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士培训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25 08:08:01

专科护士培训方案

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篇1

[关键词] 专案改善;心内科;护士;护理评估能力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0-0158-04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迅速,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面临的社会压力日趋增大,在此背景下,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1],心内科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能够及时准确的对病情做出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这就要求心内科护士要具备较高的护理评估能力[2]。护理评估是护士动态地收集和分析患者的健康资料,以发现患者身心健康现存或潜在的生理、心理、家庭和社会等诸方面的问题,确定其护理需求,从而作出正确护理诊断的过程[3]。专案改善是指专业人员和各级主管就某项工作任务或问题开展系统的规划研究,通过现状调查、科学分析、制定措施,执行、检讨和控制,以达成预先设定的目标,且将改善方案进行标准化的全部过程[4]。目前,专案改善对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效果明显[5,6],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心内科共有床位180张,护士72名,分为3个护理单元,每个护理单元设1名护士长,共3名护士长,办公室护士3名,其中,护士长及办公室护士不聘为责任护士;共有责任护士66名,高级责任护士6名,中级责任护士22名,初级责任护士38名,病房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1.2 方法

成立研究小组,共由6人组成,均为本科学历,其中,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2名,研究小组成员培训2 d,学习了专案改善活动具体内容,并制定了《护理评估综合能力评价标准》。于2016年3月份对心内科60名责任护士,以抓阄分组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将6名高级责任护士定为3名标准护士,3名培训老师。两组护士在学历、职称、从事心内科护理工作年限上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现场观察及实地考核的方法,按照《护理评估综合能力评价标准》的要求对两组护士进行了临床护理评估能力的综合测评,内容包括:基本资料收集能力、病情观察能力、语言沟通能力、护理查体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内容,使护理工作科学有计划、预见性地进行。

1.3对照组护士护理评估能力提高方法

采用常规培训的方法,包括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理论培训采取讲授的方式,内容包括: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由护士长和高级责任护士进行讲授;技能培训采用老师讲授,护士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内容包括:氧气吸入法、吸痰术、心肺复苏术、注射泵、微量泵、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设备的使用。培训时间在每日晨会后10 min和每周四下午护理业务学习时进行。培训时间为期3个月。

1.4 观察组护士护理评估能力提高的方法

采用参加专案改善活动的方法进行。具体实施专案改善步骤[7]如下。

1.4.1 成立护理评估能力专案改善小组 由心内科总护士长负责,成员包括2名护士长、3名高级责任护士。首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专案改善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表。

1.4.2 查找存在问题 专案改善小组成员对3月份60名责任护士的护理评估综合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汇总,平均得分57.5分。

1.4.3 原因分析并确定改善目标值 专案改善小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法,查找护士护理评估能力偏低的原因,确立改善目标,将护理评估综合能力测评平均分提升至75分。

1.4.4 制订实施计划及措施 制定《专案改善活动提高心内科护士护理评估能力培训方案》,包括负责培训人员的职责、培训计划、实施步骤、考核标准及评价方法。

1.4.5 结果评价 7月末专案改善小组再次对两组护士进行临床护理评估能力的测评,将培训前后分值进行比较并进行效果评价。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专案改善前心内科责任护士护理综合评估能力比较

专案改善活动前两组责任护士护理综合评估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专案改善后心内科责任护士护理综合评估能力比较

实施专案改善活动后心内科责任护士综合评估能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专案改善前后心内科责任护士综合评估能力得分比较

专案改善前后心内科责任护士护理综合评估能力得分比较由图 1 可以看出,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评估能力得分由改善前的57.09分,提升至82.63分,超过目标值7.63分,见图 1。

3讨论

3.1护理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1护士普遍存在缺乏护理评估能力 3月份对60名责任护士的护理评估综合能力测评平均得分57.09,得分偏低。护士对护理评估的思路不清,没有掌握评估的方式和方法。

3.1.2 护理评估缺乏整体性 护士对患者的护理评估,局限在医生的疾病诊断范围内,只注重疾病症状的评估,对于患者的健康问题缺乏整体性的评估,有的护士只是单纯完成评估结果而抄录医生的病历内容。

3.1.3 资料收集缺乏全面性、系统性 在现场测评过程中,发现护理评估的资料主要来源患者的主诉,护理查体运用少,辅助检查等病历资料查阅也少,主观资料多,客观资料少,导致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患者的健康问题[8]。

3.1.4 语言沟通缺乏通俗性 护士在进行问诊时,书面语及专业术语多,对于非专业人员理解上存在差异,对于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群,在理解上存在更大的困扰。例如在问患者是否存在“心悸”时,多数患者对心悸的症状不能理解,护士应该让患者说出不舒服的感觉,或引导患者自己描述出有没有“心慌”的感觉。

3.1.5 护理查体缺乏规范性 护士针对望、触、叩、听、嗅等护理查体的运用缺乏规范性,这与医院对此方面的培训不到位有关。常规的培训注重护理技能操作方面的内容,针对护理查体方面内容的培训比较少,绝大多数护士没有接受过系统、规范的护理评估能力的相关培训[9],工作中主动实践机会较少。

