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09 11:28:28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篇1

乡土教育在我国是一个特指概念,指以人们能够亲身感受到的本乡本土的自然、人文、历史为教育资源。采用学习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的多种形式进行的教育活动。乡土教育在乡土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孕育和生成,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现实性、整合性特色,它同样是国民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近十年的研究,聚集了一批有识之士,从历史、现实、理论三个维度,围绕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中的乡土课程、乡土知识、乡土教材开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诞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目前如何加大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研究的力度,有几个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并力求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取得共识。

一、全球化与文化整合视野下乡土教育发展面对的挑战与问题

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首先必须把握社会变革的实质。

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 “不仅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而是以经济生活为基础的全部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即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正是以人的存在方式变革为主题,导致了我们对教育本质的重新认识并引发了学校教育的根本改革与创新。其中,构建完善的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机制,提升劳动者的基本素养,通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缓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导致的边远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外流带来的乡土社会衰败趋势,成为实施“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和办人民满意学校的战略性举措。

第二是多元文化与多种价值取向并存的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复杂的文化价值选择。

改革的深化引起经济关系的新变化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由于经济全球化引发的文化冲突和价值冲突,由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社会阶层分化和多元价值取向,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同样面对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如何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判断、选择和认同,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纳、创新,对丰富文化资源进行选择的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是我国学校教育必须主动应对的问题。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元和谐的文化,中国56个民族都有自己个性鲜明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必须受到尊重并得以发扬。—方面,多元文化的存在是人类得以生存的一个基础,是提供人们创新的源泉,但另一方面,更凸显了多元文化与现代性的尖锐矛盾。这一矛盾突出表现在,多民族融合后的趋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民族文化的消失,同时也表现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存在的“城市中心化”现象,对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缺乏适切性。面对现代社会发展导致的生态危机,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会生存基础上求发展,我们还缺少得力的举措。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多元文化与现代性关系的处理,实质是对文化的选择问题,不仅聚焦于多元文化传统中思想资源特质的再认识。而且要思考主导价值观下的多元文化和谐共生问题,这正是我们在新时期要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三是乡土教育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困惑。

乡土教育问题研究其独特性决定,应寻求特有的研究方法。由于该问题研究在我国起步晚,还需要有一个实证经验材料的积累沉淀过程。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未形成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和学术话语,没有共同关注研究主题,就难以集中学术共同体的智慧,为新理论、新范式的产生提供平台,也就很难取得学术发展的新突破;研究缺乏明晰思路及理论建构,理论提升困难;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发展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已有的经验缺乏反思总结。

应对挑战与困惑,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发展需要两个新的立论点。

第一,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整合。文化整合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互补、互证、互识的动态过程,核心在于价值观的建构。我们要通过文化整合,实现在确立普遍价值前提下重建本土价值(民族文化价值),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共同发展,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站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整合背景的高位来思考,从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求及人的发展需求出发,才能防止以西方话语来剪裁中国本土问题。

第二,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学校教育创新的本质是,以“发展”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的理念,是一种勇于变革、改革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先进的学校文化,有回应时代挑战的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学校教育创新的实质在于变革、超越和发展。站在学校教育创新高度来思考问题,才能使我们的乡土教育的发展有强的生命力。

二、中国乡土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及关注的重点问题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馑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地方性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同时促进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乡土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研究,主要涉及乡土教育的内涵特色,乡土教育的目标价值取向,乡土教育的课程结构与形式,乡土教育的内容选择与建构,乡土教育的课程实施及策略问题(含教材开发建设)等问题。

聚焦于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透视,乡土教育的实践探索重点在于以下几点。

(一)乡土教育研究主题的转换

乡土教育中,无论是对近百年中国乡土教育发展历史的审视,还是当前乡土课程、乡土教材的开发,其研究主题正实现从工具论到价值论的转换。正是这一根本转换,使乡土教育研究聚焦在重新认识本土文化对当地地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价值上,聚焦在如何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的问题上。也就是说,正在实现从关注课程资源开发进而关注文化传承;从仅关注学生学习的分数,向关注人的发展、人的生活、人的生命的转变。重建个体与群体主体性的意义世界,从而导致深刻的教育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革,实现了对不合理教育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突破和超越。

(二)乡土教育目标价值取向的重新审视

乡土教育目标,深层次的问题是在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进行价值选择,即:以促进社会发展还是促进人的发展为本;以掌握科学基础知识为主,还是获得生活直接经验为主;以群体发展为主,还是以个性发展为主;强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强调批判和超越;强调国际化,还是强i同本土化。

通过乡土教育的课程学习,培养热爱家乡,理解本土文化,有爱国主义精神,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已取得共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与发展是乡土教育承载的特殊使命,这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乡土课程与教材开发研究的实质。当前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是,面对目前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文化传承形式及其“二律背反”现象,乡土教育如何实现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价值功能。

两种不同的文化传承形式,一是主动汲取异质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实现对原文化的扬弃,在新的文化观念中得到传承(本土文化的自我发展);二是在异质文化中以扬弃形式传承(意味着本土文化的消亡)。我们应持的态度是,处理好多元文化共存兼容和开放的和谐发展关系,促进文化的沟通与相互理解;有关地方性知识的校本课程开发不能仅仅停留在其文化符号的表征,而必须回到其生活之活水源头,为乡土教育提供丰富多彩和生生不息的文化滋养。

(三)面向现代化的乡土教育课程结构与形式问题

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与区域性发展的特点,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课程结构必须体现多样性特色。

在前期初步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目前已形成学科渗透与学科课外延伸,专题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开发和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形成优质特色课程三个层次的课程存在。内容广泛涉及地方志类、乡土文化类、地方社会人文类、地方科学类、地方生产实践类。

事实证明,只有多样化的课程形态并存,才能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以及学生发展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并从根本上保证少数民族地区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基于现代化发展的乡土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建构问题

如何认识和选择乡土知识,如何处理好科学与人文关系,现代性与多元文化关系,是乡土教育实施的关键问题。如果说乡土知识的选择实质是文化选择,那么,在学校教育创新视野下如何思考乡土知识的选择,实现乡土知识所具有的创构、建设和生成作用?人们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寻求问题的回答。

一是整合,不仅要实现乡土知识与普适性知识的整合,还要关注乡土知识发展的内在规律,实现乡土知识内在系统的整合;二是科学与人文的统整;三是面向生活实际的问题,使地方性知识亲近家乡、亲近学生;四是体现课程的文化性,即按照一定地域社会发展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地方乡土知识的选择、整理和提炼。

总体分析,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教学目标,回归生活的内容设计,学生活动的合理组织,以及呈现方式的丰富多样,正是乡土知识的选择原则。

(五)乡土教育课程实施策略问题

课程实施策略的确定旨在体现乡土教育、乡土课程、乡土教材开发的发展性、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和适切性;以参与、合作、探究、体验为主,形成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同时尽可能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文化选择、批判、创生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乡土教育发展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乡土教育研究的深化,必须解决方法论问题。

第一,对目前研究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全面把握。乡土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工程,在发展过程中涉及内外在诸多问题。不仅在宏观上有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发展的极不平衡,如何做到尊重差异、差异发展,实现学校的均衡发展问题,而且还有诸多深层次问题。诸如,主流话语与乡土话语相遇时出现的权力不对称的裁决,乡士教材与正式课程之间缺乏关联性问题,学生民族认同感的缺失,文化传承与文化交融关系的错位,文化大传统与族群性文化权利诉求的失衡,等等。我们只有全面把握和对这些问题有透彻的分析,才能作出明智的战略性决策。

第二,关于乡土教育研究中遭遇的若干障碍的认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的乡土教育研究目前承受着来自观念层面、制度体系层面的诸多障碍。例如国家主义的课程强势,精英教育的取向,在高考升学竞争压力下社会和家长的不理解,教师承载的过重负荷以及学校领导的诸多无奈。乡土教育研究需要提供内外在良好的环境条件。内在环境指的是学校应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在办学中尽可能处理好维持系统与变革系统合理运作的关系,内在优化与外在社会压力的关系,学校个性化发展中共性与个性关系,从而使乡土教育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找到它应有的位置。现代意义的乡土教育正是在变革与适应、解放与控制互动中生成与发展的。而外在环境则是指乡土教育的发展需要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

