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1:40

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1

1.1普通民众对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

目前,在民间走访过程中,发现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大多民众对传统工艺的基本内涵不清,更别说对其所含内容和形式的了解了。其中,年轻一辈更是特别,他们普遍对民间艺术和工艺不感兴趣,对传统习惯、传统习俗更是不屑一顾。普遍民众眼中的传统工艺仅仅指上一辈留下的民间习俗和习惯,是不需要花大力气去传承发展的。它们通常对传统工艺包括在内的民间传统文化知晓程度很低,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对当今社会的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还有少数人认为有些传统工艺已经与社会脱节,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会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这些现象表明,当今的农民对传统工艺的认识严重不足,作为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体,保护传统工艺的意识淡漠,没有承担起相应历史责任的意识和驱动力。

1.2民间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工作的工作模式单一

如今,各地都纷纷兴起文化强省战略的热潮,对于保护民间传统工艺的意识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是民间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工作模式过于单一,主要以旅游开发带动文化产业开发的工作模式为主。这种工作模式虽然迎合了现代文化发展趋势和旅游消费的潮流,但是由于太重视经济利益的追求,忽视了社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正在逐渐吞噬传统社会结构特点和地方传统工艺文化的独特性,使它们被迫融入商业化和流行文化的洪流。在这个大趋势下,人们对民间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工作变成了单一的追求物欲的行为,成为物质主义者用来谋取利益的工具。这种开发、继承和发展民间传统工艺的工作模式导致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

1.3传统和现代的矛盾凸显,对于民间传统工艺进一步发展的科研创新滞后

民间传统工艺属于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社会主流文化的弱势文化。在如今现代文化蓬勃发展、西方文化强势冲击的形势下,民间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工作显得极为重要。但是,如今在民间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工作中,保护、继承和发展的主体仍是老一辈,而自小接受现代文明熏陶的年轻一代不愿耗费精力去投入民间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使这项工作陷入后继无人的境地。同时,为了实现民间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工作的深化开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是必由之路。但是目前来看,我们对于民间传统工艺进一步发展的科研创新滞后,科研意识不强,科研经费不足。

2、民间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工作的新思路

2.1加大对民间传统工艺的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对传统工艺的认同度

为了增强普遍民众对传统工艺的保护意识,提高对自身民间传统工艺的价值和情感认同,要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形式来加大对民间传统工艺的宣传力度。首先,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多媒体技术,进行民间传统工艺的基本知识的传播。其次,还可以举办各种传统工艺竞赛来激发民众对传统工艺的喜爱和保护意识。最后,民间工艺展也是能够向外界展现民间传统文化魅力和提升民族自豪感的好方法。

2.2创新民间传统工艺继承和发展机制

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民间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工作的体系和机制,形成制度体系保证。政府应该为民间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工作提供资金、人才、技术支持,鼓励支持民间传统工艺保护组织开展活动。从社会、政府和企业三个来源进行资金的筹措,拓宽投资渠道,为社会力量自发举办相关传统工艺宣传活动提供平台;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实际情况申请和分配筹措的资金,补助、扶持优秀的民间传统工艺,给予掌握独特传统民间工艺的传承者充足的物质奖励,以激起农民保护传统工艺的热情;建立健全相关组织和实施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对民间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工作的领导。

2.3以人为本,注重农民主体地位

民间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要以人为本,重视农民作为民间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工作的主体地位,逐渐形成完善的人才供给和培养机制。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到,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只有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才能调动农民投身于民间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工作的积极性。因此,要重视民间工艺艺人的骨干作用,形成有效人才培养机制。

2.4国家加强立法,实现有效监管

国家要通过立法等形式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国家立法机关要根据民间传统工艺发展现状,综合现有法律,制定出合理的保护条例,切实保护好珍惜的传统工艺不受非法侵犯。

3、总结

民间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是一项持续、浩大的工程,需要政府、国家和群众共同的努力,为传统工艺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实现推陈出新。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2

一、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必由之路

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过去的群众文化中残留着旧时代旧思想的烙印,由本民族的祖先创造出来的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色彩,衍生出形式各异的民俗服饰、渊源流长的古典诗词、中华传统美德以及民间说唱等民俗文化活动。

中国的民间文化成长于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群众基础深厚,中国风格鲜明,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拥护与喜爱。伴随新世纪的来临,我们不仅要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重任,还要将其继续发展下去,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多样化的基础上,整合与创新符合生产力与文化发展要求的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就一定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才能将民间民俗文化更好的发扬下去,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目标。

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积淀,更加是中华民族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想将群众文化发展下去就要继续保持传统民俗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二者相互融合令群众文化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还能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发展群众文化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群众在这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其对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是文化发展的创造者,是文化财富的继承者,所以在发展群众文化时,应该以群众为核心,时刻铭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将更加鲜明的文化特色与时代性充分体现出来。

二、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功能之一

文化活动作为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表现在社会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继续建设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传统的民俗文化中,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就要传承这种民俗文化,并将其应用在文化活动中,从而使群众文化不仅仅带有传统的民族文化特点,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时代特点。这在传统的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并且实现了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得以孕育、传承以及发展。同时,传统的文化形式与内容的传递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很多传统的群众文化,如赛龙舟、泼水节,都是经过一种固定的形态方式继承并发展下来的,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仍未改变原貌。现如今,新兴的民俗文化正在蓬勃发展,走遍了神州大地,跨过了五湖四海,例如户县、金山农民画,当地农民就是根据传统的雕刻艺术、剪纸与刺绣等相融合再加上崭新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式,目前已经在十几个国家与地区展开巡回展示,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爱。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的同时,群众文化还会不断创造或衍生出新的活动方式。党和国家对群众文化的重视,整理、搜集、发掘和抢救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并使它们焕发出新的活力,不断创新和发展。

我国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自成系统,独具特色,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群众文化具有共同性、稳定性、过程性、个别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具有激励力、稳定力、约束力和凝聚力等六个方面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基础是物质文化,并以制度文化这个中间媒介向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渗透,把精神、物质和行为等层面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

三、在传承中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源动力

(一)发展群众文化中的继承

群众文化和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有着历史的继承关系,尽管群众文化受制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它同时也有一定的独立性,这就使得它不会因为原有经济基础的改变而全部消亡。所以,我们不应该隔断历史而应该尊重自己的历史。

