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概述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6:07

地理信息概述

地理信息概述篇1

概念模型的作用

概念模型是对某一领域信息高度抽象化的静态描述,它包括类、类关联和类属性等模型基本元素的定义,是进一步细化应用系统模型的基础。

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第215技术委员会提出了“卫生信息建模框架”。该框架说明了信息模型应当是由概念模型到逻辑模型,最后细化到物理模型。2002年美国CDC在“公共卫生概念数据模型”一文中提出信息模型可划分为主题域模型、类关系模型、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数据库设计模型和物理数据库模型,它们分别处于上、中、下三个层级,这种层级关系与ISO提出的层级结构一致,只是美国CDC的层级划分更加细致。

因此,概念模型是连接高层模型和低层模型的桥梁和纽带。对于一个具体信息的开发过程而言,上层模型在某个领域内是高度抽象和概括的,它们不涉及过多的细节,独立于具体的信息系统; 对整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都具有指导意义,它是信息标准化的基础。

公共卫生信息领域具有多领域跨学科的特点。概念模型提供了一个易于理解的公共卫生信息的整体框架,是公共卫生数据字典的基础框架。在概念模型的指导下,对公共卫生数据元的理解和应用变得更加方便和容易。因此,概念模型将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一个整体框架和数据应用指南。

在公共卫生信息领域内,该概念模型可以支持多个信息系统的开发,减少重复性工作,降低开发成本,加快系统的开发速度。在同一个概念模型指导下开发的多个系统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同时也为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奠定良好基础。

概念模型的构建方法

对于一个具体系统而言,建立一个模型不是很困难,但建立一个抽象的元模型――概念模型则要困难得多。建立国家公共卫生概念模型需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HL7(Health Level 7)推荐的建立概念模型的技术路线与方法是从用例分析到信息分析,最后到建立概念信息模型。

类、类关联、类属性和数据类型是概念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模型中的类属性同样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一般性,发现这些属性也需要经过从具体实例分析――领域信息分析――概念信息模型分析这样一个抽象与泛化的过程。

我国公共卫生信息概念模型的构建主要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1. 主题域的确定

信息是对于活动、活动关联方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抽象与描述。在公共卫生领域,参照美国CDC提出的公共卫生概念数据模型(PHCDM),将我国公共卫生划分为卫生相关活动、参与者、材料和位置4个主题域。其中卫生相关活动是卫生信息来源的主体,是四个主题域中最重要、最活跃的一个,而其余三个均为活动的关联方,位置说明活动发生的地点,参与者为活动的参与方如卫生服务的提供方或接受方,材料是活动中所涉及的物质,比如标本、菌株等等。这些构成了公共卫生信息概念模型的四个主题域。

2. 类

具有相同属性的同类事物、概念组成类。以上四个主题域各为一类,每个主题域下又可以分成若干主类。以卫生相关活动为例,结合我国公共卫生信息的分类框架,可以将卫生相关活动抽象为四个主类――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管理及卫生监督。

3. 类关联与属性设置

类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称为类关联,其作用在于使不同的类形成一个完整、联系的结构。在公共卫生信息概念模型的建模中,主要涉及父子类关联,关系关联和参与关联三种类关联。

父子类关联指的是每个类(主类或子类)下面还可以根据实际划分为若干更小的类。上位类(通称为父类)与下位类(通称为子类)关联称为父子类关联。很显然,子类对于父类的属性有继承的关系。

关系关联描述的是在同一主类内部各个类或者是实例之间的关联关系,如疾病预防控制主类的不同活动之间(疫情暴发与检测之间)的关系。

参与关联则是指不同主类的类之间发生的关系。例如疫情监测类(属于卫生相关活动主题域的某个类)与调查者(属于参与者主题域的某个类),或者与标本(属于材料主题域中的某个类)之间存在参与的关系等。

属性是对类以及类关联所具有的特性的描述,是描述类的特征的元数据,改变属性的值可以改变类的行为和外观。概念模型类属性设置应遵循HL7 RIM所规范的属性格式及内容,在此基础上按照自身的需求精化、修饰属性,形成模型独特的属性。

4. 概念模型的建模技术与方法

首先是应用UML的用例分析方法进行业务分析。这是指对业务过程中所有参与元素的拆解、对比、描述、再定义与组合。然后在用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泛化分析。即对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判别、抽象,并归纳成不同的类。下图1为在卫生检测中的几个用例分析过程。图2为泛化与抽象过程。经过泛化与抽象,对卫生检测相关活动,可提炼出5个子类: 申请、受理、检测、报告、质量控制。用例分析与泛化是公共卫生信息概念模型建模的重要阶段和技术,要应用于公共卫生信息概念模型建模的全过程中。

公共卫生概念模型框架与内容

我国公共卫生信息的概念模型包括了4个主题域及35个类。其核心为4个主题域(卫生相关活动,参与者、材料及位置)。在模型的建立中,公共卫生相关活动主题域及各级子类的确定采用了公共卫生信息分类框架的结果。作为模型,还对其他3个主题域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增加了关联类的内容及对于类属性描述的要求。在这里要区分信息分类与模型之间的关系及区别。信息分类框架关心的是对信息的分类,确定信息所在的位置以便用户存放、查找及使用,因此并不涉及对于主题域、类之间的关联以及类属性的描述。而建立模型的目的是为了理解信息,描述信息。理解信息包括了解信息的来源(借助于信息框架)及关联,描述信息包括对数据元这个信息的基本单元属性及关联的描述,以便在统一的规范下查询、使用信息。

概念模型的应用

概念模型可以辅助系统设计者分析所需要采集的数据及属性,建立相应的逻辑数据模型(Logical Data Model),从而规范信息系统的建设。下面以伤害监测为例说明模型的应用。

伤害监测系统需要采集如下信息: 受伤害者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伤害发生时间、伤害原因、伤害意图、发生地点、就诊时间、伤害部位,伤害结局,临床诊断,监测医院代码等信息。应用概念模型,开发人员首先找到伤害监测活动在模型中所对应的位置,即疾病预防控制类的子类监测类; 然后,引入上述信息,作为模型类的不同属性; 最后,对类关系和属性数据类型和值域进行调整精化,即可形成伤害监测的逻辑模型,如图3。

地理信息概述篇2

关键词:口述档案;原始记录性;档案形成活动;档案制作活动

口述档案(口述历史)虽然历史源远流长,但是引起国际档案学界重视则是1980年第9届国际档案大会梅那·卡哥姆贝作了关于口述档案方面的报告,此次会议引起了各国档案界对口述档案的关注,也推动了口述档案的研究和发展。我国档案界将口述档案上升到理论研究兴于20世纪90年代,从口述档案研究的兴起之初就存在了不同的声音,这包括对口述档案的概念、术语,以及其是否可以归为档案等问题的争议。本文试图就此作出有益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1 科学地看待口述档案概念

因国家情况不同、学者学术观点不同,对“口述档案”概念的表述也不尽相同。国际档案理事会出版的《档案术语词典》中, “口述档案”对应的法文词条为archives oral,西班牙文词条为archivooral。另外,口述档案被美国学者称为oral history,新加坡称之为“口述资料”,而在我国则存在多种表述,如“口述档案”、“口头语活档案”、“口述史”、“活历史”、“口头传说”、“口头证据”等。关于口述档案概念,有学者认为其始源于1984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出版的《档案术语词典》,此概念被解释为“为研究利用而对个人进行有计划采访的结果,通常为录音或录音逐字记录形式”。1988年的第十一届国际档案大会,塞内加尔档案工作者萨利乌·姆贝伊为口述档案下定义为“口述史的查访结果和口头传说的汇集组成了口述档案”,他进而解释说“它包括演讲、讲座录音,辩论、圆桌会议录音,广播电视、记录在录音电话机上的通信和指示,以及合唱或独唱的录音等”。此外,我国也有学者对口述档案进行了解释,如黄项飞认为“口述档案是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历史记忆而进行的有计划的查访结果,它通常表现为录音磁带或对录音的逐字记录两种形式”。