第三,对乡土教育、乡土知识、乡土课程等概念内涵、特征及定位问题的理论澄清。乡土教育的理论研究,目前主要包括乡土教育、乡土课程、乡土的文化性特征(多样性);少数民族文化的分类;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位等问题。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的学者们各自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教育学视角对乡土教育进行了探讨,开拓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经济文化类型与地方课程的建构;国家建设模式与乡士知识的传承;乡土知识的习得过程;有效处理国家课程与乡土课程的关系;乡土知识与文化重建(文化变革与转型);等等。这些研究,扩展了学术视野,有利于乡土教育研究的深化。

第四,多学科、跨学科组成学术共同体联合研究,在拓展研究视角的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情景描述的解读,加强实证研究,进一步揭示乡土教育、乡土知识、乡土课程的多元化、个性化存在形态。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篇2

存在人类社会,便不断地上演各不相同的纠纷。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是早期人类面对纠纷的普遍选择,在后来的国家法建立的过程中和之后,尽管国家法试图将这一领域纳入到自己的治理范围,可是调解的方式仍然顽强而富有生命力,内容逐渐丰富,方法日渐多样化而趋成熟。

对于这些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纠纷案例,比虚拟的案例更有价值,比逻辑推理更有血色,纠纷案例所提供的信息极为丰富与真实,因而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吸引了众多的学者从不同学科背景出发,去揭示纠纷案例背后所掩藏的行为逻辑。本文是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纠纷研究的一项研究,其中将不涉及具体案例,展现纠纷研究的不同学科、研究成果,并试图对其进行简单评述。

一、村落社会纠纷研究的社会背景

费孝通在《江村经济》和《乡土中国》中,对中国的乡村社会结构及传统文化在西方影响下的变迁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成为了理解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结构与社会性质的经典著作{1}.费孝通先生是通过绅士权力在乡土社会的运作的分析,揭示中国社会中央官僚制帝国与皇权不下县的背后逻辑{2}.但是当前中国村落社会与费孝通先生所述“乡土社会”已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迁,以至于众多学者著书立说,试图揭示变迁中的村落社会的现实情景。弗里德曼的《东南中国的宗族组织》试图通过对地域化的宗族组织的结构认识,探究中国传统社会的构成法则,从宗族的视角揭示了汉人社区是如何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关联{3}.杜赞奇试图从“国家政权建设”与“权力的文化网络”来认识传统乡土社会的变迁、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4}.黄宗智则揭示国家与社会的变迁中乡土社会是如何突破了“过密化”的运作方式{5}.事实上,这些研究将研究点放在乡土社会,而研究的对象则是“村落”。村落成为整个中国社会的缩影,观察、分析村落便可以折射出中国乡土社会本色和乡土社会的变迁。

对于是否可以将村落作为研究乡土中国的出发点存在着不同的争论。也有学者跳出村落,从其他方面来解释乡土社会的结构。魏特夫从水利的角度,认为中国乡土社会可以通过大江大河——大水利——小水利到基本农田的灌溉形成农耕社会的图景,从而形成了东方特有的专制主义{6}.施坚雅则从市场出发,形成了分析中国社会的市场结构理论。他认为“基层市场共同体”是中国乡村的基本单位,由基层集镇、中间集镇、中心集镇、地方城市和地区首府,构建了中国社会的图景{7}.

尽管分析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可是对于解释乡土社会的变迁,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变迁对于乡土社会的分化、解构、重建的影响,这些模式难以让人信服。自20世纪40年代(恐怕还要往前推至20世纪初)以来,中国基层的乡土社会事件主要有两件:国家政权建设{8}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贺雪峰先生在对中部以农业为主要生产生存方式的区域分析中,称为建国以来历次政治运动与市场经济的化约能力一步步消释、瓦解乡土社会的传统,构建新的乡土社会,提出了“新乡土中国”{9},从而有了重新认识中国乡土社会的认知,研究转型期乡土社会的性质的学术使命与命题{10}.但是对于国家政权建设或曰吉登斯民族——国家形成与市场经济是如何化约乡土社会的传统,重新构建新乡土中国却未展开论述。

国家政权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化约与瓦解的背后是现代化,是通常所说的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化为现代工业社会,甚至到近年来极为流行的“后现代”、“知识经济”、“新经济”时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形成的断裂社会中,如何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断裂的背景下,在由生活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消费方式的转变,在资源重新聚集下,底层社会(农民、农民工和下岗工人构成)形成的背景下能否实现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则是另一个问题{11}.

当前乡村社会的纠纷研究所面临的正是这一背景:现代化及现代化过程中,后发外生型国家通过国家政权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而呈现的纠纷。在传统与现代、国家与社会、国家法与民间法等相互之间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新乡土中国的景象,只是学者们知识背景不同,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所关注的焦点不同而已。

二、法律社会学的纠纷解决研究

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法律社会学在研究纠纷解决方面,有较多的研究成果。法律社会学是将法律现象置于其社会背景之中,研究法律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社会学与法学的边缘学科。法律社会学的研究特点在于从社会整体观念出发,认识法律的社会基础和社会作用,从而更好地利用法律的控制作用解决社会问题。

1.关于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的研究

这是对于纠纷解决研究中一个独特的视角。体现这种关怀的著作或论文很多,影响较大的有:梁冶平的《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12}中的文章、范愉的“代替式纠纷解决方式(ADR研究——兼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13}、《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14}、谢晖编《民间法》{15}、何兵《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16}、高见泽磨《现代中国的纠纷与法》{17}、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18}、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19}等。

杜赞奇认为:在中国,建立民族国家与实现现代化,从一开始就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20},“在新的民族国家成长并试图确立其合法性的过程中,历史被重新定义,社会被重新界定”{21}.中国由于是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国家,其社会变迁呈现出国家自上而下的推行和实现,是“规划性的社会变迁”(费孝通)。乡土社会代表着传统的习俗、习惯被视为旧的、落后的,而被所谓新的、先进的所替代。在国家法大规模“下乡”的过程中,即苏力之送法下乡,蕴涵的正是“规划性的社会变迁”,国家法与民间法在法制化进程中已经定下了各自不同的命运。

然而,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法治、依法治国等口号下,国家法形成侵蚀之气势,但是伴之而来的是民间传统、习俗复苏的现象,如王铭铭在闽台三村的观察{22}.家族法规、村规民约等民间法遭遇到国家法借助政权下沉而形成的“重创”之后,逐渐退居为内在的观念形态,但是并没有彻底消失,而是形成“地方性知识”,并在纠纷的调解过程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人情、面子的关联下{23},在秋菊打官司的分析中{24}表现出来。国家法与民间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历史命运成了纠纷观察者的理论关怀点。

2、法治与本土资源

“一个民族的生活创造它的法制,而法学家创造的仅仅是关于法制的理论”。苏力的贡献在于对盛行的法制建设的“现代化方案”——法律移植的反思与批判,提出了法治及本土资源理论。《秋菊打官司》与《被告山杠爷》两部作品,折射出的正是乡土中国里的日常生活,及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纠纷,而国家法介入之后,纠纷的处理却是产生了秋菊的困惑和山杠爷的悲剧。旧的民间法纠纷调解机制被正式的国家法否定之后而单一的国家法调解机制又不能完成纠纷的妥善调解{25}.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篇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学习时需要凭借具体的实际经验或形象生动的例子。因此,小学阶段的学科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运用学生周边的例子、人或物来进行教学。而乡土资源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内容直观鲜活动人,题材广泛,且具有亲和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掌握道德知识,学会道德判断,懂得道德选择,内化为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最终借助乡土资源价值发挥品德教学的德育功能。