群众文化不仅继承文化艺术遗产的形式,还继承文化艺术遗产的内容。相对来说,由于形式具有更大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因此,对形式继承的价值更大。群众文化以歌颂爱情、热爱祖国、赞美劳动等主要内容,世代相传并不断发展、充实。古诗、戏剧等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历史上劳动人民艺术智慧的结晶,至今的体裁几乎没变。武术、山歌等群众文化形式的面貌也没多大改变。舞狮、挂彩灯等习俗依然被人民群众喜欢着。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活动方式至今为各民族人民喜闻乐见,并不断发展,世代相传。一种新的群众艺术形式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并非空穴来风,比如戏曲就是在舞蹈、歌咏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我们对传统和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遗产既不能完全否定更不能生吞活剥地全盘接受,而是应该批判地继承,去伪存真,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对于舶来的文化艺术,要做到洋为中用,克服民族虚无主义的同时也要反对排外,并将它们充分运用到我国群众文化的创作中。

(二)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创新

群众文化经过不断继承、创新、扬弃、积累后发展起来的,它是对一定社会活动的反映。群众文化的更新和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创新,二是形式的创新。群众文化的形式是活跃的、容易发生变化的,而其内容是保守的、稳定的。舞狮、舞龙灯、划龙船等传统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古时候没什么大的变化,但其内容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一方面,我们要更新传统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以便能更好地反映新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也需要表现形式的创新。创新和继承是辩证统一的,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是新的群众文化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四、结语

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3

作者简介:朱尉,男,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新闻业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艾伊,女,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编导专业,主要从事新闻编导研究;秦文攀,男,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编导专业,主要从事新闻编导研究。

摘 要:在新形势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实为重要,党的十报告中也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文化关乎人的幸福,文化是一种力量的论断。尤其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这一问题已成为现阶段关注的焦点,文化是强国的必要力量,亦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既面临挑战,同时也有很多机遇。因此笔者 将从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的新路径和新变化等方面探寻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与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新形式;新变化;继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166-03

党的十上对于文化建设层面提出了新要求,这反映了中央对文化建设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前人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深厚土壤,又立足于当今时展特征。其中蕴含着许多优秀的德育思想和人文精神,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因此,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育人功能符合当今时展特征,进而要充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元素,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依托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两者需要在互动的过程中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继承传播,在继承中得以更多的发展与创新。

一、传统文化发展现状

(一)文化源远流长,缺乏文化继承人

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在发展中历经了诸多阶段,传统文化得以延续至今。传统文化对于国家整体文化建设及综合国力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一大关键在于更好的保护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文化下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不到合理的传承,人们的意识淡薄,对于传统文化继承方面缺失概念,无法从心深入到对传统文化的切实继承中去。其实,要想优秀的文化得以流传下来,需要的是每个中华儿女从自身做起,树立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携手共进,从源头上将文化传承下去。实践过程中,我们在宝鸡眉县横渠书院做新闻人物专访中,其中的讲解员邵春燕女士在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中做到了切实、切身、切心。多年来,由书院环卫工人蜕变到讲解员,这其中对于文化的传播历经了多层阶段,层层传播,一代又一代,从而在她的引领下让更多来当地的人对张载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文化传播继承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处众多,时至今日,社会的日益发展令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失去了意识与理念,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却忽略了积淀的文化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因此倡导更多青年人从文化传播的点滴做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二)文化博大精深,缺乏文化保护人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这得益于数千年来的发展和演变,然而在这种过程中传统文化却面临着一点一点的流失、破坏、甚至是消逝。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的不良行为,这一点意味着并不是所谓的烧算是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其实不去关注、保护同样是对文化发展的不管不顾。现阶段我们缺少对于文化的保护人,或许还不够。我们需要宣传并动员更多的有心人发起对传统文化保护的行动。

实践过程中在宝鸡眉县张载祠里面有很多赋有文化内涵的事物,无论是历史的碑文还是张载的生平思想等。古人张载强调“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他有志于“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古人的思想精华在今天仍旧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对于青年的求学,对于国家太平的建设,对于今天十强调的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中都有诸多借鉴意义。弘扬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立足当今,从小范围做起,发展更多的群体投身到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工作中来。

二、传统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一)文化讲授制度的开展是文化继承创新的重要途径

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能从单一的学习和效仿上入手,而是要创新文化传播的途径和形式,文化的建设需要人,需要发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正是在这种双向循环的联系中建立了文化讲授制度。利用口头传播与这一基本的方式逐步演变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络网。在网状体系下形成对传统文化的传播的新机制。这一新的形式贯彻了文化先继承后创新的理念,在传播中发展传统文化,在发展中创新文化形式。尤其注意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用辩证的态度创新文化,在文化突围路径中寻找新的实践点。

得益于实践过程中的发现,现阶段在文化遗产景区中安排了更多的讲解员,而这些人恰恰是在文化继承创新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们,他们用切身的文化积累为更多的人讲解当地文化形成演变的现状,这种“讲授制度”的创新性在于用口述的传统形式让传统文化得以更广阔的人为与地域性的传播。作为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应大力发展和培养更多的有识之士投身到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保护中来。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创新,而前提是精髓的传统文化需要永久的传承和保护下去。

(二)科技力量的融入成为传统文化创新的新纪元

科教兴国表明科学与教育并重,两者不分家。而“教”也包含着文化。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面临很多问题,其中包括人员缺失、社会环境变化、经济与文教发展间不平衡等等。将科学的创新力量融入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上,有助于传统文化的持久保存,并且这种传播过程本身带有科技性,趣味性,更利于传播与创新。将新近的科学元素加入对传统文化的介绍和推广中,让原本晦涩的传统文化充溢着生动性,从而拓展传统文化传播的性质和渠道。

发挥科技的带动作用,运用科学技术例如三维立体效果等对传统文化的遗迹进行全方位的效果展示等,或开发数字展馆等还原传统文化的真实面貌。探寻文化多元发展模式,规避更多商业化发展模式,还原传统文化其真实内涵,因此这就需要社会各界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共同为保护和创新传统文化贡献多方面的力量。

(三)坚持和树立正确的方针政策是文化传播的助推剂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双向过程,不能任其文化的自由发展,“文化”虽然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发展却是实在的,所以在传播过程中,要坚持党的方针政策,坚持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推进继承和创新。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正确方针的指引下,传统文化寻根沿着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行。当前,传统文化的发展容易被一些不良因素引向不良的发展之中,因此,规范传统文化正确的方向和内容是创新的前提。

