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文化的民族性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3:22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篇1

关键词:现代包装设计;文化性;民族性;时代性

一 包装设计的基本概念

所谓包装就是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的同时能够使美化商品,提高商品的商业价值,以达到获取更多的利润的商业目的。而包装设计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保护商品,其次是美化商品和传达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对现代消费来讲。后两种功能已经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包装设计是人类精神活动现象,是协调人类与 自然 、人与人及与社会关系的媒介。它离不开其特定的文化,一种特定的文化又往往体现在设计作品的创意之中。而现代包装设计,新材料、新技术、新思想,更为设计师打开了创作思路,让设计者能更自由的发挥设计的才能。因此,能在现代包装中体现文化性和地域性,并有强烈的风格和民族文化特点,这样才能达到具有一定水准的、有深度的包装设计水平。

二 包装设计中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包装设计领域里,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应当充分张扬自己的民族特色。在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中,除了吸收国外的先进设计理念与 科学 技术外,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 艺术 风格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民族文化对于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

包装设计文化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包装设计文化观念上,它反映了整个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造成的不同的文化观念,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自己的设计活动和产品中,从而影响着设计的创意与风格。我国是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的沉淀留给我们丰富的艺术资源,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创造出自己民族特色的包装设计。将

三 民族文化在 现代 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造型语言

造型语言是包装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包装材料上,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多样性、丰富性特征,这集中体现在材料的原料种类、形态结构、质地肌理和相互之间的组合对比上。我国古代彩绘陶器、青铜器和瓷器系列中的盆、碗、罐、瓶等,还有各个民族系列中的木质、竹质等物品都是从劳动中提炼出来的。这些完美的造型与材料在完成盛放保护商品的同时,还承担着适应文化审美需求的 艺术 形象创造。设计师们运用创造性地变形、镂空、打散、从组等处理手法来丰富传统造型的外观,赋予它们新的形象,并强调材质设计的审美价值.从而体现出了强烈的文化亲和力。这样传统的、原始的造型经过现代包装设计的创新,不仅体现出了产品的天然性,也使人感受到反璞归真的景象,使其在许许多多的包装中脱颖而出。

(二)图形语言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篇2

关键词:民族性;文化元素;设计;应用

0 引言

民族性文化元素一直以来为艺术创作领域所关注。在文化意识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把民族性文化元素与动画设计相结合,以东方特有的动画艺术引领世界动画,展现我国民族文化影响力,逐渐成为动画设计民族化探讨的新课题。文章以动画设计中的民族性符号元素―水墨动画为例,探讨了这类动画创作设计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及其内涵动画设计中的民族性文化元素有利于动画设计的发展,增强其竞争力;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和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1 我国动画设计发展现状分析

在动画的制作方面,我国的制作水平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动画事业也在逐步完善,利用动画展现了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文化,丰富了动画题材的同时,也使动画中的人物更加鲜明,故事情节也更加婉转曲折。在我国,将动画制作得十分精良的一对比较著名的人物,当属万氏兄弟了,他们开创了我国动画事业的先河。比较经典的有人画合演的《大闹画室》。也正是他们的大胆尝试,为我国的动画事业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同时,在我国动画的发展史上,也出现了多部比较经典的动漫作品,比如《三个和尚》《猴子捞月》等。

将中国的经典历史故事作为动漫的设计雏形,用生动的动态图画来展现我国的民族文化,这是一种全新的宣传形式,也让我国的民族精神更加的具体化、形象化。由于国家的不重视与人们的认识不足等原因,我国的动画市场设计人才逐渐短缺,相关的动画设计作品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人们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我国的动画发展也因此走向了低估。还有,大批量的日本动画和欧美动画一举进入我国的动画市场,对我国的动画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日本向来以专注动画事业为主,他们不惜花费巨资投入到动画的制作当中,也要让自己本国的动画具有高清晰度和完整的动画情节。画面感超强、动画技术先进一直是日本动漫的特点。而欧美动画也采用比较夸张的制作方式,例如吸引更多的儿童去观看,这对我国的动画发展非常不利。我国虽然力图挽回这个落后的局面,但是由于没有优秀的制作团队和动画内容设计团队,所以,我国的动画虽是面向低龄儿童的,但是获得的收视率依然止步不前。

我国既想要快速回归动漫市场,却又无奈制作内容的空洞。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现在的中国动画质量越来越难以得到保障。动画作品虽然很多,但就观看的人员数量来看,真的很让人失望。随着中国不断引入日本与欧美的动画,我国的动画市场已失去了大半,更多的掺杂了他国文化历史的动漫,让中国的动画事业走向了衰落。想要让中国的动画事业快速崛起,动漫设计者要敢于突破固有思想的局限性,善于融入现代科学元素,将动画的制作和题材的选取作为动画重点,将中国的历史文化完美地融入动画的制作当中,才能保证中国的动画事业不被其他国家超越。积极探索前人设计动漫时的初衷,将比较辉煌且具有代表性的动漫充分解读,找到中国动画的发展方向,分析中国动画想要表达的思想,思考中国的动画在未来所起到的作用等。

2 动画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应用策略分析

想要保证动画的持续稳定发展,就要懂得发现并解决问题:目前的问题是我国没有一套完整的动画制作理论,不明白动画的制作到底是为了娱乐,还是想要通过动画宣讲一些道理。中国的设计团队要及时更正制作理念,充分学习国外较为先进的技术,虚心接受外来动画的成熟经验,并试图开辟一条属于中国原创动画的前进道路。我们坚信,中国的动画会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奋起直追,迅速赶超日美的动画企业,达到国际化领先的动画制作水平。

近几年比较热播的当属《喜洋洋灰太狼》了,这种单纯的循环式故事情节,在娱乐孩子消磨时间的同时,吸引的只是儿童和家长。而在同等情况下的迪斯尼动画方面,喜欢的人群除了孩子和家长以外,一些年轻人甚至是老年观众也加入到队伍中来,这对中国的动画行业敲响了警钟。我国的动画制作方面需要马上改变策略,将动画吸引的人群从儿童发展到各个年龄阶层。

2.1 挖掘中国民族文化精神,提高动画文化底蕴

我国的动画想要持续稳定的发展,还是需要融入具有典型民族性的色彩元素,以民族发展作为出发点,将具有文化积淀的中国风与现代动画设计相结合,并利用先进的动画制作技术和传播技术,推动我国动画事业的发展。比如,我们可以融入现在的3D技术与民族特色相结合,完成动画制作设计上的突破与创新。比较成功的作品,如《桃花源记》,这部作品是由唤醒数码动画设计公司所设计,其中融入了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古老艺术,并将皮影文化和剪纸艺术融合进来,保证符合现代人观赏口味的同时,制作出画面精良、情节生动、动感十足的动画作品,而其中还添加了中国写意色彩的水墨动画形式,为观众营造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受,从而让人们对鸟语花香的世界产生无限的遐想。

2.2 引进欧美先进技术,吸收日本动画设计理念

中国的动画想要发展,要积极学习日美的先进制作水平,不要认为动画只是简单地分为二维和三维这么简单。动画还可以根据前期制作,中期整理剪辑,后期的审核修改作为标准予以划分。同样,动画要区别于漫画,但是不能脱离漫画的基础,将漫画作为故事情节的起点,用动漫的形式更好的呈现给观众超强的画面感。比较典型的日本动漫有《海贼王》、《火影忍者》等。

