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权公证书范文

时间:2023-02-22 19:02:31

继承权公证书范文第1篇

李某之母生前立下遗嘱,表示自己名下个人房产在身后由李某继承,并将该遗嘱进行了公证。李某之母去世后,李某持该遗嘱公证书、死亡医学证明书、殡葬证、房产证等资料向房管部门申请办理继承房产的转移登记。房管部门以李某未提交《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司公通〔1991〕117号,以下简称为《联合通知》)规定的遗嘱继承权公证书为由,向其出具了不予受理通知单。李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令撤销房管部门作出的不予受理通知单,并重新作出予以受理的行政行为。

原告李某的理由主要有:上述遗嘱公证书已明确表明房产由自己一人继承,房管部门表示仅凭该遗嘱公证不能办理,还要去办理“继承权公证书”,而公证处告知这种公证书必须由全部继承人共同前往公证处,表示放弃继承权并一致同意由李某行使继承权的明确意思表示方可办理。这就要求已经有遗嘱继承公证书明确否定了其继承权利的其他法定继承人,再自愿表示放弃继承权,还要同意已经获得了排他继承权的自己享有唯一继承权。这种公证,既会挑起家庭成员纠纷、激化同胞骨肉矛盾,又会增加公证或诉讼费用负担,并且根本不可能实现。由于不能取得“继承权公证书”,对于办理继承房产手续的申请,房管部门决定不予受理并出具不予受理通知单的行为违反了《继承法》第五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抚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的规定,损害了公民自己继承母亲遗产的权利。

经审理法院认为,上述遗嘱已经公证,属于《房屋登记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证明房屋所有发生转移的材料”,原告提交的申请材料符合《房屋登记办法》的要求,被告应予受理。因此,法院以“不予受理通知单认定事实不清,应予撤销”为由,判决撤销该通知单并判令被告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受理原告的房屋登记申请。

二、问题解析

1.登记原因为继承时,提交的申请资料是否仅限于公证文书或法院生效法律文书

《公证法》第十一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证的事项,有关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由此可见,法律、行政法规并未规定继承事项应当强制公证,当登记原因为继承时,登记机构不应硬性要求申请人提交公证书。所以,根据继承方式的不同,申请人可以提交继承权公证书、遗嘱(赠)公证书、遗嘱继承权公证书、接受遗赠公证书、遗赠抚养协议公证书等公证形式的继承证明,除此之外,申请人当然还可以提交证明取得所有权的相关民事判决书、调解书等法院生效法律文书。

根据《公证法》的规定,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因此,公证形式的继承文书属于继承证明,依法能够证明遗产的归属,与相关生效法院法律文书一样,具有结论性和法定证明力而无需再辅以其他证据证明。如果申请人既未提交相关生效法院法律文书,也未提交作为继承证明的公证文书,而是提交了其他形式的证明材料,那么登记机构是否有权据此并直接依据《继承法》等法律规定判断、确认权属,进而办理相应继承房产的转移登记呢?笔者认为,从不动产登记性质和登记机构的职责来看,答案应是否定的。

不动产登记将有关权利归属等事实记载于登记簿,从性质上来讲是不动产物权的公示方法,登记机构并没有通过登记来创设权利。《物权法》规定了登记机构的法定职责,即查验申请人提供的权属证明和其他必要材料,就有关登记事项询问申请人,如实、及时登记有关事项,要求申请人提交需要进一步证明的补充材料、必要时实地查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按照物权的规定进一步进行了细化。但上述法律、行政法规均未赋予登记机构确认权利归属的权力和职能。因此,当申请人未提交具有结论性、明确表述权力归属的继承公证文书或生效法律文书,而仅提交了需得出结论的“素材”资料时,即使做了进一步认真细致的调查、查验等工作,登记机构仍然无权根据这些素材资料作出确认权属的判断。否则,登记机构确认权属的行为就属于超越职权的违法行为了。

公民依法继承财产是公民基本的民事权利,根据《继承法》、《物权法》、《公证法》等有关法律,公民有权依据法律规定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进行公证或通过司法程序来明确财产继承事实、解决继承纠纷。因此,就继承房产的转移登记来讲,因法定职责所限,不动产登记机构只能够根据有关明确反映权利归属、具有结论性的产权来源申请资料办理房屋登记,而无权根据除继承公证文书及法院生效法律文书以外形式的房产继承资料判断并确认权属,否则即属于超越职权的违法行为。即使申请人提交的其他形式的继承“素材”资料足以证明该申请人是唯一的继承权人,登记机构也无权迳行对此确认并认定该房产由该申请人继承,进而据此办理转移登记。

综上,申请办理转移登记时,证明权利归属的举证责任在申请人,而非登记机构。并且,申请人提交的用以证明自己继承房产的申请资料,必须具有结论性且以一定的外在表现形式予以彰显,该形式应具备法定形式,即证明继承房产的公证书、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书。

2.本案件焦点及实质属于法律适用问题,即《联合通知》的效力及其适用问题

对于继承房产的转移登记,《房屋登记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了“证明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材料”包括“继承证明”、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书,但对继承文书的具体形式并未明确规定。《联合通知》第二条规定:遗嘱人为处分房产而设立的遗嘱应当办理公证;遗嘱人死亡后,遗嘱受益人须持公证机关出具的“遗嘱公证书”和“遗嘱继承权公证书”或“接受遗嘱公证”以及房产所有权、契证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李某虽具备遗嘱公证书但未提交“遗嘱继承权公证书”,房管部门基于此规定决定不予受理李某的申请。那么,本案是否应适用该《联合通知》呢?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二条及第五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据”的是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仅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参照”的是国务院部、委规章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依法制定、的规章。《物权法》第十条规定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应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在法律、行政法规对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作出规定前,地方性法规可以依照本法有关规定作出规定。

诚然,上述《联合通知》制定于上世纪90年代初,实施早于1997年的《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在当时的环境和条件下确实起到了规范登记行为的积极作用。但之后随着《公证法》(2005年)、《物权法》(2007年)、《房屋登记办法》(2008年)及有关地方性法规的颁布实施,有些当事人开始对《联合通知》的效力及其有关规定提出质疑。除了上述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4年第8期)公布的“陈爱华诉南京市江宁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不履行房屋登记法定职责案”与本文案例的案情极为相似,法院最终判决撤销被告不予受理的申请,责令被告履行对原告办理房产转移登记的法定职责。

《联合通知》属于司法部、建设部联合的政府规范性文件,法律效力层级低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因此,《联合通知》规范的有关内容与《物权法》、《继承法》、《房屋登记办法》相抵触的应为无效。就目前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的部门规章《房屋登记办法》而言,该办法并未规定遗嘱人死亡后,遗嘱受益人应到公证处办理“继承权公证书”。鉴于此,与现有法律法规冲突时,登记机构是否应不再适用《联合通知》的规定办理继承房产的转移登记了呢?

客观讲,目前有些登记部门顾虑的是,上述《联合通知》毕竟还未废止,如果不按照《联合通知》相关要求办理,显然属于“违规”行为,登记部门及有关审核人员会因此承担行政责任。其实,不动产登记机构作为办理房屋登记的行政主体首先应依法行政,即行使职权时应符合法律规定,且在法律赋予的权限内、按照规定的法定程序行使,不能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之外创设新的权力或超出法定职责行使,否则会限制或剥夺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因违法行为造成当事人损失的,登记机构还应依法承担行政赔偿责任。换言之,在该《联合通知》的有关规定与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冲突时,不适用《联合通知》规定办理的房屋登记行为不属于违法行为,登记机构也不会承担行政赔偿责任和其他行政责任。

综上,原告李某提交的已经公证的遗嘱具备法定形式,属于《房屋登记办法》规定的继承证明和证明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材料。当然,除上述遗嘱公证书之外,如果李某又主动提交了遗嘱继承权公证书,也完全符合登记资料的要求。

三、余论

由于《房屋登记办法》等现行不动产登记法规并未规定申请人提交的继承证明的具体形式,所以登记机构在受理时不能对申请人做必须公证或通过法院判决的强制性要求,也无权直接根据继承证明之外的“素材”资料做确认权属的判断。那么,登记机构该如何操作呢?笔者认为,登记机构可以在告知有关法律规定后采取申请人自愿的原则,由申请人根据具体情况自愿选择通过公证还是司法途径取得继承房产的权利来源资料。