3.1.6 病情观察缺乏连贯性 护士对患者的观察注重在岗时间段患者的情况,对前一班患者的情况和用药情况关注较少,导致病情观察缺乏连贯性。

3.2 整改措施

3.2.1加强护士专科培训 护理管理者应对心内科护士的评估能力进行系统培训,利用认知带动实践,做到认知与能力协同提高[10]。重视对心内科护士护理评估能力的培训,提高心内科护士主动强化自身对于患者症状、体征、检查、化验的综合分析和疾病的评估,同时也使护理目标更明确,也是护理工作价值的充分体现[11]。

3.2.2 改善培训方法 首先,培训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护理患者,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其次,高级责任护士针对不同的患者在床旁进行讲课,从患者的入院评估、护理诊断、预期目标、护理措施、效果评价等进行讲解,让护士学会如何运用护理程序护理患者;进而走进患者的心理实际需求,并对有效的护理措施加以制定[12],最后让护士根据自己护理的患者,讲述护理患者的过程及体会,从而提高护士的护理评估能力。培训时间为期3个月。

3.2.3运用科学的护理评估架构 以科学的护理评估架构为依托,不但能够改变护士收集资料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并能有效地规范评估范围,引导临床护士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同时,通过护理评估还可以了解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3.2.4加强护理评估的质量控制 根据《专案改善活动提高心内科责任护士护理综合评估能力培训方案》,小组成员通过观察观察组护士护理评估的过程、查看护士对患者的护理查体、听护士与患者和家属的交谈,检查责任护士护理评估的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现场进行指导,提高护士的护理评估能力,从而使评估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4 取得的成效

4.1提高心内科责任护士的护理综合评估能力

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实施的起点,贯穿整个护理工作的始末,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专案改善活动促进了护理评估在心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有效实施,提升了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安全[13]。从表2中可以看出心内科责任护士基本资料收集能力、病情观察能力、语言沟通能力、护理查体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均较前有明显提高(P

4.2提高了责任护士对护理评估过程的重视程度

通过将专案改善活动与心内科护士护理评估能力结合进行研究后,提高了责任护士对护理评估过程的重视,也使观察组护士掌握了护理评估方式及方法,护理查体在运用望、触、叩、听、嗅等方法上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系统地观察、有效的沟通、正确的护理查体及查阅有关记录(包括患者的病历、各种护理记录以及有关文献),辨别出有价值的健康问题资料,为分析、判断和正确作出护理计划提供了依据。

4.3增强了心内科责任护士工作责任心,提高团队凝聚力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责任护士能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问题,专案改善的过程是护理人员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用科学方法和理性态度解决问题,提升护理服务品质的过程[15],及时将病情变化报告医生,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专案改善的方法对护士进行培训,可以提高护士的主动学习意识,提高护士的护理评估能力,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晓芬,袁承军,何玲.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J]. 河北医药,2016,14(38):1274.

[2] 郑萍儿,应秋平,李金花,等. 强化培训提高临床护士系统评估能力[J]. 中国护理管理,2013,12(13):97.

[3] 郭彩利,高泽宇,刘英乔,等. 专案改善对提高临床护理人员护理评估能力的应用价值[J]. 河北医药,2016,14:2238-2240.

[4] 顾孝峰. 现场专案改善[M]. 深圳:海天出版社,2004:1-10.

[5] 周福玉. 护理部QC小组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运用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6):163-164.

[6] 易晓芳,梁秋娴,李美浓,等. 采用PDCA循环管理降低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缺陷[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 27(9):1736-1738.

[7] 何金爱. 护理专案改善方法与案例[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11-50.

[8] 霍世英,黄叶莉,杨小燕,等. 规范护理入院评估的实践与效果[J]. 中国护理管理,2013,(z1):119-120.

[9] 陈晓阳,秦莉花,陈燕,等. 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健康评估知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J]. 卫生职业教育,2013,23(31):145.

[10] Courtney Roethler,Toby Adelman,Virgil Parsons,et al. Assessing emergency nurses' geriatric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s of their geriatric care[J]. Journal of Emergency Nursing Volume,2011,37(2):137.

[11] 李运群. 冠心病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探析[J]. 医学信息,2014,(27):550-551.

[12] 李青,周小香.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5):994-995.

[13] 张财香,陶胜茹,蒋妮军,等. 专案改善在提高呼吸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5,(21):2623-2624.

[14] 刘小红,陈玉英,杨袁庆,等. 新护士在护理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4):151-152.

[15] 单妙航,卢婉娴. 护理专案降低ICU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2014,(12):6-7.