中国的动漫要更加注重表现形式和教育意义,好的动漫之所以容易被人们记忆并追捧,除了有漫画作为基础以外,曲折的故事和人物的情感更容易让人们在精神上产生寄托。中国动画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技术,但是更离不开要对现实社会具有教育和指导意义。将中国比较优秀的水墨画、剪纸、皮影等文化与动画设计相结合,利用对经典故事桥段的改变和延伸,使中国的动画事业更具有鲜明的特点以外,激发更多民众观看的兴趣,从而才能保证我国的动画事业快速回归动画市场。

3 民族元素在动画设计中应用的相关启示

当代修辞学在对“说服”活动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成功地说服与交流都没有创造与人们眼中的现实世界不同的东西,而仅仅在是在表达对方早已感觉到并已经接受的东西。《功夫熊猫》验证了这种“说服”理论的正确性,所以,我国的动画设计在吸收民族元素的时候,任何的改动都应该在重复并加固其本源意义的前提下进行。对民族元素进行是当地延伸和拓展都是必须,但是彻底的颠覆是在挑战观众的心理接受能力。

开发与融入民族元素是所有的文化创意产业都必须面临的课题,也是它们获得持久发展能力、增强持久创新本领的动力与源泉所在,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有机组成部分的动画设计当然不能例外。

4 结语

当动画艺术通过民族性文化元素进行审美表达时,文化犬众的亲切和情感认同感被激发出来,产生文化的归属感。毫无疑问,民族性文化元素是动画民族化的一块重要基石,我们只有对它的多重审美和内涵进行重构,才能有利于动画设计的创新与发展,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动画艺术的巨大魅力。

参考文献:

[1] 刘飞,倪娜.论动画设计中的民族元素[J].文学教育(中),2011(02).

[2] 李军.浅析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与动画设计[J].美术大观,2011(03).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篇3

民族传统设计表现技法创新是时展的需求。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视角下,民族传统设计表现技法创新需要以民族文化继承为基础,以民族信仰尊重为前提,以民族审美延续为原则,以民族风格保持为导向,以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为目标。本文基于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视角探讨了民族传统设计表现技法创新的民族关联。

关键词:

民族设计;表现技法;创新;文化继承;文化传播

引言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为了满足民族民众生存发展的需求,少数民族先民在各种物品上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图案符号来传达自己的情感或信仰,经过岁月的沉淀,逐渐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族设计。蕴含着民族民众智慧和丰富思想文化意识的民族设计因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巧的设计思想而在今日依然散发着绚烂的光彩。推进民族设计的时展不仅是民族设计本身的发扬光大,更是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设计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不同时代的审美和技术条件各有不同,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民族传统设计需要创新表现技法,以促使设计内容更好地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民族性是民族传统设计的根源,民族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和创新需要以民族为基础,以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为目标。

一、民族文化继承是创新的基础

有关文化的定义有很多,其中人类学家泰勒的文化定义相对之下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在此文化定义基础上,宽泛的民族文化内容包含了民族风俗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生产文化、伦理道德等知识、艺术、法律、习俗在内的文化,所有在民族场景内形成的各个领域的知识、经验、习惯、能力都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民族文化所涵盖的内容是广泛的,只要与民族相关的事宜展开都不能脱离民族文化而独立发展。在民族这个特定的场景中,各个民族因民族环境和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民众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智慧结晶,通过民族文化的代代传承和发展,不同民族才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认同及民族向心力,因此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是民族设计产生和发展的土壤,也是民族设计创新的源泉,民族设计表现技法的创新需要立足民族文化,在继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创新避开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尴尬。[1]民族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是民族民众日常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精神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节日、制度等内容。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民族设计表现技法创新的源泉。首先,民族文化中的物质文化为设计表现技法创新提供了创新的素材,草原民族的游牧生活、山区民族的狩猎生活等,基于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生活习俗,这些独特的民族习惯和习俗是民族设计技法创新不可多得的素材来源,通过对相关物质文化的提炼和总结,民族物质文化可以为民族设计传统设计技法创新提供源源不竭的素材,民族设计源于民族生活生产,对民族物质文化在民族设计表现技法创新中的应用,也是民族设计体现其民族特性的必要手段,缺乏民族物质文化支撑的民族设计表现技法的创新难免会进入空洞或虚无的表现误区。其次,民族文化中的精神文化为设计表现技法创新提供了思想引导,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少数民族大都形成了丰富的思想文化,如民族制度、民族哲学等,这些思想文化意识可以有效拓展民族设计表现技法创新的思维空间。在民族传统设计中继承民族文化,以民族思想为根源,通过创新表现技法展现民族民众的时代生活,既可以突显设计的时代性,强化设计效果,又可以夯实民族传统设计根基。

二、民族信仰尊重是创新的前提

在不同自然环境、社会条件、思想文化影响下,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都形成了民族,在少数民族艰难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原始信仰对民族的精神支撑作用是巨大的,虽然部分原始信仰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看来有些幼稚和落后,但是在民族地区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这些因为生产力不发达而形成的民族信仰已经和少数民族的伦理道德、风俗观念、思想文化等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成为民族民众思想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民众情感的寄托,因此对民族的尊重必须以信仰的尊重为前提。以西南部分少数民族的万物信仰为例,仡佬族的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该族民众信奉“牛王”、“神树”、“山神”等,彝族不但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还有图腾崇拜,彝族的家支家谱中经常有动植物等自然物的名称的姓氏,其他苗族、侗族、瑶族、布依族等民族都有自然崇拜的信仰特征。民族和宗教总是联系在一起,部分民族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就是宗教生活,如藏族与藏传佛教、回族与伊斯兰教等,与少数民族的密切关系表征了信仰在少数民族中的重要地位,这些原始的民族信仰为在艰难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生存的少数民族民众带来了精神力量,是民众的精神寄托,维系着民族的代代传承,尊重民族,便需要尊重民族的信仰。民族设计是在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艺术设计,对民族信仰的尊重是设计的前提,设计的创新不能离开这个前提。民族传统设计表现技法的创新是在原有民族表现技法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设计语言,以促使相关民族设计作品更好地展现民族文化。民族设计的发展创新首先是在尊重民族信仰基础上的发展,尊重民族信仰,关注民族的禁忌和崇拜,只有这样,民族设计的表现技法创新才具备了可行性前提。在民族设计表现技法创新中对于民族信仰的尊重主要表现在以民族的禁忌为禁忌,尊重民族信仰,技法的创新不能突破信仰的界限,特别是对于某些幽默、夸张或比喻等表现技法,如果不能很好把握,很容易使民族信仰失去其庄严、肃穆、神秘的神圣感,如部分信仰佛教的少数民族在相关设计中往往会出现密宗器具、礼仪供物等与佛教相关的图案的处理等,对于相关信仰图案符号的处理直接关系着民族民众的感情。对这些民族而言,设计中与佛教相关的物品设计实际就是对自身的供奉,如果不能采取合理的表现技法,就很容易使相关设计传递出对民族信仰歧视或不够尊重之意,损害民族民众对信仰关注的情感,违背设计本身的意图。民族设计表现技法创新中对于民族信仰的尊重还表现在信仰尊重前提下的民族特色表现。如蒙古族设计,在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和特殊的草原环境中,蒙古设计形成了独特的设计特征,各种有关蒙古日常生活的纹样丰富多彩,其他苗族、藏族等民族设计同样也呈现出了不同的民族特色。各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设计虽然设计表现技法各有不同,但是无一不是以为前提,甚至部分设计的产生本身就是为了体现对民族信仰的尊重,如苗族服饰中的祖先崇拜的花纹、蒙古族设计中有关太阳等图腾崇拜等。[2]