继承权公证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民个人法定继承遗嘱继承代位继承转继承 公证

一、继承权公证界定范围

受理继承或遗嘱公证后,尤其在审查当事人提供的遗嘱,或为当事人起草遗嘱时,必须明确合法的遗产范围,避免当事人错误处分不属于遗产范围的其它财产。继承法第三条明确规定:遗产是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1)公民的合法收入(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7)公民的其它合法财产;由于法律水平参差不一,个别公证员对“公民的其它合法财产”所含范围的理解极可能与法律规定相悖,作者在这里也很难用文字一一罗列其它合法财产,我们不妨使用排除法,只需了解哪些财产不属继承范围即可。

二、不能被继承的财产及财产权利

(1)被继承人的人身权、政治权利。人身权利包括:姓名权、劳动权、名誉权、生命健康权、受教育权、休息权等。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自由权、通信秘密等受法律保护权,担任领导职务权,批评等权利被侵犯取得的赔偿权。

(2)专属于被继承人本人的财产权利包括:1、国家、集体财产的使用权,包括:公共财产使用权、自留山、鱼塘、果园等的经营权以及宅基地的使用权;2、承包权、房屋租赁权、财物代管权;3、继承权、受遗赠权、劳动工资权等。

(3)不属于被继承人的财产:1、国家、集体的财产;2、被继承人生前已处分的财产;3、被继承人配偶的财产、婚前财产,夫妻共同财产中属于配偶的部分;婚姻存续期间约定为配偶的财产;被继承人与家庭其他成员的共同财产;死者家属的抚恤发给金、生活补助费;被继承人的人身保险合同中明确指定受益人的财产等。

以上财产和财产权利不属公民遗产范围,公证员在起草和审查遗嘱时应注意规避和提示当事人。在公证实践中,常见一些单位为避免纠纷,要求死者家属办理抚恤发给金、生活补助费的继承权公证,而有的公证员因不明了死者家属的抚恤发给金、生活补助费不是公民遗产,而给当事人错误的出具了继承权公证书,直接侵犯了合法受益人的权益。

三、继承权公证的处理方式

出具继承权公证之前,对未经公证的遗嘱的处理方式。

继承分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继承法第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根据中国继承法的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人为被继承人的父母、配偶、子女,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时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继承。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据此可知,遗嘱如无违反法律之处,遗嘱继承应优于法定继承。在当事人申办继承权公证时,如被继承人生前立有未经公证的遗嘱,必须首先要认定遗嘱的法律效力方能办理继承权公证,在能认定遗嘱效力的前提下,必须出具遗嘱继承权公证书,如按法定继承权公证则极有可能侵犯遗嘱继承人的合法权益。例如,甲生前立有未经公证的遗嘱,指定女儿乙一人继承房产,某公证处在确定了其他法定继承人都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后,依法定继承方式为乙出具了继承权公证书,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此结果与甲的遗嘱意愿相同,没有不妥之处,但就是这种法定继承方式为乙日后单独处分该房产设置了障碍,致使乙不能单独处分继承到的房产。

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条款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确定遗嘱的法律效力,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法定继承人对遗嘱的有效性有争议又难以达成一致协议的,则遗嘱的法律效力必须经法院的审理方能确认,公证处无权仅凭几个无利害关系证人的证言就认定遗嘱的法律效力;二是法定继承人对遗嘱的有效性虽有争议,但最终达成了一致的遗产分配协议的,在向所有的法定继承人落实了协议的真实性后,公证处可以依法定继承方式出具继承权公证书;三是所有的法定继承人对遗嘱无争议,且向公证处出具了无争议声明,只有在此情况下公证处才能直接认定遗嘱的法律效力,此时出具的就是遗嘱继承权公证书,决不能因为法定继承的结果与遗嘱指向的是同一人而采用法定继承方式出证。

四、对代位继承和转继承的处理

代位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死亡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可以代位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种法律制度。在代位继承中,已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称为被代位继承人;代替被代位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人,称为代位继承人,如孙子女代替已故的父母继承祖父母的遗产。 代位继承还有别于转继承:转继承就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之前死亡的,其所应继承的遗产转由他的合法继承人继承的制度。代位继承和转继承的主要区别是:第一,代位继承是继承人死于被继承人之前,即继承开始之前;转继承则是继承人死于被继承人之后,即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之前。第二,代位继承中的代位继承人只限于被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而转继承中继承人的所有合法继承人都有继承权。第三,代位继承人是继承人的子女直接参与对被继承遗产的分配;转继承则是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对他的遗产进行分割。第四,代位继承只适用于法定继承,而转继承即适用于法定继承,又可适用于遗嘱继承。

五、结语

继承权公证书范文第3篇

一、什么是遗嘱继承、遗嘱继承权公证及遗嘱继承的条件

遗嘱继承就是指在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合法有效的遗嘱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法律制度,又被称为“指定继承”。

遗嘱继承权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公民的申请,依法证明遗嘱继承人具有继承遗嘱人遗留的、生前所指定的个人合法财产的权利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

遗嘱继承的条件:1.被继承人没有与他人订立遗赠扶养协议;2.被继承人的遗嘱合法有效;3.遗嘱继承人没有丧失、放弃继承权,也没有先于立遗嘱人死亡。

二、遗嘱继承权公证的审核

(一)审查当事人应提供的材料

参照继承权公证,笔者认为申请遗嘱继承权公证时,当事人应提供如下材料:1.遗嘱公证书的原件;2.遗嘱人的死亡证明;3.遗嘱人的继承人情况证明;4.遗嘱人在遗嘱中处分的属于个人财产所有权证明;5.遗嘱继承人的户口簿、身份证等身份证明;6.遗嘱中设有遗嘱执行人的,应提交遗嘱执行人的身份证明材料;7.公证员认为应该提交的其他证件、证明材料。

(二)审查立遗嘱的目的

谈到遗嘱继承权公证,首先我们要了解被继承人立遗嘱的目的,这对我们办理遗嘱继承公证是非常有益处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笔者发现在我处立遗嘱人立遗嘱的目的大概分为三种情况:1.家庭和睦,家里没有任何纠纷,立遗嘱处分财产只是为了给对家庭贡献多的子女一种补偿或是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给儿子多留下一点财产。2.家庭和睦,家里没有任何纠纷,立遗嘱只是为了子女今后进行房屋过户时方便。遗嘱人立此遗嘱的同时,一般都附有条件。3.家里有矛盾,立遗嘱是为了避免今后子女们为继承财产产生纠纷,这种情况下通常是再婚家庭或是不和睦的家庭。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的真实目的呢?只审查遗嘱书的原件是审查不出来的。笔者在实践中主要采用两种办法:一是如果是本处出具的遗嘱公证书,调档查看遗嘱公证的笔录,查看当时立遗嘱人叙述家庭情况时,家庭是否和睦,子女对父母的财产有无争议(这就要求我们的公证员在办理遗嘱公证时,笔录一定要做详细,也为今后办理遗嘱继承公证提供了方便);二是通过和遗嘱人的法定继承人谈话进行了解。

审查办理遗嘱公证的目的有什么好处呢?针对遗嘱公证目的的第一种情况,我们有了当事人提供的材料,再对遗嘱人的其他法定继承人做一个简单的笔录即可,一般不必要求程序太繁琐;针对遗嘱公证目的的第二种情况,除了履行上述程序外,还要其他法定继承人做一个共同声明,即遗嘱人立遗嘱时所附的条件,遗嘱继承人是否已经履行,是否同意将该房屋过户给该遗嘱继承人。同时,在制作公证书时,还应将该声明书作为一个附件附在遗嘱继承公证书的后面,这样遗嘱继承人在办理房屋过户时会更加方便,也避免以后出现不必要的纠纷。而针对遗嘱公证目的的第三种情况,笔者认为可能在程序上就要复杂一些。一是进行必要的调查;二是要召集所有的继承人到场,要让所有的继承人都发表意见(不在当地不能亲自到场的,可在其所在地公证处做声明书公证),对该份遗嘱无疑义的,即可办理遗嘱继承权公证;如有疑义的,先调解,调解不成的,应终止遗嘱继承权公证的办理,告知当事人及所有继承人应到财产所在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三)审查遗嘱的有效性

由于多数遗嘱人都是在财产所在地立遗嘱,遗嘱生效后,遗嘱继承人都会来到为该遗嘱进行公证的原公证机关进行遗嘱继承权公证,因此公证机关首先就要调档查卷,查看此公证书有无修改、撤销等情况;但如果是其他公证处出具的遗嘱公证书,因为目前公证行业还没有建立起全行业的信息中心网络,无法实现行业资源共享,各公证处承办的业务不能进行联网检索与查询,所以就要进行电话核查,同时做好电话记录。