对于以上关于口述档案的种种解释,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解释与“口述档案”术语并不十分吻合,也就是“口述档案”概念并不能合理地、科学地反映自身所对应的概念解释。对口述档案概念提出质疑的学者认为,我国在翻译《档案术语词典》中这一概念时对应的是oral history词条下的解释,但术语表述是口述档案而不是口述历史,因此口述档案这一表述不合理。口述档案概念外延过于宽泛,缺乏与其他概念的相对性,也就容易造成口述档案与其他档案类别的重叠,即把人们凭记忆用口说的话记录下来形成档案,无论是以文字还是声像形式记录,实际上都可以归为文书档案或声像档案之类;根据档案工作者萨利乌·姆贝伊对口述档案的解释,有学者指出,“口述史的查访结果”应是口述史料,“口头传说”属民间文学或民俗资料,不宜归在“口述档案”范畴,它们应该属于各自类别的口述资料。由此可见,口述档案概念并没有突出其特殊性,概念不严密,有违概念排他性原则;虽然口述档案的记录来源是第一手信息,即当时事件经历者的回忆,但是,“结果”、“加工和整理”这样的概念表述并没有明确是否允许采访者注入个人的思想、情感等艺术性加工。如果允许,则造成了概念的逻辑矛盾,即违背了档案的本质属性一一原始记录性,这样的概念解释也给人以模棱两可的认识,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口述档案概念的提法并不十分科学。

2 辩证地分析口述档案的原始记录性

根据某些档案学著作或教科书的观点,认为原始记录性即最初的、原始的,集中体现在“是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由人类参与的社会活动是档案产生的根源,这里的“社会活动”其实就是指形成档案的社会活动,其中包括档案的制作活动和档案的形成活动,任何档案的产生都一定存在这两项活动。档案的制作活动是指档案形成过程中文件的草拟和制作的过程性活动,是为“形成”而“制作”的活动。而档案的形成活动是指促使档案产生形成的社会活动,反映了档案形成者的意志并推动相关活动的开展。在档案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的是档案的形成活动,也就是说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性信息记录中的“社会活动”主要是指“档案的形成活动”。由此可见,档案的形成活动是促使档案得以形成的最根本性活动,同时也决定了档案的原始记录性。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档案的形成活动可以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档案的形成活动等同于档案信息内容所对应的业务活动,档案信息内容所对应的业务活动确实客观存在着并如实反映了档案制作者的思想意志,大部分档案都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另一种情况是档案的形成活动只等同于档案制作者的思想意志,也即档案信息内容所对应的业务活动不存在,档案的形成纯粹是由档案制作者思想意志的推动,该情况下产生的档案只能是其制作者思想意志活动的真实的历史记录,而不是档案信息内容所对应的业务活动的真实的历史记录。为了再现历史原貌而形成的口述档案,其形成活动只能是与档案信息内容相对应的业务活动,而不能是口述者的思想意志活动,因为口述档案是要反映真实的历史活动(业务活动)。

2.1 口述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的情形

多数对口述档案提出质疑的学者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性疑问,即口述档案不具有档案的本质属性——原始记录性。“这是因为这种口述记录是依靠大脑事后追忆而形成的,并不是在当时的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有学者通过总结目前普遍接受的口述档案定义得出,口述档案“都是通过有计划的查访而事后补制的,因而不具有档案的本质属性——原始记录性……”。还有学者从口述档案形成过程不同于传统档案这一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口述档案不符合传统档案“当时直接使用的文件的转化物,不是事后编写和另外收集的材料……是人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附带的产物……不是纯粹人为的结果”的特点,因此,口述档案不具备档案的原始记录性。

一般来说,在档案形成过程中,档案的形成活动与档案的制作活动是同时进行的,而口述档案情况较为特殊,口述档案的形成过程是档案的形成活动在前而制作活动在后。无论档案的形成活动与档案的制作活动是同步进行还是不同步进行,这都丝毫不影响档案的产生形成,也无损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因为,只要存在档案的形成活动与制作活动就必然会有档案的形成产生,口述档案亦如此。而此时,应当明确档案“原始记录性”的真正内涵。档案“原始记录性”强调的是档案产生形成与其形成活动的一致性,即在档案形成活动中形成的便是原始的,而不能理解为时间概念上的原始记录性,不能认为只有在最初的档案制作活动中形成的才具有原始记录性。口述档案事实上是因为政治、战争等 环境因素,使得我们无法在某些社会实践过程中进行档案制作,而只能事后补制,需要通过对当事人的采访记录制作档案。其实,档案的形成活动与档案的制作活动是一对多的关系,而非一一对应,也就是说,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不仅仅体现于最初的档案的制作活动,而是只要在同一个档案形成活动中形成的任何一次制作记录都具有原始记录性,都可以成为档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口述档案是具有原始记录性的,理应是档案。

以往在探讨档案的原始性时都会强调其不是“事后编制而成”而是“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这里的“事后编制”主要是指与档案形成活动不符的主观编造,甚至是伪造或篡改,强调档案不能事后编造无非是为了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原始性,从而区别于“赝品”,即档案信息内容所对应的业务活动并不存在,存在档案内容失实、失真。而真正意义上的口述档案只是其形成过程特殊于传统档案,即形成活动在前而制作活动在后,而非口述档案信息内容与其形成活动不一致。绝不能将档案的形成活动与制作活动存在时间上的不同步与档案的“事后编制”等同起来,进而否定口述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如果口述档案内容所对应的业务活动不存在,那就意味着该口述档案并不是在其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其所记录信息内容也就不具有真实可靠性,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事后编制而成”,不具有原始记录性。总之,能够称之为口述档案的前提条件就是其形成活动必须存在,而且其形成活动只能是口述档案内容所对应的业务活动。

2.2 口述档案不具有原始记录性的情形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口述活动产生的历史记录都可以成为口述档案,以下着重探讨口述档案(严格来说不能称为档案,在此只是为了表述方便)不具有原始记录性的一面。在口述档案信息内容与其形成活动出现脱节或不一致的情况下,即口述档案信息内容不能真实地反映社会实践活动,无法成为其所对应的业务活动的真实的原始记录。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如果口述档案的信息内容存在扭曲客观事实或与历史有偏差,那么就证明该口述档案不是在其形成活动中形成的,即不是在其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因为档案的形成活动才是促使档案形成的根本性活动,决定着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假如口述档案不是在其内容所对应的业务活动中形成的,那么它就不符合档案是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的条件,也就不具备原始性、真实可靠性,不足以成为档案,而是属于上文所提到的“事后编制而成”。前文在阐述档案的形成活动与档案的制作活动时已提及过,档案的形成活动是推动档案产生形成的根本动力,而且能够反映档案制作者的思想意图。由此可见,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不仅体现于档案信息内容的原始、真实,而且还体现在档案制作者思想意图的原始、真实。因此,就一般档案来讲,满足两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保证档案的原始记录性,足以承认其真实可靠性。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口述档案不是为了如实反映其制作者制作口述档案时的思想意图而形成的,而是为了再现历史,为了使已经逝去的业务活动重现在人们面前,这才是形成口述档案的初衷。严格意义上来说,口述档案不是针对如实反映其制作者的思想意图活动来说的,即不是在制作者的思想活动中形成的,而是在其信息内容所对应的业务活动中形成的。进行口述历史活动的意义在于还历史以真实,但如果口述档案信息内容与所对应的业务活动不一致,那就无法再现历史,那么该口述历史就不足以成为档案,即使它如实地记录了口述者口述活动时的思想意志活动,真实再现了口述活动的全过程。在口述档案信息内容与所对应的业务活动不一致的情况下,虽然“口述档案”不可能真实地反映此次口述活动对象——口述历史的情况,不能够成为口述历史的档案。但是,它却如实地反映了口述者此次口述活动的情况,对于反映制作者的思想意图具有真实可靠性,也就是说可以成为此次口述历史活动的档案。然而,这两种档案是不一样的,是在不同的形成活动中形成的,通常我们所认为的口述档案就是一种口述历史,也就是所口述历史的档案,而不是指口述活动的档案。

地理信息概述篇3

[关键词]知识检索 检索模型 呈现技术 本体

[分类号]G250.73

知识检索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来源于用户对知识检索的需求;另一方面来源于信息检索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完善。知识检索模型和知识检索呈现方法是知识检索的重要研究方面,以本体作为知识组织的方法,能实现基于语义的知识检索。

1 知识检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在讨论区中呈现了如下的关于知识检索的介绍:①知识检索的基本思想就是模拟扩展人类关于知识处理与利用的智能行为和认识思维方法;②知识检索通过挖掘其深层含义,充分精确地表达知识资源和用户需求,进而在各类异构的数据库、数据仓库、知识库中进行检索,返回最相关的结果的检索机制;③基于Ontology的知识检索可以阐述为:在领域专家帮助下建立领域Ontology,把收集来的数据按规定格式存储在关系数据库、知识库等的元数据库中;④查询转换器按照Ontology把查询请求转换成规定的格式,从元数据库中匹配出符合条件的数据集合,检索的结果经过定制处理后返回给用户;⑤知识检索的基本特征有:支持自然语言检索;支持语词、语义内容的处理,实现同义词扩展检索和关联检索;具有概念推理和学习功能;具有强大人机交互接口。

