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9-23 00:25:10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篇1

关键词: 学科教学 农耕文化 渗透方式

所谓的农耕文化是指在农业生产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创造出来的,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的娱乐为中心,并且与农业相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农耕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是多种文化的融合,它具备更独特的文化内容和特征,在我国历史上是十分广泛的文化类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农耕文化是现代提出的教育观点,将农耕文化作为教育的载体,能够不断丰富教学者的文化涵养,赋予学科教学更新的精神意义,发展更自由和谐的教育形式。下面我谈谈应当怎样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农耕文化。

一、依据农耕精神,构建课程框架

据了解,在农耕文化实施中,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建立起教育基地,比如2007年底,上海市鲁汇基地就参与制定了《上海市中学生农村社会实践指导大纲》,这对各地区的学校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学科教学应当根据当地多年的教学经验,依据农耕精神,不断完善农耕文化的课程框架构建。具体的框架可以分为五大类及十小类的课程,具体区分如下。

1.农业劳动实践。所谓农业劳动实践,就是在学科教学中穿插田园劳动教学,培养学生的农耕意识,多参加种地、养殖等实践。

2.农村社会调查。农村社会调查设计的范围更广泛,学生不仅需要了解当地农村的发展情况,还需要多参加农业实践,深入农家生活,体味真正的农家乐。

3.农耕文化学习。对于农耕文化的学习,是渗透在学科教学和学习中的。比如了解知晓农耕知识及实践传统技艺,这些农耕文化在学科学习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对传统农耕文明的延续,还能对学生的学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4.农业科技普及。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与科技的发展进行了连接,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科技场馆,拓展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农业科技的不断普及,又进一步深化了农耕文化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5.学农集体生活。集体生活不仅对学科教学有重要意义,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具体的学农集体活动主要有组织农趣活动及增强学生的自主自律。

在这些课程中,很多课程都已经相继实施。

二、根据教学特点,形成特色课程

既然在学科教学中要渗透特色课程,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围绕农耕文化的实践教育活动,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地形成各种特色课程。我对一些特色课程进行了阐述。

1.农家乐。农家乐已经家喻户晓,这是很多学校课程的品牌性项目,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小农人等一系列主体性的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农家生活,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变化,将学习中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加深学生对农耕文明的进一步理解。

2.田园课程。所谓的田园课程,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懂得劳作的辛苦,这是与农田实践相配套而实行的。通过田园课程的实施,可以让学生对农民的劳动成果倍加珍惜,在增长人文知识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田园知识,这对学科教学中渗透农耕文化的实践提升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3.农田实践。农田实践就是为学生提供相对广阔的农田实践场所,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中体会到农民劳动的艰苦,在汗水中多次感受丰收的喜悦之情。农田实践是农耕文化渗透最直接的方式,能够保证在劳动中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及更具实战性的知识应用。

4.知识竞赛。为了让学生将农耕文化记入脑海,学校和教师应当多开展有关农耕文化的知识竞赛。在竞赛中,学生通过准备给周边的同学普及农业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可以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不仅体会到合作的乐趣,还增强学习农耕知识文化的能力。

三、教师凝心聚力,营造良好氛围

教师是学科教学的重要推动力,学生的学习受到教师的影响,只有全体教职工凝心聚力,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学校应当充分重视利用周遭的各种资源拓展农耕文化的教育空间。为了让学科教学中的农耕文化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实施,学校应当不断完善和改善青少年农耕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铺路、建桥、养草、树牌等,以此贴近农耕景观。其次,在合适的地方养一些家禽,丰富养殖的种类,便于学生实践。在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基础之上,教师应当充分应用资源,考察附近新农村的建设情况,将众多项目列入学生的实践中。只有教师凝心聚力地完成了众多教学项目的建设,才能保证学生凝心聚力地完成,才能营造良好的农耕文化学习氛围。

总而言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农耕文化,进一步丰富农耕文化的底蕴,不断充实农耕文化的教育内涵,是当前特色教学共同努力的方向。进行现代农业的科普性教育,能够从根本上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会与大自然相处,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的艰辛。各地学校应当不断推陈出新课程教学模式,根据学校特征增强认知,深入创新。

参考文献:

[1]井祥贵.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安,乔建军,邢跃红,朱向阳,顾敬东,谈永法.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12.

[3]肖红顺.中等职校英语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5.

[4]周雪梅.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调查[D].山东师范大学,2013.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农业院校;农耕特色;校园文化;基本途径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4.03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4-0107-05

在农业院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就是要积极培育校园的农耕文化特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大学校园环境为空间,以全校师生员工为主体,以文化传承和创新为手段,通过开展农耕文化育人活动,将素质教育全面有效地融入到教育教学、科研服务、学习生活等全过程。充分发挥校园农耕文化在培养大学生价值引领、人格塑造、道德修养、情操陶冶、内在激励、行为规范、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作用,教育、熏陶和感染师生,不断提升师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实现农业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中的知识育人、技术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有机融合。

一、农耕文化及其特征

农耕文化特指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劳动中,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需要为中心、融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所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的风俗文化。主体主要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明是千百年来汉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并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浓缩精华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其显现出的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农耕文化所体现的哲学精髓,正是当前所倡导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出的重要精神源泉。

二、农耕文化在农业院校的传承

我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两千多年,古人创造了瑰丽的农耕文化历史。那么我国古代的优秀农耕文化如何在大学校园里进行传承呢?在此,我们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一所农业类院校作为研究样本,开展具体的研究。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苏州农院”)是一所成立于晚清时期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的农业院校,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百年农业院校之一。苏州农院初名为苏州府官立农业学堂,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园艺与园林职业教育的发祥地。该院是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现设有国务院扶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农业部苏州培训中心等机构,是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职教学会农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花卉协会理事单位,中国职教研究会农林牧专业协作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一个多世纪以来,该院秉承“励志耕耘,树木树人”的校训,弘扬“勤勉崇农,实干创新”的精神,培养了近六万名高素质农业技术与管理人才,为促进“三农”发展与苏州地方城乡一体化建设、服务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苏州农院作为农业类的百年老校,高度重视优秀农耕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前,面对20世纪90年代出生乃至即将到来的“00后”学习农业各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们,有必要让其了解我国古代优秀农耕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的获得,除了通过书本途径,还要通过文化环境的熏陶和感染,让他们在充满农耕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中,充分感受我国古代优秀农耕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知识和社会道德的教育,从中感悟到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作为当代大学生,在自己今后的人生发展道路上,要将学好专业知识与爱国、爱家、为学、为人结合起来,做一个有功于国家、有利于家庭、有成就于自己并勇于担当、勇于创新、勇于拼搏的青年,从而获得人生真谛,创造人生的美好未来。

三、农耕特色校园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在农业类院校加强优秀农耕校园文化的普及尤为重要。这不单单是因为农业院校的大部分专业与“三农”有关,还是由农业类院校本身的文化特色和专业特点所决定的。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益补充,也是农业类院校自身的文化特色,所以有必要在校园中开展大学生的农耕文化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教育。

当前,在一些农业院校中,无论本科还是专科院校,都非常重视专业理论课程的知识传授、专业课程的建设,这是各类农业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生命线,这是大家的共识,是硬件建设。但对涉及文化建设的软件建设却少有关注。究其原因,不外乎认为文化属于意识形态,没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和硬性要求,在效果上不能立竿见影,因而被大多数院校所忽视。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书记安蓉泉曾有过较为中肯的论述,他认为,文化是职业院校发展的DNA,只重视技术而不重视文化,发展之路会越走越窄,甚至步入死胡同。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认为,(大学的)教学内容不能以“就业”为唯一目标,那样的教育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人不应仅仅是社会当中的一个部件而已。大学不能沦为职业培训所,读大学更应该是一个悟道的过程。通过对企业进行调研,企业管理者普遍认为,现在的大学生知识结构不错,动手能力较强,但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谈困难的多,谈享受的多,职业兴趣不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少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缺少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的热情,缺少责任担当和团队合作精神,缺少文化内涵和个人修养,未来发展的后劲不足。

当前,中央正在大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作为农业类高职院校的教师,都知道文化育人的重要意义,在工作中也都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但收效甚微,甚至还会受到来自用人单位、家长、社会的责难。究其原因,不是农业职业院校不想重视文化育人,而是存在多重原因。

