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4 03:52:08

科技金融论文

科技金融论文范文第1篇

目前,国内外学者均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经济学家Schumpeter(1912)首先提出了信用创造论,他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专门分析了信用与资本形成过程,将信用创造论置于他的“创新理论”中,即通过信用扩张创造资本,实现创新。此外,他还系统地研究和论证了货币、信贷、利率等金融变量对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影响,认为那些功能齐全的银行可以通过判断和支持那些具有创新生产发展能力的企业家的方式推动科技创新发展。而Curley(1960)等则从商业银行系统角度,研究了银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用。GoldSmith(1969)的研究指出金融机构在墨西哥快速工业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King,Levine(1993)等以Sehumpeter为基础,提出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具体方法,如选择创新企业和项目、增加信贷投入、分散金融风险、披露预期利润等。Stulz(2000)认为,通过对创新项目的监控,银行能够较可靠地根据项目进展及其资金需求情况来为创新项目提供额外的资金支持,因此银行在为需要分阶段融资的创新活动提供外部融资方面更为有效。以上学者的研究集中于银行系统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国外也有学者研究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的作用,Saint—Pau(l1992)从金融市场风险角度出发,提出了金融与科技融合的有效方式,如鼓励和支持那些发展潜力较大的经济主体使用生产率较高但具有一定风险的生产技术,从而有效推动其技术进步,提升其经济利润。Kortum和Lemer(2000)通过调查法进行了相关研究分析,他们选取了美国20个产业1965-1992年的生产数据,系统地分析和考察了风险投资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其研究结果表明,在某一产业中,风险资本投入量与专利数量呈正相关性,即在一定情况下,专利数量会随着风险资本的增加而上升,其效应是普通R&D的3.1倍。Hellmann和Pur(l2000)选取了美国173个高新技术创业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产品市场策略和企业的融资策略为重点,研究了风险投资与产品上市周期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风险投资的介入极大地减少了产品上市的时间,对创业者而言更是如此。Romain和Pottelsberghe(2004)则认为与大公司的R&D相比,风险资本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和融资两种渠道拉动经济增长。此外,还有一些学者站在资本市场的立场上,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RobertE.Hal(l2001)、PatrickBohon、XavierFreixas(2000)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资本市场便利了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发展。ThomasHellmann、ManjuPur(i2000)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资本市场推动着科技创新的产业化。世界银行在2001年进行了一项专业研究,即《金融与增长:动荡条件下的政策选择》,这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金融对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Chou(2001)等研究了一定时期内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即金融创新可以极大地提升生产率,加速科技创新。佩蕾丝则在其《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一书中提到了人类史上的几次科技革命,他认为在科技革命成果的转化过程中,金融发展和制度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金融资本对于科技创新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2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融资环境问题融资渠道窄、融资限制条件多、融资成本高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因素。目前,中小企业在国家银行贷款的比重仅为222.5%,这与其实际经济贡献量严重不符。融资环境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决定着其实际融资成效。我国现行的市场化金融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当前,很多大型商业银行将大型国有企业作为其主要融资服务对象,积极为其提供发展资金,以推动其发展壮大。而中小企业受自身限制,一般规模较小、资金不足、技术能力薄弱,还款周期较长。因此,银行出于自身经营安全考虑,往往不愿为其提供融资服务。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制定了相应的融资发展政策,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同时还成立了专门的金融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项金融服务,以保障其健康长效发展。在此方面,日本具有丰富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目前,日本共有五家金融机构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特色化金融服务,贷款条件和限制较少,受到了企业的一致欢迎和好评。此外,日本在政府的主持和支持下还成立了专业的担保机构,积极拓宽民间融资渠道,增加了中小企业从私人银行融资的机会。

2.2融资渠道问题当前,很多中小企业都存在融资渠道单一问题,其融资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无法满足其实际融资需求。创业板市场现在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总体规模较小、发展速度缓慢、交易主体不活跃,严重影响了上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受场外市场和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限制,我国的资本市场的金融服务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服务层次较少,难以为处于成长时期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帮助。

3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解决对策

3.1加大对科技创新的信贷支持加快建立商业银行信贷创新机制可以有效地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推动企业高速发展,提升其科技水平。针对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特点,我国可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服务风险评估机制,针对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科学的解决策略。此外,我国还可以鼓励商业银行进行金融体制创新,提高其金融风险承受能力和应急能力,简化融资流程,提升中小企业的满意度。另外,银行还可以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科技企业的风险特点、融资需求、融资能力进行金融产品开发,设计和推出符合企业实际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同时,我国还要加强金融政策宣传推广力度,鼓励企业积极进行科技创新,采用产权质押贷款的方式获得贷款。

3.2积极拓宽科技创新的融资渠道各商业银行金融机制可以立足其发展实际,进一步优化其融资结构,科学设置其科技创新贷款审批权限,提高其工作效率,力求为企业提供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同时,商业银行可以尝试将信托投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融资租赁等融资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一套较为系统完善的科技创新融资体系,制定综合金融流程服务“一站式”制度。那些具备债券承销资格的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其信息服务和承销便利,设立专业化融资信息平台,以便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信息服务。此外,政府部门应重视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企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稳定的地区经济发展融资环境,密切经济和科技发展间的关系,成立一批服务功能完善的社会金融中介机构。信用担保体系是创新活动和科技产业化的另外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由于中小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企业的信用情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主的个人信用。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担保机构在推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作为沟通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桥梁,使两者之间的利益重叠,因此加强担保机构的建设对中小型科技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4总结

综上所述,积极拓宽科技创新融资渠道,建立健全相关融资保障机制可以有效发挥金融机构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同时,在进行投融资平台建设时,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其经济职能,及时推出相关优惠政策,并坚持以科技金融的手段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引导、辅导和督导作用,引导科技银行,科技保险,创业风险投资等金融机构参与科技创新,更好地利用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科技金融论文范文第2篇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广东在财政科技投入和银行科技信贷结合、科技金融与科技资本市场结合等方面作了很多尝试和创新,形成了科技与金融互动的良好局面,形成了一条有广东特色的科技金融路子。首先,广东省政府科技经费投入保持逐年稳定增长,财政科技拨款额稳步增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力度加大,R&D经费投入强度进一步提高。在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上,2008与2010年广东均排名全国首位,2009年排名第二位;2010年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全省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96%。另外,广东省除拟设立200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海洋科技等产业外,自2009年开始,广东省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从2012年开始,省财政将每年安排超过1亿元信用保险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支持广东省科技企业积极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小微信保易专项保险和进口信用保险。其次,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越来越多,目前广东省共有创业投资机构2800多家,管理资金规模超过3500亿。第三,科技资本市场正在完善,目前广东已构建了包括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三板市场在内的多层次科技资本市场;包括技术产权交易所在内的OTC市场正在探索中前进,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债务性融资市场则相对滞后,目前仅有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的中小企业集合债。截至2013年6月份,辖区共有上市公司184家,总市值1.1万亿元,分别较2006年底增长1.3倍和3.18倍;证券公司5家,资产总额和净资产分别为1027亿元和387亿元,分别比2006年底增长1.32倍和5.62倍;期货公司11家,期货营业部88家,较2006年底增长4.5倍;基金管理公司3家,基金规模达3510亿份,较2006年底增长4.25倍。第四,科技贷款市场已形成商业银行科技贷款、政策性商业银行科技贷款和民间金融科技贷款共同发展的局面。2008年,国家开发银行和广东省合作,由广东省拨出1亿元设立“贷款风险准备金”,国开行将在五年内配套180亿元风险贷款用于科技企业。第五,科技保险还处在探索阶段,《广东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发展科技保险,试行并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目前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的产品的保险已经逐渐开展,比如由惠州市科技局、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和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针对惠州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保险;而针对科技活动的保险和针对科技金融工具的保险则仍未有相关产品或案例出现。第六,科技金融环境基本上有效、开放的运行。目前,广东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正在全省展开,担保体系建设也在有效开展,针对企业管理人士的培训也开始逐步推进。挂牌在番禺节能科技园的广东省科技金融聚集区,是广东为加强科技金融环境建设的新举措。

(二)存在问题尽管广东在科技金融各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探索,但是步子仍不够大,所取成就与广东经济大省的地位仍不相符。目前,广东省在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工作机制、政策机制及效益评估方面的成效还不能满足广东科技企业技术升级和经济转型对金融的需求。广东科技金融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如下:1.思想意识上有待进一步统一首先,很多人认为科技金融是市场行为,政府不应干预;因此,坐视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不理。其次,还有观点认为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抵押担保缺失、生命周期短这两个固有特点,政府必须全额出资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完全不引导,不监管,大量处于种子期、初创期的科技企业将很难生存下来;而另一方面,我们在一些地市调研中发现,有些地方的政府片面以为风投是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唯一手段,因此积极成立风司;结果是:风投由于趋利避险本性都盯着上市企业,而上市公司并不缺钱;担保公司不搞担保,搞高利贷,地下钱庄;真正需要钱的中小企业仍然贷不了款。2.缺乏科技金融参与各方的顶层设计科技金融要想获得发展,必须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和利益,必须规划各参与方的参与模式。政府、银行、企业、保险、担保等各参与方应发挥什么作用?政府应在什么阶段介入?以什么角色介入?介入到什么程度?银行如何在现有体制下进行金融产品创新?保险机构应怎样配合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从顶层进行设计。3.科技金融统计指标体系亟待构建市场上有大量的处于发展早期的科技企业融不到资,而同时又有大量的各种资本在寻求出路,引起错位的一个很大原因是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企业、政府、机构都需要一个能洞察各方需求的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而缺乏科学可行的科技金融统计指标体系和相应的科技金融结合效益评价系统是构建功能齐备的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的主要障碍。4.科技金融培训机制有待于分层次全面展开产业链要完整,需要创新链支撑,创新链要完整,需要资金链支撑,资金链要完整,需要熟悉资金运作过程的管理人士。而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往往都是企业开发人员,他们专注于技术研发,而不擅长营销、融资等商业模式;金融界人员不懂产业链,不懂科技规律,不懂知识产权,因此不敢放贷。这种困境彰显复合型人才的缺失,因此促进科技金融结合应从人才培养上开始,金融人才应先了解产业链、创新链、才能开始去从事金融;而企业技术人员同时又是管理人员的应加强企业融资、营销等商业技能。

二、促进广东科技金融结合的对策

科技金融工作是一个涉及面广的系统工作,它的大力发展依赖于各参与方的主观积极性。随着广东省《关于全面推进金融强省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的,进一步明确了广东的金融强省战略,而科技金融也晋升为广东要大力发展的五大金融之一。因此,笔者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必须形成两个方向的合力,即横向层次的合力和纵向层次的合力在同一层面上,要通过协调机制、联席会制度等组织方式,充分调动科技厅、金融办、发改委等政府的工作积极性;要充分引导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的参与性,让他们意识到参与科技金融工作并非政治工作,而是政府主导并规范的市场投资行为;要加大对科技企业关于投融资信息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创新创业的有利局面。在此基础上,各参与方要形成上下一致,上行下效,操作规范,监督有效的纵向同心协力模式;应明确目标、使命,运行机制,行动纲领。目前的很多做法只是个案,需尽快沉淀为机制,这样才能满足大规模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已有的实践表明,在科技金融发展的第一阶段,政府应责无旁贷,也要当仁不让地发挥绝对主导作用,否则科技金融工作就如一般散沙,互相推让,结果就是互相之间做做样子。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因此政府应在以下层面有所作为。首先,由政府全额出资扩大种子基金规模;条件成熟后再扩充引导基金规模,引导更多的民间、风投资本进入;根据实施效果再审时度势规划新型全资再担保公司。东莞在政府出资设立引导基金方面的实践有一定借鉴意义。其次,为银行准备风险准备金,为银行、担保机构提供工作补贴。第三,为企业分担责任,降低企业费用支出,搭建贴息平台。第四,当科技金融工作进入轨道后,政府应将工作重心转向完善监督机制上,这也是政府最应该做的工作。很多事情一旦上了台阶,就容易形成一窝蜂的局面,因此政府必须有效的监督、控制并引领发展势头。第五,科技金融发展中政府职能不能缺位,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更不能越位,政府行为必须懂得适可而止,准确把握范围与力度,这样才能发挥正面推进作用而不至于形成阻滞。