知识检索是一种全新的信息检索方式,是在现有的信息检索技术以及模型上发展而来的。搜索引擎是当前检索信息的主要方式,它们能在短时间内反馈给用户大量的信息,但反馈信息中的信息噪音过大,其中包含了太多的无用信息;目录分类的数据库规模较小,以致某些主题下收录的范围不够全面,检索到的信息数量有限。可以看出,传统的信息检索缺点在于没有从语义层次上对信息进行标引,不能够满足用户在语义和知识上的需求。而知识检索是综合运用信息管理科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及语言学等多学科的先进理论与技术,基于知识和知识组织,融合知识处理与多媒体信息处理等多种方法与技术,充分表达和优化用户需求,能高效存取文本、图像、视频、声音等媒体类型的知识源,并能准确精选用户需要的结果。知识检索是将信息或知识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存储,并根据用户的需求找出相关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被检索的对象是知识资源、知识库。知识检索就是采用一种从语义上标引文章的技术,形成知识库,再从知识库中查询用户所需的信息。

知识检索和信息检索的不同,在于知识检索强调了语义,它从文章的语义、概念出发,能够揭示文章的内在含义,而不像信息检索只是基于字面的机械匹配。知识检索提高了查全率和查准率,减轻了用户的负担。表1从检索语言、检索模型、组织方式、搜索方式和检索效率方面进行了归纳。

与主题词表或分类表不同的是,本体是领域知识规范的抽象和描述,可以构造丰富的概念间的语义关系,能够准确描述概念含义以及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形式化能力最强,同时具有高度的知识推理能力,能通过逻辑推理获取概念之间的蕴涵关系。因此,本体是一种知识组织体系。以本体作为知识组织的技术和方法,能实现基于语义的知识检索。知识检索是传统信息检索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系统信息管理等相关高新技术的运用,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主动信息服务也将是知识检索的发展方向。当前,图书情报档案的知识检索系统更加注重文本挖掘的功能,如大规模实例描述的汉语分词排歧知识库,具有主题词典和内容相似性检索功能,自动分类、聚类和自动摘要功能,文本数字理解和新词学习功能等。

2 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模型

2.1 信息检索模型的发展

经典的信息检索模型包括布尔检索模型、向量空间模型和概率检索模型,目前大多数检索系统往往综合上述各种模型,以达到认为最佳的检索效果。这些检索模型的不足是:在文献的组织与描述上,采用词切分和单汉字或两者结合标引文献,将关键词作为描述文献的基本元素,文献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在检索操作上,是基于关键词的无结构查询,难以反映词语问各种语义联系,查询能力有限,误检率和漏检率很高;在模型约束方面,索引项之间独立性的要求不符合实际情况,计算查询和文档之间的相似度的方法也有局限;虽经不断完善,也难以从根本上适应网络巨量信息的检索。

由此,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基于知识的检索模型,如分类检索模型、多维认知检索模型、分布式检索模型、概念检索模型等。特别是概念检索模型克服了以往检索模型中以词及其权值为中心建立相关性而忽略了语义关联的缺点,以概念词典为辅助,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增强搜索引擎概念分析理解能力,从概念层面上来处理用户的查询请求,从而实现特定领域的概念检索。上述检索模型由于没有知识组织体系的支撑,没有实现对检索对象的语义标注,也没有对其语义进行解析,因此被解释为基于知识的信息检索模型。

2.2 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

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模型在资源对象的组织、描述、表示、检索和模型约束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在检索对象的组织上,知识检索模型利用领域本体作为组织资源的基础。首先构建一个涵盖相关领域概念及概念间关联的领域本体库作为资源描述和知识表示的工具与模型,如各学科领域的主题词表、分类表,在此基础上确定领域知识本体的主要概念和概念间的各种关系,构筑领域本体的概念模型。

在检索对象的描述上,知识检索模型借助语义标引工具,按照领域本体的概念及关联,对资源对象进行概念分析、分类、标引、描述和处理,形成机器可以理解的带有语义信息的元数据。

本体概念的优化检索依赖于本体检索语言的功能。在支持本体检索的诸如RQL,DQL,0WL-QL,SquishQL,RDFQL,RDFPath和Versa等知识语言中,以RQL作为知识检索模型的检索语言可以满足知识检索的需要。

知识检索模型提供了特定领域可控的概念语义体系,并建立与概念体系相对应的具有层次结构的自然语言术语体系,能对自然语言提问和本体概念库的术语进行语义的理解、分析和匹配,依据本体概念问的语义关系,实现知识检索。

在模型约束上,知识检索模型的约束比较少,但要求概念和关系构成一个有向图,关系必须是有方向的;另外,要求每一个概念/实例都需要有一个唯一的标识。

2.3 Ont-KRM: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模型

基于上述约束和所建立的本体原型,笔者设计了的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模型Ont-KRM(Knowledge Retrieval

Model 0n Ontology)。Ont-KRM分为人机交互部分、知识源部分、检索匹配和本体库等部分,如图1所示:

人机交互部分主要是分析用户提交的检索请求,返回整理检索结果。检索请求的分析主要是依据本体知识,分析用户的真实检索意图,形成规范、准确的检索请求,提交给检索匹配模块。检索请求的分析主要分为以下步骤:①对检索请求进行预处理,提取需要检索关键字(词);②借助本体并在必要时通过和用户再次交互,判断检索请求中关键字(词)的领域、相关概念等等,确定用户的真实意图;③将用户的真实意图形成统一、规范的检索请求提交给检索匹配部分;④在对用户意图进行分析和交互的基础上补充和完善本体库中的相关知识;⑤对检索匹配部分返回的检索结果进行处理、合并后返回给用户。

知识源部分主要对知识源进行收集、并对收集的知识源根据本体库中的知识进行标注和分析,对从知识源中抽取的知识进行转换,对本体库中的相关部分进行补充和完善,建立对应的索引信息,放入索引库。

检索匹配部分主要是从人机交互部分收集统一的检索请求,并依据本体库中的相关知识对检索请求和索引库进行语义与语法层面的匹配,并将检索结果返回给人机交互部分。

本体库部分应该说是整个模型的核心部分,从对检索请求和检索结果的处理,到对检索请求和索引的匹配,再到对知识源的标注、索引的建立都基于本体库中的相关知识。同时,上述各个过程又可以对本体库中的知识进行补充和完善。当然,对本体库中知识的任何修改都要经过领域专家和系统的双重认定。

3 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呈现

3.1 知识组织体系及本体的语义标注

所谓知识组织体系,是对资源内容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描述与组织的机制。目前图书情报界公认的知识组织体系是主题词表和分类表,但本体是领域知识规范的抽象和描述,可以构造丰富的概念间的语义关系,能够准确描述概念含义以及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本体是一种知识组织体系,以本体作为知识组织的方法,才能实现基于语义的知识检索。因此,本文的知识检索模型和方法都建立在本体基础之上的。

目前信息机构中采用的元数据方案大多源自于对馆藏进行长期保存的目的,并不能够完全满足知识组织的要求。通过元数据的描述,可以充分揭示元数据的元素及元素揭示内容的语义含义,达到进行元数据互操作和对内容进行知识组织的目的,笔者重点研究以下问题:

标注元数据元素的语义。元数据互操作常见的困难是元素问同名异义和异名同义,RDF的思路是如果不同元数据中的元素指向同一个资源,那么这些元素具有同一语义。根据信息机构数字资源的特点,选用DC元数据作为元素语义的最终解释。也即如果说不同元数据中的元素都可以使用DC元数据中的同一个字段进行解释,那么这两个元素就认为在语义上相等。操作时将元数据与DC元数据元素之间的映射关系放在数据提供者方,当数据提供者在进行注册或者使用的元数据发生变化时,由其管理人员对映射进行定义。

标注元数据元素内容的语义。在解决了元数据元素的语义以后,采集回来的元数据应该用什么方法进行组织,与元数据元素内容的语义相关,因此还需要揭示元数据元素内容的语义。笔者通过RDF的描述方式来对元数据元素内容的语义进行揭示,框架中定义了一个关于元数据元素内容的ontology,并通过URI建立元素与ontology中的条目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标注元素的语义。

