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景观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21:16:26

自然景观作文

自然景观作文范文第1篇

瞧,那一朵朵白黄相间的云朵,一朵连着一朵给夕阳织成了一件金红色羽绒服,不一会儿,又变成红色,把太阳打扮得像公主似的。俯视江面,一道残阳像一束金黄的激光斜射到水面上,像无数的鱼儿在跳跃。

大约6点钟,太阳收敛起刺眼的光芒,变成一个金灿灿的圆球,周围的云更加绚丽多姿,时儿像小狗,时儿像小鸟,时儿像桃花……远处巍峨的山丘在夕阳映照下仿佛涂上了一层金粉,显得格外瑰丽。

又过了一会儿,夕阳那微弱的光芒给大地披上了蝉翼般的光彩。云朵披上了金辉。云朵像少女一样姗姗而行,渐渐靠近江面。天边逶迤着几块白丝绦般的云彩,宛如鲜艳夺目的彩缎,装饰着红蓝色的天空。

想着想着,眼前的太阳便又向下溜了一截,更接近江面了,则变得越发的红。慢慢地,太阳笑红了脸仿佛小姑娘脸上害羞的红云。太阳亲吻着江水的头,向大地、天空喷出红彤彤的光芒。太阳把红光借给了珠江,借给了世界的一切。太阳展示完自己的美貌后,快活的一跳,消失在江面上,又回到了妈妈的身旁。

自然景观作文范文第2篇

奇妙的自然景观

一天下午,我正在全神,咱们一家子一起去看夕阳,?好吗”妈妈故做神秘的样子问我。太阳有什么好看的?尽管我心里是这样想但妈妈的命令可不敢“违抗”,只贯注地写作业。“好极不情愿地放下笔,无精打采地跟在爸妈后面。过了一会儿,妈妈把我们带到赣江边一个空旷的地方,我看到妈妈席地而坐抬头望着天空。看妈妈那一副陶醉的样子,强有好奇心的我也跟着坐了下去顺着妈妈的眼神望 远处望去。

太美了!天空被夕阳染成了金红色,再加上星星点点的白云装饰,使整个天空焕然一新。瞧,那一朵朵洁白如雪的云朵,一朵儿连着一朵儿好像给夕阳织了一件金红色的沙衣。不一会儿,云朵儿又变成了红色,把太阳打扮得像皇后似的,好一副雍容华贵的画面。

大约六点左右,太阳收起了它那耀眼的光芒,变成了一个金灿灿的大圆球,但周围的云朵儿却更加绚丽多彩,有时像个可爱的娃娃、有时像只展翅飞翔的大雁…。。。

当太阳越来越下沉的时候,那感觉像不但给云朵儿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而且还给微波淋淋的江面披上了一层金色的沙巾。

过了一会儿,太阳又向下溜了一截,在完全展示完了自己的美貌后像个调皮的孩子样的,蹦蹦跳跳地跑走了……

自然景观作文范文第3篇

一夜春风吹绿岸,

一洼池水泛碧波。

春风吹红桃花脸,

疑是血藏嫩叶中。

秋风瑟瑟把叶吹,

一落落下蝶飞飞。

疑是空中花儿开,

此情此景更胜花。

淅沥淅沥天流泪,

滚落天边寻天涯。

无意落入莲叶怀,

它把莲叶当成家。

待到晨曦天破晓,

它才离家去流浪。

来到长江岸边来,

真正找到它天涯。

春风又绿长江水,

我亦走过长江边。

万绿丛中一点红,

疑是飞花轻似梦。

春风一吹百花开,

争齐斗艳红黄蓝。

夏雨一洗荷莲绽,

冲出污泥而不染。

秋风吹落花瓣叶,

只有秋菊独自开。

冬雪欺压花草树,

自然景观作文范文第4篇

当夜暮完全降临后,明镜般的圆月早已悬挂在天空中。银白色的光辉映照着小河,大地,房屋,村庄,田野……像婴儿般温顺地躺在无比宽大的“摇篮”中。抬头一看,我看见月亮迈着轻盈的步伐,害羞地从云层走了出来。悄悄地瞧了我一眼,又羞涩地躲进了云层。可过了一会儿,她又忍不住地从云中探出脸来向我张望。我忍不住拍手欢呼,她又急忙藏到云层后面,真像个淘气的小姑娘!

