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法律职业规划范文

时间:2023-11-08 16:57:56

专科法律职业规划

专科法律职业规划篇1

关键词:专业胜任能力 需求 供给

一、会计专业胜任能力的内涵及框架构建

(一)会计专业胜任能力的内涵

专业胜任能力(Professional competence)是指从事某项职业所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及能力。就会计专业胜任能力的内涵而言,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认为:专业胜任能力是指能够在一个真实工作环境中按特定标准承担工作角色所应具备的能力;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认为:专业胜任能力是以一种能干的、有效率的和恰当的态度履行高标准工作的才能。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认为:专业胜任能力是指能够有效履行特定职业角色而必须具备的知识、技巧、才能和行为的总和。南非公共会计师和审计师委员会(PAAB)认为:专业胜任能力是指以本国和国际上的标准完成会计师和审计师所期望完成的任务和角色的能力。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认为:专业胜任能力是指能够在实务工作环境中按照设定的标准完成工作任务的专业素质。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会计专业胜任能力是指会计人员按照既定的标准履行工作职责所应具备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及职业价值观。

(二)会计专业胜任能力框架的构建

为推进全球会计职业的发展,2003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陆续了涉及会计专业职业能力框架的准则。按照相关准则,会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框架由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及职业价值观构成。其中,职业知识包括会计、财务及相关知识、组织和企业知识、IT知识等;职业技能包括智力技能、技术和功能技能、个人技能、交流和交际技能、组织和商业管理技能等;职业价值观包括维护公众利益和提高对社会责任的敏感度、坚持持续的发展和终身学习、保持可靠性、责任性、及时性以及谦虚和尊重的行为、遵守法律和法规等。

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提出的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为基础,根据对会计专业胜任能力内涵的认识,本文构建的会计专业胜任能力框架如下:

1.职业知识。具体包括: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艺术知识、外语知识、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统计学知识、金融学知识、市场营销学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电子商务知识、财务软件应用知识、EXCEL等工具的应用知识、财务会计与报告知识、成本管理会计知识、审计与鉴证知识、税法与税务筹划知识、财务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

2.职业技能。具体包括:获取知识及理解能力、调查研究及分析推理能力、创新(识别与解决无模式问题)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应变能力、战略规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等。

3.职业价值观。具体包括:遵循法律法规价值观、诚信价值观、正直客观价值观、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终身学习价值观等。

二、会计本科毕业生专业胜任能力需求调查分析

针对实务界对会计专业胜任能力的需求,笔者通过问卷形式进行了调查,共收到有效答卷296份。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被调查者性别比例:男性占45.61%,女性占54.39%;被调查者学历(或学位)情况:大专及以下占11.15%,本科占85.14%,硕士占3.72%;被调查者工作单位类型:行政单位占3.72%,事业单位占12.5%,工商企业占69.59%,社会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占10.14%,其他占4.05%;被调查者工作年限:1-5年者占62.5%,5-10年者占22.97%,10-15年者占10.81%,15年以上者占3.72%。

(二)实务界对职业知识的需求

调查问卷选项分为很重要(5分)、比较重要(4分)、一般重要(3分)、不太重要(2分)、不重要(1分)。在就调查问卷分析过程中,以均值衡量重要性,以标准差衡量趋同度(下文同)。

问卷结果表明,实务界对职业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按照财务会计与报告知识、EXCEL等工具的应用知识、财务软件应用知识、税法与税务筹划知识、成本管理会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管理学知识、审计与鉴证知识、金融学知识、法律知识、经济学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知识、外语知识、统计学知识、人文知识、市场营销学知识、电子商务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艺术知识依次递减,说明实务界比较偏重与具体工作相关的知识及实务操作应用知识;实务界对职业知识重要性看法的趋同度,按照财务会计与报告知识、财务软件应用知识、管理学知识、EXCEL等工具的应用知识、成本管理会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税法与税务筹划知识、人文知识、审计与鉴证知识、法律知识、经济学知识、金融学知识、统计学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知识、艺术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电子商务知识、市场营销学知识、外语知识依次递减,说明实务界对财务会计与报告知识、财务软件及EXCEL应用等知识的重要性看法趋同,而对于外语知识、市场营销及电子商务知识的重要性看法差异较大。

(三)实务界对职业技能的需求

实务界对职业技能重要性的认识,按照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能力、获取知识及理解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交往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协调能力、调查研究及分析推理能力、创新(识别与解决无模式问题)能力、领导能力、战略规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能力依次递减,但总体差异度不大,说明实务界基本认同上述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实务界对职业技能重要性看法的趋同度,按照实际操作能力、应变能力、获取知识及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交往能力、协调能力、调查研究及分析推理能力、创新(识别与解决无模式问题)能力、领导能力、战略规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能力依次递减,说明实务界对实际操作能力、应变能力、获取知识及理解能力、沟通能力等职业技能重要性的看法趋同,而对创新能力、领导能力、战略规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能力等职业技能重要性的看法差异较大。

(四)实务界对职业价值观的需求

由表1可知,实务界对职业价值观重要性的认识,按照终身学习价值观、诚信价值观、正直客观价值观、遵循法律法规价值观、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依次递减,但总体差异度不大,均值较高,说明实务界基本认同上述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实务界对职业价值观重要性看法的趋同度,按照诚信价值观、终身学习价值观、正直客观价值观、遵循法律法规价值观、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依次递减,除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外,对职业价值观重要性的看法基本趋同。

三、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专业胜任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针对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专业胜任能力现状,笔者通过问卷形式进行了调查,共收到有效答卷283份。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被调查者性别比例:男性占46.64%,女性占53.36%;被调查者学历(或学位)情况:大专及以下占10.95%,本科占84.1%,硕士占4.95%;被调查者工作单位类型:行政单位占4.59%,事业单位占17.67%,工商企业占66.78%,社会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占7.77%,其他占3.18%;被调查者工作年限:1-5年者占61.84%,5-10年者占23.32%,10-15年者占10.25%,15年以上者占4.59%。

(二)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所掌握的职业知识现状分析

调查问卷选项分为很好(5分)、较好(4分)、一般(3分)、较差(2分)、很差(1分)。在调查问卷分析过程中,以均值衡量优劣、以标准差衡量差异度。

问卷结果表明,实务界认为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所掌握的职业知识处于“一般”状态,掌握程度按照EXCEL等工具的应用知识、财务软件应用知识、财务会计与报告知识、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成本管理会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统计学知识、金融学知识、人文知识、税法与税务筹划知识、外语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电子商务知识、审计与鉴证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市场营销学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依次递减。实务界对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所掌握职业知识程度的看法差异较大,差异度按照人文知识、管理学知识、外语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财务软件应用知识、经济学知识、EXCEL等工具的应用知识、财务会计与报告知识、统计学知识、市场营销学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知识、金融学知识、电子商务知识、艺术知识、成本管理会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审计与鉴证知识、税法与税务筹划知识依次递增。

(三)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所具备的职业技能现状分析

实务界认为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所具备的职业技能处于“一般”状态,其程度按照获取知识及理解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调查研究及分析推理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识别与解决无模式问题)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战略规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能力、领导能力依次递减;实务界对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所具备职业技能的看法差异较大,差异度按照交往能力、获取知识及理解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调查研究及分析推理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创新(识别与解决无模式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战略规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能力、领导能力依次递增。