标注知识组织的内容。在对数据源的元数据进行描述时,数据源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元数据元素的功能对其进行区分,只提供标注内容的元素。这样,既减少了进行元数据描述的工作量,也为知识组织能够更有效的进行提供了方便。另外,对知识的组织还需要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有所选择,在进行元数据采集时,可以通过定义对DC元数据的哪些元素内容进行组织,然后再反向定位到与其相关的元数据元素来确定知识组织的内容。

3.2 知识检索呈现

知识检索呈现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知识提供的形式和检索结果显示的形式。常见的知识呈现方式主要有概念图(concept map)、思维导图(mind map)、认知地图(cognitivemap)、语义网络(semantic network)、思维地图(thinking map)等。信息检索和知识检索呈现之间虽在呈现方式上存在着相互借鉴,但它们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表2从呈现对象、呈现目的、呈现方式和交互类型等方面加以区别:

从呈现对象看,信息检索呈现的对象是信息,而知识检索呈现的对象是知识,包括知识本身和检索结果中的知识;从呈现目的看,信息检索呈现一是从大量信息中发现新的信息;二是将检索结果直观的呈现给用户以提高检索效率。而知识检索呈现则在于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方便用户更好的认识和获取知识;从呈现方式看,信息检索呈现的方式通常是图形、图像,而知识检索呈现的方式包括知识图表、视觉隐喻等;从交互类型看,信息检索呈现的交互是人机交互,而知识检索呈现的交互是人人交互。

资源的显示方式取决于资源的组织方式。信息组织线性的、无结构的方式,决定了信息的提供与获取是以关键词和分类目录及索引等途径来实现的,检索结果显示的是一组基于关键词层面上的没有语义的文献集合。而知识组织基于领域本体,是对概念关联的组织,所以知识检索显示的应是反映知识内容和概念关联的知识网络(或称知识地图)。简单地说,知识网络是对领域知识结构的展示,是对已获取的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关系的可视化描述。

3.3 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呈现技术

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呈现,是指通过一定的知识表示技术,将领域知识按照一定方式,清晰有序地在一个统一的界面上展示出来,以供检索者方便地查询与获取知识。基于领域本体的知识网络具有三个特征:①定位知识,给出任何一个概念,都可以显示该概念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②揭示知识关联,知识网络不仅要确定概念的位置,还要揭示此概念和其他概念间的语义联系,描述知识网络中各种关联;③可视化展示,通过直观、形象的模式、模型、图形、图像等方式,展现知识地图。

下面以笔者开发的知识集成原型系统中的“知识检索系统”为例,来说明知识检索的呈现方式。

该系统是一个基于与鲁迅相关资源知识的领域本体原型的知识检索系统。这个领域本体原型的构建以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为基础。由于分类和主题表达的对象都是主题概念,两者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概念对应关系。与鲁迅相关资源知识的领域本体概念网络的显示以及对知识的获取,是通过概念浏览和概念检索实现的。

页面布局。用户界面分为概念导航区和概念检索区两个部分,概念导航区是领域本体中各类概念的分类导航,点击具体的分类之后就可以在右侧的知

识导航区,显示概念的网络关系图。概念检索区在输入需要检索的概念,并进行进一步细化之后,就可以看到以相关的网络概念图和相关的概念实例。

概念浏览。概念浏览主要实现经济本体概念的分类导航和主题导航,可循着学科等级和概念间的语义关系进行浏览,起到知识导航作用。分类导航可对领域本体的分类知识树进行逐次浏览,选择一个分类概念,即可同时显示与该分类概念对应的主题概念关系,包括等同关系、等级关系和相关关系。反之亦然,可通过音序对领域本体的主题概念树进行层层浏览,选择一个主题概念,即可同时显示与之对应的学科类目(可以是一个类目或多个类目)。例如,在“分类导航”目录树中选择“阿Q正传”,主题概念浏览区便显示“阿Q正传”概念关系,点击概念关系就可以显示属于“阿Q正传”概念的文献实例,如图2所示:

概念检索。概念检索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检索本体概念及关联。如果检索词是本体概念,即显示该概念及其概念间关系,同时显示与之相关的学科分类类目,以实现语义的扩展检索和关联检索。对于本体库中没有的检索词,由于系统建立了与本体概念对应的自然语言术语库,在主题概念显示区即显示与该检索词对应的主题概念及关系,分类概念显示区显示与之对应的分类目录。例如,在检索框输入“阿Q正传”,主题概念显示区显示“阿Q正传”的概念关系,“分类导航”目录树中显示与之对应的类目(图书资源中的《阿Q正传》出版物,档案资源中的《阿Q正传》手稿,其他资源则是显示讨论阿Q精神的各类网络文章和站点等);关键词浏览区显示与之对应的关键词(阿Q正传手稿、阿Q精神、阿Q话剧等);文献概览区显示与“阿Q正传”相关的资源(题名或关键词含有“阿Q正传”的资源)。

4 结语

地理信息概述篇4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成立于1973年,其目标是制定和国际会计准则,促进各国会计实务在国际上的趋同。1989年4月,IASC委员会批准了一份名为《财务报表编报框架》的文件,并于同年7月。该概念框架在指导国际准则的制定及评价现有准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IASC于2001年重组成立了新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IASB运作以来,就一直致力于更新概念框架及制定全球性的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并于2010年9月完成了《财务报告概念框架》(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简称“概念框架”)的第一阶段结果,与此同时1989年发表的《财务报表编报框架》的相关章节将被取代,当该概念框架项目被全部完成时,理事会将拥有一份全面、综合且单一的被称作《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文件。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一系列由财务报告的目标和受目标决定的其他基本概念所组成的一套理论体系。目的在于指导财务报告的宗旨并为财务报告的报告主体、信息质量特征、报表要素、确认、计量、列报及披露提供基本的概念与原则。IASB发表的2010年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包括了四章节的内容,第1章: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The objective of general purpose financial reporting);第2章:报告主体(The reporting entity);第3章: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useful financial information);第4章:1989年概念框架的剩余内容(The Framework (1989):the remaining text)。IASB已完成的概念框架项目第一阶段的成果包括第1章和第3章的内容,同时取代1989年财务报表编报框架的相关内容。第2章报告主体还有待于补充完善,而第四章的内容与1989年发表的财务报表编报框架的相关内容完全相同。因此,本文仅就《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的第1、3章与《财务报表编报框架》中的相关部分做一个比较评述,下面将具体地加以研究。

二、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

(一)《财务报表编报框架》关于财务报表的目标

1989年财务报表编报框架中关于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有助于各种类型的使用者进行决策是所需要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使他们更好地评估企业偿付债务,制造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及其形成的时间和可确定的程度。同时财务报表还应反映企业管理层对交付给它的资源的经营成果和受托责任。由财务报表的目标可以看出,该目标在强调决策有用性的同时,也显示出管理层受托管理资源的经管责任。

(二)《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关于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

2010年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关于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关于报告主体的财务信息,以便有助于对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做出向主体提供资源的决策。这些决策包括购买、出售或持有主体的权益和债权工具,及向主体提供贷款的金额和信贷形式。同时通用目的的财务报告也需要提供关于主体的资源及主体管理层、董事会对交付给他的资源的经营成果和受托责任,从而有助于现在或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评价主体未来净现金流入的前景。由此可以看出,评价治理当局履行经管责任要求的信息通常也是资源配置决策需要的信息,因此,决策有用性包括了受托责任观,这样就没有必要专门将受托责任作为财务告的目标。

(三)两者的比较

关于财务报告的目标,编报框架和概念框架都强调了对使用者决策有用的目标,同时兼顾了经管者的受托责任,评价受托责任是为了进行经济决策,即“受托责任隶属于决策有用性”。这是两者的相同之处。但概念框架第1章“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与编报框架中“财务报表的目标”相比还有以下特点:

1.内容更加具体,逻辑更加严密,结构更加合理。IASB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明确地将内容分为四个章节,改变了编报框架中“一盘散沙”的局面,使得层次更加清晰,更易于理解。在“介绍(Introduction)”部分简化了概念框架的“范围(Scope)”,删除了“用户及其信息需求(Users and their information needs)”部分。在概念框架第1章中内容也做了较大的调整,分为“介绍”、“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有用性及限制”与“关于报告主体经济资源、要求权及资源和要求权变动的信息(Information about a reporting entity’s economic resources,claims,and changes in resources and claims)”三个部分进行描述,将编报框架中的“财务状况、业绩及财务状况变动(Financial position,performance and changes in financial position)”部分包含在了“关于报告主体经济资源、要求权及资源和要求权变动的信息”,删除了“附注及补充计划(Notes and supplementary schedules)”,从而使内容更加明确、具体,结构也更加合理。