(二)完成科技金融发展顶层设计历史使命和基本目标是科技金融顶层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按照金融支持技术创新和技术产业化的本质要求,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从金融机构体系、中介服务体系、金融市场体系、政府组织体系和管理监督体系5个方面完成顶层设计。具体改革途径和相应举措呼之欲出:大胆探索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工具创新,鼓励多层次债券市场包括高收益债券市场发展;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引导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对冲基金、产业基金、并购基金等一切新金融模式快速发展,激发政府直投基金和引导基金的辐射功能,降低科技企业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大胆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大幅精简流程。

(三)尽快搭建功能齐备的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应尽早组织统计、银行、企业等相关领域专家确定科技金融统计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搭建一个能够整合企业融资需求、机构投资状况、政府专项基金政策、创新创业项目等信息资源的平台。平台应以构建金融机构信息和金融产品数据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概况数据库、担保机构担保信息数据库、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专利数据库等为基础,以提供贷款、担保、科技保险、风险投资、股权转让、上市指引等信息服务为核心,以银行、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或个人投、融资为主要服务对象;然后逐渐扩展开发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其他衍生功能。

(四)逐步建立科技企业成长潜力评价机制和科技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对科技企业的技术可持续开发能力、产品市场竞争力、管理能力、营销能力等建立评价机制,有利于筛选并挖掘最有成长潜力的科技企业。另外,企业信用关乎一个企业的融资效率甚至企业的发展,因此应优先建立科技企业信用评级体系、评级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

(五)继续完善多种类、多层次资本市场协作机制首先,基于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需建立由政府主导的融资担保体系,体系应由政府参股或控股的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信贷风险分担机制,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等构成;也可以尝试建立风险池或建立风险准备金模式,进一步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同时应充分发挥保险的平衡作用,大力发展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业务,稳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科技企业的服务范围。其次,规划建立科技支行。农行江苏分行成立的科技支行,施行“四新定位、五专运作”的独特模式值得广东借鉴。所谓“四新”即是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新金融模式、服务新企业和研发新产品;所谓“五专”即成立专营机构和专业团队、推出专属产品、制订专业流程、设立专项补偿。

(六)探索开发科技金融产品技术入股、股权转让、新三板交易等尽管已经提出一段时间了,然而在实践中却推广困难,比如技术入股中的技术如何定价,股权转让之后的股权退出方式等问题都没有较好的操作指引。由于科技金融的问世是为了解决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某个特殊阶段的金融支持问题,因此它必然区别于一般的金融,有其特殊性,对此视而不见将会在操作层面遇到很多问题。对已有的科技企业融资方式,无论担保、抵押、还是租赁等,必须以一种新模式出现。前文强调过,由于科技金融面向对象的特殊性,科技金融产品也应按照功能进行细分。

科技金融论文范文第3篇

选择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模式包括:政府主导型协同发展模式、过渡型协同发展模式、市场主导型协同发展模式。根据科技部对2013年全国各地区科技进步的监测结果,河北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38.07%,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0.30%,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25位,科技创新发展状态为低等水平。从2013年各省市科技金融资金总规模测算来看,河北省科技金融发展状态为低等水平。通过河北省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度测算结果,协同发展程度为低等水平。为此,判断河北省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的驱动力主要依靠政府力量。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导向与相关政策配合是实现河北省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的关键。基于河北省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发展基础与发展状态,选择“政府主导型协同发展模式”作为河北省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模式。政府主导型协同发展模式要求整合河北省区域创新与金融资源,利用政府力量推进产学研金合作。河北省应整合科技创新三大阶段和公共科技金融与市场科技金融有关要素,对其协同发展模式进行细化设计。

二、河北省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

机制构建前面设计了“政府主导型协同发展模式”为河北省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模式,而机制则是使模式“运转”的具体保障。河北省应建立政府协调机制、主体交叉学习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环境保障机制“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机制。政府协调机制包括财政科技投入优化配置、财政科技投入监管、税收政策配合与建立协调管理机构四个方面:

(1)在政府主导型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财政科技投入优化配置的关键是财政科技经费预算的科学性;优先配置的领域包括产业共性与关键性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及市场科技金融培育;优先配置的对象包括产学研、企业及风险投资机构、商业银行等市场科技金融主体;

(2)而有效的财政科技投入监管体系应该是河北省政府科技部门、政府财政部门、政府审计部门、第三方中介机构、相关专家、项目承担单位、人大常委会及舆论媒体机构等多部门多元化、全方位的监管,其中政府科技部门全方位参与,保证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在政府主导型协同发展模式下,对财政科技投入监管绩效的考察重点为政府资金对企业创新主体与市场科技金融主体资金的引导带动效果;

(3)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投资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者,一律免征企业所得税。降低银行科技贷款的营业税税率,并允许科技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在税前扣除。对于个人科技创新所取得的创新相关收入,可免征其个人所得税。对于高校与科研院所利用其科研资源进行的科技成果转让与其他技术服务性收入,免征所得税。对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给予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土地税等优惠政策;

(4)在政府主导型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应建立协调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调研制约区域内科技创新与市场科技金融发展的关键因素,为财政科技投入优化配置与相关税收政策制定提供建议。主体交叉学习机制要求:河北省企业和科研院所以及高校等科技创新主体、风险投资和商业银行等市场科技金融主体、政府公共科技金融主体应该交叉学习,以促进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信息共享机制应包括事前信息共享、事中信息共享与事后信息共享。事前信息指科技创新主体的项目融资信息、科技金融主体的投资条件与要求及各主体的信用记录等。事中信息指科技创新项目的进度情况与阶段性成果、科技金融资金的到位情况等。事后信息指科技创新主体与科技金融主体的损益情况及双方信用记录等。环境保障机制包括法律法规保障机制、中介服务支持机制和人才供给保障机制。法律法规保障机制要求:完善《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完善《风险投资法》、《企业购并法》、《产权交易法》、《企业破产法》,使科技创新投资业务有法可依;完善《公司法》和《证券法》的相关条款,允许被投资企业进行股权回购。中介服务支持机制要求:河北省发展开发推广服务机构、完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提高创业孵化服务能力、发展科技担保机构、发展科技保险。人才供给保障机制要求河北省培养创新人才、金融人才及复合型人才。

三、河北省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对策建议

(一)政府应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和税收优惠力度

扶持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政府出台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给予科技企业尽可能大的注入。改变财政资金单一投入的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融资杠杆作用,引导民间资本、外国资本等社会资本向科技事业的投入。商业银行提供科技贷款后,政府向科技贷款配套贴息。对于科技贷款增长较快的商业银行应给予奖励,设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补偿银行在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贷款损失,实现政府、银行、企业共担风险。要加强对高新技术园区的管理和引导,鼓励高新技术园区的创新与改革。

(二)建立政府担保机构和政策性银行

支持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河北省政府财政厅应提供部分资金,成立实力雄厚、规模较大、专业性强的科技担保机构,以鼓励创业和加快技术成果转化等为目标,选择既符合政策条件又具有成长性的科技企业提供担保。同时,政府设立政策性银行专门为科技企业服务。资金来源以政府财政及其他公共部门出资为主,运营主体为银行体系,资金使用需要还本付息,但在科技贷款客户规模、资信条件的评估方面可以采取比银行更为灵活的条件。以此增加科技贷款市场的有效供给,弥补科技贷款缺口。

(三)政府应增加科技投入

提升科技产出效益,并设立产学研投资基金,打造科技人才队伍。政府应不断增加R&D的投入,积极支持具有市场潜力、前景好的科技企业和项目,重点提升科技金融产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政府应投资设立产学研投资基金,为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搭建桥梁。充分发挥科技型企业在科学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产学研一体化体系,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益。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科技人才队伍,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科技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建立科技人才信息库,设立留学人员科技园等途径为河北省创造优良的创新人才环境,提高河北省高新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

(四)商业银行不断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扶持科技型企业。商业银行应学习美国硅谷银行的经验设立科技支行,如光谷科技银行、科技金融集团等,推进科技金融机构的创新。还应创新无形资产质押担保方式,扩大对科技活动的信贷投入。鼓励银行为科技企业创新贷款品种,如企业成长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商标专利权质押贷款、法人信用贷款、保证贷款、企业经营权质押贷款、企业创业贷款等。鼓励银行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个性化融资产品,降低融资门槛。同时应丰富金融市场,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

(五)培育资本市场

拓宽科技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我国目前应建立政策支持体系,提供专项资金,推进科技型企业上市。不仅要培育主板市场,而且要大力培育创业板市场,为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上市融资机会。对于成长迅速、市场前景好的科技企业,应给予特别政策扶持,不仅为其提供财政资金补贴,而且应优先为其提供项目用地,实行价格优惠措施。建立拟上市科技型企业储备库,有计划地对这些企业进行重点资助和辅导,推进其进入资本市场并挂牌交易。对上市后备企业,金融机构应加大支持力度,并优先支持资金需求合理、上市时间表明确的拟上市企业。对于拟上市企业,可以先引导其发行企业中长期债券、中期票据融资和短期融资券,待条件成熟再发行股票。

(六)风险投资机构成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

为科技型企业补充资金供给,并完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发挥河北国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引导作用,吸引国内外实力雄厚的优质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私募投资机构等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对于处于初创期的科技企业应重点加强创业投资资本的扶持。风险投资机构应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要求,不断创新风险投资产品,提供创业基金、风险投资补助基金等,为科技型企业补充资金供给。同时,为实现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应完善风险资本退出路径。风险资本可以选择以下退出路径:在市场公开转让股票收回企业风险投资;创业者自己继续保留创业企业的股份,变风险投资为长期投资。鼓励有条件的科技企业到资本市场上市,并壮大河北省产权交易市场。

(七)发展科技保险

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保障机制。保险机构可以通过设立科技巨灾风险保障基金、发行科技风险巨灾债券、建立科技再保险体系等形式分担科技企业的风险。也可以“全参与”模式或“半参与”模式直接或间接参与企业的科技研发活动。鼓励保险机构在科技企业融资过程中采用多种模式进行融资保障机制创新。1、可以采用担保型模式。企业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保费,作为担保费用。保险公司依此为企业担保,企业从银行获得科技贷款的便利条件。如果企业申请的银行贷款违约,保险公司向银行理赔部分贷款,作为保险赔偿金。2、可以采用再保险模式。该模式的关键是政府出资建立信用保险基金。企业向担保公司请求担保后,担保机构为了分散风险,向信用保险基金进行再保险。获批后担保公司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担保,银行为企业发放科技贷款。担保公司从而有效地将科技贷款的风险分摊给了信用保险基金。

(八)优化金融环境

发展社会服务机构,完善科技企业担保和信用评级体系。应尽快完善社会服务机构体系,让社会中介机构充分发挥为科技企业服务的职能。应重点发展科技评估机构、评估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公司、担保公司、律师事务所、券商分支机构等社会服务机构。社会服务机构应发挥科技孵化、降低金融风险的作用,为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政府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此外,应重点加强科技企业担保体系和信用评级体系建设。通过建立企业的信用记录体系和企业信用咨询机构,探索识别防范企业信用风险的评价方法和制度规范,为银行等投融资机构提供科技企业信用状况。最后,建立集合竞价制度、拍卖制度等促成交易,搭建河北省科技成果交易平台。

科技金融论文范文第4篇

经过多年的发展,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完善,具备了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实力。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既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银行自身发展、提高竞争力的需要,各级金融部门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持续加大,农业科技贷款稳步增长;信贷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积极拓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贷款领域,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农村金融科技服务水平,加快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环境和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步伐,为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围绕科技创新的特点不断丰富特色金融产品,满足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新需求;积极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逐步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积极利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发展风险投资,支持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

2财政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相对量不足,农业投资强度偏低

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然要求财政资金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各级财政部门把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放在了突出位置,加大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较有力的保障。但是,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的绝对量虽然逐步增加,相对量仍然不足,农业科研政府投入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即农业投资强度偏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产值比重大于2%时,该国农业科技才会出现原始创新,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才可能协调发展[4]。我国农业投资强度远低于该投入水平,尤其是地方财政可支配的资金不多,民生工程建设等其他方面的支出压力又比较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相对就显得力不从心,资金到位相对较低。

2.2财政对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补贴很少,降低了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意愿

