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生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3 06:48:21

科技生活论文

科技生活论文范文第1篇

科学小论文当然不同于科学工作者所做的论文,但又有着科学论文的基本特点。它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怎样指导学生写好自己的科学小论文呢?只要牢记科学小论文的特点就行了。科学小论文不同于学生平时的习作,它有自己的质量标准。1、科学性。科学性是科学小论文区别于其他各类体裁文章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学小论文的生命。它要求选题科学,研究的方法正确,论据确凿,论证合理且符合逻辑,文字简洁准确。2、创造性。小论文的选题、主要观点要有自己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而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当然,如果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新颖、独到而又论据充分、言之有理的见解也是可行的。3、实践性。论文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发现的;支持主要观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有实践依据;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不能有凭空捏造、猜测、成人包办代替的迹象。

小学生常写的文章一般都是记叙文,而科学小论文作为论文的一种,有它自身的特点,虽然同学们接触的不多,但也并不难掌握。论文有它的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科学原理和典型事实,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写作时,一般先“提出问题”,针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种现象,表明作者自己的看法。其次是“分析问题”,针对前面的问题自己做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发现,主要是以事实来作为依据。最后是“解决问题”,对前面观点的总结、升华,提升主题。

科学小论文最常见的形式有科学观察小论文、科学实验小论文、科学考察小论文和科学说明小论文。(一)科学观察小论文。是指青少年对某事物或自然现象通过周密细致的观察,并对取得的材料和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二)科学实验小论文。有时也称“实验报告”,是青少年对研究的对象创设特定的条件,经过反复实验,对获取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而写出的文章。它着眼于对实验过程的客观叙述以及实验现象的科学解释。(三)科学考察小论文。通过调查、访问、实地勘探等考察方式为主要研究手段写出的小论文称为科学考察小论文。有时也称为“科学考察报告”、“科学调查报告”。(四)科学说明小论文。科学说明小论文是指作者通过利用翔实可靠的资料对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进行解释和说明的一类小论文。一般来说,它并不直接采用观察、实验、考察等研究手段,而主要是从书刊资料、师长等地方获取丰富的第二手材料,并经过自己的综合分析、逻辑推理,用自己所理解的语言阐明某一观点。

小学生写作的科学小论文主要是前三类,展现自己观察、实验、考察的成果。写作小论文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研究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有人说,选择好题等于完成小论文的一半,可见小论文选题的重要性。特别要注意的是,选题时要考虑主客观条件。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选题时要清楚自己的长处是什么,短处是什么,自己对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兴趣,有没有这个能力把它研究清楚,自己是否达到了这个知识层次和认识水平,自己受否有毅力去完成这个题目以及是否具备研究这个问题的实验器材、场地等。可以说,好的科技小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科技实践活动的结晶。经历生活、观察生活是撰写科学小论文的基础,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之前,必须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科技小论文的选题要求、实验数据记录的方法和要求、写作的格式等等。这样才能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科学实践活动,作好原始记录,为科技小论文的写作做好准备。此外,还要使学生明确一篇好的科技小论文,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图表和照片等直观说明材料,才能更好的体现真实性,增强说服力。小论文的撰写是建立在小实验、小制作的基础上的.要求学生写科技小论文必须首先辅导好实验和制作。三者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

哪些可以作为科学小论文写作的材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课堂的延伸。科学课中关于热的传导这部分的内容可以想:铜和铁谁的传热本领大?通过设计小实验来研究一下,很快就能知道答案。把研究的过程写下来,就能成为一篇好的科学小论文。再如关于不用种子也能繁殖这部分的内容可以想:水插法可以繁殖,哪一种植物最容易成活?只要认真去做一做,还愁写不出好的科学小论文吗?

2、生活的体验。可以是童真童趣的观察生活,也可以是生活的热点关注。如动植物的观察饲养等,公民的素养到底怎样?年年交通事故不断,文明交通到底做的怎么样?既可作为综合实践的内容,通过实地调查,又为写作科学小论文积累丰富的素材。再如“一米线”,究竟能起多大作用,调查研究不就有结论了吗?居民生活水平的研究不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素养?

3、科学的求证。广为流传的的谚语、俗语、成语,真的放之四海而皆准吗?人人皆知的事理是否还有鲜为人知的盲点?苹果里的五角星正是创新的结果。二十四节气中是否真的很准?研究一下《立冬就是冬天到了吗》,完全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对科学的兴趣。

当然,写好一篇科学小论文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作前指导、作中辅导、作后修改,每个环节都很重要。

以科学小论文为载体,让学与练有机结合,真正提高科学素养,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每一位教师的愿景。

科技生活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科学大会;体育研究;数据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1-0026-06

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是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2~5年举办一次的,全国体育领域级别最高,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体育界盛会。会议的交流形式分为专题主报告、专题报告、书面交流和墙报交流四种。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于2011年12月5日至7日于上海举行。此次会议由上海体育学院承办,会议的主题为“发展体育科技,建设体育强国”。九科大既是体育界学习与贯彻党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即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决议的重要契机,同时也是对过去四年体育科学技术及体育科学理论的总结和对未来我国体育科技和理论发展趋势的展望。文章从入选本次大会的论文的地域分布、学科分布和作者单位构成等方面,对本次大会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总结,这不但有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全国体育科研的发展状况,同时也可以促进广大体育工作者更好地从事体育科学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与历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相关的总结性论文及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目录。

1.2.2分类与数据统计法对入选的论文按照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对其进行分类和统计。

1.2.3比较分析法对根据入选论文所做的分类和统计进行比较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概况

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共录取论文3379篇(除专题主报告),最后入选论文3151篇,这些入选的论文不仅体现了我国体育科技或理论发展的最前沿或最新的发展方向。更表现了我国在体育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的发展和创新。它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其中专题报告437篇,书面交流1182篇,墙报交流1532篇。分别占录取论文总数的13.9%、37.5%、48.6%(见表1)。

比较表1、表2可以看出,本届大会的论文录取总数超过了以往三届大会。同时本届科学大会入选的专题报告形式和书面交流形式的论文比率比上届有所上升,这种入选结构上的优化,有利于更多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的论文入选,从而使这些论文中的科研思想得到更好的传播。

2.2第七、八、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主题的变化

从表3中可以看出,第七届体育科学大会的主题是“奥运、科技、健身”,彰显了以发展科技为手段,服务2008奥运会和全民健身为目的的宗旨。第八届体育科学大会的主题是“体育科技与和谐社会”,这表明了体育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之间有着积极的相互促进的作用,一方面社会的和谐可以促进体育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体育科技的进步又可以反作用于社会生活,即体育科技的进步可以更好的造福与人们的生活,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第九届体育科学大会的主题是“发展体育科技,建设体育强国”,正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育科技是促进我国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这种由量到质的转变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此外体育科技又是体育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实力的重要标准,因而只有切实发展体育科技,提高我国体育科技水平,才能实现真正的实现体育强国。

2.3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专题报告、墙报交流和书面交流的论文的地域分布

表4分别反应了入选九科大的专题报告,墙报交流和书面交流论文的地域分布情况。北京、上海、辽宁三个地区,无论是专题报告,墙报交流还是书面交流论文的入选数量上都居于前三位。特别是北京地区在入选数量上具有绝对优势,不难看出,北京地区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社会地位,其体育水平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体育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另一方面,入选论文数量较多的地区都是经济、文化在我国较为发达的地区,而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在论文入选数量上远远低于东部较发达地区,因而更应该注意在抓好较发达地区的体育科技文化发展的同时要大力加强对西部地区的体育科技、文化的投资力度,以及技术上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

