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07 11:35:55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篇1

批判性思维是人类发展的驱动力,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这些能力都被要求在护理护士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健康状态独立判断问题所在,并独立实施相关措施,成功解决问题是护士的职责所在,这决定了护理护士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护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1]。批判性思维是指一个人对现象和事物的判断的过程中,不断的分析和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想法,平衡其利弊,最后正确认识事物现象并做出合理的决定。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所有的变化情况作出理性的判断。护理学科的批判性思维主要表现为对病人综合情况的考虑,建立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推理过程。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学界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成为护理教学中的关键。

1 护士批判性思维概念

目前国际上对护士批判性思维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这段期间,主要出现了几种主要的观点。早在1964年,沃森和格拉泽提出,护理批判性思维技能是知识和态度的总和,至今这个概念仍然被广泛引用。随后,众多学者对该定义做出了阐述和发展。如批判性思维护理问题的反思和推理,找到多种解决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或解决护理问题,做出决策思维过程等等。为护理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可操作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护理判断性思维的发展[2]。

国内一些学者对护理批判性思维的概念也有界定,如陈保红指出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保健决策和有意义的自我调节过程,其中反映出的判断推理过程包括一系列的部件,这些部件需要在一个特定的情况下,相辅相成,相互关联,并共同参与护理决策。

2 护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2.1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注意批判性思维意识的培养

在护理教学中,根据各种批判性活动的特点,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不但增加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意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师应当做更多的课前准备,应对学生所提的各种问题,如果问题不得要领也要鼓励学生开口。学生应积极思考,查资料开阔自己的视野,随时准备回答老师或学生的问题[3]。如学习胃大部切除术护理时,有学生问:瘢痕性幽门梗阻患者术前能否用温水洗胃?如果不能用温水,那要用什么水,和温水有什么区别?在这个有点不得要领的问题上,老师应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的形成,并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但在课堂上,更多的问题都应具有挑战性,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启示。对于在疑问中迷失的学生,老师应正确的引导其回到正轨上,帮助他们直到他们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为止。

2.2 讲授转向自学,发展主动思维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老师缺少积极性而学生也习惯于接受知识。这种方式引起人们的思考。被动的教学捆绑了学生的想象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主动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护理教育更需要这样的教学方式,因为护理更注重方案实施的有效性,护理措施的合理性。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护理个案,护理计划无法启动。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并帮助学生逐步实现这些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推理能力,主动为学生提供参考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意识[4],如收集护理历史常见问题和参考个案等。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与老师共同探讨:病人的健康问题有哪些?该采取什么方案解决?我能为患者做些什么?进而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在遇到具体情况时能够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自我学习能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为他们未来的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 在实践中验证批判性思维

完成初步的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后,检验效果必须要经过实践。在深入教学时,学生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挑战出版和教师的观点和意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如“注射原则”中的“无痛注射技术”,学生对其进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把“无痛注射技术”改为“缓解疼痛的注射技术”更为合适和贴切,应对其进行验证:方法一,反复试验,学生自己体验注射时的痛苦,发现痛苦是不一样的;方法二,学生临床调查169例患者,反映出不同程度的痛苦。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接触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临床实践知识,让学生了解批判性思维的实用,获得思维能力,并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起到指导作用,相辅相成,不断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2.4 “角色扮演”有利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更有利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学生可以以医疗活动或者医疗行为为题材设计一个简短的小品,反应护理现象及其影响,然后进行讨论,提出问题,让学生对医疗人员的服务和医院的医德有深入的了解,这对于护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5 改变教师教学行为,创造利于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氛围

改变教师教学行为,是教学过程中培养护理人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引导学生学习方向的行为。一个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教师和学生两个因素至关重要。高等护理教育的学生必须形成一个理性的认知结构,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为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讲授知识的传统角色,要将自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形成一个学习小组,在这个小组内担任领导者和组织者,和学生一起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融入到学生集体中,其次建立平等的教育氛围,最后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各种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要充分灵活运用各种手段,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平台[5]。

2.6 改革教学评价,激励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篇2

关键词:高职护理;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

一 、引言

护理人员的临床思维过程就是批判性思维在临床护理应用过程。认识技能和情感倾向是批判性思维包含的两个思维部分。认识技能主要包括分析、逻辑推理、评价、或者是说明、归纳能力等;而情感倾向则是包含习惯性质疑、思想开明、客观公正的良好的思维习惯。由于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抽象、概念性非常强的复杂技能,这就导致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模式不能够才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如何高效的培养高职护理学生皮庞兴思维教学模式已经受到各界的关注。

二 、影响护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因素

(1)传统医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由于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并未对护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创新,而是沿用传统的易学模式和教学模式,这样就导致我国高职院校的护理专业长期以来没有足够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单纯注重到知识的传输,这样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够进行整合和发散,因此不能够适应实际应用知识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2)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结构不合理

在护理教学中,叙述性和解释性的内容非常多,相反比较性和结构性的内容则相对少,这就导致学生对结构认识只停留在表层。另外,在教学过程之中,对实践不够重视而更多停留在理论方面,这也是对学生知识迁移和知识整合非常不利的。