三、民族审美延续是创新的原则

实用是设计的目的,审美是设计的支撑,设计是审美与实用的统一,在不同的设计中都蕴含着不同的美学特征。设计中的美学特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设计的内容,不同内容有不同的审美效果,对民族设计而言,少数民族设计中所显示的内容大多是与民族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的事物,因此不同区域的民族设计中所反映的景物有不同的审美效果,藏族设计中青藏高原的壮美、蒙古族设计中草原的辽阔、苗族设计中清山秀水的秀美等都体现了不同民族的地域风貌,也显示出了不同的审美效果;二是设计的表现技法,不同表现技法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效果。换句话说,为了达成某种审美效果,才有了各种各样的表现技法,审美是表现技法创新的导向棒。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审美,在不同的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下,少数民族形成了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审美心理,民族设计是民族审美的直观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审美意识支配下,民族设计才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美学风格。[3]不同的民族审美表征了不同的民族思想意识,在特定民族审美的支配下,民族设计才能形成其特有的民族风情,因此在民族设计表现技法的创新过程中,延续民族审美是表现技法创新的基本原则。民族审美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对于民族审美在民族设计表现技法创新中的延续,必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才能使民族审美在新的表现技法中延续下来。有关设计作品的审美主要源于三个方面:形式、色彩及内涵,这也是民族设计表现技法创新中对于民族审美延续的三个方面。首先从形式上来说,不同的线条组合有不同的审美意味,为了达成某些审美意味,往往要用特定的形式来表征。如蒙古族设计中对于盘羊勇猛精神的审美表征便是外翻或内卷的盘羊角纹饰,另外,蒙古族设计中常用的几何图形也是蒙古族对于杂乱事物规整的一种审美思维,在表现技法中对于特定形式的应用实质上就暗含了特定民族的审美意味;其次从色彩方面来看,不同民族对于色彩有不同的喜好,蒙古族喜好白色、蓝色、绿色和金银色等,因此在蒙古族设计中便以以上颜色为主色,而黑色和红色是藏族人的最爱,在表现技法创新中以不同的色彩来修饰,也是传递特定民审美意识的有效途径;最后,从内涵上来看,不同的设计往往表征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审美,因此通过不同的表现物来表征某种审美意味也是民族审美在设计表现技法中延续的重要方式。在民族设计表现技法创新中延续民族审美不仅需要合适的方式和路径,同时也需要以对民族审美的准确把握为前提,只有在对民族审美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于民族审美在表现技法中的延续才能做到神似而不拘泥,在民族审美的基础形成新的美感。[4]

四、民族风格保持是创新的导向

设计是民族审美的具体外显,不同民族的民族审美及民族意识观念各有不同,因此在不同民族设计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审美效果,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效果便是民族设计的民族风格。设计的风格和个性是设计的灵魂,不同民族的设计有不同的民族风格。另外由于不同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程度不等,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差异程度不等,因此不同民族的民族风格突出程度也各不相同,与其他文化交流较为频繁的、受其他文化影响较深的民族在设计方面民族特色相对淡化,而受其他文化影响较少的民族,民族设计中的民族特色相对比较浓郁,民族风格较为鲜明。民族风格是本民族设计与其他民族设计区别开来的标志,没有民族风格的区别,则设计就无民族之间的区别,也就无所谓民族设计之分别了。民族传统设计的发展并不是破旧立新,而是在现有优秀设计文化基础上的发扬光大和推陈出新。民族文化是民族存在的维系,在全球文化趋同化发展趋势下,以民族设计及其他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来表征民族存在的意义,是民族设计及其他民族思想文化发展的主要目的,同时从艺术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讲,只有坚持自己的本色,才有可能在众多艺术文化中建构自身独有的形象,因此从民族及民族设计发展的角度来讲,民族设计的发展必须要保持其原有的民族风格,坚持民族风格具有民族风格是民族设计表现技法创新必须遵循的原则。表现技法可以多样,但是在神采上必须是民族的神采。民族设计中的民族风格主要是指不同民族设计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审美风貌。民族设计不同审美风貌来自作品中的两个方面,一是具有特定民族色彩符号、图案、文字及地域色彩的景物,这些具有民族代表性的符号图案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韵,具有民族表征意义,在设计中通过对这些元素神韵的描绘刻画可以很好地展示该民族的性格、气质、精神风貌等,因此在民族设计表现技法创新中,可以以这些具有民族表征意义的符号图案来创新变化,保持其中的民族神韵;二是运用民族工艺,少数民族设计源自民族民众在民族环境材料上的创造,不同民族工艺所形成的视觉效果各有不同,对于部分民族工艺在设计表现技法中合理应用,可以有效加强设计中的民族色彩。[5]不同设计表现技法所表现出的效果各有不同,要使民族设计保持其原有的民族气质,就必须在表现技法创新时,以保持民族风格为导向

结语

民族传统设计是我国少数民族思想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民族设计在时代环境中的创新可以有效促进民族设计文化的发展和保护。民族设计源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民族需求和民族审美,民族是其产生发展的原始场景,民族性是民族设计的基本属性,因此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民族设计表现技法的创新必须以民族为根,以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为目标,立足民族文化,尊重民族信仰,延续民族审美,保持民族风格。

作者:岑华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施惟达.云南民族文化概说[M].昆明:云南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彭卫红.彝族审美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3]坚赞才旦,王晓.应对稀缺:作为手段的———以西南藏区为中心的阐释[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6).

[4]张文勋.滇文化与民族审美[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篇4

关键词:民族服装;艺术;发展

一、服装民族风格的表现形式

现代服装的民族风格就是以世界各民族的服饰为蓝本,特色服装和地域文化为素材,取其精华与象征性,结合现代的审美观和功用性,使设计体现出时代感。这里的民族取材是很广泛的,它可以是一种广义的民族,泛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种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土著民族等,甚至氏族、部落也可以包括在内,或用于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阿拉伯民族等。也可以是狭义的民族,即指各个具体的民族共同体。如英吉利人、德意志人、法兰西人、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藏族等。

单一的民族风格成为现代民族风格的主要表现形式,它的主题呈现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而转移,现代社会的热门话题和热点地区成为吸引民众目光的主要取向,如20世纪的能源危机出现的中东主题;非洲独立运动的政治局势变化出现的非洲主题;21世纪石油价格的浮动出现的俄罗斯风貌等等。回顾历史,单一民族风格服饰流行的风潮屡见不鲜,如二十世纪初PaulPariet的蹒跚女裙,七十年代YvessaintLaurent的中国系列,九十年代Rabanne的埃及风格金属女装等,都是在运用世界各国民族传统服装文化展现时尚新面貌,现代设计中更是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设计师,西方如:让·保罗·戈尔捷在08年春夏装中用西装造型、毡帽、紧身衬衫、喇叭裤塑造了西部牛仔的服装形象;MarcJacobs08年的民族风格以部落感的饰品和非洲风情的裹裙为蓝本;CHANEL在08年以层叠的吉普赛长裙搭配吉他,带来一幅“都市游牧族”的经典造型。东方设计师如:VIVIENNETAM在她的2009春夏时装系列中加入了云纹、梅花及牡丹图案,辅助于刺绣,钉珠的表现工艺,与现代廓型相结合展示出中国风;张肇达在2009年以“东方晨彩”、“大漠”、“紫禁城”、“江南”等一系列主题的设计体现了悠久的东方神韵。

