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范文

时间:2023-11-23 11:17:55

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

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篇1

药品实验室管理建议

目前,我国各级药品检验所不仅执行国家局颁布的《药品检验所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还积极进行着计量认证和向世界水平看齐的国家实验室认可工作,大步推进了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一、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

计量认证的实质是对实验室的一种法定认可活动,也是检测机构进入检测服务市场的强制性核准制度,通过计量认证是各级药检所开展法定检验业务的基本门槛。实验室认可是对实验室从事特定检测或校准能力进行评价和承认,认可意味着认可机构承认实验室有从事特定的校准或检验活动的能力。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2月29日,我国已有50个药品检验所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其中有23个省级药检所。

实践证明,药品检验所实施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有利于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将质量目标分解到各个层级和个人;明确和细化了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促进了检验和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确保了实验室具备良好的工作环境,配置与所开展的检验项目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并加强对仪器设备管理等;有利于检验机构全体人员切实转变观念,增强质量意识,自觉执行文件,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有利于促进检验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使质量管理活动进入良性循环,有效的规范管理。

二、我国药企检验实验室现状

药品GMP实施20年间,尽管药企检验实验室的硬件配置和软件管理水平得到相当程度的提高,但是管理水平仍不容乐观。在GMP认证时,药企检验实验室普遍存在缺陷。据广东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对近两年258家广东药品生产企业药品GMP认证过程中的2532条缺陷项目进行统计,其中有215个企业的药品检验室存在缺陷,涉及厂家占调查厂家总数的83.3%。而且,药企检验实验室存在的缺陷集中体现在对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方面,具有一定普遍性。如:人员素质不高,职责不清;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不到位;未执行某些重要程序,如分析方法未验证,未建立和遵守实验室操作变更控制系统,检验仪器未验证和未进行偏差调查等;对检验设施、设备、试剂、标准物质、滴定液等要素的管理不规范等等。在近年发生的一些药害事件中,也暴露出药企检验实验室的管理漏洞,如齐二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即在于企业对原辅料的检验管理不规范所致。

1、缺乏药企检验实验室管理的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的缺乏直接导致企业在对药品检验室实行规范管理时“无据可依”,药品监管人员检查时也颇感“无章可循”。

2、药品GMP对实验室管理的规定不系统、不具体

药品GMP尚未纳入部分对规范实验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如实验室管理、分析方法的验证、取样程序、留样要求、稳定性实验的应用范围、稳定性实验的留样要求等。

3、药品GMP现场检查对检验实验室的检查深度不够

药品GMP现场检查对实验室的检查缺乏针对性。没有专门针对实验室的检查要求,对实验室的检查包含在对质量管理部门的检查之中,导致实际分配至实验室检查过程中的检查员资源和检查时间显著不足。作为质量控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验室,其运行是否合理、提供的报告是否真实可靠难以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得到准确的判定。

此外,药品GMP中实验室部分的检查条款可操作性不够强,在实际操作中较难掌握尺度。

三、规范药企检验实验室管理建议

2、依据《药品生产企业检验实验室管理规范》,制定标准化、可操作性强的药企检验实验室评价标准

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篇2

药物化学实验室由于实验的需要,存在高温、高压、低温、连续长时间反应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同时需要存放一定量的易燃易爆化学试剂、剧毒的药品和试剂,因此安全管理工作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4]。安全管理员制度:每一个实验室都由一个固定的研究人员作为安全员,负责该区域全部的安全问题。同样每一个特殊的仪器设备也有专一的安全管理员负责,确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消防管理:实验室是消防安全的重点区域,我们每年都统一组织研究人员学习消防安全知识,观看消防相关视频,熟悉实验室周围灭火器、灭火沙桶、灭火布、消防水管等消防设施的具置及正确使用方法,利用旧的灭火器进行现场灭火演习。通过理论学习与实际体验的结合,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具备及时处理实验室意外情况的能力。人身安全制度:近年来国内外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我们在工作中始终把“人身安全第一”放在工作中的首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做好易燃、易爆及有毒试剂的安全使用,同时也注意做好容易被忽视的废气的处理及防护,从各方面确保研究人员的人身安全。

2实验记录本及样品的管理

药物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中,比较容易忽略的是实验记录的管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统一印制带有页码实验记录本,避免实验记录的修改。在研究生毕业以后,把该生相关的实验记录全部装订并且封存在专用的档案柜中,制定了毕业生实验记录本的借阅及归还程序,确保实验记录本的安全存放。药物化学实验室比较独特的一个特点是拥有大量新结构化学物,并且这些化合物的活性是随着生物活性测试的发展逐步开发出来的,因此做好样品的管理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在研究生毕业前,按照统一的标准做好样品的管理工作,这些标准的信息包括化合物的名称、结构证明数据、纯度、已做的活性数据等已知的相关信息。所有的这些样品都保存在专用的4度药品展示柜内,借用归还的情况也登记在册。针对在读学生,我们在一个课题结束以后,同样实行类似的样品管理。近年来通过规范的样品管理工作,极大方便了课题组内部活性筛选工作的开展,扩大了化合物的利用范围,提高了获取高药物活性的新结构的可能性。

3仪器管理

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拥有了Bruker400兆核磁、Q-Tof高分辨质谱、BD流式细胞仪等药学相关系列高端精密仪器。这些仪器价格昂贵,对操作人员的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实验室聘用了专门的实验员负责此类仪器的日常使用和维护,避免了操作不当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实验室常规仪器具有使用频率高、价值相对较低、对操作能力要求相对较低等特点,我们则根据仪器的种类,安排了所在实验室的研究生作为常规仪器的负责人。该类仪器的负责人,负责制定仪器规范的操作规程,协助研究人员对新进实验室人员进行仪器操作的培训,仪器的常规定期保养及损坏的维修协调工作等。

