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8 10:57:36

微课教学的概念

微课教学的概念篇1

【关键词】梯度;方向导数;高等数学

梯度概念是高等数学下册中的一个较难理解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往往感到一头雾水。事实上梯度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在进行本次课的课堂设计时可以结合实际问题引入,将复杂,枯燥的纯数学问题简单化,生活化,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1 实际问题引入

现如今,在全世界日趋泛滥,它直接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发展,因此禁毒缉毒变得尤为重要,当前贩运的方式趋于多样化,隐蔽化,而利用警犬来搜索已经成为公安机关破获案件的一种重要手段,现在某处藏有,一条警犬执行任务,搜索,提问:警犬会沿着一条怎样的路径来进行搜索才能最快的找到呢?

观看视频短片,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在学生讨论几分钟后,加以分析:由于会在大气中散发一种特有的气味,警犬肯定是哪的气味越浓就往哪走,而所谓的“气味越浓的方向”用数学的语言该如何描述呢?这时学生的思考便有了方向,接着继续引导:如果已知气味浓度这一函数满足的关系式,那么气味越浓的方向,实际上也就是气味浓度这一函数变化最快的方向,什么能刻画函数的变化率呢?到此应该有一部分学生可以回答出来了:方向导数反映的是函数的变化率。因此要找函数变化最快的方向实际上也就是要找函数在一点处沿哪个方向的方向导数取得最值。由此层层递进,步步引导,得到本节课我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即函数在一点处沿哪个方向的方向导数取得最值。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方向导数的计算公式入手:

从这个关系式中不难发现,当θ=0时,也就是el方向与这个向量G的方向相同时,方向导数取得最大值,最大值就等于向量G的模,因此我们看到确实存在这样一个向量,它的方向是方向导数取得最大值的方向,而它的大小为方向导数的最大值,这个向量就是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梯度。

2 梯度的概念

[1]假设一个二元函数在平面区域D内具有一阶连续偏导数,则对于每一点P(x,y)∈D,都可定出一个向量fx(x,y)+fy(x,y),称此向量为函数z=f(x,y)在点P(x,y)的梯度。为了理解梯度这个概念,从以下两方面加以分析。

2.1 方向导数和梯度的关系

通过表格一目了然,梯度是这样一个向量,它的方向与取得最大方向导数的方向是一致的,它的模等于方向导数的最大值。这也就回答了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函数在一点处到底沿着哪个方向的方向导数可以取得最值呢?此时学生会异口同声:函数在已知点处梯度的方向或反方向就是方向导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方向。

为了更好的理解梯度这个向量,下面从几何的角度加以解释。

2.2 几何解释

预备知识:[1]等值线:一个二元函数z=f(x,y)表示一个曲面,这曲面被平面z=c(c为常数)所截得的曲线L的方程为z=f(x,y)

z=c,这条曲线L在xOy面上的投影是一条平面曲线L*,它在xOy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为f(x,y)=c。对于曲线L*上的一切点,已给函数的函数值都是c,所以我们称平面曲线L*为函数z=f(x,y)的等值线。

下面通过等值线来认识梯度这个向量。

对等值线f(x,y)=c两边分别对x求导,由隐函数的求导法则,可得fx+fy=0,由此得到:k法=,即点p处的一个法向量为(fx(x,y),fy(x,y))=gradf(x,y),单位化即得gradf= 。

这个关系式就非常清晰的描述了方向导数,梯度,等值线这三者的关系,并且可以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梯度这个向量的方向和大小,函数在一点的梯度方向与等值线在这一点的一个法线方向相同,它从数值较低的等值线指向数值较高的等值线,梯度的模就是沿着法线方向的方向导数。

现在有了以上这些理论为基础,我们就可以借助于梯度来解决警犬搜索的路线这一问题了。

3 梯度的应用

问题重述:地面上某处藏有,以该处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已知在大气中散发着特有的气味,设气味浓度在地表xOy平面上的分布为f(x,y)=e- (x2+2y2),一条警犬在点(x0,y0)(x0≠0)处嗅到气味后,沿着气味最浓的方向搜索,求警犬搜索的路线。

问题分析:设搜索路线为y=y(x),首先警犬在每一点都要沿着切线的方向行走,切向量可以用(dx,dy)来表示,而另一方面,警犬它要沿着气味最浓的方向搜索,因此运动曲线上每一点都是朝梯度方向的,也就是说在任一点(x,y)处的切向量与气味浓度这个函数在该点的梯度方向保持一致,所以这两个向量应该是平行的,下面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求解。