良好的文化发展战略作为传统文化传播新形式的重要一环,应立足于当地的文化实际当中,不可盲目顺应其他地区的文化发展方式,要规范文化的发展范畴,顺应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积极鼓励传统文化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带动更多人投身到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建设中来。

在文化传承的实践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一是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引导,从源头上杜绝对传统文化引导有不良企图的人群,建立健全相关文化保护政策和策略。二是要灵活的并多元的传播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知识,正确引导人际传播传统文化等。三是要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行列之中来。用文化法规的作用从根本上推进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建设。

(四)文化综合传播是文化创新的未来发展源泉

文化发展不分国界,中华传统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地位。现如今,世界也建起多所孔子学院,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越来越密切。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文化是其中一支必不可少的因素,重视文化的国界性传播有助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走向世界。文化是一种力量,是一种传承的力量,在创新过程中文化传播与发展有挑战也有机遇,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久不衰,博大精深,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但与他国文化相比之下,文化自身也有其发展的不足,所以需要在与世界文化联系交流中,弃其糟粕,形成更好的文化创新源头。

创新是各国现阶段都非常重视的项目,多国也在积极进行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遗项目。以宝鸡省为例,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将在宝鸡法门寺举办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大会,这项世界性的佛教徒盛会为法门寺带来了新的传播途径和良好的机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的一部分,利用传统文化与人际传播的良好结合,开拓了文化发展新的方向,组织多种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活动,通过组织传播的形式拓展了传统文化的发展源泉。在发展宝鸡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方面上,宝鸡将发展旅游服务业作为申遗的基础前提,积极开发第三产业,通过大众传媒等进行传播与宣传,例如借助大众媒体进行宣传报道,通过纪录片的方式对外界进行宣传,从而将传统文化的发展引进世界。在新近社会中,同时通过自媒体传播这一途径,加快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方向,大众通过手机软件等进行自媒体的互动,开拓了传统文化发展的新路径,彰显了文化传承与创新间密不可分的程度。

因此,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形式多样,但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得以不断发展创新,文化创新过程需要有良好的制度支撑,良好的文化传播氛围,更需要人与人之间切实地投身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之中来,从而增强文化的竞争力,提高我国文化的综合国力,在传播过程中探寻更多的新发现。

三、传统文化发展的新变化

(一)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趋于集聚性

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形成了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范畴。地域性这一特点类似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说法。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同特色的文化有一定归依感,从而形成了文化特色相交融的新变化。也正是这种新变化,使得传统文化在发掘方面有了更多可探寻的依据。例如宝鸡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宝鸡眉县的旅游发展逐步呈现出聚集性的特点,景点与景点之间距离拉近,在集聚的过程中逐渐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更多人来宣传与带动。

(二)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趋于开放性

传统文化在几千年里之所以保护的妥当,其中有一个不可否认的原因是它的封闭性,不为人知,不被开发利用。当今,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为人所知,为人所用,有利有弊,虽然开放性的利用中也会使传统文化遭到一定的破坏,但这种逐步的开放性却让文化得到更广阔的传播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这两者的发展都需要文化作为一个开放的范畴从而通过更多的人或是宣传等进行文化的取精华弃糟粕。

(三)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趋于全球化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传统文化的发展中需要立足自身,同时也需要立足世界民族之林中,全球化发展中给传统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文化发展中应借鉴其他民族有益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本民族传统文化传播中带来新的机会,与他民族优秀文化进行好的融合。从未让更多优秀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宝鸡的旅游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有更多的外国友人参与其中,这无形中就带动了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脚步。

四、结 语

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存在不足,要从各个方面把关对于传统文化的建设。在现实性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不断建设和发现传统文化新的源泉,把握立足点。坚持正确的基本方向不变,继承传统文化有益方面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建立健全文化制度是保障,多元的发展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是目标。传统文化应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进行创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国家给予了相关政策支持,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势之下,更加需要理性客观的分析传统文化面临的现状与危机,唯有客观准确的分析传统文化发展的现实环境和未来方向,才能更好的把握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有了新的形式和新发展,在此基础上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探寻与传承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创新传统文化的发展形式,是每位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铁肩道义。

参考文献:

[1]刘守华.文化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谭家健.中国文化史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3]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4

 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不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在每个时期却有着不同的意义。可以说,加强传统文化传承在教育工作中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它需要具备一定的衔接性。所谓继承,就是继续与承担。对后人而言,并不是生硬地将传统吞咽下去,而是要以审视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承担传统文化的传递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时,我们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和优化传统文化,做到有选择地继承,有目的地发展。 

  由于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所以,在教育工作中,对文化的共识就可以起到凝聚思想的作用。叶圣陶曾提出:“咱们跟祖先是一脉相承的,自当尝尝他们的营养料,才不至于无本。”匡在国际竞争和国际较量如此激烈的今天,重视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要瓦解甚至抛弃传统,否则必将导致民族精神支柱的坍塌。所以,在培养新型人才时,除了注重专业技能教育以外,绝不可淡化甚至冷落传统文化教育。  

 二、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  

 (一)语文教育承担着继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见证着人类从蒙昧到文明的发展历程。从语文单独设科至今,历经多次教改,如今语文的学科地位已不容小觑。当然,这并不是说传统文化的传承仅靠语文单科的教育就可以实现,文化毕竟是多元的,所以其表现形式和继承方式也必定是多元的,单方面的继承会导致文化形式单薄、内容狭隘。但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语文学科,无疑是继承并推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从课程特性来看,语文教育能够以其独特的感性魅力滋养受教育者的心灵,使其从外至内地品味传统,再从内向外地传递文化。   

继承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传统文化不仅包含着大量的语言知识,而且积淀着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大智慧。如果将历史喻为沙石,那么传统文化就是经过岁月淘洗而形成的精华,是从千年历史中提纯的精粹。有研究者将文化教学称作语言教学的“第五维度面”,认为它与听说读写这四项语文技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廖要丰富语文学科内涵,我们永远不可将其与文化割裂,因为语文学科在承载传统文化时,传统文化也通过语言这一中介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互利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时,其原有的语文知识面得以拓展,思想情感得以丰富。   