2.以“财务报告目标”取代传统的“财务报表目标”。IASB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关于目标在范围上的“重点”开始针对财务报告,而非编报框架中的财务报表。这是由于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但财务报告还包括财务报表以外的其他财务报告,而其他财务报告也可以提供预测信息。因此,这种概念上的拓宽可以有助于改进会计实务,更好的满足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3.明确了通用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概念框架的目标1(OB1)明确了“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形成了概念框架的基础。概念框架的其他方面―报告主体概念、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及约束条件、财务报表的要素、确认、计量、呈报及披露―逻辑地来自目标”。通过明确而准确地对“通用财务报告目标”的性质与作用进行了定位,至少使人们明确了目标具有两大重要作用:一是规定财务报告的目的与宗旨,为编报财务报告指引方向;二是所有其他基本概念,都产生于目标的要求并共同为实现目标服务(葛家澍,2010)。

4.将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集中于投资人和债权人的需要。财务报告目标的核心是为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IASB在财务报告目标中明确指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是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直接指向的主要使用者。虽然报告主体的管理者及其他参与方也需要企业的财务信息,但通用财务报告信息并不主要针对他们。尽管通用财务报告主要针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需求,但通用财务报告不可能为这些群体提供其所需要的所有信息,仅是针对他们投资信贷决策的共同需要,为满足使用者各方面信息的需求,这些信息使用者也需要其他方面的相关信息。

5.更具体地阐述了决策有用目标的内涵。该概念框架具体落实在通用财务报告所能提供的,直接或间接与评估主体未来现金流量前景密切关联的各种信息之上,包括经济资源和它的要求权,及基于交易、事项情况引起资源和要求权变动所能提供的有用信息。并对经济资源和要求权的变动信息先分为由财务业绩引起和与财务业绩无关两类。由财务业绩引起的变动又区分为基于权责发生制会计(accrual accounting)所形成的财务业绩和基于过去现金流量(past cash flows)形成的财务业绩。所有这些变动应提供的信息,像如何预测主体预期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安排与不确定性以及怎样评估主体产生未来现金净流入的能力等都是使用者所普遍关心的,因为他们各自经济利益均与主体未来的有利现金净流量密切相关。因此该概念框架在描述通用财务报告目标时更加严谨、具体,使得财务报告能提供对决策最有用的信息。

三、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

(一)《财务报表编报框架》对财务报表质量特征的描述

在1989年的财务报表编报框架中,质量特征被定义为“是使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对使用者有用的那些性质。四项主要的质量特征是可理解性(Understandability)、相关性(Relevance)、可靠性(Reliability)和可比性(Comparability)”。

1.可理解性。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的一项基本的质量特征是便于使用者理解。它假定用户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合理程度的知识,而且自身又愿意用适当的精力去研究会计信息。可理解性决定着会计信息的利用程度,但对于具体的信息使用者而言其效用的大小则还取决于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运用能力。

2.相关性。是指有用的财务信息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当信息可以帮助用户评价过去、现在或未来的事项,或通过确证或纠正使用者过去的评价,从而能够影响用户做出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是相关的。在该编报框架中相关性不仅包括了预测价值(predictive value)、证实价值(confirmatory value)还包括重要性(Materiality),如果由于信息在财务报表上的省略式差错,以致影响使用者做出有关的正确的经济决策时,该信息就是重要的。

3.可靠性。当提供的信息没有重要差错或偏见,能如实反映其所反映、理当反映的情况,可供使用者决策做依据,则该项信息就是可靠的。可靠性的内容包括如实反映(Faithful representation)、实质重于形式(Substance over form)、中立性(Neutrality)、审慎性(Prudence)和完整性(Completeness)。

4.可比性。财务报表信息的使用者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的变化趋势,不仅需要比较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数据,还需要对同一时期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比较。为此,要求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可比性,要求同类交易或事项的计量和列报必须按一致的方法进行。

《财务报表编报框架》在第43至45段提出了对相关和可靠信息的限制性因素,包括及时性(Timeliness)、效益和成本之间的平衡(Balance between benefit and cost)以及质量特征相互之间的平衡(Balance between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该编报框架在质量特征的最后部分特别讨论了“真实与公允观点(True and fair view)”,即“公允表述(fair presentation)”的问题,但却未给出明确定义。

(二)《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对有用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描述

在《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确定了建立在财务报告基础上,对现在或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做出的关于报告主体的决策是最有用的信息的类型。它应用于财务报告及以其他方式提供的财务信息中。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第4段(QC4)描述了,“如果财务信息是有用的,它必须是相关的并且如实反映其拟所反映的。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将被加强,如果它是可比的、可验证的、及时的及可理解的”。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分为基本的质量特征(fundamental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和增强的质量特征(enhancing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及对有用财务报告的成本约束(the cost constraint on useful financial reporting)。

1.基本质量特征包括相关性和如实反映。如果财务信息能够对用户做出的决策产生影响,则该财务信息就是相关的。相关性要求财务信息具有预测价值及证实价值,而重要性也是一个主体相关性的特定方面。财务信息的预测价值要求其可以被用户用来作为输入信息来预测未来的结果。财务信息的证实价值要求其能提供关于以前评估的反馈情况。重要性是指当遗漏或虚假陈述某信息时,将会影响到使用者依据关于报告主体的财务信息做出的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要求其不仅反映相关的现象,而且也必须如实反映其意欲反映的现象。为了完全的如实反映,描述需要具备三项特征,即它是完整的(complete)、中立的(neutral)且免于错误的(free from error)。完整性要求为使用户理解被描述的现象,该描述应包括所有的必要描述和解释方面的所有信息。中立的描述要求在选择或呈报财务信息时不带任何偏见。免于错误意味着在描述现象时无差错或遗漏,并且用来产生报告信息的程序也被无误地选择和应用。当然,免于错误并不意味着在所有方面都是精确的,例如估计的存在。

2.增强的质量特征。可比性、可验证性(verifiability)、及时性及可理解性是属于增进的质量特征,其旨在提高相关且如实反映的信息的有用性。增进的质量特征也可以帮助决定在两种方式都均衡的考虑相关性和如实反映的情况下,哪种方式可更好的来描述现象。可比性要求财务信息能与其他主体类似的信息以及同一主体不同时期的信息相比较。可验证性帮助确保信息如实反映了其意欲反映的经济现象。可验证性意味着在特定描述是如实反映的前提下,不同知识背景且独立的观测者能够达成一致的意见,尽管不一定完全一致。及时性意味着可利用的信息对用户来说是及时的,以便能够影响他们的决策。可理解性要求清晰简洁的对信息进行分类、按特征进行描述及列报。

3.有用财务报告的成本约束。成本对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是一个普遍的约束。在报告财务信息时需要考虑成本与效益的约束条件。

(三)两者的比较

1.相似点。《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和《财务报表编报框架》所要求的质量特征从整体来说都有严密的体系,其主要内容可以说是大同小异。两个体系都服从财务会计的基本目标,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2.差别点。(1)以“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取代编报框架中的“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从而使概念框架中第3章“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更加服从于第1章“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2)概念框架中有用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层次更加明晰。在概念框架中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被分为基本的质量特征和增强的质量特征,不同于原先的主要质量特征,使得层次更加分明、结构更加严谨,有利于理解不同质量特征之间的关系。(3)概念框架中以“如实反映”取代了主要质量特征中的“可靠性”,并作为基本的质量特征,其包含完整性、中立性和免于错误,这更符合财务信息的特点。因为信息本来就是客观事物的反映,通用财务报告中的财务信息理应如实地反映一个主体客观存在的经济资源,对资源的要求和引起两者实际变动的现实交易、事项与情况,只有如实反映,才有可能通过财务信息确切描绘主体的经济真实(葛家澍,2010)。(4)概念框架中将可比性、可验证性、及时性与可理解性作为增强的质量特征,而编报框架中却将及时性列为制约因素,将可比性与可理解性作为主要质量特征的组成部分,并且不包括可验证性。这些修改目的是为了更贴近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具有更重要的意义。(5)删除了财务报表质量特征中的“真实与公允观点(公允表述)”,增加了“应用基本质量特征”和“应用增进的质量特征”两部分。从而使得标准更为简化、实用并容易被接受。