二、农村小学德育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的积极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意识,塑造健全人格自我意识的形成源于个人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源于农村孩子生活独特的风情民俗和地域物产等乡土资源,对他们形成自我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乡土资源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引导他们关注并体验现实生活,在与现实生活的交互作用中发展和丰富自己的经验、情感、知识和能力,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和理解,促进自我意识的形成。其次,由于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自身的需要,让学生得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去观察、感受和研究社会,使学生的情感得以触及、丰富和调动,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有助于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塑造健全的人格。

(二)有助于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增加职业素养教师作为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在开发利用乡土资源的过程中,其自身的素质也必将得以提高。首先,教师的知识体系将得到丰富。教师为了积累乡土课程资源,就必须经常发掘、收集所在区域的乡土资源,或走访当地的名人故里、或请教专家学者、或借助网络传媒等中介,通过这些方式,来开阔眼界,弥补乡土资源的“空白点”。同时,为了更高效的在品德课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教师会下意识地去学习相关的课程资源,尤其是乡土课程资源的理论知识。这都将帮助教师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理论水平。其次,教师的教研能力将得到提升。为了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教师必须更加细致的研读教材,在对教材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归纳整理课本知识,标注重点难点,进而有指导地去鉴别、挖掘、搜集、整理、加工乡土资源,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用相关的具有特色的乡土资源来补充、扩展教材内容,丰富教学素材,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课堂氛围中获取基础知识。最后,教师的教学技能也将得到提高。要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教师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营造师生平等的民主氛围,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式、换位辩论式等多种学习方式,活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情感参与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实现小学品德课教学的三维目标。

(三)有助于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形成办学特色与城市小学相比,我国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学条件落后,教育资源奇缺,没有网络传媒,没有语音教室,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这都严重阻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制约着小学的发展。但是,农村区域的学校也拥有其得天独厚的教学优势,那就是其蕴藏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生产生活资源、物产风情资源等,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学校发展有着巨大意义。首先,有利于改善并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如,参加生产劳作,让学生体会家长辛劳,从而更加尊重长辈并逐渐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参观走访、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升交流合作技能,积累生活经验并形成诚实礼貌、勇敢坚毅、善良感恩等优良品质;在学生自身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时去感受分享那份收获的愉悦幸福,逐渐养成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境界等。其次,有利于形成拥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教学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并最终形成学校特色,增强学校活力,促进学校的健康持久发展。

(四)有助于弘扬乡土文化,培养爱乡爱国责任感一个地区的乡土资源承载着所在区域数千年的历史文明和文化积淀,是这个地区的根魂所在。但是随着市场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利益文化和去城市化逐渐成了农村生活的主导,乡土文化在忽视中逐渐被边缘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再去发现、不再去关心、不再去认识这片生养培育自己的土地与其上所蕴含的特色文化和厮守过活的人民,这最终导致游走于城市的农村子女心灵家园的“失根”。心灵失根的个体,日渐模糊的家乡记忆,放下的故乡情愁,爱国终究成了一句口号。因此,我们更有必要引导学生去关心认识自己的乡土文化资源,指引学生对乡土文化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并能自觉进行反思、批判和汲取其中的有益成分,进而留住个体发展成长的根并积极弘扬家乡的本土文化。其次,在走访、调查、探究的同时,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关心家乡、接触社会、了解现实、正视区域发展中所具有的优势与潜在的问题,在为家乡自豪的同时产生建设改造家乡的志向,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随着认知的迁移增长,逐渐将家乡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农村小学德育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可行性

(一)教育理念的支持

关注和研究乡土资源问题的学者纵横古今中外,他们主要涉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哲学领域的人文主义,戴尔的经验塔理论;社会学领域的多元文化论和参照团体论;心理学领域的认知发展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教育学领域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等,这些教育理念的提出和践行为农村小学品德课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二)实践经验的借鉴

由于20世纪中后期德育危机的出现,各国都进行了德育改革。特别是80年代以来,各国德育改革普遍转向开发利用乡土社区资源,迄今为止,国外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都渐趋成熟和完善。其中卓有成效的有美国“家庭———邻居———社区等”由近及远的课程安排;德国的图表辅助教学;英国的乡土参观;日本乡土教育的学科渗透和“乡土室”建设等。我国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起步晚但也取得了一些成就。理论研究方面涵盖了乡土资源的概念、特征、分类、开发利用的原则、意义和途径等;实践研究方面包括乡土教材的编写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乡土资源并未得到应有重视,教育者开发利用意识淡薄、能力不足,开发主体单一,利用方式有限,开发动力不足等等。以上国内外的宝贵经验和实践反思都将为农村小学品德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提供借鉴。总之,农村小学品德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教育资源拥有巨大的价值且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但观之国内开发利用现状,我们发现乡土资源在农村小学品德教学中开发利用依然任重而道远。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篇4

1引言

乡村有景观吗?乡村有园林吗?乡村需要景观园林吗?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大地景观开始深入人心的现代,对于中国规划建筑界,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众所周知,乡村既是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细胞,也是中国绝大部分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区。乡村园林以乡村景观为背景,乡村景观在客观方面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水、土、气候、动、植物、人工物等,在主观方面包括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文化、生活习俗,乡村园林正是在这种综合的景观中孕育、演变、发展、生成,所以乡村园林与乡村景观密不可分,故而,乡村景观园林也就成为本文的论题。根据人类聚居环境学理论(刘滨谊1999),作为乡村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背景,乡村景观园林作为乡村规划的基础背景,它对整个村落的布局、特色的塑造和生态环境的保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的面貌、格局、规划、建设决定着乡村环境的生死存亡。合理而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表面看上去朴实无华,然而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其内在却是丰富多彩、形态各异、耐人寻味的,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点而令今天的城市人神往。当今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景观园林在乡村人类聚居环境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地位日渐重要。对于迅速城市化的乡村地带,乡村景观园林正处于十字路口,迫切需要予以定位、定性、定向、定型,而对于当今那些步入病态衰败的城镇,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无疑将成为“治病”“健身”的一帖灵丹妙药。

在学术界,德国、荷兰、奥地利、美国、日本、韩国等工业先进国家早已关注乡村景观园林这一领域,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2乡村景观园林的含义

“乡村景观园林”(RuralLandscapeandGarden)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对其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对象,目前还尚无完整而确切的定义。单单从字面上看,它由“乡村”和“景观园林”两个概念组成。这里用“乡村”而没用“农村”一词,主要因为农村是与农业产业联系在一起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地域,如今在农村,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有一部分并不一定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非农事活动,因此,用“农村”来界定范围具有一定的难度域概念,泛指城市和原始无人聚居地带以外的一切地域,特指城市(包括市和镇)建成区以外的地区,是一个空间的地域系统。“景观园林”的定义可以分解为“景观”和“园林”两个方面。对于“景观”,从景观规划设计学科角度,笔者曾有阐述:扼要地讲,景观包含着地球表面自然的、人工的人类聚居环境,并且与社会、文化、习俗、人类精神、审美密不可分(刘滨谊1990,1996,1999)。对于“园林”,张家骥先生在《中国造园论》一书中汇总了许多专家学者对“园林”的理解和定义(张家骥1991),并在此基础上对“园林”下了定义:“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以花木、水石、建筑等为物质为表现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因此,广义的乡村景观园林是非城市化地区人类聚居环境,其以大自然真山、真水等自然材料而形成的具有审美价值、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乡村景观园林的界定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过去许多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目前已成为城市园林,它们不在笔者所研究的范围内。

3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目标

乡村景观园林存在着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传统乡村景观园林伴随着农耕文明而出现,随着工业文明及当今后工业文明的进化,乡村景观园林同样也在走向现代。其演变的根本动力是乡村人们生活的演变,乡村景观园林始终与广大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然而,它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学术界和规划设计界的关注重视。

