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范文

时间:2023-11-20 17:37:29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篇1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能源价值体系

The Research of Energy Value System Based on Viewpoint of Dualistic Value Rong-Jie State

Abstract: The good operation of the energy economy need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energy pricing mechanism,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energy value constitutes. This paper combined research results about value theory and considering some new changes about energy economic environment, based on viewpoint of dualistic value Rong-Jie state in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from different angles including physical phi- losophy, energy demand, energy market trading and virtual value theory, puts forward multidimensional energy value Rong-Jie state system, and provides significant enlightenments for energy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energy price reform.

Keywords: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dualistic value Rong-Jie state, energy value system

一、 引言

现代社会中,能源资源、环境与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源经济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的地位日趋重要。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能源经济平稳运行对于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能源价格基本稳定,能源供需总体平衡,较好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但是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能源与金融环境极为复杂,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结构调整,对能源结构及能源发展方式的依赖性将不断增强。长期来看,宏观上由于能源需求增长呈现刚性,石油与天然气供给的国外依存度不断加大,煤炭供给受到环境、安全生产与交通运输限制,电力供给则受制于电煤成本约束,导致能源有效供给的短缺态势将长期存在,这将使能源价格水平处于长期上升通道;受国际能源形势复杂、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自然环境变化不可控等因素影响,短期性、阶段性、区域性与季节性的能源供给不足缺口也日趋明显,这将直接波及到能源产业链中的中下游企业,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发展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随着国内外节能减排与低碳环境约束的不断强化,微观层面上,能源企业需要结合国家的能源战略调整,更加注重能源成本控制与价值链体系的构建。

“十二五”期间,深化能源价格改革,理顺煤、电、油、气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将成为能源经济改革中的重点议题。那么,如何在能源价格机制形成过程中,更科学合理地反映出能源需求程度,反映出低碳环境约束,反映出稀缺性能源的有效配置,为实现我国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供需价值链,将成为政府和能源企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从经济学思维出发,价格形成机制与价值理论关系密切,价值理论是价格理论的基础。因此,探索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价值体系理论,以此为基础补充完善能源价格理论,将会为我国能源价格改革提供科学发展的新思维。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基于目前能源价值理论的研究成果,借鉴科学的价值理论,深入对能源价值的探索,扩充能源价值体系的认识领域,为能源价格改革以及能源企业管理提供新思维和新方法。

二、能源价值体系的研究文献综述

对价值的认识观,既有哲学视野也有经济学视野的认识,经济学意义上的商品价值与商品的生产、交换、消费与分配过程密切相关,商品价值必须从市场或者其他途径得到实现。本文是从经济学意义上来分析能源价值体系。由于能源价值体系的专题研究文献较为匮乏,本文在此引用自然资源价值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这是因为:一次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自然资源中的能源矿产资源类别;二次能源,电能如火电及可再生能源(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的主要投入品煤炭、水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以及部分生物质能也都属于自然资源。

目前,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研究比较滞后,完整的理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但以基于经济学理论基础构建了一些理论框架。由于不同的经济学派对价值的内涵有不同认识,所以自然资源价值的理论基础大致可分为四类,即劳动价值论、 效用价值论、均衡价值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其中,劳动价值论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该学说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和约翰・穆勒等人的思想,认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二重性,交换价值是价值的一种货币表现形式,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价值角度分析自然资源时认为,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不以商品形式进入生产过程,本身没有价值,即不转移旧价值,也不形成新价值[1]。目前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多数文献中所分析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经济资源,即已经进入市场交换,并具有产权归属的自然资源,而且该自然资源经过开采,已经具备了劳动价值。如王华华(2009)认为自然经济资源,其价格形成过程即发现、占有、开采、维护和保障劳动的价值创造过程,自然经济资源价格形成是由其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这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由劣等条件下的个别劳动耗费决定[2]。

效用价值论则主要基于19世纪70年代以来的西方主流经济学说。该理论认为:价值并不是商品内在的客观属性,而是人的欲望同商品满足这种欲望的能力间的关系,即商品效用,强调效用是价值的源泉和形成价值的必要条件,效用非客观化,而是人的主观感受和评价。

均衡价值论即西方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理论,即资源价值体现为商品的货币表现,即交换价格,资源价值即资源均衡价格,是由资源需求与资源供给相互作用并达到均衡状态时的价格。资源价值实现需要通过市场交易。商品的效用和稀缺性分别是决定商品价值的内在依据(来自需求)和外在依据(来自供给)。(林伯强,2009)认为均衡价格理论,资源优化配置和外部性理论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对能源经济学的贡献,可用于能源价格研究[3]。

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资源价值(价格)进行分析的价值理论,主要来自于20世纪70年代后兴起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价值论思想。其代表人物Rolston(1988)认为自然不仅具有“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而且生态系统还具有超越前两者的“系统价值” [4]。余谋昌(2003)在此基础上,认为自然是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体,自然资源同人的需要发生关系而形成的价值称为 “外在价值”,自身的价值是 “内在价值”[5],黎永亮(2006)依据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价值理论,认为自然资源价值的补偿不仅包括有形的消耗部分,还需要考虑生态价值的恢复和重建,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自然资源价格模型[6]。

除此之外,部分自然资源价值的研究文献综合了以上若干理论并做出了部分修正。如张光文(2001,2004)基于劳动价值与生态价值论,认为自然资源价值包括直接投入的劳动价值、补偿价值、机会成本价值、生态价值[7] [8];夏佐铎(2002)基于劳动价值与效用价值论提出了复合价值论,认为矿产资源资产的价值应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矿产资源的自身价值,二是矿产资源资产的权益价值,三是由凝聚到资产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产生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自然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9];任海涛(2009)则修正了效用价值论,并结合劳动价值论与生态价值论,认为自然资源价值包括自然属性价值与人类劳动价值。自然资源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自然属性(物理、化学、生物等特征)也构成自然资源的价值源泉,但其价值大小取决与人类需要程度,或者说来源于效用,但主要是客观效用而非主观效用。自然资源价值的构成主要来自于自然力、自然属性与人类需要、不可再生性、垄断、人类劳动与区位价值[10]。

目前,随着理论界对虚拟经济的关注,一些研究者基于马克思的《资本论》,从虚拟价值角度对自然资源价值进行了初步分析。如陈长,邓朋霞(2010)根据马克思关于虚拟价值的间接论述认识到:自然资源进入到生产过程和商品交换环节,其虚拟价值就附载在商品体上,商品价值构成中就包含了虚拟价值,虚拟价值不仅会通过价格表现出来,还要通过价格获得实现。文献认为虚拟价值是人来赋予的,但对其来源并未明确指出[11];李源(2009)则认为虚拟价值并不依附在社会价值的真正实体―劳动产品之上,虚拟价值 载体的社会属性发生了变化,已经不是人类一般劳动凝结其中的劳动产品。文献认为自然力(资源与环境)具有的价值就是虚拟价值,可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其价格受价值规律与供求规律的支配;并认为虚拟价值对象的外延更大,不仅仅限于自然资源[12]。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可见,研究者对自然资源价值体系给出了有益探索,但由于研究视野以及所持有的理论基础不同,研究结论存有较大分歧;部分研究者试图将各种不同的价值理论综合并修正,但对某些自然资源价值构成部分的源泉缺乏更深入的理论研究;从虚拟价值角度展开的研究文献还比较匮乏,视野也比较单一;针对能源价值体系,特别是二次能源――电力价值体系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目前,我国能源市场与价格改革滞后,从深层次分析,这与决定能源价格基础的能源价值理论的专门研究比较匮乏也有一定关系。而当前我国能源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是,在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从人本主义角度来重新思考能源价值。

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对虚拟价值的研究,有着较深入的探索,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所提出的二元价值容介态观,即是基于人本主义经济观,强调生活价值的实现,这一观点将为能源经济研究拓展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为能源价值体系提供了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路径,为新形势下能源经济建立科学发展的能源价值观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本文将积极借鉴其价值理论的创新成果,将其应用于能源经济研究范畴,多元化地探索能源价值体系的科学构成。

三、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二元价值容介态观

物理哲学认为,自然界的物质除了具有能量这一基本属性以外,还具备许多其他属性,如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社会性与信息性等,这些非能量的物质属性与能量物质属性相结合,即可实现耗散结构的有序化进程。一些非能量形式的广义有序化能量可以依附于有序化能量中,间接地对耗散结构的有序化程度产生影响。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假设认为:宇宙运动形态是由“物质态”和“信息态”循环作用构成的,“信息态”中的信息容纳于“物质态”之中,推动了“物质态”的进化发展;新的物质形态又释放出新的信息,再容纳于“信息态”之中,推动了“信息态”的进化发展,如此往复循环、生生不息的进化现象构成了自然社会的容介态,即社会是一个以信息变化为基础的动态进化过程[13]。这一假设构成了该理论的物理哲学观。

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二元价值容介态观,即是在该假设前提下提出的一种价值观念。该价值观认为:实体经济主要是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生理需求和使用功能要求),同时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以及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可定义为广义虚拟经济(通常人们所说的虚拟经济一般指金融活动,即狭义的虚拟经济)[14]。广义虚拟经济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二元价值容介态,即传统价值由于不断容入信息介质而进化为更高级的价值。正是满足人们心理需求(信息态)的虚拟价值和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物质态)的使用价值相融合而使价值进化这一现象,共同催生了二元价值容介态的广义虚拟经济 [15]。二元价值容介态观,实质上是一种基于人本经济的“生活价值观”[14]。

广义虚拟经济理论认为当前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并非一成不变的均衡系统,而是时刻处于传统价值与信息介质带来的新价值之间不断动态融合和进化的容介态[16],也可以理解为,该系统是时刻处于经济变量从非均衡到均衡之间不断进化的动态适应过程,也是一种均衡与非均衡同时存在的一种耗散结构。其实,能源经济系统属于经济系统的子系统,也可视作一个复杂科学系统,同样具备适应性、非线性、进化性、涌现性等复杂性特征。按照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思想,也可将能源经济系统看作一个物质态与信息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自适应动态进化过程,是能源实体经济与能源虚拟经济相结合的一个复杂系统,属于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研究范畴。

四、二元价值容介态观下的能源价值体系

从广义虚拟经济角度看,能源经济同样表现为二元价值容介态特征,传统的能源价值(自然资源价值)由于不断融入各种信息介质而进化为更高级的能源价值。能源价值不是单一构成,而应该是一个复杂体系,或者说是一个不断进化的二元容介态,是一个能够体现能源供应的稀缺性、能源需求的多层性、能源与环境的社会经济关系、能源的不可再生性、能源的时空性等复杂性特点的多元化、多层级和动态发展的能源价值体系。