根据《继承法》第六条的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办理。法定继承是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才适用,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因此,以前有人认为办理了遗嘱公证后再办理继承权公证时就应当便利多了,公证员只需要直接依据遗嘱内容确定继承人就可以了,不必像办理法定继承权那样,让当事人提供各种相关证明材料。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办理遗嘱继承权公证所需要的证明材料并不能因为当事人有了遗嘱公证书而有所减少。相反鉴于继承法的规定,办理遗嘱继承权公证,要审查遗嘱继承人和遗产有无变化,如有下列继承法规定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应按法定继承办理:(1)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的;(2)遗嘱继承人先于立遗嘱人死亡的;(3)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4)遗嘱无效部分涉及的遗产;(5)遗嘱未处分的遗产。遗嘱继承权公证应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遗嘱人未保留上述继承人遗产份额的,处理遗产时,应为该继承人留下必要的财产,所剩余部分才可参照遗嘱继承人的原则处理。继承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应按遗嘱生效时该继承人的具体情况确定。

因此,公证员为了核实遗嘱公证书是否是有效遗嘱,需要当事人提供更多其他法定继承人的情况,并召集其他法定继承人到场,以便履行遗嘱生效的确认程序,这一步在办理遗嘱继承权公证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三、遗嘱继承笔录的制作

无论所立遗嘱是哪一种目的,我们在办理遗嘱继承权公证时都要对谈话进行详细地记载,包括告知义务。

(一)重点询问以下内容:

1.立遗嘱人是否有其他法定继承人,其他法定继承人是否知道该份遗嘱的内容,对该遗嘱内容有无疑义;

2.被继承人现在有无需要其扶养或赡养的人(被继承人在立遗嘱时,可能没有这样的人,但在他去世后遗产分割前,可能出现了这样的人);如果有,立遗嘱人是否还有其他财产来供养他们;

3.被继承人是否曾在办理此遗嘱公证后,又立有其他的公证遗嘱或与他人签订过遗赠扶养协议处分过相同的财产;

4.立遗嘱人现在是否负有债务。

(二)告知义务

1.如果被继承人现在负有债务,在法定继承人不能偿还的情况下,遗嘱继承人应该在办理遗嘱继承权公证前先偿还债务,或在遗嘱继承后,再偿还债务,否则,债权人是有权追偿的。

2.如果被继承人现在还有需要其抚养或赡养的人,而其又无其他财产时,遗嘱继承人要从其所继承的遗产中为这些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3.遗嘱继承在效力上优于法定继承,次于遗赠抚养协议。如果被继承人曾与他人签订过遗赠扶养协议或在该遗嘱之后又立有其他有效的公证遗嘱处分过相同的财产,那么本遗嘱继承将不发生法律效力。

4.如果其他法定继承人对此遗嘱内容有争议的,那么按照《公证法》的第六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及其他法定继承人可以就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继承权公证书范文第4篇

何某是一名退休工人,他和老伴有一套95平方米的楼房,二子一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伴去世后,在老屋独居的何某感到十分孤独,决定再婚。再婚前他和子女们协商,决定对他独居的价值60万元的房屋进行处理。协商的结果是:属于前老伴的一半房产归大儿子继承,属于他的一半房产赠与小儿子。不知依法如何履行手续?

说法:民法中的“继承”是将死者生前的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转归有权取得该项财产的人所有的一种法律制度。《继承法》第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就何某前老伴的房产部分,可以从何某和前老伴的共同房产中分出,作为何某前老伴的遗产,按何某和子女们的协议可以由何某的大儿子继承。

赠与,是一种财产所有人以自己之财产无偿给予他人、经他人允受而生效力的行为。就何某的那部分房产,何某想赠与小儿子,根据《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的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何某可以通过和小儿子签订赠与合同把自己的那部分房产赠给他。

房屋产权是一种物权,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根据物权法第九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以及《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等手续的,应当办理有关手续”的规定,依据继承、赠与协议最终完成房屋所有权的变更,即把何某和何某老伴共有房屋变更为何某和大儿子的共有房产,再把何某和大儿子的共有房产变更为何某大儿子和小儿子的共有房产。

要办理相关登记手续,按照司法部、原建设部联合的《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的规定,必须到公证处办理相关公证。《通知》第一条、第三条规定:“继承房产,应当持公证机关出具的继承权公证书和房产所有权证、契证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接受赠与房产的受赠人,应当持房产所有人赠与公证书和本人接受赠与公证书,或持双方共同办理的赠与合同公证书,以及房产所有权证、契证,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继承房产,继承人应当办理继承权公证书。赠与房产,赠与人应当办理赠与公证书,受赠人应当办理接受赠与公证书,或双方共同办理赠与合同公证书,这些都是必须的。

继承权公证书范文第5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自从有了房改,普通老百姓就有了自己100%产权的房屋,老年人来公证处申请要求办理处分自己房产的遗嘱公证也就多了起来。有了遗嘱公证,随之而来的就是遗嘱继承权公证的出现。

一、什么是遗嘱继承、遗嘱继承权公证及遗嘱继承的条件

遗嘱继承就是指在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合法有效的遗嘱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法律制度,又被称为“指定继承”。

遗嘱继承权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公民的申请,依法证明遗嘱继承人具有继承遗嘱人遗留的、生前所指定的个人合法财产的权利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

遗嘱继承的条件:

1.被继承人没有与他人订立遗赠扶养协议。

2.被继承人的遗嘱合法有效。

3.遗嘱继承人没有丧失、放弃继承权,也没有先于立遗嘱人死亡。

二、遗嘱继承权公证的审核

(一)审查当事人应提供的材料

参照继承权公证,笔者认为申请遗嘱继承权公证时,当事人应提供如下材料:

1.遗嘱公证书的原件;

2.遗嘱人的死亡证明;

3.遗嘱人的继承人情况证明;

4.遗嘱人在遗嘱中处分的属于个人财产所有权证明;

5.遗嘱继承人的户口簿、身份证等身份证明;

6.遗嘱中设有遗嘱执行人的,应提交遗嘱执行人的身份证明;

7.公证员认为应该提交的其他证件、证明材料。

(二)审查遗嘱的有效性

由于多数遗嘱人都是在财产所在地立遗嘱,遗嘱生效后,遗嘱继承人都会来到为该遗嘱进行公证的原公证机关进行遗嘱继承权公证,因此公证机关首先就要调档查卷,查看此公证书有无修改、撤销等情况;但如果是其他公证处出具的遗嘱公证书,因为目前公证行业还没有建立起全行业的信息中心网络,无法实现行业资源共享,各公证处承办的业务不能进行联网检索与查询,所以就要进行电话核查,同时做好电话记录。

根据《继承法》第六条的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憾的,按照遗嘱继承办理。法定继承是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才适用,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因此,以前有人认为办理了遗嘱公证后再办理继承权公证时就应当便利多了,公证员只需要直接依据遗嘱内容确定继承人就可以了,不必像办理法定继承权那样,让当事人提供各种相关证明材料。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办理遗嘱继承权公证所需要的证明材料并不能因为当事人有了遗嘱公证书而有所减少。相反鉴于继承法的规定,办理遗嘱继承权公证,要审查遗嘱继承人和遗产有无变化,如有下列继承法规定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应按法定继承办理:(1)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的;(2)遗嘱继承人先于立遗嘱人死亡的;(3)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4)遗嘱无效部分涉及的遗产;(5)遗嘱未处分的遗产。遗嘱继承权公证应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遗嘱人未保留上述继承人遗产份额的,处理遗产时,应为该继承人留下必要的财产,所剩余部分才可参照遗嘱继承人的原则处理。继承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应按遗嘱生效时该继承人的具体情况确定。

因此,公证员为了核实遗嘱公证书是否是有效遗嘱,需要当事人提供更多其他法定继承人的情况,并召集其他法定继承人到场,以便履行遗嘱生效的确认程序,这一步在办理遗嘱继承权公证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三、遗嘱继承笔录的制作

无论所立遗嘱是哪一种目的,我们在办理遗嘱继承权公证时都要对谈话进行详细地记载,包括告知义务。

(一)重点询问以下内容:

1.立遗嘱人是否有其他法定继承人,其他法定继承人是否知道该份遗嘱的内容,对该遗嘱内容有无疑义;

2.继承人现在有无需要其扶养或赡养的人(被继承人在立遗嘱时,可能没有这样的人,但在他去世后遗产分割前,可能出现了这样的人);如果有,立遗嘱人是否还有其他财产来供养他们;

