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机的背景范文

时间:2023-11-09 17:39:07

能源危机的背景

能源危机的背景篇1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思路

前言

金融危机会给市场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使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巨大的困难。而这一背景下,企业不仅需要面对重要的经营生存问题,同时也需要注重企业员工管理的有效管理。一些企业由于经营效益受损,会选择从员工处减少成本,通过降薪、裁员等手段,降低企业支出,甚至一些企业出现经营者携款逃逸,导致员工工资无处可领的情况,导致企业员工关系十分不稳定。对此,企业还应提前准备应对措施,积极探索员工关系管理有效对策,共同渡过金融危机难关。

1 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概述

员工关系是基于企业组织系统,所提出来的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劳资关系新概念。其在原有劳资关系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优化,提出了企业与员工、企业与供应商、员工彼此间的关系等,通常情况下,所研究的员工关系都为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

而员工关系管理,就是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制定和管理措施的落实,使员工对企业满意度得以提升,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管理活动。员工关系具有复杂多变、经济性、法律性、平等性与不平等性、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特征。且其影响因素众多,无论是政治、经济、管理人员、制度还是企业文化,对员工关系都有一定的影响,这也使其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当前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主要包括劳动关系管理、员工情绪管理、企业服务与支持、员工培训、沟通协调、企业文化等几个方面。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员工关系管理,需要尽可能的改善员工关系紧张状态,提高员工危机意识,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企业处于稳定状态,同时为日后发展储存一定的力量。

2 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员工关系管理面临的困境

2.1企业缺乏完善员工关系管理机制

员工关系管理的相关研究时间较短,企业在这一方面的管理工作上,仅仅限于绩效、薪酬方面的管理,并没有为员工关系管理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专门管理人员等。对于管理内容并未科学设置,在企业文化建设、沟通机制的构建、培训机制的构建等方面,缺乏详细的规定,甚至一些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员工关系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难以及时有效处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矛盾,导致员工关系更加紧张。

2.2裁员减薪引发员工大量流失

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为了能够保留运营成本,平安渡过危机,通常会采取裁员减薪措施。首先,裁员措施是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常用的一种手段,例如飞利浦、雅虎等企业,在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时,都选择了采用这一措施。虽然裁员能够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但同时也会影响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信任感。一些被裁掉的员工,会觉得企业将自己以往为其作出的贡献都否定掉了,从而对企业满意度大大降低。而一些并没有被裁掉的员工,也会终日惶惶不安,产生恐慌,并与其他员工关系敏感,难以投入到工作中,甚至主动离职。

其次,减薪措施也是企业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一项常用措施。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我国宝钢、武钢等企业,都采用了这一措施予以减少人力资源成本。一些企业还通过减少福利、无薪休假等方式,降低人工成本。而这种统一降低薪酬总量的方式,大大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企业员工凝聚力明显降低,同时也导致很多员工选择主动离开企业,员工关系异常紧张。

2.3事业恐惧感引发员工关系紧张

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员工会不由自主的对未来事业产生恐惧感,不仅对正常工作造成了影响,同时也给员工关系管理造成了较大的困难。首先,金融危机下,企业必然会出现客户减少、订单减少的情况,员工作为企业中的一员,在企业经营情况日益恶化时,也会产生恐慌的情绪。其次,裁员减薪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严重影响了员工的正常工作,并使员工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对未来事业充满担忧,甚至出现消极怠工情况。最后,没有被裁员的员工,还将应对新的岗位、新的工作任务以及更大的工作压力,会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导致员工关系紧张。

3 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思路

3.1树立优质雇主品牌形象

雇主品牌,就是公司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定位,主要包含外在品牌和内在品牌两方面。前者主要是企业吸引优秀人才的能力,后者则是与现有员工构建的良好员工关系。通过优质雇主品牌形象的树立,不仅能够减少企业优秀人才流失,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在消费者心中保有较高地位,从而减少金融危机背景给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首先,企业应构建良好的员工沟通机制。遵循双向沟通的原则,要求管理层能够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员工对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生存发展的建议及其自身担忧。并在制定裁员减薪计划前,先与员工进行交流,获得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企业应做到言行一致,承诺员工的事情应及时兑现。从而,使员工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形成良好员工关系,主动与企业共渡难关。

其次,企业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员工普遍接受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员工凝聚力,构建良好员工关系。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员工存在严重恐慌感,并逐渐对企业产生不满,企业更应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改善这一情况。第一,企业应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注重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尤其是一些困难员工,应尽可能的避免将其裁员,提升员工忠诚度。同时,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使员工能够形成与企业文化相一致的价值观,切实投入到危机应对工作中,积极帮助企业良好应对金融危机。第二,企业应建设危机意识文化。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和员工都十分需要面对困境的信心。危机意识,就是企业和员工,具备一定的敏感度,能够做好抵御风险的准备和积极应对困难的能力。通过企业危机意识文化的构建,员工能够时刻保持谨慎的态度,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并在金融危机下,将自己与企业紧密相连,积极与企业共同应对困境,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第三,企业应建设责任文化,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使其能够在企业面临危难的情况下,注重维护企业的长期利益,积极配合企业各项措施,与企业共同渡过难关。

最后,企业应构建完善的员工培养机制。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生存压力加大,更应注重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提升,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价值,并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企业应找准员工培训重点,根据实际需求对员工进行培养。例如受冲击较小的企业,可以将培训重点放在技能提升方面,受冲击相对较大的企业,则应将培训重点放在员工转岗专业培训和新技能培训方面。同时,应采取有效的培训方法,并激发员工学习积极性,通过一定的精神或是物质奖励,使员工能够主动增强自身综合能力,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2加强与离职员工联系