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7月-2014年12月参加我院护理骨干系统培训的62名护士,均为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1人。年龄24~33岁,职称:主管护师12人,护师50人;学历:本科47人,大专15人。两组在年龄、学历、职称、工作能力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31名护士按照院内培训计划实施。干预组31名护士则在实施院内培训计划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法进行培训模式上的探索和改进。1.2.1SWOT分析法(1)内部优势(S):工作主动性强,刻苦好学;中医基础较好,均经过医院100学时中医药知识及技能的系统培训;本科毕业占75%以上,思维活跃,具有创新能力;有一定的临床经验,能较好地理解和互动交流;动手能力强,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工作计划性强,示范小组开展总结汇报准备充分,课件的制作效果反响良好。(2)内部劣势(W):对中医护理方案的理解程度不同,临床应用能力参差不齐;部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尚不统一,示范教学未做到专人专项;带教安排分层不清晰,缺乏系统的科研学习方法,观察数据收集不完整;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自身工作压力大,部分带教老师经验不足,互动较少。(3)外部机会(O):①政策层面:十二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中医护理事业的文件,《中医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11-201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护理工作的意见(2013版)》等,加大了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力度,突出了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和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进一步强调了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作用。②医院发展层面:新住院综合楼的投入使用,开放床位扩增,业务范畴不断拓展;医院重视护理工作,护理部、科室重视对骨干护士职业发展的管理,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外出进修、学习、院内轮转等培训机会;分阶段有序进行护理岗位培训,使得骨干护士在不同阶段满足不同的发展需求;为骨干护士提供实践护理管理的机会,例如院内公开竞聘护士长、责任总护士岗位管理等制度的建立。③患者对中医护理的需求: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体现中医辨证施护特点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6-7]。它具有简、便、验、廉、副作用少等特点,其理论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需求,养生保健优势也迎合了人们不断提高的健康观念。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开展,辨证施膳、情志护理、八段锦、太极拳等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中医疗效愈加显著,患者对中医护理的重视不断增加,需求也越来越明显。④中医护理学科发展迅速:中医护理学科理论体系不断建立;护理重点专科建设对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梳理及应用,形成标准的中医护理模式;中医护理教育不断完善,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完整的中医护理教育体系;中医护理学术活动蓬勃发展,2013年5月中华护理学会加入国际护士会,全面促进中医护理对外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医护理走向世界[8]。(4)外部威胁(T):中医专科发展晚,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提出“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中医药学得到长足发展;中医护理学内涵模糊,学科界限不清,各级管理人员对中医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临床开展中医特色护理受限;中医医院护理队伍中目前仍以西医院校毕业生为主,对中医护理知识掌握不到位。(5)排列因素,构建SWOT矩阵,结果见表1。

1.2.2根据SWOT分析结果制定培训对策(1)成立中医护理骨干培训管理小组,每年遴选培训专家库,参培护士可以自行选择带教老师。建立导师制管理考核方法,采取“师带徒”中医传承教学模式,实行专人专教,积极开展中医护理经验筛选、梳理与传承。(2)重点围绕开展中医护理方案和特色技术的疑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研究,组建兴趣学习小组,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安排课程。开办“杏园护理讲堂”,对中医护理质量管理、中医护理方案、中医特色技术等知识和技能开展培训,参培人员定期面向全院进行汇报交流。(3)竞聘选拔中医护理专项操作示范教员,修订完善中医护理操作标准,统一录制视频。建立示范员管理考核制度,要求示范员必须在科内担任教学工作,在院内各病区开展中医护理操作示范工作,形成中医护理技术推广模式。(4)制作中医护理骨干培训专用手册,落实每次培训的细节,做到参训签到、记录、强化练习、考核一体化,将培训过程及结果与个人绩效考核相结合。利用学会平台及信息化技术手段,创建中医护理专业委员会交流群,中医护理专科建设交流群、专科小组交流群等网络交流系统,方便学员学习交流,资源共享。(5)培养护士的临床科研一体化思维,通过对中医护理方案严谨的设计、培训、实施、评价、总结、反馈、再培训实施的每个环节,将方案的临床应用转换成共同参与的方案改进,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规范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实施,建立信息化质量管理系统,完善中医护理效果评价体系[9]。

2结果

两组中医护理骨干护士的培训效果从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掌握情况,护士对中医药知识及护理技能水平得分,护士自我认同感得分,以上3项对比结果见表2~表4。

3讨论

研究证明,SWOT分析法的运用可以明显改善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10]。本组试验中将62名护士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培训。结果表明,采用SWOT分析法后,(1)教学管理人员通过对护理骨干人才队伍内部优劣势、发展机会和外部困难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为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计划提供了依据,采用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培训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2)干预组护士能够克服困难,通过增强自我学习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她们在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掌握情况,中医药知识及护理技能水平得分,自身的自我认同感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两组对应效果得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SWOT分析法干预后的中医护理骨干在临床开展中医护理操作的项目数量明显提升,另外多种形式的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其的护理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总之,把SWOT分析法应用于中医护理骨干岗位培训后取得的成果是令人惊喜的,坚持并在不同层次中医人才培养方面使用SWOT分析法是十分必要的。通过SWOT分析法的科学分析,合理对策,可有效抓住专科建设机遇,提升中医临床培训的质量和成效,值得借鉴和推广。