3.被继承人是否曾在办理此遗嘱公证后,又立有其他的公证遗嘱或其他人签订过遗赠扶养协议处分过相同的财产;

4.遗嘱人现在是否负有债务。

(二)告知义务

1.如果被继承人现在负有债务,在法定继承人不能偿还的情况下,遗嘱继承人应该在办理遗嘱继承权公证前先偿还债务,或在遗嘱继承后,再偿还债务,否则,债权人是有权追偿的;

2.如果被继承人现在还有需要其抚养或赡养的人,而其又无其他财产时,遗嘱继承人要从其所继承的遗产中为这些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3.遗嘱继承在效力上优于法定继承,次于遗赠抚养协议,如果被继承人曾与他人签订过遗赠扶养协议或在该遗嘱之后又立有其他有效的公证遗嘱处分过相同的财产,那么本遗嘱继承将不发生法律效力;

4.如果其他法定继承人对此遗嘱内容有争议的,那么按照《公证法》的第六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及其他法定继承人可以就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继承权公证书范文第6篇

遗嘱是自然人生前按照法律规定处分自己的财产及安排与此有关事务并与死亡后发生法律效力的单方法律行为。广义的遗嘱还包括死者生前对于其死亡后其他事务做出处置和安排的行为,遗嘱是遗嘱继承的前提或依据,但遗嘱不等同于遗嘱继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遗嘱有五种形式,即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其中公证遗嘱在五种遗嘱中效力最高,其他四种遗嘱均不能变更、撤销公证遗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六条的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办理,法定继承是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才适用,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但遗嘱人是否有遗嘱,立的是什么内容的遗嘱。鉴于遗嘱形式的多样性,遗嘱又具有保密性,同时遗嘱只是遗嘱人单方面的意思表示。这就给公证人员审查带来了难度。公证机关在受理后必须按照继承法、公证程序规则等法律规定进行审查、核实、调查取证。继承人由于利益上的关系或根本无法知道被继承人的立遗嘱情况,现实生活中,对于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查证的情况比比皆是,当事人所在的单位或基层组织也不一定了解情况。本人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证人员做好谈话笔录。在做谈话笔录时,询问所有的法定继承人,确定有无遗嘱。二是必要的情况下要求当事人出具一份声明书,保证所述情况属实,如有不实或遗漏愿意承担法律责任。三是走访调查被继承人生前的邻居、所在的街道居委会、单位,这在办证过程中是必须的,在我们的公证卷宗中要有所体现,虽然事实上也不是每一细小的公证事项都是公证人员能调查了解清楚的。四是在出具公证书的措辞上不能直接叙述:被继承人生前无遗嘱,(待查)。这样有效防止了公证当事人的个人行为的不实给公证工作带来的风险,如果有不实的情况发生,也可以为遗嘱受益人的权益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公证机关自身的风险。

遗嘱可以变更或撤销。变更、撤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明示的方式,即遗嘱人以明确的意思表示变更、撤销遗嘱,遗嘱人变更、撤销遗嘱的形式须具备遗嘱的法定形式,并且“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能撤销、变更公证遗嘱。”公证遗嘱的变更、撤销须采用公证的方式为之。另一种是推定的方式。指遗嘱人未以明确的意思表示变更、撤销遗嘱,而是法律规定从遗嘱人的行为推定其变更、撤销遗嘱的意思。推定遗嘱变更、撤销的,有以下情形:(1)遗嘱人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推定变更遗嘱。《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20条第2款中规定,“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立的遗嘱为准。”但若立有数份遗嘱的形式不同,其中有公证遗嘱的,则应以最后的公证遗嘱为准。(2)遗嘱人生前的行为与遗嘱的内容相抵触的,推定遗嘱变更、撤销。“遗嘱人生前的行为与遗嘱的意思相反,而使遗嘱处分的财产在继承前开始灭失、部分灭失或所有权转移、部分转移的,遗嘱视为被撤销或部分被撤销。”(3)遗嘱人故意销毁遗嘱的,推定遗嘱人撤销原遗嘱。

有人认为办理了遗嘱公证书后再办理继承权公证时就应当便利多了,公证员只需要直接依据遗嘱内容确定继承人就可以了,不必像办理法定继承权那样,要当事人提供各种亲属关系证明和相关人的死亡证明,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办理遗嘱继承权公证所需要的证明材料并不能因为当事人有了遗嘱公证书而有所减少。相反公证员为了核实遗嘱公证书是否是生效遗嘱,反而需要当事人提供更多其他法定继承人的情况,以便履行遗嘱生效的确认程序,这一步,在办理遗嘱继承权公证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办理遗嘱继承权实践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被排除在遗嘱继承人之外的其他法定继承人对遗嘱生效确认的不配合。相当一部分遗嘱人在生前立遗嘱时,是在对其他继承人保密的情况下立的,这也考虑到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关系和感情。但在遗嘱人死亡后,当公证人员联系同一顺序的其他法定继承人,以确认遗嘱是否为最后所立遗嘱时,有的法定继承人故意拖延或阻挠,不想让遗嘱执行人顺利继承遗产。本人最近接待的一个案例就是这样的情形。死者的女儿拿着父亲生前在本处所立的公证遗嘱,申请办理继承权公证,根据遗嘱,死者将其夫妻共有住房中自己的份额遗留给女儿继承,双方均为再婚,房屋产权证上登记的产权人是老伴一个人的名字。死者的父母亲均先于其死亡,死者只有一个女儿,已成年,系其与前妻所生,也就是说死者的法定继承人只有两个人。在我们联系死者老伴确认遗嘱效力时,老太太拒绝了,她就是不愿意让其继女继承这份遗产。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公证机构无能为力。

本人认为,遗嘱生效的确认程序应当通过立法予以确认。被继承人死亡后,遗嘱继承发生对其他法定继承人的通知义务,这一法定义务根据《继承法》,本应当由遗嘱继承人履行,但从取证的角度、从保障遗嘱继承人及时、顺利地实现其合法权利的角度看,应当由公证处履行。从国外的立法看,英美法系的国家一般由法院对遗嘱生效进行确认,并通过在指定报刊上登遗嘱公告,督促权利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及时向法院主张权利,未在规定时间内主张权利的,视为已被通知,而自动放弃。本人认为,通过公告来确认遗嘱的效力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因为这既对所有继承人的权利都有保障,又能促使法定继承人及时履行权利,又使得遗嘱继承的办理期限有所保障,防止可变因素对继承的不当干扰。同时便于当事人举证,证明已经履行了办理继承所需要的通知义务。在公告所公示的异议期满后,公证员可以直接确认遗嘱生效。公告方式同样适用于其他形式的遗嘱继承,由于公告主要解决公证遗嘱是否为最后所立遗嘱的问题,对于其他形式的遗嘱,必须先解决遗嘱本身的真实性问题后,才可以进入公示程序。

继承权公证书范文第7篇

购房单据上收款时间为1998年12月28日,单据的印刷时间却是2001年9月;

派出所出具证明的时间为218年11月25日(注:原件如此);

……

以上“充满灵异色彩”的内容,均出自山西省长治市公证处2012年办理的两份“继承权”、“赠与合同”公证书。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有人居然凭借这两份漏洞百出的公证书,将长治市民杨爱菊居住了14年的房屋顺利过户。

2012年至今,年逾六旬的杨爱菊一直在奔波,她试图厘清这两份公证书背后的事实真相,但困难重重。

房产证不见了

2013年4月22日中午,《瞭望东方周刊》在长治市城区英雄中路体委家属院找到了杨爱菊。她和儿子在家,房内家具简陋,堆着案件材料的茶几上落满灰尘。

杨爱菊开始向本刊记者讲述她的故事。如果不是两份“公证书”来到她身边,她的这些琐碎故事,原本不过是家长里短,和后来的多家公权部门都不该扯上关系。

杨爱菊今年62岁,是长治市环保局退休职工。她在1996年夏天经人介绍认识了左福元,那时候左福元是长治市体委副主任,前妻潘培香刚去世一年。

认识两年后,1998年元月,杨爱菊和左福元在长治市体育宾馆举行婚宴。“左福元的四个子女都反对我们结合,但是我和他还是住到了一起。”

杨爱菊考虑到左福元的孩子不同意,担心激化矛盾,也就没和左福元领结婚证,这样一过就是14年。

“这些年,左福元先后9次住院,都是我一个人陪伴。我们感情很好,在生活中相互照顾,他和我都忘记这个(领结婚证的)事情了。”