企业员工关系管理,实质上也是对人的关系的维系,要想保持良好的员工关系,就应遵循人性化管理原则,与离职员工保持紧密的联系,维持良好关系。

首先,在被动离职的员工方面。我国针对员工权益的维护,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这一条例中要求,企业必须确保经济性裁员的程序严格规范,避免对社会造成过大影响,维护员工利益,并作出相应的补偿。对此,企业必须谨慎落实裁员工作,以免因裁员而造成严重的法律及社会后果。因而,在裁员前,企业必须要先向员工宣传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面临的生存威胁,并通过面谈等方式,收集员工在裁员方面的意见,使员工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并向主管部门征求意见,了解媒体的反应,并与之进行良好沟通。同时,裁员计划的制定应尽可能的公平客观,确保制定者明确了解企业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并对员工心理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和干预。裁员计划的制定可以考虑员工业绩、能力等多方面内容,从而确保计划的科学性。对于被裁的员工,企业应根据相应法律法规,给予其一定的经济补偿,并请专业机构对其进行再教育,从而提高其再就业能力。对于其心理状态,也应始终保持关注,及时进行沟通疏导,并将企业动态随时告知,承诺一旦企业平安渡过危机,将会对被动离职员工进行优先录取,从而消除员工对企业的不满,提升其安全感,减小裁员阻力。未被裁员的员工在看到企业对离职员工的关怀后,也能感受到企业对员工的关爱,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有效改善了企业员工关系。

其次,在主动离职的员工方面。员工可能会由于企业制度和薪酬降低而选择主动离开企业,针对这一部分员工,企业应加强与其之间的交流,表现出对员工的关怀,使员工能够主动坦言离职的真实原因,并获取员工对企业的相关建议。对于一些企业核心人员,HR在与其沟通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的满足员工需求,避免人才流失。例如在了解到员工对降薪措施不满后,HR应通过交流,使其了解到这一措施实属企业的无奈之举,并考虑对其暂缓降薪措施。若是员工坚持离职,企业也应尊重其选择,并建立回聘制度,建立离职员工关系管理信息系统,了解其动态信息,邀请其参与企业活动,构建良好员工关系,确保在企业渡过难关后能够使这些员工重回企业工作。例如麦肯锡咨询公司在员工关系管理中,将离职员工信息整理成“麦肯锡校友录”,将离职员工看成“毕业离校”。并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从而使这些员工成为了企业的投资者、客户、营销人员甚至宣传大使,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3.3以员工援助计划消除心理危机

员工援助计划(EAP)是通过各项手段,帮助员工解决心理问题,营造健康工作环境的重要福利与支持项目。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员工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心理危机,导致员工关系紧张。例如据相关数据表明,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有20%的中国员工感到工作压力巨大,员工心理健康问题损失占整个GDP的23.6%。对此,企业还需通过员工援助计划的开展,确保员工心理健康,避免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第一,企业需要请专门的心理专家,对员工心理情况进行评估,并建立相应的信息档案。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等方式,了解员工承受的心理压力情况以及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在这一过程中,要求调查、面谈人员,对员工心理情况进行严格保密,从而获得员工的信任感。

第二,应根据员工实际心理健康情况,制定相应的援助方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并对员工心理状态进行动态跟踪调查,及时发现员工存在的心理问题,避免优秀员工因企业关怀不足而产生离职的想法。

第三,方案落实阶段,企业需要做好心理健康宣传工作,通过条幅、海报等方式,增强员工对金融危机的认识。同时,利用心理健康培训,给予员工心理咨询服务,并针对性予以指导。在这一阶段,员工除了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外,还会对未来个人发展产生迷茫。因而,企业也应为员工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使其对未来保持积极的态度。

第四,反馈阶段,EAP工作人员应对计划实施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这一计划对员工的实际影响及其对企业的影响,计算员工帮助计划投资回报率,从而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正,确保EAP对员工关系管理工作的支持效力。

4 结论

金融危机对企业及其员工都有较大的冲击,而员工不仅仅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支撑力量,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企业还需做好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员工关系管理工作,强化离职管理,树立良好雇主品牌形象,并落实ERP工作,构建良好员工关系,使员工对企业始终忠诚、信任,与企业共同渡过金融危机。

参考文献:

[1]韩兆洲,安康,孔丽娜.《劳动合同法》对企业成本影响的测算方法与实证研究――金融危机下的应急措施[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5965

[2]谢传会.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劳动关系管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6):7072

[3]童辉杰,刘轩.回顾与反思:金融危机给企业员工造成了什么影响[J].战略决策研究,2011,3(3):3744

[4]霍伟伟,罗瑾琏.领导行为与员工创新研究之横断历史元分析[J].科研管理,2011,7(7):113121

[5]董萍.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员工培训的方法研究[J].中国商贸,2011,7(34):139140

[6]赵曙明,王成城,杜鹏程.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管理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第七届(2011南京)企业跨国经营国际研讨会综述[J].经济管理,2011,8(8):186192

[7]萧B予.经济形势动荡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商业时代,2013,11(22):9798

[8]袁凌,李健,许丹.企业劳动关系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2,2(2):110115

[9]廖艳华.基于金融危机背景的企业员工培训方法与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5,2(2):9495

能源危机的背景篇2

一、相关概念

(一)资源型景区

资源型景区的提法并不常见,学术界在2001年提出这个词,但对于什么是资源型景区并没有回答。首次给出类似概念的是彭德成,在其著作《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中对公共资源类景区进行了界定:以自然景观和文物景观等公共资源为依托的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和文物景观类旅游景区。这个定义与“资源型景区”一词的概念在大体上是基本吻合的,只是稍有差别。

在此之后,寇敏、马波把国家拥有所有权的旅游景区,包括各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文物资源等称为公共资源类景区。邹统钎按景区的功能、目标与管理方式的不同,将旅游景区分为经济开发型和资源保护型,经济开发型包括主题公园和旅游度假区,资源保护型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田世政(2006)根据所有制和管理目标不同把旅游景区分为公益性景区和商业性景区。公益性景区又称公共资源型景区,是指那些依托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等社会公共资源,由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代表国家行使管理权的景区,其具有公共福利、科学研究、生态教育、文物保护和经营活动等多项功能。吴必虎将其界定为:以自然风景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等原赋的公共旅游资源为核心吸引物,经过人类适当的开发并具备基本旅游设施的旅游景区。它具有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经营的资源垄断性、资源保护与旅游发展并重等特点。

参考以上的定义和划分,笔者认为资源型景区是指以自然景观资源为依托的自然景区和以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为主要资源特色的文物类景区,景区并非是为旅游专门而建的,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博物馆和寺院等。而把专门为旅游而建的主题公园和旅游度假区等人造景点称之为非资源型景区。

(二)旅游危机管理

顾名思义,旅游危机管理就是对旅游危机进行的控制和管理,指的是旅游企业和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危机事件进行的管理行为。旅游危机管理是一个非程序性决策的过程,是以通过研究危机、进行危机预警和危机救治达到恢复旅游者信心和旅游经营环境为目的的非程序性决策过程,最终目的是在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在危机中发现有利的因素,把握危机发生的规律,尽量减少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推动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资源型景区的特点