月亮发出的光真美,星星发出的光和她的光比起来显得那么暗淡。月亮照在云上,云显得更白了。月亮的美真是难以形容,也许是皎洁的,也许是明亮的,也许是柔和的,也许是朦胧的……难怪从古至今,人们写下了千千万万首赞美月亮的诗篇。

望着月亮,我似乎看到了玉免正急忙地捣着长生不老之丹;广寒宫的嫦娥,平时十分寂寞,孤独,今天却喜笑颜开;那倒霉的砍柴人吴刚,今天也在歇着。看着月亮我又不禁想起李峤提过的《中秋夜》:

圆魄上寒空,

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

不有雨兼风?

自然景观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稻作文化;梯田景观;龙脊梯田;生态

[作者]申扶民,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李玉玲,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2)02-0128-00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广西西江流域生态文化研究》(编号:IOBZX081)阶段性成果。

稻作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为根本的文化形态之一。它的核心内涵是以稻的种植为手段,以提供人们食粮为目的。它的存在,离不开三个基本要素,即稻种、土地以及人的劳作。其中,土地是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母体,它构成了稻作文化的物质基础;人类在漫长的劳作过程中不断推动稻作的发展,是稻作文化的创造者。作为一种人化自然的物质实践活动,稻作通过改造原生形态的自然地貌,开辟稻田以种稻,形成了不同形态的稻田,大致可分为横向水平稻田和纵向坡度稻田两种基本类型。其中,尤以坡度稻田的典型——梯田,对自然地貌的重塑最为显著,在塑造了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孕育出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形成独具特色的梯田景观生态格局。

一、稻作文化与梯田人化自然景观

梯田的称谓,因其开辟在山岭之上,在纵向空间形成了似拾级而上的阶梯状貌而得名。以形赋名,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这一自然景观。梯田并非原生形态的自然景观,而是人化自然的杰作。人们在漫长的稻作活动过程中,凭借勤劳而灵巧的双手以及质朴的生态智慧,雕琢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大地景观艺术的奇葩——梯田。

(一)梯田景观的形成,是生态再造的结果。“民以食为天”,这既是稻作文化的根基,也是其全部活动得以展开的缘由。为了维系自身的生存,人们必须开垦土地、种植作物,才能食以果腹。从稻作文化的发展史和人类一般的生产规律来看,人们对于土地的利用应遵循先易后难的规则。因此,稻田的开垦应发轫于水源充足、地形平缓的地带,而梯田的出现,应该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由于人口的增长或逃避战乱等原因,人们被迫从世代栖居的家园迁徙到林深草密、野兽出没的山谷,从此落地生根。安土重迁,不仅意味着精神上对故园的难以割舍,而且意味着相沿成习的生活方式的难以改变。对于已习惯于稻作文化的人们来说,即使生存的地域空间和自然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他们的策略并非选择新的生活方式以适应新的自然环境,而是选择改造后者以符合自身已有的生活模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们开山为田,根据自己的意图强行改变山地的原生自然属性,使原本生长草木的山地变为种植稻谷的稻田。梯田的开辟,在为人们提供粮食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山体原生自然景观生态的变化,在年深月久的耕作之下,一种高度人化自然痕迹的梯田景观便横空出世了。

据考证,举世闻名的龙脊梯田的开创壮举,可以上溯元代、下迄清朝,横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在此之前,由于龙脊地区“万山环峙,五水分流”的自然地貌,使得这一地域人烟稀少。直至元代,以壮族为主体的稻作民族才陆续迁徙至此,开始其世代相继、艰苦卓绝的重塑自然面貌的浩大工程。在崇山峻岭之问,世世代代的龙脊人,经年累月、胼手胝足,使一个又一个原本森林密布的山坡,化为层层叠叠、直上山巅的梯田群落,形成蔚为壮观的人化自然景观。今日的人间奇迹,昔日只是为了化解生存困境而为之的结果。梯田数量的多寡,决定着粮食的丰足与否。龙脊梯田景观的状貌,折射了对水土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龙脊岭上,凡有涓涓水流之处,必有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田块,一些袖珍稻田甚至小到“蓑衣盖过田”,龙脊梯田对土地的精耕细作由此可见一斑,生态再造的直观形象也通过梯田景观展露无遗。

