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1:15

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

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篇1

《纲要》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重点任务,由科技部会同、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联合制定的,是指导文化科技创新,推动文化科技融合的重要文件。

《纲要》明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统领,探索建立文化和科技融合路径,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纲要》提出,到2015年,要明显提高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初步建立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文化产业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到2020年,要实现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形成完善的文化科技支撑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纲要》确定了推动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的基本原则。一是创新引领、促进融合。始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促进有利于文化与科技有机融合、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的形成。二是市场牵引、应用驱动。以需求为导向,应用为驱动,市场为牵引,注重对文化各重点领域重大科技需求的分析凝练,结合实际应用,开展技术创新。三是技术集成、模式创新。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现代科技成果和技术积累,加强集成创新。提升文化领域技术水平,促进发展模式、服务模式与管理模式的创新,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推进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四是整合资源、统筹兼顾。 坚持开放合作,广汲各方资源,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为主线,统筹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市场管理科技进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纲要》提出了三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围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科技需求,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提高重点文化领域的技术装备水平。二是加强文化领域技术集成创新与模式创新,推进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调整和优化,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高文化事业服务能力。

三是开展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建设,依托国家高新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型领军企业,培养一批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培育发展以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形成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为保障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工作落到实处,《纲要》提出要建立跨部门、跨地方协调工作机制,完善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文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加强文化科技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积极开展文化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保障措施。科技部、、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12个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言。

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篇2

一、会议的主要成效

本次会议传达贯彻了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和全国地方科技厅长会议精神,学习落实省政府工作报告,总结20*年全省科技工作,全面部署20*年全省科技工作任务。也是全省科技战线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了下一步全省科技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对于进一步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抓住机遇,加快科技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次会议成效有四点:

一是会议明确了20*年科技工作的主题。就是要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今天上午,××省长的重要讲话,在充分肯定20*年全省科技工作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当前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从支持重点领域项目研发;加快发展高新技术本文来源于范文中心:/产业集群;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以及深入实施科技人才强省战略等四个方面,对全省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会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今年科技工作的方向,对20*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全省科技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是会议明确了20*年科技工作的重点。就是要紧紧围绕全省实现“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目标提供科技支撑。赵敏厅长代表省科技厅作的工作报告,总结了20*年全省科技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安排部署了20*年的科技工作。明确了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科技工作,强力贯彻落实《科技26条》,以建设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和实施科教人才富省强省工程为主要工作任务,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体要突出抓好八方面重点工作,即:强化资源整合工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重大项目启动、努力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建立省市共商机制、联手推动科技园区建设;加强科学管理,营造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强化科技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不断优化科技服务职能;强化对外开放,创造浓厚学术氛围;继续争取各方支持,加大科技工作力度;加强科技管理队伍建设,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我们要进一步把握方向,抓住机遇,认真组织实施好各项重点工作,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推动全省科技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三是营造了各方面关心支持科技工作的良好氛围。这次会议,××省长做了重要讲话,省人大、省政协专委会的领导莅临指导,四个单位做了典型经验介绍,13个地市政府分管领导、科技局长,省直有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和经济开发本文来源于范文中心:/区的主要领导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来自各界,达到200多人。这充分体现了各地方、各部门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下午的分组讨论,大家认真学习了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省长讲话和赵敏厅长的工作报告,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交流,为如何进一步落实好会议精神,做了当前科技工作,提出了许多好的、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贯彻好本次会议精神、落实好今年科技工作部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进一步坚定了做好科技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本次会议认真分析了金融危机给科技工作带来的影响,全面总结回顾了20*年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对于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取得了共识。我们相信,有前一阶段工作奠定的良好基础,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各地、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科技工作一定能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和产业升级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对金融危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迎难而上,推动全省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2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全省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下,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自主创新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20*年,全省科技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工作全局,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推动全省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对于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作好全年科技工作,提三点要求和希望。

第一,要在贯彻会议精神、推动工作落实上取得新突破。各地市、各有关单位,要认真传达学习××省长重要讲话和赵敏厅长的工作报告以及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任务,尽快研究和提出贯彻落实大会精神的具体安排,把会议精神尽快传达到基层,结合实际,研究提出贯彻落实的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对于各位代表在分组讨论中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省科技厅也会认真归纳整理并把好的意见建议落实到今年的工作中去。

第二,要在形成合力、实现全年既定目标上取得新突[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破。要充分借鉴部省会商的机制和经验,实施好科技工作的省市共商机制,真正把科技创新工作从科技厅的部门职能提升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形成推进科技工作的合力,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加快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建设、推进对外科技合作,不断提升全省科技工作水平,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实现26%增长速度提供保障,全面完成20*年全省科技工作和经济建设的各项重点工作。

第三,要在推动科学发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取得突破。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科技工作,切实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谋划工作的指导思想、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要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谋划科技工作,要紧紧抓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集中优势力量实施一批重大攻关项目,实现重点突破,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并通过工程示范和推广应用,提升支柱产业和新型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我省未来持续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篇3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09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技26条》,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一年。今天召开的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经过一天紧张而富有成效的工作,完成了各项议程。会议期间,代表们本着高度负责、严谨务实的态度,认真听取会议报告,积极参加分组讨论,踊跃提出意见建议。在此,我谨代表省科技厅党组,向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这次会议作一个简要回顾和总结。