通过上述数据同表5的比较可以看出,入选论文数量上占优势的地区,大学综合实力的排名在全国范围内也很靠前。由此看见,体育科技的发展与高等教育建设水平之间也存在着很大关系,因而对于那些体育科研水平欠发达的地区,国家也应加大对其教育的投入和扶植。另外,在九科大中,入选论文除港、澳地区的论文外,还有多篇来自国外的论文入选,由此看出中国体育科学大会的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逐渐走向世界体育科学的舞台。

2.4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的学科分布情况

2.4.1专题报告的学科分布

由表6中可以看出,九科大专题报告的学科分布安排不同于墙报交流和书面交流的学科分布安排,在安排上更细化为58门各学科的具体内容。从这种一改三种会议交流方式学科分布形式相同的安排方式中,不难体会到会议组织者对专题报告这种交流方式的重视程度。而这种新的学科划分方式也使得专题报告的指导性更有针对意义和更强的专业学习意义。另一方面,从各学科入取的论文的数量中也可以看出,专题报告的各学科入取数量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平均的,均衡的照顾了各学科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各学科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向着平衡的方向发展。

2.4.2墙报交流和书面交流的学科分布从表7中可以看出,墙报交流还是书面交流,均呈现出较为一致的学科数量分布,按学科入选数量的多少排序,前六位的学科分别是体育社会学、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化学、武术和体育产业,这些学科大都是建立时间较久,研究方法较为完善的学科,而对于—些新兴学科和冷门学科,例如体育建筑学、体育仪器器材学、体育统计学、体育计算机应用等学科,入选论文数量很少,这表明了我国体育研究中存在的各学科间的不均衡陛。正像经济学中所说的“木桶效应”,体育科学的整体发展水平是由其中最薄弱的学科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体育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共同发展。只有实现体育学科间的均衡发展才能达到“发展体育科技,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因而有必要注重发展我国的短板学科,从而促进各学科问的均衡发展。

2.5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作者的单位 构成情况分析

从表8中可以看出,我国体育科研的主力军仍旧是体育院校,体育院校无论在专题报告,墙报交流还是书面交流中的论文入选数量都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均达到了入选总数量的55%以上。其他高等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在体育科研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也是不可小觑的,它们的论文数量在入选总数中也占有很大比重,分别占到了总数的20%以上和12%以上。再次是体育局和科研所。同时从表8中也可以发现,中小学入选的论文比例过小,因而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有待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的执行者和实践者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由于职前科研教育不足,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培训形式化,工作方式的惯性等原因,使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能及时转化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科研成果。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第七、八、九届的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的主题虽不尽相同,但是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特别是九科大的主题“发展体育科技,建设体育强国”,更彰显了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信心和决心。

(2)从入选的论文的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入选论文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西部欠发达地区与东部较发达地区相比数量上有着明显的差距。

(3)从入选论文的学科分布来看,传统和热门学科的研究要好于新兴和冷门学科,更有学科有“无人问津”的情况。

(4)从入选论文作者的单位构成来看,高等院校是我国体育科研发展的主要力量,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能力还有待加强。

3.2建议

(1)入选论文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因此在保证稳步提高体育科研水平较高的地区的科研水平的同时,更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植。

(2)在发展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努力发展新兴和弱势体育学科,实现体育学科各领域的均衡发展。

(3)在保证高校教师的体育科研水平稳步提高的同时,加强中小学教师的体育科研能力,切实将他们的丰富的实践经验转变成可利用的科学的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杨杰,张琦,黄军.从第四、五、六、七届体育科学大会分析我国体育科研的进展状况[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16(4):84-86.

[2]田玉普.努力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J].体育科学,2009,29(3):3-8.

[3]蔡有志,王凯珍,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情况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0):1303-1306.

[4]张瑛.浅谈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9(2):82-84.

科技生活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闻特性 真实性 客观性 准确性 科技论文 写作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科技论文具有新闻性

从信息传播学的角度看,尽管科技论文的普及性不如新闻,但却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这是因为:

第一,科技论文具有新闻的基本特征――真实性、客观性、时效性。

真实性。科技论文不但要求报道的真实性,而且对报道的真实性有一个检验的法则――科学研究的重现性。科技论文要经得起观察或实验等实践的检验,即他人依据论文所提供的研究方法、步骤,也可以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

客观性。学术论文具有独创性、科学性、专业性。科学性是指论文必须有翔实可靠、准确无误的材料作依据,它所提出的观点、结论,绝不带任何随意性和主观性,而是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经得起实践检验,论文条理清晰、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深刻揭示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也就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

时效性。在人们的观念中,新闻总是在追赶时间的脚步。现在因特网发达,网络技术全面运用,讯息传播的迅速,已使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在地球一边发生的事情,不出几分钟甚至不到一分钟,在地球另一边的人们就可以通过因特网知晓。如“9・11”事件发生后,新浪网一贯的新闻传播速度优势再次得到充分的展现:北京时间11日20点45分(即美国东部时间早上8点45分),第一架飞机撞击世贸大楼,20点55分第一条消息上网,20点59分率先通过手机短信将这一消息发出。分别距恐怖袭击仅仅9分钟、13分钟。对于时政性新闻,从发生到为人们得知的时间越来越短。其实,也有一些学术杂志,为了增加竞争力,缩短出版时滞,抢得出版优先权,加快了杂志的出版过程,甚至调整、缩短了出版周期。具体的措施有:提前出版,增加期次,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增加一些研究快报栏目,网络预出版。由此可见,时效性已不是科技论文成为新闻的障碍。科技学术期刊以“及时出版”为己任,力争缩短出版时滞,①也正是为了抢得学术论文的时效性。

第二,科技论文具有新闻的基本要素。19世纪80年代美联社提出了新闻应具备“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这5个“W”的理论。20世纪以后,随着新闻受众素质的提高以及新闻媒体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事实发展趋势和结果更为关注,于是,又在5个“W”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H”,即“如何(How)”,便形成了当今新闻学术界所公认的“六要素”,即五个“W”和一个“H”。新闻的几个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科技论文都具备。科学研究的时间是在收稿日期、修回日期之前完成的;人物当然就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主体,即科技论文的作者;地点就是作者的单位;原因就是作者的选题依据;事件――科技论文的正文,是科技论文的主体。

第三,科技论文具有新闻的广义特征。新闻的定义有多种。一个经典新闻概念是1882年《纽约太阳报》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另外,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以上两种定义主要侧重于新闻的新颖性、大众性,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目前,人们普遍采用认可的定义为陆定一关于新闻的定义。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②可见学术论文也具有新闻的新,它是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是对新近的科学研究这一事实的详细论述,是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新。

科技论文的特性

客观性。论文中的不真实因素,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的相分离为特征的。要做到科技论文报道的客观性,首先作者在创作论文的过程中要摒弃个人的情感好恶。