(四)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所体现的职业价值观现状分析

由表2可知,实务界认为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所体现的职业价值观处于“一般”到“较好”状态,其程度按照终身学习价值观、正直客观价值观、诚信价值观、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遵循法律法规价值观依次递减;实务界对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所具备职业价值观的看法差异较大,差异度按照终身学习价值观、正直客观价值观、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遵循法律法规价值观、诚信价值观依次递增。

四、结论

上述调查研究显示,就社会对会计本科毕业生专业胜任能力的需求而言,实务界比较偏重与具体工作相关的知识及实务操作应用知识,对财务会计应用等知识的重要性看法趋同,而对于外语知识等基础工具知识、市场营销等相关管理知识的重要性看法差异较大;实务界基本认同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中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对应用能力及人际交往等职业技能重要性的看法趋同,而对创新、领导能力、规划管理等职业技能重要性的看法差异较大;实务界基本认同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中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除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外,对职业价值观重要性的看法基本趋同。

就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的专业胜任能力现状而言,会计本科毕业生所掌握的职业知识、具备的职业技能、体现的职业价值观均处于一般状态,尚不能很好地满足实务界的需求。这说明在会计本科的教学过程中,在培养目标定位、培养规格的确定、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还应进一步强调专业胜任能力的要求。同时,还应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培养具备较强专业胜任能力的学生,满足社会的需要。Z

参考文献:

1.莫磊.基于职业判断能力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07.

2.李林.基于职业会计师需求的本科会计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作者简介:

专科法律职业规划篇2

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法律

高职教育横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领域,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这与高职院校教学条件和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符合。高职院校天然地承担着教育学生的职责,但并不是唯一的责任承担者,培养高职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是家庭、社会和高职院校共同的责任。实践证明,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充分发挥各方主体的作用,能更有效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

一、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内涵

产学研结合是指科研、教育、生产各部门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有效实现形式和途径。我国产学研结合是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的“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明确了以市场为导向,鼓励企业开展技术研发,使企业成为科技研发和投入的主体;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与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产学研结合强调个主体之间的“结合”,要求相关主体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产学互动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而非简单的利益结合。

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是相关社会主体之间为了推动技术创新的共同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体,主要包括:高职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在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中高职院校是实施教育活动、开展科学研究的天然主体,它有科研设备和师资队伍,自身能够开展科研活动获得技术突破,也能为企业提供科研服务。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研设备条件也较强,部分科研机构能够承担大型创新活动,这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和企业不具有的优势。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对市场发展信息更为了解,更能选择适合市场需求的项目进行技术研发,从而减少新产品的市场风险。

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基础是基于各方主体意思一致,其有效的运行还需要各主体的有机配合。首先,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是基础。在以高职院校为主的产学研结合中,科研活动的开展以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条件为基础。教师在产学研结合中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又能指导教学,突显出产学研结合对高职院校教育水平的提升作用。其次,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作用。科研机构是产学研结合的重要主体,并以其专业的科研队伍和科研设备来开展科研活动,是获得新技术突破的重要保障。再次,企业的积极参与是关键。企业参与产学研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创新成果的市场风险,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在给予其一定优惠措施条件下能更好地提升其参与产学研结合的积极性,例如:创新技术的优先购买权,税收减免政策,财政补贴政策等。从更深层次来讲,企业参与产学研活动是其肩负推动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使命,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

二、产学研结合法律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产学研结合的良好开展除了各主体的积极参与还有赖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激励和扶持。我国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法律、法规较多,散见于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政策之中,常见的有《高等教育法》、《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它们明确了产学研结合的主体、权利、义务,并为产学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指导和激励措施。以法律为依据,以政策为导向,2007年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成立了推动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旨在破解产学研结合在政策、体制方面面临的障碍,推动产学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国家创新体系的背景下,提升产学研结合的质量越来越重要,现有的法律保障机制存在一定的瓶颈和制约,已经不能满足产学研结合的需要。

1、我国没有对产学研结合进行专门立法

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促进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结合的专门立法,有关产学研结合的法律散见于不同的法律、法规中。法律、法规在对产学研进行规制时,存在部分重叠的现象,也有部分领域没有相关法律进行规制。已有的法律在产学研中介组织服务、风险投资、科技投入等方面还没有进行相关规定,这不利于产学研结合活动的更好开展。

2、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

从已有的法律、法规来看,对产学研结合的支持多为原则性条款,例如:《科技进步法》第六条规定:国家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相结合;《高等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学研究机构以及企业事业组织之间开展协作,实行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这些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化、可操作性不强,不利于产学研结合活动的开展。

3、法律、法规之间衔接不紧密

《科技进步法》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是科技创新领域的母法,对整个技术创新和产学研结合立法有指导作用。截止目前,《科技进步法》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相关配套实施细则还没有制定,国务院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条例。缺乏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有力配合,支持产学研结合法律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不强。

三、促进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立法建议

法律制度能够对社会主体的行为进行规制,明确其权利和义务,引导、激励其开展生产活动。高职教育产学研的顺利开展需要法律的保障,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能够更好地推动产学研活动的开展。现有的法律制度不能满足产学研结合活动的良好开展,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立法活动。

1、制定《产学研结合创新条例》

从保障产学研结合的实效出发,需要一部强有力的法律规范来指引。由国务院制定《产学研结合创新条例》符合现有状况,其制定程序较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更简便,也能达到推进产学研结合良好开展的目的。在以后的实施过程中,可待《产学研结合创新条例》实施较成熟时,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产学研结合创新法》,以彰显国家对产学研结合的重视。《产学研结合创新条例》应以《科技进步法》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为依据,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国家创新体系为背景(指导思想),其内容包括:产学研结合创新主体制度、财政支持制度、金融扶持制度、税收优惠制度、知识产权归属制度、奖励制度、创新成果流转制度等。《产学研结合创新条例》在制定过程中应考虑与上位法《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配合,也要考虑与科技政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机结合。

2、产学研结合的税收优惠

产学研结合创新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能够产生新的技术成果,带动产业升级,同时,也能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对产学研结合的激励应是多方面的,税收优惠是其中重要部分之一。企业在产学研结合创新所发生的科研费用应加计扣除,对企业购买的用于创新活动开展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进行抵扣;高职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产学研结合创新中购买的用于创新活动的机器、零部件和实验消耗品免征进口关税;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产学研结合创新活动,对主要科研人员在产学研活动中的收入减征或免征个人所得税;对高职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产学研结合创新成果的转让收入免征或减征所得税。

3、产学研结合的财政支持

专项财政资金支持是政府对产学研结合的又一重要支持政策。从目前来看,国家重视通过专项财政资金支持技术创新活动,已有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再配合以地方政府的专项财政资金形成了支持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体系。支持产学研结合的专项财政资金项目还比较少,只有部分地方政府设立了产学研结合创新的专项财政支持资金,国家层面还没有专门的支持产学研结合创新活动的专项财政资金。在《产学研结合创新条例》制定中应明确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比例设置专项财政支持资金,再配合其他支持创新活动的专项财政资金,更好地满足产学研结合的需要。

4、产学研结合中介信息服务平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其不能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信息不对称就是市场缺陷之一。在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中,各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阻碍了创新活动的良好开展。在产学研结合之初,高职院校、企业、科研院所都在寻求合作单位,但苦于信息不畅,不能较好地找到满意的合作伙伴。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中介信息服务平台,将各主体的信息汇总并,满足产学研结合主体和其他市场主体的需要。产学研结合创新存在风险,一方面是来自创新过程中的技术风险,另一方面是创新成果能否被市场所接受的市场风险,产学研结合中介信息服务平台能够提前让各主体了解市场信息,从而规避市场风险。产学研结合中介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对风险投资的引入,创新成果的转让和创新成果的转化都有促进作用。

四、结论

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必然选择。法律为产学研结合活动的良好开展起到激励、指引和规范的作用。现有的法律、法规在促进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呈现出原则性规范较多、可操作性不强、衔接不够紧密等问题,不能满足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对法律、法规的需要。由国务院制定《产学研结合创新条例》既能满足产学研结合的现实需要,又能尽快地指导产学研结合创新活动的开展。在《产学研结合创新条例》中明确税收优惠政策、财政支持政策、中介信息服务体系、金融扶持政策等,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促进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法制保障体系,以真正达到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白庆华,赵豪迈,申剑,刘云兵,张希胜.产学研合作法律与政策瓶颈问题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1).