它不仅在服装的设计中被不断演绎,在平面设计、家纺业、工业设计、家居设计、建筑设计、家具设计等其他领域也得到了生动的运用。

由此可见,民族风格的生命力是长远和持久的,它值得我们去关注和不断的挖掘更新颖的表现形式。

二、民族风格的特征

2.1模糊性

综合民族风格的模糊性是指体现于服装中的民族风格打破单一的民族主题界限,融汇多个民族的特色,通过“不同”民族元素的运用,展现了一种“种族模糊”的民族感服装,它是将民族素材经过多次改良、嫁接、混血后,形成的一种“混血儿”,是保留文化群体个性的同时,赋予其人类现代文化的共性、时代性、先进性,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这是对传统民族风格的内容上的扩充和形式上的多样,是一个更具包容性、丰富性、世界性的民族风格。这种“模糊”性正是文化的交流与多元的综合效应,它也是“综合民族风格”的外观写照。它是从不同民族的文化采众长,从而使得这类服装呈现出多种民族素材的杂糅,不再具有特定种族的显性基因。它的象征性不仅能在形式上使人产生视觉联想,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唤起人们思考对世界一体,地球村的隐喻联想,进而产生移情和情感共鸣,设计也因此更具有意义。

2.2多元性

在文化交流与渗透的过程中,综合民族风格抛弃困于某一民族狭隘的模式化艺术表现和艺术审美,以取材的多元、设计手法的多元、呈现风貌的多元为特征,它与全球化生活方式下所产生的混搭概念不谋而合,混合了不同时空、文化、风格、阶层的元素而形成了全新的、多元的民族风格外观。如今具有流行性和时尚感的民族风格要有它与众不同的时代特征,即真正的国际化,就要吸收多元文化特质,运用自身对现代服装设计的理解,广泛借鉴各种民族素材,以设计口味的多样和趣味的多元形成能够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的风格,具有普世的审美价值。

2.3现代性

服装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动态;时代精神左右着服装的流行变迁,对人类的衣着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民族传统只有关注当下和时代变化,并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才能源远流长,所以,我们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符合当代社会思潮、美学意识及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的内容,赋予其现代意义,不断的去思考现代社会的人文性(意识形态和信仰)、科学性(医疗、科学、先进科技等)以及新生事物(年轻人群、新生观念)。

三、民族服装艺术的发展

3.1民族原形素材的提取

在综合民族风格服饰设计中,多元化的设计是最突出的特点,这种多元性可以是二元——两种民族元素;也可以是多元——四种、六种或更多种民族的元素,它充分运用了各个国家和民族不同的传统文化符号和民族特点,并且针对不同的设计需求,有取舍、有选择的将其注入自己的设计理念。

3.2民族原形素材的变异造型、材质、色彩与图案等之间的关系来达到。为了达到强调民族的原有风格,在设计中可以使用设计元素的完整状态来强调某个或几个民族元素的原型,使其具有显性特点;如果为了使原来的设计元素在辨认上不过分直接,则可以对其分割,选择需要的部分,元素取材弱化处理或将民族元素的原型进行变异,使其具有隐性特点。在这个过程中融入设计者的自身体会和对时尚感度的把握,并结合现代设计手法和对消费对象的定位,有针对性的再设计,使其具有当下性。

3.3民族原形素材的整合

综合民族风格的多元性还体现在它可以细化不同民族风貌的感度,通过调整不同素材的使用比例和方法,呈现出民族A1+民族B1+民族C1=强烈的综合民族风格,或民族A1+民族B1+民族C1=微弱的综合民族风格,也可以是中等强度的综合民族风格、中等偏强、中等偏弱的、微弱偏强、微弱偏弱的……这种民族感度的强弱是设计者根据个人对服装效果的追求来控制实现的,每种因素优先的效果都是不同的。还可以综合起来考虑各种因素,使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因素略优先,它们相互之间又呈现或强、或弱的对比,情况就更加多变和复杂,服装形态也就更加丰富和多样了。将这些设计手法交叉联合使用,会创造出无以计数的民族风貌,给服装的民族主题设计带来无穷的设计思路和灵感。在整合的过程中注意运用手法的有机统一和协调性,考虑服装的商业价值和审美价值。

正因为民族素材的多元性和运用手法的多样性才使得综合民族风格更加丰富多彩,它所呈现的民族风貌又可以与职业装、运动装、休闲装等其他服装类别相链接,成为整体货品

别具特色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卞向阳.服装艺术判断[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2).

[2]刘元凤,李迎军.现代服装艺术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华梅.中国服装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10).

[4]管德明,崔荣荣.服装设计美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1).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篇5

民族文化从文化审美的角度出发,凡是在民族融合、发展与演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民族内的人民集体创造、继承、再创等反应本族的文化精神、民族心理和风俗习惯,具有此民族特色的文化成果的统称。在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长河里,民族特色这一支流永远夺目璀璨,激情四起。它所带来的美,不仅是特色,而且是根深蒂固的文化内涵。经过漫长的历史检验,这些民族特色逐渐成熟,民族特色之美逐渐被人士所接受认可。民族特色之美主要由文化内涵来诠释。通过民族文化与服装设计教学相融合,把民族特色之美融入到服装设计中,民族文化的内涵通过特定的纹样造型、结构、色彩等形式的表达,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设计师将具有特定内涵的传统图案的装饰造型、 色彩及工艺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在服装上,使民族元素在现代生活的审美中得以升华。

2 民族文化素养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培养

服装设计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全球化背景下,要求学生对不同地域的文化有所认知,有针对不同民族文化知识进行设计的能力,在教学大纲中属于专业必修课。目前,国内服装设计院校大多数以培养学生的服装创意设计方面的能力培养,侧重学生设计技能及创新思维的训练,侧重服装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根据教学实践来看,这种培养方案容易产生一个误区,学生缺乏宽阔的文化视野及民族文化素养,设计出的服装缺乏人文关怀,服装即是商品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载体,在设计中融入民族文化能满足人们对民族文化的需要,唤起民族情感。因此,针对目前高校服装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具有宽阔的民族文化知识面,能够设计出充满民族文化内涵的服装。在教学设计上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学生为中心,以民族文化为纽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模式注重民族文化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教学内容以突出民族文化与服装设计相融合为重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点,增加民族服装设计实践创新内容的比重。具体改革如下:

2.1 加强学生民族文化的理论素养

民族文化承载着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风俗、信仰等综合信息,在理论教学阶段,通过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浓厚的兴趣,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能动性。理论教学分三阶段:第一阶段,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现传统民族文化的视觉符号特征,要求学生对照图片进行识别不同民族文化符号的视觉差异,掌握基本的民族文化知识;第二阶段,掌握基本的民族文化知识后,选择两种不同的民族的吉祥文化符号进行比较,分析其各自的差异,并进行小组讨论;第三阶段,对分析的吉祥文化符号进行传承与创新,在传统民族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设计理念及表现手法,进行再设计。根据课堂观察、课后问卷反馈,学生在理论课时中学习兴趣很高,在民族和不同民族文化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后面民族文化元素进行服装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2.2 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元素的提炼