资源型景区具有以下特点:景区经营资源的垄断性;景区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高价值性;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重性。

(一)景区经营资源的垄断性

根据法律规定,我国的旅游资源绝大多数是属于国家所有的,旅游资源分布在一定的地理环境或地域中,地理环境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必然导致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差异,即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这种地域性特征表现在资源的独特性、差异性和不可移动性上,因此,旅游者想要领略它的风采,就必须前往旅游资源的所在地。这种特性就决定了景区经营的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和自然垄断性。

(二)景区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

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因利用不当而使旅游资源质量下降,甚至完全被破坏的问题。资源本身具有独特性,如珍稀的动植物,历史遗存、文物古迹等,他们一旦遭到损失或破坏,就将永远的受损或消失。即使在受损后进行“恢复”也很难保持其完整性,甚至会导致原真性的丧失,因此,景区旅游资源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因而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事后弥补措施是于事无补的,事前的防护措施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三)高价值性

景区资源具有高价值性,这种价值是不能用数字来衡量的,很难说旅游景点值多少钱。资源价值随人们的认识水平、审美需要、开发能力、宣传促销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景区资源集生态、美学、科研、历史、文艺、游赏以及经济等多种价值于一体,这些价值经过复合与叠加就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具有极强的旅游观赏性。因此,景区资源具有的多重复合价值和强吸引力特征决定了景区资源潜在价值的不可估量性,使景区具有高价值性。

(四)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重性

旅游业有着“无烟产业”的美誉,旅游产业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各地争相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但是旅游开发是一个人为的过程,是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将旅游资源转化为产品或项目的过程。旅游开发中一些不当的开发活动会对资源造成破坏,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或旅游者自身素质的原因也会对资源造成破坏。因此,必须处理好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旅游开发是为了促进对旅游资源的利用,使其发挥出潜在的价值,但是开发和保护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利用,而利用也有助于保护。因此,景区具有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重性。

三、资源型景区旅游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一)旅游供给的综合性和旅游消费的弹性决定了旅游业是个高风险行业,从客观上要求景区重视危机管理

首先,从旅游供给来看,景区向旅游者提供的产品是一种总体性产品,是为满足旅游者需要而提供的各种接待条件和服务的总和,涉及旅游目的地的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方面的经营者,还涉及工艺品生产加工、交通和建筑业等行业,旅游业的这一极强关联性决定了任何一个部门的波动,都会对旅游业造成影响。此外,在景区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也蕴藏着危机,旅游业的敏感性主要表现在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上,如战争、政策变化、供求关系的改变、文化背景和传统观念的变化都会使旅游景区产品的生产出现波动。从旅游消费来看,旅游消费属于非基本需求消费,是旅游者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萌发的高层次需求,其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消费的弹性系数较大。另外,旅游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和旅游消费的季节波动性也决定了旅游消费具有较大的弹性。因此,旅游供给的综合性和旅游消费的弹性决定了旅游景区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敏感性,从客观上要求其重视危机管理。

(二)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巨大的经济拉动性促进旅游市场快速成长,弱化了旅游风险的认知,潜伏着各种危机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以不断增长的势头迅速发展,全国很多省份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或者主导产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兴起了一股旅游投资热,出现了很多雷同的景观。在人们的期盼中只有旅游业的积极乐观和无风险的正面效应,忽视了繁荣背后隐藏的深层危机和矛盾:旅游产品的相似和雷同亟待产品结构的升级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旅游企业普遍存在的散、小、弱、差等问题导致的抗风险能力弱小。在经济活动中,旅游业对市场有着高度的依赖性,这些急功近利、盲目决策和淡薄风险意识的行为势必会造成危机的潜伏,如果不及时的发现和扼制,等到危机诱导因素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时,必然会导致危机的爆发。

(三)资源型景区对旅游资源的高度依赖以及旅游资源的特性要求景区实施危机管理

旅游资源是旅游景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尤其是资源型景区,旅游资源的数量、丰度、分布和地域组合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在对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不当的开发会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在经营管理中由于人为的原因、资源自身生命周期以及自然作用过程(如风化)等也会对资源造成破坏,资源的损害甚至是消亡对景区的发展是不利因素,因此资源本身的脆弱性、高价值性以及不可再生性特点决定了景区必须重视对资源安全的管理,即实施危机管理。

四、资源型景区旅游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所在,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在旅游景区中普遍存在着“重开发,轻管理”的问题,管理中又存在“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危机管理意识严重缺乏。2003年SARS危机中曝露出的旅游企业缺乏应变能力的问题,造成的损失之大,让旅游行业有了“切肤之痛”,然而危机管理并没有引起景区管理机构的高度重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景区实施危机管理,不但可以防范和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而且可以提升景区的管理水平,对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旅游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这是因为加入WTO以后,外国旅游企业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使我国旅游景区市场竞争力受到极大的冲击,竞争环境日益严酷。国外危机管理研究早于我国,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危机管理体制,对危机的防控和应对能力也比较强,因此,国内景区出于加强自身竞争能力的需要必须加强危机管理。

在旅游景区开发形势大好的背景下隐藏着危机:资源产品、形象品牌以及生态环境等危机急剧生成和上升,降低了景区的抗风险能力。严酷的现实警示我们,危机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景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景区要高度重视危机,在制定管理战略和发展战略时,必须正视严峻的形势,实施危机管理。

能源危机的背景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控制

一、引言

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战略,而随着金融危机对各行业发展的影响作用不断加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风险控制方面的压力,因此,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实施严格的授信业务风险控制是其发展的必要措施。但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风险控制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认识程度较低、授信业务的发展存在盲目性、缺乏完善的风险预警及应对机制、缺乏对授信风险管理的必要投入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授信业务风险控制的能力。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一)授信业务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取得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活跃,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因此各商业银行都不断加强授信业务的发展,以此取得更为高效的发展。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由于其对商业银行发展带来的影响不断深入化,因此加大对授信业务的风险控制对商业银行而言是其取得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授信业务直接牵扯到商业银行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其发展的根基业务,而强化相应的风险控制更是成为商业银行其他类型风险控制的重要基础。所以,加强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授信业务风险控制是其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之一。