四、总结及对我国的启示

自国际财务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经过多年的精心研究论证,终于在2010年完成了《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的“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和“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两部分,取代了1989年的《财务报表编报框架》。与此同时,FASB在同年的第8号概念公告也与该概念框架实质上是趋同,甚至是一致的。IASB第一阶段成果的完成,对完善概念框架又更近了一步。但我们应该意识到,概念框架的完善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集中国际一流的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不断研究探讨,因此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国概念框架的研究起步较晚,为加快我国的研究进程,我国应密切关注IASB及FASB关于概念框架项目的研究动态。尽管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已与IASB的概念框架有较大的趋同,但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共同构成的准则体系,是法规,不是理论层次,其本身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严密的逻辑关系,因此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因而我们需要借鉴、吸收IASB及FASB在制定概念框架中的宝贵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根据我国的具体环境,不断研究探讨。这不仅有利于降低我国概念框架构建的成本,缩短研究时间,也能使我国框架与国际先进的概念框架保持同步,保证我国框架的合理性与先进性,从而最终制定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地理信息概述篇5

关键字:计算机;软件系统;数据分析;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采购系统管理包括采购订单维护、采购合同维护和采购订单结案三个部分。采购订单维护可以通过编号查询采购订单的制单日期、经手人以及订单的具体 执行情况,也可以通过添加生成新的订单。 采购合同维护是采购订单管理中的重要部分,采购人员通过添加合同编号、对应的订单编号、供应商名称、付款方式、收货时间、总价、合同签订时间以及相互之间约定的罚金比率和预付金额来生成新的采购合同,系统将自动添加到采购合同明细表中。同时.也可以通过输入合同编号来查询已生成合同的具体项目。采购订单结案中,采购人员可以添加订单编号、物料编号、物料名称、需求数量、物料规格、单价、需求时间以及供应商名称来生成采购订单的明细,

2.数据流程分析

数据流程分析把数据在组织中的流动过程抽象出来,专门考虑业务处理中的数据处理模式,目的在于发现和解决数据处理中的问题。它的主要工具是数据流程图(DFD)。数据流程图是现有数据流程的抽象,它舍弃了具体的组织结构、物流、场所等信息,仅从信息流动的角度考虑业务执行的过程。数据流程图的绘制应按业务流程图理出的业务流程顺序,将数据处理过程绘制成数据流程图。对于每个具体业务,再进一步细化,通过更详细的数据流程图描绘更具体的数据处理过程。

图形符号 名称 符号说明

实体 记述系统以外的数据提供数据获得的组织机构个人,框内为实体名称

处理 记述某种业务的手工或计算机处理,其中PM记述处理标号,C记述处理名称

数据存储 记述与处理有关的数据存储,DN记述存储的标号,S记述存储数据的名称

数据流 记述数据流的流动方向,FM技术数据流名称

表2.1数据流图符号说明

采购管理系统对物料采购提供从物料请购单、采购计划、采购订单、合同管理、供应商管理、到货接收、直至验收入库全过程的跟踪管理,监督和控制采购合同及订单的执行,控制物料储备趋于合理。对供应商实行供应商档案、供货历史等信息管理。其数据流程图如图所示图2.2采购管理数据流程图

图2.3采购计划管理数据流程图

图2.4采购订单处理数据流程图

图2.5采购收货处理数据流程图

3.数据库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的特点 能真实、充分地反映现实世界,包括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能满足用户对数据的处理要求。是对现实世界的一个真实模型。易于理解,从而可以用它和不熟悉计算机的用户交换意见,用户的积极参与是数据库的设计成功的关键.易于更改,当应用环境和应用要求改变时,容易对概念模型修改和扩充。易于向关系、网状、层次等各种数据模型转换。概念结构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从实际的人、物、事和概念中抽取所关心的共同特性,忽略非本质的细节 把这些特性用各种概念精确地加以描述 些概念组成了某种模型。描述概念模型的工具E-R模型。

如下图做出E-R图

图3.1采购管理ER图

4.功能实现

系统的功能划分为基本信息维护、信息查询、设备信息管理等三项功能。相对应有如下3个模块。

1.基本信息维护模块。该模块是用来对基本信息进行维护,对供应商信息和采购员信息进行更新,便于查询最新的信息,有助于采购设备。例如,某一个供应商不再为学校供应设备了,应及时将该供应商信息删除,购买设备时不再考虑该供应商。

2.信息查询模块。对库存信息进行查询,为制定采购计划提供参考以及为审核采购计划提供依据。对供应信息进行查询,可以为选择供应商提供参考,以最低价来购买设备,降低购买设备的成本。

3.设备信息管理模块。首先要制定设备采购计划,通过审核后,开始向供应商传递设备采购订单,所以设备采购计划和采购订单都需要留档。设备购买回来后,验收合格后需填写入库单,方可入库。入库单作为设备入库的原始单据,需妥善保管,以便后期的设备管理。

参考文献

[1]曾垂璧,李慧敏.集成化ERP管理模式[J].北京:科研管理,2006

[2]侯书森,孔淑红.企业供应链管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3]沈小静,谭广魁,唐长虹.采购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4]范罡.采购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D].厦门:厦门大学,2002

[5]康善村.采购技术[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6]王魁林.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2

[7]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地理信息概述篇6

【关键词】会计本质 逻辑 哲学 研究思路

一、对“会计本质”存在不同见解的原因探析

第一,事物本质的特性。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的质的规定性,与现象相比较而言,它具有内在性、一般性(共性)、相对稳定性的特征。同时,本质与现象又紧密相联系,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要通过现象来体现;另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没有不与本质关联的纯粹现象,真相和假象以不同的形式表现着本质。本质与现象的对立统一关系,既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又表明了认识事物(尤其是事物本质)的艰巨性。马克思说过,“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事物本质的这种特性,是我们在认识会计本质时存在困难、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

第二,对“会计本质”这个概念缺乏明确而统一的认识。传统逻辑告诉我们,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重要逻辑特征,也是我们在把握一个概念时所应明确的两个基本方面。概念是通过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来指称对象的,因而有其“所谓”,即它所指称的那类对象所具有的特有属性,叫概念的内涵。它反映的是事物质的方面的规定,回答“什么是”的问题。概念所包容的“所指”,即属于它指称的那些对象,被称为概念的外延。它反映事物量的方面,回答“哪些是”的问题。”并且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着反比例变动关系:即内涵增加时,外延数量减少;内涵减少时,外延增加。

显然,“会计本质”强调的是“会计”概念的内涵。这就说明,要正确地认识和使用会计本质这个概念,关键是把握会计概念内涵也即“什么是会计”的问题;但由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着上述紧密联系,我们还必须明确“会计”概念的外延。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所说的“会计”一词有着丰富多彩的所指,有时指会计工作人员,有时指会计学科,有时指会计实践活动,有时指会计方法……由此可见,会计概念的外延可谓包罗万象。

但人们在研究会计本质时,往往忽略了会计概念的外延,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例如:“会计的本质是一项管理活动”的观点其实是将会计外延所包括的会计实践活动等同于会计的本质(也即会计的内涵);“会计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观点则至少将客观存在的会计实践活动排除在会计外延之外;而会计艺术论、会计方法论、会计技术论、会计工具论、会计受托责任论、会计契约论等观点也存在着会计概念外延模糊的缺陷。对会计概念外延的模糊认识必然导致对会计概念内涵的不正确认识,从而不能正确地把握住会计本质。

二、在阐述“会计本质”时应符合的三点要求

第一,要抓住会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即是对诸多会计现象共同的质的规定性的提炼和概括。如上文所述,会计本质一词所强调的是会计概念的内涵,也即反映会计这一事物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因此,在叙述会计本质时,必须抓住会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这是能称其为“会计本质”的首要条件。但实际上,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例如,“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这一阐述对会计的属性进行了界定(是“经济信息系统”),并且,“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提法也比较合理――既突出了提供财务信息的重要地位又没有排除提供其他信息的可能性;但我们如果仔细斟酌一下就会发现以下两个问题:首先,它还是没有抓住会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确是(财务)会计的一个目的、一个作用,但仅仅会计如此吗?实际并非如此,例如,统计、金融等活动(或者说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不也主要是财务方面的吗?其次,在会计系统中,“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其实主要是会计管理实践,而会计理论、会计学科等其他属于会计领域的范畴则并非如此。因此,这种观点还是有些以偏概全。