4项目管理

药物化学实验室是各类科研项目具体实施的场所,只有项目顺利实施才能保障实验室能够持续良好的运转。本实验室实行逐级负责制度,研究人员定期开会讨论确定研究思路及方向,确保实验项目的顺利实施。研究人员再与具体的研究生定期讨论试验进度,并及时修改科研工作的方向,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5试剂管理

对于实验室的日常试剂,有实验室固定人员定期提交采购申请,由专业人员统一负责采购。对于非常规试剂,由实际使用人员提供供货信息,有采购人员统一采购。对于实验室现存的常规试剂,由实验室人员定期进行统计汇总,这样作不仅避免了重复购置的浪费,同时也提高了实验工作的效率。对于剧等管制药品,实验室实行双负责人制度,确保在取用时必须有两个人同时在场,根据实验需求取用后及时归还。同时对于该类药品的使用过程,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对于废液的处理,实验室选择具有资质的正规处理企业,定期对废液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危害。药物化学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比较琐碎,涉及到的人和物也非常多,但是也是科研和教学工作顺利实施的保障。做好日常管理工作需要相关人员高度重视,投入热情和时间,踏实认真,及时总结修正,才能探索到适合自己的实验室管理方法,更好地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服务。

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篇3

关键词 实验室;农产品;检测过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S48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295-02

检测工作质量是实验室的生命,为了获得质量较高的检测数据和结果,要对检测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控制[1]。实验室控制是指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确保分析误差处于允许限度内,确保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性,使分析数据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有把握达到所要求的质量。实验室质量控制就是在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贯彻“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1 误差的分类和来源

1.1 误差分类

误差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值的差异。真值为客观存在值,真值一般分为理论真值(如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和约定真值(如国际计量局的国际千克基准)。检测工作中要估计的被测物的真值属于约定真值。在定量分析中,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误差,按照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3类。一是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由于试验方法、所用仪器、试剂、试验条件的控制以及试验者本身的一些主观因素造成的误差,称系统误差。二是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或未定误差,是由一些偶然的原因造成的。例如,测量时环境温湿度、气压的微小变化,都能造成误差。三是过失误差,又称粗大误差。由于测量者过失,如试验方法不合理,用错仪器,操作不当,读错数值或记错数据等引起的误差。在数据处理中要把含有粗大误差的异常数据删除。

1.2 误差来源

分析过程中不同的步骤引入不同的误差,以有证标准物质克百威作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NY/T761-2008第三部分)质控样为例:

2 质量控制的环节

实验室质量控制不仅仅是检测过程的控制,而是贯穿实验室质量活动的全部环节。

2.1 人员

试验由实验室人员完成,实验室人员的素质、能力、操作水平关系到试验结果和数据的准确性。在实践过程中,要按照《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27025)》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的要求,为实验室配备具有相应学历和专业技术能力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所有上岗人员都要接受 “培训-考核-监督”的管理方式。对新进人员,要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培训,经考核合格,获得证书后才能上岗。实验室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实验室监测人员的水平。建立定期与不定期、一般与重点、新进人员与老职工相结合随机抽查制度,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保证监测结果准确科学[2]。

2.2 设备

实验室应正确配备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包括抽样工具、样品制备和数据处理所需要辅助仪器设备和相关软件。实验室仪器设备要独立建立设备档案,内容要完整,且制定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仪器设备应有唯一性标识,并贴有状态标识。对处于计量器具目录的要按照要求进行计量检定,以保证检测结果的量值溯源和可靠性;未纳入计量器具目录的仪器和设备及检定周期之间的大型仪器设备,应该按照操作说明、技术规程、计量检定规程等制定自校规范,严格按照规范,及时进行校准。

2.3 实验室试剂和耗材

要获得科学准确的检测结果,在试验过程中要确保使用质量好的试剂和耗材。实验室在购买和更换试验耗材和试剂的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对购入的试验耗材和试剂要进行验证、确认、登记等工作,以保证其质量。

2.4 标准物质及标准溶液

标准物质及标准溶液是试验获得成功的前提和保障。只有使用合格的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才能为后续试验的开展打好基础。购买标准物质时,要选择合格的供应商,要求供应商持有标准物质证书,以利于可追溯和量值溯源。实验室应该建立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管理程序,严格管理其购买、购置、存储、使用等环节进行控制。对于标准溶液的有效期可参考《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GB/T27404―2008)》附录C中的规定,也可根据实验室方法检验结果确定。

2.5 实验室环境

实验室环境是指实验设施和环境条件,实验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够顺利开展,才能获得准确和有效的检测结果。仪器分析室的环境应满足仪器正常工作的需要,在环境有温湿度控制要求的仪器室应进行温湿度记录;天平室应防震、防潮、防尘,保持洁净;放置烘箱、高温电阻炉等热源设备的房间应具备良好的换气和通风条件;将试剂、标准品、样品存放在符合其存放规定的区域,冷冻、冷藏区域应进行温度监控并做好记录。

2.6 检测样品

在农产品相关试验的开展过程中,要对检测样品进行严格的管理。建立包括接受、保管、领用、传递、处理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办法,保证检测样品不污染、不损失、不变质,保持完好的原始状态。在样品的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对接受的样品状态进行记录。如记录样品的颜色、形状、新鲜纯度等。二是核实和编号。对照抽验单、标签、封条等对样品进行核实,并按照规定对样品进行编号。三是制作标识。为了便于区分,制作好的样品可以按照检样、留样等进行分类。同时制作标识对检样进行区分,如将其区分为待检、在检、检毕等。四是样品的贮藏和保存。样品存储的环境应该保持清洁,存储过程中将其整齐摆放,按照样品的特点对存储的环境进行控制,并及时进行记录。如水果蔬菜打浆样品要求储存于-20 ℃冰箱中。样品的领用和退回,应办理交接手续,做好清点核实工作后,交接人员双方应在记录上签字[1]。对超过保存期限的样品应该按照作废处理程序将其妥善处理,并做好记录。