(三)研究方面具有较好的历史传承与条件

苏州农院校园里农耕文化设施较多,现有的或即将兴建的场所主要有三大类,即农耕文化馆、农耕展示馆、农耕体验馆。详细的可分为“江南农耕文化馆――校史馆(图文陈列馆)”“江南农耕文化展示馆――植物标本馆”“江南农耕文化展示馆――昆虫标本馆”“江南农耕文化展示馆――花艺馆”“江南农耕文化展示馆――园林技术馆”“江南农耕文化体验馆――相城科技园(3A级景区)”“江南农耕文化体验馆――东山现代农业园(茶艺馆)”等。在校本部建立农耕文化馆和农耕展示馆,在相城科技园及东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耕体验馆。农耕文化馆主要是校史介绍、农耕文化文字图片宣传;农耕展示馆主要是植物标本、昆虫标本、花艺、茶道等展示;农耕体验馆主要在相城、东山校区,现场体验现代农业耕作的具体过程、经历等(如花卉、庄稼、果树的栽培与收获过程,茶叶的栽培、采摘、加工过程等),增加实习(实训)大学生(或参观、参与者)的感性认识,体验农业生产劳动的艰辛,从而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果实。

主要思考的路径有三点:一是从学院历史和学科特点出发,将农耕特色文化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来研究,通过现场座谈、调查研究、理论分析、科学论证,力求使研究内容符合大学生的需求。二是从专业特点和大学生年龄特征进行考虑,农业院校的大学生接受新知识快、对实物展示的农耕特色文化比较感兴趣,通过学习能够展现本专业的文化底蕴,在将来的工作中与农民交流更接地气,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三是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进行思考,农业院校大学生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农耕特色文化,这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途径。

(四)资金上重点倾斜打造精品

苏州农院深入开展农耕特色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校园中,通过农耕文化实物d体的展示,活跃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开阔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升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校园环境中,感受农耕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心灵,培养健全的人格,从而提高人文知识素养,提升文化生活品味。这是对农业类大学生专业课程中缺少人文精神内容的重要、有益的补充。大学生们通过学习农耕特色文化的丰富艺术内涵及表现形式,感受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接触和体验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风尚,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从而培养民族认同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自尊自爱、勤奋学习、勇于创新。

苏州农院率先开展校园农耕特色文化教育,弥补了农口类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不足,这是对整个农业专业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是对弘扬时代精神的有益补充,是对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有益补充,是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补充。

苏州农院积极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农耕文化创新研究,培养师资队伍,努力打造农耕特色校园文化精品工程。一是建立一支精干的师资队伍。成立了素质教育中心、江南农耕文化研究所教学科研机构,有经费、有编制、有办公场地。二是编辑出版一批学术专著和自编讲义。在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农耕文化教材《文化印象》1本、公开出版《书香满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指导》教辅书2本、自编讲义《江南农耕文化》《学说苏州话》《吴文化》《苏州园林楹联赏析》《昆曲赏析》《评弹赏析》等6本。三是开展农耕文化学术研究。近五年来,学院教师申报并立项农耕文化类的苏州市、江苏省、国家教育部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课题15项,参加全国、省、市级学术研讨活动5次。四是举办系列高端学识讲座。学院每月一次举办的系列《耕读讲坛》,邀请到中国工程院唯一的一位茶叶研究院士陈宗懋教授来院做《茶叶与文化》学术讲座,邀请中国02专项首席科学家、我国获得者许从应博士,邀请苏州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著名刺绣大师姚建萍研究员,同时还邀请苏州大学知名教授、南京体育学院知名教授、部队首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州电视台知名主持人等来院给师生做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在师生中引起很大反响,在苏州市已形成知名的校园文化品牌,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关注。五是举办校园文化展演活动。开展“吴文化研究”“农耕文化研究”“国学经典诵读”“非遗传承”“农耕文化展演”“农耕文化操表演”“书画展览”“戏曲戏剧表演”等文化学术活动,通过演、唱、诵、看,将校园农耕文化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同学们身在其中,深受教育。同时,对打造学院的对外文化品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彰显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六是广泛建立校外传统农耕文化实践基地。学院与苏州博物馆、苏州革命博物馆、苏州公民道德馆、苏州市民俗博物馆、苏州状元博物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常熟蒋巷村江南农耕民俗馆、张家港永联村江南农耕文化园、用直农耕文化园、苏州草鞋山农耕文化遗址公园、三山岛古人类遗址公园等苏州周边的博物馆、纪念馆、故居旧址、文化场馆、公园等联系,建立校外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

(五)考核上三方评价科学有度

苏州农院在农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十分重视结果的考核、评价与运用。一是由学院文化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对农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跟踪、指导、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定期上报、通报情况,确保重点工作顺利进行。二是由国家、省、市教育或社科科研部门,对我院申报立项的农耕特色校园文化系列科研课题成果进行学术评价或鉴定,其中有两项成果获“江苏省社科应用精品工程”二等奖。三是由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评价,如通过国内知名的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数据与解决方案评价的专业公司――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进行科学认定。四是由社会组织或用人单位进行评价。五是由学生家长进行评价。六是由社会对学院整体的美誉度进行评价。通过第三方的评价,其结果比较科学、客观、可信。

五、结论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篇3

全县土地总面积3791.5平方公里,辖4镇8乡1个街道办,164个村7个社区11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5万人。地貌属黄土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海拔在1233-1809米之间。境内有无定河与北洛河两大流域,地形主体结构可概括为“八川两涧两大山区。”气候属半干旱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0℃,年平均降雨量483.4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51天。

过去的吴起,自然环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属国定贫困县。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吴起县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狠抓政策措施落实,谋求突破跨越发展,有力推动了富民强县进程。特别是近年来,该县牢固树立“打造绿色吴起、构建温馨家园”发展理念,紧扣子女成才和安居乐业两个目标,主打绿色产业和金色工业两个品牌,抓住社会保障和平安稳定两个关键,破解安全饮水和交通畅通两个瓶颈,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全力建设生态文明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群众得到极大实惠,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国家生态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县”等荣誉。该县在西部大开发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是:

一、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吴起县狠抓经济建设,一年一个新台阶,一步一个大跨越。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80.8亿元,较1998年的4.9亿元增长了5.2倍;财政总收入达到26.8亿元,较1998年的5755万元增长了46.5倍;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4.8亿元,较1998年的3880万元增长了38.2倍;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3.2亿元,较1998年的1.61亿元增长了33倍,经济增长速度高出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人均财力位居全省全市第一,连续四届入围“西部百强县”,四次蝉联“陕西十强县”,是陕西省首批15个扩权强县试点县之一。其中2008年跻身“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和“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行列,名列西部百强县第20位,全省十强县第5位;2009年又进入“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和“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行列,名列西部百强县第19位。

二、率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1998年,吴起县积极响应党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伟大号召,在全国率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 “绿色革命”。实施中,该县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理念,按照“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要求,采取“封、改、退、还、建、调、转、保、促”的办法,大力实施林分结构调整和重点部位绿化,把大生态作为大产业来经营,走出了一条在修复生态中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中修复生态的良性循环路子,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截至目前,累计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2.9亿元,全县投入生态建设资金4亿多元,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43.19万亩,林草覆盖率由退耕前的19.2%提高到现在的62.9%,土壤年侵蚀模数由1.53万吨每平方公里下降到0.5万吨以下,在最新的EOS卫星遥感图片上,能够清楚地看到绿色的吴起行政区域轮廓,是全国150多个退耕还林县(市、区)封得最早、退得最快、面积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县份,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和退耕还林工作的一面旗帜。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全国造林先进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全国退耕还林与扶贫开发工作结合试点示范县”等。从2007年起,在以县城为中心的100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设了集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城市十里森林长廊、退耕还林森林公园会展中心、沙棘产业化种植示范园、饲料林草高效种植模式示范园、退耕还林生态修复区、袁沟休闲狩猎度假园等功能区于一身的百平方公里退耕还林森林公园,建成了全国唯一的退耕还林展览馆。2009年9月份,配合国家林业局、退耕办成功承办了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十周年总结大会,退耕还林成果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和各省市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三、大力实施石油开发,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吴起县紧紧抓住国家支持陕北革命老区的政策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石油开发力度,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和吴起采油厂10多年的发展建设,使石油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目前成为陕北石油产量和拥有资源区块面积最大县。特别是近几年,通过“政策保护、感情争取、巧抓机遇、技巧操作”等办法,平稳拓展石油资源区块807平方公里,为吴起乃至延安和陕西的石油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全县拥有资源面积2100平方公里,探明储量2.75亿吨。2008年,吴起采油厂生产原油182万吨,实现产值51亿元。2009年生产原油200万吨。吴起县成为了一个集石油勘探开发、集输净化、储存销售于一体的石油生产基地。