最终我们解得搜索路线是一条抛物线,所以警犬沿着这条抛物线行走将最快的搜索到。虽然警犬并不懂得梯度,但是它会凭着嗅觉的反馈信号,沿着这样的路线来搜索。

实际上梯度理论应用非常广泛,在气象学中,军事地形学中[2],建筑学中等等,都渗透着梯度理论,课后让学生去查阅资料,找到梯度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 结束语

利用提出问题,借助视频图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将晦涩难懂的数学概念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联系起来,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领悟数学的应用价值,达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下)[M].第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微课教学的概念篇2

关键词 微课 历史课型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2.046

"Micro-class" and Change of History Lesson

DING Hanjing

(College of History & Society,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Abstract The new history curriculum reform advocates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basic knowledge of history, so that it has the correct values, outlook on life. In today's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order to make a different and diverse students can obtain the corresponding class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lesson emerged. Micro lesson is from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f students starting to realize teaching student-centered, teacher-led, it can meet the different needs of the students in learning. This micro-lesson on the history lesson type of change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 micro-class; history class; hierarchical teaching; individualized

微课是大数据时代下教育信息化的体现,由于它在教学形式上有了很大转变,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因此能够实现“从教到学”的实质性转变。

1 微课产生的背景及其含义

近年来,社交媒体、移动通讯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个性化学习需求明显增加,各种教育资源也逐步开放,其形式也渐渐多元化,其中资源形态的微型化、内容主题化发展趋势明显。在国内,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是一个继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风靡之后在教育领域衍生的新事物。它是把复杂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可融合于课堂教育或者可移动地服务于社会开放式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视频单元,从时长来看,时间较短,目前较被认可的是每个主题时间为5~8分钟;从其主题来看,每个主题相对独立,具有一定针对性,主要解决一个重要问题。

2010年佛山教育局率先组织开展了全市中小学教师优秀微课资源征集评审活动,首次正式提出“微课”概念并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建设实践应用研究。目前很多教育界人士也都努力尝试将这种新兴教学形式运用于实际课堂教学中,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益。

2 运用微课进行历史课型的转变

2.1 历史课型的多种分类

课堂教学的课型泛指课的类型或模型,是课堂教学最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结构和程序。根据基点选择的不同来划分课型。

若把应完成的教学任务做分类基点,课可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统称单一课。

若按教学内容的性质来判断,则可划分为自然科学课、人文科学课、思维科学课、艺术科学课等。为适应新课改,若干新课型中以自学互教、讨论合作型课堂的导创优势最为明显。

若以教学的方式、方法作为划分依据,则可分为讲授课、自学辅导课、讨论课、练习课、实践课、参观或见习课等。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共同活动。而教学方式构成了教学方法,目前主要通过教学方式而不是教学方法来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特征。讲授课、讨论课等都是以某一主要教学方式进行的教学活动。

虽然分类历史课型的基点不同,但都应该要符合大的课型分类的基本要求。首要是应涵盖历史学习的全程;第二,各课型要有一定独立性。本文主要探讨基于上述第三种分类基点划分出的众多课型中的概念课、解题课、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这四种。从迥异的教学实施流程可以看出各种类型课不同的风格。

2.2 运用微课进行某些历史课型的转变

新课改实验以来,老师们都感到了课堂时间的紧迫和教学任务的繁重,历史教学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求,就需要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微课作为新兴事物有其独特优势,能让有心学习的人利用每一点零碎、空闲的时间得到一些收获。而在不同教学任务的历史课堂中,恰当运用微课则有利于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无论对教或学都有重要影响。

2.2.1 历史概念课可运用微课实现先学后教

一般“概念”包括四个方面:概念的名称、定义、例子及其属性(关键特征)。历史概念,既有一般概念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它是人们对历史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全面认识的概括性反映。历史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是特定的历史名词或词组。一般来说,历史概念应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1)该历史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时、地、人、事;(2)该历史事物的性质;(3)该历史事物的特征、意义、影响。各个历史概念之间相互联系、由简到繁由此形成了历史的学科体系。