一、会议的主要成效

本次会议传达贯彻了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和全国地方科技厅长会议精神,学习落实省政府工作报告,总结2008年全省科技工作,全面部署2009年全省科技工作任务。也是全省科技战线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了下一步全省科技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对于进一步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抓住机遇,加快科技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次会议成效有四点:

一是会议明确了2009年科技工作的主题。就是要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今天上午,**省长的重要讲话,在充分肯定2008年全省科技工作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当前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从支持重点领域项目研发;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以及深入实施科技人才强省战略等四个方面,对全省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会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今年科技工作的方向,对2009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全省科技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是会议明确了2009年科技工作的重点。就是要紧紧围绕全省实现“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目标提供科技支撑。赵敏厅长代表省科技厅作的工作报告,总结了2008年全省科技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安排部署了2009年的科技工作。明确了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科技工作,强力贯彻落实《科技26条》,以建设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和实施科教人才富省强省工程为主要工作任务,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体要突出抓好八方面重点工作,即:强化资源整合工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重大项目启动、努力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建立省市共商机制、联手推动科技园区建设;加强科学管理,营造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强化科技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不断优化科技服务职能;强化对外开放,创造浓厚学术氛围;继续争取各方支持,加大科技工作力度;加强科技管理队伍建设,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我们要进一步把握方向,抓住机遇,认真组织实施好各项重点工作,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推动全省科技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四是进一步坚定了做好科技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本次会议认真分析了金融危机给科技工作带来的影响,全面总结回顾了2008年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对于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取得了共识。我们相信,有前一阶段工作奠定的良好基础,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各地、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科技工作一定能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和产业升级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对金融危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迎难而上,推动全省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全省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下,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自主创新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2009年,全省科技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工作全局,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推动全省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对于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作好全年科技工作,提三点要求和希望。

第一,要在贯彻会议精神、推动工作落实上取得新突破。各地市、各有关单位,要认真传达学习**省长重要讲话和赵敏厅长的工作报告以及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任务,尽快研究和提出贯彻落实大会精神的具体安排,把会议精神尽快传达到基层,结合实际,研究提出贯彻落实的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对于各位代表在分组讨论中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省科技厅也会认真归纳整理并把好的意见建议落实到今年的工作中去。

第二,要在形成合力、实现全年既定目标上取得新突破。要充分借鉴部省会商的机制和经验,实施好科技工作的省市共商机制,真正把科技创新工作从科技厅的部门职能提升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形成推进科技工作的合力,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加快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建设、推进对外科技合作,不断提升全省科技工作水平,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实现26%增长速度提供保障,全面完成2009年全省科技工作和经济建设的各项重点工作。

第三,要在推动科学发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取得突破。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科技工作,切实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谋划工作的指导思想、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要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谋划科技工作,要紧紧抓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集中优势力量实施一批重大攻关项目,实现重点突破,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并通过工程示范和推广应用,提升支柱产业和新型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我省未来持续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篇4

一、关于创新人才发展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当今世界,对一流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谁拥有一流人才,谁就会在国际科技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上海要紧紧围绕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定位,加强人才信息、人才载体、人才法治环境等方面的建设,为发现、吸引、留住、用好一流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1、关于加强人才信息建设。人才信息建设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基础。调研组建议,一是建设面向全球的一流人才信息库,由市人才主管部门制定标准、统筹推进,依托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建立各领域各行业的一流人才信息库;二是加强对人才需求的动态预测,及时跟踪一流人才的最新动向,特别是要结合上海产业转型的需求,做好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人才需求预测,体现上海人才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三是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一个全市人才信息的共享体系,为上海发现、吸引、用好一流人才,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2、关于加强人才载体建设。上海要面向全球吸引人才,特别是一流人才,必须依托一批一流的人才载体,其中一流大学的地位尤为突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理应有若干所大学代表国家率先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一是选择若干所基础条件最好、实力最强的高校,加大支持力度,力争2020年有若干所高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二是支持若干所高校布局建设重大创新平台,让更多的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落户上海;结合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若干重大创新功能型平台,建立健全高校与重大科学平台设施的联动机制,实现对海外顶尖科学家和一流团队的有效吸引;三是鼓励高校深度参与和发起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在加强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中,不断发现、吸引、留住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

3、关于加强人才法治环境建设。创新人才发展需要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上海在人才法治环境建设上要加大力度,努力走在全国前列:一要加快修订和完善现行法律法规中涉及人才工作的内容,对于不适应、过时的条款内容要及时修订,对于经过实践证明必要且有效的人才政策要上升到法律层面;二要研究制定具有统领性的人才地方性法规,与现行的法律、政策形成有机衔接;三要加强对引进外籍高端人才的相关法制建设。

二、关于创新成果转化

对照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战略定位,上海在提升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能力上,要更好发挥对外开放程度高、国资国企实力强、金融市场发展快等比较优势,为全球优质创新成果到上海转移转化,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1、构建面向全球的创新成果交易转化平台。上海要立足国际化开放程度高的区位优势,抢抓国家推进“互联网+”行动和大数据发展的战略机遇,加快推进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建设,促进全球范围的科技成果在上海实现最快最优的转移转化。一是加快国内信息平台接入共享,让全国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机构的成果信息实现互通共享;二是加大国际技术转移渠道网络建设,与当前全球最著名的成果交易转移平台实现有效对接;三是把知识产权服务、金融服务、法律咨询、企业管理等线下的增值服务业务链接到线上的平台,为供需双方提供一站式、多功能的技术转移服务。