四、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在新农村建设上,吴起县严格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立足实际,确定了“先安居、后乐业”的思路,坚持走“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带动农村,城乡一体发展”的路子,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区民居改造工程,坚持“政策支持、政府引导、农户自愿、便于发展”和 “先易后难、由近及远、择优推进、综合配套”的原则,以“一区一线一点”为重点,采取“1+2”(每户补助10000元,每人补助2000元)或“5+1+5”(每户补助5000元,每人补助1000元,每孔窑房补助500元)的补助政策和建、改、留、移相结合的办法,大力推进自然生态型、田园农庄型、中心村镇型、城郊别墅型四种模式新型民居建设,坚定不移地把居住偏僻、交通不便、条件落后的农户,逐步搬迁到“就镇、就路、就近”和“有田、有水、有电”的地方居住。按照“1+1”的补助办法(每村补助10000元,每户补助1000元),加强新村建后整治完善、绿化美化和产业配套等服务管理工作,全面配套了水、电、路、信、沼、厕等基础设施。截至目前,县财政累计投入5亿多元,带动农民投入20亿元进行新型民居建设,全县70%(110个村4个社区18965户90063人)的农户搬进了新居,城镇化率由原来的18%提高到了现在的51%,通过建设,建设了新民居,发展了新产业,培养了新农民,建立了新机制,营造了新环境,创造了新生活,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新农村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市全省的前列。在县城建设上,吴起县本着“富规划、穷建设”的原则,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邀请澳大利亚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公司、上海同济建筑规划设计院等具有国际影响的专业机构,先后修编了县城总体规划,制定出了城乡建设规划和实施计划,确定了“一城六镇八川百村”总体建设布局,并在全国率先以县为单位实施了城市形象设计和窗口行业设计,确保了城乡建设科学有序推进。10年间累计投资30多亿元,新建了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退耕还林森林公园、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及学校、医院、小区、广场、公园、市场、大桥等100多个重点项目,县城控制区面积由原来的24.6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09.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由1.9平方公里扩大到3.04平方公里,县城人口由3万多人增加到6万多人,一个“显山、亲水、透绿、灵秀”、富有活力、极具魅力的山区生态文明县城正在建成。在小城镇建设上,该县采取“统一规划、分批实施,自主建设、一步到位”的办法,已经完成了周湾、白豹2个乡镇,正在实施铁边城、长城、薛岔3个乡镇,剩余乡镇2011年前全部实施到位。同时,该县抢抓历史机遇,全力破解水、路等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目前县城实现了钠虑处理分质供水,农村人饮安全工作稳步推进,累计打井建窖19963孔(眼),建成集中供水工程96处,引黄工程正在积极争取审批;延安至吴起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吴定等其它几条过境高速公路路线也已确定,通吴铁路已列入国家和陕西省规划,累计投资10.2亿元,建设油路961.3公里,比1999年的213.3公里增加了748公里,增长了450.7%,通乡率达100%,通达率达94.5%,实现了重点村通油路,村村通砂石路目标;推广节柴灶9860口,建设沼气池15080个,无害化卫生厕所18260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累计投资2.1亿元,架设农电线路608公里,解决了200个自然村2264户10200人的用电问题,全县通电率达98%;开通电视17300户,较1999年3000户增长了576.7%,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0%和99.3%;移动、联通累计新修基站228个,实现了网络信号全覆盖。通过十年的建设,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全面优化。

五、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通过大力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和财政国库管理等制度改革,以及“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开发战略的实施,吴起县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对外开放程度显著提高,非公有制经济长足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从过去较为单一的第三产业向一、二产业拓展,初步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养殖种植、建筑建材、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石油开发和社会服务等十大行业群体。2008年全县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分别达到275家和3505户,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8亿元。累计实施招商项目34个,引进资金33.59亿元,其中2009年6月份同武汉凯迪公司签订了总投资20亿元的“生物质能源建设项目协议”,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百万亩文冠果基地,全面实施沙棘加工利用和文冠果开发项目;11月份与香港华润集团华润电力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风能合作开发协议,项目预计总规模为100万千瓦风电场,总投资80亿元。这些大型招商项目的相继实施,增强了发展活力,推动了经济发展。

六、稳步发展优势产业,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吴起县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目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富裕农民,按照“稳牧兴菜抓果”的思路和“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采取能人大户带动和企业+协会+农户的办法,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生态观光农业和庭院经济、村围经济,重点发展以羊子为主的草畜业,以大棚蔬菜为主的棚栽业和以沙棘、苹果为主的林果业,建立起了相应的致富产业体系,全县羊子存栏12.3万只,生猪存栏4.51万头;保留人工牧草种植面积96万亩,现有沙棘188万亩,经济林果园113万亩;日光温室大棚2876座、弓棚3369座;人人拥有2亩标准化农田,年产粮食5万吨左右。同时该县鼓励引导农民发展以劳务输出为主的非农经济,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的1432元增加到2008年的3658元,增长了2.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3006元。

七、扎实实施民生工程,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吴起县紧扣人民群众企盼子女成才愿望,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考虑教育,在财政资金安排上优先保障教育,在公共资源使用上优先满足教育,大力调整学校布局,在全省率先推行十二年免费教育、农村寄宿制教育和免费人人技能工程,所有农村小学生全部集中到乡镇中心小学上学,2010年所有初中学生全部集中到县城学校就读。近年累计投资7亿多元新建了高标准的县第一中学、第二小学和第二幼儿园,改扩建了高级中学、县二中、城关小学、宜兴希望小学等11所中小学校,配备了现代化教育教学和后勤服务设施,建起了校园网和信息平台,高薪聘请高名优教师23名,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质量和效益极大提高。2000年被省政府授予“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县”,2007年被省政府授予“普及实验教学先进县”,2008年被省政府授予“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县”称号,目前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工作顺利推进,年底有望通过验收。在11月份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吴起县作为全国唯一先进县区代表作了大会经验介绍,并被教育部命名为“首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推行了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和生活补贴制度,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每人奖励10万元,考上一本、二本、三本和大专的每人分别奖励5000、4000、3000和2000元,全县高职以上升学率达85%以上。所有初高中没有升学的和45岁以下青壮年人口可以免费参加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同时政府给予创业基金,群众企盼子女成才和就业安置愿望得到了较好实现。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清末,安徽,农业教育