2.7 记录

实验室记录能够为后续的分析和研究提供原始的数据,也能够为试验过程提供证明,具有可追溯性和可重复性。实验室记录要求及时、真实、准确、字迹清晰。试验数据保留过程中,要按照试验以期的准确度保留1位可疑数字,在运算过程中按“四舍六入五成双”的原则进行数字修约。实验室还应建立标识、收集、编目、存档、借阅、维护、清理记录的程序[4]。应该按照制定的保存期限进行妥善保存。

3 质量控制的措施

3.1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实验室采用多项手段如盲样检测、留样检测、人员比对、方法比对等验证检测方法的可靠性,以便及时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在标准更新、人员交替、设备变化和检测质量波动情况下,尤其应加强技术校核工作。

3.2 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

实验室须积极参加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以及国家认监委(CNCA)组织的实验室能力验证或实验室比对活动,参加省计量部门,农业部或省、市等质检机构组织的实验室能力验证,重点开展实验室间的比对活动。

4 实验室检测过程控制的方法

一个好的分析方法经过实验室确认(或验证),实际执行过程仍需要有良好的质量控制方可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1 质控样品法

4.1.1 质控样的种类。质量控制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形式:一是试剂空白。不含待测成分,或用等量的溶剂代替待测部分,执行全部分析过程。二是基质空白。不含有待测物质的与待测样品基质相同或相近的样品。三是有证标准物质(CRM)。四是实物标样。通过实际种植、养殖或食品加工工艺产生的含有所需检测分析物的样品。此样品可以是实验室自行制备或是利用留存样品,样品中分析物的含量需经实验室内部验证,推荐采用实验室间的验证分析评估此类样品的分析物含量。五是添加样品。空白样品中添加所需检测的分析物。六是盲样。由管理人员配发的样品,可以是实物标样或添加样品。

4.1.2 质量控制样的应用。每批次的样品检测中加入质量控制样与待检测样品同时分析(包括提取、净化、上机测定),以监控整个分析过程。每一次检测应同时检测质量控制样品,其中必须包括试剂空白、基质空白2种以及有证标准物质、实物标样、添加样品、盲样中的1种或更多。在6个月或更短的周期内,检测方法所包含的全部检测项目(分析物)应有至少1次参与到质量控制样中,若由于检测批次很少,可将此周期延伸至1年。建议实验室在编制内部质量控制程序文件时明确具体的进样序列要求,进样序列的任何调整都应有充分理由证明其合理性。建议的进样顺序是:试剂空白、空白样品、添加样品(或实物标样)、空白样品(或试剂空白)再进样、要检测的样品,最后是添加样品(或实物标样)[5-7]样品数量较多时,应在一定的样品间隔(如每10个样品)中加入控制样。

4.2 质量控制图法

质量控制图是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检测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它主要区分检测结果质量的异常波动还是正常波动,对过程异常及时告警。

农残检测过程中可以采取加标样(添加样品加标回收率)或者已知浓度的标准样作质控样绘制准确度质量控制图,按标准正常进行的检测结果经统计得到标准差σ(重复质控样的20个数据)决定检测结果的控制限。随即变量X(质控样检测结果)服从正态分布时,X落在(μ±3σ)范围的概率为99.73%,μ为分布期望值或总体均值,如果变量X处于(μ±3δ)之外,则认为过程存在异常波动,则应重做样品检测[8]。

5 参考文献

[1] 高强,孙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的样品质量控制[J].现代农业科技,2014(3):292-293.

[2] 廖海燕.浅谈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J].四川农业科技,2013(8):49-51.

[3] 唐昆.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图的制作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200-202.

[4] 吴越锋.浅谈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J].湖南林业科技,2007(34):80-8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检测实验室中常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与表示:GB/T27411-201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理化检测:GB/T27404-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27025-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篇4

1.1我国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现状

近几年,医学检验实验室重要性增大,然而一部分地区的实验室实行的是传统管理模式,实验很大程度上也仍需人工进行,且对实验室的管理严重不足。由于受到基础设施约束,加上缺少专业的实验操作人员,另外,出现操作的失误等技术方面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1.2医学检验实验室安全防护的对策

医学检验实验室应建立安全环境管理制度,强化实验人员的岗位安全意识,规范安全环境行为,排除不安全因素,确保营造安全的实验室环境。比如制定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规范等,完善相关实验人员的岗位职责,主要包括:培训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安全意识,制定仪器设备等的安全管理制度,管理实验中所用的原始记录等。另外,对实验室弃置的培养基及被污染废物进行有效处理,将实验室废物置于密封防漏容器中运出,按规定分类收集,统一存放及处理。医学检验实验室另一安全问题就是实验室的污染。医学检验实验较为复杂,医院的一些传染性血液标本或致病性病原菌危害较大,所以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实验的操作规范。实验过程中被污染的器具要进行妥善处理,器皿需要经过严格的高压蒸汽灭菌后才可以进行清洗,禁止直接用手进行清洗。

2实验室质量管理

实验室质量管理分前、中、后三个阶段,加强临床沟通,注重检验可一定程度上保证各阶段质量。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试验中广泛采用各种不同的检验仪器,这不仅加速了医学检验的发展,也对实验室质量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实验室检验的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对于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准确性有非常重要的保障意义。

