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与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6:30

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与现状

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与现状篇1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强创佳”奔小康和“四化”发展目标,分析研究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及各重点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趋势、战略重点及对科技的需求,提出总体及各领域今后5—15年科技发展的思路、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制定“十一五”规划和“规划纲要”奠定良好基础。

二、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战略研究的目标

通过战略研究,力争实现“三个突破”。

一是在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上有所突破。提出未来5-15年我市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方针和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

二是在重大科技发展任务上有所突破。根据*市长远发展和近期需求,提出我市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优先领域和关键技术等,力争能凝练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发展任务和项目。

三是在科技环境、科技政策上有所突破。根据科技发展需要,提出科技发展的保障机制和政策措施等,以确保规划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

战略研究的内容包含12个专题。

1、*市中长期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研究国内外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客观评价我市科技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结合实际,研究如何通过科技体制创新提高我市持续创新与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和“四化”发展理念对科技的总体需求,确定未来5-15年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基本任务、重点布局和战略途径。

2、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在客观分析世界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分析我市农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第三产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技术瓶颈和对科技的需求,明确我市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提出加速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分析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确定我市基础应用研究的重点与方向,提出加强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分析世界性产业与技术转移的趋势和我市现有条件与优势,提出应对策略、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重大专项;提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发展的战略目标与重点,确定优先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系统成套技术和重大科技专项。

4、科技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分析我市科技人力资源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研究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科技人才和教育的需求,明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科技人才的类型及数量,比较我市与国外和国内其他城市人才政策,研究提出加强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战略思路、目标任务及政策措施。

5、高新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科技问题研究。

研究分析我市传统产业发展现状,明确我市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战略重点、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确定技术引进、二次开发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应对世界产业转移趋势,明确加速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确定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和思路;研究分析几年内有望成为10个年产值过百亿的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科技的需求,提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

6、军民融合科技发展问题研究。

分析我市军民融合科技发展现状,研究我市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和推进机制,明确军工科技资源与地方经济密切融合的切入点,确定军工技术民品化和民用技术军品化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提出加快军民融合的发展思路、重点任务及对策建议。

7、旅游、商贸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分析我市旅游、商贸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旅游、商贸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提出依靠科技手段提升和树立我市旅游品牌,加快商贸业发展的重大专项,研究加速旅游、商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城市公共管理科技问题研究。

为打造“国际化、市场化、生态化、人文化”的新*,提升政府管理城市的综合水平,在分析我市城市安全管理、智能交通、公共卫生、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等城市公共管理能力的现状与趋势基础上,提出相关重大科技问题,筛选出重大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项目,并提出对策与思路。

9、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研究分析基于电子化、网络化的商务、教育、文化娱乐、金融、社区服务等领域的信息化发展和技术创新现状与趋势,提炼出影响现代服务业的重大科技问题,筛选出重大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项目,并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与思路。

10、基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循环经济科技问题研究。

分析我市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现状及主要问题,根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研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科技的总体需求,明确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及重大科技任务,并提出对策建议。针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城市垃圾的科学处置中需要科技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11、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问题研究。

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分析我市科技资源现状,根据我市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总体布局,明确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发展目标、重大任务,提出为科技企业提供研发服务平台以及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的措施。

12、科学普及与提高公众科学素养问题研究。

根据我市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分析科普工作现状,研究提出未来我市科普工作的目标、重点任务和对策建议。研究创新文化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我市创新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创新文化建设的对策。

三、组织设置与工作方式

战略研究工作由规划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多部门共同协作,并充分发挥科技、经济、社会、管理等各方面专家的作用,尤其注重发挥一线优秀专家的作用,确保战略研究全过程的开放。要动员我市有战略思维能力和战略眼光的优秀专家参与,调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体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保证战略研究工作取得有效成果。

(一)组织设置

*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规划研究总体战略组共同负责战略研究的组织实施。

总体战略组主要负责规划研究的顶层设计,包括制定规划总体架构,确定战略研究专题设置及研究内容,对各战略研究专题组进行指导等,同时负责总体战略研究报告的起草工作。

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联络组、文件组。联络组主要负责具体协调工作,包括规划战略研究各专题组的协调,办公室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总体战略组及专家顾问组之间的沟通协调,负责战略课题研讨会、论证会的召开及资料准备和整理等。文件组主要负责有关文件的起草,工作方案的起草及文档管理等工作。

(二)工作方式

战略规划研究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承担单位和专题组长,市级相关部门参与协作,其负责同志作为专题组副组长。专题组长根据规划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全面负责本专题的研究工作。在组长和规划办公室签订战略研究计划任务书后,专题研究的具体部署,研究人员的组织、资料收集和调研、研究报告的撰写等由专题组负责组织完成。

四、对战略研究工作的要求

规划的战略研究是规划制定的核心和基础,直接服务于“十一五”规划和“规划纲要”的编制。

(一)战略研究的方法

----在对我市科技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充分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趋势,把握科技发展的前沿,做好技术预测,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全局做出前瞻性安排。

----对我市科技发展经验进行总结,注意广泛调研,听取意见,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分析入手,找准科技发展的切入点与突破口,逐渐深入,不断总结和凝练,提出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关键技术、重大项目与课题等。

----对典型的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并与其他省市有关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客观评价我市科技发展的地位与差距。

----加强研究的开放性,提倡大跨度、多视角考虑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等问题。利用多种多样的渠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吸收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发扬民主、鼓励争鸣,使各种观点相互交锋,允许不同的观点存在。注意加强专题之间的交流,对于领域比较宽的专题,尤其是要注意系统研究和交叉融合。

----注重专题研究的顶层设计和综合,使专题研究工作做到宏观有序,并根据专题研究的整体部署和要求,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可操作的专题研究方案和专题任务分解方案,精心组织,深入研究。同时,在专题设计与研究过程中,允许专题之间的合理交叉,但要加强专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调沟通,以减少专题间不必要的重复,保持整个专题研究的完整性。