[2]王兴放.高校产学研联合需要法律保障[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4(2).

[3]李维桢,王锦生.我国产学研法律制度现状思考[J].科技成果纵横,2009(1).

[4]张晓玲,宋妍妮.我国产学研结合法律保障体系构建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8).

[5]李恒.产学研结合创新的立法研究[J].科技与法律,2010(1).

[6]谭界忠.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18).

专科法律职业规划篇3

关键词:城乡规划;专家领衔:项目负责人;权利和义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5-0177-02

1 前言

城乡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是指导城乡建设和发展的法定依据。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乡规划法》的实施推动城乡规划从技术文件走向公共政策,其社会地位和法律效力大幅提升。城乡规划对于有效指导城乡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切实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已成为当前规划部门和规划行业的当务之急。

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关键在于提高规划编制与管理的科学性,根本在于发挥城乡规划领域专家的作用和水平。2006年4月1日施行的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提出了“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工作模式,以部门规章的形式明确了专家的角色定位。2008年1月1日施行的《城乡规划法》进一步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专家参与城乡规划制定和实施的途径和形式。目前,“专家领衔”已经成为城乡规划行业的新特色。

2 城乡规划专家领衔的必要性

2.1 城乡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必然要求

公共政策是政府等公共部门进行社会公共管理,维护社会公正,协调公众利益,确保社会稳定发展的措施与手段。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必须立足于整个社会发展,从全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出发,制定和实施各种行为规范。公共政策从形成、确定、执行到评估、修正、终结是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掌握足够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专家作为信息、知识和经验的相对富有者,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可以提高政策质量。城乡规划是政府调控城乡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公共政策。制定城乡规划本质上就是制定公共政策,为提高城乡规划科学性,当然需要专家的参与。

2.2 城乡规划学科综合性特点的基本要求

综合性是城乡规划的显著特点。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等各项要素,既互为依存,又相互制约,城乡规划需要对各项要素进行统筹安排,使得各得其所,协调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城乡规划来协调和解决的各类问题越来越多,单纯的工程技术己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城乡规划必须综合运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规划工作者应具备广泛的知识,具有全面综合的能力,在工作中主动和有关部门协作配合。然而,规划编制或管理单位的规划师无论其个人水平多高,总受到专业限制,不可能是通晓所有领域和所有学科知识的全才,邀请其它相关专业的专家参与规划编制和规划决策是十分必要的。

2.3 弥补当前人事制度缺限的必要措施

我国当前的人事制度(特别是公务员制度)有着严重的缺限,最主要的是人才分类和限制过于严格,既不利于人才的成长,也不利于人才的流动,无法形成有效的岗位竞争机制。目前,城乡规划领域人才分为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两类。行政管理人才位于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实行公务员制度,对技术职称和执业资格未作明确要求。目前,各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工作繁忙,行政管理人才大多忙于日常事务,学习和研究不足,导致整体业务素质有待提高。专业技术人才主要位于规划编制、科研、教学单位,由于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和职称制度,迫使其努力学习以提高业务水,因此城乡规划领域的专家大多位于规划编制、科研、教学单位,然而专业技术人才一般无权参与行政决策。这种行政权力与专业技能的剪刀差制约了城乡规划决策科学性的提升,为了取长补短,规划决策需要邀请专家参与。

3 当前城乡规划专家参与机制的不足

3.1 规划编制重单位资质轻个人资格

当前城乡规划编制中对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要求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严格规定了甲、乙、丙级规划编制单位资质条件,明确了各自的业务范围。《城乡规划法》更对规划编制单位超越资质等级和违反国家标准编制规划作出了处罚规定,但《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均未对项目负责人资格作出规定,导致许多高资质等级的单位委派专业技术资格偏低的人担任项目负责人,无法保证规划成果水准。

3.2 专家意见对行政审批缺乏约束

《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均未明确专家审查或专家论证程序的法律地位,专家意见只是行政决策的参考意见,听从或不听从全由行政领导个人决定。由于专家意见缺乏约束力,专家会议往往流于形式,本身就得不到专家重视,专家作用自然难以发挥。有些专家论证会的举行甚至是为违规项目出谋划策,邀请专家只是为行政决策失误背书,专家对这种“擦屁股”的论证会议最为反感,大多只是应付而已。

3.3 专家参与规划决策机制不健全

当前大多数地方没有建立规范、有效的专家参与制度,对于城乡规划工作中哪些阶段要邀请专家参与,该邀请哪些方面专家参与,如何对待专家意见,缺乏制度规定。专家一般只是参与初步成果的审查,并不是对规划编制实行全过程监控。专家对规划前期条件和过程缺乏了解,无法充分掌握相关信息,难以科学、客观、公正评价方案。专家对评审后规划编制单位是否严格按专家意见修改完善方案也无从把握,难已保证意见被采纳。

3.4 专家资格界定不明确

很多数地方没有成立城乡规划专家组织机构,对城乡规划工作中应配备哪些专业的专家,什么人才具备专家资格,该将什么人纳入城乡规划专家组织都欠明确,影响专家会议的质量。许多行业的专家忙于本职工作,如不统筹安排,难以及时参加规划部门的专家会议,导致一些专家评审或论证因无法邀请到具备真正高水平的专家,常常出现以行政领导代替专家出席专家评审或论证会的现象,导致专家评审或论证会意见并不具备“专家”的水准。

3.5 专家权责不明确

目前各地尚未明确专家权利和责任,专家参加评审或论证会不过是为了完成本单位领导指派的会议任务,最多算是一种荣誉,一般不会高度重视。大多评审或论证会只是开会时

才将资料发给专家,专家对项目难以提前深入、细致的研究,往往是蜻蜒点水、浮于表面。另外,专家出席各种评审或论证会也没有责任约束,专家不发表意见或所发表意见明显错误也不负责任,顶多是有损形象而已。没有责任约束无法强化责任心,当然难以形成高质量的专家意见。

4 城乡规划专家领衔的配套措施

4.1 严格规范项目负责人制

提高城乡规划科学性首先要提高规划编制水平,而规划编制水平主要取决于规划编制单位和项目组的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因此,规划项目委托时,不但要求编制单位具备相应的资质等级,更重要的是承担具体任务的项目负责人要具备足够的能力和水平。项目负责人才是规划编制任务的真正领衔者,是确保规划水平的关键。为此,城乡规划编制应严格规范项目负责人的个人资格条件,甲级项目原则上应由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担任项目负责人,乙级项目应由高级规划师担任项目负责人,丙级项目应由注册规划师担任项目负责人,真正落实专家负责制。