第一,不用敬辞。老师、先生为学生对教师的尊称;而教师、教授则是一种职业,一种职称。在论文中如“杨××先生的《评××××××××》”这样的话语也经常可以见到。句中“先生”为敬辞,表达了对所评论作品作者的尊敬,同时也道出了与其的特殊关系,这样作者的论点说服力在读者心中就会大打折扣。显然论文的主观色彩强烈。如改用“杨教授的《评××××××××》”,这样教授仅是对老师职称的客观描述,比用先生要客观得多。现在很多论文干脆就直呼其名“杨××的《评××××××××》”,职称也不写了,论点面前一律平等,没有身份、地位之分。其实,在美国的国家标准中,明确要求论文写作中不得出现老师、先生这样的词语。

第二,不用第一人称,用第三人称。

1.我、我们。宗春启③认为:“我”该不该出现在新闻里这是新闻写作的几个基本问题之一。张云扬认为,学术论文中第一人称语气是代表全体作者。④笔者认为,“我”在论文中指代什么,还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如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⑤在科技论文中,笔者还是认为不用第一人称“我”为好,在指作者的时候,如果非用“我”,则用“笔者”代替。

有题目为《在化学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素养的探讨》的一篇论文,在“学生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培养的主要途径”部分,分别有这样的句子:

“我校已实行教师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多渠道鼓励和支持教师科研工作。”

“我系要求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不仅要把实验理论讲解透彻,而且要加入所做实验与实际生活生产的联系及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我系在大多数老师有科研项目和经费的情况下,鼓励项目主持人在研项目时吸纳学生,有效推进了学生科研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我系在平时教学的同时,积极与我市工厂企业、质检部门联系,达成友好和作关系……我系通过走产、学、研结合道路,充分利用了高校、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教育资源,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社会调查、生产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更好地调动、鼓励、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大胆创新。”

读罢该文,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就像作者的一篇经验介绍报告,缺乏说服力。把文中的“我校”、“我系”改为“学校”、“ 学校化学系”则显得客观、公允得多。如果作者跳出“自我”的圈子,把自己置身“我校”、“我系”之外,把文中“我校”、“我系”改为“该校”、“该系”等第三人称,不仅客观,而且说服力增强,使文章一下子由一篇作者的自我经验介绍变成了一篇客观的报道。

2.本文、文章。在科技论文的摘要中,常常出现“本文”、“我们”、“本实验”等词语。如“本文介绍了……”这样的句子,如将“本文”改为“文章”则显得客观得多。

第三,归纳、演绎要合乎逻辑。归纳是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活动;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活动。归纳和演绎相互补充、相互转化,各自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归纳法只是对现存的有限的经验材料进行概括,不能保证归纳结论的普适性,因而归纳推理的结论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演绎法从一般原则出发思考问题,但无法保证自己的前提即由此出发的一般原则本身是否正确。不能根据几个孤立的事例得出与全局不相符合的结论,如不能根据生物、化学等几个理科毕业生考研率高达50%的事实,就得出全校的考研率高的结论。

准确性。1.不用模糊的词语。没有描述的准确性,就难以做到报道的客观性。科技论文语言应简练、明确、客观、明白无误,应尽量使用标准化的科学技术术语和计量单位、符号表述,应做到三忌:一忌含糊,二忌歧义,三忌随意轻率。⑥科技论文中要慎用模糊的词语,如程度副词:几乎、大约、大概、稍微、很、最等。时间副词:马上、立即、一会儿等。如,“我女儿英语成绩很棒”不如“我女儿英语成绩全年级第一”准确。如“将近占10%”、“大约10%”,计算结果为多少就是多少,9.96%就是9.96%。也不要加入自己主观的意见,说成“将近占10%”;同样的道理,也不要说成“将近占9.9%”。当然,假如要保留有效位数,就要遵循有效数字的取舍规则。

2.表达清楚明白。如在标注作者单位时,要在所属县(市、区)前,加注所属省(直辖市、自治区)。笔者的籍贯河南省周口市为地级市,但在与人交流时,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会问,是北京的周口店吗?对于港、澳、台的读者,乃至国外的读者,情况可想而知;同样在论文中,如提到某某村时,在其前面至少要冠以县、乡的名称。还有,“该方法与标准法所得结果悬殊”,悬殊到底有多大?不得而知。因此,一定要表述清楚。

3.不用积极修辞。修辞包括两大手法: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科技论文中一般不用积极修辞,如夸张、排比、连环、比喻、对比、重迭、讽刺、幽默、反语等表现手法。夸张,即夸大或缩小事实,把偶然的说成经常的,把一说成二乃至三,明显地与科技论文的客观性相违背。新闻写作,第一位的要求是准确,语言主要是平铺直叙。消极修辞以明确、通顺、平和、缜密为标准,以严谨、准确、无歧义为特征。因而首选的修辞方法是消极修辞。

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是科技论文最基本的要求,在论文创作或编辑时,从这一点出发能够解决许多基本问题、基本矛盾。如,在摘要的英文翻译中,是用过去时或是用现在时、将来时?该不该对论文作自我评价,如“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等。依据科技论文是新闻的判断,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科学研究)在报道时已经发生,所以时态要用过去时、过去完成时,而不用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自我评论只是作者的观点、认识、看法,是作者自以为是、想当然,是还没有发生的,没有任何的事实依据,因此不能对文章作自我评价。

注 释:

①杜利民、陶立方:《科技学术期刊传播特点研究》,《编辑学报》,2006(3)。

②《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国家标准局,1987年版。

③宗春启:《探究新闻写作的几个基本技术问题》,《新闻与写作》,2008(5)。

④张云扬:《学术论文中第一人称语气是代表全体作者》,《编辑学报》,2006(4)。

⑤闫建军、杨丽霞:《论科技期刊编辑的著作权职业敏感性》,《编辑学报》,2006(5)。

⑥高时阔、黎文丽、郭开选等:《科技论文文体结构所体现的美学特征》,《编辑学报》,2006(3)。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科技生活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科技话题;议论文;整合

新课标对高中英语写作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会整理写作思路,组织语言素材,规划文章结构,懂得列提纲,遣词造句修改文章以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字母大小写等。新课标对写作提出如此详细的目标要求,足见英语写作训练的重要性。英语新教材课本的特点是单元之间相互独立,而每个单元又都是以话题为线索串联起来的,话题涵盖人文和科学各个领域,就其体裁而言,和语文一样也分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和描述文四大类,新课标要求高中学生要学会用不同的体裁进行写作。而本文要探讨的是如何用议论文的手法写科技类话题的文章。

一、英语课程中科学技术类文章的特点

因为要用议论文的手法写科技类的文章,势必要了解什么话题是科技类话题以及科技类话题在表达上的特点。即哪些文章可以归之为科技类话题的文章?他的特点又是什么?