----专题研究应特别强调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创新性的思维,力争为制定出一个有新意的规划奠定坚定基础。

(二)专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根据规划制定的总体要求,专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发展趋势分析:系统分析国内外的经济、政治、社会等的背景,以及本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2、现状分析:在系统研究我市实情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本研究领域我市发展的现状、优势及问题,并与国内省市相对比提出我市的主要差距、阶段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重大需求。必要的统计数据要求详实,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合理。

3、发展思路研究:根据形势和现状,研究本领域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包括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发展途径等,提出未来15年本领域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及未来5年的阶段目标。4个战略研究专题要重点提出未来15年发展目标,同时提出未来5年阶段目标;8个问题研究专题以提出未来5年目标为主,同时展望未来15年发展目标。

4、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研究:根据目标和需求,研究本领域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总体布局与部署,提出优先发展关键技术和重点、以及重大项目等。

5、政策措施研究:研究为实施上述目标和任务而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包括政策、保障、条件、环境等建议。

(三)专题研究报告形式

各专题研究任务完成后,须提交专题研究报告,主要包括:

1、专题主要研究成果与总报告摘要;

2、专题研究总报告;

3、关于重大科技专项或重大任务的建议说明;

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与现状篇2

关键词:ARMA模型 城乡收入差距 分析与预测

十报告中明确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一现状下,如何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我国1978-2010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ARMA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分析,预测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ARMA模型

ARMA模型,也称为B-J法,由博克斯(Box)、詹金斯(Jenkins)创立,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较为成熟的随机时间序列,适用于短期预测。其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有一些时间序列是由时间组成的一组随机变量,构成这个时间序列的单个序列虽不稳定,但其组成的整体发生变化时具有一定规律,这一规律可以用数学模型进行描述。可以根据该数学模型分析出这一时间序列的结构和特征,从而进行预测判断。

基于ARMA模型的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描述

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2011》和《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统计并计算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如表1所示。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去农民人均收入,再除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除掉通货膨胀等影响因素,得到相对收入差距序列,记为x,时间为1978年至2010年。

由表1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虽然在1980-1985年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减小的趋势,且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都在增长,但二者的差距总体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二)数据预处理

根据ARMA模型建立的要求,时间序列数据必须是平稳的。为便于应用ARMA模型,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首先对原始数据取对数y=ln(x)后,新序列的时间走势如图1所示。发现长期仍旧存在上升趋势,序列依旧非平稳。对原始数据取一阶差分dy=d(log(x),1)后,新序列的时间走势如图2所示。

初步判断该趋势存在平稳性,继而对其进行ADF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在表2中不难看出,对原始数据进行一阶差分后T统计量为-3.241447,在1%、5%和10%显著性水平下均能通过,说明dy序列是平稳的,可以对其进行ARMA模型的识别。

(三)模型识别与建立、选择

经过一阶差分后的序列dy已平稳,使用Eviews软件分析得出dy自相关和偏自相关图,如图3所示。

对于ARMA(p,q)模型,可以利用其样本的自相关函数和样本的偏自相关函数的截尾性判断模型的阶数。当平稳时间序列的偏相关函数是截尾状态,自相关函数是拖尾状态时,则可判定此序列适合AR模型;若平稳时间序列的偏相关函数是拖尾状态,自相关函数是截尾状态时,则可判定此序列适合MA模型;若平稳时间序列的偏相关函数和自相关函数均为拖尾状态时,则此序列适合ARMA模型。

由图3可知,自相关图和偏自相关图具有拖尾且依正弦趋近于0的特性。根据ARMA模型识别方法,使用ARMA(p,q)模型进行拟合。观察图3可知,偏自相关在k=6后趋近于0,自相关系数在K=4、5后趋近于0,可判断时间序列dy模型为(4,6)或者(5,6),相关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ARMA(4,6)模型比较合适,运用Eviews软件进行拟合得出该估计方程为:

(四)模型预测

图4为dy的估计值、实际值和残差值。由图4可知,该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残差的波动也较小。

根据ARMA(4,6)模型的估计方程,通过计算得出2011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估计值,为0.698235。根据统计数据,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79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可知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真实值是0.680101,误差为-2.5975,小于10%,预测效果较好。根据模型可以预测近几年的城乡收入差距,由于ARMA对短期预测效果较好,故仅预测到2014年的城乡收入差距,得出表4。

2010年城乡收入差距为0.690257,由表4得出的城乡收入差距的预测值可以看出,2010年之后的这四年,城乡收入差距仍会不断扩大。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形势依然没有好转。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增长,加剧了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甚至威胁到经济政治稳定,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减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刻不容缓。

相关对策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新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财政投入可以直接迅速地惠农、助农、扶农,需要建立农村扶贫的新机制、新模式。通过财政税收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大格局;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通过财政支持和信贷投资,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效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大力倡导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

(二)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我国的山区面积广大,占到整个国土面积的69%,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很多地方不适宜发展传统农业。然而,在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多种气候资源使其特色农业优势明显,如茶叶、咖啡、蔬菜、水果、蔗糖等。由于规划存在不合理性,很多特色农业得不到良好有序的发展,应根据相对集色农业的原则,把蔬菜、水果、茶叶、咖啡、蔗糖等农产品调整到适合的种植范围。在完善市场流通体系的同时,通过引进良种,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三)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缩小城乡差距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需重点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示范项目的实施,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使得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水平得以提高,增强发展活力和发展后劲,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民增收、增加农民就业上发挥着巨大作用,提高农民的收入就需要支持当地龙头企业的发展。针对农业龙头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供地困难、用地指标受限和土地出让价格偏高等困难,政府部门应该积极给予解决。通过贷款贴息、担保、补助、保险、以奖代补等措施,鼓励支持金融机构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四)不断加大教育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