在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认知后,需要把民族文化与服装设计进行融合,提取民族元素进行服装产品设计。由于民族文化元素众多,根据服装设计的特色选取具有典型性的民族元素进行专题教学,如民族服装图案提取、民族服装款式提取、民族色彩提取及民族特色服装工艺提取等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题教学及探讨,让学生掌握如何提取民族元素方法,掌握把民族元素应用到服装中去的设计创新能力。

以民族服装图案提取专题教学为例,采用案例教学法,用图片资料展示不同设计类别中应用民族图案的案例,从而开阔学生的视线。以优秀设计作品作为案例,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并鼓励学生从民族文化中吸取灵感,合理的把民族元素与服装设计相结合。这部分训练可分三个阶段:(一)民族元素资料整理: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不同民族文化区域的典型图案,建立民族文化数据资料库;(二)课堂演示: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教师在电脑上演示提炼民族元素图案,并把图案进行设计应用到服装中去。让学生掌握从资料图片―提炼―设计等完整的过程及方法。(三)学生练习:教师课前做好准备,从世界各民族选取具有典型特色的40个民族,要求每个学生挑选其中一个民族进行民族元素调研,提取这民族的特色图案元素进行设计并运用到服装设计中。从课堂及学生作业反馈来看,学生能够以民族文化作为灵感来源,从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倾向中吸取元素应用到服装设计的色彩、款式、工艺、图案等方面中,锻炼学生眼―脑―手相结合的能力,提高了学生针对民族元素进行服装设计的能力。

(图1,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书法元素进行创新 )。

2.3 民族风格服装的产品开发

服装设计课程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先进的设计理论和技能外,还要使理论与市场相结合,了解服装企业的基本操作方法、产品特色、市场定位、品牌的风格、产品的组够及上货计划等。因此,在民族风格服装的产品开发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市场,在掌握好基本童装设计能力的前提上要做民族风格服装品牌的市场调研,首先从专业服装市场(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中去认识商品的特点及民族风格服装的设计要求,了解民族风格品牌的运作。经过小组成员及教师的认真分析得出调研结果,再根据各成员的特长,进行小组分工,模拟某一民族品牌做出下一季度的产品设计方案,并以成衣的形式呈现。通过调研―设计方案―产品等教学过程,使学生正真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以后设计出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服装产品奠定基础。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来看,在结合理论讲授、市场调研、案例分析法、团队学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学生能够把理论与市场结合,提高学生设计出具有文化内涵的服饰产品。学生能够以民族文化作为灵感来源,从各民族文化艺术倾向中吸取相关设计元素应用服饰产品的款式、色彩、材质、装饰等方面中,并使民族元素转换为市场价值,提高服饰产品的附加值。

3 结语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篇6

【关键词】民族文化符号;视觉传达设计;价值;运用;创新

视觉传达是根据人体视觉器官的认知来进行信息传递的艺术,主要利用有吸引力的文字、图像、色彩等传递信息。随着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和视觉符号形式的多样化,一股复古思潮逐渐兴起。民族文化符号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传承价值、艺术审美价值以及商业价值。如何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有效运用民族文化符号的精髓,是视觉传达设计领域需要长期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与此同时,民族文化符号中沉淀的文化底蕴也值得设计师深入学习和研究。民族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创新是很必要的,有利于弥补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文化缺失。

一、民族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价值

(一)文化传承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民族文化符号,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艺术创作,还被赋予了不同地域习俗、、民族风情等带来的不同文化底蕴,具有非常丰富的艺术特征与精神文化内涵。将民族文化符号运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既有利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也能够让随处可见的、简单的视觉传达符号拥有文化价值。利用这种广泛的信息传递方式,设计产品能够将深刻的民族精神和道德伦理内涵渗透到大众生活中,从而影响民众的思维认知方式、情感思想和价值理念。以龙图腾为例,其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是尊贵和权力的象征,因此运用这一符号的产品会给人们造成类似的认知。诸如此类民族文化符号中丰富的文化意义使其拥有了旺盛、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同时也利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二)商业价值

现阶段,视觉传达设计受到了西方营销文化的较大影响,很多产品模仿西方式设计模式。虽然追求经济效益是产品的基本属性之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批量生产成为实现产品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但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单纯进行模仿会使产品缺乏自身风格,缺少吸引力。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合理运用民族文化符号,能够在大量西方式设计模式的产品市场竞争中,提升产品的民族性和文化性,使其成为具有独特色彩的亮点,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国际化、全球化的竞争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在产品营销方面,带有民族文化符号的产品所传达的信息,更易于给大众留下新鲜感和好奇感。此外,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产品也能够增强本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其对产品产生亲和力和购买欲望从而赋予民族文化符号一定的商业价值。但要注意的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运用民族文化符号,需要遵循理性和克制的原则,避免民族文化的低俗化和廉价化运用。

(三)艺术审美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对产品信息的传达设计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创作,而民族文化符号在其中的运用则赋予产品更高的艺术价值。以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八卦符号为例,其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的文化含义,提倡人们应当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与万物和谐共存,因此对八卦符号的运用体现了中国人回归自然的艺术审美取向。社会生活的飞速发展使得视觉传达设计越来越复杂,冗杂的信息很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而创新运用八卦符号的视觉传达设计能够做到返璞归真,用自然、简单的包装展现产品的魅力,给人们带来视觉审美上的盛宴。因此,民族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新运用,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其艺术审美价值,使产品的视觉张力和表现力都得到提高。

二、民族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一)民族色彩符号运用

一方面,作为视觉传达设计所运用的基本元素之一,在设计者的自由组合利用下,色彩符号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象。对民族色彩符号的运用不仅能够满足设计需要,还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传统色彩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惯性记忆,从而使人留下深刻印象。中国的传统色彩符号有中国红、青蓝色等,中国红是希望、喜庆和热情的代表,通常被运用在重大节庆场合中。因此,在产品的视觉传达设计中若想要直观地表现出喜庆、喜悦的情绪,中国红无疑是最佳的色彩符号。另一方面,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对民族色彩符号的运用还体现在对本民族特色物品的色彩运用上。例如,青花瓷的水墨色和青蓝色便具有十分典型的民族特色,青花代表着典雅、优美和沉静,这两种颜色的搭配运用能够使产品富有文化底蕴,使得人们对产品色彩所传达出的信息更易于接受。鉴于民族色彩符号具有的不可替代的直观视觉效果与精神文化内涵,其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能够给人们带来充分的感官联想和心理反应,例如人们看到水墨黑会联想到中国画等,这种联想有利于产品的宣传和营销。