由于农业科技创新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而且在创新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同时还要应对可能出现的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各种风险,因此,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不仅规模大,而且占用时间长,具有较高的风险,一旦创新失败,就无法偿还资金。而金融机构的逐利性、安全性的特点使得其不愿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融资支持,金融机构惜贷现象比较严重,从而使得一些发展前景好的农业产业项目和新技术推广项目由于缺乏资金难以具体实施。而我国财政资金对于金融机构的这种活动的补贴很少,不能很好地激发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意愿不高。

2.3金融产品的供给与实际需求不相匹配

2.3.1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产品品种少。目前,虽然部分金融机构把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了信贷扶持的重点,但是由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周期比较长、风险比较高、收益不确定,往往很难得到充足金融资本的支持,大多数金融机构也没有建立相应的信贷管理制度或者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特点开发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主要是提供贷款,而且所提供的贷款品种单一化。同时,这些贷款还需要提供以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为主的抵押物[5],使得许多承贷主体难以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物,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农产品抵押贷款等与农业科技创新相关的贷款很难获得金融机构支持。2.3.2金融产品的期限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农业科技创新的周期一般比较长,如一般情况下一个农业新品种从研发到广泛推广需要大约7年左右的时间,但是现有的金融产品多是短期小额的流动资金贷款,或者是针对大项目的长期贷款,与农业科技创新周期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几乎没有。再加上银行贷款程序复杂,贷款条件严格,许多承贷主体满足不了银行的条件,很难获得银行的融资。

2.4农业科技创新的融资渠道狭窄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国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也逐步增加。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是仍然不足,政策性金融的贷款门槛相对比较高,商业性金融贷款条件严格,而且发放贷款时有着明显的倾向,倾向于农业龙头企业,证券市场有着严格的审批制度,创业板和中小板主要支持科技含量高的农业企业,国内上市的农业企业数量较少,而且这些上市企业缺乏投资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农业保险品种还不丰富,风险投资发展缓慢,投资主体单一[6],这些都使得农业科技创新的融资渠道狭窄,融资困难。

2.5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缺位

农业科技创新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创新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这削弱了投资主体对农业科技创新进行投资的积极性,使得农业科技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农业科技创新的这种高风险需要有良好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来防范和化解。但是,目前我国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缺位,无法分散风险。一是能够转移分散风险的保险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覆盖面窄,险种少,同时由于存在补偿范围认定难、农民参保意识薄弱等问题,农业保险发展缓慢。农业科技创新保险存在更高的风险、更大的不确定性,开展业务也更艰难,一旦出现风险,金融机构只能自己买单[7]。二是担保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担保能够起到放大资金的作用,但是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担保体系还不完善,担保机构承担风险过大,资金规模过小,财政支持不到位,都使得担保体系不能满足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对担保的要求。

3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金融支持建议

3.1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的引导和资金撬动作用

纵观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创新都离不开财政的鼎力支持。因此,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我们需要不断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并且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但是,增加财政投入并不是把资金投入所有农业科技创新环节和领域,财政应重点支持基础研究领域,中央财政在加大对基础研究支持力度的基础上,以资金配套等多种形式引导和带动地方财政加大支持力度,改变地方财政由于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而对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的局面。同时,要充分调动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例如,可以通过无偿资助、财政贴息、创业投资引导、以奖代补、经营参股、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的注入[8],使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渠道多元化。此外,通过对企业和金融机构进行不同的扶持,充分发挥财政的引导和资金撬动作用,探索财政资金的金融化运作方式。一方面财政通过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方式降低农业科技企业的风险,增强其融资能力,提高农业科技企业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财政通过对扶持农业科技企业的金融机构进行贴息、给予税收优惠、补偿其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所造成损失等方式激发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意愿,从而使财政资金更大范围的发挥作用。

3.2创新金融产品和模式,满足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金融机构要优化农业科技贷款的审贷程序,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同时,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农业科技创新对不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一是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品种。扶持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产品必须把自身的特点和农业科技创新对产品的需求结合起来,设计出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特征的产品品种。例如,针对农业科技创新周期比较长的特点,设计出与农业科技创新在时间上相匹配的贷款品种;针对农业科技企业一般抵押物比较少的特点,在防范风险的同时,扩大抵押物或质押物的范围,探索以农业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利权、股权、应收账款等抵押或质押进行贷款的信贷产品;对一些信用等级较高、有还贷能力的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发放信用贷款。二是适当放宽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信贷限制,如对贷款对象资产规模的要求、抵押物的要求等等。三是探索实践多种贷款模式,如对于规模比较大的贷款,可以联合几家银行通过银团贷款提供支持;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可以用企业联保贷款、企业互保贷款等方式;针对处于供应链上下游的农业科技企业,可以发放供应链融资贷款;探索开发“银行+保险+担保”、“银行+保险+财政补贴”等多种贷款模式,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增信融资。在不断开发新的贷款模式、金融产品的同时,要注意对这些模式和产品的推广,进而推动金融资本与农业科技创新的融合,满足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需求。

3.3拓宽农业科技创新的融资渠道

一是政策性金融要加大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政策性金融应该主要支持农业科技研究及基础农业科技发展等相关的项目,这些项目一般属于国家优先发展领域、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社会价值,但是由于建设周期长,财务风险高,商业性金融一般不愿意介入,需要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政策性金融要扩大所支持的项目范围,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程序,满足承贷主体的资金需求。二是商业性金融要适当涉农贷款风险容忍度,允许贷款利率在一定范围内浮动,不断创新信贷品种,加大对农业科技企业等承贷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三是通过财政贴息、担保等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和商业资本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四是支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竞争力强、运作规范、符合发行上市条件的农业科技企业通过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融资,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证券市场上市融资,并且对已上市农业科技企业,采取各种方式鼓励他们做大做强。五是完善风险投资体系,扩大风险投资规模,通过政策优惠鼓励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农业科技创新,增加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来源。

3.4完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

一是规范发展保险市场,创新保险险种。保险作用的发挥能够有效化解风险,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开展,还可以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入,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的融资环境。因此,要不断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保险的发展,逐步构建多层次的农业科技创新保险体系。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提高开办农业科技创新保险的积极性,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农业科技创新保险的认知。同时,要鼓励保险公司探索研发适合农业科技创新的保险产品。农业科技创新保险险种的开发要体现差异性、个性化,要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的特点、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因地制宜的开发保险产品,并提供高效便捷的保险服务。二是推动担保体系建设。可以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注入担保机构,扩大担保机构的资金规模,提高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通过组建再担保机构为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分散担保机构的风险,充分发挥再担保的增信、分险功能,提高担保机构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担保支持的积极性。

科技金融论文范文第5篇

首先,金融为科技创新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核心是资金支持。资金支持可谓贯穿于企业科技创新过程的始终,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阶段都需要大量资金才可以正常运转,而这些资金除了部分依赖政府补贴、企业自筹外,大部分需要向金融机构融资。金融机构通过不断注入资金保证研发的持续性,缩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期,加速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进而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步伐。其次,金融机构利用信息收集优势,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识别和筛选,力求创新项目的风险和收益相匹配,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科技创新项目普遍具有持续时间长、资金需求量大、收益滞后期长等特点。金融机构利用信息收集方面的优势,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待建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对预估收益高、风险相对小、市场前景好的项目进行投资,以期获得更高的回报。专业化的风险投资机构对科技创新项目的审查则更为严格,只有市场前景广阔、投资回报丰厚且风险可控的项目才能获得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支持。最后,金融业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的诉求拉动了科技创新。随着金融电子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金融业越来越需要最新、最精准的机器设备和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作支撑,来帮助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并取得竞争优势。这就要求科技创新企业和人员不断研发新的技术和设备,从而拉动科技创新。

二、河北省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企业的效果还不明显,资金问题仍是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短板。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门槛偏高与国内发达省市相比,河北省金融业发展相对落后。截至2013年末,河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到4.7万亿元,营业网点10503个,从业人数达16万余人①。而金融业相对发达的浙江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9.6万亿元,营业网点11667个,从业人数超过22万人②。河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传统的信贷业务为盈利手段,经营上强调信贷资金的“安全性”,规避风险的意识较强。然而,科技创新企业大多成立时间较短,缺乏信用积累,资产结构中无形资产占比较高,难以向金融机构提供有效的抵押品。因此,科技创新企业很难达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要求,也就无法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支持。在河北省科技经费筹集总额中,金融机构对科技活动的贷款占比在2003—2008年间均低于10%,不仅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且远低于企业自筹资金和政府资金在科技经费筹集总额中的占比。这表明,河北省科技经费的来源主要依赖于企业自有资金,政府投入仅仅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而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效应并未完全显现。

2.资本市场功能未能有效发挥资本市场不仅可以满足企业的大额资金需求,而且能够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美国85%的高新技术企业都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河北省科技创新企业则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和政府拨款来获取资金,很少有企业能够上市融资。主板市场的上市门槛高,资本规模小、盈利能力不稳定的科技创新企业只能“望市兴叹”。创业板市场虽然放宽了上市要求,但监管严格,真正能够通过创业板上市融资的科技创新企业数量有限。截至2014年6月末,河北省创业板上市公司只有7家,分别是恒信移动、建新股份、先河环保、晨光生物、常山药业、汇金股份和汇中股份,7家公司IPO筹资总额共计41.8亿元①。另外,部分科技创新企业对于上市融资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认为上市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均需向社会公开,而且担心重大经营决策要由股东大会投票表决,会丧失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权,这也构成了企业上市融资的障碍。

3.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形成风险投资的特点在于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创建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具有投资偏好,通过高风险的股权投资获取超额收益。风险投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科技创新企业的资金缺口。然而,河北省的风险投资机构数量有限,根本无法满足科技创新企业在前期孵化阶段的融资需求,最终可能导致创新项目流产。2001年3月,河北省成立了第一家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截至2012年末,河北省本土的风险投资公司有20余家,其中民营风险投资公司占比不足三分之一。河北省风险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存在投资经验缺乏、项目评估水平较低、风险资本退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风险投资机构对科技创新企业投资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同时,部分风险投资机构比较关注企业的短期盈利,与创新企业收益滞后期长的特点不相称,造成科技创新企业的经营压力过大,也影响了企业引入风险投资的积极性。

三、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企业的对策建议

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而金融体系可以通过资金支持、项目甄别和需求拉动等多种渠道推动科技创新。河北省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企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方面有待完善。针对河北省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1.加大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由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内在的风险收益偏好与科技创新的需求不匹配,导致科技创新企业无法更多地取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支持。为了缓解资金供求双方的这一矛盾,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针对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企业和创新项目,提供差别化的金融服务。对部级和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重点给予信贷支持;对部级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高附加值产品及关键技术创新项目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对技术含量高、成长空间大、发展前景广阔的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适当给予政策倾斜,符合条件的可以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其次,建立独立的科技创新企业信用评级体系。针对科技创新企业成立时间短、预估收益高、投资风险大的特点,金融机构应将其与一般企业的信用评级区别开来,制订专门的信用评价标准,为科技型贷款的发放提供科学的依据。最后,创新担保方式,允许科技创新企业采用无形资产作抵押。对于科技创新企业而言,由于在创业初期固定资产价值低,难以向金融机构提供合格的抵押品。相反,科技创新企业的无形资产增值潜力大,是名副其实的核心资产。金融机构可以联合专业化的资产评估公司,对科技型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估值,再根据企业信用评级,核定无形资产的价值和抵押率。

2.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注重创业板、中小企业板市场发展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相比,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优势更为明显。科技创新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可以获得长期、大额、稳定的资金来源,从而保证创新过程的持续性,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同时,投资者的外部监督会有效约束科技创新企业的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率。河北省有关政府部门应加强与证券交易所的沟通和联系,加大信息宣传力度,培育、鼓励并支持实力雄厚、盈利能力稳定的大型科技创新企业到主板市场上市,而资本规模小、成长性好的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则应努力抓住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市场的融资机会。