三、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  

 (一)在语文教材中均衡文言文与白话文的比例   

文言文与白话文虽然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在不同时代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归根到底,它们都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吕叔湘曾否认过一种偏激而片面的观点,即以雅俗来划分文白。他强调传统文化的引入并不代表要搁置白话文教育,同样,不能因为白话文作为日常交流语言而冷落了对文言文的传承。在上个世纪末的教育改革过程中,由于对“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严重忽视文言文教学。其实,这里的“符合学生生活实际”,是指在坚持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优秀的古诗文被编入教材,在语法知识的掌握和人文教育方面都是比较有效的,问题的关键是文言文被编入教材的比例是否恰当。目前,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内容占40%左右,而高中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占比保持在50%左右。从加强传统文化渗透的角度看,有必要再适当提升文言文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当然,调整的空间并不大,只能是微调,这是因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曾经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要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这里的两个“结合”可以作为语文教材中文言文与白话文比例调整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二)让经典之作贯穿课外阅读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诸多优秀的古典作品被选作课文,但学生的阅读量绝不可局限于此,而应根据自身兴趣选择适量优质课外读物来拓宽语文视野。此举可谓是攀附着教材的阶梯,去欣赏更高处的风景。语文教材只能作为养成学生必要语文能力的工具性读本,而无法代替学生主动性的阅读选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重视文言文课外阅读,并激发学生对文言文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兼具语言知识和传统文化内涵的经典之作应贯穿课外阅读的全过程,由此课内、课外协调配合,相辅相成,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丰富其精神内涵。   

在校本课程与教材中增加传统文化内容   

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区域也存在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和传统习俗。校本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其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果也逐渐提升了教育者的重视度。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化的民族,在各地区校本课程中引入传统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民族凝聚力,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各地区应根据区域文化特色和传统习俗,酌情增加校本课程中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并配之以相应的校本教材。如此,以学校开展的课程为主,课外阅读和校本课程为辅,主辅兼顾,相得益彰,让各种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育。

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皮影戏;继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364-01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在历史发展中产生了很多丰富物质和精神文明,皮影戏就是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产生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瑰宝,它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是古代人民智慧与劳动的重要结晶,在我国传统艺术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对于传统历史文化的关注逐渐的降低,很过传统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的丢失,皮影戏在经过历史的发展过程艰难的保存下来,值得人们去继承和学习,研究皮影戏的发展现状以及在民间传播的主要方式,对皮影戏进行继承与发展势在必行。

一、皮影戏发展现状概述

皮影戏在经过多年的继续和发展中渐渐地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名族特色更加鲜明,具备更加高的美学艺术成就,是研究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对象之一。当前我国皮影戏的种类非常多。分布的范围也十分的广泛,这就为皮影戏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主要发展情况有以下几点:

(一)形成了不同的称谓

皮影戏在发展过程中传入了很多地方,每个地方结合自己的特色对皮影戏进行继承和发展,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和习惯,因此各个地方对皮影戏的称谓也不同。例如在四川和青海等地区把皮影戏称为灯影戏,在湖北地区把皮影戏称为影子戏,在东北地区被称为驴皮影,在江苏和浙江地区被称为羊皮戏,在北京被称为蒲团戏,在陕西被称为牛皮娃娃和拍板电影。

(二)产生了不同的剧本

皮影戏在不同地方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剧本形式,在冀东、东北、湖北以及四川等地方的皮影剧本主要以手抄影卷为主;在湖南、广东以及江浙等地方的皮影形式主要以提纲性为主;在河南、山东以及晋中等地区的皮影剧本形式主要以口传心授为主。

(三)形成不同的造型

皮影戏在每个地方的发展中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形成了不同的造型,例如,在冀东、内蒙以及东北地区的皮影主要是利用驴皮进行雕刻,在雕刻之后进行上色和h油。在造型中生和旦的角色都是镂空脸,利用通天鼻梁充分的显示角色的侧脸形象,眉眼多呈弯月状,嘴巴用一小段红线代替,这种形象在传统艺术造型中成为经典。而在陕西和甘肃等地区皮影主要是用牛皮制成,结合的了当地的特色,皮影形象都是高额头,与冀东、东北地区的皮影形象不同。

(四)形成了不同的表演方式

在河北等地区存在着很多表演皮影的戏班,演员在人数上各有分工,讲究“七紧八不紧”的原则;陕西和甘肃等地区主要是五个人比较忙,主要由验收、灯底儿、挑签儿以及伴奏等构成;湖南地区主要采用一人操控其他三人伴奏的“四人忙”形式。

二、继承和发展皮影艺术的重要意义

(一)继承和发展皮影戏有利于在对外传播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皮影戏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具备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当今社会的竞争主要是科技和文化的竞争,文化在塑造我国形象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继承和发展皮影戏有利于塑造美好的国家形象,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增强国家的创造力。

(二)皮影戏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皮影戏的关注越来越好,很多地方的皮影戏艺术面临着消失的危险,但是皮影戏在发展过程中具备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很多收藏家都会对其进行研究和收藏。

实际上,皮影戏本身具备着很高的艺术价值,人们可以通过研究皮影继而研究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例如可以研究民间的文学、民间的历史以及美术文化等,还可以通过其研究中国的传统建筑形象、传统服饰和生活用品等,甚至对于历史上的交通情况以及兵器都可以进行研究。在此,皮影可以作为研究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载体。

(三)传统文化继承的必要性

皮影戏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文化瑰宝,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人们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皮影戏受到了人们的忽视,面临着消失的危险,这也预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丢失。皮影戏作为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结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这一艺术文化正在逐渐的消失,这就需要我们联起手来共同保护我们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皮影戏艺术,使其在发展中具备更多的活力,为我国历史文化继承和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三、皮影戏在民间的传播方式

皮影戏在民间主要由相应的皮影戏班或者皮影艺人进行表演,主要在人多的地方进行演出,或者人们专门把其请到自己的家中进行演出,甚至于家里比较年长的老人都会用其来进行表演,传播的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专门的演出和表演机构进行演出,传播的范围比较小,需要进一步扩大演出的范围。

此外,很多地方为了更好地继承这一传统的历史文化,建立了专门的学校培养能够对皮影戏进行演出的专门演员,这些演员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排练可以进入很多大型演出的舞台,这些舞台通过电视或者网络对演出进行转播,充分地显示在人们的眼前。相较于前一个传播方式,这一传播范围更为的宽广。

结语

皮影戏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结晶,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以及高超的艺术成就,为我国传统历史的传播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中国的这一传统文化瑰宝在当代的社会中逐渐的受到人们的忽视,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我们应当联合起来,采取相关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地保护,保障这一传统文化继续传播和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龙.传统戏剧展览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以“偶・影・戏――中国木偶皮影精品特展”为例[J].文化艺术研究,2013,02:22-25.