4.2 专家意见应成为规划审批依据

实施专家领衔,最根本的就是要高度重视专家意见,应将专家意见作为领导决策和规划审批的重要依据,《城乡规划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的情况及理由”。凡规划报批材料中没有专家意见的,审批机关不得批准该规划实施。凡规划内容与专家意见严重冲突的,审批机关应要求组织编制机关重新组织审查、论证,待取得统一认识后再重新报批。如果审批机关无视专家意见导致决策失误而引发后果,应当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4.3 建立专家机构并明确专家资格

城乡规划专家组织应常设化,各地一般在政府的城乡规划委员会(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协调领导机构)下设立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作为政府决策的智囊机构。规委专家委员会应将城乡规划相关部门的专家全面纳入,直辖市规委专家应当有教授级高工职称,省会城市和地级城市专家应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县级城市专家应有中级职称或相应的执业资格。由于城市总体规划既要遵循上位的城镇体系规划,又要对下位城镇作出要求和规定,为了提高规划科学性、可行性,规划审查或论证会既要有上位城市的规划部门专家指导,也要有下位城镇的规划专家参与。

4.4 建立并规范专家评审会议制度

城乡规划评审(或论证)会议的地点应相对固定,时间应预先通知,便于专家安排工作。规划文件应提前(时间根据项目复杂程度确定,一般地总体规划项目提前10-20d,详细规划项目提前5-7d)交给参与评审的专家,便于专家充分了解、掌握文件内容并核对相关标准和规范。专家评审(或论证)会宜由资深专家作为“首席专家”主持会议,各部门的专家应于参会前3-5d以书面形式将审查意见提交首席专家,意见书应署名并注明联系方式。首席专家应对各部门专家意见进行归纳总结,认为不妥的应通过沟通、协商统一认识,然后出具专家评审综合意见。首席专家还应对规划成果进行审查,确保规划成果与专家意见一致。为保证专家意见客观公正,必要时应实行回避制。为防止学术专制和权力垄断,首席专家应实行轮换制。为防止权力寻租,出席专家会议的专家名单应通过抽签决定,不能由领导指定。

4.5 明确专家权利和义务

专家是各部门的精英,一般工作较忙,部门领导应为参与规划审查或论证的专家提供便利。规划审查和论证实质上是向专家咨询。政府或相关单位应给予专家一定的报酬。首席专家承担责任更大,劳动强度更大,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待遇应适当提高。专家评审或论证本身就是技术工作,参与大型或重要项目的评审或论证,可以作为专家的工作业绩和工作经历。专家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专家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专家有按时提交审查意见和准时参会的义务,并应坚守职业道德。专家不恪尽职守,可以解聘;违背职业道德的应将不良行为记入档案,作为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定的参考;触犯法律的还要追究法律责任。

专家领衔是城乡规划科学制定和科学决策的必然要求,为了保证专家领衔的有效开展,通过配套立法完善相关制度,明确专家职责、权利、义务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必要工作。

参考文献:

[1]陈秉钊・著・当代城市规划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陈为邦・著・城市探索[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6。

专科法律职业规划篇4

【关键词】就业难 法学本科教育 对策

一 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实质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法学教育规模空前发展,全国设立法学院系的数量在改革开放30年后增长了100多倍,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报告,2009~2011年连续三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低的专业门类是法学,其中2011届为86.8%,低于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0.2%)。这是否意味着我国法律人才过剩,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已处于饱和状态?并非如此,我国法治建设刚刚起步,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法律人才,尤其是处理涉外法律事务、具有金融、证券、海商等学科综合知识的法律人才紧缺。中西部地区法律人才缺口很大,每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都提到,法院、检察院案多人少的矛盾突出,中西部地区基层法院、检察院人才流失严重,法官、检察官队伍出现断层。2010年底,我国律师人数达20.4万,但人均拥有律师的数量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均衡,中西部地区律师严重短缺。因此,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实质是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结构不一致造成失业,并非法律人才的绝对过剩。

二 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产生的原因分析

1.法律职业要求高

大多数法学本科毕业生的理想职业是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但随着公务员招考条件提高,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公务员可选的职位越来越少。报考法官、检察官预备人选的前提条件是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大中城市法官预备人选要求具有硕研及以上学历。检察院、司法局、城管等不少单位的职位招考还要求具有两年及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律师行业竞争“白热化”,律师职业对人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至少经历三到五年的艰苦打拼。许多毕业生,尤其是女生,即使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但对在高消费、人才云集的城市从事律师职业望而却步。要想在大中型企业从事法务工作,除了扎实的法律功底,还需具有财税、票据、贸易等与所在企业业务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刚毕业的法学本科生难以胜任。法律职业“门槛高”,条件苛刻,将大部分应届法学本科毕业生挡在就业大门之外。

2.高校培养法学本科人才的层次低

改革开放后,国家在短时间内需要大批从事立法、司法、执法及管理社会事务的法律人才。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各类高校纷纷设置法学院系,许多院校在办学之初,由思政、哲学教师授课,一人承担几门专业课,边教边学。受经济利益驱使创办法学专业、大批量招生的院校,存在生源质量降低、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对于许多高校而言,四年时间(除去大半年时间找工作,实际不足四年)完成法律职业教育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包括师资力量、学生学习能力、课程设置、时间安排等。有些高校探索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但短时间内速成、压缩式地传授跨学科知识,效果并不理想,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高校大批量培养的法学本科毕业生普遍存在法律职业技能不足、综合素质低等问题,导致法学本科毕业生在就业中“大量积压”。

3.法学本科毕业生对职业期望高

大部分法科生希望在毕业后能从事法律职业,或与法律相关的工作,获得公务员或事业人员编制,有稳定的收入和良好的待遇,这是学生选读法学专业的主要原因。为此,许多毕业生放弃其他就业机会,或者以从事其他工作为过渡,多年坚持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机关单位事业编制考试,而且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不愿到中西部基层单位,直到成功为止。而教育部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截止时间是毕业生离校时(七、八月份),统计的只是初次就业率,对于大批准备打就业“持久战”的法学本科毕业生来说,不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其就业情况。麦可思研究院报告的一项数据显示,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专业门类是法学(44%),高于全国水平(40%)。 例如,2008届法学专业门类大学生毕业三年后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56%,比毕业半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这可能是因为有更多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在三年内通过了司法考试,获得了从事与法学相关工作的资格。 这一数据客观地反映了法学本科毕业生对职业的追求和就业情况。

三 解决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1.法学本科教育应定位为职业教育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背景下,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一直存在争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法学本科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法学本科教育应定位为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法律职业人才。若将法学本科教育定位于通识教育,无异于对大学生进行普法教育,大批量培养低综合素质、低法律技能的学生,造成“学法之人如过江之鲫,法律文凭贱如粪土”的结果。由于高校没有给大学生提供充分的法律职业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资源,法学本科生不得不在毕业后一年、两年或更长的时间在社会上锻炼和积累,才能进入法律职业队伍。少数大学生在毕业时幸运地成为法官、检察官预备人选,但也需要经过三至四年时间学习和实践才能胜任工作,这是法学教育资源的浪费。