那么,从不同的角度,能源价值体系应具有不同的二元价值容介态特征。如从物理哲学观角度,该体系表现为能源物质价值与能源信息价值的二元容介态;从能源需求角度,表现为能源使用价值与能源心理价值的二元价值容介态;从能源市场交易角度,表现为能源供给(卖方)价值与能源需求(买方)价值的二元容介态;从广义虚拟经济角度,表现为能源实体价值与能源虚拟价值的二元容介态。

首先,从广义虚拟经济的物理哲学观角度看,与能源经济系统的物质态和信息态相对应,能源价值体系可分为能源物质价值与能源信息价值。能源物质态表现为能源再生产过程(生产、流通、消费与分配)中的能源产品物质形态,能源信息态蕴含在能源的物质形态以及衍生品的再生产过程中,能源信息束包括与能源产品与服务相关的经济信息、社会信息、法律信息、技术信息、环境信息、市场信息、企业信息等。因此,能源物质价值主要表现为能源产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即自然力价值,是自然界赋予的没有经过信息加工的生态价值。而能源信息价值则包含了能源勘探、开发、生产、交换、消费、金融等相关经济、社会、技术与环境等信息的价值,是经济社会赋予能源产品的一种经济价值。在目前的经济生活中,能源信息不仅包括能源产品信息,还包括能源金融衍生品信息,如石油期货、天然气期货与电力期货交易、能源排污权、能源碳金融交易等信息,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网络化、国际化特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量的延伸无限性,能源信息价值不断融合在能源物质价值中,向更高的进化态演变,这两类价值不断相互融合,不断进化,形成一种二元价值容介态。

图1 二元价值容介态观下的能源价值体系

其次,从能源需求角度看,能源价值体系可 分为能源使用价值与能源心理价值,这两类价值主要是从能源消费主体对能源有用性判断基础上形成的需求价值或功能价值,其理论基础来自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消费者需求理论和市场营销理论。其中,能源使用价值是指能源作为一种缺乏需求弹性的重要投入品或日常必需品的客观有用性;能源心理价值则是指附加在能源核心产品层次上的形式产品层(包括质量、规格、型号、品牌)以及延伸产品层(售前、售中与售后服务以及拓展服务)上的能满足需求者更高层次需要的衍生价值,由于这类价值主要体现在需求者的心理层面,故称之为能源心理价值。从市场营销学的产品观看,能源使用价值实际上是指产品的核心效用,是产品的核心层提供的客观需求价值,能源心理价值则是产品形式层与衍生层所提供的外延效用,更多是属于消费者主观判断后形成的需求价值。能源主要是耗能性产业如交通运输业、钢铁与化工行业,特别是有色金属冶炼,电力(二次能源电力产业本身也是耗能性产业,主要消耗煤炭与石油)的主要投入品,所以生产领域更重视能源使用价值,而在能源(电力与天然气)的非生产性消费领域,如家庭、商业与政府消费领域,随着能源差别化服务与能源品牌的推广,以及绿色能源与低碳消费观的生活化渗透,低碳城市化的推进,能源心理价值日渐重要,消费者对能源的清洁、低碳与可持续需求即属于心理价值需求。在国内外对能源―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机制不断探索与反思的背景下,能源价值与价格构成中,需要对能源心理价值及其与能源使用价值的相互融合倍加关注,两者必然呈现出不断渗透,不断进化,而且能源心理价值逐渐凸显的二元价值容介态。

再次,从能源市场交易角度看,能源价值体系表现为能源供给(卖方)价值与能源需求(买方)价值的二元容介态。因为在市场活动中,市场主体由于市场参与目的不同,对价值的判断也存在不一致。如企业对商品价值的认可,来自于成本―效益分析后的利润实现,企业认为价值源泉来自于生产要素报酬;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认可,则来自于商品售价与其需求价格的差额,即消费者剩余体现的消费者福利,其理论基础是均衡价值论。因此,能源供给价值是指在能源生产(包括勘探、开发的广义生产)与能源流通过程中所投入的要素贡献,包括劳动要素贡献、资本要素贡献,产权要素贡献、级差土地贡献(区位价值)、技术要素贡献、环境要素贡献及其他供给要素贡献,反映到能源价格上即表现为能源生产价格;能源需求价值则指能源消费者对能源所能提供的效用或满足程度的价值判断,包括能源基本使用价值与心理价值。反映到价格上即能源需求价格。能源供给价值与需求价值的相互作用,实际上表现为能源市场上能源供给(或价格)与能源需求(或价格)的相互作用,最终在某个时点、某种条件下可能形成能源均衡或非均衡价格,能源价格的背后体现了交换价值,体现了能源供需双方价值的货币实现。当影响能源供需的因素发生变化时,能源供给价值与能源需求价值也会随之变化,二者相互作用,可能在新的条件下形成能源价值均衡态,或者呈现出非均衡态与均衡态间的价值耗散结构。从动态角度看,实际上表现为市场交换活动中,能源供给(卖方)价值与能源需求(买方)价值不断演化、不断适应的二元价值容介态。

最后,从广义虚拟经济的虚拟价值理论角度看,能源价值体系可表现为能源实体价值与能源虚拟价值的二元容介态。能源实体价值主要是指从能源的物质属性、自然属性和功能属性出发,在能源产品实体中所蕴含的自然资源价值与功能价值,表现为能源物质价值、能源使用价值以及其他非信息化的实体性价值;能源虚拟价值主要是指能源的非物质态价值,以及体现了能源需求者心理需求的价值,表现为能源信息价值与能源心理价值。以往的能源价值以及价格形成机制研究中,主要是从能源实体价值角度对能源价值(价格)进行分析,缺乏对能源虚拟价值的认识,前文所提的自然资源价值理论中对虚拟价值的研究,实际上仅仅是对自然资源价值或自然力价值的认识(由于马克思将其称之为虚拟价值),属于本文所分析的能源实体价值中的构成,而本文所指的能源虚拟价值。随着现代社会中,能源的信息价值、 心理价值这些虚拟价值在能源经济系统中各层面(企业层、社会层、用户层、政府层、环境层)的多重衍射,能源虚拟价值不断融合进能源实体价值中,并进化为更高形态的能源价值,形成了不断适应、不断演化的二元价值容介态。

以上就是从不同角度对能源价值体系构成的认识,表明了不同层面上能源价值均具备二元容介态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层面的能源价值构成部分的内涵存在某些重合。如能源实体价值包含了能源物质价值,能源使用价值及其他非信息化的实体性价值;能源虚拟价值包括能源信息价值与能源心理价值;能源需求价值包括能源使用价值与能源心理价值;能源供给价值则包含了能源物质价值与能源供给或利润相关的信息价值。其中,从广义虚拟经济的物理哲学观、虚拟价值理论以及二元价值容介态观对能源价值体系的认识,扩展了以往资源价值理论的简单综合或者结构分析框架,扩展了资源与能源价值的认识论,这将为我国能源企业管理与能源价格改革带来有意义的启示。

五、启示与结语

能源价值体系的二元容介态观,首先,对能源企业而言,将使其在战略观念、管理实践、营销服务与品牌建设、商业运营模式以及智能能源网络建设领域有了更广阔的新认识。在企业战略观念上,能源企业应结合环境、社会与能源需求侧的新要求,创新能源市场营销观,构建能源虚拟价值服务理念,迎合绿色能源消费与低碳消费观,提供蕴含更多虚拟价值的能源产品和优质的深层次服务;在管理实践上,应着重提高人力、资本与土地资源的技术与经济效率,提高能源供给价值,并重构管理流程,改造企业传统价值链,在企业内、外部构建提供更多附加价值增值的虚拟价值链,提高能源企业的信息价值含量与用户虚拟价值含量,大力发掘能源虚拟价值源泉,实现双赢;在营销服务与品牌建设上,应根据能源市场改革需要以及能源企业特点,大力推进差异化、低成本或特色化战略,以及推广各种营销策略,塑造提供更多虚拟价值的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特色的能源品牌;在商业运营模式上,可适时推进虚拟组织与虚拟交易平台建设,扩展能源衍生产品等金融交易,控制企业运营风险;在智能能源网络建设上,应积极推进智能化能源系统工程建设,构建智能能源网络,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更高效率地利用和配置稀缺性资源,以适应经济、环境、信息社会的科学发展需要。

其次,对能源价格改革相关的政府与管制部门而言,也将对其改革路径选择、价格管制方式给出新的启示。改革路径上,需要结合能源价值体系新观念,适应全球能源市场化趋势,塑造新的改革环境与文化。包括全力塑造全社会的能源―环境和谐科学发展的价值观,营建政府、企业与消费者、城市与乡村、国内与国际多个层面的绿色能源文化,积极推进能源市场体系建设,包括能源技术信息市场与能源金融市场、能源衍生品市场与碳交易市场等;在能源价格管制方式上,应注重科学研究和经验比较,统筹考虑不同层面能源价值构成的特点,以及在不同区域与不同时间的作用方式、作用效果、作用规律,探索能源虚拟价值在能源价格构成中的作用机理与形成机制,以全面促进能源实体价值与能源虚拟价值的双重实现,并采用科学灵活的手段,结合市场化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以适应我国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此,笔者将在后续的研究中深入分析。

总之,本文在对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研究成果的借鉴,以及对广义虚拟经济的二元价值容介态观的分析基础上,认为能源价值体系可以从不同角度给予不同认识,并从广义虚拟理论的物理哲学观、能源需求角度、能源交易角度与广义虚拟价值理论角度,提出了新的能源价值体系构成与二元容介态特征。这一新的认识,为能源企业管理以及能源价格改革提供了有意义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7-60, 225-237.

[2] 王华华.资源与自然经济资源价值构成探讨[J].价格月刊,2009, 390(11):33-36.

[3] 林伯强.推进能源经济学研究[J].中国石油企业,2008, Z(1): 20-21.

[4]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M].杨通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28-236.

[5] 余谋昌.自然价值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32.

[6] 黎永亮.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能源资源价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7] 张光文.关于自然资源价格的形成及体系的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01(6): 26-29.

[8] 张光文.资源价格机制论[J].现代经济探讨,2004(6): 54-56.

[9] 夏佐铎,姚书振.矿产资源资产经济价值的研究[J].中国矿业,2002(4): 16-18 .