一、农业教育创办的背景

清代承平日久,民安耕读,安徽的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耕地面积也有了一定的扩大,从1685年的354274顷扩大到了1812年的414369顷[1]。人口也随之大量增加,从清顺治年间的600万人左右,增长到太平军进入安徽之前的3761万人[2],人口增长极快,可见农业经济之发展。人口的大量增加虽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是由于人口增长远远大于耕地的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因此不断下降,出现了明显的人地矛盾。人地矛盾的明显出现,一方面导致生产规模越来越小,农民无力更新技术工具;另一方面促使农民竭力扩大耕地,并对有限的耕地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但是农民往往不能合理的扩大与利用,“数口之室,贪私广亩,块不遑数蓄,岁不遑数菑”,对不宜种植的土地盲目进行垦种,粗放经营,利用无度;所用农具不过是“砺礋诸器,谷芨蔚犁刈鈎摄没之属”,但也“多弗暗备,备亦钝尖”,生产技术水平低,所以种植效果不佳“,食七痤三,损耗实多”,对农民体力和地力损耗都很大。久而久之“,陂陀互延,辄谓土不宜稼,弃为牛雉之区”,一些耕地因此被放弃。对于一些“僻拙之乡”更是“不省植治”,因而“每冬冻雪”,“饥逶载道”[3],农民的生活极为困苦。而安徽农业生产所使用的肥料是肥力较低的土肥,再加上时常遭遇水旱灾害,因此土质日渐贫瘠,地力进一步耗尽,农业产量低下。如种植早晚稻的怀宁县农民,于每年的三四月间采“湖坡生者”之草以粪田,在八九月间取“山坡生者”之草“为来春烧畲之用”[4],这样的土肥是很难起到改善地力的作用;而与此相反,该县农民对农田的利用则是“争天时,一刻千金,率晨刈旦梨儿夜耕之”,对农田尽可能的耕种,以致到光绪年间“地质大异”,“早晚二季为中迟一季”;涡阳县某农“水旱频告,逋负累累……,昔厚今薄,地气使然”[5]。在地力损耗、土质贫瘠的情况下,农业亩产量和总体产量必然会下降。以水稻亩产量为例,滁州地区亩产稻不过一石,而其他省份如江苏亩产多为3、4石以上,四川有些州县则有高达6石以上的[6],可见安徽亩产之低。并且,地力下降和亩产低下的情况,自然会影响到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农业生产的总体规模逐渐缩小,仅就耕地面积而言,安徽的耕地面积在1812年为414369顷,到了1851年则下降到了340786顷[7]。太平天国运动结束之后,人地矛盾虽然得到了一定的解决,但是生产技术水平并没有因为农业生产的一定恢复以及人均耕地面积的增大而有所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仍为无文化学识之人“,其播种之法耕耘之方皆出于口头之互相传援。而士大夫之有学识者,每薄稼圃之事为不足言,从无有讲求及之者”。“农业不精耕耨之事,全凭二三老农互相谈论以为法,而一切虫火之灾不能思患而预防之。”[8]因此业农者大多安土重迁,安于现状,与外界几无交流“,只守古法,不能改良,故步自封,毫无进境”[9]。大多数“农民等夙于种植专科多未讲求”[10]。正如张之洞所言,农民对“所种之物,种植之法,止系本乡所见,故老所传,断不能考究物产,别悟新理新法,惰陋自甘,积成贫困”[11]。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振兴农业生产,困于财政问题和徐图自强的清政府从1903年开始,大力推行农业改革,竭力振兴农业,诏令各督抚“兴办农工诸务,并先分设农务、工艺学堂。”[12]到了1906年,商部以各省次第举办“实业学堂并三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实业补习学堂、艺徒学堂以及实业讲习所”“殊属寥寥”,又再次通饬各省“限于六个月内即将所定办法报部声明以便立案。”[13]

二、清末安徽农业教育的创办

“实业教育为富强始基,即为今日不可偏废之学”。“皖省包罗潜、霍,襟带江、淮,地沃野丰,百产富有。天然之品,米称大宗,每岁出口,以数百万计”。但“水利不讲,时有水溢之灾;森林不兴,实酿旱干之患。赋税何出,生计日艰。工商因之交病,则无实业教育之知识。故夫知识非学力不克备也。”[14]安徽地方政府为增进农民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开民智而裕民生”[15],依照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奏定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和《奏定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等章程,努力筹办“农林蚕桑实业各学校”,就地培养新式的农业生产技术人才。安徽较早的实业学堂是创办于1903年的农工商实业学堂,农工商实业学堂附设在当时的安徽大学堂,并于1904年派遣五个学生赴日本学习工艺。到了1906年,巡抚恩铭奏请开办农工实业学堂预科,明确学堂“为研究培植土产原料法及制造土产原料法而设”,并制定学习课程与科目,其中预科课程为“物理、化学、数学、动物、植物、英语”等诸科,本科课程为“农工本科诸科目”[16]。到了1909年,创办于1908年的安徽中等工业学堂增设农科和商科,改称安徽中等实业学堂。依照清政府所颁布的中等实业学堂章程,增设的农科分为预科和本科两级,预科为两年,本科为三年;预科招收以十五岁以上文理通顺者,本科招收高等小学堂毕业者。同年,安徽高等农业学堂由当地绅民创办,依章分设预科和本科两级,不过学习年限预科为一年,本科为四年[17]。各州县地方官为了培养新式的农业技术人才亦积极筹办农业教育,先后创办了阜阳初等蚕桑学堂、太和初等蚕桑学堂、休宁农业学堂、徽州茶商公立初等农业学堂等农业学堂。这些农业学堂依照清政府颁布的相关《实业学堂章程》,设置了普通科和实习科等现代农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相关课程,同时初步开展了一些农学实验和实践活动;如由县令刘昌彝创办于1905年的阜阳初等蚕桑学堂,该学堂学生分三年六学期学习普通科和实习科,普通科不仅有修身、国文等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设有格致、算术、肥料、蚕生理、蚕病理等现代自然科学知识课程和蚕学课程;实习科则全部是养蚕法实习、制丝法实习、栽桑法实习、解剖实习等蚕学实习实践课程[18]。除了阜阳县令刘昌彝,阜阳县进步绅士宁继恭亦在1905年创办了初等蚕桑学堂,该学堂最初设在县城南,第二年又迁至城北,当年即招收学生230人,学习养蚕、植桑、缫丝技术;迁到城北后还创建了面积为1200亩实验基地,进行蚕桑种植技术、缫丝技术等技术活动的试验和改进[19]。由徽州知府在1909年4月禀准创办的茶商公立初等农业学堂也是如此,课程分为普通科和实习科;并按学生程度不同分设甲乙丙三班,甲班为农业本科,授以蚕业实习科;已班为农业预科,两年毕业后授以农业实习科;丙班为初等小学简易科,四年毕业后授以林业实习科;同时添购图书、仪器和实验地,用于教学、实习和开展一些实验和研究活动[20]。筹议创办于1909年3月的休宁农业学堂则是与农业公司的成立相结合,并设蚕桑速成科,延聘农务和蚕学教员,照章教授各项科学,以期研究如何栽种桑秧等树木,培养通晓农工技术人才[21]。“太湖县绅李德煌等以农业为当今要政,纠约同志集捐拟在省中试办中等农业学堂一所,公举翰林院编修李德檻为监督,所有招收学生延聘教员,订定教授科学以及委派堂内员司,均照定章办理,刻已拟具简章禀当道核示立案。”[22]“皖省另建高等学堂后,即经绅士檀君斗生等禀请抚院以现在大学堂改作农工学堂”[23],并“拨定繁昌县治大沙凸关门洲两处洲地,令其缴价执业以充经费。业经该堂遵章缴价并由皖绅公禀抚宪札饬繁昌县传谕佃户换立承佃约据,缴押承佃并一面饬差弹压保护。”[24]“皖北六安州原有蚕桑学堂一所,该州牧方永晶以其办无成效饬令停止。现在该州绅老自行集股创立蚕桑公司,并附设自费蚕桑学堂,将植桑育蚕二事兼营,并举禀由该州牧转详抚宪请照公司律咨部注册,皖抚朱中丞除照准立案外,并行知该州牧实力保护,毋再仍前玩泄考干未便。”[25]南陵蚕桑学堂“在县署南,光绪三十二年就降福殿痘神庙改设”,“鲁潮卿捐建筑费洋五百元”[26]。此外,1904年含山县某知县创办斌农高等小学堂,聘请日本人充任农学专科教习,并于同年五月二十日开学[27]。绩溪县则创办东山高等小学实业班,设有农业一科,到1908年有学生十人[28]。

三、农业教育对清末安徽农业的影响

清末安徽农业教育是在清政府大力推行近代化改革的背景下创办的,因此,清末安徽农业教育的创办,必然促进了安徽农业的发展与进步,使安徽农业初步具有了近代化色彩。安徽地方政府参与和支持创办的各类农业学堂,分布在省城和地方州县,课程的设置大部分是现代农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课程,而不只是儒家经典著作,这就使安徽突破了传统教育的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最早的现代农学教育,培养了一批初步懂得现代农业技术知识的农业生产人才。如由知县刘昌彝创办的阜阳初等蚕桑学堂在1908年有23人入学,到1910年时则达到了45人。太和县初等蚕桑学堂在1908年就有47人入学[29]。由宁继恭创办的阜阳初等蚕桑学堂在办学的6年间,先后培养了新式蚕桑技术人员500余名,对改进蚕桑种植、养蚕等技术,发展蚕桑种植,振兴实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0]。其他农业学堂也培养了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人才。这些新式的农业生产技术人才把现代农业技术知识传播和应用到江淮大地,开通了社会风气,促进了安徽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安徽农业近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1840-1911[Z].北京:三联书店,1957.

〔2〕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3〕舒景蘅.民国怀宁县志卷六•物产[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4〕俞庆澜,刘昂.民国宿松县志(一)•实业志[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5〕皖抚振兴农桑之计划[N].申报,1909-8-8.

〔6〕世续,等.大清德宗景(光绪)皇帝实录•卷494[M].台北:台湾华文书局影印,1970.

〔7〕通饬筹兴实业教育[N].申报,1906-8-28.