(3)教学活动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我国的教学模式一直都是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习,导致学生在上课过程之中都缺乏主动性以及对缺少教师的质疑,对错误和不和逻辑的事物没有辨别能力,这就对培养护士的独立处理能力非常不利。

三 、高职护理学生批判性思维方式培养的方法

(1)倡导民主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

开放性的教学空间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课堂中学生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和不受限制的。在护理学校中如果学生一直受到教师武断影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教师应该本着既是教师又是学生朋友的心态,主动询问学生课堂教学的看法,以此促进学生围绕课程主题开发想法,发散思维。此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挑战教师,一是允许学生向教师挑战,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

(2)改变教学活动形式与策略,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派样贯彻整个课程

批判性思维培养并非是像公式化那样直接套用和完全一样的。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计中注重课程的结构性和比较性,高效实施教学策略,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调动起来。最后,要认识到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是具有实践性。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绝非是常规的课程可以进行受教培养的,还需要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才具有效果。

(3)讲授转向自学,发展主动思维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的接收知识,这就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生的想象力。而学生具备自学能力,那么就会主动获取所需知识,可以说自学能力是各种能力的基础。一旦学生拥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处于主动学习并且寻求所要知识。学生在护理课程的教学之后,遇到各种问题会自己主动思考并且寻求知识解答,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会潜移默化的培养起来。学生在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之中不但开拓批判性思维,而且也为将来自身的学习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建立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学效果评价系统

教师在培养高职院校护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是评价的客体而且也是评价的主体,因此教学评价系统应该要提现过程性和全面性。教师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评价要进行多方面评价,要学生自我、学生之间和教师评价等有效的方法相结合,这样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结言

如何培养高职护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已经吸引了教育界中很多学者的关注,迄今为止也没有公认高效的教学方法。由于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动力和基础,如果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开发就等于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由上文所述,学生只有在护理教学课程中的每个课程中渗透批判性思维才能够真正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余丽君;康晓凤;于络薇.护理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评价[J].护理研究,2004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篇3

批判性思维能力就是个体对各种相关知识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相信什么和选择什么作出合理决策的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信息时代个体生存的需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对已有的数学表述和论证提出的见解,能独立思考,不盲从,不轻信。在数学课堂上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教学,才能逐步培养小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贯彻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原因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贯彻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对知识理解先从整体掌握,再局部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克服知识理解时遇到的困难,提高数学学习的自信,激励他们求知的欲望。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知识理解是先难后易、由复杂到简单,这才能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批判性思维能力还可以使小学生愿意参与课堂讨论,打破学习数学的陈旧思维模式,激发数学思维系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贯彻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有利于增强小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问题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内容引发的思考,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在学习理解知识的同时能对知识提出问题,即质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这为问题意识创造了合理的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小学生能用批判性思维觉察到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贯彻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有利于他们在寻找答案过程中多角度地理解知识、消化知识、巩固知识;有利于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贯彻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小学数学教学中贯彻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有助于教师改变传统模式下对小学生注入式教学的模式,逐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无论在自主学习还是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小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知识进行思考,能够较全面地把握其实质,获得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对新知识的理解。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对知识理解不断地置疑反思、推理,这使小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并影响小学生以后学习和理解知识的方式和方法。从而改变小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促使小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及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贯彻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缺乏批判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难于对小学生批判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是批判意识的前提。在小学,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仍采用自己当年接受知识所用的固定、僵化的教学模式,不注重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很少有给小学生提问题的机会,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小学生不会提问。在课堂上,有些教师认为个别小学生一直提问,是不认真听讲破坏课堂纪律行为,对提问小学生的批评会导致其他小学生不敢问问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小学生认为教师是神圣的、权威的,不愿意质疑发问,形成思维定势,难以培养批判意识,从而对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产生了阻碍作用。

(二)教师缺乏一定的知识,在数学教学中难以贯彻对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由于批判性思维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理论系统,使得有些小学教师本身缺乏理解批判性思维的知识,他们想培养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但没有这方面知识对小学生进行教学,不知如何入手。特别是小学数学课堂上,小学生本身知识储存量小、经验少,对他们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贯彻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榜样。

对于教师而言“身教重于言传”,在培养小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上也是如此。小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很自然地会模仿教师,如果教师的数学教学思维也是盲从的,就很难指望小学生会有真正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做好榜样:首先是不照本宣科,不迷信课本。其次要勇于做自我批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难免要出点差错,但只要谦虚地接受同学们的批评,完全无损于教师的形象,反而会使学生更佩服、更尊敬。

(二)加强基础教学,突出数学思维训练,树立学生独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小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上的,没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想要提出批评、发表见解就会成为空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认知特点进行基础性数学教学。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本知识,掌握了数学学习方法,才能在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与数学学习任务发生矛盾时,有信心进行思考和分析,也不会轻易地相信和服从别人。

(三)引导小学生对批判性思维的自我认识,加强对数学思维的自我监控。

对数学批判性思维的自我认识就是要小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正在思考什么,自己又是怎样进行思考的,从而监控自己的思维。这才能在碰到问题时多加考虑、发表自己的看法。具体可以通过“松、激、设”达到这个目的,“松”就是充分发扬小学生数学教学民主,营造宽松和谐的数学教学氛围;“激”就是在课堂提问时,要激发小学生批判性思维潜力;“设”就是创设学习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篇4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英语专业大学生 英语教学 途径

Abstract: critical thinking of English major studen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The study combines the defini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by home and abroad specialist and scholars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to figure out the efficient ways to cultivate the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of the English major students.