(二)民族图形符号运用

图形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最常见的基本元素之一,可识别度高、表现力强。因此,民族图形符号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尤为广泛。典型代表有戏曲脸谱、民俗面具和服饰、剪纸窗花等各种图形,将这些能够直接代表民族特色和风情的图形运用到产品设计中,能够给人们带来新的视觉感受和审美体验。以戏曲图形符号为例,在美人蕉牌阿胶产品的设计中,设计师即采用了民族戏曲中“花旦”的图形符号,并将其作为设计主题,这种运用不仅给予了产品以独特的审美意蕴,还展现了食品的功能性,吸引了大批女性消费者购买。在《小红人的故事》这本书籍设计中,设计师运用了民间剪纸图形符号,让书籍的整体装帧设计呈现出自然淳朴的风格特点,赋予了书籍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与书籍内容相得益彰。此外,除了产品的视觉传达设计中经常运用民族图形符号之外,企业标志也不例外。以中国银行的标志为例,其以中国古代铜钱的图形符号为整体设计框架,内方外圆的形象简洁大方、古色古香,在传达古代传统观念和民族文化色彩的同时,也具备了更高的可识别性和代表性。

(三)民族文字符号运用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字符号衍生出了丰富的形式,例如甲骨文、大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各种文字符号形式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形象性、表意性和装饰性,为民族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做出了较大贡献。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师常常会对民族文字符号进行一定程度拆分和组装,以不同的形态的组合来表现不同的艺术效果。以2008年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为例,在设计时,设计师将书法艺术和传统印章糅合在一起,进行民族文字符号的变形、夸张,以篆体的“京”字表现出奥运健儿努力奔跑的姿态和精神,心思巧妙,与奥运会主题相呼应,呈现出浓郁的中华民族气韵。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能够看到变形的民族文字符号,如商场在宣传时会进行汉字的变形,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等。发挥文字强大的象征性,将其创作成为具有创意性且字形优美独特的形态,能够为产品的视觉传达设计增添亮点。同时,民族文字符号具有一定的组合空间,能够在不同情境下,根据不同设计理念达到各种艺术设计效果。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合理运用民族文字符号,能够在完成信息传达的基础上,将凝结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化结晶加以弘扬,增强视觉传达的效果,同时也赋予民族文字符号更具有时代气息的意蕴。

三、民族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趋势

(一)大众化与实用化

产品视觉传达设计所选择的受众是人民群众。而在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对于消费品的购买动机往往是源自对实用价值的追求。因此,民族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应当趋于大众化和实用化,避免华而不实、过于高端,并在满足实用价值的同时,实现人民群众的审美的需求。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产品的视觉传达设计应当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此外,在民族文化符号的创新运用中,还应当将传统民族文化中的艺术审美理念渗透到产品的包装设计中,抓住大众的购买心理,了解大众的审美诉求,力求包装设计简单却内蕴深厚,设计精细又极其亲民。用简明清晰的包装设计、亲近自然与生活的元素来展现产品的独特魅力。这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创新运用民族文化符号也应当遵循这一趋势。

(二)时代化与个性化

时代的变革与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因此,设计师在创新运用民族文化符号时,一定要遵循时代化的发展趋势,不能一味固守传统或是一成不变,而应当在变化中寻求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使得具有传统气息的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社会中彰显出独特的光彩。个性化趋势是相对于同质化现象而言的,要想让民族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中进行创新性的运用,应当另辟蹊径,不可一味依赖常见的传统文化元素,而应在民族文化符号中挖掘出更具代表性和创意的设计元素,才能让产品的视觉传达设计脱颖而出。结语当前,具有民族特色的色彩、图形、文字符号已经渗透到视觉传达设计中。无论从文化底蕴、精神内涵还是艺术审美方面而言,民族文化符号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够给设计者带来灵感,推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事业的蓬勃发展。

随着全球化、多元化趋势的逐步蔓延,民族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新运用应当紧随潮流,渐趋大众化与实用化、时代化与个性化,摒弃严重泛滥的同质化设计,寻求创新发展。对传统民族符号的有效使用,有助于帮助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实现对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奎霞.中国视觉传达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研究[D].延边大学,2012.

[2]戚琦.视觉传达设计与民族文化符号相结合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4.

[3]李谨男.地域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初探[J].大众文艺,2016(20).

[4]胡思敏.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符号探究[J].艺术教育,2016(7).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篇7

包装不仅以包裹产品的功能及外形结构吸引受众眼球,还以独特的民族美学符号特质,引导着受众的消费取向并融入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合理、科学地拓展民族符号美学思想的传播渠道,一直是设计者艰巨的时代任务,需要予以高度重视与反思。

关键词:

民族符号;包装设计;美学思想;探索;研究

一、包装设计中民族符号美学思想探索的必要性

信息时代新形势下的产品包装设计,是一种专门用于包裹与承载产品及传递商业品牌信息的一种介质。它通过包装结构与材料的展现,合理有序地进行视觉信息的呈现,传递着各类品牌文化信息,进而从视觉及心理层面促进、推动着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如今的包装设计,大多呈现着诸多文化倾向与品牌信息,纷繁的表意性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别是民族文化符号的融入与应用,增加了民族性的美学元素、审美取向及民族品牌的自豪感。纵观当前琳琅满目的产品包装,有些设计缺乏审美个性、民族文化符号以及地域特色,难以诱发受众的青睐与情感认同。商业品牌信息的传播目标与功能,能够唤醒受众的心理情感回归与自然人文关怀,消除受众心理的冷漠与视觉疲劳,引发受众情感的认同与愉悦。这必须借助应用民族符号的情感引导作用及心理接纳作用,使更多的受众接受本民族的产品,打造产品的民族品牌,促进消费指数的提升,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及竞争力。这样企业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商品竞争中与同类产品抗衡,赢得更多的市场竞争筹码。所以,对民族符号语言及美学思想的研究与探索,具有迫切的时代意义与必要性。

二、民族符号美学思想在包装设计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当世界文化相互增强交流而形成逐步同一化之际,大量西方设计观念也夹杂着融入进来。有些短视的设计师会过多的推崇西方设计风格、对于民族性设计不屑一顾。钟敬文曾表示:“民族文化的保存、发展,关系到能否有效的吸取和消化外来文化;外国的东西像潮水一样,假如我们固有的东西不能保住就会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在精神文化层面必将成为俘虏。”怎样才能更深地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做好的设计,将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播出去,是许多设计师所面临的时代挑战与主题。这时,包装设计所表现出的问题也随之出来:首先,有些地域性强的产品包装素材选取的是民族符号,但因为对文化内涵理解得不全面及欠缺,而把大量的传统元素随意合并与罗列,致使在商品信息传达上美学观念模糊甚至扭曲;其次,素材应用欠缺对民族文化的思考。常看到一些产品设计把很多民族元素肆意堆砌、拼贴,设计态度不够严谨、端正,致使高端的品牌设计文化遭到质疑与否定,造成了设计上的无序状态与美学观念上的错位。所以,这些问题都亟待改善与解决。

三、对现代包装设计中民族符号美学思想的探索研究

1.民族符号美学思想的演化与发展

民族符号的最原始符号形态可追溯到史前时期。原始人类的蒙昧意识里就产生了自然崇拜观念与意识,于是就出现了洞穴岩壁或器物纹饰,有意识地描绘记录着当时的鱼猎、收割等各种社会重要事件。这些图画符号具有语言的沟通作用,也是图形最原始的形态及模式。它们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人类在长期劳动生产中形成的认知与理解,经过不断演化随着初级审美意识逐步形成的。这些抽象的图像符号,最初带有类似图腾崇拜的美学思想雏形与观念,随着审美意识的蜕变,继而进入了时代更迭期。原始美学观念与现代审美意识本质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审美原则是否建立在符合时代审美标准及适应社会审美需求之基础上。人们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探索、对现代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对美感尺度的把握,都是遵循当代社会需求的反映。这些民族符号的演化,说明了审美意识的时代性特征。今天在现代包装设计器物上体现与延续的民族美学思想,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也是时代审美需求催生的产物,丰富的时代审美图形传播着民族化的美学思想,表达着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2.加强选择素材的精准度及民族美学思想的重整