历史事物按种类可进行很多种不同的区分,因此,历史概念也相应地可以划分为不同种类。按照其所反映的历史事物的范围,可划分为两类:(1)专指性历史概念。一个历史概念,只反映一种特有的历史事物,形成一个历史专有名词,如商鞅变法、武王伐纣。(2)泛指性历史概念。这类概念,泛指某一类历史现象,而且不一定是历史学科所专用,在社会科学其他领域也常使用,这类概念一般理论性更加明显,因此又可称为理论概念。它由诸多历史概念通过发展和升华,高度抽象概括而形成。例如:阶级、国家、革命等。这种理论概念大多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范畴,是人们认识历史和现实的基本指导思想。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没有,也不可能对理论概念做专门阐释,所以在传统课型中主要是依靠老师在讲授有关历史问题时,做适当的相关补充阐释,希望由此能使学生接受到有关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思想教育,同时借此提高学生运用这一基本观点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这种知识的呈现是复杂静态的,学生难以理解理论性概念容易疲劳,由此将微课引入课堂,避免老师一味枯燥地讲解,视频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是很好的调味剂。此外,因为一节微课主要讲一个重要问题,老师可以由此延伸出这一概念的背景、相关事件与易混点等,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便于掌握。所以教师在讲解某一专指性历史概念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运用微课。由于微课是提前录制好可以反复播放的,课前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实现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而对于一些难理解的地方,课下学生也能自主复习。

2.2.2 解题课可运用微课帮助归纳总结

各省高考历史试卷的题型有很多种类,在本文中我仅以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卷的题型为例,包括选择题、材料题、问答题三类。历史卷的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题量多,学生需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评价能力。在实际做题时学生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为何知识点老师都讲过,我却不会用来做题?主要原因可能有两点:(1)没有深入理解知识点;(2)解题缺乏归纳技巧。传统历史教学中对题型的归纳讲解往往是到最后的考试复习课上老师总结一遍即过,接受较慢的学生还没理解是怎么回事,老师却早已讲完了。通过反复观看微课视频使他们学会理解和归纳,帮助其完善认知结构,也利于学生对自己上阶段的学习进行查漏补缺不断提高。同时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时常总结归纳的良好学习习惯,有益于他们未来发展。

2.2.3 历史复习课可运用微课进行分层次教学

所谓复习课就是专门为复习巩固之前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方法的理解运用所进行的课堂教学。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往往只花较少的课时笼统地进行期中或期末考前的统一复习。长此以往,那些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弱的学生自信心将会受到很大打击。微课对学生的益处就在于录制时能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同一知识点可录不同微课视频以展示层次不同的内容(包含基础、提升、拓展等),做到各取所需,实现知识点分层次教,学生分层次学。

2.2.4 试卷讲评课可运用微课做到因材施教

顾名思义,试卷讲评课就是考试之后老师在课堂上统一讲评试卷。试卷讲评课的关键是个“评”字,对班级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和不足,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和老师的分析讲解来纠正。但众所周知,个体存在差异性,所以即使是同一班级的学生其能力水平也是有差异的。处于普通水平的学生可能需要老师对错题的详细讲解,但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来说重复听讲可能就有些浪费时间了。微课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老师仔细分析试卷后,把对试卷的讲评按难易程度分类录制,这样在自主学习时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观看。如此一来既可以减少仔细讲解试卷所占用的课时;另外,也有利于做到因材施教,对具有不同学习能力和掌握程度的学生实现个案补偿教学,使他们能够齐头并进共同进步。

3 微课对于历史课型转变的意义

胡铁生认为,对于教师而言,微课将会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将发生改变,教师备课、上课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运用微课资源进行的校本研究将有大作为,也将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大途径。对于学生而言:第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自主学习的需要,通过微课他们既可以巩固强化知识也能够查漏补缺。“微课”将是他们在校园课堂之外学习及获取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现代社会无线网络和各类电子产品的普及,不仅仅是成人在普遍使用,许多学生也已拥有手机等数码产品,微课视频时间短且可通过网络传播的特性,使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也能够利用琐碎时间给自己充电,因此基于视频的“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第二,它能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既能使优秀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又能按要求促进学习较困难的学生跟上班级平均进度。运用微课实现先学后教和分层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进班级全体学生整体发展。另外,微课的开放性及其还可进行后续补充与开发的特点,也为教学带来了巨大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 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9.

[3] 胡铁生.佛山教育局全国首创微课作品征集活动广受好评[J].教育信息技术,2011(6):21.