2、发挥国企在创新成果转化中的主力军作用。上海要推动国企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让国企真正成为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同时在服务上海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鼓励国企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设立战略研究机构、企业新型智库,进一步加强对行业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前瞻性研究;二是要进一步利用国有资本推动上海科技风险投资业发展,重点支持创新活力强的小微企业和“四新”企业发展,加快形成新的优势产业集群;三是鼓励国企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企业开展收购并购、参股控股等活动,把全球优质的创新成果集聚到上海来;四是支持有条件的国企集团深化产学研合作,牵头组建一批新型研发组织,把市场需求引入到研发起点上,进一步提高成果产业化的效率。

3、加大科技金融对创新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把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和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这两项战略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是上海在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方面的努力方向之一。一是进一步扩大政府风投引导基金的规模,带动更多民间资本进行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二是进一步加大和规范对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力度,及时修订相关法规,减少企业和投资人的税负;三是进一步完善股权投资的多层次退出机制,合理分散成果转化的投资风险;四是大力发展包括股权众筹等金融新模式,推动大众天使投资的发展,让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创新成果转化之中。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需要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尤其在创新人才发展、创新成果转化方面,既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也需要国家有关部委授权上海率先试点改革。为此,在国家层面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是建议国家人才主管部门牵头建立全国统一的一流人才信息库。包括:统一人才信息标准,全面摸底全球一流人才状况,健全宏观统筹协调机制,构建人才信息建设保障体系等。

二是建议将制定国家人才开发促进法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在参考国内各地人才立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抓紧研究推动国家人才开发促进法的立法工作。人才开发促进法要作为国家人才工作的基本法,搭建起人才法律规范体系的框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法治体系打开局面、明确方向、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三是建议国家加大对天使投资业的税收优惠和法律保护。统筹各地区在发展天使投资方面的差异性税收优惠做法,进一步规范各地对天使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强调税收优惠政策的分类管理,同时及时修改相关法律法规中不利于天使投资的条款,制定有利于促进天使投资的相关法律,填补国内相关法律空白。

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篇5

关键词:黑龙江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模式;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1-0044-03

高校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服务,是时代使命,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论题中应有的任务。黑龙江省是高教大省,全省高校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已经具备了包括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在内的为区域创新服务的资源条件。因此,在一个并不缺乏资源的环境下,高校服务区域创新体系的问题可以简化成服务的路径(即模式)和制度保障问题。

一、黑龙江省高校服务区域创新体系的模式

(一)校校协同创新模式

牡丹江地区有牡丹江师范学院等6所高校。2010年6所高校正式签署“牡丹江地区高校合作协议书”,确定了“点、线、面、体”的协作发展规划及具体的协作项目。“点”的协作是指通过跨校课程选修,学生课程互选、教师教学互聘、学分互认,最终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和教师资源的共享;“线”的协作是指通过跨校实验实训,学生跨校实验、教师实验指导,最终实现优质实验实训资源共享;“面”的协作是指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共建,学生信息共享、专业资源共享,最终实现专业互选、教学资源的全面共享;“体”的协作是指跨校课程选修、跨校实验实训、跨校信息平台共建、跨校专业互选、联合科研攻关等构建高校联盟协作体[1]。实践证明,跨校际的全面合作汇聚了科研资源,拓展了科研服务空间,整体提升了区域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作为建设高教强省的一项内容,2010年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书,建立优质资源合作共享机制,以校校协同模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但在实践中,双方的校校协同工作进展缓慢,在重点学科、科技创新团队的合作共建、学生交流、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等方面还没有实质性进展。借鉴省内外校校协同创新案例的成功经验,建议两校加快探索以共建学科专业为基础,以成立联合研究院为载体,以构建教学科研联合体为目标的校校协同模式。为此,双方一要本着存量共享、增量共建的原则加快落实校际合作协议;二要以发展交叉学科为原则共建学科专业,培养学科交叉型高层次拔尖人才;三要着力搭建跨学校的科研和功能平台,共建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逐步发展成为联合研究院,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四要推进协同育人工作,加快学分互认、课程互选、教师互聘等工作。

(二)校所协同创新模式

2011年底,东北农业大学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签署了校院合作战略协议,目的是加强资源共享,推动协同创新、协同服务,深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办学机制改革,打造国家农业区域科技创新与教育平台,建设新型农科教紧密结合的科教创新服务体系。校院双方在利用农科教结合的有利优势联合申请项目、实行联合办学、搭建研究生教育平台、人员互聘、科技资源共享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双方校所协同创新的模式是以建立开放的科研机制、利益均衡协调机制、优势互补协作机制为先导,以搭建项目合作、技术攻关、产业孵化、成果转化的有效平台为支撑,以学科建设和专业领军人物为核心,实现深度融合。借鉴其他校所协同创新的成功经验,建议双方的校所协同模式还应向纵深发展,一要着力共建重点实验室、研发基地等创新平台和大型复合型科研团队,开展联合攻关,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或技术标准;二要全面建立校所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三要将校所协同上升为双方的发展战略,通过各种人才、技术、设施等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建立长期、稳定、制度化的利益共同体。