统观高中英语必修1-5的25个单元,我发现主要有以下几单元涉及该类话题:必修一第四单元“Earthquake” 中有关地震这一自然灾害话题的探讨,必修二第三单元“Computers”有关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发展史及未来道路的介绍和探索,第四单元“Wildlife Protection”关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介绍及保护,必修三第二单元“Healthy Eating”有关健康饮食和健康话题的探讨,第四单“Astronomy-Science of the Stars”关于天文学及宇宙和生命起源起源的话题讨论,必修五第三单元“Life in the Future”讲到了未来的生活和科技发展, 第五单元“First Aid”讲到的是有关急救的一些知识。

科技类文章的特点多以说明文或议论文的形式出现,主题涉及过去现在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以科学的眼光,独特的视角,生动的语言向读者阐明深奥难懂的科学发现和观点。但读者往往发现,当一篇文章涉及的科技专有名词过多时,该篇文章常常晦涩难懂。本文的目的是借以学生的视角,把错综复杂的科学话题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描述出来。

二、英语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英语的议论文和汉语的议论文结构相似。英语议论文一般由论题(proposition)、论点(thesis)、论据(grounds for thesis)、论证(proof)四要素构成。

Grayland(1990)介绍了一篇议论文结构最基本的三步骤:论点(thesis)介绍该议论文接下来要介绍的论题(proposition),论证过程(argument)解释说明提出该观点的理由或依据(grounds),结论(conclusion)综合以上谈论并肯定论点的合理性。议论文的特点是观点明确及准确,并用大量的事实和论据来验证作者自己的观点。或者以实例和事理来反驳某一错误观点或论断。层层推进,逻辑上可谓无懈可击。

《高中英语教材必修6》中Unit4 Global Warming这一单元的阅读文章“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C But Does It Matter?”就是典型的议论文的文章。该文认为全球变暖是由人类活动和温室气体过多排放引起的,并引用了几位科学家对于此看法的观点和2张数据图表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且号召人民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从结构上来看,文章大致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有关全球变暖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这一争论,进而第二部分证明全球变暖是怎么产生的,第三部分提出了科学界中有关地球变暖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最后一部分以问题的形式号召人们为全球变暖做出贡献。

三、如何做到科技类文章和议论文的有机融合

1.课堂示例

笔者所交班级刚刚上到M2U3电脑 这一单元,文章Who Am I 是以第一人称的手法介绍了电脑的发展历史和经历的变革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是典型的说明文。于是我在结尾的讨论环节设计了一个这样的话题,“随着因特网的普及,你是如何看待电脑的利弊的?” 首先让学生四人一组,以思维导图(mind map)的形式发散思维,讨论电脑的利弊,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句型。让学生结合参考句型,展开热烈讨论。并让每组一位同学做下记录。讨论结束,邀请男女各一组学生代表上台发言。课上学生积极踊跃,能看出该话题还是比较切合学生实际的。上台的同学也是争先恐后。这就为后续的写作展开了铺垫。笔者把该话题作为课后作业布置了一篇有关于电脑利弊的议论文,并且给出了议论文的模板(要求学生参考模板,但不是简单套用模板)。

2.案例分析

从学生交上来的文章分析,所有文章均是是典型的议论文习作,学生很好的参考了老师给出的议论文模板,但又没有完全抄袭该模板。而且学生能很好地结合上课讨论,发散思维,陈述了因特网的利弊。大部分学生认为电脑利大于弊,提出了应该合理的应用因特网,使之为学习做铺垫。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弊大于利,作为学生应该提倡禁止使用电脑,以免耽误学习。

但是所有学生的观点都是积极向上,并且很好的结合了我们提出的科技发展这一话题,同时运用对应议论文的体裁进行写作。议论文的三个步骤明确,逻辑清晰,语言简洁明了,可以说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四、结语

科技生活论文范文第5篇

1微信推送内容的选择和加工设计

1.1推送期刊科技论文

1.1.1根据论文选题进行选择性甄选推介

与科技期刊刊载的科技论文不同,借助微信平台推送期刊的科技论文时,编辑需要具备用户思维、大道至简思维和跨界思维,甄选科技论文的选题,即判断其是不是期刊报道的专业范围内的热点问题,是不是易于编写成科技期刊微信阅读群体易于接收的微信阅读素材,是不是立足于期刊专业领域、且涉及交叉学科,易受广泛关注的跨界内容。对于一些具备上述选题特点的论文,在期刊微信公众号推介论文全文的方式对其公众平台关注用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此类论文,可以通过技术处理首先将源文件转换为适合数字出版的XML格式,然后再转换为适合手机阅读的HTML文件,此类文件在界面展现方式、文件大小等方面都具有特别突出的优势,而且能以目录的形式进行浏览和内容定位,特别适合手机阅读。

1.1.2论文标题、摘要和图文等的加工

此外,科技期刊论文内容的专业技术性较强且比较长,而微信平台有其特有的信息传递和接收特点,因此借助微信平台推送期刊科技论文时,期刊论文内容的加工设计至关重要。在信息量繁杂多变的互联网时代,标题的吸睛度直接关系着微信内容的点击率和转发率,因此在推送科技论文时,标题宜言简意赅,突出核心亮点。大道至简,简单即流行就是这个道理。在具体题目的加工时,有如下技巧,比如一些陈述性标题可以变换成问答句,一些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但科技名词较生僻的科技论文还可以在经原创作者同意的前提下调整成科普些的标题,以更好、更快地拉近期刊与阅读群体的距离,促进传播,从而巩固和扩大期刊品牌形象。此外,在经原创作者同意的前提下,再次对微信推送论文摘要进行改写也十分重要。科技论文的摘要一般遵从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的原则撰写。而微信推送论文时,阅读群体先进行的是浅阅读,因此讲清研究的来龙去脉以及作者团队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往往是阅读群首要关注的。在微信推送论文的摘要加工环节,建议将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导读的方式展开,再配以精选的、必要的图表、视频和音频内容以及作者团队的生活照,既简练、多元、高效地展现了原创作者的研究内容和核心观点,又拉近了作者群和阅读群之间的距离,还会对期刊的推介和引用带来益处。在微信论文的推送中,图片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恰当的与文字呼应的图片,可以高效地突出文字想要表达的内涵,使人在阅读文字时快速产生相应的视觉联想。为了固化读者群对期刊推送论文的印象,可以将科技论文推送固化成一个微信栏目,如“优文荐读”“好文快报”等,并在每次推送时,固化此栏目的背景图片,就像知名广告宣传画一样,以图文配合的方式固化和提升期刊品牌形象。

1.2为期刊关注群体提供信息服务

结合《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两年来的运营经验,笔者发现科技期刊微信平台不但可以成为多维度承载和传播科技成果的窗口,还逐渐成为为期刊关注群,尤其是作者群、读者群和专家群的提供信息服务的平台。《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就是在实践中,立足期刊报道的专业领域,通过科技论文集锦、期刊近期策划重点、专业领域会议信息和通知、提供最新行业资讯和学科知识、科技论文写作知识和投稿须知等提升期刊品牌形象和被关注度的,吸引优质稿源的。

1.2.1科技论文集锦

科技论文集锦,往往是对期刊报道范围的一个热点分支进行重点宣传。这种论文集锦针对性强,阅读群体集中,因此如果能结合专业会议应景、定点地向与会专家推送,对期刊品牌提升效果显著。比如,《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主办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于2017年3月9日召开了电力大数据技术研讨会,《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争取到此次会议的独家媒体支持工作。会前,编辑部汇编整理了2014~2017年期刊刊载的大数据相关论文,制作成HTML文件,以大数据论文集锦的方式集中而有针对性地推送给与会专家,获得了较好的论文点击率,也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好评。