(二)梯田景观的塑造,遵循自然内在的生态规律和尺度。尽管人们出于功利主义的目的而开山造田,却并未罔顾自然规律而肆意妄为。纵观那些饱经风雨却完好无缺的梯田,不难发现其经久不衰的奥秘,那就是人的梯田稻作活动既符合自身赖以生存的目的,又吻合自然内在的规律,从而达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因此,即便化山为田的活动导致了自然景观生态的重大改变,却依然能保持该区域的生态平衡,不至于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从现存的梯田构造来看,基本上遵循着与当地自然环境天衣无缝的生态规律。

其一,梯田的造型虽然千形万状,却并非人们随心所欲创造的结果。相反,而是人们严格依照山体的走势和状貌精心打造出来的。以龙脊梯田为例,在纵向的坡度上,依照同一个角度和相同的倾斜度,顺势而上,形成层层叠叠、层次分明的阶梯状稻田;在横向的等高线上,每一块稻田都随着山体的自然曲线形塑自身的姿容,一道道田埂不仅托起一块块稻田,更宛如游走在山岭之问的一条条巨龙身姿,蜿蜒回转、曲折有致。随体赋形的梯山为田活动,尽管改变了山体表层的景观生态,以稻谷的人工种植取代了草木的自然生长,却并未破坏山体的内在肌理,因而作为梯田载体的山体景观生态仍然基本完整,这也是龙脊梯田景观赖以存在的根基。

自然景观作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作文高效教学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80026

在传统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课堂教学较为粗放,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作文教学质量。新课改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围绕学生开展各项情感教学,从而全面激发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如何依照新课改要求实现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改革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对作文教学不够重视,缺乏针对性课堂设计,作文教学脱离实际生活是影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效益的关键,在新课改教学中需要全面重视。

(1)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往往将重心放在知识教学上,对语文能力培养并不重视,这导致写作这一语文能力培养手段被忽视,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效益。上述教师认为,写作教学不重要,只是将写作的题目讲解后就让学生训练,缺乏相应的写作手段教学和写作内容讲解,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作文教学的发展进程。

(2)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随意性较高,教师缺乏针对性设计,只依照自身的了解和课本写作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较为低下。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在初中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满堂灌”的方式来完成写作知识、写作手法及写作要点的讲解,并未注重教学手段设计,导致课堂单调、枯燥,严重挫伤了学生写作训练的积极性。

(3)语文写作与实际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但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认识到这一点,只是依照课本内容设计写作命题,导致作文写作与实际生活相背离,完全脱离了写作本质。这种缺乏生活基础和情感体验的命题写作,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对作文越写越害怕,越写越敷衍了事。

二、新课改下构建农村初中作文高效教学体系的策略

1.以人为本,做好内容设计

新课改下农村初中作文高效教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学生开展各项写作教学内容设计,真正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写作教学中,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如在《感受自然》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校周围实际的自然景观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景物出发,创设实际的课堂情境导入,让学生自由交流喜欢哪些自然景观,讲述喜欢上述自然景观的原因,并说出这些自然景观的美妙之处。这种方式可以为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自然景观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形成自己相应的写作思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2.注重素材,引导学生积累

素材是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写作的关键。新课改下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让学生形成丰富的素材库,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堂学习到的好词好句抄写到小本子上,并鼓励学生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词语、名言、古诗等积累下来,闲暇时间加以背诵,将这些素材真正积累到自己的脑子中,为自己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制作手抄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优美辞藻和段落的印象,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逐渐提升学生的素材积累量。

3.优化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改下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配合,依照学生兴趣实现课堂教学体系的完善,形成不同的教学路径,让学生高效、快速地掌握写作知识,提升写作能力。教师可以把探究式教学、自由讨论教学、层次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结合在一起,依照学生写作能力状况形成相应的教学内容,确保写作知识与能力培养体系与学生发展相适应,从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写作成长空间。如在《让世界充满爱》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播放《感动中国》视频,增强学生对爱的情感认知。在视频观看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交流和讨论生活中的爱并由此写作。这样,学生对爱的感知自然会更加强烈,其情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写作中,真正赋予了作文灵魂。