(二)授信业务风险控制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要求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构成了我国金融市场的主体,其风险控制情况将直接影响着我国金融市场能否实现健康稳健运行。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加剧,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风险控制难度不断提升,其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带来了较大的难题。因此,加强商业银行对授信业务的风险控制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众所周知,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主体,其风险控制情况对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强化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授信业务的风险控制能力也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要求。

(三)授信业务风险控制是保持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不断步入正轨,商业银行的竞争不断加剧,而风险控制成为影响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为了实现自身的高速发展,各商业银行都在授信业务方面加大了发展的力度,使其自身获得较大的经济利润,但是真正决定其竞争力的最终还要取决于风险控制。如果商业银行在后金融危机影响下难以做好授信业务的风险控制工作,则会导致其资本的流失,其整体的发展将受到较大的限制,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使其发展乏力甚至出现倒退的情况。因此,如何实现有效的授信业务风险控制成为商业银行增强自身竞争力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对金融危机影响的认识度较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尤其是金融市场化的发展,金融危机的影响将会更加深远。而当前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对金融危机及其影响的认识度较低。一方面,很多银行管理人员由于业务方面的要求,而忽视了对金融危机的防范工作,缺乏风险控制意识,在授信业务上只是根据相关的流程办事,没有进行慎重的考虑。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银行受到政策的影响较大,其在实施授信业务的过程中还没有综合考虑到金融市场变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因素,而这些风险因素一旦达到某一标准之后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危机,对整个商业银行乃至金融市场都会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二)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发展存在盲目性

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能够为其带来丰厚的利息收入,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因此,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对授信业务的发展工作,而忽视了对授信业务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一方面,授信业务管理人员本身的风险意识较为淡薄,其对企业所提出的各项申请只是进行表面上的检查,而没有综合当前行业、市场等情况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预估,因此使得授信业务埋下了风险隐患。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恶性竞争现象,在利润的驱动下,商业银行很难通盘考虑全球金融市场变动可能带来的金融危机,盲目性的发展会降低商业银行对授信业务风险控制的意识和能力。

(三)缺乏完善的风险预警及应对机制

近些年来,在我国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措施不断完善,但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变动越来越难以估计,其风险隐患和影响越来越大,使商业银行的风险预警及应对机制显得措手不及。一方面,商业银行在办理授信业务的过程中,不断面临新的审批问题,而现有的政策还没有得到更新,只能借助于已有的机制对其进行审批,这就难以对授信业务的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预警。另一方面,在发现风险因素之后,现有的应对机制显得捉襟见肘,而机制的制定和实施存在时间差,在高速发展的金融风险下,其控制力显得十分有限。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控制的能力。(四)缺乏对授信风险管理的必要投入授信业务风险控制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当前商业银行对授信业务风险控制的投入相对不足。一方面,在机构设置上,大部分银行的授信机构基本成熟,但是其职能的发挥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的审批环节依旧较多,而其时滞性阻碍了授信业务的发展,同时对相关人员的职能的发挥监督不足,使其存在舞弊现象,也增加了授信业务的风险因素。另一方面,在资金和人员方面的投入有所欠缺,授信业务相对繁琐,而目前存在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其对各项业务的办理存在表面性,难以对其实现全过程的风险控制。资源投入不足也是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控制不力的重要原因。

四、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商业银行对金融危机的认识

金融危机背景下要想强化商业银行对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力,必须要首先提升对金融危机及其影响的认识程度。一方面,要对银行各部门的管理者定期进行金融市场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传播和影响,预先做好应对金融危机的思想准备,以此指导其授信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学习和吸收国外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经验,根据我国金融市场及银行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利用,指导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实施更为有效的授信业务风险控制。

(二)严格监管授信业务的发展

商业银行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不断拓展授信业务,而这种盲目性也加大了风险因素,因此金融危机背景下必须要全面严格监管银行授信业务的发展。一方面,要严格落实各项审批环节,根据对借款企业及个人资料的审核,根据行业和市场的发展情况,对其实施授信业务,在授信额度方面进行控制,将风险隐患降低到最小化。另一方面,要充分结合近些年来金融危机的产生和传播情况,对其影响力进行研究,在经济周期内适度发展授信业务,将其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避免过快发展带来风险隐患,在各项业务的发展上实现渐进性和高控制性。

(三)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及应对机制

一方面,要根据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动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对现有的授信业务等预警机制进行更新,在原有的基础上制定出更为实用和有效的风险控制预警机制,为商业银行实施的授信业务做好制度层面的保障,以此强化其风险控制能力。另一方面,要严格落实各项授信审批制度的实施情况,通过严格的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将各项风险因素进行严格的排查,避免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带来风险隐患和影响,实现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健康发展。

(四)适度加大对授信风险管理的投入

加大相关的投入是商业银行增强授信业务风险控制的关键。一方面,要完善部门的设置,并加大对硬件和软件设备的投入,采用先进的风险预警系统对授信业务进行实时的监督,避免全球金融危机可能带来的风险隐患。另一方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其授信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使其在实施授信的过程中能够提升专业技能,加强对风险的预警能力,提升授信人员风险分析和控制的能力,实现商业银行对授信业务风险的严格控制。

五、总结

商业银行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授信业务基础之上,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控制的难度不断加大。从研究来看,商业银行应该从强化对金融危机的认识、严格监管授信业务的发展、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及应对机制、适度加大对授信风险管理的投入等方面来强化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授信业务风险控制能力,以此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实现自身的健康长期发展。

作者:阮丹 单位:武汉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锡良.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12)

[2]吴沭林.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测度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11)

[3]唐鉴知后金融危机时期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6(10)

能源危机的背景篇4

自从此次经济危机之后,开始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对全世界的经济形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世界许多国家为此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十分缓慢,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当然,我国也不例外。首先,2008年开始,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逐季度下跌,直到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才开始出现小幅度回升现象。其次,我国先前的出口总额和增速一直相对较高,但是由于此次外部环境的大范围突变,导致我国的出口增速直线下降。最后,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影响,我国的经济整体呈现不好的发展状况。这使我国各行各业的就业形势变得十分严峻,就业率不仅下降,许多人还面临失业的危险。许多企业都存在竞争压力过大、产品积压过剩的问题,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总而言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对于我国各行各业企业来讲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何有效地解决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冲击,如何顺利度过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种种难关,如何有效合理地进行企业经济管理,已经成为我国众多企业乃至世界经济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这就要求我国的企业在该背景下不断提高自身经济管理水平,保持企业的稳健发展。对企业经济管理方法进行科学的改革创新是目前众多企业采用的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改革对于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顺利过渡至关重要。这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提升利润空间,降低项目管理成本,保持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的企业经济管理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必须做好企业经济管理