[10] 任海涛.自然资源价值构成新论[J].前沿,2009(7): 111-116.

[11] 陈长,邓朋霞.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自然资源的虚拟价值模型研究[J]. 理论与当代,2010(1):18-21.

[12] 李源.从劳动价值、虚拟价值到自然力价值――关于资源环境和生态价值含义的理论探讨[J].天津社会科学,

2002(4): 93-95.

[13] 林左鸣,尹国平.价值理论的困境、出路及创新研究――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关于价值的主要观点[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 (1): 5-14.

[14] 林左鸣,吴秀生. 看不见的心――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到来[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44.

[15] 林左鸣. 广义虚拟经济―― 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篇2

一、生态经济学视野下矿产资源价值的再认识

在支配人类经济活动的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矿产资源价值的双重性已为人们所认识。之所以长期以来相关的制度设计在处理生态保护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关系问题上相互掣肘,原因在于传统经济学观念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传统经济学是以经济单元为视角,整个宏观经济被视为一个整体,在这样的愿景下,自然生态或环境是经济的一个子系统③。若要发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规律对生态环境的支配性影响,事实上是赋予经济相对于生态环境更为优越的地位,经济对生态是一种涵盖和吸收的制约关系。以这样的认识为出发点,任何制度形态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对立问题④。因此,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取舍两难问题,必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生产模式。在经济学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的生态经济学提供了崭新的认知模式。生态经济学强调以生态规律为基础和起点,进而确定经济系统的适当规模,并公平地分配社会财富和在各种用途间有效地配置不同类型的资源。在生态经济学的思维中,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有着与资本完全类似的特征,具有资本的属性,完全可以被视为资本,而且比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更像资本,也是比人造资本更为重要的资本⑤。相对于传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从内涵上偏向于将宏观经济理解为只是一个包含内容更多、更有支撑能力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从而颠覆了在传统经济学思维中经济发展相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所表现出来的事实上的优越地位;从观念和方法上要求将经济系统从属于生态系统,以生态规律影响和支配经济发展的进程,在此基础上形成“能够维系环境永续不衰的经济——生态经济”⑥。在生态经济学的视野下,矿产资源既是经济资源,又是生态环境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①。矿产资源的生态价值摆脱了对经济价值的依附性,从被吸收和忽视的地位中解放出来,更新了既有的矿产资源价值构成理论,形成了表1中的构成要素与结构关系。从表1可知,矿产资源价值V=N+L+G+E。其中,天然价值(N)是指作为经济资源本身所具有的、未经人类劳动参与的价值,其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矿产资源的丰饶度、质量及所处区位等要素;人工价值(L)对应的则是矿产资源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代内及代际补偿价值(G)反映的是矿产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在同代人之间及代际间的公平与补偿问题;外部补偿价值(E)指的是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实现的总价值里应对生态环境价值予以扣除和补偿的部分②,这是生态经济学对矿产资源价值构成重新认识的最重要因素。

二、关联机制的制度生成路径

1.完善的产权制度是建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保护关联机制的前提要实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联与互动,建立完善的矿产资源产权制度,通过市场实现对矿产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前提。这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矿产资源的市场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其价值及稀缺性;二是通过市场交换实现的资源价值,应按照资源价值构成理论,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做合理的分配。尽管都强调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但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对该问题的理解存在根本差异。传统经济学把环境作为经济的子系统,市场机制的目标是人工价值(L)效用的最大化,矿产资源仅仅作为生产对象存在,天然价值(N)并未得以体现;而生态经济学则把经济作为生态环境系统的子系统,要求实现从天然资源到自然价值的理念更新,强调自然资本对经济系统的支持和制约作用,主张在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提高天然价值(N)的利用效能。但当前对矿产资源产权制度争议较多的是其利用环节,存在问题较多,无法体现矿产资源的天然价值。一是由于物权法中“物”的观念始终无法合理地包含矿产资源概念,因此在物权有关的立法中尽管可能是因为迫于实际需求而对矿产资源的利用问题勉强作出了一些概括的规定,但无法与传统的物权形成一致的法律逻辑;二是单行的矿产资源立法虽然也对有关利用问题做出了制度安排,但这些制度安排基本上是以行政许可为载体的,这就把原本应该是通过利益机制的诱致作用解决的问题与权力因素纠缠在一起①,导致了私权力与公权力的混乱。因此,需考虑扩展物权法理论上“物”的概念,增设“对物的采掘”这类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对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勘查开发行为进行物权法规范,使其直接适用于传统物权法“物”的利用规则,排除行政权力的运作空间,完善矿产资源的产权制度。2.价格形成机制与资源税费制度的配套支撑仅仅市场化改革不能为矿产资源价值的充分实现提供根本性机制保证,还需要完善的矿产资源价格作用市场和税费制度改革。矿产资源的人工价值(L)通过市场自发作用是能够实现的,但其天然价值(N)、代内与代际补偿价值(G)和生态环境价值(E)却因其公共性与外部性,难以在市场作用下发挥效用,必须通过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税费制度改革来实现②。因此,完全实现矿产资源的所有价值,需要实现以下两种制度机制。第一,改革矿产税费制度,理顺矿产资源的收益分配关系,使参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利益主体都能获得合理补偿。从逻辑层面考虑,这些利益主体应该包括宏观、中观与微观3个层面。一是在宏观层面应实现对矿产资源所有者(国家)的利益补偿,变具有浓重管理收费色彩的资源使用补偿费为权利金,充分体现所有者的权益;二是实现对矿产资源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补偿,探索建立地区发展基金制度;三是从矿产企业的资源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税收,成立生态环境治理等类似基金,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内化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外部成本③。第二,形成合理的矿产资源产品价格生成机制,将由行政干预为主且明显偏低的价格转变为由市场作用为主能反映资源完全价值和供求变动的价格。主要措施包括推进市场化导向的资源产品定价机制改革、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大力推进配套改革等。其一,加快培育、完善基础市场、产品市场和期货市场等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矿产资源市场体系,促进矿产资源产权、产品的自由流动,并发挥和强化期货市场规避价格异动风险和引导价格形成的基础功能②;其二,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育矿业权评估机构等市场中介组织,以促进矿产资源市场交易效率和交易深度的提高④;其三,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制定并实施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保障资源价格的顺利进行⑤.

作者:邹谢华 郭威 单位: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 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篇3

自然资源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人类可以利用和自然形成的物质与能量。人类可以利用和自然形成这两个属性在经济学研究上具有重大意义。自然资源有明显稀缺性,即自然资源的数量有限,与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相矛盾。因此,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至关重要。而从经济学上来讲,对自然资源的促进合理开发和保护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让开发利用者支付一定的价格。而这个价格是不是应该支付,如果支付的话应当如何确定?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就涉及到价值的问题了。

一、经济学中价值的含义

(一)价值溯源对现存资料进行考证,可以得出结论:“价值”最初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汉语中“价值”一词与英文中的“value”对应。在汉语中,“价”和“值”都是商品交换或买卖中使用的词汇。“价值”一词在古汉语中的写法为“直”,《辞源》解:“犹言物价,后汉书四七班勇传:‘其逋租,高其直,言以期会’。食鸡羹,何不还直也?”张家山汉简中有一些关于当时金属价格的描述,如“金两三百一十五钱”,是指金一斤价格为五千四十钱。“赵子思计,锸金三,直六。”是指锸金一斤价格为三钱。可见,中国古代典籍中的价值的含义指的是价格。西方最早使用“价值(value)”一词的是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色诺芬,公元前3世纪,在他的著作《经济论》中讨论土地问题时,首次使用了“价值”的概念,他说:“耕种好的土地代价大,而且不能再改进了”,“最大的改进无过于使片荒野变成肥沃的土地”,它“可以给块土地增加上百倍的‘价值’。”这里色诺芬所使用的“价值”的含义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说的价格。可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价值起初都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的是价格。中世纪以后,“价值”术语已被广泛使用,从经济领域扩展到哲学、伦理和其他学科甚至生活领域。于是人们将“价值”的含义引申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把一切有用的、有益处的、有意义的事物看成为有“价值”的,这便是以后逐渐产生的一般的、抽象的“价值”概念。经济学领域中的价值和这种抽象的、一般的价值的含义继续演化和发展成两种不同的价值理论。一种沿着价值本原意义的经济学方向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等经济价值理论;另一种是20世纪初形成的可以包括经济学、伦理学、法学、美学,甚至后来出现的自然内在价值等多个领域价值在内的一般价值理论,也称价值哲学,价值哲学中的价值一般成为哲学价值。经过对价值起源的史料分析以及对价值基本含义和演化过程的追溯我们可以肯定,价值首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后来引申为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我们现在一般将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称作“经济价值”,以区别于更具一般意义的“哲学价值”。

(二)经济价值的含义本文讨论的经济价值是价格的形成机制。关于“价值”是否客观存在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主要有两个流派。其一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它认为价值是商品的一个属性,是客观存在的,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则认为价值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商品的一个属性,它是主观的,由商品给人带来的效用和资源的稀缺性所决定。虽然两种理论到目前为止,谁都不能完全战胜对方,价值是否客观存在学术界至今未能达成共识。可是,通过对价值起源的史料分析,我们却可以知道,“价值”这个概念是经济学家创造出来的,“价值”一词一旦出现就使很多人先入为主,认为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是商品的一个属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经济学家至今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价值”的客观存在。不过,经济生活的实践证明,忽略“价值”的提法对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没有什么影响,于是马歇尔最后在研究价格形成机制时隐去了“价值”的概念,把注意力放在研究“均衡价格”如何形成上面。均衡价格理论便是效用价值论的核心理论。然而,本文的主要目的也并非讨论价值是否客观存在,而是用以均衡价格理论为核心的效用价值论来论证自然资源拥有价值,并用供求曲线来对自然资源价格的形成机制作出解释。