3.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风险投资机构一方面凭借其信息优势,在众多的科技创新项目中甄别出最优项目,向其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利用其丰富的企业经营实践经验,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最佳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因此,恰当、适量地寻求风险投资的支持,有助于科技创新企业的健康发展。具体对策包括:其一,风险资本的筹集,在监管到位、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以由政府部门牵头,同时吸引金融机构、大型国企甚至个人闲散资金加入。其二,逐步增加民间资本在风险投资中所占的比重,提高风险投资的民营化程度,使民间金融成为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重要补充。其三,创新风险投资模式。天使投资作为风险投资的一部分,通常由个人投资者对小型初创企业或者具有独创性的项目进行一次性的前期投资。天使投资的存在,弥补了风险投资只对大型企业或是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项目进行投资的局限性,它可以对一个有构思、有创意的小的科技项目进行投资。积极创建类似天使投资的风险投资新模式,有助于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

科技金融论文范文第6篇

1.1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相对量不足,农业投资强度偏低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然要求财政资金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各级财政部门把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放在了突出位置,加大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较有力的保障。但是,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的绝对量虽然逐步增加,相对量仍然不足,农业科研政府投入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即农业投资强度偏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产值比重大于2%时,该国农业科技才会出现原始创新,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才可能协调发展。我国农业投资强度远低于该投入水平,尤其是地方财政可支配的资金不多,民生工程建设等其他方面的支出压力又比较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相对就显得力不从心,资金到位相对较低。

1.2财政对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补贴很少,降低了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意愿由于农业科技创新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而且在创新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同时还要应对可能出现的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各种风险,因此,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不仅规模大,而且占用时间长,具有较高的风险,一旦创新失败,就无法偿还资金。而金融机构的逐利性、安全性的特点使得其不愿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融资支持,金融机构惜贷现象比较严重,从而使得一些发展前景好的农业产业项目和新技术推广项目由于缺乏资金难以具体实施。而我国财政资金对于金融机构的这种活动的补贴很少,不能很好地激发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意愿不高。

1.3金融产品的供给与实际需求不相匹配

1.3.1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产品品种少目前,虽然部分金融机构把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了信贷扶持的重点,但是由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周期比较长、风险比较高、收益不确定,往往很难得到充足金融资本的支持,大多数金融机构也没有建立相应的信贷管理制度或者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特点开发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主要是提供贷款,而且所提供的贷款品种单一化。同时,这些贷款还需要提供以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为主的抵押物,使得许多承贷主体难以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物,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农产品抵押贷款等与农业科技创新相关的贷款很难获得金融机构支持。

1.3.2金融产品的期限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农业科技创新的周期一般比较长,如一般情况下一个农业新品种从研发到广泛推广需要大约7年左右的时间,但是现有的金融产品多是短期小额的流动资金贷款,或者是针对大项目的长期贷款,与农业科技创新周期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几乎没有。再加上银行贷款程序复杂,贷款条件严格,许多承贷主体满足不了银行的条件,很难获得银行的融资。

1.4农业科技创新的融资渠道狭窄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国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也逐步增加。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是仍然不足,政策性金融的贷款门槛相对比较高,商业性金融贷款条件严格,而且发放贷款时有着明显的倾向,倾向于农业龙头企业,证券市场有着严格的审批制度,创业板和中小板主要支持科技含量高的农业企业,国内上市的农业企业数量较少,而且这些上市企业缺乏投资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农业保险品种还不丰富,风险投资发展缓慢,投资主体单一,这些都使得农业科技创新的融资渠道狭窄,融资困难。

1.5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缺位农业科技创新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创新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这削弱了投资主体对农业科技创新进行投资的积极性,使得农业科技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农业科技创新的这种高风险需要有良好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来防范和化解。但是,目前我国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缺位,无法分散风险。一是能够转移分散风险的保险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覆盖面窄,险种少,同时由于存在补偿范围认定难、农民参保意识薄弱等问题,农业保险发展缓慢。农业科技创新保险存在更高的风险、更大的不确定性,开展业务也更艰难,一旦出现风险,金融机构只能自己买单。二是担保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担保能够起到放大资金的作用,但是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担保体系还不完善,担保机构承担风险过大,资金规模过小,财政支持不到位,都使得担保体系不能满足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对担保的要求。

2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金融支持建议

2.1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的引导和资金撬动作用纵观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创新都离不开财政的鼎力支持。因此,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我们需要不断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并且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但是,增加财政投入并不是把资金投入所有农业科技创新环节和领域,财政应重点支持基础研究领域,中央财政在加大对基础研究支持力度的基础上,以资金配套等多种形式引导和带动地方财政加大支持力度,改变地方财政由于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而对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的局面。同时,要充分调动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例如,可以通过无偿资助、财政贴息、创业投资引导、以奖代补、经营参股、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的注入,使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渠道多元化。此外,通过对企业和金融机构进行不同的扶持,充分发挥财政的引导和资金撬动作用,探索财政资金的金融化运作方式。一方面财政通过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方式降低农业科技企业的风险,增强其融资能力,提高农业科技企业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财政通过对扶持农业科技企业的金融机构进行贴息、给予税收优惠、补偿其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所造成损失等方式激发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意愿,从而使财政资金更大范围的发挥作用。

2.2创新金融产品和模式,满足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金融机构要优化农业科技贷款的审贷程序,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同时,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农业科技创新对不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一是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品种。扶持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产品必须把自身的特点和农业科技创新对产品的需求结合起来,设计出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特征的产品品种。例如,针对农业科技创新周期比较长的特点,设计出与农业科技创新在时间上相匹配的贷款品种;针对农业科技企业一般抵押物比较少的特点,在防范风险的同时,扩大抵押物或质押物的范围,探索以农业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利权、股权、应收账款等抵押或质押进行贷款的信贷产品;对一些信用等级较高、有还贷能力的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发放信用贷款。二是适当放宽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信贷限制,如对贷款对象资产规模的要求、抵押物的要求等等。三是探索实践多种贷款模式,如对于规模比较大的贷款,可以联合几家银行通过银团贷款提供支持;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可以用企业联保贷款、企业互保贷款等方式;针对处于供应链上下游的农业科技企业,可以发放供应链融资贷款;探索开发“银行+保险+担保”、“银行+保险+财政补贴”等多种贷款模式,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增信融资。在不断开发新的贷款模式、金融产品的同时,要注意对这些模式和产品的推广,进而推动金融资本与农业科技创新的融合,满足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需求。

2.3拓宽农业科技创新的融资渠道一是政策性金融要加大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政策性金融应该主要支持农业科技研究及基础农业科技发展等相关的项目,这些项目一般属于国家优先发展领域、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社会价值,但是由于建设周期长,财务风险高,商业性金融一般不愿意介入,需要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政策性金融要扩大所支持的项目范围,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程序,满足承贷主体的资金需求。二是商业性金融要适当涉农贷款风险容忍度,允许贷款利率在一定范围内浮动,不断创新信贷品种,加大对农业科技企业等承贷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三是通过财政贴息、担保等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和商业资本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四是支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竞争力强、运作规范、符合发行上市条件的农业科技企业通过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融资,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证券市场上市融资,并且对已上市农业科技企业,采取各种方式鼓励他们做大做强。五是完善风险投资体系,扩大风险投资规模,通过政策优惠鼓励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农业科技创新,增加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来源。

2.4完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一是规范发展保险市场,创新保险险种。保险作用的发挥能够有效化解风险,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开展,还可以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入,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的融资环境。因此,要不断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保险的发展,逐步构建多层次的农业科技创新保险体系。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提高开办农业科技创新保险的积极性,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农业科技创新保险的认知。同时,要鼓励保险公司探索研发适合农业科技创新的保险产品。农业科技创新保险险种的开发要体现差异性、个性化,要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的特点、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因地制宜的开发保险产品,并提供高效便捷的保险服务。二是推动担保体系建设。可以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注入担保机构,扩大担保机构的资金规模,提高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通过组建再担保机构为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分散担保机构的风险,充分发挥再担保的增信、分险功能,提高担保机构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担保支持的积极性。

科技金融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结构导向;科技创新;创新体系;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服务;经济结构

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经济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为应对由此产生的问题并谋求较快较好的发展,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陆续制定和了汽车产业、钢铁产业、纺织工业、装备制造业、船舶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物流业等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发展后劲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顺应世界科技进步的潮流、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建立一个既高效又有活力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也意义重大。伴随着十大产业振兴调整规划的实施,为应对金融危机,以结构调整为导向重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服务质量、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实现科技创新的跨越发展,成为当前科技创新领域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金融危机与经济结构的关系

经济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水平和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1]。当前金融危机的直接引发因素虽然是金融领域的问题,但从深层次看,也与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结构合理与否密切相关,因为它不仅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经济主体对金融危机的规避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和涉及范围。

1.金融危机给经济结构调整带来困难

在我国,金融危机的影响表现在经济、工业、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2009年第一季度,国内工业增速下滑,经济增长乏力,消费水平明显下降,制造业企业、尤其是沿海的制造业企业倒闭,人员失业,能源原材料市场疲软。金融危机的影响波及到了经济结构中产品结构、人员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能源结构等方面。

2.经济结构不合理是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

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要求一定的经济结构与它相适应。经济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机联系的,经济与结构、产业与部门、要素与构成等之间都具有客观制约性。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适合本国实际情况,能否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有利因素,能否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能否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能否有力地推动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否既有利于促进近期的经济增长又有利于长远的经济发展[2]。因此,随着经济结构的运行及客观环境条件的变化,经济结构需要不断地作出调整,当其不能很快适应经济、社会、环境发展需要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不合理,这种不合理是引发各种危机的深层次根源,但这一过程较长。

3.金融危机刺激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虽然金融危机给经济和社会带来较大不利影响,甚至是重创,但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各国政府和企业也开始重新审视经济和工业发展的路径,针对未来的经济复苏和市场需求,坚持内外需求兼顾的方针,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档次和结构加快调整,实施产业布局的承接、转移、优化。同时,金融危机改善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技术软环境,发达国家对我国先进技术、设备转让的管制有所放松,条件也有所降低;我国政府为促进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对设备、技术的引进也采取了减税、补贴、奖励等多项优惠政策[3-5]。国内外逐渐宽松的技术软环境,使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备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此外,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变化,降低了经济结构调整的行政成本和社会成本。国内外市场需求下降,很多企业迫于市场压力,自觉限产、转产,搞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政府从改善民生环境出发,加强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治理,这些都使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效益增强。

二、科技创新体系的特征与结构

科技创新体系是以推动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为目的,由作用于科技创新活动并且在共同社会经济目标下相互作用的各要素通过各种组合而形成的系统。

1.科技创新体系的特征

(1)市场性。科技创新体系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首次提出创新理论的经济学家熊彼特(J.Schumpeter)认为,创新包含的范围很广,既涉及技术性的变化创新,又涉及非技术性的变化创新。从创新的本义来看,它是一种经济活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经济范畴的概念。围绕科技创新活动而建立起来的科技创新体系,也自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市场性。

(2)系统性。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并不是由单个要素组成,而是多个要素的组合,并且各要素之间形成有序的排列。各种要素可能涉及到社会的多个方面,它们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各要素协调、均衡地发展,使得科技创新体系发挥作用。

(3)功能性。科技创新体系是作用于科技创新领域、具有创新功能的体系,其功能主要表现为配置用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各种资源,促进科技人员通过一系列活动创造新的成果,通过多种形式的载体使成果转变为创新获利。

2.科技创新体系的结构

科技创新体系主要由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成果六要素组成,如图1所示[6]。

创新主体是指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

图1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

其中企业是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的最重要力量,并通过产品和服务获得自身的利益回报,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投入者和承担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则主要承担了国家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公益研究、高投入重大科研项目研究,也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

创新服务体系是衔接创新体系各个部分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一个功能较为完善、机构充分发展、服务质量高的中介服务系统,主要包括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和政府机构。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和服务作用,体现在宏观导向、优化环境等创新环境的服务上。

创新资源是创新的基础,包括创新硬件资源和创新软件资源。前者主要指创新基础设施,是创新体系的必需条件,包括实验室、大型科研设施、信息网络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信息网络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应该重视网络建设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其服务。后者主要指从事于创新的人才、与创新相关的各类知识、各种发明专利、行业信息、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和资金等。科技进步中人才是关键,搞好科技创新人才开发、制定创新人才政策、避免人才流失,才能使科技创新跨上新的台阶。

创新环境是鼓励创新的关键,是政策与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的统称,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对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起很大推动作用,主要是国家科技发展环境、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税收政策、社会氛围等;内部环境对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起到很大作用,主要是企业内部的体制、政策、企业文化、管理机制等。