人力资本在农村投资不足,已经成为了制约农民收入的主要原因之一。应该加大教育投入,使得不同收入阶层的适龄儿童都能按时上学;同时,加大对现有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加强对新政策、技术和创新的宣传。要从多角度着手,提高农民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黄湘俊,刘永跃.基于ARMA模型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预测和分析[J].市场周刊,2007(4)

2.王学超.基于ARMA模型的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4)

3.谭建新.云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原因[J].贵州工业科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

4.李科.我国收入差距分析—基于库兹尼茨倒U理论[J].经济论坛,2009(16)

5.章文波,陈红艳.实用数据统计分析及spss12.0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与现状篇3

近年来,随着杀菌剂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杀菌剂新品种的不断研发成功并得到推广应用,给农药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带来更好的市场前景和更多发展机遇,也为中国农业的丰产丰收作出了重大贡献。尤其以嘧菌酯为代表的对作物具有健康保健作用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大量推广与应用,为农作物病害的解决方案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和思路。在杀菌剂呈现良好发展势态下,为了进一步促进杀菌剂产业健康发展并促进杀菌剂更加科学合理地得到推广应用, 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优秀的产品和作物解决方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保产品推广工作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农药市场信息》传媒研究决定,在2012年成功举办第一届杀菌剂会议基础上,将于2015年3月25-27日举办第二届杀菌剂发展与推广应用交流会。

为了确保会议顺利进行,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保产品推广工作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二、支持单位: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三、冠名单位: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四、特别协办:世科姆(中国)有限公司

五、协办单位: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六、承办单位: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七、会议主题:杀菌剂与作物健康解决方案

八、会议时间:2015年3月25-27日(25日全天报到)

九、会议地点:山东青岛(具体地点待定)

十、参会对象:农药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市场部经理、产品经理,科研院所教学科研人员,植保农技推广部门相关人士,农药经销商,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大户等

十一、主要内容:

(一) 开幕式:领导及专家致辞

(二) 特约报告:

政策与发展

1. 《农药管理条例》的修订及其对农药行业的影响(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刘绍仁处长)

2. 我国杀菌剂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李钟华秘书长)

3. 农药登记与再评价现状及发展方向(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宗伏霖处长)

4. 近年来杀菌剂进出口状况及走势分析(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张文君处长)

5. 近年主要农作物病害发生特点、趋势及杀菌剂应用现状(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梁帝允推广研究员)

研究与开发

1. 近年来国内外杀菌剂的研究开发进展(沈阳化工研究院 刘长令教授级高工)

2. 生物杀菌剂研发与应用现状及未来趋势(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邱德文研究员)

3. 杀菌剂抗性的发生、发展及解决方案(南京农业大学 周明国教授)

4. 杀菌剂应用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袁会珠研究员)

5. 杀菌剂在种子处理和土壤消毒中的应用与趋势(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曹坳程研究员)

推广与应用

1. 水稻病害的发生及其防治药剂的优选(湖南农业大学 何可佳教授)

2. 蔬菜病害的发生及其防治药剂的优选(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李宝聚研究员)

3. 果树病害的发生及其防治药剂的优选(河北农业大学 曹克强教授)

4. 马铃薯病害的发生及其防治药剂的优选(河北农业大学 朱杰华教授)

5. 植物健康作用在农作物病害防治中应用与发展趋势(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6. 高性价比药肥一体化作物解决案的价值(世科姆(中国)有限公司)

营销与推荐

1.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产业分析及国际营销规划(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杨斌研究员)

2. 辉丰股份咪鲜胺产品内销过亿的秘密(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王兴林副总经理)

3. 其他品牌企业及其产品经验分享

十二、报名办法及参会费用:

1.会务费:凡即日起至2015年3月15日前报名并交纳会务费,注册费2000元/人,3月15日后及现场注册 2200元/人(含会务、餐饮、资料等)。会议统一安排住宿,费用自理。

2.团体报名优惠:每企业 4 人以上参会可享受团体优惠,1800元/人(含会务、餐饮、资料等)。

3.汇款方式:

(1)银行汇款:南通市农药市场信息中心(汇款时请注明会务费),开户行:江苏银行南通分行学田支行,账号:89061015201110000208

(2)邮局汇款:江苏省南通市姚港路35号(226006)《农药市场信息》编辑部?收

4.参会代表请填写回执表(见附件,可登录“中国农药网(.cn)”下载),并请于3月20日前发传真、电子邮件或邮寄至《农药市场信息》编辑部。

十三、 会务组联系方式:

1.《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顾旭东 电话:0513-83511876 (兼传真) 13706298456

王永崇 电话:0513-83511907 (兼传真) 15312629690

E-mail: .cn QQ:1603164617

2.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保产品推广工作委员会:

郑永权 电话:010-62815908 13641115808?

邮箱:

袁会珠 电话:010-62815941 13621001605

邮箱: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保产品推广委员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与现状篇4

关键词:农村;新教师;专业发展困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3.069

1研究方法与内容

1.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进行,选取了K中学新入职教师李老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建构有意义的教育故事,展现农村新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各种困境,引发读者思考一个颇具潜力的农村新教师的优势为何不能转化为现实。

1.2研究内容

本研究从科层困境、心理困境、技术-理性困境、专业困境和道德困境五个方面来分析农村新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科层困境指因学校和教育体制中的行政部门的组织是科层的,教师必须服从科层的权威,但是这种科层的权威在某些方面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使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心理困境指由于心理激励的缺失而导致的专业发展的困境。技术―理性困境指因学校对规范的教学模式缺乏典范的指导,从而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困境指教师缺乏对教育的理性思考,对教师职业自我认同感低,把教师职业看作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是自我实现的途径之一。道德困境指教师没有形成来自于共同体的价值观、理念和理想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2研究结论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的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起始阶段,新教师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困境和危机,但是教师们最终总会克服困境,实现潜能与现实之间的转化,最终逐渐成熟。可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李老师的潜能在转化为现实的时候遇到了巨大的困境,这种困境使得李老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未能萌发,她尚处于教师专业发展将要萌发却未能萌发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李老师自身的潜能优势也逐渐的变弱。在学校内部,多种多样的矛盾在教师身上汇聚和交融,这些矛盾使得教师的潜能难以转化为现实。

