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06 11:16:29

农学专业知识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学类;教学改革;创新思维;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我校农学类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

(1)学生专业知识面窄,综合素质不高。学校专业课设置太细、太深,导致学生专业知识面窄,社会经验和工作能力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农学专业本科需求人才类型不是“专门人才”而是“知识面宽,有一定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较强的实际应用型人才”。基层用人单位更加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对毕业生的要求不再是纯专业型人才,而是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又要有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及语言交际能力。

(2)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无法满足学科发展形势。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时期,农业的迅猛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我校课程内容陈旧,许多教材还是以20世纪80年代内容为蓝本,缺乏对农业新知识的系统引入,与现代农科可持续发展道路严重脱节。农学专业是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强是农学专业高素质人才的第一要素,现有的教学方法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学,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不够,不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现有的考核方式主要以学生考试分数为主体评价指标,亦难客观综合评价学生能力的强弱。

(3)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生缺乏交流、互动。调查发现,学校教师即使对课程体系某些方面存在异议,也会将想法搁置,很少与教学管理部门交流。部分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差,所有内容都用多媒体展示,课堂缺乏师生互动。这样的教学,不但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意识,还可能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双方的交流与互动是成功教学的必要条件。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或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学生也将所学所想反馈给教师,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效果。

二、我校农学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构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各项综合素质。农学类专业本身是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是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应大力实施综合化教学,开设大量的综合性、交叉性课程,要求理、工、文等各类学科在课程教学中各占一定比例。教学方式应灵活多样,课程安排紧凑,教学强调少而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鼓励他们在课前课后阅读大量资料。主讲教师还应不定时邀请专家作相关专题报告,在教学过程中引进科研活动,让学生接触科技前沿,形成探索未知的视野,针对性的地挖掘有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2)重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校农学类专业教育应重视实用的学问和知识,强调实践和技能教育,培B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人才。实践性应成为我校农学类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的重要特点。学校应有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和生产基地,学生是实习农场的主体,农场的主要工作是由学生实习完成的。多举办实践活动,实习的地点可以在农场、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厂、研究所、农业管理部门甚至国外的有关单位。农学专业知识学习与农业应用相结合,才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

三、结语

总之,在新的改革时期,我校农学类人才培养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校的农学类专业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这个过程不是可以一蹴而就,需要管理者和师生不断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 帆.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 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2.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农学 实践教学 动手能力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自1959年建校以来,一直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生产劳动锻炼,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学校办学十分重视,专门下文通知要求各师对农学院学生教学生产实习给予大力支持。1959年4月,即下令组建兵团农学院实习农场。原兵团农学院的学生经常在实习农场的试验地参加从种到收的各种生产管理,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1960年,学校先参加兵团农场的播种以及田间管理,而后又支援夏收及秋播工作。1961年春夏,就有5个班150多人下到农场参加生产实习和开展科学实验。在建校初期,较多的是参加基建性的建校公益劳动,而后才不断加强专业性的现场教学和生产实习。当时,根据中央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要求,1965~1966年实行半农半读制,积极参加农场无偿的义务“双抢”(抢收、抢种)劳动,帮助农场职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学生与职工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使学生熟悉农场的生产和生活,掌握了生产技能,与农场职工建立了密切的感情联系,受到农场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在1962~1965年贯彻执行“高教六十条”,使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加强。

一、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和经验总结

20世纪70年代,农学院恢复招生,进入复课办学的试验阶段。试点班学生在校内种植小型试验田,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结合参加老师承担的一些科研项目,完成毕业论文。1975~1976年在全国“学朝农”(辽宁铁岭朝阳农学院)的潮流中,我校也实行开门办学。20世纪80年代起,以教学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两段式安排实践教学。主要下到团场连队与农场职工一起参与作物栽培和田间管理工作,学习兵团农场及职工群众的好经验、好作风、好品德,学会掌握栽培技术和学习做人的道理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983年,学院加快了教学改革的步伐,实行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多渠道办学;1983~1995年十多年间,以校内试验站、校办实验农场、石河子和北疆以及全疆范围内的农垦团场生产第一线全面展开实践教学,大二在校内种植教学试验田,开展科研项目的观察、分析、研究工作;大三在校外积极参与农场各大作物的栽培管理工作;农学专业毕业班学生还挂职担任科技副连长,协助指挥生产,实地训练学生领导、指挥生产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土地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对学生下基层实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学校依据国家科教兴国和农场科技服务的需要,反复深入研究教学体制改革,把原来的两段式实习改为下团场科技服务与毕业生产实习相结合的一段式实习方式。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在农六师新湖农场等地建立了农科校外科技示范和实习基地,与农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三农”(农场、农学院、农科研)协作关系。

经过数十年的实践经验积累,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做到训练有素才能熟能生巧,把理性认识的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课堂教学与生产第一线的作物栽培管理结合起来,不断在生产中发现、解决实际问题,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的模式安排实践教学。经过这样的反复磨练,学生的素质才能得到全面提高和自我完善。

理论教学不结合实际,学生的理论知识仍然还是老师的东西,并不能变为他们头脑里的真知;因为深入实践才能出真知,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深其理解、掌握真本领。要学会游泳,只有下水练习,才能掌握游泳的真本领。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实际生活中,人人都有切身体会,任何事情只有自己亲自动手才能满意解决问题。一份耕耘,一分收获。一个人与一个单位、一个国家一样,要求得发展、要能不断进步,必须事必躬亲,只有自强不息,勇于拼搏,不断进取才行。实践是成功之母;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农学专业知识学习特点