1.经济不景气,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自从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经济形势低靡,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也越来越大,竞争也日益激烈。这就要求企业在经济管理上必须及时转变传统管理观念,将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步向现代化的资源节约型、技术创新型的发展方式上引导,秉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改革理念,建立独立自主、创新开发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降低企业的项目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保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2.信息时代到来,知识经济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金融危机的到来使我国各行各业企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都逐步揭露出来。比如,内部管理松散、管理理念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尤其是科学技术落后等等。现在是信息化时、知识经济时代,这些都需要我国企业加快经济管理的改革创新,不断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在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前提下,一个企业如果想要紧跟队伍不落后,必须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结构和经济管理结构进行调整创新,完善企业的知识经济框架,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提升对知识经济的理解和把握。企业经济管理,通常来讲包含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及内部财务清算核查等多项内容。从上述内容中也可以看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只有做好企业自身经济管理,才能更好地在行业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的特点

1.综合性。

从企业经济管理的定义中可以知道,对企业经济进行管理的过程,就是需要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过程。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各行各业企业经济管理应该坚持价值形式的基础不改变的前提下,保证企业各方面工作都同时前进、同步管理,不能单纯只考虑一个方面。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2.关联性。

企业经济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活动行为的产生离不开企业资金的使用。只要一涉及到资金,就离不开企业的各个部门。所以,企业的经济管理与企业各个部门的发展、每个员工的前途都息息相关。只有动员企业每个员工活跃起来,建立良好的企业经济环境,才能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

3.反映性。

企业财务部门统计的各项经济指标是企业管理层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信息的第一手资料。这些指标为管理者的下一步安排部署提供了有力的根据。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才能保证这些指标的准确性,保证下一步决策的正确,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所以,为了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要始终坚持科学的企业经济管理规划制度,同时建立良好稳健的企业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合理有效使用财务统计中的每一项经济指标并加以运用,实现对企业的合理科学经营。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企业经济管理

(一)转变观念,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观念作为一个很抽象的理论化基础,对于企业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企业,上到老板。下至每一个小员工,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企业观念。企业对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改革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力的问题,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推动力。在知识化经济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公司的领导阶层和每一个员工也应做到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转变传统观念。进行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改革就意味着根据市场需求,了解大众消费者的心理需要,积极整合公司内部团队,建立起符合国情、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有效运转机制。另外,公司还要不断完善监督管理系统,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的责任都落实到个人,使大家相互鼓励、相互监督。只有这样全公司才能意识到,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企业经济管理改革的必要性,进而树立崭新的战略意识和危机管理策略。转变观念可以让管理层根据最新的发展需求来制定相应的科学合理的经营方案和实施策略,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稳定企业内部环境。此外,企业还应该摒弃以前以物为本的管理方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企业经济管理涉及范围比较广,转变观念,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对于指导企业的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的经济都十分不景气。有些企业为了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采取了裁员、减薪、减少休假等措施,有些企业甚至会做出一些压榨压迫员工的行为来逼迫员工主动提出辞职。但是在金融危机过后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中依旧采取如此这般的政策肯定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甚至会导致企业的破产倒闭。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对于员工的管理工作应该做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仅依靠裁员、减薪的方式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可以对企业中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重组,或者通过对员工的高素质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进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效率的提高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无疑是前进了一大步。

1.建立对员工素质评价的标准化体系,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增强甄别力

在人才招聘阶段就应该对应聘者的目标、个人素质、自我形象及专业技能水平进行严格的评估,企业招聘人才的重点应该由传统的仅为了满足职位空缺需求逐渐转向为保证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而选取综合性人才,这也为企业建立了人员招聘的素质模式。

2.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

根据每个人能力特长的不同确定严格的岗位分配制度,使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一番成绩;另外,还要注意团队的合作搭配,考虑团队的整体素质,要知道一个团队的力量并不是简单的个人力量的相加那么简单。与此同时,还要顺应人员的流动规律,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分配不断趋于最优分配状态。

3.为了开发企业员工的潜力

每个企业通常会为员工提供一些培训的机会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员工培训在企业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要根据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所具备的实力基础,来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培训目标、培训对象以及培训时间、规模等事项,企业要合理规划并为此做出一系列的详细部署和安排。

4.现在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员工的不懈努力是企业发展的重点。企业应该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实现人与事的系统化。当员工的积极性被彻底激发的时候,他们的忠诚度也会伴随着提高,成为企业宝贵的人力资源。

5.企业还要不断完善薪酬制度

通常薪资部分才是员工关注的重点问题,合理的薪酬制度更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体会到企业的公平所在。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还能赢得公司员工的信赖与忠诚,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未来利益十分有益。

(三)进行企业经营策略的改革创新

企业的经营策略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方针,是企业进行战略计划的有力根据。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对于企业来讲是个不小的挑战。企业经营策略的创新也是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摒弃先前的企业经营组织框架,对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安排,尤其是对企业的广度、宽度和弹性进行强有力的创新改革。近些年来,品牌效应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树立明确的品牌意识,加强品牌推广宣传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业内影响力,并且对于企业在市场上抢占先机也十分有利。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间的合作、并购重组等联合方式也越来越成为众多企业的不二选择。通过企业之间的联合经营可以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拓宽企业的生产线和服务领域。在合作的过程中还可以积极学习另一方的先进技术、理念和经营方式,取长补短,加强技术、销售和生产创新等多方面的沟通交流,进而实现双方共同进步和发展。与此同时,这种企业间的联合还可以有效的增强企业抗击风险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其实从根本上来说企业经营策略的制定也是由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来决定的。所以制度的创新性要与人才、技术的创新性齐头并进。只有这样才可以增强企业在内外环境中的适应力,增强国际竞争力,有效提升公司的效率。