2.1农村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处于一种引而未发的状态

农村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处于一种引而未发的状态。本文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引而未发的状态指的是虽然农村新教师具备了专业发展的潜能,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的影响,新教师并不具备能把这种潜能转化为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然状态的能力。

新教师专业发展遭遇的困境具体表现为:科层困境、心理困境、技术―理性困境、专业困境和道德困境。科层权威的过度运用使得新教师不得不在一定的监控之下执行学校领导分配的各项任务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尽管某些任务和制度的规定是不合理的,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但是新教师却不得不执行;心理困境的最大的表现便是新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尚未被激发出来,新教师缺失了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新教师在技术―理性方面遭遇的困境是她对规范的教学模式缺乏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不知道一节课上到什么程度才能算作是一节好课,不知道标准化的教学是什么样子;专业困境的存在让新教师很难静下心来对教育进行理性的思考,包括对教育目的、教育本质、教育理想等的思考;道德困境的表现是新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对自身工作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对学生缺少了一种爱。

2.2农村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处于一种支持缺失的状态

农村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处于一种支持缺失的钐,这种支持缺失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环境支持的缺失;二是专业互动的缺失。

2.2.1环境支持的缺失

一个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会受到她所处的环境的影响。K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校长不能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种积极的正面的引导。校长的水平和素质决定了校长能否为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种积极的支持。在K中学的观察发现,K中学校长的能力非常的有限,不足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较大的积极的引导。

其次,一个新教师进入到一个教师岗位,不管她以前有没有教学的经验和经历,进行相关的教师培训对她将来的专业发展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李老师从未有过相关的教学经历,教学对她来说是陌生的。在这种情况下,李老师非常需要参加有效的教师培训。经过访谈,我了解到K中学的教师培训不仅非常少,而且极为低效。很多培训注重的是形式,而不是实质。教师们反映这种培训并未对他们的专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反而浪费了他们的时间。

最后,教师教科研的缺失。教科研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能够使教师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教学中的关键事件,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但是,现实的教科研并不是有效的,它更加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对老师实质性的帮助。

2.2.2专业互动的缺失

教师之间关于教育教学工作的互动对于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从研究来看,教师之间的互动少且低效。主要表现为:新老师教师之间的互动的缺失和教师专业发展自觉性的缺失。研究发现,新教师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体缺失了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新教师很难与其他教师产生专业发展的互动,其专业也很难获得较大的发展。

2.3农村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处于深受科层权威压抑的状态

科层权威的过度运用对教师的行为产生一定的限制。首先,K中学的领导没有能力为教师创设促进教师发展的工作任务,他所提供给教师的是过多的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无益而教师又不得不做的事务性的工作。这些事务性的工作挤占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结果不仅没有成功的实现领导的意图,反而限制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其次,学校以各项制度规定约束和规范教师的行为,这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施展空间。不管是对教师的各项制度规定,还是对学生的各项制度规定,教师都是最直接的执行者,是实现学校领导意图的工具。此外,K中学还存在对教师和学生的各项惩戒制度和一日常规等,这些制度如果制定的不合理将会限制教师的行为。现实情况是,K中学的领导没有能力制定出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制度。他们目前制定的各项要求对教师的教学和工作行为形成了一定的限制。这让教师必须按照领导的意图去做,如果达到了领导的要求,就会受到奖励;如果达不到领导的要求,就会受到惩罚。

2.4农村新教师的反思能力与专业发展处于不良的互动状态

农村新教师教育反思能力不足,在现有的教育环境下极易形成行为趋同的问题。农村新教师是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的,但是由于农村新教师缺乏一种教育反思的能力,他们与他人的互动过程并不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新教师很容易形成行为趋同的问题。

首先,新教师与学校领导的互动为非良性互动。上文我们已经分析过K中学李老师不得不按照学校领导的要求去开展工作,她是实现学校领导意图的工具。由于李老师缺乏了一种有关教育的反思能力,她自身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低效的、非科学的。她觉得按照领导的要求来做就是对的,否则就是错误的。在这个过程中,她没有能力形成自己关于学校领导行为的判断能力,只是一味的认为是正确的,是必须服从的。这样李老师在自己的理念上就会认同学校领导的一些做法,并将这些理念贯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这是对学校领导理念认知上的趋同。理念是行为的指导,李老师对于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处理实则是与学校领导理念认知上的趋同。这种趋同对于李老师的专业发展来说并非是一件好事。因为学校领导的某些管理理念本身就是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相背道而驰的。

其次,新教师与学校同事的互动为非良性互动。一个群体长久以来所形成的共同的态度和观点,会影响到参与者的行为。李老师在与学校老教师的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于自我的认识。刚进入到教育的场域的时候,充斥在她眼中的是激烈的师生冲突以及老教师对师生冲突的处理。在学校教育的场域中对于某些教育事件的处理成为了教师在学校共同生活的共有的观点和态度,这样李老师很容易的跟着老教师见样学样,机械的简单的去处理师生冲突,而不会反思这样处理师生冲突会对以后的师生关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但是由于她缺乏一种教育反思能力,她所形成认识只是对于其他教师的做法的浅层次的了解而已,她没有能力对这些做法做出正确的符合自己的判断。她不会去思考其他教师的某些行为的背后的原因,也不会思考其他教师的做法是否合理。李老师没有经过深刻的教育反思而形成的某些行为只是老教师某些行为的一个复制品,新教师很容易跟老教师形成行为趋同的问题。李老师跟学校领导以及学校老教师的互动是一种非良性的互动,这对李老师的专业发展起了很大的反作用。