农科院校大多专业的不少专业知识是结合大农业生产实践而具有总结性、应用性的理论,其科学体系包括从生产实际中总结出来的丰富经验。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知识;两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丰富多彩的农作物丰产经验,各地区生产有不同的区位差异,呈现多样化、地域性、特殊性、模式化。要学好农学专业知识比较其他理工科专业有更大程度的复杂性,它必须考虑外界环境条件的气候变化差异、不同生态区域的地区资源特点;又要了解各地区不同的种植制度和生产习惯,各地丰富多样的生产实践经验以及市场经济和流通领域的需求信息等等。由于生物物种资源的多样性,更增添了学习、理解农学专业知识的广度和难度。

下面,再具体举出几个实例来说明农学专业知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小麦人人都见过,但有不少专门学问。表面上看都属小麦一个大类型,在全世界或全国各地都一样,可是有冬小麦和春小麦之分;冬小麦在南、北方又有不同的涵义。南方的冬小麦是指在冬天播种的小麦,实为春性品种(或称为春性小麦),而北方的冬小麦才真正是冬性品种的小麦。前者应称为冬播小麦,而后者才叫冬小麦或冬性小麦。若南方冬播小麦引种到北方只能当春播小麦种植(因属春性品种)。水稻在全球都有很多品种,但是有不同特性,它们对光照反应要求严格。1971年,我们在现在农学院大操场南边种植过湖南引种来的一个高产品种“稳吨半”,属籼稻品种,在石河子只分蘖、拔节,但不能开花结出稻穗,因为不能满足它在阶段发育过程中的短日照条件。大豆在阶段发育上,对日照反应也很严格,要求短日照条件才能顺利通过光照阶段,完成开花结实,正常结出豆荚;在南方的绝大多数大豆品种不能随意引种到北方种植,因为在北方只长茎、叶,未能进入花芽分化,故不能开花结实。我们在1993年从湖北引进一个大豆高产品种比松,在石河子只长茎、叶,不能开花结荚,必然无豆粒种子。仅举上述3例,即可说明作物栽培技术学问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社会上或无学农学专业技术的有些人认为,农学专业知识很好学,常听有人说:庄稼活不用学,别人咋种我咋做,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易行。

三、实践教学和教育改革的新探索

随着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石河子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应紧紧抓住机遇,努力求得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坚持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的办学宗旨。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积极、认真地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农学院作为石河子大学专业基础较好、师资力量较强的龙头学院,应勇于承担重任。在加强本科教育的同时,要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教育水平,为大学的发展做出最大的努力。

教学改革要不断推进,思路应有不断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国家发展的灵魂。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学校要积极融入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和管理型人才,努力抓好通才教育,要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做到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提高素质,注重创新。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公益性课外活动。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演讲法、自学法等综合方式,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既要重视外语、计算机,又要重视实践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向着厚基础、宽口径、多技能、全方位的综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远胜.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探索和实践.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09-114.

[2]张玉英.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教学研究,2007,(8):11-12.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 职业学院 农学专业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18-01

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其能够满足社会企业用人所需。因此,对于职业学院农学专业课学生来讲,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提升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良好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成为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农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农学专业课教学资源的要求

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农学专业课不仅要求合理融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同时对季节性要求较高。在以往的农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只能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视频或者图片来了解,无法观看到真实的标本,并且也无法切身参与到实践工作中,从而影响了职业院校农学专业学生技能的提升,为其毕业步入社会带来了不利影响。

1.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农学专业课师资力量的要求

农学专业课程,对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如果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足够扎实、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有相关的专业实践经验,如果教师没有实践经验,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时,将无法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因此,职业院校有必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以此满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求。

1.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农学专业课实际工作机会的要求

虽然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实践教学提出了较高需求,但是实践教学仍旧与实际工作存在一定差距,不能将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混为一谈。因此,职业院校可以与社会企业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参观和学习,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竞争,提前进行企业进行工作,适应工作节奏。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成效

2.1创设了有效的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农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环境,使课堂与真实的工作环境有效连接。比如说,学生想要对粳稻与籼稻做到正确辨别,学生就需要亲自到实训基地进行查找,之后对各自特点进行总结。如果根据以往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容易对此类概念性知识产生混淆。而通过教学做一体化,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学习每一堂课之后,都会感受自身的专业知识得到提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比较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此阶段,教师扮演指导者的作用,学生在小组中自由讨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小组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发现知识的奥妙和真谛,不仅提升了学习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3培养了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

通过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使农学专业专业学生充分结合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比如说在学习病虫害预测时,教师可以采取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方式,以此充分突出教学做体化教学的重点,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有学,学中有做,做中有教。而学生的人文素样对于就业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时,教师需要着重指导学生责任意识、沟通能力、城市意识以及安全意识的形成,以此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4教师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职业院校旨在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如果教师不具有实践经验,很难保证教学效果,学生综合能力也无法符合社会需求。因此,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也可以到企业中与学生共同实习,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管理,同时还可以在实践中提升自身技能,为教学工作提供基础。

3.总结

总而言之,在职业院校农学专业课的教学中,通过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所以,职业院校教师应加深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以此为社会培养更加优质的综合性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涉农专业;作物学基础;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4-0051-04

0 引言

非农学类专业是与农业特别是与种植业有着不可分割关系的专业,本文暂称其为非农学涉农专业,简称“涉农专业”。常见的这类专业有工程类的农业机械工程、设施农业工程、农产品加工类专业,经济类的农业经济、农村管理等专业[1]。在涉农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因为与农业的关联,往往需要开设传授农学类基础知识的课程。通过对农学特别是作物生产基本知识的教学,拓宽学生对农业生产的认识,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从而使涉农专业学生对其专业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为贴切,并促进其知识结构更为合理[2,3]。作物学基础正是适应涉农专业学生对作物生产知识的需要,作为专业基础课在大学二年级或三年级开设的简要但有一定覆盖面的作物学综合课程。这一课程对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非农学类专业如农业机械等作用更为重要。