2.1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间的沟通

加强沟通可促进检验科人员提高工作效果及效率。检验科提交的检验申请单必须填写患者完整的信息,如果信息欠缺,检验人员必须积极主动与患者的主治医师联系,补全信息。检验人员只有持有信息完整的检验申请单,并积极配合临床医护人员,才利于获得高质量检验标本,使检验工作具有有效的临床意义。如果检验结果异常,则将其交由临床医生解决。

2.2患者准备工作

患者准备的程度不仅影响样本质量,也影响结果准确度。患者准备工作带来的影响主要来自患者的生理状态、饮食及服用药物等。

2.3检验样本采集工作

采集样本过程中,尽量保证得到高质量样本,因为样本的不准确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验结果可信度。严格要求每个环节,包括样本检验及样本运送等在内的过程,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保证取得高质量样本。

2.4运送、处理样本

样本采集后,立即送于检验科。运送过程中,避免标本污染;如果因各种突况样本未能在规定时间内转运,需要专业人员预处理标本。此过程按国家部门有相关规定严格执行。经检验的样本只有存留期限过后才可以处理销毁,这一段时间内应加以保存以备复查用。另外要注意的是,送于检验科的样本,经查验后未合格者,停止检验。

3仪器设备管理

实验室仪器设备应符合国家要求,并做好设备防护工作。首先,医学检验实验室应配有相关安全仪器,保护工作人员、设备及环境。这些仪器的作用是聚集感染空气,使其无法自由扩散。实验室人员需定期检查并备案身体情况。其次,实验室人员经培训后方可使用仪器设备并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及日常保养,建立技术档案及使用与维修记录,并在使用前完成对仪器调试。最后,开展对外社会服务,提高设备使用率。

4试剂管理

实验室各种物品的存放须科学化与条理化。所有药品须分类存放用标签标明名称及含量或浓度。易燃易爆、强腐蚀性试剂及剧毒物品应设置危险物品专柜并专人保管。有机试剂柜须设置通风管,避开阳光照射。另外,酸与碱应该分开存放;易挥发药品须存于通风柜;有氧化性的药品应与还原性药品分开存放,防止发生化学反应。药品试剂应规范管理,使用之后要归位,试剂借出时需记录,腐蚀品及危险品不可以借出。

5人员管理

工作人员应遵守岗位职责,提前制订详细的实验计划,熟悉实验项目的内容,并指出实验过程中的安全事项。所有进入医学检验实验室的人员都应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程,正确认识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特殊性,了解医学检验实验室的规范操作。检验结束之后,将药品及仪器归位,并注意清洁实验室卫生。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技术人员须遵守岗位职责及实验员守则等,提前准备实验所需要的药品试剂及仪器,为样本检验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同时,还要加强医学检验实验员的工作培训,提高他们的实验技术。除此之外,实验室技术工作人员必须有很强大的分析与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尽量保证实验室人员都可以获得到省检验中心学习的机会,取得上岗证书。实验室实行岗位责任制,可采用竞争上岗等方法激发实验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不断研究与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为实验室工作提供人才保障。综上所述,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工作的特殊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处理,探讨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落实各项管理政策,建立科学医学检验实验室。

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篇5

1.1对象

衢州市现有批准取得资格的32家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

1.2方法

现场实地察看,并查阅检测资料。

1.3督导标准

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制定督导检查表。

1.4统计分析

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

2结果

2.1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分布

衢州市现有批准取得资格的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共32家,分别属疾控系统5家、医院21家、监狱戒毒系统5家和血站1家。

2.2评估结果

把实验室接收样品到出具检测报告的全部工作和管理过程分解成10项内容,逐项实施评估;另外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质量管理方面作专门考评。32家实验室的规范管理符合率达90%以上;计量检测仪器检定/校准、健康监护和样品库管理方面有所不足,规范管理符合率在70%~90%;检验人员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样品唯一编码和配备洗眼装置方面问题较多,规范管理符合率在60%以下。

2.3实验室盲样室间比对结果

衢州市参加实验室盲样室间比对的32家筛查实验室定性和定量均符合要求。综合上报的检测报告及原始记录情况,30家单位获得优秀,1家单位获得良好,1家获得合格。

3讨论

我国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是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设置的,分别是艾滋病参比实验室、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和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衢州市除市级疾控中心建有确证实验室外,其他均为筛查实验室。从督导结果来看,目前衢州市所有疾控机构的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进行管理,市人民医院参照《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管理,血站按照《血站技术操作规程》管理,其他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仅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及相关政策、法规进行管理。衢州市自2001年首次发现HIV感染者后,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数量不断增加,目前新增42家艾滋病病毒快速检测点,为扩大检测人群以发现HIV/AIDS提供了方便,同时对艾滋病检测筛查质量和生物安全管理提出新要求。督导结果显示,衢州市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检测人员得到培训,仪器设备得到更新,生物安全设施得到保障,质量控制得到完善,均表明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整体运行良好。此外,各单位在检验质量控制、生物安全设备使用记录及检测档案管理方面均较好,规范管理符合率在90%以上;在计量检测仪器检定/校准、健康监护和样品库管理方面有所不足,规范管理符合率在70%~90%;在检验人员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样品唯一编码和配备洗眼装置方面的问题较多,规范管理符合率在60%以下。督导还发现有的单位样品接收不规范、缺乏内部监督检查等问题,易引起艾滋病检测结果纠纷。提示各单位要加强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保证检验检测质量,避免生物安全事故。从实验室盲样室间比对结果来看,各单位总体成绩较好,但仍存在室内质控记录和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不完善的问题。提示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室内质控,对失控原因做好失控分析记录,及时发现失控苗头并采取整改措施;重视检测原始记录的规范,减少检测差错事故的发生。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质量管理有效运行的评价指标,加大对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的检查力度,确保艾滋病检测筛查质量。从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面来看,各单位硬件配备已满足要求,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有个别单位违反操作规程,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按照实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规范操作。提示各单位要加强检验人员生物安全培训,遵守生物安全管理手册,减少实验室职业暴露事故的发生,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篇6