(三)校企协同模式

东北石油大学与石油石化大企业合作办学是其优良传统,迄今已形成了稳定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东油校企协同模式是以特色学科为根基,着力搭建高水平科研合作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围绕解决实践问题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创新人才[2]。主要做法如下:一是从服务石油石化行业企业出发明确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学科结构布局与企业行业需求匹配。二是打造校企协同创新平台体系。学校首先携手三大石油公司,共建国家级、省级和公司级重点实验室,其次构建科技合作平台,学校与石油、石化、地方企业联合共建了石油化工技术研发中心、油田电力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石油工程节能技术中心等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科技创新中抢占制高点。三是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机制。该校与不同大型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一百余个,满足了学生实习和实训需要,构建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探索并构建“三跨”(跨地域、跨专业领域、跨阶段时域)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紧缺人才培养计划,采取“订单式”等多种方式,来保证企业高级研发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四是校企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目前,除一部分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外,学校的绝大部分科研成果已应用于油田生产和地方经济建设,科研成果应用率达90%以上。五是学校加强对科技创新团队、新世纪优秀人才和青年学术骨干的指导与培养。借鉴其他校企协同创新案例的成功经验,建议该校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还应在以下方面深入探索:进一步创新校企协同科研组织形式,可以尝试建立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企业博士后流动站、在企业设立继续工程教育中心等新形式,并尝试设立校企研究基金、知识交流中心、校企科研信息交流平台等服务组织,不断完善以基地和项目为纽带的校企协同创新工作思路;深化校企协同的体制机制改革,在资源配置方式、人员评聘、校企合作的动力和组织机制等方面改革创新。

(四)校地协同模式

为了满足黑龙江省产业化与工程技术创新发展的需求,哈尔滨工业大学与黑龙江省共建了“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旨在探索建立一种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符合黑龙江区域特点的高水平工业技术研究与支撑平台,形成“政、产、学、研、金、介”结合的一体化联盟框架结构。工业研究院形成了一种“行政力量推动+高校内部研发+区域产业整合”的校地协同模式。至今工研院已粗具规模,形成了一大批高层次产学研合作平台,引领一大批高水平专家积极参与了数百项省市攻关项目和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涉及哈尔滨市所属的七大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的各个领域,为企业带来新增工业产值达数百亿元人民币。学校还依托工研院先后成立了7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了工研院产业化基地――哈尔滨科技创新城松北高新技术中心。

为了使工研院有良好的发展环境,运行顺畅,哈工大不断进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一方面完善学校层面的科研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工研院也在不断地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行机制。一是优化校内科研管理体制。哈工大对学校的科技资源、科研管理部门进行了重要的整合与调整,正式成立了哈工大科学与工业技术研究院,下设四个部门(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基础与交叉科学研究院和科研生产管理中心),旨在落实精细化管理。二是建立校企合作与产业化管理体制。工业技术研究院全面负责哈工大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开发,负责科研成果在产业化过程中管理、扶持、产业落地等事宜。科工院副院长既是工业技术研究院的院长,又是哈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可以形成一体化的管理,初步形成了“成果产生于科学院一成果孵化于工研院一成果转化于科技园”的完整链条。三是工研院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了开放式资源共享机制,技术成果及专利引进机制,投资融资机制。采取分层次管理的人员聘用机制。实行项目股份制与知识产权分配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通过这些机制和举措,实现了“科技和需求”、“技术和资本”、“人员和项目”的紧密结合。工研院这一校地协同模式将哈工大多年的产学研合作经验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其深入参与全省创新体系建设,助力企业建立“生产一代,研制一代,探索一代”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还培养和输送了高质量创新创业、产业开发、科技管理人才,因此值得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3]。

二、黑龙江省高校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制度创新路径

(一)建立现代高等教育治理体系

高校更好地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取决于其与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在当前附属于政府的状态下,高校缺少主动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服务的动力。因此,要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建立政府宏观管理、高校自主办学、社会积极参与、管办评分开的现代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一是政府做好宏观管理工作,树立起以学校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工作机制。加强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筹职能,加强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指导和宏观管理,特别是在整体设计、质量监控、评价监督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二是高校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三是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高等教育,产业界密切与高等教育的联系,行业企业积极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社会中介组织积极参与对高等教育的监督和评价工作。

(二)发挥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落实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发展创新文化等方面不可替代的动员、组织和调控作用。政府要加强对经济、科技和教育的统筹职能,建立新型的科技、教育、经济互动机制,推进教育厅与科技厅、发改委、工信委等部门的深度合作,形成跨部门协同机制。政府在确定重大经济规划和项目时,统筹规划与其配套的高等教育发展事项;组织专家确定全省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技术路线图,据此制定“高等学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科技行动计划”。二是建立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依托的知识创新体系。加大对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支持力度,发挥其在基础研究中的比较优势。三是加快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自主创新要求的科技管理体制,并从财税、金融、政府采购、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四是建立科技投入长效增长机制。依法落实增加科技投入的各项政策规定,形成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五是建立科技改革试验区。试验区试点省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均以市为主导提出,彻底改变以往科技立项的烦琐环节。以市+高校的模式建设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对重点产业领域给予持续支持,通过重点产业领域中的骨干企业依据产业链来整合创新资源。六是抓好协同创新重大项目。围绕全省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及其产业链延伸方向,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启动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七是加大政策引导和科技资源的配置力度,强化政府部门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导作用。鼓励市地、县政府与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机构。鼓励和支持企业同大学和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创新组织。八是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和创业环境。推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进一步搭建科技创新公共平台,进一步增强各类开发园区的创新功能。设立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大力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博士后工作站、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机构,为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创新提供有效载体。