在现行高等教育模式下,四年时间培养法律职业人才难以实现,应采取五年期限的标准学制,可借鉴英国法学教育模式,将法学本科教育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首先是基础教育阶段(前三年),讲授法律基本原理和人文、经济、社会学等学科基础知识,暑假期间安排认识实习和社会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接着是职业训练阶段(第四年),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合作,开设法律技能培训课程,传授辩论技巧、协商与调解技巧等,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诉讼与调解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和社会交往等能力。最后是综合实习阶段(第五年),学生到法院、检察院或律师事务所实习,熟悉法律业务和法律文件。通过改革法学本科教育模式,实现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对接。

2.培养和提高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2003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将毕业生就业率与招生计划挂钩,对就业率明显偏低的地方和高校,区分情况,原则上要减少招生、控制招生或调减增幅。毕业生就业率是高校办学规模、专业及学位点设置、教学质量、领导政绩和其他各项工作的重要评定依据。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重点放在如何促进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忽略了职业规划的指导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业指导课采用大班制上课,授课教师主要是院(系)书记、辅导员,大多讲理论和政策,促签约。其实,专业课教师更了解本专业的就业特点和职业发展规划,能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建设性意见。法学专业的就业面相当广泛,除了报考机关单位公务员、从事律师职业外,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等单位招聘法务人员;公、检、法机关、司法局、劳动与社保局、民政局、工商、税务、城管、新闻媒体等部门招聘事业编制、合同工的职员;大学生村官招考;社区工作者招聘等,都面向法学专业毕业生。而且,这些单位招考并不同时进行,毕业生可报考多个单位。法学本科毕业生还可以从事文秘、人力资源、物业管理等工作,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样派得上用场。

就业能力的培养应从大一开始,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选择未来的职业方向,确定奋斗目标,制定职业规划,督促学生为实现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实行导师制,在学生入校时就安排专业课教师带几名学生,负责指导他们的学习方向和就业规划,引导学生主动获取就业信息;还可以与大中型企业合作,选拔综合能力强的学生,与企业老总建立师徒关系,由企业老总一对一地传授职业经验,培养就业能力。实践证明,这些毕业生往往容易在大中型企业找到合作的工作或实现自主创业,顺利走向社会。

3.实现各类高校法学专业的整合与撤并

高校培养高素质的法律职业人才需具备一支既能胜任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又具有丰富法律实务经验的师资队伍;学生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目前,我国各类高校法学本科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招生规模大小不等,有必要进行整合与撤并。确定设有法学专业硕士点的高校法学院(系)维持现有的办学规模,不设有法学专业硕士点的院校停止法学专业的办学,原有的任课教师可以转岗、改行或调到其他院校工作。例如,独立学院的法学教师调到本部法学院工作。这一改革措施牵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推行难度大,但却是整合法学本科教育资源,提升高校法学专业办学水平的有力举措,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4.改革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方法

教育部《意见》将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评定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不能准确反映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反而引起各种负面效应,包括就业率造假、教学质量和要求下降、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等。因此,应改革现行不合理的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方法,由高校委托教育部门指定的中介机构,采取跟踪统计方式,分阶段统计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毕业半年、一年、两年或更长时期的就业情况,包括工作单位、岗位级别、薪酬待遇、用人单位评价等,反馈给教育部门、学校和社会。高校据此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合理设置法学专业课程,提高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5.鼓励法学本科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工作

中西部地区基层单位法律人才紧缺的情况短期内难以消除,国家和地方政府已加大投入,逐步解决。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加快,许多大学生志愿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工作。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引导毕业生理性选择就业地区,鼓励法学本科毕业生,尤其是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学生,报考中西部地区基层单位,讲明相关优惠政策。组织在校生到中西部地区开展法律援助,加强与中西部地区司法实践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解,促使更多的法学本科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工作,缓解因法律人才分布不平衡产生的就业压力。

总之,提高法学本科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法律职业人才,有效解决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实现法律人才的供需平衡,可以说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部、高校、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等的协调与配合。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模式改革至关重要,培养的法律职业人才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有助于推动我国法治建设进程,才能促进法学本科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冀祥德.法学教育的现状及展望[A].李林.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7(2009)[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江国华.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研究[J].河北法学,2012(4)

[3]曲宗琴、许琳婕.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24)

[4]朱立恒.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改革论纲[J].法学杂志,2010(5)

专科法律职业规划篇5

 

关键词:高等法律职业教育 职业导向 课程体系

法律职业教育不是培养纯学术型、研究型法律人才,而是培养从事执法、司法、管理、法律服务等一线工作的应用型、技能型法律人才,因而,法律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按照职业导向、实践导向、工作过程导向,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探索构建符合其职业教育要求的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一、法律高职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沿袭法学本科模式,对课程改革的紧迫性认识不够。目前,高职法律院校的课程设置,由于没有成熟的法律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又缺乏广泛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周密科学的规划,所以,照搬或模仿法学本科的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便成了许多法律职业院校比较方便容易的选择。于是,课程开发事实上成了对法学本科课程“人文社科基础理论+法律专业基础理论+专业课”的简单化压缩。尤其是普通高校办的高职,情况更为突出,简直就是法学本科教育的翻版或压缩型,这种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科理论基础,但由于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不太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技能的养成,不能有效地培养能力,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目标不明,学习内容与实践脱节,实训课程不能形成完整体系,法律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便难以体现出来。这与培养实务型、强技能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无疑相距甚远。

2.法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理论研究不足,缺乏成熟模式。我国从20世纪后期起较多引用了加拿大、美国的CBE/DACUM课程模式,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国际劳工组织的MES课程模式。职业教育专家近几年提出“项目课程化”与“任务驱动课程”模式,及新引入的德国“学习领域”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但这些课程改革理论多产生于工科职业教育领域,在工科类职业院校进行了较多的探索和实践,在法律等文科类职业院校的研究和探索则严重不足。

3.课程缺乏宏观统筹与整体优化。在学科课程模式之下,“由于学科课程强调各自学科的独立性,造成和加深了各门学科问的分离,割裂了学科内容上的一些固有的联系,与职业教育课程整体性的要求相距甚远,不利于学生把握职业活动的整体发展规律,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全面的观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中,一方面,一些实用性很强的重要课程则由于课时紧张,开设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许多课程之间相互独立,各学科问缺乏内在的有机衔接和灵活配合,从而造成教学内容重复。

4.精品课程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建设成效不彰。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包括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实验和机制等多方面建设等,因此,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必然会对学校课程建设具有非常巨大的示范效应。必然促使一个学校从传统的课程观念和课程体制、课程内容和方法手段、都会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师资水平和软硬件建设都会得到很大提升。因此,各法律职业院校都应以高质量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推手,全面推动课程改革的进程。

5.课程结构不合理,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够。在对法律职业岗位需求缺乏调研,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把握不准,对师资、实践教学条件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盲目设置课程,随意调整教学计划。如随意调整文化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例等,致使课程门类之间在结构比例方面不合理。

6.实践教学师资缺乏以及实践课程教学条件不完善。目前,法律职业院校教师大多来源于法律院校(系),他们的专业理论素养大多较好,但实践技能教学经验往往不足。这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和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的效果。有些学校虽名义上也在司法实务部门和校外实习基地聘请了兼职教师,但是由于缺乏严密的组织机制和有效的各种配套制度保障,实际效果常常是大打折扣或有名无实。此外,由于种种原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仍然是法律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