二、效用价值论对自然资源价值的解释

(一)效用价值论效用形成价值的理论起源很早,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巴本在其著作《贸易概论》中就已经提出商品的价值不是由劳动决定的,而是由效用决定的观点。后来经历历史上多学派相关理论演变和综合,逐步发展而形成的今天的效用价值论,它是从需要、供给和二者相结合的角度来解释价值决定问题的。1.价值的源泉。效用价值论认为,价值不是来源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而是取决于物品对使用者的效用和资源的稀缺性,取决于消费者主观心理上感觉到的边际效用。效用有两个来源,其一是自然赋予的属性;其二是人的主观感受。只要人们的某种欲望或需要得到了满足,人们就获得了某种效用。物品对人有效用会引致人们对物品的需求,而资源的稀缺性则构成对人们需求的限制,这种限制通过使用者所要支付的价格实现。这就是价值的源泉。2.价值的计量。效用价值论可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在帕累托之前,整个效用价值论都是在基数概念的基础上建立效用理论。后来,帕累托第一次提出“序数效用”的概念,并系统地提出了序数意义上的效用理论,即假设商品效用能用第一、第二、第三这样的序数来计量。而奥地利学派在考察主观价值量的测定时,引申出了边际效用量决定财货价值的规律,即消费者在购买一单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价格是由该商品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量决定的。这两个理论的提出使效用价值论摆脱主观价值量不能计量的批评。3.价格形成机制。马歇尔将效用当作需求的基础,通过需求价格的引进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转化为边际需求价格递减规律,推导出需求曲线(图略);将生产费用当作供给的基础,把实际生产费用看作是劳动的反效用和资本的等待的总和,通过货币生产费用的引入在边际生产成本递减的基础上推导出供给曲线(如图1的S线);然后,由供给和需求相等时所决定的市场均衡价格来解释价值决定问题。如图1,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决定的价格P为均衡价格。

(二)效用价值论对自然资源有价值的证明运用效用价值理论很方便论证自然资源具有价值的结论。因为一方面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无疑对人类具有巨大的效用;另一方面,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的扩张性发展,自然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于是,自然资源满足既短缺又有用的条件,因此具有价值。所以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应当支付相应的价格。

(三)效用价值论对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解释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其价格决定略有区别。1.可再生资源———以木材为例。根据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厂商购买木材作为生产要素,一定要求达到利润最大,也就是厂商对木材的需求量是使用木材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时的数量。使用木材的边际收益为边际收益产品(MRP),是指一单位木材给厂商带来的收益增量。在数量上等于木材的边际产品(MP)与用木材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收益(MR)的乘积。由于通常情况下木材的边际生产力是不变的,因此MP是不变的;而MR只有在完全竞争中是固定不变的,在其他市场结构中是递减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木材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根据木材价格与木材边际收益产品的关系可以画出木材的需求曲线(见图2,P为木材价格,Q为木材数量,需求曲线为D)。通常情况下,木材的边际开采成本是不变的,但由于树木的生长周期比较长,使得木材的边际使用成本递增,所以木材供给的边际总成本递增。这就决定了木材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见图2,供给曲线为S)。根据均衡价格理论,图2中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时,木材市场均衡,均衡价格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如图2中E为均衡点,均衡点对应的价格P为均衡价格。2.不可再生资源———以煤为例。不可再生资源的总量会随着人们的开发利用而不断减少,因此在不可再生资源的市场价格中通常要加入稀缺性成本。与可再生资源一样,煤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但它可供开采的总量却不断减少。一般而言,煤的开采成本在新开采时较低,随着开采的深入,开采成本会不断提高,由边际成本决定的供给曲线便会向右上方倾斜。在未加稀缺成本时它的供给曲线为图3中的S线。但是随着煤的不断开采,使其变得越来越稀缺,而且,其越稀缺,价格会越高,要使煤的所有者放弃未来可能获得的更高收益,使用者就必须支付比实际开采成本更高的价格,即煤的价格中要加入稀缺性成本,S'是煤的真正供给曲线。S'曲线与S曲线的垂直距离即为稀缺性成本,由此可见,不可再生资源的市场价格要比一般商品价格略高,为P(图略)

三、结论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篇4

论文摘要:伴随着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以往较为丰富的生态资本变得日益稀缺,阻碍着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各国纷纷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希望由此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进行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其目的就是使人们正确地看待经济增长成本,注意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只注意到了对社会经济的正面效应,没有反映负面效应所造成的影响,从而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到一个环境恶化、资源缺乏、生态失衡和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之中。因此,改革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资源环境进行核算,走“绿色发展”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经济活动离不开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三者共同作用。“绿色发展”就是以“绿色GDP”为发展目标,从现行的GDP中扣除资源环境成本和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在保障生态资本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更多地以人力资本代替资源资本和环境资本,提高物质和能源的使用效率,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污染。

1生态资本内涵

1.1生态资本定义

生态资本是相对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实物资本与金融资本)而言的,表现为生态系统所有的资源生态潜力、环境自净能力、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整体有用性等生态质量因素的总和,是具有生态价值的资本。生态资本按空间构成关系可分为三类:(1)地质资本,包括矿物资源和化石资源;(2)地理资本,包括土壤资源、水力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3)星际资本,包括光能和风能。而应纳入生态资本价值核算体系的只包括地质资本和地理资本这两种数量有限的资源。

1.2生态资本的特征

生态资本作为参与经济活动的要素之一,同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生态资本的特征也具有二重性:一是具有生态资本的本质属性,具有自然生态功能,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表现为生态资本的使用价值;二是具有资本的共同属性,即以保值增值为目的,遵循市场供求与竞争规律,表现为生态资本的价值。

但是,生态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生态资本具备其它资本所不具有的特征:(1)整体增值性。资本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或盈利最大化,由于生态资本受到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制约,保持生态系统内各因子的平衡协调,是实现生态系统整体价值最大化或盈利最大化的前提;(2)长期受益性。通过合理利用生态资本,其使用价值与价值将不会永久丧失。并且,可再生资源还能依靠其自生的累积性,使生态资本自动增值,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3)双重竞争性。生态系统各因子是在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中得到发展的,遵循共生、相生相克等自然生态竞争规律;同时,生态资本又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存在着市场竞争,遵循市场竞争规律;(4)开放性与融合性。生态资本既具有生态环境系统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又具有一般资本的融合性与扩张性,生态资本经营可以采用产权主体多元化、利益共同体等方式;(5)极值性。生态资本能够承载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经济功能的需求,但是,生态资本对人类的需求并不是无限满足的,其承载力具有一定的极值,超过极值进行开发和利用,将会导致资源环境的退化;(6)不动性与逃逸性。生态资本既具有资源环境的空间固定性,又具有一般资本规避风险的逃逸性。低回报率的生态资本会转移地域或变换形态,流动到回报率较高的领域,引起生态资本的资本功能性逃逸;(7)替代性与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生态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间能够相互替代或相互转化;(8)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严格的区域性。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的组合和匹配都不一样,而“因地制宜”是合理使用生态资本的一项基本原则。

2生态资本价值理论

生态系统依照其是否凝结人的劳动可分为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我国目前的经济价值核算体系不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价值核算,导致生态资本价值被低估和人类对资源环境需求的过度膨胀,从而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具有价值在理论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劳动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要素价值理论和供求价值理论等主要价值理论都对此有着不同的认识。

2.1劳动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理论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广泛地应用于价值的确认和计量中。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劳动是衡量物品是否具有价值的唯一标准。如果生态资本具有价值,该价值就是物化在资源和环境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人们的抽象劳动与生态系统相结合,生态系统就具有价值;相反,当某一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和环境没有投入抽象劳动时,该生态系统也就不具有价值。而生态资本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生态资本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在实际中,不管人们是否承认没有投入人类劳动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具有价值,该生态系统都是客观存在的,发挥着具体的生态服务功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化,没有投入劳动的生态系统或部分投入劳动的生态系统同样具有价值的观点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劳动价值理论在生态资本价值计量方面存在着困难。

2.2效用价值理论

效用价值论认为价值就是人们对物品效用的感觉和评价,效用是价值的源泉。自然生态系统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求,具有价值。但是,效用价值理论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它仅能为生态系统的存在价值、选择价值的确定和计量提供可行的方案。

2.3要素价值理论

要素价值理论认为自然生态系统等非劳动要素与劳动要素一样共同创造价值并参与到价值分配中,所以自然生态系统同样也具有价值。但是要素价值理论模糊了劳动创造价值这一科学定义。

2.4供求价值理论

供求价值理论认为有需求的东西就具有价格,供求决定价值,供求关系是价值规律的内涵。该理论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稀缺的资源,通过市场可使得其价值能够充分得以体现,在价值确认和计量上具有可行性。

总的来说,自然生态系统也具有价值,并且与人工生态系统一起组成生态资本,参与到价值创造的经济活动中去。

3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方法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将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了一套资源环境与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SEEA)。该体系能准确地表现资源和环境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以最简明的经济指标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本质。SEEA核算法通过把资源和环境账户作为SNA(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体系)的卫星账户,然后与核心账户(货币型账户)对接形成一体化核算。由于资源和环境是物质型账户,需要先将环境账户和资源账户转换为货币型账户。目前生态资本价值的核算方法有以下六种。

3.1补偿价值法

补偿价值法根据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凝结抽象劳动后的资源环境具有价值,从补偿角度看生态资本价值(w)包括三部分:

W=C+V+m

式中,C、V、m分别为补偿、保护与建设某项资源环境所投入的物化劳动价值、活劳动价值和活动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该法以实际投入的补偿支出计量资源环境的两大价值,应用了历史成本属性,可靠性较高但相关性不足。同时,没有收入劳动的资源环境与少量投入劳动的资源环境同样也具有价值的观点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对这部分资源与环境不进行计量的话,资源环境总价值易被低估,造成资源环境的滥用。因此,补偿价值法主要适用于资源环境补偿增值的计量。

3.2总经济价值法

总经济价值法根据效用价值理论,将资源环境价值(TEV)按效用不同分为两大类:使用价值(uv)和非使用价值(NUV,又称存在价值);又将UV细分为直接使用价值(DUV)、间接使用价值(IUV)与选择价值(OV)。其计量关系为:

TEV=UV+NUV=(DUV+IUV+OV)+NUV

式中,DUV是指资源环境直接满足人们生产和消费需要的价值,表现为物质功能,可直接根据市场价值法计量;IUV不直接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但可为生产和消费创造必要条件,表现为环境容量和舒适,可采用生产函数法、损失规避法、预防支出法等计量;OV是人们愿意保护现有资源环境以备未来使用的支付意愿,相当于消费者为一项未使用的资源环境所愿意支付的保险金,表现为资源环境的自行维持功能;NUV为人类对资源环境的永久享用价值与资源环境潜在功能价值的合理评估。目前DUV与IUV可应用于历史成本、现行市价等属性进行直接或间接计量,比较可靠;OV与NUV均仅能采用价值评估法进行计量,计量的主观性强,可靠性低。因此,企业在进行资源环境价值核算时,只要同时符合可定义性、可靠性与相关性要求,企业就应将其拥有的或控制的资源环境确认为自然资产,并同时确认相应的生态资本。

3.3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

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根据地租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将预期的资源环境在未来一定年限内产生的两大价值(即预期的租金或收益)按社会贴现率折现后的现值作为资源环境价值。其计量公式为:

V=V1+V2

V1=qRo/r

V2=A(1+K)/(nQ)

式中,V为资源环境价值;V1、V2分别为资源环境的商品价值与服务价值;Ro为基本地租或基本租金;r为地租率或平均利息率;q为资源等级系数;A为投入总额;Q为受益资源总量;n为受益年限;K为资金利润率。该法应用了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属性,可较为准确地反映资源环境的未来经济利益。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法主要适用于融资租人、借人资源环境的价值计量。3.4边际机会成本法(MOC)

边际机会成本法基于效用价值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经济活动的成本代价不仅包括对生产各个要素的消耗,而且也包括由于外部不经济行为对生态系统所造成的代价。因此,理论上任何资源环境产品的价格P等于其边际机会成本(MOC),MOC又等于资源环境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MPC)、边际资源耗竭成本(MUC)与边际环境成本(MEC)之和。即:

P=MOC=MPC+MUC+MEC

生态资本价值(V)=MUC+MEC=P-MPC.