引言: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是众望所归。学校也将批判思维能力作为衡量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学生书面及口头表达流畅却不具备批判性思维。即:对问题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和独到的见解,趋于求同却无存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大概有:教学活动中忽视了对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教师 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对反思环节的构建;学生自身不具备批判性思维的习惯。以上原因导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学生只是机械操练语言知识技能,很少有反思性的思维活动,且迷信权威,缺少质疑精神,对事物没有自己的见解,这种怪圈将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及培养意义

不同的学者对批判性思维有着不同的看法: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1991)将批判性思维中的‘反思’定义为:对自己的一种信仰或偏好的某种知识形式,从其所依托的基础上和可能得出的结论上进行积极的持续的仔细的审视。Robert Ennis(1997)指出:批判性思维是对做什么和相信做什么做出合理抉择的能力,是对所接收到的信息价值做出自己的判断。国内学者罗清旭(2001)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性的,对产生知识的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证据和评价知识的标准等正确与否做出自我调节型判断的思维过程。韩少杰(2009)指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从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着手。

尽管不同的学者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不同,总的说来,批判性思维是对所接收信息的真实性及其价值做出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做什么做出自己的决策。批判性思维不是指对所接收信息的全盘否定,而是用一种‘扬弃’的态度对待。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如今,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已被众多国家确立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重视大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国家建立人才强国战略的战略的积极回应。

二、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2.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和安全的课堂气氛。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平等友好的对话伙伴,营造一种师生间平等、信任、理解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2.2倡导学生大胆质疑

不具备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往往都有这样的特征:墨守成规,一味接受,缺少对所学知识的质疑,更不必说勇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所接收的信息通过思考再决定接受与否,而不是盲目跟从。

2.3加强同伴间的合作性学习

在与同伴交换意见的过程中,一方面抓住同伴观点的主要信息,在批判性分析其观点的基础上进而批判性接受其观点;另一方面,勇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大胆提出自己的质疑,通过同伴间的探索消除自己理解上的偏差,从而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2.4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设计,丰富课堂教学呈现内容和方式,拓展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保持较高的英语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二十一世纪需要创新型人才,而英语专业大学生更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为了在英语教学中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方面应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努力构建课堂内外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融入合作学习。学生方面,努力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习惯。学校方面,积极开展一些有助于学生批判思维培养的活动,如辩论赛等。相信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培养具有批判型思维的优秀大学生的战略任重但不会道远。

参考文献:

[1]Ennis RH. Incorporating Critical Thinking in the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Some Basic Issues [J] Inquiry,1997(16):1-9.

[2]韩少杰,易炎.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与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J],外国语言文学,2009(1).

[3]李瑞芳.外语教学与学生创造性和批判型思维的培养[J].外语教学,2002(5):61-65.

[4]罗清旭.批判思维的结构,培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3)215-218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篇5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主动性;领域相关性

作者简介:陈洪泉(1977-),男,山东高唐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信息作战系,讲师;张安清(1964-),男,湖北黄冈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信息作战系,教授。(辽宁 大连 11601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047-02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功能应当是培养会思考的人才,而不是仅仅会背书的庸才。批判性思维是基于事实论据进行合理的推断、质疑和辨析的思维过程,其特征是求真思考、公正思考和独立思考,在本质上恰好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吻合,因此越来越受到各国家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甚至发展中国家委内瑞拉,都把“批判性思维”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将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列为未来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并将此目标写进了会议重要文件《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该宣言第一条明确指出:教育与培训的使命是培养学生批判性和独立的态度。近几年,我国也开始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在这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对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尚存在一些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就对批判性思维培养中几个易于忽视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过于强调培养形式和方法,忽略了学生学习中的主动性要求

当前,很多人研究如何来培养批判性思维素质和能力,方法涵盖了从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到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很多高校都在这些方式的研究和实践中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是在批判性思维的研究过程中,对作为批判性思维主体的学生的“主动思考”这一本质需求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相关问题。多数学生或者是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或者是学习的动力不足,在这种情形下,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也难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缺失主要源于下面两点。

1.多数学生缺少学习兴趣这一“第一动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国的传统教育注重让学生掌握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在各种辅导班和大量的题海训练中疲于奔命,大部分学生毫无兴趣可言。学生高中毕业了选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却对这些专业知之甚少,很多时候是根据别人的建议选择哪个专业更有“前途”,等上大学之后才发现对自己所学专业毫无兴趣,转专业又面临着很多的困难,最后也只能硬着头皮把专业学下来,这样的学习状态也就无从谈起批判性思维的锻炼,因为批判性思维是以主动思考为基础的。