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篇3

作者单位:136000 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急诊科是医院的前哨岗位,是救死扶伤的第一线,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病情急、病种多、治疗复杂等特点[1]。这就要求急诊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方能适应快速多变的急救要求。因此,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我科制定急诊专科护理人员培训方案,针对不同年资、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确定不同的培训模式和实施细则,规范我科相关工作,使之形成培训-考核-管理-使用-培训一体化的良性循环。

1 培训目的与意义

急救护理行为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和经历不一的各种急症人群,以及意外灾害事故所致的多发伤伤员的救治。其病情的变化中交织着多种未知因素。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服务和解决问题时具有高风险性并承担着较大的法律责任,必须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技能和现场应变能力。因此,必须建立系统、完善的急救护理人员连贯性教育模式和管理制度,使护理人员的在职教育、晋职晋级和使用管理紧密结合,使之有利于急诊专科护士的培养,以提高对急诊患者的服务和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2 培训对象

急诊科全体护理人员,包括助理护士、低年资护士及高年资护士。

3 培训内容

3.1 理论知识

3.1.1 基础理论 以最新版的护理学基础为准,进行系统学习。

3.1.2 专科理论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急危重症护理学》为准,进行系统学习。另外还包括各种急救技术相关知识的新动态,抢救药物的基本知识,常见的急救护理程序,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保养及注意事项,护理告知与应急预案。

3.1.3 其他包括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护士职业道德、医德医风素质教育、护理相关法律知识、护士执业礼仪规范、护理文件书写要求、护理行为与职业安全及护理质量标准。

3.2 实践能力

3.2.1 技能操作 除院内规定的十二项基本技能操作,还根据本科实际,有针对性的重点培训了急诊抢救设备的使用及整体操作,如萨勃心肺复苏机、呼吸机、便携式呼吸机、简易呼吸器、监护仪、心电图机、电动吸引器、除颤器、洗胃机、微量泵、输液泵的使用及相关操作。

3.2.2 常见急救护理程序的演练、应急预案的演练。

4 培训方式

4.1 理论培训 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分工明确,挑选具备广泛专业知识面的护士担任授课,提前一周布置学习内容,以利于护士们提前翻阅相关资料,多数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制作幻灯片,并广泛涉猎相关知识,吸纳新技术、新知识,使讲解更加清晰、透彻,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了电脑操作水平。并鼓励低年资护士参与授课,有计划的增强后备队伍的实力。

4.2 技能培训 根据每名护士的特点及擅长的方面,选择技术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强、思维活跃,理论扎实的护士负责培训,每人负责2~3项,护士长做现场指导,负责人在操作前一周将相关理论内容下发,以加深印象。对技术操作能力差的护士采用一帮一的形式,护士长定期考核。培训达到人人过关,在培训的同时,其他人可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达到持续改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并且,下半年对上半年的技能培训项目进行复训,以强化记忆。

4.3 通过以模拟急救情景和提问为主的培训来提高急诊专业护士结合能力。有益于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语言构思,组织和表达能力,使其与患者交流更自然,有利于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

5 考核

5.1 理论考核 以护士长考核为主,平时随机考核,每月进行一次基础及专科理论的笔试,每季度进行一次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医德医风、药事知识的考核,考试成绩直接与科室奖惩制度挂钩。

5.2 包括临场考核、教学护士定期考核、组长随机考核及护士长随机考核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每月必考,平时边培训、边考核,使培训显出实效。

6 效果

6.1 护理专业思想得到巩固 在培训中强调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和护士礼仪,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大大降低了护理纠纷、投诉、缺陷的发生。

6.2 护理操作技能得到提高 通过护士长的正确指导,在院技能大赛中,我科所有参赛人员均取得优异的成绩,效果显著。

6.3 沟通能力得到锻炼 在所有培训中始终贯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调关爱患者及沟通的技巧,让护士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整体护理的基本条件,可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6.4 提高了护士的应急能力 急诊抢救时,护士水准体现在“时间性”和“技术性”两方面。经常预设某种病情变化及情景,对护士进行提问和教学相当于模拟练兵,提高了护士对突况的应变处理能力,同时通过情景模式的训练增加了感性认识,十分便于记忆。

6.5 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因护士长提前一周将计划告知全科护士,利于大家预习,既养成了自学的良好风气,提高学习兴趣,又可以让护士们带着问题有目标的学习。

参考文献

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篇4

1.1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概念关于护士核心能力的概念,不同国家和地区说法不一,但基本有4个方面:(1)直接提供临床护理的能力;(2)领导与决策能力;(3)教育与指导能力;(4)科研能力。其中直接提供临床护理是核心能力的核心[8]。护士核心能力于21世纪被引入我国护理领域,逐渐引起护理研究者、管理者的重视[9]。

1.1.1直接提供临床护理的能力专科护士利用其在某一领域的知识、专长和技术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尤其是在指导、管理、咨询、协调、教育和专科评估方面的实践相对稳定和成熟,并通过各方协调保证各项治疗和护理方案的落实[10]。