7.课程考评方式单一,体制不完善。对法律职业技能培养,国家和有关行业至今尚未有一套可供遵循参照的标准,也没有考核鉴定体系。对于实践课程教学的质量和职业技能培养效果,目前多数法律职业院校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检查和考评机制,没有一个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和鉴定的体系,还是单一的知识考核为主的考评模式,这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难以全面地、科学地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技能素质,难以系统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考评结果也就难以成为调整教学计划、完善课程设置的依据。尤其是这种单一的知识侧重型考评模式,客观上起到了对教师和学生的误导作用,让他们不自觉地走上了重书本知识而轻能力养成的错误轨道。

二、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职业和实践导向的课程决策机制。科学的课程规划与设计方案,首先有赖于科学的课程决策机制。学校可成立由主管领导、各专业的教师代表、相关行业一线岗位资深专家、人力资源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委员会,作为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指导和顾问机构。一定要吸收用人单位代表参加课程的决策、设计、编制和实施。

相关机构和人员对相关法律行业及发展方向进行全面、深入、系统地调研,确定各法律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技能等各项素质,确定各项素质所对应的相应课程模块,由校内外专家根据法律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根据学校各学科及专业特点、师资状况、教学设施情况,进行深入讨论分析和论证,从而确定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利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考核评价制度内容等在内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总体方案。

专科法律职业规划篇6

论文关键词 美国律师协会 法律职业教育 法律高职学院

我国教育部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教育部十二五规划”)中对提出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通过“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有效发挥行业在建立健全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机制、行业人才规格标准和行业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改革机制等方面的指导作用”。这一提法,明确了职业教育应该加强与行业的联系,而行业也应该主动发挥对职业人才后备力量培养的作用。在这方面,美国法律界最大的行业组织美国律师协会对美国法学教育的指导与规范为各国法律行业如何指导其职业教育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在中国,近十年来的高职法律教育也在积极谋求与行业的紧密合作,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仍然有需要改进的方面。因此,加强对中美法律职业教育中的行业指导作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美国律师协会对美国法学教育的重大影响

成立于1878年8月12日的美国律师协会(american bar association,缩写aba),是美国的全国性律师组织,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法律职业组织。该协会于1879年成立“法学教育与律师资格常设委员会”,1893年正式建立“法学教育分部”,开始制定法学院设置标准,并进行法学院认证工作。截止2008年,一共有200所法学院通过了协会认证。自1921年第一份法学院设置标准以来,其间几经修改,最近的是2012-2013年版的法学院设置标准 。据此,美国律师协会对法学院的设置涉及以下内容 :

第一,对法学教育项目的要求。美国法学教育的项目有三年制的法律博士(jd),还有一年制的专业硕士(llm)以及学术性的法学博士(jsd/sjd)。其中,法律博士是主体项目。为此,“标准”首先要求获得认证的法学院在没有得到协会法学教育分部同意之前,不能设置法律博士以外的其他学位项目,以此保证该项目的主体地位。以笔者亲历的纽约大学法学院2011年毕业典礼看,当年获得法律博士的有500人,获得专业硕士(llm)的有500人,获得法学博士的(jsd)的只有10几人。其次,“标准”还对法律博士的教学内容作了规定,涉及法律知识、法律技能、职业伦理三个层面。如:有效而负责任地参与法律职业所需的实体法知识;法律分析与推理、法律检索、问题解决与口头交流;法律文书写作;有效而负责任地参与法律职业所需的职业技能;法律职业的历史、目标、结构、价值与规则(标准302)。再次,还对法律博士的教学时间和学习期限、学习途径、学分等做了明确规定。如最低学习天数不得少于130天且不少于8个月,每周不得超过5天,最长学习期限为7年。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还有课外学习、远程教育和海外学习,但这些都有着更为严格的限定条件。

第二,对教师和学生的规定。总体来讲,协会希望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背景、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较好的教学效果和一定的学术研究实力。专职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授课,还有从事学术研究,发表相关研究成果;为法学院与大学尽职,参与法学院管理;承担公共职责,参与公益活动。另外,还有图书馆馆员、教务管理人员及从事法律文书写作、法律诊所教学的非终身教师,但不得超过专职教师的20%。为给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标准要求法学院建立学术自由和终身教职制度,以吸引和保留优秀教师。标准按学分将学生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一学期之内,注册学分少于10学分,视为非全日制学生;每学期注册学分超过13学分的,视为全日制学生;在计算师生比时,非全日制学生按2/3折算为全日制学生。合格的生师比为小于或等于20:1;大于或等于30:1的视为不合格;介于两者之间的,认证委员会将综合考察其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质量、班级规模、小班授课与研讨、师生接触、公共服务等因素,来决定其生师比是否合格。

第三,对图书资料与教学设施的要求。首先,该标准明确要求每个法学院都应该有一座法律图书馆,要积极有效地支撑法学院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其次,要求图书馆馆长应具有法学学位和图书馆或信息科学学位,具有丰富的图书管理知识与经验。再次,还要求馆藏内容必须提供某些至关重要的核心资料,如法院判决汇编、法律法规与裁决文本、研究性著作等。

第四,管理模式。美国法学院的任务不是培养法学研究人才,而是合格律师。美国律师协会自成立以来便以整顿法律服务市场、统一律师培养标准为己任,除了设置法学院的建设标准,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组织律师资格考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限制是要求考生必须毕业于由美国律师协会评估认证的法学院。这一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全国法学院的毕业生在法律知识的掌握、对法律的理解、以及法律意识的形成上达到相同或相近的水平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使美国各州在律师资格考试制度采取统一行动有了可行的基础。

美国律师协会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法学院设置标准来改善法学教育和确立从业管理标准,对美国的法学教育实施一整套教育质量监控标准,使美国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加之美国的法学院相对有效地教授了现代法律职业应该具备的四项技能,即信息型知识、言辞文书技术、法律方法和伦理信仰, 使美国的法学教育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职业教育之一。

二、行业参与下的中国高职法律职业教育

在我国,法律的教育可以分为以传授学科知识为主的理论教育和以传授操作技能为主的职业教育。目前,高校法学院或政法大学主要承担法学理论教育,高职法律专业或院校主要承担法律职业教育,即以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操作能力为特色,为从事法律职业及其辅助岗位培养合格法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形式。这里,“法律职业”除了通常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这些需要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职业以外,还包括通过当地人事考试或招聘从事公安及司法警察、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等岗位的基层一线法律工作者。

法律职业教育所针对的行业及其岗位,决定了它的发展离不开公、检、法、司、监狱等部门的支持,特别是在全国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连续十年就业率处于倒数地位的情况下,法律职业人才规格标准、需求预测等更需要来自行业及其协会的指导,才能摆脱人才培养与就业的巨大差距。在这方面,高职法律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要远高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实践更侧重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这又与法律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广泛吸纳行业专家,并积极听取行业一线实践专家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分不开。