微课教学的概念篇3

(南京工程学院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

【摘要】针对微机原理课程的信息量大、知识点多而零散、软硬件相结合等特点,有的放矢给学生介绍学习方法,把一些知识点概念化,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有助于学生在较长时间内掌握这些知识。通过对一个班级的跟踪问卷调查,说明了知识点概念化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微机原理教学;知识点概念化;教学改革

在计算机应用领域已经扩展到各行各业,并且进入了家庭的形势下,能够应用计算机就成为当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因此,在不少的理工科专业都开设了微机原理课程,这是继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之后又一门计算机技术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能够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在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常用接口技术;初步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上机调试过程;建立微机整体概念,具备利用微机进行硬、软件开发的初步能力。但是,由于微机原理课程的信息量大、知识点多而零散、软硬件相结合等特点,许多学生会觉得比较难学,很难掌握相关知识点[1];即使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相关知识,一旦有一段时间不复习这些知识,也非常容易遗忘。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是微机原理教学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1 学前动员,介绍学习方法

第一节课不必立刻讲授教学内容,而需要对学生进行一番必要的动员,让学生明白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特点。微机原理是部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课程,也是计算机三级考试的主要内容;同时微机原理也是学生以后能够从事科研开发的基础课程。这样,让学生学习微机原理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做到有的放矢,也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现在不少学生在刚开始学习一门课程时,都存在松懈现象,临近考试时,才认真复习。而微机原理的信息量大、知识点较多并且相互牵连,一旦某一环节没用学好,会给后面学习带来较大困难[1]。因此,必须提醒学生注意,认真学好每一节内容。

学生学习微机原理的最大难点在于不太容易掌握汇编语言,由于汇编语言不仅不符合人们的正常思维方式,同时不同的CPU硬件对应的指令系统也各不相同,而且有六大类、100条指令和许多伪指令,许多学生都觉得很难学。根据微机原理课程的特点,总结出了“先识别、再阅读、最后编程”的学习方法,多次教学成果表明这种学习方法效果非常良好。“先识别”就是首先认识相关寄存器和各类指令。汇编语言程序格式是最重要的知识点,而要编写程序,首先要识别指令。在识别时,由于所有符号和指令助记符都是英文缩写,所以要注意理解符号含义,利用英文单词帮助记忆。在教学中,要详细解释助记符每个字母的含义,让学生能够根据其含义更好的记忆指令。再阅读,就是阅读已经编写好的程序。一方面,可以再次识别指令,加深理解、熟悉指令用法;另一方面,逐渐了解一个汇编语言程序结构,了解如何编写实现某些功能程序段,为自己编程奠定基础。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2 知识点“概念化”

不少学习过微机原理课程的学生,毕业几年后,由于不在从事与微机相关的工作,就连基本知识也不知道了。而教学目的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微机中基本概念,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正确地运用这些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针对微机知识被容易遗忘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进而形成最基本常识、概念。知识点“概念化”就是把知识点中最基本要素通俗化,使之更容易理解、记忆。这就要去教师认真理解知识点、深入掌握知识点相互关联,这样才能把知识点概念化。譬如,在数据传送、堆栈和中断调用中,都有一个字的高低字节存放地址的问题,学生非常容易混淆。而让学生理解了“高字节高地址,低字节低地址”后,这样问题就变得很容易掌握,也就是知识点概念化了。

为了了解知识点概念化是否存在促进教学效果的作用,分别在刚学完微机原理、一年后和毕业后,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跟踪问卷调查。由于毕业后,学生分布零散,只是部分同学参加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讲课时已经概念化的问题,另一类是没有概念化的问题,都是3个问题。没有概念化问题的调查情况如表1所示,概念化问题的调查情况如表2所示。

比较表1和表2,不难发现知识点概念化对教学效果还是有非常有效的作用的,特别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刚学完,两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别,而一年后,由于学生不再学习微机原理了,不少知识点已经遗忘了,知识点概念化的作用就显现了出来。这正是我们大学教育应该追求教学效果。

3 以实验教学促进知识理解,用课程设计提高知识升华

合理安排实验时间,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做实验过程中,学生首先能够熟悉上机调试过程,增强学生求知欲;此次,可以验证自己编写程序的运行结果,对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加深理解,逐步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同时了解相关芯片及其功能,为硬件设计打下基础。在实验前,一般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理解实验内容和程序,增强实验课的效果。

课程设计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设计要求,独立进行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并完成调试的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全面考核学生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利用微机进行硬、软件开发的初步能力。因此,难度适中的课题,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其所学的知识得以升华。

4 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求学生以科学方法、严谨态度对待学习中问题。微机原理内容有大量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的内容,在讲授内容的同时,适当地鼓励学生学习这种严谨方式,并运用到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做事效率必将会得到明显提升。