【关键词】资质认定 实验室 内控质量

1地市级资质认定获证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实验室法人法治意识有待于提升

地市级资质认定获证实验室都是当地政府依法设置的质检机构,具有独立法人事业资质。实验室存在的依法施检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主要反映在法人既一把手法律意识淡薄,同时质监系统上划多年重预算收入轻业务管理的绩效考核模式,淡化了依法施检理念,给实验室带来安全和风险隐患,也不适应当前依法治国大环境要求。

1.2实验室管理评审流于形式

管理评审是由实验室最高管理者主持对质量体系整体有效性和发生重大变化后适应性的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实验室管理评审输入要素不充分,对质量体系现状和适应性分析评价不到位、不彻底,应由最高管理者主持的评审让其它人代管、代替,评审报告敷衍了事,针对发现的问题不能制定有效改进措施以及改进措施结果未得到验证,对工作的指导性差,只是仅仅应付各种检查所需。

1.3实验室内部审核缺乏深度

实验室内部审核旨在检查实验室质量活动及活动结果是否有效,是否符合《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问题主要表现在内审计划不全面,安排次数过少,内审工作没有覆盖管理体系所有要素和部门,如管理层等。内审员不能独立进行审核工作,内审检查表缺乏针对性,检查表中检查情况描述过于笼统,对发现的不符合项缺乏原因分析,开出的不符合项避重就轻,工作中存在严重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

1.4实验室监督员未发挥应有作用

监督员应按岗位职责要求做好本部门检验工作的日常监督。问题主要表现在缺少监督员任命文件,监督员权限受限,监督员数量不足,监督员专业能力不能覆盖所涉及检验领域,对重要检验项目类型监督工作量不足,对于现场检验缺乏监督,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未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或实施纠正措施后未进行效果验证。

1.5检验标准管理不到位

检验标准是实验室判断产品是否合格的根本依据。个别实验室未建立和实施对在用标准进行不间断跟踪和定期清理检查制度,或者有制度不落实,缺乏监督手段,仍然有使用过期标准现象。还有对查新标准进行确认和验证是为了证明实验室是否能够达到方法需要的操作水平,一些实验室标准变更确认比较随意,都是要等到实验室需要进行扩项或者复评审时,才到资质认定管理部门办理标准变更确认手续,增加了检验工作隐患。

1.6检验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有效性不够

实验室自身对其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等在相邻两次检定或校准期间内核查,以保证其在检定或校准状态的置信度,使检验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个别实验室未理解期间核查要求,也未掌握正确期间核查方法,对期间核查对象不清楚,核查方法不正确,核查记录欠完整,未对核查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未对标准物质开展期间核查等,缺失了必要质量控制过程环节,给检验工作带来风险。

1.7检验设施环境条件和检验设备管理不规范

实验室直接影响检验质量的设施和环境的服务功能、技术状况需得到日常控制,满足检验需要。一些实验室无环境条件监控设施,无环境条件监控记录,监控设备未按规定进行量值溯源,如温湿度计不检定。个别在用设备超过检定有效期,未对仪器设备校准测试报告进行标准符合性确认,缺少仪器设备使用维护记录。一些实验室仪器摆放杂乱,相互有影响区域未进行有效隔离,还有供排气、消防设施普遍落后,主要是实验室前期建设中缺少系统工艺技术设计,设施和环境的服务功能、技术状况不容乐观。

1.8样品管理还需进一步规范

样品管理包括样品接收、检查、识别、流转、储存、保护、保留和清理等各环节,直接关系到检验要求的适宜性和检验质量的保证。存在主要问题是,有的实验室缺少接收样品状态描述,样品库中的状态标识不明,特殊样品处置不当,样品无唯一性标识,样品的存放条件不符合程序文件要求,从接收到销毁的样品记录不全,样品销毁监管不到位等。

1.9检验报告小问题多

检验报告是实验室向社会提供的服务产品,检验报告质量水平体现着实验室工作水平和日常管理,也代表着质检机构形象。这几年随着行业的规范自律和教育,在检验报告中存在超认证范围检验等严重问题已基本销声匿迹,但在报告中存在的小问题却不少,如检验报告、抽样基数与抽样单不符,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中时间信息存在逻辑性错误,抽送样时间倒置,法定计量单位书写不正确或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数据修约不准确,个别实验室出具的检验报告存在标志章加盖位置不正确或无CMA标志等情况,主要是工作态度不认真负责造成的,影响了实验室服务公信力和服务形象。

2 对资质认定获证实验室内控质量工作的要求

2.1首先要强化法人法治意识

法人既实验室一把手首先要有法治意识,强化自我依法治“室”和依法施检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员工和本部门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了法治意识,质检机构的内控质量工作才能从思想和意识上得到根本改变。

2.2强化“两评审”工作和检验质量内控工作

实验室要组织人员经常学习本部门《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质量管理文件,明确和落实岗位职责。扎实做好检验仪器设备量值溯源和检验标准跟踪、查新等基础性技术工作,提高内部质量控制、质量监督、内审和管理评审有效性,加强样品和检验过程管理,强化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2.3强化检验人员管理