〔8〕冯煦.皖政辑要[M].合肥:黄山书社,2005.

〔9〕皖抚振兴农桑之计划[N].申报,1909-8-8.

〔10〕皖抚咨送农工实业预科说略附章程[N].学部官报,1906(9).

〔11〕〔28〕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教育志[M].合肥:方志出版社,1997.

〔12〕咨覆皖抚阜阳县初等农业学堂蚕桑科学生毕业准照章给奖文[N].学部官报,1909(110).

〔13〕〔30〕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大事记[M].合肥:方志出版社,1997.

〔14〕刘汝冀.陶甓公牍卷10•徽州府详办初等农业学堂文[M].官箴书集成(第10册).合肥:黄山书社,1997.

〔15〕组织农业学堂[N].申报,1909-3-31.〔22〕皖绅提倡农学[N].大公报,1909-12-10.

〔16〕各省教育汇志[N].东方杂志,第2年第2期.

17〕饬令保护蚕桑学堂[N].大公报,1909-11-13.

〔18〕徐乃昌.民国南陵县志[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9〕各省教育汇志[N].东方杂志,第1年第6期.

〔20〕咨答覆行安徽巡抚学司阜阳县初等农业学堂不得缓引节缩期限办法学生年龄准变通办理文[N].学部官报,1910(128).

〔21〕洲地划归实业学堂管领[N].大公报,1909-12-10.〔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孙氏碑文;中国;耕读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3)—07-0088-01

孙明(钅监)先生生于1877年,卒于1962年,享年86岁,乃清朝监生。他一生既亲耕亲种,又办学教育儿童。后人感念其恩德,为其立碑,碑文如下:“躬耕垅亩勤善仁信理智,教书育人朴华忠孝义”2008年丰县白衣河出土了孙明锚先生父亲孙高封的墓碑,碑上有联日:“映雪勤读书三经遗泽,种瓜遗行人五世其昌”据《丰县农业志》记载,孙高封常教育他的孩子们边读书边耕种。他每年沿路种植一些瓜,来往行人在瓜地吃瓜,从不要钱,只有吃瓜人走时带走一些,才会象征性地收些钱。所以孙高封种瓜年年赔本,但他心里乐意,他认为不但为行人提供了方便,而且也教育了后人。2013年丰县王沟镇丰西泽旧址出土了一块墓碑,碑文上有联:“克勤克俭一脉真传绍祖父,帷耕帷读两行正路教子孙。”碑的主人是清的监生孙玉良及孺人田氏。孙氏的三块碑的碑文记载了丰县200年耕读教育和耕读文化传承发展。

我国耕读教育和耕读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耕读教育已经出现了萌芽。《孟子》记载:“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古人许行提倡“人人自食其力,国君也不例外。”而这与当时以孟子为首的儒家学派提倡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格格不入的。尽管此种学说无法与儒家思想相比较,却从此形成了我国耕读教育的最初模式。

到了汉代,耕读教育得到统治者的提倡、支持,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汉刘邦的家庭就是半耕半读的,其父亲及兄长都是种地能手,而且刘邦得到了读书的机会。《史记》曾介绍刘邦“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说明刘邦读书成绩优秀,是通过考试考取的官吏。刘邦做了泗水亭长之后,也并未脱离农耕。《史记》还介绍刘邦“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餔之。”汉文帝继位后,既读书,又农耕,曾经表示要亲自耕种。他曾经下诏:“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文帝在此诏中明确了以农立国的思想,并举行亲耕仪式,表示为务农带头。十三年(公元前167年)春二月,文帝再下诏书说:“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并让“帝亲耕,后亲桑”形成制度。汉武帝也是一个既重农耕又重读书的皇帝,他在上林苑试种从西域等外地引进的农作物的种子,试种成功后推广。他还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农业的官员,重用了农业专家赵过、卜式等。由于汉代皇帝耕读并重,使汉代以后出现了无数的耕读人家,同时培养了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而诸葛亮是最典型的例子,他躬耕垅亩,又结合实际,读书求知,使用天气变化巧安排作战事宜。他是汉末三国时期最受人敬仰的政治家、军事家。

三国以后,历代精明的帝王都重视耕读教育,耕读教育也是理论连着实际的教育。在如此大环境下,出身于耕读人家的人才辈出,其中有很多都是大家特别熟悉的。例如:《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曾有诗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陶渊明在家乡有自己的田庄和僮仆,开始一段时期,生活也算安宁自得。他会亲自参加一些农业劳动,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人生哲学的实践。在这种劳作生活中,与农民有所接近。他的文学创作,在诗歌、散文、辞赋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田园诗。这种田园诗的艺术魅力,与其说在于它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再如:《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也出身于耕读人家,是中国古代杰出农学家之一。其祖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他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成年以后,他开始走上仕途,曾经做过高阳郡、太守等官职,每到一地,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中年以后,他又回到自己的故乡,开始经营农牧业,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活动,对农业生产有了亲身体验,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后来,他将自己积累的许多古书上的农业技术资料、询问老农获得的丰富经验、以及他自己的亲身实践,加以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作《齐民要术》一书。又如:《农政全书》的作者明朝的徐光启也是出身于半耕半读,二十岁中秀才,从万历九年以后十余年,一直在家教书务农,直到万历三十二年(1607)才入朝为官。做官期间,仍不间断耕作实验,最后授命入阁为首辅大臣,他把耕作经验和实验结果写成了《农政全书》,计七十余万字,成为历史上最完整的一部农书。由此可见,耕读人家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

清王朝时期,康熙、雍正、乾隆都十分重视耕读教育,三位皇主持让宫中的画师绘制了四十余幅耕织图,也都亲笔为每一幅图题诗一首,以诗歌的形式介绍各个农业关键时期的技术要点。雍正皇帝继位第二年,就先在农坛举行亲耕礼,并诏命各府、州县也设先农坛,并让官员们亲耕,皇帝的行为及政策使耕读人家倍受人尊崇。清末最典型的耕读人家就是以曾国藩为首的曾氏家族。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耕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构建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其中城镇老年人口3180万,占城镇总人口的6.30%,农村老年人口为5631万,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为7.35%,农村老年人口的绝对数是城镇人口的1.7倍,老年人口中有64%居住在农村。因此,当前中国养老问题的真正重点和难点不在城市而在农村。目前,在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家庭养老是最主要和最普遍的方式。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个人劳动收入,丧失劳动能力时才依靠儿女供养,生活保障主要依靠土地等生产资料。其中以耕地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民数量最多,且只拥有土地使用权,占有的社会资源很少。同时由于不断扩大的城乡差别及社会分配关系的不公平,使得以耕地为主的农民生活日益窘迫。本文以耕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为切入点,拟按照低水平、广覆盖和可持续的方针,对适合耕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构建思路进行探讨。

一、耕地农民及其养老保险现状

(一)耕地农民的界定。耕地农民主要是指从事农林牧渔业等农业生产,拥有农村户籍且长期居住在农村,以农业为生的农村劳动力。耕地农民具有三个基本的特征:户籍在农村;拥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如土地、河流、草原等天然资源;从事以农业为主的经营活动。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对耕地农民做精确的统计比较困难。因为统计面上的农业从业人口常常包含那些长期或短期在外打工的流动人口。根据相关学者的估计,1999年乡镇企业职工约为1.4亿人,流动人口约为1亿人,两者相加为2.4亿,如再加上其无劳动能力的直系亲属,这一数据将达到3亿。从总计8.07亿农村人口扣除,则耕地农民数目约为5.07亿人,约占农村人口总规模的62.5%。2001年全国农业普查中“农业从业人员”项目下的普查数据表明,2000年全国农村实际从事农业经营的人口约为5.19亿人。在全国各省区中,农业从业人员超过l000万的省份有20个;农业从业人员超过2000万的省份有11个;而农业从业人员超过3000万的省份则只有6个,即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南、四川,其中山东、河南与四川三省的农业从业人口甚至超出了4000万。

(二)耕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现状。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在农村还未真正建立起养老保险制度。中国的农村养老保险于1986年开始探索。1991年根据《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开展了建立县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1997年7月国务院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向商业保险过渡。1998年,农村养老保险由民政部转交给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农村养老保险开始进入清理整顿阶段,清理整顿一直持续到2002年。这一时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下降,出现了倒退的现象。在这一阶段,耕地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状况和效果更加不理想。具体表现在:

1.参保的耕地农民少。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养老这种以个人储蓄为主的完全积累模式近乎于商业性养老保险,偏离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时的本质要求。其最大弊端是能参保的多是有收入保障的农村户籍人口,他们即使不参加养老保险,今后的养老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而最需要养老保险的低收入和贫困农民往往被排除在养老保险之外,不能从养老保险中受惠,使得该制度既无法体现社会保障性质,更无法体现济弱扶困的社会公平原则。另一方面,农村社会养老是以自愿原则为基础,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知识的了解程度、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关政策的态度、对当地政府的信任度及其年龄、文化程度、子女数、所在地的经济实力等,均会影响其是否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参保农民的工作业态细分,以村干部、民办教师、农业大户等收入稳定、收入水平较高或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参保居多,而以耕地为主的农民参保较少。

2.耕地农民养老保障水平低。对大多数的耕地农民来说,由于目前农业生产的非现代化和农业收入的水平较低,这部分人大部分属于低收入和贫困阶层,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年老体弱者,除维护家庭的日常开支和必要的教育、医疗外,其用于养老的积蓄极其有限。现行保险费征缴实行的是低标准、多档次,从2元到20元分为十个档次,由农民自由选择。由于制度设计的缺陷和政府推行中的问题,加之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考虑,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最低档次。同时,由于中国农村的经济水平低下,农民可支配的收入更少,所以针对各地现行的大多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民投保大多选择缴费基数低、缴费额度小的档次,这直接导致农民年老时所领取的保险金少,根本无法满足农民老年的基本生活需要。

二、耕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障碍

以耕地为主的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同度低,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不高,以致良好意愿难以实现,农村养老保险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养老观念影响深远,耕地农民参保意识不强。社会保险的使用价值是分担的,作为公共品,不存在排他性和可让渡性,每个人都有使用机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农民被排斥在社会保险体系外。当时的原因是认为农民拥有了国家给予土地的使用权,从而获得了土地保障。因此,与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目前中国的养老制度也呈现出二元化的特征:在城市,以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辅;在农村,则以家庭养老为主,自养为辅,社会养老次之。有关资料显示,从农村年轻人对自己将来养老问题的打算来看,94%的农村青年人希望将来在家中养老,72.2%的青年人希望将来依靠子女养老。可见,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将在相当长的时期起主要作用。(二)农民收入水平较低,耕地农民参保能力不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与1979年全国农民年均纯收入不到602元的水平相比,2007年全国农民的平均收入已达到4140元,提高了近6倍。但与城市居民的收入相比,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缓慢,且绝对水平也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明显拉大。一些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生产经营支出和子女教育费用支出之和甚至大于其总收入,这就使得农民存在收不抵支的现象,根本无力缴纳保费。另外,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由于农业收入较低及城市生活的影响,年轻和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年农民更加具有非农转化的趋势,外出打工的人以年轻人为主,外出流动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3.4岁,并且外出劳动力的文化程度较高,初中学历以上者的占比为59.5%,比全部调查对象的比例高出16%。因此,留在农村务农的往往是一些文化水平低、年纪较大的农民,这一群体的老龄化程度较高,对养老保险有迫切的需求。因此,从经济收入的角度,耕地农民属于农村人口中的“弱势群体”,参保能力明显不足。

(三)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水平低,转移支付能力弱。无论是国际的经验,还是中国的实践都表明政府的财政补贴和支持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城镇,国务院1997年颁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规定保险费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而在农村1991年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坚持资金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为筹集原则。这严重违背了社会保险的社会公平性原则,实际上是农民个人的养老保险或理解为农村居民的个人储蓄型的养老保障,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对以耕地为主的农民而言,更加难以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以湖北省农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规定为例:投保对象应平等享受集体补助;乡镇企业对职工及其他人员的集体补助,应在缴纳所得税前按允许扣除的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最高不超过17%)提取并税前列支,意在调动农民加入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但以耕地为主的农民很少在乡镇企业工作,并且集体经济不断萎缩,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取消村级三项提留,大部分村依靠财政转移支付维持运转,加之债务包袱沉重,无力对农民养老保险进行补贴。从湖北省农村养老保险调研的情况看,得到集体补助的主要是村干部、民办教师,而普通的耕地农民很少得到补助。’

(四)农村保险制度存在缺陷,经营管理状况不佳。农村养老保险属于社会保障范畴,需要政策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显然对此考虑不足。政策层面,尽管中央和地方高度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出台了各种指导意见和暂行办法,但至今10多年没有明确的调整和完善,在保险费缴费方式、管理机构经费保障、保险基金运营管理、养老金的计发办法等方面,都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与国家支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政策相比,形成巨大反差。由于缺乏财政支持,农村养老保险机构依靠按保费一定比例提取的管理费难以维持运转,养老金依靠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难以实现保值增值,加之参保农民少,收缴保费少,提取管理费少,养老金收益少,陷入机构难运转、业务难开展、兑付难保障的恶性循环和尴尬境地。

三、耕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基本思路

(一)耕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在制度构建要考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特殊性。按照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10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如果能以平均每年7%的速度增长就是相当不易的成绩,而城镇居民收入的年均增速很难低于9%,城乡差距将继续扩大。因此,制度构建时要综合考虑耕地农民与企业职工参保的不同特点、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地方财政支持的承受能力等诸多因素。耕地农民数量大、收入不稳定,因此,耕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应从制度构建上比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更优惠,要体现国家财政的作用,要将游离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系之外的全部农村居民纳入新的养老保险体系,调动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二)耕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要考虑保费标准的合理性。设计的保费标准要与耕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匹配,避免形成农民参保动机上的瓶颈。按照社会平均工资核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养老金计发标准是国际通行做法,既是考察现阶段参保人员缴费能力的标准,也是今后参保人员养老生活保障水平的参考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是考察农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民的缴费能力和生活保障水平。耕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的组成方式可由个人账户资金和财政补贴的统筹账户组成。个人账户养老保险金的缴纳,原则上按照预期领取的养老金不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高于本地区上一年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平均水平,规定农村社会养老金的缴费率,确定缴费金额,并根据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该地区上一年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平均水平的变化做相应调整。在个人养老金的计发上采用结构式的计发办法,强调个人养老金的激励因素和自身劳动贡献差别。

(三)耕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要考虑缴纳保费的灵活性。保险费的缴纳要体现灵活性,可按月缴纳,也可按年缴。财政补贴账户设计类似城镇居民的统筹账户,财政部门应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不同的补贴标准,并记入耕地农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账户。政府应承担耕地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费用。中国城镇养老保险管理费用是由国家财政列支,同样,耕地农民养老保险管理费由国家财政列支才更能体现社会保险的公平性,同时也有利于将来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设立农村养老金待遇调整储备金。各地区劳动保障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生活消费指数、物价指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因素,制定本地区待遇调整方案,合理安排专项资金,作为调整储备金,用于对参保的耕地农民年老后领取的养老金进行调整。

(四)耕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要考虑保险层次的多样性。制度设计的保险层次要与以耕地为主的农民发展趋势吻合,避免造成农民养老保险个性化需求障碍。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耕地为主的农民群体分化加快,一些种植、养殖的农业大户的出现,客观上要求提高养老保障标准。应发展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便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选择较高层次的养老保险,提高其养老保障水平;对基本养老保险,要控制其保障水平,扩大其保障面,养老金的领取数额应高于最低保障线且低于五保户的保障水平。同时,要充分考虑耕地对农民的养老保障作用。耕地是以耕地为主农民养老底线,应重视耕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养老保障功能。一要严格土地征用制度,征用土地补偿金首先用于农民的养老保险。二要建立耕地流转制度,解决当前耕地流转无序状态,耕地流转收益分配重点考虑农民养老保险。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传统农耕文化;传承;问题;对策

项目基金:2016年河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60601);通讯作者:路剑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传承研究――基于河北省1000户农民的调研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28日

一、传统农耕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

(一)小农经营者缺乏对农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保护与传承意识的强弱制约着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否。目前,通过对河北省唐山市、保定市、石家庄、承德市、邯郸市等地域的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收入层次的小农经营者的调查发现,人们对河北省传统农耕文化了解不多,对有些农耕文化根本没有听说过,大部分人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概念十分陌生。在问卷调查中选择对传统农耕文化概念“非常了解”的人只有6.94%,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人们不知道传承和保护”,笔者选取河北省耳熟能详的传统农耕文化中,人们对这些传统农耕文化的了解只有50%,其中以“承德避暑山庄”为代表的农耕文化之所以得票多,可能很多人只是听说过其物质载体罢了。在调查“目前有很多传统的农耕习俗都已经消失,您认为有必要将它们恢复、保留并传承下来吗”中,有38.89%的农民选择“有,但意义不大”。这充分反映了人们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十分淡薄,有些人认识不到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对于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和保护任务的紧迫性也认识不足。