回顾当前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特别是承担全国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任务的各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其法律职业教育呈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和趋势 :一是在办学指导思想上,法律高职教育院校纷纷确立了“立足司法行政、面向政法系统”的办学定位。在新的激烈竞争形势下,大家认识到,法律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根基只有建立在司法行政行业,做好服务司法行政这篇大文章,高等法律职业院校才能获得生存和持续发展。二是在服务行业上,法律高等职业院校认为要同时做好人才培养、在职培训、科技服务(对策咨询)等几项服务工作,办成3个基地,即人才培养基地、培训教育基地、科研基地,有些院校还增加1个对策咨询基地建设。服务司法行政,提升行业服务能力,以为行业服务求发展,特别是求持续发展、长远发展、转型发展,成为最近高职法律院校发展的最强音。三是在办学格局上,法律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开始高度重视职后教育和在职培训。各院校在未来发展方向时,均把举办职后教育,大力开展司法行政系统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在职培训教育,作为实现持续发展的重点,从学历教育向职后教育的重心转移,全力加大培训条件建设;个别院校开始寻求与香港、新加坡等境外警察机构合作,进行高级干警培训项目服务;甚至个别院校还寻求挂本省司法行政系统党校的牌子,想努力走出一条综合培训的新路。四是在办学模式上,法律高等职业院校均努力建立与司法行政系统合作办学模式。不少院校已经或计划与本省各级司法行政单位在发展规划、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科研等各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和制度保障。个别院校已经与本省监狱劳教部门合作,整合资源,共建二级学院。大家普遍认为,只有与行业合作办学,使行业全面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来,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是在专业调整上,法律高等职业院校都形成了“行业工作有需求,专业建设有回应”的理念和思路。近年来随着司法行政工作的改革发展形势和任务要求,法律高职院校增设了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戒毒康复、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司法助理、社区管理与服务、公共事务管理、城市管理与监察等新专业或专业方向。做强做大“警”“法”两类专业,优化专业结构,突出司法警官和法律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抢占符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需要的新兴专业(方向)建设战略制高点和先机,将成为法律高等职业院校当前在专业建设上的一个共同选择。

三、研究行业指导在中美法律职业教育中的作用的意义

专科法律职业规划篇7

关键词:法学教育;法律职业;德日法三国

中图分类号:DF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29(2012)04-0031-03

在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是国家民主与法制的基本性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德国、法国、日本这些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制度、法学教育模式及法律职业结构,能够使我国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充分衔接,从而将我国的法律人才塑造为拥有厚实理论基底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绩优人才。

1.法学教育是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双重教育。目前,在学术界对法学教育的概念还未达成共识。有学者主张“大法学教育观念”,认为法学教育“就是法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就是法律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也就是法律人才宏观培养模式。它培养的法律人才,完全可以满足法律职业对其从业者在知识、素养和技能上的一体要求,即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基本资质。”[1]有学者认为法学教育是一个小概念,特指以培养法律人才为目的而进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专门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法学教育[2]。笔者认为法学教育是指在综合大学二级法学院系进行的法学专业的素质教育,也是法律职业教育,是一种针对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从业者进行的在职培训。相比法学教育,学术界对法律职业的内涵并无重大分歧,即法律职业是指以专业法律知识为基础的专业化的工作,并为社会大众提供法律服务,多指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教师及法务工作者等。

2.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关系。在依法治国的现代化社会中,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是不可或缺的实质要件。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其一,法律职业对法学教育起决定性指导作用,指引着法学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其二,法学教育的未来与法律职业密不可分,法学教育为法律职业服务,为社会培养供给大量优秀的法律人才。

二、德、法、日三国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

1.德国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德国法学教育实行逐级选拔的政策。学生在中学毕业后可直接进入大学学习法律,不必经过考试即可入学。在德国唯有资质良好的国立综合大学才会设有二级法学院。本科毕业生并不颁发学位证书,而是必须通过两次国家司法考试才可结业。学生想要从事法律相关职业也必须两次都通过国家组织的相应考试,如未能休完学分顺利毕业且未一次性通过国家两次组织的相应考试,就丧失了从事法律职业的机会,而实际上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能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3]

德国法律职业众多,除法检系统官员之外还有律师、政府高级行政要员、大学讲师等。法律职业的起点是高等法学教育,德国的法学教育被分成了两个阶段:大学普及化教育阶段和法律实务实习阶段。修完实务实习阶段的课程后并顺利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的毕业学生,才能成为实实在在的法律人,才能有资格从事法律职业。[4]

2.法国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法国的法学教育始于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其法学教育分为两大种:一种是“塔尖教育”,遵守“宽进严出”的原则,高中毕业的学生要想进入大学学习法律知识,就必须通过BAC(法国高中会考)考试。这里的大学是指综合性本科大学,五年制教学,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一、二年,在这个阶段结束后可获得“高等教育基础学科”文凭,相当于我国的两年制大专文凭;第二阶段为第三、四年,这个阶段结束后获得“学士学位”文凭,第五年结束后获得“硕士学位”文凭。另一种是“申免教育”,学生在高中学习生活结束之时,可以将自己在校学习、生活表现和符合免试报考的理由以书面自荐信的方式投递至想报考的院校,校学位委员会认真审核材料后,经商讨决定是否收纳该生。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学习生涯是在预科阶段开始的,为期两年,这也是大学教育阶段的起点,待修完预科的相应学分,成绩优秀者可申请免试名额,学位委员会组织相应的考核后将批准免考生继续进入下一阶段深造学习。[5]

在法国,法律职业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教务工作者等。唯有在大学接受系统的法学教育并获得最终文凭者才可从事法律职业。在法国法官与检察官通称为“司法官”,想要成为“司法官”的学生必须学习完大学五年的理论课程,取得硕士学位,再通过相当于我国司法考试的全国统考,随后进入法官学院进行为期三十一个月的培训,学业结束后,学生根据学习成绩选择成为法官或检察官。而法国律师职业资格的取得需要通过专门的统考,再进入专门的律师学校学习,毕业后才能担任律师。[6]

3.日本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日本法学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注重基础学科的全面掌握。一般学制为四年,前一年半到两年,学生主要学习公共基础知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外国语等,待学完公共基础课后再系统全面地学习法学知识。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实务为辅。这是因为日本的法学教育并无针对性地区分意愿成为法曹(日本对法官、检察官、律师的统称)的学生和将来不成为法曹的学生,故全面以讲授方式授课。本科毕业生若寻求法律职业工作,必须通过国家组织的司法考试,过关者会被安排到法律职业培训机构接受一到两年的培训。近年来,日本深受英美法系国家的影响,各都市、府县纷纷开设司法培训学校和法律职业培训机构,规范司法考试制度,扩大考查范围,提高试题难度比例,使得司法考试成为日本众多考试之最难,其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只占全部考生的四分之一,此举造成教育机构不能良性循环,教育资源浪费,社会反馈不理想。[7]这对我国将来在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长远规划上是一个警示。

三、中国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的衔接与德法日三国之比较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我国的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与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模式、法律职业制度同质异构,在德国、法国、日本国家的法学教育模式和法律职业制度比较视野下,我国的法学教育问题更加凸显。

1.与德国相比较。德国是将整体的法学教育划分为学习法律相关理论知识的阶段和实务实习阶段,这两个阶段能有效地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准确衔接。在我国,虽在大学本科最后一学期设置了实习环节,但实习时间和实际操作都受到限制,毕业生难以将所学理论知识及时运用于现实之所需。因此,将整体的法学教育划分为学习法律相关理论知识的阶段和实务实习阶段,是我国可资借鉴的德国法学教育模式。