科技创新体系的运作是通过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实现的,所以科技创新活动是科技创新体系内部不可缺少的要素。科技创新活动包括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它连接科技创新体系内部的其他要素,形成有形或者无形的网络,使得科技创新体系有效运行。

科技创新活动的最终结果是科技创新成果,它是检验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程度和运作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包括发明、专利、课题和创新的经济社会效益等。

上述要素之间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网络系统,只有系统各部分协调有效地运行,整个创新体系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各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及相互之间的衔接如图2所示。

图2科技创新体系的框架

三、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

建国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得到加强和完善,其演变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详见表1。

从目前看,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虽然初具规模,而且在繁荣科技、培育人才和发展经济等方面都为国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企业尚未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其原因主要有:①企业研发(R&D)投入强度不足,用于研发的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很低,企业创新能力还非常薄弱;②真正拥有科技研发机构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比重也在减少,而且对企业已经引进的技术消化吸收的能力也很差;③受观念、体制、资金、政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结合点,产学研有效结合的机制没有真正建立,合作的范围不广、层次不高。

表1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演变过程

(2)体制和机制不适应以及国家的政策指导不明确。国家层次上的科技创新体系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使得科技创新体系停留在局部,同时,国家制定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对科技创新的针对性不强,指导性不够明确,一个真正促使技术经济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很难建立起来,导致科技与经济脱节等问题。

(3)科技创新环境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市场化的创新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时,政府计划是协调创新体系各要素的机制和纽带,这种方式不利于创新各要素创新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发挥。随着改革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的协调作用大大减弱,而创新体系各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市场机制并未真正建立起来,各要素都从部门利益出发进行创新活动,导致创新体系的整体效果不佳。

四、科技创新体系与经济结构的互动关系

1.科技创新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

从熊彼特1912年提出“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开始,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的贡献大多是以科技创新为桥梁而实现的,科技创新既能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商品化,又能通过创新成果扩散实现其产业化,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科技创新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它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器和牵引力[7]。

(1)经济结构调整,是根据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和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进行调整,改善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比例关系。在这个过程当中,只有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主导作用,把科技创新活动贯穿始终,才能起到促进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发展目标。

(2)科技创新具有牵引主导产业更新换代的作用,经济结构的关键要素———产业结构的跃进,是科技创新不断作用的结果。纵观整个工业经济时代,正是前沿科技成果的出现带动了历次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历次先导产业的出现及其更替。从科学革命到技术革命再到产业革命的发展,构成了科技创新牵引经济结构变动和发展的历史逻辑。

2.科技创新体系调整的必要性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科技创新要与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紧密结合起来。”这表明科技创新及其体系的发展正是顺应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必然,原有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和元素的相互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现实需求,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1)经济结构变动引起科技创新体系的变动。我国经济虽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国家仍力图通过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部署和实施,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达到经济平稳增长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创新是振兴十大产业、调整经济结构从而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途径和手段。面对当前形势,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进而实现国家科学技术战略目标,是我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过程。

(2)科技创新水平和方式的变化决定科技创新体系必须走重构之路。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空前活跃的态势,在知识资源成为科技创新第一要素的同时,前沿科技成为创新竞争的主要焦点,创新链已体现在研究—发展—生产的各环节中。全球的技术协调显然已成为科技创新的必要前提,科技创新的发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全球科技创新的发展促进了科技创新体系的变革,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机遇。但目前我国科技创新仍存在产、学、研脱节等诸多问题,大量科技成果并不能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因此,要优先发展科技,加大R&D投入力度,避免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或产能过剩而产生的问题,从而使科技创新体系的要素得到重新组合,达到优化科研机构布局和科技结构的目的。

(3)科技创新体系的改善有助于国家整体经济的繁荣。历史证明,每一次大的危机都伴随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从历次经济波动的发生、发展过程看,经济周期在经历了低谷之后,将会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国家经济的繁荣。科技创新体系的改善与变革,为经济周期内技术的产生及发展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带动了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减少危机影响,实现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必须把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并基于经济结构调整优化,重新构建一个适合当前经济和科技环境的科技创新体系,把与科技创新活动有关的各部门、各环节、各影响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官产学研相结合、责权分明、相互促进的科技创新体系。

五、结构导向型科技创新体系的特征与要素变化

(一)结构导向型科技创新体系的特征

结构导向型科技创新体系是基于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特点,以国家实施的十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为依托形成的一种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以经济结构变动趋势为先导。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以增强国家竞争力为目的,而经济结构是决定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经济结构的变动直接影响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科技创新体系要以经济结构变动趋势为先导。

(2)以经济结构调整需求为核心。依照经济发展趋势,在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时,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技术支撑作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发展合理化的经济结构。

(3)以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动态衡量标准。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其经济结构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改进科技创新体系来提供支撑。因此,科技创新体系需要以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动态衡量标准,不断地进行完善。

(4)以国家宏观调控为支撑。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是新体系运行的支撑点,突出表现在国家鼓励和引导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要力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创新环境、加大科技投入、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

(5)以创新主体多元化为主要内容。结构导向型科技创新的全过程在金融危机环境下进行,通过国家的政策扶持等有利条件,创新体系强调主体多元化和主体功能的进一步增强,而且各组成部分都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企业仍然保持在创新体系中最根本的地位。

(6)以网络化开放发展方式为手段。结构导向型科技创新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依托,在调整过程中以网络化运行,形成金融危机下各种创新资源在创新主体之间的流动网络,注重国际交流和联系,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现技术、人才和知识等资源的优势互补和高效配置。

(二)结构导向型科技创新体系的要素变化

在结构导向型科技创新体系中,原有的构成要素都有所改变,主要包括创新主体的调整变动、创新环境的变化以及创新服务体系的完善。

1.创新主体的调整变动

(1)企业。企业应该和科研机构及高校一样,既要生产知识、供应技术,更要运用知识,并最终在市场上实现技术创新,从而参与创新的全过程。应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实行面向市场、充分调动内部资源、广泛利用外部资源的开放式运行机制,带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的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以此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2)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各类高等院校的特色,建设良好的科研资源平台,搞好团队建设,优化激励机制,拓展与其他组织人才、资金、信息和技术的交流渠道。

(3)科研机构。应由原来以国家、部门和地方所属科研院所为核心,转向以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为核心,建成一批相当数量的新型科研主体,按基础研究和工程化研制的两阶段,设置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两类承载主体,每类主体按国家和部门、地方的两级分类进行管理。

(4)政府。政府职能部门介入科技创新的主体,形成“官产学研”联盟,发挥政府的调控功能,在经济危机环境下,以政府出台的政策法规带动科技创新。营造“官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氛围,利用庞大的市场资源,通过政府采购为自主创新产品搭建应用平台,进一步深化改革,进而实现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5)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应从原有的服务中介系统中分离出来,通过金融创新带动科技创新,力图创造出更为有效的金融资源配置方式,提高国家的金融竞争力,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

2.创新环境的变化

结构导向型科技创新体系是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产生的,其内外部环境如表2所示。

表2结构导向型科技创新体系的内外部环境

3.创新服务体系的完善

创新服务体系内容的完善,是指在原有的基础上添加新的服务内容,主要表现为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技术转移和扩散以及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等,其行为主体主要有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教育培训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信息网络、金融机构技术市场、政府科技咨询评估机构、技术产权评估机构以及公共创新与服务平台,如工程技术中心、中试基地、检测中心、公共实验室、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等。

六、结构导向型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要求与途径

结构导向型科技创新体系是对原有科技创新体系的重新构建,其形成过程既包括对原有系统的保留,又包括对原有系统的改进。

1.结构导向型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要求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结构导向型科技创新体系仍然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因为技术创新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是技术创新的起点和归宿。因此在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时,创新的目标应紧盯市场,依靠市场来配置用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各种资源,利用市场经济的规则来经营创新活动,通过市场来获取创新的价值和利益,从而保证再创新所需的资金以及其他资源,使再创新变为可能,并形成良性循环。

(2)科技中介机构和支撑服务体系能满足创新需求。当今生产力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的持续增长,归根到底是由科技创新推动的,而促进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要求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同时,各种技术市场、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等己成为转移、扩散科技成果和有效配置科技资源的重要渠道,还有相当数量的科技风险投资机构、科技评估机构、专利机构、各类行业协会、专业技术协会等在结构导向型科技创新体系中体现出重要作用。

(3)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科技创新体系内一直强调的内容,然而在实践中,并没有真正体现企业的科技创新作用,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仍然以生产为核心,没有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事实上,企业的扩大和发展造就了技术开发的强大能力,发挥好这种能力并使之成为企业特有的发展动力,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仍然是重要的。所以,应牢固树立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思想,由市场调整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由国家给予政策支持与引导,并鼓励企业家和创新者的创新。

(4)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十大产业振兴调整规划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方向是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各规划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结构导向型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抓住了产业技术创新的宏观概念,通过面向产业的科技计划解决产业的选择与抉择。所以,应重点提高产业创新能力,特别是在我国有优势、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好以及有利于解决国民经济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产业领域,如突出电子信息等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装备制造业技术结构的合理化等。

2.结构导向型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途径

(1)建立科学的科技创新制度。在结构导向型科技创新体系中,制度创新是最重要、最具难度的一个环节,合理的制度安排与制度选择成为关键因素,撇开制度创新而只谈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在新的科技创新体系中,应使科技创新制度作为构建的重要内容得以体现。

(2)积极培育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全球金融危机是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对各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同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应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为背景,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新环境:一方面,通过国家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创造出适合科技创新的环境,尽快制定和完善关于科技中介组织的法规,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另一方面,要完善科技人员的管理制度,实行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知识产权政策,正确评估科技成果并进行科技奖励,以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应对金融危机。

(3)建立更加完善的金融体制。当前,要完善我国的金融体制,各级财政要切实改变以往对科研机构的一般支持方式,鼓励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环境下的技术创新。同时,国家要进一步要求金融机构改进信贷服务,积极培育有利于十大产业调整和优化发展的资本市场,逐步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机制。在科技创新体系中,政府要加入到创新主体中,与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共同形成“官产学研”四位一体的组合,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从原来的为创新主体服务转变为创新主体的组成部分。

(4)制定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和创新利益回报机制。培养人才是企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所以企业应制定能激发人才创造热情的制度,真正体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以人为本的人才方针。应完善企业的评价机制、分配机制、奖励机制、培养和选拔机制、考核机制、人才引进和流动机制等,使这些机制共同构成企业内部人才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评价要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增加评价活动的公开性与透明度,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以及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参考文献:

[1]冀文,汪作奇.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佳选择[J].现代化农业,2006(1):26-27.

[2]关凤利,孟宪生.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实导因[J].未来与发展,2007(9):7-9.

[3]王岳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对策措施[J].经济研究参考,2009(12):19-20.

[4]王平,云鹤.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探源[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7(6):679-683.

[5]陈宝明.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6(11):22-24.

[6]徐阿进,杨晓刚,聂津君.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4):236-237.