(四)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约束机制

从上面的叙述中也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财务部门虽然其本身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多大的盈利价值,但是它却是一个公司的首要资料出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是否有序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质量的好坏。第一,要增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关注力度和重视程度,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环节可以为企业的投资、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做出有效评估,探测实施每一决策的风险大小。管理层必须意识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项目成本的降低、风险的规避等都是提升企业盈利空间的有效途径。当然,企业每一决策的实施都要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下进行,不能触犯法律,做好企业内部的廉政建设。企业财务部门的科学预算对于管理层对风险程度的掌握十分必要,做好预算评估工作才能使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更好更快地发展。第二,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一定要有专门业务团队和管理团队来负责,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公司每一部分的支出和收入都要做到有章可循。保证企业每项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支出和收入有要严格按照制度办事。此外,企业内部还要健全部门预算制度,将企业每个部门的每项预算都精细化,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预算评估标准,不断提升公司的预算评估能力。企业每隔一段时间就应对公司的固定资产进行详细的核查登记,所以,每个企业都要建立严格的存储登记制度;还要对公司产品在企业内部的销售价格进行标准化,也要间隔一定时间对在企业销售量的数目金额进行详细的核查登记。同时,公司内部一定做好监督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的监控。第三,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严格的约束机制,尤其是针对财务支出,约束机制必须要加强。企业的财务制度管理每一项都应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来制定,严禁出现偷税、漏税等违法乱纪情况。为了提高企业中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就要求企业对每项资金的使用都要严格规划,保证每一项的资金使用都恰到好处,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公司的每一项资金,为公司赚取更多的利润。在企业的使用情况上,企业的管理者要建立健全财务约束机制,加强对企业财务资金运用的监管和约束。我国的企业管理者要及时根据企业本身的经营情况和经营过程中资金的使用情况和财务运营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研究。此外,我国企业还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来选择合适的一段时间对公司的财务实际情况进行核查清算登记工作。

(五)培养优秀人才,加快技术创新

知识经济作为信息化经济的一种,它要求企业在对自身的经营过程和管理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的使用和资金投入。同时对公司的各种工作流程也要进行信息化更新换代。同时,知识经济还是网络化时代的鲜明特征,由于网络的存在,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加快信息的传递和反馈。知识经济也代表着智能性时代的到来,这就要求企业的各个阶层都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则,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性为,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最后,知识经济还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要求企业必须正视企业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重视企业环境的管理。所以,身处知识经济的浪潮中,必须加强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创新。首先,我国和地方各级政府要重视技术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前进的源源动力。国家要加大对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尤其是那些高科技产业,给予这些企业资金的支持和政策的优惠;其次,企业本身也要加强人才的引进,积极向领域的先进企业学习,重视人才和创新。这也是企业经济管理中最基础的工作之一。

四、结束语

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不断更新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才能够使企业在面对经济危机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无畏无惧,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保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就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背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企业经济管理及其特点和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做好企业经济管理进行分析论述,希望为完善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能源危机的背景篇5

自从2008年1月中旬以来,沪深股市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我们认为,困扰A股市场的有两个因素:

一是次贷问题引发的银行业危机导致美国以及全球经济衰退的威胁;

二是中国政府为抑制通胀而实行的紧缩政策会否导致中国经济硬着陆。

从宏观层面看,次贷危机实际上是美国低利率催生的房地产泡沫破裂的结果。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众多对冲基金和商业银行在衍生品风险管理上的松懈以及评级机构的不尽职,引发了这次全球性的危机。不过住宅市场目前在美国GDP中只占4.5%,比重不是很大,住房市场的恶化尚不足以让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但我们担心的是,如果住房市场的危机向其他信用领域扩散,就将大大增加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

从一个更大的背景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大爆炸”导致了一系列的后遗症,次贷危机只是其中一个炸弹而已。如果利率不降,后面可能还将陆续引发诸如信用卡贷款、州政府贷款甚至学生贷款等一系列危机。

幸运的是,随着美联储利率的大幅下调,引爆更多危机的可能性已经大大下降。

近期,伯南克悲观的讲话暗示了美国进一步降低利率的可能较大。果真如此,我们认为美国经济离反弹也就不远了。

另一方面,随着美元利率的下降和美元贬值的加速,在美国经济中比重达到12%的出口却在以13.6%的速度增长,而出口增长正在抵消住宅市场低迷而造成的损失。过去一年,美国的人均个人收入也出现了不错的增长。所以,尽管美国面临众多问题,但是美国的就业却处于一个比较好的状况。随着利率的下调,消费者财务状况将有所好转并将推动消费。企业盈利也将可能走出低谷。

现已公布业绩的24家标准普尔500指数科技成份股中有20家的业绩好于华尔街的预期,企业现金和存货保持良好水平。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美国股市已经逐步具有投资价值。

从我们的角度看,目前国内股市更多是受到及周边市场的困扰,这使得我们反而认为宏观紧缩政策可能将适度调整。政策面上,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9日下午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总书记指出要正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充分认识外部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尽可能长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而从春节前后的雪灾情况来看,虽然雪灾会导致部分行业1月份与一季度的数据比较难看,但更凸显部分产品供给不足的窘境,比如电网、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还很沉重,城市化的进程需要进一步推进。我们预计,灾后建设力度会加强并最终反映在经济数据上。

在全球通货膨胀以及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国内乃至全球2008年投资的一条主线将是全球石油、天然气高价背景下的能源替代和石化产品替代。我们认为,这将是未来主要的投资机会。能源和石化产品的替代引发了中国这样一个煤炭大国、农业大国众多的投资机会,煤炭采掘、化工、农产品、新能源甚至铁路、远洋运输等在这一背景下都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

而人民币升值从目前来看并没有成为我国出口的绊脚石,反而对降低成本有一定作用,同时也进一步刺激了资金的流入。

我们认为,国内银行和地产在经历前期大幅调整后也逐步具备投资价值。综合来看,沪深300指数的2008年PE在23倍左右,利润增速预计在33%左右,已经具备比较好的投资价值。

能源危机的背景篇6

【关键词】解构主义;物流产业内部结构;能源危机

“解构”是法国后现代主义者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提倡的一种思维方法,即以某种颠覆性的、超常规的思路看待某种现象或变化。解构的方法与结构主义相对立,具有“后结构主义”特征。它反对机械地将万物简化为特定的模式和公式;不是把理性、逻辑看成是至高无上的,而是主张超越理性的定式。