1.2.2期刊近期策划重点

2016年起,《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邀请不同领域的业内专家为栏目特约主编,陆续开辟了“虚拟现实”、“电力大数据”、“电力物联网”、“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多个热点前瞻的专栏,并在微信平台专栏征稿通知。从微信公众号专栏的点击率看,选择期刊报道范围内的热点话题,及时开辟专栏有助于吸引和聚拢优质稿源。同时,通过邀请栏目特约主编的方式,既能更好地提升领域内专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回馈支持期刊工作的专家学者,也能给特约主编在其朋友圈分享以及定点邀约稿件带去方便。

1.2.3科技论文写作知识和投稿须知

关注期刊微信平台的阅读群往往是有投稿需求的。面对这一需求,适时开辟便于阅读、易于理解、适合传播的科技论文写作知识和投稿须知,能更好地体现期刊服务意识,拉近期刊与阅读群的距离。比如《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在微信平台创建之初就开辟了“投稿那些事儿”栏目,编辑以略带幽默而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地道出作者写稿的重点、投稿的技巧等,因语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受阅读人群广泛关注。

1.2.4学术会议专家PPT

科技期刊编辑除了编审稿件、积累和跟踪专业知识和热点动态,还会经常参加学术会议,以开阔学术视野,结识学术专家。因此在参加学术会议时,留心与期刊报道重点相关的学术报告,积极与报告专家联络并获得其PPT权,既可结识学术专家(或与专家深度交往),还可为其提供宣传服务,并通过在期刊公众号其学术报告PPT给期刊公众号增粉,实现多赢。分析《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微信平台几次阶跃式增粉的数据发现,重大学术会议知名专家学术报告PPT很受期刊微信平台微信群体的欢迎,是给期刊微信平台增粉的好方式。

1.2.5专业范围相关的会议通知

随着科技期刊微信平台运营的积累和粉丝数量的增多,其渐渐会对期刊品牌有辅助支撑作用。因此,在一些专业对口的学术会议中,科技期刊应该多与会议主办方沟通,阐明科技期刊拥有的专业人群资源,最好能使科技期刊成为学术会议的媒体支持。这样,会前可帮助其会议通知,会后可尽快与会专家热点学术PPT,既提升会议的影响力,也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

1.2.6期刊编委或审稿专家的书讯

科技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专家往往是业内知名专家。在让编委和审稿专家为期刊审稿、组稿、期刊品牌建设出谋划策的同时,期刊微信平台也给这些专家提供了一个宣传其适合微信宣传的研究成果的好机会,比如专家在期刊的论文、专家近期出版的书讯及其研究团队的资质介绍等。这些宣传素材往往很受业内学术圈关注,因而也是科技期刊微信平台通过做好信息服务,从而助力期刊品牌提升的好方法。

2期刊微信平台增粉渠道和时机的把握

总结《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微信平台运营经验发现,借助为专业学术会议提供媒体支持,通过期刊微信平台向业内同行会议通知与会专家学术报告PPT是期刊快色增粉的好方法。同时在重大学术会议期间,适时推出期刊与会议专业相关的适合手机阅读的HTML论文集锦,也是助力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的好时机。另外,科技期刊编辑还应主动思考,本着为读者、作者和专家服务的宗旨,积极开拓微信平台栏目内容和形式,激活和发掘好科技期刊微信平台的宣传价值,助推科技期刊健康发展。

3结束语

科技生活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网络发表;科技论文;版权保护;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256-02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高校科技论文的网络发表和共享也得到逐步的发展。高校科技论文的网络发表与共享打破了高校以往的只能通过传统纸质期刊发表科技论文的程序,减少了科技的时间,使高校的科研人员学术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在推动高校科技信息和知识的快速传播以及科技成果迅速得到共享和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和共享平台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的事物,相关的制度和机制还没有健全 [1],在版权保护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科技论文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的高度共享性使得版权保护的难度增大,如何有效保护高校科技论文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作者的版权是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科技论文的网络发表与传统科技的版权比较

(一)网络科技论文与传统科技论文版权保护的复杂度

网络侵权与传统版权侵权相比,传统版权侵权是纸质为载体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网络侵权是通过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实施的,侵权完成的速度快,复制、下载、传输行为变得简单易行,同时侵权确认的难度大。与传统版权保护相比,网络版权保护变得更加复杂,版权保护的主体、客体及地域性的范围加大。传统版权保护的主体是作者、出版者及其用户。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下的版权保护主体包括科技论文拥有者、科技论文传播者、网络服务开发商以及科技论文网络的使用者。另一方面,版权保护的客体范围扩大;同时由于互联网的无国界,一旦有侵权行为发生,版权保护就十分复杂。如表1所示,二者的侵权复杂程度比较。

(二)网络科技论文与传统科技论文著作权比较

1.发表权和修改权。发表权包含的内容很多,包括是否发表,何时发表,在何刊物发表等。所有这些都应由作者自己来决定,任何他人未经作者授权或委托,都不得擅自决定。但是由于传统期刊需要经过投稿、审稿等漫长的过程,发表的周期很长。所有这些发表权版权人无法自己决定,一旦投稿就没法修改,甚至有些出版社自行修改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 [2]。而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下的科技论文可以随时发表。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这表明,作品可由作者自己修改,也可由取得授权的其他人修改。

2.保护作品完整权。传统纸质期刊发表的论文,科技论文的完整性有时会被忽视,比如对于论文稿件,经专家审稿后,认为论文的内容很好,但由于版面限制等因素,就会对论文进行大量的修改和删除,此种做法就侵犯了作者的保护作品完整权。然而相对于网络科技论文,由于作其发表的载体为网页没有任何篇幅和尺寸上的限制,科技时完全可以从其内容本身的完整性编排内容。

3.信息网络传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中国2001年新修订的《著作权法》增加的一项权利,保护通过互联网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著作权权利是网络科技论文传播的一项重要权利。传统科技论文则没有此项权利。

二、高校科技论文网络发表与共享的版权侵权分析

1.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有些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未经版权人的同意或许可,擅自将其作品在网络上发表,传播。比如有些网络平台擅自把一些作者的博客作品在其网站上发表并予以共享,在网络上使用他人作品时,擅自对作品进行修改、删节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明确将此种行为定性为侵犯了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2.科技论文作者权益侵权。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和共享使得复制、盗版和修改变得更加容易,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与共享平台为例,作者发表的论文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只要作者所投论文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有一定学术水平,符合其网站的基本投稿要求,就可以发表。科技论文在线允许文章在发表前,甚至审稿前首先在网上,科技论文在线采用的这种先公开,后评审的论文评价方法使得作者一旦上载的作品没有经过授权或许可,通过科技论文在线进行传播就会存在很大的版权风险。

通过对广西某几所高校的一些科研人员调查发现,80% 的科研人员不愿意在网络平台上发表及共享其科研成果。40%的被访者认为如果网络上发表共享其论文,再次向正规期刊投稿难度会增加,甚至一些正规期刊不接受这样的投稿。20.7% 的认为将会导致盗版现象;7.3% 的认为可能会被用于商业目的;12%的认为可能会损害文章的完整性和署名权;只有20% 的人考虑过将自己的文章公布在网络平台上。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存在不少版权纠纷的问题。所以说科技论文在线发表与共享应妥善处理好网络版权侵权。