式中,MPC常用生态价格定价法或影子价格法计算,较为准确、简便;P为资源环境产品的现行市价。该法主要适用于生产性资源环境价值的核算。

3.5总和价值法

该理论认为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方法应该从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全部论述中去寻找结果。这部分学者认为,生态资本价值不单单是指直接投入其中的人的劳动价值,还包括生物有机体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价格,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地租。也就是说,生态资本的价值等于人类直接投入的劳动、生物有机体的使用价值与所有权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级差地租之和。投人生态系统的人的劳动包括投入人工生态系统的劳动和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劳动,是抽象的一般社会必要劳动;生态有机体的使用价格实际上是生态系统服务所有权与使用权转移的货币表现,它是经济所有权存在,生态系统被所有者控制,生态系统因所有权规律而产生一种现象,即当社会需要交换资源环境时,生态系统由于有用性而获得价格;生态系统服务级差地租是生态系统服务的差别为基础的地租。

3.6替代价值法

替代价值法根据效用价值论,将不能直接进行价值计量的资源环境,按其各项主要功能分别选用合理的计量方法进行功能替代,计算各项功能的价值,将总价值视为资源环境价值。替代价值法主要有较为可靠的市场价值法、旅行费用法,以及主观性较强、可靠性较低的调查评价法、支付意愿法等。它主要适用于计量资源环境的服务价值,应用时应优先选用较为可靠的替代方法。新晨

4生态资本价值核算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理论认为,能够带来收益的东西称为资本。生态系统,无论是天然的生态系统还是已投入了人类抽象劳动的人工生态系统都可以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社会财富。按照资本能带来收益和财富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为人类带来巨大收益和财富的事实,生态系统无疑是资本。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都没有对这种资本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经济发展也为之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并不明显。所以,加强生态资本管理,制止生态系统耗减和质量下降的趋势。通过技术进步、资源利用和环境改善,限制不合理的经济增长计划,适度地开发和利用资源环境,加强生态系统的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进行生态资本的价值核算,准确评估经济活动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退化数量,事前分析不同经济政策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以便决策,从而构建一套能够提供可持续经济增长趋势和经济预警信号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4.1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的属性,长期以来,资源环境的产权很难界定清楚或产权得不到保障。众多微观个体构成的群体共同拥有、享用资源环境,对于占用或利用资源环境的利益相关者来说,这些生态系统产品具有稀缺性,对于构成这些群体的个体来说,由于权益分别、交换的代价远远大于它们获得收益,人们更乐于作为免费搭车者,而不愿为享受生态系统付出代价。因此使用者感受不到生态系统的稀缺性,价格机制不能刺激使用者保护生态系统。市场机制的引入,由于使用者已经逐渐意识到生态系统潜在或实际的短缺,价格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强烈刺激使用者投入资金保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可为经济绿色发展奠定基础。

4.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长期以来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但是,20世纪末兴起的知识经济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经济的发展的主要源泉不再是劳动力、资本或原材料,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从增加投入型变为知识和技术进步型。我国已经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一套绿色资源环保型社会经济发展体系,走持续发展道路。

4.3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共同决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伴随着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以往较为丰富的生态资本变得日益稀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各国纷纷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希望由此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现在,各国在进行政府决策时,更多的是将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进行资源环境核算,使人们正确地看待经济增长成本,注重经济增长质量。

4.4健全相关法制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在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有效配置、建立一套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中,政府在法制建设方面要成为发展绿色经济的主体。当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转向实践时,生态资本价值的核算就成为问题的关键,因为只有科学的计量生态资本的价值,才能得出正确的储蓄(SR),只有当SR>0时,并得以维持,发展才得以持续。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篇5

论文摘要:伴随着经济增长和 工业 化,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以往较为丰富的生态资本变得日益稀缺,阻碍着经济的 发展 速度。因此,各国纷纷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希望由此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进行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其目的就是使人们正确地看待经济增长成本,注意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只注意到了对社会经济的正面效应,没有反映负面效应所造成的影响,从而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到一个环境恶化、资源缺乏、生态失衡和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之中。因此,改革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资源环境进行核算,走“绿色发展”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经济活动离不开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三者共同作用。“绿色发展”就是以“绿色gdp”为发展目标,从现行的gdp中扣除资源环境成本和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在保障生态资本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更多地以人力资本代替资源资本和环境资本,提高物质和能源的使用效率,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污染。

1生态资本内涵

1.1生态资本定义

生态资本是相对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实物资本与 金融 资本)而言的,表现为生态系统所有的资源生态潜力、环境自净能力、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整体有用性等生态质量因素的总和,是具有生态价值的资本。生态资本按空间构成关系可分为三类:(1)地质资本,包括矿物资源和化石资源;(2)地理资本,包括土壤资源、水力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3)星际资本,包括光能和风能。而应纳入生态资本价值核算体系的只包括地质资本和地理资本这两种数量有限的资源。

1.2生态资本的特征

生态资本作为参与经济活动的要素之一,同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生态资本的特征也具有二重性:一是具有生态资本的本质属性,具有 自然 生态功能,遵循自然生态 规律 ,表现为生态资本的使用价值;二是具有资本的共同属性,即以保值增值为目的,遵循市场供求与竞争规律,表现为生态资本的价值。

但是,生态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生态资本具备其它资本所不具有的特征:(1)整体增值性。资本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或盈利最大化,由于生态资本受到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制约,保持生态系统内各因子的平衡协调,是实现生态系统整体价值最大化或盈利最大化的前提;(2)长期受益性。通过合理利用生态资本,其使用价值与价值将不会永久丧失。并且,可再生资源还能依靠其自生的累积性,使生态资本自动增值,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3)双重竞争性。生态系统各因子是在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中得到发展的,遵循共生、相生相克等自然生态竞争规律;同时,生态资本又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存在着市场竞争,遵循市场竞争规律;(4)开放性与融合性。生态资本既具有生态环境系统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又具有一般资本的融合性与扩张性,生态资本经营可以采用产权主体多元化、利益共同体等方式;(5)极值性。生态资本能够承载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经济功能的需求,但是,生态资本对人类的需求并不是无限满足的,其承载力具有一定的极值,超过极值进行开发和利用,将会导致资源环境的退化;(6)不动性与逃逸性。生态资本既具有资源环境的空间固定性,又具有一般资本规避风险的逃逸性。低回报率的生态资本会转移地域或变换形态,流动到回报率较高的领域,引起生态资本的资本功能性逃逸;(7)替代性与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生态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间能够相互替代或相互转化;(8)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严格的区域性。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的组合和匹配都不一样,而“因地制宜”是合理使用生态资本的一项基本原则。

2生态资本价值理论

生态系统依照其是否凝结人的劳动可分为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我国目前的经济价值核算体系不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价值核算,导致生态资本价值被低估和人类对资源环境需求的过度膨胀,从而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具有价值在理论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劳动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要素价值理论和供求价值理论等主要价值理论都对此有着不同的认识。

2.1劳动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理论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广泛地应用于价值的确认和计量中。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劳动是衡量物品是否具有价值的唯一标准。如果生态资本具有价值,该价值就是物化在资源和环境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人们的抽象劳动与生态系统相结合,生态系统就具有价值;相反,当某一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和环境没有投入抽象劳动时,该生态系统也就不具有价值。而生态资本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生态资本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在实际中,不管人们是否承认没有投入人类劳动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具有价值,该生态系统都是客观存在的,发挥着具体的生态服务功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化,没有投入劳动的生态系统或部分投入劳动的生态系统同样具有价值的观点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劳动价值理论在生态资本价值计量方面存在着困难。

2.2效用价值理论

效用价值论认为价值就是人们对物品效用的感觉和评价,效用是价值的源泉。自然生态系统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求,具有价值。但是,效用价值理论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它仅能为生态系统的存在价值、选择价值的确定和计量提供可行的方案。

2.3要素价值理论

要素价值理论认为自然生态系统等非劳动要素与劳动要素一样共同创造价值并参与到价值分配中,所以自然生态系统同样也具有价值。但是要素价值理论模糊了劳动创造价值这一 科学 定义。

2.4供求价值理论

供求价值理论认为有需求的东西就具有价格,供求决定价值,供求关系是价值规律的内涵。该理论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稀缺的资源,通过市场可使得其价值能够充分得以体现,在价值确认和计量上具有可行性。

总的来说,自然生态系统也具有价值,并且与人工生态系统一起组成生态资本,参与到价值创造的经济活动中去。

3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方法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将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了一套资源环境与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seea)。该体系能准确地表现资源和环境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以最简明的经济指标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本质。seea核算法通过把资源和环境账户作为sna(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体系)的卫星账户,然后与核心账户(货币型账户)对接形成一体化核算。由于资源和环境是物质型账户,需要先将环境账户和资源账户转换为货币型账户。目前生态资本价值的核算方法有以下六种。

3.1补偿价值法

补偿价值法根据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凝结抽象劳动后的资源环境具有价值,从补偿角度看生态资本价值(w)包括三部分:

w=c+v+m

式中,c、v、m分别为补偿、保护与建设某项资源环境所投入的物化劳动价值、活劳动价值和活动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该法以实际投入的补偿支出计量资源环境的两大价值,应用了 历史 成本属性,可靠性较高但相关性不足。同时,没有收入劳动的资源环境与少量投入劳动的资源环境同样也具有价值的观点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对这部分资源与环境不进行计量的话,资源环境总价值易被低估,造成资源环境的滥用。因此,补偿价值法主要适用于资源环境补偿增值的计量。