设计中的民族性美学符号,涉及到民族图腾崇拜、哲学、审美等各个层面。带有民族性风格的设计,应加强民族美学思想的融入,加强美学思想的重整,根据企业的不同定位赋予设计以精确的表现形式。世界设计的同化现象造成了诸多品牌失去了民族特色而在传播中湮灭,只有民族的设计才具有生命力。这种趋势促使大量民族品牌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中国企业也开始思考民族品牌生存发展的问题。不同民族特色的企业品牌设计,因企业品牌的定位、性质、目标不同而有不同的追求,只有创意良好、推广策略健全及品牌服务精良的民族品牌,才有可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企业品牌传播应结合自身特点与应用媒体准确对接,要有自身的个性与独特风格;强化设计素材选择的精准度,重整美学思想,不要照搬,要适当把握好民族符号的文化含量。透过产品设计与陈列展示,来吸引受众眼球,使人过目不忘之效应,使民族美学思想及品牌信息的传达渠道畅通无阻。

3.强化设计秩序的调整,避免美学观念的错位

包装设计在各种文化碰撞中,应力求体现出民族个性及富有时代特征、加强设计秩序的调整。所以,设计者应通晓设计美学的基本规律,着力使设计适合时代需求、大众审美及民族美学的需要,应用民族美学符号这一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民族文化元素经过“民族神蕴”的提取,最后将民族美学观念呈现在设计中,才使产品具备了民族文化的底蕴与风采。“文化就是人类生活的所有痕迹”。随着设计美学观念的历史车轮仍不停息地向未来滚动,当全球设计形式将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时,作为中国设计师应把民族文化看成设计的根本,面对外来设计文化的入侵,应理性冷静,博采各族之长,构建起具有自身民族性的设计体系与审美观念,才不至于迷失方向,从而在时代更迭变换中保持自身民族设计的特性与活力。在设计元素的使用上,要选择符合民族美学思想的符号,选择对的民族符号,这是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提升,才会使民族精神的延续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湮没在历史的红尘中。

4.重视民族设计文化风格的把握、提升设计文化品质

时代文化催生着设计的新思维、新方式、新观念。包装设计的外形结构及符号应用,应根据不同的销售国家、地区及文化背景,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取向,设计文化定位也决定着包装设计的风格及倾向。对于民族性符号的应用,设计师应始终坚持民族文化的原创性,通过创意融入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消除地区差异所形成的消费观念、文化取向方面的差别,达到增近民族亲和力及归属感的作用;通过包装设计与文化内涵的融合,使产品具有突出的民族魅力。设计本身是一个深度思考及创新的过程,包装形式的发展演变,反映出了消费者消费观念、商业流通渠道、新材料及市场营销的前景。同时,设计师必须加强文化修养与设计素质的提高,注重人文知识的积累,承担传承民族文化之使命,充分了解包装设计的未来趋势,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设计的标准与文化定位;回避不规范的设计操作,减少商业品牌侵权行为的发生,改善设计文化被贬低与质疑的尴尬局面,使企业文化完美升华、促进设计文化的蓬勃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与时代审美意识的变化,数据时代的包装设计应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时念,从而使包装设计的美学观念及与受众的互动性彰显出来。未来媒体形式下的包装设计会不断出现新形式,如包括刺激味觉的包装形态、附加听觉的带有音乐动态的包装、带有各种芯片的包装、合成材料的包装以及绿色环保节能的包装,这些都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设计上进行民族符号美学思想重整,对于包装设计文化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学术价值。首先,这会突显本民族的审美优势和美学思想个性;再者,创造出了传统与现代共生共融、可持续发展的民族品牌形象,树立民族精神与民族的品牌形象;“当文化,沉淀为集体人格,它也就凝聚成了民族的灵魂”。包装设计在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下,应遵循低碳设计、节约减排、协调发展的包装设计规律,积极进行设计的大胆突破与创新,这势必将带动包装设计产业的进步与发展,相信在可持续性战略的引导下,加强民族美学思想的融合与思考,必将推进民族化包装设计审美内涵的提升,带动民族产业的协调运作,推动民族性高端设计产业更长远的发展。

作者:王彩云 单位:东北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

参考文献:

[1]彭建祥.《包装设计的时代特征和民族性关系的思考(下)》.装饰,北京报刊发行局,2006(11).

[2]余秋雨.《从世界文化,看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将来》.何谓文化,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篇8

关键词:展示设计;传统与现代;民族文化;文化传统

中图分类号:J50-02 文献标识码:A

The National Features in Exhibition Art

CHOU Yan-hua

社会进入文化世纪和文明时代的今天,许多展示设计逐渐走向以传承民族文化,实现地区间的交流,加深相互理解与信任为主旨。

一、展示的意义

展示设计是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国际、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并伴随着各种设计的流行发展起来的一个行业,它基本含盖了文化交流、旅游展示、会议交流和商业展览等几个方面,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主旨的实施过程。会展业能够促进一个国家、地区、城市的文明、进步与繁荣,也对一个国家、地区以及城市的文化、文明、经济发展交流,促进本地区的对外影响和提高经济效益,加速招商引资并使其全面走向繁荣有重要意义。

二、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现代展示设计新理念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几千年淀积起来,无比绚烂和辉煌的艺术精髓,是在该地区民族特有的文化背景下体现出来的思维与表达的结晶。展示设计师在深刻理解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思想理念,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文化氛围中的人,在深层意识中连接起来,在设计师的酝酿、提炼和加工中,民族艺术中的工艺制作方法、原理、符号、特征、色彩以及某些表现形式,被借用到现代设计之中并辅助以现代科技手段、新型材料和新的工艺流程,使作品给人以更深刻的思想共鸣和视觉感招力,在此种力量的躯使下,民族血液和精神力量得以升华。今天的展示设计师更应该从艺术家、教育者和文明使者的角度出发,以高度的责任感做一个引领时代的传播者、教育者和开拓者。以高瞻远瞩的目光、大胆创新的激情、带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寻求新的设计方法和利用新型的装饰辅助材料,使设计理念和与之配合的工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把人性化、个性化、思想化,把艺术语言和思想的功能性汇为一体,用设计语言来创造现代商业展示空间。设计出符合时代观念,给人以身心健康和舒适的展示空间环境,让人在观展中赏心悦目。