4.科学命题,给予学生空间

设置作文题目时,教师要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和拓展空间,这样才能够全面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对学生语文学习产生至关重要的意义。上述命题要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学生情感态度,能够让学生把真情实感融入其中,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写作的目的,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在《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从初中生活中的人、事、物等出发,记录下自己三年时光中最留恋和最难忘的内容。写作过程中不限文体、不限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自由表达,畅所欲言,给学生充分的写作空间,让学生感悟人生,交流观念,展望未来。如此,很多学生写得汗畅淋漓,较好地完成了写作。

5.积极总结,实现课堂优化

新课改下农村初中作文高效教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写作教学评价,从写作内容、写作态度、写作过程等方面对学生写作状况进行全方位分析,给予学生相应的积极评价。上述评价要以鼓励性话语为主并合理指出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学生写作的优化。要做好教学总结,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完成新课改下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改革。要定时反思,结合最新教学理念对写作教学进行完善,从而真正提升作文教学质量。

新课改下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围绕学生需求开展针对性写作教学设计,设置好相应的资源和教学路径,从而实现教学体系的调整;要科学选取写作命题,给予学生充分的写作空间,使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体,真正完成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任务,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姜微.浅谈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5(25):150.

[2]李.以阅读促写作以写作促教学――浅谈新课标下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体会[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68.

[3]张永.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2):96-97.

自然景观作文范文第7篇

一、参与家务实践,积累素材

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体验生活的点滴,寻找自己的写作材料。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家务活入手,让学生周末在家帮母亲做家务活,要求学生按以下要求做好记录:1.准备事项;2.操作过程(在操作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如何解决困难、心情有什么变化);3.实践心得。学生通过这样的体验,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增加了学生的实践经验;既积累了写作素材,又增强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接触自然,积累素材

1.指导学生走进自然,在观察动植物中搜集素材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动植物着手引导学生全面仔细地观察并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1)指导观察植物。首先我们要启发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去感知认识事物,抓住植物的表面特点进行仔细观察。接着由表及里的思考、研究事物内部特征。一一做好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归纳,按照一定顺序把它写成日记或作文。(2)指导观察动物。在观察之前强调学生把观察材料记录下来。观察对象,我们可以从身边最熟悉的“家禽”着手。首先指导他们观察动物的外貌特征,接着是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最后把观察到的材料及观察心得按一定顺序写成一篇习作。这样持之以恒,我相信学生会逐渐明白其实我们的写作素材都来自生活,促使学生留意生活,养成爱观察的习惯,做生活真正的主人。

2.在领略家乡的自然景观中收集写作素材

我们身边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及旅游景点,这些都是我们的写作素材,我们应该善于利用,在平时的写景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从我们身边的自然景观中收集写作的材料。再如要写校园风采这类习作前,可以带领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指导观察校园里花草树木及建筑物等特点,这样既可让学生学会观察,又可让学生积累这方面的写作素材。如何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拓展思维能力,这也是我们平时指导学生收集写作素材的重要的教学任务。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利用资源引导学生就地取材,捕捉写作素材。

三、接触社会,积累素材

1.引导学生留意各种各样的社会见闻

比如:清洁工、交通警察等;市场上的热闹,街道上各阶层的人物特写;发生在公共汽车上的感人故事等社会现象。要引导学生从直观感知中触发学生的理性思维,展开想象,直抒胸臆,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笔记录下每一个动人的画面。

2.引导学生关注各种社会现状

比如:环保问题、水资源严重缺乏、天气越来越暖等。这类问题我们要引导学生由观察到联想,然后把自己的感悟笔录下来变成我们的写作素材。

因此,作文教学如何指导学生开辟“源头活水”,积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泉源,解决学生习作无话可说,“无米可炊”的难题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自然景观作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乡土资源;乡土情结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每读到朱老先生的这两句诗,我便思考我们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在作文创新的今天,我们要求学生的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而作为一些生活在农村中学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写作题材比较狭窄,他们在写作文时,总会觉得无话可写,内容空洞,缺乏真情表现,有时只有假情假意,语言干巴巴,情思不见影,进而害怕写作文。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之一是学生手头题材匮乏,没有“真事”,也缺乏发现,就很难抒发真情。其次是他们不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其实,他们生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从小就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蓝天白云、落日晚霞、绿水青山、村落炊烟、花草树木……这些都能带给他们美的熏陶,并为他们描写优美的田园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只要让他们从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农村事物入手,他们就不会感到没有东西可写了,也就乐于写作了。因此,我认为,只要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教学的特定优势――乡土性,努力地培养他们的乡土情结,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乡土”二字,农村作文教学就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新课程标准》指出:当今之急就是要强化课程资源和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在这里,“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主要指乡土资源。