在教材和参考资料中出现印刷错误或者不科学的提法,教师必需给学生指出来,以防学生在此产生费解。对参考书中出现的错误,要求学生认真对待,不可以盲目相信书本,有疑问的问题,一定要进行讨论,运用所学的知识把一些错误改正过来。譬如,在参考书中出现了(AH)=0237H[3],这样明显错误提示一下,让学生去分析,提高学习的兴趣。

现在存在不少学生在上课期间,用手机上网,浏览新闻,都有的上瘾了。对此不良现象,告诫学生学习微机原理,就是了解、掌握计算机的特点,让这项技术为自己服务;而不是让我们的心智被微机控制了,给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

5 结束语

针对微机原理课程的信息量大、知识点多而零散、软硬件相结合等特点,有的放矢给学生介绍学习方法,把一些知识点概念化,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同时让学生能够形成微机的基本常识、概念,在以后工作中能够正确地运用相关知识。教学效果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同时如何将知识点概念化过程也提高了教师自身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周玉庭,陈静,郝培华.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5):191-193.

[2]沈怡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6,16(4):23-25.

[3]顾滨.80×86微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及接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78.

微课教学的概念篇4

微课是教师以视频为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在课堂内外开展教学的过程.微课具有教学时间少、教学内容少、资源容量少和使用方便等特点.对教师而言,微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与教研及教师听、?u课模式,是帮助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方式.对学生而言,能够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既可以查

补缺又能够巩固知识,同时还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让初中数学教学不再枯燥、死板.

一、微课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对数学课堂缺乏兴趣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数学知识本身的枯燥性与抽象性.因此,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但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还会使他们对数学更加不感兴趣,甚至出现“谈数学而色变”的现象.因此,及时变革数学教学模式,合理使用微课,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性,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使数学课堂更加直观、生动.[1]

例如,在讲授《勾股定理》时,就可以提前为学生制作一个微课视频,在视频中插入一组图片,并配合图形提出几个具有思想性的问题.比如:“如何根据视频中的图形来证明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等于斜边的平方?”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随着视频内容的不断转换,学生的注意力也变得集中.当视频播放结束之后,教师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没看够、意犹未尽.这个时候正是启发学生思考的最佳时期.可见,利用微课视频来辅助初中数学教学,不仅可以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要点,在愉悦的状态下学到知识.

二、微课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在微课中,讲授法是一种最基础的教学方法.授课教师在视频中可插入一些基础知识,如概念、公式、定理等.随后要求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相关知识.教学内容中,部分知识较难理解.如果把这些抽象的概念与形象具体的例子结合起来呈现给学生,各个概念所对应的状态就会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同时留下较深的印象.微课借助图形与动画的形式,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时,学生普遍对这一概念感到抽象和陌生,对这一概念难以快速理解和记忆.而对于图形的概念、判断方法和性质都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此时借助微课可把轴对称图形这一抽象的概念形象地描绘出来.数学教师应把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与特点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同时将它们的对称轴找到.通过观察和分析,完成对图形性质和概念的理解.对于一些概念性较强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微课,以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这样可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以微课重复学习,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内容可以反复播放是微课最大的优势.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到几何证明题的时候,因为个体差异性,导致在课堂上不能完全掌握知识.部分经典的例题,个别学生不能全部听懂或者不会书写证明的过程.而教师因为课堂时间的关系无法对所有学生答疑解惑,借助微课对一些重要题型进行细致讲解,通过反复播放的形式让这部分学生去看、去听、去理解.这样即使课后教师不在学生身边,学生的复习也不会受到影响.学生也有自主选择权,想学几次就播放几遍,以学透弄懂为目的.[2]

例如,在

讲解

“AEC≌BED的证明”时,已知条件是一个中点和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对顶角相等”.在微课中,授课教师把条件分析到书写格式进行一一讲解,讲解到位,细致清晰.关键的是,学生可以随时进行暂停,反复观看,甚至可以保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教师,方便学生.微课的反复播放对于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是一种巩固,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微课教学的概念篇5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型探究;教学设计

微型探究教学可以让知识教学的重点更为突出,并且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将微型探究教学引入高中数学课堂,这可以充分锻炼学生解决各类问题的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灵活加以利用,是对学生综合技能的一种有效锻炼。教师在采取这种教学模式时要有相应的思考,教学设计时要做到科学有效,这样才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良好实现。