三、高校科技论文网络发表与共享版权保护的建议措施

(一)科技论文网络著作权人采取的措施

1.增强高校著作权人的版权保护意识。在目前网络版权保护方面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树立高校科研人员的版权保护意识更为重要。目前,高校科研人员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著作权意识还比较淡薄。即使自己的作品被侵权,很多作者没有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从而导致现实生活中任意转载、改编等方式使用科技论文的现象很普遍。因此要通过各种方式,开展版权教育,增强版权自我保护意识。高校应加强版权保护这方面的宣传,在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上登载相关著作权保护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媒介和渠道宣传版权保护的相关知识。

2.采取技术措施。版权的保护措施是指版权人主动采取的,能有效控制进入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并对版权人权利进行有效保护,防止侵犯其合法权利的设备、产品或方法 [3]。目前,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应对网络中的侵权现象,版权人采取的技术措施通常包括采用反复制设备、访问控制技术、数字水印、数字签名或数字指纹技术等保护网络科技论文的版权。

(1)反复制设备(anti-cope devices);由于网络作品的复制非常容易,目前版权人一般采取反复制设备就是阻止复制作品的设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SCMS”系统(serial copy management systems),该系统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不仅可以控制作品的第一次复制,而且可以控制作品的再次复制,避免数字化作品的复制件被作为数字化主盘。(2)访问控制技术;即控制进入受保护作品的技术保护措施(如登录密码)。它允许用户对其常用的信息库进行适当权利的访问,限制用户随意删除、修改或拷贝信息文件。(3)数字水印、数字签名及数字指纹技术;为了防止网络作品的易修改,易盗版现象出现了数字水印、数字签名或数字指纹版权保护技术。数字水印是利用数字内嵌的方法隐藏在数字图像、声音、文档、图书、视频等数字产品中,使得用户只能在屏幕上阅读,而无法复制。这种技术可以用以证明原创作者对其作品的所有权,并作为鉴定、非法侵权的证据。数字指纹是指同时在数字作品中嵌入的是作品传播者和使用者的标识信,和数字水印技术相反,当某个用户将其拷贝非法的传播到外界,版权所有者就可以通过提取拷贝中的指纹来追踪非法用户。数字签名技术即进行身份认证的技术,防止伪造,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其他技术措施比如防火墙技术、认证技术(CA)、追踪系统、标准系统、电子版权管理系统等。

(二)完善版权保护法律制度

中国在著作权的网络立法方面,其法律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保护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等一系列涉及网络版权保护的文件,为技术措施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其中《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是2005年由国家版权局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实施的,对网络环境下的科技论文版权保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政府应加快对《著作权法》的修改、完善,并制定保护网络著作权的专项法律或行政法规。法律保护是一种事后控制的手段,即只有在发现侵权行为之后,法律才能进行干预,一旦有版权侵权,高校科研人员应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加大版权保护力度

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应增强维权意识,对抄袭剽窃他人论文成果侵犯版权的行为予以严惩。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为例,其网站上设有学术监督栏,对一些侵犯版权的作者取消已发表的论文,收回刊载证明,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上予以谴责,并禁止三年内在其网站上,对维护版权所有者的权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对于网站在保护版权方面还是不够的。对于一些复制、盗版其网站上的论文在其他网络平台上发表或者在科技期刊上发表,则没有相关的政策。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应当充分重视作者的论文版权保护需求,保护作者的著作权权益。

高校科技论文网络发表与共享版权保护要得到增强,首先要增强高校版权人的版权保护意识;其次则必须及时更新、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快网络版权保护的立法,最后要提高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的技术保护水平。只有作者的版权得到有效的保护,才能提高科技论文的发表数量和质量,推动高校科技论文的网络发表与共享。

参考文献:

[1]金勇,王小东.网络科技论文共享平台建设研究:第35卷[J].湖南农机,2008,(11):147-148.

[2]古东.科技期刊实现即时网络出版势在必行[J].编辑之友,2005,(1):65-67.

科技生活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基金论文;统计分析;科研项目

鉴于基金论文的学术性、重要性和权威性。我们可以借鉴情报学的基金论文率(即:基金论文篇数在期刊总篇数中所占百分比,它是指期刊刊登的"一般认为,科技期刊刊载的基金论文越多,基金论文率越大,则该科技期刊的论文质量就越好,其学术价值也就越高")这个基本指标,来衡量一个单位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1]。因此,我们收集整理了本单位2003~2012年10年间正式发表的基金论文,将这些论文编辑成册即《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项目论文专辑(2003~2012年)》以期能记录10年来的重要学术成就,启迪同行,为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料。本文对这部分学术论文的各项文献计量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

1基金论文来源和统计方法

1.1一般资料 《专辑》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中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

1.2统计方法 在数据库检索控制条件中输入[第一作者]和作者单位检索项中输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山东省疾控中心];在时间检索项中输入[2003~2012]采用精确检索方式,然后,再精选出基金资助的论文[2],另外,对于个别属名作者单位为山东医科大学的本单位在职研究生的论文也收录到本《专辑》中。运用Ecxel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2结果

2.1基金论文量统计 基金论文往往代表了某研究领域的新趋势、"制高点", 以年为单位进行统计,可以看出论文量的变化,10年间基金的数量从2003年的3篇,逐年增长,至2012年增长到年发表48篇,充分说明了单位学术能力不断提升,从表1可以清楚地看到基金论文量呈逐年增加的状势,而且基金论文率也是逐年增加。基金论文率越高,说明高水平、高质量的论文比重越大,换言之,单位的科研能力越强,学术水平越高[3]。

2.2基金项目资助来源统计 基金论文所受资助基金的级别与其研究和学术水平虽无必然的相关性,但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受资助基金的主要来源,及该学科在科学研究中所受的关注程度[4]。我单位基金资助项目来源非常广泛,10年间本单位总计申请完成的各类、各级科研项目,涉及基金类型多达29项,项目研究过程中产生的论文共计211篇。

部级5项,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中央补助地方烟草控制项目、国家艾滋病防治社会动员项目;省部级8项,即: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厅计划项目、山东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资金项目、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山东省科委基金资助项目、卫生部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全国爱卫会、卫生部的项目;厅级5项,即:山东省卫生厅资助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青年基金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重大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国际合项目及国外项目6项,即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WHO资金资助项目、中美新发传染病合作项目、中盖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世界银行禽/人流感信托基金赠款中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及人流感大流行防控能力建设项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课题;其它项目5项,即:"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自动、山东省2005年"十大科技示范工程" 、山东省2003年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卫生部2007年卫生标准制、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各类基金资助论文数量详见表2。

2.3论文的专业划分 《专辑》按专业分为14大类,其中有7个专业发表的论文数,明显高于其它专业。即:计划免疫、流行病学、慢病防治、艾滋病防治、毒理、病媒防治、食品与营养7个专业最多,为187篇,占总数的88.6%。我们的优势学科是计免、流行病、慢病和艾滋病等。其它学科也应以此为榜样,加强学习,开拓业务工作的新局面,争取领导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关注和扶持,提高申请各种基金资助的意识和能力,并学会寻找多种基金资助的渠道[5]。

2.4作者情况分析 211篇论文第一作者共86人,占全中心现职专业技术人员的25%。有12名5篇以上高产作者,占全部第一作者的15%,高产作者完成基金论文81篇,(见表3),占《专辑》论文总数的38.4%。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业务骨干在事业发展中的起到的支撑作用,也提醒管理者,应尽一切努力支持和关心业务骨干的工作和生活,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2.5的期刊统计 211篇论文分别刊登在59种期刊上,刊登论文最多的中文期刊是《预防医学论坛》为23篇,占全部论文的11%,刊登论文相对集中的10种期刊,共刊发116篇论文,占全部论文的55%,其余49种期刊共发表95篇,占全部论文的45%。统计结果,对于确定本单位的核心期刊提供了重要依据。