美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以及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在美国很多小学生的作业中就能体会到这一点,他们要完成的很多作业都是开放性的,比如《我怎么看人类文化》。这种开放性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从小就开始逐渐体会到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人去思考,搜集资料的目的不是简单堆砌,主要是“我怎么看这个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容易进行主动思考,具有探索问题的主动性,从而更容易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在美国,大学需要在学校学上一年后,再来选择感兴趣的专业,这种选择完全凭学生个人的专长、兴趣、爱好和未来需要,学生更容易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方向,找到学习上的感觉,激发起学习的热情,才肯钻研,从而进行自主思考。

2.多数高等学校的学习压力不够

在中国目前考取本科比较容易,而考上一所好大学确实比较困难。但无论什么样的大学,毕业都比较容易,好大学是“严进宽出”型,一般大学则是“宽进宽出”型,由于本科教育阶段十分重要,是大学教育最重要的基础,这种对学生的低要求有极大的危害。经历了高考的压力之后,很多学生在大学阶段是彻底的自我放松,再加上学校的低要求,很多学生的本科四年就在浑浑噩噩中不知不觉毕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什么压力,本身也对学习没有多大兴趣,十分不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美国的本科教育是典型的“宽进严出”型,学生要毕业就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美国大学本科的课外作业特别多,需要学生完成大量的课外阅读、思考才能完成各类作业;平时学习与作业情况都是教师评价学生每学期总成绩的重要指标,学生们是一点也不敢松懈的。

总之,学习的兴趣和压力并存,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理想土壤,是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先决条件。在当前大的教育背景下,要从根本上解决学习兴趣这一问题可能比较困难。但却可以在大学生学习压力这方面寻找一些具体的方法,使得学生不能轻轻松松毕业,而是要提高毕业门槛,对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学生能够在被动的情形下完成一定程度的“主动”学习,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一前提,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才不是一句空话。

二、过于重视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培养,忽略了批判性思维的领域相关性

批判性思维不是一种在任何时刻针对任何内容均适用的艺术,而是一种即使经过系统训练的科学家也可能失败的思考形式,批判性思维极度依赖对领域知识的认知和实践。

目前国内外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专门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程,大量研究主要关注如何锻炼学生对各种论辩技巧进行分析、如何读出文献的言外之意以及如何进行批判性的阅读,[1]但这样的课程所起的作用仅仅是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和态度,对于相关领域内的深入研究还远远不够。认知科学的研究表明思考的过程与思考内容(领域知识)是紧密纠缠在一起,不能够分离的。以为通过一门批判性思维课程的系统训练就达到了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目的的观点是不客观的,在一个领域富有批判性的学者在其他领域往往毫无建树,Willingham DT(2008)指出批判性思维必须与领域知识相结合,[2]纯粹的批判性思维的课程只是教会了学生应如何思考,没有背景知识的实践,他们就无法有效在该领域将这些学到的内容实践出来。

既然单纯的批判性思维培训课程对于批判性思维的锻炼有所缺欠,就十分有必要在学生的专业课程中引入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这一训练目标,将领域知识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机结合。目前针对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贯穿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系统,也缺少实际可行的操作方法。我们认为,要完成这一目标需要在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课堂设计、作业的布置(尤其是开放性作业的布置)、学生的成绩评定等方面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形成合理的批判性思维课程培养体系。

三、过于强调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理论,实践方面重视不够

批判性思维需要基础,既包括理论基础也包括实践基础,过于重视理论基础只会夸夸其谈,眼高手低;过于重视实践基础则批判性的思维则没有深度。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思考和实践,才能够使学生体验到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过程。

目前我们的本科毕业生整体上动手能力欠缺,虽然很多高校开展了一些创新能力培养项目,能够使一些主动性较强的学生得到锻炼,但达不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目的。反观美国大学的很多本科课程都有工程性质的作业,极度重视动手能力,这些作业既注重工程实现,在理论方面也极具挑战性,需要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大量的动手实践才能完成,这种性质的作业极大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思考有效实践出来,这样的作业更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美国大学重视实践能力这一事实还可以通过其成绩评定标准展现出来,很多课程成绩评定标准中Course Project所占的比重达到了40%。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很多学者研究的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3]与这种课程中的大作业是不同的,这种大作业的要求往往是基于学到的知识,往往又高于学到的知识,留给了学生极大的探索空间,督促学生去思考,去探究,从而能够很好地起到在领域知识中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

基于上面的事实,为了扭转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在某些重要的专业课程中尝试这种大作业方法,并在成绩评定时给予足够的比重。虽然这种大作业对授课教师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但教师也往往能从学生完成的作品中发现思想的火花,对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从而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四、总结

批判性思维素质和能力是衡量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指标。本文指出了在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过程中存在主动性缺失、领域知识重视不够以及实践锻炼欠缺等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必须要和领域知识相结合、要充分重视课程中的大作业等解决措施,在专业课程中如何实践这些方法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英]Stella Cottrell.批判性思维训练手册[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Willingham DT.Critical thinking:Why is it so hard to teach?[J].ArtsEducation Policy Review,2008.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篇6