1 涉农专业开设作物学基础课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农业机械、农业经济、食品技术与工程等涉农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多为培养直接或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工程类、经济类应用人才,其专业特色在于与农业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其服务对象也是面向农业生产的相关领域。然而,因其专业范畴,主要科目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大多完全脱离农学范畴,偏向纯粹的机械类、经济类专业课程,少有农学相关的课程。基于其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学生掌握必要的农学类知识,特别是作物生产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领会专业课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适应毕业后的就业需要均十分必要[4,5]。特别是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涉农专业,作物学基础知识对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课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例如,农业机械专业的学生,不了解农业机械作业对象的要求以及其中包含的农学原理,就不可能确切了解农业机械性能的优劣,不可能全面掌握相关作业机械的设计和使用要求,更难实现优质农业机械的设计及其维护。

另一方面,当今环境下,涉农类专业的生源虽然绝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却普遍不了解农作物,甚至不认识主要的农作物。笔者对苏州大学机械学院农业机械专业的两届两个班学生共58人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和讨论,得到的结果可见一斑。调查对象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比90.4%,在家时经常参加农事劳动的学生(以参加农事劳动的次数超过在家日数的一半为标准)为0,认为自己偶尔参加农事劳动(以2小时以上较长时间进行农事劳动为参加的标准)的学生仅占32.7%。针对农作物的识别,知道籼稻和粳稻分类的学生仅占28.8%,多数学生不知道自己日常食用的大米是籼稻还是粳稻。知道有大小麦区分的学生占61.5%,而认为自己能够在田间区分大小麦的学生则仅占5.8%。可见在目前的教育氛围下,即使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能够主动参加农事劳动的情况很少,能够了解主要粮食作物种类的学生不多,不识“五谷”的学生非常普遍。

学生对作物生产基础知识及农业生产技能的了解极度匮乏,对农作物生长的共性规律以及基本农艺活动和作物栽培技术的认知更是缺乏基本概念,这已经成为涉农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素质提高的限制因素。针对目前学生的基本状况,涉农专业进行农作物基础知识和作物生产技能的教育,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2 作物学基础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

作物学基础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增加涉农专业学生在农作物基础知识和一般农事措施方面的认识积累。针对涉农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和专业特色,其教学内容应该以介绍作物生产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农事措施为主。基于这一指导思想,确定作物学基础课程的基本内容如下:(1)作物生产概述;(2)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3)土壤肥力的基本知识和土壤耕作;(4)主要粮食作物和大田经济作物的种类和生长基本规律;(5)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的关系;(6)作物生产常见的基本管理和农事操作;(7)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及病虫草防治措施;(8)蔬菜、果树和花卉的基本知识;(9)现代作物生产及其可持续发展。

为了适应涉农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特点,作物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应注意掌握以下基本要求:(1)以通俗易懂的介绍为主,重点强调作物学基本概念的理解;(2)注意农事措施的系统性介绍,减少学生的片面理解;(3)着重关键的基本生长规律的讲授,为学生拓展农学知识奠定基础;(4)注重标本展示和形态识别,尽量培养学生的直观概念和准确认识;(5)合理利用多媒体,通过照片、图片和影像构成较直观的学习内容;(6)多安排实地观摩和实践性教学,促进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实践认识。

通过作物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应尽力使学生对作物生产的总体概念、主要作物的种类、生长发育特征及基本规律等有一定认知,对作物生长环境以及高产优质的生产目标有清晰的概念,对农作物的栽培、良种运用、植物保护以及农产品贮藏等生产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为其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提供较好的作物学知识基础,并为毕业后在工作中碰到农学相关知识的需要时可以适当应用并能及时拓展[6,7]。以农业机械专业为例,通过课程的学习,应促进学生懂得在处理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问题时必须考虑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基本要求,在专业学习和毕业后的工作中也能主动思考农业机械的运用与农业生产中高产、优质、高效、安全、低耗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真正理解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发展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3 作物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设置

鉴于前文的认识,结合作物生产基础知识的系统构成,在有限的学时限制下(以2学分为基准),设置本课程教学具体内容及其教学模式如表1所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关键知识点的把握,既要能够把握好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深浅度,又要注意每个章节的中心内容的凝练和强调。

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上,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应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模式。然而,由于本课程包含了很多的生产实践性知识和形态识别的内容,故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物标本等教学手段和所在的校园环境,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认知性的授课内容,本文暂称其为认知课。这种认知课,介于实验课、实践课和理论课之间,原则上在室外进行。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季节性的作物形态识别、附近的设施农业参观、农田操作的见习等等,也可以采集标本实物带进课堂,进行相关形态认识等方面的教学,总之,根据条件灵活安排,时间以每次1个学时左右为宜,以讲授、介绍为主,学生动手为辅[8,9]。通过认知课的安排,把一些直观性很强的知识,在实物存在的情况下进行讲授,更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并加深学生对作物生产的认识和感知。

4 实践性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形式改进

对于非农学涉农专业的学生而言,作物学基础是其大学课程中涉及农业生产的第一门课程,也可能是四年大学生涯中唯一的一门农学类课程。因此,促进学生对农业生产的了解欲望在本课程的教学实施别重要。适宜的教学方式方法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学习氛围的决定性因素。结合作物学基础课程的内容特点,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性教学手段,设计有趣实用的实践性教学单元,是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应予特别重视的方面,也是形成本课程授课特色的关键教学方法。