(三)分层次构建区域高校科技服务体系

一是省内高水平大学(含985、211和省属211院校)将科技创新凝聚到国内外科技发展最前沿,主动承接国家和地方双重战略,重点开展科技原始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二是省内行业划转高校,着力解决行业企业技术瓶颈,使科研工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进步提供持续动力。三是各类市属普通高校,将科研重点对接到区域发展战略的地方急需领域,尤其是寻求建设新农村、完善地方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地方创新能力、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新突破。四是注重建立全省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整体提升高校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水平。着力搭建高校学生跨校选修学分互认管理与服务平台、高校图书及文献资源共享管理与服务平台和高校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共享管理与服务平台。

(四)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创新高校内部的科研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校、院(系)两级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工作机制。探索利益分配机制,“沿创新链条”科学分配在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获得的利益,制定具体规则和分配方法。鼓励改革校属研究机构体制,允许有较强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能力的研究机构,成立独立法人企业或中介组织。鼓励高校推行科研项目主持人负责的团队协作制,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鼓励采用学科组、虚拟研发组织等方式构建多元化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二是探索建立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人员聘用机制。建立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与分配制度,增强对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探索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科技人员的流动合作机制。支持高校依托重大课题、重点任务,自主设立科研岗位。按照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改革,完善科技人员薪酬分配体系,推动高校关键科研岗位年薪制试点。三是建立以创新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积极探索适合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科研评价体系和激励方式。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改变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效果的单纯量化考核评价方式,注重成果的原始创新和解决重大科技需求的实效。探索国际同行评价。四是积极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有国家、省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高等学校,要集中力量搞好特色科技成果的开发,加快转化应用过程。高校要把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作为教师晋级、聘任和学术成果认定的重要依据,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金学,张宝歌.建设地方区域高校联盟全面加强教育

资源共享[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8).

[2]刘杨.大庆石油学院立足石油石化依托优势特色推进产

学研合作[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2).

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篇6

一、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在科学发展观

学习教育活动案例剖析阶段动员会以后,我们又专门组织会议对献计献策活动进行专门发动,讲清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对改进我院各项工作的重大意义,使广大党员积极投入到献计献策活动中来。为此,我们要求每名党员认真对待献计献活动,不能走过场。

二、确定重点,开展献计献策

为了使献计献策活动更有实效性,院党委对党员献计献策的内容进行了细化,使党员能够根据实际工作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多种形式开展献计献策活动

为了使党员同志更广泛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一是下发合理化建议反馈表到每个党员,针对学校重点提出建议;二是组织召开座谈会,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三是为了避免广大党员不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我们在内部网站上开辟了意见信箱。

四、献计献策的主要内容

对广大党员、群众通过不同渠道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学教活动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汇报、汇总。

献计献策的内容呈现出以下特点:

1、内容针对性强,对今后开展科研、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工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内容全面,涉及到我院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

3、提出的建议可操作性强。

4、建议起点高,具有前瞻性。

献计献策主要内容汇总如下:

1、进一步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给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

2、注意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以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增强企业抵御人才流失风险的能力,保持企业长期发展的后劲。

3、结合我院的特点,重点研究涉及企业发展的根本性、方向性和长远性的重大战略问题,做好企业在组织结构、市场结构、产业和产品结构及生产能力、科技开发、人才培养、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全面的近、中、长期规划,把企业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4、要着力培养适合本企业创新发展需要的不同类型人才队伍,既包括科技创新人才,也包括科技管理人才、科技支撑人才、成果转化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有计划的提供系统的人员培训、互动交流、参观考察,大力倡导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创新与创造,

5、进一步改善工作作风,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在抓落实、抓成效上下功夫。

6、发挥我院在选煤领域的前沿技术、原创技术创新、创新活力及专业化方面的优势,在主导产品和关键技术、集成技术上尽快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同时,应加快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制度,着力打破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封锁。

7、要依托广阔的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更高的层面上参与国际竞争。将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推向世界,逐步塑造和增强我院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8、培养具备良好信用品德和专业技能的管理、技术人才去操作整个企业,并最终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篇7

科学设计法治建设具体目标

北京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吴玉华委员: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要有具体目标,特别是要找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方面的“短板”,比如法律体系是否适应城市发展和管理的需要,政府部门的职责是否清楚明确,司法人员数量和所承担任务是否匹配,是否缺乏有效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手段等,并切实解决,法治建设才能有长足进步。

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苏号朋委员: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的核心是要严格依法行政。建议:一、必须“于法有据”,先立法再行政;二、应该让每一个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都有法治意识,提高执法能力;三、行政执法人员必须有勇气严格执法;四、把依法行政和满足市民需求结合起来;五、要有勇气接受监督,保证公民监督批评权利的实现。