[2] 丁勤.基于城市化背景下的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皮影为中心的考察[J].创意与设计,2013,06:96-100.

[3] 王初薇,林远洋.陆丰皮影戏的多重价值及保护、传承、发展对策[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8:72-74.

[4] 邓琪瑛.中国台湾校园“儿童影戏”的研究发展与“现代皮影”概念生发的辩证阐释[J].民族艺术研究,2011,01:52-57.

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 传统文化;国学;传承;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德的传承与弘扬,是同志最近一系列重要讲话的一个重点。[1]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都在探讨关于传统文化的问题,对一些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对这些问题如果认识不清楚,就不能很好地完成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下面对传承传统文化几个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1、国学是否过时了

有学者认为,国学产生于封建社会,对当代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许多人也认为国学已经过时,在现代社会中没有用处。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

传统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传统文化不等同于封建文化,在封建社会中的文化也不都是落后的封建文化。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即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例如欧洲文艺复兴就是从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当中汲取养分,产生了新的文化创造力。西方的很多思潮也是从古典思想获得新的启发。在社会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新的社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对旧的社会意识的全盘否定,而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其陈腐落后的东西,保留其合理的因素。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也有着合理的精神内核。

2011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教授领导的团队获得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生物医学奖――拉斯克奖的临床医学奖,获奖原因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这一发现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这是至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离诺贝尔奖只有一步之遥。屠教授在获奖感言中提到她的灵感来自于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撰写的《肘后备急方》。中医药在抗击SARS的过程中同样也显示出重要作用。不光对治疗人体疾病有重要作用,传统文化对解决社会问题、国际问题也有许多良方。1988年在巴黎召开的主题为“面向21世纪”的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75名参会者经过四天的讨论所得出的结论之一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国学过时论是错误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过时的东西,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闪耀着光芒的东西,对现代社会以及将来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它们并没有过时,而是需要我们认真的去发掘、继承和弘扬,使之重现辉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国之瑰宝,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是中国所以为中国、中国人所以为中国人的独特标识,“去中国化”无异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还谈什么生命力和影响力?

2、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一是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不能是全盘继承,而只能是批判的继承,这是第一个原则。传统文化是与一定历史社会和历史阶段相联系的文化,必然带有旧制度、旧观念的种种特征,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

二是批判继承基础上的综合创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对待中国文化只有继承、学习是不够的,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对传统文化中的积极进步因素,应全方位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新,赋予其时代精神。继承、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国今后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怎样对待继承优秀文化遗产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之间的关系

1、对待这一问题的两种倾向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应以儒学或者“新儒学”为指导, 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用“国学”作为指导思想来指导现代化建设,是不合时宜的,而且这种观点是要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因而是完全错误的。还有一种倾向是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轻视传统文化的传承,认为传统文化的作用不大。列宁在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主张创造“纯而又纯”的无产阶级文化时就曾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如果硬说是这样,那完全是一派胡言。无产阶级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因此,这两种倾向都是不正确的。

2、对待这一问题的正确态度

首先,在政治上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这是不能动摇的。另一方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这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之于当代的价值,首先在于集中体现着中国的民族性特色和最本初的文化基因。对传统文化没有深刻认知,就无以对今天的“中国特色”作出最真切的解读和阐释,就无以寻找到今天文化建设的本源。“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主席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会上强调,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其次,我们现阶段坚持的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和文化渊源,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重要纽带。比如,其中所蕴涵的实事求是精神、以人为本情怀、统筹兼顾方法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精髓,以及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平发展理念等等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这样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吸收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经验智慧,成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脱离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不可能枝繁叶茂、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依靠否定、割断自身的文化传统,而照搬外来理论走向复兴。

因此,处理好继承优秀文化遗产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两者之间的关系,要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并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因为两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三、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重点是什么

1、对于中华文化的宣传目前存在着误区

我国文化产品软实力的薄弱,不只是因为“原创”的缺少,文化人才的缺少,更是因为深层次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忽视,未能借文化产品展现我中华文化美的魅力,不能真正体现我中国文化特色与理想的核心价值。中央电视台与八家媒体在相关网站上,展开谁最能够代表中国的形象联动调查,所得出的投票结果是“孔子、京剧、故宫、长城、春节、书法、中国针灸、瓷器、中国菜、中国功夫”列前十位,说明大众在传媒长期功利化、游戏化的操弄下,只把目光停留在中华文化表层的个别技艺、建筑、器物上。甚至一说中国文化,就是茶文化、酒文化、烹饪文化,似乎中华民族是只会吃喝,没有思想的民族。而没有把我们所津津乐道的这许多文化符号的背后,所隐藏的博大精深的民族智慧和民族心理展现出来。我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宣传,长期无重点、无灵魂、无目标,是造成国际社会对中国形象认识偏差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2、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应作为传承和弘扬的重点

精神文化是文化整体中的核心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在中国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思想和观念,[2]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中国传统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宗教、习俗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特色。

弘扬传统文化应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同时还要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十报告中强调要开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扬弃一味陶醉于推广我民族浅层文化形象的肤浅做法,才可能向全球展示内涵深刻真实完整的中国形象, 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和深远的文化影响。

深入了解代表着中华文化精神血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等文化精神,有助于我们从根源上来把握中华文化及其当代特点。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境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舍身取义”、“忧道不忧贫”的价值观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信仰等等,[3]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朝气蓬勃,并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撑,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需要进行重点把握、大力宣传和弘扬。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应是传承和弘扬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陈来.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美德[N].人民日报,2014.04.11(7).

[2]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86.

[3] 周熙明,陈宇飞.中央党校学员关注的文化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45.