作物学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实践性教学,不同于农学类专业的专业实践。农学类的专业实践课程,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实践认知和农事动手能力,以学生动手为主。作物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完全不同于农学专业实践,必须以传授作物基础知识为出发点,故在本课程中采用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应以识别、认知、了解为主要教学目标,可参照实物以讲授为主导,不必过于强调学生的自己动手和实际参与。具体实施时可以从以下方面设计实践性教学单元:(1)利用实验农场和周边农村,多安排大田实地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生产的环境中把握理论知识。(2)多采集标本,使非正季作物的教学也能物有所依,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3)鼓励学生回家自我参加最少1次的实际农事操作,提交农事实践作业并组织讨论。(4)组织作物收获期的现场教学,加深学生对产量的概念和产量形成的理解。(5)利用附近资源,组织设施农业教学活动。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作物实体和实际生产环节,直观感受作物生长过程和栽培技术。

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也是本课程不可替代的教学手段之一。多媒体课件将很多知识点图形化,加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也增强了教师授课的系统性。在本课程的课件制作中,应更为重视照片、图片和影像的运用,加强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说明,并使学生对作物学的知识落实在具体实物对象上[10,11]。但同时必须注意不能依赖于课件,要充分运用板书和手画图形,突出知识点,加强学生对作物及其生产过程的理解。

5 涉农专业“作物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1)需要性原则。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后续课程的需要,以及农业的发展趋势精选必要的教学内容,避免过多的理论灌输。

2)基础性原则。根据专业基础课的性质,重点选择作物生长、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3)完整性原则。本课程应该是介绍农业生产全貌的课程,在教学内容选择时,尽可能保持知识的系统性,使农业生产各环节的知识即能自成一体,又能围绕作物生长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农业是一个生产部门,其涉及的内容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作物生产的对象是植物,其生长规律又让本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努力使农学理论实践化,生产实践理论化,让学生实实在在地领会和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

主讲教师必须切实认识到非农学专业学生学习作物学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准备授课内容。通过有限学时的教学,使涉农专业学生对作物生产基础知识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知,让学生充分理解其专业知识的最终服务对象——作物生产——的特征,为其在今后学习中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和引导,为进一步自我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使该课程成为涉农专业学生喜爱的重要基础课程。

6 结束语

作物学基础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必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体系必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内容必须具备一定的覆盖面,同时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又要有合理的分布。所以,针对涉农专业的特点,设计合理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农学的特点充分利用实践性教学手段,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通过“作物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农学知识具有较为系统的概念和一定深度的掌握,对其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开展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佟艳,朱刘娟.工科院校《农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J].陕西教育,2009,(7):133.

[2]翟虎渠.农业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00.

[3]官春云.农业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220.

[4]赵全志,胡跃高,侯亚兵,等.农业总论与大学生宏观发展战略素质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4,(8):55-56.

[5]张学林,张小全,杨青华,等.基于实证调查的农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8):80-82.

[6]李伶俐,张学林,朱伟江,等.《作物学通论》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西南农业学报,2010,22(2):181-182.

[7]王贵忠.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8,(11):32-33.

[8]杨文钰.作物栽培学的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1999,(8):53-54.

[9]赵波.优化实验设置,培养实践技能—作物栽培学教学实验课改革的探索[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9,14(1):88-92.

[10]崔翠.《农学概论》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199-201.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 就业 专业改革

一、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学校农学专业概述

农学专业是华南农业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在近百年的办学过程中,专业实力不断提高,其中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和生态学科被列为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该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成为广东省的重点专业。

2.农学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2001年,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张桂权教授提出,要结合当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趋势,为农学专业设立更为细致的方向,在专业下设立了三个方向,即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农业生物技术方向。每个方向的培养方案各具特色,同时实施教师队伍的培养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措施。

在各个专业方向课程的安排上,有五分之二的课程相同,涉及通识课及专业课,即农学专业要求每一位学生具有扎实的农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上总体呈现大同小异的特点。

在技能方面,农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进行作物高产栽培、培育作物新品种、组织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产品经营管理与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课比重,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建立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2)导师制培养方式。华南农业大学教学相关文件规定,农学专业学生大二即启用导师制,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试验及毕业论文,每位学生选择导师一般是先考虑本院系内老师,若是对其他院系老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亦可跨系选择导师,甚至可以跨学院跨学校选择导师。

(3)设立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对于培养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团队意识等都有着促进作用。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3年的项目审批情况来看,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已超过82项,参与人数约350人,结题率高达98%,投入金额约10万元。对比往年数据,每年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获得各类奖学金的人数都在递增,在专业学习、综合能力提升等各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二、农学专业毕业生近年就业情况分析

1.就业形势好转

《2008-2010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数据资料显示,农学专业就业形势逐年好转。据有关媒体报道,近两年广东省应届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5%,农学类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5%。

经统计,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就业率在2008年至2012年逐年提高,近两年排在同类专业的前列,2011年农学院三个不同方向的农学专业就业率达到100%。除此以外,2012年农学专业有5名本科毕业生因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资助而出国深造。

2.就业流向多样

调查显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生在2010-2013年的就业率依次为96%、97%、97%、99%。针对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进入国企相关机构的所占比例连续三年维持在的10%左右,进入私营企业的比例呈增长趋势。

升学深造占农学类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8%、12.2%、31.9%、23.4%,农学类专业本科生选择升学深造的人数越来越多。调查显示:超过一半学生考研的动机是为了职业发展,考研成为农学专业本科生重要的毕业去向。

3.就业对口率低

针对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近四年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所占比例依次为45.8%、57.5%、37.9%、36.7%,比例逐年下降。跨专业就业的毕业生中,30%迫于家庭压力,28.3%对农业不感兴趣。