1.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使学生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学生形成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学科的发展性,加深对科学知识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化学核心概念的批判性思考,可以使他们深刻掌握化学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如果学生具备了批判性思维,习惯于批判性思维活动,反复地深入思考问题,那么他们的思维就会更加开阔和灵活,见解就会更加深刻和新颖,也就越容易进行创造性思维。所以说,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创造精神的核心和基础。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是改变学生机械、被动学习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可以使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批判性思维的内容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当前的、他人的与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和评价,并能提出自己的新想法、新观点、新见解的思维活动过程。批判性思维包括批判性精神和批判性技能。

批判性精神包括:思想的开发性和独立性,学生应具备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较强的自信心,坚定的信念,以及对他人的尊重,等等。

批判性技能包括:分析、评价、推理、演绎、归纳等基本思维技能,深入的提问技能,提出和评价假设技能,收集信息技能,评价信息来源的可信性技能,交流与合作技能,等等。

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化学课程改革是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的。上海教育出版社初中化学实验教材(上、下)中共安排活动与探究达60多处,充分体现出科学探究在新课程中的重要地位。科学探究主要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是培养批判性思维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以下谈谈在科学探究的几个重要环节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1)“提出问题”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社会的发展,以及每个人的进步、提高,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创造。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只有对当前的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才能提出更深刻的问题。

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但学生的主体性是新课程所强调的。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首先是一个提出问题的过程。人通过提出问题,可以产生自己新的想法。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善于运用提问这种工具来理解身边的事情和认识世界。相反,缺乏批判性思维的人,往往毫无选择地吸收信息,提不出任何问题。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必须提问,善于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重不重要,有没有价值,甚至有没有意义,教师一定要给予鼓励。同时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

例如,上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材(上)P6图1―13。在烧杯中加入2ml―3ml浅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取两根含硫的火柴,点燃,迅速伸入烧杯中,片刻后取出火柴,振荡烧杯,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中我们会清楚地看到浅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会褪色。究竟是什么物质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教师与课本解释为:火柴头上的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是二氧化硫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而有的学生就提出这样的几个问题:1.会不会是二氧化硫与高锰酸钾溶液中的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物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2.火柴梗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是二氧化碳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3.火柴梗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高锰酸钾溶液的水发生反应的生成物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

学生能够提出这样的几个问题,表明学生具有良好的质疑精神。这样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有利于打开其他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验的严谨性、规范性。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和学生共同解决这个质疑外,课外应作为一个兴趣实验来完成,以此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应具有提出猜想与假设,以及考察或评价假定的能力。在面对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联想、多假设,大胆猜想,抛弃一遇到问题就想到老师,课本上是如何说的,就想找到固定答案的倾向。在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的过程中,要让他们思考:

①你观点的框架是什么?框架是太窄还是太宽?你的观点是不是以错误信息或误解为基础的?

②你所作的假设是什么?你的假设清晰、合理吗?你的假设之间是一致的,还是矛盾的?

例如:将苹果切开后,不一会儿苹果肉就会变色。(土豆等也有类似现象)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假设)

假设1:所用的刀上的某种物质和果肉发生了化学反应。

假设2:果肉和空气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假设3:果肉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

假设4:果肉和空气中的氮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3)“设计实验方案”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为了验证猜想与假设,需要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学习科学家是如何利用各种工具、技术和方法等来验证猜想和假设的。要让学生了解历史上一些科学家因为缺乏批判性思维而造成的后果。例如,普里斯特里和舍勒虽然都独立制得了氧气。但由于缺乏批判性思维,而被传统的燃素学说所束缚,使得人类对空气及氧气的认识滞后了一段时间。正如恩格斯批评他们所说:从歪曲的、片面的、错误的前提出发,沿着错误的、弯曲的、不可靠的途径进行探索,往往当正确的东西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没有得到正确的东西。当然也应让学生知道更多的科学家因具有批判性思维而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人类的进步,使学生深刻理解批判性思维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在多种方案中,根据实际情况、自身的能力等方面来选择最佳的答案。

例如:上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材(上)P26探究空气的成分。由于学生家庭中没有红磷,加之红磷的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环境,而学生手中有的是蜡烛,对于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若将P27图2―1中的红磷改为蜡烛,集气瓶中应预先放入一些:(1)水;(2)澄清的石灰水;(3)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让学生讨论以上方案哪个最佳。

(4)“进行实验”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实验是完成所制定计划的有效手段。实验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学生通过亲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现象,进行资料处理,或阅读历史上的经典实验等活动,经比较、判断形成科学的认识。以观察能力的批判性为例,要注意养成观察能力的恒常性、辩证性和监控能力。

例如,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教师可讲述波义尔、罗蒙诺索夫在做同样的实验的时候,得到的结论却是不同的――罗蒙诺索夫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一直把瓶口密闭着,没有打开。而波义耳虽然在加热时密闭着瓶口,但是刚刚加热完毕,他却立即把瓶口打开,从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这可使学生明确进行实验过程中实验条件控制的重要意义。