两人生活在一起后,开始有了房产积累,对此,杨爱菊单方面提供的情况是:

1998年12月28日,两人共同出资并贷款购买了位于长治市城区英雄中路体委家属院的房子(小产权);

2000年8月20日,当时还处在偿还贷款期,左福元为了避免日后他的四个孩子与杨争夺房产,特意写了内容为“我自愿将体委家属院已购经济适用房(三楼)77平(方)米(建筑面积)给予杨爱菊女士”的遗赠书;

2001年6月4日,杨出资补交了房款,将这个房子置换为全产权房产;

2002年3月1日,房子登记在左福元的名下;

2012年4月13日,左福元去世。

变故发生在左福元去世后第三天。“因为我有遗赠书,就准备把房子过户,但在他去世第三天时,我发现放在立柜里的房产证丢了。”

杨爱菊这才意识到,自己和左福元没有领结婚证,而房子却在左福元名下,所以(房产证)不能挂失。

“我觉得事情严重了,就带上律师去(长治市房地局)档案馆调档案。当时律师调出档案一看,房子还在左福元名下。2012年4月16日,左福元的一位亲属给我发短信说,我的官司打不赢,因为他们有公证遗嘱。我看了这个信息很害怕,就去长治市城区人民法院提前财产保全申请。”

至此,杨爱菊已经着手准备打官司了。

官司输了

左福元离世第十天,杨爱菊就将左福元的四个继承人(孩子)至长治市城区人民法院,请求法院将左名下的房子判给她本人。

约20天后,长治市城区人民法院裁定:查封左福元名下位于长治市城区英雄中路体委家属院的房屋。

随后,杨爱菊就在长治市公证处看到了本文开头所说的两份涉案公证书,长证民字第0424号、0425号。

“当时我就觉得里面有问题,一是公证书中没有一个左福元亲笔写的权利声明,二是谈话笔录上的‘左福元’明显不是他本人亲笔签字,肯定有假。”

杨爱菊决定从“公证书”突破,她委托律师到长治市公证处调取公证书,但直到2012年7月4日才将公证书调出来。

“当时(公证书)里面几乎没什么证据。仅有的几个证据也存有问题,有一张派出所出的证明,时间竟然是218年。”

2012年7月5日,杨爱菊向长治市司法局递交了撤销公证书申请。

2012年7月17日,杨再带着公证书复印件和撤销公证书申请前往山西省公证协会(下简称“山西公协”)投诉。

2012年7月24日,山西公协受理杨的投诉,但迟迟没有结果。随后,杨直奔司法部门上访。

“我没有办法否定对方的公证书,更让我害怕的是,在举证期间,被法院查封的房屋,主人已由‘左福元’变成其子‘左晓飞’(长治工商银行领导)。”杨爱菊觉得自己已没有任何胜算,“所以,法院开庭我就没到庭。”

2012年9月17日,长治市城区人民法院作出“撤诉处理”裁定。

事实上,2012年9月27日,山西公协对杨爱菊的投诉作出了处理,这份处理于杨爱菊有利,只是没有人通知到她。

直到2012年12月16日,杨爱菊才在山西公协找到这份《关于对长治公证处(2010)长证民字第0424号、0425号公证书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指导意见)。

可是,她的官司已经输了。

公证书的错

法院审理杨爱菊与左晓飞等四被告继承纠纷一案时,杨通过复印取得两份公证书,她给本刊记者提供的复印件显示,(2012)长证民字第0424号是一份《继承权公证书》,该公证书申请人为左福元及其四位孩子,公证内容为,遗产(房子)由长子左晓飞一人继承。

对于这份公证,山西公协指导意见指出其多处问题:

“被继承人潘培香写成继承人潘培香,将放弃继承权人列为继承权公证申请人。”

“当事人主体资格不适格,继承标的物系左福元所在单位于1995年分配给其的福利房,证据表明当时左福元仅取得该房屋居住权,而没有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左福元取得该房屋居住权的同年12月5日其妻潘培香死亡,左福元与潘培香的婚姻关系自然终结,潘培香死亡3年后,左福元所在单位进行公房出售过程中,左福元于1998年12月28日个人出资购买该房屋,并于2002年3月1日正式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证书。”

“上述事实表明,左福元之妻潘培香自死亡之日起法律所赋予生前的一切民事权利已经终结,法律也没有赋予潘培香死亡之后继续享有与其夫共同取得财产所有权的规定。另外,有证据表明左福元所出购房款中没有其妻生前积蓄。这就说明该房屋的所有权归左福元一人所有,与其妻没有任何财产关系。既然本案中所涉财产与潘培香没有任何关系,那么潘培香就没有遗产,没有遗产就不存在继承,没有继承的条件就不能够将潘培香列为本公证事项的被继承人。”

(2012)长证民字第0425号是一份《赠与合同公证书》,该公证书有“赠与人左福元与受赠人左晓飞系父子关系,赠与人左福与妻子潘培香有一住宅”的内容表述。

对于上述内容,山西公协指导意见又指出问题:赠与合同中将赠与人左福元写成左福。

2012年9月24日,山西公协召开专门会议对两份公证书进行过分析研究,该会认为长治市公证处出具的两份公证书存在六大问题。

“当事人主体资格不适格;本案所涉标的物在所有权问题上存在重大瑕疵;当事人左福元以不同的方式多次处分统一房产,且隐瞒事实,形成了有争议的公证事项;法律关系混乱;证据材料严重缺失;公证书制作严重错误。”

山西公协据此认为长治市公证机构未能完全履行审查义务,出具了无效继承权公证书和有争议的无效赠与合同公证书,违反《公证法》、《公证程序规则》的相关规定,并对长治市公证处提出两点指导意见:

建议长治市公证处撤销(长证民字第0424号、0425号)公证书,建议长治市公证处通过本案汲取教训,加强学习,提高公证员的专业素质。

杨爱菊说,她曾拿着指导意见去找长治市公证处处长陈伟军,“他告诉我,你告我吧,法院说我对就对,说我错就错,反正我不会撤销(公证书)。”

2013年4月23上午,杨爱菊再次来到长治市公证处。陈伟军当面告诉杨爱菊,长治市成立了领导小组查这个事情,不让他管了。

“公证”语录

在长达年余与两份公证书抗争过程中,杨爱菊自己从公证书中琢磨出更多问题来。

她发现,两份公证书所采用的证据中,虽有多处左福元签字,但这些签字都不是其本人笔迹。

不仅如此,当地街道、社区、派出所、体育局等单位给长治市公证处出具的证明、证据也都存有疑点。

为了弄清真相,2013年4月25日,本刊记者随杨爱菊前往涉事单位一一见证双方质证,而涉事单位的答复“惊奇”不断。

长治市城区西街街道办事处长轴社区和西街派出所曾联合向长治市公证处出具证明:潘培香在长治市医院去世,在西郊派出所注销户口。落款日期为218. 11. 25。

对此,此次长治市城区西街街道办事处长轴社区主任赵慧萍回答杨爱菊:“上一届主任开的这个证明,不知道为什么出这个(证明),我担任主任两年没出过一份这样的证明……上面开会强调过,能出的(证明)你出,不能出的(证明)你不要出。”

原西郊派出所副所长马瑞明,这次当着杨爱菊的面承认介绍信是他的签字,“218是什么意思?记不清楚了,现在,我自己也不认识。”

马瑞明解释:“我(在证明上)签的是‘以实际情况为准’,并没有(说)介绍信内容属实。什么时间死亡,什么时间注销户口是街道写的,我没有说他(街道)写的对与错……要是属实我这里就写上‘属实’了。我这句话(以实际情况为准)对(介绍信)内容没有实质性作用。”

马瑞明还说,他为此问了单位好多老同志,“他们都不知道这个人是怎么死的,户口又是怎么注销的,所以才这么写……其实,我这个‘以实际情况为准’就是要告诉下一个办事部门,你要去了解这个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子的。”

长治市城区英雄中路蔡家巷社区曾向长治市公证处出具证据材料:左福元没有对任何人立过遗嘱及抚养协议。但在2013年3月25日,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司法鉴定中心对该社区公章使用登记表中“左福元”的签名进行了笔迹鉴定,鉴定结果为非本人签名。

此次,长治市城区英雄中路蔡家巷社区公章使用记录人秦艳对杨爱菊说:“左福元盖章的时候我登记了,是不是本人签的,我记不住了。这个东西有特殊性,肯定是本人来的……前段时间我和领导汇报,这个是本人来,这个字也肯定是本人签的……公安局鉴定这个不是本人(的)签字,(究竟)是谁签的,我记不住了。……我是根据推断这个字是他(左福元)本人签的,所以,给别人出了(没有立过遗嘱的)证明……只有这条公章使用记录可以证明(左福元)他来过。”