2.5农村引进新教师的举动并不必然带来农村教育的改进

农村引进有素质、有学历的新教师的举动并不必然带来农村教育的改进,因为新教师的这些素质并不必然转化为实然的教育教学能力。在这种“现实冲击”下,他们感到困惑、焦虑、力不从心甚至感到强烈的挫折感。

农村新教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助推力量,其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不容忽视。能够考上教师的大学生具有几点共同的特征:首先,要具有较高的素养,不仅具有专业课知识,还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其次,最终能考取教师岗位的大学生必定经受住了层层的严格筛选。他们具有较大的发展的潜能。但是这种潜能并未能顺利的转化为现实,不能转化为必然的教育教学的能力。一个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新教师,在没有任何社会阅历的情况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h境中发展,其行为必然会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个刚从城市毕业的新教师到农村学校去任教,受农村特殊环境的影响,新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矛盾会更加突出,他们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遭遇的科层困境、心理困境、技术―理性困境、专业困境和道德困境使得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潜能并未能转化为现实。同时,从研究来看,农村新教师由于缺乏一种教育反思的能力,在现有的环境下极易形成趋同的问题,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深受老教师的某些不良影响,这些使得新教师并未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如此看来,农村引进有素质、有学历的新教师的举动并不必然带来农村教育的改进。

参考文献

[1]王波.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个案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5,(3).

[2]周本东.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阻碍性因素研究――以响水县小尖镇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9).

[3]D.P.约翰逊著.社会学理论[M].北京:国际文化公司出版,1998.

[4]仝小霞.乡村新教师生存困境即出路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与现状篇5

文章提出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并对辽宁省2006-2015年的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切性进行分析。依据研究分析结果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依据区域的资源与特色,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调控各学科的发展规模,完善学科的良好适应力;增强政府调控与高校自主调节的契合度,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加强高校整体战略规划,调整专业设置思路。

关键词:

区域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产业结构;适切性

供给侧改革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路,该改革思路也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或基础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1]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因此,有必要对区域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切性进行研究,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作用机理

(一)产业结构决定高等教育学科结构

产业结构的变化决定并制约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分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同产业对劳动者的数量规模、质量内涵的要求具有差异性,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的构成比例关系能够主动适应国家产业结构的发展和调整。国家新的产业结构的产生也要求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培养与之相匹配的专业性人才。二者之间的关系符合教育的外部规律,教育外部规律是指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社会是一个大系统,教育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社会的其他子系统如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等存在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与关系,教育要受社会其他子系统和诸多因素的制约,也对其他子系统和诸多因素起作用[1]12。教育外部规律要求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种适应包括双重含义:一是受制约,即教育发展受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制约;二是起作用,即对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起作用。因此,产业结构决定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契合教育的外部规律。

(二)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以人力资本为中介间接反作用于产业结构

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对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与产业结构并不发生直接性的作用与联系。而这种反作用主要是以高等教育学科结构所培养的人才为中介,通过对人力资本的进一步开发和提升间接反作用于产业结构,其中,人力资本是教育与产业劳动力市场相联系的纽带和桥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影响着培养人才的行业类型、就业质量等。这进一步反映教育的内部规律,即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人,通过培养一代代人来促进社会发展的进步。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进一步关系到能否提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结构。自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至今,我国三大产业结构之间的比重关系发生变化,第一产业在保持基础地位的前提下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仍在扩张,第三产业的比重保持逐渐上升态势。因此,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要迎合并适度超前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培养并提供相匹配的人才,实现对产业结构的良好反作用能力。

二、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依据辽宁省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辽宁省作为全国高等教育的大省,笔者选取辽宁省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其近十年的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之间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期望通过本研究为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调整提供指导方向,同时促进辽宁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真正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良性循环互动,进一步摆脱辽宁省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并实现由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转变。

(一)辽宁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根据辽宁省统计年鉴和辽宁统计官方信息网,整理出从2006年到2015年辽宁省三大产业间的产值数据。三大产业的比重基本上呈现“二、三、一”结构,其中在2006-2015年,辽宁省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呈现下降趋势;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在2006年至2012年几乎呈现递增趋势,2013-2015年呈现下降趋势,略显波动;第三产业的比重在2006年至2012年呈现交替式的上升与下降趋势,近三年内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上述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中,辽宁省的经济发展仍以第二产业(重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虽然略有发展,但速度并不明显。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主要依托资源和环境的辽宁省来说,其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现状分析

辽宁省作为全国高等教育的大省,共有普通高校110多所。笔者关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数据选取的是2006-2015年辽宁省普通高校各学科的毕业人数,其中,毕业人数包括普通高校研究生与本科生两部分学生主体。辽宁省高等教育涵盖普通高校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学科结构划分的11大门类。为了便于接下来的研究分析,将高等教育的11大学科门类与三大产业结构进行匹配,其中,农学与第一产业(农业)相匹配,工学和理学与第二产业(工业)相匹配,文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文学、医学、历史学、管理学这些学科与第三产业(服务业相匹配)。农学这一学科门类的毕业生人数逐渐呈现递减趋势;而工学和理学在所有学科门类中毕业生人数最多,这进一步反映辽宁省作为工业大省对其工学和理学专业人才的强烈需求,此外,从2006-2015年,理学和工学学科在所有学科中比例在下降,但下降幅度并不明显;在与第三产业相关的学科结构中,管理学、医学、文学毕业生人数及所占比例一直处于稳步上升趋势,教育学、历史学、哲学和经济学的毕业生所占比例先递增再递减,法学毕业生人数所占比例在2006-2015年呈现逐渐递减趋势,这进一步反映法学学科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市场需求的饱和度。总体来讲,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比例变化与该省三大产业结构的比重变化基本上是趋于一致的。

三、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切性分析

笔者主要采用Person相关分析法和SPSS21.0软件来进行统计分析。

(一)农学学科与三大产业结构的适切性分析

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农学学科毕业生人数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13、0.566、0.458,说明农学与三大产业呈中度相关。