1.1.2领导与决策能力专科护士作为管理者,应具备领导和变革能力,改革不合理的护理方式,参与护理人员配备等,并能提出人才使用的合理化建议,参与护理效果等的考核评价,参与监测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1.1.3教育与指导能力专科护士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专业知识,可以为同专业的护理人员提供专科领域的信息和建议,指导和帮助其提高护理质量。例如,为临床护理人员、护生、社区护理人员等提供适当的教育,指导和教育病人、家属及其他看护者。

1.1.4科研能力护理研究为护理实践提供了科学基础。专科护士能通过科学研究获取新的知识,解决临床护理问题,丰富自己的理论。专科护士的研究也应注重对边缘学科的探索,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专业领域。

1.2核心能力培养的内容

1.2.1根据专业进行培养专科护士的工作领域很多,如老年科专科护理、伤口及造口专科护理、糖尿病专科护理、肾病专科护理、心脏病专科护理、神经科专科护理、ICU专科护理、骨科专科护理、妇产科专科护理、儿科专科护理、精神科专科护理、肿瘤及临终关怀专科护理等[11]。《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12]中明确提出,2005—2010年,分步骤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包括重症监护、急诊急救、器官移植、手术室护理、肿瘤病人护理等)开展专科护士培训。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13]于2008年全面启动ICU、手术室、急诊、血液透析和助产5个领域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计划,制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细则,围绕核心能力,即专科基础知识和技能、临床思维能力、专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和培训能力、管理与应急能力5个模块,确定相应课程。

1.2.2根据护士资质进行培养护士按工作年限可以分为低年资护士、高年资护士、护士长。针对低年资护士着重加强职业探索阶段和职业建立阶段的教育与培养,重点培养其临床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专科理论技能等。针对护士长,主要进行管理能力培养。总之,对初级护士应侧重管理与应急能力训练。

1.3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以ICU为例

1.3.1制订培训方案由医院ICU专科护理管理小组制订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培训内容、考核标准和《ICU专科护士临床实习手册》《ICU护理人员工作质量量化考核标准》《ICU护理质控检查标准》等相关培训方案,编写ICU护士培训讲义,设置理论教学课程。培训内容[14]:(1)重症监护学相关理论;(2)各种基本监护技术与病情评估;(3)各系统的监护要点与技能;(4)ICU感染控制;(5)ICU心理护理。

1.3.2理论授课带教教师采用集中授课示教的方式对专业知识进行全面讲解,应用多媒体课件,辅以提问、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调动学员积极性。利用跟班实践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巩固,且根据学员层次不同安排相应的跟班教师,因材施教。比如高年资的学员或已经从事过ICU工作的学员,对于新知识、新信息的需求更多,应安排经验丰富、查新能力强的跟班教师带教。

1.3.3临床实践临床实践培训时间为6个月,学员挑选适合自己的两个ICU分别进行3个月的临床实践,可采取1个月脱产学习,2个月临床学习,但要以临床学习为主。临床实践培训内容包括临床监护技术与临床技能操作两方面。临床监测技术分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及动态观察,临床技能操作包括各种监护及抢救仪器的使用及专科技能操作[15]。

2专科护士的认定

目前,国际上普遍将专科护士的培养定位于硕士及以上水平的教育。专科护士课程内容包括护理硕士课程基本的核心知识、高级临床护理实践的核心知识、特殊专业施行高级护理行为所需的知识和技能3部分,学制一般为1~2年[16]。其教育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解决专科疑难问题能力、科研能力、护理结果评价能力及临床教学能力,以发挥专科护士的多种职能。然而,美国专科护士的培训是由有关专业机构/团体评审认定的专科证书课程逐渐发展到硕士学位课程的,学员一般先完成专科证书课程,取得执业资格,再攻读硕士学位。现阶段,我国同时满足高学历和具有丰富专科临床工作经验要求的护士数量不多,且要求我国专科护士都具有硕士学位有一定难度。因此,有学者提出:对我国专科护士课程层次的要求应逐步提高,对于专科护士的学历要求应放宽,允许其先完成专科证书课程,取得专科护士执业资格,再在3~4年内完成高层次的学习。2007年卫生部组织专家针对重症监护、手术室、急诊、器官移植、肿瘤5个专科护理领域,研究制定了专科护士培训大纲,就培训对象、目标、时间、内容、考核要点等进行规范,以指导各地开展专科护理领域的培训工作。从培养目标和培训内容上看,目前我国大多数培训项目都属于专科证书课程,只有少数培训项目属于硕士水平教育,这种培训层次符合目前我国国情。然而,专科层次的培训缺乏护理教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属于专业护士(SCN)培训。我国专科护士培训工作才刚刚起步,尽管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在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发展、评教评学制度建设以及师资力量培养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17]。在大力开展专科护士培训的同时,应逐步扩大专科护士硕士学位课程培训的试点及规模,对培训项目充分论证,逐步完善,以保证专科护士培训质量。