一、结合概念产生的过程设计微课

微型探究教学在设计时可以和很多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相融合,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知识要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首先,在概念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概念产生的过程进行微型探究教学的设计,以这种形式来推动学生在头脑中更好地形成概念,并且迅速掌握概念的实质。高中数学课程中涉及的概念教学比较多,很多知识点都需要学生首先对于相应的概念有良好的理解与领会。教师在展开概念教学时一定要注重概念的产生过程,要让学生领会到概念的内核,在微型探究中实现对于概念的理解,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吸收这一知识点。

比如,几何教材中的“线面垂直”概念,在针对这个概念进行微型探究课的设计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回忆先前学习“线面平行”时将其转化为“面面平行”的过程。同理,我们也可以先将“线面垂直”转化成“面面垂直”,让学生观察教室墙面和地面的垂直关系,让学生根据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观察从而真正理解“线面垂直”的含义。这个微型探究过程不仅针对性强,生活化的概念生成过程学生也更易于理解与接受。这样的微型探究课的设计可以促进学生头脑中概念的良好生成,能够保障学生对于概念实质的有效领会。

二、结合例题的导入设计微课

课堂上教师经常会引入一些有代表性的例题,以例题的教学为依托可以巩固学过的知识内容,并且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和知识应用的灵活性。在进行例题教学时,教师也可以有效融入微型探究教学,可以以一个典型例题为依托来进行知识点教学的延伸,让学生更充分地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在以这种形式进行微型探究教学设计时,教师所选取的例题针对性更强,解题过程要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够发挥例题教学的功效。

比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前,教材中出现典型例题解析,即“鸡兔同笼”案例,教师可以根据此典型导入,结合实际生活设计类似的微型探究活动,让学生按4~5人一组进行小组探究讨论,一起探索解决方法。根据例题导入情境设计微型探究课题,一方面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能力,通过例题启发,让学生进一步接受知识点。在结合例题进行微型探究教学时,教师在例题选取上要更为用心,针对性强,富有一定开放程度的例题往往可以更好地现对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锻炼。

三、结合生活实例设计微课

结合生活实例来设计微型探究课程,这种方法也很适合引入课堂,并且可以加强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种种联系。很多知识点看似理论性强,其实,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却非常丰富。对于这样的知识内容,教师要充分挖掘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体现,要构建理论知识与生活的桥梁,并且借助生活实例来推动学生充分吸收知识要点。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平时被自己忽略的现象或场景,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其后包含的一些知识要点,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挖掘和吸收相应的知识内容。这种方法的实践性强,可以起到的教学效果也十分显著。

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原理”和“三角形稳定性原理”时,教师让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利用到两原理的现象,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启发,各抒己见。教师在听取学生探讨结果后,以典型的“伸缩门”和加固课桌时斜钉木板的实例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数学原理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挖掘与利用这些好的生活化的教学范例,结合实际设计微型探究课题,这将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微型探究教学的有效融入可以很大程度丰富高中数学课堂,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知识的应用能力都得到培养与锻炼。教师在设计微型探究课堂时要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要能够结合具体的知识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组织,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充分在课堂上得到发挥。这样才能够体现出微型探究教学的实际功效,并且可以促进学生更充分地理解与吸收其后包含的知识要点。

微课教学的概念篇6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教学;合理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合理应用关系着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同时也是实现新课改目标的重要渠道。因此,需要针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才能够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任务。文章主要针对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合理应用展开分析。

一、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1.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

据相关统计学调查,约40-60%的初中数学教师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认识到教学模式对于教学效率的影响,进行机械式灌输性教学,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数学教学没有突出数学的学科特色,也没有认识到初中数学教学要满足培养学生教学素质以及数学能力的要求,没有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纳入教学任务中,导致数学学科价值没有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

2.不合理的教学设计

由于我国初中教育在形式和模式中都有相当一部分是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这就导致了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单一性。初中学生由于整体数学基础较弱,并且呈现参差不齐的特点,导致对数学教学的接受情况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特征,制定不同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1.微课能够加强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单一的教学灌输需要转化为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共同探究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信心。传统的接受式教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学中具有探究性、体验性与实践性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共同发展。微课的应用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特征、兴起以及爱好进行了解,才能够制作出合适的微课。

2.微课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微课中要重视因材施教。将教学任务与教学大纲相统一,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同时,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差异,利用微课实现一对一学习,让学生在原有的数学基础上得到有效提高,让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合理应用