(5)“收集证据”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为培养批判性思维,学生要在面临问题时抛弃原来的等、靠、要的想法,具有实证意识,并且要诚实、自主地去观察,寻求解决问题的证据,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改变他们机械被动的学习方式,也有利于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广延性。

教师不能把科学知识当作绝对的真理教给学生,而应将其看作是有证据的结论。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在探究时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收集证据,并以此为基础解释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同时,在科学探究教学中,通过证据的收集,从证据中提炼解释,将解释与已有的知识相联系等过程,可培养学生的推理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懂得科学是如何发展的。

教师可通过描述在科学调查中诚实和不诚实资料的使用提供案例,来鼓励学生分析在调查中数据的有效性,或者考虑科学研究中使用不诚实资料所造成的后果,使学生考虑汇报和准确记录观察结果的重要性,并清晰地表达资料的倾向性和局限性。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思考:你用什么样的证据为基础思考?收集和汇报的信息清楚、公平、正确吗?收集的信息与主题有关吗?收集的信息对完成任务足够吗?

(6)“解释与得出结论”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教师通过对事实与证据的加工与整理,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按照因果关系的步骤进行思考,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明确科学的解释和结论是在证据的前提下进行的。在进行解释和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以下问题:

①你以什么样的概念、原理、学说为基础来思考?对相关的原理,你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吗?或者,你的理解仅仅是表面的?

②你的判断是什么?你作出的推断清楚吗?你作出的推断合理吗?你得出的结论合理吗?

(7)“反思与评价”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得到结论并不意味着学习活动的结束,学生要对整个活动进行认真批判性的反思与评价。对结论应具有怀疑精神,对结论需要重新认真思考,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更多的问题。

(8)“表达与交流”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能否清晰、明确地把自己的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表达出来,可以判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

同他人交流,不但是相互了解的过程,而且是消除自己的偏见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在批判性思考的时候,思想要具有开发性,愿意听取和采纳别人的不同观点,能够把自己的观点同他人进行交流。

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探讨的过程中,学生既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样既可避免对信息不加选择地全盘接受,又可避免对别人观点的全盘否定,从而在交流的过程中使自己批判性思维得到提高和深化。

4.结语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篇7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课程设计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指使学生在阐述、分析、评估、推论、解释和元认知六个批判性思维认知方面的核心能力有所提高。通过学生的主动思考,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精确性、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论据和评价等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1]。同时,在学生的认知技能(cognitive skills)和情感意向(affective dispositions)方面形成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性思维精神[2]。

一、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应用的可能性

1.近年来国内关于批判思维能力的研究

近十年来国内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中国知网以“批判性思维”为主题关键词进行搜索,从2006年到2016年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对批判性思维或思辨能力进行研究的文章数目约为5113篇。但对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不多,约占总量的12.7%,而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在批判思维培养的文章则占了更少的部分。绝大多数研究探究的是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对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研究较少。大学英语语言技能批判性思维培养方面,对读写技能的关注较多,而对听说技能的研究较少。

2.在英语教学中听说是最直接表现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部分

在英语能力的听、说、读、写、译几个方面,听说是最直接表现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部分。但是学生在几个方面的能力中,表现最差的就是这两个方面。除了英语能力的考虑外,大部分学生也缺乏批判性思维,口语表达的内容往往注重对英语词汇的运用及简单的对话表达,很多情况下学生和老师都会把口语表达差的原因完全归结为英语词汇量不够,或者练习不够。但是即使让学生使用中文阐述,仍然有部分学生会言之无物、表达逻辑混乱、条理性差,甚至根本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笔者以一位学生的四级听写作业为例,正确原文应为:

Four American teenagers,all children of U.S.military personnel,have been arrested on charges of attempted murder after a woman was knocked off her motorbike with rope strung across two poles,Japanese police said.The four suspects―two 15-year-old boys,a 17-year-old girl and an 18-year-old man―were taken into custody on Saturday,the Tokyo Metropolitan Police Department said.

学生的听写结果为:

Four American teenagers,more children of US military personnel,has arrested...after a woman was knocked off her motorbike with rope strong across two poles.Japanese police said four suspects―50 old year boys and 70 year old girl and 80 year man were taken into castering on Saturday.

虽然句子中有大量的错误,并漏掉部分信息,但是可以看出学生基本听懂了主要的信息内容。在英文听力中有时会出现70和17,80和18听错,但是从50 old year boys and 70 year old girl的表达,以及四个嫌疑人年龄为70、80岁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学生完全没有经过主动分析,而只是被动地记录答案,才会写出这样答案。

所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方面大大忽略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很难运用批判性的认知分析和讨论他们的观点,造成他们被动而不是主动地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3.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课程的培养要求相契合