在涉案公证资料中,有两张加盖长治市体育局公章的购房空白收据,收据开票日期分别为1998年12月28日及2001年6月。但2012年10月31日该收据经长治市公安局编码查询证实:开票日期为1998年12月28日的票据,是在2001年9月印制的。

此次,长治市体育局原办公室主任张宏斌告诉杨爱菊:“2012年4月13日(左福元去世,从他办公室)翻出来两张票,我们就原封不动移交给了档案室。(当时这个票据上并没有加盖公章)票据真伪我不知道,这个只能他们去鉴定。……后来(长治市)公证处的人开证明来(给收据)盖的章……公证处是个涉及法律的部门,他带着介绍信来,我觉得应该配合人家。……我盖章也只能说明(这个票据是从档案室里)拿出来的。我鉴定不了它的真假,哪张是真,哪张是假,我也不知道……(票据的)真假和我没关系。”

尽管疑点重重,但有人还是利用这些“得力证据”将杨爱菊居住了14年的房子顺利过户。按照长治市房地产权交易中心相关记录,在2011年,左福元的房子就已经过户给其子左晓飞。

对此,杨爱菊提出质疑:长治市城区人民法院在2012年5月3日查封体委家属院房屋的时候明确注明“左福元名下”,怎么房地中心就提前一年过户了?

杨爱菊发现长治市房地产权交易中心的相关材料有问题,日期为2010年12月29日的《房地产收件、勘查、审核表》装修部分一栏中有“内墙涂料、200×200地板砖、木门塑钢”表述,“家里的地板砖是300×300的,窗户多数是铝合金,另外,2010年12月,我做了乳腺手术在家休息根本没出过门,他们是怎么上门勘察的?有人造假!”

而长治市房地产权交易中心工作人员王志红坚称自己去过左福元家,此次,他解释:“(表)上的字是评估公司(职员李明轩)写的。……看房子是评估公司(李明轩)和我一起去。……评估(公司)的人对地砖、门窗不丈量,就是目测。……我不量房子,包括房子什么状况我都不管,这是评估人的事。……我看手续没有争议,我只要见公证(书),拿公证(书)来就行了。……数据有问题,我没办法解释。……我认为他(评估的人)只要写成地板砖就行了。……这个表是我们档案里的东西。……表里数据有问题,和我无关。”

长治市某评估公司职员李明轩说,自己去过左福元的家,至于装修部分数据有问题是笔误造成。他可以确定的是“左福元家在二楼西面,是一室一厅。”

继承权公证书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继承权公证 困境 家庭事务登记制度 遗嘱查询制度 办证规则

[中图分类号]DF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023-03

继承权公证是我们公证行业的主要业务,也是执业风险最高的业务。其风险主要是被继承人虚假死亡、隐瞒遗漏合法继承人以及其他受益人。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缺乏完善的家庭和财产登记制度,公证机构的核实权受到限制。

一、继承权公证存在的困难

继承权公证是一项直接确定继承权,改变遗产归属的公证,也是最容易引发纠纷的一项公证业务,公证机构的责任十分重大。按照现有的登记制度和程序规则,公证机构办理该业务时往往面临许多困难,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当事人举证难,公证机构核实难。主要表现在:

(一)核查被继承人的全部合法继承人难

当事人一般都很难提供准确有效的被继承人全部合法继承人情况的证据。我国有关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法定证明是居民户口簿,户籍登记是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遗产享有继承权的法定证明。但是我国的户籍登记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公民继承遗产的需要。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是配偶、父母、子女;第二顺序的继承人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因此,这些继承人都应该记载在被继承人的户籍登记信息上,这也是我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德国等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通行做法。而我国的户籍登记非常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如果某家庭成员单独申报户口的,则在该户的户籍登记薄中没有该家庭成员的记载;二、子女单独立户后,该户的户籍登记薄中也没有该家庭成员的记载;三、大多数情况下,公民个人的户籍登记只能显示其本人或者配偶子女的情况,根本没有父母信息的记载,更不用说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的记载;四、由于户口迁移或者单独申报户口等原因,公民个人的户籍登记中遗漏法定继承人的现象大量存在;五、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公安部门有义务出具这样的亲属关系证明,许多地方的公安部门拒绝出具证明或者提供被继承人户口登记清册,即使出具的证明也有时与事实不符。为此,公证机构大都不得不采用村委会、居委会或工作单位出具的证明。如果是村委会出具的证明,因为村民之间交往密切,各自情况都很熟悉,核实起来并不困难。但是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就存在有人没有工作单位或者工作单位已解散,只能由所在社区居委会出具证明的情况。由于社区人员结构复杂松散、居民之间交往不多、人口流动、户口迁移、社区组织撤并等原因,居委会很难掌握和了解被继承人的情况,所出具的证明可靠性最差,公证处很难找到被继承人生前的同事或邻居核实。如果由工作单位出具证明,又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除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部分国有企业招录工作人员需要政审外,其他企业一般没有这道程序,因此无法掌握该员工的家庭社会关系;二是现有人员流动性强,短暂的工作经历无法让人事部门或者同事了解其婚姻家庭状况;三是现在无工作单位的自由职业者增多,这些人无工作单位为其出具婚姻家庭社会关系的证明。

(二)判断被继承人婚姻状况难

婚姻登记机关无法有效证明婚姻情况。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在夫妻之间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夫或妻任何一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不管该财产登记在哪方名下,因此在办理继承权公证、房产抵押贷款、房产转让中,判断当事人或被继承人的婚姻情况之间关系到配偶的合法权益或者产权归属;稍有失误就会严重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目前我国的婚姻登记机关信息虽然已经联网,但是信息收集还不完整,无法查询当事人或被继承人的婚姻状态,主要表现在仅凭当事人持有的《结婚证》《离婚证》已无法全面准确反映当事人的婚姻状态。个人的婚姻状态是个动态的过程,存在着结婚、离婚、再婚、复婚等情况。在公证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夫妻离婚后,经过一段时间复婚或者再婚的,在办理结婚登记时离婚证未收回;有的夫妻经法院诉讼离婚后不需要去办理离婚登记手续;还有些当事人多次结婚离婚,按照现行的婚姻登记管理办法,婚姻登记机关无法出具证明准确反映当事人或被继承人的婚姻状况。

(三)确认遗嘱难

我国没有遗嘱登记和查询制度,要核实被继承人有无遗嘱以及继承人所提供遗嘱是否为最后一份有效遗嘱难度很大,公证机构现有的核查方式得出来的结果也是一种概然性的判断。目前,公证机构主要通过向被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询问的方式来确认有无遗嘱以及遗嘱的效力。这种做法的弊端也是明显的:一、其他继承人不肯配合,公证机构就无法确认有无其他遗嘱,也不敢贸然推定其他继承人未持有遗嘱;二、如果需要其他继承人一致确认,就失去了立遗嘱本身的意义;三、即使全体继承人一致确认被继承人无遗嘱或者该遗嘱是最后一份有效遗嘱,也不能完全排除其他人持有被继承人的遗嘱,因为被继承人有权立遗嘱将财产遗赠给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

(四)债务核实难

我国没有完善的财产登记制度和个人信用登记制度,要确认被继承人生前是否有债务或应缴纳的税款欠下非常困难。在办理继承权公证时,公证机构只能采取询问继承人的方式进行审查,这种方法作用十分有限,一是继承人也不一定能全部掌握被继承人的债务情况,二是继承人为转移遗产会故意隐瞒被继承人的债务情况,因此,公证机构无法也没有义务对被继承人的债务进行审查,司法部新颁布的继承类要素式公证书格式中将被继承人的债务情况作为选择要素也就是这个原因。