三、农学类人才培养与供需分析

1.人才供给分析

通过对2013年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问卷调查,发现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生在培养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农学院2013届毕业生318人,约64%的人认为影响就业的最大因素是个人实际能力,有20%的人的认为是所学的专业,接着是计算机技能、英语能力、学校社会声誉、家庭背景等。因此,学好本专业知识和提高个人的实践能力,对农学毕业生来说是就业的重要筹码。

有64%的毕业生认为求职过程中遇到最主要的问题是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24%的毕业生认为是信息严重不足。因此,多方面发展自己,增加就业技能,重视拓展就业信息,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应该是农学院毕业生必须考虑的。

2.人才需求分析

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农学和过去农学有许多不同。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农学专业毕业生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端测试设备和仪器,从而能在先进的实验室里学习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技术平台上进行科学的探索和研究。

通过对吸收农学专业人才相关农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总结各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中考虑问题的星级指数,可看出,综合素质与学生专业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两个要素。所以,农学专业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就业的竞争力是最大的。

四、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建议

1.明确培养目标,开展特色培养

华南农业大学对农学专业进行整合改革后,构建了“四模块”的教学体系。因此具体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可依循通用型教育的思路,并密切结合市场实际人才需求开展特色培养,使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从本专业、本学校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毕业生反映的专业面太窄这一问题,研讨出具有广泛性、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能力作为专业教学的重点,培养能在新形势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培养应该提供较多高质量的课程实践,使培养计划落到实处,使学生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同时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课程或学习平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除专业技能外的其他综合能力。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填鸭式”教学日趋严重,因此应对施教方法进行改革,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可通过设立论坛演讲答辩、讨论解析、师生自由辩论等多种形式,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提高语言表达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

3.推动校企交流合作,增强人才培养实效性

从企业一线岗位的优秀人员中聘请、聘用一部分流动师资,这些优秀的工作人员相对于长时间待在学校“编制”内的教师有更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能传授给学生更贴近实际的管理、营销手段。两种师资相结合,既能保证课程理论体系的完整,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将来更快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根据农学类人才的特点,利用本校本地区学科与教学优势,学校可以开展与动植物生产、电子商务及特色农产品开发等相关的特色创业培训。在国家农业创业政策、农业市场环境分析及生产技术环节上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

五、对其他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1.创新农学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华南农业大学调整了农学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在农学专业教育改革上多次进行创新,形成了较为成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把专业课程设置的横向拓宽与纵向深入统筹起来。

通过建立教学和就业实习基地,适度、适量地增设研究型课程与实践型课程,同时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并强化了社会实践环节,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同时,华南农业大学还聘请一线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走进课堂,讲授栽培、育种等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设计和人生规划。

2.优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企业及学校双方注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联合培养不仅限于毕业实习,部分课程实习亦可在企业完成。首先,整个农业行业的企业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企业也能提前发掘适合自身需要的人才,解决人才缺口问题。

3.加大科研支持力度

农学专业学生培养除了依靠专业知识教学外,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也起着推动作用。一直以来,华南农业大学积极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同时鼓励学生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不仅能巩固农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走上科研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向东,张桂权,苏雄武.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9).

[2]李伟,刘春燕,王维.农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三年实践教学为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3]刘圆,陈霄.近两年广东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N].羊城晚报,2014-11-09.

[4]朱冬莲.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

[5]刘向东,郭海滨.现代农学专业实验课整合改革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5).

[6]李伟,吴丽姬,王维.关于农学专业本科生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为例[J].考试周刊, 2012(58).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第6篇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1―0087―01

一、涉农专业类学生的特点分析

涉农专业类的学生既具备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行为特征,同时又具有自身专业学习的独特心态,具有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职业中学的学生,大多底子薄、基础差,初中文化课基础知识不扎实,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很少受到教师及家长的关注和表扬,心理封闭性强;同时,他们内心空虚、外表称强,在自我发展、学习生活、求职择业等方面比较盲目,因此组织纪律松散,属于“双差生”范围。另一方面涉农专业类学生在学习方面还存在着“学农心态复杂”的现象。

(一)“学农心态复杂”的纵向分析。职业学校涉农专业类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过去),在学校接受的又是农业类专业知识教育(现在),毕业后大多又将回到农村(将来),这种纵向发展的结果,使学习农学类专业课的学生心态矛盾重重。首先表现为,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反差。由于农业是一个综合的开放系统,它生产的过程比较缓慢,效益的直接性不明显,加上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艰苦,社会上农民地位低的观念依然存在,学生从自己父母那里看到了劳动的艰辛和收入的不均衡等。另一方面旧知识体系与新技术力量存在着反差。职业学校采用通用的专业课教材更新速度慢,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已经不能适应当地农业科技快速发展的水平,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农心态复杂”的横向分析。面对纷繁复杂和飞速发展的社会文化、城市环境和同龄人的生活状况,农学类专业的学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目前,我国农村和城市无论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存在很大差别,加之农业产品价位低、增幅小、环境差,而从事工业生产和第三产业报酬高、环境优越,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下,学生的价值观、职业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动摇了学生学习农学类专业的信念。

(三)“心态复杂”的综合分析。学生在成长、学习过程中,从电视、网络和身边的人和事中,耳闻目睹了农业科技项目成果,曾激起他们对农业类专业的朴素感情,但城乡差别、农业生产的环境和社会地位,又使他们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中定位时发生了倾斜;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的推进,使学生看到了农业的希望和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辉煌,然而现实生活的困难和人们的社会观念又使他们产生了自卑感与失落感。多种心理不平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动荡性的学习农学类专业课态度,忽冷忽热,飘浮不定。

二、对策探究

(一)在教学方法上案例引导,设计、规划学生的专业目标,激励和培养学农自信心。鼓励他们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做最好的自己。在农学类专业课的教育教学中,要通过互联网、中央电视台的农业频道等媒体,宣传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国内外农业设施发展的美好前景和成功案例,唤起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信心,激发学习农学类专业技术的勇气。