切实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冯莉琼委员:建立多渠道的纠纷解决机制,要重视仲裁的作用。北京应强化仲裁意识,全面统筹仲裁发展,建设高水平的仲裁机构,打造世界知名的商事仲裁中心。

京津冀协同发展

应加强顶层设计

北京世博顺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朴哲委员:京津冀协同发展应加强顶层设计,一是加强新农村建设,吸引农村人口在当地就业和创业;二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实现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三是要长期坚持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扶持政策,实现京津冀地区产业的高精尖发展。

区域协同发展 做好利益分配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委员:区域协同发展的本质是利益的协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要解决好目标协同、职责分工和利益分配问题,要建立相对完善的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确保合作各方能够实现共生、共赢、共融。

加快推进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

北京东N农业技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宝平委员: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更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整体布局。北京在现代农业种业科研和创新方面优势明显。建议依托首都重要的战略定位和优势,在高端人才引进、土地政策改革、投融资服务、科技中介服务等方面实施创新举措,加快推进区域产业对接协作,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打造京津冀户外休闲系统

助推京津冀旅游一体化进程

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委员:京津冀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大有可为,建议在“旅游”的大概念下先推出户外休闲系统,由政府牵头做一个大型户外休闲体系规划方案,并出台相关鼓励创业、鼓励创新、税收优惠和降低准入门槛的政策,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让民众体会到京津冀一体化的好处。

打造京津冀物流一体化体系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交通工程系主任高利委员:建议,一是在北京六环建立用于运输接驳的物流中心体系,应用新能源车辆,利用地上地下的铁路资源进行物流配送;二是建设京津冀公路和航空一体化的快递物流体系;三是在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建立公路和港口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四是建立物流和商业企业联盟,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

非公经济助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北京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郑默杰委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非公经济也要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目前京津冀尚未建立统一的区域性市场规则,国有企业、特大企业较多,非公经济特别是其中的中小微企业发展活力不足。因此建议,一要深度认识和有效挖掘非公经济的主体地位,让三地的非公企业主动加入到协同发展的布局中来;二要加大对社会支持力度,引导部分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真正做到政府引导、商会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三要在解决企业转型难题、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过程中,区别对待小微型非公企业,支持科技型、民生型的新业态、新模式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突破关键技术 吸引高端人才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主任劳庆芳委员: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一是要融入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上,形成立体交叉、融合互动的创新生态;二是要集中力量突破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发挥产业技术联盟在战略、基础性问题和专业模式方面的作用;三是要注重制度创新,研究制定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领域的鼓励政策;四是要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的担保机制。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凌盛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立荣委员: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一是要在吸引海归人才、国际高端人才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二是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三是要做好尖端品牌和国际知名科技企业的筑巢引凤工作;四是要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

科技创新中心必须要有

高端人才作为支撑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主任、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萧鸣政委员:建议在北京建立依靠市场机制驱动的人才交易中心,定期举办人才交易会,面向海内外创新创业信息,吸引风险投资人、知识产权营销人选择合作伙伴与购买交易,把人力资本、成果与产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助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创新协调机制

实现协同发展

北京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高级工程师,北京技术市场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丛巍委员: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应积极推动建立北京市与中央单位之间的创新协调机制,由中央单位牵头统筹,相关省市一同参与,通过这样的机制更好地实现首都的“溢出“效应,实现自身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

利用互联网经济

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国家开发银行顾问黎维彬委员:建议政府将京津冀三地互联网相互沟通,用大数据连接在一起,使京津翼各个地方的数据能够协同管理。同时建议将天津自贸区的数据也与京津冀的互联网相连,以达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的。

积极推动京津冀三地

教育资源融通

北京教育学院院长李方委员:推动京津冀教育一体化,实现首都功能疏解,离不开教育功能的区位迁移与整合融通。但是不宜简单地行政化,搞“一刀切”,否则欲速则不达。目前,北京高校向津、冀主体迁移或迅速在津、冀建分院不太现实,建议将不符合首都发展定位的高校产业基地、研发基地或校办产业,外迁到京津冀合作圈,共建部分实习实践基地。

加快推进京津冀

医疗一体化进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委员:按照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要求及首都新功能定位,将北京三级医院的部分功能有序向外疏解转移,可以缓解郊区和津、冀两地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并建议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转移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助推京津冀医疗一体化进程。

推广集中式电采暖

促进首都大气污染防治

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廷勇委员:建议将集中式电采暖纳入北京城市发展规划和供热专项规划,兼顾城乡,加强统筹,新建与改造并举,提升北京清洁供暖立体化保障能力。同时希望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建设双管齐下,最大限度减少政府财政补贴负担的基础上保障企业合理收益,简化项目审批程序,优化项目投融资环境,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建设,营造集中式电采暖发展的良好环境。

以科技创新

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委员:通过回收采集北京在建的燃气热电余热和周边的工业低温余热,通过长途输送技术,进入大型蓄热箱,综合调节发热和供热矛盾,能起到巨大的节能效益和减排效果。建议政府要全面协调、综合论证,做出科技规划;要完善制定相应政策、机制,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投资融资模式和热价计量模式;依靠科技创新手段,构建区域热网供热系统,全面解决现在城市发展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难题。