(二)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主体存在“结构性缺失”。小农经营者作为传统农耕文化的创造者、使用者、守护者,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近十年来,大部分农村居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已经不再是从事农业生产,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和就业,其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以及审美情趣都逐渐发生了变化,从而对农业生产和农耕文化缺乏认同感,对农耕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意识普遍不高。因此,当前小农经营者对传承农耕文化缺乏积极性,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政府作为传统农耕文化的管理者,是传承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责任主体。而目前地方政府一般认为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占用政府资源拖累经济建设,不愿将其纳入工作范畴,大多数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并没有落到实处。大多数职能部门存在职能重叠、权责不够清晰的现象,管理规则和标准不尽相同,而且各部门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这使得各部门之间互相掣肘和产生利益冲突,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新型经营主体作为传统农耕文化的开发者,其作用不可忽视。而当前,河北省大部分新型经营主体对于农耕文化的开发和利用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综合性开发项目较少,鲜有根据本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实际状况进行深层次文化资源挖掘的,地方特色农作物的收割、农产品的加工等体验性与参与性的旅游活动较少,这样既缺乏传统农耕文化特色,又缺乏创意和创新,从而使得农耕文化难以得到有效开发与利用,这种结果直接导致农耕文化不能得到实质的传承和发展。

(三)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后继乏人。传统农耕技术、手工艺以及戏曲等的新传承人难寻,导致了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后继乏人,在调查问卷中对于“您认为当前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面临的危机有哪些?”(可多选)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其中“没人传承,尤其是年轻人不愿继承”在所有选项中所占比例最高,这是传统农耕文化传承面临的重大危机之一。其原因在于人们在学习传统农耕技术和手工艺的过程中要经受难度大、耗时长、收入低的考验。而且我们对“本地传承人(如老手艺人、老艺人)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44.44%的农民认为“一般,从事老本行无固定收入”,这也反映了长期以来传统农耕技术和手工艺传承人没有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而且大多数传统农耕技术和手工艺主要靠师傅的口传心授,言传身教,且有的传统农耕技术和手工艺属于独门绝技,传承人是其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核心,如果没有新的传承人,一些传统农耕技术和手工艺,就可能随着老艺人的去世而消失。

(四)传统农耕文化的生存基础发生巨大变化

1、工业化、城镇化的冲击。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对土地、人力等资源的需求使城市不断向农村地区扩展,占用农业耕地,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流动,新生代农民多数已不会干农活,甚至没有务农经验,许多农村出现空洞化、空心化,农耕传统和农耕文化无人传承。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必然会使农耕文化的生存空间不断被侵蚀,导致部分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大量珍贵的农耕文化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近几十年来,许多不可再生文化遗产都在不断地消失,农耕文明正发生着基础性的动摇,失去农耕文化存在的基础将会对农耕文化的传承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带来的冲突。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伴随着日益密切的世界各地文化交流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普及流入中国。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及其衍生产品充斥着中国各个角落,人们对于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接触越来越多,同时人们也潜移默化的受其影响,逐渐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尤其是成长在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的年轻人,对于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尤为青睐甚至是盲目追捧,而对于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农耕文化从思想上本能地认为传统农耕文化是旧事物,代表着封建、落后。以风俗节日为例,年轻人对于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的追捧热点远高于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中秋节等,许多商家也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也对西方的节日进行炒作,从而导致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观念发生变化,农耕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悄然地发生变化。

二、促进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传承的建议

(一)小农经营者。提高小农经营者传承和保护意识,发挥主体作用。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需要经历一个渐进的、不断被推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需要做的是唤醒小农经营者的传承和保护意识,使其实现“文化自觉”。首先,遵循知识传习规律,与农业教育单位合作,实施针对农村小农经营者的思想意识干预,开办农村小农经营者培训班,让其从中学到一些实用的农业生产技能和致富本领。同时,相关部门可以在取得传承人同意的前提下,组织学习班,或者是组织人员系统学习,使得农耕技艺能够传承下来,让更多的民众体会到传统农耕艺术的魅力。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坚持乡土化开发、保持农耕文化自身的独特性和魅力的前提下,进行品牌化建设是深化农耕文化开发利用的必然途径,也是实施差异化竞争、避免重复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要进行乡土化开发,就需要新型经营主体在农村传统聚落、农村民俗风情、农业特色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深度挖掘当地农耕文化特色元素,并将这些元素应用于特色食品、文化用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中,同时运用现代设计理念,以情境化、娱乐化、体验化等手法开发设计独具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项目和服务,提供纯真原始农耕生活感知;其次,要实施品牌化战略,将农耕文化资源作为品牌符号,开发出特色农耕文化产品系列,进行品牌运营和打造,增强消费者对农耕文化产品的认可度和忠诚度,带动多次消费,形成“以品牌强农业,以品牌富农民,以品牌带农村”的发展格局。

(三)政府

1、加大对农耕文化传承的投入力度。(1)加大资金投入。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充足、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一方面国家和各级政府应拨付充足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配套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特色鲜明,具有生命力,但又因缺乏资金支持而面临传承危机的传统手工艺、传统戏曲、民间文学等农耕文化,需要政府进行政策倾斜与资金扶持,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对于掌握农耕文化技术和工艺的传承人发放国家津贴,给予其应有的社会定位;另一方面政府主导投资的同时也应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可以采取多方合作开发的方式,引导包括农业龙头企业、文化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投资农耕文化相关产业,从而带动小农经营者从事传统农耕劳作和服务。(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人才是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中流砥柱。首先,针对代表性传承人,政府应该提供优待政策,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覆盖范围,资助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等活动;加强对传承人的理论培训,增强其对自己所掌握技艺的认识,更新其传承理念和思路;制定合理的继承人培养制度,政府要适当给予自愿学习和传承农耕文化技艺的人员生活补贴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创造良好的学艺氛围和条件;与职业类学校合作,设立非遗技艺课程,进行专业化人才培养为农耕文化传承人搭建更多展示平台和创造更多展示机会,提高传承人收入。其次,加大基层农耕文化队伍建设,通过科学的培训、指导和管理,培养一批基层农耕文化队伍,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的作用,提供符合不同文化层次、各个年龄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文艺节目等,从而带动更多农民参与传统农事民俗活动,促进农事民俗的传承。最后,要加强文化部门传统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方面的人员队伍建设,培养专业才人,选拔优秀文化干部,提高研究和管理水平。

2、建立保护与传承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1)建立传统农耕文化传承的利益共享机制。传统农耕文化属于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开发最终也是为了服务社会,谋福于社会,所以农耕文化所带来的利益也必须普惠于大众。因此,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政府大力倡导,发动新型经营主体、小农经营者等共同参与,从而构建一个利益共享体。通过建立合理、动态的利益协调机制,从而协调利益各方的利益关系。首先,鼓励当地从事与农耕文化相关的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其对小农经营者的带动作用,采取“新型经营主体+小农经营者”的组织形式,从而促进农户收益的增长;其次,可以对采用传统技术和工艺的小农经营者所生产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等,在政策上给予扶持以及对市场地位给予认可。(2)完善与农耕文化相关的政策法规。政策法规是保护与传承农耕文化的重要制度基础,能够为农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权威的保障和依据。参考日本、韩国等国家或地区的先进经验,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农耕文化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关于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专门性立法,制定具体完善的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规划,如加强农耕文化非遗的知识产权制度,制定相关的商标、专利法规,完善农耕文化保护、扶持、补贴等工作的监督体系,尽快出台有关保护和传承传统农耕文化的政策法规,使农耕文化受到保护。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明,王思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2]邓蓉.从农耕文化到创意农业[A].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论坛,2009.