从历史的演变着眼,就乡村景观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而论,乡村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地位也不容低估。长期以来人们普遍以为中国传统园林起源于古代帝王的苑囿,这是极为片面的。根据不断的考古发掘和对古代诗歌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其实全世界最早的园林应该是原始聚落中及周边的园圃和树木绿化等实用性的园林化的土地,它也是中国园林最早的雏形,并对后来发展起来的恬淡素静的文人村居园林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就是明清之际的文人园,也不断从乡村园林中得到启发,从中汲取营养(刘天华1994)。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乡村园林在中国园林发展历程中,起着基础和源泉的作用,尤其是乡村园林为江南文人园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素材、丰富发展了中国古代园林文化,这是确定无疑的。

从现代人类聚居环境建设入手,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增长的进程中,村镇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截止1998年底,全国有建制镇17015个(不含县城关镇),集镇29118个,村庄3557700个,随着撤乡建镇和拆村并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建制镇比上一年增加480个,集镇减少1206个,村庄减少101635个(1998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这种乡村城市化不是意味着把乡村变为城市,而是在于节约用地和提高乡村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因此,随着乡村城市化的不断进行,乡村居民的居住方式、居住文化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许多传统的聚居村落也将随之消失。乡村城市化使乡村景观园林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一方面,一些有研究价值的传统乡村景观园林已经或将要遭到扼杀的命运;另一方面,乡村城市化已经或将要产生出新型的乡村景观园林。新一代的乡村景观园林应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乡土文化,创造出具有乡村特色而非城市发展模式拷贝的现代乡村景观园林,以改变当今新建村落的平庸无味、千村一色的状况,这是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基本目标。

4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动态

国外许多工业先进国家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如德国、荷兰、奥地利以及美国和日本在乡村景观(RuralLandscape)、乡村地区的规划与建设方面都有非常成熟的经验。但由于现有的资料和技术手段有限,对当前国外在乡村景观园林领域的研究成果没有更详尽的资料,但仅此还是可以看出,国外非常注重对乡村景观的系统研究。

在国内,有关乡村景观园林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几乎都是一片空白。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是关注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尽管如此,仍然存在与之相关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4.1传统地方性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结合农村园林的实例对江河流域的农村园林的产生原因及其特色分别进行了阐述(舒楠1997,陈志华1999)。此外还有对徽州古典园林有较为详细的研究(程极悦1987,肖国清1988,殷永达1993,张浪1996),这些文章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例。

4.2传统乡土建筑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彭一刚院士的《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一书(彭一刚1994)为代表,该书的视点不只停留在乡土建筑上,而是切入到传统村落的研究,对村镇的景观进行了分类和分析,其中包含了构成乡村景观园林的一些要素。此外,陈志华教授等人编写的《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和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持的《诸葛村乡土建筑》两套乡土建筑丛书的有关章节也阐述了乡土文化和乡村景观的关系(陈志华1998)。

4.3历史文化传统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两本书为例(刘沛林1995,1997),作者从风水的角度阐述了风水思想与风景、园林、建筑及城市设计的关系,在风水对园林规划的启示”一节中,着重论述了乡村园林的一种类型—水口园林。在中国古村落的景观建构中,分别就村落“八景、“十景、水口园林、村落点景建筑等进行了阐述。

从上述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有一些与乡村景观园林有关的研究成果,但不成系统、很不完善。乡村景观园林尚未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课题来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调查、分析论证。

4.4空间格局演变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从人类聚居环境学的角度,选取从古至今的村落实例,分析乡村景观的构成元素,对空间化、时间化等可以量化的元素予以量化,分析其演变发展(刘滨谊,毛巧丽1998)。

4.5现代人类聚居环境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为例(刘滨谊1999),以生态意识、大地景观等现代思想为世界观,以“设计结合自然、现代宏观区域景观规划等理论方法为导向,书中重点分析阐述了欧、美等国现代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与实践。

5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内容

虽然乡村景观园林只是乡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它却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各方面。乡村景观园林所要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历史、地理、建筑、民俗、社会结构、景观、环境、艺术等等。综合上述分析,笔者提出了下列乡村景观园林的主要研究内容:

5.1乡村景观园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5.2乡村园林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地位和作用。

5.3乡村城市化和现代化对乡村景观园林所造成的影响冲击。

5.4乡村景观园林与社会形态的内在关系。

5.5乡村景观园林与乡村经济的内在关系。

5.6乡村景观园林与乡土文化的内在关系。

5.7乡村景观园林的基本类型。

5.8乡村景观园林的空间格局特点。

5.9乡村景观园林的艺术处理。

5.10乡村景观园林的未来发展模式。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重点不在于保护传统的乡村园林,而在于寻求乡村景观园林规划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尝试地探索未来乡村景观园林的发展模式,以便能切实有效地指导今后乡村规划中的乡村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创造出超越城市的自然而和谐的乡村人类聚居环境。

6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方法

国内有关中国造园理论的论著很多,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文献资料是了解乡村景观园林形态构成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包括地方史书、地方志、家谱等,这些文献资料对村落的选址、布局、发展等都有详细的记载。目前乡村景观园林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研究,这就必须建立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上,然后从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规律。由于传统乡村景观园林大多遵循自然法则,随着村落的布局而形成,很少受到来自外界人为规范的约束。因此,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乡村景观园林进行实地调查和测绘,并结合对当地居民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居住方式和价值观上的变化,以及他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景观园林,受到来自村镇规划标准和农村土地使用政策的影响,因此,还需要认真领会政策、法规的精神。通过对乡村景观园林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通过实证对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和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景观园林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乡村景观园林的内容和形式的演变;总结归纳乡村景观园林的基本类型;分析乡村景观园林的构园特色;找出乡村景观园林成园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乡村景观园林研究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它在景观建筑学、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角度交叉综合研究。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方法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7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意义

乡村景观园林有别于城市景观园林,城市景观园林是通过人工再现自然,而乡村景观园林则是运用自然,更为朴素地保留着更多的自然真迹,从艺术追求而论,如果说,城市景观园林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那么,乡村景观园林则是虽由天作,宛自人开”,各自的艺术倾向不同,并无艺术的高下之分。但是,倘若从自然美的角度来看,乡村景观园林远比城市园林自然优美。“师法自然”只有从乡村景观园林中才能获取第一手的灵感源泉,而目前国内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界在这一领域几乎还处于一片空白,因此,对于乡村园林的研究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7.1建立乡村景观园林的观念意识

乡村园林虽然早就出现,但是由于人们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对乡村园林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以致于长期以来没有人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通过建立乡村园林的概念,使人们对乡村园林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激发更多的人从事乡村园林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以填补国内在乡村研究领域的空白。

7.2发掘保护传统乡村景观园林环境

中国现存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大多为明清时遗留下来的,而乡村园林由于长期以来受外界干扰少,因此,有的乡村园林还保留着宋元时期的风格,这对中国传统园林是一个很好的补充。713创造现代中国乡村景观园林通过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探讨乡村居民对园林的需求,以及乡村园林对大地景观环境和改善生态的重大作用。乡村园林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而且它和人们的平凡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因此,通过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根据乡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创造出优美的乡村园林艺术形象,这对于我国未来乡村规划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①刘滨谊,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②刘滨谊等译,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1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

③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④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地理学报,1998,[6]:365~370

⑤张家骥,中国造园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⑥刘天华,中国古典园林之美—画镜文心.生活1读书1新知三联书店,1994

⑦农村与景观.台湾大学农学院农村规划与发展中心编译,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

⑧舒楠,楠溪江流域乡土文化与农村园林.建筑师,1997[78]

⑨程极悦,徽商和水口园林——徽州古典园林初探,建筑学报11987[10]

⑩肖国清,论徽州古典园林艺术1中国园林,1988[2].张浪等,徽州古典园林的研究1中国园林,1996[6]

ω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ξ陈志华等,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1台湾省建筑师公会

