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

时间:2022-10-02 01:27:58

浅谈微课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

微课,顾名思义,是指时间上和内容上“微小”的课程。具体讲,就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左右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 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和碎片化,这些知识点既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不仅适合于移送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满足了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所以微课现在已被广大教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促进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在青岛市教研室开始实行微课教研初期,我就探索将微课融入课堂教学中,这种“课前微课助学、课中教师释疑解惑、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给人耳目一新的全新体验。接下来,我就谈一谈我是如何将微课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

1 充分把握微课特点,与课堂教学形成有机融合

1、微课主题明确

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中某个知识点,特别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微课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指向性明确,所有的教学设计与制作都是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不仅注重教师的“教”,更注重学生“学”的设计。传统教学视频往往是一堂课的复制,包含多个知识点,含有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更注重教师的“教”,而微课则是传统教学视频精华的浓缩,主题更加明确。

2、微课短小精悍

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众多复杂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根据国外可汗课程的统计和脑科学的研究,一般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在10分钟左右。所以,微课视频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以5-8分钟为宜。例如:《色彩的明度》一课,我就采用了微课的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示范,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而使用微课后,3-5分钟的时间,学生就掌握了色彩明度渐变的方法,为学生赢得了更多的创作时间,遇到没有掌握的学生,还可以反复播放,有效的解决了本课的重点问题。

3、微课占用资源容量小

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

传统教学由于方式单一,在课堂上提供的信息量相对较小,往往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而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因此,我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这样既能克服传统教学方法传授信息量少的不足,又将传统教学易于增进师生感情、活跃课堂氛围的优势发挥得恰到好处。

2 充分发挥微课优势,促进教学方式的有效变革

1、用于课前学习

我们可以将具有针对性的微课作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资源,用于课前预习或者复习,为新授内容作铺垫,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 例如《卵石动物造型》一课,我采用了微课学习,课前让学生利用微课先自学,实际教学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汇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用于课堂学习

我们可以把微课穿插于传统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一味地板书讲授,会显得乏味,容易失去学生的注意力,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个小小的微课,既可以丰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转换一下学生的思维,又可以持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效率,使整节课的时间均为有效时间。例如《 奇特的面具 》一课,我在课中加入了微课,既分散了难点,又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3、用于课后学习

微课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我们也可灵活运用于多种学习情境,如在线学习、面对面教学或混合学习;学习形态可以是正式学习,也可以是非正式学习;教育层次多样,满足社会大众各种学习需求。很多知识点很难理解,尤其是按传统的教学模式讲授,显得更加难以理解,这就可以将其做成微课的形式,以供学生课下随时学习。一方面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可爱的动物》一课,就有多种制作站立小动物的创作方法,仅用折叠的创作手法就有好几种,我将这些制作方法制作成微课,到我们的平台上,让学生在课后学习微课,学生可以在课下多次学习,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

4、用于随时学习

微课方便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可以随时学习。现在的学生思想奔放,不受约束,追求个性与自由,接受知识能力强,自我意识及认知强,不再喜欢按部就班的传统教学模式,他们喜欢多样的教学模式,不拘一格的学习形态,因此,随时学习的模式必将受到青睐。微课教学主要以简短的视频形式呈现,可至我们的学习平台供学习者观看、下载,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这种在线视频学习必将为大众提供灵活自主的移动化网络学习体验。

3 设计制作微课,对传统教学形成有机补充

怎样才能设计制作出好的微课作品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认真准备微课的教学设计

(1)要熟悉教材和学情。对某一课时的教学,我们必须熟悉教材的整体规划、课标要求和教学重难点,还要根据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充分研究学情,明确在实际的课堂实践中,学生的困惑点和障碍点在哪里。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好的策略或创意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充分挖掘课时教学中的难点。

(2)教学设计要主题突出、内容具体。教学设计内容要非常精炼,在5-8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

(3)制作微课应遵循的原则

①专题整体设计

录制微课,不要局限在某个小节。小节的知识是零碎的,如果以小节来设计微课,使用的局限性比较大,而且割裂了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点之间没有成系统,对学生的学不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强调应该以教学专题来整体设计微课,把知识点提取出来,录制成一个系列微课,让知识成系统,方便学习者“按需学习”。

②科学分解知识

微课的录制对象是知识点,要科学地把蕴涵在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分解,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就掌握了学习内容的核心。教师首先要有分解知识点的意识,把专题里面的知识分解为一个系列的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点录制成一个微课,而不能让一个微课杂糅了几个知识点。如果在一个微课里面有几个知识点,也只能让其中一个知识点是主要的。分解知识点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③保持知识点的独立性

知识点的相对独立性说的是知识点要有完整性,知识点之间是有边界的,这样才能以知识点为核心进行微课制作。

2、精心录制微课视频

有了微课程的设计内容,接下来的就是精心录制。我们要求结合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可以借助手机、照相机、手持DV、录像机等进行录制。也可以利用软件进行录制,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微课在内容、文字、图片、语言等方面须准确无误。视频画质要求清晰。

综上所述,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主题明确、短小精悍、占用资源容量小,它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我们可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随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因此,将微课与传统教学互相融合,取长补短,以微课促进教学方式变革,必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维的能力。

上一篇:移动阅读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与探索 下一篇:如何应对校园霸凌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