【作者简介】

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7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作为中国法定假日。目前,中国的节假日中传统节日已增加到了4个。一方面,政府的倡导和国人自觉的民族意识使传统节日合理存在;另一方面,由于商家的引导和国际交流的频繁,洋节在国人的生活中也占有了重要位置,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等洋节呈现出甚嚣尘上、喧宾夺主之势;还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在过中国节的同时,已开始使中国节日本土化并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了。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冯骥才先生认为,我们要看到中华民族自己节日独有的美。我们对民族节日有更强烈的心灵需求,我们需要自己的文化传承、文化身份和文化自豪感,民族节日是约定俗成的,而不需要用政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去认定。笔者认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政府、学术界、教育界、新闻媒体等都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都应担当的相应责任。下面笔者想就新闻媒体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责任方面谈一些看法。 

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 

兔年春节刚过去不久,人们在喜庆、欢乐和热闹的感觉退去之后,普遍用了一个字——累来概括内心的感受。众所周知,节日是由节日主题和约定俗成的形式构成的,而过节就有文化认同和契合心理的因素在其中了。如何让传统节日内涵丰富更具吸引力,让传统节日文化发扬光大更深入人心?首先应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增加国人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符号,是中国特色,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是中国符号、中国特色、中国旗帜,建设好传统节日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民族认同、加强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凝聚海内外华人。尊重传统节日是尊重自己、尊重和热爱祖先和民族的表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会让祖国大陆和港澳台在文化上走得更近,让祖国和海外华人在文化上更亲。重视传统节日,对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很大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的记忆,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和窗口,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可以促进中国文化的发扬光大。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民族的记忆和象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中国历来重视传统节日,重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扬光大。目前,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国文化的结晶和窗口,已被世界各国接受和重视。一些国家的人们通过节日活动了解中国文化,一些国家的政要和新闻媒体在每年春节的时候都会关注华人居住区的春节活动,还有很多外国人热衷过中国节日、热爱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元素在世界上已被普遍应用,这是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所在,也是中国文化发扬光大的结果。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摇篮,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可以推进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中国传统节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人们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摇篮。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长链中熠熠生辉的珠宝,它深深嵌入生活,沁入心田,会对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潜移默化、难以磨灭的影响。节日文化也有一个建设的过程,不能仅拘泥于传统,更不能放任自流、自生自灭。除了春节的文化内涵和形式比较丰富之外,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应当认真设计。中国传统节日应注入新的文化元素,改革不适于今天的旧习俗,形成固定的节日文化模式。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 

新闻媒体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优势分析 

新闻媒体亦称大众传媒,一般来说,新闻媒体包括纸质(报纸、杂志)和电子(广播、电视)两种(注:报纸、杂志的网络电子版,网站新闻以及手机新闻等由于其特殊性,暂不列入本论文)。新闻媒体的职责是报道事实、宣传教育、信息传播、舆论监督。我国新闻媒体由政府主管部门主办,具有权威性、公信力、专业性、真实性、及时性等传播优势。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又各有特点。纸质媒体在传播时具有原创性、真实性、系统性、连贯性、深度报道、价格便宜、携带阅读方便、易于保存收藏等优势,电子媒体则具有快速及时、感染力强等优势。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事项,过节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新闻媒体报道节日相关内容和活动既是其职责所在,也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途径。而且新闻媒体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分析如下: 

新闻媒体公信力强、传播面广,可以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增强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感。新闻媒体由于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其在宣传报道中国传统节日活动和传统节日文化时具有很大优势: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获得相关信息,受众人数多;由于新闻媒体的政治性和专业性,人们对新闻报道内容的真实性会产生很高的认同度,由此一年一度的潜移默化的规律性传播,人们会对新闻媒体产生依赖,会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产生更大的认同。比如中央电视台每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从1983年开播以来,已经成为全球华人春节的新民俗。又如北京电视台《五星夜话》节目的中秋专题、郑州《大河报》每到传统节日时的整版节日文化介绍等,已成为人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教科书和资料。 

新闻媒体信息量大、创新意识强,可以增强中国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丰富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新闻媒体可以通过连续报道、系列报道、专题报道等方式扩大传统节日文化的信息量,全面、丰富地介绍和报道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和活动。不能支离破碎和断章取义,这样会导致节日文化的缺失。例如:每年节日来临之际,一些食品商家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利用媒体进行食品宣传,由于其宣传力度大、诱惑力强,让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印象只剩下了某种美食。所以新闻媒体应利用创新节目或改革版面形式,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传统节日的吸引力。 

新闻媒体传播速度快、感染力强,可以激发民族情感、凝聚爱国主义精神。报纸媒体有文字有图片,电子媒体速度快、有声音有画面,使得新闻媒体在传播时感染力强、效果好。传统节日本身是民族的记忆、情感和符号,能够亲身参加节日活动,无疑会有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不能参加的人,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和迅速传播,如身临其境,也会感慨万千。比如:每年清明节的陕西黄帝陵祭祖大典,经新闻媒体报道后,炎黄子孙身在五洲四海,心向祖国大陆。又如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把全球华人的心连在了一起,特别是当大屏幕传来海外华人的祝福时,全球华人眼含热泪、心心相印、血脉相通,民族情感、爱国主义精神因节日而激情迸发。 

新闻媒体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责任 

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不仅仅是老百姓的事情,政府、学术界、教育界、新闻媒体都应该有所作为。政府应在政策上加以扶持,政府相关部门要不断倡导、继承、创新传统的节日文化内容和形式,而不是简单地加以限制。学术界对节日文化应进行严谨认真的研究和挖掘,整理并规范节日的文化和内涵,而不是作无谓的争论。教育界要认真思考调研,在大、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育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而不是放任自流。下面具体谈谈新闻媒体在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中的责任。 

新闻媒体应清醒认识在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中的责任。2005年6月,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宣传民族传统节日的导向作用,切实加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舆论宣传,积极营造尊重民族传统节日、热爱民族传统节日、参与民族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所以不论是新闻媒体还是媒体从业者都应认真学习和深刻领悟《意见》精神,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为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加大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力度和深度,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意见》指出,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使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 

民俗学家乌丙安说,民俗节日在中国民众农耕生活中经过了几千年自在的、自发的传承,早已经形成了世世代代传习不断的全民族重大生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每一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完美和谐的特征。但同时节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无疑会有很深的历史印迹,有些已为现代文明所排斥。 

新闻媒体在报道时可以通过专题报道或制作系列性节目,一方面可以深入挖掘节日文化形成的完整脉络,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倡导文明过节。比如每年清明节前后,一些城市的十字路口,祭祀烧纸的现象较为普遍,不仅造成了城市污染,而且很不文明。类似现象新闻媒体应进行报道并进行舆论引导,倡导人们在清明节要文明祭祀。 