λ台北市联络处财团法人中华建筑基金会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篇5

[关键词] 乡村旅游;乡土文化;结构;解构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014-2

费孝通先生在其《乡土中国》一书中,明确地指出中国社会的结构本质上是“乡土性的”,“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具体乡村旅游中,乡土文化是开展乡村旅游所依托的资源,本文中所提到的的乡土文化的“结构”(construction)表述的是费先生笔下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的稳定形态,而乡土文化的“解构”(deconstruction)则意味着在原有的文化“形态”之上,不断变化实现质态的转变。从“结构”到“解构”则展现了在乡村旅游的影响下,传统乡土文化结构的演变动态过程――传统的乡土文化逐步瓦解,新的文化逐渐形成并趋于阶段性稳定。

一、田野点:人类学视野下的乡土传统文化产业

1990年以来,随着全球化浪潮和文化旅游观念而兴起的乡村旅游,成了中国大处可见的一种文化景观。乡村旅游“可以是到乡村去体验和体会一种‘怀旧’的感觉,毕竟‘乡村’可以成为人们记忆中与‘过去’联系在一起的场景”。本文所讨论的三交镇,正是一个伴随着黄河旅游开发而兴起的乡村旅游特色的个案。

三交镇地处吕梁山麓,黄河东岸是柳林县和石楼县交界的地方,黄河对岸又是陕西省绥德县与清涧县接壤的地方,所以自古就有“鼓击震两省、鸡鸣惊四县”之美誉。共18个行政村,20770人,全镇辖区面积115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46822亩,其中枣林面积21075亩,退耕还林面积10600亩,年产红枣1500万斤左右,1998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枣第一镇”,2008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被山西省政府命名为“山西省旅游名镇”,2011年人均纯收入4970元。

这里是农业部命名的“中国红枣第一镇”,也是黄河三峡母亲峰景区的所在地,黄河的雄魂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里有远近闻名的国家3A级黄河三峡母亲峰旅游区、红军东征纪念馆、刘志丹纪念亭、明清古街、古寨堡、闯王寨等。这里所开发的黄河三峡母亲峰景区面积达31平方公里之大,黄河冲浪里程达15公里之长,都力拔全国黄河旅游之头筹。每天吸引着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众多游客,古镇的名声越传越远。为进一步开发黄河母亲峰景点,现计划投资3000万元,对黄河母亲峰景点进行规划、景点的打造、农家乐的开发等,把三交打造成全国著名的旅游新镇。

而这一系列旅游项目的开发,对黄河沿岸的这一历史文化古镇三交镇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交黄河风情游每年前来游客三十万余人,可创收入达四百万元,成为古镇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乡土传统文化也伴随着对外界文化的吸纳而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结构与重组,从基本的生活方式到精神层面、制度层面都经历一场变革。

二、结构: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结构与“守土文化”

费孝通先生认为“在人类学的概念里,‘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或者群体,共有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体系总称,而民族或者群体的范围是可大可小的”。他还认为“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乡土传统文化结构,主要是指共同生活的人群在长期的历史中逐渐形成并高度认同的民族经验, 包括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伦理准则、生活理想等等”。

“对任何现实的理解与认识,都有它无法摆脱的先行结构,这就是传统”。乡土文化的“结构”就是中国传统乡村所共同具有的、相对稳定的“传统”。这些乡土传统知识在相对的文化板快中,形成独有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形态和知识系统,维系着族群自身的文化,并且独立创造适应本族群需要的知识形态,与其他文化知识系统相区别。这些乡土传统知识是其他知识不可替代的,是人类知识创造的特有产物。

费先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对中国社会结构的研究中,就把中国乡村的传统文化形象的表述为“守土文化”,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具体诠释。第一,范围的封闭性。三交镇虽然是四县接壤的地方,可人和土地的紧密联系导致了其生活富于地域性,人的活动不会距离自己的土地太远,不同的村落之间缺乏常规联系,各自保留着相对孤立的生活与界限。第二,传统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斯、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第三,这是一个传统的社会,极少变动。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表现为乡土社会千百年所积淀的经验,生活是一套传统的办法,很少新的问题。但现代社会,尤其是伴随着乡村旅游大量外来游客的涌入,无疑会对传统经验与文化产生新的碰撞。

以上三个方面相互作为,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积淀,稳定的维护着以“守土”为表现形式的中国传统乡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的“结构”。但随着乡村旅游发展敲开了封闭乡村的大门,城市文化作为新的文化形态与传统乡土文化发生了相互影响、交流,乡土文化也逐渐开始了其“解构”过程。

三、解构:乡村旅游场域中的主体互动

皮埃尔・布迪厄将场域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场域中的不同社会要素占有不同的位置,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源而在场域中存在和发挥作用。以旅游开发管理部门、旅游投资企业、游客为代表的外部利益主体,在旅游场域中与村民这一内部主体互动,虽然双方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平等关系及地位的悬殊,但在乡村旅游场域中,各种权利主体仍在以各种方式突显自己的力量,进而促成了对传统乡土文化的解构。

(一)旅游开发管理部门与村民的互动

旅游开发管理部门是旅游场域中的主导部门,其目的主要是提升当地形象,增加旅游收入,进而促进当地生产总值的增加。当地村民通过让渡一部分生活空间,让旅游开发管理部门将其开发成为旅游活动的公共空间,从而换取一定的经济收益和就业机会。

旅游开发管理部门与村民之间的经济互动有以下几种表现:(1)旅游开发管理部门通过招商引资,协调与有关部门的关系,形成有利于旅游发展的社会环境。柳林县旅游开发管理部门为了打造“黄河文化”这一品牌,进行了一系列的旅游规划定位、项目审批、融资等;(2)随着黄河旅游作为一个整体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必然要求在整合各种文化景观的基础上发展内生力量和内生精神,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改变精神面貌。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与状态,对乡土传统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解构。

(二)旅游投资企业与村民的互动

企业作为直接的经营者,是经济资本的拥有者,也是管理权的行使者,将现代的经营理念运用到旅游管理中,在旅游场域中是显性的指导力量,而且更多时候是政府的合作者。目前企业是显性主导力量,而村民则是非主导的隐性力量,二者在动态的互动中形成了当地特有的旅游社会结构。

旅游投资企业与村民之间的经济互动有以下几种表现: (1)文化是特殊的旅游资源,不同于自然资源旅游开发。企业的目的即为了盈利,但近些年,柳林的部分企业在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考虑更多的是转型跨越及投资回馈乡民,在与政府的合作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官办民助”的独特模式。政府节约行政成本,企业也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老百姓从中也得到了实惠,可谓一定程度上的共赢。(2)功能性重构是乡土传统文化适应的基本动力。企业对传统文化进行包装展示,将民族文化转换为文化产品。(3)随着黄河旅游和一系列项目的开发投资,带来了大量劳动力的回流,也随之带来了新的文化因子,让自我的文化得到发展和前进,取而代之。如此,乡土社区逐渐通过传播和物质流通以及对外界文化的吸纳而进行重构。

(三)游客与村民的互动

全球化与现代性的冲击是乡土传统知识不可规避的问题。以个人和团队面目出现的旅游者,虽然他们以观光或者单独享受闲暇生活为目的,但他们的出现对乡土文化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原先单一的本土社区一下子增添了许多流动的

外来人口,作为主人的当地居民和作为客人的外来游客在许多场合面临直接接触,也推动了乡村重新审视自己传统的乡土文化,对乡土传统文化结构进行一定的利益重组。

游客与村民之间的经济互动有以下几种表现:(1)当地村民可以从外来文化或者外来人,比如游客那里能找到自豪, 可以促使他们尽可能地展示属于自己文化的成分,这也伴随着产生了文化自觉。如果没有乡村旅游,乡村也会随着城镇化的进程逐渐失去原有的特色,成为工业化城市的一部分,村民也会视传统的生活方式为落后、贫穷的代表,不会去主动、重新挖掘乡土文化的经济价值。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乡村重新审视传统的乡土文化,通过发掘乡土文化的文化价值获取了对乡土文化的集体文化自豪感。(2)乡土社区逐渐通过对外界文化的吸纳而对原先的生活方式进行解构。原先村民伴随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作息。而现在随着大量游客的涌入,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将两餐改为了三餐,且在原来的小米稀饭、馒头等单一食物的基础上增加了炒菜、饮品、特色农产品,以此来满足游客的需要。对当地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进行了解构和重组。(3)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农民以开阔的视角,超越自己文化固有的思想模式,领悟与接受其他文化的表现模式。