3我国专科护士现状、面临的问题与展望

目前,我国临床护理人员学历偏低,护理人员尚未进行科学分层,护理工作未得到足够重视,专科护士的培养和使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护理教育以培养通科护理人才为主,对专科护士的教育和认证尚无统一标准,专科护士学历参差不齐,教育以短期在职培训为主[18]。护理模式的转变,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医学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和卫生保健体系的不断完善,对护理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我国护理事业虽然逐渐向专业化、护理人才专科化发展,但是专科护士在卫生保健系统中的地位未得到重视。专科护士的成长需要时间和支持,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和专业教育。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专科护士,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实践表明,专科护理是护理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专科护士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和专业教育[19]。我国专科护士的发展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应明确专科护士的概念,注重专科护士的培养,确立专科护士资格认证标准,争取早日与国际接轨,促进护理事业向专业化发展。

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篇5

培训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和医学分科的不断细化,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护理人才已成为新时期面临的新课题。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建立和发展专科护士培训制度,无疑是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和促进护理专业发展的重要策略和方向。通过各方努力,我国的专科护士培养制度必将从无到有,从ICU、糖尿病等少数领域扩展到较宽的临床实践范围。2002年北京地区开始进行首次专科护士资格认定工作,随后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开展了专科护士培训,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专科护士培训工作开始施行。笔者就此浅谈基层医院专科护士培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1基层医院专科护士培训存在的问题

1.1对专科护士培训认识不足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基层医院规模快速扩大,但是基层医院专科护理的发展历史却很短。医院领导在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好的设备、好的医生是最重要的,而专科护士的培养只要通过上级医院进修即可解决,忽视了专科护士的继续教育及系统的理论培训。

1.2护士素质参差不齐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护士数量已超过130万,但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尚不足26%,而且护士知识结构极不合理,基本没有摆脱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临床经验亦差别很大,以我院专科培训基地为例,第二期51名学员中进各专科前45.2%没有临床工作经验,45%只有单科工作经验,只有9.4%具有内、外科工作经验,临床经验不足、知识偏科现象比较严重。

1.3专科培训师资缺乏由于基层医院获得专科护士资格者为数极少,其培训师资多由高职称的医师和专科工作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组成,这就容易导致培训内容与专科护理理论脱节,而带教老师同时承担临床护理工作导致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培训工作。

1.4临床实践缺乏多样化基层医院专科护士培训进入临床实践后,主要靠老师“师徒式”的言传身教,造成学员在临床实践中专科护理技术培训实践不足。

1.5缺乏教学资料、教材和专科护理实践标准基层医院由于不是教学医院,在专科护士培训中,缺少必要的教学设施,如教学专用模具、专科实验室等;缺乏统一的专科护理教材及专科护理实践标准,各自按照自己护理工作标准及流程进行临床带教,导致不同培训基地教学质量不统一,学员临床实践标准也各不相同。

2改进对策

2.1领导重视与政策支持基层医院领导应高度重视,组成由院长为组长的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委员会,聘请医院办公室、总务科、科教科、财务科、伙食科及一线科室等参与此项工作。院方给予资金、场地、教学用具、生活保障等多方面的支持。

2.2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师及基地委员会成员学习贯彻落实新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并加强医院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的培养,提高专业护理水平,结合卫生厅、内蒙古自治区《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要求,制定《专科护士培训大纲》、《专业护士技术培训考核标准》、《专业护士理论考评标准》、《专业护士临床实践方案》等计划及方案,并在教学工作中不断修改及完善。

2.3加强师资培养专业培训师资认定尚处于论证阶段。基层医院专科培训老师的临床教学经验不足,可选派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外出参观学习,借鉴多家医院经验及方法,依靠他们带出一批教学骨干。在教学实践中培训老师要注意总结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彼此取长补短,通过教学观摩等方法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我院采取“掺沙子”的方法,请专业临床医生担任临床基础教学工作,收到很好的效果。

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篇6

【关键词】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护理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308-01

护理风险管理是针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护理应急预案是在国家卫生部、医院整体应对突发事件预案的基础上,针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性、特殊性所造成的风险而制定的有效措施和处理流程。我院实施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旨在通过模拟现场实地训练,培训及提高护士面对风险的应对能力,帮助护理人员增强责任感,掌握相关急救知识,提高其自我安全保护能力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科为全军创伤骨科中心,分4个病区,现有病床265张;护士92人,学历:本科10人,大专68人,中专14人;职称: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15人,护士65人。科室建立护理风险管理组织小组,由总护士长担任组长,病区护士长担任组员。

2 方法

2.1 培训方法

2.2.1 以往由病区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师进行授课来巩固理论知识护士往往专科护理知识累积量不够,因此,要求护士在掌握急救流程的同时,必须结合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提高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2.2.2 改变惯有护理晨会学习模式:在既往科室晨会中,常用学习方法是:提问作答总结方式,我科在原有晨会提问基础上,计划性指派高年资护师进行急救护理应急预案的演示,力求将语言记忆上升到形象记忆,突破了在理论学习中的局限性。

2.2.3 情景模拟式培训: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或管理系统,让被训练者按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较好地模拟了现场的紧迫感,使训练者感到紧张、急迫甚至忙乱[2]。在每月的业务培训中,由高年资护师做指导老师扮演患者角色,进行应急病例病情描述,要求培训对象不仅要正确评估,并要立刻应用预案程序采取相应措施,结束后指导老师对急救护理措施的实施进行讲评。