依托科技使机动车限制政策

更人性化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良委员:建议着手研究政策,采用机动车电子车牌的科技新手段精细化限行政策。给每辆机动车规定行驶里程、重污染天行驶里程、拥堵状况行驶里程三个额度,类似阶梯水价电价,实行超额累进制,在合理范围内用车免费,严重排污添堵时多付费。依托科技,由车主按照需要和额度情况自主选择、自我约束,使对机动车的限制政策更加人性化。

北京华磊邦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石向阳委员:建议,一是应由政府牵头,行业协会和商会负责,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搭建本市中小企业商业联盟公共电子平台,实现消费结构升级,拉动本市经济发展;二是应修订完善有关汽车租赁的行业法规,调整租赁小客车新增配置比例,大力促进本市汽车租赁业发展;三是应制定汽车快修连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扶持政策,促进本市汽车快修连锁行业发展。

强化科技创新

构建非公人才数据库

北京市保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明德委员: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能单靠建园区、减税、资金补贴等措施,更要加大顶层设计,从体制和机制上有所突破,建立大型的公众开放平台、开放式实验资金、开放式人才体系和创新产品的应用推广通道,逐步摆脱科技创新依赖土地创新的单一路径。

东方美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丽双委员:建议构建国家人才信息管理标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非公人才动态标准数据库和非公人才动态电子化档案。

提倡全民阅读 提高全民素质

北京宏宝堂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程茂全委员:建议首都在建设文化中心的过程中,应尽快出台全民阅读地方性法规并积极推进全民读书计划。北京能否出台全民阅读地方性法规,一是明确责任,包括强化政府组织领导责任、强化政府财税保障责任、强化政府宣传倡导责任和强化未成年人监护人责任;二是整合资源,涉及出版发行、阅读设施、阅读活动、阅读推广、教育系统、社会力量等方面;三是保障重点,主要是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四是制定监督评价,包括政府问责、社会监督和群众评价。

加大监管力度

规范互联网行业发展

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张斌委员: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网络安全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应对现有的互联网监管机构进行整合,梳理已有政策,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打造一个坚固的信息安全堡垒。

中国工商报社主编赵静委员: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同时,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损害国家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严重地危害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议政府加大对互联网的监管力度,为人民群众创造数量更多、范围更大的放心购物环境。

集美家居总裁赵建国委员:针对于互联网经济中虚假信息传播、不正当竞争、无照经营等较多问题,建议政府在大力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同时,尽快组织专家和学者对这些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出台相关政策规范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葡萄酒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黄卫东委员: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涉及我国产业安全、政治安全等诸多领域,建议在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未雨绸缪,做好互联网进入其他各领域的承接工作,在互联网促进其他行业发展的同时,也不要忽视规则的制定和法律体系的建设。

大力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科技处处长王永滨委员:利用大数据发展互联网经济,政府开放数据颇为重要。目前政府拥有很多高价值的数据,但是其数据资源的利用和运营还处于较为原始阶段。建议进一步开放政府数据,用大数据提升互联网经济。

运用互联网思维

破解就医难题

中央编译局出版社总编辑兼常务副社长刘明清委员:应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来破解百姓就医难题,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搭建一个诊疗信息平台,将所有医院有关收费、病床、资质、特色、专业等信息放在平台上,方便患者比较、选择、就诊和评价,解决目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完善顶层设计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金钢委员: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一是要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哪些国有企业在该行业可以退出,哪些企业国有资本应该控股等;二是要坚持市场化运作,让企业在完全对等的条件下自由结合,减少行政干预;三是发展过程中要依法办事。

促进科技建设 用科技手段

打造和谐宜居之都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研究员陈善广委员:应积极促进载人航天领域一系列可以改善自然环境的先进技术转化为民用,为首都宜居建设出力。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北京城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军伟委员:实现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应该通过管理目标的量化,管理标准的细化,职责分工的明晰化等手段推进。建议,一、加强城市管理的标准化,形成整体体系,对城市管理进行规范。如盲道的规范,公共健身器材统筹管理,城市公共标识要有统一的图形和颜色等。二、推进城市管理的智能化,要配套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如医院、学校等。三、完善城市管理法制化,增强城市管理的执行力。四、推进城市管理社会化,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调便民利民,强调公众参与,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石景山分局局长左小兵委员:北京要在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上下工夫,要实现社会管理服务的重心下移,加大基层社会组织的建设;要完善精细化管理机制,尤其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对地下管网、电力设施、交通设施等数据进行整合,并实现资源共享;要完善投入保障机制,政府财务投入逐年增加,逐步实行政府购买服务;要完善全民参与机制和督察奖惩机制。

城市精细化管理要以人为本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刘飞委员: 城市精细化管理初始设计方案要人性化、科学化,每做一件事,都要心存这样一个理念――这样做,是否考虑到使用方的利益,设计方案是否符合使用方的需求,而不能是惯性思维。所谓精细化管理,也即以人为本的管理。一是精细化管理的中心是人,管理宗旨、管理方式、管理结构的评估要以人为本,这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二是精细化管理要跟依法治国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法规。三是精细化管理一定要借助信息化提升水平,要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实施大数据战略,通过信息化和大数据助力建设城市新常态。