(五)认定继承人之外的受益人难

我国的《继承法》是上世纪80年代制定的,规定得比较原则,不少条文缺乏可操作性,公证行业缺乏相应的办证规则予以具体规范,公证机构在办理继承权公证中遇到的许多问题至今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除了遇到前文所述的困难外,在办理中遇到的困难有:一是如何认定形成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的关系;二是如何认定被继承人有无遗赠抚养协议;三是如何认定《继承法》第14条规定可以分给适当遗产的人,以及分给他们的份额如何确定;四是如何认定继承人丧失继承权;五是按照《继承法》第19条的规定,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该份额如何确定。这些问题不解决,都会影响到公证书的效力。公证机构的传统做法是通过询问全体继承人和可以分到遗产(受益人)的人,征得他们的一致同意。这样的做法应该说是最保险的做法,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实践中经常遇到:一是无法查找和认定继承人以外的受益人范围;二是这些人不愿意配合继承人申请继承公证也不愿意放弃相关权利;三是在许多再婚家庭,尤其是再婚老年人家庭中继子女不配合情况特别多,比如女方与前夫所生子女均已成年,也未与继父共同生活,继父由自己的子女赡养,按照生活经验女方与前夫所生子女与继父未形成事实上扶养关系,在公证机构向他们核实或者征求意见时,许多情况下,他们要么索要补偿、要么不配合,公证机构也不敢出具公证书,其实公证机构的办证行为已不当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无法体现公证服务的价值。

二、办理继承权公证难的原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们先行的继承制度和登记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缺乏完善的家事登记制度和财产登记制度是继承权公证办理难的根本原因。

(一)缺乏完善的家事登记制度

传统掌握个人婚姻家庭情况的是工作单位、社区或村委会,如今自由职业者不断增多、人员流动频繁、人事档案功能弱化,我们正逐步进入“生人社会”,对于涉及人身重大权益如继承权的信息需要政府承担起登记责任来。我国没有专门的家事登记部门,户籍登记因其承担的社会功能和户籍管理自身需要原因无法承担准确详细登记所有家庭成员的关系。我国政府各登记部门的登记信息自我封闭和条块分割的现象严重,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以及各系统内部信息都无法实现共享。正是因为缺乏完善的登记制度和信息共享制度,给经济交往和社会管理带来不便,也给不法分子转移隐瞒财产逃避债务以及偷逃税提供便利,法院判决执行难也和我国现行的家事和财产登记制度有关。在继承权公证中,也正是由于缺乏法定的家事登记部门,公安机关和其他政府部门经常以各种理由拒绝提供有关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的证明,公证机构不得不采用工作单位(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部分国有企业除外)、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的证明。这些做法的弊端是很明显的:一是由于这些组织公章管理不规范,这种证明可靠性差,经常开具虚假证明;二是人员流动频繁,这些组织已经无法全面准确掌握辖区内的各人员的情况;三是出具这类证明不是其法定职责,如果让其承担虚假证明责任,这些组织将不会再开具这类证明,当事人举证更加困难;四是这些组织尤其是村委会和居委会本身即是自治组织,无独立的财产,一旦发生错证时公证机构无法进行追偿。

(二)缺乏遗嘱登记和查询制度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嘱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和公证遗嘱几种,同时公证遗嘱的效力最高,即立遗嘱人有几份不同遗嘱的,以最后一份公证遗嘱为准。这一规定为建立遗嘱登记和查询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试想,各公证机关办理遗嘱公证后,将该遗嘱及时送登记部门备案,那么在办理继承权公证时,公证机关只需要进入该系统查询有无公证遗嘱,如果有则只要按照最后一份公证遗嘱办理继承权公证,而无需经过其他继承人确认。如果该系统中没有公证过的遗嘱,则通过询问全体继承人有无自书遗嘱或其他遗嘱。这种遗嘱登记备案制度也是国外通行的做法。

(三)核实权得不到保障、提供虚假证明者很难受到法律的制裁

《公证法》只是规定了有关单位和个人配合公证机构核实的义务,而没有对不配合核实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做出明确规定,公证机构的核实权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公证机构的核实权存在的最大障碍就是有关单位和个人拒不配合公证机构的核实,其根源之一在于许多单位尤其是政府部门认为出具证明不是其法定职责或者某类证明不应该由其出具,公证机构收取公证费就应该自己去调查核实,许多部门以公证机构不是司法机关无权查询为由拒绝公证机构的查询。这也是公证机构不得不采用居(村)委会证明的原因。如果不是法定部门出具的虚假证明,公证机构无法依据公证法的规定追究证明出具单位的责任,《公证法》第44条有关当事人以及其他个人或者组织“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法律责任条款在现实社会中几乎成为一纸空文,继承权公证中暴露出来的丑闻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各类虚假陈述、证明大行其道引起的,公证机构和公证员被推到风口浪尖,往往成为最终的无辜受害者,而违法失信的当事人、出具虚假证明的单位几乎无一受到法律的制裁。由于违法成本低,当事人失信现象愈演愈烈,继承权公证的风险越来越大。

(四)缺乏有效的办证规则

公证机构不是司法机关,不具有相应的裁判权,在事关继承人或利害关系人权利的事实认定上必须慎之又慎,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剥夺了继承人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利。如在认定形成事实上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之间关系上,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形成事实上扶养关系的时间标准是什么,是一年、二年还是需要更长时间;二是扶养的标准是什么,是给付生活费还是共同生活;三是如何认定扶养关系形成的事实,是需要经过被继承人全体继承人(包括其他未形成事实扶养关系的继子女)一致确认,还是由有关部门或工作单位出具证明。公证行业缺少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也缺乏成熟的做法,未能制定统一的办证规则用行业标准来抵御执业风险。

三、继承权公证的出路

继承权公证是我们公证行业的支柱业务,也是核心证源,值得我们对该业务进行深入研究,减少风险隐患,提升公证书效力和公证服务价值。笔者认为,继承权公证所遇到的这些问题既有国家相关制度缺失的原因,也有公证行业自身缺少对该业务进行有效探索和讨论的原因。我们除了要尽量推动国家建立完善的家庭事务登记制度和财产登记制度外,我们公证行业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统一的遗嘱登记查询制度

建立遗嘱登记查询系统不仅有利于办理继承权公证,而且也可以提升公证行业的影响力。我国还没有建立遗嘱登记查询制度,这就为我们公证行业建立统一的遗嘱登记查询系统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我们行业不抓紧建立这样的系统,那么等到国家成立了专门的遗嘱登记查询系统,我们公证行业又必将损失一个重要阵地。笔者认为,由中国公证协会负责建立这样的遗嘱登记查询系统无疑是最佳选择。各公证机构只要将办理遗嘱的公证机构名称、公证书编号、立遗嘱人的姓名和公民身份号码告知中国公证协会备案,协会收到遗嘱备案信息后并录入到遗嘱登记备案系统,出具备案证明告知遗嘱承办公证机构,而遗嘱内容则存放在承办公证机构;在查询遗嘱时,公证机构则需要凭该系统的账户和密码登陆系统进行查询,然后出具正式的查询函件向各遗嘱承办公证机构查询调取遗嘱公证书。既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建设和维护成本,又可以有效地保障遗嘱内容的保密和安全。

(二)修改公证程序规则,建议继承权公证由被继承人的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办理

根据公证程序规则第十四条的规定,涉及不动产的公证事项除遗嘱、声明、委托、赠与、遗嘱外,需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办理。在继承权公证中,该条规定遇到了许多问题:一、被继承人遗留有几处不动产,但又分散在不同的公证机构执业区域,那么该继承权公证是由其中一处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办理还是需要每一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逐一办理?二、如果被继承人只留有位于外地的一处不动产,那么该继承权公证将毫无疑问地由该不动产所在地的公正机构办理,但这样又会产生这些问题:一是当事人举证难更加突出,由于继承权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各公证机构对证据采集要求不同,一般需要继承人亲自前往该公证机构咨询然后再去被继承人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开具各类证明材料,然后再和其他继承人一起去办理,如果提供的证明材料都不符合要求,还得再另行提供,无疑增加了当事人办证的成本;二是公证机构核实难更加突出,当事人提供证明材料后公证机构需要进行核实,此时承办公证机构要么委托被继承人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公证机构进行核实,要么让继承人去被继承人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公证机构申请办理亲属关系公证,鉴于委托核实或出具亲属关系公证书收费低而承担的风险大,许多公证机构不愿意接受委托核实或者出具亲属关系公证书。笔者认为,对于目前的继承权公证而言,公证机构的主要职责不是查清不动产的现状,而是要查清被继承人的继承人情况、被继承人有无遗嘱或遗赠抚养协议以及有无继承人之外的受益人。而要查清这些情况被继承人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所在公证机构无疑是最佳选择,因此,笔者建议取消不动产继承公证由不动产所在地公证机构办理的限制。