3.2总经济价值法

总经济价值法根据效用价值理论,将资源环境价值(tev)按效用不同分为两大类:使用价值(uv)和非使用价值(nuv,又称存在价值);又将uv细分为直接使用价值(duv)、间接使用价值(iuv)与选择价值(ov)。其计量关系为:

tev=uv+nuv=(duv+iuv+ov)+nuv

式中,duv是指资源环境直接满足人们生产和消费需要的价值,表现为物质性服务功能,可直接根据市场价值法计量;iuv不直接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但可为生产和消费创造必要条件,表现为环境容量和舒适性功能,可采用生产函数法、损失规避法、预防支出法等计量;ov是人们愿意保护现有资源环境以备未来使用的支付意愿,相当于消费者为一项未使用的资源环境所愿意支付的保险金,表现为资源环境的自行维持功能;nuv为人类对资源环境的永久享用价值与资源环境潜在功能价值的合理评估。目前duv与iuv可应用于历史成本、现行市价等属性进行直接或间接计量,比较可靠;ov与nuv均仅能采用价值评估法进行计量,计量的主观性强,可靠性低。因此, 企业 在进行资源环境价值核算时,只要同时符合可定义性、可靠性与相关性要求,企业就应将其拥有的或控制的资源环境确认为自然资产,并同时确认相应的生态资本。

3.3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

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根据地租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将预期的资源环境在未来一定年限内产生的两大价值(即预期的租金或收益)按社会贴现率折现后的现值作为资源环境价值。其计量公式为:

v=v1+v2

v1=qro/r

v2=a(1+k)/(nq)

式中,v为资源环境价值;v1、v2分别为资源环境的商品价值与服务价值;ro为基本地租或基本租金;r为地租率或平均利息率;q为资源等级系数;a为投入总额;q为受益资源总量;n为受益年限;k为资金利润率。该法应用了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属性,可较为准确地反映资源环境的未来经济利益。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法主要适用于融资租人、借人资源环境的价值计量。

3.4边际机会成本法(moc)

边际机会成本法基于效用价值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 经济 活动的成本代价不仅包括对生产各个要素的消耗,而且也包括由于外部不经济行为对生态系统所造成的代价。因此,理论上任何资源环境产品的价格p等于其边际机会成本(moc),moc又等于资源环境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mpc)、边际资源耗竭成本(muc)与边际环境成本(mec)之和。即:

p=moc=mpc+muc+mec

生态资本价值(v)=muc+mec=p-mpc.

式中,mpc常用生态价格定价法或影子价格法 计算 ,较为准确、简便;p为资源环境产品的现行市价。该法主要适用于生产性资源环境价值的核算。

3.5总和价值法

该理论认为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方法应该从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全部论述中去寻找结果。这部分学者认为,生态资本价值不单单是指直接投入其中的人的劳动价值,还包括生物有机体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价格,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地租。也就是说,生态资本的价值等于人类直接投入的劳动、生物有机体的使用价值与所有权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级差地租之和。投人生态系统的人的劳动包括投入人工生态系统的劳动和维护 自然 生态系统的劳动,是抽象的一般社会必要劳动;生态有机体的使用价格实际上是生态系统服务所有权与使用权转移的货币表现,它是经济所有权存在,生态系统被所有者控制,生态系统因所有权 规律 而产生一种现象,即当社会需要交换资源环境时,生态系统由于有用性而获得价格;生态系统服务级差地租是生态系统服务的差别为基础的地租。

3.6替代价值法

替代价值法根据效用价值论,将不能直接进行价值计量的资源环境,按其各项主要功能分别选用合理的计量方法进行功能替代,计算各项功能的价值,将总价值视为资源环境价值。替代价值法主要有较为可靠的市场价值法、旅行费用法,以及主观性较强、可靠性较低的调查评价法、支付意愿法等。它主要适用于计量资源环境的服务价值,应用时应优先选用较为可靠的替代方法。

4生态资本价值核算与可持续 发展

经济理论认为,能够带来收益的东西称为资本。生态系统,无论是天然的生态系统还是已投入了人类抽象劳动的人工生态系统都可以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社会财富。按照资本能带来收益和财富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为人类带来巨大收益和财富的事实,生态系统无疑是资本。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都没有对这种资本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经济发展也为之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并不明显。所以,加强生态资本管理,制止生态系统耗减和质量下降的趋势。通过技术进步、资源利用和环境改善,限制不合理的经济增长计划,适度地开发和利用资源环境,加强生态系统的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进行生态资本的价值核算,准确评估经济活动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退化数量,事前分析不同经济政策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以便决策,从而构建一套能够提供可持续经济增长趋势和经济预警信号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4.1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的属性,长期以来,资源环境的产权很难界定清楚或产权得不到保障。众多微观个体构成的群体共同拥有、享用资源环境,对于占用或利用资源环境的利益相关者来说,这些生态系统产品具有稀缺性,对于构成这些群体的个体来说,由于权益分别、交换的代价远远大于它们获得收益,人们更乐于作为免费搭车者,而不愿为享受生态系统付出代价。因此使用者感受不到生态系统的稀缺性,价格机制不能刺激使用者保护生态系统。市场机制的引入,由于使用者已经逐渐意识到生态系统潜在或实际的短缺,价格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强烈刺激使用者投入资金保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立 现代 化 企业 制度,可为经济绿色发展奠定基础。

4.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长期以来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但是,20世纪末兴起的知识经济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经济的发展的主要源泉不再是劳动力、资本或原材料,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从增加投入型变为知识和技术进步型。我国已经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一套绿色资源环保型社会经济发展体系,走持续发展道路。

4.3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共同决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伴随着经济增长和 工业 化,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以往较为丰富的生态资本变得日益稀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各国纷纷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希望由此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现在,各国在进行政府决策时,更多的是将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进行资源环境核算,使人们正确地看待经济增长成本,注重经济增长质量。

4.4健全相关法制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在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有效配置、建立一套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中,政府在法制建设方面要成为发展绿色经济的主体。当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转向实践时,生态资本价值的核算就成为问题的关键,因为只有 科学 的计量生态资本的价值,才能得出正确的储蓄(sr),只有当sr>0时,并得以维持,发展才得以持续。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篇6

1. 对我国自然资源开发模式的反思

2. 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蒋庭松等,1991,1991,1993)

3.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环境管理的现行经济手段及其评价

4. 关于我国运用经济手段进行自然资源开发环境管理的建议

摘要 我国传统的自然资源开发模式,由于采取自然资源无价、原材料低价的做法,使原材料价格不能反映自然资源开发的完全成本,从而不仅影响了自然资源开发企业的自身发展,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低效率利用和浪费,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开发环境管理中的经济手段,是以自然环境资源价值理论为基础,采用征收税费、押金、拨款和创造市场等方法,将自然资源开发的外部不经济性内化到开发话动中,通过市场和价格机制促使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的区别是它注重效率。我国目前采用的经济手段主要是:税务、资源产业管理、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等部门征收的税费,但存在着关系不清、缺少依据、作用不强、手段单调和挪用严重等问题,影响了其效果。笔者通过对经济手段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提出了如下建议:加强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与价格研究,核定主要自然资源的基准价值量;建立我国自然资源开发的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体系;制定自然资源开发项目费用—效益分析规范;取消补贴,提高原材料价格;实行自然资源开发权拍卖制度,建立开发权交易市场;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基金。

关键词: 自然资源,环境管理,经济手段

从产业划分角度看,自然资源开发是第一产业。根据所开发的自然资源的性质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两类:一是利用生物资源的农业类开发,即传统的农、林、牧、渔业;另一是利用非生物资源的工业类开发,即采掘业。由于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自然资源又是作为自然物的入以及整个生命系统所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不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从环境保护考虑,研究自然资源开发问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对我国自然资源开发模式的反思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技术落后的大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积聚财富的主要方式只能是大量开发自然资源,我国经济仍只能是资源开发型的经济。在实行资源开发型经济发展模式时,我国采取压低农副产品和原材料价格的做法,以刺激加工工业即第二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如在七十年代,按当时汇率计算,国内原油价格仅相当于国际油价的26.4%,目前也只达到国际油价的77%(严绪朝等,1994)。这种做法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从长远看,则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1.1 影响了自然资源开发企业的自身发展

产品低价造成自然资源开发企业长期低利、微利,甚至亏损,自身积累不足,难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制约了自然资源开发企业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粮价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业基础投人不足,已严重动摇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再如,石油工业全行业到1991年底,累计负债余额达691亿,资本负债率达到75%(严绪朝等,1994);国有重点煤矿1993年产煤4.6亿吨,亏损高达50多亿元,平均每吨原煤亏损达1087元(据王森浩1994年文推算)。

1.2 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低效中利用和浪费

产品低价除了造成自然资源开发技术的落后外,还迫使企业在利益驱动下,乱采滥挖,采富弃贫,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破坏自然资源,造成严重浪费。如1990年,我国原煤产量10亿多吨,竟消耗掉40多亿吨煤炭储量,回收率仅为25%;有的小煤窑采1吨煤竟丢掉8.9吨,回采率仅为10%(王和,1994)。另据对1800多个重要生产矿山的调查,70%的有用组分得到综合开发利用的矿山仅占2%;有用组分有半数得到综合开发利用的矿山只占15%;而75%的矿山其有用组分的回收率均在25%以下(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土规划和地区经济司等,1992)。

原材料低价在刺激加工工业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使企业不注重提高利用效率,在资源利用上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的状态,以巨大的自然资源消耗维持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造成了严重的浪费。目前,我国单位能源所创造的工业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美国、法国的10.61%,前西德的9.09%,日本的7.56%,即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较低的,仅相当于印度的50%(世界资源研究所等,1993)。

1.3 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约有1/3的耕地受到水上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6%,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其养分损失至少折商品肥40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亿元,其他如沙化、盐渍化损失也达100亿元,草原退化面积接近1亿公顷,并仍以每年100多万公顷的速率在退化(曲格平,1989)。

森林覆盖率仅为13.9%,人均林地面积不足0.12公顷,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5%,并且每年以2-3%即230-345万公顷的速度减少,我国3万余种植物中有4、5千种正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有的濒临灭绝(国家环境保护局,1987)。