科技金融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文献计量 科技金融政策 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1.072

0 前言

当前的经济发展中科技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科技创新以及金融创新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两大战略支撑,这就对科技工作以及金融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与金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资本与金融是促进科技创新的基本要素及条件,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金融支持要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利用金融支持来促进科学技术的知识以及产业创新,在世界金融版图发生巨变的今天科技创新在其中要怎样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等等。这些问题关乎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国家政策对科技金融的发展起着指明方向的作用,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要全面推进科技金融的发展,首先要统筹好科技政策以及经济政策,发挥各领域、各行业以及各区域的强大助力,进而形成支持创新的政策合力,这是目前我们要进行金融政策研究的主要意义所在。

1 文献研究的主要内容

1.1 文献的时间研究

科技金融早已体现在我国经济的方方面面,但是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对科技金融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在我国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第一是金融的发展对科技发展创新的促M作用,第二是科技的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三是研究科技与金融结合的主要形式。我国对金融政策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早,但是并没有取得丰富的成果。早在1983年我国学者雨辰就发表了关于日本科技金融方面的报道。直到1992年我国成立科技金融促进会,才极大促进了我国的科技金融的理论以及实践的研究。这一年我国对相关政策的研究文献共6篇。2006开始文献数量进入增长期,2014年共发表相关文献21篇。

1.2 文献类型及其来源研究

根据相关资料可知,对科技金融的政策研究在2000年以前主要以期刊论文的形式出现,直到近五年新闻报道以及学位论文等形式的文献才集中出现,这说明我国的学术界对科技金融相关政策的研究较早。随着科技与金融的不断融合,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落实国家政策的同时还出台了相关规定以促进科技金融的发展,这就使得当地出现大量新闻报道。根据研究可知目前关于科技金融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研究、基础研究、职业指导以及行业指导上,有部分研究属于经济信息,这说明科技金融政策的研究主要用于实际应用方面。科技金融政策研究的内容涉及多学科,其中金融、科学技术以及企业经济发展是主要部分,文献主要来源于财经、社科、管理以及科技类,这符合科技金融的主要内涵,主要体现为金融创新科技创新以及企业创新等。

2 文献内容的计量分析

2.1 主题演变分析

对文献的主题进行分类总结,发现我国关于促进金融与科技结合政策的研究主要有三大主题,这反映了不同的经济时期科技与金融协调发展的不同需求。其中,49.6%的文献主要研究金融政策对科技发展的积极作用,这与早期的科技金融的发展特点吻合。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东亚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不少学者开始研究不断变动的经济情况下的科技金融政策的调整问题,这时候开始研究科技对经济的作用。这之后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两者的互相作用以及促进科技与金融进一步融合。

1983年到2005年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确立以及发展时期,这个时间段内我国学者关于科技金融政策的研究主要关注相关金融政策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国外经验以及政策的学习和研究,发现国外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来自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财政金融的强大支持。2006年到2011年,这个时间段的研究有三大主题,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为我国的科技金融政策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随着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在的作用越发明显,进而对我国的融资体制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进行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所以相关政策的制定要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进而发挥出金融政策的促进作用。2012年到2014年,我国实施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同时开发了一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试点工作。相关学者指出我国科技金融政策体系的目标在于降低企业风险,增加风险收益,不少学者对科技金融的本质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这一阶段的研究显示了科技与金融两者之间的双向作用,相关部门也开始共同决策以配合落实国家的政策,进而推动我国的科技金融的跨越发展。

2.2 期刊文献关键词计量分析

论文的关键词揭示了论文内容的主旨所在,是整篇论文的学术思想和观点的浓缩产品,是进行文献内容计量的重要方面。对58篇有关科技金融政策期刊论文的关键词进行查找整理分析可知,科技、金融、科技政策、创新科技、中小企业是主要内容。而且随着时间的转变论文的关键词也随着改变。但是从整体看来,我国的科技金融政策的发展脉络与国外大致相同,首先是政府主导的金融政策支持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然后政策的调整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最后是促进科技与金融的融合的政策路线,这其中包括科技创新以及金融创新的相关内容。关键词共现分析是指通过分析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的关联,进而揭示某一领域学术研究内容的相关性以及学科领域的微观结构。为了研究关键词在我国的科技金融政策中的地位以及相应的知识关联,利用相关软件分析得到论文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可知在我国关于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政策研究中“科技金融”的出现频率最高,是整个共现网络的核心,这也说明基本上所有的论文均围绕科技金融展开。此外使用频率较高的关键词还有“科技创新”、“金融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等等。这些论文探讨了目前多样化融资渠道对科技以及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在融资过程在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政策建议。为了促进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科技投资政策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主要通过财政科技经费的分配来实施,90年代制定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21世纪以来又设立了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但是关于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相关政策的制定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非银行借贷的融资渠道还不够完善,需要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发展。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的科技金融政策的主要问题在于政出多门、核心目标的缺乏和市场化政策不够健全等。

3 结论与对策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二者的相互促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来源,可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而实现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通过对我国科技金融政策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科技金融互相融合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1)研究数量有限,研究内容过于宽泛,缺乏具体目标,对于地方性政策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研究较少,而且对于科技金融政策的研究不能以一贯之,缺乏必要的连贯性。(2)研究对于金融对科技发展的作用过分关注,以致忽视了科技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政策的分析过于简单笼统,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缺乏相应作用。(3)对政策的分析主要停留在政策主题等内容的统计上,对于政策的具体内容、政策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与挖掘。

研究科技金融问题要从理论、实`和政策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解决理论问题,为科技金融的实践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要解决目前科技金融政策研究中的问题,对科技金融的理论要有一个清晰完整的理解。科技金融的本质是通过科技与金融的互相促进,进而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结合以及共同增长,两者处于互相依存的状态。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促进,科技发展,所以在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只考虑金融政策对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够的。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涉及到政府、产业、理论、研究以及金融等等方面,政府要加大科研投入,鼓励学者进行相关研究,发表一系列具有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同时政府还要起到引导和桥梁的作用,为企业和研究人员的沟通提供帮助,针对企业周期性问题提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此外,应将政策研究从政府具体到地方政府,以科技金融结合试点为例,根据各地的科技金融投入以及创新水平来评估政策的实施、落实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比较,对各种主体在政策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近年来政府、媒体以及学术界对科技金融领域的发展表示了高度的关注,研究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相信未来会出现更多更好的关于科技金融领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芸,朱瑞博.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困境、制度障碍与政策创新取向[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

[2] 饶彩霞,唐五湘,周飞跃.我国科技金融政策的分析与体系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3(20).

[3] 唐五湘,饶彩霞,程桂枝.北京市科技金融政策文本量化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8).

科技金融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语种:中文

您的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是否有数据处理要求:否

您的国家:中国

您的学校背景:普通大学

要求字数:5000附8分钟PPT

论文用途:mba毕业论文

是否需要盲审(博士或硕士生有这个需要):否

补充要求和说明: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中国的成就举世瞩目。改革开放至今三十余年,中国已经不可抗拒的被卷入国际竞争的大环境,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中国企业已经在较大范围内参与全球竞争。国际市场的理性化,企业竞争的愈加激烈,使得单纯物质力量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少,企业文化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经营者和学者的重视。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所在,体现了企业的经营哲学。通过企业文化,员工的精神得以凝聚,进而组成和推动企业实现其发展战略,维护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研究已取得的相关成果

四、研究内容(论文写作思路和初步提纲)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附:参考文献

[1]刘志迎,试论企业文化冲突,价值中国,2007,102(11):26-30、

[2]韦华伟,企业文化融入形象广告,企业文化杂志社,2007,65(8):25-28、

[3]韩浩波,企业文化建设的冷思考,企业文化杂志社,2007,102(13):15-18、

[4]蒋锡培,中国企业管理的根在哪,企业文化杂志社,2007,12(6):22-24、

[5]张德著。组织行为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1O、

[6]徐晓燕,和谐企业:以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为目标,中外企业文化,2007年第5期。

[8]郝殿华,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外企业文化,2008年第6期。

[9]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调查研究报告(2007-2008)。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10]刘亚臣。管理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265-266、

[11]申文青。论企业文化与制度创新。经济师。2005,3、

[12]王晰。塑造优秀企业文化。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52、

[13]曾昊,陈春花,乐国林。组织文化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7。

[14]于天远,吴能全。组织文化的定义和研究方法综述。经济管理。2009,4。

[15]张磊楠,刘益,赵阳。组织文化刚性产生根源及影响机制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9,10。

[16]申文青。论企业文化与制度创新。经济师,2008。

[17]胡法。银行企业文化探析。中国金融家,2007,(2):88-90

[18]刘振远。ZC公司企业文化的设计。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7-18、

[19]王启奎。HOS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9-12

[20]王永新。新奥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7-8、

[21]杨强。D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9-40、

[22]周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见君远管理咨询网站。2009、12、

[23]智萍利。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天一企业文化网。2009、12

[24]王成荣、周建波。企业文化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9月第二版。

[25]周可真、张薇。论管理哲学的产生极其学科性质。江海学刊,2010年1月。

[26]屈群萍。试论管理哲学视野中的文化管理。南方论刊。2008年第5期。

[27]斯蒂芬。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孙建敏、黄卫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28]彭新武。管理哲学的问题及其当代性。哲学动态。2007年第2期。

[29]李兰芬、王永明。论管理哲学的的学术视野及其功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8月43卷第四期。

[30]阎秀敏。管理哲学在中国的研究思路评述。汕头大学学报。2009年第25卷第6期。

[31]李培挺。管理哲学何为?—评《论管理哲学的产生及其学科性质》。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8月第34卷第4期。

[32]王成香。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年8月第17卷第4期。

[33]葛荣晋。中国管理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34]稻盛和夫。经营者的人生六项精进。中外管理。2009年3月。

[35]稻盛和夫。活法。曹岫云译。东方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二版。

[36]钟放。文化视角下的道生经营哲学与企业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文论文。2008年。

[37]张邦松。改造日航:稻盛和夫的‘精神胜利法’。经济观察报。2010年8月。

[38]宋刚、王续琨、冯茹。管理哲学的学科体系构建及其发展对策。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2008年8月。

[39]王育琨。稻盛和夫火线救日航。上海证券报。2010年1月。

[40]任远。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2期。

[41]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家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与评价——2007年企业经营者城战与发展专题报告。经济界。2007年。

[42]钟放。稻盛和夫经营哲学学习讨论会纪要。冯雅编。稻盛和夫经营哲学学习讨论会。东北财经大学。日本学论坛。2007年12月。

[43]孔东。管理哲学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1期。

[44]曹岫云。重振日航稻盛哲学的公开实验。中外管理。2010年3月。

[45]张冠男、杨洪兴。当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

研究生开题报告(二)

题目:基于农业科技创新视角的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姓名:石**

学号:****

专业:会计学

导师姓名:杨**

1、1选题背景

2012年初,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立,以期在地方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民间资本市场体系、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等方面先行试验。金融体制改革的浪潮不但在乡镇掀起,同时也蔓延到农村,农村的金融改革更是迫在眉睫,借着改革的春风和农业科技创新在全国的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所需的大量资金投入,但是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风险性和银行信贷的稳健性之间存在矛盾,常规性的金融服务又不能满足农业科技创新的要求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发展农业科技,就要有与之发展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就要求在金融机构、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制度都要有所变革和创新。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吉林省农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农业生产的效率比较低下,科技含量较低。改造传统农业、使之向现代农业转变,加速高新技术向农业的渗透,就需要不断的农业科技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农村金融在农业科技创新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吉林省农村金融由于长期以来的制度约束和定位异化,导致农村金融未能实现“三农”发展的目标,农村金融资源的流失,给农村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并且在金融市场上,基本侧重于信贷资金的借贷,农村保险发展举步维艰,证券、信托和租赁等领域的开发缺位严重,金融服务方式内容单一,尤其是边远乡镇金融服务缺失,农村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资金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农业及农业科技的发展。如何尽快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同时更好地满足农村多样化、差异化的金融需求,扩大农村金融规模,是吉林省农村金融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吉林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

1、2选题意义

本研究基于对国内外农村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巨大推动作用,结合吉林省的农业科技创新实际现状的研究分析,对比、借鉴。对吉林省农村金融的滞后和金融体制、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农业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匹配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一条适合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农村金融改革的新道路。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增强金融工具创新、拓宽金融渠道、完善金融制度、构建金融体系,一方面立足于并满足农村金融的需要,充分地做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另一方面,最大限度规避农村金融风险,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提高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的综合能力,让科技缔造生产力,让生产力转化成内生动力。

1、3研究内容

本研究基于经济学、金融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以吉林省农村金融改革为契机,以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为依托,大力推动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促进吉林省的农业科技经济的发展,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为吉林省农业发展出谋划策。本研究第一章是绪论,指出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文章的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二章,对发达国家农村金融创新进行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改革的经验,并进行可行性分析。第三章,对吉林省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农村科技融资的现状、特点、不足进行研究,找出现在吉林省存在问题和不足,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第四章,对吉林省科技创新融资需求进行分析,对其特点,形成原因,形成的障碍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五章,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的构建,找出农村金融和农业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和所需的金融环境,构建多层次金融开发组织体系,建立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第六章,吉林省农村金融创新研究--基于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对农村金融制度、工具、机构改革创新的研究,找出适合吉林省的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的新模式,使农村金融创新和农村科技创新相结合,推动吉林农业大省的崛起和腾飞。第七章,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研究对策,针对农业的发展和农业新的增长点的推进,提出恰当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从而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支持农村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支持吉林省农业腾飞内在动力。