乡土资源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秩事、语言文化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这是狭义的理解,广义的乡土资源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因此,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要合理充分地利用乡土资源,实行一套切实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欣赏自然风光,激发乡土情感

农村是个广阔天地,田园风光美,自然景观美,农家新居美等等都是学生写作的好素材。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罗丹论艺术》)。因此,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学生写作时,要让他们学会多角度地观察身边的事物,在自然风光中寻找美。例如:水稻、油茶、小麦、桑田、菜地……,无论哪景哪物,均能各见风韵,随着农村四时变化,何时都能组成了一幅幅美的画卷。闹春图、青苗图、丰收图……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平平常常的事物中,去发现美,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因此,我在作文命题时,让学生能从自己的家乡,从农村中最熟悉的、有兴趣的题材入手,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然后抒发所感。例如:我在教学生写《故乡的春天》时,我便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家乡有的,也能观察到的事物,并且不怕失误,于是学生们便在作文中写进了绿芽、绿叶、柳枝、春花、春草,有些学生甚至把春水和蝌蚪带进了作文中,这些实物也就造就了作文的素材,他们的作文写出非常形象生动,不失为成功的作文,这样就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领略民俗风情,增进乡土情结

孩子们出生在乡村,自有乡村的风俗,成长在农家,自有农家的欢乐。农村情浓、趣浓的题材,很多邻里的、交往乐、纯情美、婚俗寿礼、买船造屋、庆贺开业的规矩等等,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如“清明挂清”、 “冬至祭祖”、 “做寿庆礼”、“母女哭嫁”、“上梁唱彩词”。千百年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有其它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这些都在学生的作文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增进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深厚情感。例如要求介绍学生写作家乡风俗的文章时,可以先让学生深入农村或家庭,实际体会家乡风俗活动,然后请长辈介绍风俗的源由,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字既有内容,也贴近生活和实际。如果教师加以点拔和引导,学生定会兴味盎然,写作水平会有所提高。

三、搜集民间故事,深化乡土情结

在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搜集了我们丰城市的许多民间故事,“铁牛镇水压邪”、“孝子捞金钟”、“丰城剑气”、“九子十尚书”、“熊佛西的故事”、“王北仔轶事”等,并在作文教学中加以渗透,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素材,培养了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文化的优良品德,在“我爱家乡”征文活动中,我引导学生们不仅要写家长的自然景观,还可以写出自己家长的人文故事,丰厚的文史渊源也是我们热爱家长的一个主要原因,写作完成后,他们一个个都立志要为家乡而努力奋斗,要回报家乡的养育之恩。

自然景观作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旅游开发 人文景观建设 问题对策

引言

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人文景观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满足人们观赏、精神培养等需要,利用通常是利用自然界当中提供的不同材料,来在自然景观当中叠加人类创造的东西而形成的景观。近几年,我国的旅游事业得到了迅速的良好发展,各景区人文景观建设也呈迅猛之势增长,许多规模较大、品味也较高的新型人文景观都相继出现。这些兴起的人文景观不仅得到较为可观的经济收益,同时也收获了较好社会效益。对于丰富我国旅游产品并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当前旅游开发中人文景观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下文对此作一定阐述。

一、盲目建设问题

当前人文景观盲目建设主要体现在人造景观的开发热,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不根据自己所处地区的区位特征来进行景点建设,也不对人文景观在开发过程中所需的条件进行研究,盲目进行投资、或是照搬模仿其他景区,导致同类型的项目近距离地重复建设。

通常将投资在8千万以上,占地大于0.2平方公里的主题公园都称为大型公园。深圳市建设第一座大型的主}公园之后,全国各地都开始争相模仿,各类投资较高且规模较大的主题公园都开始建设并完工。导致全国人造景点累计达2500多处且规模较大,另外还有数量不少的主题公园依然在建中。其次,游乐宫形式的景点也十分火热,各地都兴起建设西游、深化等主题的游乐宫,争相模仿,数量众多,缺乏新意。再次,各地建塔立佛造殿等形式也深受旅游开发者的欢迎,例如,浙江新昌县就投资1.2亿元,建成了“中国大佛城”。目前国内存在100多座的大佛。