实验室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一是强化法律法规学习,在依法治国新常态下,实验室更应加强实验室相关法律法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相关检验技术、标准规范学习,提高法律综合素质。二是加强关键岗位人员培训,开展对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及技术骨干培训活动,提升法律法规意识、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三是强化对临聘人员管理,增加临聘人员可控性,降低检验风险。

2.4强化实验室能力建设

实验室是一个系统,是环境,以及环境造就出的工作方式,而不是仪器和家具的简单组合,所以在有资金条件的情况下,无论是新建、扩建、改造实验室,先要做实验室工艺技术设计,再进行实验室建筑设计,使实验室安全、健康、环保、持续、人性、智慧,成为团队合作和研究的社会化建筑。同时要注重检验人员技术操作培训,改善检验设施和环境条件及仪器设备配置水平,开展日常人员比对、仪器比对、留样复测、盲样考核等检验技术核查工作,重点强化开展实验室间检验比对活动,按规定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能力验证,提升比对实验室的层次和范围。

2.5强化实验室检验报告管理

检验报告是实验室的产品,直接关系到实验室的效益和形象。实验室应加强对检验报告格式设计,按照信息完整、过程合理、结果清晰、表述简洁原则设计原始记录,格式尽量予以固定,既要满足检验过程能“重现”溯源要求,又要方便填写,减少检验环节记录工作量。可采取检验报告内部评比、典型缺陷讲评和模范检验报告展示等多种方式,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验报告评价活动,及时发现检验工作中存在问题,认真纠正,提升检验报告质量。

2.6强化行政监管工作

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篇7

关键词 水环境监测 质量控制 质量保证

中图分类号:X853 文献标识码:A

环境水质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又称内部质量控制,它是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人员对分析质量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它主要反映的是分析质量的稳定性如何,以便及时发现某些偶然的异常现象,随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其目的在于控制监测分析人员的实验误差在允许的限度内,从而保证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使分析数据在规定的置信水平内,达到所要求的质量。

环境水质监测实验室质量保证是对监测全过程进行技术上、管理上的全面监督,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另外,环境监测对象成份复杂,且随即多变,时间和空间量级上分布广泛,不易准确测量,特别是在区域性、国际间大规模的环境调查中,常需要在同一时间内,由许多实验室同时参加,同步测定,这就需要各个实验室从采样到结果所提供的数据有规定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并作出正确的结论。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程序,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仪器设备和地域等差异,难免出现调查资料互相矛盾,数据不能利用的现象,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同时质量控制和保证是实验室分析工作的内容之一,是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技术关键和科学管理实验室的有效方法,从实验室管理的角度上控制又分为预先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这三个控制阶段相互影响并形成一个循环的过程。

一、预先控制

预先控制是质控工作的起始点,是在水环境监测工作开始之前所实施的控制。所以预先控制也是预防性的控制,即以避免产生错误,尽量减少日后的纠正活动为目的的控制活动。像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质量保证计划、人员训练和培训计划等都属于这种控制。为了做好预先控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工作。

1、实验室人员的能力和经验是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首要条件。检测人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者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目前尽管各实验室现代化仪器愈来愈多也越来越复杂,但技术判断、经验、技巧、甚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对于减少和保持测量变动在可接受的水平上仍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室人员必须具有与测量项目要求相当的最低能力水平。随着获得大多数方法的经验后,测验能力就会提高。为了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检测人员必须经专业理论、基本操作、计量知识、误差理论考核合格,才能持证上岗。

2、仪器设备现代化学分析需要合适的设备和仪器,实验的成功或失败常常可以追溯到设备和仪器的配备和使用的合理性。因此必须有专人对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以便有效地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和准确度,确保仪器设备在检定周期内,每台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后对仪器设备的检定状态用“合格”、“准用”、“停用”标志进行管理。仪器设备从购置到使用要有一套完整的技术档案,我们还需要有为分析有关问题而专门设计的质量保证体系及相应的其他因素支持。

3、环境仪器所处的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现在大多数精密仪器都对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有要求,仪器所处的环境也就十分重要。这就需要我们配备空调、抽湿机和通风厨等设施并保持实验室内的清洁。确保实验室的检测设备、辅助设施、操作空间、工作环境、能源、照明、温湿度、通风等条件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最大限度的使实验室的环境满足仪器的要求并防止因环境对实验人员健康造成的伤害。

4、检验方法是水质检测的依据,它可以不一定是由标准部门制定的方法标准。我们要尽可能的使用国家、行业的标准方法,但这些标准方法对于在仪器操作使用、样品的制备和处置、检测工作程序等方面的说明尚不能准确指导检测工作时,应编制作业指导书来规范检测工作。检测工作所需的指导性文件、标准、手册等应随时更新,必须保证现场所采用的标准、方法和作业指导书等为现行有效版本。

5、标准物质和化学试剂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做好出入库登记,并保证其安全有效。及时清理已经过期的标准物质和化学试剂,在实验开展前要注意检查所需用到的试剂是否过期或变质,避免误用而造成时间和人力物力上的浪费。

二、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在实验的进行过程中实施的控制。实验室的检测过程一般是下达采样和质控任务后,采样人员按要求采集样品并送往实验室分析,实验人员确认仪器设备和环境符合要求后开始进行检测。实验室的检测过程控制分为现场控制和实验室内的控制。

1、现场采样质量控制和保证工作可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完整性,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该区域水环境质量及污染物的分布和变化规律。采样应严格按照《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规定标准进行控制。