我国教育部于2007年进一步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是高级阶段学生口语表达的核心要求。在大学英语四级听说部分的改革及新托福考试的改革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要求。但四级口语和托福口语考题的设置均要求考生根据个人的知识和经历做出评价和选择,并且要给出评价和选择的理由,而不仅仅是一般的叙述和描述。对于考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仅要通过听、读,还要对信息进行辨别、分析、推理并得出结论,这对考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测试所考查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值得我们注意。因此,我们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基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听说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鼓励学生的多角度和散发性思维。教师要丰富课堂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同时,在英语教学中也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视角,进行大量跨文化内容的补充,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和表达的机会。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在教师的引导下,最后由学生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

听说课的教学形式比较丰富多样,可以进行启发式提问、情景表演(课上表演及学生自制视频)、辩论、讨论、协作等多种教学形式。选取与正在使用的教材相关的话题或社会热点话题,配合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协作讨论形式为例,笔者试做以下两种课程内容的安排:

1.协作讨论与辩论

(1)组建小组

将各班学生分成小组,每组6人左右,分组多以自愿为主,考虑学生的性格、语言能力等方面进行分组组员的适当调整,全班共五六组。团队建立后首先进行内部交流,互相熟悉。

(2)以多种方式提出问题或话题

引出话题,话题需贴近学生生活或热点话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学生进行批判性分析。应该注意的是引用话题的方式是多样的,有视频新闻、TED的演讲、影视作品、漫画等多种方式。在提出话题后,给学生时间充分讨论,每个小组组员之间互相提出问题,并可以安排各组之间互相交换意见。

(3)由学生进行总结陈述

反驳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陈述观点(State),即确定主旨,引出学生的不同观点,教师最初可以先提出一些观点加以提示,以引导学生做出积极的思考和反馈;(2)详述理由(Elaborate),即确定从哪几个角度或方面阐述主题;(3)举例说明(Exemplify),引出证据和根据,这部分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密切相关;(4)做出总结(Conclude),总结“说了什么”,回归到所确定的主题,将主题重申并阐述明了[3]。

要注意选取的学生应该在小组内部随机选取,在下次活动中轮换,避免经常由一个学生发言或在讨论过程中只有部分学生积极参加。

(4)教师建议式点评与学生互评

这一部分是关键,也是教师检验学生语言输出和批判性思维外显化的重要步骤。每组成员都应对其他小组的表现做出评价,并就异议或新的想法可以进行现场的辩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的建议式点评,而不并不做最终的结论。

(5)反思

反思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学生在经历了讨论、陈述、辩论、提问与点评过程后,应对自己的观点和表现进行反思。同样反思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在课下进行再讨论,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客观的思维进阶模式。

2.正反辩驳

这种方法仍然是辩论和陈述相结合的课程设计,但比起第一种,所需时间更短,需要学生进行思维反应的速度更快。

首先由教师以多种形式的方式引出话题,学生三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由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并随机抽取学生的持方。学生在短暂思考后,要根据持同样观点进行陈述、详述理由、举例说明并做出总结。之后由同一小组的另一人持相反观点再次进行观点陈述、详述理由、举例说明并做出总结。最后由小组中的最后一个人对观点进行综合点评总结。

在这个活动的锻炼中,由于学生事先不知道持方,因此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对待问题的正反两方面都要考虑到,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并根据不同的角度进行批判性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由于此种教学设计用时较短,可以在课时有限的条件下多次使用。

三、基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听说教学方法

1.探究性教学法

探究式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其知识建构观,它强调学生知识建构的自主性,其实质是强调知识建构过程中学生自主决定的“权力”[4]。探究性教学也可以称做不完全教学法,与传统教师讲述的方法不同,教师只提供给学生一个知识框架或知识的局部,教师充当的主要角色应当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教师引导学生以课堂上特定的主题为探究内容,通过阅读、观察、听讲、实验、思考及讨论等途径亲身体验、独立探究,最终自己发现并掌握需要学习的内容。整个探究性教学要有多次思考、总结与再思考、再总结的过程。此种教学方法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正好契合。

2.互动式教学法

建立新型的师生及生生关系,让师生和学生之间产生互动,使学生在多次互动练习的过程中实现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在互动式教学法中,有针对性的3D互动口语教学法。3D是Dialogue-method(对话法)、Discussion-method(讨论法)、Debate-method(辩论法)的简称。它是以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为中心,通过对话、讨论和辩论等方式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外语口语教学法[5],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动。师生和生生之间产生互动,帮助学生跳出已经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从多种角度形成批判性思维。

3.反思教学法

在教学实践中,反思性教学着重体现在以下方面:(1)对教学内容与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的反思。(2)对课堂教学组织、策略与方法的反思。(3)对学生成长的反思。(4)对教师自我发展的反思[6]。

教学反思的过程一般包括四个阶段:(1)确定所要关注的内容。(2)观察与分析。(3)重新概括。(4)实际验证。在检验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具体经验,发现新问题,从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始新的循环[7]。反思教学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教学方法。学生和教师通过日记、聆听与观察、教师评价、录像、教学行为研究等实现共同提高。

四、结语

在大学英语能力的听、说、读、写、译几个方面,学生最弱的听说能力要想得以提高,除了需要提高英语语言能力以外,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是必不可少的。从国内研究现状、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特点,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契合度三个方面看,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中,英语听说教学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是非常合适可行的。听说课的教学形式比较丰富多样,基于探究性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及反思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安排,使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及在阐述、分析、评估、推论、解释和元认知方面的核心能力都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56-61.