(二)理学和工学与三大产业结构的适切性分析

通过SPSS21.0软件对理学和工学毕业生人数与三大产业结构产值的适切性进行分析。理学学科毕业生人数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6、0.35、0.49,说明理学学科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之间存在中度相关,而与第二产业存在弱相关。工学学科毕业生人数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26、0.188、0.943,工学学科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呈显著相关,而与第二产业呈现不相关。

(三)其他学科与三大产业结构的适切性分析

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医学学科毕业生人数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产值之间存在非常强相关;法学、历史学、哲学学科毕业生人数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产值之间存在强相关;教育学学科与第一产业呈非常强相关、与第三产业呈强相关;而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学科毕业生人数与第二产业产值存在弱相关,管理学、法学、历史学、医学学科毕业生人数第二产业产值呈现不相关,哲学毕业生人数与第二产业产值呈现负相关。通过对上述的分析能够看出,辽宁省高校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切性存在以下问题:农学学科与第一产业产值的适切性并不高、工学和理学这两大学科与第二产业的产值呈现不适切关系,这进一步说明辽宁省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限入滑坡的趋势,高等教育的农学、理学与工学学科不能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而除了农学、理学和工学之外的其他学科与辽宁省第三产业的产值不断增长的趋势呈现较高适切性,趋于吻合。

四、优化建议

(一)依据区域的资源与特色,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辽宁省作为20世纪形成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目前产业结构仍是以“二、三、一”为主。而国外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表明:在整个工业化的进程中,三次产业占国民收入比重先是在工业化起点的“一、二、三”,而后是“二、三、一”,再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三、二、一”,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将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2]。依据产业演进规律,辽宁省应向“三、二、一”产业结构努力转变,结合自身省域的区域特色,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为高校学科结构提供良好的基础。对此,在第一产业方面,应改变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可借鉴辽宁省盘锦市的稻田河蟹模式,地方城市可以结合地方特色探索其他农业生产模式,这样才能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对第二产业的技术改造,化解产能过剩的趋势,开启企业兼并重组的方式,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优势产业,淘汰高消耗污染重的产业,为辽宁省第二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从工业型大省向知识创新型省份转变。在第三产业方面,作为辽宁省未来重点努力的方向,应结合自身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链,如旅游模式、物流、医疗健康体系、创意性设计等,提升服务业的品质,实现产业结构朝着中高端方向发展。

(二)调控各学科的发展规模,完善学科的良好适应力

针对农学、工学和理学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适切性不高的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调控农学、理学和工学学科的规模,而从学科外延扩张趋势向提升学科的内在质量转变,淘汰那些不符合现代产业更新方向的传统学科。重点发展一批与创新农业发展、装备制造、能源材料等优势学科相关的专业,严把学科的质量关,注重学科的内涵式发展,建设以地方城市优势资源为中心的学科专业群,这样更有利于实现高校服务所在城市的功能。此外,应适当增加与第三产业相关的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要与未来辽宁省产业结构的转变趋势相匹配,为产业结构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学科供给结构。正与《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一样,省属高校应主动适应这一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建设一批与新战略相适应的重点学科与学科方向,培养本省急需和紧缺的专业人才,同时打造具有特色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也进一步体现教育服务从“供给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转变。

(三)增强政府调控与高校自主调节的契合度,做好人才需求预测

政府应结合市场需求与经济发展需要对高校学科结构进行宏观调控,为高校自主调节学科结构提供政策支持性的保障,加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借鉴以苏联为代表的结构应对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功能性应对模式的各自优点,建立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应对方案。中国模式的基本应对思路是:国家利用掌握国有的大中型企业和有能力进行综合计划管理的优势,大力强化预测、规划和长远计划的管理工作,运用经济、行政等综合管理手段,使全国范围内的培养与需求关系不发生大的结构错位,同时给地方和高等学校以较大的自[3]。辽宁省可以实施政府宏观调控和地方高校灵活应对的模式,高校在辽宁省政府的有效引导下,自主地根据省内产业结构需求和自身高校的特点与优势,定期进行产业结构人才需求方面的专项调研,合理地规划并调节学科结构的设置,做好人才需求的预测,达到与劳动力市场以及产业结构的远期动态吻合。这样可以避免辽宁省高校学科结构具体培养过程中的浪费与迂回,增强其学科结构培养人才的高弹性。

(四)加强高校整体战略规划,调整专业设置思路

为了更好地履行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增强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适切性,对此,辽宁省的各个高校要科学地制定整体的战略性规划,明确学校自身的发展定位与方向。依据自身高校发展的特色,合理地制定高校的学科结构发展规划,不能一味地追求学科结构的全面。高校要从顶层设计层面来避免学科结构设置的随意性,综合考虑辽宁省产业结构的需要以及学校自身的师资配置和硬件设施资源等方面因素,理性地做好高校整体战略规划。此外,高校要转变以往专业设置思路,打破细分专业、培养专才的固有模式,进而转向通与专相结合的专业设置思路。要汲取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各自的优势,构建高弹性的专业培养模式,应当用厚打基础、缓分专业、用灵活选修课组合的方式,培养具有更强专业适应力的毕业生[4]。只有通与专相结合的专业设置思路,才能增强高校所培养人力资本的供给结构的质量,才能更有效地满足并适应辽宁省产业结构的需求。

作者:雷云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韩雪峰,等.辽宁省产业结构演进的定量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7):107.

[3]傅维利.劳动力市场与教育的自主调节问题[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209.

