只要通过反馈对系统各个要素的检查就可以将问题分析出来,从而更有利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优化。从控制论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利用辅助工具与手段,并加以一定的技巧,实现对复杂信息的控制过程。教育者的主要任务是将所规定要传授的知识,转化成合理的方式,从而达到让受教育者接受的目的,进而促进受教育者知识的增长。在任何一个系统中,都存在信息的传递,只有掌握信息并有效控制信息,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而控制论正是对系统共同存在规律的研究。我们在这里将知识理解成信息,那么对知识的传授程度,便是教育者对信息的控制能力的体现,而对信息的转化便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只有转换成受教育者能接受的形式,控制的目标才能实现。

三、控制论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运用

1.信息传递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获取、加工、贮存、变换的运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必然需要完备的信息传递机制。信息传递机制是信息传播的形式、方法以及传播者、传播途径、传播媒介、接收者等所构成的统一有机体。信息方法的特点是用信息概念作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它完全撇开研究对象的具体结构和运动形态,把系统目的性的运动抽象为一个信息变换过程。[5]其运用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思想与行为抽象为信息的接收与转换,用发展的动态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只有准确、全面、及时地获取和处理思想信息,才能使思想信息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和系统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有频繁的信息传递,所以思想方法在研究与处理受教育者的思想信息方面显得更加重要。建立信息传递机制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建立信息传递机制能帮助教育者更好地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提供科学依据。其次,由于教育与受教育者之间有着信息的相互传递,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和协调发展。第三,教育者通过对受教育者思想状况的把握与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理解,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正确性。

2.反馈机制

反馈是控制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反馈就是把施控系统的信息(又称给定信息)作用于被控系统(对象)后产生的结果(真实信息)再输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入产生影响的一种过程。[6]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系统的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的误差形成控制信号,对被控系统形成影响。反馈分为正反馈、负反馈与前置反馈。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个单向的信息传递,需要反馈调节去优化信息传递,反馈机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控制论的反馈原理,通过教育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反馈,持续不断地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个环节进行优化,才能使教育者及时调整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按照预定的计划,高效有序地进行。[7](见图1)若反馈信息的效果是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则为正反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当反馈信息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较好时,此时应当运用正反馈控制,采取恰当的措施加以强化,从而取得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若反馈信息的效果是削弱控制部分的活动,则为负反馈。当信息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产生了偏差,并且其效果的不确定性在不断增加,就应当运用负反馈控制,对现状进行纠正,以达到预期的状态。负反馈是反馈控制的关键,负反馈控制在实际运用中可以通过比较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偏差,找出发生偏差的原因,从而排除外界不利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影响,使系统良好运行。前置反馈可以针对教育对象思想问题尚未产生或产生思想苗头时进行针对控制。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主动预测,根据预测主动采取措施,减少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

3.控制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对信息的获取、处理与输出都需要运用控制方法。控制方法是对信息的能动处理过程,解决系统中的矛盾,以实现系统的良性运行,实现人们事先对系统所规定的目标。把人的行为、目的以及生理基础即大脑与神经活动同电子、机械运动联系起来,揭示生物有机体、机器和社会等不同物质运动形态的信息联系。它是从整体、相互联系、运动变迁的角度来观察问题的方法。控制系统运行原理是新的信息不断输入到施控系统,感受机构接收到信息以后,传输给中枢机构进行加工处理,通过执行机构输出控制信号到被控系统。被控系统引起反应又继续发出新的信号,反传给施控系统,如此循环往复,但却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新的信息内容,使控制作用更向预定目标逼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控制方法的作用是对系统的总体性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存在大量的信息传递,使得系统能良性运行的核心部分就是控制方法,控制方法把控了系统的稳定性,使其他机制得以实现。信息的传递需要通过控制方法实现效果;当信息反馈出现偏差,也需要控制方法才能使反馈机制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俄]列尔涅尔.控制论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1-85.

[2]陈传德.大学生思想工作控制论方法初探[J].北京:高校德育研究,1986(1).

[3]钱玉干.教师思维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06.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

[5]申大魁.控制论、控制方法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

[6]冯国瑞.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58.

[7]姜玲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优化——基于控制论的方法[J].临沂大学学报,2011(12).

上一篇:资源教室总结范文 下一篇:幼儿健康保健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