四、结语

如前所述,乡土文化结构受到旅游场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的影响,正经历一个巨大的解构与发展的过程。旅游场域中这多重相互冲突而又相互妥协的文化力量,是由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塑造而成的,是一个聚集多种文化逻辑的话语场,“是我们时代特定社会经济构成的意义和记录,它同时也是我们被卷入其中的历史运动”。这一系列权利主体的利益互动对传统乡土文化进行了一定形式的解构和重组。

“结构”与“解构”是本文研究中用到的两个关键词汇,以分析乡村旅游发展前后乡土文化的变迁过程。“结构”代表的是一种相互联系作用中或者后所形成的稳定的“形态”,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而“解构”代表的则是一个“同质异化”的“质态”过程。而从“结构”到“解构”的这一动态演变过程,则说明了旅游对乡土传统文化结构的巨大影响,地方乡土传统文化被卷入现代化进程之中,乡土传统文化面临重构使命。旅游场域中各种权利主体的存在及互动,也对乡土传统文化的“解构”起了加速作用。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3]费孝通.费孝通九十新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4]方李莉.文化自觉与“全球化”发展[J].文化研究,2007,(06).

[5]麻国庆.社会结合和文化传统[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6]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1.

[7]郑晴云,郑树荣.论旅游的精神文化本质[J].思想战线,2003,(04).

[8]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篇6

关键词:乡土史;历史教学;课程资源

一、加强乡土史教学是当前历史学研究形势的要求

乡土史教学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乡土史的研究是目前史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年鉴学派为代表的新史学反对传统的史学只把国家、民族、政治等当作史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主张扩大史学研究的领域,家庭史、社区史等乡土史内容也成了历史研究的的重要课题。新史学还主张推行“自下而上的历史学”,反对传统的史学只关注统治者和精英人物的缺陷,主张史学研究重视下层民众的历史,关注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看法。

由于乡土史在一个人的一生的教育中占据的特殊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加强乡土史教学。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如果只知道国家中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不了解自己父辈、祖辈的经历、甘苦,不了解自己出生的村落、社区的变迁,那么就可能是掌握了一些“历史的符号”,而没有受到应该受到的真正的历史教育,没有真正汲取真正的历史素养,这是由历史认知心理规律所决定的。“年鉴学派”的一代宗师马克·布洛赫曾提出“倒溯历史研究法”,即由今而古、由近至远的研究法。乡土史对国家史来说是“近”,由乡土史而后国家史是“由近及远”。由今至古和由近及远,古今对照是符合人们获得历史知识和认识历史的规律的。

二、世界一些国家对乡土史教学都有一定程度的重视

对于乡土历史教学,世界各国政府都给予足够的重视。据统计,美国50个州里,有30多个州在法律上严格规定,在学校必须开设州史课程。如美国的得克萨斯州规定学生要学习一学期的乡土历史、密苏里州规定学生用2年的时间学习“我们城市生活的过去和现状”、“我们的社区”等都属于乡土历史课程。一些州的课程设置是以学生最易接受的家庭、邻居、社区等生活空间的广延变化入手安排课程,突出生活环境的“由近及远”。

英国自20世纪60年代出现“历史教育危机”的困境后,各地进行了历史教学改革,努力将教材活泼化,注意显示历史课与学生生活的相关性,注意带领学生参访古迹、博物馆、档案中心等地,现代史、乡土史的内容有所增加。普通大众的历史在历史课本中也有所反映,教学内容增加了“我们身边的历史”,强调学生利用身边的历史去进行探究,运用史料、证据来学习历史,满足学生理解所居世界的需要。

德国的学校尤其重视乡土史教学,比如前面提到的哈尔希尼,他就写成了,《世界科》一书,是由“乡土科-祖国科-地球科”组成的同心圆式的课程。20世纪以后,社会学家施普兰格提出“乡土”不在指纯粹的自然环境,而是“主体同已被主体的体验所同化了的,因而精神化了的自然、人格化了的自然。”也就是说乡土是充满种种意义的有机世界,是同内在生命息息相通、同自我结为一体的存在。根据乡土的这一本质而建立的乡土研究课程在德国的萨克森等州的学校开设,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日本也较为重视乡土史教育,在文部省制定的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有关的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在教学中让学生参观、调查乡土史迹及其文物,以具体地掌握国家的历史”或“着眼于与那个地区的各种条件……,列举史迹及其他遗址、遗物、风俗、传统等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对这些遗产的认识和尊重的态度。在大纲的指引下,日本在社会科教学中非常注意让学生参观调查家乡的古迹、调查家乡的名人、注意发挥口述历史的作用,让学生学习身边的历史。

三、我国港台地区也都重视乡土史教学

九七香港回归后,教育署颁布的中国历史科中学课程纲要指出:”认识本土历史有助提高学生对本科的学习兴趣, 以及建立乡土感情和民族认同感。中国历史不少史事与香港有关,教师在教授相关课题时, 可与学生研习有关事迹”;又”鼓励教师办历史参观活动,透过对地方史事的认识, 肯定有助于中国历史科的研习”(《中学课程纲要·中国历史科》, 1997年)香港课程发展会议首次于1998年9月在中国史中全面开 设香港史专题,希望通过乡土史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同,从而对社会建立归属感,同时要求建立乡土感情和民族认同感。现在香港的中学历史教材中在正式课本的一些章节之后,增加了乡土史的内容,取名为“寻根溯源看香港”。比如“史前的香港”简述了香港地区发掘出来的新石器时代的居住遗址和文物,证明5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定居。并且在一些正式章节后,安排了“香港史迹考察”等内容,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国台湾地区在1987年取消法后,当局提出了“中华民国在台湾”的具有倾向的所谓务实政策,乡土教育得到空前的重视。初中开设“认识台湾”课程,分为历史篇、地理篇、社会篇。乡土教育的目标表述为“增进学生的乡土意识”、“培养乡土活动的兴趣”、“发展探究思考能力”、“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的态度”等。教师经常指导学生进行一些乡土考察、参观、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同时台湾地区在一些师范大学也健全了乡土教育研究和指导机构。最近几年来台湾的乡土教育由忽视到极端重视,其中包含有的政治取向。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学者和广大教师是以真诚的态度,认真地从事乡土教育和研究的,其中他们总结的许多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只是我们在吸收他们乡土教学的经验时,一定要对台湾当局的“意识”保持清醒的认识。

课程的乡土化是目前国际国内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历史教学中的乡土史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国外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一些做法,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吸收、借鉴的东西。

四、我国乡土史教学有着优良的传统等待我们继承

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乡土史研究,并以此为教学内容来教育后代。有见识的中国古代统治者信奉一句名言:“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孔子所编订的《春秋》,基本上是鲁国的地方史,并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课程之一。东汉末年,会稽人赵晔编写的《吴越春秋》和吴台民编写的《越绝书》则开地方志编写的先河。唐宋以来,地方志的编写越来越受重视,并在史学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地方志可以说是一个地方的通史,它全面介绍了一个地区的建置沿革、自然及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的情况,为人们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过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除了浩如烟海的地方史著作以外,我国古代还有其他许多能进行乡土史教育的资源,主要包括:天子家的宗庙和各姓氏宗族家的宗祠;纪念为本地区做出过贡献或对本乡有影响的人物的祠堂;各地的石窟、庙宇;为忠臣、义士、节妇、孝子建立的牌坊、碑碣;各地有影响的建筑工程;陵墓;流传于社会的对联和歌谣等等,这些宝贵的资源都在发挥着乡土史教育的效果。