(二)在教学内容上深入浅出,补充、复习学生的缺位知识,提高和激发学农兴趣。农学类专业课一般比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强。在教学中要体现行动导向,重点讲述作物栽培、动物养殖过程中“做什么、怎么做和达到什么标准”。

(三)在教学态度上关注差异,深化、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和形成团队精神。一是及时利用“闪光点”。“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一旦发现落后学生的优点和细微进步,就大加鼓励和表扬,树立他们学习的勇气和信心。二是及时辅导,释疑解惑。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在课余时间,多关心和辅导学习落后的W生,争取所讲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堂堂清、周周清和月月清。教师应该多和学生联系,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掌握的情况,对于没有理解的环节和难点,再进行一次个别辅导和讲解,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不掉队。三是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学会合作、学会共处”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农学类专业技能课作为一种竞技活动,既能提高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合作意识,是培养学生竞技素质的有效手段。在专业课技能训练中,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与落后的学生结对帮扶,对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农学类专业课的教育教学而言,只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切实可行的目标和措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再结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精品课程”平台用心去教,就一定会取得预期的、理想的成效的。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职;农学

农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创新型综合人才,既具备作物生产、作物病害、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农学类中职生是支撑我国农业生产的基层技术力量,对于促进“三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农学类中职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教学部分。

1 中职生的学习现状

随着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加剧困难化,中职生学习上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首先,在学习动机上,大部分的中职生是因为考不上高中而被迫选择读中职,只有少数是出于自己的爱好而选择读中职,导致很多中职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科学,仅仅混日子等毕业,自卑心较强。其次,由于中职生的专业选择很少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的,而是根据社会需求及家长的认知所做的选择,这样,他们便对专业课丧失了兴趣,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不满意而丧失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学习也便成了一种负担,或者说是一种苦差事,仅仅为了应付而已。再次,由于中职生的基础知识功底薄弱,就造成了学习动力不足,学生遇到学习困难就想退缩,自卑心理很强,加上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及对“读书无用论”的认知,很多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被动的接受,而不是主动的上进。

2 做好专业入学教育,形成良好的专业认知

新生专业入学教育是培养合格学生的重要环节,专业入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农学专业的特点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认识中职生在校生活的特点,怎么样才能实现自我成才。因此,进行必要的专业入学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认知。

首先,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及发展前景,农学专业的学科教学质量及其在学院中占据的分量,能让新生热爱学校及所学专业,进而愉快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其次,从农学专业的科研成果方面进行阐释,介绍这个学科的主要内涵,着重分析农学专业的背景、特色、优势和就业前景,并举出相关成功案例,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农学知识的求知欲望。中职主要以掌握技能为主的,因此,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更要让他们明白怎么样才能利用专业知识从事实践活动,要让学生精通专业技能,适应社会发展及学科发展的需要。再次,要在入学时培养农学专业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让他们在遵纪守法的同时,有集体主义观念,懂得组织性纪律性的重要性,以便更快的融入社会。此外,还应在入学初期就帮助学生确定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的职业进行初步的定位,让学生熟悉就业环境,要务实而不好高骛远,在校期间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考取本专业所需的各类资格证书。

3 合理有效的教学环节

3.1 课前引导应灵活多样性 农学专业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通常来讲,课前引导可以以复习旧课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这样既可以导入新课,又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如:讲葡萄的栽培技术时,可以先回顾葡萄的生长习性,葡萄生长需要的光照、土壤等,然后引出新课。课前引导也可以联系实际,如讲解花菜时,先让学生回答吃花菜有哪些好处,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样也就为讲解花菜的习性及特点奠定了基础。也可以拿一些实体农作物在课前展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进行观察和分析,便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观察及分析能力。除此之外,还有谚语导入,如:“ 二月清明不要慌,三月清明早下秧。”“ 七月初一起了北,扯了棉梗种荞麦。”图像导入等多种方式,这种突出主题,具有新意的导入方法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

3.2 课堂教学应有针对性、灵活性 从课堂内容设计上来看,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如讲解《大豆的解剖特征》时,老师一味的讲大豆如何栽培、大豆的种类,这也就使得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不突出,课堂环节的组织上出现了问题。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还体现在教学对象上。很多老师在讲授中职生农学课时,无形中提高了课堂内容的深度,如讲“能量代谢与体温”过多的增加了“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等大学里才学的内容,这样的教学也便失去了针对性,脱离了教学实际。

农学专业课与农时季节关系密切,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不防分类梳理,按“春种、夏管、秋收、农闲”的农业规律,进行分类教学,这样课堂教学不至于显得过于呆板,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的时效性大为提高。

3.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要不断提高中职生的素质,就要不断加强对他们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是通过大量的实践得到的。例如果树的种植技术、环剥技术、嫁接技术、修剪技术等就可以安排在林场开展,通过实践的方式,教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将抽象的教材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第8篇

这样一瓶“扬大人自己的奶”有近60年的历史了。1952年,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扬大康源乳业)伴随原苏北农学院的诞生而建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已经成长为苏中地区规模最大的乳品企业。

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算是扬大最大的一个校内实习基地了,为农学院、园植学院、动科学院、兽医学院、机械学院、水利学院、环工学院、旅烹学院、医学院等10多个学院的有关专业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学习超越理论的实践知识,是我们每次来试验农牧场最大的收获。”园植学院生态0901班的杨硕和同学来到试验农牧场的稻田间观察、寻找、捕获稻虫卷叶螟,研究其病理、体态、生长过程、发病原因、致病影响。“我们就是利用学校现有的实践机会,在野外学习专业知识,取样、制作标本,然后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最后再总结出防治办法,真正推广出去。”杨硕很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实践机会的丰富意味着他们的专业知识也真正有了用武之地。