侧重报道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促进节日仪式的形成。《意见》还强调,要坚持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使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与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相结合,与商业营销形成互动,不断增强节庆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据不完全统计,中华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总共有120多个,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特有的传统民族节日。但是我们对于自己民族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识,不一定都很完整和准确。比如端午节,其文化意蕴就包容了辟邪驱毒、游艺竞技、祈求健康、纪念先贤等多个方面。但因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因素,过端午节仅仅被理解成是纪念屈原,从而造成节日内涵单一,使人们感觉与自己关系不大,节日渐过渐远。另外,节日仪式感缺失也是民俗节日逐渐失去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某些节日形式应限制式保留,而不能简单制止或取消,比如节日燃放烟花爆竹问题。为此,新闻媒体在宣传报道传统节日时一方面应侧重报道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保持节日文化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还应倡导和引导促进节日仪式的形成,使老百姓明确知道节日该怎么过。 

总之,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要靠全社会和每个中国人的力量,新闻媒体更是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李汉秋:《让传统佳节湿润民族精神》,《红旗文稿》,2008(8)。 

2.严考亮:《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2007(1)。 

3.张贷年:《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陈松林:《论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湖北社会科学》,2003(10)。 

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8

2009~2011年高考考查本专题考点的试题:

专题考点2009年2010年2011年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辽宁文综卷•39 (非选)安徽文综卷•9(选)海南政治卷•14(选)

天津文综卷•13(选)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江苏政治卷•20(选)山东文综卷•28(非选)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江苏政治卷•19(选)辽宁文综卷•19(选)天津文综卷•14(非选)浙江文综卷•31(选)江苏政治卷•35(非选)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山东文综卷•20 (选)海南政治卷•23(非选)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浙江文综卷•33(选)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9(非选)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特点广东政治卷•18(选)江苏政治卷•21(选)北京文综卷•24(选)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9(非选)天津文综卷•5(选)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广东政治卷•20(选)浙江文综卷•40(非选)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广东政治卷•19(选)江苏政治卷•21(选)北京文综卷•24(选)江苏政治卷•22(选)

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广东政治卷•21(选)安徽文综卷•37(非选)安徽文综卷•8(选)浙江文综卷•40(非选)福建文综卷•26(选)广东文综卷•30(选)

文化创新的意义

文化创新的途径天津文综卷•14(非选)安徽文综卷•37(非选)福建文综卷•39(非选)浙江文综卷•27(选)广东文综卷•37(非选)北京文综卷•25(选)浙江文综卷•40(非选)江苏政治卷•35(非选)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注:“选”指选择题,“非选”指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

1.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本专题考点在近三年高考试题中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①本专题考点高考命题频率高、涉及面广;命题多依托新情境、新材料,注重对主干知识和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综合性考查,考查单一考点(知识)、直观性知识的试题正在减少;命题能力立意明显提高,试题难度也逐渐由中等转向偏难,注重培养考生的参与意识和运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文化的继承、传播、发展和创新是本专题备考复习的重点。复习时不仅要明确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掌握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作用和途径,而且还要注重结合申遗、中外文化交流、网络文化、重大纪念日(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国家文化政策等文化事件以及传统节假日、地方(民族)特色文化等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考点指津】

1.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民族节日文化遗产

内容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指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

地位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作用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功能我们可以从中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从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考点拓展:

文化遗产≠世界遗产。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而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②并非各国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能成为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一定程序,以名录的方式确立,并给予保护的。③研究文化遗产与研究世界遗产的作用不完全一致。研究文化遗产可以明确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并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确立并保护世界遗产对于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是通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呈现出来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2)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因此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考点拓展: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辩证关系。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它们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世界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互相区别开来。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尊重文化多样性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客观必然性。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考点拓展:

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化。

①文化的多样性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方面来说的,包括文化内容的差异、地域文化的特色等方面的表现。②文化的多元化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方面说的。③文化的多元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4.文化传播的途径

(1)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①商人进行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5.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2)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考点拓展:

文化传播途径≠文化传播手段。

①文化传播途径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如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此外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②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③无论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还是文化传播的手段,都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6.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1)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意义。①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②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态度要求。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考点拓展: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同时也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借鉴、学习提供了可能。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有利于促进各民族间在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③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交流,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7.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及其继承性。①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其继承性表现为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2)传统文化的特点。①相对稳定性。稳定性是指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②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考点拓展:

误区: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

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但其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因此,“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说法不正确。

8.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考点拓展:

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

①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②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而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则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③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不能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而全盘否定、全部抛弃。

9.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考点拓展:

误区: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

分析:文化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的,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因此,“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的说法不正确。

10.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决定因素)

(2)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重要因素)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考点拓展:

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

①文化发展的过程即文化传承,包括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两个方面。②文化传播主要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交融;文化继承主要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本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无论是文化传播还是文化继承,都能促进文化的发展;都需要辩证分析其精华与糟粕;教育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1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考点拓展:

误区: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分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可能作出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文化也不可能创新和发展。因此,文化创作者进行文化创新,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要有灵感,但归根结底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

12.文化创新的意义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的。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考点拓展:

误区:各种新生的文化现象都是文化创新的结果。

分析:文化创新是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适应现实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产品。某些新生的文化现象,如电脑算命,实质上是愚昧落后的旧文化在当今的新的表现形式,不是文化创新的结果。

13.文化创新的途径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实现文化间的平等交流和相互借鉴。

考点拓展:

文化创新中继承传统与体现时代精神的关系。

①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创新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否则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1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对于文化创新而言,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既要克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

考点拓展:

(1)误区:发展民族文化必须拒绝外来文化。

分析: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因此,对于外来文化,我们不能一味地拒绝和排斥,我们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2)全面理解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是通过继承积累下来的,并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②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即文化传承。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而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④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高考回眸】

1.(2011•海南政治卷•14)“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日。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

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民俗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的韵味,故①②入选。③说法错误,民俗节日不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④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答案为A。

2.(2011•山东文综卷•20)“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下图“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好客山东贺年会”以元旦、春节和元宵节三大节点为支撑,体现出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故①入选。②说法错误,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意味着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传播了文化,故③入选。④说法错误,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而不是主要形式。答案为B。

3.(2011•浙江文综卷•31)“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解析:A说法错误,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B说法不妥,一定的文化背景会对人们的交往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C说法不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竖大拇指”、“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是不一样的,故选D。

4.(2011•北京文综卷•24)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①说法错误,颠倒了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二者的关系;②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故③④入选。答案为D。