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与现状篇6

关键词: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趋势;职业教育;启示

职业教育相对普通教育而言,与经济发展和就业结构关系更为紧密,有助于劳动力的合理供给、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拓宽就业渠道,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为了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促进就业的作用,职业教育应当依据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确定其发展思路。笔者在分析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现状的基础上,采用趋势外推法对我国未来五年内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据此提出对职业教育发展思路的相应启示。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产业特征1985年至2004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各自所占份额及变化趋势见图1、表2、表3和表4。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份额大致呈下降趋势,已由1985年的近2/3稳定到90年代后期的1/2左右;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份额大致呈上升趋势,但是90年代后期呈下降趋势,而且已小于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量与份额;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与份额经历了快速上升的过程,并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从业人员总数从1978年的40153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75200万人,共增加了3504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49%。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分别由1978年的28318万人、6945万人和4890万人上升到2004年的35269万人、16920万人和23011万人,分别增加了6951万人、9975万人和18121万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98%、5.74%和14.8%。在增加的从业人员中,约19.8%的从业人员被第一产业吸纳,约28.5%的被第二产业吸纳,第三产业吸纳的约51.7%,已超过新增从业人员的一半,成为改革以来吸纳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所有制特征从1980年至2004年,在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从业的人员份额逐年下降,而乡镇企业和私营及个体企业在拉动就业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进入90年代,乡镇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开始超过国有单位。在吸收新增就业者的数量上,私营经济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1989年,全社会每100个新增就业者中,只有0.07个流向私营部门,1998年私营企业吸收的劳动力数量超过了当年全社会新增就业人数。1997年我国共有418万下岗职工在个体、私营经济领域中实现了再就业,占当年安置下岗职工总数的2/3以上。①私营、个体户的从业人员在1990年至2004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4.1%,而同期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年均增长率只有-2.5%、-5.3%。乡镇企业在有效增加产品供给的同时,在农村就地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村增加非农就业的主要渠道。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吸收从业人员方面的作用在逐渐减小。不同所有制从业人员数量与份额见表1,份额的变化趋势见图2。

注:表中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有关数据测算得出,下同。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预测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分布,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有其发展方向和趋势,因此我们拟用趋势外推法对这种长期趋势进行预测。我们的假设是(1)其发展过程呈渐进性发展而非跳跃式变化;(2)未来和过去的发展规律一样,也即根据过去资料建立的趋势外推模型能适合未来的发展。首先,我们用时序(x)为自变量,时序数列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份额(Y1)为因变量来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变化进行趋势外推,如表2和图3所示。在图3中,散点是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实际数值,曲线是根据实际数值拟合的指数曲线趋势线y=63.618e-0.0151x的图示,②利用这一趋势方程式对2004年之后的七年进行趋势外推可得出结论:在未来十年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份额将会继续缓慢降低。同时,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在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后,第一产业还是吸纳着近1/2的劳动力,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还将保持一定的增长趋势,所以第一产业还将继续发挥蓄水池的作用。与过去不同的是,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继续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的技术要求提高很多。

最后,我们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趋势进行外推,做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份额(Y3)对时序(x)的散点图并对数据进行曲线的拟合,如图5所示。

图5中,散点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实际数值,曲线是根据实际数值拟合的指数曲线趋势线:y=15.855e0.0346x的图示,④利用这一趋势方程式对2004年之后的七年进行趋势外推可得出结论:在未来七年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份额将会继续快速上升,并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呐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从经济发展阶段看,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2000年在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比例中,第一产业占10%左右,第二产业已占到70%,第三产业占到20%左右,按照库兹涅茨研究得出的一般模式,当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降低到2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并在产值构成中占最大比重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在工业化中期,体现在就业结构上,就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大量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考虑到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建国以来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发展战略,形成第二产业产值过高、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过低的扭曲的产业结构,表现在产业间的劳动力结构就是:改革之初,68.7%的劳动力滞留在第一产业内,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份额甚至低于建国初的劳动力份额。加之改革开放之后,第二产业内部减员增效、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并逐步实施,第二产业吸纳从业人员的能力有限,第一产业转移出的劳动力将继续地大部分为第三产业所吸纳,第三产业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从业人员的第二大主要力量。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即使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马来西亚等国也已经达到50%。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85万个左右。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为:重工业400个,轻工业700个,第三产业1000个。在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里,第三产业拉动就业的潜力仍然很大。⑤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所有制结构变化趋势预测我们用时序(x)为自变量,时序数列私营及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份额(Y4)为因变量来对私营及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变化趋势进行外推,如表5和图6所示。在图6中,散点是私营及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实际数值,曲线是根据实际数值拟合的对数曲线趋势线y=3.3039Ln(x)+0.0884的图示,⑥利用这一趋势方程式对2004年之后的七年进行趋势外推可得出结论:在未来几年里私营及个体企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会继续增加,将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第一,乡镇企业在有效增加产品供给的同时,在农村就地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村增加非农就业的主要渠道。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吸收从业人员方面的作用在逐渐减小。城乡职业教育要联合起来,为留在农村本土从事农业以及非农就业和进入城市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保障,以实现科教兴农,加快农民增收的步伐,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第二,劳动力就业结构中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将成为劳动力需求增长较快的领域,提示职业教育要把“引导学生积极到第三产业和中小私营企业就业”的指导思想贯穿始终,并且要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用人才需求来引导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向,结合专业特色、积极采用学习周期长短结合的“模块化教学”、“产学结合”的灵活而实用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使职业教育能真正促成普通的劳动者向市场积极需求的能力型劳动者的转变。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创业教育”,多方面创造条件来引导、鼓励学生多渠道参与创业活动,不仅实现自我就业,还为他人提供就业岗位,从而为根本改善社会就业状况做出贡献。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9[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212.

②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82.根据统计学统计预测原理,因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时间序列值的一阶差比率(Yx/Yx-1)基本相等,所以选择指数曲线模型来进行趋势外推,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出该指数曲线的方程。

③贾俊平.统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65.