自1973年爆发第1次能源危机以来,世界已经爆发过3次能源危机。每次能源危机的爆发都使世界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世界常规油气资源发现的高峰期已过,预计在2010年后有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世界油气资源的争夺会愈发激烈。据美国石油业协会估计,地球上尚未开采的原油储藏量已不足2万亿桶,可供人类开采时间不超过95年,在2050年到来之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煤炭,其后在2250年左右,煤炭也将消耗殆尽,矿物燃料供应枯竭。在能源的生产供给不平衡和消费利用的不平衡的实际背景下,一旦世界局势不稳定,或者局部不稳定现象,又或者局部经济的深度波动,将造成能源供给和消费之间的不平衡,所造成的后果是世界的能源危机。能源危机的爆发会给世界经济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国是个能源消费大国,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从而导致能源的缺口也随之增大,能源危机势必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冲击。

作为新经济时代的产物,现代物流业是在传统仓储和货物运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同时,物流业也是一个大量消耗资源,特别是对传统能源依赖性较强的产业。在当今世纪经济发展出现资源短缺、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恶化等重大危机的复杂形势下,作为大量消耗能源的物流业,在发展上必然面临着很强的制约。因此,物流产业的节能减排和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球性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物流产业舍弃粗放发展模式下的高能耗型业态群,谋求业态群转型,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已迫在眉睫

鉴于上述背景,本文尝试从解构主义理论角度观察能源危机下的物流产业内部结构优化问题,打破目前固有的产业内部结构的“升级论”(使用“进化论”的逻辑把后工业产业结构看作某种“进步”);而从解构主义出发去探寻全新的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理论“解构论”,以“后现代主义”的思维看到经济中各部门比重变化背后的某种超常规的变化或断裂。不是用“高级”和“低级”的区别来看待产业内部结构变化,而从它转变过程的“非常规性”观察它的历史独特性。通过分析中国物流产业内部结构现状,针对不同物流业态对能源依赖的关联性程度的差异,思考在物流产业发展中,哪些该大力度加快发展?哪些可以一般发展?哪些该停止发展?哪些该淘汰出局?试图在对现有的产业内部结构进行再次优化后,寻找出物流业在全球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如何才能继续发展的最优产业内部结构体系。

产业结构优化一直是许多国内外学者感兴趣的话题。他们通过不断探索,从多个视角对产业结构优化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侧重于理解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判别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分析制约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探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的定量分析。赫希曼、罗斯托、筱原三代平等人对此问题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罗斯托在1953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过程》一书中,认为在经济成长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中,主导产业群也依次发生相应的更替,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转换。日本产业结构问题的著名专家筱原三代平是在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基础上,于1957年为规划日本当时的产业结构提出两个基准,即“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美国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在其发展经济学著作《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依据投入产出原理,提出了产业关联度标准。赫希曼认为,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对其它产业会产生较强的后向关联、前向关联和波及效应,产业结构优化应加强这些产业的发展。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可以达到降低单位能耗、实现能耗低增长的目的,这是因为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它决定着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水平和类型。Jonathan·E·s认ton和Piyush Tiwari从能耗系数的变动、经济部门结构的变化等方面分析了这些年来中国能耗强度下降的原因。路正南(1999)、史丹(1999)分别用统计方法对我国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将能源消耗强度进一步分解为各产业的能源消耗强度与该产业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之积,从而能更清晰发现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与趋势对降低能源消耗的作用,也有利于更详细地制定政策建议。徐博、刘芳(2004)等人通过函数推导和实证检验,证实了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得出了第一产业和工业比重的变化是影响中国能源消耗总量变化的主要因素的主要结论。刘满平(2006)认为能源约束已从“流量约束”状态向“存量约束”状态逼近。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总量及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消费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最大的能源节约,建立节约型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然选择。曾波、苏晓燕(2006)等人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的关联效应,并以中国近20年来的数据为样本,并利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进一步分析1995年以来产业内部各行业的能源消费特征,分析了各产业与能源消费的相关性,并指出在产业内部,工业是能源消费能力最强的行业,行业影响因子最高。刘益锋(2012)在《应对能源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出能源危机导致产业结构进行协调,第三产业会在经济比重中上升,第三产业经济发展方式也会改变,向低能耗、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因此,物流产业也会转变发展方式,进行结构优化。刘龙政(2012)在《中国物流产业碳排放驱动因研究》通过数分解分析方法,得到物流产业的碳排放量正呈不断增加之势,但能源效率有越来越低的趋势,建议依托低碳技术,对物流能源消耗结构升级,从而到达物流产业结构升级。物流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其中一条途径是发展绿色现代物流:李金铠(2008)在《现代物流产业的功能及发展模式探析:基于3E的背景》提出发展在经济(economy)、能源(energy)、环境(environment)和谐发展基础上的绿色现代物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要求。徐广印(2007)在《物流能源消耗与区域经济相关指标的灰关联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资源因素、需求因素、环保因素的各个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得到河南地区的物流产业的全国排序,找出河南经济发展的不足和物流产业发展不足方面,为河南物流产业优化提供很好的方向,因此,灰关联分析方法对研究产业结构升级是个很好的方法。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关于物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研究很多,涉及的面也较广泛。尽管学者们研究的角度、分析的层次以及采用的方法有所差异,但可以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点不足:首先,虽然在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总体来看还局限于某一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其二,部分学者局限于第一、二、三产业的“粗线条”研究,产业结构不够细化,对具体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规划研究较少。其三,虽然国内许多专家和学者对产业结(下转第192页)(上接第190页)构优化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遗憾的是国内对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数据大多停留在2009年之前,以当前能源危机为背景的研究还很少。

针对物流产业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强,目前中国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正面临全球性能源危机这一巨大挑战,而国内学者对物流产业内部结构与能源消耗关联性的分析尚未有系统的论证,以及在产业内部结构分析理论的创新研究中尚未能完全摆脱“进化论”的影响。尝试在解构主义理论框架下,将物流产业内部结构演变与物流与能源消耗的关联性研究结合起来,探讨现代物流业应当如何应对全球性能源危机对产业的不利影响,探讨如何借助针对产业内部结构的“非常规性”优化与产业资源的内部整合与合理化组织,形成推动现代物流业跨越发展的动力;追踪低碳经济发展理论前沿,将产业内部结构优化与产业经济能源低消耗发展相结合构建理论框架,进而探讨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对实现产业的节约型、环保型的发展良性互动机制;在解构主义理论框架下,构建平衡能源危机及低碳经济与现代物流业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内部结构。从理论研究上看,该研究将有助于丰富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理论和低碳经济发展理论;从实践上看,该研究有助于政府部门指导现代物流业如何应对全球性能源危机对中国经济大冲击,并寻求应该发展什么物流产业,不应该发展什么物流产业,应该进行什么程度的促进或者制约发展等等和结构有关的问题的答案,从而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张立柱,王新华,郭中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及定量化方法研究综述[J].山东大学学报,2007(1):62-65.