2.2.4 情景模拟式考核:由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确定考核时间、地点、形式及内容,原则上演练时间选择在下午,此时是治疗护理相对较少的时段;选择风险隐患易发的患者,每周针对本病区1例危重患者组织1次应急预案为主题的情景考核。考核开始后,让家属按铃告知护士患者突发的风险情况,由专人记录演练过程及所用时间,观察护士对患者突发病情的处理能力与速度。通过考核,使护士加深对培训内容的理解,由此所获得的知识是在思考、观察、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得来,记忆牢固。

3 效果

3.1 构筑主动护理平台,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巩固了护士的专科急救理论知识。通过不断的模拟演练,提高了急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突遇病情变化,医生未到达之前的宝贵时间内能积极做出反应,给予急救措施。全体护士参与应急预案的演练,使得护理人员在有关护理理论和技术、风险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呈报制度的相关内容及国家重大法律、法规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

3.2 增强了护士面对应激源时的心理承受能力。护士在需要急救的应急事件中多数表现为紧张、恐惧、惊慌,甚至不知所措,定期的情景模拟式培训可为今后类似的情景处理积累经验,把突如其来的急救变成一定的操作流程,并在演练中逐步锻炼了在应激状态下的心理适应力,保证了在实际抢救患者的紧张环境中技术的稳定性发挥[3]。

3.3 保证医疗环境安全,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率 随着全民法制意识的增强,护理人员在做好护理安全工作以外,对住院期间影响患者人身安全的突发事件做到心中有数,处理得当。

参考文献

[1] 魏杰,吴健.如何正确对待改革中出现的不同声音[].西北学学报,2006,36(3):13~19.122

[2] 庹焱,陶红,朱大乔,等.计算机辅助训练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9):697

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篇7

关键词:专科护士;专科护理小组;临床实践

专科护理建设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它能不断满足服务对象需要,同时也不断推动护理专业的发展。我国在专科护理建设中尚处于起步阶段。我院自2005年9月开展以建立专科护理小组的工作模式来推进专科护理建设,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就具体工作报告如下。

1资料

1.1老年专科护理小组的资料 2005年9月成立老年专科护理小组,由2名接受了香港理工大学培训的老年专科护士(Gerontological Nurse Specialist,GNS)担任组长,组员为来自各病区选拔的临床护士。组员的入选条件为热爱护理专业、对老年专科护理感兴趣、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具有创新思维和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临床护士经科室推荐和个人自愿报名后由护理部组织审核,最后由医院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和护理教育培训委员会考核确定7名护士为老年专科护理小组的成员。她们分别来自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心内科、骨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和延续护理中心,年龄26~35 岁,平均年龄29.3 岁;成员中护师5 名、主管护师1 名,护士1 名。 GNS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专科理念、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制定小组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通过成立专科护理小组形成了护理部主任专科护士小组护士病区护士的专业护理架构[1]。

1.2老年专科护理小组的工作方法 小组成员负责实施对本病区65岁以上老年人在入院时使用老年人综合征评估表(SPICES量表)[1]进行初筛,根据初筛的阳性结果进一步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制定护理措施,对难以解决的护理问题和复杂个案转介给老年专科护士,并负责对患者进行跟进。小组成员运用科内的专题讲座、护理查房、交接班、现身说法、床边指导等形式对所在病区的护士进行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理论培训和集体技能培训1次/月,并根据病区老年患者的情况进行随机的床边指导和技能演示。小组成员在开展培训前、后运用《老年专科护士临床培训目标和能力要求》[1]对病区护士进行考核。同时,根据GNS制定的工作指引在病区内开展工作,规范病区的老年专科护理,及时反馈工作情况。小组成员每月召开工作汇报会,对成功的工作方法进行分享和存在的工作难点进行讨论,请求GNS进行协调和帮助,共同寻求解决的方法。

1.3统计学处理 统计方法采用SPSS 11.5 软件进行χ2检验。

2结果

2.1老年专科护理评估工具的应用得到了推广 GNS根据国情和院情不断引进了SPICES评估表、Braden压疮危险度评估表、Morse-fall跌倒危机评估表等9种专科护理评估工具。小组成员经过专科护士的统一培训后,将这些评估工具在临床科室进行推广和使用,并不断收集问题反馈给专科护士。例如,在推广SPICES评估表应用时,小组成员首先对护士进行理论授课,讲述评估对象、评估方法和评估后的处理,将量表内的各个子项目的内涵进行讲解,使护士初步掌握量表的理论知识。然后,小组成员选择病例组织护士进行操作演示,教会护士应用并督促护士完成对>65岁的老年人运用该量表进行评估。

2.2各病区实施了规范的老年专科护理 根据专科护士制定的专科护理流程和指引,小组成员进行工作。如老年患者入院治疗,小组成员就使用统一的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专科评估并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对难以解决的个案进行转介。