3讨论

基金资助项目是经有关专家严格筛选和反复论证而确定的科研项目,研究起点高、立意新,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创造性和探索性,代表了国内该学科领域中主要的科研发展水平和研究方向,其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那么在它的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学术论文的水平也较一般论文高得多[6]。通过收集、整理本单位十年间的基金资助项目论文,详细、全面的掌握本单位的学术能力,各专业发展情况、业务人员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方向。统计结果显示出,基金论文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我们的科研能力蒸蒸日上。同时,涌现出一批善于搞科研的业务骨干和高产作者,也发现了各专业之间的差距,总结了多年来各种基金项目资助的来源,为以后,加强申报科研项目,开辟多渠道资助提供一些借鉴。结果充分证明了我单位广大科研工作者努力进取、勇于开拓、为预防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专辑》的作用还在于,为单位领导制订下一步工作规划和确定业务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对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能够有所启迪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胡志彬,董海原.2007-2011年刊载基金论文统计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S1:87-88.

[2]杨红芸.2005~2010年发表的基金论文分析[J].华西药学杂志.2012,27(03).

[3]魏强.科技期刊基金论文统计中的评价指标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10,06:147-150.

[4]贾杰,官洪义,张瑞兴,等.2001~2011年基金论文统计分析[J].安徽医药,2012,06:870-872.

[5]张保军.2005-2010年基金论文统计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1,09:121-124.

科技生活论文范文第8篇

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8.21%,年均增长0.33个百分点,相当于新中国前50年年均增长水平的2倍;森林蓄积量达124.56亿立方米,年均增长1.78亿立方米。(国家林业局)

我国将建全国湖泊数据库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专家正牵头进行“中国湖泊水质、水量和生物资源调查”项目。据了解,项目完成后将建成我国湖泊数据库,从而为我国湖泊环境治理、资源合理利用以及防灾减灾等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从1958年到1987年,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联合相关单位开展了全国第一次湖泊资源调查,初步摸清了我国湖泊家底,掌握了大量基础性数据。但由于湖泊资源和环境状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有的数据已难以准确反映我国湖泊的现状。

该项目将针对我国不同区域湖泊资源与环境变化的特点,以掌握我国湖泊水量、水质与生物资源变化及其形成原因为核心,以野外调查、定位观测和遥感监测为手段,项目调查的重点是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和东北地区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主要湖泊,对其开展湖泊水量、水质和生物资源监测调查,以期全面、系统地掌握我国湖泊现状及其变化。(蔡玉高)

中国去年发表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二

一直承担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数量和影响统计分析工作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消息说,2006年中国作者发表在国际主要科技期刊和会议上的论文共十七点二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百分之八点四。按国际论文数量排序,中国跃居世界第二位。

较之2005年,中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增长迅速,世界排名由第四位升至第二位。去年国际科技论文总数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日本、英国、德国。

主要反映基础研究状况的《科学引文索引》(SCI)2006年收录中国论文七点一万篇,比上年增加百分之四点三,占世界份额五点九个百分点,论文数排序中国居世界第五;反映工程科研情况的《工程索引》(Ei)2006年收录中国论文三点六万篇,占世界比例为百分之十四点六,世界排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2006年中国科技工作者在主要国际会议上三点六万篇,占世界总数的百分之九,中国科技人员共参加七十四个国家(地区)逾两千个国际会议,科技会议论文世界排名也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科技生活论文范文第9篇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选题不适宜

例如有的同学拟的题目是《南京市交通问题调查》,问题那么多,范围那么广,怎么写?还有的同学拟的题目是《宇宙的奥秘》《论科技》《动物实验》等等,都不具体。题目定得不适宜,不容易写出好文章。

2.没有研究的基础

很多文章,只是简单地在网上浏览一两篇文章,摘取点资料凑出来的,看不到是如何研究的。

3.缺乏参考文献

有位同学写了《非洲的眼镜蛇》一文,行文流畅,照片配得又好,但是通篇没有注明资料来源。是自己到非洲考察的吗?一问,不是。如果这样的文章获奖了,发表了,那是鼓励一种什么样的行为?每年这样的文章真还不少。如果对此现象无动于衷,那还叫“科学教育”吗?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缺少对小论文的科学认识

论文是什么?按照《F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论文――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小论文只是说是学生做的,选题小,写得简单些,但是论文规范是不应当改变的。严格的论文,要在“论”字上下功夫,观察也好、实验也好,是为了论证某个观点。在实际生活,我们现在讲小论文,已经是一种广义的说法,不仅有论文,还包括调查报告、研究报告。

2.规范的小论文阅读少

同学们写出的小论文不规范,因为平时就没有看过规范的小论文,这是教育的问题,也是出版界的问题。出版界每年出了那么多书,可是规范的小论文书籍却是找不到。

3.不规范的“论文竞赛”误导

每年都有许多的“科技小论文”比赛,可是有些主办单位自己都没有弄清楚什么是“科技小论文”,不管符不符合要求,都大量评奖,以至让我们的同学弄不清什么的规范的小论文。

三、如何将小论文写好

1.研究为基础

一篇论文,要让人看到你是踏踏实实做了研究的。大家注意到,全国及省市中小学生科技论文评选,获高奖的,绝大多数是研究报告或调查报告。这些报告的后面,都附有大量的调查记录、实验记录,包括过程照片。铜山中心小学周洲等同学写的《秸秆还田提高黑花生单产的研究》,是学校有组织的研究活动的结果。致远外国语小学张欣妍同学写的《探究影响洗衣粉去污效果的因素》,则是个人开展的研究活动的成果。这些作品都受到好评,说明要想把论文写好,首先要把研究做好。有的同学说,“好论文是做出来的”,这话有一定道理。

2.切口要小

研究的选题、论文的选题都不宜大。例如《南京市交通问题调查》这道题,“交通问题”太多,到底讲里面哪一点?“南京市”范围太大,各区、各条道路情况都不同,到底讲哪里?问题多、范围大,不好研究,当然就不好写。南外仙林分校五年级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上述大题目改为《仙林大道交通信号灯调查与调整方案》,研究的问题很具体,写出的报告就很生动、很实在。

3.要以问题为导向

如上面的题目,发现道路交通上有问题,才要去调查、去分析,去提出改进意见。好的论文,大致是三大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许多同学的文章,上来就讲怎么做,这是欠妥的,首先要交代针对什么问题。同学们身边有许多生活问题、学习问题,善于发现,善于在很多的问题中找到别人没怎样关注的问题,认真把它作为课题来研究,就有可能写出好论文。