2.与法国相比较。在法国,从事法律职业的前提是必须取得法学教育的硕士学位,体现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有效、正确的衔接。反观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并未有因果联系,综合大学法学院的法学教育并不是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唯一基点,司法考试也未区分类别,法官、检察官、律师被统一纳入司法考试对象。另外,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并未能有效、正确调和在一起,法律专业知识的讲授占其很大比例,而学生的非法学知识的学习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除开设基础课程外,较少开设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互交叉的实用型课程。作为一个合格的法律职业者,必须掌握多元多级交叉的文化知识。因此,法学教育应全面多级多元化,增设与法学有关的辅助课程,区分司法考试类别,是我国可资借鉴的法国法学教育模式。

3.与日本相比较。日本法学教育系综合性教育,涉及人文、社科等学科,侧重于基础学科学习与实习技能的双向调和,其根本目标并不拘泥于让学生成为专职化的法律人才,而是希望用法学思维去引导学生自我开拓。反观我国,教学体系过于单一,虽有相应的专门型法学大学及学院,但授课都是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教育。因此,我国在大学法学课程上也应多增设法律实务课程。在司法考试改革上要吸取日本的经验,从国情出发,创新我国法律职业培训和司法考试制度。

四、我国应推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有效衔接

1.法律职业的前提须基于接受正规的法学教育。纵观德、法、日等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模式与法律职业制度,笔者认为,要从事法律职业,唯有先接受正规的法学教育,这是起点,也是要点。法学院校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法学教育模式,重塑法学教育模式内外结构的衔接。对此,建议把我国的法学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学本科阶段的法学教育,第二阶段是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的人应进入相应的部门实习一年后再参加司法考试。

2.在法学素质教育中逐渐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比重。法学教育具有理论与实践双结合的特点,因此要对现行法学教育的教学计划进行革新,加强高等法学教育部门与法律职业相关部门的互动,培养学生的法律实际操作能力,为从事法律职业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法学教育部门在制订法学教学计划时,要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性教学在整个法学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安排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讨论案例和法律操作训练,这将更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的法律人才。

3.进一步完善司法考试制度。我国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相脱节与司法考试制度有关,应从以下几点完善我国的司法考试制度。其一,限制司法考试的报名资格。只有接受了正规的大学法学教育,获得学士学位者才能报考司法考试,而对于非法学学位的持有者和专科文凭的持有者,则需完成为期一年的培训课程且通过相应考试才允许报考。其二,革新司法考试的考查范围。考查理论专业化的同时还需兼顾实务技能化及道德素养化的考查。其三,添设相应的法律职业教育培训机构。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还需在法律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培训,以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实务技能,经考试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要求只有持“双证”者才可报考法院、检察院等司法部门。

参考文献:

[1]霍宪丹.法学教育的历史使命与重新定位[ J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4,22(04):28-33.

[2]付子堂,周祖成.新世纪中国法学教育的转型与趋势[ J ].太平洋学报,2006,61(07):11-19.

[3]刘毅,张陈果.德国法学教育访谈[ J ].社会科学论坛,2007,124(03):99-107.

[4]于博.德国的法学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 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2(03):50-53.

[5][6]徐胜萍.西方五国的法学学位与法学教育[ 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73(11):68-72.

专科法律职业规划篇8

各科室: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通知》(中发[2006]7号)和卫生部、省卫生厅及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卫生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会的重要作用,提高我院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实施依法治院、依法执业,实践“仁爱济世、精诚行医”的医院理念,构建医院核心价值观。现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市人民医院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院,依法行医,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为医院持续和谐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目标

通过“五五”普法规划的实施,全面提高全院领导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全面提高医院领导依法管理,依法治院的意识和水平。提高全院职工知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识。使法制宣传教育成为医院医疗活动和继续学习的重要内容。为医院持续和谐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主要任务

1、继续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提高全院干部职工的宪法、法律意识;提高医院领导和中层管理干部的法制理论水平及依法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2、围绕医疗工作重点,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卫生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学习宣传与医疗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以医院管理年“评价”标准、创建平安医院、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治理商业贿赂等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学习为医院的发展和改革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3、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院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完善落实医院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各项规章制度。落实院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事前法律咨询制度、加强监督、审计等制度的学习和落实。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促进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

三、具体做法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1、健全完善组织机构。医院成立“五五”普法领导小组。唐刘红同志任组长,刘洪刚同志任副组长,成员有沈回春、雷茂衡、金锋、刘若中、乌建平、王建国、高伟、王世民、李军、田芸、熊乐强、马学泽、曾清、张雁飞、司马刚、何加乐、李玲、胡江等同志。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科,金锋同志兼办公室主任。

2、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医院“五五”普法办公室对各部门的普法工作开展进行检查、督促和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部门工作绩效评估联系起来。具体职责和分工:

普法办公室、院办:负责全院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策划和实施,负责对全院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及依法管理、依法行医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和信息反馈。

党办:负责全院《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宣传培训及考核。

人事科、总务科:负责全院职工(含招聘人员)劳动保障权益的法制培训、宣传及考核。

医务处、护理部:负责医疗、医技、护理卫生人员依法行医的法制宣传落实情况的督查和信息反馈。

院感科:负责院内感染控制、职业病防护等的法制宣传培训及考核。

保卫科:负责治安安全、消防安全的法制培训及考核。

计财、审计:负责重要支出事前审计、公开招标、规范收费等法制宣传培训及考核。

营销科:负责法制宣传橱窗、专栏等宣传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卫生法制宣传教育为主题的活动。

充分发挥院板报、宣传专栏,橱窗等的宣传阵地作用,利用上街宣传、社区宣传、举办讲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学法用法的氛围。通过组织法律法规的学习,结合岗前培训、专题讲座、全国法制日宣传来介绍宣传相关法律知识,促进法制观念、意识的增强。

(三)突出重点,分类实施。

1、医院领导和管理干部要在学习卫生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还应熟悉了解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做到每年度不少于两次集中学习,并注意培训单位普法宣传骨干。

2、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要深入学习与本职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以及卫生部门规章。如: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献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职业病防治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等。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依法开展执业活动。

3、行政管理干部要深入学习各项法律和行政法规、政策规范。以管理合法性为基础,管理合理性为目标。贯彻宣传妇女儿童保护法、计划生育法、劳动法、消防法等法律,坚持以人为本,保障职工的合法权利,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坚持学法、用法和守法。

1、从医疗卫生工作重点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法制学习宣传。在加强法学理论学习的同时,要运用典型案例进行生动的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院干部职工的学法用法水平。

2、把法制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把遵守法律与遵守纪律相结合,把“五五”普法和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立相结合。明确领导干部及相关职能部门在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工作中应履行的规定职责,增强对法规的理性认识,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

3、依法实施医疗活动,保证党和国家的医疗卫生方针、政策全面执行。进一步落实依法管理、依法治院,完善院务公开制度,明确医院重大事项的议事决策,监督程序等,坚持事前审计制度,院内公示制度和公开招标制度。把学法用法贯穿于全院开展医疗活动的过程中。

四、保障措施

(一)在上级部门指导下,院“五五”普法领导小组根据不同时期学习宣传重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定期会议,定期检查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年度总结。

(二)建立固定的法制宣传橱窗,购置普法规范读本,深入科室、病区宣传。

(三)落实普法工作责任制。各科室负责人是科室普法宣传教育的具体负责人,负责科室的普法宣传。

上一篇:校园管理系统开题报告范文 下一篇:立体思维的训练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