1、4文献综述

国内外针对农村金融的研究较多,相关文献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通过农村金融资源发展对农村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和影响的角度,看农村金融创新发展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相关的理论支持:

1)白钦先教授(1988)曾经这样描述金融“金融是一种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是一国最基本的战略资源。”金融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为经济的腾飞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持续的活力,所以资金的流向就注定了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振兴和崛起。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一直处于基础地位薄弱,城乡社会二元经济两极分化严重,资金匮乏等,所以农业科技创新没有这样稀缺的战略性资源的流入,就很难发展,壮大。因此农村金融创新改革问题变的尤为的重要和突出。

2)黄薇、于明霞(2007)认为,所谓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支持,是指在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和严格监管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直接配置资源的作用,结合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具体特征,在保证金融机构自身最大利益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需求,从而实现金融产业和农业产业化自身的快速发展和两者之间的协调互动。在此过程中,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基本前提,满足农业产业化资金需求是工作核心,目标就是要建立相应的金融支持体系和运行机制。

3)冉光和(2011)结合了世界各国的农村金融资源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大体把世界农村金融分成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及商业性金融,如美国、德国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主,日本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孟加拉等发展中国家以小额信贷为主。各国通过政府补贴、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农业贷款和农业生产社会化等各种渠道,为农村融通资金,开展满足农业和农村发展以及农民所需的各种金融服务,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资金保障。这些发达国家的做法为我国的农村金融创新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4)徐希民、卞强善(2002)认为农业产业化在金融支持方面存在主体空位、角色错位;资金进城,暗渡陈仓;比较效益低,风险大等问题。陈华元、吴妙娟(2005)提出农业产业化融资途径包括正规金融和民间借贷,从供给的角度观察,这两条渠道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都还不能适应需求变化,存在总体数量不足和结构断层问题。

5)朱永德、张乐柱(2003)认为,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弱化的成因可以归结为农业银行已经将金融支持的重点转向盈利率较高的二三产业;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支持重点不在农业产业化上;农村信用社由于自身的力量薄弱,加上商业化倾向趋显,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民间金融不能成为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重要力量;支持农业产业化切入点的错位等五个方面。

6)吴敬远等人(2001)认为应该通过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市场体系建设和支持农村应用新的科技成果三条途径来实现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蒋敏敏(2004)认为应该包括明确农村金融机构分工,抑制农村资金外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完善信贷风险防范体系和创造良好的农村金融外部环境四个方面。

7)林毅夫(2003)提倡构建农村资金导入回流机制,建立资金回流农村的导向激励和调控机制。综合运用利息补贴、税收、担保等经济手段,引导和促进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其他社会资金流向农村。

8)毛英煌(2003)在文中指出农村金融中间业务创新,完善信息技术服务,拓展服务手段。尽快构建城乡通用的现代化支付结算系统,提高电子网络的应用效率,保障网络的稳定性。提高服务效率,做到准确、高效,及时。提高大额和小额支付覆盖面,疏通汇划渠道,发展个人支票和通存通兑业务,加大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在农村的推广力度。在农村积极开展票据贴现、项目融资、订单贷款、保函、信用证、信息咨询和投资理财等服务。

9)马晓河,姜长云(2006)提出支农信贷方式创新,改变贷款“申报过严、手续过繁、时间过长、审批权过分集中”的现状,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减少贷款审批环节,提高贷款效率。对符合贷款条件者可通过农户贷款证、联保贷款、评优授信和开办“高端农户”贷款等方式提供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资金支持。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研究现状

1、3研究关键问题、创新点

第2章国内外农村金融比较研究

2、1先进国家农村金融、农业科技融资研究

2、2国内农村金融、农业科技融资研究

第3章吉林省农村金融及农业科技、农业科技融资现状分析

3、1吉林省农业科技现状

3、2吉林省农村金融现状

第4章吉林省科技创新融资需求分析

4、1吉林省科技创新融资需求分析现状特点

4、2吉林省科技创新融资需求分析缺口形成的原因

4、3吉林省科技创新融资需求分析缺口形成的障碍

第5章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构建

5、1农业科技创新需要的金融环境

5、2构建农村金融科技创新体系

第6章吉林省农村金融创新研究--基于支持农业科技创新

6、1农村金融工具创新研究--服务于农业科技创新

6、1、1保障型农村金融工具

6、1、2融资型农村金融工具

6、2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服务于农业科技创新

6、2、1信用风险规避制度

6、2、2利益补偿机制

6、2、3农业灾害保险制度

6、2、4农产品期货市场机制

6、3农村金融机构创新研究--服务于农业科技创新

第7章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对策研究

7、1政策建议

结论

1、6本文的创新点

1、通过到相关部门搜集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得到吉林省农业需求缺口的现状,通过对吉林省农村金融和农业科技创新融资的现状分析,得出吉林省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其深层次的原因。

2、对适合吉林省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制度改革结合农业科技创新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使金融体系改革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本土化,达到整合资源,配置资源,优化资源的目的。

3、吉林省农村金融改革如何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如何将农业科技创新转化成生产力,如何使生产力转化成经济效益。

1、7研究方法

1、文献调查法: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和理论著作,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关于农村金融创新的政策性和理论性资料。

2、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发达农业国家和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农业科技融资情况进行比较,结合吉林省农村金融自身的特点,借鉴其模式,找出自身的不足和原因,从而推动农村金融、农业科技融资的发展。

1、8进度安排

2012、7-2012、9理论研究阶段根据课题的要求,撰写开题报告,

进行理论研究

2012、8-2012、9资料分析阶段根据调研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类汇总

2012、10-2012、12论文撰写阶段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撰写论文

2013、1-2013、3论文定稿阶段对论文进行修改、定稿

2013、4论文审查阶段将论文提交送审

2013、5论文答辩

[1]黄薇,于明霞。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弱化成因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2]安增龙,姚增福,王乐玲。黑龙江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J]、时代金融,2007,(6)。

[3]刘希宋,王,赵德海。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J]、商业研究,2002,

[4]罗富民,朱建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理论阐释与个案分析[J]、农业经济,2007,(2)。

[5]朱冰。论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作用[J]、农金纵横,2003,(3)。

[6]洪艳。关于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计划与市场,2000,(4)。

[7]盛亦工,潘峰,季文柱。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探[J]、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版),2003,(1)。

[8]张蕊。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金融支持[J]、改革与发展,2003,(4)。

[9]蒋敏敏。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J]、现代金融,2004,(5)。

[10]吴敬远,王孔宝,初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途径[J]、济南金融,2001

[11]徐希民,卞强善。农业产业化与金融支持[J]、农金纵横,2002,

[12]陈凌建;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13]陈兴平;陈明根;;关于发展我国农地金融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14]林毅夫。金融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2003、6

[15]陆磊。农信社改革模式需要改革。财经。2006年1月

[16]牟少岩;农民职业分化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17]马晓河,姜长云。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2006年12月

[18]马忠富。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19]毛英煌。建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想[J]、世界经理人周刊。2003(8)

[20]牛建宏万成金立新刘诗平李芳芳;“解渴”农村金融尚需破障[N];人民政协报;2009年

[21]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农村金融与信贷政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

[22]齐日光韩志远夏冰;农村金融服务应与“三农”一体化[N];金融时报;2007年

[23]沈理明。朱敢。加快福建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思考[J]、福建金融。2007(5)。

[24]邵兴忠。金广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研究生开题报告(三)

(一)选题依据

1、教育离不开生活。教育与生活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其本质的联系就体现在:教育与生活的互动,即教育具有生活意义,生活具有教育意义,生活教育与教育生活便从不同角度蕴涵着双重意义。因而,发挥生活的地理教育意义和地理一样的生活意义,对深化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也是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生活地理教育”其基本的两个内涵是:一方面,为了学生的生活而进行地理教育,发挥地理教育的生活意义;另一方面,地理教育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发挥好生活对地理教育的意义。

2、我们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处在社会环境之中,也处在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可避免地会面对现实生活,都要增强生存与生活的能力。而受教育的过程也正是学生思想意识、行为能力逐步由感性变为理性的重要阶段,由幼稚变为成熟关键阶段。基础地理教育应回到其本原的目的上去,即为了生活而进行地理教育。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地理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地理教育来获得解决问题的渠道,使人变得更睿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能更好地了解自然,适应自然甚至改造自然。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3、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这次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它表明地理课程将从纯粹的“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要实现这一理念,地理教学必须体现“生活化”,既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体会地理的价值并为其成人、生活、就业做准备。

(二)选题意义及前景

1、凸显学科价值,丰富地理教学理论

地理学科具有科学的、文化的、生活的诸多价值。由于传统地理教学的弊病,使得原本非常生活化的地理离学生疏远了,以至于他们产生疑问:“地理学了究竟有什么用?”由是出现了,高考科目中有地理,中学就开设地理,高考取消地理后,中学也就停开地理,或者是地理学科在中学里很受歧视。为了争夺地理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一席之地,数百名专家集体象教育部呼吁,要求恢复地理为高考科目。因此,突出“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感觉“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对地地理学习建立一种需求感与内驱力。同时在生活化地理教学探讨和实践中,摸索出一条归为本位的地理教学方法,有助于形成让学生愿意学、学得好、有用处的地理教学体系。

2、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地理生活化教学,将地理教学指向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五彩缤纷的生活景观,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现象与问题,会引起学生的好奇感和探究心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当学校更换作息时间表的时候,我在课堂中问学生:“这个学期18点30分上晚自习,天已暗下来了,而现在为什么上半年19点30分上晚自习,天仍大亮?”由于是生活的问题,身边的问题,很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般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教学当中,积极思考,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

在思考中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一切创新活动的起点。取之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乡土的“有用”地理,能够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和身边各种地理事物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地理生活化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找到了深厚的生活和实践基础。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地理生活化教学扎根于现实生活,以事实为根据,以实践的需要进行思维。这必将培养学生根据事物各自特性选择相应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做到实践和思维的统一。思维里面最可贵的是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地理生活化教学蕴涵在学生的生活当中,对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进行挖掘便于给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平等、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品质。

3、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

有些学生缺乏生活技能,地理教学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有关地理技能的操练,有效地帮助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生活能力,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

4、促进教师更加注重积累生活化的教学素材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注重“两教”,教材和教参,认为课本上涉及到的理论和知识点,就想方设法让学生去记住,过分看重学生记住哪些知识点,记住多少知识点,往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目的,忽视了教育的本源。教育是为了生活,服务于生活,地理学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个方面。联系生活现象学习地理,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利于促进教师形成参考课本、高于课本教学理念,教师结合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积累地理教学素材,让学生看得到、摸得着、愿意学、能进步。教师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生活化的教学素材,才能将此灵活运用到课堂上,让学生容易接受,便于理解。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中学生活化地理教学现状

19xx年的《地理教育国际》列举了地理教育在发展个人知识与理解力面的作用与贡献:

(1)认识位置和地方,以便在地理架构下审视国内外的事件,理解空间的相互关系,形成对各种事件的独特认识与看法。

(2)认识地球上的主要自然系统,以便理解各生态系统内和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按自然系统的整体性规律利用自然。

(3)认识地球上的主要社会经济系统,以便对地方有所认识,包括:认识自然条件对人文活动的影响,理解按照不同的文化观念;;技术水平、经济水平和政治制度创建环境不同途径。

(4)认识地球上不同的人种和社会,以鉴赏人类丰富的文化。

(5)认识作为日常活动空间的本区和国家结构及运动及运行方式,以便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社会管理。

(6)认识全球相互依存的挑战和机会,以便参与广泛的国际会作和国际交流。

从上述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认识地球的重要性,而地理科入为一个综合科学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平台,里面强调先从自身的环境开始,扩展到到世界。

通过地理学习,学生可以获得诸如野外考察技能、地理观察调查技能、阅读和分析地理信息技能以及读图用图技能,这些技能不仅对人们日常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有用,而且对日后从事社会经济活动大有帮助。由此可知地理能和生活的关系其实是十份密切的,我们从学会这些技能的同时,对发展我们个人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有助正确审视人口、环境和资源问题。