第二,能够与会计概念的外延相照应,从而与之一起完整地反映“会计”这一指称对象。我们已经知道,内涵与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重要逻辑特征,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由此,真正意义上的会计本质(会计概念的内涵)应该能够与会计概念的外延相照应,能够阐释会计在其发展历史上出现的所有会计现象,也即能够囊括会计概念的外延所及的全部会计现象的本质特征。即要求,阐述会计本质时的表达具有足够大的容纳性。

第三,在表述上简明扼要。会计本质是相对稳定的,而会计现象复杂多变,要想让大家在了解诸多纷繁复杂的会计现象的同时把握住会计本质,我们必须用精简、准确的语言来表述它。

三、本文的观点:会计在本质上是一个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

第一,这一观点抓住了会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反映和控制”这两大会计的基本职能。首先,会计职能与会计本质有着紧密的联系,会计本质决定着会计职能,会计职能体现着会计本质。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职能”是指“人、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它与“功能”、“作用”等概念均有不同,“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效能”,“作用”则泛指“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既包括有利的影响又包括不利的影响)。由此可知,职能不是泛指(或特指)事物所产生影响的全部(或部分),而是强调事物应该具备的一定职责(义务);它关注的不是影响本身,而是该事物本身固有的某些特性及其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因而我们可以将“会计职能”理解为会计在社会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中所应实现的职责、应起到的作用。而会计本质是指会计这一事物内在的质的规定性,是事物诸多现象本身所固有的共性(共同特征)中相对稳定的特征;它强调的是“会计”概念的内涵。由此可见,会计本质决定着会计职能,会计职能体现着会计本质。其次,会计的反映和控制职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方式之一。关于会计职能,界内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这一观点是主流。例如,郭道扬教授在《论会计职能》一文中论述道,“正是从现代会计所处的环境出发,从现代经济管理对会计所提出的要求出发,以及从市场经济下会计所担负的重大经济责任出发,我们认为现代会计的基本职能应当归纳为反映和控制”。

第二,这一观点反映了会计的根本属性――“信息系统”,从而将会计概念外延所及的全部会计现象容纳在其中,并能够阐释会计发展史上丰富多彩的会计现象。当我们将会计视为一个以“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为目的的信息系统时,其构成要素有会计实践、会计理论及其研究工作、会计工作者这三个。首先,“会计实践”要素包括两个要素项目:微观层面的会计反映和控制实践,以及宏观层面的会计管制实践。这两个要素项目即是我们通常所指的“会计活动”或“会计管理活动”;但是,两者的实践主体有所不同――前者是实行会计核算和控制的各企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机构也即各“会计主体”,后者则包括国家、各类统一会计规则的制定机构、会计工作监管机构等,它们对各会计主体的会计工作进行指导和调控。其次,“会计理论及其研究工作”要素与指向实践活动的“会计实践”要素不同,它在总体上、本质上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只不过“会计理论”强调的是认识活动的结果而“会计理论研究工作”则强调了认识活动的过程。其中,会计理论又包括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应用理论。再次,“会计工作者”要素,其具体所指不仅包括会计实践活动中的会计工作者,而且包括从事会计理论研究的会计工作者。最后,这三大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会计实践是会计系统中的主要构成要素,这是因为该要素不仅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另外两个要素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而所有会计工作者的共同目的在于通过对会计理论的研究或应用来推动会计实践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会计工作者是会计系统中最具有创造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是联系“会计实践”和“会计理论及其研究工作”的纽带,同时又是会计实践活动和会计理论研究工作的主体。并且,该观点能够将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有机联系起来。会计环境指包括会计实践、会计理论及其研究工作以及会计工作者在内的会计系统存在和运行所依赖的外在条件的总和。实际上,“会计在本质上是一个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这一观点本身就暗含着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联系。可从两方面来理解这一点:其一,它是个“信息”系统。首先,一切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其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信息的形成、处理及交换过程中必然会与会计环境发生联系,尤其当会计系统将它所形成的信息与系统外部的信息使用者进行信息交换时更是如此,因为系统外部信息使用者本身即是会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它是一个“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的系统。经济活动本身总会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而这种环境必然会同时是一个以“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系统所处的大环境。这即是说,随着经济活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等各方面)的变化,会计环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会计系统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出现的诸多会计现象就构成了会计的历史。例如,出现于原始社会的直观绘图记事(数)、简单刻记记事(数)以及我国于距今大约五千年前出现的“结绳记事”等现象和思想,其实就是在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及人类认识能力等条件下所形成的会计系统,且主要体现了会计的反映职能。

第三,这一观点具有简明扼要的表述形式。“会计在本质上是一个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这一观点不仅具有较大的容纳性从而将会计概念外延所及的全部会计现象(散布于上述三大会计系统要素之中)容纳在其中,而且它还具有简明扼要的表述形式。这一点从其表述本身即可看出来。

四、以本文观点为基础构建的会计研究框架

本文所提出的观点不仅有利于对会计本质形成一个合理的共识,而且可以帮助我们以该思想为基础构建一个合理的会计研究框架或者思路,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开展会计研究工作进而指导会计实践。该框架可用图1进行说明。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余绪缨:会计学(修订本)[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2] 郭道扬:论会计职能[A];童道友:会计理论研究――湖北省会计学会1996-2006年优秀会计论文集[C].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

[3] 郭道扬:会计史研究第一卷[M].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 刘江:逻辑学推理和论证[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地理信息概述篇7

关键词:数据元素;数据;数据标准化;元数据;信息分类与编码

1 数据元素基本理论

1.1 数据元素及相关定义

在数据元素理论研究中,下面的术语是很重要的,理解好这些术语是理解数据元素的基础。

①数据元素(Data Element):用一组属性描述定义、标识、表示和允许值的一个数据单元。

②数据元值(Data Element Value):数据元能许值集合中的一个值。

③数据项:数据元的一个具体值。

④同义名称: 与给定名称有区别但表示相同的数据元概念。

⑤限定词:帮助定度和呈递唯一性概念的术语。

⑥域:一种属性的可能数据值的集合。

⑦值域:允许值的集合。

⑧域名:将数据元的值域及度量单位利用一个统一的名称来表示。

⑨对象类:对象集,现实世界中的想法、抽象概念或事物集合,有清楚边界和含义,并且特性和其行为遵循同样的规则面能够加以标识。

⑩对象:可要想象或感觉的世界的任一部分。

(11)特性:对象类的所有个体所共有的某种性质。

(12)表示:值域、数据类型的组合,必要时也包括度量单位或字符集。

(13)对象类词:数据元名称的成分,用于表示其所属的对象类。

(14)特性类词:数据元名称的一个成分,用于表述对象类的特性,(数据元名称的一个成分,表述数据元所属类别)。

(15)表示类词:数据元名称的成分,用于描述数据元的表示形式。

(16)数据模型:以反信息结构的某种方式对数据组织的某种描述。

1.2 数据元素规范与标准化框架

1.2.1 数据元素的组成

数据元由对象类、特性和表示三部分组成,其中对象类用于收集和存储数据的事物,例如,人、井、岩芯、管线、储罐都是对象类等;特性是用来区别和描述对象的,例如,颜色、性别、年龄、收入、地址、价格等均为特性;数据的表示部分中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值域,值域是数据元允许(或有效)值的集合。对于值域,数据元中存在两种类型的值域,一种是所谓取值是固定的,即取值是可枚举的,例如,人眼睛颜色这个数据元,其取值可能包括:Brown、Gray、Green、Hazel、Blue,另一种是概括的,即数据元取值是有定义域约束的,其取值可能是有限的,但是无法列出全部值,例如人的年龄,其取值范围可能是1-200,并且每位要求是十进制表示。

1.2.2 数据元结构模型

(1)数据元概念(DEC):对象类与特性联合在一起形成数据元概念,数据元概念在数据分类中是非常有用的,一般来讲,数据元概念是一个抽象意义上的数据元,但这类数据元的对象类已经限定,只有经过对数据元概念中的各个要素再进一步的限定,才使数据元概念变成真成有意义的应用数据元素。所以,数据元概念本身具有抽象性与分类性。

(2)通配数据元:特性与表示联合在一起形成通配数据元,通配数据元素也具有抽象意义,对于这类数据元来讲,它的特性与表示已经确定,所以它具有通配性,如果将这类数据元与具体的对象类联系在一起,那么该类数据元就可以具体化为有意义的应用数据元。

(3)数据元类型:数据元概念与通配数据元形成数据元类型。 转贴于

数据元是由数据元概念和表示两部分组成。当一个表示被联合到一个数据元概念上时,就能够产生数据元。数据元和数据元概念间存在多对1的关系,也就是一个数据元必须对应一个数据元概念,而一个数据元概念可以有多个数据元,换句话说,多个数据元可以共享一个数据元概念。