我国自清末以来,就把乡土史教学和乡土史教科书的编写制订于教学大纲中。1903年《奏定小学堂章程》中规定“略举古来圣主贤君重大美善之事,而尤先讲乡土历史,采本境内乡贤名宦,流富诸名人事迹。1907年根据上述精神,广东、广西出版了乡土史教科书。著名学者何炳松先生,他写了《历史教学法》一书,又翻译了美国约翰生·亨利的《历史教学法》,论述了乡土史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国真正重视乡土史教学和教材编写是在解放以后,国家先后颁布的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都明确阐述了乡土史教育的重要意义。我国各省市从50年代起大部分都自编了一套地方乡土历史教材,总共不下几十种之多。1957年3月,同志在一次教育座谈会上指出“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材是否合适?……教材要减轻,课程要减少。教材要有地方性,应当增加一些地方乡土教材……”、在此之后,我国各地编写了不少乡土史教材,不过其中多数属于村史、公社史一类,后来“”中也有大量的乡土史教材,但政治色彩浓厚。

1987年国家教委召开的“全国乡土教材工作会议”,极大地推动了乡土史教学工作,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乡土史教学的成果,著作有贺心慈的《乡土史的教育和教学》,论文主要有马执斌的《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搜集和运用乡土教材的体会》、詹海、金春兰的《乡土史在加强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赵恒烈的《论乡土历史教育》、冯一下、李洁的《试论乡土历史教材的基本特征》等,主要探讨了乡土史教学的作用、教材的编写、教法的应用等。于友西、孙恭恂、金相成等在著作中对这方面的成就作了总结。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颁布后,乡土史教学的功能更进一步被认识,并且它适应了目前课程综合化、本土化的趋势。各地纷纷探讨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乡土史教学的新方法。各地教师纷纷探索利用乡土史资源来活化历史课堂教学,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历史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乡土史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

总之,我国的乡土史教学有着优良的传统,一大批的研究者(包括教师)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这些都有待我们来继承,并发扬光大。

五、《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学中要重视乡土史教学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还应随时随地发现和利用社区中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历史见证人、历史专家学者、历史教育专家、阅历丰富的长者等,他们能够从不同的层面,从多种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各地都有数量可观的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蕴涵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教师也应因地制宜地加以应用”。⑥从中可以看到目前历史教育界对乡土史教学的重视,这对我们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历史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本地的情况,重视对乡土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历史课程也应具有一些新的理念,《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历史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新课程要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在历史教学中要落实这些新的理念,乡土史是极佳的载体,历史课程改革中每一项目标的实现几乎都能和乡土史教学联系起来。因此,乡土史教学的地位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将进一步被提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也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经历,学生通过照片、实物以及家长和亲属等,有利于了解家庭的历史和社会的变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社区资源包括社区的图书馆、资料室、少年宫、文化宫以及人力资源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采取社会调查、小组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历史遗存包括历史遗址、遗迹、文物以及蕴涵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利用历史遗存,能够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⑦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而这些资源的运用都是和乡土史息息相关的。

今后,基础教育课程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也给乡土史教学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乡土史教学虽然在历史教学中是个老问题,可新形势下将被赋予新的内容。

我国各地乡土史资源极其丰富,我们历史教师同行们有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开展乡土史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由于乡土史教学活动以前开展较少,教师们普遍缺少乡土史教学的经验,大多数老师对乡土史教学的意义认识还不够全面,各地各学校进行乡土史教学的情况还不是很令人满意。目前,我们迫切需要开展乡土史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因此,当前历史教学中更应该加强乡土史教学的研究,汲取前人及其他地方的乡土史教学经验,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探索出适合目前教学状况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姚治中.我国古代乡土教育概述[J].历史教学问题研究,1991(06).

[2]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钟启全.综合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贺心慈.乡土史教育和教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篇7

关键词:山核桃;土壤酸化;土壤肥力;宁国市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4-0065-03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是中国特有的干果和木本油料作物,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树种,也被认为是一种能源植物。其主要分布于浙皖交界的山区,29~30°N,118~120°E。安徽省宁国市是山核桃主要产区,种植面积达2.3万hm2。山核桃产业是产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被农民当做“摇钱树”。随着山核桃产业的大力发展,经营强度加大,施肥水平提高,山核桃林地出现了较多问题,如山核桃病虫害加剧、树木早衰枯死等。有研究表明这些后果的发生与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含量密切相关[1-3]。通过研究宁国市山核桃主产区林地土壤养分含量情况,为实现山核桃科学施肥,山核桃产业稳健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宁国市山核桃林地分布较为集中的8个乡镇,分别为南极乡、万家乡、仙霞镇、云梯畲族乡、宁墩镇、霞西镇、甲路镇、胡乐镇。全市年平均气温15.4℃,无霜期226d,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89.7mm。南极乡、万家乡、仙霞镇、云梯畲族乡、宁墩镇位于宁国市东南部,该区以低山、中山为主体,为天目山山脉。该区土壤主要由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发育,并有少部分石灰岩。霞西镇、甲路镇、胡乐镇位于宁国市西南部,属黄山余脉,土壤主要由泥质页岩、硅质砂岩发育。

1.2 样品采集与制备 山核桃林地施肥前在山核桃主产区8个乡镇采集土壤样品435个,在选定的典型样地上,“S”型布点,分别采集5个点的表层(0~20cm)土样,将其混合成1个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样品经风干,分别过10目和100目筛,供土壤pH值及养分测定。

1.3 土壤测定方法与数据分析 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其中:土壤pH值采用pH计[m(土):m(水)=1.0:2.5]电位法测定;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有效氮采用碱解扩散法;有效磷采用Olsen法;速效钾采用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山核桃主产区林地土壤肥力总体状况

2.1.1 山核桃主产区林地土壤pH总体状况 从表1可看出宁国山核桃主产区林地土壤总体为酸性,酸性土壤占84.8%,其中极强酸性和强酸性占36.4%,酸性至中性土壤占55.3%,碱性土壤仅占8.3%。据报道土壤深厚、湿润肥沃,pH5.5~6.5的土壤山核桃生长旺盛、结实量多[4],研究区域内大部分林地土壤pH适合山核桃生长。对长期施肥等原因造成的严重酸化的土壤,需要进行土壤酸化治理。

2.1.2 山核桃主产区林地土壤大量元素含量总体状况 从表2可看出,研究区内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上占69.3%,平均含量适中;全氮含量中等偏上占92.9%,总体含量偏高;缺磷土壤占49.5%,土壤缺磷严重;缺钾土壤占38.3%,大部分土壤钾含量中等偏上。这可能与近年来农民施肥习惯有关,从而导致山核桃林地土壤性质发生变化,土壤条件不利于山核桃生长,引起山核桃树林早衰、枯死、病虫害发生严重等现象[5]。

2.2 不同山核桃主产区林地土壤肥力情况比较

2.2.1 宁国市不同乡镇山核桃林地土壤pH值情况比较 从表3可看出,山核桃林地土壤平均pH值,除甲路镇为5.6较低外,其他乡镇为5.8~6.0,变化不大。万家乡、云梯乡、甲路镇、胡乐镇pH≤5.0不利于山核桃生长的极强酸性土壤分别占13.8%、13.3%、16.8%、12.5%,占比较大,其他乡镇大部分山核桃林地土壤酸碱性适于山核桃生长。

2.2.2 宁国市不同乡镇山核桃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情况比较 从表4可看出有机质含量仙霞镇>霞西镇>甲路镇>胡乐镇>万家乡>宁墩镇>南极乡>云梯乡。南极乡、云梯乡山核桃林地缺乏有机质土壤达40%多,这可能因为一方面这两个乡镇土壤多由花岗岩发育而成,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另一方面这两个乡镇山核桃产业发展最早,山核桃林地经营过程中,林下植被被清理干净,不利于有机质积累。