(三)对继承权公证进行深入研究,改善传统办证和核实方式,合理分配继承人或其他受益人的举证责任,逐步建立统一的办证规则

按照传统的办证模式,公证机构在查清全部继承人后,如果有任何一继承人不愿意申请公证或者不配合公证机构的核实,甚至继子女不配合核实,继承权公证将无法办理。笔者试想,是否可以通过一定的告知程序来解决。按照继承法规定,在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未明确表示放弃的,视为继承遗产,因此公证机构只需要将被继承人死亡的事实以及所申请继承的遗产情况告知其他继承人,其他继承人在接到通知后未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的,视为继承,公证机构即可出具公证书。按照继承法的规定,未形成事实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之间没有相互继承权,继子女如果已经成年且在外地工作,按照生活常识应该未与继父母形成事实扶养关系,以及离婚时归另一方扶养的子女与继父母之间也应视为未形成事实扶养关系等,对于与这些可视为未形成事实扶养关系的情况,公证机构是否可以通知该继子女限其在规定期限内举证证明其与继父母已形成事实扶养关系。公证行业应当加强这些办证方式的探索,形成行业共识,逐步完善办证规则,公证机构只要严格按照办证规则操作,可以有效预防或减轻这类公证的风险。

(四)加强核实权的理论研究,建立核实规则,明确不配合核实的法律后果

继承权公证书范文第9篇

继承权公证,

平息争夺遗产风波

前不久,机关干部武某因突遇意外事故死亡。处理完后事后,武某之妻杨某打算独占遗产,武某的父母则认为儿子的遗产应当归武家所有。双方为此纠缠不休,并先后来到公证处申请为己方办理继承权公证。公证处受理申请后,对争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了认真审查。针对武某生前未曾留下遗嘱的特殊情况,公证员首先对死者的遗物进行了清点,查明武某生前遗有存款合计人民币4.66万元和一些衣服物品,个人生前欠债6400元。公证处为此首先出具了清点物品公证书。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和《继承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上述财产夫妻双方没有约定,应视为共同财产。据此,公证员对死者遗留的人民币4.66万元进行了析产,出具了析产公证书,证明死者遗留的4.66万元中的一半2.33万元属于死者遗产,另一半属于杨某的财产。对死者生前所欠的6400元债务用武某的遗产进行了清偿,武某的最后遗产为1.69万元,对这部分遗产,公证处依法出具了遗产继承公证书,证明该遗产由第一顺序继承人杨某和武某父母继承。

点评: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法定继承,另一种是遗嘱继承。我国实行遗嘱继承优先的法律制度,但出现下列六种情况时,应采用法定继承:①被继承人生前没有立遗嘱、遗赠或没有订立遗赠扶养协议的;②遗嘱被宣告无效的;③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受遗赠人放弃遗赠的;④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⑤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⑥遗嘱中未处分的遗产。此案即属于法定继承的情况。

相关链接

如何办理遗产继承公证

当事人应准备好以下材料到公证处办理:①填写申办公证申请表;②提供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如医院的死亡通知书、骨灰证、火化证明)、身份证等;③提供被继承人遗留的财产证明。如房地产证、存款凭证、股票等;④继承人的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⑤提供申请继承权的亲属关系证明表;⑥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应由声明人亲自到公证处办理弃权声明书公证;⑦继承人因特殊情况不能亲自到公证处办理的,须提供经公证的委托书,委托其他继承人办理;⑧遗嘱继承人应提供合法、有效的遗嘱。

遗嘱公证,

维护了出嫁女儿的 合法权益

已故的徐老太有两儿一女,均已成家另过。八年前徐老太的老伴因病去世后,两个儿子非但不尽赡养义务,反而经常找碴儿责骂老人。无奈,老人只好独自生活,日常的生活费用均由其女儿承担。2006年年初,徐老太因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胃癌晚期。了解病情后,老人想把自己的一处房产(价值6万元)留给女儿。两个儿子得知老人的想法后,以“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为由,坚决反对母亲这样做。2006年年末,徐老太为女儿办理了遗嘱公证书。前不久老人辞世,她的两个儿子为争夺遗产将徐老太的女儿告上法庭。法庭根据徐老太女儿出具的遗嘱公证书等相关证据,判决徐老太的遗产由其女儿继承。

点评:按照我国法律规定,遗嘱分为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五种,其中公证遗嘱的效力最强,口头遗嘱的效力最弱。我国《继承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1人或者数人继承。”第九条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

相关链接

如何办理遗嘱公证

当事人要准备好以下几种材料到公证处办理:①户口簿或居民身份证;②遗嘱涉及的财产清单及财产的所有权证明;③遗嘱书;④遗嘱公证申请书(申请书内容应包括:遗嘱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居住地、家庭状况、工作单位、遗嘱涉及的财产状况等);⑤其他认为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

婚前财产公证,

为老年人再婚清障

赖某今年66岁,系某五金厂退休职工。前两年,与他共同生活了40多年的妻子突发脑溢血离他而去。前不久,赖某打算与农村妇女程某办理再婚登记手续,但这一打算却遭到了4个子女的强烈反对,阻挠的理由是担心其父一生积攒的财产落入他人之手。思来想去,赖某与程某来到公证处,申请办理了婚前财产约定协议公证。赖某、程某在协议中约定,二人婚前财产在有生之年归各自所有,生前有权订立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办理婚前财产公证后,二人顺顺当当地结为连理。

点评:我国《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从这一公证案例可以看出,婚前财产公证,不仅给再婚老年人及双方子女吃了一颗“定心丸”,也为再婚双方及双方子女之间的和睦相处提供了合法、可靠的法律保障。

相关链接

如何办理婚前财产公证

继承权公证书范文第10篇

我父亲因意外不幸去世,留下了一辆汽车。父母只有我一个孩子,母亲同意将车直接过户到我名下。请问:我拿我的身份证和写有父亲名字的行车执照,就可以去车管所办理车辆过户手续吧?

答:

你父亲死亡,你和你母亲根据《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都是你父亲遗产的第一顺序的合法继承人。

你要继承你父亲留下的车辆需经以下两个步骤:

一、你必须和你母亲到公证处作遗产继承公证。

继承权公证,是国家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该公民有继承死者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权利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法定继承,办理继承权公证,遗产为动产的:(一)由被继承人生前住所地或主要财产地公证处管辖。(二)申请人应提交下列证件和材料:1.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如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及复印件)。人代为申请的,委托人需提供授权委托书、身份证明及复印件,委托书应经当地公证机关公证。监护人代办应提供监护人的证明材料和本人的身份证件。2.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3.被继承遗产的产权证明。4.被继承人的婚姻、父母、子女情况证明。5.法定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证明。6.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在公证处发表的声明。

二、经公证机关公证后,携公证机关的公证书,去相关部门办理车辆过户手续。

申请人提供的证件为:(一)个人有效身份证件;(二)原车行驶执照、车辆登记证书;(三)填写车辆变更登记表,重新确认车牌、登记地址、联系人等信息。(四)经交警部门签注后换发新的行驶执照。(五)变更过程中,如保留原车号牌,交纳15元的行驶证制证费。如放弃原车号牌,选取新号,交纳15元的换证费和100元的车牌制作费。

问:

我父亲因意外不幸去世,留下了一辆汽车。父母只有我一个孩子,母亲同意将车直接过户到我名下。请问:我拿我的身份证和写有父亲名字的行车执照,就可以去车管所办理车辆过户手续吧?

答:

你父亲死亡,你和你母亲根据《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都是你父亲遗产的第一顺序的合法继承人。

你要继承你父亲留下的车辆需经以下两个步骤:

一、你必须和你母亲到公证处作遗产继承公证。

继承权公证,是国家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该公民有继承死者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权利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法定继承,办理继承权公证,遗产为动产的:(一)由被继承人生前住所地或主要财产地公证处管辖。(二)申请人应提交下列证件和材料:1.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如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及复印件)。人代为申请的,委托人需提供授权委托书、身份证明及复印件,委托书应经当地公证机关公证。监护人代办应提供监护人的证明材料和本人的身份证件。2.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3.被继承遗产的产权证明。4.被继承人的婚姻、父母、子女情况证明。5.法定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证明。6.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在公证处发表的声明。

二、经公证机关公证后,携公证机关的公证书,去相关部门办理车辆过户手续。

申请人提供的证件为:(一)个人有效身份证件;(二)原车行驶执照、车辆登记证书;(三)填写车辆变更登记表,重新确认车牌、登记地址、联系人等信息。(四)经交警部门签注后换发新的行驶执照。(五)变更过程中,如保留原车号牌,交纳15元的行驶证制证费。如放弃原车号牌,选取新号,交纳15元的换证费和100元的车牌制作费。

上一篇:委托公证书范文 下一篇:房产公证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