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晋陕蒙接壤地区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这一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6.5%,土壤侵蚀模数高达1-3万吨/年,年向黄河输沙量近4亿吨左右,占向黄河输沙量的1/4。神府、东胜矿区废土废渣堆积总量达6800多万吨,其中有60%直接倾倒于河流,有的地方河道淤积,造成泄洪困难,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据测算,该矿区年环境成本为3819.6万元,平均每生产1吨原煤的环境成本为1.05元(西安煤炭设计院,1990)。

我国正在实行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转变,与这一新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改革自然资源的开发

模式,利用经济手段加强环境管理,减少资源开发的外部不经济性,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 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蒋庭松等,1991,1991,1993)

2.1 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理论基础:自然环境资源价值论

我国长期实行原材料低价的资源开发政策,除了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外,还因为理论认识上的一个错误,这就是片面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自然资源是天然存在的,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没有价值和价格。

其实,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并不是马克思的本意。马克思指出:“作为要素加人生产但不需要代价的自然要素,不论在生产中起什么作用,都不是作为资本的组成部分加人生产的……但是如果在发展的进程中,必需提供的产品比利用这种自然力所能生产出来的还要多,也就是说,如果必须在不利用这种自然力的情况下,或者说在人或人的劳动的协助下生产出这个追加产品,那末一个新的追加的要素就会加入到资本中[1]。”这说明,马克思认为,自然力没有价值存在一个界限,一旦超过这个界限,人类就要为此追加劳动,自然力也就具有价值。这是因为,自然环境资源的再生产过程,首先是自然再生产过程,在一定限度内,自然环境资源可以自然地更新、再生、恢复和增殖;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强化,其自然再生产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必须付出劳动,这就使它具有社会再生产的性质。因而,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即为在其自然再生产能力之上,人类为维护、恢复、增殖自然环境资源所应付出的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2]。”由此可见,商品的价值是再生产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考察自然环境资源价值,应从生产以及再生产自然资源所“必需的”劳动而不是“实际付出的”劳动角度进行,才不会因为人类的历史失误而低估了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

自然环境资源社会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包括两类,第一类是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后,为改善生态环境状况而进行的劳动,如治理污染、治抄保水、植树造林等,这类劳动可以称为直接劳动;第二类是在某项自然资源开发行为发生前预见到其将对生产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为保护生态环境,改变该项行为本身所付出的劳动、或伴随该行为发生的同时而附加的劳动等,如开发替代品、提高技术水平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消耗等,这类劳动可以称为间接劳动。

2.2 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作用机制:外部不经济性的内化

根据环境经济学理论,自然资源开发产品价格应当等于边际生产成本(MPC)、边际外部成本(MEC)与边际使用者成本(MUC)之和.MPC是自然资源开发的边际成本,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生产成本;MEC是在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所造成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的损失;MUC是由于现在开发自然资源而放弃的其未来效益和价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自然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经济手段是通过各种方法,使这些成本能反映在原材料的价格中,从而通过市场和价格机制使资源开发活动循着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行。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收税和收费。这是经济手段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政府通过征收税费而使环境成本和资源价值直接反映在产品价格中,也就是将外部不经济性直接内化到资源开发生产过程中,从而刺激开发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由于存在市场竞争机制,若开发者使用了超过社会所必要的、平均的自然资源消耗量,或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程度超过了社会平均水平,则其付出的税费(即反映在产品价格中的MEC和MUC)也就高,其个别劳动时间就会超过社会劳动时间,则在其将个别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时,其利润就会低于社会平均利润;反之,若其自然资源消耗量、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都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则会获得超额利润,这就刺激企业不断降低成本以追求更多的利润,而当大多数开发者的MEC和MUC都下降时,整个社会的MEC和MUC也会相应下降。

押金制度。政府要求自然资源开发者在开发前交出一定数额的押金,当开发者按照一定要求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予以恢复和补偿,如植树造林、复垦等以后,再将其返还,否则予以没收。这实际是通过押金迫使开发者从事前述第二类自然环境资源再生产劳动,这样该类再生产劳动也会反映在开发者的产品价格中,再通过竞争机制使其不断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使用。

政府拨款。政府对经济上不能盈利的环境保护项目进行拨款补助,从而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这实际是由政府从事自然环境资源的第一类社会再生产活动。

创造市场。上述手段都是与价格有关的措施,而创造市场则是直接为环境商品创造一个市场,使其在市场上直接交换,最典型的创造市场是许可证交易。这一类经济手段也是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使自然资源的开发权和生态环境的使用权向经济效率最高和环境效益最好的开发者配置。

2.3 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优点:效率

由于开发者之间存在着知识、技术水平、装备条件等的差异,每个开发者有着不同的边际成本,存在着不同的最佳自然资源开发水平和最佳环境污染水平。在采用行政手段进行环境管理时,往往会因“一刀切”而使开发者的资源开发量和污染水平高于或低于最佳水平,造成浪费,影响了效率;而经济手段则通过市场机制使各种资源在不同开发者之间得到合理配置,使每个开发者的资源开发量和污染水平均达到最佳水平,由个体最优从而实现总体最优,提高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

3.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环境管理的现行经济手段及其评价

我国目前实行的经济手段主要是征收税费,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税务部门征收的资源税。《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规定:“国家对矿产资源实行有偿开采。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中华人民共国资源税条例(草案)》规定了石油、煤炭、盐等9个资源税税目。

资源产业管理部门的收费。如地质矿产部门征收的矿产资源费;水产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规定征收的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建设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征收的地下水资源费;林业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征收的林地补偿费、伐除林木补偿费、森林植被恢复费等。

土地管理部门征收的土地复垦保证金。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征收的排污资。

某些地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试行征收的生态环境补偿费。 如福建省对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征收环境补偿费;江苏省对集体矿山和个体采矿业征收矿产资源费和整治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对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选矿征收排污费;山西、内蒙古

、湖北、陕西、新疆等省、自治区也制定了对自然资源开发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有关政策,准备付诸实施。

上述各种经济手段对于遏制自然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筹集环境保护资金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政出多门,缺少协调。如上所述,各个部门与自然资源开发有关的收费名目繁多,有的相互之间重复,有的缺乏法律依据,没有得到明确的授权,这就削弱了国家作为自然环境资源所有者代表实现其价值的权威性,影响了这一手段的效果。

缺少科学依据,激励作用不强。没有根据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以及开发活动的损失为基础制定收费费率,标准偏低,从而难以刺激开发者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手段单调。如上所述,运用的经济手段绝大部分为征收税费这一种,而其他经济手段则运用甚少。

资金挪用严重。既然收取的费用是自然环境资源价值的体现,是自然资源产品成本的一部分,那么,为了维护自然环境资源的再生产,这些费用必须再投入到自然环境资源的恢复、保护与增殖项目中去,但被挪作它用的现象却时有发生。挪用的另一个表现形式,也是最普遍、最不被人注意的形式是,根据管辖权限收费,安排使用。这就造成位于一地的开发者向在另一地的管辖者交费,这样,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的破坏就不能得到补偿,这部分价值实际是被挪到别处使用了。

4. 关于我国运用经济手段进行自然资源开发环境管理的建议

4.1 加强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与价格研究

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与价格研究,是运用经济手段进行自然环境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的基础,税费及押金标准的制定,以及对交易市场的监督,都需要以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评估为依据。我国各级土地管理局组织力量,评定了城镇土地的基准价格,作为土地交易、调控土地市场的依据。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做法,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基准价值量进行评估,为管理和决策服务。

4.2 理顺各种收费的关系,建立我国自然资源开发的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体系根据自然资源开发产品的价格构成,从环境保护角度看,经济手段所要影响的主要是MEC和MUC两个部分。MEC部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环境污染损失,通过排污费收取;一部分是生态破坏损失,通过拟议中的生态环境补偿费收取,这便构成了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税费体系,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征收。MUC部分,以及部分属于MPC的公共部分,则构成了自然资源开发的资源税费体系,可由资源产业管理部门负责征收。建议根据这样的体系构想,对现有收费进行清理,保证两个体系之间、以及每个体系内部各项收费之间的关系明晰,并通过法律文件加以明确。

4.3 强调费用—效益分析在自然资源开发项目评价中的地位

建议尽快制定和完善自然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应对自然资源的价值、开发活动的效益及其生态环境破坏损失作全面估算,并进行比较,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为项目成立后所要征收的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的确定提供依据。

4.4 取消补贴、提高原材料价格

经济手段的核心就是使自然资源开发产品即原材料的价格,反映开发过程的完全成本,因此,应当取消对资源开发的财政补贴,放松对原材料价格的政府控制,使价格能够对资源开发者和利用者产生调节和刺激作用。也不必担心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导致通货膨胀,分析表明,真正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引起的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幅度较小,其最大弹性系数在0.6左右,即原料价格上涨1%,总体物价水平最多上涨0.6%;而且前面的分析表明,一个合理的价格体系最终是能够导致成本下降,从而使物价水平下降的。

4.5 综合运用多种经济手段

在征收自然资源开发的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的同时,应注意运用其他经济手段,特别是为环境保护创造市场,如实行资源开发权拍卖和交易。对一些缺乏税费征收标准或难以专门制定标准的开发项目,可在对资源进行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对开发权进行招标拍卖,将拍卖所得资金作为生态环境的恢复费用;并逐步建立开发权的交易市场。

4.6 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基金

将征收的部分税费集中起来,成立自然资源保护专项基金,资助自然资源的恢复与保护,替代资源的开发,以及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等工作,促进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象经营普通商品一样经营自然环境资源这一特殊商品,使其不仅能维持简单再生产,还能进行扩大再生产。

[1]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5卷,第840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篇7

关键词水经济模型水产业产出现代水经济

没有任何一种资源,对人类至今的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也没有任何一种资源,将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这种资源,就是水资源。水资源对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发展已经显现出其绝对重要的地位,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水经济”,已经开始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1水经济系统

从有生产活动开始,人类就在不停地探索利用水资源创造财富的途径,这些途径日益得到拓展,时至今日,人类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根据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已经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经济系统,我们称围绕水资源属性建立的经济系统为“水经济系统”。

2水资源

大家都知道“石油经济”的概念。但是,对于人类而言,水比石油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水具有比石油复杂得多的资源属性。认识水的复杂资源属性,对于形成现代水资源价值观念,建立现代水经济系统,意义重大。