5.(2011•天津文综卷•5)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解析:材料突出了传统美德在当代对人们行为选择的影响,故C入选。A“完全”说法错误,传统道德准则应顺应时代不断发展,而不能说其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说法错误,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变化发展的。D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显示传统文化对我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

6.(2011•安徽文综卷•8)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茶文化,体现了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故②③入选。①与题意无关;④虽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答案为B。

7.(2011•广东文综卷•30)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探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 ②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 ③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 ④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不切合主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了“深圳精神”,表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自己特有的文化,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故①③入选。②强调的是文化创新的作用,不符合题意。④“不切合主题”说法错误。答案为B。

8.(2011•北京文综卷•25)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发展

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可以分析出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故选B。题干没有体现民族文化的竞争、保持民族文化特色,A、D不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

9.(2011•浙江文综卷•40)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继承、文化创新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注意设问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界定;其次,要能够准确把握材料的三个层次,即文化继承、文化创新、文化交流;再次,围绕材料的三个层次组织答案。

答案:(1)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该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体现了继承对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该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对民间传说的改编、采用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等方面的创新。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平台,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了传播。

【创新设计】

1.在传统节日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被合称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这些节日来临的时候,无论身在何处的中国人都要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来庆祝。这说明

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文化生活状况的体现

C.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D.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举办的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活动,使意大利各地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舞台。大红灯笼高高悬挂,茶室茶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各大小展览馆不断展示中国从古至今的艺术精品,各剧院不时演出中国的戏曲、木偶、皮影等,一系列有关中国的文化讲座在这里持续亮相。回答2~3题。

2.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活动的举办,有利于

①不同民族文化间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②缩小甚至消除中意两国文化的差异 ③我国在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实现文化创新 ④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3.大红灯笼高高悬挂,茶室茶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的稳定性B.鲜明的民族性

C.鲜明的时代性D.明显的优越性

4.“世界就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从文化视角看,上面这句话要表达的思想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④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A.①②③B.①③④

C. ①②④D.②③④

5.2011年9月5日晚,以“固根”、“壮魂”、“圆梦”为主旨的国务院侨办“文化中国•辛亥百年”艺术团在日本东京首演,1800人的剧院座无虚席,演员在观众的叫好声中一次次返场。“文化中国•辛亥百年”艺术团赴日演出是

A.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

B.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6.由于不少地方的文化没有受到重视,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剪纸、木偶、皮影等“濒危”。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家之所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B.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7.漫画《月饼的作用》给我们的启示是

A.越是民族的文化就越是世界的

B.文化的交融导致对本民族文化的漠视

C.传统习俗的传承需要重视教育和引导

D.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将面临巨大冲击

2011年6月21日至22日,“2011中国•濮阳精品杂技艺术节”在河南濮阳举行。此次精品杂技艺术节突出高水准、国际化、娱乐性和创新性,展示了极品杂技的惊险奇幻和顶级魔术的精妙绝伦。回答8~9题。

8.河南省濮阳市华东区东北庄村与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当地有悠久的杂技历史,群众基础非常广泛。“锄头叉把当道具,房前屋后练杂技”,这就是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主要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C.文化是一定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

9.有“中国杂技之乡”之称的东北庄村杂技兴起于元末明初,东北庄村人在“玩把戏”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吸收其他艺人的长处加以创新,使“把戏”的内容日益丰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杂技艺术。东北庄村杂技艺术的发展历程说明

A.文化发展是在不同文化交流、借鉴中不断创新的过程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创新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的过程

10.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将镜头定格在平凡小人物身上,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启示我们

①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进行文化创新应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 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A.①②③B.①②④

C. ①③④D.②③④

11.2011年4月27日至5月27日,以“浪漫春天里的艺术节”为主题的第十一届“相约北京”联欢活动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来自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的69个艺术团体、近2000名艺术家相继登上北京舞台,共同呈献集音乐、舞蹈、戏剧、广场联欢、展览于一体的艺术盛宴。据介绍,11年来,“相约北京”迎来了一批大师级人物,如捷杰耶夫、多明戈、韦伯、罗兰•佩蒂、莱斯利•霍华德等,同时也引进过费城交响乐团、芬兰赫尔辛基男声合唱团等团体和《天鹅湖》、音乐剧《猫》、《大河之舞》等经典作品。

(1)结合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说明举办“相约北京”联欢活动的意义。

(2)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如何面对中外文化交流。

12.素有“东方芭蕾”美誉的花鼓灯,起源于夏商时期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定期举行的庙会活动。经过漫长的演进,其到宋代才真正成为成熟的民间歌舞艺术。1951年新中国治淮期间,著名艺人冯国佩用花鼓灯向治淮模范表示祝贺,其精彩表演让中央歌舞团的舞蹈专家惊叹不已。此后,花鼓灯走进中南海,走到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各国观众的喜爱。然而,到21世纪初,花鼓灯的民间传承几近消亡。为了重振花鼓灯艺术,近年来,安徽蚌埠冯嘴子村投资建成原生态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大力发展花鼓灯文化生态旅游,举办花鼓灯歌舞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交流切磋,终使花鼓灯又“花”开怒放。

结合文化生活知识,简要概述社会实践在花鼓灯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A 提示:B错误,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C错误,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D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C 提示:②说法错误,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这种文化差异应当尊重和保持,而不应当缩小甚至消除。

3.B 提示:“大红灯笼”“茶室茶亭”是中华文化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具体表现,表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4.C 提示:材料主要讲的是文化的多样性,①②④符合题意要求。③强调文化传播,与材料无关。

5.C 提示:A错误,文化演出是文化交流的途径之一;B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D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6.C 提示:A错误,传统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B“促进作用”说法错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腐朽的部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D说法虽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7.C 提示:漫画中的小孩在中秋节将月饼作为垫脚石去拿巧克力,启示我们要加强对传承传统习俗的教育和引导,C正确。A不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D说法不符合实际。

8.B 提示:濮阳杂技广泛的群众基础,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实践在文化创作中的作用。

9.A 提示:B、C不符合题意。D错误,文化创新既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10.C 提示:题干强调的是文化创新需要立足于群众实践,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故②与题意不符合。

11.(1)①举办“相约北京”联欢活动,有利于不同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增强我国同世界人民的相互了解。②举办“相约北京”联欢活动,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外国优秀文化不断传入中国,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面对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便捷,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上一篇:如何提高孩子逻辑思维范文 下一篇:公司图书室管理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