1.通过微课的特征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初中生数学兴趣的基础。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初中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因此,教师要使用平易近人的态度、温和的语气以及亲切的举止创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初中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包容,从而能够自觉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数学教学内容比较复杂,导致初中生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掌握,或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技巧,并且部分初中生不愿吃苦、集中力不足等都影响了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在这个时刻,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初中生,对数学动作进行逐步讲解,为初中生讲述数学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初中生多写数学习题,对于有进步的初中生要加以表扬,让初中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2.利用现代化设备开展具体化情景教学

数学概念是将实际生活中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形式等规律以及本质在思维中的反应,数学概念的教学不能够简单通过教师的讲解,而需要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积极引导,让学生体会到概念中所蕴含的思想。数学概念是知识点的高度浓缩,也是有感性认知升华至理性认知的过程,在此阶段,需要对概念进行合理加工。因此,在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时,需要将概念加工这一过程完整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对概念内蕴含的数学思想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准备相关的视频或CAD图像进行讲解,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对于圆位置的确定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微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其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有积极的影响,其合理应用能够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赣洪,何秋兰.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适用性研究:以首届中国微课大赛获奖作品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4,15(8):11-14.

[2]广东音像教材出版社.广东音像教材出版社重点选题《初中数学三维导学案》微课堂录像课在江门台山顺利完成首次摄录[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4,13(5):61-62.

[3]杨芳.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微课程功能性分析[J].学周刊,2015,22(19):46-47.

微课教学的概念篇7

摘 要:微课可以用更加丰富生动的形式向学生讲解一些比较枯燥和难度比较高的知识点,可以不受传统课堂的束缚,教学相对自由。将其应用于中学数学课堂中,不仅可以对教师的授课进行辅助,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水平。不仅对微课进行了概述,还进一步论述了微课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微课;中学数学;应用

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微课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在微课中包含了文字、图片等元素,以视频形式授课。微课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讲解和书本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微课以更多的形式学习知识,教师也可以微课辅助教学,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合理高效地运用微课,需要一线教师不断进行探索。

一、微课特点

微课是以网络为基础的课程,通过网络学生可以不受课堂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可以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微课时间一般在十分钟左右,比较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向学生传授的知识点都是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知识点比较明确。微课的交流性很强,教师可以将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或学生没有理解的问题通过微课进一步讲解,学生在通过视频学习之后可以进行相应的评价,也可以通过留言将自己的疑难问题传达给老师,师生可以进行交流。

二、在教学中运用微课的意义

(一)丰富教学内容

在中学数学中,有许多比较抽象的概念,加上学生知识储备的限制,对一些概念的接受比较慢,此时仅仅依靠教师的讲授学生可能一时仍然难以理解,教师此时可能需要一些工具来辅助教学。微课的展现形式比较丰富,有视频、文字、图片、音乐等,多种教学形式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更具活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一些比较枯燥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微课以视频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形式来讲授知识点,这种类型的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相对来说是一门思维性较强、比较枯燥的学科,而中学生比较好动,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不强。微课可以将一些枯燥的知识点以情景化的方式讲解出来,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能促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进行学习,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提高学习效率。

(三)对教学进行辅助

微课通过网络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除了参考教参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资源,扩展教师的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学到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

三、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微课

(一)在概念教学中运用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概念的学习很重要,只有掌握了概念,学生才能更好地对知识点进行理解,能够更加灵活地将知识点运用到解题过程和实际生活中。中学数学中难免会有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教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来讲解这些概念,但可能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这种情况下要想学生能够理解这些概念,就需要将这些抽象的知识点通俗化和形象化,微课可以将这些知识点以情景化的方式进行讲解,学生还可以下载学习视频,对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例如,在讲解“函数的定义”这一节的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微课。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找一些相关的视频,也可以自己准备,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将x和y的对应关系表现出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在函数中x和y的关系,明白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x的每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就说y是x的函数这一概念。同时还可以通过微课展示一些例题,如“x=1”“y=x-1”“y=2”中哪些是函数,让学生通过例题深入掌握知识。通过微课直观生动地讲解,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接受相关知识点。通过微课可以达到比教师单一讲授更好的教学

效果。

(二)在典型例题讲解中运用

典型例题讲解是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对知识深入掌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典型例题的讲解就可以通过微课进行,集中学生注意力,学生在看视频的过程中进行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做题方法。