2.1按水资源用途划分的属性

(1)水的自然资源属性。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属性是指其作为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所体现的特征。与铁矿作为投入物经过冶炼和加工以后,能成为钢材、铁等生产资料和其它如汽车、水管等消费品等一样,水经过提炼和加工以后能成为工业用蒸馏水和生活消费用的饮用水、洗漱水等。当然,水还可以作为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其它必不可少的直接或间接投入物。水资源的这些属性,表现的是其自然资源属性,它能为人类提供效益,能够产生经济价值。

(2)水的资产属性。水的资产属性,是指仅仅通过水的所有权的运用便能为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所体现的特性。当某一社会单元取得一定的水域的所有权后,便能将其作为生产的工具,为产权(使用权)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水的资产属性有如铁路、公路、土地,但比它们具有更加复杂的特点,如一定的水域不仅可以作为交通运输的资源,还可以作为养殖业、水力发电等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水的这种特性与其自然资源特性的重要区别在于,它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直接消耗掉,而是像工业生产的设备和厂房一样,其物质形态并不会被直接转移到产品中,而是通过占用方式将其价值逐步转移到产品中。与工业生产设备一样,水资源在作为资产使用时,由于水质在降低,水的使用价值也在降低。就像企业的资产在经营过程中要通过修理、更新来实现保值增值一样,水资源的保值增值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水的环境资源属性。自然环境可以接受、分解、还原、转化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和其它有害影响,从而满足人类的生产和发展的生态需求。这是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资源特性,它已经超出了自然资源的范畴。自然资源所具备的这部分特性,环境和生态学家们称其为环境资源特性。它包括依托自然资源的物质实体产生的景观的可观赏性与舒适性(景观优美性)、环境容量与其自身的调节(分解、转化废弃物)能力。水具备以上环境资源定义的所有属性,这一属性的意义在于它能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功能。

(4)水的生态资源属性。水资源还具备与人类生产生活间接相关或无关的生态功能。这部分生态功能表现为:水不仅是生命的构成要素,而且是包括生命系统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维持的必备要素。所有的自然生命体都包含水,所有的自然生命系统需要水来维持,部分非生命系统缺乏水将会退化。在沙尘暴肆虐、土地大面积沙漠化、人类付出惨痛代价的今天,人们开始意识到水的生态资源特性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

2.2水资源的经济学特性

(1)系统性。以上使用特性不仅构成一个复杂的经济学系统,涉及经济学的供给、需求与市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均衡、边际效用等问题,还涉及目前的前沿学科和理论,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系统性决定水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复杂性。

(2)稀缺性。理论上说,任何资源都具有稀缺性,对于水资源而言,存在现实的稀缺(中国北方的水资源状况)、潜在的稀缺、结构性稀缺和季节性稀缺四种情况。稀缺性为发展水经济提供了基础。

(3)竞争性。表现在同类厂商之间对水资源的竞争性使用和水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竞争性(作为自然资源投入和作为资产、环境资源、生态资源之间的竞争性)。竞争性决定了水资源产权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必要性。

(4)兼具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特性。水作为生态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特性决定了政府在水经济系统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而水作为自然资源和资产的准公共物品特性决定市场机制在水经济中的地位。

3水产业

水产业是水经济的主体。根据水资源的用途,水产业涉及的产业领域,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从水的自然资源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水利工程、自来水供应、其它水产品、节水技术和产品等,作为现代水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节水技术和产品是现代水经济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

(2)从水的资产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水电工程、水产养殖、水运、港口、码头、运动、休闲、水权价值评估与交易等。其中,运动、休闲、水权价值评估与交易是现代水经济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

(3)从水的环境资源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房地产、旅游、水环境监测与评估、污水收集、处理、水体修复、水生态保护与恢复等技术、产品和服务,其中非接触性旅游、水环境监测、污水收集、处理、水体修复、水生态保护与恢复等技术、产品和服务是现代水经济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

(4)从水的生态资源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绿化、植被建设与恢复、湿地保持与再造、地下水保护等。这类水产业都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

4水产业的产出

4.1水产品和服务

水产品和服务与一般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相同的特性,水产业的这部分产出具有完全的私人物品特性。因此,具有完全的市场化特征。由于它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一般国家都采用的是政府垄断经营的方式,但是,这种经营是按照市场化的机制在运作。

4.2水环境质量

传统观念上,人们一般认为水环境是产业的投入要素,人们并没有认识到,水环境资源在可以作为生产过程的投入或消耗的同时,就像制造业使用的钢材本身就是冶金行业的产品一样,现代经济系统中水环境质量本身就是产品和服务,并且存在现实的市场需求。

4.3生态平衡

以水作为重要一环的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一种标准的公共物品。人类从事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活动,是关系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活动,水环境的生态效益是一种社会效益。作为水产业的重要产出内容,生态系统的恢复必须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和社会公众的参与。

5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5.1政府的作用

包括:水资源产权的所有权属国家和集体所有,各级地方政府的水务管理部门行使该权利;水资源的使用权实施部分市场化的原则;政府保留水资源用于生态保护的使用权,并行使生态保护的一切职能;确定不同水域的功能,制订水资源产权相关法律和规划;制订一般水产品和服务产业的市场运作规则;建立水资源产权交易市场和污水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水资源“使用者付费”机制,控制水资源的定价权,利用价格调节水资源的使用,并获得水资源使用收益;建立水环境“受益者付费”机制,获得水环境收益;建立水环境“保护者受益”机制;建立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在使用上的优化配置机制;建立水资源(包括水环境)使用监督机制,行使监督职能;建立水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和水资源价值核算体系。

5.2市场的作用

包括:按相关法律和规划配置水资源的使用权;由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决定水产品和服务的供应数量和价格;优化配置水环境保护资源,包括资金、技术、资本、人力资源等;刺激技术进步机制。

6现代水经济

6.1传统水经济

传统水经济,是主要是围绕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属性和资产属性而建立的经济系统。传统水经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七个“强调”和七个“忽视”:强调由自然资源属性所体现的经济价值,忽视其环境和生态资源价值;强调直接效益和直接费用,忽视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强调利用,忽视开发和节约;强调占用,忽视保值增值;强调自然资源产权,忽视环境资源产权;强调产品价值,忽视资源价值(产权价值);强调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忽视市场的作用。

6.2现代水经济

现代水经济,是围绕水资源的属性体系建立起来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经济系统。现代水经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九个方面:经济价值与环境生态价值并重,强调可持续发展;直接效益、间接效益、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并重;开发、节约与利用并重;自然资源产权和环境资源产权并重;在水资源配置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并重;形成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在使用上的优化配置机制;形成水资源价值评估体系;注重水资产的保值增值,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建立水资源价值核算体系。

7结束语

水资源具有复杂的资源属性和经济学属性体系,现代水经济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系统,本文只是对其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由于现代水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对环境和生态具有复杂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对水经济系统的深入系统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张杰彬,甘茂治.资产维修、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2)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篇8

近年来,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通过经济杠杆调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呼声日益高涨,学术界对水资源价值研究愈来愈关注,有关部门也特别投入和重视。纵观水资源价值研究现状,人们对水资源价值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对其作用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解。 水资源价值,即水资源本身的价值,是地租的资金化,是水资源使用者为了获得水资源使用权需要支付给水资源所有者(包括国家或集体)的一定货币额,它体现了水资源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水资源有偿使用的具体表现,是对水资源所有者因水资源资产付出的一种补偿,是维持水资源持续供给的最基本前提,是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以体现的具体结果。所以,水资源价值不受是否凝结着一般的无差别人类劳动的限制,因此,水资源价值与水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合理的水价应该由水资源价值、水资源生产成本和正常利润等三部分组成。 正因为如此,水资源价值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主要表现在: 1. 水资源价值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之一 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大大地促进了水资源高效持续利用的研究,经过深入理论探讨和实践总结,有识之士渐渐地意识到水资源价值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关键之一。尽管国内外对此没有明确论述,但在一系列文件中不同程度地予以确认,如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在第18章“保护淡水资源的质量和供应椝试纯ⅰ⒐芾砗屠玫淖酆习旆ā敝忻魅分赋觯旱且恢钟邢拮试矗唤鑫值厍蛏弦磺猩匦耄叶砸磺猩缁峋貌棵哦季哂猩烙乒氐闹匾庖濉V泄谰莨橹贫ǖ摹吨泄?1世纪议程》,在第14章“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指出:不合理的资源定价方法导致了资源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表现为自然资源无价、资源产品低价以及资源需求的过度膨胀;我们的目标是在自然资源使用分配中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使用者付费”经济原则,以促进采取有益于环境方式开发自然资源,利用经济手段和市场刺激,使其成为法律手段的重要补充……为此必须建立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转让制度,研究、鼓励和采用自然资源定价和资源开发技术,……通过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及价格机制实现资源有效分配。 我国的水资源价值理论长期受“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价值观念影响,水资源价格严重背离水资源价值,造成了水资源长期被无偿地开发利用,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珍贵水资源浪费和对水资源非持续开发利用,同时对人类的生存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尽管近几年来对此有所认识,采取了相应的行政或法律手段扭转,但是,由于对水资源价值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致使所采取的措施缺乏广泛的经济社会基础,最终结果是政府干预行为过于集中和强硬,市场行为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又过于薄弱,导致期望与现实相差甚远。 作者曾对水资源代际均衡调控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水资源价值对水资源代际转移具有重要影响,由此进一步证明,水资源价值在持续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水资源持续利用关键内容之一,进而构成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水资源价值是水资源宏观管理的关键 水资源管理手段是多样的,其中对水资源进行核算并且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中的宏观管理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之所以如此论断,这是由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所决定的。 国民经济核算是指对一定范围和一定时间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与利用所进行的计量;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所进行的计量;对经济运行中所形成的总量、速度、比例、效益所进行的计量。其主要功能体现在它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四大系统”,即社会经济发展的测量系统、科学管理和决策的信息系统、社会经济运行的报警系统和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语言系统。由于无论是西方的SNA(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是我国现行的MPS(System of aterial Products alances)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皆未包括水资源等资源环境部分,由此导致严重的后果:水资源等资源环境的变化,在国民帐户中没有得到反映,一方面经济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资源环境资产不断减少,形成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空心化”现象,其实质就是以消耗资源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泡沫式”的虚假繁荣。可以预计,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水资源等资源环境的消耗速度日益增大,最终会到某一时刻水资源等资源环境的消耗难以

上一篇:快速提高逻辑思维的方法范文 下一篇:预防医学的主要目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