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知识地理”为“生活地理”

时间:2022-09-05 06:55:14

变“知识地理”为“生活地理”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地理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179-02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地理题材的教学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初步体会到只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过程和生活体验,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整合教育资源,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而发挥教材中地理知识的育人功能,实现地理知识与品德教育的统一。

一、关注学习过程,确定三维目标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涉及到不少的地理知识。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老师,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教材中的这些地理题材不只是用来让学生了解、掌握一些地理知识的,而在于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及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因此,在处理这类以地理题材为内容的品德教材时,除了知识目标要准确规范之外,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设计,力求多元综合,关注学习体验,关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用这样的眼光来确定教学目标,就能把我们习惯了的“知识地理”教学变为“生活地理”教学,实现教书育人的统一。

《从世界看中国》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单元中的一课,分“中国在哪里”、“哇,这里太美了”、“我们的邻居真不少”三个板块,它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本课教学我是分两课时完成的,第一课时教学“中国在哪里”、“我们的邻居真不少”两大板块内容。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努力把握“地理教学为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服务”这一准绳,确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熟练地运用地图说出我们的地理位置,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到中国是世界地球村的普通一员,左邻右舍的关系是涉及地区和谐、世界和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学习中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地图,并利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地图阅读、资料搜集、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本领。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了解中国国情概况的基础上,了解中国幅员辽阔、邻国众多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邻国和睦相处的美好情感。

上述教学目标的制定既有知识目标,又有情感目标,体现知识性与情感性的和谐统一。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地理知识的教学与品德教育是融为一体的。“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既是地理教学的落脚点,更是德育教育的出发点。在学生充分认识祖国的地理位置,了解其地域辽阔、邻国众多的基础上,适时引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战争冲突等历史、时事,如事件、丝绸之路等等,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历史、地理的探究欲望。这样的过程,也就把“五爱教育”目标切切实实地落到了课堂教学中来。

应当说,这样的内容由于受阅历的限制,学生容易在感情的体验上出现断层,难以达成“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邻国和睦相处”的情感目标。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可以依托教材,围绕“地理位置”这个原点,借助网络,给学生呈现足够的图片及链接,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缩短时空的距离,找到更多地理和德育的契合点,以此来更好地达成情感教学目标。

二、挖掘教材内涵,整合教学资源

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材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鲁洁教授也说过:“新教材是你的‘拐杖’,是你进行教学的一个话题,是你组织教学的一个范例。”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智慧解读教材,灵活处理教材。地理题材的品德教学内容也不例外。课本中呈现的文字和图片都是静态的。如何将“静态”的教材转化为“动态”的学材?让它变得更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解读、处理、呈现的能力。日常教学中,我抓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结合儿童现实生活来对教材创造性地解读、整合、开发,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计学生活动,活化教材知识

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只有这样,教材才能处于被“激活”状态,产生超出预设的“溢出效应”。教学中,我常常会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品德发展的具体特征对教材中的素材进行重新组合和筛选,挖掘能够焕发课堂生命活力的地理知识点。

(二)恰当运用媒体,呈现教学内容

教材中的一些文字、插图是静止的。而这些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与人文情怀,该如何使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有机整合,提高地理题材品德教学的实效呢?我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多元灵活的方式呈现表征(学习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纳与理解。例如在教学《天有不测风云》时,适时地播放地震和洪涝的视频影像,不仅能直观地展示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和破坏性,更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进而迸发真实的感受。不失时机的让学生在低沉的音乐中浏览一幅幅灾难过后众志成城,互帮互助的感人画面,容易让学生心有所动,情有所牵。又如在教学《高峡出平湖》一课时,为了突破“万吨巨轮过船闸”这个教学难点,我制作了“船过三峡”的flas,配合学生的讲解,运用fash的动态演示,直观形象地展示万吨巨轮过三峡的情景。课堂上,学生恍然大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此基础上,再引发学生感受三峡工程建设的艰难与伟大,本课的情感目标也就落到了实处。

(三)巧设比较方式,加深学习体验

对于小学生来说,《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不少地理知识显得比较抽象、难懂。在处理这样的教学点时,我常常会较多的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然后想办法把这些抽象的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给他们,并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去感受、体会,进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

《中国有多大》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悟“960万平方千米”这个数字,体会里面饱含的人文内涵,我作了以下的片段设计:

①比较苏州市与江苏省的面积。

师:(课件出示苏州地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的苏州市有多大吗?生1:8488平方千米。师:在我们的感觉中苏州已经是挺大的了,但是,我们的江苏省有多大?(课件出示江苏省地图)生2:102600平方千米。师:它的面积相当于我们几个苏州市这么大?

②比较江苏与中国的面积。

师:江苏省真的是非常地大,但是在祖国的版图上,它占有多少呢?(课件在江苏省地图的基础上呈现出祖国的宏伟版图)生3:哇!原来我们的江苏省在祖国版图上就这么一点点大啊!师:那我们祖国领土的面积有多少呢?生4:960万平方千米。

③结合中国地图,再次比较中国与江苏省、苏州市的面积。

师:请同学们计算下,我们的祖国相当于多少个江苏省!想当于多少个苏州市这么大!如果把我们的中国比作一个大西瓜的话,那我们的苏州只是一颗西瓜籽那么大。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④我们的祖国可真大!出示视频(2月,海南岛沙滩边人们在嬉水,黑龙江那里却是个白雪皑皑的世界;暑假7月的7点,苏州这里已经灯火通明,云南那边还是白昼)。

⑤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景象呢?你再一次感受到了什么?

这样,通过让学生从家乡的面积出发,逐步推算、比较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960万平方千米”这个平面的数字在学生心中逐渐丰满起来,民族自豪感也在学生的心中油然而生。这堂地理题材的品德课堂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改进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决定了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堂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让课堂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展开,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汇报交流的过程中了解知识,掌握技能,明白道理,健全人格,最终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一位教师在执教《可爱的地球》一课时,采用了直观的教学方法。他借助地图、地球仪、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得品德课一改往日的那种说教模式,整个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

其实,可供选择的学习方式很多,网络探究、社会调查、参观访谈、辩论演讲等等都是师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好方法。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创设多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以此来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隔海相望》、《跟着唐僧去西游》、《金字塔下留个影》、《奥林匹克的故乡》等内容,我们都可以借助网络,设计相应的探究、辩论等活动。在《跟着唐僧去西游》一课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如果印度国家将神牛迁移出新德里,你觉得这样做合理不合理?说说你的理由。”一石激起千层浪,班级里一场激烈的辩论赛开始了,有的学生表示不应该迁移出去,因为牛在印度人民的心目中是无比神圣的,他们会用最好的食品来供奉它们;他们还会建造“圣牛养老院”,牛衰老后,可以送至“圣牛养老院”供养……这足以说明牛在印度人民的心里是至高无上的,所以不能迁移。又有的学生认为应该迁移出去,其原因就是会影响交通,还会影响城市美观,造成环境污染等等。这样的辩论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地内容的兴趣。它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更有效地扩大了知识面,增强了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以上是本人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段时间的实践,使我坚信:只要我们准确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和课程性质,智慧解读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改进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的品德课堂一定能顺应时展要求,肩负起培养一代新人的历史重任!

上一篇:职业教育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下一篇:基于VERICUT汽轮机叶片多轴加工优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