在平时学习之外,扬大试验农牧场在假期也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研究提供帮助。2010年,扬州大学旅烹学院新开辟了乳品专业。今年暑假,他们走进了康源乳业牛奶生产基地,真正深入生产一线,近距离参观生产环节。原本只有寥寥几位工作人员的生产车间一下变得很是热闹。大家在企划部戴经理的带领下有序地通过消毒通道,在生产车间“大开眼界”。牛奶的生产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要经过消毒、杀菌、过滤、净化、包装等数十道工序,这对于还未正式接触乳品专业知识的他们而言,更是一次难得的体验机会。

试验农牧场不仅一直作为扬大人的科研和实践平台,近年来,它还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型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辐射作用,积极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些足以凸显扬大农学的优势。

江苏省苏州市新埂村就是扬大试验农牧场生态园区建设的范本。暑假,生态班的同学来这里进行暑期实践。“这个沼气池周期运转是多久?”“一次能产生多少的沼气,够用吗?”“会不会存在相应的安全隐患?”面对学生的不解,负责生态园区建设的王老师指着生态图上的沼气池说:“现在还不能大量生产沼气,但是对村民来说,有这样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方式,还是值得推广的。”沼气池之外还有更多值得同学们驻足的地方。田间大棚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大棚温度调节的方法,水空调、喷灌、遮阳网,这些都是大棚种植必须要做好的基础设备。”做好有机种植,农村势在必行。同学们走进大棚采摘圣女果后直接食用的场景让所有人对有机食品放足了心。在实地调研之后,学生自行组队根据生态治理流程图,制作了一份简单而明确的生态模拟图,展示了生态农业的生态环保、循环、节约的优势。“这种方式一边能帮助农学优势的推广,也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第9篇

1.1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推行“2+1+1”的新型培养模式,前两年用来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第三年学习专业技能,最后一年进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及农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实训。同时,地方院校可以针对当地的农业主导产品来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比如承德可以围绕食用菌业和蔬菜业等培养出具有特色的专业人才。

1.2加强思想教育

学生如果对自己的专业没有兴趣,那么自然也不会有动力学习,所以学校要致力于学生的专业思想方面的建设。但是,很长时间里农学专业都没能完全解决专业思想问题,究其原因是专业思想教育方面形式过于单一,用时没有实质性的材料来证明。所以想要改变这一现状,仅仅依靠各种讲话是不够的,可以请一些从农学专业毕业后在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的专家,或者实业家来学校开讲座,将自己的创业经历等分享给学生们。并且可以组织学生去那些生产经营状况较好的农业企业等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看到农学专业的前景所在,从而立志于农业努力学习。

1.3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缺陷就是重理论而轻实践,不管是课程设置还是资金投入方面都不重视实践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通常基础理论掌握较好,但是欠缺动手能力,生产实践中的动手能力甚至不如中专生。所以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加强实践性教学,一方面对于实验室和其他实践基地多投入资金和精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另一方面规范实践能力的考核,严格执行实践教学考核制度,那些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学生要补考或者重修。

1.4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专业型人才

在大三的课程结束后,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特长以及发展潜力来对其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专业培养,比如专业成绩优异的可以考研继续深造,擅长行政管理的就多为其开设管理方面的选修课,擅长经营贸易的就多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等,不同类型学生都可以配备相关的教师进行专业指导,这样才可以培养出优点更加明显的高素质人才。

1.5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对于高校的专业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如今竞争激烈,所以更应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可以成立专门的教学质量督查小组,对教师课程设置进行听课和监督,以起到监督作用,帮助学校建设精品课程;其次是教师之间多进行互相听课,以便取长补短、交流经验;最后是可以安排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在教学交流中总结教学经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结语

虽然农学确实存在自身的缺陷,比如工作环境恶劣和工作待遇较差等,但是学生应该正视自己的专业,农学也是对国家的发展建设有着重大作用的。学校通过意识到人才培养中的问题,运用各种方法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面向社会需求,来培养出更有针对性的复合型人才。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学专业;技能训练;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060-02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对人才培养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北京农学院的农学专业是北京市市级特色专业,始终秉承“厚基础、宽专业”的办学原则,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形成了一套实践教学体系,这套实践教学体系,使得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结合农业生产与科研实际不断线,促进了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创新理念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就实践教学体系中《农学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设置思路、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践的成效进行讨论,为进一步做好实践教学工作汲取经验。

一、《农学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设置思路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伴相生,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实践教学通常的教学形式主要分为课堂实习、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三大环节,以及一些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等活动。但是,这种实践教学体系,受传统课堂教学、具体实习项目考查标准的影响,使得师生在心理定势上把每一次具有明确目标的教学实习作为一次学习单元,淡化了专业综合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因此,我们在常规的课堂实习、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门实践教学课程,即《农学专业技能训练》,该课程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始至第四学期结束,以农事操作为主线,引导学生参加农作物种植和农业科技活动等环节的技能训练以及相关农业基础知识的学习。

建立《农学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目的,首先是将一部分实践教学内容作为一门课程来对待,有助于学生形成一定体系的知识技能结构;其次提供专业基础技能的综合性训练,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学习,增强学生的专业理解与职业适应性。特别是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通过《农学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中的农事操作,了解专业学习内容,培养专业兴趣,掌握专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农学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农学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本着教学由浅入深的教学理念,设立了感性认识、实践操作和科技活动等三个阶段的实践教学内容。第一阶段的感性认识,安排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具体为3天的参观实习,课程名称为《农学专业技能训练Ⅰ》,3天计0.5学时,分别参观国家农业科研单位的实验室和试验场站、农业种子企业和农业生态观光农场,使刚入学的新生尽快了解农学专业的学习内容与方向,让新生体验和感受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实力、农业企业的发展活力,激发爱农、学农的动力。