4.资料必须注明出处

在论文中使用他人的观点,需要指出这些观点的来源。在论文中,对于他人的观点指明来源,就叫作“注明出处”。中国科协副主席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博士明确讲过:“一篇科学论文必须附有参考文献,以说明哪些是前人的意见成果,哪些是自己的研究发现,没有给出参考文献的文章不属科学论文。”这在发达国家,是小学生都必须遵守的。早在20年前,上海出版的《外国中小学教育》就曾经介绍过,“荷兰的小学教育不是以毕业或升学考试结束,而是以学生们撰写研究论文而告一段落。论文题目由学生自选,可以是科技方面的,也可以是史、地、文学的;不过,要求是一致的。都必须用十六开的白纸写十六页,而且要开篇有提纲,附录有参考书目,与大学生的毕业论文的格式毫无两样。”发达国家这样做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让学生做研究、写文章之前,必须看看别人已经研究到哪一地步了,才能避免重复劳动,才能有所创新。同时,这样做也是一种诚信教育。要做讲诚信的好学生,那我们就从写论文开始吧――“我引用的资料都有出处,别人(包括爸爸妈妈)帮助我做研究的地方我都一一说明。”其实,写小论文,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而且,更要在活动过程中,培养我们诚信的品质、科学的态度。

5.读点规范的指导书

目前,市面上指导小论文写作的书真不多见,这个问题也值得研究。北大教授、著名作家曹文轩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书――《小论文写作7堂必修课――美国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特训方案》,确实是一本好书。里面讲了“如何寻找论文题目”“查资料从哪里开始着手”“如何拟写论文提纲”“如何起草论文初稿及修改”以及“如何提交论文、当众演讲论文”。书中还给出了论文写作的“工作进度表”,相信会对同学们有帮助:

科技生活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科技论文 英文摘要 常见问题 解决办法

人们的生活进入快车道时代,每天被海量科技信息包围,论文文摘因其高度概括、要点突出而在信息网络中有很高的价值,帮助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信息、了解研究的成果。但英语写作能力,与其他技能相比,是理科学生发展最慢是最薄弱的环节。

一、提高对摘要重要性的认识

一般作者较注重论文正文部分的写作,而忽视摘要的写作,更不愿意花精力写较费力的报道性摘要。审稿人也只是偏重于论文的学术价值审查,而很少对摘要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有的编辑往往也未能严格把关,忽视摘要的加工。大家更关心的是论文有无发表价值,而对后的影响和使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很难想象人们要在浩瀚的科技论文中,全文查阅相关内容。只有通过检索系统,对文题、摘要或关键词进行检索,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所需的信息。因此,摘要的质量直接影响论文的利用率。从这个意义上讲,摘要比论文本身更重要。

二、科技论文摘要常见的问题

(一)题目不规范。

题目应展现论文的中心内容和重要论点,包含的全部词汇不得超过10个实词;英文文题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其他全部小写,专有名词除外。例如不得出现如下情况:

1.如:一种、一类、研究、分析、初探、之我见,还有刍议、浅析之类谦词。

2.背离文题根本定义,忘记文题系反映全文特定内容的恰当、简明词语的逻辑组合,文题中“The study on”,“Development of”之类的句子或空话。

3.文题第一个词不得用冠词(A,An,The)及“And”等,避免出现多个介词“of”。

(二)结构残缺。

文摘要结构完整,通常包括以下四要素:(1)目的陈述(Purpose Statement)及主题阐述(Topic Specification);(2)方法(Methods);(3)研究结果(Results);(4)结论(Conclusions)。许多英文摘要结构残缺,严重影响到摘要该发挥的作用。

(三)人称语态时态问题。

以往人们认为,科技论文的撰写应使用第三人称、过去时和被动语态。但目前大多数期刊都提倡使用主动态,第一人称使用也十分普遍。由此可见,为了简洁清楚地表达研究成果,在论文摘要的撰写中不应刻意回避第一人称和主动语态及现在式。当然,摘要可以用第三人称写法,例如:“Studies on...show...”(对……的研究表明)﹑“The report reveals the situation of...”(报告反映了……的现状)等句型。也可以使用“This article”(本文) ﹑“The author”(作者)或“We“(我们)等作为主语。

(四)形式不当。

摘要可写成报道式(informative abstract)的,以便向读者提供原文中尽可能多的定量和定性的信息,如问题的提出﹑解决的手段﹑所得的结论或结果﹑与他人成果的比较等。报道式摘要必须有实质性内容,即应当包括主要结果和结论,报道式摘要一般在200~300字。而对综述性文章或以数字解析为主的论文,其摘要则可写成指示式(indicative abstract),也称为说明性摘要、描述性摘要(descriptive abstract)或论点摘要(topic abstract)。这类摘要仅仅指出文章讨论了什么问题,而一般不涉及方法﹑结果和结论,字数一般在100字左右。有的文章本应写成报道式摘要却写成指示式的,不能反映文章实质内容;有的文章摘要本应写成指示式的却写成报道式的,结果写了几百字,还是没有讲清楚文章的重要内容。

(五)独立性差。

摘要是可以单独发表的,因而基础须是独立的,无须依赖于其他任何补充而自明其义,应尽量避免引用文献、图表、公式,用词应该是读者熟悉的。若无法回避使用引文,应在引文出现的位置将引文的书目信息标注在方括号内。

(六)句子冗长,含义不清。

鉴于摘要的篇幅,建议使用简短的句子,表达要准确、简洁、清楚。注意表述的逻辑性,尽量使用指示性词语表达论文的不同部分(层次)。如使用“We found that...”表示结果,使用“We suggest that...”表示讨论结果的含义等。

(七)顺序颠倒。

有的学生把摘要当成作文提纲,先写摘要,后根据摘要下笔论述正文。摘要虽然置于正文之前,但却是论文写好之后,经过认真思考提炼出来的,其内容应是全篇文章的精华,文字高度精练。

三、其他注意事项

摘要不要太短,第一句话不要简单重复文章题目;

取消背景性情况介绍,取消对既有研究情况的陈述,仅限于表达新的研究进展信息;

以第三人称撰写,不使用第一人称,如“本文”、“我们”等;

用重要的事实开头,尽量用短句,避免用辅助从句开头;

在时态上,用过去式叙述作者的工作,用现在式叙述作者的结论;

在语态上,尽量用主动语态代替被动语态;

尽量少用缩略语;

注意冠词使用上泛指与特指的区分。单数名词必加冠词,复数名词少加或不加冠词。

学术论文摘要的撰写一般是完成正文以后才写成的,它是整篇论文要点的浓缩,摘要的逻辑结构是通篇论文论证结构的缩影。只有对摘要感兴趣,读者才会阅读整篇论文,因此,摘要对拔高论文的层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摘要的一般逻辑结构包括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和论文观点;摘要字数要根据论文篇幅大小而定,小论文字数一般在150~250字左右,学术性议论文字数一般在500字左右;关键词一般取自于摘要内容,而且关键词排列一般具有顺序性和逻辑性。常见的摘要动词有:present(阐述),describe(描述),address(讨论),deal with(论述),look at(考察),examine(研究),consider(考虑),discuss(讨论),analyze(分析),investigate(研讨),contain(包含),cover(涉及),include(包括),review(综述),summarize(总结),show(说明),demonstrate(证明),indicate(表明),base on(基础),take as reference(参考),conclude(结论),arrive at a conclusion(得出结论),sum up(总结)。

总之,英文摘要应将论文的研究体系、主要方法、重要发现、核心结论,用简明扼要语言加以概括,包括摘要的诸要素,要符合摘要的基本要求,避免犯格式错误,真正起到摘要的画龙点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浩元.科技书刊标准18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陆效用.研究生英语论文及应用文写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科技评价论文范文 下一篇:生活科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