科技金融论文范文第10篇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工作在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重点产业振兴、加快发展知识型现代服务产业、加快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大力提升科技改善民生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科技进步和创新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和动力亟待加强等问题。

一、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主体地位有待加强

影响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原因来自多方面。

第一,从企业自身来看,我国企业在课题研究、科研立项、技术投资等方面存在重复浪费的现象;在基础性研究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在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方面依然比较薄弱;企业间没有建立和形成促进技术创新的战略协作关系。

第二,从政策制定来看,我国现行的许多政策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形成的,重点在于单纯鼓励生产规模的扩张和出口创汇的财税、金融、投资、消费、政府采购等政策缺乏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明确支持,与现阶段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主体性作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要求已经不相适应。在落实国家针对加强自主创新的新政策方面,不仅需要各类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也需要中央和地方以及各个相关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

第三,从绩效考核来看,没有把企业创新,特别是发挥基础而长久作用的原始创新能力作为企业管理和考核的重点,也没有纳入地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当中,导致企业和地方缺乏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

(二)人力资源发展落后

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科技人才计划实施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科技人才资源总量持续增长。但是,人才队伍建设步伐仍不能放缓,目前还存在水平偏低、整体结构不尽合理、高质量人才缺乏等问题。受到东西部地区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和科研环境等因素影响,人才队伍区域分布也有失平衡。

第一,总量持续增长。首先,人力资源总量持续扩大。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确保了科技人才资源总量持续稳定增长,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2000—2010年的十年间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年均增长率为8.6%,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2010年,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5700万人,比2009年增长11.8%;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为2500万人,也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每万人口中科技人力资源数已达425人/万人,是2000年197人/万人的2.15倍。其次,与科技人力资源一致,2000年以来,中国R&D人员总量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0年,全国R&D人员全时当量为255.4万人年,较2009年增长26万人年,增长率达到11.5%;每万人就业人员中R&D人员达到33.6人年/万人,较2009年的29万人有较大增长。

第二,结构仍然失衡。首先,区域分布结构不平衡。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地区分布仍然维持东高西低、梯级递减的特征(见图1)。2010年,东部地区R&D人员全时当量达到169万人年,中部地区52.4万人年,西部地区只有33.9万人年,三者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66.2%、20.5%和13.3%。而2000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R&D人员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4.0%、23.4%和22.6%。东部地区比重逐年上升,中西部比重逐年下降,地区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第三,人才质量结构不平衡。2010年,R&D研究人员全时当量初步统计为121.1万人年,总量低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每万人就业人员中R&D研究人员达到15.9人年/万人;R&D研究人员占R&D人员的比重约为47%,这一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普遍在60%以上),说明中国研究发展人员队伍的质量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进一步从企业主体方面看,2010年,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R&D人员全时当量为29.4万人年,占全国的11.5%;高等学校为29.0万人年,占全国的11.3%;大中型工业企业为137.0万人年,占全国的53.6%。据初步统计,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为187.4万人年,约占全国的73.4%;但从R&D研究人员来看,企业R&D研究人员所占比例相对R&D人员低的多,仅占全国的61.1%。尽管中国企业在R&D人员的规模上十分可观,但高层次研发人才还比较缺乏,研发队伍的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研究经费投入总量和强度较低,研究投入类型比例失调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保持增长态势,但是, R&D经费投入力度和强度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需进一步提高,同时研究经费和研究人员在R&D活动类型的分布比例失衡现象继续存在。

第一,研究经费投入尚需大幅提高。首先,R&D经费投入稳步增长,但是仍然存在较大差距。2011年我国全社会R&D总经费为8687亿元,比2010年增加1624.4亿元,增长23%。“十一五”期间,我国全社会R&D经费支出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10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是2006年的2.4倍。从国际比较来看,2010年我国R&D总经费为1043.2亿美元(按年平均汇率1美元兑换6.77元人民币折算),规模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已经超过德国成为全球R&D总经费第三大国。“十一五”期间,我国R&D经费总量先后超过了法国、英国和德国,与美国、日本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约为美国的1/4,日本的3/5。受国际金融危机及欧洲债务危机影响,近两年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的R&D总经费出现了负增长或增长放缓的迹象。2010年OECD统计的R&D总经费(共41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R&D总经费的95%以上)约1.21万亿美元,我国所占份额为8.6%,比2005年的3.4%提高了5.2个百分点,而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所占份额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中国对全球R&D活动的贡献进一步增大,世界研发活动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

第二,经费投入强度低。随着中国 R&D经费的迅速提高,R&D 经费投入强度(R&D 经费与GDP 之比)也在稳步增长。2011年,我国R&D总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84%,比2005年的1.32%提高了0.52个百分点。但是与与OECD 国家甚至许多发展中国家还相差甚远。上世纪 90 年代,我国 R&D/GDP增长缓慢,1999年以后这一比值开始稳步提高,2007年达到1.44%,远高于俄罗斯(1.12%,2007年)、印度(0.61%,2005年)、巴西(1.11%,2007年)、南非(0.92%,2005年)、阿根廷(0.51%,2007年)等发展中大国,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在40个全球主要国家中,从2005年位列全球第二十四位提高到2009年的第二十二位,但是与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国家总体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见图2)。

第三,研究投入活动类型比例失调。R&D从活动类型来看,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个方面。首先,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不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者之间的经费支出比例,国际上一般认为1︰2︰5比较合理,而我国的这一比例,在2011年为1︰3︰18,明显倾向于试验发展,而忽视基础研究这一投资见效十分缓慢而影响极其巨大的R&D活动,深层次反映了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领域研究力量薄弱,从而导致缺乏原创性和科研成果,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从国际比较来看,在2007年公布数据的17个国家中,我国处于中等水平,高于以色列、俄罗斯,但仅为美国的3.2%,日本的10.7%,甚至波兰、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也超过了20%(见图3)。与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以及韩国和俄罗斯相比,我国R&D经费支出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相对较少,而在试验发展上的投入比例太大,应用研究的投入比例相对比较合理。2011年,基础研究的经费为411.8亿元,占R&D总经费的比例为4.7%,发达国家这一比重大多在20%左右,相对较低的日本也在10%以上。因此,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这一比重长期稳定在5%左右的局面没有改变。

第四,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较少。从R&D人员按活动类型分布的数据看,从事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数量占有绝大部分比例,从事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活动人员的投入强度有待加强。2011年中国R&D人员中,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为19.3万人年,占6.7%;从事应用研究的有35.3 万人年,占12.2%;从事试验发展的有233.7万人年,占81.1%。

(四)自主创新产出质量仍需提高

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全球资源、市场竞争加剧,发达国家更加注重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提高其自主创新动力,保持其自主创新的质量,从而提高市场竞争优势。自主创新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发明专利和科技论文这两个指标上体现出来,专利指标和科技论文是国际间进行科技实力评价、科技产出比较、市场竞争力评价的重要指标,常被用作衡量国家、产业或企业科技创新程度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标准。我国目前自主创新产出主要表现在发明占专利授权量偏低、企业发明专利职务申请授权量不足以及科技论文影响范围较小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15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这是我国首次将专利统计指标写入五年规划纲要。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设立“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这一预期性指标,是我国应对形势变化的战略举措,符合“十二五”时期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的要求。

首先,从专利指标来看,自我国科教兴国的国策开始实施以来,我国国内国外专利授权量逐年上升,来自国外的专利申请或授权的比率高于国内专利申请比率。从授权专利的不同类别来看,2011年授权发明专利172113件,实用新型专利408110件,外观设计专利380290件,分别占当年授权专利的17.92%、42.49%、39.59%,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占了总数的80%左右,而发明专利比重偏低,这表明我国科技自主开发能力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有待提高。从这三种专利近几年间的比例变化可以看出,发明专利的比重较2000年的12.04%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2003年起一直保持在20%以上的比例。

从国内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授权总量来看,企业的专利授权总量的比重近几年都在80%以上,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机关团体等的授权比重仅在20%,并有下降趋势。但是,就发明专利的职务申请授权量而言,2011年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占国内授权的37.71%,企业占61.39%,与2006年的47.55%和51.26%相比,虽然企业所占的比例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仍然未占绝对地位。由此可见,虽然我国企业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而且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的意识有所增强,但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原始创新活动的主体。

其次,从科技论文方面来看,根据美国出版的科学论文索引《SC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和工程索引《EI》三种权威检索工具的检索结果来看,2009年,我国科技人员(不含港、澳、台)在国际上发表的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共253982篇,是 2005年的 1.7倍。按照国际论文排序来看,我国发表的科技论文在三种索引中的排名也由 2005年的5、5、2上升为 2、2、1。从《SCI》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的5年被引用情况来看,2005—2009年收录的论文总数为472766篇,被引用论文数 1796896篇,论文影响指数(被引用论文数/收录的论文总数)为3.80,这说明我国的自主创新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在加大。但是总体来说,我国论文在国际上被引用的数量还不多,在影响因子高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太少,论文的影响力比较小。

二、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一)重视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条件下,应重视市场机制对科技资源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首先,强化市场机制的配置作用。培育和强化市场机制在有效合理配置资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推动我国自主创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要促进生产要素特别是与自主创新有关的生产要素在产业内或者产业间自由合理地流动。当各种资源作为影响我国自主创新的生产要素在某一科技领域可以产生更高效率的产出时,无疑会对科技创新的整体数量和质量起到推动作用。其次,利用竞争促进自主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就是坚持效率优先原则,树立企业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地位,以进行技术创新所能获得的利益为驱动,以竞争为手段,促使企业自发地合理配置科技资源。

(二)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

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为各类企业创新活动提供平等竞争的基础条件,为企业全力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支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促使企业尽快成为自主创新主体,共同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第一,增加资金投入,发挥杠杆效应和诱导效应。由于知识溢出和技术扩散的原因,使得技术创新活动社会收益会大于创新主体的私人收益,并且,由于企业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自身回报与社会回报的差距更大,因而企业投资这两类活动的动机会更弱。因此,在一个完全市场条件下,企业的研发投入会低于社会需要的最优投入水平,投入资金不足是由此引发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创新市场处于非效率状态。这时政府的调控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弥补创新市场失灵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加强政府调控能力,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在企业科技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要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但要特别注意的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维护市场竞争的秩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科技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在宏观调控的手段选取上,应以科技政策与科技规划为主,附以必要的法律手段保障,尽量减少强制性的行政手段。

(三)持续完善各项产权制度

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自主创新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产权问题。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不断激励个人和企业自主创新的制度保障。

第一,保护知识产权。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不可能有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树立我国国际信用、扩大国际合作的需要,更是激励国内自主创新的需要。牢牢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自主创新的思想观念。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观念,加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和打击各种违法侵权行为。

第二,明确企业产权边界。改革开放前,创新动力来自于政府,以政府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模式使得企业的产权边界不明晰,技术创新的风险与利益和企业没有直接联系,导致本应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既没有权力,也没有动力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市场交易的前提条件是明确的产权界定,因为产权界定了企业的受益或受损边界。产权明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前提,只有企业自身可以依据产权对所从事的经济活动能够获得的利益或者损失形成合理的预期,才会主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敢于投资于技术创新,产权的确立是最有效也是最持久的创新激励手段。

(四)营造企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财政金融环境

大力加强国家财政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国家应当为科技进步和创新营造一个宽松的客观环境,制定并实施优惠的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等。

第一,强化财税政策调节作用。首先,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是以财政部门为主体,各级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所形成的管理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财政科技投入的一项制度。因此,需要加强财政部门与各部门的协调与配合,明确各个部门在绩效评价体系建设中所应承担的职责。其次,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统一企业所得税标准,对特定企业所得税实施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激发国内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比如,对一些中小企业和欠发达地区企业实行“特惠制”,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第二,构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首先,尽快实现金融体系由“机构观”向“功能观”的转变。“功能观”致力于根据不同的金融功能,来设计金融组织形态和建立市场竞争机制,这种组织形态和竞争机制,将使金融体系能够更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提高金融效率,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科技创新。其次,建立健全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金融机构支持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其推出的各种金融工具能够在不同层次和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科学、完善的金融法律法规制度可以通过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为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和发展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促使其开发金融工具。为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对现有的相关金融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增强金融机构金融创新的积极性和可行性,促使金融和技术创新紧密结合。

上一篇:世界金融论文范文 下一篇:中国金融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