④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82.根据统计学统计预测原理,因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时间序列值的一阶差比率(Yx/Yx-1)基本相等,所以选择指数曲线模型来进行趋势外推,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出该指数曲线的方程。

⑤参见《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4期第36页的“数字”栏目。

⑥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82.根据统计学统计预测原理,私营及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份额的时间序列值的一阶差分、二阶差分、一阶差比率和一阶差的一阶比率均没有呈现出“相等或基本相等”的态势,本研究依据“排除原则”选取对数曲线模型来进行趋势外推,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出该对数曲线的方程。

作者简介:

张睿(1974―),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06届管理学硕士,现在新乡医学院教务处教育教学研究室工作,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管理。

黄育云(1941―),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与现状篇7

关键词:农机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设备稳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规模不断扩大,利用专门的生产机械进行农业生产,极大地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资源,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促进农业产量的增长。农机工程不仅是社会变革的必然选择,也是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农机工程对农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价值,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不及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措施,将会阻碍农机工程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1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现代农业产业化在中国发展较晚,相对于国外而言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相应的政策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产业化一直处在不断更新发展的阶段。我国是在1956年最初提出农业现代化方针,而且建立了以实现农村提取、城市产业资本积累的主要目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在2015年1月份颁布的党中央的一号文件中就提出了要坚持一二三产业相互发展的道路,转变生产导向,由此来积极的转变我国农业生产的模式。对于“现代化农业”的定义,早在2007年的党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并且对如何构建现代农业框架进行了分析[1]。在文件中明确指出,要用现代化的理念以及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农业发展的管理,同时要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改革,用现代化的体系来管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培养现代化新型的农民来发展农业。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农村环境的变化,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一直在不断更新,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和先进的农产品设备,要转变农业产业化的理念,完善农业管理各方面的规章制度,提高农民素养,结合各地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农机工程发展的现代农业体系,顺应新时期农业市场的发展局势。

2农机工程发展对策

2.1改善观念,强化意识

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对于农机工程在农村的推广不要太过急于求成,这样反而会导致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生产过渡更新与淘汰,与农业产业的发展衔接不自然,导致无法发挥农机工程的意义与价值。要大力鼓励、支持和引导开展现代农机工程服务工作,宣传农机工程对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的重要性,通过各大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在农村建立相关的农机合作社,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民的服务意识,使农机产品更好地服务于农民,大力向农民推广先进的农机产品,如土壤耕作机械、施肥机械、作物收获机械等不同种类的农机,剔除农民根深蒂固的传统农业生产的陈旧观念,进而推进机械化农业生产的发展进程。

2.2提升农机队伍的素质

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提升农村的整体科技教育水平,对推进农业生产科学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技干部和农机操作人员只有具备丰富的农机知识储备和专业的农机操作技术,才能将农机产品深入到广大农民队伍中去,因此,农机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农机产品今后的发展状况。因此,国家要加大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培养全面发展的农村实用型人才[2]。同时,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作物的种类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而且在农业机械的生产中也会涉及多领域的农业范围,只有具备高素质的农业方面的人才,才能使农机工程在农业发展中稳步向前。

2.3创新农机技术,顺应发展潮流

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与现状篇8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人才;现代化;信息化

1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1.1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我国的管理体制与管理制度发展不完善,难以满足目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在有缺陷的管理体制下,农业经济发展失去活力,执行力不够,成为阻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与制度的不完善,使农业经济发展中各方利益的协调性降低。

1.2缺乏专业的经济管理人员

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在建设主体是农民的情况下,存在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我国农民文化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多为中小学毕业,高中或大学毕业的比例较低。农民没有进行系统的经济管理知识学习,管理水平有限,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度低,没有科学的管理方针和政策,没有先进的管理思维和指导思想,发挥的仅仅是简单劳动的角色。我国对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视度不足,政府没有认识到引进先进管理人才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专业管理人才极其缺乏。此外,较高层次的管理人才会趋向于到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发展,不愿意从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

1.3缺乏资金支持,区域发展不均衡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趋势。城镇化与非城镇化建设是一对矛盾主体,政府的不重视致使农村与城镇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随着农业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多数农村地区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城镇化建设,忽略了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农业经济发展,导致农村经济管理缺乏资金投入。农民在城镇化建设中会丧失部分权益,如土地自主权的转让、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等,导致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从而影响农民生活的安定,不利于农业经济稳定发展[1]。另外,农民虽然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部分资金赔付,但是从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长远目标探寻,对于失去了生存资源的农民极为不利,也会导致一部分农业土地资源被占用,降低农产品生产的产量。加之我国国土面积大,各地方经济发展程度不一,导致政府出台的政策不能适应所有地区的发展要求。这是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2.1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

目前,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是适应农业经济高速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科学化管理是实现管理技术提升的有效手段。通过科学的经济管理方式,使农业经济发展可以不断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实现农业经济规范化、有序化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各个行业的技术革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体现了经济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发展。农业经济管理环节融入信息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经济管理模式的转变,使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变更加便利,有助于实现农民增收[2]。政府部门通过对经济管理技术人员现代化技能的培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农业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有助于各种农业生产信息与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与保存,可以更加有效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

2.2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方式

农业经济管理最需要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技术。技术的提升依靠管理知识的丰富化与有效管理经验的提升,加上管理过程中的民主精神,可以有效发挥各种人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新管理是管理技术提升不可缺少的形式。创新就是通过对人才的管理,通过改变人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人们的创造性,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人才的最大化利用,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目标。

2.3农业经济管理产业化

我国政府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后,促使我国农业经济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农业经济管理产业化需要建设农业相关基础设施,如农业经济合作社,发展农业经济相关的服务机构。这些机构的发展,可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产业化发展。相关机构通过利益联合,将农业经济推向产业化发展道路,促进农产品的市场化发展[3]。农产品生产企业实行标准化生产与管理模式,提升农产品生产与服务质量,促进优质农产品生产范围的扩大,促使更多农民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另外,需要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市场定位,寻求产品发展,创造产品市场的良好未来,而这都需要产业化的管理模式来实现。

3结语

上一篇:教学指导方案范文 下一篇:学生出入校园管理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