例如,在讲解“圆锥体积”的例题时,学生对圆柱体积计算方法比较熟悉,对圆锥相对陌生一些,教师可利用微课将圆柱与圆锥展示出来,帮助学生了解圆锥为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通过根据圆柱体积公式类比出圆锥体积公式为“V(圆锥)=V(圆柱)/3”,学习过程更加直观,而不是仅仅记住了公式就可以牢固地掌握这一知识,帮助学生灵活地处理类似的问题,更好地将知识运用到解题过程中,增强学习效果。

(三)在指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运用

学生进行课后复习也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师在课堂复习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教师难以对每个学生都进行复习指导,此外,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所需要的复习指导也是不同的,这就提高了课后复习指导的难度。微课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复习指导中运用微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情况对其进行指导,布置与其学习情况相适应的学习任务,指导其进行学习。学生利用微课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必将学习局限于课堂中,学生课堂以外的时间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学生可以在课堂以外继续进行高效学习。

例如,在学习完“垂直关系的判定”这一节内容后,学生普遍觉得证明线面垂直比较难,由于受其他条件的干扰,学生在找平面中与已知直线相垂直的直线有点难,因而对证明产生了阻碍。学生可以通过留言传递难点。教师可通过微课进一步讲解,可在微课中展示比较典型的示范图,通过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垂直的证明方法。同时教师还应讲解一些比较经典的例题,对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熟悉证明过程,训练知R迁移能力。

现在,微课已经越来越普遍地运用于数学教学中,对数学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当前我们运用微课还不是很成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这也需要每一位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提升微课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兴瑜.谈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77(11):20.

[2]侯晓敏,汪晓勤.HPM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数学月刊,2015,6(13):61-63.

[3]杨乾运.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例[J].考试周刊,2014,14(16):74.

微课教学的概念篇8

一、微视频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在教学中应用微视频资源具有诸多优势。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科的操作性比较强,存在很多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在刚接触时十分抵触,无法准确理解抽象概念,此时微视频资源能够通过动态的视频演示抽象概念,教师在微视频演示过程中对概念进行详细讲解,促进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概念,将抽象概念转变为具体、生动、形象的画面。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微视频资源,能够更好地辅助教学,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微视频是微课的重要部分,很多教师在制作微视频时存在一定的困惑,而计算机技术教师能?蚴炝返夭僮骷扑慊?,运用信息技术制作更为精良的微视频。最后,通过运用微视频,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微视频的制作中来,分配给学生简单的任务,促进学生共同参与,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最终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和学习能力。

二、微视频的类型

1.对概念和理论知识的讲解说明

对于课本上比较空洞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性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需要教师重复讲解,且效果不明显。将这类知识通过微视频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就会变得一目了然,学生学起来也就轻松许多,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对某些学科的软件应用进行操作演示

对诸多软件的应用学习是如今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这些软件的具体操作流程。如果单从课本内容和教师的讲解来掌握这些操作技能,效果不明显。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制作微视频将操作软件的具体步骤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微视频获取操作方法和关键点,即便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反复学习微视频来掌握操作技能,学习过程就变得轻松许多。

3.对某种题型进行详细解答推理

加工信息往往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出现,要完成这些任务就需要学会计算机编程。对于这些编程任务,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微视频将具体的操作原理与步骤进行剖解,对其中的难点、易错点,都可以进行归纳总结并最终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学习。

三、微视频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1.微视频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学习资源

教师会将微视频内容分解成课前、课中两部分。课前,教师会根据课本上的新内容收集图片、音频和视频等资料制作微视频,并且按照课程要求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以及思考题、练习题。学生也可以在家中和学校通过网络下载观看教师上传到平台的微视频,这样就可以按照要求进行课前练习与课前自主学习,如遇到疑难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反馈,教师在收集汇总后再进行整理,最后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解决疑难点。在课堂中,学生通过课前学习与对反馈到平台上的问题的讨论,展开自主学习,最终解决问题,以实现知识共享。

2.微视频可以高效重复操作步骤

针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微视频,教师需要对相关操作软件的具体操作进行详细讲解,其中包括对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的处理,操作的步骤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然而学生要真正掌握这些操作步骤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可能需要多次讲解也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教师录制微视频,学生可随时重复观看视频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更加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

3.学生可将微视频作为自主学习的有效资源

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一节课上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此时微视频作为帮手,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微视频自主学习课堂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是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微视频作为一种有效的自主学习资源,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微视频系统全面地囊括了学生需要的学习资源,并且“随叫随到”。

上一篇:教学口语的概念和特点范文 下一篇:好的理财方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