2.2.3 宁国市不同乡镇山核桃林地土壤全氮含量情况比较 从表5可看出,除云梯乡外,其他乡镇山核桃林地土壤平均全氮含量较丰富,90%以上土壤全氮含量中等偏上,云梯乡虽然全氮含量相对较低,但全氮含量中等偏上土壤也占83.4%。各乡镇土壤全氮含量较高,这可能与人为施用氮肥有关。

2.2.4 宁国市不同乡镇山核桃林地土壤有效磷含量情况比较 从表6看,各乡镇有效磷平均含量均在中等偏上,但含量水平差别较大。缺磷土壤占比较大,甲路镇68.4%>万家乡57.6%>仙霞镇53.2%>南极乡47.5%>胡乐镇38%>云梯乡33.3%>霞西镇30.4%>宁墩镇21.1%。从结果看在山核桃生产管理中应注意补施磷肥。

2.2.5 宁国市不同乡镇山核桃林地土壤有效钾含量情况比较 从表7看不同乡镇山核桃林地土壤有效钾含量情况与有效磷含量类似,由于各土样钾含量变幅较大,平均含量均在中等偏上,但各乡镇山核桃林地土壤有效钾含量差异性较大。整体钾缺乏土壤占比较大,仙霞镇55.3%>宁墩镇52.6%>胡乐镇47.6%>甲路镇44.2%>云梯乡43.4%>万家乡34.4%>霞西镇26%>南极乡20.2%。从结果看在山核桃生产管理中应注意补施钾肥。

3 结论

宁国山核桃主产区林地土壤总体为酸性,酸性土壤占84.8%,pH5.5~6.5适合山核桃生长的土壤占55.3%。土壤全氮含量普遍较高或过高。有机质含量总体适中,但云梯乡、南极乡2个乡镇土壤有机质缺乏达40%多。土壤缺磷严重,甲路镇、万家乡、仙霞镇、南极乡超过50%土壤缺磷。各乡镇土壤有效钾含量差异性较大,缺钾土壤占比较大,仙霞镇、宁墩镇、胡乐镇超过50%土壤缺钾。建议研究区内8个乡镇因地制宜制定区域施肥规划:大力改良山核桃林地酸性,减少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重视有机肥施用,提倡种植绿肥。

参考文献

[1]童根平,王卫国,张圆圆,等. 大田条件下山核桃林地土壤和叶片养分变化规律初探[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26(4):516-521.

[2]慕康国,赵秀琴,李健强,等.矿质营养与植物病害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5(1):84-90.

[3]郑宏兵,束庆龙,丁之恩.山核桃⒀癫∮胗养元素的关系[J].经济林研究,2007,25(3):19-23.

[4]傅松玲,丁志恩,周根土,等.安徽山核桃适生条件及丰产栽培研究[J].经济林研究,2003,21(2):1-4.

[5]张璐璐,贾桂民,叶建丰,等.浙江临安山核桃干腐病发生发展规律[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3,30(1):148-152.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篇8

关键词:乡土文化;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一、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出现了一种现象:“小城镇建设的城市化,大城市建设的欧美化”,大量城镇、乡村的自然风貌遭到破坏,乡土人文特色也渐渐消逝。因此,对于地方乡土景观的发掘、保护和利用,以及对地方乡土景观设计的探索就变得至关重要。高等院校是培养和输送各类各级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摇篮,其以人才集中、知识水平高及技术力量雄厚为优势与特点。大多地方高等院校目前都在秉承“立足本地、积极参与、全面深入地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着力研究乡土文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高校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继承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创造宜人生活环境的重要社会任务,无疑会在“乡土文化复兴之路”上担当重要角色。所以说,将乡土文化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践研究中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二、改革的方法策略—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

信阳行政区包含2区8县: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潢川县、固始县、息县、淮滨县、光山县、商城县和新县。自古是南北过渡地带,东邻安徽,南接湖北,为三省通衢,地貌以山为主要形态,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向东倾斜,独特的地质条件,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孕育了灿烂的城市和地域文化。信阳师范学院坐落在信阳市贤山北麓、浉水之滨,西临“长淮明珠”南湾湖,南望“云中公园”鸡公山。师院一直坚持科学研究与促进教学相结合、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近年来在地方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师院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厚的科研政策、丰富的文化积淀,为环艺设计专业的乡土化教学改革提供了沃土。1.信阳的乡土文化特色首先是茶叶文化,信阳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素有“茶叶之乡”之美誉,它的茶俗文化、茶馆文化、禅茶文化、茶艺茶道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目前,信阳地区通过茶产业、茶叶观光园建设,打造了一批生态茶叶观光园和景观带,实现了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业互促发展。其次是红色文化,信阳属于大别山区,是鄂豫皖苏区的首府所在地,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在革命根据地发展时期,红军队伍达到近50000人,地方游击队伍达到20万人,是当时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其红色革命遗存数量众多,分布较为广泛。第三是民俗文化,信阳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如地方特色浓郁的皮影戏、花鼓戏、嗨子戏、灶戏、推剧、光州大鼓等戏曲种类;玲珑剔透、栩栩如生、寓意吉祥的剪纸艺术;采撷北汴南苏艺术之长的淮滨绣品;兼具中原、荆楚特色的饮食风俗等。第四是建筑风水文化,信阳有“背山面水”“水聚明堂”“隔河望虎”“阳不对顶,阴不对岙”“歪门斜道”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选址规划方法;有排架、龙门架、五架、七架、九架、八字架、七字架等多种传统民居木构架形式,地域特征极为显著。2.信阳师范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信阳师范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互动与课下独立探索两个层面开展教学改革活动。(1)调整授课思路,将信阳乡土文化渗入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导入环节使用典型的信阳乡土文化知识作为素材,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讲红色旅游景观设计时,可以利用红军长征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素材,这样不仅可以增添学生的学习乐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可穿插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乡土文化小知识,例如讲到建筑规划设计时,适时讲述信阳传统民居所具有的“背山面水”“水聚明堂”“隔河望虎”“歪门斜道”等有趣现象,并讲清楚这些外部表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依据,从而使学生能够了解信阳传统建筑特色,并对信阳乡土文化产生客观的认识。在考试时,将信阳乡土文化知识以名词解释、论述题等形式加入其中,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学习乡土文化的积极性,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利于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逐步提高教学质量。(2)组织课外活动,激发学习信阳乡土文化的积极性除了课堂知识传递外,也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积极主动的获取新知。主要通过组建科研小组、设计实践小组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课题”为核心组建研究小组。第一,通过团队成员的合理搭配,实现优势互补。第二,选定适当的研究题目,如信阳的传统民居艺术研究、乡土植物研究、民俗艺术研究等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有利于学生深入探讨的课题类型。第三,设计恰当的调研计划,通过合理安排调研时间、明确调研任务、着力运用先进调查手段,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掌握第一手素材。第四,归纳总结调研成果,最终形成完整的研究报告;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优秀研究成果开发成教学课件、音像、视频等制品,以实现信阳乡土文化的广泛传播。以“乡土设计”为主题开展设计实践活动。通过对信阳地区自然景观和民居建筑、民间风俗等人文景观构成要素的发掘和研究,提炼出最具地域特色的乡土元素符号,并将其应用于具体设计项目之中,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出信阳乡土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

三、小结

乡土文化是由地域自然环境条件和传统文化积淀融合所产生的,是当地居民长期适应自然环境以求得最理想生存条件的结果,值得被继承发扬。将信阳乡土文化应用于信阳师院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需要从实际出发,将乡土文化视为教学资源,以恰当的方式植入实践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利于文化的传承创新,同时也为其他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1]于兰兰.信阳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张晓峰.信阳市红色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5,39:202-203.

[3]郭瑞民.豫南民居[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4]樊莹,吕红医,史岩.“南源北辙”——豫南山地传统民居木作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建筑学报,2009,S2:63-67.

上一篇:企业廉洁文化宣传范文 下一篇:完整的营销策划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