即使种类数量繁多,但是大部分的人造景观其经营情况都不容乐观,许多项目本身不具有吸引力,位置以及市场条件等都不利于吸引客源,交通条件不够完善等等导致其经济收益不够理想,不能实现资金回收,甚至导致破产。

二、破坏自然景观

旅游景区当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最重要的景观资源,在景区内建设人文景观应当始终遵循保持、衬托并强化自然景观的主题,让人文景观同自然景观相互衬托,互相辉映,形成具有特色的人文景观。但是,一些地区在人文景观建造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自然景观,甚至对自然景观造成了破坏性的建设,最终形成了毁灭性开发。首先,大量地占用土地,人造景观滥建导致大量土地、耕地等被占用。我国目前已经有几千个人工景点,牺牲了相当多的耕地及土地。其次,在建造人文景观的过程中,景区内大量地采石、大兴土木,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植被破坏现象,多种名贵的植株惨遭砍伐,许多经历漫长的使其才能够形成的地质地貌自然景观也被毁坏,但是这些开发者忽略了这些天然景观具有的极高的欣赏价值,在科研方面同样也具有较高价值,一旦遭到毁坏,就极难再生。

三、同自然景观不能相互协调

人文景观是人们在特定自然环境中产生的人类活动产物,它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的基础都是自然自理环境,一旦抛开这一基础,就无法称为真正的人文景观,也不能作为人文景观来供人观赏。因此,人文景观必须要同自然景观相互联系,不能作为单独存在的两个个体。自然景观是人文景观的基础,为人类景观的建设及发展提供了各种有利条件。在人文景观建设及开发过程中,体现出了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以及利用,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关系是否协调,就需要人类全面考虑,合理开发。在旅游开发中人文景观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因地制宜,以已经存在的景观为依托,在开发过程中,使之协调发展,合理安排布局,让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情景交融,相互映衬。尤其在新设景点建设的过程中,要以自然景观为主要,人文景观则作为必要点缀,两者要达到统一构图,总体环境上相互协调,保证景区内部景观资源的完整性。

人们在开发及建设人文景观过程中,常常容易忽视同自然景观的相互协调,常见遇水搭桥以及遇山开路等现象都严重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生态平衡以及完整性。另外,例如景区内部索道监理,宾馆等的位置及风格都会对景区整体的协调性造成影响。甚至一些风景区,忽略了自身特点,忽视了自身风景秀丽的优点,转而重视一些庸俗的娱乐宫形式的景观,同周围自然景观不协调。

四、忽视了中华传统文化及现代文明

新建设的人文景观应当将历史文化作为建设导线,人文景观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我国具有特色的民族性、艺术性以及传统性等的历史文化,新建设的人文景观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体现了我国文明创造中的物质文化及精神。这就要求旅游开发的相关负责人能够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在人文景观设计及建设过程中,不仅充分展现我国民族历史,对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同时对于游客来说,又可以达到提升并培养其精神境界以及审美情趣的目的。但是,在当前的许多人文景观建设过程中,尤其是许多以展示历史题材为主要的人文景观,只是盲目地仿古、复古或是微缩,在这一过程中,完全无视了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采取保护措施的真正价值以及我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明,甚至采取一些媚俗的手段来将史实歪曲、风格离奇怪诞、格调低下、内容较为粗俗,甚至一些带着严重的封建迷信色彩的人文景观也不断涌现出来,这些都对我国的人文景观建设及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当前的部分人文景观中流行的仿古风潮,甚至一些模仿者根本不明白所仿景观出自哪个朝代,更多的仿古建筑都不知从何而来。尽管大多数仿古设计者的初衷都是为了展现我国优秀的历史并弘扬传统文化,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带来动力,但是这样的轻古重仿,失去了原本历史遗迹的价值,由于不能真正地遵照原有风格、建筑等,同样也不能真正达到这一目的。另外,对于一些历史文化,为了娱乐大众,吸引客源,不惜粗制滥造,一味地再现名著,甚至对名著进行亵渎,将陋习当作传统,糟粕当作文化,歪曲了中国传统文化。再次,一些人文景观以民俗文化为借口,为了吸引顾客,修建庙宇,立佛、顶礼朝拜,推动封建迷信活动,这样的人文景观并不具备较高的社会效益。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旅游开发中人文景观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开发建设者们应当肩负社会历史文化使命,在人文景观建设过程中,重视文化传统的传播,而不是只图经济效益而盲目效仿,而为了旅游景区能够长远的发展,同样也需要景区开发并围绕自身特色进行建设,才是真正的立足之本。

参考文献

[1]丁树谦.旅游开发中人文景观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人文地理,1999-12-30.