[2]Ennis,Robert H.A logical basis for measur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89(2):44-48.

[3]苏小青.大学英语口语课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咸阳师范学院学院,2010(3)第25卷第二期.

[4]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彭青龙.3D外语口语教学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2):24-26.

[6]左焕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8.

[7]甘正东.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界,2000(4):12-16.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篇8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批判性思维在英语中被称为“Critical Thinking”,国内也有学者将其译为“思辨能力”(为便于论述,本文中将统一使用批判性思维),来源于哲学领域,20世纪30年代由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提出。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理性、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公民个人、组织机构、民族乃至整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受到全世界多国政府、企业组织和教育专家的推崇。例如在美国,批判性思维早在70年代就被贯彻到美国的教育中,下至幼儿园上至研究生院,每一个学科都提倡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以说美国的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美国国民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方式是密不可分的。

一、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及内涵

根据美国哲学协会1990年做出的权威定义,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估、推论以及说明该判断赖以存在的论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Facione,1990:2)。批判性思维包括六项认知技能(cognitive skills)和七个维度的思维倾向(affective dispositions)。其中,认知技能包括解释(interpretation)、分析(analysis)、评估(evaluation)、推论(inference)、说明(explanation)和自我校准(self-regulation)。思维倾向包括探索真理、思想开放、分析性、系统性、公正性、自信心和好奇性等七个维度(Facione,1990:6-13)。

文秋芳主张将批判性思维能力细化为两个层次:上层为元批判性思维能力――指对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技能;下层为批判性思维能力――指与认知相关的技能和标准,以及与批判性思维品质相关的情感特质。其中人在思维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上层的能力对下层进行着管理与监控的作用(文秋芳,2009)。

综合上述观点,作者认为批判性思维指的是对信息进行整合、分析高层次的复杂认知能力,个体不但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要对所获信息的价值、准确性或权威性做出评价,从而做出合理的判断、推理、全面、深刻的评论。

二、我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现状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现状不容乐观。黄深源曾指出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能力,在论证说理时难以形成自己的深刻观点,并将这一现象成为“思辨缺席”(黄深源,1998)。刘义在其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总体偏弱,在批判性思维七个维度中表现不均衡(刘义,2010)。董元兴的研究则揭示我国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尤其是分析和评估技能有待提高(董元兴等,2010)。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主流传统文化崇尚感性与理性的批判性思维存在矛盾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伦理道德、重视解决人际关系和政治问题,我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特点为重形象、轻抽象,重综合、轻分析,重“统一”、轻“对立”,重传承、轻批判。正是这种厚重的文化积淀和非理性的传统思维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2.我国高等教育没有将批判性思维列入人才培养目标

由于批判性思维的研究与发展并未得到我国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充分重视,所以目前我国高校还没有普遍开设独立的批判性思维课程,其他学科中也还尚未提出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要求,教师、学生都缺乏批判性思维的意识。

3.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约束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都束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和培养。

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

相关研究和大量的国外大学的实践经验证明,语言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Tsui,1999),我们应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以适应我国在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因此,笔者结合目前我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对大学英语教学和教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教师应该建立批判性思维意识,增强自身素质

在教学中实施批判性思维教育,教师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批判性思维的书籍文献来树立自身的批判性思维意识,通过参加哲学逻辑的课程及相关培训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水平,最重要的是要将学到的理论联系实践,将批判性思维贯彻于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之中。

2.紧密结合英语读写教学,优化教学模式

研究发现,阅读就是读者通过解码文字对文章进行综合推理判断的高层次的思考过程,需要大量使用批判性思维技能(Troyka,etc.:2007);同样,写作也是一个需要进行综合、分析、概括、推理、质疑等思维活动的循环反复的认知心理过程。因此,在大学英语阅读课中,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批判性思维技能,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思维技能,提取信息、分析结构以及评估作者观点和论述以进行高效的阅读。同时,还应该将课文作为写作范文学习,让学生在写前、写作、评论的过程中主动使用批判性思维技能。如此,学生在积累词汇、句型等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读者意识,与作者展开对话,在语篇结构、思想情感表达等高层次学习写作。通过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学生不但确保有效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还在实践中提高了批判性思维技能。

3.改进教学方法,转变传统师生角色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往往使用单一的直接讲授法,学生只是语言知识的被动接收者;然而,要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我们应使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反省式等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探究者、独立的思考者、理性的质疑者。此外,教师还应设计适当的课堂活动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如:就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辩论,学生能通过资料收集、语言表达和思想交流提高自身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及辨析能力。

总之,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仅是一种学习、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具有现代人文精神的人格气质,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勇于改革,结合英语语言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但能促进对语言自身的学习,更能帮助学生在日趋多元化的信息时代中进行高效的思维、理性的分析,最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董元兴,李慷,刘芳.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评估与培养[J].外语电化教学,2010.

[2]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

[3]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

上一篇:初中体育教学措施范文 下一篇:如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