(1)监测站点的设置。在确定和优化监测站点时应遵循尺度范围原则、信息量原则,并注意其经济性、代表性和可控性。水质监测站点的布设关系到监测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各断面的具置应能真实地反映该区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污染物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特征。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有足够代表性的水环境信息。同时要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2)样品采集。水质样品的采集应满足《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对各项目的要求。特殊样品的采集要特殊对待,然后按要求填好采样地点、采样时间、采样人、记录人、核对人,出现异常要有附加说明记录。

(3)样品统一编号。包括样品序号、监测站点、监测项目、采样日期,并要求贴好标签,采样人员应认真核对,记录其状态是否异常或与监测方法中所描述的标准状态有所偏离。

(4)采样质控措施。全程序空白实验:按年初制定的《质量控制计划》要求,抽查1个监测月样品的采样全程序空白。现场平行样:按规定要求采取1个监测月10%-20%现场平行样。

2、样品保存的质量控制。

(1)样品保存与管理。为保证从样品采集到测定这段时间间隔内,样品待测组分不产生任何变异或使发生的变化控制在最小程度,在样品保存、运输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并针对水样的不同情况和待测物特性实施保护措施,要力求缩短运输时间。当待测物浓度很低时,更要注意水样保存,应尽快送实验室进行分析。

采样人员应根据不同项目的不同要求,进行有效处理和保管,指定专人运送样品并与实验室人员交接登记。

送入实验室的水样首先要做好样品交接手续。采样人员应将样品和采样记录同时交分析室主任检查并填好样品等级记录,以免发生样品的漏、丢、不合格等事故。

(2)样品确认。分析人员在接收样品时,要仔细核对样品和采样记录,确认正确无误后方可签收。样品要按保存期、保存环境、保存条件和有效期等进行保存,符合要求的样品方可开展分析。

3、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实施检测前必须创造一个清洁整齐便于操作的环境,应尽量减少因室内温度、湿度、电源电压波动、空气中污染成分对分析测试的影响。分析仪器设备、玻璃量器应进行定期检定校正。分析人员应通过考核持证上岗。

(1)纯水要求。一般分析工作用纯水,电导率(25 ℃)≤5 s/cm,特殊要求的分析用纯水,按其分析方法规定制备,随做随检,填入检验记录表存档。

(2)空白试验。空白试验值的大小及重现性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一个实验室及其分析人员的水平,如纯水质量、试剂纯度、试液配制质量、精密仪器的灵敏度和精确度、玻璃器皿的洁净度、仪器误差、滴定终点误差等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所以空白实验值应符合质控要求,否则就要从以上各方面查找原因。

(3)双样平行与加标回收率。随机抽取样品进行双样平行和加标回收率的测定,使双样平行的相对偏差和回收率范围达到质控要求。做回收率的测定时,加入标准物质的量与样品中待测物质的浓度水平相等或接近。一般情况下要求加标量不大于样品中待调物质含量的0.50~2倍。

(4)标准曲线。标准曲线的斜率常随环境温度、试剂批号和储存时间等试验条件改变而改变。标准曲线随水样每月测一次,以控制标准曲线的波动范围,其测点不得少于6个,相关系数必须达到0.999以上,截距、斜率取用位数为小数点后四位。使用标准曲线时,应选用曲线的直线部分和最佳测量范围,不得任意外延。不同项目标准曲线斜率要逐次进行比对,若相差较大,应分析原因,及时更正。

(5)标准控制样品。对密码标样进行测定,按标准保证值的不确定度检查质量。若分析结果超出不确定度范围,则要从人员,仪器,试剂等方面查找原因。

(6)质量控制图。为了能直观地描绘数据质量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分析误差的异常变化或变化趋势,就要绘制质控图来更加明确的指导我们进行质量控制。

三、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质控过程的终点,把好最后这一关,可以及时发现和修正错误,改善质量保证体系。实验室的事后控制主要是通过数据与记录的控制、内审、管理评审来实现的。

(1)数据与记录的控制数据要真实、完整、准确、可靠,在技术上要经得起推敲。记录指的是实验室操作的成文依据和测量过程所有成文记录,包括:计划、方法、校准、样品、环境、仪器和数据处理等。应准确地做好成文记录和数据报告。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对实验室诚实的考验。对测量负有责任的人都应在记录和报告上签字,以表明技术内容的准确性。

(2)内审是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管理手段,通过定期开展内部审核,纠正和预防不合格工作,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并对质量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

(3)管理评审是指为了确保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由最高管理层就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正式的评价。通过管理评审对质量体系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检查和评价,确定体系改进内容,推动质量体系持续改进和向更高层次发展。管理评审由机构负责人实施,每年至少评审一次,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以达到规定的质量目标。

四、结语

通过对实验室的预先控制有效地避免了可能会出现的错误或问题,为检验工作节约了时问和财力;通过过程控制,保证了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通过事后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改正错误,从而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为下一个循环的质量保证计划和预先控制提供了依据,使我们可以预防更多的问题和避免更多的错误。只有加强了这三个方面的控制,才能使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得到充分保证,使水环境监测工作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揭阳市环境监测站)

参考文献:

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篇8

关键词:质量监督;检验数据;有效措施

商品监管检查是品质监管的关键构成部分,是操纵商品品质的有效措施以及方式。假如品质检查自身可信度不高,那么品质检查报告的信息就存在很大的参假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造商权益以及社会民众权益。因此,提升商品监管检查信息的实际有用性非常关键。

1 保证品质检查部门内部品质系统工作的有用性

第一要确保品质检查部门内部品质系统开展的有用性。各个检查室提供的检查报告中的全部资料要明了、正确;检查样品、各个步骤流转、检查报告整体完成条码化管制,有关资料输入经过条码扫描完成;全部原始登记完善、资料真实、完善,检查报告以及检查结果公平、标准、精准,保证检查作业品质获取有用操纵以及监管。