[2]原毅军,董琨.产业结构的变动与优化:理论解释和定量分析[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4]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5]魏梅.资源和环境约束下的城市产业结构优化[J].江苏环境科技,2008(2):75-78.

[6]徐文印,王韵,王巍,等.道路物流能源消耗系统研究现状与理论框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39(4):459-463.

作者简介:

曹丹婷(1979-),女,江西南昌人,法国亚眠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物流教师,研究方向: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能源危机的背景篇7

 

关键词:诚信 危机 信用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诚信的表述

诚信是社会各种交往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各种社会形态都具有其特定的诚信体制以促使社会主体之间信任关系的发生。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发生源于美国,进而影响到全世界,形成了全球金融危机,直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问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在此状况下,我们也许更应该反思的是一个诚信的问题。也许正是因为贪婪导致诚信危机,继而才导致了金融危机。因此,对于诚信的理解成为当前一个热门的话题。对于诚信的表述,有许多不同的观点。诚信一词首先是一种伦理范畴,它意味着人们在人际关系中,应当诚实不欺,讲究信用,并且法律采用诚信作为自己的一项原则之后,诚信还兼有法律上的含义,即为了维持某种体现平衡利益的秩序或体现为一定的道德基础的可供依赖。那么,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诚信又具有什么新的内涵呢?事实上,既然诚信的根本精神是真实无妄,那它就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求实精神。在诚信这把精神的标尺面前,一切的虚情假意和欺瞒诈骗都将无所遁形,遭到无情的揭露与批判。作为一种价值观念,诚信具有公正不偏的特性。它要求社会群体建立公正合理的制度,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树立起公平的处事态度以及大公无私的道德观念。诚信所内涵的人文精神,要求人们自觉守法,真诚守信,树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诚信的问题

1、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力。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因为贪婪导致的诚信危机,恐怕是除了监管不力之外应引起警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最严重的社会诚信问题是一些部门和地区的政府,在行为上缺乏诚信。首先是政府公务员履行职权行为的随意性,其次是政府信息不够公开,使得政府诚信大打折扣,公信度受到极大挑战。再次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许多政府工作人员只习惯对上级领导负责,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法律赋予的,忘记了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是法律的执行者、维护者,应该对人民守信,应该树立法律至上的信念。当手中的权力和人民的利益、法律法规发生冲突时,有些政府工作人员崇尚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有些政府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对相同情况予以区别对待;还有的滥用职权,拘私行政等等。这些行为影响了政府的良好形象。

2、法律制度不够完善。诚信与法制是保证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诚信是对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的道德要求,既是法制的基础,又是法律法规得以贯彻实施的重要保证。法制是对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的行为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既是诚信的集中体现,又是维护诚信的有力武器。诚信与法制辩证统一于市场规范发展之中,两者缺一不可。法律规范不严密、制度不完善,有空子可钻,这为不良者提供了无风险的作恶空间,可能出现法律规范管不着的现象。如果法律规范不全面,就会使法律表现出不诚信,也会使公民对法律规范产生不信任感。社会诚信则无从谈起。金融危机的全球化蔓延与各国对于诚信的法律规范不完备、不健全有相当大的关系。

3、企业信用严重缺失。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一个独立的信用形式,它涉及到银行信用、商业信誉以及个人信用等方面。具体来看,企业信用涉及到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以及企业与消费者、内部职工之间的信用行为。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发育阶段,企业信用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信用意识淡薄,信用观念扭曲,从总体上来看整个社会的企业信用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企业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私营及个体企业。出现企业财务作假、恶意逃避银行债务、拖欠员工工资、虚假信息等不良行为。事实上,我国的国有企业中同样存在着严重的诚信贬值的现象,这就是愈演愈烈的恶意欠债逃债现象,具体表现为:一些企业故意拖欠占用客户的货款、银行的货款、假破产真逃债等。另外,包括企业家在内的个人诚信意识的淡薄、产权制度的缺失等因素也是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诚信问题的解决方略

能源危机的背景篇8

城市化进程中基层工会组织的角色扮演与社会和谐

社区治理视角下的社区工会建设

上海社区工会建设的现状和作用

社区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初探

强化行业工会建设不断拓展社区工会工作新领域

国际金融危机条件下工会维护破产企业职工权益的路径选择——大连开发区总工会处理日资企业“旭染织”破产案的启示

工会资源需求与运用策略研究

关于工会主席“民推直选”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工会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创新思考

坚持完善民主管理积极构建和谐企业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初探

以和谐劳动关系为核心创建和谐企业——以群宇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为例

关于增强高校院级工会活力的实践与思考

独居老人风险防范的应急机制研究

越南工会工作掠闻

上海市劳动模范潘鼎教授

第25次全国工会理论教学研讨会纪要

工会干部培训精品科目介绍——“改革与发展”信息会

着力塑造高效能和谐班组——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工会

上海市纺织工会——区域性纺织行业集体协商

金融危机背景下工会的两难处境与对策

世博文明和市民参与

以世博会举办为契机大力提升上海职工素质

世博竞赛台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在世博工程建设中深入开展立功竞赛的实践与探索

在迎世博中努力提升职工服务技能

金融危机背景下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实践和思考

关于上海经济园区工会女职工工作的调研报告

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新形势下做好企业工会工作的几点思考

找准症结创新方法推进非公企业工会活力建设

关于工会提升服务能力建设和谐企业的思考

正确认识工会的资源需求HttP://

借助职工影响力全面提高工会管理水平

优化民主管理模式共创阳光和谐校园

试论文化软实力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人才流动背景下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初探

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学生的就业及对策

2009年上半年工会干部免费教育培训持续扩大

2009年下半年上海市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一览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工会

劳模风采——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许迅教授

普陀区总工会:让窗口在迎世博进程中更亮丽

上一篇:动力工程学科评估范文 下一篇:孩子想象力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