数据元与表示之间的关系是一对一的关系,也就是一个数据元需要一个表示。当数据元的概念模型相同而表示不同时就是两个不同的数据元,数据元中的表示是描述数据元中的数据元概念中的特性,即数据元中的特性有且仅有一个表示。

在数据元概念中对象类和特性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对象类需要只需要一个特性(或者特性类),一个特性(特性类)只描述一个对象类,当一个特性和一个对象类建立关联时就产生了一个数据元概念。

同实体关系类的数据模型相比,模型中的实体相当于数据元中的对象类,而实体的属性本当于数据元中的特性和表示。

1.2.3 数据元素的属性

数据元素本身也是一个事物,既然是事物那么就需要属性来描述这一事物,通常我们也将描述属性称为描述数据元素的元数据。

1.2.4 数据元结构模型

经过对数据元理论的深入研究,我们抽象出图2的模型,该模型反映出了数据元概念、表示、基本数据元以及应用数据元间的关系。

1.2.5 值域基本模型

按照数据元素理论,给出了数据元的值域模型。该模型将数据元素的值域抽象为概念域,即所谓的“域名”,一个概念域可能会与多个值域有关系;概念域可能是枚举类型的,也可以是非枚举类型;同样,值域可能是枚举值域,也可能是非枚举值域。

2 数据元的元模型

经过对数据元理论与实际数据规范化应用的研究,我们提出了数据元的元模型。

该框架模型是将对象类、特性类、分类模式由此演生的基本数据元和应用数据元、值域以及数据标准值、实例标准值以及标准实体有机的关联在一起。揭示了数据元与应用的紧密关系。整个模型高度概括了数据标准化的核心工作。

3 数据元素与信息编码间的关系

有些学者讲过,信息标准化实质是信息代码化的过程,周知,信息分类与编码在整个企业信息标准化中占有基础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如何对企业的各种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并对其进行编码这是信息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其实数据元素与信息分类及编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表1中给出了数据元素分析方法与信息分类与编码的对应关系。

4 数据元应用的领域

数据元素理论属于信息标准化的基础理论,即是数据规范化理论基础。数据元分析在信息分类、数据的集成参考模型、数据模型优化设计、数据元字典以及制订数据交换标准等方面得到应用。

数据元的研究,目前在国际上相当流行,而在国内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几年的研究,目前,我们已经将这一方法论用于石油上游的数据规范化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正在将这一方法论用于中石油的ERP数据平台中的数据规范化中。相信,随着这一方法论的在石油石化领域的不断应用,必将为石油石化信息化建设起到科学的指导与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地理信息概述篇8

一、准确获取地理信息

在文综背景下的地理高考关注四项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即传统意义上的审题,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审题能力是学生成绩提升的瓶颈,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非智力因素,是解题的基础。因此提高地理试题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是做好答题指导的关键。

地理试题依托文字、图像、图表承载信息,寻找命题的切入点。综合高考地理学科考查的特点,可将试题信息分为以下四类。

1.题目文字信息

题目提供的文字信息包括背景材料、图像注解、甚至包括图名信息。

2.图像图表信息

区域图、光照图、等值线、统计图、剖面图、分布图、关联图、景观和漫画。

3.试题问题信息

问题也是试题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具有鲜明的指向性。

4.试题答案信息

主要表现在选择题中,表现为显性和隐性,选择题中的答案是显性的,从答案入手进行反推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隐性答案信息表现为上一题的答案是下一题的得分点,解题时要注重前后题思维的联系。

地理试题往往通过文字、地图、表格等不同形式相互组合提供解题所需的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时要从整体综合考虑,最终提炼出有效的地理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正确的结果。

二、科学把握命题意图

命题意图就是试题的考查目的、设计意图。弄清命题意图,就能以最佳的方式答题,得分率当然也就得到提高了。在知识层面上,应首先审清题目的意图是什么,即考什么问题。在能力层面上,就是弄清题目的考查方式。关于能力的考查一般有六个层次:一是判断,包括时间判断、空间判断、对错判断和预测判断等;二是描述,包括对地理概念的描述、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对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要点的描述等,当然也可以有定性和定量的描述;三是阐释,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推理,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如成因分析、原理运用等;四是评价,包括合理性评价、意义评价、优劣评价、利弊评价,注意关注与时俱进,因为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地理观念也要不断更新;五是对策,也就是采取的措施,包括探索解决方法、寻求实施途径和提出解决措施等。

三、熟练掌握答题技巧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中考生的表现,在考前指导学生掌握高考中不同题型的的答题技巧,对提高文综高考中地理试题的得分率至关重要。这里分三点加以说明。

1.辨析基本地理概念,把握答题方向

从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情况来看,很多考生失分都与基本概念把握不准相关。高考题目的内容和形式是千变万化的,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基本概念。考生如果能深入理解基本的地理概念,面对纷繁变化的高考试题,考生就能做到举一反三、处变不惊了。

纵观近年高考,考生主要存在这么几个误区:

(1)日常用语与专业用语的混淆。如平时讲的早晚问题与地方时“东早西晚”混为一谈;“同时日出”与“日出的时刻(地方时)相同”;悬崖与陡崖;狭义的农业即种植业与广义的农业等等。

(2)关联概念的混淆。如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水利资源与水能资源、天气与气候、地震震级与烈度、太阳高度与下午太阳高度、干旱与旱灾、地形地势和地形类型及地形区、绝对数量与相对数量(如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增长率、总数与比重等)等等。

(3)题目给的“新概念”。在高考试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所谓“新概念”,如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卷中的选择题第5-6题给出的“云量”,这种情况往往使许多考生产生畏惧心理,造成答题障碍。其实,高考试题中新概念的出现也是高考以能力立意的一个表现,而且这种“新概念”一般难度不大,只要在考前给考生足够的心理诱导就问题不大了。

2.抓住设问中的关键词

高考的设问中的关键词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设问的主体部分,告诉学生划分出主、谓、宾、定、状等成分,二是非学科知识的关键字眼,如“都”“绝对”“无”“最”“有利”“不利”“不同”“相同”“差异”“比较”“相比”等,在审题过程中可以进行必要的标注,避免关键时刻出现失误,造成失分。

关键要做到抓住试题中常见的指导用语,按要求做答,要文字准确,条理清晰,扣准得分点。

3.把握各种题型的答题基本技巧

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模式与技巧,下面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简单加以说明。

选择题解题常用方法有三种:

直选法(再现法):把记住的知识再现出来,主要考查记忆的准确性;做题时要审清题干、题支,判断与所记内容是否完全一致,切忌似是而非、只看大概,或只看前一两个选项。

排除法:适合一般有一定难度的试题,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较多时,可将选项与题干条件对照,将明显错误的选项排除,缩小范围,重点分析剩余选项。

优选法:题目提供的四个选项如果都符合题干要求,但题干中又有“最”、“主导”、“主要”、“第一”、“核心”等字样,就应该采取选优法进行取舍。

非选择题一般的答题步骤有:(1)准确定位,弄清是哪里;(2)描述分布,注重极值与递变;(3)特征描述,明确方向;(4)阐述成因,要熟练调动运用已有知识;

(5)气候分析;(6)区位问题分析;(7)社会经济因素分析;(8)资源环境问题分析时。

四、语言表达科学规范

高考的得分最终要通过学生在试卷答题卡上的答题来实现,因此语言表达科学规范是提高高考成绩的唯一途径,要求学生答题时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语言要科学、准确、简练。就是要用地理专业术语回答问题,切忌用大白话,关键词要准确无误,不说废话,严格按题目要求答题,语言表达准确简洁。

其次提倡先定性描述,然后具体分析。答题时先整体思考答题要点,然后逐个要点简明扼要依次回答,避免答题杂乱无章,前后矛盾,要把最重要的要点写在前面。如果有多点,提倡分点答题,或者用分号隔开,让人一目了然。

再次要求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我批改作业和试卷时,每次都进行必要的关注,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注意引导,长期的潜移默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至关重要。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1.关注地理老师的语言示范作用。要求教师的语言要规范,发挥教师语言的榜样作用。

2.关注教材的语言示范作用。教材是通过众多专家精心编制而成的,因此教材语言具有准确、精练、层次分明、逻辑性强、科学性强等特点,在引导学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一篇:幼儿卫生保健总结范文 下一篇:理财与金融的关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