[2]张小红,何启儒.青海旅游开发中人文景点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3-15.

自然景观作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村;习作;素材

孩子们总认为作文难写,每到作文,不少学生因“无话可写”或“从何写起”抓耳挠腮,不知所措。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素材贫乏,无习作之“米”。其实,农村孩子的习作素材无处不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广阔的农村就是一座偌大的素材仓库,关键是我们怎样带领孩子们走进去猎取。

一、自然景观

农村虽然没有人工制造的花园,也没有科技实践活动的少年宫,甚至连高楼大厦都不多见,但却拥有上苍赋予的丰富的大自然美景:繁花密树、山川河流、鸟兽鱼虫、小桥流水。在这里,没有浓妆淡抹,没有人为雕饰,都是实实在在的写真。所以我们应关注它们,珍视它们,让生命的灵性与活力能得到凸现,让独特的感受油然而生,让童真童趣获得释放。这样,对于写景状物的习作,孩子们就不仅有话可写,而且还写得合乎情趣。习作之前如何带领孩子们走进自然景观?我首先做的就是努力地去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兴趣和观察习惯,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去游芳草地,去赏绿荷池,去唱秋收歌,去吟白雪诗,让孩子们欢欣鼓舞,情绪高昂,在一次又一次的亢奋之中感受大自然无穷的魅力,促成其“情动而辞发”。孩子们收获了成功,尝到了走进大自然的甜头,往往自觉地去拥抱大自然且乐此不疲。

二、农村风俗文化

正月里祭祀活动,玩龙舞狮划彩莲船,观灯猜谜闹元宵,求神拜佛请“土地”;三月扫墓“插清明”,避邪驱瘟挂艾草;五月端午赛龙舟,吊唁屈原吃粽子;六月初六晒“龙袍”;七月鬼节烧花衣;八月中秋赏月,吃团圆饭;还有小孩过生日等,构成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这是农村孩子能亲身经历的。让孩子们常回忆,教孩子们选材,其中会有多少人和事可以值得记忆!对此,我常提醒孩子们留意身边的这些风俗文化,并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节日让他们去参与、去体验,并将其当作一次习作的契机,每当学生们进入状态时,我便予以适当地点拨与指导,一篇篇鲜活的习作便应运而生。以前我教的四年级,有一个学生写的日记里有这么一段有意思的话:我们来到一条小河边上就停下不走了。小伙伴说:“这里的龙虾有许多,最容易捉住龙虾了。”“好呀。那我们就在这里捉龙虾好了。”于是,我们将手里拿着的网向小河的边上捞去。然后,再慢慢地将网往上收起。我也拿了一只网在一处河岸的边上捞龙虾。我一网上来,看到网里有一只小龙虾。我高兴得大声对小伙伴说:“你们看,我已经捉到龙虾了。”小伙伴说:“你别高兴得太早了。你看我们都已经捞到许多龙虾了。”我才不好意思地将龙虾放到一只提桶里,又继续捉龙虾了。过了一会儿,我一个人就捉到了七只龙虾。有一个小伙伴只捉到了两只龙虾。于是,我高兴地说:“还是我会捉龙虾!”大家听了,都笑那个人捉得太慢了。现在用网捞龙虾已经不可能了,因为在边上的龙虾给我们捉得差不多了。于是,我们就商量换一种办法来捉龙虾。有人说用青蛙肉来钓龙虾。大家都说好。于是,大家就分头去捉青蛙。很快,我们就在田边捉到了几只青蛙。我们就把青蛙的皮剥去,再用绳子捆住青蛙肉。然后,我们就将青蛙肉放到河里。这样就是情真意切的文章。如果没有对生活的留心观察与切身体验,孩子们就不能从樊笼里放飞到灿烂的现实社会中去,哪来真情实感,哪来个性化的习作。因此,农村的习作指导别忘了让孩子们多留意身边的景物。

三、劳动实践

上一篇:别墅景观范文 下一篇:耕地质量评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