第二要确保商品检查根据规范的有用性。国家规范、行业规范出现改变时,检查工作者内部要快速反映,在检查规范、检查形式上一起完成,并且向有关单位下发同时对其宣传,协助单位管控好品质。

第三,确保检查方式以及措施的有用性。在资料处置时,如果察觉异常信息,要快速落实审查;察觉边缘信息,在时间许可的状况下,使用不一样的设备比较或者使用不同的工作者进行比较,确保检查成果信息的精准性;在检查程序中,察觉顾客供应的资料不对时,有权利以及义务通知同时协助处置。

2 确保质检机构实验室管理的有效性

针对检查试验室来讲,结果报告是试验室的最后成果。结果报告的精准性以及可信性,和顾客的亲身权利有着直接关系,对试验室的口碑以及信誉也有着直接关系。试验室的品质监管,是内部品质保障的关键构成部分,是保证试验室商品品质符合需求的关键措施,也是试验室品质管制的困难所在。

国家《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指出:实验室必须“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的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校准从业人员(包括在培员工),进行充分的监督”;“当使用在培员工时,应对其安排适当的监督”;“在使用签约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是胜任的且受到监督。”因此,检测实验室监督和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各类检测人员,包括在培员工、签约人员和其他的实验技术人员。

3 确保监督检验过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1 正确选择产品的检验标准和依据是前提

商品品质监管检查部分的根本工作是按照商品的措施规范,用合理的措施对商品开展检查,获取合理的资料以及结果,提供合理、精确的检查报告,客观、公平的评估被检测商品的品质水准。所以,一定要准确选取检查根据,商品归类于强制性规范范畴内,要先采取强制性规范检查;不归于强制性规范范畴的,要使用国家举荐性规范、行业规范抑或经过备案的单位规范。

3.2 掌握正确的抽样方法是基础

抽样是产品监督检验工作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关键工序。如果抽样的产品不具有代表性,那么检验数据再准确也徒劳无益。

不一样的商品具有不一样的抽样方式,所以,在商品抽样中要按照其商品规范的需求,准确的选取样品。一般要关注下面几点:第一抽样工作者要增强相关业务培训,抽样工作者要了解检察规范以及抽样方式。抽样过程要坚守准则、公平执法、不谋自利;第二,抽样时要拟定科学的抽样检测计划,和抽样企业一起认真填制抽样详单,必须具备整套手续,步骤确定;第三,为了防止具有不公平性的抽样,要使用随机抽样,不能认为的去选取品质优或者品质差的商品。

3.3 合理、准确选配检测仪器很重要

担任商品检查的组织,对进行检查的商品能够拥有做出品质判断的第三方公正位置,它必须保证检查装置、装备都符合商品的检测、检测步骤的需求,同时一定要通过上级措施监管行政机构检查认证。检查装置、装备的安全性,要全部符合检查商品最高级别的规范、检查方式的需求以及计量需求。只要是非定型检查设备,要通过实验辨别,证实其达到标准度,才能够运用。

对所有检测设备及仪器,按规定周期或在使用前应对照国家承认的标准及已知有效关系的合格的设备、仪器进行确认,校准和调整以证实其准确度和精密度符合标准要求。对控制自动试验设备的软件和程序也应进行验证。无标准时,则应把校准所用依据写在文件上。检测和实验设备应带有表明其准状态的标示牌或识别,并保存检测试验设备的校准记录。

要制订周期检定表,定期对设备进行调整、修理和再校准,以保持使用中所需的准确度和精密。发现检测过程失控或检测设备超过所规定的标准界限时,必须采取纠正措施。对已测试的产品样品,应立即评定其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并记入文件或重新测试。此外,为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必须查明原因,包括:标准、方法、人员培训和检测仪器的适应性,以保证检测设备的可靠性。

3.4 检验过程的规范性是保证

检查工作者一定要掌握专业知识,通过业务学习同时获得上岗资格的工作者,检查时要同时有两名及以上的人员。检查程序中,一定严厉确保进行检查商品规范以及方式的一致。检查的原始登记要完整没有遗漏,每个实验程序、各个步骤算计,还有和检查相关的信息、表格、文字、算计单位、符号、图纸信息要没有差错,同时根据步骤做好登记,客观地反应检查全部程序。最后,由相关工作者签字,确保检查成果的公平有用。

3.5 检验数据的确认处理

实际经验证实,全部商品品质检查部门的检测装置,无论性能方面如何优异和精准,检测反复性如何能得到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找到根源,检测资料都无法进行比较。所以,对装置一定要经过校准抑或别的找到根源确认,明确量值之后,检查才有用。检查抑或算计获得的资料一定要根据标准处置方式开展,才可以达到检查的需求。在检查资料明确之后,使用准确的算计公司,根据《数据修约》的准则,最后获得精准的检查成果,是检查资料更加合理以及精准,进一步提升使用性以及有用性。

3.6 判定和最终结果应规范和完善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完成后,需要下最终的检验结论和判定,其结论必须做到:格式统一、编写规范、内容完整、数据判定准确、幅画整洁、用词科学严谨、文字简明扼要。

参考文献

[1]陈陆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必须注意抽样及样品的有效性

[J].标准计量与质量,1995(05).

[2]曾燕萍.浅谈质量监督检验的抽样工作[J].标准计量与质量,2002(1).

[3]邓志军.浅析检验细则在保证检验报告质量中的作用[J].大众标准化,1998(02).

[4]陈文戈,王红云,俞爱林,朱艳玲.监督检验过程的管理与质量控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

[5]陈文.简述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现状与发展[J].标准化报道,2001.

上一篇:小学体育特色课程方案范文 下一篇: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