[3]夏学禹.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体验式农业 下乡体验 农业进城

一、都市农业与体验式农业

所谓都市农业,就是与都市(特别是都市消费、环境)深度融合、有效互动、产业化、科技化的农业。与传统农业比较,都市农业越来越脱离传统的“吃饭产业”层面,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1]。都市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高级形态,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

体验式农业是都市农业的一种。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经过规划设计与建设,使游人体验农业及农村生活,达到休闲、观光、健身、娱乐目的的农业经营[2]。

二 本世纪中国兴起的两种都市农耕体验形式

(一)市民下乡体验式农耕。包括两种版本:CSA农场版本和现实版开心农场版本

目前在中国发达都市已渐趋成熟的一种农耕体验形式,是中国化的“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主要形式为在农村建立的新型农场、市民农园。CSA模式上世纪70年代在瑞士起源,之后在日本得到初步发展,目前在欧洲、美洲、澳洲及亚洲都有了一定规模,仅北美就有上千个CSA农场,为超过10万户家庭提供服务。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以CSA模式运作的农场已达近百家。中国新的CSA安排既保留了通过生态平衡方式来进行食品生产和消费的宏伟目标、与生产者的直接联系,更包含着中国消费者追寻安全食品的迫切诉求。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第一家CSA农场――位于北京市郊区的“小毛驴市民农园”。小毛驴市民农园创建于2008年4月,2009年3月正式以“社区支持农业(CSA)”的方式对外运营。创办人石嫣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博士生,温铁军教授的学生,曾去美国“当农民”(曾经在美国中西部明尼苏达州的一家CSA农场工作,然后就把这个概念带回了中国),人称“洋插队”的石嫣博士。 2010年,这个农场的成员已经达到280个配送份额和120个劳动份额 ,农场面积扩大到230亩(约0.15平方公里)。

小毛驴市民农园提供两种服务,即普通份额和劳动份额。前者指配送有机蔬菜的份额;后者指市民在农园承租一小块农地,农园提供工具、种子、水、有机肥等物质投入和必要的技术指导等,市民完全依靠自身劳动投入进行生态农业耕作和收获,并参加农园组织的各类活动,协助建设农园。这两种份额都要在种植季开始前与农场签下一个为期20周的协议,并提前付费――农业种植中的风险由农场和客户共同承担。参与劳动份额的市民周末来到农场侍弄自己的小菜园,从而“知道食品从何而来,谁种植了这些蔬菜,有机会参与种植、了解种植知识”[3]。

作为市民下乡体验式农耕的另一种版本,现实版“开心农场”和两年前风靡中国的一款名为“开心农场”的网络社交游戏有直接的关系。这款游戏一度影响了社会各阶层的休闲生活,外媒甚至将其称为“中国的土地革命”。在“农场偷菜风”的影响下,首先是一些原有的度假村、生态园区在已有的瓜果采摘体验项目的基础上,借鉴CSA的营运模式特别是其劳动份额,提供租地种菜的服务:租赁给消费者小块土地,使消费者通过亲身参与耕种、除草、收获等农耕体验,满足了回归自然、求知撷趣、健身娱乐等身心需求。

与此同时,不仅大城市,而且在许多中小城市,或由政府牵头引进大型项目,或由企业或私人投资者投入开发,纷纷借着网络游戏带来的“注意力效应”,加入到“打造现实版开心农场”的创业盛宴中来。百度搜索引擎搜索“现实版开心农场”结果显示,除北京、上海、广州、香港、长沙、成都等大城市外,上百个中小城市已经或即将打造出现实版本的“开心农场”。

然而从已经运营的一些农场来看,由于多是仓促启动,配套的休闲娱乐设施缺位、经营不善、创意不足,加之城郊耕地权限和流转的政策、法律的制约等因素,遇到了一些困难,有的甚至难以维系。但无论作为新兴的服务产业,还是一种未来生活方式,其市场和社会需求在不断膨胀中。因此不少地方政府、文化学者、投资创业人士正在谋求调整政策,健全法律法规,通过更加集约化的经营方式、品牌化的经营理念、多样的创意来使之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二)农业进城的都市农耕体验

由于城市化的“立体农业”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市民利用建筑物和居民住宅楼的屋前院后、房顶阳台等发展小型种植业与养殖业,如发展室内养花、盆装果树、佐料蔬菜、小家畜养殖等,一方面补充食物来源,另一方面绿化美化环境。农业进城的都市农耕体验主要包括居家农耕和学生校园农耕。

1居家农耕。这几年中国人似乎注定要跟菜较劲。不仅“网游偷菜”引发全民大辩论,而且由于多种原因频繁出现菜价上涨,于是媒体热炒都市“菜奴”,这时不仅一些老年人热衷在小区空地上种菜,更是出现了阳台农业、屋顶农业等新潮农耕形式,显现出居家农耕部落快速崛起的势头。

一些居民见缝插针的利用自家楼下的小区闲置地种植蔬菜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现在高科技的生态技术可以使之更便捷和环保:用生物技术的方法,用本地土生成的土壤中的变成微生物肥和微生物药,改变传统农业,使小区农业不臭,不造成任何污染,这样市民可以就近在小区内搞农业。

更为神奇的是阳台农业。“阳台农业”利用智能计算机系统创造一个温室环境,通过系统来控制作物生产所需要的水分、肥料、温度,与传统农业最大不同是,采用营养液种植无须泥土。人们可以买蔬菜种子和营养液回去自己种菜,真正实现“阳台农业”,既可以体验种菜的乐趣,更可以吃上放心菜,更看重达到观赏美化收获兼顾的多重效果。

“迷你农业”更是将农业精品化、便携化、宠物化。蚂蚁“登堂入室”,成为办公桌上的时尚宠物;卡通盆栽“毛发浓密”,等你来设计百变造型;变色仙人掌在阳光下五彩斑斓……这就是近来全国玩具市场上独树一帜的新秀――生态玩具,作为此领域的佼佼者,以“生态低碳、创新生活,益智开心、乐中有得”为经营文化的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更是以独有的市场敏锐性拿下了“开心农场”的注册商标。

2校园农耕。伴随开心农场网游的风靡渐呈燎原之势,不但许多中小学针对沉迷网络偷菜的孩子现实中却五谷不分,专门开辟“学农基地”,种植瓜菜蔬果,进行农耕文化教育:学校菜园全部由学生自己打理:翻耕、播种、浇水、除草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使孩子们在“汗滴禾下土”的耕耘中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劳动的快乐。而且在许多大学校园,也开辟出有机农耕实验田,主要由社团同学管理种植有机农作物,学习生态农耕理论并实践。开展农耕志愿者活动,如成长读书会、品尝会等活动。组织参观有机农场、生态农耕教育基地,在社区做生态农业及有机农产品的宣传。

三 现代都市农业和都市农耕体验的意义

首先,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都市农业是在城市周边最早和最多承接现代工业辐射的现代农业,其发展正是要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对于解决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就业安置、近郊农地流转等,提供了比较乐观的前景和日趋具体的操作模式。

其次,通过发展体验式都市农业,迅速促进城乡互动和文化融合,让城市的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向乡村汇聚,有利于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建立起人与自然、都市与农村的和谐关系。同时“会刺激农户及商家逐步提高有机作物的种植技术和规模,逐渐走上品牌化发展之路,进而壮大有机食品生产与加工这条绿色生态产业链。这不仅有利于帮助市民打造“放心餐桌”,也将进一步促进我们发展观光农业”[4]。

最后,都市农耕作为更为低碳环保、更为人性化的休闲体验,代表人类未来发展生态低碳的生活趋势。低碳经济被人们认为是继两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生物技术革命之后,第五次改变世界经济的革命浪潮。中国经济飞跃式发展,作为一个新兴的庞大经济体,相对于当前的世界经济来说,像一头大象撞入茶杯,旧有的经济模式已经不能再沿用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中国必然要走到低碳经济这种新的经济模式上来[5]。

而都市农耕体验,正是顺应这股“人本、生态”的浪潮,善而且美,可以做大,也可缩小,可以走出去观光体验,也可带回家赏玩怡情、教育孩子增长见识,充分体现了都市农业的特点:多样性、承载性、环境友好性、营销性等,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情感体验、交往教育等融为一炉的综合创新,是更为低碳环保、更为人性化的休闲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建军:拓展现代农业的多种功能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四川政协网,2009-01-06,

[3]成为小毛驴CSA成员有什么好处:小毛驴市民农园主页 省略/portal.php

[4] 西安现实版“开心农场”期待持续发展方式,中国新闻网财经频道省略/cj/2011/06-21/3126275.shtml

[5]危丽琼:低碳经济:第五次浪潮,中国化工报2008-06-05。

上一篇:金融审计和金融监管的区别范文 下一篇:工程管理相关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