第二阶段的实践操作,安排在大一的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分别为《农学专业技能训练Ⅱ》和《农学专业技能训练Ⅲ》,每门课程45学时,计1.5学时,每周一次,每次3学时。利用一整年的时间,以教学试验地为主课堂,让学生参加农作物播前准备、播种、作物生长发育阶段的调查、田间管理、收获和室内考种等农事和调查项目的实践操作活动。按照北京地区的种植制度,农作物分为早春作物、春播作物、夏播作物和秋播作物,依次安排播种、调查、管理和收获考种等教学内容。主要种植的作物包括蚕豆、油菜、春小麦、玉米、冬小麦等。由于种植的作物种类多、生长周期涵盖整年度,因此,每次课程的授课内容饱满,实践操作的项目丰富,特别是春、夏季,需要观察、调查的内容较多,还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补充。学生通过参加农作物种植过程的实践操作,不仅能够认识不同作物的种子、植株的物理形态,了解不同作物的物候期、生长发育特点,知道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以及各种农具的使用方法,为今后专业课的理论学习奠定了基础,而且提早接触农学专业的学习对象,对相关基础课的学习更具目的性。

第三阶段的科技活动,安排在大二的第四学期,称为《农学专业技能训练Ⅳ》,同样是45学时,主要安排在第四学期末2周的小学期内完成,形式为学生进入教师的科研课题组,由教师或研究生辅导完成一些内容简单或部分项目的科研工作。由于不同课题组研究的作物对象不同,教学时间可以灵活掌握,指导教师可根据科研活动的内容在第四学期内实施并完成。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了解科研工作的性质、研究方法,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农学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考核方法

实践教学的不同于理论教学的考核,重点应该放在对实践环节的评价与引导。因此,对于《农学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考核,设计了二种考核方式。一是,在每次实践教学前,根据课程的内容设计好考核项目,以表格的形式打印,人手一份,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边操作,边记载操作的过程,或调查的数据。课程结束后,整理资料,统计数据,叙述操作过程,完成实践技术报告,每份报告由教师评分;二是,课程结束后,对于需要掌握的作物基本知识进行测验,一方面督促学生复习已进行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是对整个课程进行系统性的梳理,考核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到的农业基本知识。前一种实践技术报告的考核占70%,后一项基本知识的考核占30%。二者合计为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

四、《农学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实践的效果

通过几年的教学效果调查,《农学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建立与教学实践,不仅使学生在课程中学到了必要的农业知识与技能,而且激发了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在未设立该课程之前,大一、大二的学生主要学习通识课程,接受专业知识较少,或者不知道通识课程中那些理论知识是专业必备的,由于对专业内容迷茫,对通识课程的知识汲取也表现出囫囵吞枣的现象。现在,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学期开始,就进行《农学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学习,提前接触到农学专业需要的一些基本知识,可以提前了解专业的学习内容、研究对象,尤其是《农学专业技能训练Ⅱ、Ⅲ、Ⅳ》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而且每次学习的内容有连续性,学习起来系统不枯燥。以农作物种植为例,从种子播种开始到收获考种,学生全程参与,自己动手实施,可以观察到某种作物整个生长发育的过程,能够获得最终的收获物,学生自己有成就感,因此,学习起来有兴趣,能够乐于参加并完成课程布置的各项实践内容。

总之,《农学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设置与实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发挥了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爱专业、学专业,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很多参加该课程学习的毕业学生表示,大学四年中印象最深刻的课程就是《农学专业技能训练》,自己动手种植作物有兴趣、有积极性,特别是收获季节有成就感。因此,学生增强了对农学专业的认识和学习的动力,近两年毕业生考本专业研究生的比率大幅度提高。

五、总结

《农学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学习,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而言,虽然不是专业技能的综合性训练,也不能起到深化学生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作用,但是,该课程作为农学专业的入门课程,通过对简单的农业技术的操作和演练,有助于学生形成基本的专业知识技能结构,增强学生的专业热情和对职业的适应性。为真正达到上述目标,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的投入、教学内容以及授课方式的选择上都需要做足功课。

(一)建立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为保障《农学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实践教学质量,组建了4名教师的课程组,其中,包括2名实践经验丰富的副教授和2名具有博士后经历的新教师。每班次课程由一位老教师和一位新教师共同承担,这样既保证了教学质量,又起到了以老带新、老经验新知识相辅相成的作用,调动了课程组教师内部老师教与学的积极性。

(二)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

实践教学不仅需要优良的师资队伍,更需要与之相配的教学资源。为保障《农学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顺利实施,规划出5亩试验田和0.5亩温室作为实践教学的场地,同时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聘请临时农工负责日常田间管理,尤其是假期教学材料的维护工作,保证种植的作物正常生长,使学生全年都有实践的教学资源。

(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农学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时间较长,而且作物生长有季节性,为保证专业技能训练的系统性,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与环节十分重要。为此,特意选择北京地区主栽作物为主要学习对象,其他小作物为辅助作物,根据授课计划统筹安排播种、管理、收获时间,力求周年试验田里或温室里有作物生长,学生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随时观察、调查不同类型的作物。做到教学材料丰富,教学内容充实,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有保证,更重要的是学生最终能够获得自己种植、管理作物的收获物,这样学生更有积极性,并对所学的知识技能印象深刻。

参考文献:

[1]潘海涵,汤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再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12,(2):104-106.

[2]时伟.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7):61-64.

上一篇:财务尽调审计范文 下一篇:篮球课程教学范文