首都的生态环境建设要以

中关村科技优势为突破口

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篇8

论坛共同召集人,万钢部长与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朱敬一共同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并做主题报告。万钢部长在题为“实施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促进两岸科技合作”的主题报告中介绍了大陆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进展等。报告最后,万钢部长对深化两岸科技合作提出了四点建议。

第一,搭建好两岸科技交流平台,促进两岸科技和产业界交流交往。2011年首届“海峡两岸科技论坛”在北京举办,搭建了两岸新的科技交流平台。今天,两岸科技和产业界人士齐聚台北,围绕科技计划管理与科技资源共享、科技产业发展与管理、节能科技和前瞻生物科技4个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相信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除此之外,由致公党发起的“海峡科技论坛”,从2010年至今,已经分别在福州、东莞、昆山和潍坊举办了4届,两岸间还有“海峡论坛”、“两岸产业合作发展论坛”、“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等众多平台,都是很好的交流合作平台。希望两岸的科技和产业界人士能够充分利用好这些平台,汇聚更多有识之士,推动务实合作,形成更多合作成果。

第二,加强两岸科研人员往来,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和学生的交流;积极推进两岸科学家共同承担科技计划项目,共享大型科研设施,共建联合研究平台,推动更加务实的科技合作。

第三,加强两岸科技企业、高新技术园区之间的合作。台湾在发展科技园方面有先行经验,新竹科技园等科学园区的发展都有很好的成效,也正在和大陆的企业和园区建立密切联系。大陆有105家高新区,4家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和若干海峡两岸科技合作基地,聚集了大量科技型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在信息技术、LED照明、节能环保、生物资源等领域有广泛合作机遇,两岸双方应鼓励企业及园区合作,共同开展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合作项目,加快取得实效。此外,两岸应该充分利用2011年成立的共同孵化网络,整合孵化资源,推动两岸园区中的企业发展。

第四,促进技术转移合作。目前大陆技术交易规模已达6430亿元,而且必将继续壮大技术交易市场和技术转移集聚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协会也着力支持和服务于双方科技型中小企业交流合作。台湾技术交易机构可进驻或依托该平台与技术转移机构、知识产权经营服务机构乃至产业界进行多种深入合作。大陆创新驿站已覆盖26个省,目前已建立了节能减排主题工作组,今后还将成立更多主题工作组。欢迎台湾就节能减排等领域与大陆区域站点及成员站点建立对口合作关系,在网络平台上协同开展工作。

万部长最后强调,近年来两岸合作成果丰硕,一共签署了19项协议,涉及两岸合作的各个领域,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俞正声主席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提出要深化两岸合作,特别是深化两岸科技合作。从两岸科技、产业领域合作多年来的探索和现实需求来看,双方应建立更紧密务实的合作关系。研究讨论两岸科技合作协议是推进两岸科技合作的关键一步,可使两岸科技合作机制化、更加持久、深入和高效。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朱敬一博士在主题报告中表示,擅长“以巧碰强”的台湾科技界,要加强两岸合作,科技创新需要大陆广阔的市场。与会者分享了两岸科技计划推动模式的异同。

本届论坛闭幕式上,宣布了推动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的12项共同建议(共同建议附后),将推动建立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常态化机制和推动两岸实质性科技合作列入其中,得到了两岸学者和产业界人士的积极好评。

背景资料: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阶段以来,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从量到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首届“海峡两岸科技论坛”于2011年1月在北京成功召开。在两岸科技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科技界广泛参与的第二届“海峡两岸科技论坛”首次入岛,对于深化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岸科技合作的常态化与机制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台期间,万钢部长还访问了中研院、工业技术研究院、新竹科学园、台湾大学、新竹清华大学以及华创车电技术中心公司、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科技型企业,与“三三会”会长江丙坤等台湾老朋友会面,与台湾产业界人士进行交流。在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万钢部长就推动两岸科技与产业交流做主题报告,工研院各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出席报告会,并热情交流。

第二届海峡两岸科技论坛共同建议

1. 共同推动建立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常态化机制。

2. 双方考虑共同支持两岸科技合作项目研究,鼓励各界出资设立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资金。

3. 加强两岸科技机构的交流互访,支持举办各种形式的两岸科技交流活动。

4. 支持双方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互设研发机构、分支机构,或合作建立研发中心。

5. 支持两岸在各个科学领域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

6. 建立两岸科学(高新)园区交流合作机制,为两岸科技产业的合作创造条件;鼓励两岸科学(高新)园区、大学研究中心、育成中心(孵化器)等开展交流与合作,促进科技研发成果互惠与运用。

7. 推动两岸在新兴产业领域开展合作,支持两岸针对不同领域成立产业合作体系,实现两岸优势互补和创新资源整合。

8. 重点支持两岸在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与医药科技等涉及民生福祉的领域开展合作。

9. 加强两岸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领域技术合作,支援共同建设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技术合作平台。

10. 推动两岸在大型科学仪器研发、共享及实验动物领域开展交流合作;搭建两岸科技资源分享平台。

11. 支持两岸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加强两岸在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创新政策、发展策略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上一篇:文化素养方面的内容范文 下一篇:毕业活动方案策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