三、设计师要深入解读民族文化的内涵和形式

体现社会进步、时代风貌和文明是展示设计的目的,展示设计师要积极深入地调研和整理民族文化中的相关资料、文字、图片,研究地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艺术作品的基本造型、图案、色彩特征。去粗取精,对有价值的形象进行配色规律、形式美感、构成特点等分析和整理。研究各种纹样特点和特殊符号的含义,在做到熟悉民间美术样式的基础上,以民族文化背景为前提,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艺术的内涵。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发展和积淀的结果,是民族存在、发展的根基也是设计师的文化积淀和人类思想永恒动力,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综合体现、是现代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反映,也是现代展示设计师灵感和思想的源泉。展示设计具有显著的商业特征,也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在酝酿设计创意时,也应该在有商业特征的同时,展现时代风貌和文化意识。设计者不仅要对参展商的企业文化有所了解,同时也要注意挖掘本地区文化背景、文化环境、文化意义,以富有特色的、民族的、或现代文化艺术语言进行形象化的阐述。因此,通过设计师直接、间接、再创造的方法将民族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并以自己掌握的设计技巧辅以现代技术手段再现出来,从而使设计作品在信息飞速更替的今天更具时代性和永久性,设计出的作品与民族文化艺术之间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给参观者也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2000年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其主题是“人类―大自然―科技:一个新世界在诞生”,通过倡导新的生活方式使地球的明天变得更好,中国馆外墙装饰有巨幅长城布景和京剧脸谱,显示出浓厚的中国特色,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在此创造过程中,设计师总结了中华民族文化特征和中国民间美术造型的形式法则,找出了适合民族文化特征的形式语言,用合理的色彩、特殊的寓意,经过提炼、融合、成为设计师自己的艺术语言。因此,在展示设计中,只有把握民族文化的本质,挖掘民间文化的内涵,激发民族文化的力量,才能找到最佳的设计定位,创造出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设计形象信息并激发灵感,并且确定设计主题与风格,用独特的表现手法,加深内容的新奇感和丰富性,进而深化与创作出富有新意的造型、样式,但又不失民族风格的作品。要使民族文化作为设计作品的营养,设计师需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借助对民族文化的感受引发自己的联想,以民族艺术的独特语言和视觉图像表达自己的创意,使得设计作品在融合时代特征的同时,保持浓郁的地域风情和本民族的传统特色。

四、展示设计作品要有时代感和民族特色

民族文化是民族艺术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深刻了解有关民族文化的含义。凡是在一个民族和地域长期发展,形成并广为流传的各种通俗的传统艺术以及具有民间色彩的技术与艺能,例如传统的剪刻、中国结、戏曲、木偶、舞蹈、音乐等,都属于民族文化艺术,都是设计师提取的必要元素。 但是,展示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区域内人们对展示的整体造型及表现方式的崇尚和追求,并使这种区域性的形象通过竞相模仿和媒体传播而形成一种极大限度的扩散性的社会潮流。同时,展示设计的流行又标志着一定区域和一定历史时期的特有的审美倾向及文化面貌,并体现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也必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设计的展台、道具等必须讲究时尚,富有时代感和引领时代潮流的新风范;设计师对现代展示设计的思维把握应该是时代特征鲜明、三维空间和谐、视觉效果清新超前、参观路线灵活顺畅、材料应用健康新颖。优秀的设计大师们,会从民族文化中寻得灵感,从最原始的民族那里找到了启示,自然也就能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利用日益发达的物质和生产所带来的便利条件,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和技术手段的支持,创造出多变的视觉传达效应。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的结晶,更是屹立在世界东方,自成系统且独具特色的文化,现代展示设计,要求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再做形式上的修剔、语言上的提炼并融入时代气息。

五、民族文化元素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美感体现

现代展示设计,在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形态中,要体现其外观上的形式美。许多展示设计,在其结构上就应用了以曲线、弧形、圆形等具有曲线特征的划分形式,使其外观和功能特征之间起到了密切协调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们的思想文化、审美能力也迅速提高,展示设计与社会发展、人文因素以及人们的文化素养相一致,因此,在展示设计中,应用了以曲线形态为主体,如圆形、弧形等抽象、具象、抽象与具象相结合的形态,同时也突出了色彩及材料应用与造型形态划分,相结合的功能美。功能美是基于物质材料、自然属性而展现给人们的美。展示设计美涉及到功能与外观之间的协调关系,纯商业性质和以文化教育为背景的交流性展示,其功能和要求是不同的。任何一种展示设计其色彩、外形、空间划分和工艺、材料、质地的不同应用,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效应。纯商业性质的展示要求用牢固、耐用、防水、防火的材料,色彩上也要与特定的室内光线相一致;以文化教育为背景的交流性展示则要求形式上新颖、大方,设计上美观、富有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地域特征,并突出设计主旨、目的和时代气息。把民族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在现代展示设计中,同时展示设计的色、形、质等要素也要与不同人体的均衡、比例、对比以及参观路线的顺畅息息相关,除给人们一种长宽比例的整体适度感外,在整体造型、划分形式、尺寸的合理安排与它的颜色、材料应运于搭配又必须符合人们的基本审美情趣――既要巧妙地体现出传统文化的音符,又唱响了时代的奏鸣曲;既要体现出展示设计作品的与众不同和主题,又在展示民族文化的同时不失时代潮流和大众化语言。此类展示才能达到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给观展者美的愉悦和别具一格的艺术品味,又能使现代展示在生动的时代气韵中充分洋溢出一种源远的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主旋律。传统文化是经过创作而成为经久不衰的艺术审美对象,如著名民族舞蹈艺术《雀之灵》可谓抒情经典。那绵柔、富于力度的翩翩舞姿,那用高难度的形体动作和尽显孔雀个性和特征的语言提炼,尽现出的美丽和神韵,使人们沉醉和叹为观止。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美在这里更具有高尚纯真感,既可感、可触,而又妙难言传。总体而言,与人类其他文化一样,民族文化也有着它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传播意义。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政治气候及不同民族风格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文化。而在中国特有的传统审美观念中,至少有两点是值得继承和发展的。其一,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的崇尚科学、崇尚自然。其二,是中国绘画和建筑艺术中所追求的神韵和审美理念。许多世界性展示活动促进了展示设计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和文化的相互掺融。在展示设计中除从本民族传统元素中寻找启示和灵感外,还应该把借签和挖掘的领域扩大到更多的民族。就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又互不相同,可以广泛的采取多民族的特点进行设计也可以广泛的与其它国家的特色相结合。

六、结语 展示设计是集经济与文化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多学科交叉且衔接紧密的实用艺术。展示设计既包含有建筑和室内设计的空间创造内容,又有商业实用美术的导向,还有街头广告的时尚意识与舞台设计相似的表现形式、艺术手段和总体设计思维。但是,展示设计更为突出地集中了各类展示艺术的优势,显示出其展示的多维性特征,突破了二维空间的平面假设形象的一种信息传达方式,不仅能使观众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观察,还能看到操作演示展品的过程,甚至亲自动手体验展品的魅力。从效能上看,也更为时尚,更能引导大众消费意识,更富有参展商的经营发展战略理念,达到在短时间内迅速产生数倍经济效益的效果。因此,展览展示特别需要设计者独特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出的展台能够产生多方面的商业效能。将民族文化的象征性艺术语言和特定的文化内涵相结合,以强化作品的张力为目的,在赋予其新的活力的基础上,延续和拓宽设计的视觉语言。要以新的观念、新的视觉和新的表现手法同时借鉴和吸收西方设计理念和表现语言,并与传统文化的神韵、意境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最简练的语言和个性化的表现形式达到最强烈的艺术效果,使民族传统文化在展示设计中不断地被重新诠释和定位,使设计作品散发出博大而包容的民族文化神韵。好的展示设计不但美在形式而且美在内涵,它应该既有高科技的形式美,又有理性思想的艺术美;既有符合时代潮流的崭新形式,又能体现出民族文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教程[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2]朱淳,邓雁.展示设计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上一篇: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措施范文 下一篇:克服心理素质的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