2.3提高了病区护士的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 通过小组成员对所在科室护士的培训,各科室的护士在老年专科护理的知识和技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χ2=118.50、92.96,P

3讨论

3.1专科护理小组有利于专科护理的发展 对专科护士的培养能有效促进专科护理的发展,但我国目前护理队伍的主要现状使专科护士的发展面临多方面的障碍,而且,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仍处于起步阶段[2]。因此,培养和发展专科护士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同时,在每个科室培养专科护士就目前阶段也是不现实的。我们采用了以专科护理小组的形式推动专科护理发展。让一部分对老年专科感兴趣的护士在专科护理中先行一步,通过他们在临床工作的优势带动整个病区的专科护理发展。与专科护士相比,小组成员能在更多科室更广泛地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他们能随时随地为身边的护士进行老年专科护理的指导,有利于促进病区的老年护理发展,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3.2专科护理小组有利于保证患者得到有效的专业护理 由于我院未设立专门的老年专科病区,老年患者仍然按疾病谱入住各个相应的学科。而专科小组的成员来自老年患者相对集中的科室,经过培训后他们首先掌握了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同时将这些知识、技能传递给护士,让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弥补了非老年专科的缺点,也在更广范围推进老年专科护理。同时,小组成员在第一时间接触老年患者并能及时发现病区老年患者的护理问题,对难解决的护理问题和复杂个案及时转介给老年专科护士进行处理,有利于专科护士的工作更加紧密和连续,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专业护理。

3.3专科护理小组有利于护士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护理队伍中,护士的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只有很少的护士承担护士长和专科护士的角色,而大部分护士都是在临床一线承担护理工作的,这样,有一部分有能力的护士对工作产生消极反应。我们成立专科护理小组,让小组成员在病区护士中就某一护理领域的知识和能力优越于其他护士,担任对其他护士进行指导的角色。这样有利于保持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发展自己的专业道路,从而稳定护理队伍。

参考文献:

[1]宋慧娟,刘雪琴,李漓,等.老年专科护理的实践模式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7,22(11):56-58.

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篇8

中图分类号:R47;R192.6;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5-1056-02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规范护士执业行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途经,如何使护理专业院校毕业后在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达到卫生部《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护师水平。是护理部教学管理人员的在肩重任。2006年,我院按国家卫生部《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有关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要求,通过应用《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实现对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有效管理,增强了护士接受培训的依从性、自觉性,提高了护士长对培训教学的计划性和规范性,有利于护理部对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时监控,保证了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计划落实和培训质量,

1 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的应用概况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由于业务的飞速发展,从2004年的6个护理单元发展到如今的13个护理单元,2005―2006年共招聘护理专业大中专毕业生4批共80余人,护理队伍迅速壮大,由于新人多,科室轮转快(3~6个月轮转1次),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中专、大专、本科)给护理教学培训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二级医院又无专职护理教学管理人员,致使科室用人与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产生了矛盾,要么是新毕业护士不能按计划完成培训、科室轮转,要么是科室人员青黄不接,培训(或无证)人员多,影响科室排班,针对我院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卫生部《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有关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要求,制定了适合我院护理教学培训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为我院护士的规范化培训管理提供了直观、有效的途经。

2 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的结构和内容

《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是护理专业院校毕业后在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护士的专用手册,以国家卫生部《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为架构,结合培训大纲具体要求设置:①培训大纲、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方法、培训时限、培训层面。②科室轮转计划:包括轮转科室、时间,完成项目、时间。⑧自修内容、考核记录:国家和行业法律法规、医院管理制度、护理人员行为规范、岗位职责、护理核心制度、护理技术操作规范,④专业考核记录: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专科操作、应变能力、应急抢救能力,⑤书面材料:护理查房、小讲课课件、个案护理、临床工作笔记、患者眼务需求调查、护理工作新建议,⑥出勤记录:出勤率、夜班数、加班数、各种假期情况。⑦个人总结与科室评价: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工作能力及表现、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等。⑧缺陷记录:纠纷、差错、事故。

3 效果

3.1 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有利于提高护士接受培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作为培训工具、培训记录、培训指导手册,对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有监控和督促作用,护士按照手册要求,逐项逐条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培训,及时考核,及时记录,及时评估,及时统计,对因各种客观因素影响而估计在计划内不能完成的项目,及时向护士长汇报,请求给予调整、安排,对于经过培训而未达到要求的项目,自觉申请计划外培训补考,以免影响转正定级。

3.2 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有助于临床教学人员提高专业水乎。

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对教学人员的资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原来的随意式、师徒式经验教学,到现在的科学化、规范化培训,促使教学人员自觉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在专科护理,急救知识和技能训练中起表率作用,不断地充实自己,更新知识,拓宽视野,了解和熟悉学科发展新动向,走在学科的前沿,才能承担教学人员重任,出色地完成教学培训]任务,护士规范化培训,不仅培训了新毕业的临床护士,也培训了临床教学人员,使医院的护理队伍整体素质、专业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3.3 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有助于护士培训!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上一篇:物业培训方案范文 下一篇:医院专科护士培训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